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中考《中国近代史》知识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在中国近代史中,社会生活发生了许多重大变化。以下是一些主要的知识点:

1. 经济变革:从晚清时期到民国时期,中国经历了从封建经济到近代资本主义经济的

转变。新兴工业和商业活动的发展,城镇化进程的加速,国家财政和金融制度的改革,都带来了巨大的经济变化,人们的生活水平有所提高。

2. 文化变革:中国近代史上出现了一系列的文化运动和思想解放运动,如戊戌变法、

五四运动等,推动了中国思想文化的现代化。传统价值观和观念被挑战,包括封建礼教、宗教迷信等,人们开始接受新的思想观念和教育制度,追求个人自由和民主平等。

3. 教育变革:旧式的科举制度被废除,近代教育系统建立起来。新式学校和大学的兴起,为人们提供了更多的学习机会和知识传播途径。教育成为社会进步和个人提升的

重要途径。

4. 社会结构的变化:近代社会经历了从封建社会到现代社会的转变。封建等级制度逐

渐瓦解,阶级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新兴的中产阶级和工人阶级的兴起,世袭地主阶

级和贵族阶级的地位逐渐动摇。

5. 妇女地位的变化:在中国近代史上,妇女地位的改变是显著的。新闻媒体对妇女地

位的关注,妇女参与社会活动和教育的增多,以及女权运动的兴起,都为妇女争取平

等权益打下了基础。

6. 城乡差距的拉大:工业发展和城市现代化的推动,导致城乡差距的拉大。城市居民

享受到了更多的机会和福利,而农村居民则面临着生计困难和资源短缺。

以上是中国近代史社会生活变化的一些重要知识点,对于中考《中国近代史》的学习

尤为重要。

2020年中考历史中国近代史考点12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含解析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一)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1.民族资本主义 (1)发展历程 产生19世纪六七十年代 初步发展时期甲午中日战争后 原因外国人纷纷在华开办工厂、开采矿山,刺激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 表现 状元实业家张謇主动放弃高官厚禄,毅然回到家乡创办大生纱厂,带动了很多中国人走上“实业救国”道路 “短暂的春天”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 原因 辛亥革命后,中华民国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奖励发展实业的法令,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西方列强忙于欧洲战事,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中国民族工业获得了迅速发展的良机 表现 各种实业团体分分涌现,人们竞相投资设厂,海外华侨也归国创业,掀起了发展实业的热潮 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日益凋敝、 萎缩时期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至新中国成立前 原因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 除了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双重压迫外,还遭到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表现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官僚资本主义的夹缝中顽强地挣扎着

(2)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特征 ①总体特征: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总的来说还比较落后,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 ②行业特征: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 ③地区特征: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主要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的大城市。 2.社会生活的变化 (1)19世纪70年代以后,西方发明的火车、轮船、电车、汽车、飞机等新式交通工具相继传入中国,逐渐改变了人们的生产方式和生活方式。 (2)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颁布了剪辫、易服和劝禁缠足等革除社会陋俗的法令;废除有损人格的跪拜礼,代之以简单的鞠躬、握手礼;取消“老爷”“大人”的称谓,代之以“先生”的称呼。 (3)近代中国社会生活的变化是不平衡的。从总体上看,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二)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教育、新闻出版业的发展 (1)洋务运动时期,洋务派先后兴办了同文馆、福州船政学堂等一批新式学校。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先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百日维新期间,清政府又决定创办京师大学堂。 (2)1901年,清政府决定从次年开始,废除八股文。1905年,清政府谕令一律停止科举考试,存在1300多年的科举制度至此寿终正寝。与此同时,清政府还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中国近代新式教育逐渐发展起来。 (3)1872年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是近代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的《新闻报》和延安的《解放日报》,是民国时期的著名报纸。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创办的《新青年》和邹韬奋主办的《生活》周刊,是民国时期影响较大的刊物。 (4)1897年在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它编辑出版多种中小学教科书、字典和大批文化学术著作,促进了文化事业的发展。此外,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等,也是当时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国共产党在解放区创办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2.文学艺术的成就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历史知识: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知识点 第一个阶段:鸦片战争后到新中国的建立。这一阶段的阶段特征为中式与西式、传统和现代服饰并存;具体表现在长袍马褂、上衣下裙依然流行,西装、中山装、旗袍更成为这一时期的典型服饰。 第二个阶段:新中国建立后到十一届三中全会。这一时期由于政治上的影响,阶段特征为与革命相关的服饰成为主流;具体表现在列宁装、制服装、绿军装成为社会的流行。 第三个阶段:十一届三中全会后。阶段特征为与世界接轨,多彩呈现;具体表现在,服饰由最基本的防寒保暖向美观大方转变,各种款式的服装层出不穷。 饮食结构: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四大菜系。近代西餐传入,中西餐并行于世。 住宅:居室建筑开始出现西化的趋向,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 促使变革的因素: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新中国成立、改革开放等(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变革)以及外来文化的影响。 二是维新思潮、革命思潮的推动。 中国近现代社会的物质生活习俗变迁的特点 在鸦片战争后直至民国时期经历了由盲目排外向学习西方、由过去的封建传统社会向现代化社会趋进的过程,呈现出既追新慕异、去土存洋,又新旧并存、中西合璧的特征。 建国后由于意识形态的支配,又重新趋于封闭化、独立化。 改革开放以后,由于观念的转变,与世界联系愈加紧密,逐渐

又跟上了国际的潮流。 交通:牵引动力由人力、畜力向机械动力演进,是交通近代化的趋势 中国有自己的自行车制造厂是在20世纪50年代以后。1906年天津有轨电车,1924上海公共汽车。 中国近代轮船业发端于洋务运动时期。(1865年,中国终于建造成了自行设计的第一艘轮船。)民航事业起始于20世纪20年代。 变化: 从“衣”来说,由清末的笨拙的旗人服装转变为西装和五彩缤纷的休闲服装; 从“食”来说,引进了西餐,而且更多的考虑到膳食结构和营养配餐; 从“住”来说,以传统的平房为主转变为整洁宽敞的楼房为主; 原因: 鸦片战争以来,由于西方国家的侵略,使西方国家的生产生活方式也涌进我国; 一些先进的中国人也通过近代以来的战争和交往,发现了自己的落后,所以也积极主动吸收外国的一些生产生活方式; 中国共产党长期以来始终把改善人民生活放在第一位。 交通工具方面: 传统的交通运输工具是舟楫、马车和步行,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建立了轮船公司;受西方影响,19世纪70年代初期洋务派

初中历史中国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文化知识点汇总

中国近代史复习之经济、社会生活、文化 一、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张謇 张謇,江苏南通人,清末状元。《马关条约》签订后,提出“实业救国”,并弃官回乡创办了大生纱厂等企业。其企业在一战期间发展迅速,一战结束后举步维艰,最终被吞并。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曲折发展 (2)特点 ①发展历程:艰难曲折 ②发展水平:总体比较落后 ③发展程度:不平衡,在行业分布上,集中在轻工业,如面粉、纺织等 在地区分布上,集中于上海、武汉等沿海沿江大城市 (3)曲折发展的原因 ①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三座大山的夹缝中求生存、图发展 ②由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性质决定 (4)代表企业 张謇的大生纱厂、荣氏兄弟的福新面粉公司、范旭东的大久精盐公司 二、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 1、变化的原因 ①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 ②中国社会巨变的影响,尤其是辛亥革命的冲击 2、变化的表现 (1)交通——19世纪初,西方发明轮船、火车,后相继传入中国 ①表现 中国第一条正式投入运营的铁路是淞沪铁路,1876年由英国人修建 清政府修建的第一条铁路是唐胥铁路,1881年在洋务运动期间修建 中国人自行设计和施工的第一条铁路干线是京张铁路,由詹天佑主持修建 使昆明与上海的行程时间大大缩短的铁路是滇越铁路 中国建造的第一艘轮船是“黄鹄”号 ②影响:使人们的出行速度加快、促进了商品的流通、有利于西方列强对中国的掠夺 (2)通信——19世纪70年代后开始架设有线电报,便捷了信息的传播 (3)文化生活 ①照相与电影的传入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有利于我们了解过去的社会生活 中国第一部无声电影是《定军山》 中国第一部有声电影是《歌女红牡丹》 中国第一部在国际上获奖的影片是《渔光曲》 ②报纸:人们获取信息、了解社会的主要传媒工具 鸦片战争后,外国人在上海等地创办了外文报纸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代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知识梳理 (一)近现代以来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自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发生了深刻的变化:经济上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开始解体,中国民族资本主义产生和发展,出现工业化的趋势;政治上西方资本主义的君主立宪、民权、平等思想传入,出现民主化的趋势;思想文化方面反对传统儒教,提倡学习西方,出现了科学民主的趋势。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在一步步向现代化迈进,向物质文明、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迈进。随着这些变化,近现代中国的社会生活方面也发生了重大变化。 (1)衣:人们的衣着,基本上反映着一个国家、一个地区的经济面貌和现代化的程度。辛亥革命前,有不少仁人志士率先奋起剪掉象征清王朝的辫子,表示反对封建专治的决心。辛亥革命后,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剪辫令,几年里全国男子绝大部分都剪掉了辫子;服饰上的变化是出现中山装和旗袍;同时废除了残害妇女身心健康的缠足陋习。在新中国改革开放前很长一段时间内,人们都穿着千篇一律的灰色中山装或蓝色解放装,被形容为“蓝(灰)色的海洋”,当时人们买衣服要凭布票。改革开放后,随着经济的发展,服装样式也逐渐多样化,男装以西服和茄克衫为主,女装式样更多,牛仔服是男女青少年喜爱的款式,最为流行。展示新颖款式的时装表演会接连不断,日新月异的时装令人目不暇接。 (2)食:饮食习惯具有强烈的民族传承性,也受着自然环境和生产方式的巨大影响和制约。如南方稻作农业区以稻米为主食,北方旱作农业区则以菽麦粟米为主食。民国时期的饮食结构有了新的变化。在一些沿海城市,西餐已逐渐成为时尚的佳肴。外国传来的卷烟,大量地排挤了中国的旱烟和水烟。这些现象,使中国的传统食品工业发生了变化。但在广大的农村,贫苦农民仍旧是吃糠咽菜,西方食品在那里根本没有市场。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国家对城镇居民实行粮食定量供应。随着经济的发展,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绝大部分人的饮食结构正在发生变化。主要是饮食多样化,主食的比例逐渐下降,副食和果品的比例逐渐增加。主食的内容也在变化,以大米和面粉等细粮为主食,吃玉米面和高粱面的人在逐渐减少。肉类食品、各种新鲜的水产品、新鲜蔬菜、饮料到处都能买到。 (3)住:在住宅建设方面,民国时期城市的老式房屋和农村的茅草房仍旧大量存在,在沿海城市,一些巨商富贾和大官僚,盖起了“洋楼”。城市住宅中,有电灯和自来水,为广大市民的生活使供了方便。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从80年代开始,居民住房不断得到改善。不仅人均居住面积扩大,而且室内装修和居住环境也有了明显的改善。 (4)行:民国时期的交通较前有了一定的改善。轿子、马车逐渐减少,人力车、自行车成了常见的代步工具。城市里有了柏油马路,有公共汽车和有轨电车。公路和铁路交通也有所发展。新中国成立后,交通方面变化很大。新修建了许多铁路,城市交通除公共汽车、电车以外,还有出租汽车,少数大城市开始拥有地铁。城乡人民个人的交通工具主要是自行车,中国因此被称为“自行车王国”。民用航空在改革开放后发展很快,现在所有的公民都可以乘坐飞机。利用假日旅游是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许多人生活内容的一大变化。人们逐渐打破了过去封闭式的生活环境,走出家庭,走出本乡本县,出外旅游了。 (二)近现代交通、通讯的发展 交通: (1)19世纪末,列强竞相在中国投资修筑铁路,如俄、德、英、法分别修筑了中东铁路、胶济铁路、广九铁路、滇越铁路等。列强通过修路获得了高额利润,控制铁路沿线的大片土地和资源以及运输军队等。列强控制的铁路延伸到哪里,他们的势力就扩展到那里。 (2)中国人自己修筑的第一条铁路是由詹天佑主持修筑的京张铁路。 (3)民国时期的交通有了一定的发展。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点

高一历史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知识 点 一、近代以来,人们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发生了怎样的变化?影响其变化的因素有哪些方面? 1.近代:1840年至1949年变化表现: (1)衣着:长袍马褂(传统)、西装(外来)、中山装、旗袍(中西合璧)(2)饮食:西餐 传入并逐渐流行(19世纪40年代起); 一些西餐中常用的原料开始大量进入百姓饭桌,一批专门生产西式食品的食品厂开 始出现,西菜西点逐渐成为国人饮食的重要组成部分。 (3)居住:四合院(传统), 外人来华后,西式洋房开始大量出现,中西合璧成为典型特征;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富贵人家所修建的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其命名也开始改用“新 村”、“花园”、“别墅”、“公寓”等。(4)风俗: ①主张“断发易服”、“废止缠足”、改变传统婚姻制度,倡导婚姻自由 ②社交礼仪:跪拜礼→握手、鞠躬; 称呼:“老爷”“大人”→“先生”“同志”;婚丧仪式:铺张繁琐愚昧→简洁文明。 ③辛亥革命后,“用阳历”,增添了国庆、等新节日。 ④读报刊、看电影成为民众生活一部分 局限:由于农村落后、封闭,农村社会生活变化微弱,只有少量的洋货进入中等生 活水平的农民家庭,传统的风俗习惯,坚如磐石。 变化原因:(1)西方的生产、生活方式和生活习俗的影响;(2)仁人志士的推动;

(3)民主思潮的促进; (4)近代工商业的发展。2、现代:1949至今 变化表现:建国后,人们生活逐步得到改善,但改革开放前,温饱问题长期未能解决。改革开放后人们的衣食住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吃:(1).到1987年,基本解决温饱问题。(2).政府发动的“菜篮子工程”,使丰富的蔬菜、肉蛋、海鲜摆上百姓的餐桌。(3).餐饮业发展,快餐盛行。 穿:从灰蓝单调走向五彩缤纷,从单一的款式走向多样化,年轻人的服饰,逐步融 入国际潮流。 住:1995年,国家在城镇启动“安居工程”,让中低收工买到合适的住房 4)风俗习惯: 1950年政府制定《婚姻法》,实行婚姻自由、一夫一妻、男女平等的新的婚姻制度。这是解放妇女、移风易俗的一项重大举措,导致几千年来中国社会家庭生活的重大变革。 党和政府提倡勤俭节约、热爱劳动、无私奉献、乐于助人,使社会风气发生了根本 转变。 改革开放以后,实行了双休日,休闲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部分 变化原因:(1).新中国成立后,人民当家作主,生活逐步得到改善。 (2).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导致城镇人口剧增,商品粮购销矛盾突出,为此国家实行统 购统销。这就稳定了物价,保障了城镇人民基本物质生活的需要。 (3).改革开放后,党和政府把实现小康作为经济建设的奋斗目标。人们的衣食住行 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二、近代以来中国的交通、通讯工具发生了哪些变化?对人们的社会生活产生了什么影响? 交通工具的变化及影响(1)变化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初中历史知识点 中国近代史 一.【概念阐释】 1.中国近代史: 时间范围: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是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从兴起到胜利的历史,共近110年。 总特点:屈辱 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主要矛盾: 外国资本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最主要) 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2.中国近代化: 晚清时期,中国历史进入了一个新的社会转型时期。一方面,西方列强逐步侵华,使中国社会不断地半殖民地化;另一方面,中华民族不屈求索,中国发展艰难地步入近代化(亦即现代化)。具体表现:

1.经济上:一是小农经济开始解体,中国卷入世界市场;二是近代工业蹒跚起步,民族资本艰难成长。(工业化.市场化) 2.思想文化上:西学东渐,谋求民族独立自强成为近代思想主流。(科学化.大众化) 3.社会生活上:西风东飘,工业文明的城市化发展成为中国趋势。(城市化.多样化) 二.【中国近代史模块知识体系(纵向)】 ⒈政治民主化:列强侵略与中国人民的反抗斗争;近代中国的民主革命 旧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840—1919):鸦片战争.第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运动.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辛亥革命 新民主主义革命阶段(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崛起.国共十年对峙.抗日战争.解放战争 ⒉经济工业化:近代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动与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⒊思想科学化:近代中国的思想解放潮流;20世纪以来中国重大思想理论成果 ⒋生活西方化: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大众传媒的变迁 三.【中国近代史通史知识体系(横向)】 阶段划分:

(一)总体划分 分期界标:“五四”运动;中国资产阶级民主革命:1840年-1919年。【旧民主主义革命(近代前期);新民主主义革命:1919年-1949年9月(近代后期)】阶段划分依据:领导阶级不同 1.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840-----1919年) 【含义】旧民主主义革命是指由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建立资本主义社会和资产阶级专政国家为目的,反对外国侵略和本国封建统治的革命,其中辛亥革命是比较完整意义上的一次旧民主主义革命。 【基本特征】列强入侵,与中国封建统治者互相勾结,使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半殖民地社会;中国人民反侵略.反封建斗争,争取民族独立和社会近代化。 【革命阶段】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的演变为标准,可将旧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划分阶段: 1)19世纪40-60年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初步形成时期,又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开始时期。 2)19世纪70年代-20世纪初: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完全形成时期,又称资产阶级改良运动高涨时期。

人教版初中历史知识点解读-第25课 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重难点分析 1. 教学重点:社会生活的变化 从晚清到民国,在政权更替和外来文化冲击的影响下,中国社会生活各方面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尤其是辛亥革命后,君主专制制度被推翻,民主共和观念开始深入人心。在社会上,体现自由平等、文明进步新风尚的社会习俗推广开来,与旧制度相伴随的陈规陋习随之被改造或废除。随着西方物质文明和文化习俗的传入,中国社会在交通、饮食、服饰、婚丧以及休闲娱乐等方面,日益进步和开放。但是,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很不平衡,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2. 教学难点: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 19 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近代民族资本主义产生,此后一直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曲折发展。民族工业曲折发展的原因,主要是受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封建势力的阻碍以及官僚资本主义的摧残。在曲折发展的状况下,民族工业呈现出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结构畸形、分布不平衡等特点。民族工业的这种特点,使近代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力量弱小,因此同时具有革命性和软弱性、妥协性的特点。 二、问题解答 1.问题思考 你能以荣氏企业为例,说说近代民族工业兴衰的社会原因吗? 西方列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客观上为中国民族工业发展提供了有利条件。但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经济势力卷土重来,民族工业再度受挫。抗日战争时期,民族工业受到摧残。抗战胜利后,国民党发动内战,动荡不安的社会环境使中国民族工业陷入绝境。 2.课后活动 (1)毛泽东说:讲到重工业不能忘记张之洞,讲到轻工业不能忘记张謇。你知道哪些张之洞、张謇创办近代民族工业的故事? 张之洞是洋务派的代表人物之一,创办了一系列近代军事和民用企业。如汉阳铁厂就是他主持创办的著名企业,在当时影响极大。张謇为晚清状元。他主张“实业救国”,创办了著名的大生纱厂,后来又建成了广生油厂、资生铁厂、通海垦牧公司等许多企业,形成一个初具规模的大生资本集团。第一次世界大战后,该集团发展遇到困难,逐渐走上衰败破产的道路。 (2)列举近代以来中国社会生活变化的三项内容,想一想这些内容在你现在的生活中有什么表现。 提示:可以从衣食住行等方面举例,要贴近生活。

《中国近代史》第八单元 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中国近代史》内容整理 八年级上册 中国近代史: 1.起止年代:1840年鸦片战争——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 2.社会性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第八单元近代经济、社会生活与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第25课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变化 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1.状元实业家指的是谁?他提出的口号是什么?其主要贡献是什么?代表人物还有哪些? 答:①张謇②口号:实业救国③创办大生纱厂 ④还有荣氏兄弟、卢作孚、侯德榜等著名企业家。 2.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每个阶段的特点和原因分别是什么? 一战期间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的“短暂的春天”,其中发展最快的是纺织业和面粉业。 3.中国近代民族工业有何特征? 答:A.总体上比较落后:它们资金少,规模小,技术差。B.从行业上看,主要集中在轻工业部门C.地区分布也极不平衡,集中在上海、武汉等沿江沿海大城市。 二、社会生活的变化 1.社会习俗的变化:【辛亥革命后】

特点: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呈现出新旧并呈、多元发展的特征。 剪辫子 第26课教育文化事业的发展 1.教育方面: (1)新式学堂 ①洋务运动时期,创办了新式学堂。如1862年的京师同文馆,是洋务派创办的第一所新式学堂。如福州船政学堂。 ②甲午中日战争后,在天津创办北洋西学堂,在上海创办南洋公学 ③戊戌变法时期,创办了京师大学堂(1898年)这是中国近代第一所国家建立的最高学府,它的创办表明近代中国教育改革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2)1905年,沿用1300多年的科举考试被废除。 (3)清政府通令兴办学堂,颁布各级学堂章程,统一全国学制。 2.报纸的出现: (1)最著名的是1872年上海创办的《申报》。 《申报》地位:是中国存在时间最长的中文版纸。 (2)民国报纸:天津的《大公报》,上海《新闻报》,延安《解放日报》。 民国刊物:上海的《东方杂志》,陈独秀《新青年》,邹韬奋《生活》。 新式报刊的影响:它们报道及时,覆盖面广,深刻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 3.出版机构: (1)1897年上海创办的商务印书馆。 影响及地位:是近代中国人创办的第一个也是规模最大的文化出版机构。 (2)有影响的出版机构:中华书局、开明书店、生活书店。 (3)解放区的出版机构:新华书店(成为出版发行进步书刊的重要阵地)。 文学 鲁迅 白话小说《狂人日记》成为一篇讨伐封建主义的橄文;《阿Q正传》 是批判国民性问题的经典之作。 称谓老爷、大人“先生”,体现自由平等 张謇在江苏南通创办的大生

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影响我国近现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因素 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受到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的影响。反之亦然,这种影响,促进了中国近代政治、经济、思想的发展,主要表现在西方工业文明对近代中国 的政治经济、思想造成了强烈的冲击,并进一步影响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具体表现为: (1)外界因素:鸦片战争后,西方列强在中国通商口岸开商店、银行等,租界里的西方人把西方的生活方式移植过来。 (2)政治:为适应变化,中国政府不断推行各种改革,从而推动中国社会生活习俗的变化;资产阶级维新变法运动、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冲击封建制度和旧的生活方式,促进了社会生活的演变,新中国的成立,实现了人民当家作主,党和政府切实解决人民困难;改革开放后, 把实现小康作为现代化建设的奋斗目标。 (3)经济:中国近代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新中国国民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十一届三中全会确立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等为中国社会生活与习俗的变化奠定了物质基础。 (4)内在动因;人们的愿望与追求 二、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的影响 西方近代物质文明和生活方式对中国产生了双重的影响:一方面,西方的一切是伴随着大炮和殖民主义野蛮侵略强行进入中国人的生活的,它破坏了中国长期安定、宁静的社会 环境,也迫使中国人不得不放弃原有的生活方式去选择一种新的生活方式,并承受了这种变 化所带来的阵痛。另一方面,西方传入中国的新器具、新事物和新的生活方式又有一定的先进性,代表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方向;而且这些东西一旦进入中国,就对传统的落后的生产 力和生活方式起了强大的破坏作用,有力地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结构的转型,引发了中国社 会迈向近代化的新变革。 三、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一般性规律 (1)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经历了一个由被动接受到主动向西方学习的过程。 (2)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随着中国近代经济、政治、思想的变化而不断加深。 (3)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地域之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 (4)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在实质上是东西方文化的激烈碰撞,结果是中西文化逐渐 结合,且保留了中华民族的文化特色。 (5)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有利于封建因素的消除和促进中国社会的向前发展。

中考通关——《社会生活的变迁》

中考通关——《社会生活的变迁》 一、选择题 1.(2022·广东省·21)如题21图。伴随高速铁路的开通,“半小时”“一小时”城市圈形成。这一成就() 题21图 A.形成全国电信网络 B.实现军备更新换代 C.加速区域协调发展 D.促进了西部大开发2.(2022·海南省·10)读下图,可知改革开放以来() A.城市缺房问题彻底解决 B.农村居住环境明显好转 C.城乡居住条件得到改善 D.室内设备设施大为改观3.(2022·内蒙古赤峰·13)观察下面图片,分析城乡变化原因() A.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制度和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

B.中国在经济全球化背景下发挥了计划经济体制的优势 C.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生活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D.中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4.(2022·陕西A卷·7)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防力量的壮大 B.教育事业的繁荣 C.社会生活的变迁 D.民族关系的和睦 5.(2022·陕西B卷·7)下列两组图片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A.国防力量的壮大 B.教育事业的繁荣 C.民族关系的和睦 D.社会生活的变迁 6.(2022·重庆A卷·11)以下示意图根据上海一个普通家庭的帐本制作,从一个视角反映了当代中国百姓生活的变迁。促使这一变迁的主要原因是() A.社会经济迅速发展 B.生活方式的变化 C.消费结构不断优化 D.城市化进程加速 7.(2022·四川达州·7)新中国成立后很长一段时期,中国人多因公务出国。到20世纪80年代,中国出境旅游兴起,旅游目的地逐步由周边国家扩大到世界各地。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A.改革开放政策的推动 B.中日关系的稳定发展 C.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提出 D.“一带一路”战略的实施 二、非选择题 8.(2022·河南省·23)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结构变化表 ——摘编自高世宪《电力改革开放40年成就辉煌》材料二 2007年,中共十七大强调建设生态文明,第一次把它作为一项战略任务明确提出来;2012年,中共十八大提出关于我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的部署;2017年,中共十九大强调要加快生态文明体制改革,建设美丽中国。 ——摘编自张士义等《从一大到十九大——中国共产党全国代表大会史》(1)据材料一,概括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电力能源的发展变化。 (2)据材料一和材料二并结合所学知识,说明2007年以来我国电力能源发展变化的原因。 (3)黄河是“美丽中国”的丝带。请你为“生态黄河”拟一条宣传标语。9.(2022·湖南郴州·22)(14分)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不是张骞通异域,安得佳种自西来?”踏着串串悠长的驼铃声,一支支驼队驮着中原丝织品、服饰、铜镜、瓷器、茶叶、桃、梨、杏去了,驮着造纸术、冶铁术、灌溉术去了。穿过大漠茫茫的风沙,一支支驼队驮着皮毛、琥珀、苜蓿、蚕豆、石榴、黄瓜来了,驮着佛经、乐器、杂技艺术来了。 ——摘自《二十五史详解》(1)根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穿过大漠”的商路名称。(2分) 材料二明朝中后期,我国从国外引进了多种农作物。其中比较重要的有甘薯、

初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初三历史社会生活的变化试题答案及解析 1.电视台拍摄了一部反映我国近代人们社会生活的电视剧,以下镜头不正确的是() A.人们坐在家中读报纸 B.男主角上街被剪掉了辫子 C.剧中人物穿着中山装、西服、新式旗袍 D.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 【答案】D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的变迁。四个选项中D选项人们见面就叩头,口中称着“大人”“老爷”是不正确的,因为辛亥革命后,民国政府已经废除了这些有损人格的礼节和称呼,代 之以鞠躬、握手礼和“先生”“君”等称呼。故答案选D。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迁 2.有一位新国民,戴一顶自由帽,穿一套文明装,着一双进步靴,走过了交通路,来到了模范街,踏进了公益会,说几句义务话。这一新国民形象的描述反映了() A.社会生活的近代化B.礼仪风俗的简洁化 C.民间服饰的西洋化D.民族经济的工业化 【答案】A 【解析】本题考查的是近代社会生活变化的内容。辛亥革命的兴起,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民国政府为了改变愚昧落后的习俗,颁布了一系列法令,使社会习俗逐渐得到改变。材料中这一 新国民形象正反映了这一现象的变化。故答案选:A 【考点】人教新课标八年级上册·经济和社会生活·社会生活的变化 3.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 材料一:“洋人”、“洋务”、“洋布”、“洋行”、“洋楼”、“洋炉”等“洋”族词日益增多,在19世纪中期至20世纪上半期,是它的鼎盛时期,……有400多个。” ——黄河清《“洋”族词的兴衰》 材料二:革除“老爷”、“大人”等前清官场的称呼……。男人剪了辫子,女人裹脚大大减少……。——按历史《教师教学用书》(八年级上册)整理 材料三:2005年的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⑴根据材料一和材料二,概括中国社会发生变化的表现(不得照抄原文),并简要说明变化的原因。 ⑵材料一、二的变化与材料三的变化有何相同之处? ⑶材料三的变化是在什么历史背景下发生的?综合三则材料折射了中国社会近代以来怎样的历史 发展趋势? 【答案】⑴表现:洋词的出现;官员称呼的改变;社会习俗的变化;原因:列强侵略的加剧;西 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 ⑵都是受外来因素影响引起变化; ⑶背景:20世纪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取得 重大成就;美国经济结构调整。趋势:由农业社会向工业社会转变。 【解析】此题为阅读材料题,通过阅读材料考查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化。此题分三问进行考查⑴.此题通过阅读材料一和二,考查学生阅读材料概括材料的能力。此题考查近代社会生活的相关知识点。阅读材料一和材料二,根据所学知识可知,从表现来看出现了洋布、洋人、洋行、等洋词;剪辫子、易服饰、禁缠足、改称呼、变礼节等社会习俗发生了变化;从原因来看:近代以来 随着西方侵略的深入,西方的物质文化生活也逐渐渗入中国人的社会生活;列强侵略的加剧;西 方文化的渗透;辛亥革命的影响;崇洋风气日盛;因此出现了材料一和二中的现象。据此回答即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近代中国经济的发展历程和社会生活的变迁 课标1 鸦片战争后中国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梳理 1、西方经济侵略的特点 西方对中国的经济侵略,一般是先用武力开道,通过发动侵略战争逼迫清政府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从中攫,取大量的政治、经济特权,之后再凭借其所取得的特权,在中国倾销商品或进行投资。 2、不平等条约及其攫取的经济特权 (1)主要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望厦条约》《天津条约》《北京条约》。 (2)攫取特权:开埠通商、倾销商品;外国商船可以到长江各口岸自由航行;协定关税等。 3、西方经济侵略的影响 (1)破坏了中国的经济主权,使中国卷入到资本主义世界市场,沦为世界资本主义经济的附庸,中国成为西方列强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产地。 (2)客观上传播了西方先进的经济制度和生产方式、生产技术,冲击了中国的旧制度、旧观念,致使自然经济解体,促进了中国商品经济的发展,为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创造了条件促进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4、中国经济结构的变化 (1)传统的经济结构:自给自足的小农经济一直占据统治地位,小农业和家庭手工业相结合,构成社会经济的基础。这种经济结构通常以家庭为单位,耕织相结合。 (2)鸦片战争后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化 ①小农经济开始解体,家庭手工业破产,耕织分离是其破产的重大标志,另外农产品的商品化日益加强也是一个重要标志。 ②丝、茶等农产品大量出口,减少了中国农业经济中的自给成分,促进了城乡商品经济的发展。中国逐渐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中国原料和商品生产与世界经济发展形势相联系,中国的出口贸易多被外商操纵,并服从于外国资本的需要,中国的社会经济结构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③促使中国社会出现了新的经济成分,外商企业、洋务企业、民族企业相继诞生。 ④经济结构的变化促使社会结构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买办发展成为一个新的社会阶层。▲深化 1、中国封建自然经济的主要特点和发展变化的过程 (1)主要特点 ①生产关系:地主阶级土地私有制和农民小生产相结合。 ②生产力:人力与畜力结合。 ③生产组织方式:以家庭为单位的个体小生产。 ④经营方式:男耕女织,自给自足。 ⑤经济制度:封建土地制度与赋役制度。 (2)发展变化过程 中国近代史上,随着外国资本主义的不断入侵和民族资本主义的不断发展,封建自然经济逐渐解体。但直到新中国成立之前,中国自然经济仍然占据主导地位。中国农村仍然以男耕女织、自给自足的小生产为主。新中国成立后,国家进行土地改革,彻底废除了封建剥削土地制度,对农业进行社会主义改造,使广大农民走上了社会主义道路,并在农村建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自然经济最终消亡。 2、自然经济解体的原因、特点和影响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专题

中国近现代社会生活的变迁 1.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2.交通、通讯工具的进步。 3.大众传媒的发展。 考点一 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 『名师导语』 近代物质生活和社会习俗的变化,既是“欧风美雨”的产物,也深受近现代中国政治格局、经济发展和思想解放的影响。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的考查频率相对较低:题型以选择题为主;内容涉及中西习俗的融合、“剪辫易服”和节假日的变化。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社会生活史、家庭婚姻关系的变化,以及与之相关的社会热点仍需重点关注。 知识点一 变化中的男女服饰 1.趋势:逐渐向美观、适体、方便、________转变。 2.表现 (1)近代⎩⎨⎧①男性服饰:长袍马褂是近代男子的通常服饰;西装在鸦片战争 后传入中国;辛亥革命后, 大为流行。②女性服饰: 是受到女性欢迎的服装。 (2)现代⎩⎪⎨⎪⎧①新中国成立后至20世纪60年代中期,中山装和以 、连衣裙为特征的苏式服装成为人们的普遍选择。 ②60年代中期至70年代末:军装和“干部服”盛行, 式样和颜色趋于单调。③改革开放后:中国服饰从封闭走向开放。 知识点二 饮食与居室的演进 1.并行于世的中西餐 (1)中餐:四大菜系,即鲁菜、粤菜、川菜、淮扬菜。 (2)西餐:鸦片战争后,西餐传入中国,出现了中西餐并行于世的局面。 2.居室建筑 (1)传统居室:________是北方地区的典型民居。

(2)西式住房:鸦片战争后,在租界等外国人集中居住区,西式住房开始大量出现;20世纪30年代前后,京、津等地开始出现完全欧化的新式住宅。 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特点 中国传统的社会生活则充满着陈旧庸俗,不符合时代潮流,非改革不可。以致在民国初形成了这样一种社会心理:认为谁接受西方的社会生活习俗,谁就是文明、开化,属于新派人物。 ——王文泉《中国近代史》知识点三习俗风尚的变革 1.背景:辛亥革命、____________、新中国的成立以及改革开放等。 2.表现 (1)婚丧礼俗:清末民初,新青年男女开始主张____________,仿效西方的新式婚礼。新中国成立后,开始用火葬代替土葬。 (2)社交礼仪:民国成立后,点头鞠躬握手取代了传统的跪拜作揖。 (3)思想观念:女子获得受____________并步入社会。 由于西方工业文明的传入,中国近代社会生活变得更加丰富多彩,但这些深刻的变化是以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灾难为代价的。 【构图解史】服饰发展的三大阶段 信息提取:近现代中国服饰的演变受时代发展的影响,具有鲜明的阶段性。 【构图解史】近代社会生活变迁的背景及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