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单元二:社区变迁

单元二:社区变迁

单元二:社区变迁
单元二:社区变迁

社区变迁

学习目标

掌握西方国家社区变迁的趋势,以及发展中国家社区变迁的特殊问题,理解中国社区变迁的双重性

建议时间

2小时

学习内容

收起展开全部

步骤一:听教师讲解,并阅读下列文字,理解社区变迁的基本趋势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

教师讲解:社区变迁

一、经典社会学家关于传统社区与现代社会的基本差异的论述

(一)早在1887年,滕尼斯就把传统社会的社区形态界定为一种自然发生的基于血缘、地缘或宗教,靠人的本质意志来维持人际纽带关系的长期稳定地域生活共同体,这种关系是一种天然有机的联系。而把现代社会定义为人们通过选择意志、有目的的选择的、靠法理来维系人际关系类型,这种关系是一种人为机械的关系。

(二)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凯姆则在1893年的《社会劳动分工论》中提出传统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机械关系,现代社会的人际关系是一种有机关联。迪尔凯姆的论述和滕尼斯字面上是矛盾的,但是他们阐述的问题本质是一致的。迪尔凯姆认为传统社会缺乏社会分工,大家在一种共同的宗教感情笼罩下,实现全面的交往互动,因为没有有效分工,所以他认为这种结合是机械结合;而现代社会因为有了充分的劳动分工以及基于分工的合作关系,所以这种关系更加有机。(三)德国社会学家韦伯在《经济与社会》、《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等书中紧紧围绕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变中的理性化过程展开。他认为,现代化过程就是一个传统社区的神秘伦理关系祛魅过程,逐步地迈向一个理性化的过程。而这里理性化是一种围绕着目标手段理性化,也即是所谓的工具理性。

(四)美国芝加哥学派的路易?沃斯在《作为一种生活方式的都市》(Wirth,1938)文章中,也对比了乡村社会和城市社会的生活特点的不同。强调了都市生活特点是“次要接触代替了主要接触,血缘纽带式微,家庭的社会意义变小,邻居消失,社会团结的传统基础遭破坏。”

二、传统和现代二元对立模式的区分

二战以后,美国社会学家帕森斯借用韦伯的理想类型的分析方法,提出了所谓模式变量概念,并依次根据概念来概括比较传统社会和现代社会的分别。他认为,任何行动者在与其他行动者进行社会互动时,必然要面对五个问题,即情感问题、权利义务问题、价值评判标准的适用性问题、价值评判标准的选择问题和行动者的利益目标问题。他把这五个问题简单地进行了二分,分别构成了五对矛盾的变量属性:

(一)情感性/情感中立性;

(二)扩散性/专一性;

(三)特殊性/普遍性;

(四)先赋性/自致性;

(五)集体性/个人性。

他认为,具有前列属性的为传统社会特性,具有后列属性的为现代属性。

三、关于社区变迁的三种态度

(一)社区消亡论:以美国社会学家路易斯.沃斯、马丁.斯腾、费雪尔等为代表的学者认为,传统社区的关系正在为现代社会所取代,社区功能和作用也难以维持,社区道德沦丧、社区关系冷漠孤立。

(二)社区复兴论:以英国学者霍加特、帕乔恩、美国学者古斯菲尔德、萨特斯等学者为代表,认为即使在现代城市社会,地域共同体仍然是人们,尤其是社会弱势群体获得社会支持、进行社会交往、产生集体身份的场所。社区没有消亡,而是被转移到城市社会复兴。

(三)社区转型论:以德国社会学家卢曼、美国社会学家奈斯比特、格兰诺维特、普特南等学者为代表认为,现代社会系统分化和转型,确实导致了地域限制的减弱,但是社会生活并不是一种原子化和秩序混乱,而是通过社会关系网络,把人们联系起来,这样人们在更加自由地建构自己的社群共同体,而不必局限在传统的地理空间。

四、发展中国家在现代化过程中的社区变迁的独特问题

(一)因为外来现代化国家的示范效应,可能导致一种发展中国家社区精英积极模仿西方的高消费和生活方式,加深和普通民众的距离,导致社区经济关系的剧烈破坏、社区经济条件恶化。(二)现代国家权威结构的基层延伸,破坏了传统社区里的乡绅治理方式,但是又无法迅速建立民主廉洁的村社治理结构,导致基层社区政治秩序的负担过重,成本过高。这就是所谓基层政权内卷化现象。

(三)传统社区的稳定性打破后,导致社区的道义经济下的互助合作机制破坏,难以发挥社区的保障作用,而大多数发展中国家的社会保障体系实行的是城乡二元分割的体制,农村社区的基本生活保障缺乏。

五、中国当前社区变迁的双重性

(一)现代化过程导致的社会转型对社区的挑战和冲击:

工业化带来的挑战、城市化带来的挑战、社会关系理性化带来的挑战

(二)体制改革导致的社会转制对社区的挑战和冲击

1.经济体制的市场化转变(再分配经济向市场调节经济的转变)

2.总体性社会向多元分化的社会体制的转变(单位制社会组织向结构功能分化的社会组织的转变)

3.封闭式经济向开放式经济转变

4.威权型政治向民主政治的转变

5.国家中心向小政府大社会结构的转变

法政学院 10公共事业管理陈小英 2010674140 社区居委会的问题与改革 【摘要】:近年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取得显著成就,但同时也面临许多普遍性和特殊性问题。因此,深入研究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存在的深层次矛盾、新问题及解决的对策,对于改善民生、践行科学发展观、推进和谐社会建设具有基础性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居委会发展现状现存问题改革 一、我国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的现状 1999年在全国确立社区建设实验区以来,逐步形成区、街、居三级框架的社区服务管理体系。各实验区积极探索,总结出许多好的经验并在全国推广。至今,全国城市社区居委会建设已取得丰硕成果和宝贵经验。 (一)建立了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新型的社区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在全国普遍建立,有效配合了企业改制,承接了企业分离办社会的职能。新型社区体制的建立还有效地配合了政府转变职能以及“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变,承接了大量社会转型带来的现代社会职能。 (二)形成了健全的社区组织体系 社区党组织和居民自治组织等体系普遍建立。社区党组织的核心作用得到有效发挥(如上海、沈阳等地的成功经验);社区居委会的主体地位初步确立,社区居民代表会议、协商议事会议制度基本建立,

各类专门委员会依法产生;各种群团组织向社区延伸,民间组织和志愿者队伍广泛建立。这些组织相互合作、相互促进、相互制约,构成了较为科学合理的社区组织体系。 (三)探索出各具特色的社区管理模式 如武汉模式、上海模式、北京模式、青岛模式、南京模式、沈阳模式等。 从城市社区建设的现状看,近年在社区体制、机制创新上,组织建设上,内涵和外延的建设上以及在队伍建设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但从社区建设的进程看,还存在着许多制约其发展的全国性和地区性的问题亟待解决。 1.社区职能定位不够清晰,社区工作行政化倾向严重 这是始终困扰城市社区建设的普遍性和根本性问题。尽管对此已推出社区工作准入制和“权随责走,费随事转”等政策,但落实得还不够或很难落实。从表面看居委会的行政化问题,是由于街道办摊派了大量工作造成的,其实街道办同样也是上级政府职能部门制度侵权的受害者。本质的原因是:现行城市管理体制没有理清权责关系。2.社区居委会主体地位不突出,居民自治职能弱化 主要表现为随便向社区派机关干部,行政干预社区组织工作过多,有些社区居委会被排挤到次要的位置,居委会负责人代表不了居民定事,居民代表会议形同虚设,不能实行民主管理、民主决策、民主监督,有的社区负责人甚至不知道居民自治是怎么回事。这些现象不仅影响社区建设的进程,而且也影响社区居民参与活动的积极性。

模式变迁从底商到社区商业 MALL 随着房产发展越来越成熟, 不少开发商开始重视社区商业的打造, 尤其对于大盘住宅来说, 社区商业的成功打造不仅能使商铺价值提升, 同时可以使整个楼盘的价值得到进一步提升。 一、传统型 (底商、商业街等 业态:业态以传统小超市、餐饮、理发、洗衣等为主。基本上没有什么主力店,而且各商家也以个体户为主。 辐射范围:服务范围较小,一般以本小区和周边几个小区为主,半径 1公里左右。主要特点: 1. 基本上无规划定位。 2. 传统社区商业一般商铺的产权都是属于个人。开发商在处理商铺时一般都以分割出售为主。 3. 传统型社区商业主要就是小区四周沿街的商铺或者是小区内底楼的小型便利店。“ 街边式” 、“ 楼下便利店式” 是典型的传统社区商业。 4. 以满足本社区居民日常消费为主,主要购买人群就是社区内的住户。 5. 商业业态单一,商业物业价值难以提升。 6. 服务质量和购物环境较差。 二、邻里中心 (苏州邻里中心 规划定位:有前期的统一的规划、明确的定位及服务范围, 定位于“ 服务于社区的商业” , 不是“ 社区内的商业” 。

业态组成:商街规划有近百项必备功能,银行、超市、邮政、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点、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卫生所等现代化服务设施。除此之外, 还有文化休闲和培训功能。 辐射范围:服务范围为方圆 1公里 8000户居民,商业总量 1万 ~2万平方米。 主要特点: 1. 建筑形式上由体量较大的单幢或多幢建筑组成, 通过规划形成商业内街。摒弃了沿街为市的粗放型商业形态。 2. 商业业态以日常生活服务类业态为主, 有 12项必备业态:超市、银行、邮政、餐饮店、洗衣房、美容美发店、药店、文化用品店、维修店、社区活动中心、净菜场和卫生所;经营多采取连锁形式。同时辅以一些餐饮和休闲类业态。 3. 服务主体为周边几个社区内的居民,辐射能力不强。 4. 政府统一规划。 三、全功能社区商业中心 (万科杭州项目 全功能社区商业中心在目前杭州万科钱江湾花园和良渚文化村两个小区试行。其主要模式是前期以“ 十全十美” 超市为基础,而吸引其他商家进入。 四、社区生活园区服务体系 (绿城蓝庭商业项目 规划定位:“ 绿城生活园区服务体系” 是一套以人的身体、精神需求为出发点的综合全面的服务体系。 体系组成:“ 绿城生活园区服务体系” 涵盖健康、教育、生活三大服务内容。 辐射范围:主要服务于开发商自己小区内的居民。 主要特点:

讲讲社区的新变化 近年来社区建设的发展与变化比较大,社区工作已越来越凸现其重要性和不可取代的作用。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全国上下同心同德,奋发图强,取得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巨大成就。经济保持平稳快速增长,综合国力明显增强,对外经济日趋活跃,科教文体卫等各项社会事业全面发展,居委会也变成了社区,发展也较快,基础设施也明显得到了改善,居民生活水平也显著提高了。我本人体会主要有以下四个新变化. 一、社区的党建工作有了新变化。随着城市综合实力的不断增强,城市基层管理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在城市管理中的地位越来越重要,社区党组织承担的任务也越来越繁重。而且新的经济组织、新的社会组织大量涌现,如社区内的各种协会、各类公司等,就迫切需要社区党组织加强这些组织中的党建工作。一些单位的倒闭和关停,造成越来越多的“单位人”成为了“社会人”,如我们社区,社区刚成立时只有6-7个党员,现在已有近60位。大量的退休人员、下岗失业人员和流动人员进入到了社区,这就迫切需要我们社区党组织转变观念和工作方式,为做好新形势下的群众工作,形成社区群众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局面,社区成立了党员服务站,配备了专职的党务副书记、社区民警、流动人口专管员等,进一步增强社区党组织的领导、协调和服务的功能,全面推进社区建设。 二、社区的人文环境有了新变化。近年来,社区居委会为完善社区服务功能,通过抓机制创新,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党建共抓”的良好氛围,创造和谐优美的社区人文环境。象我们社区为例,2002年

社区成立时,办公的场地只有30平方,而且还在其它的社区辖区内办公,地方小、环境简陋,办公设备就只有几张桌子跟椅子,几本资料都是用手记录登记造册,时间一长,资料多了,找起来不但麻烦而且也浪费时间。现在我们的办公和服务面积达到了近1000平方,环境宽敞明亮,办公环境设施一流,实行了一站式办公和规范化管理,统一制作了越城社区的微章,每个社区工作者配备了自己的专用电脑,打印机、数码相机、摄像机和电教设备一应俱全,社区的资料全部输入电脑保存,查阅、管理起来非常方便,各种纸质资料分门别类地摆放在社区独立的档案室资料柜里,办公环境和办事效率都有了明显的变化。除了在硬件上变化很大外,在人员配备及管理上也有了完善。居委会的时候都是上了年纪的老大妈在做,文化水平和素质不够,很多时候又是一个人身兼多职,分工不太明确且年龄相对较大。现在社区不但完善管理制度而且广招贤材,还推行了“两委”直选工作,大学生助理、劳动保障平台等人员的加入都进一步充实了社区的力量,目前我们社区的工作人员年纪轻,学历高。各种活动室应有尽有,如图书阅览室、棋牌室、聊天室、书画室、球场等文化活动场所,还有多支社区文体队伍来社区定期开展各类活动。 三、社区的居民生活有了新变化。要说居民生活的改善,高层的楼房多了,住别墅和排屋人多了。对老小区又实施改造了,经过二年的整治,社区内许多老小区内路平了,灯亮了,基础设施完善了,居住环境更美好了。在社区建设管理中,城市基础建设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基础性条件,直接关系到社区建设的水平与质量。根据居民区的现状采取了相应的措施,配套设施已逐步得到了解决,逐步完善了基础设施和建设。如以前居民楼附近没有健身设施,只有寥寥几株植物。现在居民区内小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辐射,从中小城市向新型城镇延伸,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日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这40 年光辉历程中,城市社区治理事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事件,推动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事业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1980 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重新颁布;1982 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写入宪法,这一系列措施为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6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开展社区服务的任务,回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中城市基层管理服务的需要,揭开了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序幕。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建设迈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同时将“社区服务”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

90年代初,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开展“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并持续对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研究论证。 1998 年,民政部被正式赋予“制定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 1999 年,民政部在21 个城市的26 个城区开展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试点,为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积累实践经验。 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印发,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新世纪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200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201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出台,把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紧密结合,赋予了社区居民委员会新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明确了方向。

浅谈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摘要:为人民服务是社区的宗旨。构建和谐社区关键党组织,重点在创”四和”社区。建设管理有序、完善、文明的新型服务中心,”十七”强调社区的改革,改善公共服务体系,推行城市居民生活质量的改善。 关键词: 和谐社区改善体系强调社区改革 一、社区的概念 所谓社区是指必须在一起群居生活,才能通过团结合作获取生存的基本资料,并长期合作生生产和生活交往,使人们形成自然的情感联系。有着共同的文化习俗和道德规范,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组织来服务人们的需求,。 二、社区管里中的主要问题: 1、社区居委会职责不清。 1、按照我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规定,社区居委会只是协助政府及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工作。然而从当前实际看,社区居委会不仅仅是“协助”,更主要是具体操办和执行。政府各职能部门都强调“工作向社区延伸”,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只是简单地把工作推给了社区,相应的法规依据、职能、权利却没有明确,这些工作逐渐成为社区的“份内事”,并要接受各有关部门的检查和考核。一些具有行政执法权的部门将工作难度大、管不过来和不愿管的工作交给社区居委会,并要求社区居委会进行管理。如街区现场整治问题,职能部门要求社区调查、登记辖区经营者工商税务办证情况、收入情况、纳税情况,取缔无证无照摊点等,打击非法传销、出租房呈报、暂住人口登记等,社会养老保险、医疗保险的申报,“两金”的返还等等。 2、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职能部门协调指导不到位。社区的发展需要形成“多方参与,齐抓共管”的合力,但一些部门对社区建设的协调、指导、帮助工作力度还不够。。 3、社区工作压力大,基础设施还不完善。 随着大量的离退休人员、下岗职工、改制企业职工移交社区、流动人口涌入社区,对社区的服务管理需求增加。原由政府和企业承担的服务、福利、社会保障等工作向社区转移,社区成为城市基层管理和为民服务的重要平台。据统计,有些社区承担着近80多项工作,工作压力大。社会保障、残疾人、治安联防、计生、档案、工、青、妇、消防和司法等工作,几十个部门都要在社区设置工作机构,使得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紧缺。有些社区由于受场地、资金限制,社区工作用房和服务设施还远不适应当今社区工作需要。有些新建住宅小区,也没建符合标准的社区居委会办公用房,缺少必要的软硬件条件,难以满足居民需求。 4、资金投入还不足。

社区的历史演变 早在社会学者形成社区这一概念之前,社区这种人类社会生活的重要现象就已存在。人类总是合群而居的。人类社会群体的活动离不开一定的地理区域,具有一定地域的社区就是社会群体聚居、活动的场所。从这个意义上说,社区是农业发展的产物。在远古游牧社会中,居民逐水草而居,并无固定的住地。严格说来,那时的游牧氏族部落只是具有生活共同体性质的一种社会群体,不是今天所说的社区。其后,随着农业的兴起,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口需要定居于某个地区,于是出现了村庄这样一种社区。随着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的发展,在广大乡村社区之间又出现了城镇社区。自工业革命以来,人类社区进入了都市化的过程,不但城市社区的数量日益增多,而且城市社区的经济基础与结构功能都不同于以往的社区,其规模日益扩大,出现了许多大城市、大都会社区。 社区在类型和规模上的发展,使社区的结构与功能发生了种种变化。以往无论是一个村庄或一个小城镇,还是一个城市,其地域范围都具有比较确定的疆界。例如,一个完整的农村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是以其村民的聚居点为中心,并将由这个中心辐射到附近的各种服务功能的射线极限点联结起来,构成这个农村社区的地理区域。而一个完全的城市社区的地域范围,通常则是由其市区和包括若干小城镇及乡村的郊区构成的。每个社区都有一定的制度、机构和设施,为整个区域服务,以满足其成员的各种需要。每个社区的社区中心都设有服务性的商店、学校、工厂、政府机关、医疗单位、群众团体等,以整个社区的地域范围为其有效的“服务地区”。社区这种社会统一体正是通过它的各种机构和设施的服务活动来推动各种制度的运行,使社区成员在本社区疆界内得以维持其全部日常生活。同时,社区机构设施的有效“服务地区”又是形成和保持该社区疆界的决定性因素。 随着现代社会生活的发展,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地方性的差异逐渐减少。社会大众传播如广播、电视的普及,国家义务教育的推行,以及各地居民人口流动的增加,各社区之间在规范、价值观念以及行为模式上的差异程度已显著降低。社区的许多地方性功能已为“大社会”的普遍统一的功能所取代。在同一个大社会里,此处社区居民与他处社区居民之间,其相似之点多于相异之点。随着大城市、大都会的发展,社区地域范围的疆界也不如以往那么分明了。一个大城市往往包含着若干个原先相对独立的社区,但在市政府的机构设置和行政区划上则又可能与原先各社区的地域分界不一致。长期以来,满足成员日常谋生的需要,是社区的基本功能之一,社区居民一般都是在本社区内就地劳动谋生。这种情况已经发生了变化,现代社区的许多居民每天都到本社区以外的地方去上班。因此,社区成员之间除了具有当地居民的共同利益,还分别具有各自从社区以外谋取生计的种种不同利益。这种情况就从社会纽带和社会交往上削弱了社区地域疆界的确定性。由于全国性的企事业组织和政治、文化团体的出现,地方社区里的工厂、商店、社会团体等等,有不少就是这些全国性组织系统中的下属单位和分支机构,其决策主要是听命于本系统的上级组织而不是当地社区。因而,作为地方社会的社区,其自主性也有所削弱。

教学目标:1、理解对社区的含义 2、掌握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的特性 3、理解社区变迁及城市化 4、了解中国的城市化 教学重点:社区含义,农村社区,城市社区特性 教学难点:中国的城市化发展 教学内容: §9 乡村城市与社区变迁 §9.1 社区:相对独立完整的地域性社会 引子: 学生从报道的那一天就进入了一个新的生活区域-大学校园。大学校园通常能满足学生绝大部分的生活需要,因为它具备了5个基本要素:一定的区域——校园的地理范围;一定的人员——师生和其他服务人员;各种生活服务设施——学习生活设施;特定的文化——科研和教学模式以及社团活动;认同感——师生对本校的认同。社会学把这种区域成为“社区”。 一、社区的含义 社区就是一个小社会,社会家常常把它作为研究大社会的起点,实地调查也往往以社区为单位来进行。因此社区不仅是社会存在的试题也是社会学的重要视角。 1、滕尼斯:作为亲密关系共同体的社区 社区这一概念最早是从西方引入的,社区概念进入社会学,是来源于德社会家滕尼斯的著作《共同体与社会》一书。他认为社区人们是相互结合的共同体。什么样的共同体呢?是指具有共同的价值观和网络的人们结合而成的关系亲密,富有人情味,能够体戚与共,同甘共苦,守望相助的社会群体。它区别与社会,社会是人们按分工和契约结合而成的,重理性而非感情的社会群体。 滕尼斯把这种共同体分为三种类型: ①由亲属关系组成的血缘共同体 ②由邻居关系组成的地缘共同体 ③由友谊而结成的精神共同体 2、我国社会学家的几种观点

1979年中国社会学恢复后,研究者大量使用社区这一概念并对它进行研究。在我国的研究中,对社区有四种观点:第一种认为社区概念非常广泛,有宏观社区、中观社区、微观社区。社区小到村落大到国家、民族,甚至世界社区。第二种观点将社区与行政社区等同起来,认为任何一个行政社区,小至村落,大至省、市、自治区,都可以作为社区。第三种观点将社区归结为经济区域,特别指以大都市为中心的经济开发区和边远地区,少则一市几县,多则几省市。第四种观点将社区限定为一个以交易区为中心的范围,例如以小城市为中心的农村交易区——集镇。尽管我们对社区有不同的理解,但学者们大都认为社区包含下列几个基本要素: 3、社区的构成 (1)一定的人群 这是第一个基本要素,认识社区的主体。一个人也不能成为社区,必须是具有一定数量的人并通过各种关系组成各种群体,才构成社区。 (2)共同的地域空间 社区虽然仅仅从地域来界定,但一定的地域仍是社区存在的基本要素,因为人类的社会活动都是在一定的地域范围内进行。 (3)一定的生产和服务设施以及共同资源个共同利益 具备一定的生产和服务设施是为了满足社区成员的基本需要,而人们在共同的生产生活中,相互联系和相互作用,也产生了共同的利益。 (4)共同情感联系和价值认同 社区成员由于共同利益,面临一些共同的问题,具有共同的需要而彼此联系,并在这一种共同的价值认同,比如说共同的文化传统,民俗,归属感等,这也是社区文化的基础。 因此,我们把社区界定为,社区是以一定地理区域为基础而形成的,具有一定共同一是和共同利益的社会群体。 二、社会区与社会 社区与社会既有区别也有联系。从社区定义的外延看,社区是社会的具体化,是一个特定的地域群体,不过从社区的内涵看二者的区别是: 1、社会中的各种关系机关复杂,但并不是强调共同,而社区内部关系同质性较多,十分强调共同利益、共同价值认同、共同的亚文化、社区意识等。 2、社会不注重地域的概念,他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社区空间是社会空间与地域空间的结合,也就是社区中人们既有一定的组织空间网,也占有一定的地理活动区域。

2011年10月刊 改革与开放 城市社区发展目前存在的问题与解决之策 徐惠琴(合肥市蜀山区五里墩街道办事处230031) (安徽工商管理学院安徽合肥230001) 摘要:本文分析了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的种种突出问题,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方法、途径、措施。 Abstract:This article analyzed our country city community to develop existence all sorts of prominent questions,based on this and proposed how to solve these question method,the way,the measure. 关键词:城市社区发展问题改革设想 key word:The urban community develops Question Reform tentative plan 【中图分类号】F29【文献识别码】E【文章编号】1004-7069(2011)-10-0154-01 一、我国城市社区发展存在的突出问题 1、社区意识比较淡薄 社区是城镇经济和社会生活的基本单元。社区意识是构成社区的一个重要因素,也是完善我国城市社区自治的一个重要的途径。如今,大量的“单位人”转换为“社会人”,单位的社会职责大部分转由社区来承接。然而“单位人”向“社会人”的转化并非易事,一方面,很多人和单位人仍习惯于听命上级或某些主管部门的指令来行事,很少考虑积极主动参与社区事务。另一方面,我国的城市社区建设,长期强调“提供服务”,居民不是社区的主人,而是被动的接受服务,政府认为依靠行政推动是行之有效的方法,居民也就觉得社区建设与自己关系不大,加上宣传发动不到位,工作方法过于简单、服务设施不足、提供的服务不多等,极大地影响居民对社区的认同感和归属感。 2、建设中的“行政化”倾向严重 所谓“行政化倾向”就是由于政府在社区建设中起了重要作用,既由政府投入人力、物力和财力进行社区建设,然而,政府却直接管理和控制着社区的组织以及社区的管理,社区自身的自治功能没有得到应有发挥,社区组织带有较浓的“行政性”色彩,成了政府部门的一条“腿”。据统计,目前社区居民委员会已承担计生、创建、低保、社保、劳动就业、招商引资、经济统计等150余项工作。二是社居委作为群众自治组织,社居委的主任或副主任应由社区内的居民选举产生,而目前社居委的专职干部大都是由社会公开招聘或政府变相任命产生,有的还享受公务员待遇、并占事业编制,而且大多数不是居住在本社区的居民,这种做法实际上是改变了居民委员会的自治性质。如五里墩街道的六个社区中,有2%是公务员编制,有18%是事业编制,其余为聘用人员、各类协理员和4050工作人员。 3、社区组织管理职能不明确,管理制度不健全 这主要表现为街道办事处在社区管理中的职能不明确。街道办事处原本只履行一部分行政职能,但在社区管理中,行政、执法、招商引资、经济等各项任务都下放到街道办事处,使它从一级基层政权的派出机构逐步演变为一个集行政管理、社区管理与服务的综合性机构。市、区的各专业管理部门也存在职能相互混淆的情况。 一是街道办事处作为政府行政机构,对自身行政服务和管理的范围没有制定明确的制度规范,造成无权管理或越权管理。二是社区内的市、区属机关和企事业单位,分别受各自条条的领导,按条条的指令行事,与街道办事处之间的关系缺乏有效的政策和法律依据,往往造成社区事务相互推托或相互扯皮。三是社区内的社会团体组织等没有形成有效的行为规范,让社区成员能共同遵守。对于社区行为越轨者,社区组织也缺乏行政上或法律上适当而有效的惩罚。 4、政府公共投入严重不足 政府公共投入不足导致社区基础设施薄弱,工作手段和服务条件相对落后。社区基础设施特别是服务用房严重不足,相当一部分社区至今未达到社区服务用房300平方米以上的标准。城市基层管理的事项和内容急剧增多,但基层却没有相应的人、财、物资源的调配权,“费随事转”的原则也并未落到实处,责重权轻,许多工作管不到位,只能疲于应付。社区服务工作难以适应社区居民日益增长的需要。五里墩街道每年由财政拨入的款项为300多万,但每年实际支出为1000万以上,社区无资金来源,所有费用由街道全额承担。 二、加强与改善城市社区发展的设想 1、启动社区服务专项规划编制工作 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摸清城市社区发展基本情况,找出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因地制宜,编制符合实际的社区服务体系专项规划。积极探索“小政府、大社会”新的发展模式,合理确定社区范围、社区服务职能、社区服务设施建设标准,规范政府服务行为,制定促进社区服务业发展的优惠政策措施。 2、提升社区居民的民主参与意识 社区好比一个大家庭,良好的社区要靠每一个人的共同努力、共同管理才能实现。为此,就必须积极拓宽居民参与的渠道和途径,让居民表达自己对社区建设的要求和建议,加强对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合作;通过社区的娱乐设施及文化活动,如“家庭读书活动”、“文化角”、“广场文化”、“社区文化节”等,来丰富居民的精神生活,陶冶居民的思想情操,增进居民之间的交往和友谊。还可以通过建立社区服务志愿者队伍,加大社区人力资源开发的力度,提升居民的公益精神和奉献精神。 3、加大社区服务建设投入 投入不足始终是制约社区服务发展的瓶颈。我国社区服务建设起点低、底子薄、发展滞后,尤其是我省与沿海发达地区差距较远。应加强以街道、居委会为重点的基层社区服务基础建设,打破传统观念,突破行政区域界限,以属地管理为目标,以覆盖人口为中心,建立布局合理、功能完善、方便快捷的社区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现有区(县、市)街道(镇)社区服务中心和社区服务站功能,并对不达标社区机构用房采取新建、购买、置换、划拨相结合的办法,也可采取共建形式利用社区属地单位内部设施逐步解决。 社区服务是一项繁杂的综合的社会系统工程,需要各个层面的共同关注和支持,对其理论探索和实践将是一个长期的过程。我们应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以不断满足社区居民的物质文化需要为主要内容,维护和增进社区最广大居民的根本利益,实现社会公平,促进社区成员的全面进步和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潘乃各:《社会研究与社会发展》,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4月 【2】吴德隆:《中国城市社区建设》,知识出版社,1996年 154 --

浅谈我国社区服务存在的问题及对策研究(一) 论文关键词:社区服务福利性公益性便民利民 论文摘要:随着经济政治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化,社区服务在我国农村、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作用越来越突出,同时,社区服务也是衡量和谐社会发展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志。我国社区服务的问题主要体现在管理职能权限、工作人员的整体素质、社区服务资金及相关法律制度方面。因此,社区服务也应在这几方面下功夫。 关于社区服务,学术理论界有多种界定,概括起来主要有广义和狭义两种理解。持狭义社区服务说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服务是指社区福利性、公益性(非营利性)服务,不应该包括商业性服务。与狭义社区服务说不同,持广义社区服务说的学者们普遍认为,社区服务不仅包括社区福利性、公益性服务,而且包括一定程度的商业性或“准商业性”的便民利民的生活服务,以及为社区内企事业组织提供的后勤保障服务。本文讨论的内容主要是指广义的社区服务。 一、开展社区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一)有助于适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改善政府管理模式 我国社会正处于从传统型向现代型转变的过渡时期,社会结构正发生着深刻变迁,在原先政府行政一体化的领域之外,逐渐发育和发展了新的市场经济领域以及更为广泛复杂的社会生活领域。在这种新形势下,单位办社会的状况开始转变,单位体制逐步瓦解,单位行为的专业性目标不断弱化,大量社会职能向社区回归和转移。人们由过去隶属单位,依赖单位变为走进社区,依托社区,社区成为人们安居乐业的重要场所和实现社会整合功能的基础单元。在此背景下,承担社会工作任务的社区应时而生并呈快速发展态势。同时,开展社区服务,可以加快政府管理体制改革,把具体社会管理工作交给社区承接,以改善政府管理模式,使政府专注于对社会发展的宏观调控。 (二)有助于建立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网络,维护社会稳定 美国著名社会学家戴维·波普若认为,“社会保障和社会服务是指社区为了促进个人的功能发挥和使之获得最低的社会生活水平而提供的一系列项目、好处和服务”。现阶段政府转移出来的社会职能、服务职能和企业剥离出的社会职能,大部分要社区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需要社区发挥作用。由此可见,社区服务应该是社会福利服务体系和社会保障体系的子系统。目前,社区承担了社会保障的大量事务,如政府调查核实辖区居民的基本生活保障情况、失业人员的救助标准、下岗人员的生活状况等以及社会基本生活保障金和救助金的发放,都是通过社区组织落实的;同时,社区还承担了大量的因社会变迁而衍生的新型社会服务项目。因此,开展社区服务对维护社会稳定,保护改革开放的成果,可谓意义重大。 (三)有助于满足人民多层次、多样化的社会需求 随着我国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使人们的生活方式、消费观念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特别是居民住房、医疗、养老、就业等各项制度改革的深入,居民与所在的社区的关系越来越密切。社区作为一个最基础层面的社会单元,发挥着独特而又丰富的社会整合功能。其一,社区通过各种类别专业化分工的社区服务项目和服务设施,可满足社区成员日常物质和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其二,社区内存在着大量的居民委员会、业主委员会等自治性组织和老年书画社、拳操队、读书会等兴趣性团体,可满足人们广泛的社会参与需求。其三,社区中大量存在着邻里互助、相互照顾的传统习俗,同时也不断蕴育出以社区公益性、福利性事业为目标的组织,使社区在“道德共同体”与“情意共同体”的深层意义上发挥着社会整合功能,同时也满足了人们开展社会互助的需求。 二、现阶段我国社区服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社区服务管理职能权限尚未明确

社区建设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社区是指聚居在一定地域范围内的人们组成的社会共同体。社区建设是社会管理与社会发展的一项浩大工程,是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必然需要。在未来中国社会的发展过程中,社区将逐渐成为中国社会重要的社会结构单位;社区生活将成为中国社会生活中的重要表现形式。因此,大力加强社区建设,对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和生活质量、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具有积极的作用;对促进“基层民主更加健全,社会秩序良好,人民安居乐业”具有重要的作用;大力加强社区建设,是新形势下坚持党的群众路线、做好群众工作、加强基层政权建设的重要内容;是学习和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体现。党的十六大报告中也指出,要“完善城市居民自治,建设管理有序、文明祥和的新型社区”。当前,在大力发展工业园区经济,推进工业化和城市化的进程中,新型社区的建设尤显重要。笔者结合经济技术开发区社区建设的实践,通过对社区建设任务和内容的认识,对新型社区建设所面临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对策。 一、社区建设的任务和内容社区是最基层的政府管理的社会。社区建设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 1.社区组织建设 社区建设是城市基层政权建设的新的突破口,社区组织建设是社区建设的核心内容和关键环节。社区组织建设主要包括社区党建、社区自治组织建设和社区中介组织建设等。 2.深化社区服务 社区服务是指在政府的倡导和扶持下,为满足社区成员的多种需求,依托街道和居委会,发动社区各方面的力量开展的具有社会公益性质的社会工作。服务是社区工作的一个基本方式,社区中的大多数工作都可以归入社区服务的内容。 3.发展社区经济

社区经济是伴随着社区建设的全面推进而出现的新生事物,社区经济是社区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是构成社区建设的物质基础。它既是实现社区建设目标的前提条件,又是社区建设深入、持久地进行的重要保证。 4.改善社区环境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居住环境的要求越来越高,不仅要求生活设施齐全、交通便利、购物方便、服务周到,而且也要求生活环境舒适、优雅,具有一定的品位,社区环境是居民赖以生存的基础,社区建设应使居民的生活环境真正得到改善。 5、繁荣社区文化 社区文化是社区整合的调节剂,社区文化有利于社区共同意识的形成,有利于社区认同感和归属感的形成,可使居民关系更加友善。繁荣社区文化,要把精神文明、物质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结合起来,包括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培养,法律、民主、教育、科技、生态和审美意识的加强,家庭美德、职业道德和社会公德水平的提高及社会保障、社会福利、社会救济的实施等。 二、当前社区建设面临的主要问题1.管理体制不顺当前社区建设中管理体制不顺主要表现为: (1基层社区的功能定位不准。按照居委会组织法规定,居委会(社居委是基层群众实施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服务的群众性自治组织,但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仍然存在较浓的行政色彩,社居委实际上是政府的准下属机构,它在职能上和街道是对应设置,在经济上和管理上依附于街道,种种因素使社区难以有效地依法履行其民主自治功能。 (2社区内条块分离,职责不清。随着社区的发展,政府职能部门的延伸机构不断进驻社区,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e018364975.html, 从社区治理到社区营造:范式变迁还是模式创新 作者:杜莉佳 来源:《现代经济信息》2019年第11期 摘要:社区是现代化发展的缩影,是我国社会治理的主要单元。随着人们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完善社区的治理和营造势在必行。社区营造致力于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构建一个打造社区共同体的行动体系,改变以生活文化为中心的人并协调人与人的关系,真正实现社区多元治理格局。同时总结了我国目前社区营造的现状,提出推动社区营造顺利开展的路径建议。 关键词:社区治理;社区营造;共同体;自下而上;参与式治理 中图分类号:C91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9)016-022-02 引言 改革开放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人民的生活水平有了大幅度提升。随着后工业化时期的到来,城市化的进程不断加快,与此同时带来的社会结构失衡及固化、社会总体运行风险等问题愈演愈烈。社会生活变得空前复杂。社区既是社会治理的基石,也是进行社会治理最基本的载体。作为社会系统的基本单元,如何实现多元主体有效协同参与涉及社区共同利益的公共事务成为研究的重点及目标,然而在实践中社区治理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此时,以“人”为本的社区营造逐渐走进大众视野。有学者认为这是范式变迁,但也有学者认为它仅仅是社区治理的模式创新,不能称得上是一种新的范式。那么我们应该如何看待这个问题?又该如何结合我国的经验事实来推动社区营造的开展? 一、从社区治理到社区营造的发展逻辑 不同于社区治理自上而下开展社区事务,社区营造是指居住在同一地区的人们共同处理社区生活议题。他们通过集体行动的方式,解决问题的同时也创造共同的生活福祉,逐渐地在居民和居民之间以及居民与生活环境之间建立起紧密的互动与联系Ⅲ。20世纪90年代以来。社区营造发展成为城市更新与社区改造运动,在许多亚洲国家和地区掀起热潮,其中又以日本开展得最为持久,台湾已经取得成功,我国许多学者和社区工作者借鉴国外及台湾的成功经验进行探索实验。从社区治理到社区营造的发展过程有其内在的逻辑性。 1.社会背景:打造社会共同体 社区治理倡导将多元主体的力量相整合,形成合力,但对各主体之间的权责利没有做出明确的界定,各主体难以连接成一个整体。而社区营造的核心价值是要创立社区共同体意识:

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的演变、问题、对策 “社区”一词是1933年由费孝通等一批燕京大学的青年学者从英文中翻译过来的。此后“社区研究”在我国一直进行得红红火火。直到20世纪50年代初,由于不可抗拒的原因才被迫中断。改革开放以后,社会学的重振使“社区研究”又成为中国人民社会生活中的—个热门话题。1986年,开展社区服务正式成厂中国政府的—项行政职能,中国的社区工作从此进入了一个新的起步阶段。社区服务因为是适应改革的产物,是满足居民的需求,所以一开始它就有很强的生命力,如雨后春笋迅速在全国蔓延开来。特别是1987年武汉会议和1989年的杭州会议以后,社区服务事业更是有了飞速的发展,到1989年底,我国已有3267个街道开展了社区服务工作,占当年全国城市街道总数的66.9% 。 一、我国城市社区管理体制经历了从单位制、街居制到社区制的变迁。(一)、单位制:走入历史 单位制是新中国成立后社会管理的产物,单位是适应计划经济体制而设立的一种特殊的组织形式,具有政治、经济与社会三位一体的功能,以行政性、封闭性、单一性为特征。单位制的形成具有历史背景,在当时起到了重要的社会整合作用,但也带来了制度性的后果,造就了总体性社会和依赖性人格。在我国改革开放后,所有制结构出现了变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逐步建立,社会流动也迅速加剧,导致单位制渐渐走上崩溃的边缘,失去历史的舞台。 (二)、街居制:身陷困境 前文已提到,在计划经济体制时期,我国对社会的管理以单位制管理为主,以基层地区管理为辅。地区管理主要是通过街道办事处和居民委员会这两个行政建制的组织来开展工作,通称为街居制。街居体系经历了50多年的发展变化,但一直扮演着政府的“脚”的角色,简单地被动地执行上级下达的任务。在社会快速转型的今天,街居制面临着很多新的问题,越来越不符合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三)、社区制:浮出水面 在社会学史上,“社区”这个概念最初是由德国社会学家滕尼斯提出。在滕尼斯那里,“社区”这个概念表示由具有共同价值取向的同质人口组成的关系密切、守望相助、富于人情味的社会共同体。在此之后,“社区”这一概念被各国学者加以引申和扩展,但并未形成一个统一的范畴。在中国大陆,“社区”一词在20世纪30年代被引进,而作为一个广泛使用的名词始于1986年。当时,民政部为推进城市社会福利工作改革,争取社会力量参与兴办社会福利事业,并将后者区别于民政部门代表国家办的社会福利,就另起了一个名字,称之为“社区服务”,由此引入了社区概念。1991年民政部为了开拓民政工作又提出“社区建设”的概念。1998年国务院的政府体制改革方案确定民政部在原基层政权建设司的基础上设立基层政权和社区建设司,意在推动社区建设在全国的发展。2000年11月,国务院办公厅转发了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由此带来了社区建设在全国城市中轰轰烈烈地开展起来。但是,就目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各地对“社区”概念的理解并不十分清楚,因而在社区建设的具体实践中存在很大的差异。社区建设的本身包含管理体制的改革,就本文关注的城市基层社会管理体制的变迁而言,从原来的单位制、街居制向社区制过渡,首先要在指导思想和理念上对“社区制”的本义有个清楚的认识。 二、城市社区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政府在社区建设观念上不明确。

社区研究的重要概念之一。指社区居民在政府机构的指导和支持下 , 依靠本社区的力量 , 改善社区经济、社会、文化状况,解决社区共同问题,提高居民生活水平和促进社会协调发展的过程。社区发展属于社会工作的范畴。 社区发展的缘由工业革命以后,欧洲工业国家为了应付当时工业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 在社区内开展了一系列社会工作。对原有的社会福利制度和社会救济制度进行了改革, 越来越多地注重调动社区居民的积极性, 增进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福利的主动精神。 20世纪初期,在英国、法国和美国等国出现了“睦邻运动”,宗旨是充分利用社区的人力、物力资源, 培养社区居民的自治精神和互助精神, 动员社区居民参与改造社区生活条件的活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政府适应战时的需要,在全国普遍开展了“社区组织运动”,改进社区工作 , 开展战时服务。社区工作的迅速发展 , 引起了社会学家的关注与研究。美国社会学家 F. 法林顿于 1915年首先提出了社区发展这一概念。 1939年,美国社会学家 I.T. 桑德斯和波尔斯在其合著的《农村社区组织》一书中, 对社区发展的基本理论和方法作了较为详细的论述。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各国,尤其是非洲、亚洲、中南美洲的发展中国家,面临着贫穷、疾病、失业、经济发展缓慢等一系列问题。要解决这些问题,仅仅依赖政府力量是远远不够的。于是,一种运用社区组织方法,合理利用民间资源,发挥社区自助力量的构想应运而生。 1951年联合国经济社会理事会通过了 390D 号议案,计划建立社区福利中心,推动全球经济、社会的发展。不久又将“社区福利中心计划”改为“社区发展计划”。 1954年, 联合国改组社区组织与发展小组, 建立联合国社会事务局社区发展组, 在世界许多国家和地区积极推动社区发展运动, 并得到了一些国家和地区政府部门的重视。例如, 印度政府较早地接纳了联合国的社区发展计划, 在全国数十万个村庄推广社区发展运动。社区发展已在许多国家实施,并已由乡村扩展到城市。

从街居制到社区制:我国城市社区30年的变 迁 夏建中 【内容提要】经过改革开放30年的发展,我国城市的社区制已完全取代了街居制,并且形成了社区内多种组织并存的局面,这些组织开始初步形成了合作共治的机制。但是,也仍然存在一些需要克服的不足,即社区治理主体缺少多元性、管理手段仍多采用强制性的行政手段、社区NGO缺乏、社区成员参与社区活动和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和平台不多等。今后的发展应更多地体现其居民自治组织的特点,进一步淡化其行政色彩。 【关键词】社区/街居制/社区制/城市基层社会管理 经过30年的改革开放,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管理模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从适合计划经济体制的“单位制”为主、“街居制”为辅的模式转变为适合市场经济体制的社区制模式。新的模式标志着与发达国家基层社会管理模式接轨的开始,也必将对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和发展产生长远的影响。因此,值得我们对其原因、转型轨迹、特点以及不足进行认真的总结和研究,以利于社区制未来的健康发展。 一、街居制向社区制转型的主要社会原因 我国的街居制是辅助“单位制”建立的,其设想是单位制管理有工作单位的职工,街居制管理没有工作的居民。1954年,全国人大一届四次会议通过《城市街道办事处组织条例》和《城市居委会组织条例》,从此形成了由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构成的“行政性”很强的街居体制。

20世纪80年代中期开始,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从农村移向城市,虽然街道并未成为改革的目标,但是,社会转型过程中所引发的经济和社会变迁以及由此出现的问题,促使街道办事处和居委会的职能开始产生重要变化。随着1987年社区服务的提出、2000年社区建设的正式展开和推进,社区制开始全面替代传统的街居制,社区这一舶来品已经成为妇孺皆知、耳熟能详的术语,社区制也成为我国城市基层社会的管理体制。那么,社区制是在什么样的历史背景下形成的呢? 第一,快速的城市化。改革开放前,我国的城市化一直远远落后于世界城市化的发展,1949年,我国的城市化率为7.3%,而当时世界城市化率为22.8%;到1978年,我国的城市化水平也只达到12.1%(据UNDP数据,1980年,世界城市化率为39.1%)。①改革开放后,城市化呈现逐步快速发展的状态,1990年达到26.4%,2000年则上升到36.2%[1]。与此相对应的,城市数量也不断增长,1949年,我国的城市数量为132个,1978年为193个,到2001年底,城市数量达到662个[2]。城市化的迅猛发展,自然对城市社会的管理提出了新的课题。 第二,单位制的解体。改革开放后,单位制受到了巨大挑战。有的是就业者主动离开单位,有的是单位不景气、破产或者机构改革,就业者被动离开。总而言之,整个单位制度正处于不断解体和衰落的过程中。单位解体后,原来的就业者脱离单位,变成无单位束缚或者管理的人。这就是目前人们讲的较多的“单位人”变成为“社会人”的现象。从国家原本主要依靠“单位制”进行控制社会的角度来看,这显然出现了社会控制的真空。另外,随着国有企业深化改革、转换经营机制和政府机构改革、转变职能,企业剥离的社会职能和政府转移出来的服务职能,大部分也要由城市社会的管理机构来承接。建立一个独立于企业和事业单位之外的社会保障体系和社会服务网络,也需要城市社区发挥作用。 第三,城市流动人口的急剧膨胀。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流动人口规模急剧膨胀,给城市管理、社会治安带来极大压力。例如,根据北京市第五次人口普查办公室2000年9月8日公布的数据,北京居住人口为12845720人,其中,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