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年城市社区治理变迁大事记

改革开放40 年来,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从东部地区向中西部地区拓展,从大城市向中小城市辐射,从中小城市向新型城镇延伸,社区治理机制不断创新,社区居民自治日益健全,社区服务体系逐步完善,社区发展理念深入人心。

在这40 年光辉历程中,城市社区治理事业经历了一个又一个里程碑式的历史性事件,推动着我国城市社区治理事业不断开创崭新局面。

1980 年,《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条例》重新颁布;1982 年,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写入宪法,这一系列措施为推进城市基层管理服务体制改革奠定了组织基础。

1986 年,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开展社区服务的任务,回应经济社会体制改革进程中城市基层管理服务的需要,揭开了我国发展社区服务的序幕。

1989 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城市居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城市基层群众自治建设迈上了法制化、规范化、程序化轨道,同时将“社区服务”以法律条文形式固定下来。

90年代初,民政部第一次提出了开展“社区建设”的工作思路,并持续对社区建设的可行性、必要性进行了研究论证。

1998 年,民政部被正式赋予“制定社区工作及社区服务管理办法和促进发展的政策措施,推动社区建设”的职能。

1999 年,民政部在21 个城市的26 个城区开展首批“社区建设实验区”试点,为社区建设整体推进积累实践经验。

200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转发〈民政部关于在全国推进城市社区建设的意见〉的通知》印发,标志着我国城市社区建设在新世纪开启了全新的篇章。

2006 年,国务院印发《关于加强和改进社区服务工作的意见》,第一次提出了加强社区服务体系建设的要求。

2010 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加强和改进城市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工作的意见》出台,把城市社区建设和社区居民委员会建设紧密结合,赋予了社区居民委员会新的历史使命,为进一步推进城市社区建设明确了方向。

2012 年,党的十八大首次把“社区治理”写入党的纲领性文件。

2017 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加强和完善城乡社区治理的意见》,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历史上第一个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出台的关于城乡社区治理的纲领性文件,标志着社区治理制度建设的主体框架基本确立。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 1978年12月18日至12月22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一届中央委员会第三次全体会议在北京胜利召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拨乱反正,实现了全党工作重点转移,拉开了中国社会改革开放的大幕。从 此,我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发展时期。30年来,改革开放的伟大实践、我国发生的深刻巨大变化,充 分说明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最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30年来,电力改革波澜壮阔。以政企分开为主要原则的电力管理体制改革,以集资办电为核心内容的投融资体制改革,以“鲁布革冲击”为催化剂的电建业改革,以“三为”服务为宗旨的农电体制改革, 以厂网分开、竞价上网为重点的市场化改革,以转换经营机制、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为目标的企业内部改革 以及电力行业其他各个领域、各个方面的改革,浓墨重彩,描绘出了中国电力工业改 革开放的历史长卷。 在改革开放方针政策的指引下,数百万电力工作者锐意进取、开拓创新,创造了中国电力工业空前的辉煌和举世瞩目的成就。 从今天起,本网将连续推出《中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大事记》,共同回顾我国电力工业改革开放的光辉历程。 1.1979年2月15日,中央通知,决定撤销水利电力部,成立电力工业部和水利部。刘澜波任电力部部长、党组书记,王林任第一副部长、党组第二书记。1981年3月6日,五届人大常委会第十 七次会议任命李鹏为电力部部长,刘澜波主动退居二线,被誉为“党内开明人士”。 2.1979年5月,电力部召开全国电力工作会议,提出了贯彻执行“调整、改革、整顿、提高” 方针的初步方案。5月29日,国务院以国发[1979]184号文批转这个方案,明确电力工业是国 民经济的先行,要千方百计把电搞上去。同时明确,电力工业是建立在现代化技术基础上的大生产,必须 实行高度的集中统一管理。 3.1979年,电力部提出《十大水电基地开发设想》,包括黄河上游、红水河(含南盘江)、金沙江、雅砻江、大渡河、乌江、长江上游(含清江)、澜沧江中游,以及湘西和闽浙赣水电基地的布局,总装 机容量达1.7亿千瓦。80年代末,有关部门又编印了《十二大水电基地》规划性文件,增加了东北和 黄河中游北干流两个水电基地,规划的总装机容量为2.1亿千瓦。 4.1980年2月4日,李先念等5位副总理听取电力工作会议汇报时,就电网集中统一管理,计划用电、节约用电,力争多发电多装机以及大机组试制和引进等问题作了指示,并传达了陈云同志的指示: 电网要扩大,能联网的都要联网,电网要统一管理,电力部领导一定要坚持这一条。 5.1981年12月22日,我国第一条500千伏超高压输电线路———河南平顶山至湖北武昌输变电工程竣工。该工程全长595千米,最大输送容量120万千瓦。1979年11月开工建设。1981年7月,线路在湖北金口跨越长江。该工程的投运加强了河南、湖北的电气联系,解决了武钢1.7米轧机冲击负荷供电问题。 6.1981年12月5日,全国第一座中央与地方集资兴建的火电厂———山东龙口电厂开工兴建。1980年,签订集资办电协议,中央和地方按比例承担龙口电厂工程所需资金。烟台行署在全区发行股票筹资。一期工程两台10千瓦机组分别于1984年8月和12月投产。同期,还有中央与地方合资建设的闵行电厂一台12.5万千瓦机组,台州电厂两台12.5万千瓦机组。 7.1982年1月1日,中国电力报创刊。1983年春,《人民电业》复刊(1950年创刊、“文革”初期停刊,现刊名《中国电业》。2001年1月17日,中国电力新闻网正式开通。2008年1月1日,中国电力网络电视台新闻开

北仑改革开放大事记

北仑区改革开放大事记 1984年 1月27日根据国务院《关于浙江省调整宁波市行政区划的批复》,浙江省人民政府同意建立宁波市滨海区,划镇海县城关镇、湾塘乡、新碘乡和小港、临江、庄市、高塘乡的一部分归滨海区管辖。 2月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大常务委员会委员长彭真考察北仑港。 2月22日北仑发电厂筹备处成立。1988年1月,一期工程开工。1991年l0月,1号机组建成投产。 3月9日省委批准建立中共宁波市滨海区委员会(以下简称区委), 4月10日宁波市召开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区(以下简称宁波开发区)选址研讨会,会议认为小港地理位置优越,适宜于建立开发区。 8月14日区委决定对全区的土地承包期进行调整,延长土地承包期15年。 10月18日国务院批复《关于宁波市进一步对外开放规划的请示报告》,批准在小港兴办宁波开发区,面积3.9平方公里。 10月20日北仑港区2.5万吨级通用码头动工。1987年10月竣工验收。北仑港区原为宝山钢铁厂的配套工程,始建于1979年1月。1982年底,10万吨级矿石中转码头建成。 10月29日香港环球航运集团董事会主席包玉刚考察北仑港和宁波开发区。 1985年 2月13日北仑港区铁矿全自动取样制样检验平台建成,为国内最大,次年10月11日通过国家验收。 3月25日第十三冶金建筑公司首次爆破横水山,宁波开发区“六通一平”基础设施工程动工兴建。 7月1日国务院批复同意镇海撤县划区。以甬江分界,甬江以北为镇海区,甬江以南为滨海区。 滨海区首家中外合资企业镇信羽毛球厂成立。 8月9日省政府转发国务院撤县划区的批复并提出实施方案,规定了区划调整的范

围和规模、区划调整的原则、实施步骤、组织领导、必须遵守的纪律等。区划调整后的滨海区辖:新碘、小港、大碘、柴桥、郭巨5镇,高塘、邬隘、塔峙、江南、枫林、下邵、大榭、霞浦、紫石、昆亭、三山、峙头、白峰、上阳、梅山15乡。总面积85l平方公里,其中陆地面积593平方公里,海域面积258平方公里。总人口30.3万。区治设新碘镇。 8月17日省政府确定镇海(含滨海区,不含穿山以东之穿山半岛、姚墅岙、塔峙和东扫箕之间山区)列入甲类对外开放区。 9月5日我国海上最大驳油平台“北仑号”在北仑港区投入试运行。10月26日,正式投入使用。1989年9月驶离。 9月29日市委、市政府在城关镇召开原镇海县、滨海区干部大会,宣布10月1日起滨海区、镇海区分署办公。 10月宁波开发区管理委员会成立。 12月25日甬北铁路竣工通车。该铁路于1983年12月25日动工兴建,全长37.2公里,其中滨海区境内15.6公里,设有大碶、陈华、北仑3站。自此,由北仑港至宁波铁路线与萧甬线连接进入全国铁路网。 1986年 3月18日国务委员、国务院宁波经济技术开发协调小组组长谷牧考察滨海区。 6月20日中外合资宁波花港有限公司甬兴号高速客轮首航普陀山。次年2月12日,沪甬线通航。 6月大碘至宁波市区长途电话开通,结束了北仑长途电话历来由镇海经转的历史。 7月1日全面展开颁发居民身份证工作,历时近半年,16万年满16周岁居民领到了居民身份证。 9月9日至12日区委部署落实政策工作,其具体任务是:全面完成各类“冤、假、错”案的复查工作;全面清理历史上遗留下来的房产问题:落实好建国前地下党情报人员及地下武装人员的政策。 12月11日国务院批准建立宁波市北仑港工业区,面积70平方公里。在区内兴办的外商投资企业享受开发区的优惠待遇。 12月14日区内第一家装上程控电话的镇柴桥镇1000门纵横制程控电话开通。 1987年

改革开放重大事件(11)

改革开放30年最具影响力的30件大事 1、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978年12月18日至22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这次全会彻底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重新确立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指导思想,实现了思想路线的拨乱反正;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工作重点转移的决策,实现了政治路线的拨乱反正;形成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取得了组织路线拨乱反正的最重要成果;恢复党的民主集中制的优良传统,提出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的重要任务;审查和解决历史上遗留的一批重大问题和一些重要领导人的功过是非问题,开始了系统清理重大历史是非的拨乱反正。会议还提出要正确对待毛泽东的历史地位和毛泽东思想的科学体系。全会作出的实行改革开放的新决策,开始了中国从“以阶级斗争为纲”到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从僵化半僵化到全面改革、从封闭半封闭到对外开放的历史性转变。 2、1979年设立经济特区 1979年7月15日,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省委、福建省委关于对外经济活动实行特殊政策和灵活措施的报告,决定在深圳、珠海、汕头和厦门试办特区。8月13日,国务院颁发《关于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增加外汇收入若干问题的规定》,主要内容是扩大地方和企业的外贸权限,鼓励增加出口,办好出口特区。1980年5月16日,中央、国务院批转《广东、福建两省会议纪要》,正式将“特区”定名为“经济特区”。改革开放之初,在缺少对外经济交往经验、国内法律体系不健全的形势下,设立经济特区为国内的进一步改革和开放、扩大对外经济交流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 3、1982年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确立 1982年1月1日,中央批转《全国农村工作会议纪要》,指出目前农村实行的各种责任制,包括小段包工定额计酬,专业承包联产计酬,联产到劳,包产到户、到组,包干到户、到组,等等,都是社会主义集体经济的生产责任制;1983年中央下发文件,指出联产承包制是在党的领导下我国农民的伟大创造,是马克思主义农业合作化理论在我国实践中的新发展;1991年11月25日―29日举行的十三届八中全会通过了《中央关于进一步加强农业和农村工作的决定》。《决定》提出把以家庭联产承包为主的责任制、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作为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一项基本制度长期稳定下来,并不断充实完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作为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第一步,突破了“一大二公”、“大锅饭”的旧体制。而且,随着承包制的推行,个人付出与收入挂勾,使农民生产的积极性大增,解放了农村生产力。 4、1984年有计划的商品经济提出 1984年10月20日,中国共产党十二届三中全会在北京举行。会议一致通过《中央关于经济体制改革的决定》,明确提出:进一步贯彻执行对内搞活经济、对外实行开放的方针,加快以城市为重点的整个经济体制改革的步伐,是当前我国形势发展的迫切需要。改革的基本任务是建立起具有中国特色的、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经济体制,促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决定》认为:改革计划体制,首先要突破把计划经济同商品经济对立起来的传统观念,明确认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必须自觉依据和运用价值规律,是在公有制基础上的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商品经济的充分发展,是社会经济发展不可逾越的阶段,是实现我国经济现代化的必要条件。《决定》明确了改革的基本目标和各项要求,为打破计划经济体制创造了条件。 5、1986年全民所有制企业改革启动 1986年12月5日,国务院作出《关于深化企业改革增强企业活力的若干规定》。《规定》提出全民所有制小型企业可积极试行租赁、承包经营。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要实行多种形式的经营责任制。各地可以选择少数有条件的全民所有制大中型企业进行股份制试点。《规定》的出台是推动城市经济体制改革的重大步骤,对于进一步简政放权,改善企业外部条件,扩大企业经营自主权,促进企业内部机制改革,具有重要意义。 6、1987年“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基本路线提出 1987年10月25日―11月1日,中国共产党第十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举行。赵紫阳作《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的报告。报告阐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提出了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制定了到下世纪中叶分三步走、实现现代化的发展战略,并提出了政治体制改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