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汇总(下):快拉、撇拉、兜拉、台内拉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汇总(下):快拉、撇拉、兜拉、台内拉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汇总(下):快拉、撇拉、兜拉、台内拉

第四就是快拉,快拉和快速拉不一样。快速拉是相持当中的衔接,而快拉是第一板进攻上手,抢上升期,通过击球时间的变化达到这种进攻的效果。一般快拉呢就是运用到第一板上手,对方质量不高的情况下然后进行快拉。

快拉有几个核心点。第一就是要抢到上升前期,然后进行拉球。然后从本身动作来讲的话就是动作幅度一定要小,不管是从引板到挥拍,动作幅度都要恰到好处。因为如果幅度太大的话,你就抢不了这个上升前期。再一个在挥拍的时候呢,前臂的加速度一定要快,这样的话就是能够达到速度快的特点。好,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第五就是撇拉,撇拉在实战当中运用起来比较多元化一点。它既可以运用到第一板上手,也可以运用到相持当中。撇拉的最大的特点呢就是突出了突然性和落点。在实战当中呢,盯住对方的位置,然后恰当的时候呢采用撇拉,打到对方的空当或者是比较别扭的地方,达到进攻的效果。

从技术框架来讲的话,这个撇拉的关键点就是说在挥拍的时候能通过手腕的调整和变化,然后达到一个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那么在挥拍时一般来讲就是前臂跟手腕正常挥,感觉就是这样,基本上是固定的。而这个撇拉手腕的运用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挥拍时手腕外展,触球的左侧。这这里边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这个球的旋转。

如果说这个球有一定的下旋力的话,那么你的起手位置要放低一点,放低然后从下往上前翻,手腕外展。如果说这个球是上旋球的话直接往后引板,在挥拍的时候手腕一转,板头朝上触球的左侧,这样就可以了,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第六就是兜拉,兜拉一般在比赛当中运用到过渡。当自己的击球点抢得不是很好,或者是自己的位置不佳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兜拉。兜拉的特点就是能够把落点拉到比较刁钻,并且落台后侧旋力比较强,兜拉拉好以后呢也能够有一定的威胁性。那么兜拉首先是在这个握板上,板柄一定要往食指这个位置上去靠,然后手腕儿内收一点,这样就是能够触到球的右侧,能够拉出很强的侧旋球。再一个就是击球位置要稍微晚一点,一般情况下肯定是抢不到点,在下降后期从台子底下,从下往前上左侧去用力。摩擦方向就是要围绕这个右侧这样去摩擦。手腕要配合发力摩擦,从下往上然后再右侧就可以了。好,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最后一个就是台内拉,台内拉一般是运用的台内球旋转不强,或者是出现弧线冒高的情况下,就是运用台内拉。那么在拉的时候呢,首先就是说身体要跟进,通过步法的移动,要把自己的身体压到前面去,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对球进行控制和发力。其次台内拉的话重心是在这个右脚上,发力方式主要是通过前臂跟手腕的运用进行进攻。台内拉追求的是要更加的灵巧,更加的巧妙。它不像这个长球能更好的发力。而这个时候可能就是通过你的合理的力量和落点,来达到进攻的有效性。再一个就是在台内拉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去挥拍。一定要注意他的弧线和旋转,综合去拼出。一般来讲的话如果说你能够通过你的力量,就是说能够抵抗旋转,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去选择撞击的多一点儿,就是往前。如果说你感觉这个旋转是比较强的,而你的力量又不够,这个时候呢,就是说要去摩擦得要多一点,撞击的要稍微少一点。那么在摩擦的时候呢,主要是你的起手位置和你的用力方向的一个转换。好,那么咱们来示范一下这个台内拉。

乒乓球拉球技巧

一、正手拉加转弧圈球 1、特点:又称“高吊弧圈球”。上旋强烈, 2、动作要领:两脚分开,两膝内收微曲,重心置前脚内侧,左脚在前,略提脚后跟,身体略右转,手腕外展,向后拉,拍形成横立状。引拍至右后方,当来球跳至高点期或下降前期时,触球中上部或中部,腰髋带动上臂、前臂由后向前挥动,击球瞬间立即向前上方发力,右脚掌内侧用力蹬地,梢伸膝,前臂要迅速旋内收缩,协同摩擦,重心由右脚转向左脚。整个动作类似于掷铁饼(图67、68)。 3、提示: ⑴初学者常易拉漏球,或球擦拍边,找不准击球点,要多做徒手练习,牢记动作要领,逐步体会手、腰髋、腿的配合和肌肉感觉,产生手感。 ⑵现在拉弧圈球,是先打后摩,又打又摩,以摩为主。因此,手臂不能伸得太直,引拍不要过低,拍形前倾角度不能过大,向上发力时也要向前发力,以免造成漏球、击球时间迟、发力效果差等现象。 ⑶手腕要先向后伸,触球一刹那,向前打击球后向上摩擦,这样爆发力大,还能起微调的作用。加强了手腕对拍形、弧线的控制,增强了摩擦力。 二、正手拉前冲弧圈球

1、特点:上旋强烈,第一飞行弧线低且长,球前进速 度快, 2、动作要领:基本姿势同拉加转弧圈球,但身体重心稍提高。引拍时球拍与球同高或稍许低于来球,上臂带动前臂向右腰部侧后展开,拍形前倾于高点期或上升后期,摩擦球的中上部,由右向左转腰带动上臂、前臂、手腕,由后向左前方发力,配合略向上摩擦,重心前移至左脚(图69、70)。 3、提示: ⑴正手反拉前冲弧圈球时,引拍后拉幅度要小,拍形稍前倾,于上升后期高点击球,运用腰、髋、前臂发力稍多一些。对于初学者比较困难,先练好拉弧圈球的基本方法,根据来球性能变化,调整动作、拍形、 击球时间和触球部位。 ⑵重视腰髋、重心的调节,要移动步法到位。 三、反手拉加转弧圈球 五、正手侧身拉弧圈球 1、特点:当球处于反手位、步法跟得上时,适宜运用侧身正手拉弧圈球,以争取主动和得分。直横拍弧圈选手侧身拉意识很强,都能较好地掌握与运用这一技 术。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教学提纲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 中远台对拉弧圈球,虽速度较慢,但旋转较强、力量较大,落台后有一定的前冲力,是弧圈球选手的一项必备技术。运用得好,可使其在退台后从相持或被动中转为主动。攻削型打法的运动员,亦应掌握此技术,可作为反攻或变化击球节奏的一种手段。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要求 1、对拉的球应力争旋转强、冲力大,这样才能争取到主动。 2、应有扎实的基本功,不能拉两板就失误了。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动作要点 1、动作幅度稍大,引拍时球拍要低于来球,整个动作的用力方向是从右后向左前上方。 2、应充分发挥腿、髋、腰、臂和腕的力量,其中,尤应重视身体重心和前臂的作用。 3、拍形与台面垂直,触球中部。击球时间为下降前期或高点期,以撞击后的摩擦发力为主。 乒乓球正手中远台对拉弧圈球技巧:易犯错误及改正方法 最常见的问题:不会运用身体重心的力量,拉球无力。改正方法:先明确在对拉弧圈球时怎样发挥身体重心的作用,再进行

徒手动作和多球训练。进行多球练习时,应站位中台,不要站在近台。 实践很管用的乒乓球拉球注意事项! 我想大家最渴望知道的应该是如何练好正手拉球吧. 我想,在此大约整理了几个简单的原则,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1. 快收前臂 2. 摩擦旋转的掌握 3. 发力方向的掌握 4. 上肢的放松 5. 还原与引拍 6. 引拍高低 7. 用右脚找球 8. 用左脚打球用左脚还原 9. 练习方法10.用腰引拍 1. 快收前臂 : 我在接受像这样正规的乒乓训练之前,曾经遇到一位非常资深的教练,他看了我的动作,第一句话就是提到了拉球必须收前臂的基本观念. 在这之后, 无论是业余的弧圈高手,或者是专业队的学生, 都强调拉球要在触球时"快收前臂", 我想对于"拉球瞬间要快收臂"这回事还有疑虑的, 我想可以提供给您一个参考. 初练时,建议先把触球前的速度放慢,先把球挂起来,感觉球停在球拍上久一点,拍子跟球一起走一段距离的感觉,然后再慢慢的加上快收前臂的动作. 要注意,收前臂的时机越晚越好,力量越能集中. 有位弧圈高手告诉我:"球要转靠前臂,球要冲靠腰腿" , 如果小臂用的不好,怎么练拉球都不可能练的好的. 小臂绝对是基础中的基础.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与技巧 乒乓球正手拉球的方法: 直板反胶正手拉球的基本原理和训练方法 正手弧圈球技术是乒乓球技术中最基本也是最重要的技术之一。拉好弧圈球的三个要素就是腿、腰、手;三者要协调一致,才能发挥弧圈球的最大威力。 从弧圈球的风格上来讲,目前主要分为欧洲派和亚洲派。欧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撞击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飞行的过程中速度快,力量大,弧线低;亚洲选手拉弧圈球的时候,摩擦的成分比较多,因此球在弹起后的过程中速度快,旋转强,弧线低。随着弧圈球技术的发展,目前各国选手都在相互学习,相互借鉴,因此并没有十分明显的风格区别,而是根据不同的球运用不同的技术。 弧圈球的基本技术动作并不难,但是要想拉好弧圈球必须要勤学苦练,才能是自己的技术有大幅度的提高。如何掌握基本的弧圈球技术呢?(以右手握拍选手为例) 一、技术动作分解 1.准备动作: 拉球之前,站位一定要合理。一般来说,站位距球台边缘1.5米左右。左脚前,右脚后,两脚间距略比肩宽,右脚尖于左脚脚窝的位置平齐,以两脚前脚掌内侧着地。两腿弯曲,含胸,重心放低,身体与球台边缘的夹角大概为45度左右。 2.拉球:

拉上旋球时,右肩略微下沉,同时横向转腰,右臂自然放松,靠横向转腰动作完成引拍的过程。此时,以右脚为轴,重心放到右腿上。然后,右腿蹬地,腰部横向回转,并带动右臂,注意此时右臂 仍为放松状态。待腰转到基本与球台边缘平行的时候开始收缩前臂,击球。重心由右腿转移到两腿上,两肩持平。击球时,要找好击球 时间。击球时间分为上升期和下降期,上升期是指来球即将达到最 高点的时候,下降期是指来球从最高点刚刚下落的时候。一般来说,来球位于右腹部前方一尺多的距离时击球感觉最好,可以发出力。 击球时,要注意摩擦球,主要向前发力。击球后要注意大臂、小臂 立刻放松,还原。 关于击球部位,对于以拉打为主和摩擦为主是有区别的。以拉打为主的选手,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或B、C点之间。以摩擦为主的 选手,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 拉下旋球的动作要领与拉上旋球基本一致。只是拉下旋球时,右肩沉的更低一些,击球的部位一般为B点,且用力的方向向上多一些。 3.步法 拉球时,要根据来球的位置,时刻跑动来调节击球的最佳位置。跑动时要保证重心尽量平稳,身体不要乱晃。 二、高吊弧圈与前冲弧圈 高吊弧圈一般是针对拉下旋球而言的。高吊弧圈以旋转见长,但是弧线略高,速度较慢。高吊弧圈的击球部位一般为B点,甚至是A、B点之间,这要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拉高吊弧圈,右肩下沉的 较低,用力方向向上的比较多,先要制造一个高过球网的弧线,然 后用力方向向前,再制造一个向前的弧线。如果一味的向上硬拉, 则球很容易出界。 前冲弧圈速度快,力量大,但旋转稍逊。拉前冲弧圈,击球部位一般为C点或B、C点之间。右肩略微下沉,用力方向向前比较多。 若来球的下旋旋转很强,则必须增加转腰的幅度和前臂收缩的速度,以增大对球的摩擦力。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的基本动作讲解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的基本动作讲解 打乒乓球能全面锻炼人的身体。正手前冲弧圈球特点是出手快,球速快,力量较大,球的飞行弧线低,落到对方台面后快速下沉,而使对手很难回击或回防,攻击性强。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正手拉前冲弧圈球的基本动作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正手拉前冲弧圈球的基本动作 1.准备动作: 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比正手加转弧圈球稍近台一些。身体重心也稍高一点。 站位: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脚间距离比快攻时略大,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前脚掌内侧,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与拉加转弧圈相比,站位更近,重心略高。 2.引拍动作: 向后下方引拍,根据来球的弧线高低,确定引拍的位置。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左脚稍蹬地右转,转腰弯屈膝关节同时重心落到右脚上,右肩下沉,右手随之引拍至身体右后方。一般情况下低于来球,但位置比拉加转弧圈要高。拍面前倾稍大于拉加转弧圈,身体重心移到右脚。 3.击球动作: 向左前略向上挥动球拍,在球的上升期或高点期击球中上部。手臂借助身体转动的力量发力,前臂和手臂在击球瞬间,发力摩擦球.右脚蹬地,挺髋,腰部向左上方转动,在肩部带动下,大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击球点在来球的上升期或者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4.随挥动作: 击球后,为了让力量充分的作用在球上,同时保证身体平衡和利于还原,随势挥拍动作就十分的重要,身体重心移至左脚。 注意事项:

1、引拍时,球拍必须低于来球,但不要下沉太多。拍面应前倾。 2、拉球时,持拍手臂由下向上发力,注意前臂快速收缩,触球瞬间,尽量加长磨擦球体的时间,体会所谓的持球感。 3、充分利用腿部蹬伸的力量,注意发力的顺序是由身体重心随右脚蹬地,挺髋,转腰,收小臂。 4、拉球前注意放松,身体不要发紧,否则不但发不出力量,连续性也不好。 打兵乓球的注意事项 一、做好充分热身运动 人的肌肉和韧带在秋季气温较低的情况下会反射性地引起血管收缩、黏滞性增加,关节的活动幅度减小,韧带的伸展度降低,这就增加了秋季打乒乓球受伤的风险。因此,在打乒乓球前一定要做好热身运动,让肌肉进入运动状态后再开始打乒乓球。 二、运动注意补水 相比炎热的夏季,秋季凉快,打乒乓球出汗量减少。但是秋天干燥,皮肤失水变多,加上打乒乓球本身排汗,秋季打乒乓球补水可不能少。打乒乓球前2个小时先喝大约500毫升白开水,提高机体的热调节能力,给肾脏代谢充足的时间,将体液平衡和渗透压调节到最佳状态。打乒乓球过程中也要适量补水,防止脱水现象。打乒乓球后不宜马上喝水,一般过了5~15分钟才喝水,喝水时候不要一下喝太多,要慢慢喝。 三、打乒乓球不宜太过剧烈 由于秋季的人的关节活动幅度减小,并且柔韧性减弱,建议在秋季时候不要做太过剧烈的乒乓球搏杀。无氧运动和一些强度高的力量训练容易引起身体不适。建议在秋季以耐力性的有氧运动为主,进行力量训练的频率不要太高,强度最好为中等或偏低点的强度。 四、保证充足睡眠 俗话说“春困秋乏”,进入秋季气候宜人,日照时间变短,利用这一好时机尽可能保证睡眠充足不仅能恢复体力,还能增加“瘦素”的分泌,提高基础代谢力,让减肥更有效果。

怎样拉弧圈球(正手拉球的发力动作)

现代乒乓球技术的发展,要求远动员“技术全面,特长突出”,拉弧圈球就是特技之一。 1、正确握拍。拉球时大拇指压拍,食指稍微放松以便击球时根据球的旋转调整拍形,球拍后中指一定要顶拍(江加良将无名指和小指自然弯曲并拢于中指,并称此握法手指较为敏感),无名指也可辅助用力(李富荣是将无名指轻抵底板、郗恩庭则将无名指落在底板)。注意:握拍不能握得太死(虎口卡得太深),握得太死就影响手腕的灵活性;也不能太松(虎口上移到拍柄的末尾),太松将影响拍型的稳定。 2、正确站位。正手拉球前的基本战位姿势是左脚稍前,右脚稍后(以右手为例),一般情况下球拍置于腹前,重心在两脚之间,稍向前倾以利于起动。收腹、含胸,膝关节略有弯曲,但不要蹲下去,以保持较高的重心。 3、重心转换。当来球接近球网时,伴随着手臂的移动,开始进行重心移动。在重心移动时,腰部略有转动,但不要转动过大,身体有一定的倾斜,只要感到身体的重心在右脚上就可以了。在重心移到右脚后,右肩略有下沉。支撑腿略弯曲,但不能弯曲过大,以免造成重心过低发不上力。在重心移动过程中,腰部和腹部要收住,保持一定的紧张状态。重心在脚上的位置是全脚掌略靠前外侧,这样可充分发挥向左前上方蹬地的效果。 4、正确引拍。在重心移动的同时,球拍经腹前向右斜后下方移动。在这一动作中,任何多余动作都是没有用的。要在最短的时间内,经最经济的路线把球拍放在合适的位置。并且要自然。正手拉球一般的引拍位置,是在身体右侧腰部下方,大腿中段的后方一点。肩部要保持适当的紧张。不能把肩部完全打开,这样会影响拉球时的动量转递。手臂放松,前臂和上臂不要在一条绝对线上,也就是说手臂不能完全伸直,这样容易造成僵硬。但肘关节的夹角一般应在170°间,即引拍的幅度要大,才能尽可能地增大挥拍的动作和半径。 在引拍过程中,对于学习拉弧圈球的人来说,另一个致命的问题是向后拉肘,或向上抬肘,这样极大的影响拉球发力。如果有这样的毛病,必须坚决改掉。①在整个引拍过程中,肘关节几乎始终与手在一条直线上。如果在前后方向上超过手的位置,那说明引拍就有问题了,其运动顺序是,前臂带动肘关节移动,不能是肘关节拉着前臂做前后运动。②上臂在引拍过程中,与身体的距离要自然打开,不要夹臂,大约有一拳的距离即可。腋下夹一乒乓球即是克服此毛病。 5、正确发力。总体上说,拉球的发力是一个动量传递的过程。其传递的基本原则是:由大肌肉群向小肌肉群传递,由身体的下方向上方传递,由身体的近端向远端传递。在具体操作过程中,以右脚的外前侧向前上方蹬地开始,重心逐渐向上抬,由小腿、大腿、髋关节、腰、肩、肘、手腕、手指(并有瞬间力透指尖之感),最后作用于球拍击球的一瞬间(让挥拍力量和速度达到最大,并于触球“瞬间”爆发,是拉弧圈的核心,万变不离其中)。在这个过程中,髋关节要适当前顶,腰部和腹部收紧,控制住力量,使其集中。前臂和手腕在击球的一瞬间要有内收动作,手指在击球一瞬间抓紧球板。直板拉球时,要在抓紧球板的同时,注意中指顶板的动作,使力量集中作用到球板上。 6、板形与击球部位。现代乒乓球的拉球更讲究“打摩”结合,所以拉球的板形不必过于前倾,这样容易造成摩擦过多,球的前进力不够。常用的板形是在拉球的起始阶段,板面保持与地面垂直即可。在击球的一瞬间,伴随着手腕内收,板面略有前倾,给球一定的摩擦。摩擦与撞击同时进行。在拉加转弧圈时,摩擦多一些;拉前冲弧圈,只要能保证有适当的弧线,使球过网上台,要增加撞击的比重,使球产生足够的向前冲力。全讯网|https://www.doczj.com/doc/de19154341.html, 在击球部位上,拉下旋和一般旋转的上旋球,接触球的后中部向中上部摩擦;为了增加拉球的准确性,接触点可稍向左侧面一点,但千万不要侧面过多,形成拉侧旋球的情况。 7、击球点与击球时间。击球点,一般在身体右侧面,约一臂的间距,当来球方向与迎拍方向成90°时,击球的中上部比较合适。这一点击球,更容易发挥手臂挥动的加速度,因为此时力臂最长,容易发力。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汇总(下):快拉、撇拉、兜拉、台内拉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汇总(下):快拉、撇拉、兜拉、台内拉 。 第四就是快拉,快拉和快速拉不一样。快速拉是相持当中的衔接,而快拉是第一板进攻上手,抢上升期,通过击球时间的变化达到这种进攻的效果。一般快拉呢就是运用到第一板上手,对方质量不高的情况下然后进行快拉。 快拉有几个核心点。第一就是要抢到上升前期,然后进行拉球。然后从本身动作来讲的话就是动作幅度一定要小,不管是从引板到挥拍,动作幅度都要恰到好处。因为如果幅度太大的话,你就抢不了这个上升前期。再一个在挥拍的时候呢,前臂的加速度一定要快,这样的话就是能够达到速度快的特点。好,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第五就是撇拉,撇拉在实战当中运用起来比较多元化一点。它既可以运用到第一板上手,也可以运用到相持当中。撇拉的最大的特点呢就是突出了突然性和落点。在实战当中呢,盯住对方的位置,然后恰当的时候呢采用撇拉,打到对方的空当或者是比较别扭的地方,达到进攻的效果。 从技术框架来讲的话,这个撇拉的关键点就是说在挥拍的时候能通过手腕的调整和变化,然后达到一个旋转的变化和落点的变化。那么在挥拍时一般来讲就是前臂跟手腕正常挥,感觉就是这样,基本上是固定的。而这个撇拉手腕的运用幅度还是比较大的,在挥拍时手腕外展,触球的左侧。这这里边要注意什么呢?要注意这个球的旋转。

如果说这个球有一定的下旋力的话,那么你的起手位置要放低一点,放低然后从下往上前翻,手腕外展。如果说这个球是上旋球的话直接往后引板,在挥拍的时候手腕一转,板头朝上触球的左侧,这样就可以了,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第六就是兜拉,兜拉一般在比赛当中运用到过渡。当自己的击球点抢得不是很好,或者是自己的位置不佳的情况下,采用这种兜拉。兜拉的特点就是能够把落点拉到比较刁钻,并且落台后侧旋力比较强,兜拉拉好以后呢也能够有一定的威胁性。那么兜拉首先是在这个握板上,板柄一定要往食指这个位置上去靠,然后手腕儿内收一点,这样就是能够触到球的右侧,能够拉出很强的侧旋球。再一个就是击球位置要稍微晚一点,一般情况下肯定是抢不到点,在下降后期从台子底下,从下往前上左侧去用力。摩擦方向就是要围绕这个右侧这样去摩擦。手腕要配合发力摩擦,从下往上然后再右侧就可以了。好,那么我来给大家做一下示范。 最后一个就是台内拉,台内拉一般是运用的台内球旋转不强,或者是出现弧线冒高的情况下,就是运用台内拉。那么在拉的时候呢,首先就是说身体要跟进,通过步法的移动,要把自己的身体压到前面去,这样才能够更有效地对球进行控制和发力。其次台内拉的话重心是在这个右脚上,发力方式主要是通过前臂跟手腕的运用进行进攻。台内拉追求的是要更加的灵巧,更加的巧妙。它不像这个长球能更好的发力。而这个时候可能就是通过你的合理的力量和落点,来达到进攻的有效性。再一个就是在台内拉的时候,不要盲目地去挥拍。一定要注意他的弧线和旋转,综合去拼出。一般来讲的话如果说你能够通过你的力量,就是说能够抵抗旋转,那么这个时候你可以去选择撞击的多一点儿,就是往前。如果说你感觉这个旋转是比较强的,而你的力量又不够,这个时候呢,就是说要去摩擦得要多一点,撞击的要稍微少一点。那么在摩擦的时候呢,主要是你的起手位置和你的用力方向的一个转换。好,那么咱们来示范一下这个台内拉。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

乒乓球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 1. 正手攻球的技术要领:两脚自然分开,与肩同宽或稍宽于肩,左脚比右脚向前半步,大约半脚距离,两膝微屈,后脚跟稍抬起一点。当来球时,手臂在腰和髋关节的带动下向后引拍,前臂和地面几乎平行,上臂和身体夹角在35度至40度之间,球拍稍前倾,拇指稍用力,食指放松,来球时在腰和大臂的带动下向前迎球,击球的中上部,击球时以撞击为主略带磨擦,前臂快速收缩,手腕有向前压的动作,击球后由于惯性原因,手臂挥至头的左侧,身体重心由右边移到左边,然后迅速还原准备第二板。 2. 正手加转弧圈球:(以右手为例)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两膝微屈,重心约在右脚上。手臂自然下垂伸直,拍形略前倾,当来球从台面弹起时,右脚蹬地,腰部向左上方转动,上臂带动前臂向左前上方加速挥动,击球瞬间,整个身体的动量传递到手腕,加速度达到最大。在来球的下降初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3. 正手前冲弧圈球:站位基本上与加转弧圈球相同。手臂的引拍要比加转弧圈球高一些,球拍与地面大约形成80度夹角。当球从台面弹起时,腿、腰、上臂、前臂依次进行动量传递,击球瞬间手腕向内向前略为转动,加速度达到最大,在上升后期或高点期摩擦球的中上部。击球后,重心移至左脚。 4. 直板正胶正手弧圈球(俗称小上旋):与反胶弧圈动作要领基本上相似,但因正胶粒凸起,胶皮的摩擦系数小于反胶,缺少粘性,触球面积没有反胶大,如果摩擦过薄,就容易"打滑",所以在击球时要

加强手腕转动,扩大球拍接触球的面积,这是正胶弧圈与反胶弧圈的最大区别。此外,正胶弧圈动作较小,以前臂发力为主,球的弧线较低。 5. 正手侧旋:击球准备姿势和整个身体的用力方法与加转弧圈球相似,但在击球时,摩擦球的偏右面,拍形稍前倾,手臂自右外侧向左前上方(近似于弧形)发力。在拉侧旋球时,如果击球的右中部或右中上部,拉出的球是侧上旋;如果击球的中下部,主要以向内向前发力为主,往往会拉出侧下旋弧圈球。在实践中,一些优秀运动员常有运用。 6. 不转弧圈球(亦称假弧圈):初学者可在掌握了加转弧圈球的动作要领的基础上,把拍形稍后顾,触球的中下部,手臂紧张些向前上方推拉球就可拉出不转弧圈球。 7. 横拍反手弧圈球:两脚平行或左脚稍后站立,两膝微屈。击球前,将球拍引至腹部下方。当球从台面弹起时,以肘关节为轴,前臂迅速向上挥动,结合手腕向上转动的力量,在下降期摩擦球的中部或中上部。击球过程中,两腿向上蹬伸。 8. 直拍反手反面拉弧圈球:由于直拍反手位拉弧圈球在用力上受到身体的阻碍,手臂力量的发挥受到限制,所以难以拉出像横拍一样高质量的弧圈球。随着乒乓球运动的发展,中国直拍运动员创新意识的加强,为了弥补直拍反手位技术的不足,目前已有许多运动员借鉴横拍反手拉弧圈球的特点,开始运用直拍反手的反面拉弧圈球这一新技术。此项技术对于初学者掌握起来可能难度较大,此处仅作为一种中

乒乓球拉球技巧

乒乓球拉球技巧 乒乓球拉球技巧 拉球的种类很多:正手前冲弧圈球、正手(小)高吊弧圈球、正手台内小提拉、正手半出台快拉、正手反拉、正手左、右侧旋弧圈球、反手拉冲、反手高吊弧圈球、反手边线侧拉、反手台内拧拉侧上旋、反手台内拧拉侧下旋、反手拧拉正手位香蕉球。下面是店铺为大家带来的乒乓球拉球技巧,欢迎阅读。 1、拉球的发力方式 各有妙用,不存在哪一种境界更高 拉打 是一种“先打后摩”的技术,即通过重心的向前运动,首先实现的是对球的加速击打,通过转体及前臂顺势摆动来辅助摩擦,制造过网弧线。拉打强调的是速度和落点,拉打时只要掌握好拍面角度,可以忽略来球的旋转,拉打的弧线相对低平。 鞭打式发力 是一种“先吃后摩”技术,拍子倾斜更小、更竖一些,转腰引拍蓄势,大臂自然摆动,打开肘部,充分放松前臂引动拍子,自腿向腰发力,在重心转移的过程中,力求在臂部适当放松的状态下触球,实现拍子与球的柔软接触,由拍子带动球共同向前运动一段距离,在共同的运动中不断加速,逐渐增加拍子与球之间的正压力,当正压力达到峰值的时候,收臂摩擦,将球甩出。鞭打式发力以摩擦球的中上部为主,是一种全身极为放松协调的发力方式,力量足旋转强,且有利于步伐的快速移动,并可连续拉出高质量的弧圈球。多用于在灵活移动中拉球,以及对拉、反拉、机会球的把握等环节。 纯摩擦式发力 是一种纯摩擦技术,通过向前或向侧、向上的快速摩擦,利用套胶的张力和快速形变,对球施加了一种复合斜向拉力。(比如:流星碰撞可产生火花,流星与空气的高速摩擦也可产生火花,火花产生的机理却完全不同,后一种就是重摩擦,也就是我说的纯摩擦)对重心控制

的要求更高,对腰腿的力量要求更大,动作并不拘泥于一成不变,摩擦的方向可根据来球的`旋转而定,可摩擦球顶,可摩擦球的侧面,甚至可摩擦球的中部和中下部,拉出来的弧圈球,旋转变化多端,第一弧线较高,第二弧线强烈下扎或侧拐。其缺点是纯摩擦式拉球需要集中全身力量,全身有一个集中收缩发力的过程,拉完一板,需要熟练的衔接技术来充分放松身体。因此,很少有人能连续多板使用纯摩擦式发力,多用于与其他技术配合使用,杀软球,接发球抢拉抢冲,拉侧拐,反手拧拉不出台的强下旋、和侧上下旋,也可用来突然改变拉球节奏,或者使球旋转增加而不向前走球,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2、业余拉球的认识误区 一切问题都是系统性问题 做不好盯球 很多人讲眼睛要盯球,但到了拉球的时候,往往仰着头抡着胳膊就是狠命一板。盯不好球的后果是什么?就是看不清来球旋转,把球拉飞或拉下网;拼命抡一板,结果却把球拉漏了;盯不好球导致拉球质量下降,另一方面减少了对方的回球难度。 手腕动作过大 很多人讲拉球就谈到了手腕的运用,仿佛只有最大限度的甩开手腕才会有鞭打效应,这里需要指出,如果你对手腕加以有效控制会比你手腕大幅甩动拉出来的弧圈球效果好得多。那么究竟什么时间应该用手腕?当来球难度很大或者来球旋转出乎你的意料的时候,你应该适当运用手腕来进行微调或增大摩擦;当你需要在挥拍过程中突然改变线路的时候,你应该运用手腕的力量;当你在快节奏中处理要实现近台反拉的时候可适当运用手腕。 手臂收缩问题 很多人都在强调快收小臂,但是业作爱好者经常地会把这一要领过分夸大,把注意力都集中到收臂上去,而忘记了步伐和重心转移等协调发力的要素,以至于导致只注重去发死力狠收小臂,忽略了协调性问题,最后就出现不会迎前、找球不准、吃球不稳、拉球打滑等现象。 对重心的控制

乒乓球正手攻球技术窍门

(转)乒乓球正手攻球 正手近台攻球是很多技术动作的基础,这是许多专家和资深球迷的共识:即使是世界级的选手在比赛之前也要先对练一会儿,借以热身、熟悉球性、适应节奏、找到击球的感觉等等。 正手近台攻球的技术动作大体是这样的(以右手为例):近台站位,上身前倾,左脚在前,右脚在后,两脚间距约与肩同宽。当来球落台时,转腰引拍,拍形稍前倾,在来球上升期击球,击球点在身体右前方约30度,击球后重心从右脚转向左脚,小臂收缩自然挥至面前略偏左。 自己从学会这动作就是这样练的,也没有想过为什么。 有一次在一个球馆给一个小孩喂球,基本都送在他的正手,弧线大体与球网同高。但见这小孩的手先在台外往下一放,在球的下降期,肩膀和大臂往上兜,然后抬肘向前下方压,动作稍快稍用点力,这球就出界、下网,每个球不过勉强打三两板而已。 教他把手放在台内,拍形稍前倾向前击球,但他依旧加了向上的动作,屡教不改。问他为什么,他说,球这么低,我加了向上的动作球还下网,只向前肯定更加不行。好像是有点道理? 我思考了一下,在纸上画了一个示意图,如此这般地讲给他听。 重新开始,小家伙放松下来,以借力为主,降低手的动作幅度,尽量以腰带手,在球的上升期触球。这下大有起色,基本上每个球能打十五六板,最多的能打上三十多板不失误。 这以后我就思考,很多成年人学球,因为一些想当然的认识,正手击球的动作都是肩向上耸,大臂向前上舞,然后再抬肘向下压,速度一快就碰不上球,力量一大就出界,这究竟是为什么呢? 从这示意图中可以看出,在不考虑来球旋转的情况下,一般地,来球弧线与台面形成的夹角(借用光学的术语:“入射角”)约等于来球弹起的弧线与台面形成的夹角(“反射角”)(注,由于重力的作用,一般“反射角”要略小于“入射角”,不过这里几乎可以忽略不计)。推而广之,球在拍面上的反弹亦然。这样,当我们在来球上升期以近乎垂直于台面的拍形触球时,不光可以借上来球的弹跳力,球在拍面上的反弹弧线是向前上的!!!!一般来说,来球要越过球网,则反弹的高度大体总要有十一、二厘米左右,这就足够了!只要以适当的力量向前撞击,则球自然会过网,无须额外再加向上的动作;但如用力过大且不加摩擦,则球有可能出界。 许多成人的击球点多在端线之外,由于动作过大且复杂,往往是在下降期触球,用力方向又以向上为主,以为这样可以把球向上带。但是,不向前迎球则拍与球的正压力小,不足以将球摩擦向上,下降期与拍的入射方向是向下的,反弹更是向下而去了。从这个角度顺便说一下弧圈球:如果是在下降期拉球,则必须有足够向前的速度给球以适当的正压力以保证足够的摩擦力,同时又必须有足够向上的力量以保证克服球的下坠力。 所以,一般地练习近台攻球,开始可以不必说太多,只要把球拍放在台面以上,找到来球落点,拍形垂直于台面,在上升期(大概跳起比网子略低时)迎上去触球即可,视来球弧线高低和旋转略微调节拍形,力量无须太大,用腰带一下,以借力为主,甚至几乎看不出手

乒乓球正反手攻球的技巧

乒乓球正反手攻球的技巧 乒乓球正反手攻球的技巧 正手攻球是乒乓球爱好者的常见进攻技术,只是很多人在进攻的时候速度慢。下面是店铺整理的乒乓球正反手攻球的技巧,欢迎阅读。正手常用攻球技术 一、正手近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台,击球时间早,球的速度快,动作幅度小,是近台快攻打法的主要技术之一。常用于还击正手位的发球,推档球、一般的上旋球等,使对方措手不及,在对攻中以线路、落点变化相结合,调动对方,伺机扣杀。 2、要点:①充分利用全身协调用力(蹬地、转腰、移重心)。②前臂发力为主,手腕辅助用力。③击球点在身体右前侧(大约为前臂的长度)。触球瞬间向前打为主,略带向上摩擦。 二、正手中远台攻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稍远,动作幅度大、力量重,进攻性强,但步法移动的范围较大。多用于对攻中,以力量配合落点变化直接得分或为扣杀创造条件,也用于侧身后扑正手打回头,防御时,在相持中寻找机会;削球选手的削中反攻。 2、要点:①加大向右手方引拍幅度,是为了增大击球的动作半径。 ②上臂带动前臂发力。上臂向前,前臂和手腕向上发力为主。③身体其他部位的协调用力不可缺少。 三、正手扣杀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大、力量重、球速快、攻击性强,是得分的重要手段。常用来对付着台后弹起比网高的机会球或前冲力不大的半高球。 2、要点:①击球点离身体稍远;球拍应与球同高;②在高点期击球,不宜打“落地开花球”;③击球瞬间,整个手臂应发挥到最大力量,配合腰部转动及蹬地的力量。④如来球带有下旋,球拍略低于来球,触球瞬间手腕向上抖动发力。

四、正手拉球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速度快、动作小、线路活和稳健性好。是回击发球、搓球、削球等下旋球的一种必备技术。常用于接发球抢位,对搓中抢位;对付削球时稳拉,以落点、弧线和旋转程度的变化,伺机进行突击。 2、要点:①身体重心略下降,右肩稍下沉。②在球的下降前期击球,不可过于低于台面。③触球时应尽量增大摩擦球体的面积和时间。 五、正手台内突击 1、特点与运用:站位近、动作小、速度快、突击性强,是处理近网短球的一项重要技术,是我国快攻打法运动员掌握的特有的进攻技术。常用于还击弹跳不出台的下旋球,或在对搓中突击起板,或在对付削球时,利用这一技术直接得分及为扣杀创造机会。 2、要点:①击球前持拍手臂不宜伸得太直。②用中等力量击球较为合适。③应根据来球的旋转性质与强度,调节好拍面角度、击球的部位和发力的方向。 六、正手杀高球 1、特点与运用:动作幅度大、击球点高、力量重,配合落点的运用,能给对方致命的打击,多用于对付弹起较高的来球。 2、要点:①要集中全身的力量于触球的一瞬间②击球点适当离身体稍远一点(增大挥拍动作的半径)。③近网高球只需向下用力,但杀落点远、落点后有一定前冲力的高球,应保持足够的向前力量。 七、侧身攻球 1、特点与运用:侧身攻的特点是速度快、力量重、攻势强,它是各种不同类型打法都必须掌握的一项重要技术。侧身攻运用多少在很大程度上标志着进攻能力的强弱。 2、侧身攻球应注意的.问题:①侧身后,要保持上体与球台的合适角度,既能攻斜线,也能打直线,同时不妨碍下一次击球。②要有足够的击球空间(收腹)。③应尽量避免在移动过程中击球。④攻球时要利用右脚蹬地的力量,重心适当前移,前臂稍向前发力。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口诀

乒乓球正手攻球动作要领口诀 正手快攻是平时最常练、最常用的技术,更是快攻打法最基本的技术。具有站位近、 动作小、速度快的特点。你可要牢牢掌握哦,它可是和以后你羡慕已久的弧拉圈球有着血 肉般的亲戚关系啊。其动作要领如下: ①引拍动作(以右手执拍为例) 两脚与肩同阔或凹形,两膝微屈,右脚稍后。身体略右侧,战略重点在右脚。前臂在 腰的助推下轮转(懒大臂后扎抬肘),引拍适当(避免引拍过小或过小)。体臂夹角,约35度~40度。前臂自然弯屈,约度。拍形与台面横向或略前倾,手腕自然收紧,球拍呈圆形半横状(懒过分上唇与下吊)。 ②击球动作 球渐近身前,右脚稍用力拖地、膝、髋稍向前挺,腰向左转,助推手臂向前挥舞皎口。触球瞬间,前臂用力膨胀,向前踢居多、淡淡的摩擦:在来球的下降或高点期触球,接球 的中上部。手腕配以发力,调节不好拍摄菱形,触球瞬间存有一摩擦球的动作。直握拍者,拇指稍用力压拍,掌控拍摄菱形,中指和无名指辅助发力并同意发力方向,傅俭波拍者依 靠食指调节弧线。 ③结束动作 球下手,整个手臂立即收紧。因惯性作用,球拍挥至头左侧。身体战略重点移往左脚(不要少于左脚),身体前倾角度减少。此时,应当快速转至反击下板球的准备工作,特别 注意对方的接球动作,快速调整自己身体的战略重点和步法。 ④单步移动 乒乓球正手攻打只是正手攻球技术的一种,除了许多,比如快点、慢扎、突击、回球、杀死高球、中远台攻球、慢拎和攻取弧圈球等。如果只是练习定点的正手攻球,所以先学 会单步移动。以一脚为轴,另一个脚向前、后、左、右相同方向移动,战略重点随之跟上。找出合适的接球边线。单步具备移步直观、有效率、战略重点稳定的特点,通常用作距身 体不远的较小的范围移动(定点练足够多了)。勤动着点,一定必须培养习惯。 ①两脚开立,比肩稍宽(别劈叉那是练舞蹈),左脚稍前,右脚稍后,前脚掌内侧着地,脚后跟略抬起。 ②两膝自然微屈,战略重点在两脚之间。 ③收腹含胸,身体略前倾。 ④肩关节收紧,谓拍掌坐落于身前偏右处,拍摄略高于台面。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要领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要领 乒乓球正手弧圈球技术要领 1、正手弧圈球的击球点 在身体的右前方(以右手为例),和以胸腹为平面成大约30°到60°角之间,距离不小于前臂的长度,而不超过整个手臂伸直时的 长度,前提是这个长度不能用身体的被动前伸和后退来调节。确切 的说,击球点实际是上述所描述的一个大致范围。 2、判断最佳击球点 要判断拉正手弧圈球的最佳击球点,当然需要良好的步法,主要是向右前方的跨步、扑正手位大角的交叉步、向后的交叉步(侧身)、以及用于调整身体重心的小垫步。判断最佳的击球点位置,好比是 足球和篮球中的跑位,“跑点”。 跑点是保证拉好正手弧圈球的关键,无论是拉前冲弧圈球还是加转弧圈球。否则,拉球的动作就不舒展,发力也不能充分,至于还 原和拉球的连续性就更加无从谈起了。跑点时,主要是判断击球点,决定身体重心是向右前方跨步移动,还是迎前上步;是向右(右后)方 移动,还是要向左(左后)方侧身移动,使得拉球时不是别扭的做动作。 3、力量传递要注意转肩 大家都知道拉弧圈球主要以腰腿发力为主,但力量还是要通过手臂传到球拍上,腰腿力量靠什么传递到小臂,进而到球拍呢?是靠肩,不仅仅是肩关节,而是整个肩部,力量的传递要靠肩部由后向前的 转动来完成,进而带动手臂来完成腰腿力量的传递。很多球友在拉 球时候,觉得自己是蹬腿转腰了,但力量怎么还是不大呢,就是因 为没有转肩,光挥动手臂而没有转肩是不能将下肢的力量传递到球 拍上的。而且是要用肩部的转动来带动手臂的挥动,而不是用大臂

的挥动来带动肩部。这里有个主次问题。所以身体发力的先后顺序是:蹬腿、转腰、转肩、挥臂。 4、板形控制在在60°-80°之间 控制板形前倾角度也非常重要,否则拉球就容易失误。弧圈球讲究打摩结合,板形前倾的角度过大,一是会造成对球的压力不够, 影响速度,二是影响摩擦球时,由于对球的压力不够,球拍不能很 好的吃住球。球拍的.前倾调度一般在60°到80°之间。有人拉球 时喜欢转动手腕,但在挥拍的过程中,手腕一定要蹦紧,保持稳定,否则会影响拉球质量,甚至会造成拉球失误。 5、球拍运行轨迹要平稳 有人喜欢向后引拍,而有人喜欢向下引拍。这都无所谓。但最重要的是:挥拍的过程中(从身后引拍到球拍触球前这段过程),球拍 运行的轨迹不能起伏太大,要保持平稳,用数学的术语解释就是引 拍的轨迹线弯曲不能太大,尽量是平直的。这主要是保证拉球的稳 定性,减少失误。 6、重心移动要与挥拍一致 拉球时候,身体重心是有起伏的,但起伏不能太大。重心移动的轨迹和挥拍的轨迹相似,而且是一致的:先是重心降低,然后随着 挥拍向前上方升起,在球拍触球瞬间,向前方移动,然后顺着击球 后的惯性,向下压,重心由右脚转换到左脚,最后通过小垫步完成 重心的调整。这是对正手弧圈球的理解,反手弧圈球虽然有点差异,但道理也是想通的。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 一、打法类型 可以分为6大类型: 1.快攻打法 2.弧圈打法 3.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4.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5.以削为主的削球打法 6.削球和进攻结合的削球打法 国际乒坛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法: 7.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华台北的蒋澎龙.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 8.直拍横打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马琳.王皓.李静.许昕 9.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 10.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例如中国的邓亚萍.张怡宁 11.削攻结合,例如韩国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国的丁松 二、乒乓球发球方式 (一)正手发奔球 1. 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 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 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 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 ④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 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乒乓球正手攻球10种基本动作要领

乒乓球正手攻球10 种基本动作要领 侧身正手攻球: ★动作要领: 首先在迅速移动脚步到侧身位置,身体侧向球台,左脚在前,右脚稍后,上体略前倾并收腹。击球时,根据来球情况,可以在侧身位置用正手近台攻球、中台攻球、台内攻球、拉球和扣球等技术击球 正手攻中的放短球: ★动作要领: 身体靠近球台。击球前做攻球姿势,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臂前伸迎球。来球如下旋很转,拍面应后仰,触球的中下部,快搓过网;来球如不转,则拍面与台面近乎垂直,常用借力或减力触球的中部,不要求主动发力 正手攻中的杀高球: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右脚稍后,身体右转,手臂向右后方拉开,重心支撑点放在右脚。击球时,上臂从下向上做环形挥动,拍面前倾,前臂和手腕同时下压,在头与肩之间高度击球的中上部。击球后,手臂随势下压挥拍至左侧,上体配合左转,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 正手攻弧圈球: ★动作要领: 回击加转弧圈球(快带),可在来球将着台时拉开手臂,球刚弹起即挥臂向前下方迎击,拍面前倾与台 面约成60 度,击球的中上部 正手攻中的滑板球: ★动作要领: 击球前,重心支撑点放在右脚,左脚在前,身体略向右转,球拍置于体右侧,手臂由右向左前方挥动,在高点期触球左侧面,触球瞬间顺势向左滑拍使球左侧旋。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到左脚 正手近台攻球:★动作要领: 直拍正手近台攻球时,(以下均在右手握拍为例),身体靠近球台,右脚稍后,两膝微屈,上体略前倾。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成半横状,上臂与身体约成35 度,与前臂约成120 度。当球从台面弹起时,手

臂由右侧向左前上方迅速挥动,以前臂发力为主。击球时,食指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并结合手腕内转动作,在球上升期击球的中上部 横拍近台正手攻球时,前臂和手腕成直线并与台面接近平行,拍柄略朝下。击球的时间、部位、拍面角度及手臂挥动方向基本与直拍相似 正手攻中的扣球: ★动作要领: 两脚开立,右脚在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击球前,身体略向右转,引拍至右后方成半横状(直握拍拍端略朝下,横握拍拍端略朝上)。击球时,上臂带动前臂由后向前用力挥击,结合右腿蹬地和转腰力量在高点期击球。来球上旋,击球时拍面稍前倾,击球的中上部;来球下旋,击球前球拍要略低于来球,击球的中部。击球后,球拍随势挥至胸前左方,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 正手攻中的拉球: ★动作要领:站位靠近球台,右脚稍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上。击球前,引拍至身体右侧下方成半横状,拍面近乎垂直。上臂与身体约成35 度,与前臂约成130 度。当球从最高点开始下降时,上臂和前臂由后向前上方挥动,前臂迅速内收,结合手腕转动的力量磨擦的中下部。击球后,重心支撑点移至左脚,球拍随势挥至头部 正手台内攻球: ★动作要领: 站位靠近球台。接右方近网短球时,右脚迅速向右前方跨出一步,上体略前倾,球一着台就迅速将球拍伸进台内。当球跳至高点期时,前臂内旋结合手腕转动进行击球。来球上旋,食指就放松,拇指压拍,使拍面前倾,击球时前臂和手腕向前用力多些;来球下旋,则拍面稍后仰,击球的中下部,前臂和手腕向上用力多些 正手中台攻球: ★动作要领: 右脚在后,重心支撑点在右脚,身体离台1 米左右。击球前的准备姿势与正手近台攻球相似。击球时以上臂发力为主,带动前臂和手腕向左前上方挥动,在球最高点或下降前段击球的中部 正手侧身攻球——新老步法对照:老式的侧身正手攻步法: 右脚蹬地的同时左脚向左前移动,右脚随惯性向左移动。 新式的侧身正手攻步法:

乒乓球直板正手撇拉技术的实验分析

乒乓球直板正手撇拉技术的实验分析 乒乓球是一项精彩的运动,而直板正手撇拉技术是乒乓球中非常重要的一种技术。本 文将从实验的角度来分析乒乓球直板正手撇拉技术。 实验材料: 我们选择了一名熟练的乒乓球选手作为对象,使用乒乓球直板进行实验。实验用球、 乒乓球台和其他辅助器材全部使用正规比赛用品。 实验过程: 1. 准备:首先,选手和球拍准备好,确保选手的体位和乒乓球台的高度都符合标准 赛场要求。 2. 实验一:直板正手擦边球 在这个实验中,选手通过微调人体角度和球拍出球的方向,尝试擦边斜球。选手在不 断重复练习中逐渐掌握了出球时球拍与球面接触点的角度和力度。擦边球的出球技术是在 以一定的侧旋和弧度出球的基础上,将球顶部向外挥动一定角度,使球飞向对方边线。擦 边球的技术细节很多,掌握难度较大。 在这个实验中,选手通过改变球拍的进攻线路和出球方向,尝试将球掷向对方的前场。在实验进程中,选手始终维持上半身直立,通过旋转手腕和调整身体的角度来改变球拍的 进攻线路,使得对手难以应对自己的出球。正手前转球需要选手在出球的过程中,将球从 初始的竖直上下方向快速向斜上方发球,射出的球有一定的弧形,确保了球落点位于对方 的前场,给予对手较多的反击空间。 实验结论: 通过我们的实验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直板正手擦边球是一项非常难掌握的技术,需要选手多进行练习并理解擦边球的 细节。 2. 正手前转球需要选手在出球的过程中将球射向对方前场,选手需要通过身体和手 腕的力量改变球拍的进攻角度。 3. 正手撇拉球需要选手保持身体的稳定和上半身前提下,通过利用腕部的力量进行 撇拉,确保球拍与球的接触点正确。同时需要注意力度的控制,控制正手撇拉球的速度和 旋转的方向。 乒乓球直板正手撇拉技术是乒乓球竞技中非常常见且重要的技术,通过对以上实验的 探究与分析,选手可以更好地掌握这些技术,并在比赛中使用它们来提高自己的竞技水平。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

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 引导语:下面店铺为大家带来乒乓球打法及战术详解,希望能够帮助到您,谢谢您的阅读,祝您阅读愉快。 一、打法类型 可以分为6大类型: 1.快攻打法 2.弧圈打法 3.弧圈结合快攻打法 4.快攻结合弧圈打法 5.以削为主的削球打法 6.削球和进攻结合的削球打法 国际乒坛上主要有以下几种打法: 7.直拍左推右攻,例如中华台北的蒋澎龙.韩国的柳承敏.中国的杨影 8.直拍横打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马琳.王皓.李静.许昕 9.横拍弧圈结合快攻,例如中国的孔令辉.王楠.王励勤 10.横拍快攻结合弧圈,例如中国的邓亚萍.张怡宁 11.削攻结合,例如韩国的朱世赫.金景娥.中国的丁松 二、乒乓球发球方式 (一)正手发奔球 1. 特点:球速急.落点长.冲力大,发至对方右大角或中左位置,对对方威胁较大。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提高击球瞬间的挥拍速度; ③第一落点要靠近本方台面的端线; ④点与网同高或稍低于网。 (二)反手发急球与发急下旋球 1. 特点:球速快.弧线低,前冲大,迫使对方后退接球,有利于抢

攻,常与发急下旋球配合使用。 2. 要点: ①击球点应在身体的左前侧与网同高或比网稍低; ②注意手腕抖动发力; ③第一落点在本方台区的端线附近。 (三)发短球 1. 特点:击球动作小,出手快,球落到对方台面后的第二跳下不出台,使对方不易发力抢拉.冲或抢攻。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击球时,手腕的力量大于前臂的力量; ③发球的第一落点在球台,不要离网太近; ④发球动作尽量与发长球相似,使对方不易判断。 (四)正手发转与不转球 1. 特点:球速较慢,前冲力小,主要用相似发球动作,制造旋转变化去迷惑对方,造成对方接发球失误或为自己抢攻创造机会。 2. 要点: ①抛球不宜太高; ②发转球时,拍面稍后抑,切球中下部;越是加转球,越应注意手臂的前送动作; ③发不转球时,击球瞬间减小拍面后仰角度,增加前推的力量。 (五)正手发左侧上(下)旋球 1. 特点:左侧上(下)旋转力较强,对方挡球时向其右侧上(下)方反弹,一般站在中线偏左或侧身发球。 2. 要点: ①发球时要收腹,击球点不可远离身体 ;②尽量加大由右向左挥动的幅度和弧线,以增强侧旋强度。 ③发左侧上旋时,击球瞬间手腕快速内收,球拍从球的正中向左上方摩擦。 ④发左侧下旋时,拍面稍后仰,球拍从球的中下部向左下方摩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