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五届广东佛学院居士学佛培训班

第五届广东佛学院居士学佛培训班

第五届广东佛学院居士学佛培训班
第五届广东佛学院居士学佛培训班

第五届广东佛学院居士学佛培训班

报名表

注:1、※为必填内容,个人简历须详实,从初中开始。

2、考生按招生要求,身份证复印件、毕业证复印件附贴在表格后面。

3、体检表另附。

弟子规56+闻誉恐闻过欣+教案

弟子规教案 第期第课时日期:编稿人:签到学生数: 教学课题:信——如何面对过错 教学内容: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教学目的:懂得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懂得有批评才有进步。 教学重点:解释为何会“闻誉恐” 教学难点:如何做到虚心接受别人的批评 教学方法:故事分析 教学道具:设计“过失”场景,用于演练活动 一、组织教学(见上课流程):见附录 二、复习检查: 1.分享上节课布置的《弟子规》行为实践作业完成情况; 2.抽背《弟子规》(背的好的可获‘读经奖’) 三、新课进行: 1.出示课题:信——如何面对过错 2.引入:上节课我们讲了两种非常不好的毛病,就是喜欢听好话,听不得别人批评自己。请 小朋友们用学过的颂词告诉我(小朋友答:闻过怒,闻誉乐)。 如果我们习惯于听别人称赞自己,而听到别人批评自己就感到刺耳,甚至生气,那这样的话会导致怎样的结果呀?(小朋友答:坏朋友就会来接近你,而真正的良朋益友却逐渐离你而去。)。 3.出示内容:(板书:闻誉恐闻过欣直谅士渐相亲) 4.读偈颂: (1)范读; (2)仿读(教读); (3)品读。 5.讲偈颂: (以《弟子规》新版为准,也可参考与《弟子规》教学有关的资料。) 颂词讲解:闻,听到。誉,赞誉,表扬。恐,惊恐慌张,害怕。过,错误。欣,

高兴。直,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士」就是读书人。 如果听到好话心里不安,听到别人指出缺点就高兴,那么,正直的朋友就会越来越亲近你。 这则颂词讲的是当我们听到别人的赞美、夸奖,反而觉得很恐慌、害怕,深怕自己德行、学问不够,担负不起这些夸奖,应该要更加努力才对;当听到别人批评我们,说我们过失,这个时候反而很欢喜,这都是圣人们的反应。为什么?因为在人生当中,真正能够批评我们、敢于说我们过失的人,非常少见。我们的父母能说我们的过失,我们的老师能说我们的过失,真正的善友,那些正直、那些真心为我们好的人,他们才敢跟我们讲过失。当我们知道自己的过失的时候,就能够改过自新,人生就能少走很多弯路,这不是一件令人欣喜的事情吗?所以,孔子的学生子路曾经说,自己听到过失就欢喜,这都是圣贤给我们做出的榜样。 (1)生活引申: 要知道我们的才华、成就,绝不是个人能力所能达到的,都是父母长辈们养育、教育、指导、关怀以及众人付出的结果。所以我们每一件事情的成就,首先要感谢他们,这样我们才不会自视清高。 一个真正能够做大事的人,往往有这种涵养、这种度量,他听到别人讲自己的过失不会不服,反而会反观自己到底有没有。如果有,赶紧改过来,还要感恩别人敢于提出来。假如这个过失没有,是别人说错了,那我们也不要去批评,为什么?你一批评,别人将来就不敢跟你指出过失了。所以,我们要满怀感恩之心,这样子常常就会和一些能够直言相谏的善友在一起,所以叫做『直谅士,渐相亲』。「直」就是正直,「谅」就是有诚信,懂得宽容的人,敢于原谅人的这些人,「士」就是读书人,有道德、有文化的人,他们慢慢就跟我们亲近。为什么?看见我们还能够受教。假如我们听到自己的过失不肯接受,反而跟人家对抗,这样就没有办法受教,福就薄了。所以真正有福之人, 能够真正接受建议。 (2)故事引用: 故事一:唐朝武则天时期有个著名的大臣叫宋璟,以刚正不阿著称。有一天,有人推荐给宋璟一篇文章,并对他说:“写文章的人很有才学。”宋璟是个爱才之人,马上就读起这篇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心得体会

快乐工作,幸福生活心得体会篇一:快乐工作心得体会 快乐工作心得体会 管理处领导为了丰富职工娱乐生活和提高工作的积极性,.我抽空阅读了《快乐工作》感到受益非浅。 对于大多数人来说,人的一生,除了吃饭睡觉,最主要的活动恐怕就是工作了。工作,首先是为了满足人类最基本的需求:工作可以更好的提高自己的生活质量;其次,从较高的层面来说,工作还是人们体现自我价值,创造社会财富的最主要途径。尤其是在现代的社会化协作越来越成熟的时期,每个人所做出的工作都能比以往任何时代发挥更大的作用,因此,如何能尽我所能的利用才能创造财富和推动社会进步就成了现代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 本书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工作中不失去热情,你会生活的更快乐。”可以这样理解这句话,曾有人做过这样的统计,在人的一生中平均工作时间是小时/天,占了三分之一还多;如果你在工作中毫无热情,得过且过,那除去睡觉休息的时间,我们生活中的大半时间都将变得索然无味。因此,快乐的工作不仅仅是关系到工作质量的问题,还与我们的生活质量息息相关。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这么说:快乐工作等于快乐生活!

但在实际工作中,还是有一部分人怎么也提不起精神和热情,只能日复一日,年复一年的被动地完成工作,在枯燥重复的感觉中消磨时间。这是什么原因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书中都给我们作了分析。 首先是定位,寸有所短,尺有所长,一个人应该清楚自己的特长和兴趣,且以之作为主要条件来选择你的工作,而随波逐流或盲目跟 风所选的工作自然不容易培养兴趣,又怎能有快乐呢?“要实现自己的理想,享受自己在奋斗过程中的幸福和快乐,就要选择正确的道路。” 其次,高效的工作也是重要的因素。如果,拖延的工作作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相信很多人都会有所体会,当时间、精力在拖延中一点点的被磨掉,当没做完的工作越来越多,而限定时间越来越近的时候,那种被山压迫一般的沉重感不是谁都可以谈笑应对的。因此有很多人之所以在工作中慢慢变得烦躁不安,心情恶劣,就是因为一个不好的习惯——拖延。要在工作中感到快乐,就要减少“不快乐”的事,“珍惜时间,管理时间,学习科学管理时间的方法和技巧,减少低效率重复劳动”就是我们的工作良药了。 再次,良好的人际关系和有效的学习能力也很重要,有句俗话说的好“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而

冯冯居士:千万不要随便去古代的陵墓几例佛教天眼通实例(中)

冯冯居士:千万不要随便去古代的陵墓!几例佛教天眼通实 例(中) 观音寺的大护法之一王老太太,是捐出地皮来给建寺的,乐施好善,信佛极虔。我请客那天,王老太与女公子也光临舍下为贵宾之一,但是由于是初会,而且客人多,我未能多和她谈话。 十月初,苏太太打电话来说:“培德,你记得观音寺的王老太太吗?” 我说记得,苏太太说:“昨夜我驾车接她的大小姐出去看朋友,回家以后,王小姐才发现耳朵戴着的两只钻石耳环之一不见了,这对钻石耳环是她先生送给他的,一套三件,很重要的,其价值比金钱更重要得多,她着急得很,你能不能运用天眼查一查失落在何处呢?我们把汽车内都找遍,去过的朋友家中也找遍,她自己家中也都找遍了,都找不到,甚至街上经过的路都查过,也没有。”又说:“钻石耳环丢了之后,王小姐一直在难过,你帮一帮她吧!” 我说:“这可是一个大难题,我还从未替人找过失物呢!这对钻石耳环一只就值一两万元美金,若是丢在街主,捡到

的人,怎会归还?叫我怎样去找呢?我向来不管钱财的事,你们都知道的,不过,王老太太捐地捐钱盖观音寺,热心公益,信佛虔诚,我当然一定要尽力帮助她的。不过,我真是毫无把握,只有求佛菩萨庇佑吧!” 我手持电话听筒,祈求佛佑,终于天眼张开,看见钻石耳环所在了,我说:“现在我看见了,但是不很清楚!” “在哪里?”苏太太问:“快说!” 我说:“我看见钻石耳环在她家的洗手间的洗手瓷槽底下水管的弯曲S形颈部,你们快点拆开S管来找,再迟恐怕给水冲走了,明天就会给冲到外面下水管的四方潭去,后天就给冲到大水渠去了!要快!” 苏太太说:“怎么会在洗手槽底下呢?” “是不是她出门之前化妆时已不慎把它掉落去的?”我说:“我毫无把握的,不过何妨试找呢?” 苏太太说:“只好姑妄信之吧!”

佛教居士的对联

佛教居士的对联 香绕北堂,莲花现瑞 机悬东壁,风木余哀 慈善可风,泥金封诰 太平无日,净土皈依 慈善为怀,众生普渡 香花证果,菩萨前身 躬历艰屯,陶母遗范 神皈极乐,释传流芳 教子泽民,名垂不朽 修心礼佛,果证无生 教子有方,无愧贤者母 见佛圆寂,应归忉利天 茹苦半生,教子称贤母 莲花九品,归去见如来 仁者寿过古稀,归真乐土 婺女星初匿耀,返驾莲池 莲座证菩提,永脱娑婆世界 金章表慈惠,允称巾帼仪型 西土花开,报导慈母见佛相 南山云隔,奈何老女哭娘声 ————来源网络搜集整理,仅供个人学习查参考

四德俱全,教子助夫成世业七旬已迈,诵经念佛了尘缘心契真常,普为怨亲修圣道 身偿业债,浑忘人我归莲邦 母德堪钦,梓里同声称淑惠慈容宛在,莲邦从此乐逍遥轸念群生,万众灾黎频北望专心净土,数声佛号竟西归乐善好施,福寿同称高北斗七旬暂驻,离尘撒手证菩提此日西归,四众闻旃檀香气大江东去,万流仰彤管芳型圆满菩提,常光现处幻缘灭 庄严净土,本有彻时真智生 东海旧宏规,教子成名声远振西方真极乐,拈花含笑礼如来贤母悟空修,是夜积诚能感应嗣君参妙谛,从今处世更慈仁遐弥仰徽音,萱草堂前称淑惠精灵归净土,莲花座下证菩提衢路溢香檀,群喜慈帏归净土人天留善果,众知后嗣绍南州

雏凤重河东,画荻贤声传节母 骖鸾仰天上,拈花微笑证如来 回首忆儿时,何幸东邻遇欧母 合手持佛号,定知西去见弥陀 鹤驭竟归真,一笑拈花长生佛国 凤雏争挺秀,三春寸草遽隔人天 教有义方,久已载道口碑,赓歌懿范 身常礼佛,此去往生净域,确有明徽 是得优婆夷道,一笑拈花,往生清泰 乃见阿弥陀佛,双指结印,实相庄严 布施亿万灾黎慈善可风,荣章颁大府 超越三千世界菩提能证,妙法悟无生 一尘不染四大皆空,结印持名已见佛 懿范蝤存徽音顿渺,至亲末戚倍伤神 课子相夫入世备勤劳,淑德早标彤管 念佛持戒临终蒙接引,幽踪应现白莲 相夫挽鹿课子丸熊,德范早生彤管色 佛坐拈花萱帷擢竹,慈云常护白莲香 圣谛圆融,拈提今古, 慧炬斯人曾长擎 严师慈济, 弘化东西, 法灯何时再续明 是菩萨心肠,拯急济贫,积善之余必昌大仅慈悲愿力,持名种德,修行从此证真原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