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

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

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仅供个人用于学习、研究;不得用于商业用途。

For personal use only in study and research; not for commercial use.

Nur für den persönlichen für Studien, Forschung, zu kommerziellen Zwecken verwendet werden.

Pour l 'étude et la recherche uniquement à des fins personnelles; pas à des fins commerciales.

толькодля людей, которые используются для обучения, исследований и не должны использоваться в коммерческих целях.

以下无正文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 。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 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 ,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 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 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 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 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 ,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 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 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 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 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 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 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 (《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 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 ,“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 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因此主张逆着人性去修善。” (3)培养德性的方法也有所不同。孟子强调培养道德要先自律而后推己及人,鼓 励人们发挥主体能动性;而荀子则强调道德修养一方面要自己不断地学习和积累,以及学时择人择地的重要性,

孟子与荀子思想异同

同:儒家根本思想“仁义礼” 一、天论方面 (一)、孟子:具有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色彩;“天”是义理之天 ①孟子继承了孔子将人的道德与“天”联系起来,唤起人们内在自觉性的方面。将“天”的概念更具动态性与权威性,并增加形而上学色彩。 ②孟子云:尽其心者,知其性也;知其性,则知天矣。存其心,养其性,所以事天也。 夫君子所过者化,所存者神,上下与天地同流,岂曰小补之哉?(一个人通过发展他的禀性就可以知“天”,而且同“天”。“天”实际上起着一种象征性作用,它作为义理基础的权威代表,约束着人们的行为。) (二)、荀子:批评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具有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是自然之天 ①荀子曰: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天是自然宇宙中的天,是一种自然现象)②荀子曰:制天命而用之。(人和天地万物是同等重要的存在,人可以凭借自己的力量来创造自己的文化。) 总结: 孟子:义理之天;准形而上学和神秘主义倾向;“天人相应”;天约束人的行为,具有权威性。 荀子:自然之天;自然主义和经验主义的倾向;“天人相分”;天与人同等重要,人可以利用天。 二、人性论方面 同:两人的直接判断一致:现实的人有作恶的倾向,但通过主观的内外努力可最大限度地增加为善的可能。

(一)、孟子:人性向善,不受外界影响自然扩充。人性中本有善端,扩充之可为圣人孟子是由论点出发,找论据。孔子提出行忠恕之道,孟子承接孔子提出人性善,回答了为什么要行忠恕之道的问题。 (二)、荀子:人性中本无善端,且有恶端。通过教化,可以使人化性起伪,积善成善。 判断善恶的根本在于人如何通过自身与他人的交往关系使自己得到实现———“善”就是人与人之间适当关系之实现,而“恶”就是个人利益的实现妨碍或损害了他人利益的实现,使人与人的关系处在一种失当的状态。 三、道德哲学 (一)、孟子:反功利。不是不要个人功利,而是说道德不能出于功利目的。 (二)、荀子:功利主义。“制天命而用之”;利欲是道德礼仪产生的基础“使欲必不穷乎物,物必不屈于欲,两者相持而长,是礼之所起也。” 四、政治思想 同:循环论的历史观。孟子“五百年必有王者兴”。荀子“千岁必反,古之常也” 君的职责与君民关系:爱民、亲民、立君为民 君主施政的具体方法:正己修身,选贤举能 (一)、孟子:“仁政” (二)、荀子:隆礼重法 五、教育思想 荀子的教育思想是根据他的性恶论,注重环境的陶冶和重视个人本身日积月累的努力,使主观的努力和客观环境的影响相配合,这有唯物的倾向。在道德教育方面,他偏重通过外面的规范礼,来进行教育,这反映封建制等级性的要求,也反映地主阶级培养顺民的要求。

孟子荀子思想区别

比较孟子与荀子思想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都崇拜孔子,”仁”的是他们所共同遵循的。孟子和荀子都希望人都向“善”这个目标努力,最终达到“人皆可为尧舜”的宏伟目标。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孟子的“性善”说,就是使人通过改造回复到善的方向。荀子的“性恶”说,从性恶出发,用礼法在物质上多加调剂,避免人性向恶的方向发展,最终达到善。孟子与荀子虽出发点不同,但最终都为了达到社会和谐共处、都肯定在道德上人人都是平等的。在最终目的上可以说是“殊途同归”,所以都归属儒家。虽然他们都归属儒家,但是思想上还是有很大的不同。 孟子和荀子思想上最大的差别在于他们对于人性的不同看法,众所周知,孟子主张性善论,而荀子主张性恶论。 性善论孟子“性善论”中的“性”主要指人原本既有的属性、资质,趋向,可合称为“性向”。他认为人性总的分来有两种:一即口之于味、目之于色之性,二是仁之于父子,义之于君臣之性。孟子认为: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这四种心是每个人都有的,良心人人固有,“四心”即良心,是孟子“性善论”立论的基点。但是,光有良心并不能说明人性便是善的,因为良心只是一种内在的东西,假若没有表现出来,便还无法断定性是善还是恶。仁、义、礼、智被孟子简称为“四端”,人生而固有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心,在人则成为仁、义、礼、智这四种道德之“端”。孟子把“四心”比为四德之端,因此由“四心”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也便是天生的,而不是后天所形成的。孟子还认为修善”是性善论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虽然每个人都具有四端,但这只是一种潜在的可能性会向“善性”的方向发展,要真正拥有“善”还必须通过后天的努力扩展。在后天的完善过程中,主要有两个方面的影响,一是主观方面,首先要有从善如流的主观愿望,要以尧舜的言行举动为行动准则。要靠个人的不断努力。二是环境的影响,孟子肯定了后天环境对道德,对善性的完备具有影响和作用。生而同有的良心以及其所产生的仁、义、礼、智四端,再加上后天个人不断的“求知心”和环境对人的影响,便构成了孟子的性善学说。 性恶论荀子认为自然的、与生俱来的那些东西才是“性”,荀子认为“生之谓性”“食色性也”。荀子提出“性恶论”是以口之于味,目之于色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基础的,他是从人的自然属性出发提出“性恶论”的。在《性恶论》的开头,荀子说:人之性恶,其善伪也。他认为: 1、人的日常生活决定了人是恶的,荀子说: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生而有疾恶,生而有耳目之欲,好声色。人生来就有这么些特点,如果顺着这些要求发展下去必定会产生如战争、相互残害等种种“恶”的行为,因而导致社会秩序的破坏而造成暴乱。 2、从仁、义、礼、智等礼仪教化的起源看,荀子认为人性是恶的。荀子说:古者圣王以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是以为之其礼仪,制法度,以矫饰人之性情而正之,以扰化人之情性而导之也。 3、从“其善伪也”这个角度出发,人的本性是恶的。荀子认为: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认为“善”不是人的本性。他认为圣人之善是通过不断地学习积累而来。荀子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论证了“性恶论”,但是,荀子亦十分强调后天学习和环境教育的重要性,首先,荀子从“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一基本思想出发,提出了“化性而起伪”的人性改造论,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 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 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 孟轲的教育思想 孔子死后,儒家分为八派,其中以孟轲为代表的思孟学派和荀况为代表的荀卿学派的教育影响最大,代表作《孟子》。 1.思孟学派 孟轲“受业于子思之门人”,子思是孔子的孙子,是孔子弟子曾参的学生,故“孟氏之儒”又被称作“思孟学派”。 孟子一生以教育为业,也以教育为乐。他认为君子有三乐:“父母俱在,兄弟无故,一乐也;仰不愧于天,俯不愧于地,二乐也;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三乐也。这是中国历史上最早把教育二字放在一起的。 2.“性善论”与教育作用 孟子持“性善论”,即人性本善,他对教育作用的认识,也是基于其“性善论”,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人与动物的本质区别在于“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这分别对应着“仁、义、礼、智”,这些都是人的善端,被称为“四端”,而教育的作用就是在扩充善端; ②人性在本质上平等的。孟子认为,人与人之间的差别并不在于先天,而在于后天个人主观努力的程度。圣人和一般人都具有“四心”,都拥有相同的发展潜力,即“人皆可以为尧舜”。实际上,孟子从人性论上肯定了每个人的发展的可能性。 ③教育的作用在于扩充“四心”。人性是“善”的,但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教育的作用在于两个方面:一是“存心养性”即把人的天赋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二是“求放心”,即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 总之,孟子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仁”和“德治”,提出来了“仁政”的学说,中心就是“民本”思想,强调“施仁政”“得人心”。 3.“明人伦”与教育目的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又说明教育就是通过实现“明人伦”来为政治服务的,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人伦”即人道,是人类的本质表现,具体来说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 ②孟子极重视“孝”与“悌”,以此为中心建立了一个道德规范体系—“五常”即,“仁、义、礼、智、信。” 总之“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孟子的教育内容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信的基础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 4.“大丈夫”的人格理想 孟子所描绘的“大丈夫”的人格理想是:人的道德品质和精神境界是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远远高于物质财富,即“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基本内容如下: ①“大丈夫”要有高尚的气节,不能向权势低头,绝不无原则地服从。 ②“大丈夫”要有崇高的精神境界—浩然之气,对自己行为正义性的自觉,具有伟大的精神力量。 ③培养“大丈夫”的理想人格的方法,主要靠个人的内心修养,修养的方法主要有持志养气、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反求诸己、改过迁善、刻苦锻炼等。 总之,孟子在道德教育上强调内心的体察反省,启发人的道德自觉,强调理性的自律道德,是中国教育史上强调“内发说”的代表人物。 持志养气:道德教育的首要问题是“尚志”、“持志”,即坚定崇高的志向,并有了“气”; 动心忍性:不顾外界阻力,坚持下去。 存心养性:虽然人生来就有“善端”,但要靠存养和扩充,具体要靠寡欲; 反求诸己:自己的行动未得到他人的认可时,首先要反躬自问,从自己身上找原因; 改过迁善:一方面鼓励人改过自新,另一方面积极学习别人的善行; 刻苦锻炼:强调一直锻炼的重要性,尤其主张在逆境中得到磨砺。 5.“深造自得”的教学思想 孟子把认识看作是一种内心世界的探索,是对内在善性的发掘,因此在学与思上孟子更强调“思”,其基本内容如下: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 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 进一步探讨儒家教育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在文学视角 下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 一、文学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孔子认为“诗以言志”,可见儒家是认同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人性 需求的,因为郑国的诗歌多表达男女个人之间的爱情。孔子主张“放郑声”,所谓“放郑声”只是主张祭祀不应使用郑国诗歌,孔子整理的诗经中 并未删去郑国此类诗歌。可窥见孔子人性观之一斑。在我国教育史上,儒 家学派的鼻祖、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而成为我国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教育家。这一命题也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 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 思耳矣。”[1]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 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 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荀子的思想异同总结 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中国古代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们都对社会和政治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下面将从人性、道德伦理、育人观念、政治观点等方面对他们的思想进行比较总结。 首先是人性观。孔子认为人性本善,他相信每个人天生都具备良善的本性,但随着成长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恶之心会有所不同。因此,孔子强调应通过教育来提高人性的善良,使人们能够追求道德的完美。相反,孟子认为人性本恶,他认为人的天性容易偏向于自私和欲望,需要通过教育和修行来约束和改善。荀子则持有人性本恶的观点,他认为人的天性是自私、贪婪和好斗的,而且没有道德限制时,人们会陷入混乱和动乱之中。因此,荀子强调需要通过政治制度和自律来管理人性的恶,使社会保持稳定和秩序。 其次是道德伦理观。孔子的道德伦理观强调仁爱和道德规范,他认为仁者爱人,应以仁爱来治理社会。孔子主张通过仁义礼智信来约束行为,追求道德的完美。孟子则进一步发展了孔子的思想,提出了“四端”的伦理观念,即仁、义、礼、智。孟子认为人应该具备仁爱的品质,尊重他人,负责任地行动,并通过礼仪来规范行为。荀子的道德伦理观则强调秩序和等级,他认为人们应当根据其社会地位和身份来遵守不同的行为规范,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再次是育人观念。孔子提出了“以教为乐”、“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的育人观。他认为教育应该注重培养

学生的兴趣和乐趣,通过榜样示范和启发引导,使学生主动探索和学习。孟子则更加注重教育的目标和效果,在育人方面提出了“教育养性”、“无是非之心”等观点。他主张通过教育来改 变人的性格和行为,使人具备仁爱、智慧和自律的品质。荀子则较为强调礼仪和教化的作用,他认为通过教育和礼仪的规范来塑造人的品德和行为,使人能够自觉遵守社会规则。 最后是政治观点。孔子的政治观点主张君主为民服务,通过仁政来治理国家,追求社会的和谐和安宁。孔子认为君主应该克己奉公,具备高尚的品德和卓越的才能,以保障社会的稳定和良好。孟子则加强了君主的责任和义务,他主张君主应该关心人民的疾苦和需求,以人民的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实施仁政。荀子的政治观点较为现实和功利主义,他强调君主的权威和镇压,认为只有通过严厉的法律和制度才能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 综上所述,孔子、孟子和荀子在思想上存在一定的差异和异同。他们对人性、道德伦理、育人观念和政治观点等问题提出了自己独特的见解和建议。尽管他们的思想有所不同,但都致力于建立一个和谐、稳定和道德高尚的社会。他们的思想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人类社会的进步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浅谈孔子、孟子、墨子、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春秋战国,百家争鸣,百花齐放,文化繁盛,出现了许多杰出的思想家、教育家,比如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就是其中的佼佼者,他们对中国教育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至今仍有深远的影响。 作为我过古代著名的教育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很多的相似和相同之处。首先,他们的教育对象绝大多数属于平民阶层,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教育模式,推动了中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其次,在他们的思想体系中都特别强调教育者的素质和教育方法,认为教育者的自身素质能够对受教育者产生很多的影响。第三,都提倡因材施教的教育方法,注重人的个性化发展,强调人的自身的特长。以上就是孔子、孟子、墨子、荀子在教育思想上的共同之处。 作为处于思想比较活跃、学术性比较强的时代的教育家来说,不同的人的教育思想和理念是不尽相同的,他们都有着自己对教育的独特的看法和观点。 孔子作为中国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儒家学派的代表人物。他提出了“有教无类、学思结合、因材施教、老实、谦虚、时常复习”等教育主张.孔子在《论语》中就讲到“三人行,则必有我师焉.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等教育思想,这些也就是孔子教育思想的核心内容。其教育思想不仅对我国乃至世界都有着深远的影响。 儒家的另外一位代表人物、尊为“亚圣”孟子,在一定程度上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理念,但又提出了与不尽相同的观点。孟子的教育思想可分成教育者施教的方法和指导接受者学习时应有的基本态度两方面。第一,人须受教育,近於禽兽。第二,教育内容在於明人伦。第三,倘不注重教育,则上无礼、下无学,贼民兴、国家随时都可能会丧亡。除此之外,孟子特别强调人伦教育,就是人与人之间应该如何相处,哪些是应该做的事.孟子在《滕文公上》提出“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孟子认为:五伦使得人际关系有一个适当的方式来表达,社会因此而稳定发展,这就是教育的作用. 墨子作为墨家的创始人,在教育方面也有着独树一帜的思想理念。第一,墨子十分重视因材施教,注重人的个性的发展。第二,特别强调言行的一致。认为学要落实到行,突出了墨子的实践观念.第三,持积极的教育方法,主张“强说人”。认为儒家的“不扣则不鸣”的方法很消极,会错过教育时机。 荀子的教育思想:第一,旬子认为教师的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只有儒者和君子圣人来承担;教师是以礼义来教化士农工商的职业政治文化工作者。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第二,旬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第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荀子的教育观不是无源之水,其理论基础就是《荀子》中阐述的以“性恶论"为基础的人性论学说”.《荀子儒效》)从荀子的论述中我们不难看出,荀子所说的教育就是以“善”去教导人,倡导人,使之向善,向社会所要求的道德规范方面转化。 对于教育的观点,我有自己一下浅薄的看法,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才,教人如何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价值,从而提高民族素质,促进社会发展。孔子被称为我国古代教育第一人,其创立的儒家学派更是成为了我国古代封建社会思想的主流,其教育思想也成为了我国教育思想发展的主流,在我国乃至世界都享有盛誉。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是对孔子的继承和发展,完善了儒家教育思想,使之成为完整的体系,对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许多观点对现代教育仍有启示作用。当然,墨子的教育思想也有很多的借鉴之处.研究孔子、孟子、墨子、荀子的教育思想不仅在教育思想史上有重大意义,在教育的理论和实践方面也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虽然如此,作为现代的教育,已经与古代的教育有着天壤之别,所以我们在借鉴的同时要有所摒弃,吸其精华,去其糟粕,做到古为今用,古今结

孔子孟子荀子_孔子与荀子思想的区别

孔子孟子荀子_孔子与荀子思想的区别 孔子孟子和荀子都是儒家代表人物,都是以仁为核心开展思想内容。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孔子孟子荀子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荀子简介 荀子是出生于公元前约313年,并逝世于公元前的238年,周朝战国后期的赵国人。荀子是战国时期的一名非常著名的思想家、文学家、政治家、哲学家和教育家,在政治方面、文学方面、哲学方面和教育上取得的成就都堪比卓著,至今仍对后人的相关研究具有深远影响的人。 荀子是一生的大部分时间都在四处游学的人。从其十五岁的时候就开始了游学生涯,且在其十五岁至七十岁左右之间,曾三次游学至齐国,担任齐国“稷下学宫”的“祭酒”一职的人。荀子也是曾在楚国担任兰陵令,并最终逝于楚国的人。 荀子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引用“赋”的名称,并在写赋的时候第一个选用“问答体”的人,他同时也是被世人列为“辞赋之祖”之一的人。 荀子是著作集《荀子》、《仁学》和《劝学》等著作的作者。“学不可以已;青,取之于蓝,而青于蓝”被称之为其名言名句而被世人所佳赞和引用。 荀子是对儒家思想的发展具有很大影响的人。 在人性问题的研究上,荀子是主张“性恶论”,强调“人性本恶”的本性,而对主体天生就被赋予的道德观念持否定态度,并强调后天的培养和教育对人素质的形成具有重要影响的人。 关于孟子的智慧简介 在中国儒家思想一直被当作封建王朝的统治思想,影响了中国人两千多年。人们一般把儒家思想说成是“孔孟之道”,孟子也被称为“亚圣”,是在儒家学派中仅次于孔子的第二号人物。不过因为孔子至圣先师的地位,所以人们对孔子的思想讨论的很多,大家也很熟悉了,但是孟子的智慧是什么呢,为什么他会得到这么多人的尊重和推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浅谈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比较 一、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的理论前提和出发点不同 孟子继承了孔子性相近的理论,在人性问题上主张人性善。人性之所以善,是因为人性中有先验的纯粹的善端。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指善的萌芽、善的开端,不能把善的萌芽等同于现实的善,可能和现实是两个不同的概念。 先验的纯粹的善端有四类,即侧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是非之心。先验的善端通过后天的努力和培养就可以转变为现实的善,即儒家强调的仁、义、礼、智,汉代的董仲舒继承发展了这个观点,增加了信,演变成了五常。仁指一种纯粹的道德观念和品质,是一种道德属性,孔子强调克己复礼为仁,即约束白己把不符合礼的规范的言行纳人礼的规范,作为一个符合仁的原则的人,在视、听、言、动等方面都要符合礼的规定。礼相对于仁来说,是一种比较具体的道德规范。在如何达到仁上,孔子指出要贯彻忠恕之道,忠是比较高标准的要求,而恕则是比较低标准的要求。义指正确的行为。智指增长知识,儒家所强调的知识不是传统意义上所说的知识,而是指用来提高人的精神境界的真理。 二、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不同 (一)孟子性善论实现善的途径求其放心 孟子主张人性本善,那现实中的恶是如何产生的呢?孟子的性善论必须回答人性恶的问题。孟子的善端说,为解释人性中的不善留下了余地。虽然人的本性是善的,但并不是每个人都能够充分发挥其善性,不断发展和完善白己的道德,顺乎人的本性。孟子在解释不善时,更强调的是人的差异,而不是环境的差异,在行为上是否为善,主要取决于主体是否有向善的主观愿望。人们在现实生活中不能够顺乎人的本性,既有主观的原因也有客观的原因,客观的原因指人们所生活的社会环境对人的影响,而主观的原因涉及主体选择,人是否能够顺应白己的本性去发展善性,关键在于道德主体能否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人性善是人身上的可能性而不是现实性,可能的善要转化为现实的善,需要道德主体在后天的学习过程中不断的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反省内求,顺应人的本性去扩充发展。 (二)荀子性恶论实现善的途径化性起伪 在人性问题上,荀子必须回答人性善的问题。既然人性是恶的,是先天的,善是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 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孟子曰:

‘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的感觉,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天性所致。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能否实现这些,其中有命的作用,但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命的范畴。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 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人类天性在本质上与天保持着同一性——人的自然本性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源于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因而人性本身就是善的。所以,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只有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们的教育思想既有相似之处,又有差异之处,下面试从几个方面来比较他们教育思想的异同,从而可略窥先秦儒家教育思想的擅变规律。 一、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的。 在我国教育史上,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这一命题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认为人的本性是相同的,没有多大的差别,只是由于后天教育和社会环境影响作用才造成人的发展有重大差别。为了使人具有社会生活所需要的知识能力和道德品质,就要重视教育的作用。这一教育理论具有科学性,指出人的天赋素质是相近的,打破了官学时代奴隶主贵族天赋比平民天赋高贵、优越的思想,满足了平民入学受教育的愿望,适应了社会发展需要。 孟子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孟子据此肯定了“人皆可以为尧舜”,并贯彻实施于其教育实践之中。 荀子在《荀子·性恶》中指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即人的本性是恶的,其善良则是后天人为培养的结果。在荀子看来,“伪”主要是指教育的感化,礼义的引导,教育的作用在于改变本性的恶,树立人为的善,经过长期的考验而不再恢复到原来的本性。 孔孟言性善,追求的目标是至善,荀子言性恶并非追求恶,而是针对人有恶念、恶行,追求的目标同样是至善。因此,他们只是出发点不同,在追求的教育理想上并没有本质上的矛盾,其着眼点都在于施教与为政及肯定人性的可塑性。 二、教育目的 孔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维护周朝初年的社会制度而培养政治人才,这条人才路线被概括为“学而优则仕”,他所极力推崇的都是治国的政治人才,让接受过正规教育的学生入仕,以其人格力量完成政治目的,从而改变春秋末期混乱的局面。孔子明确提出了以道德教化来治理国家,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服务于社会理想的实现,用教育来实现其政治抱负。 孟子认为教育的目的是“明人伦”。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可以看出,在法政、教育两者与治理国家的关系中,他更重视教化。“善教”比“善政”在认识上更高一层,“善教”使人民从被动地服从统治而变为心甘情愿地认同。孟子基本上是继承了孔子的教育目的。 荀子为适应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提出了分层次的教育目的。荀子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终乎为圣人”,以学为圣人为教育的最高目的。 由些看来,孔子、孟子和荀子关于教育目的的思想大体相同,都把统治人才作为培养的最高标准。不同之处在于,荀子提出了多层次的教育目的:从“士”到“君子”、“圣人”的要求,即是培养“俗儒”、“雅儒”和“大儒”三个不同的层次。 三、教学论 (一)教学内容 孔子的教育内容主要是六艺,其指意尽管模糊,但特点十分明确:一是注重德育、智育、体育兼备;二是文理科兼顾,以文科为主。 孟子受业于子思门下,“治儒之术道,通《五经》,尤长于《诗》、《书》。”因而他所采用

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4页word

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分析 一、孟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 他第一次明确地概括出中国古代学校教育的目的“明人伦”,又说明了教育通过实现“明人伦”为政治服务。 2.教育作用 教育是扩充“善性”的过程,进而达到治理国家。 3.教育内容 (1)“性善论”是其教育理论的基础。他的“性善论”指出:教育与学习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教育与学习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发扬人的自觉性。 (2)教育的内容。孟子提出了“大丈夫”的理想人格,提出了一系列道德教育的方法与内容。 4.教学方法 他提倡“深造自得”“启发思维”“循序渐进”“专心有恒”“因材施教”等教学方法。 5.教师作用 他对教师提出了一条标准,那就是要“以其昭昭,使人昭昭”,即作为教师必须首先自己明白,再去教别人明白。 6.社会价值 他对教育作用的阐述,对“大丈夫”理想人格的议论,对教学过程及教学方法的见解,无不体现了对人的主观作用的提倡。孟子关于社会分工

与教育的论述,也是人类经济思想史、教育思想史上的出色一笔。 二、荀子的教育思想 1.教育目的 荀子的教育目的是培养“士”“君子”和“圣人”,为封建统治阶级提供所需要的人才。 2.教育作用 荀子主张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 方面是环境的作用。 3.教育内容 “礼”是荀子整个教育理论的核心。荀子认为:礼是一切事物的绳墨和一切行为规范。 4.教育方法 他倡导学以致用,重视实践的作用,强调认识的目的在于实践。 5.教师的作用 荀子认为教师的作用主要表现在:一是人性本恶,需要教师帮助学生“化性起伪”“拔乱反正”;二是为实现礼法兼治的社会,离不开教师的“正礼”作用。 6.社会价值 首先,他高度肯定和评价了教育作用;其次,荀子提出和发展了很多重要且正确的教育思想,在教育方法、教育作用上颇有成就,为教育的发展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再次,荀子高度肯定和评价了教师在教育中的作用,同时,倡导社会尊敬教师。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孟子荀子教育作用论的主要观点 孟子和荀子是古代中国教育思想的代表,他们对教育的作用有一些相 似之处,但也存在一些不同的观点。以下是他们主要的教育作用论观点: 一、孟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 1.人性本善:孟子认为人性本善,教育的作用是引导和发展人的善性,使之充分展示出来。 2.教育之重:孟子认为教育是重中之重,他提出“以保馀力,以俟休养,不遗人臣之事,教育之道也”。他认为,教育应该在人们尽力去做别 的事情之前,就应该开始进行。 3.教育以德:孟子主张以德育人,他强调教育的目的是培养人的德性,使之成为具有仁义道德的人。 4.教育要因材施教:孟子提出“人之性相同,习相殊”,他认为教育 应该因材施教,根据每个人的特点和不同的潜能给予不同的教育方式和方法。 5.培养君子:孟子认为教育的最高目标是培养成君子,君子具有仁义 道德的品德和修养,成为对社会有益的人。 二、荀子的教育作用论观点: 1.人性本恶:荀子认为人性本恶,认为人的本性具有贪欲和自私的倾向。教育的作用是通过道德规范和教育方法来抑制和纠正人性中的恶。他 认为,人的善是通过教育来培养和造就的。

2.教育与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荀子认为教育的目标是使人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他认为个人的修养有助于家庭的和谐、国家的治理和世界的平衡,教育的作用是通过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和智慧来实现这个目标。 3.教育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荀子认为教育不仅仅局限于学校和教育机构,教育涉及到社会的方方面面。他认为政府应该积极参与教育,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条件,同时他主张文化的普及,使教育贯穿于社会的各个领域。 4.修身为本:荀子主张通过修身来实现教育的目标。他认为,人应该控制自己的欲望和冲动,培养自律和自制力,通过修养自己的品格和思想来实现教育的效果。 总结: 孟子和荀子都强调教育的重要性和作用,他们的观点在一定程度上是互补的。他们都认为教育的目标是培养德才兼备的人,使之能够为社会和国家做出贡献。尽管他们对人性本质的观点有所不同,但都认为教育是可以改变和提高人的性格和品德的。在教育方法和实践上,孟子更注重个体差异,提倡因材施教;而荀子更强调教育的全方位渗透,特别强调教育对社会和家庭的作用。这些观点对于今天的教育实践仍然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浅析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之比较 孟子和荀子都是先秦时期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教育家、思想家他们都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他们也拥有自己的教育特色,并且其教育思想对后世影响甚大。本文将就《孟子》和《荀子》中孟子和荀子的教育思想稍作比较,以分析其异同。 一.“性善论”和“性恶论” 孟子主张“性善论”。告子认为,人性本来就无所谓善恶,人为善便善,人为恶便恶,如急水一样,引它东流便东流,引它西流就西流。而孟子却认为,“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所以,人性是人类所独有的,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人的必须,也是人的可能,但教育必须遵循人的内在依据“顺性”而因势利导。另外,教育是扩充“善端”的过程,教育的全部作用在于经过人固有的善进而达到对国家的治理。 在“争于气力”的时代,孟子的“性善论”的确显得软弱无力,所以荀子认为“性恶论”更能够说明问题。他认为,“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如果要发挥教育的作用,必须做到以下三点:首先,“性伪之分”。“性”与“伪”是一个相对的范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其次,“性伪合”。“性与伪乃是区别对立的,但也是联系统一的。性与伪就是素材与加工的关系,只要素材和加工的结合,“性伪合”,才能实现对人的改造,实现对社会的改造。最后,“化性起伪”。“化性而起伪,伪起而生礼义,礼义生制法度。”这样就达到了教化民众的作用。 孟子和荀子虽然在对人的本质是什么善或是恶上面有分歧,但是其理论的教育作用却是不谋而合,都是为了教化治民治国。赵杏根老师说过,孟子主张“性善论”,其“性”包括仁义礼智,属于人的社会属性;而荀子道“性恶论”,其“性”则是指的动物属性,即自然属性。孟子和荀子关于人性的争辩主要是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并无本质上的矛盾。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人是自然属性和社会属性的统一体,所以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他们的观点,并把他们的观点结合起来,以更好的认识人性及其对教育的作用。 二.“内发论”和“外铄论” 孟子可以说是中国古代内发论的代表人物。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万事皆备于我心”,人的本性就是恻隐、羞恶、辞让、是非四端,这是仁、义、礼、智四种品性的根源。人只要善于修身养性,向内寻求,这些品质就能得到发展。而如何才能达到人的内在修养呢?孟子认为,一是持志养气,“持志”即坚持崇高的志向。一个人有了志向和追求,他就会有相应的“气”即精神状态。二是动心忍性,存心养性,加强自己的意志锻炼,在逆境中磨砺以及扩充善端和“养心莫善于寡欲”,发挥理性思维的作用。三是反求诸己,也就是“厚于责己”。凡是须严于律己,时时反思,从我做起,从现在做起。另外,孟子还认为学习的基本要求是“深造自得”,即深入的学习和钻研,必须要有自己的收获和见解,如此才能形成稳固而深刻的智慧,遇事方能左右逢源,挥洒自如。由此可见,孟子强调思维的重要性。 主张“化性起伪”的荀子认为教育是不断地积累起的礼义或知识、道德,使原始状态的人性得到改变的过程,这是“外铄”的过程。他重视文化知识特别是古代典籍的学习,“学恶乎始?恶乎终?曰:其数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另外,荀子认为“君子生非异也,善假于物也。”强调外力的重要性。而且他还强调日积月累和坚持不懈,“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这些都属于其“外铄论”的思想。 其实,人的发展是内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外因通过内因而起作用。所以,孟子和荀子的“内发论”和“外铄论”我们应该辩证的看待,其对个人的修养都能起作用,但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