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古代教育思想家相比,他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下面是对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总结:

一、孟荀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是孔子的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孔子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荀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强调学习经典典籍,培养人的学问和知识;而孟荀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心性为主,注重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孔子采用的是“三纲五常”的教育方式,而孟荀则提出了“齐物论”的教育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孟荀教育思想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的教育思想与他的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首先,在教育目的上,孟荀强调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而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注重培养人的心性和智慧,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而荀子则更加强调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惩罚来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最后,在教育内容上,荀子更加注重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孟荀则更加注重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三、孟荀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的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共通之处,体现了一些普遍的教育原理和价值观。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孟荀强调培养人的性和命运的和谐统一,这与现代教育追求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这与现代教育讲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相呼应。最后,在教育价值观上,孟荀强调“以义立教”,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与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相契合。

综上所述,孟荀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与孔子、荀子以及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诸多的联系和区别。他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注重个体的心性和道德修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

孟子荀子人性论浅析及其异同比较(下) 1、“性”所指不同。孟子“性善论”中“性”主要指人的社会属性。“性者,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尽管他提到过一些人的自然属性,但却不承认这是本性中的性。而荀子“性恶”论中的“性”则主要是指人先天遗传的自然属性。“生之所以然者谓之性”(《正名》),荀子所讲的人性,是人的自然机能和性情。 2、对“性”本源的认识不同。孟子将普通的道德属性加在了“天”上,把“天”看成是一种抽象的道德规范,天道、人性合一。荀子提出了“天明人之分”的观点,“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并从理论上论证了要从人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同时,他还用天人之分的观点去论证了“性伪之分”:“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荀子·性恶》) 3、孟子强调先验的道德观,荀子强调后天的极伪而成。孟子通过“四端”论,说明了人的本性已经具有仁义礼智的“善端”,道德观念即是善端的扩充。同时,孟子还提出了良知良能来补充“四端”,同样“良能”也是生而就有的能力。而荀子指出“人之学者其性善”,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因此,他反复强调道德观念是后天学习积累而成的。从大方面说,孟子的性善论是站在历史事件已达到的静态成果角度,而荀子的性恶论则是站在动态的历史实践的追求过程角度。 1、人性追求目标同一为“善”。孟子不仅认为人生来本善,而且也认识到后天教育环境的不同导致最重的人性差异。基于此,他提出了追求善的人性目的论“明人伦”,即“父子有亲,君臣有父,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这样才会达到善的目的。可见孟子是以善为人性追求的最终目标的。荀子的性恶论虽然主张人性是生来为恶的,但他的性恶论追求的目标也是善而不是恶。“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这里不难看出他不仅提出了人性善的问题,而且还有一种追求善的倾向。他指出,“古之圣人以人之性恶,以为偏险而不正,悖乱而不治,故为之立君上之执以临之,明礼义以化之,重刑罚以禁之,是天下皆出于治,合于善也。”(《荀子·性恶》)由于认为人性恶,所以荀子要求通过圣人教化、用礼义法度引导人不断进步,从而达到最高境界——人人为善,合于善也。由此可见,荀子的“礼义之化”同孟子所追求的善有殊途同归、异曲同工之妙。这充分表现了孟荀人性论在追求目标上的一致性。 2、修养人性的方法同样为教育。孟荀在人性最好追求上都归结于善,在达到此目标的途径上,也都选择了通过教育来修养人性。前者是扩充善端,后者是化性为伪。 孟子认为教育首先是要通过反求诸己的自我教育。“学问之道无他,求其放心而已矣。”(《孟子·告子上》)孟子要求人们存心养性,“求其放心”,把失去的善找回来并扩充之。其次,孟子还十分重视教师对人性追求善的作用。他曾明确指出,“教人以善,谓之忠”、“夫子教人以正”(《孟子·离娄下》)由此,孟子对教育的重视可见一斑。 荀子由于主张人性恶,故他注重化性为伪,通过教育使人为善。“伪”是人为、加工的意思,在这里主要就是指教育,也就是说,只有通过教育才会使人变善,符合封建社会的伦理道德规范。 同时荀子也强调环境教育在人性善恶转化中的作用,“蓬生麻中,不扶自直,白沙在捏与之俱黑。”(《荀子·劝学》)基于此,他强调“君子居必择邻,游必就士”,使自己在优良环境中受到熏陶,从而使自己符合圣王之道,以达到善的目的。另外,荀子还提供了积习致善的方法。通过锲而不舍和持之以恒,达到“涂之人可以禹”的境地。 当然,除此之外,二人的人性论在一些细节上亦有相似之处,比如孟子的“物交物,则引之而已矣”与荀子“顺是”的类似,孟子寡欲思想同荀子节欲思想的相似等。 第二种观点 相异之处: 1、立论的基础不同。通过前面的探讨,我们知道了孟子是以人的社会道德属性作为其“性善论”的立论基础,他认为人具有“四心”,“四心”经过发展壮大又会成为“四端”,“四端”经过环境及个人的主观努力便会成为“善性”。而荀子则是以人的自然属性作为立论的基础,以人的本能为性,人因为有这些本能而相互争斗,残杀,最后导致社会秩序遭到破坏,荀子便是因人的本能而得出“性恶”的结论。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产生性善、性恶这两种相对立观点的根本原因,因此,立论基础的不同是两种理论的根本区别所在 2、实践的不同。(1)道德实践的目的不同,孟子主张修善的核心是“扩而充之”,找回失去的善端;而荀子则认为修善是为了除掉人的恶性,人为地去培养善心,即“化性而起伪” (2)“道德实践过程的不同,孟子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找回善心,因而主张顺着人性扩充;荀子则认为修善的主要目的是要除掉恶性,建立善性,

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儒家人性论对道德教育的积极意义 摘要:先秦人性学说是中国古代道德教育的基础内容,在中国道德教育史上占有重要地位。以孔、孟为代表的人性学说比道家更加重视人的德性及教育,主张以人的本质作为出发点,以成就人的德性和理想人格为目的;以荀子为代表的成性学说注重学习、教育和环境的作用,以建构合理的礼法兼具的道德规范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角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同时兼顾人的天性,表现为人道与自然、德性与德性、人格与修养相统一的特点,具有丰富的道德教育内容,包括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和成人之道。将先秦儒家人性论的道德内容融入当代道德教育,有助于培养社会主义新人和凝聚社会道德力量,同时有助于促进人的知情意、真善美的全面发展。 关键词:儒家;人性论;道德教育;真善美;理想人格人性论作为中国传统道德教育的理论支撑,是对人之为人的本质认识,生发于性与天道的交互过程之中,形成了不同的人性论学说。先秦儒家的不同学者围绕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核心问题,形成了性善、性恶的不同学说,但都以德性及其培育为落脚点。从道德哲学视域来看,先秦儒家人性论秉持人道原则,

以培育理想人格为指向,而理想人格以真善美的统一为内容,对当代道德教育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与现实意义。 一、先秦儒家人性的基本问题 一般而言,日常生活中的“性”是指属性、性质,如物理性、化学性等,是对事物各种运动状态的描述。在先秦人性学说中,“性”是指本性、本质,与情相对,“情”指情感、情态,指人的存在方式和内在规定。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被置于政治失序和道德失序的双重危险之下,引发了众多思想家对诸侯纷争、礼崩乐坏等政治社会现象的探讨,体现在道德领域即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问题。对此,先秦儒家学021者以天人关系、性习关系为论域,以德性为支撑,以圣贤为理想人格,表现为对人性善恶及成人之道的争辩中。儒家从孔子到子思、孟子,发展了较为系统化的性善学说。何为“性”?孔子认为“性”即人性,与“天道”相对,正所谓“夫子之言性与天道,不可得而闻也”。在孔子看来,人性就是德性,具有先天性,正所谓“天生德于予”。同时,德性表现为仁爱,展开于社会伦理关系之中,正所谓“性相近,习相远”。基于德性的先天性及社会性,孔子强调通过礼乐的教化恢复人先天的德性,从而培育“仁智统一”的理想人格和以仁爱为社会规范的大同社会。孟子沿着孔子的进路,明确指出人性本善,同时指出人具有理性能力,能够知善行善。关于人的理性,他指出人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教育思想之比较总结 孟荀是古代中国儒家学派的一位重要思想家,他的教育思想对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与其他古代教育思想家相比,他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下面是对孟荀教育思想的比较总结: 一、孟荀教育思想与孔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是孔子的弟子,他继承和发扬了孔子的教育思想,但也有一些不同之处。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孔子注重培养人的道德品质,强调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而孟荀认为,教育的目标应该是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其次,在教育内容上,孔子强调学习经典典籍,培养人的学问和知识;而孟荀认为,教育应该以培养人的心性为主,注重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最后,在教育方法上,孔子采用的是“三纲五常”的教育方式,而孟荀则提出了“齐物论”的教育思想,强调人与自然的和谐。 二、孟荀教育思想与荀子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的教育思想与他的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有着一定的共通之处,但也存在一些区别。首先,在教育目的上,孟荀强调实现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而荀子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通过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来实现个人和社会的稳定与安宁。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注重培养人的心性和智慧,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而荀子则更加强调通过严格的教育和惩罚来塑造人的道德品质和行为规范。最后,在教育内容上,荀子更加注重实用性的知识和技能的培养,而孟荀则更加注重人文知识和道德修养的培养。

三、孟荀教育思想与现代教育思想的比较 孟荀的教育思想在某种程度上与现代教育思想有着共通之处,体现了一些普遍的教育原理和价值观。首先,在教育目标上,孟荀强调培养人的性和命运的和谐统一,这与现代教育追求培养个体全面发展的理念相契合。其次,在教育方法上,孟荀强调启发内在的道德感悟和智慧,这与现代教育讲究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相呼应。最后,在教育价值观上,孟荀强调“以义立教”,注重道德修养的培养,这与现代教育强调培养学生的品格和价值观相契合。 综上所述,孟荀的教育思想具有独特的地位和特色,与孔子、荀子以及现代教育思想有着诸多的联系和区别。他的思想强调培养人的性与命运的和谐统一,注重个体的心性和道德修养。他的教育思想不仅对古代中国教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而且对现代教育也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01-05年的简答题

2001中外教育史试题 外国教育史 一,名词解释 1,苏格拉底教学法:此教学法是苏格拉底的精神助产术在教学中的具体运用。实际是一种讨论和辩论的方法,采用对话或提问来揭露对方在认识上的矛盾。也叫苏格拉底“助产术” 2,公学:最初是因为学校由公众团体集资兴办,所定教学目的又在于提高公众教育水平和培养一般公职人员所以称公学,但事实上,它仍是一种私立学校,并很快发展为只限上层社会子弟才能入学,教育的目的为培养未来的、具有特权的官吏和统治阶层人物。3,富尔法案:1968年5月、6月间法国爆发了“五月风暴”,戴高乐总统批准了当时以教育部长富尔命名的《高等教育方向指导法案》,简称《富尔法案》,成为战后法国高教改革的总的法令基础,三个中心原则:自主自治;民主参与;学科相通。 4,国防教育法:为对抗苏联人造卫星的反射,取得科技的居先地位,美国联邦政府于1958年9月颁布战后的重要教育大法,即“国防教育法”,此法共有10章,中心内容是增拨教育经费,加强科学技术方面的教育,训练人才,具体措施如下:加强普通公立学校的数学、科学、与外语教学,改编课程内容,突破旧教材的落后局面;加强现代技术教育,设置各种现代化的媒介;对高等学校的教学与科研经费予以大量补助,以奖励科研的发展;发放大学生学习贷金;确定“国防奖学金”。1964年又决定延长到1968年,内容上也作了新的补充;1982年又讨论了新的补充。 二简答题 1,卢梭在其自然教育理论中提出了那些观点? 答:1)论自然的和自由的教育: 强调对儿童进行教育,必须遵循自然的要求,顺应人的自然本性,反对不顾儿童的特点,按传统与偏见强制儿童接受违反自然的所谓教育,干涉或限制儿童的自由发展; 2,苏霍姆林斯基关于教育目的的基本观点是什么? 3,要素主义教育理论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三,论述题 杜威在其教学理论中提出的基本观点对我们今天的教学改革有何借鉴意义? 中国教育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1,有教无类: 2,文翁兴学: 3,常科: 4,监生历事制度: 5,京师大学堂: 二,简答题 1,汉代“独尊儒术”的文教政策的主要内容及影响 2,韩愈教师思想的主要观点。 3,蔡元培“五育并举”教育方针的主要内容 三,论述题 试分析评价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 2002年中外教育史入学考试 中国教育史部分 一,名词解释

孔孟荀思想异同及儒家思想变化原因研究综述

孔孟荀思想异同及儒家思想变化原因研究综述 作者:张春妮 摘要:儒家学派是先秦诸子中对后世影响最为广泛和深远的一个学派,由春秋 末孔子首创。作为儒家学派后继者,孟子与荀子继承并发展了孔子儒家学说主张,虽说同源共流,但孟荀在先师原儒的基础上发展,糅合自己的思想,与孔子的思想到底有所不同,之二人观点亦有相悖之处。从孔孟荀三者的学说主张可以探索出儒家思想变化及其原因。本文通过分析今人学者对孔孟荀研究的总体概况,梳理、总结了相关文献,开展进一步的研究。 关键词:孔孟荀,学说主张,儒家思想变化,原因 一、前言:儒家思想是中国古代思想的主干,自孔子确立以来,迄今两千多 年,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文化精神的主要代表和集大成者。 孔子创立儒家学派,孟子和荀子进一步展开儒家的思想体系。这些儒学的奠基人提出儒学的思想框架,确立基本的理论原则,使儒学初具规模。 孔子是儒家学派创始人,其思想为后来的儒学发展奠定了基础,也规定了基本的大致思路向。 孟子和荀子对孔子思想的发挥和引申,使儒家思想的价值体系取得了不同的发展形态。那么他们三人的学说主张有何异同呢?为什么儒家思想到了孟子和荀子这里会出现不同?儒家思想变化的原因是什么?为了探究了解以上问题,笔者主要通过中国知网、国开在线论坛、百度学术等,以"从孔孟荀思想异同到儒家思想变化原因研究综述"为主题,以"学术文献"为范围,进行模糊匹配检索。收集了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综述。 二、孔、孟荀三人的同根同源 春秋末年,孔子根据老子对礼制的一些见解,但又屏弃了老子思想中的消极成分,在老子思想的基础上,孔子加以吸收、改造和创新,创办了儒家学派。儒家学派极为重视伦理道德在政治中的作用,他们在理论上阐述忠孝仁义的政治意义和政治功能,其中,仁得到了诸位儒学宗师的特别关注。孟子继承了孔子仁的思想,又在性善说的基础上进行了发挥,并将之应用于政治,提出了仁政思想。荀子在政治思想上,坚持儒家的礼治原则,同时重视人的物质需求,主张发展经济和礼治法治相结合。在德治教化上,儒家学派主张以德治国和教化百姓。德治的要求首先是针对统治者的,在孔子看来,统治者要在道德修养方面达到一定的程度,才能实现有效的统治。孟子也认为,统治者自身的道德修习是实行理想政治的前提条件。荀子在这之上揉入自己的“性恶论”思想,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意义,他说:“我欲贱而贵,愚而智,贫而富,可乎?曰:其唯学乎!” 二、孔、孟、荀三人的同源异流 由于人性理论的差异,造成各自特点与侧重。孔子在人性分智愚的基础上,

荀子的性恶论比较

孟轲与荀况的教育思想的比较 荀子和孟子二人,荀子主张性恶,孟子主张性善,二人的不同不在于儒家“仁” 的思想差异,也不在于儒家逻辑论证方法的差异。孟荀二人之所以能成为早期的儒家大师,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孟荀二人在思想方法论上的一致。荀子和孟子之所以不同,是因为二人在儒学的理想与实践上有着不同的侧重。表面上看性善和性恶正好相反,实际上却更加反映了荀子和孟子二人极为一致的儒家本色。那么这两大理论的共通与相异之处究竟表现在哪里?故此,特将此二人的人性论做一简单比较。 1.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相同点 孟子和荀子都认为性不是不可以改变的,不是决定一切的,所以所谓性善性恶,先天后天,也就无所谓善恶,性善性恶只是二人逻辑论证的不同前提而已。孟子的“善”出乎心性,但是“或相倍蓰而无算者,不能尽其才也”“苟得其。养,无物不长;苟得其养,无物不消” 。仁义者,“求则得之,舍则失之” 。先天虽有的,后天也有可能会失去。荀子的君子“化性起伪”“强学而求有之” ,。先天没有的,后天也可以具备。所以先天有没有并没有关系,关键是要看后天能不能拥有。所以说,性善论和性恶论在这一点上并没有本质的不同。关于“仁”的主张,二人观点一致,强调后天实践一致,并且性善论和性恶论的独断的逻辑论证方法也是一致的。从儒家的性质上看,儒家的发展,有一个由“仁”向“义”“礼” 、,直至向法家的“法”过度的流变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性善论与“义”相联系,性恶论与“礼”相联系,核心是“仁”“义”与“礼”仍然是仁,之所以有性善。论与性恶论的不同,则是由于历史环境的变化。“义”与“礼”变了,性善论与性恶论变了,但是“仁”并没有变。孟子和荀子同为儒家大师,其政治论点之归宿全同,而出发点则小异。孟子信性善,因此注重精神上的扩充,荀子信性恶,因此注重物质上的调剂。孟子说“辞让之心人皆有之” ,荀子正好相反,说争夺之心人皆有之。所说出发点的小异指孟子和荀子二人的论证手法不同,归宿点的全同是指其儒家的本质的一致。另一方面,荀子的性恶论和孟子的性善论的观点虽然截然相反,可是他也同意,人人能够成为圣人。孟子说:“人皆可以为尧舜。”荀子也承认:“涂之人可以为禹。”这种一致,使得有些人认为两位儒家并无不同。所说人皆可以为尧舜与可以为禹的一致,当指儒家的人文精神和躬行实践的原则。 2.孟子性善论和荀子性恶论的不同点 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人生来都有一种最基本的共同天赋本性,这就是“不忍人之心” ,也就是所谓的善心,这种善心是人生来就有的。孟子说:“人皆有不忍人之心……所以谓人皆有不忍人之心者:今人作见孺子将入于井,皆有怵惕恻隐之心;非所以内交于孺子之父母也,非所以要誉于乡党朋友也,由是观之无恻隐之心,非人也;无羞恶之心,非人也;无辞让之心,非人也;无是非之心,非人也。恻隐之心,仁之端也;羞恶之新,义之端也;辞让之心,礼之端也;是非之心,智之端也。人之有是四端也犹其有四体也。(公孙丑上) ” 孟子认为,人的天性是善良的,人人皆有“不忍人之心” ,这种“不忍人之心”即是善心.孟子将这种“不忍人之心”概括为四端,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辞让之心和是非之心,这四心同作为道德之理的仁、义、礼、智一一对应,对于一切有理性的人都有效。四端之中,以恻隐之心最为突出,最易为人所体会,孟子常以次概括其他三端,又撑称此为“不忍人之心” 。这四心是人类的本质特征,没有这四心就不属于人类。孟子甚至认为人的这种善心是人同兽类不同的唯一根据。孟子说:“人之所以异于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说的意思是任何禽兽的区别,就在于人的天性具有仁义而已。众人不知仁义,往往把他抛弃了,君子是随时知道仁义的可贵而保存它。舜是个圣人,他明白天下万事万物的道理,又详细考察做人的大道;完全顺着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与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孟子和荀子都是我国古代儒家学派的着名代表人物,然而二者的教育思想既有共同之处,也存在很大的区别: (1)共同点 首先,在教育作用问题上,孟子和荀子没有什么分歧,二者都重视教育在社会发展和个人成长中的作用。 孟子认为教育对个人的作用在于把人天赋的善端加以保持、培养、扩充、发展,或把已经丧失的善端找回来,启发人们恢复天赋的善良本性,使之成为道德上的“完人。”教育的社会作用则是“行仁政”、“得民心”。他说:“善政不如善教之得民也。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他认为好的政治既非完善的政治制度,也非高明的统治手段,而是教育。教育通过讲明父子、君臣、夫妇、长幼、朋友等“人伦”规范,普遍提高民众的仁义道德水平与智慧、能力,形成良好的社会习俗,天下也就“归仁”了。 荀子也是高度重视教育的作用。他认为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他指出凡人都可以通过“化性起伪”,改变自己的恶性,化恶为善,而成为君子甚至禹那样的高尚人物。荀子主张的教育作用主要包含两个方面:一方面是人的主观能动性,一方面是环境的作用,因而,化性起伪是环境、教育和个体努力的共同结果。 其次,在教育目的和教育内容上,而这也有相同的见解,即都认为培养统治人才是教育的最高目标,并且都强调道德教育的是教育内容中的重要方面。 孟子认为办教育的目的在于“明人伦”。所谓的“人伦”就是五对关系:“父子有亲,君臣有义,夫妇有别,长幼有序,朋友有信。”“明人伦”的教育目的决定了他的教育内容是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体。孟子认为仁义礼智的基础就是“孝悌”。以伦理道德为基本教育内容,以“孝悌”为伦理道德基础的教育,是整个中国封建社会教育的重要特点。这一点,与荀子的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理法的“贤能之士”的教育目标是不冲突的,而荀子整理“五经”为教育内容,与孟子“孝悌”的教育内容更是一脉相承。 (2)不同之处 首先,在人性论上的分歧是二者最大的区别: 孟子肯定“性善论”,认为人人都先天具有仁、义、礼、智四个“善端”。这四个“善端”是每个人与生俱来的,因而从理论上讲,人人皆可为尧舜。但是,仅有这些“善端”是不够的,必须加以扩充,使之达到完善的境地,就可以成为圣人。相反,由于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人们的“善端”受到破坏,心灵遭到“陷溺”,就会成为小人、恶人。 荀子学说中最突出的是与孟子“性善论”相对立的“性恶论”,他认为人性是人与生俱来的自然属性,它完全排除任何后天人为的因素。他说:“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这就是说,与生俱来的本能是“性”,而后天习得者为“伪”。荀子指出孟子所说的人性善,实质上是“伪”而不是“性”,他认为人的本性是恶的,而人的善德是后天习得的。这一点较孟子的“良知”、“良能”具有更多的唯物主义色彩。 其次,由于哲学观和人性论上的区别,导致孟子和荀子在教学思想上也存在较大差异,孟子主张“内发”,而荀子更倾向于“外铄”。 在学与私的关系上,孟子比较强调“思”,主张深造自得,专心致志;而荀子更提倡“学”。孟子的这种观点是受其唯心主义思想影响,夸大“思”的作用而忽视“闻见”,过多强调理性认识。 另外,在教学过程上,孟子将其视为“存养”、“内省”、“自得”的过程,把它看成是发扬人天上的善性过程,唯心主义的倾向较重;而荀子把教学过程看成是闻见、知、行三个环节,更可贵的是强调学是要落到实践上,充分反映其唯物主义的思想,具有较多的客观性。 以上就是孟子与荀子二者在教育思想上的相同与分歧的分析,应该说,二者都有值得我们吸收、发扬的可贵之处,对于他们各自的缺陷,我们应该取长补短,借鉴吸收。

孟荀“仁”“礼”思想之异同

孟荀“仁”“礼”思想之异同 孟荀子是我国战国时期的著名学者,被誉为“儒家三大家”之一。他的思想体系非常严密,坚信“性恶论”,主张通过“君子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实现社会和谐。在孟荀子的思想体系中,仁和礼是关键概念。本文将探讨孟荀“仁”“礼”思想之间的异同点。 一、仁的内涵 1、孟子的“仁”是人性中的良知 孟荀子认为,人性本恶,没有什么正直的思想。但是,仁可以通过各种努力提高、强化、培养。他主张仁是人性中的良知,是人类对于内心道德感受的表述。 例如,孟子的“仁不以规矩比”,强调仁是无法刻意制定规矩进行比较的。这是因为孟子认为仁是人性根本的道德感和内心真正所想所感的体现。而规矩只是外部的约束和规范,相对孟子来说是次要的、辅助的。 2、孔子的“仁”是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行为 孔子之所以被誉为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原因就在于他提出了“仁”的概念。在孔子看来,“仁”不仅是人性内在,更是外部表现的道德准则。孔子认为,仁是内心的感受和外在的行为的结合体,是对他人的关心和爱护。 孔子之所以很重视仁,是因为他相信通过仁能够建立起和谐的社会关系、维护稳定的社会秩序。与孟子不同的是,孔子强调仁的外在行为表现是非常重要的。在孔子的经典《大学》中便有“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话语,意义即在于强调了仁的内外整合重要性。 1、孟子的“礼”是社会规范和准则 在孟荀子的思想体系中,礼是一种社会规范和准则。孟子认为,礼乃诸侯之所以为诸侯,君子之所以为君子的法度,是一种可以帮助人们合理协调的行为规范。 孟子的礼重视个人对于社会邻里关系、亲戚与朋友交往、君臣关系的建立、义务以及职责的履行等方面的考虑。 2、孔子的“礼”是文化和教化体系 与孟子不同,孔子对于礼的认识更加广泛和深入,不仅局限于一种社会规范和准则,还包括了文化和教化体系。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之比较 人性论是贯穿整个中国哲学史的重要内容之一。它的核心问题是:人的本性是什么?而以孟子性善论和荀子为代表的性恶论给出了两个截然不同的、相互对立的答案,并且争论了两千余年未有结果,而人性问题也在这不断的争论中向前发展,逐渐成熟。 一、孟荀人性论的斗争性 1、时代背景不同。孟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中期,此时的社会风气很差,孟子想要改变这种现状,于是提出了性善论,并告诉人们人性本善,只要不去学习坏的东西,不被坏的社会风气所同化,我们自身便不会变坏。这实际上是一种善意的欺骗和自我催眠,这与当时的社会现实相差甚远,被认为是过于理想化了。而荀子所处的时代是战国末期,秦统一之势已经势不可挡,每次伐攻都是数十万人。看到这些,荀子有些绝望了,看清了成王败寇的本质,社会现实趋向恶化,知道自我催眠已经不管用了。为了使人们向善,必须充分让人们认识自身的缺点,才能心悦诚服地改正,因此他提出了性恶论。 2、根源不同。孟子认为人性善的根源不是来自人后天的习得,而是产生于先验的良知良能。孟子所说的良知良能,一部分是人在没有接触社会实践的情况下所具有的生物本能,一部分是以血亲关系为基础的仁爱关系,这就是孟子性善论赖以立论的基础。[1]而荀子人性恶的根源则在于人本身具有的本能。这种本能不是通过学习得来的,不是人为促成的人生来就有耳目之欲、声色之好、求利之心,都

是饥而欲食,寒而欲衣,劳而欲息,声色之好。但这种本能如果任其发展,不加节制,不加约束,就必然要产生争夺、残杀等邪恶的事情,造成社会混乱,因此他认为人性本恶。 3、对性概念的界定有所不同。从一开始在性的概念的界定上,孟荀就发生了内圣与外王两个对立的价值取向的分野。“孟子言性善,乃谓人之所以为人的特质是仁义理智四端。荀子言性恶,是说人生而完具的本能行为中并无礼义;道德的行为皆必待训练方能成功。孟子所谓性,与荀子所谓性,实非一事。[2]在对性的界定上,孟子善意地看待人和人生,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荀子则以一种冷峻严厉的目光审视人和人生,不相信人能够自我完善。“孟子代表儒家的理想主义的一翼,稍晚的荀子代表儒家的现实主义的一翼。”[3]尽管孟子主张人性本善,荀子主张人性本恶,但他们都无一例外地看到了善恶的并肩而存。孟子强调性善的一面,是立足于他的仁政理想;荀子强调性恶的一面,是立足于现实人心的状况。 4、关于修身问题的不同主张。孟子强调心性本心,荀子强调本能欲望。由此也致使二人在对待修身问题上有不同主张。孟子站在性善论的观点上必然强调人的内心修为,他发展了孔子提出的“为仁由己”。“仁”成为孟子学说的核心概念;而荀子力主性恶,强调外在的礼仪规范,走的是孔子“约之以礼”的路线,“礼”也就成为荀子学说的中坚术语。孟子重于心,荀子重于学。孟子主张扩充本性,主张养气,重视发挥本心的作用,重视自我修养、自我反省的功能。荀子主张化性起伪、改造本性,主张治气,重视学习的作用,重视教育培养、社

孟荀内圣外王观比较研究

孟荀内圣外王观比较研究 孟荀内圣外王观比较研究 孟子和荀子是中国哲学史上的两位伟大思想家,他们对中华文明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被称为“前期儒家”的代表人物。虽然他们的思想有相似之处,但在看待世界和人类精神的方向上却存在着很大的区别。本文将结合孟荀两家的内圣外王观,通过比较来探讨他们的不同之处。 1. 内圣 孟子认为,人就是渴望恶行,但同时也具有天性中的良知。只要养成了正义、诚实、谦虚等一系列美德,这些美德就会成为它内在的本性。而这种本性就是内圣。孟子强调内在的 moral sense,强调道德感知能力在人的本质中具有的重要性。 荀子则主张“性恶”,人性本源是不良的。人需要通过培养和训练来达到后天的修养。荀子认为,对人性的塑造不是基于天生的恶,而是通过外在的环境和教育,人才能具有决定性的改变和进步。因此,荀子不倡导谈论人性,而强调教育和修养。 2. 外王 孟子认为,外在行为显露出来的德行应该是外圣。如果一个人在自己的行为举止上能够表现出尊重、敬爱、关爱和体谅他人,就可以成为外圣。因此,对人的生活、工作和社交中的一切情况都应该有一种合乎情理的行为要求,这就是外圣。

荀子的外王观是基于行为的规范,这种规范过于理性化和机械化。主张人应该向自然界效仿,走自然的路线。他认为如果人类把自己的生命放在道德原则的约束之下,就能够远离贪欲和功利主义,而具有道德自律和精神独立。 3. 中介 孟子和荀子不仅在内圣和外王观方面存在不同,而且在中介方面也有所区别。孟子强调中介,而荀子则不太关注。中庸不仅代表着道德美德的平衡,还代表了权衡冲突观点的平衡。孟子认为任何事物如果去极端都是不好的,要维持事情的平衡就需要中介。 荀子认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是由人类智慧的创造刚刚实现的。荀子提出的并不是对人际关系的规范,而是建议社会成员去寻求他们在世上扮演的具体角色和职责。这种角色和职责无疑需要某种平衡,在那种平衡中即是人的尊严和价值所在。因此,荀子认为“天下大事,必作于细微”。 4. 德 孟子和荀子对德的评价也存在差异。孟子认为,德是一种道德感知的能力,是人的本性,具有天赋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孟子强调培育德行,即对人的修养和提高。因此,德不仅是天赋的,也是可以通过修行和努力培养的。 荀子认为,德行是由道德价值观念的形成而成。荀子强调理性,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比较孟子和荀子教育思想的异同 孔子、孟子、荀子作为先秦早期儒学的重要代表人物,在教育方面提 出了许多有价值的见解,为我国古代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为 进一步探讨儒家教育思想在建设社会主义教育事业中的作用,在文学视角 下对其代表人物孔子、孟子、荀子的教育思想进行分析和比较研究。 一、文学与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 无论是孔子、孟子,还是荀子,都是以其人性论作为其思想的理论基础的,孔子认为“诗以言志”,可见儒家是认同通过文学形式表达自己的人性 需求的,因为郑国的诗歌多表达男女个人之间的爱情。孔子主张“放郑声”,所谓“放郑声”只是主张祭祀不应使用郑国诗歌,孔子整理的诗经中 并未删去郑国此类诗歌。可窥见孔子人性观之一斑。在我国教育史上,儒 家学派的鼻祖、儒家教育理论的奠基人――孔子是较早提出人性问题的学者。其在《论语・阳货》中谈道:“性相近也,习相远也。”从而成为我国 教育史上最早提出这一命题的教育家。这一命题也成为其人人应当受教育、人人有可能受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孔子的教育思想就是在这一理论的指 导下形成和发展起来的。 被尊称为“亚圣”的孟子认为,“乃若其情,则可以为善矣,乃所谓善也。若夫为不善,非才之罪也。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 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铄我也,我固有之也,弗 思耳矣。”[1]认为人性之善良,就好比水之本性是向下流淌一样;而人没 有不善良的,水也没有不往下流的。基于此,孟子提出了“性善论”,成为 继孔子之后第一个具体回答人性问题的教育家。“性善论”是孟子教育思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docx2

关于孟荀人性论比较的论文综述 冯友兰曾言:“儒家之中,荀子的思想与孟子的思想针锋相对。有人说孟子代表儒家的左翼,荀子代表儒家的右翼。这个说法尽管很有道理,但是概括得过分简单化了。”那准确的说,孟子人性论与荀子人性论的关系又是怎样的呢? 查阅了二十篇近十年的相关文章,我发现学术界关于二者的人性论关系的看法,早已摆脱完全极端或片面的认为两者完全对立的分析,而是趋向于在两者外表的不同中寻找其内在的统一。研究比较孟子、荀子的学者从不同的角度比较二者的异同,但通读其论文,大家有着近乎统一的观点,一言以蔽之:孟子与荀子的人性论思想,在理论形态上互相对立,在逻辑意蕴上互相补充。 一、孟子荀子人性论的思想渊源 中国哲学史上, 孔子最早论述了人性的问题,“性相近也,习相远也”。“性”是指人的本性,“习”是指习俗, 孔子只指出了人人有相近的本性, 并未明确性善性恶, 但实质上也包含了性善性恶两种可能。正是“性相近”与“习相远”之间的矛盾引发了孟子与荀子的性善性恶论之争。孟子认为人性善, 荀子认为人性恶。孔门后学往往将“性相近也, 习相远也”理解为人性有善恶, 子宓子贱、漆雕开、公孙尼子“皆言性有善恶”(《论衡·本性》) 。 “性相近”方面发展为孟子的性善论, 孟子认为性是人所以为人的原因, 认为“生之为性”必将混淆犬之性, 牛之性与人之性的区别。告子曰:“生之谓性。”孟子曰:“生之谓性也, 犹白之谓白与? ”曰:“然。”“白羽之白也, 犹白雪之白; 白雪之白, 犹白玉之白欤? ”曰:“然。”“然则犬之性犹牛之性, 牛之性犹人之性欤? ”(《孟子·告子上》) 。 “习相远”方面发展为荀子的性恶论。荀子的性是指人天然的自然属 性,“性者, 本始材朴也; 伪者, 文理隆盛也”(《荀子·礼论》) , 孟子与荀子对“人性”的界定是有差异的, 孟子的反对“生之为性”, 而荀子将“本始材朴”作为“人性”。 但无论是孟子还是荀子,他们都将“人性”当作是一种先验的东西,与生俱来的自然本性。虽然他们也意识到“善”或“恶”与猴天的学习与教化有关,但最终还是把“善”或“恶”当成了人的先验本体。 总之,两者看似天壤之别的人性论有着共同的理论基础,正是孔子的“性相近,习相远”为他们的人性论提供了理论来源和依据。 二、善与恶的根源 孟子主张人性善、荀子主张人性恶,人性“善”与“恶”的根源是什么呢?他们各自分别进行了答复。 孟子认为人性是“善”的,“善”的根源在于人本性的四种善端。孟子强调在人的意识中,有一种先验的善的萌芽,这是人之异于禽兽的本质特征。他认为人心所固有的“善端”不仅是先验的,也是超功利的,这种“善端”分为四种,即所谓的“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

试述儒家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试述儒家教育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儒家文化是中国封建社会的正统文化,几千年来它对中华民族的民族性格和民族心理的形成有着潜移默化的影响。中国儒家教育思想作为儒家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中国历代教育思想和教育实践的基础,具有丰富的内涵。它的形成与发展在不同的阶段有着它不同的特点,这里笔者将借着自己学到的浅陋的知识来浅述它的不同阶段及其特点。 儒学教育的发展是在儒学思想发展中潜移默化的发展的,儒学教育的发展是儒学思想发展的一部分,而儒学思想的发展又时刻影响着儒学教育的发展。儒学思想发展及其阶段的特征无不烙印在儒学教育中,故笔者将儒学教育的发展与儒学思想发展相结合的角度来概括其发展的不同阶段及其不同发展阶段的特点。 儒家教育主要有四个发展阶段,第一阶段是先秦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创立原始儒学,子思、孟子等先后发展了孔子的基本思想,渐成的一个学派。先秦原始儒学以仁、礼为基本内容、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中心、体现了儒家先贤的人本主义精神,是当时的一门“显学”。原始儒学的形成与发展经历了由孔子到荀子,历时二百五十年。该时期的儒学的特点从礼乐文化向法制文化的转移,以伦理为本位,以人道为心中的理论定位,人本主义高扬。 春秋时期, 教育与学术由官府垄断, 孔子提出"有教无类"的旗帜,以私人身份招徒讲学,创办了我国历史上 第一所私人学校。选编了《诗》,《书》,《礼》,《乐》,《易》,《春秋》六种教材; 将内容分为"德行","言语","政事","文学"四科进行教育. 孔子在其丰富的教学实践的基础上,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教育理论和教学方法. 教育目标是培养君子仁人教育对象则"有教无类"; 教学原则是因材施教, 教学方法采用"循循然善诱人"的 启发式,要求弟子学思结合,举一反三,学而时习之,温故而知新; 重视德育,智仁勇并举而以仁为中心。 而孟子时期,他继承和发展了孔子的“性相近”及德治思想思想,发展为“性善论”和仁政学说。孟子从其主观唯心主义哲学出发,提出了包含人格平等的意味的性善论。他认为,人生来就有不学而能的“良能”和不虑而知的“良知”,仁、义、礼、智等都是人原有的本性。在孟子看来,教育对个体的作用就在于“存心养性”,在于求其放心。孟子从其仁政说出发,强调教育在社会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他认为“善教”对社会的作用比“善政”更重要。“善政,民畏之,善教,民爱之。善政得民财,善教得民心”。“善教”是成为孟子实施其社会理想的最佳途径。孟子认为“善教”就是,人民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统治者再兴办学校,用孝悌的道理进行教化,引导他们向善,这就可以造成一种“亲亲”、“长长”的良好道德风尚,即“人人亲其亲、长其长,而天下平”。 到了战国时期的荀子,尽管他提出了与孟子相反的“性恶论”,但是,他认为教育对人的成长起着“化性起伪”的作用,任何人只要肯努力,经过长期的教育,就可以改变人的本性。他思想中教育目的是培养由士到圣人的各种治术人才,故要求教育培养能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而这是对孔子“学而优则仕”思想的继承。且在教育内容方面,荀子重视《诗》、《书》、《礼》、《乐》、《春秋》等儒家经籍的传授。而诸经之中,荀子尤重《礼》、《乐》。荀子认为教育是“化性起伪”的过程,是不断地积累知识、道德的过程,因此,在教育思想上,与孟子“内求”的思路相反,他更强调“外铄”;在学与思的关系上,更侧重于“学”。荀子特别重视教师的地位和作用,竭力倡导尊师。 第二阶段是汉代新儒学发展时期。该阶段的儒学是一种受官方支持而为一尊的御用之学,它以董仲舒为代表,以经学为表现形式,并与谶纬相结合,兼综阴阳、名、法、黄老诸思想,形成有别于先秦时期的新迷

孙培青《中国教育史》(第3版)课后习题答案详解-第3章 战国时期的教育

第3章战国时期的教育 1.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答:自公元前475年起至公元前221年止,中国进入了战国历史时期,私学兴起于春秋时期,到战国时期呈现出鼎盛的状态,无论在其规模、人数以及所取 得的成就上。促使私学兴盛的主要原因在于: (1)经济状况 战国时期是个社会大转变时期,新的封建生产关系在奴隶制的母胎里逐渐 成熟,生产力大解放,生产大发展,经济状况大为改观,为更多的人脱离物质生产从事脑力劳动,为思想、科学、文化、教育的发展提供了更丰裕的物质产品 和更宽广的活动舞台。 (2)养士之风盛行 战国时代,诸侯国之间争雄加剧,一国之内公室与私门的争斗也愈演愈烈,因之养士之风大盛,士阶层的活跃,为战国时期私学和思想学术的发展提供了 坚实而广泛的社会基础。由于各国执政者竞相养士,使士成为一种受人青睐的 职业,于是,士就成了人们择业的对象,人们竞相学习做士,形成一股社会风气。由于士需经过一定的学习与训练才能造就,因此人们需要拜师求学,这就 促进了私学的大发展。 (3)百家争鸣 百家争鸣发端于春秋战国之际的儒墨之争,形成蔚为大观的诸子纷争局面 则是在战国时期。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呈现出相当复杂的局面,各个学派之间、同一学派不同流派之间,既相互斗争又相互影响和吸取。为了发扬本学派的观点,各家就大力的提倡教育,对其进行宣传,大量兴办私学也成为主要的方式,也直接推动战国时期私学的兴盛。 战国时期养士之风盛行和百家争鸣展开,促进了私学的繁荣,可以说有多 少家学派就有多少家私学,对教育发展影响最大的则为儒、墨、道、法四家私学。

2.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与意义。 答:(1)稷下学宫的性质和特点 稷下学宫的出现意味着先秦士阶层发展的登峰造极,也表现了养士之风的 制度化。作为特殊历史条件下的产物,稷下学宫与之前的官学、与同时代的一 般私学、与以后时代的官、私学校相比,都显得独具特色。 ①稷下学宫的性质 ⅰ稷下学宫是一所由官家举办而由私家主持的特殊形式的学校。由于养士、用士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目的,这就决定了它是由齐国官方出资举办的学校,从 这个意义上来看稷下学宫是官学。同时,稷下学宫的教学和学术活动,由各家 各派自主,齐国官方并不多加干预。从此意义上又可以说稷下学宫是私学。 ⅱ稷下学宫是一所集讲学、著述、育才活动为一体并兼有咨议作用的高等 学府。学宫的创设以“招致贤人”、“得士以治之”为目的,这一目的决定了学宫 不是一所以普及文化知识为己任的基础学校,而是一所以学术活动为主要任务 的高等学府。同时,稷下学宫还成为一个事实上的资政议政机构,政治色彩十 分鲜明,干政议政作用十分突出。 ②稷下学宫的特点 ⅰ学术自由,这是稷下学宫的基本特点。容纳百家是学术自由的一种表现,在稷下的各家各派的学术地位都是平等的,欢迎游学,来去自由;相互争鸣与 吸取是学术自由的又一种表现,战国时期的政治多元使百家论辩成为风气。学 术论辩带来稷下诸子学派的吸收、交融和分化、嬉变。 ⅱ待遇优厚。稷下学宫发扬了礼贤下士的风格,给稷下学者非常优厚的待遇。“不治而议论”是齐国君主给予学者们的很高政治待遇。待遇优厚还表现在 物质待遇上,对稷下先生优越的物质待遇甚至惠及其弟子,也是稷下学宫能长 期兴盛的重要原因。 (2)稷下学宫的历史意义

中外教育史课后习题汇编.doc

中国教育史 第一部分:中国古代教育 1.六艺教育的内容是什么? 2.孔丘在教育史上有哪些贡献? 3.分析战国时期私学兴盛的原因。 4.试述稷下学宫的性质、特点和意义。 5.试比较墨儒教育思想的异同。 6.比较孟荀教育思想的异同。 7.评述法家教育思想的得失。 8.评《学记》对教育理论的贡献及历史地位。 9.汉朝文教政策是如何演变的? 10.概述汉朝学校教育发展的基本情况。 11.评述董仲舒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和历史影响。 12.论述魏晋南北朝教育制度方面出现的新变化。 13.比较南北朝学校教育的异同。 14•试析颜之推教育思想与社会历史现实的关系。 15.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对其教育的发展有何作用? 16.隋唐时期在教育制度上有何创新?教育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17.隋唐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发展有何影响? 18.韩愈在教育理论上有什么新的发展? 19.北宋“三次兴学”的具体内容是什么? 20.分析书院产生的原因及两宋书院的特点。 21.试论宋元时期蒙学教育的基本经验和现实启示。 22.宋元时期科举制度对学校教育的影响。 23.朱熹是怎样论述“小学”和“大学”教育的? 24.述评朱熹道德教育思想。 25.明代书院的发展特点及东林书院的特点。 26.王守仁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是什么?有什么积极意义? 27.试论王守仁的儿童教育思想及意义。 28.诂经精舍和学海堂的特点。 29.试析黄宗羲“公其非是于学校”的思想。 30.王夫之的道德观有什么特点? 31.颜元提出的“真学”“实学”及“习行”的具体内容是什么?有何积极意义?第二部分:中国近代教育+现代教育 1.概述近代教会学校的发展情况,评析教会教育的性质和作用。 2.简要介绍洋务学堂的发展情况,并评析其特点。 3.评价洋务留学教育的历史作用。 4.评述“中体西用”的洋务教育指导思想。 5.维新派的教育实践及康有为、梁启超、严复的教育思想。 6•清末新政教育改革的基本内容有哪些?评价其历史地位。 7.评述《壬子揆丑学制》的内容、性质和特点。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的异同及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孟子和荀子人性论对现代教育的启示 在孟子与荀子学说中,人性论都是他们各自思想体系的基础,同样是人性论,荀子与孟子却得出了完全相反的结论。当我们仔细研读他们关于人性问题的表述,发现虽然结论不同,但在逻辑上并不相背,而且在理论使命上也是大致相同的,仿佛只是说法不同而已,如同从手心与手背两个方面来看同一只手一样。孟子与荀子人学体系的基本结构相似。他们学说的核心都致力于人学的体系化,而天人关系问题都是其全部学说的立论基础。仅从各自的人学基本概念上看也有相似之处,他们各自都将人分解为心与性,并从性、心、天的角度来建构人学价值理论。孟子与荀子都承认人的自然本性是客观存在的,人的欲望是不可去除的,因而都具有自然主义倾向。孟子与荀子都主张对人性进行改造,体现在他们学说中的基本儒学价值观并没有本质上的改变。尽管如此,孟子与荀子关于人性论的学说显然是不同的,这尤其可以从他们关于人性论的主张推展开来的社会政治理论中能够地看出各自的差异。 一、人性论的概念内涵不一致 荀子学说中所谓的性,指的是人的自然本性,而孟子所论的性,虽然也包涵口、目、耳、鼻之欲的自然本性,但他在自己的学说中却又明确要将这些自然本性排除出人性之外;相反,荀子竭力排除在性之外的,如仁、义、礼、智等称作伪的后天教化方面的内容却是孟子人性论的核心内涵。“孟子曰:

‘人之学者,其性善。’曰:是不然。是不及知人之性,而不察乎人之性、伪之分者也。”(《荀子·性恶》)孟子说:“人们之所以能学习,是因为他们的本性是善的。”我说:这种说法是不对的。这是还没有能够了解人的本性,而且也没有弄明白人的先天本性和后天人为之间的区别的一种说法。孟子在《尽心下》这一篇目中提出了人性的基本内涵,从中也能看出他与荀子在人性概念内涵方面的根本区别:“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臭也,四肢之于安佚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仁之于父子也,义之于君臣也,礼之于宾主也,知之于贤者也,圣人之于天道也,命也,有性焉,君子不谓命也。”这段话的意思是说:口对于美味,眼睛对于美色,耳朵对于好听的声音,鼻子对于芬芳的气味,四肢对于安逸的感觉,这些爱好都是天性,但能否享受到,其中有命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是天性所致。仁对于父子关系,义对于君臣关系,礼对于宾主关系,智慧对于贤者,圣人对于天道,都是极重要的,能否实现这些,其中有命的作用,但也有天性的作用,所以君子不把它们看成命的范畴。 二、是关于善恶产生的根源不同 在孟子学说中,尽心、知性、知天——即心、性、天的三位一体是其人性论的理论基础。也就是说,人类天性在本质上与天保持着同一性——人的自然本性存在的合法性基础源于天人之间的同一性,因而人性本身就是善的。所以,孟子认为,先天性的人性是善的,只是由于后天因素的变化才使人丧失了本性,因而,人们只有不断地进行修身养性才能保持本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