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汽车构造(上)》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上)》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上)》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上)》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配套有一周的集中拆装实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车辆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管好、用好、修好汽车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汽车构造(上)》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实验为主,以课堂测验为辅。课堂教学将利用钉钉平台和先打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

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常规的仪器仪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4学时,设2个实验,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Multisim应用软件与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采用E-mail、QQ、微信等交流工具,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课堂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电路理论中遇到典型体型的解法,提高其应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也会适当地安排一些仿真设计环节和报告交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为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原理、车辆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理论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与发动机有联系,与这些课程相关内容的衔接和铺垫应该特别设计,才能为后续相关内容积累良好的先验知识,已达到有效内化的目的。该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设计很多定理和方法,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多加练习,方能掌握相关定理和方法。通过《汽车拆装实训》实验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大部分专业骨干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构建工程基本框架,为相关控制技术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

五、考核方式

1、考核目的:评价教学水平和测试学生对汽车各总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的掌握程度。

2、考核形式:闭卷。

3、主要考核内容:汽车各总成、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4、考核题型:名词解释、填空题、判断题、选择题、简答题、论述题。

5、成绩评定:平时成绩占40%,期末理论考试成绩占60%。

六、建议教材与教学参考书

(注明编者、出版社及出版日期,可用表格说明)。

表3 考核方案

6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一、基本说明 课程代码: A2102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 课程译名: Automobile conformation 总学时数: 96 适用专业:汽车运用技术 开课院系:汽车数控系 先修课程:工程制图、机械原理等选用教材:关文达主编《汽车构造》机械工业出版社会 1999 主要参考书:陈家瑞 . 汽车构造(上册) . 人民交通出版社 .2002.6 ;王世震 . 汽车构造 . 机械工业出版社 .2004.8 二、教学目的和基本要求 《汽车构造》是汽车数控系汽车检测与维修技术专业、汽车电子技术专业、汽车技术服务与营销专业的一门专业课。 教学目的:使学生理解汽车构造的基本知识;掌握汽车各系统、机构的组成及工作过程,能够在现场熟练认识汽车主要总成及其零部件的结构特点及工作原理;培养和锻炼汽车主要总称的拆装职业技能,为学习其它专业课程和在就业岗位上规范工作打下基础。 教学要求:通过对汽车发动机构造部分、对汽车底盘构造部分的学习,掌握发动机曲柄连杆机构、配气机构、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柴油机燃油系统、电控柴油喷射系统、进排气系统、增压系统、排放控制装置、冷却系、润滑系、点火系、起动系和电源系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工作过程或原理等;汽车传动系、行驶系、转向系、制动系的组成、功用、结构特点、工作过程或原理等。了解车身结构及车身附属装置的功用及工作过程。为后续课程打下良好的基础。 三、理论课程的主要内容 汽车总论 ⑴汽车类型 ⑵汽车总体构造 第一章发动机工作原理与总体构造 ⑴发动机的基本术语和分类 ⑵发动机的简单工作原理 ⑶常见型式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⑷发动机的工作特性与性能指标 ⑸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定 第二章曲柄连杆机构 ⑴曲柄连杆机构的组成及功用⑵机体组的结构、特点和作用⑶活塞连杆组的组成、构造特点⑷曲轴 飞轮组的零部件结构特点和作用第三章配气机构 ⑴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⑵配气相位

燕山大学_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汽车构造课程编号:13100220 英文名称:Automobile structure 学时:72学时学分:4.5学分 开课学期:第五、六学期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交通运输 课程类别:必修 课程性质:专业基础课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机械制造基础、机械原理与零件、理论力学、材料力学、液 压传动。 教材:《汽车构造》(上册、下册)家瑞主编机械工业 一、课程的性质及任务 汽车构造是车辆工程和交通运输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本课程主要讲授汽车构造方面的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包括发动机、底盘的各机构系统及其主要总成的功用、组成、基本工作原理和检查调整方法。通过该课程的学习,为后续专业课学习打下坚实的专业知识基础。 二、课程容及学习方法 1、总论 汽车在国民经济中的作用,国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汽车的类型,国产汽车编号规则;汽车总体构造;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2、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工作原理 发动机分类、四行程、二行程发动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发动机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 3、曲柄连杆机构 曲柄连杆机构的运动与受力分析;气缸体组、活塞连杆组及曲轴飞轮组的组成、功用、工作条件、要求及构造;活塞环的密封机理,曲轴的轴向定位,曲轴曲拐的布置及发火顺序。 4、配气机构 配气机构的功用与要求,配气机构的布置与传动;气门组、气门传动组零件的功用、工作条件、要求、材料及构造;凸轮轴轴向定位,配气相位,气门间隙检调原理及方法。 5、汽油机供给系 汽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简单化油器的工作原理;汽油喷射系统的类型,典

型汽油喷射系统的组成、工作原理。 6、柴油机供给系 柴油机供给系的功用、组成,柴油机的燃烧室;喷油器的功用、类型、构造与工作原理;柱塞式喷油泵的功用,基本要求、构造及工作原理,供油量和供油正时的调整;调速器分类、功用、工作原理及调整;转子分配泵的构造与工作原理。 7、发动机排气的净化 排气净化的目的;汽油机排气净化措施及装置;柴油机排气净化简介。 8、发动机冷却系 冷却系的功用、组成、冷却方式;水冷却系组成、水路,主要部件的构造及工作原理;风冷却系。 9、发动机润滑系 润滑系功用、要求、类型与组成;润滑剂的种类与牌号;润滑油路,主要部件构造及工作原理,曲轴箱通风。 10、汽车传动系 汽车传动系的组成、功用及布置形式。 11、离合器 离合器的功用、要求和类型;摩擦式离合器的构造及工作原理;各种典型离合器(周布弹簧式、膜片弹簧式)的构造、工作原理与调整;离合器操纵机构。 12、变速器与分动器 变速器的功用和类型;普通齿轮式变速器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同步器的功用、构造及工作原理;变速器的操纵机构;副变速器与分动器。 13、液力机械传动 液力机械传动;液力耦合器、液力变矩器的构造与工作原理;液力变矩器的特性及其效率;典型液力变矩器;液力机械变速器简介;行星齿轮式变速机构变速原理;典型行星轮变速机构。 14、万向传动装置 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与组成;十字轴式刚性万向节的构造及工作特性;准等速万向节及等速万向节的构造与应用;传动轴与中间支承。 15、驱动桥 驱动桥的功用与组成;主减速器的功用、类型、构造及调整;齿轮式差速器的作原理及特性;防滑差速器;半轴支承形式与桥壳。 16、汽车行驶系 行驶系的功用、组成和结构形式;车架的类型,边梁式车架,中梁式车架;车桥的类型,转向桥和转向驱动桥构造,转向轮定位;车轮、轮胎的构造,轮辋轮廓类型与规格代号,轮胎规格标记方法;悬架的功用、组成和类型,悬架的弹性元件和减振器,各种非独立悬架和独立悬架的构造,多轴汽车的平衡悬架。 17、汽车转向系

《汽车构造》教案

《汽车构造》教案 一、教学内容 1、课题:第三章配气机构 2、课型:新课 3、任课教师: 4、教学重点: (1)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功用和结构特点; (2)配气相位和气门间隙的作用; (3)气门间隙的检查与调整; 5、教学难点: (1)配气相位分析; (2)气门间隙的两次调整法; 6、教学课时:2次课 二、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1)了解配气机构的功用和型式; (2)了解配气机构主要零部件的结构特点; (3)了解配气相位的概念; (4)了解气门间隙的作用和技术标准; 2、能力目标 (1)掌握气门间隙的检查与两次调整法; (2)掌握使用塞尺检查气门间隙的技巧; (3)掌握确定发动机第一缸活塞处于压缩行程上止点的方法; (4)掌握多缸发动机点火顺序的判别方法。 3、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安全文明操作意识; (2)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方法 理论与实操相结合的一体化教学、模块化教学 四、教学过程和教学活动 (一)复习旧课 复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即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行程)(二)导入新课 从发动机工作原理中的进、排气门开启和关闭现象引入配气机构的概念。 第三章配气机构 第一部分:理论讲解(60min) 1、配气机构概述(采用挂图教学,如图1所示) (1)配气机构的功用

(2)配气机构的结构型式 图1 2、配气机构的主要零部件(采用实物教学,如图2所示,重点讲解其结构特点) (1)气门组:包括气门、气门弹簧、气门导管、气门座、锁片等。 (2)气门传动组:包括凸轮轴、挺柱、推杆、揺臂等。 图2 图3 3、配气相位(采用挂图教学,如图3所示) (1)进气门的配气相位 (2)排气门的配气相位 (3)气门叠开 4、气门间隙(重点讲解) (1)气门间隙的概念与作用 提问:气门间隙过大或过小对发动机有什么影响?(学生回答) 教师总结 (2)气门间隙的技术标准 常见车型的气门间隙值mm 车型 进气门排气门 热机冷机热机冷机 富康DC7140型轿车0.20 0.40 捷达轿车0.15~0.25 0.20~0.30 0.35~0.45 0.40~0.50

《汽车构造(上)》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上)》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上)》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该课程在本专业的教学计划中占有非常重要的比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本课程的主要教学特点。配套有一周的集中拆装实习。本课程的主要任务是: 1、学生较熟练地掌握汽车发动机结构和工作原理等方面的知识,锻炼了学生综合运用车辆工程理论方法和技术手段分析并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 2、培养学生具有运用标准、规范、手册、图册和查阅有关技术资料的能力; 3、培养学生掌握管好、用好、修好汽车的知识,同时也锻炼了学生动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内容及学时分配 1、课程理论教学内容及要求 《汽车构造(上)》课程主要以讲授、讨论、实验为主,以课堂测验为辅。课堂教学将利用钉钉平台和先打通讯工具辅助教学,调动学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率。本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见表1。 表1 课程目标、知识单元与学时分配

2、课程实验教学内容及要求 汽车构造课程实验注重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培养,以加强学生基本电工技术训练,着重于实验操作和实践技能的训练,以期达到用所学理论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生适应社会各方面工程实际需要打下良好的基础。通过实验,使学生具备如下知识和能力:1)、学会设备操作、报告撰写基础知识,培养学生在实验中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对实验数据的综合处理、归纳分析、得出实验结论的能力。 2)、通过该实验课的基本训练,使学生学会正确使用各种常规的仪器仪表,训练学生的实际动手能力。 本课程实验学时共4学时,设2个实验,如表2所示。 表2 实验内容与学时分配

三、课程教学方法 课程教学以课堂讲授为主,结合实验、作业、微课,MOOC课,Multisim应用软件与相应的资源,配合多媒体课件等共同完成课堂授课内容。采用E-mail、QQ、微信等交流工具,加强和学生之间的交流和沟通。 课堂讲授通过启发式教学、讨论式教学等教学方法和手段培养学生学习电路理论中遇到典型体型的解法,提高其应用基本概念和理论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课程也会适当地安排一些仿真设计环节和报告交流环节,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实际动手能力、团队合作能力、获取和处理信息的能力、准确运用语言文字的表达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四、课程有关说明 本课程的先修课程为电工技术、机械制造基础。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并为汽车电器、汽车发动机原理、车辆电子控制技术、汽车理论等后续课程的学习和研究打下必要的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很多内容都与发动机有联系,与这些课程相关内容的衔接和铺垫应该特别设计,才能为后续相关内容积累良好的先验知识,已达到有效内化的目的。该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最重要的专业基础课之一,内容设计很多定理和方法,学习过程中一定要使学生多加练习,方能掌握相关定理和方法。通过《汽车拆装实训》实验课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课程内容,加深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建立知识体系框架。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将为后续大部分专业骨干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构建工程基本框架,为相关控制技术的学习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 五、考核方式

新能源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新能源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随着环保意识的增强和能源危机的日益严重,新能源汽车作为一种环保、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交通工具,受到了广泛的关注和推崇。为了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 的专业人才,制定一份完善的教学大纲是非常必要的。本文将探讨新能源汽车 构造教学大纲的内容和结构。 一、引言 新能源汽车构造教学大纲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对新能源汽车构造的全面理解 和掌握。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能够了解新能源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技术,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做出贡献。 二、新能源汽车概述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定义、分类和发展历程。学生将了解到新能源汽车 是指使用非传统燃料或能源的汽车,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 池汽车等。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的发展历程,从最早的实验阶段 到如今的产业化应用。 三、新能源汽车构造与设计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设计原理。学生将学习到新能源汽车的主要 构成部分,包括电池组、电动机、电控系统和传动系统等。同时,学生还将了 解到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原则和方法,如重量优化、空气动力学设计和能量管理等。 四、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动力系统。学生将学习到新能源汽车的不同动力系

统,包括纯电动汽车、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汽车等。同时,学生还将了解 到不同动力系统的工作原理和优缺点,以及它们在不同使用场景下的适用性。五、新能源汽车制造技术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制造技术。学生将学习到新能源汽车的制造过程和 技术要点,包括车身制造、电池组制造和电动机制造等。同时,学生还将了解 到新能源汽车制造中的关键技术和装备,如焊接技术、电池组组装技术和电动 机绕组技术等。 六、新能源汽车维修与故障排除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维修和故障排除技术。学生将学习到新能源汽车常 见故障的诊断和排除方法,包括电池故障、电动机故障和电控系统故障等。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新能源汽车维修中的安全注意事项和维修工具的使用方法。 七、新能源汽车发展趋势 本节主要介绍新能源汽车的发展趋势。学生将了解到新能源汽车在未来的发展 方向和挑战,以及相关政策和市场情况。同时,学生还将了解到新能源汽车与 智能网联技术、自动驾驶技术和共享出行等领域的结合,为学生提供未来发展 的思路和方向。 八、结语 通过本教学大纲的学习,学生将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工作原理,掌握 新能源汽车的设计、制造和维修技术。这将为新能源汽车产业的发展提供有力 的人才支持,推动新能源汽车产业的繁荣和可持续发展。 总之,新能源汽车构造教学大纲的制定对于培养新能源汽车领域的专业人才具 有重要意义。通过系统的学习,学生将能够全面了解新能源汽车的构造和工作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思政教学大纲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汽车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交通工具。汽车构造课程作为汽车工程专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需要传授汽车的构造原理和技术知识,还需要注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 一、课程目标 汽车构造课程的目标是培养学生对汽车构造原理和技术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同时培养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和职业道德,使其成为具备高度责任感和职业操守的汽车工程师。 二、课程内容 1. 汽车构造基础知识 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的基本构造和工作原理,包括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等方面的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各个部件的功能和相互关系,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2. 汽车结构设计原理 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包括结构设计的目标、设计流程、材料选择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结构设计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和创新能力。 3. 汽车安全与环保技术 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安全和环保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 passively safe 设计、主动安全技术、排放控制技术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安全和

环保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环保意识。 4. 汽车电子技术 本部分主要介绍汽车电子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包括汽车电子控制系统、车载通信技术、智能驾驶技术等内容。通过学习,使学生了解汽车电子技术的发展趋势,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授课 通过教师的讲解和学生的学习,传授汽车构造的基础知识和理论原理。 2. 实践操作 通过实验和实践操作,让学生亲自动手进行汽车构造的实际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课堂讨论 通过课堂讨论,鼓励学生积极参与,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四、评价方法 1. 考试评价 通过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测试学生对汽车构造课程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实验报告评价 通过学生的实验报告,评价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动手能力。 3. 课堂参与评价 通过学生的课堂参与情况,评价学生的思维能力和表达能力。 五、思政教育内容 1. 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构造 (The structure of automotive) 课程代码:04410038 学分:3 学时:56(其中:讲课学时:46实验学时:10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 0)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机械原理与设计 适用专业:车辆工程 教材:汽车构造(上、下册);史文库;人民交通出版社;2013年6月 一、课程性质 …… 二、课程任务 (一)知识方面 1.1了解汽车工业的发展历史,熟悉汽车总体构成及分类方法; 1.2 掌握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的结构及工作原理; 1.3了解当今汽车技术发展趋势。 (二)能力与素质方面 2.1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判断和归纳能力,能对汽车主要系统及零部件进行结构分析; 2.2 能综合运用车辆结构基础知识进行一定的设计计算; 2.3熟悉主要总成的拆卸及装配,能够通过实验验证主要总成的工作原理; 2.4具有责任意识,能够进行团队合作。 (三)对毕业要求的支撑性 毕业要求指标点1-2.掌握机械工程基础知识,并能将其应用于车辆工程领域的机械问题。 毕业要求指标点1-4. 掌握车辆工程专业基础识,具备解决车辆工程领域复杂工程问题的初步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2-1. 具备对复杂车辆工程问题进行识别和判断,并结合专业知识进行有效分解的能力。 毕业要求指标点4-1. 能够对车辆工程相关的各类物理现象、特性进行分析和实验验证。 毕业要求指标点9-1.能主动与其他学科的成员共享信息,合作共事,胜任团队成员的角色与责任。 毕业要求指标点10-1. 能够阅读车辆工程专业的外文资料,对车辆工程领域的国际

发展状况有基本了解,能够在跨文化背景下进行沟通、交流和合作。 三、课程内容及要求(按章撰写) 总论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汽车工业的发展概况;(讲授) (2)汽车的类型;(讲授+视频演示) (3)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讲授+讨论) (4)汽车总体构造及行驶的基本原理;讲授+讨论) (5)汽车主要技术参数。(讲授)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1)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研究对象与基本任务; (2)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 (3)掌握汽车分类、总体构造及行驶原理; (4)熟悉汽车主要参数; (5)了解汽车对人类社会的影响; (6)了解汽车技术发展状况及趋势。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汽车分类; 2.难点 汽车行驶原理; 第一篇汽车发动机 第一章发动机的工作原理和总体构造 (一)教学内容与教学方法 (1)发动机的分类及特点(讲授) (2)发动机工作原理(讲授+视频) (3)主要性能指标与特性(讲授+讨论) (4)发动机总体构造(讲授) (5)型号编制规则。(自学) (二)知识、能力与素质等方面的教学要求 (1)掌握四冲程内燃机的工作原理及总体构造、特点; (2)掌握内燃机的常用术语; (3)熟悉发动机的主要性能指标。 (三)重点与难点 1.重点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中文名称:汽车构造 课程英文名称:Structure of Automobile 课程编号:ZH16402 课程类型:专业核心课 学时:(总学时36、采用教学做一体化教学) 学分:2 适用对象:车辆工程 先修课程:机械制图、工程力学、机械设计基础、机械制造基础、液压传动、公差与配合、发动机原理与构造等。 课程简介: 《汽车构造》以汽车总体及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介绍介绍汽车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它是学习车辆工程技术的基础。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本科生重要的专业基础课,是专业核心课程之一,在汽车类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体系中起着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通过本课程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各总成的的作用、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初步具备汽车拆装能力,以适应现代信息社会对通信人才的需求。 一、教学目标及任务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核心课程,是学习后续的汽车设计、车辆检测与维修、汽车度等课程的基础。课程以汽车总体及各总成部件的结构、工作过程和性能指标为主要研究对象,主要介绍汽车传动系统、转向系统、行驶系统和制动系统的基本结构和工作原理。 课程教学采用理实一体教学模式,通过本课程学习,应使学生达到以下要求: 1、知识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汽车汽车基本组成和工作原理,熟悉汽车底盘及各总成的的作用、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了解现代汽车新技术的发展状况及未来发展方向。 2、能力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熟悉汽车底盘构造及组成,初步具备汽车拆装能力。 3、素质目标:通过课程学习,学生能够利用相关知识对其原理和性能进行分析,具备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素质。 二、学时分配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课程教学大纲 ( 总学时数:80,学分数:5) 一、课程的性质、任务和目的 本课程是车辆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的学习,掌握汽车发动机、底盘的整体和部件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检查调整方法,为后续专业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学生通过实验,对汽车关键零部件、总成的拆装与调整,掌握基本的操作技能,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二、课程的基本内容和要求 1.总论 了解国内外汽车工业概况及发展方向;熟悉国内汽车分类方法;理解国产汽车产品型号编制规则;初步了解汽车总体构造。 2.发动机的基本知识 了解汽车发动机的分类,内燃机产品名称和型号编制规则;掌握四冲程发动机的基本结构及工作原理;了解二冲程汽油机、柴油机工作原理;熟悉发动机的总体构造;掌握内燃机的主要工作性能指标,掌握内燃机的主要性能特性曲线。 重点:四冲程汽油机、柴油机工作原理,发动机总体构造、性能指标与特性。 难点:内燃机的主要工作性能指标、发动机的特性曲线。 3.曲柄连杆机构 掌握曲柄连杆机构的受力分析;掌握机体组中的气缸体、气缸盖与气缸衬垫、油底壳的结构;了解发动机的支承;掌握活塞连杆组中活塞、活塞环、活塞销、连杆的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轴飞轮组中曲轴的结构、发动机的点火顺序、曲轴平衡及曲轴的扭转减振。 重点:零件结构、工作原理、发动机点火顺序。 难点:发动机缸体、活塞连杆组件、飞轮组件的装配调整。 4.配气机构 掌握配气机构的功用、充气效率概念;熟悉气门式配气机构的布置及传动、每缸气门数及其排列方式、气门间隙的作用;掌握配气相位概念,气门重叠的作用和影响;熟悉配气机构的零件的组件的结构和传动方式。 重点:配气机构的功用、充气效率概念,配气相位概念。 难点:配气机构的结构、工作原理与维修 5.汽油机燃料供给系 熟悉汽油机供给系的组成及燃料;会分析简单化油器与可燃混合气的形成;会分析可燃混合气的成分与汽油机性能的关系,发动机各种工况对可燃混合气成分的要求;了解化油器的各工作系统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以及工况间的过渡;几种典型化油器的构造;了解汽油供给装置中的汽油箱、汽油滤清器、汽油泵的结构和工作原理;熟悉空气滤清器的种类及结构,进、排气管的异同,混合气的预热装置和排气消声器的结构和作用。 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系统总体组成;掌握电控汽油喷射的空气、燃料供给及控制系统的结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中职)

14中技汽修2班《汽车构造》授课计划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一)课程的性质 《汽车构造》课程是汽车检测与维修专业的必修专业基础课。在引导学生学习汽车构造知识、培养学生学习积极性及学习兴趣等方面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二)课程的任务 以国产常用汽车的基本结构为主要讲授对象,适当讲授先进车型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针对本专业的特点,着重阐明国产常用汽车各总成和零部件的结构、工作原理,并对典型结构及其车型进行适当的分析;授予学生汽车构造规律性的知识,使学生具有举一反三的分析能力,对结构不断更新的适应能力和一定的实践动手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和参加专业实践 奠定基础。 二、课程的基本要求 牢固掌握国产常用汽车各总成、主要零部件作用、分类、结构和工作原理;掌握各总成、零部件的支承、定位、润滑、密封、调整部位和相互装配关系;了解先进汽车的新结构和工作原理。课堂讲解结合挂图、实物、示教板的演示和多媒体教学等教学手段,对汽车各部功能有所了解,通过认知实习和实训室拆装了解汽车结构。在构造教室参照实物进行教学。每 次课程结束后布置作业,作业量约2小时。使学生在学好理论知识的同时,提高实践能力。 三、课程的内容 (一)课程主要内容 绪论课 教学内容 1.中外汽车工业发展概况 2.汽车类型 3.国产汽车型号编制规则 4.汽车的总体构造 5.汽车的结构特征和技术参数 6.汽车行驶基本原理 一汽车发动机总体构造与工作原理 教学内容 (一)发动机分类、一般构造及常用术语 1.发动机分类与一般构造 2.常用术语 3.主要结构参数 (二)四冲程发动机工作原理 1.四冲程汽油机的工作原理 2.四冲程柴油机的工作原理 3.汽油机与柴油机的比较 (四)发动机总体构造及型号编制规则 1. 发动机的总体构造

汽车构造 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汽车构造教学大纲 引言: 汽车作为现代交通工具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构造和原理是每个汽车工程师和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本文将从汽车的整体结构、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电气系统等方面,介绍汽车构造的教学大纲。 一、汽车的整体结构 汽车的整体结构包括车身、底盘和动力系统等部分。车身是汽车的外部骨架,承载着乘客和货物,同时也保护车辆内部的各种零部件。底盘是汽车的支撑系统,包括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转向系统等。动力系统则由发动机、传动系统和驱动系统组成。 二、发动机 发动机是汽车的心脏,负责产生动力并驱动车辆运行。教学大纲中应包括发动机的工作原理、类型、结构和性能参数等内容。例如,内燃机的工作原理是通过燃烧混合气体来释放能量,推动活塞运动,从而驱动汽车。不同类型的发动机包括汽油发动机、柴油发动机和电动发动机等。 三、传动系统 传动系统将发动机产生的动力传输到车轮上,使车辆前进或后退。教学大纲中应包括传动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等内容。例如,手动变速器通过齿轮的组合和离合器的操作,实现不同速度的传递。自动变速器则通过液压系统和离合器的控制,实现自动换挡。 四、悬挂系统

悬挂系统是汽车的支撑系统,负责保持车身稳定并减缓震动。教学大纲中应包 括悬挂系统的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内容。例如,独立悬挂系统可以使每个 车轮独立运动,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乘坐舒适性。 五、制动系统 制动系统是汽车的安全保障,负责减速和停车。教学大纲中应包括制动系统的 类型、结构和工作原理等内容。例如,液压制动系统通过踏板的操作,使制动 液传递到制动器上,产生制动力,从而减速或停车。 六、电气系统 电气系统是汽车的电力供应和控制系统,负责点火、照明、通信和音响等功能。教学大纲中应包括电气系统的组成部分、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等内容。例如, 点火系统通过触发火花塞的放电,点燃燃烧室内的混合气体,从而启动发动机。结论: 汽车构造是汽车工程师和爱好者必须掌握的基础知识。通过教学大纲的设计, 可以系统地介绍汽车的整体结构、发动机、传动系统、悬挂系统、制动系统和 电气系统等内容。这将为学习者提供一个全面了解汽车构造的框架,帮助他们 在实践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知识。

《汽车构造》全书教案——第七讲:发动机冷却系

汽车构造教案

本田轿车发动机的冷却系统布置,如图7- 3 所示。 2.水冷系主要零部件 1.膨胀水箱 膨胀水箱,其上部是一个较细的软管与水箱的加水管相连,底部通过水管与水泵的进水管相连接,通常为至少高于散热器。膨胀水箱多半透明材料〔如塑料〕制成。 透过箱体可以直接方便的观察到液面的高度,无需翻开散热器盖。 膨胀水箱的作用是把冷却系统变成永久封闭系统,减少了冷却液的损失,防止空气不断地进入,该系统内造成氧化、穴蚀、使冷却系中水、气别离,保持系统内压力稳定,提高水泵的泵水量。 2.散热器 散热器用导热性好的材料制成, 散热器主要是由上贮水室1、下贮水室5和散热器芯(包括冷却管和散热带)组成。上贮水室、下贮水室由散热器芯连接一起,并装在框架内(框架固定在车架上)。框架上还设有护风圈,其目的是起到风向导流作用的。下水箱的出水管1接水泵的进水口,上水箱的进水管2接缸盖的出水口。上水箱上设有加水口6,并用加水口盖封闭。在下贮水室中一般还装有放水阀。 散热器芯的构造型式有管片式、管带式等,但其最终目的就是尽可能提高散热能力。 管片式散热器由许多冷却管和散热片组成。冷却管是焊接在上、下贮水室之间的直管,是冷却液的通道。当空气吹过冷却管的外外表时,从而使管内流动的冷却液得到冷却。冷却管大多采用扁圆形断面,因为扁管与圆管相比,在容积相同的情况下具有较大的散热面积;当管内的水冻结膨胀时,扁管可以借其横断面变形而免于破裂。为了进一步提高散热效果,在冷却管外面横向套装了很多金属薄片(散热片)来增加散热面积,同时增加了整个散热器的刚度和强度。如图7-6所示。

管带式散热器,其中散热带与冷却管相间排列。散热带呈波纹状,为了提高散热能力,在散热带上一般开有形似百叶窗的缝孔,用来破坏空气流在散热带外表上附面层,从而提高散热能力。这种散热器芯与管片式相比,具有散热能力较强,制造工艺简单,质量小,本钱低等优点,但结构刚度不如管片式好,一般在使用条件较好的轿车上得到广泛采用。随着我国道路条件的改善,这种管带式管芯在中型货车上也开始采用。 散热器芯一般多用导热性好的黄铜、铝或铝锰合金制造。为了节省铜,近来铝制散热器有很大开展。 常见水冷系的散热器盖具有自动阀门,发动机热状态正常时,阀门关闭,将冷却系与大气隔开,防止水蒸气逸出,使冷却系内的压力稍高于大气压力,从而可增高冷却液的沸点,防止冷却系发生“开锅〞现象。但如果冷却系中水蒸气过多,将使冷却系压力过大,可能导致散热器破裂。因此必须在加水口处设置排出水蒸水的通道。因而在冷却系内压力过高或过低时,自动阀门那么开启以使冷却系与大气相通。 具有空气-蒸汽阀的散热器盖,其构造如图7-7 所示。装有蒸汽阀2和空气阀3的散热器盖4,紧盖在加水口上。由于在一般情况下,两阀均在弹簧力作用下处于关闭状态。当散热器中压力升高到一定数值(一般为0.026~0.037MPa)时,蒸汽阀2便开启而使水蒸汽顺管1排出,如图7-7b所示。当水的温度下降,冷却系中产生的真空度达一定数值(一般为0.01~0.02MPa),空气阀3开启,空气即从管1进入冷却系,如图7-7a所示,以防止水管及贮水室被大气压瘪。 轿车的散热器盖的蒸汽阀开启压力可达0.1MPa,而水的沸点可升高至120℃。显然,这种散热器与环境空气温差大,故散热能力较强。 在发动机热状态下开启散热器盖时,应缓慢旋开,使冷却系内压力逐渐降低,以免被喷出的热水烫伤。

《汽车构造与原理》课程教学大纲(本科)

汽车构造与原理 (Automobile Structure and Principle) 课程代码:04410017 学分:3 学时:48 (其中:讲课学时:42实验学时:6上机学时:0课外学时:0 ) 先修课程:工程图学、工程力学 适用专业:交通运输 教材:《汽车构造》(第二版),关文达,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0年 一'课程性质与课程目标(一)课程性质 《汽车构造与原理》为交通运输专业基础课。通过本课程学习,要使学生了解普通汽车的总体构造,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车型,新结构;较全面掌握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功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为后续课程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课程目标L知识方面 L 1掌握普通汽车的总体构造,以及近年来的一些新车型,新结构;了解汽车技术的发展状况、前沿技术和发展趋势; 1.2掌握汽车发动机及底盘各部分功用、类型、结构及工作原理。掌握汽车运动、受力的基本规律;掌握汽车主要性能的评价指标及相关技术标准; 1.3学会基本的建模方法、性能评价指标及其计算方法、掌握从理论上分析汽车的结构参数对性能的影响。 课程目标2.能力与素质方面 2.1具有综合运用车辆结构理论分析实际问题的能力; 2.2理解汽车在各方向运动的原理、各性能参数的意义,具有根据性能要求选择结构参数的能力; 2.3具有将汽车复杂工程问题进行简化、建模的能力。 (三)课程目标与专业毕业要求指标点的对应关系 本课程支撑专业培养计划中毕业要求指标点2-4, 3-1, 3-4, 7-3. 毕业要求指标点2-4:掌握专业知识,能选择恰当的数学模型,用于描述交通运输与物流复杂

要求学生掌握转向系的功能、分类,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转向系的功能、分类,转向操纵机构、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1.难点掌握转向传动机构的结构和工作原理。 第二十二章汽车制动系(-)课程内容 制动系概述;车轮制动器;驻车制动器。 (二)教学要求 要求学生掌握制动系的功能、分类,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制动传动装置的分类、组成和工作原理。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掌握制动系的功能、分类,车轮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难点 掌握制动器的结构类型和工作原理。 三、本课程开设的实验项目 实验L发动机主要系统结构认知 —)实验目的 1. 了解发动机的总体结构; 2.掌握电控发动机的组成、各组成部分的作用以及工作原埋。 3.加深整体概念,巩固课堂教学。 二)实验用零部件 1.桑塔纳轿车或发动机一台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