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试论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意义

发展文化产业的意义

第一,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随着我国经济实力的大幅度提升,人民群众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的提高,人均GDP已经接近2000美元。根据国际经验,人均GDP达到这样的水平,人民群众的消费结构就会发生明显的变化,其中的精神文化支出就会越来越超过物质方面的支出。十七大报告指出“人民精神文化需求日趋旺盛,人们思想活动的独立性、选择性、多变性、差异性明显增强,对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出了更高要求”。就城市来说,市民物质生活的不断改善、受教育水平的提高、眼界的不断开阔、闲暇时间的不断增加,他们对精神文化生活的多样性和丰富性提出更高的要求。随着新农村建设的不断推进,农民告别了昔日文化生活相对单调乏味的局面,他们急切盼望“文化下乡”,希望有更多的好书、好戏、好电影和科技知识进村到户。与此同时,他们还积极主动参与文化活动,并创造出许多引人注目的具有乡土气息的文化产品,以满足广大农村居民的文化需求。因此,光是依靠政府提供的公益性文化产品那是远远不够的,必须通过大力发展文化产业,不断提供多样性多层次的高质量的文化产品,才能满足人民这种不断高涨的文化需求。 第二,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的需要。发展文化产业是解放文化生产力的必由之路,是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手段。20世纪80年代以来,随着世界全球化进程和知识经济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国家开始认识到文化对于当代经济生活的推动作用,认识到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未来世界的竞争将是文化生产力的竞争。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文化生产力的发展已成为本世纪核心的话题之一。文化产业作为高科技、高品位文化相结合的知识经济中的新型产业形态,代表着先进生产力,承担着民族文化的创新功能,是应对现实展示文化活力的重要途径之一。发达国家都积极主动地把高科技应用于文化产业,以其通过科技在文化产业的应用进一步推动文化产业和带动国民经济发展。我国虽然在文化产业方面起步较晚,但是经过这几年的努力,也取得了一定的成绩。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以年均15%的速度增长。然而,我国文化产业的发展与同等发展水平国家平均值的差距至少在1.5万亿元以上,尚有大量潜在需求没有得到开发。我们一定要从整个世界大背景的层面认识到发展文化产业对于解放文化生产力的重要意义,把握机遇,迎接挑战,采取有力举措,千方百计地将我国的文化产业搞上去。 第三,发展文化产业是充分利用优秀传统文化资源,构建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的需要。胡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这一重要论述对于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中国不仅是著名的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在五千年漫长的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以其独特的智慧不断积淀,并创造出亘古不绝、一脉相承的灿烂文化。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共有的精神家园,是维系民族团结和国家统一的精神纽带。要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需要我们通过各种渠道和手段,将传统文化中的极其丰富灿烂的文化资源加以弘扬和传播,让越来越多的当代中国人了解、感知,进而热爱中华文化。只有使丰富的中国传统文化资源优势转化为产业优势,只有借助飞速发展的高科技技术,才可能实现中国传统文化的再创造。 第四,文化产业对经济的全面协调和产业结构的进一步调整和实现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起到重要作用。在21世纪知识产业将领导产业经济的新浪潮,并成

浅论清朝的回族政策

浅论清朝的回族政策 摘要:清朝作为在中国建立的少数民族政权,历来十分重视对境内少数民族的管理和统治。有清一代,清政府对回族所采取的政策都十分具有独到之处。本文截取清朝康、雍、乾三朝之间的回族政策,梳理其发展的脉络并探究其原因,以此管窥清政府对少数民族统治的特点。 关键词:清朝回族民族政策康雍乾民族政策历来是封建王朝政治制度中不可缺少的一环,它的制定和实施,关系到封建王权和社会秩序的稳定与否。清代的民族政策是其政策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管理各民族事务、处理各民族问题和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而其中关于回族的立法政策,因其独特之处,也颇受学界的关注。有清一代,回族的政治地位和社会地位虽然无法同元代的色目人和明代的回回相比,但总体而言,特别是清朝的早期甚至中期,统治者对待回族群体并不像一些观点认为的那样,自始至终都充斥着民族压迫和民族歧视,而是比较宽宏的;只是到了中期以后,随着政治社会局势的不再稳定,回族政策方转向严峻。清朝的回族政策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下逐渐形成、不断演变的,不能以某一时期的特殊政策以偏概全或者对之全盘否定。本文扬弃“民族歧视”、“民族压迫”的史观,试图从较为客观的角度简析清朝对回族的立法政策的演变,从而管窥清朝统民族政策的特点。 一、清朝“回族”与“回族政策”的范围 探讨清朝的回族政策,首先要厘清这里的“回族”的范畴和“回族政策”所指向的内容。本文中所涉及的回族是狭义上的,仅指中国内地各省的回族,不包括理藩院管辖下的边疆族群,诸如新疆回部的维吾尔族、撒拉族。因为各省回族虽然与新疆南疆的诸多民族同为穆斯林,但其与汉族杂居的历史已久,不同于乾隆朝时期才正式归入中国版图的新疆回部,在生活习惯和风俗上有很大不同,因而统治者针对他们所制定的政策也不尽相同。 清朝法律中涉及回族问题的规定较多。关于本文所探讨的“回族政策”,仅指清廷针对中国内地各省回族制定的一系列法律和政策,包括不同时期的上谕、律例和则例等。清朝是一个多民族共同生存发展的时代,清廷针对不同地区信仰穆斯林的民族也制定和施行不同的法令政策。例如,天山南北地区成为清廷直辖的回部后,新疆回部的部民管理,参照外藩札萨克的管理办法,并依据《钦定回疆则例》管理;除部分重罪之外,多依本民族习俗治之,归属于理藩院管辖。与此不同,内地回民归属于户部管理,由当地长官造册备案。内地各省回民均由礼拜寺掌教稽查管理户口册籍,他们已被户籍机关归入“民籍”。因此,回族政策的内涵和外延也大大区别于其他边疆族群政策。 二、清朝回族政策的发展演变 清朝对回族的立法政策有一个发展过程。清统治者入关后,皇太极和顺治帝对少数民族实行“恩威并施”的方针,并延续至后来,成为清朝处理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除此之外,清廷还奉行“因俗而治”的方针,在中央政权实行大一统管理的前提下,尊重少数民族和边疆地区的社会生活习俗。清朝对回族的政策,就是在“恩威并施”和“因俗而治”这两个基本方针指导下具体制定出来的。下面对清朝康、雍、乾三代统治者对回族的政策与态度以及政策转变原因做一简要分析。 (一)康熙朝的回族政策 清朝前期,由于入关后建立的政权很不稳固,当时主要的政治举措在于扫除

新时期民族文化传承的意义和途径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及其现代意义 摘要: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民间文学和生产生活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意识与观念对我们今天各民族培养和树立科学的生态观念、促进人口与环境的协调发展以及保护生态环境等有诸多现实意义。 关键词:少数民族;生态意识;现代意义 引言: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十七大报告) 少数民族传统文化是中化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发掘少数民族传统文化的合理内核,可以为新时期文化建设所用,为各民族自身经济建设和文化繁荣服务。其中,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意识中蕴含了现代生态文化的思想要素和内容,对其进行有效地发掘和梳理对今天的生态保护及生态文化建设仍有其重要的现实意义。 生态意识,是指对生态知识及生态系统正常运转意义等的认知和维护心理。从内容上讲,生态意识包括认识生态规律、维护生态平衡、抵制生态破坏行为并约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以便能维持生态系统的总体平衡。[1]我国大多数少数民族的生态意识没有形成一种完备的、系统的体系,作为与环境长期适应的结果,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尤其是在少数民族的宗教信仰、文学艺术和风俗习惯等方面,蕴含着保护生态环境和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意识、知识和理想,成为珍贵的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生态知识。本文仅以对苗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思想的发掘为例,阐述少数民族传统的生态观念在大力开展生态文化建设的今天所具有的意义。 一、对少数民族传统文化中生态意识的发掘 1、自然崇拜和宗教信仰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传统观念认为万物皆有灵,认为神灵附于其上而加以崇拜。崇拜的有古枫、樟、松、杉、巨石等。夫妻不育、小孩多病,要祭拜巨石和古树,拜之为“岩妈”“树爹”。寨边的风景古树倍受膜拜,不许折枝,不许砍伐。在苗族人民的传统宗教观中,自然物和人一样,具有思想和灵魂,也有喜怒哀乐,冒犯了它们人类就会遭到它们的报复。这些观念在客观上起到了保护生态环境的作用。 2、民间文学艺术中的生态意识。苗族的民间口头文学作品《苗族古歌》,是我国流传下来的唯一的非宗教典籍的传世记史诗,也是集苗族历史、民俗、服饰、建筑等为一体的百科全书。《苗族古歌》主要是在民俗活动如婚丧仪式、民间节日中演唱,古歌关于天地万物及其人类起源的神话,反映了苗族先民开天辟地、铸造日月、繁衍人类、发展生产的英雄业绩,体现了苗族万物有灵、生命神圣,众生平等、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伦理思想。 苗族民间传说中也包含着丰富的生态伦理思想和观念,如在《德归马沟》与《狗取粮种》的传说中,通过叙述狗不畏艰难险阻,不远万里,来为人类取得粮食种子的故事,表达了对造福于人类的狗的纪念和道德情感,体现了人与动物的和谐统一。 在苗族看来,万物都是自然的产物,万物的兴起都与枫树有关。正所谓“千

中国古代的边疆政策与边疆治理(原创)

6、中国古代边疆政策:(1)特点:①广阔的地域——分散发展演进后的统一。 ②多样的民族——自立发展基础上的融合。③悠久的历史——曲折发展过程中的连续。 ④复杂的问题——多重矛盾发展的叠加。 (2)两汉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根据不同的边疆形势设立不同的管理机构进行统一管理。 ②设立了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以长城为主干, 设置完善的由塞、障、亭、燧组成的了望、预警和防御为一体的边防体系) ③根据不同的边疆民族制定了不同的政策。(西汉设西域都护府) (3)隋唐王朝的边疆政策 ①设立了相对完善的以都护府、都督府为特点的边疆管理体系(设置了安西都护府、安北都护府、北庭都护府。在北方的突厥故地有设置了单于都护府,在朝鲜半岛,联合新罗消灭高句丽和百济后,设置了安东都护府。而在西南交州方向又设置了安南都护府) ②设立完善的边疆防御体系——军镇屯戍制度 ③以怀柔、招抚为主的边疆民族政策④积极开发边疆的政策⑤宽松的文化传播政策。(4)元朝的边疆政策 ①建立完善的边疆管理体系(行省、宣慰司都元帅府、驿站制度) ②设置专门管理系统以加强对吐蕃地区的统治。(帝师和西藏宣政院) ③因地制宜、因俗而治地确立治边政策。(设置土司制度管理少数民族)(澎湖巡检司)(5)明朝的边疆政策:1368年明朝取消了元代在中央政府设立宣政院作为专管西藏事务的机构,以及封赠西藏僧人为帝师的制度,建立了一套僧官制度,其最高级别的僧官称“法王”。法王和元朝帝师不同,不驻京,无管理全国教务的职权,也无固定领地,品级属荣誉性质,虽有高低,但互不统辖,且都不管政务。法王之下的僧官封号为“王”,他们各有领地,分别统辖一定区域,但互不统属,直接听命于中央政府。 (6)清朝的边疆政策 ①清朝统治者治边思想基本内容A.对汉族封建统治者传统的“华夷”观进行创新和发展 B.从“中外一体”(指内地与边疆为一整体)的认识出发,主张以积极态度治理边疆各民族。使其起到“屏藩"、“拱卫"作用。 C.坚持“恩威并施”与“因俗而治"相结合的治理原则。 ②举措其内容要点如下: A.制定笼络安抚少数民族上层的各项政策, 如封爵、给俸、年班朝觐、联姻等。笼络安抚首重蒙古是清政府的基本国策, 并取得了有利于清政府统治的政治效果。(西藏方向,设置了驻藏大臣,与班禅达拉共同管理西藏事务,在新疆方面,设置了伊犁将军。在蒙古地区,清朝设置盟旗制度) B.从治国需要出发决定对待各种宗教的方针政策 (7)在认识古代中国边疆政策时,有两个问题需予重视。 ①是中国古代“大一统”思想在中国古代边疆政策形成过程中的作用。 “大一统”思想,几千年来浸润着我国人民的思想感情,这是一种无形却有形的强大的向心力。以国家统一为乐,以江山分裂为忧,是中华民族天经地义的政治价值取向,并发展成为我们民族的政策思想定势,推动了我们民族的整体发展,同时在推动中国古代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形成和发展中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②清代的边疆治理。实现了由内边防务到外边防务为主的根本性转变。 古代中国范围内的大小政权的边,可称之“内边”,所以古代中国传统治边主要是针对边疆内部的问题。殖民主义者的入侵,可称之为“外边”。 (8)原因:经济的发展,南方的开发,人口增多,疆域的扩展,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强化的需要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走进校园的意义 “民族文化进校园”特色,大力弘扬民族精神,了解民族风情,激发学生爱国情感。学校首先让各个班级确定研究对象,即民族,然后各班主任拿出研究方案,带领学生深入民族,一学年要出研究成效。耿车小学的孩子六年下来,会至少了解六个民族的情况,这对孩子来说是一笔精神和知识财富。 民族文化是千百年来人民群众创造的精神财富的积累,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是民族共同体生存和发展的重要条件,是民族精神教育的重要载体。早在民国时期,孙中山先生就提出了加强民族文化教育的理论。随着国际竞争的日益加剧,重视民族文化教育,强化本土知识的教育刻不容缓。民族文化是智慧与文明的经典。当历史的尘埃落定,有许多东西都化为乌有的时候,唯有文化以物质的或非物质的形态存在着,它是我们和遥远的祖先沟通的唯一的渠道,是我们这个民族悠久历史的物证,也是我们这个民族满怀自信地走向未来的文化的根基。 校园文化是学校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称。校园文化作为一种环境教育力量,对学生的健康成长有着巨大的影响。校园文化建设的终极目标就在于创设一种氛围,以期陶冶学生情操,构建学生健康人格,全面提高学生素质。 我国是多民族国家,如果我们能彼此吸收借鉴各民族的优良文化教育传统,与校园文化相结合,对学生的教育应该很深刻的。为了使民族精神教育在学科教学中具有可行性和实效性,我们的具体做法如下: 一、课堂教学中渗透民族教育 我们强调教师在学科教学中要增强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自觉性,探讨学科教学中渗透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可行性和实效

性。教师在引导学生学习知识和掌握技能的过程中更关注人文教育。并要求所讲述的道理不再是空洞的说教或自上而下的强制命令,而是通过创设情景,动之以情、晓之以理,使学生潜移默化地从中受到爱国主义、集体主义教育,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质和健全的人格。这样使学生在求知中受到教育,在明理中立志,在导行中逐渐成长。 比如,语文教师通过挖掘语文教材中蕴涵的丰厚人文因素,自始至终地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教材中的爱国主义主题像一根红线将爱学校、爱家乡、爱祖国首都、爱鲜艳的五星红旗、爱祖国的山山水水和一草一木、爱勤劳勇敢的人民、爱革命烈士和英雄好汉、爱祖国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爱为国争光的科学家和体育健儿们、爱祖国现代化建设成就和人民美好的生活等内容串在一起,螺旋上升,一点一滴地沁入学生心田,在学生的心灵深处打下烙印,汇成深深的爱国主义情感。数学教师利用数学题目中蕴涵的反映我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取得的伟大成就的数据和事例,抓住教材中介绍的数学家的故事,使学生受到爱国主义教育和形成实事求是、崇尚真知的科学态度及科学的思想方法。 在学生形成人生价值观的过程中,让民族文化的多元素在孩子的身心发展中起到举足轻重的作用。 《实施纲要》明确提出:“爱国主义是民族精神的核心。中小学开展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教育必须高扬爱国主义旗帜,倡导一切有利于民族团结、祖国统一、人心凝聚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有利于国家富强、社会进步、人民幸福的思想和精神,倡导一切用诚实劳动创造美好生活的思想和精神。引导学生树立以热爱祖国、报效人民为最大光荣,以损害国家和人民利益、民族尊严为最大耻辱的观念。” 二、广泛开展民族教育活动 学校是学生的乐园,是学生成长的天地。为了适应当前教育改革,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加快推动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意义 来源:中央政府网发布时间:2012-2-7 9:18:50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90周年大会上,对继续大力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坚定不移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进行了深刻阐述,明确把加快发展文化产业作为形成与我国国际地位相对称的文化软实力、创造出中华文化新辉煌的一项重要举措。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届中央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上进一步提出了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是我国新时期的一项重大战略任务,并作出了全面部署,为我国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一定要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抓好贯彻落实。 一、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是党中央国务院作出的战略决策 中央高度重视发展文化产业,先后作出了一系列重要论断和部署,明确提出了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大意义、总体思路、目标任务和原则要求。中央这一战略决策,充分体现了我们党高度的文化自觉和对文化建设规律的科学把握,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理论。 (一)中央关于加快发展文化产业的重要论述和工作部署 为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深入发展的新形势和加快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新要求,党的十五届五中全会强调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加强文化市场建设和管理,推动有关文化产业发展,这是我们党在中央文件中首次提出“文化产业”概念。党的十六大进一步明确把文化区分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强调一手抓公益性文化事业、一手抓经营性文化产业,标志着我们党在文化建设的认识上实现了一个重大突破,对文化产业发展具有里程碑的意义。2005年,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若干意见》,把加快文化领域结构调整、培育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形成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共同发展的文化产业格局作为深化文化体制改革的重点任务进行了系统部署。2006年,中办、国办下发《国家“十一五”时期文化发展规划纲要》,明确了“十一五”时期文化产业发展的重点任务、重大工程和重要举措。党的十七大从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战略高度,强调要大力发展文化产业。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国务院颁布《文化产业振兴规划》,系统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思想、基本原则、目标任务、重点项目和扶持政策,这是我国第一部文化产业发展专项规划,标志着中央把发展文化产业提升为国家战略。2010年2月,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中央领导同志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专题研讨班上,深刻阐述了发展文化产业在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中的重要地位,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加快开拓文化市场。2010年3月,中办、国办转发《中央宣传部关于党的十六大以来文化体制改革及文化事业文化产业发展情况和下一步工作意见》,强调加快推进文化产业发展,把文化产业培育成为推动我国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战略性新兴产业。2010年“两会”期间,温家宝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强调,国家发展、民族振兴,不仅需要强大的经济力量,更需要强大的文化力量,要在继续加快文化体制改革、发展文化事业的同时,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满足人民群众多样化的文化需求。2010年7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就深化我国文化体制改革专题进行了第二十二次集体学习,胡锦涛总书记明确提出了“三加快一加强”的文化改革发展总体布局,强调要加快发展文化产业,增强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竞争力。国家“十二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纲要,

浅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浅谈弘扬民族精神的重要性 每一个民族都有自己的民族精神。这些精神推动着本民族的发展和兴旺。这样的民族精神也正是一个民族凝聚力的真正体现。试想,假若一个民族没有民族精神、没有民族凝聚力将会有一个怎样的命运?当一个民族真正失去民族精神和民族凝聚力的时候,或许它就已经走上了衰落和灭亡的道路了。 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动力和精神支撑,是民族的灵魂、是国家的支撑,是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的强大动力,是民族文化最本质最深刻的体现。我们中华民族是一个历史悠久的民族,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华夏子孙创造了璀璨的文化,形成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民族精神。这些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五千多年生生不息的、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动力,也是在未来的岁月里薪火相传、继往开来的强大精神动力。为了中华的崛起,为了振兴华夏,为了腾飞于世界,我们的先辈们发愤图强,凝聚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是这股民族精神一直在推动中华民族的不断发展和前进。无论何时都要谨记弘扬民族精神。 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有利于进一步加强民族凝聚力,激发民众的志气,促进民族的伟大复兴和早日完成祖国统一的伟大历史使命。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的灵魂和脊骨,是中华民族传统精神与时代精神的结合。所以必须把弘扬民族精神和培育新时代精神有机统一起来。任何一个走在时代前列的民族,其民族精神都是民族性和时代性的统一,都是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的结合。民族精神是基础和根源,时代精神则不断为民族精神注入飞速发展的活力和动力。 十六大报告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假若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是不可能屹立在世界民族之林的。”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就必须得进一步大力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全体人民始终保持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弘扬民族精神是发展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重要内容,为政治文明和物质文明的发展提供智慧和精神力量。我国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加强以德治国,同时有利于提升全公民的道德素质修养。民族精神是我国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我国现代会建设有知道作用。弘扬民族精神,有利于增强公民的爱国情感,民族凝聚力,民族自豪感,民族自信心,民族精神能调动广大人民群众的积极主动性,投身于社会主义现代化

清朝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边疆政策

清朝与西南民族地区的边疆政策 关键词:西南地区,土司制度,改土归流,边疆政策 摘要:中国封建王朝的边疆政策,自秦汉时期初具规模后,经隋、唐、元、清诸多大统一王朝边疆经略实践的充实、完善,形成了完整的体系。在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没有发生带根本性的转变,因而清王朝采取了一些适应地方民族情况的特殊措施。中国历史上无论哪一朝哪一代,都面临着边疆问题,统治者也都为巩固统治而制定边疆政策,展开边疆经略。边疆经略是历代王朝对边疆地区的开拓与经营。边疆政策是实施边疆经略的指导方针与具体措施,而治边思想则是制定边疆政策的重要前提之一。 清代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情况与内地汉族地区仍然不一样,总的说来是各民族内部和民族之间政治、经济、文化发展不平衡的现象,仍然没有发生带根本性的改变。所以,清朝对于西南少数民族地区所采取的一切措施l、先后在四川、云南、贵州建立政权机构,并在明代的基础上对政区进行了局部的调整。2、在部分少数民族中继续执行元、明以来行之有效的土司制度。3、继续进行改土归流。 一、四川、云南、贵州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和政区的调整 清朝在明朝设治的基础上,先后在四川、云南、贵州三省建立政权机构对各族人民进行统治,并在明代的基础上对行政区划进行了局部的调整。 四川省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和政区的调整: 公元一六四五年清朝军队进驻四川之后,沿袭明朝时期设四川省及其下属的府、州、县各级政权机构,并对政区先后进行了局部的调整。康熙四年,把乌撒军民府划归贵州。至嘉庆末年,四川省共有府十二,直隶州八,直隶厅五,屯务厅一。而边缘少数民族地区的土司,则就近分隶各府、州、厅。 贵州省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和政区的调整: 公元一六五八年,清朝军队进驻贵州之后,亦沿袭明代设贵州省,初领贵阳、安顺、平越、都匀、镇远、思南、石肝、思州、铜仁、黎平十府。并从四川划归贵州。至嘉庆末年,贵州省共有府十二,直隶州一、直隶厅三山。仍存的各土司则依旧分隶于各府、州、厅。 云南省各级政权机构的建立和政区的调整: 公元一六五九年,清朝军队进驻云南之后,亦沿袭明朝设云南省及其下属之府、州、厅、县各级政权机构,并先后对政区进行了调整。康熙六年,置开化府。八年,降寻甸府为州,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_许曾会

2013年第1期(总第210期)学习与探索Study &Exploration No.1,2013Serial.No.21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 许 曾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摘 要:民族政策作为时代政治的重要内涵,必然会对时代史学特别是官方正史产生影响。明清两朝民 族政策总的方针是“威德兼施”,这样的民族政策对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的民族观念影响颇深。所谓“威”,体现在军事上为武力征伐,政治上则是歧视与强迫同化;所谓“德”,主要体现在对被统治民族的招抚优待和 “因俗而治”上。这种“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反映到正史《元史》和《明史》中,则分别呈现出“大民族主义”和 “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关键词:明清民族政策;威德兼施;正史;民族观念中图分类号:K 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 (2013)01-0156-05 收稿日期:2012-10-17 作者简介:许曾会(1986—),女,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 明清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定型时期。在多民族共存的背景下,封建国家更加重视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期维护封建统治。而民族政策作为时代政治的具体表现之一,必然会对时代史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明清两部正史修纂过程中朝廷“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入手,分别分析其对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撰述中民族观念的影响。 一、“威”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大民族主义”观念 明清两代有关“威”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军事上的武力征伐和政治上的歧视与强迫同化两个方面, 这样的民族政策反映到官方正史《元史》和《明史》的撰述中,便体现出一种“大民族主 义”[1]的民族观念。这种“大民族主义”观念,以 民族歧视为特点,其中包含了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大民族主义。 (一)明朝“威”的民族政策与《元史》的大汉族主义观念 《元史》修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完成于洪武三年七月,十月镂版刊刻,速度之快为史上仅有。《元史》修纂的这三年间,正是朱元璋出兵蒙古且取得重大胜利的时间段。1368年朱元璋在 应天建立明王朝,蒙古贵族退回到北方,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但全国不少地区还为元朝残余势力占据。朱元璋在经过北伐的节节胜利之后,对彻底打败元朝残余力量, 消除威胁,怀有很强的自信。故此, 朱元璋对北元发动了一连串的军事攻势:洪武元年进兵山西,打败元将扩廓帖木儿,夺取了山西和陕西;洪武二年,攻破开平,元顺帝逃亡应昌;洪武三年,大破扩廓帖木儿兵,俘获王公将校一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 武力征伐同时,明朝统治者也以政治上的民族歧视和强迫同化来巩固其统治。明朝易元而建, 汉族在被蒙古族压迫近百年后,一旦有机会翻身,大汉族的优越感自然会变本加厉地彰显。明朝禁止一切胡服、胡语、胡姓,不许少数民族内部通婚。如 《明太祖实录》卷三○洪武元年二月壬子记载 :“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厌之。至是, 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又如《明会典》卷二二 《户部七》载:“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这些政策的结果是:“国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 杂处民间,如一二稊稗生于丘垄禾稻之中,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识之也。”(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三 《丘文庄公集三》)明初修纂《元史》,一方面是基于汉族统治者的一种政治宣传,大汉族主义观念自然会蕴涵其 · 651·

文化产业的重要性

在当今,文化产业成为世界各国经济贸易博弈的重要战场。事实证明,发达国家正在不遗余力地发展文化产业。面对拥有13亿人口的文化大国,国外文化企业势必大举进军我国的文化市场。所以本属起步阶段的民族文化产业,将面临更为严峻的考验。我们要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做大做强文化产业,还需要强有力的措施进行推动支撑。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观念支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建立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大文化观念。文化产业是现代生产力,是现代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文化与科学技术的结合,是先进生产要素的有机结合,不同于单独叠加,由此而产生的文化产业凸现着生产力的巨大变革。我们要从文化只是政治、经济的附属和消闲娱乐的狭隘观念中解放出来,从根本上确立文化产业的地位。进一步明确经济增长中文化的推动力越来越突出,经济效益中文化的附加值越来越明显,经济发展中文化产业越来越成为新的增长点。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政策支撑。产业政策是文化产业的支点。文化产业作为新兴产业和幼稚产业,离不开政府的政策扶持。近年来,国家出台了《关于支持文化事业发展的若干经济政策的通知》等一系列支持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文件,提出了文化经营单位所得税返还和征税优惠等政策,但这些政策在地方很难得到落实。推动文化产业发展,必须解决政策落实与政策创新的问题。对国家已有政策各级应当不折不扣地加以落实,对国家没有禁止的政策,也可以结合实际创新“含金量”更高的优惠政策,使之真正成为加快文化产业发展的助推器。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市场支撑。文化市场是文化产业发展的基础,发展文化产业必须以市场为支撑。文化项目或者文化产品只有得到市场和消费者的认同,才具有持续的生命力。发展文化产业,应当把培育市场、激活消费作为首务。要打破所有制壁垒、行业壁垒、部门壁垒、地区壁垒等各种障碍,取消部门、行业和地区保护主义,实行部门、行业、地区内外平等进入、平等竞争,建立起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文化市场体系。要善于用特色文化产品和服务抢占市场制高点,扩大市场份额,提高市场竞争力。应当抓住全球文化市场不断扩大的机遇,实施“引进来”和“走出去”战略,开辟国外文化市场。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技术支撑。发展文化产业必须重视新技术对文化产业的影响。中国文化产业一定要借助高科技的力量,发挥后发优势,走新型产业化道路,用现代技术辅助提升中华文化的内在张力和外在传播力,实现文化产业超常规跨越式发展。 发展文化产业需要人才支撑。人才是文化产业赖以发展的核心要素。文化产业是高新科技和文化资源相结合的产业,是知识、技术、资本密集型产业。当前,优秀文化经营管理人才的匮乏,已经成为制约各地文化产业向规模化、高层次发展的关键因素。我们必须牢固树立文化产业是创意产业、文化人才是第一资源的观念,采取措施,切实抓好文化企业家、文化创作人和文化经纪人三支队伍建设,为文化产业的跨越式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弘扬民族精神的意义 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把中华民族精神概括为:"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团结统一、爱好和平、勤劳勇敢、自强不息"。中华民族精神是中华民族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民族凝聚力和向心力的发原点,是推动中华民族不断走向文明进步的力量泉源。它不仅在古代对我国各民族的文明进步产生过积极的影响,而且,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具有重大的意义。江泽民同志在十六大报告中号召"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胡锦涛同志在中央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中,也强调要"坚持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宣传思想战线极为重要的任务"。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时代精神的体现,是推进民族复兴的重大举措。 首先,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培养全体公民爱国主义情感,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客观需要。江泽民同志指出:"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赖以生存和发展的精神支撑。一个民族,没有振奋的精神和高尚的品格,不可能自立于世界民族之林。"我们中华民族在五千年的发展中,之所以能不断战胜内忧外患,屹立于世界的东方,就是因为有中华优秀民族精神的支撑。今天,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正在从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这是一项充满艰辛、创造的壮丽事业。伟大的事业需要伟大精神的支撑。中华民族精神正是我们的祖先留给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是人类伟大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重温中华优秀民族精神,既可以领略我们祖先闪闪发光的聪明才智,引导人们珍惜历史文化遗产;又可以增强炎黄子孙的民族自豪感和爱国主义情操,启迪人们自觉地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第二,弘扬与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推进当代先进文化建设、创新时代精神的客观需要。民族精神是一个民族先进文化的集中体现。民族精神都不是凝固不变的,它总是要随着先进文化的发展和时代的进步而不断增加新的内容。中国共产党在长期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不断结合先进文化建设和时代要求,丰富和发展中华民族精神。今天,面对世界范围内各种思想文化的相互激荡,我们"必须把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作为文化建设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国民教育全过程,纳入精神文明建设全过程,使全体人民始终保持昂扬向上的精神状态",并自觉地用中华民族精神去抵御各种颓废、消极、腐朽思想文化的侵袭,借以提高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使中华民族永远立于不败之地。 第三,弘扬和培育中华民族精神,是增强综合国力,应对经济全球化新格局的客观需要。随着经济全球化的到来,世界各国家、各地区、各民族争取生存、谋求发展的竞争形势愈来

清朝民族政策分析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d98603703.html, 清朝民族政策分析 作者:栾雨倩滕秋玲 来源:《经营管理者·上旬刊》2016年第07期 摘要:政策是决定一个朝代稳定发展的重要因素,民族的和谐统一与决定朝代能否兴旺 不衰的关键因素。清朝是一个由少数民族建立的朝代,实施了较好的民族政策,保证了清朝长久,稳定了清朝的边疆安定。对清朝民族政策进行分析,有助于民族政策的制定与完善。 关键词:清朝民族政策民族管理体制 中国历史长河穿插了24个朝代,实施了无数个政策。作为一个由满族统治的朝代来说,清朝在历史上是十分特殊的。因为从民族角度来说,就给清初统治者出了一个很大难题。但出人意料的是,清朝统治者,特别是康熙皇帝把民族问题处理得十分好,出台了“改土归流”等优秀政策。清朝民族政策体现在经济、政治、军事、外交等多方面,从各个角度抚顺了少数民族,给清朝发展奠定了一个好基础。本文也将从清朝民族政策的具体内容、主要作用、统治思想等方面,去论述清朝民族政策的特点。 一、民族政策的延承思想 中国悠悠五千年历史,数不清的英雄豪杰争夺皇位,但大多数都是汉族人坐拥天下。细细数来,也只有成吉思汗、努尔哈赤用“少数民族”的身份开辟了新的朝代,再相比之下也只有后者在历史上占有近三百年的生命尺度。同是少数民族统治天下,为何清朝能超越元朝的统治年数呢?我认为最重要的就是“思想”。思想是政策的来源。早在清朝还未“进关”之前,皇太极就有了“满汉一家”的思想概念,他认为作为一个边疆少数民族,要想统一中原就必须“抓住”汉族人的心,使汉族归顺满足,服从满族的统治。接下来康熙帝更是在沿用“满汉一家”的思想上,借鉴了董仲舒“大一统”的思想理论,按闰宗森硕士所说更是把清朝定位为继承华夏正统的统一王朝。不同于其他朝代,在平定三藩后,他摒弃了“战争”的手段,用和平的方式推出了“怀柔政策”,不仅如此,更是用“宗教”这一元素,通过喇嘛来捆绑住满族与蒙古的友谊;他还沿用“联姻”的形式,向少数民族显现满族的友好。其实将“大一统”思想在民族政策中发挥得最极致的当属雍正。牛海桢教授在《论清初西北边疆民族政策的指导思想》中提出:雍正认为传统的华夷观限制了边疆的发展,“大一统”思想才能促进民族的和谐,这也正是清朝民族政策闪光点的核心起源点。 由此可见,清朝的民族政策是从思想上来落实的,是在吸收借鉴前人的基础上,一步步创新而实施的。 二、民族政策具体内容

探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一)

探析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的必要性(一) 论文关键词:非物质文化遗产传统文化旅游开发 论文摘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旅游开发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针对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存与发展现状,将非物质文化遗产推向市场,进行适度的旅游开发便成为目前公认的一种有效的保护方式。以旅游业的发展带动保护工作的更好开展保护和传承本民族的传统文化,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也成为一种必然的趋势。 保护和开发非物质文化遗产对弘扬传统文化、保持民族文化个性具有重要的意义,将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化资源借助旅游加以开发、利用与发展,这将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适应现代社会并得以发展的重要途径。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及存在问题 (一)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现状 随着世界、国家和各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相继建立,非物质文化遗产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列入名录的遗产项目给遗产地带来的知名度的提高和人们对不同文化现象的好奇与探究是必然的,无形中促进了旅游目的地的发展。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基本集中在偏远地区和较为落后的西部地区,改革开放以来,民族地区充分利用党和国家的民族政策,加大了对民族文化旅游的开发力度,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以民族成分构成最多、

非物质文化遗产最为丰富的云南省为例,云南省率先确立了“文化立省”大战略,旅游业作为云南省文化产业的主导行业,并成为该省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云南省还设计了多条民族文化旅游线路,如西双版纳的泼水节、“二月街”民族节、苗族“赶花节”等。 (二)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开发存在问题 1.生存环境恶化,开发工作困难 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种类繁多,是中华民族五千年以来创造的极其丰富和宝贵的文化财富。但是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面临的最大威胁就是逐渐失去其赖以产生、发展的社会环境,文化生态环境发生了变化。社会条件的变迁、技术的发展使一些非物质文化遗产不再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而逐渐地被人们所忽视。因此在开发的过程中存在诸多困难,第一,是对于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整体状况、存在种类、数量和消失的状况等认识不清,调查了解和掌握不够;第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缺乏法律依据,现有的法律法规,不能适应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需要;第三,缺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教育及人才培养体系。 2.开发模式单一,缺少吸引力 非物质文化遗产旅游的兴起,在一定程度上刺激遗产地居民大打“旅游牌”的信心和决心。但在旅游规划过程中,遗产地居民的极大热情往往会导致对科学规划工作的干扰。近年来,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依托的民俗村、寨、博物馆在一些地区比较时髦,致使有关民族文化旅游的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最新资料推荐------------------------------------------------------ 弘扬民族传统文化 民族情结弘扬民族传统文化,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奔腾不息的黄河,从历史的尽头流经现代,流向未来。 古老的中华民族带着几千年不曾中断的文明史从远古一路走来。 勤劳勇敢的炎黄子孙怀揣着振兴中华的理想在新中国的小路上蹒跚前行。 弘扬民族文化传统,传承中华传统美德则成为当代大学生必须承担的使命与责任。 在这个经济全球化已经成为一种趋势的时代,人们的生活也不再是单纯的受一种文化影响了。 欧洲文化,日本,韩国文化作为外来文化越来越影响着人们的日常生活和价值选择。 文化是一个极为宽泛的词,则其所代表的内涵也是相当的丰富,这里我只谈谈其表现形式节日,及其所蕴含的文化意义。 时下,年轻人越来越热衷于过洋节,例如圣诞节,情人节,万圣节等等。 其中很多人认为,其实节日不过是人们理想的寄托或是一种纪念,过节无论是传统节日还是洋节,过的都只是一种心情也是给心灵放个假,这当然也不无道理。 但是对于传统节日的淡化和传统文化的淡忘则是作为华夏儿女,生活中所不该出现的现象。 1 / 4

但是每个节日都有它所蕴含的文化元素,而我们则往往忽略这个层面直接索取自己的需求: 商家准确的抓住商机,利用人们的消费心理赢得比平日更为丰厚的利润;通讯公司广集才思,送出祝福短信,使得通信飞桥不断提速;朋友也借此机会献上问候,稍稍拉近彼此的距离。 这样说似乎显得有些突兀,可是有时候问题的尖锐性让我们不得不承认这样的节日背后所掩藏的背离文化本身的种种利益关系。 今年的春节比往常更为特殊,这个特殊不是别的正是大家所熟识的大年初一恰好是情人节,这样的特殊也暴露了不少问题。 仅仅在我所熟悉的人中,绝大多数人选择在应该拜年的日子和女朋友一起渡过,陪情人看电影,吃饭。 这不得不引起我们的思考,爱情固然是重要的,可是看电影,吃饭,这些事情并不是非得在二月十四号这一天才能去做,这样的节日我们到底过的是什么?是文化吗?而春节寄寓的则不仅仅是亲人团聚这样简单的形式,更多的是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凝结的对于新年的向往,祈福这样的情结和对于亲情的守望,守候。 今天的我们生活在一个和平祥和富足的年代,那些苦难和坚持似乎早已随着时间的风化成了云烟,我们的印象中也不再有传统,取而代之的是时尚,个性,独特。 诚然这时一个需要创新需要突破的时代,但是那些维系中华民族生存的根基终究是不应该抛弃的,那些传承了千百年的文化与内蕴是应该被铭记与继续传承的。

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2011年3月第28卷第2期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Yunnan Nationalities U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Vol.28,No.1Mar.2011 【收稿日期】2010-12-23 【作者简介】余文兵(1982-),男,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博士研究生。 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的特点及其历史作用 余文兵 (中央民族大学中国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研究院,北京100081) 摘 要:清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民族法制建设的集大成者。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特点鲜 明。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既在巩固和维护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发展等诸多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清代的民族政策法制化经验和教训对今天民族法制建设工作具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关键词:清代;民族政策法制化;特点;启示【中图分类号】K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11)02-0109-06 民族政策法制化是政治主体通过适当的制度安排和法律制定将民族政策固定化和规范化的活动或过程。多民族的国情决定了民族政策的制定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必须重视的国家要政。在中国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为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国家的大一统,各封建王朝制定出了相应的民族政策,并将其制度化且不断推陈出新。清代是中国历代封建王朝民族立法政策的集大成者,其民族政策法制化不仅效果显著,而且特点突出。 一 自努尔哈赤开始,清朝历代皇帝站在治国方略和基本国策的高度,针对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断的推进民族政策法制化进程,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民族法制建设,不仅形成了以《大清律例》 、《大清会典》为母法,以《理藩院则例》和适用于不同民族的单行法为子法的少数民族法律体系,而且特点非常鲜明。 (一)成就巨大,内容丰富,形式多样 从数量上看,在嘉庆十九年(1814年)首次按六部编纂则例之制初次编纂,例文就由乾隆末年的209条扩增至713条。到了道光七年(1827年)第二次修例则激增为1454条,这与《大清律例》最高条例数目1892条相比,仅差400余条。而后者的1892条例文中,尚有100余条属于边疆民族 的立法。[1] 从内容上看,清朝因地制宜,制定了适用于不同民族地区的专门性民族法。如对蒙古的《蒙古律例》、对回部的《回疆则例》、对西藏的 《钦定藏内善后章程二十九条》,对南方“苗疆” 的《永除贵州古州等处苗赋令》 、《苗汉杂居章程 》、《官员失察汉民进入苗地处分例》、《苗民禁婚令》等,可以说 ,“清王朝没有一部法律能适用于清朝所有的民族” [2](P474) 。就范围而言,清朝民族法律几乎涵盖了民族地区的各项事务管理。以《理藩院则例》为例,其内容既有行政法律部分,又有刑事法律部分,也有民事法律部分;既包括实体法部分,也包括程序法部分。再从形式上看,常见的清代民族法有律、例、令、章程、事宜、禁约等。这些法律形式中有些属于中国封建社会传统法律形式律、令、科、比、格、式、例中的类型,如律、例和令,但有些法律形式为清代所创立,如章程、事宜、禁约等。这些细致而完备的法律规定使清朝官员在管理民族事务方面有章可循,在处理民族问题方面有法可依,使清代的民族事务管理走上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法制化轨道,使得中国历代传统的民族政策得到升华。 (二)统一法制,强调特别法的优先适用清朝政府的民族政策法制化过程始终以维护法制统一作为自己的重要原则。早在入关前,皇太极 就强调,外藩蒙古诸国必须“悉遵我朝制度”[3] 。此后,清朝政府以理藩院为主体在制定和运用民族 法规时更加强调这一原则。乾隆《大清会典》规定,理藩院是“掌内外藩蒙古回部之政令,控驭 抚绥,以固邦翰” [4](P10) 。可见,理藩院不仅是清朝政府管理少数民族的专门性机构,更是最高的民 族立法机构。从立法事项上来看,尽管清代的民族法具有某种二元性,即其民族法中既有中央立法的内容,又有一些传统习惯法的认可,如在回部对伊 — 901—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