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_许曾会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_许曾会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_许曾会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_许曾会

2013年第1期(总第210期)学习与探索Study &Exploration No.1,2013Serial.No.210

·史学理论与史学史研究·

明清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民族观念

曾会

(北京师范大学历史学院,北京100875)

要:民族政策作为时代政治的重要内涵,必然会对时代史学特别是官方正史产生影响。明清两朝民

族政策总的方针是“威德兼施”,这样的民族政策对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的民族观念影响颇深。所谓“威”,体现在军事上为武力征伐,政治上则是歧视与强迫同化;所谓“德”,主要体现在对被统治民族的招抚优待和

“因俗而治”上。这种“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反映到正史《元史》和《明史》中,则分别呈现出“大民族主义”和

“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关键词:明清民族政策;威德兼施;正史;民族观念中图分类号:K 0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462X (2013)01-0156-05

收稿日期:2012-10-17

作者简介:许曾会(1986—),女,历史学博士,从事中国史学思想史研究。

明清是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逐渐定型时期。在多民族共存的背景下,封建国家更加重视民族政策的制定和实施,以期维护封建统治。而民族政策作为时代政治的具体表现之一,必然会对时代史学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文从明清两部正史修纂过程中朝廷“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入手,分别分析其对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撰述中民族观念的影响。

一、“威”的民族政策与正史的“大民族主义”观念

明清两代有关“威”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军事上的武力征伐和政治上的歧视与强迫同化两个方面,

这样的民族政策反映到官方正史《元史》和《明史》的撰述中,便体现出一种“大民族主

义”[1]的民族观念。这种“大民族主义”观念,以

民族歧视为特点,其中包含了大汉族主义和少数民族的大民族主义。

(一)明朝“威”的民族政策与《元史》的大汉族主义观念

《元史》修于洪武元年(1368)十二月,完成于洪武三年七月,十月镂版刊刻,速度之快为史上仅有。《元史》修纂的这三年间,正是朱元璋出兵蒙古且取得重大胜利的时间段。1368年朱元璋在

应天建立明王朝,蒙古贵族退回到北方,结束了在中原的统治,但全国不少地区还为元朝残余势力占据。朱元璋在经过北伐的节节胜利之后,对彻底打败元朝残余力量,

消除威胁,怀有很强的自信。故此,

朱元璋对北元发动了一连串的军事攻势:洪武元年进兵山西,打败元将扩廓帖木儿,夺取了山西和陕西;洪武二年,攻破开平,元顺帝逃亡应昌;洪武三年,大破扩廓帖木儿兵,俘获王公将校一千八百余人,士卒八万。

武力征伐同时,明朝统治者也以政治上的民族歧视和强迫同化来巩固其统治。明朝易元而建,

汉族在被蒙古族压迫近百年后,一旦有机会翻身,大汉族的优越感自然会变本加厉地彰显。明朝禁止一切胡服、胡语、胡姓,不许少数民族内部通婚。如

《明太祖实录》卷三○洪武元年二月壬子记载

:“俗化既久,恬不知怪。上久厌之。至是,

悉命复衣冠如唐制……其辫发椎髻、胡服胡语胡姓一切禁止。斟酌损益,皆断自圣心。于是百有余年胡俗,悉复中国之旧矣。”又如《明会典》卷二二

《户部七》载:“令蒙古色目人氏,既居中国,许与中国人家结婚姻,不许与本类自相嫁娶,违者男女两家抄没,入官为奴婢。”这些政策的结果是:“国初平定,凡蒙古色目人散处诸州者,多已更姓易名,

杂处民间,如一二稊稗生于丘垄禾稻之中,久之,固已相忘相化,而亦不易以别识之也。”(陈子龙:《明经世文编》卷七三

《丘文庄公集三》)明初修纂《元史》,一方面是基于汉族统治者的一种政治宣传,大汉族主义观念自然会蕴涵其

·

651·

中;另一方面,《元史》的大汉族主义观念,也是贯彻明初“威”的民族政策的一种需要和体现。纵观《元史》的大汉族主义观念,首先表现在本纪部分的撰述上。《元史》各本纪的篇幅详略悬殊,开国四汗史事仅用三卷,《太祖纪》、《太宗定宗纪》和《宪宗纪》各为一卷;而忽必烈一朝用了十四卷,《世祖本纪》包括卷四至卷十八。《元史》之所以对蒙古开国四汗记载如此简略,是因为四汗时期的历史与南宋后期的历史并存。明朝作为汉族建立的政权,它从大汉族主义角度出发,自然要抬高南宋的历史地位,尊忽必烈建元之前的南宋为正统,而不承认与之并立的开国四汗时期的蒙古国的正统地位。出于维护南宋正统的需要,《元史》的编纂便有意忽略蒙古国开国四汗的史实。《世祖本纪》不但详载忽必烈一朝史事,而且对忽必烈的功业也作了如实肯定。其次表现在列传部分的撰述上。《元史》列传的最大不足是为蒙古色目人立传太少,有些传记内容空洞。如见于宰相表的蒙古人有五十九人,立传的却不及一半。见于宰相表的色目人更多,立传的则更少。太祖诸弟、诸子仅有一人立传,太宗以后皇子竟无一人立传。像太祖弟失吉忽秃忽、权臣奥都剌合蛮等名臣,竟未立传[2]。《元史》中汉人传记篇数明显较多,大凡在元朝军事、政治、文化上有一定作用,如史天泽、董文炳、刘秉忠、张文谦、赵孟兆页、许横、姚枢、郭守敬、丘处机等等都有立传。

此外,《元史》的大汉族主义观念还表现在对少数民族的偏见上。如《元史》把边疆少数民族称为“北狄”、“东夷”、“西戎”、“蛮夷”等。《地理志·序》开篇即说:“汉梗于北狄,隋不能服东夷,唐患在西戎”(《元史》卷五八《地理志》);《外夷传·缅国》称“缅国为西南夷,不知何种”,“诏思、播、叙诸郡及亦奚不薛诸蛮夷等处发士卒征缅”(《元史》卷二一○《外夷传》)。如此等等。这类的称呼虽然沿袭自历史的传统,却也是大汉族主义观念的一种具体体现。

(二)清朝“威”的民族政策与《明史》的大民族主义观念

《明史》从顺治二年(1645)开始设馆编修到雍正十三年(1735)定稿,乾隆四年(1739)钦定刊行,前后历时95年,是中国历史上官修史书中纂修时间最长的一部。清朝修《明史》的过程是清朝开疆拓土政策不断取得成功,多民族的大一统国家正在形成的过程。清朝这一时期的武力征伐主要体现在对西北、西南等地区少数民族的武力征伐上:康熙二十九年(1690),西北准噶尔部葛尔丹率兵来犯,康熙率军亲征,大败葛尔丹;康熙三十五年(1696),康熙第二次亲征准噶尔,准噶尔遭到致命的打击;康熙三十六年(1697),康熙第三次亲征,喀尔喀三部归还故地,阿尔泰山以东尽隶清朝版图。之后,康熙五十七年至五十九年(1718—1720),清政府又两次派大军进藏,将准噶尔驱逐出西藏。雍正三年(1725),清朝出兵镇压青海大台吉罗布藏丹津的叛乱后,设立西宁办事大臣,专管蒙藏两族事务,青藏高原完全被置于清政府的直接统治之下。乾隆二十年至二十四年(1755—1759),清军历时五载,平定准噶尔和回部,统一天山南北。至此,清朝建立起了空前规模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除武力征伐之外,清朝以少数民族身份入主中原,为了巩固自己的统治,强迫其他民族特别是汉族的认同,而制定了“满洲根本”的基本国策,在政策和体制上造就了满汉畛域。为了削弱汉族的民族意识、巩固清朝统治,清朝对汉族实行了剃发、易服、文字狱等民族压迫政策,汉人的强烈反对与抵抗招致清廷的严厉处罚和血腥镇压。在清朝实行大民族主义的民族压迫政策下,汉人处处遭受不公平待遇。如满汉官缺有别,满族官员可以任汉缺,而汉族官员却不能任满缺,同一职满族的权力大于汉族,而且满族主要出任高级别的官职,在政府机构中占绝对的优势地位;婚姻有别,八旗女子不可以嫁于汉人,而汉族女子则可以嫁于八旗;法律有别,对满族实行与汉族不同的法律,审判机构也是单独的,如果是满汉纠纷,满人所受到的处罚要远远轻于汉人;科举有别,科考为清朝汉人出仕的必由之路,而满人做官则不需要必须经过科举之路,雍正前还实行满汉分榜考试,满人乡试、会试只考翻译。如此等等。

清朝组织纂修的《明史》,自觉贯彻了“满洲根本”的大民族主义观念。第一,有意隐晦对满族少数民族身份不利的史实。这样的事例很多,如关于建州女真问题,由于建州女真曾臣属于明朝,故为清廷所讳,在《明史》中不许见“建州女真”。对明朝官员列有传记的,如果有在建州有治理或征讨功业者皆削去不写。又如朱元璋元末反元斗争中发表的著名的北伐檄文,《明史》中也不录。因为檄文中有“北狄入主中国”,“胡虏无百年之运”,“驱逐鞑虏,恢复中华”等语,这对清朝少数民族入主中原的身份认同不利。

第二,重视从天意角度来解说明亡清兴。鼓吹这样的神意史观,旨在宣扬明亡清兴乃为天意,汉人要归顺清朝的统治,无需做无谓的牺牲。如

·

751

·

《明史》卷二七二说“盖天命有归,莫之为而为者矣”;卷二七七说“废兴之故,岂非天道哉”等等。卷二六七传主马从聘、耿荫楼、张伯鲸、沈迅和鹿继善等人,他们都因抗清失败城陷自杀而死,《明史》评曰:“士大夫居政里居,无封疆民社之责,可逊亦自全,非以必死为勇也。然而慷慨捐躯,冒白刃而不悔,沾宗覆族,君子哀之。岂非名义所在,有重于生者乎。气节凛然,要于自遂其志。其英风义烈,固不可泯没于宇宙间矣。”从中可知,清朝统治者虽然也肯定了他们的“义烈”,而主旨却是要告诫那些还有幻想的汉人尤其是文人士大夫们,清朝取代明朝是天意,明朝已灭亡,不要愚忠,看重生命归顺清朝才是明智之举。

第三,颂扬满族士兵的英勇,彰显民族自豪感。《明史》为了体现征服民族的强大,重视颂扬满族士兵在与其他民族战争过程中的勇猛和武功。如“大清举兵,所向无不摧破,诸将罔敢议战守”(《明史》卷二五九《袁崇焕列传》),“大清兵绕出其后,御车者惶惧不能转,歼戮殆尽,甫亦阵亡”、“大清兵破南京,列郡望风迎降”(《明史》卷二七七《金声列传》),如此等等,这样的记载比比皆是。在《明史》中,经常使用“大清”、“我大清”的字眼,以此彰显其民族自豪感。如“五月,我大清太祖高皇帝起兵征尼堪外兰,克图伦城”(《明史》卷二○《神宗本纪》),“是月,朝鲜降于我大清”(《明史》卷二三《庄烈帝》),“其秋,我大清平察哈尔国,旋师略朔州,直抵忻、代,守将屡败”(《明史》卷二五二《吴甡列传》)等等。

第四,宣扬征讨少数民族的功业。满族自己虽为少数民族,却对别的少数民族采取蔑视的态度。如《土司传》把一些少数民族称为“西南夷”、“猺寇”、“蛮贼”,认为“夷性犷悍,嗜利好杀,争相竞尚,焚烧劫掠,习以为恒”,“蛮僚顽犷,散则为民,聚则为盗,难以文治,当临之以兵,彼始畏服”等。《明史》还非常重视宣扬明朝对“蛮贼”民族的征服。《职官志》提到明朝一些官职设立的缘由,即是征剿少数民族而来,如“其总兵挂印称将军者,云南曰征南将军,大同曰征西前将军,湖广曰平蛮将军,两广曰征蛮将军,辽东曰征虏前将军”(《明史》卷七六《职官志》);“首功四等:迤北为大,辽东次之,西番、苗蛮又次之,内地反寇又次之。”(《明史》卷七二《职官志》)《明史》卷一六六将韩观、萧授、吴亮、方瑛、陈友、李震和山云等人放一起(《明史》的列传遵循以类相从的原则),是因为他们的事迹主要就是对“苗蛮”的镇压,《明史》对他们征蛮的功绩给予了充分肯定,如赞方瑛“天姿英迈,晓古兵法。尝上炼兵法及阵图,老将多称之”;赞萧授“在镇二十余年,规画多本子成,久益明练,威信大行,寇起辄灭,前后诸帅莫及也”,如此等等。《明史》中这样的宣传,自然也是为了要显示清朝政府强大的力量,以及征服蛮夷的决心和自信。

二、“德”的民族政策与正史“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

明清虽然分属汉族与满族建立,然其统治者进行的是对中国统一多民族国家的统治,他们既要维护统一政权下本民族的利益,也需维护对大一统国家各民族的统治,故而在实行“威”的民族政策的同时,也都重视以“德”服人。明清有关“德”的民族政策,体现在对被统治民族的招抚优待和“因俗而治”的民族政策上。这种“德”的民族政策,反映在这一时期正史撰述上,则是重视宣扬华夷一家的民族观念。

(一)明朝的民族怀柔政策与《元史》展现的“天下一家之义”

明朝的恩抚怀柔政策主要体现在:一方面善待元宗室,抚绥元臣民。对故元诸王和蒙古贵族封给官衔、加赏赐,对滞留在中原各地的蒙古军队和俘获、招降的蒙古军民加以妥善安置,并对其中有才干者擢用为官。洪武时期,明朝军队和官员构成中均有蒙古人、色目人任职。此外,对西南少数民族实行土司制度,授之原官、给予爵禄和名号。在明王朝正式建立之前,朱元璋即已注意对南方少数民族的招抚。明王朝建立以后,朱元璋对南方少数民族的统治承袭了元朝的土官制度,并完善发展为土司制度。再者,尊重各民族宗教信仰。明朝统治者对西藏、蒙古等地藏传佛教持宽容政策。如对西藏,明初继承了元朝设立的帝师制度。对回族实行怀柔政策,尊崇伊斯兰教。

元朝是中国封建社会民族歧视和压迫比较厉害的一个朝代,但明朝统治者在修《元史》时,还是尽量彰显其对被统治民族怀之以德的一面,这既是要对元朝有个正面的评价,同时也是给明朝的民族政策提供借鉴。第一,重视展现元朝统治者的“天下一家之义”。《世祖本纪》中载忽必烈诏书:“朕获缵旧服,载扩丕图,稽列圣之洪规,讲前代之定制。建元表岁,示人君万世之传;纪时书王,见天下一家之义。法《春秋》之正始,体大《易》之乾元。炳焕皇猷,权舆治道”(《元史》卷四《世祖本纪》),“世祖立法,一本于宽。……大率以亲亲爱民为重,而尤惓藐于农桑一事”(《元史》卷

·

851

·

九三《食货志》)。忽必烈建统中原,以汉法治国,推崇程朱理学,重视农业水利,这便是其华夷一家思想的具体体现。除此之外,《元史》中也记载不少元朝对少数民族因俗而治的怀柔政策。如对西藏:“元起朔方,固已崇尚释教。及得西域,世祖以其地广而狭远,民犷而好斗,思有以因其俗而柔其人,乃郡县土蕃之地,设官分职,而领之于帝师。乃立宣政院,其为使位居第二者,必以僧为之,出帝师所辟举,而总其政于内外者,师臣以下,亦必僧俗必用,而军民通摄。于是帝师之命,与诏敕并行于西土。”(《元史》卷二○二《释老传》)对东北女真族,“合兰府水达达等路,土地旷阔,人民散居。元初设军民万户府,抚镇北边。……各有司存,分领混同江南北之地。其居民皆水达达。女直之人,各仍旧俗,无市井城郭,逐水草为居,以射猎为业。故设官牧民,随俗而治,有合兰府水达达等路,以相统摄焉。”(《元史》卷五九《地理志》)对西南少数民族,“诏谕王相府及四川行中书省,四道宣慰司抚治播川、务川西南诸蛮夷,官吏军民各从其俗,无失常业”(《元史》卷一○《世祖本纪》)。元朝在边疆少数民族地区设置管理机构且参用土酋为官,顺其俗而治,为明朝关于民族治理的制度建设提供了借鉴。

第二,重视记载民族迁徙与民族融合史事。《元史》反映的民族迁徙,既有汉人迁往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情况,也有少数民族迁居内地情况。如《世祖纪》记载:“丙寅,尚书省曰:‘行泉府所统海船万无千艘,以新附人驾之,缓急殊不可用。宜招集乃颜及胜纳合儿流散户为军,自泉州至杭州立海站十五,站置船五艘、水军二百,专运番夷贡物及商贩奇货,且防御海盗,为便。’从之。”“尚书省臣言:‘乃颜以反殊,其人户月给米七千五百二十三石,父母妻子俱在北方,恐生他志,请徙至江南,充沙不丁所请海船水军。’从之。”(《元史》卷一五《世祖本纪》)《史秉直传》载:“管领降人家属屯霸州,秉直拊循有方,十余万家,寻迁之漠北。”(《元史》卷一四七《史秉直传》)“一月,戊寅,诏旧隶乃颜、胜纳合儿女直户四百,虚縻廪食,令屯田扬州。”(《元史》卷一七《世祖本纪》)民族迁徙从而形成民族杂居的局面,这是有利于民族融合的。

第三,民族史人物传记丰富多彩。在《元史》中,汉人、蒙古人、回回人、回鹘人、女真人、畏兀儿人、契丹人、西夏人、高丽人、吐蕃人等等皆有入传记者,对一些少数民族人物在军事、农业、工艺、文化、医学和科技等方面作出突出贡献者予以褒扬。如回回人阿老瓦丁、亦思马因、布伯、哈散等人造回回炮;波斯裔回回人扎马鲁丁造西域仪象;畏兀儿人塔塔统阿造畏兀儿体蒙古文,藏族八思巴制蒙古新字;《顺帝纪》中众多少数民族史家参与修撰辽宋金三史;《兵志》中大量西北地区色目人组成元朝的军队,随同蒙古人征战,全国统一后成为维护元朝统治的重要力量等等。《元史》编纂者通过这些记载,给我们描绘了一幅元朝多民族历史的绚烂画卷。

(二)清朝的民族怀柔政策与《明史》的“华夷归一统”观念

清朝通过各种怀柔政策缓和民族矛盾,鼓励各民族间友好相处,促使各民族相互认同,并最后认同于多民族统一的满清王朝。首先是满蒙联盟的建立。对蒙古族,清朝通过和亲联姻以及在政治、经济上给予蒙古贵族优厚待遇,甚至将与蒙古贵族的联姻制度化,据有学者统计,到乾隆六十年(1795)止,仅《外藩蒙古回部王公表》记载的额驸(公主、格格的配偶)就有69人,八旗中的蒙古额驸尚不在内。清朝以此实现了满蒙的联盟[3]。其次,对汉族则停止清初圈地做法,还地于民。清朝入主中原后,大批满人进入中原地区,自行圈地居住。汉民因此背井离乡,走投无路,起而反抗。顺治四年(1647),朝廷下令停止圈地,但屡禁不止,直到康熙八年(1669)“诏满兵有规占民间房地者,永行禁止,仍还诸民”(《清史稿》卷六《圣祖本纪》),圈地才最终得以停止,满汉矛盾逐渐缓和。再次,吸取汉族士子入仕,尊孔、崇尚儒学。满族统治者为拉拢汉族士人,进入北京后,即遣官祭孔子先师,并且竭力推崇理学,对宋明理学大师周敦颐尤其是朱熹特别尊崇。最后,对维吾尔族、藏族和西南少数民族等其他少数民族的中上层人物,或归附忠顺,或辅佐效力的,朝廷皆给予政治和经济上的优待。

清朝出于巩固统治的需要而推行怀柔的民族政策,在清朝前期纂修的《明史》中得到了显著体现,“华夷一家”的观念便是《明史》编纂的一个重要宗旨。第一,宣扬“华夷归一统”的思想。《明史》从维护大一统和满族政权的合法化出发,重视宣扬“华夷归一统”的思想。在《明史》中,诸如“华夷归一统,开帝业,庆升平”,“华夷蛮僚咸归正,苍生至老不知兵,鼓腹含哺囿太平,九有享清宁”(《清史稿》卷六三《乐志》),诸如此类的观点很多。宣扬这样的思想,不仅有利于满族在中原统治的合法化,也有利于各民族的归附,最终达到对大一统国家的认同。在《西域列传四·别失八里》中,《明史》引用了朱元璋的一段话:“虽限山

·

951

·

隔海,风殊俗异,然好恶之情,血气之类,未尝异也。皇天眷佑,惟一视之……囊者我中国宋君,奢纵怠荒,奸臣乱政。天监否德,于是命元世祖肇基朔漠,入统中华,生民赖以安靖七十余年。致于后嗣,不修国政,任用非人,致纪纲尽弛,强凌弱,众暴寡,民生皆怨,上达于天。”(《明史》卷三三二《西域列传》)很显然,这是清朝统治者借朱元璋之口,来表达其华夷无异,都是上天赤子,只要有德,少数民族也可得天下,可以给老百姓带来安定的生活的思想。

第二,肯定明朝统绪。清朝入关最大的民族矛盾便是满汉矛盾,为了缓和汉人的反清情绪,统治者重视尊明正统,祭祀前朝诸帝,尊崇儒学。如在张廷玉《上明史表》中提到清朝继承明朝正统建朝问题:“我国家丕承景命,肇建隆基,天戈指而扫欃枪,《王会》图而陈玉帛。涤中原寇盗之孽,奠我民生;慰前朝诸帝之心,雪其国耻。迄今通侯备恪,俎豆相承;依然守户卫陵,松楸勿翦。是则扩隆恩于覆载,既极优崇;因之徵故籍于《春秋》,绝无忌讳。”《儒林列传·序》则充分肯定儒学在明初建制中的积极作用:“明太祖起布衣,定天下,当干戈抢攘之时,所至征召耆儒,讲论道德,修明治术,兴起教化,焕乎成一代之宏规。”(《明史》卷二八二《儒林列传》)其实,统治者撰修《明史》本身,便有拉拢汉人知识分子,安慰明朝遗民的动机所在。

第三,主张恩威兼施的民族政策。《明史》清醒地认识到,对待少数民族的统治,绝不可只是一味地使用武力,必须恩威兼施。《土司传·序》说,治理少数民族“其要在于抚绥得人,恩威兼济……溪峒蛮僚,虽常梗化,乱岂无因。昔陈景文为令,瑶、僮皆应差徭,厥后抚字乖方,始仍反侧。诚使守令得人,示以恩信,谕以祸福,亦当革心……此可为治蛮之宝鉴。”(《明史》卷三一○《土司传》)在《广西土司列传》中又提到:“帝曰:‘蛮民亦朕赤子,杀至千数,岂无胁从非辜者。以后宜开示恩信,抚慰而降之’。”(《明史》卷三一七《柳州列传》)《韩观列传》:“苗蛮阻险自固,易动难服,自其性然。而草薙禽狝,滥杀邀功,贪货贿,兴事端,控驭乖方,绥怀无策,则镇将之过也。”(《明史》卷一六六《韩观列传》)这是意识到少数民族起事并不都是少数民族首领的蓄意破坏,也有派驻边疆官僚的压迫与剥削的因素。

第四,重视民族间的友好往来。《明史》中也有不少民族之间友好往来的记载。如《食货志》记载了汉族和少数民族之间贸易交往的盛况:“明初,东有马市,西有茶市。”这里马市主要对北方的蒙古族、女真族,茶市对西北藏、羌及陕甘青诸族;《阐化王传》记载了西藏喇嘛到北京的数次朝贡,以及所修从雅州到乌斯藏的驿站,汉藏之间的联系由此进一步加强的史事;《俞大猷传》记载了俞大猷在崖州黎族地区建设城市,用汉法杂治,使黎族人民得到比较安稳的生活;《土司·湖广传》中记载了汉族和少数民族并肩作战,抵御外来侵略的事迹,如此等等,不一而足。

三、结论

“威德兼施”是中国古代封建王朝对被统治民族实行的一贯的民族政策,只是每个朝代依据情况不同,其侧重点有所不同而已。由于明易元是汉族取代蒙古族的统治,清易明是满族取代汉族的统治,不同于历史上一般汉族内部的政权易鼎,因此明清两朝开国之初都存在非常尖锐的民族矛盾,其“威德兼施”的民族政策也会复杂于前朝。大体来说,明清“威德兼施”却稍偏重于“德”,大多是“顺者以礼,逆者以兵”或“先礼后兵”。但不管“威”还是“德”,都是以维护统治者的利益为起点和归宿的。

统治者在实践民族政策的同时,也注意用官方修史的手段将他们的民族观念倾注到历史记载之中,以取得舆论宣传和历史垂鉴的作用。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中相关民族史撰述及其阐发的民族观念,很好地反映了统治者的这种政治诉求。其中“大民族主义”应和着统治者武力征伐和强迫同化被统治民族的成功的自信和昭告,而“华夷一家”则应和着统治者的怀柔以德民族政策,这两个矛盾的统一体,便是明清统治者维护统一多民族国家的政治需要而在正史民族观念上的集中反映。明清两朝正史的撰述,对这两方面的宣扬都显得尤为迫切,由明清民族矛盾特点决定的民族政策的两面性,在明清正史《元史》和《明史》中通过其对“大民族主义”的“天下一家”观念的宣扬而得到了很好的反映。

参考文献:

[1]梁启超.饮冰室文集全编:第2册[M].上海:广益书局,1948:159;白寿彝.中国通史:导论[M].上

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89:24.

[2]仓修良.中国史学名著评介.第2卷[M].济南:山东教育出版社,1990:235.

[3]华立.清代的满蒙联姻[J].民族研究,1983,(2).

[责任编辑:那晓波]

·

061

·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辨析题

第一章绪论 四、辨析题 1.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对各个民族的特性进行研究,取得规律性认识和结论。 错民族理论研究的主要任务是研究如何正确的解决或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间矛盾的问题 2. 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并不需要一定的民族观指导。 错、民族科学研究包括许多学科门类,诸如民族理论、民族历史、民族语言、民族经济、民族学、民族文化等许多方面。这些研究都是分别进行的,必须有正确理论的指导 3. 关于民族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 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错、关于民族观的定义是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总认识,一方面表现为人们对民族和民族问题的基本看法,另一方面反映在人们对待和处理民族问题的态度和方法上。 4. 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正确、中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每个公民都有如何认识民族现象、处理民族关系的问题。 第二章民族

四、辨析题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包括社会属性、自然属性和生物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民族是在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心里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辩证的科学的运用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第三章民族发展 四、辨析题 1. 民族分化,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它往往是由民族内部的文化差异造成的。错民族分化, 是指一个民族的一部分从原属民族实体中分化出来的现象, 它往往是由民族迁徙等原因导致民族居住地域的隔离而造成的。 2. 民族灭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错、民族消亡,是指世界各民族经过民族融合,实现民族大同,民族实体作为客观存在自行消失的现象。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乡镇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方案 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与中小学生的学习和生活密切相关,为普及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推动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教育工作深入校园,根据县有关文件精神,决定在X镇小学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充分认识开展活动的意义 通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积极宣传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无神论思想,从小学生抓起,使我镇广大小学生进一步学习并掌握一些相应的法律法规,逐步增强民族团结意识和良好的道德意识,增强识别和抵御违法活动的能力,树立讲科学、树新风的道德情操。 二、活动的具体措施及要求 (一)活动内容 根据不同学龄阶段学生的生理、心理特点和接受能力,有针对性地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教育。 主要内容为:《宪法》中关于公民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党对宗教问题的基本观点和基本政策;党和国家对少数民族语言和风俗习惯的政策;国务院《宗教事务条例》对正常的宗教活动提出的要求,对非法宗教活动的界定等。 (二)活动形式 学校要结合实际,通过形象生动、适合学生特点的教育

方式,向学生宣传有关民族宗教政策法规。 具体做到“六个一”,即上好一堂内容丰富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课、印发一份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小资料、办好一期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板报、搞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橱窗展、组织好一次民族宗教政策法规专题活动、形成一个完整的民族宗教活动记录。 (三)活动要求 1.目标要明确。 通过组织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使我镇广大小学生以及学生家庭了解掌握相关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一步增强全社会民族宗教意识。 2.工作要落实。 学校要结合实际,全面部署开展“民族宗教政策法规进校园”活动,对照要求及时制定实施方案,并认真组织落实,全面做好相关的宣传报道工作,及时上报好的做法和典型经验。 3.措施要细化。 要有针对性地选择民族宗教方面的政策法规进行学习。对小学生,主要普及有关民族宗教的政策法规,培养他们爱国意识以及分辨是非的能力,从小养成讲科学、讲纪律、讲道德的好品德。 对学生,要着重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宗教观和民主与法制观念教育,掌握《宪法》中关于民族宗教方面的规定,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与发展 第15课 明朝的对外关系学案 新人教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学习目标】 1.掌握郑和下西洋的目的、时间、到达地区及意义等相关史实 2.知道戚继光抗倭的基本史实,正确评价戚继光 3.知道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的史实 4.认识郑和远航是世界航海史上的壮举,学习戚继光的爱国主义精神 【学习重点】郑和下西洋和戚继光抗倭 【学习难点】郑和成功实现远航的原因和影响 【学习过程】 一、自主学习 1.____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__________,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1405—________年,______率船队_____次下“西洋”。满载着中国的、精美瓷器、上等茶 叶和漆器以及金银货币。先后到达亚洲和______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非洲东海岸和。 3.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亚非国家和地 区的相互了解和。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亚非海上交通线,为人类的作出了伟大贡献。 4.元末明初,到中国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被称为“_______”。 5.________,国力减弱,松懈,倭寇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6.(1)戚继光率领戚家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2)戚继光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消灭了_______、______两地倭患,东南沿海倭患基本解除。 7.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伟大的___________。 8.1553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的居住权。 二、合作探究 戚继光取得胜利的原因是什么?戚继光有哪些高尚的精神值得我们学习? 三、练习巩固

1.“继张班立功异域,开哥麦探险先河”,这幅对联主要称颂的是() A.张骞出使西域 B.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C.郑和下西洋 D.麦哲伦首次环球航行 2.郑和下西洋,最远到达() A.东南亚各地 B.阿拉伯海沿岸 C.地中海东岸 D.非洲东海岸和红海沿岸 3.明朝能够实现郑和“七次下西洋”壮举的根本原因是() A.海外交通发达 B.明朝前期国力强盛 C.指南针的应用 D.造船技术高超 4.明朝时,儿歌“倭倭来,不要慌,我有戚爷来抵挡”所赞颂的是() A.岳飞抗金 B.文天祥抗元 C.戚继光抗倭 D.郑成功收复台湾 5.戚继光曾赋诗明志:遥知夷岛浮天际,未敢忘危负年华。从此可以了解到他的志向是抗击哪国侵略者 () A.西班牙 B.葡萄牙 C.日本 D.荷兰 6.下列中外交往的史实中,哪一项与其他三项不属于同一性质() A.玄奘西游 B.鉴真东渡 C.葡萄牙入侵 D.郑和下西洋 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自永乐(明成祖年号)三年奉使西洋,迄今七次,所历……三十余国,涉沧溟十万余里余里,观夫海洋,洪涛接天……” (1)材料反映的是哪一历史事件? (2)这一事件有什么历史意义? 四、课后反思 参考答案: 一、1.15 国力雄厚 2.1433 郑和 7 优质丝绸非洲红海沿岸 3.规模友好往来航海事业 4.东南沿海倭

论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论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hughekn 摘要: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随着近代中国的发展,而经历了三个不同的阶段。清末明初,中国近代民族主义逐渐形成,到了五四运动时期有了一定的发展,经过九一八事变之后,中国民族危机加深,这就使得民族主义思想空前高涨。而由于中国近代特殊的国情,导致中国近代民族主义表现出来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关键词: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马克思主义;特征 自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以来,英国的洋枪洋炮不但打开了中国的大门,还打醒了中国人天朝上国的美梦,大大激发了中国人的民族主义情绪,以民族主义救中国的呼声骤然而起。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即清末明初,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 一、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于清末明初。实际上它是当时两种民族矛盾的存在并日益激化在人们头脑中的反映。一个是中华民族与帝国主义之间的矛盾,一个是中国人民与封建地主阶级之间的矛盾。 具体分析起来,民族主义思想在这一时期形成有以下几个原因:第一,资产阶级的产生并走向历史舞台。资产阶级的产生伴随着剥削和侵略,是近代民族主义形成或产生的阶级基础。资本主义国家对中国的侵略,以及国内资产阶级与人民群众的矛盾,都激发了我国的民族主义思想的形成。第二,双重的民族矛盾及其错综复杂的斗争,刺激了中国传统民族主义在20世纪初的“复兴”,并且西方近代民族主义同时传入中国并被人们接受。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产生不同于西方近代民族主义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历史背景。第三,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在争论的过程中,中国近代民族主义思想逐渐形成。1894年11月,孙中山在檀香山成立了兴中会,提出“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创立合众政府”的口号,这是孙中山民族主义思想形成之发端,但是一般来说,梁启超是最早使用具有近代意义的“民族”一词的思想家。他在1899年写的《东籍月旦》使用了“东方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多选题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理论的研究范围、内容,主要应包括( ABDE )。 A.研究民族发展的一般规律 B.研究民族问题发展的规律 C.研究民族问题解决的方法 D.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纲领、民族政策 E.研究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的历史发展过程 2.民族理论的研究方法包括( ACE ) A.多学科综合研究方法B.信息综合方法 C.抽象归纳研究方法D.定性分析方法E.定量分析方法 3.学习和研究民族理论的意义在于( ABE )A.树立正确民族观的需要B.认真、全面贯彻党的民族政策的需要 E.对民族研究工作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4.民族理论( ABCDE )A.是一门综合性学科B.是一门理论科学C.是一门实践科学 D.是一门交叉学科E.是一门新兴学科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C.社会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 ABCDE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 ABC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为( 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A.民族特征 D.民族意愿 1.各民族的多种多样的发展过程,可以归纳为几种基本的发展模式,即( ABE )。A.常态发展 B.异态发展 E.跳跃式发展 2.民族的发展变化,取决于它的( ACD )。 A.社会生产C.内部交往程度D.外部交往程度 3.民族发展包括 ( BCD )等。B.经济发展C.政治发展D.文化发展 4.民族发展的基本条件,包括( ABCDE )等内部和外部条件。A.民族结构B.民族素质C.民族关系D.自然环境E.社会环境 5.强迫同化是指丧失本民族特征,接受其他民族特征的变化过程是( ABCD ) 。A.用强制手段,即凭借暴力和特权来实现的社会现象 B.是民族压迫制度的产物 C.是民族压迫的表现形式D.是违背被同化民族意愿的 1.社会主义社会的民族关系主要表现为( ABCE )。 A.政治平等团结关系 B.经济互助合作关系 C.文化共存繁荣关系 E.社会和睦协调关系 2.我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民族关系的特点是( ABCE )。A.民族平等的不完全性 B.民族团结的相对性 C.民族间互利合作的有限性和互助与竞争的共生性 E.民族和谐的初步性 3.在民族关系的发展中,核心问题或中心问题是( BCE )。B.民族利益的照顾 C.民族权利的保障 E.民族发展的促进4.从宏观上看,民族关系的影响因素可概括为( ABC )。A.自然因素 B.民族自身因素 C.社会因素 5.从微观角度看,经常影响具体的民族关系的重要因素包括( ABCD )。A.民族居住混杂状况 B.民族间互通语言情况 C.民族文化交流交融状态 D.民族间通婚情况 1.以下各项中,属于民族问题的共同特征的有( ABD )。A.普遍性 B.国际性 D.敏感性 2.狭义的民族问题是指在( DE )发生的,表现在民族诸特征及具体形式上的民族间复杂的社会矛盾问题。D.民族的活动中E.民族的交往联系中 3.即使在同一时代一国内的民族问题,也由于( ABDE )等因素的影响而表现出不同的特点和发展趋势。A.地域B.民族D.经济E.文化 4.在现实生活中,我国的民族问题往往表现为( BCDE )。这是现阶段我国民族问题的一些鲜明特点。 B.经济问题与政治问题交织在一起C.现实问题与历史问题交织在一起 D.民族问题与宗教问题交织在一起E.国内问题与国际问题交织在一起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有奖竞答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民族宗教蒙古语文政策法律法规 有奖知识竞赛答题 一、单选题 1. 据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包头市现有()个民族。 A:43 ; B:50 ; C:55; D:51。 2. 2016年4月是包头市第()个民族政策宣传月。 A:7; B:3; C:8; D:5。 3.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教育基础薄弱地区学前教育阶段基本普及()年双语教育,义务教育阶段全面普及双语教育。 A:2年;B:4年;C:3年;D:6年。 4. 中央民族工作会议于()召开,并出台了《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民族工作的意见》。 A:2015年;B:2009年;C:2014年; D:2016年。 5.全国共命名()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批;B:6批;C:10批;D:4批。 6.包头市有()家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基地。 A:3家;B:6家;C:1家;D:8家。

7.全国命名的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单位包头有()家。 A:3家;B:6家;C:1家;D:10家。 8.鼓励内地优质职业教育资源以及有条件的企业在()开办职业技术学校,落实税收等相关优惠政策。 A:边疆地区 B:自治地方;C:发达地区; D:民族地区。 9.按照国家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统一要求,保留并进一步完善边疆、山区、牧区、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少数民族考生高考()政策。 A:优先录取;B:降分录取;C:加分优惠; D:单独划线。 10.()少数民族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接受教育的权利,不断提高少数民族语言文字教学水平。 A:尊重和保障; B:依法保护; C:鼓励支持; D:维护。 11. 2013年国家民委首批确认()为“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州(地区、市、盟)”试点。 A:12家; B:16家; C:20家; D:10家。 12. 各地蒙古族祭敖包主要集中在农历()日。 A:4月18; B:6月初5; C:5月13; D:7月15。

近代民族主义

近代民族主义 中国民族主义,指的是为维护在中国领土上的所有中国民族以及其所包含人民的利益所进行的一切行为和语言的总和。它要保护的是中华民族,这个是我们领土上几十个民族的总和,中华民族所衍生繁育的人都是中国人,是炎黄子孙。 中华民族,指的是中国人民、文化、领土、国家荣誉、语言的综合,并不是单纯指的是人民群体的本身。如何确定自身存在民族荣誉感,仅仅人本身外貌是不够,更重要的是民族认同感、传统文化、语言、领土、国家。 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演变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清末民初,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形成阶段。其特征有三:一为新(近代民族主义)旧(传统民族主义)杂糅,而新(近代民族主义)的量在增加,旧(传统民族主义)的量在减少;二是反对国外民族压迫和反对国内民族压迫,亦即争取中华民族的独立和争取国内各民族的平等的斗争交织在一起;三是民族主义与民主主义的结合,亦即推翻国外和国内民族压迫的斗争与建立资产阶级民主国家的斗争结合起来.推动这一时期中国近代民族主义形成的主要有两种力量,即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和以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立宪派。 第二阶段:“五四”时期,这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发展阶段. 其特征有三:一是反帝与反封建的结合.这一时期,由于无产阶级力量的壮大并作为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政治舞台,中国人民对帝国主义的认识有了质的飞跃.第一阶段是表面的感性的认识阶段,表现在太平天国运动和义和团运动等笼统的排外主义斗争上.第二阶段才进到理性的认识阶段,看出了帝国主义内部和外部的各种矛盾,并看出了帝国主义联合中国买办阶级和封建阶级以压榨中国人民大众的实质,这种认识是从一九一九年五四运动前后才开始的.”正是对帝国主义认识的这种变化,中国人民开始将反帝与反封建结合起来,从而赋予了近代民族主义新的内涵.二是从思想文化上寻找中华民族落后的原因,通过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反省,人们开始认识到近代以来中国屡遭列强侵略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中国文化的落后,这种落后又导致了一系列政治改革和革命的失败,所以,解决民族危机的不二法门就是从文化上入手,谋求文化上的解决.三是民族主义开始与各种政治运动和思想运动结合,呈现出多元的倾向. 第三阶段:“九一八”以后到抗日战争结束,是中国近代民族主义的高涨阶段. 特征有二:一是在思想文化方面,从原来的反省、批判传统文化转变为对传统文化的发掘和弘扬.因为面对日益严重的民族危机,首要的工作是如何团结人心,激发民族意识,以抵抗日本侵略,而作为中华民族数千年生活与斗争之结晶的传统文化,很自然地成为人们鼓舞士气、增强民族自信心与凝聚力,以抵抗日本侵略的有力武器.当时的学术研究出现了一个非常突出的现象,就是文化史学的蓬勃兴起,有关中国文化史的著作不断出现.国内各个阶级、各党各派、各种政治势力逐渐集合在民族统一战线的旗帜之下,形成全民族共同抗战的局面.

《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知识点梳理

一、填充题 1. 民族( 理论 )的研究对象是世界上普遍存在的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目的是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的一般发展规律,正确认识与妥善处理民族发展及民族之间的矛盾、问题。 2. 民族理论学科是民族(研究)学科中占有重要地位的一门独立的学科。民族理论学科的主要研究对象是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它是从总体上对民族和民族的问题进行概括性的研究,揭示民族和民族的问题发展的最一般规律的科学。同时,又是研究正确解决和处理现实( 民族发展 )及民族的问题的途径、( 方法 )的科学。 3. 民族的发展,一般说来,主要是民族的( 政治)、经济、(社会)、文化教育等各方面的全面发展。但是,归根结底,(经济 )发展在民族发展中起决定的作用。 4. 民族发展 (规律 )的研究,是民族理论学科中最基础,也是最基本的研究。 5. 民族的问题( 发展规律 )的研究,是无产阶级政党制定民族纲领的最基本的前提和条件。 6.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 民族学 )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7.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 族体)渊源和( 地域 )渊源等。 8.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9.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10.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民族特征)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11.在民族形成以前,人们共同体只有以( 血缘)关系为纽带的氏族、部落或部落联盟之分。 12 . 民族的形成,是(原始社会 )基本矛盾运动发展的必然结果,民族这种人们共同体是在原始社会走向崩溃,氏族、( 部落 )共同体瓦解过程中的产物。 13. 民族形成的一般规律是氏族—(胞 族 )—(部落 )—(部落联盟 )—民族,通过上述途径形成的民族是原生态民族。民族形成的特殊规律,是指在民族形成后的发展过程中,通过民族的分化、同化、组合而形成新的民族,即( 原生形态)民族。 14. 民族发展的基本趋势,是民族在发展过程中发展(机制 )不断完善,民族内部生机与活力充分调动,促使民族长期稳定地向前发展。 15. 民族(融合 ) 是民族消亡的途径和方式。 16. 民族(消亡)是民族融合的实现结果。 17. 自然同化是指不同民族在长期交往联系过程中,在生产、生活等方面相互影响下,一个民族在完全自然的、自愿的情况下接受另一个民族的特征,改变本民族特征而变成其他民族一部分的现象。它是由不同民族之间( 自然的 )、( 自由的) 、( 自愿的)发生发展的。 18.民族关系既是一种( 社会)现象,也是一种(历史 )现象,还是一种社会关系。 19.我们观察不同民族的成员之间发生的关系是否能构成民族关系时,关键是这种关系中是否具有( 民族性 )的内容。 20.2005年5月27日,胡总书记《在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暨国务院第四次全国民族团结进步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坚持巩固和发展( 平等 )、团结、互助、( 和谐 )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 21.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国际民族关系的总的发展趋势。 22.现阶段我国民族关系的发展趋势之一是民族平等的进一步完善与( 民族间事实上不平等)并存。

民族团结八进 进宗教场所工作细则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宗教场所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一)爱国爱教,知法守法。积极宣传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三个离不开”和“团结稳定是福、分裂动乱是祸”等思想,增强宗教教职人员“四个认同”、“五个维护”的自觉性。 (二)团结稳定,教风端正。引导信教群众树立“三个离不开”思想,增强“四个认同”、“五个维护”自觉性,反对破坏民族团结的言行。 (三)管理规范,服务社会。规范宗教场所日常管理,促进宗教活动正常有序开展,积极开展公益慈善活动,提倡健康文明生活,鼓励信教群众勤劳致富。 二、具体措施 (一)开展民族团结宣传教育活动。通过开展讲经讲道、出版板报、横幅标语等多种形式,在宗教场所大力宣传党和国家民族宗教政策法规,宣传宗教系统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创建工作的好经验、好典型,宣传为民族团结做出突出贡献的宗教教职人员和信教群众,使宗教场所成为民族团结的一块宣传教育阵地,使宗教界人士成为民族团结的宣传员和模范践行者,推动创建活动广泛深入持久地开展。 (二)开展结对帮扶活动。发扬宗教界乐善好施、济世助人的优

良传统,引导和鼓励宗教界有组织地参与社会公共事业和慈善活动,组织开展宗教活动场所与困难群众结对帮扶活动,要求相关宗教场所明确1-2户困难群众作为结对帮扶对象,为困难群众解决生活困难,帮助困难群众早日脱贫致富,为加快经济社会发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社会稳定增加新的助力。 (三)开展各民族群众心连心活动。结合各民族传统节日,组织相关宗教场所开展各类文化体育、走访慰问和联谊活动,尊重少数民族宗教信仰和风俗习惯,引导教育各民族群众互助尊重、互相帮助、和谐相处。

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进乡镇(街道) 一、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 (1)加强组织领导,健全组织机构。切实把民族工作放到重要位置,自觉加强对马克思主义民族观、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的学习,不断提高认识和处理民族问题的能力。积极组织开展党和国家的民族理论政策法规和民族基本常识的学习和宣传,做到有活动、有专栏、有窗口、有图书资料等宣传设施(含国家级民族类报刊)。重视少数民族干部的培养使用,基层组织建设作用明显。 (2)科学发展,改善民生。地方财政收入稳步提升,固定资产投资较快增长,农民人均收入逐年提高,贫困人口逐年减少。保护和发展少数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有群众文化活动场所,充分利用民族传统节日、纪念日等,组织各族群众开展形式多样、丰富多彩、健康向上、富有民族特色的文体娱乐活动。热情为各族群众在就业指导、职业培训、子女入学、医疗卫生、社会救助、民族语文翻译等方面提供服务。畅通群众诉求渠道,及时了解各族群众意愿、呼声和利益诉求,切实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解难事,提高群众满意度。 (3)依法维权,化解矛盾。积极向各族群众宣传城市管理规章和法律法规,帮助群众依法维护自己合法权益。排查影响民族关

最新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解读近代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 ——新陈代谢之近代中国社会众所周知,所谓近代史,就是指自1840年鸦片战争起至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这个历史时期。而这个时期又以“五四”运动(1919)为界可划分为两个段落:前八十年和后三十年。这一百多年中,特别是前八十年,在中西剧烈碰撞、全面冲突的时代背景下 ,中国社会不断进行着新陈代谢,国人通过对西方国家实力的认识、认可 ,不断对民族意识进行了新的体认和改变 ,使近代民族意识走上了理性化发展的道路 ,指示了民族意识向理性化、现代化迈进的方向。 笔者认为,民族意识是历史与时代高度统一的产物,它始终离不开也不能离开历史和时代的大舞台。从来在西方眼中就是朦胧一团的中国,使得西方人对中国充满着模糊的想象。然而,历史终究不会留下这个悬念,水中望月,雾里看花也只能是过去的过去。 19世纪中叶,鸦片战争犹如晴空霹雳一般惊醒了沉睡中的封建统治者,帝国主义列强的铁蹄毫不留情的踏碎了清王朝统治者以“天朝上国”自居的迷梦,“天朝物产丰盈,无不所有,愿不籍外夷货物以通有无”(《大清高宗纯皇帝圣训》,卷276,页13)的闭关也终究挺不住炮口下的震撼。战争失败了,强烈的刺激感终于使得中国官吏和知识分子中的少数爱国、开明的有识之士开始有了朦胧的民族觉醒意识,由此,先进的中国人开始睁眼看世界了。 要说中华民族意识的觉醒,首先绝对不得不提这个人——林则

徐,曾经身为抗英主帅的他,深刻体会到中西之间武力的差距,对这种压力的目睹身受,使他终不能去怀。他给朋友写过一封信,对中西武器作了这样的对比:“彼之大炮,远及十里内外,若我炮不能及,彼炮先已及我,是器不良也。彼之放炮,若内地之放排枪,连声不断,我放一炮后,须转展移时,再放一炮,是技不熟也。”而“内地将牟兵丁,虽不乏久列戎行之人,而皆勓面接仗,似此相距十里八里,彼此不见面而接仗者,未之前闻,故所谋往往相左”。(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鸦片战争》,第568-569页)。这显现了中国与西方之间的巨大落差。处在漩涡中心的林则徐便在时代波潮的鼓荡下成为“开眼看世界的第一人”。他所主持编译的《四洲志》、《华事夷言》、《在中国做鸦片贸易罪过论》,不仅是一种历史资料,而且记录了中国民族最初借助文字了解到的西方形象和情态。他是从闭塞风气中走出来的人,但是,战争的权威性,在于它把矛盾至于生死存亡之中,并用暴力戳破了一个窟窿,迫使人们去认识自己的对手。在中世纪与近代之交,林则徐观念大变,既表现了御悔的民族勇气,又表现了接纳新知识的开明。“惟林总督行事全与相反,署中养有善译之人,又指点洋商通事引水二三十位,官府四处探听,按日呈递。”(魏源《海国图志》,卷81,页6)尽管林则徐的新知中仍然参合着种种旧见,但民族意识的觉醒也由此可见。同时期,魏源“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著名命题以及一整套兵械火器、养兵练兵之法的议论,作为一种时代思想,它又启迪了20年以后的洋务运动,创深痛巨唤起了民族改革旧物的最初意识。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秦汉时期的民族关系与对外关系 匈奴的兴衰;张骞通西域;西南夷与百越;与朝鲜的关系;与日本的关系;与西亚、欧洲的往来;丝绸之路。张骞通西域;与日本的关系;丝绸之路。 一、与匈奴的关系 1.匈奴的兴衰:秦始皇派兵击退匈奴,取得河套地区,并修筑长城抵御其南下;秦汉之际,匈奴 首领冒顿单于统一北方草原,建立强盛的奴隶制国家;东汉初年,匈奴分裂为南北二部。 2.两汉与匈奴的关系:①汉初与匈奴实行和亲政策。②汉武帝在位时,三次派兵北击匈奴,着名将 领是卫青和霍去病;派张骞两次出使西域。③汉元帝时将王昭君嫁与呼韩邪单于,双方和睦相 处40多年。④东汉前期,窦固、窦宪大败北匈奴,最后解除了匈奴对东汉和西域的威胁。 二、两汉同西域的关系 1.张骞两次通西域:第一次是公元前138年,目的是为反击匈奴做准备;第二次是公元前119 年。 2.对西域的管辖:①公元前60年,西汉设西域都护,标志着西域开始正式归属中央政权。②东汉 明帝时,班超经营西域,对西域进行有效管理。 三、对西南和东南地区的管辖 1.西南:西南各民族被统称西南夷,主要有夜郎。汉武帝在位时,在西南设郡。 2.东南:汉朝时的百越指华东、华南地区的越人,汉武帝在位时,设郡管理。 四、两汉的对外关系 1.同朝鲜的关系(略) 2.同日本的关系:①汉武帝时,日本使译通于汉”。②东汉光武帝时,赐汉委奴国王”金印。③中国的铁 器、铜器、丝帛等传入日本,丰富了其物质文化生活。 3.丝绸之路 (1)陆路丝绸之路:中国的丝和丝绸从长安向西,经河西走廊、今新疆境内、中亚,转运到欧洲的 陆上商路。 (2)海上丝绸之路:与南海诸国及印度半岛等地的水上交通线。 4.与西亚、欧洲的往来 (1)与安息的关系:交往途径主要是丝绸之路。 (2)与大秦的关系:公元97年,班超派甘英出使大秦。166年,大秦安敦王朝派使臣到达东汉。张骞、班超出使西域的影响 (1)为中华民族开疆拓土作出了重大贡献。西域都护的设置,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2)把先进的汉族文化远播到西北各少数民族,促进了少数民族的发展,加速了民族融合。 (3)加强了与边疆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交流,增进了民族友谊,加强了内地与边疆的联系。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政策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政 策 文件排版存档编号:[UYTR-OUPT28-KBNTL98-UYNN208]

民族宗教法律法规及有关政策 1、什么是民族平等的政策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各民族,不论人口多少、历史长短、发展程度高低,在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一律平等,不允许对任何民族进行歧视和压迫;不论是聚居还是杂散居的各民族,均以平等的地位参与国家事务和地方事务。 2、什么是民族团结政策 国内各民族的团结是党的事业必定要胜利的基本保证;汉族离不开少数民族,少数民族离不开汉族,少数民族之间相互离不开,全国56个民族结成一体,谁也离不开谁;各民族人民要互相信任、互相尊重、互相支持、互相学习、互相谅解;各民族只有同呼吸、共命运、心连心才能实现共同的繁荣与发展。 3、什么是民族区域自治政策 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在少数民族聚居的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这是我们党从中国国情出发,解决民族问题的一项基本政策,也是我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 4、宗教工作的四条重要原则是什么 第一,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信仰宗教的自由。第二,我国宗教坚持实行独立办教的原则。第三,我们坚持政教分离的原则。第四,国家保护正常的宗教活动。

5、任免宗教教职人员有哪些程序和规定 从事宗教职业的人员,如伊斯兰教的伊玛目,一般应按以下程序产生:宗教活动场所民主管理组织举荐,信教群众民主评议,基层党政组织审查,县(市)宗教事务部门审批,县(市)伊协聘任并颁发任职证书。宗教职人员主要从当地产生,本地确无合适人选需从外地搬请的,要经地、州(市)宗教事务部门批准。宗教教职人员不能胜任宗教职务或有严重违法行为的,由当地伊协组织解聘。 6、关于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和文化教育事业的政策有那些 加快少数民族和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是民族工作的根本任务,也是党的民族政策的出发点和归宿。民族地区的矛盾归根到底要靠发展来解决,经济发展了,民族团结才有更加坚实的物质基础。民族地区必须坚持改革开放,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利用优势搞好沿边开放,促进经济发展;坚持国家帮助和自力更生相结合的方针,坚持国家利益与少数民族利益相结合的原则;根据国家总体发展计划,结合实际制定民族地区发展规划与措施;实行“对口支援”和优惠政策,帮助民族地区的发展。在发展少数民族地区文化教育方面,国家从财力上保障民族地区教育事业发展,在少数民族学生的招生、毕业分配上实行照顾,注重民族师资队伍建设;坚持繁荣少数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优秀的民族文化遗产,大力培养民族文化人才。同时,根据少数民族的情况,制定了计划生育和发展民族科技、卫生、体育等方面的政策。 7、党的民族政策的主要内容有那些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三单元 明清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知|识|目|标|我|明|确 ①了解并掌握郑和下西洋的条件、目的、时间和盛况,分析理解郑和下西洋的历史意义。 ②了解戚继光抗倭的事迹,正确认识戚继光抗倭在中华民族反侵略斗争中的重要地位。 ,一、郑和下西洋 右图是明朝时期《郑和下西洋路线图》,找找当时郑和船队到达过什么地方,最远到达了哪里。 1.条件:15世纪初,明朝经济逐步繁荣,国力雄厚,成为当时世界上的强国。 2.目的:提高明朝在国外的地位和威望。 3.概况 (1)人物:__________派郑和率领船队出使西洋。 (2)时间:从1405年到1433年。 (3)次数:7次。 4.范围:到达亚洲和非洲的30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____________和红海沿岸。 5.意义:郑和的远航,时间之长,规模之大,堪称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不仅增进了中国与________国家和地区的相互了解和友好往来,而且开创了西太平洋与印度洋之间的____________交通线,为人类的________事业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戚继光抗倭 观察上图,想一想,图中人物在做什么?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情景?

1.倭寇:元末明初,________的一些武士和奸商,组成海盗武装集团,到中国东南沿海地区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被时人称为“倭寇”。 2.背景:明朝中期,国力减弱,海防松懈,倭寇与中国海盗、奸商等相互勾结,对中国沿海的武装抢劫日益猖獗。 3.概况 (1)戚继光临危受命,南下浙江抗倭,多次击退倭寇的侵犯。 (2)为了提高军队的战斗力,彻底打败倭寇,戚继光组建“________”。 (3)戚继光率军在________九战九捷,平定了浙东地区的倭患。 (4)此后,戚继光又率军进入福建、广东地区,与其他抗倭将领一起带领广大军民与倭寇激战,先后消灭了两地的倭寇,使__________的倭患基本解除。 4.评价:戚继光领导的抗倭战争是一场__________的战争,他是我国历史上一位伟大的______________和爱国主义者。 三、葡萄牙攫取在澳门的居住权 ________年,葡萄牙殖民者攫取了在我国广东澳门的居住权。 预习反馈 快来检测学习效果,判断下列观点的正误吧! (1)郑和的远航架起了中国同美洲各国友谊的桥梁。( ) (2)郑和下西洋是世界航海史上的空前壮举。( ) (3)倭寇是指在我国西南沿海一带进行走私贸易和抢劫的日本武士和奸商。( ) (4)戚继光是我国的民族英雄。( ) 快学快记 ·数字记忆· 一个目的:提高明朝的国际地位和威望。 一支军队:戚家军。 一场抗倭斗争:台州九捷。 三个重要人物:明成祖、郑和、戚继光。

2019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2017中央电大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试题及答案 一、填充题 1.随着( 资本主义上升 )时期民族国家的形成和资本主义国家(民族学)的发展,“民族”一词在西方国家普遍广泛使用起来,而且有了新的含义。 2.民族的共同历史渊源主要是指民族起源的(地域 )渊源和(族体 )渊源等。 3.宗教在有的民族形成特别是( 次生形态 )民族的形成中起了重要作用。 4.民族的分类,以( 民族属性 )和( 民族特征 )为基本依据。 5.我国的民族识别在实地识别调查、综合考察研究的基础上,主要以客观上(包括历史和现实)的( 民族特征 )和主观上的( 民族意愿 )为依据标准慎重稳妥地甄别确定的。 二、单项选择题 1.中国古代较普遍使用的对民族共同体的特定称呼是(B)。 A.夷狄 B.族类 C.夷族 D.蛮夷 2.目前所查到的我国最早使用“民族”一词是在(C)时期。 A.春秋战国 B.秦汉 C.南朝 D.隋唐 3.孙中山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 D )。 A.血统 B.语言 C.风俗习惯 D.自然力 4.使民族定义建立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础上,从而彻底否定了“民族文化自治”论的是( D )。 A.马克思 B.恩格斯 C.列宁 D.斯大林 5.我国的民族识别工作从新中国成立不久开始,基本完成是在( D )。 A.1954年 B.1965年 C.1978年 D.1987年 三、多项选择题 1.民族作为一种历史现象、社会现象和人种的繁衍现象,具有( AC )等基本属性。 A.自然属性 B.人文属性 C.社会属性 D.文化属性 E.生物属性

2.孙中山在1924年《三民主义》一文中认为,造成民族的根本原因在于自然力,其中包括(ABCDE)。 A.血统 B.生活 C.语言 D.宗教 E.风俗习惯 3.斯大林提出的民族的共同特征是(ABCDE )。 A.共同语言 B.共同地域 C.共同文化 D.共同经济生活 E.共同心理素质 4.从民族社会属性的角度,也就是民族社会发展程度和社会性质,可以把民族划分(ABCD )。 A.奴隶制民族 B.封建主义民族 C.资本主义民族 D.社会主义民族 E.共产主义民族。 5.我国的民族识别的主要依据是( AD )。 A.民族特征 B.历史依据 C.现实依据 D.民族意愿 E.就近认同 四、辨析题 1.民族是一种社会人们共同体,具有的属性就是社会属性。 (错,还有自然属性、生物属性等多维属性) 2.民族是在生产方式、语言方面具有共同的特征的稳定的人类共同体。 (错,还有历史渊源、文化、风俗习惯以及心理认同方面具有共同特征) 3.我国在民族识别工作中是完全按照斯大林的民族特征理论进行民族考察的。 (错,辩证的科学的运用) 五、论述题 我国现阶段提出的民族的基本特征和斯大林所述有哪些相同与不同?13 相同点: 共同语言,共同地域,共同经济生活,共同心理素质。 不同点: (1)视野更加宽阔,更侧重于人类社会发展中从部落发展而来的民族,可涵盖现今的绝大数民族。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2

民族宗教理论政策法规知识课教案 授课教师:李鹏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什么。它们都有哪些自治权。 3、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能力目标: 1、通过学习、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的重要性 2、通过学习、懂得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维护。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非常符合我国国情的,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从而在现实生活中热爱维护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2、通过自己家乡的巨变,从而感受到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重要作用。 3、通过学习认识到国家集中统一领导和少数民族区域自治的关系。教学重点: 1、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 2、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教学难点: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 教学方法:先学后教,当堂训练 教学课时: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建立开辟了中国各民族()的新时代。 2、解决民族问题的基本原则和根本政策是什么? 3、什么是“三个离不开”、“三个尊重”? 4、各民族平等的基本出发点、名族平等的核心分别是什么?。 5、我国各少数名族享有平等权利的主要标志? 6、解决民族问题的关键? 7、坚持民族平等和民族团结的重要性? 8、如何加快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 9、加快民族地区的发展、不仅是一个重大的经济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政治问题? 二、导入新课 三、进行新课 (一)展示学习目标: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二)、学生自学 (三)达标测评 1、民族区域自治的涵义、重要性。 是指在国家统一领导下,各少数民族聚居地方实行区域自治,设立自治机关,行使自治权。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是我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 2、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基本内容是什么? (1)建立民族自治地方 以一定的少数民族聚居区域为基础实行民族区域自治。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分为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和国家的关系 (2)设立自治机关 民族区域自治地方的自治机关是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的人民代表大会和人民政府。 自治区主席、自治州州长、自治县的县长由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民族的公民担任。 (3)自治机关依法行使自治权 自治权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核心。 3、民族区域自治地方有哪些自治权? (1)、自主管理本民族、本地区的内部事务。 (2)、享有制定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的权利。 (3)、使用和发展本民族语言文字。 (4)、尊重和保护少数民族宗教信仰自由。 (5)、保持或者改革并民族风俗习惯。 4、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的重要性 (1)大量培养少数民族干部是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关键 民族问题的最终解决,要求培养造就一支德才兼备、密切联系群众的少数民族干部队伍。 (2)少数民族干部对民族地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发展,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5、实行民族区域自治的优越性 (1)实行民族区域自治,保障了少数民族在政治上的平等地位和平等权利,极大地满足了各少数民族积极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愿望。(2)实行民族区域自治,适合我国的民族分布状况,有利于促进各

近代民族意识的觉醒与民族危机

近代民族危机与民族意识的觉醒 从1840年的鸦片战争开始,中国便不断受到西方列强的侵略,被迫签订一系列的不平等条约,随着外国列强侵略的不断加深和腐败无能的清政府的压迫,无数的仁人志士也在积极寻找救亡图存的途径,同时中国人民的民族意识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而觉醒。 工业革命后,英国资产阶级竭力向中国推销工业产品,企图用商品贸易打开中国的大门。可是中国自己足足的小农经济打消了她们的念头,于是罪恶的鸦片贸易开始了。鸦片危害之巨,终于使得清政府派出了钦差大臣林则徐到广东禁烟,禁烟初期取得了很大成效,随后英军开始进犯,虽然有林则徐坚守的广东没让英军站到便宜,但当英军继续北上,攻占定海,直逼北京的时候,光绪帝怕了,连忙派大臣和谈并罢免了林则徐的官职,后来被迫签订了近代中国第一个不平等条约-南京条约。自此中国陷入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鸦片战争后,中国有一部分人开始觉醒了。其中有代表性的便数魏源的海国图志了。鸦片战争爆发前,妄自尊大的清廷皇帝和显官达贵,不知英国在何方,为什么成为海上霸王。《海国图志》的刊出,打破了这种孤陋寡闻的状况。他提出来师夷长技以制夷的观点,所谓“师夷” 主要是指学习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在军事技术上的一套长处。魏源说:“夷之长技三:一战舰,二火器,三养兵练兵之法。”他不仅主张从西洋购买船炮,而且更强

调引进西方的先进工业技术,由自己制造船炮。所谓“制夷”,是指抵抗侵略、克敌制胜。魏源明确地把是否学习西方国家“长技”提高到能否战胜外国侵略者的高度来认识。他强调指出,不善师外夷者,外夷制之。魏源从反侵略立场出发,以师夷为手段,以制夷为目的,表现了一种光辉的爱国主义思想。 一些清政府大臣也意识到了要自强方能与洋人抗衡,洋务运动的兴起真是放映了她们的需求。洋务派创办近代军事工业,创办民用工业,筹划海防,创办新式学堂为了培养人才,还有计划地向西方国家派遣留学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中国的近代化。 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随着列强的不断入侵1895甲午战争的失败,进一步破坏了中国的主权和领土完整,《马关条约》的签订,使外国的侵略势力深入到了长江上游地域,巨额的赔款更加重了人民的负担,人民的生活苦不堪言,加之外国资本的挤压,严重阻碍了中华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甲午战败使中国面临着亡国灭种的危机,彻底打破了“天朝上国”的迷梦,促进了中华民族真正的觉醒,各阶层纷纷掀起了救亡图存的斗争。 面对亡国灭种的危机,资产阶级维新派上书光绪帝揭示了中国面临的严峻的亡国危机,提出维新变法,力图促使全民族的觉醒,挽救民族危亡,以光绪帝为首的维新变法运动应运而生,最终由于封建资产阶级的局限性而失败,这变法虽然失败,但是提出了发展资本主义和扩大资产阶级政治权利的思想,是一次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