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是最为常见的写作技法之一。它的难点是,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为解决这个难点,第一,我们先应了解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如下作用:

1、表达作者的观点

2、抒发作者的情感。

3、表现人物形象

4、画龙点睛,深化的主题

5、严密的结构

6、增强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时候议论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第二,何时何处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5)要着重在对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第三,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哪些方法;

①泼墨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如《藤野先生》,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段进行尽情的议论,以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深化主题。

②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的开头,或在的结尾,或在的中间(主要是在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如《紫藤萝瀑布》的结尾“花和人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又如《狼》的结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前者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后者表现了一种嘲讽,都蕴含着理趣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例《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在中间、结尾,反复出现对母亲进行抒情、议论的句子,不仅使全文的结构分外地严密,而且也不断地强化了对主题的渲染。

第四,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避免滥发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往往可以使锦上添花,但如果使用不当,不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不知道文中的议论,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于是随意点缀,勉强凑合,或者大发议论而又空洞无物,那么这就是滥发议论。我们要避免滥发议论,就要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

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议论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导入)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形式?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一般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二.认识记叙中的议论

1.议论的形式多种多样,首先读《藤野先生》的片段,师生共同讨论,找出议论并说说形式和作用。

片段一:东京也无非是这样。上野的樱花烂熳的时节,望去确也像绯红的轻云,但花下也缺不了成群结队的“清国留学生”的速成班,头顶上盘着大辫子,顶得学生制帽的顶上高高耸起,形成一座富士山。也有解散辫子,盘得平的,除下帽来,油光可鉴,宛如小姑娘的发髻一般,还要将脖子扭几扭。实在标致极了。

参考答案:议论是第一句和最后一句。前者表达了作者对清国留学生的厌恶和无奈之情,引出下文;后者表达讽刺之情,总结上文。是先议后叙再议的形式。

片段二:中国是弱国,所以中国人当然是低能儿,分数在六十分以上,便不是自己的能力了:也无怪他们疑惑。但我接着便有参观枪毙中国人的命运了。第二年添教霉菌学,细菌的形状是全用电影来显示的,一段落已完而还没有到下课的时候,便影几片时事的片子,自然都是日本战胜俄国的情形。但偏有中国人夹在里边:给俄国人做侦探,被日本军捕获,要枪毙了,围着看的也是一群中国人;在讲堂里的还有一个我。“万岁!”他们都拍掌欢呼起来。

参考答案:议论:第一句。形式:先议后叙。作用:表达对日本青年学生的愤怒之情和对本民族暗弱形势的悲哀,引导主题。

片段三:但不知怎地,我总还时时记起他,在我所认为我师的之中,他是最使我感激,给我鼓励的一个。有时我常常想:他的对于我的热心的希望,不倦的教诲,小而言之,是为中国,就是希望中国有新的医学;大而言之,是为学术,就是希望新的医学传到中国去。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

参考答案:议论:全段。形式:从前后文的关系看,是叙述之间的议论段。作用:总结上文,点明题旨,主题得以深化。

2.请你找出下列两段话中的议论(用曲线在文中标出),再说说它运用的形式和作用。(见投影)

段落一:这个枕头刚做好的时候,我总觉得它不好,还觉得有点硬,所以就置之不用了.有一次吃晚饭时,我问妈妈:“这个枕头里装的是什么?”妈妈说是柏树子地儿.我又问:“怎么才装那么一点?”妈妈有点不高兴地说:“那么一点儿?让你爸爸走了多少路,流了多少汗. 那么一点儿?都是为了你,为了让你头脑清醒些,去去火.这一切的一切,都是为了你.”我明白了,一切都明白了.这小小的枕头,系着爸爸对我的爱,系着深深的父子情.

段落二:回家的路上,形形色色的人川流不息.偶然间,迎面走来一位伯伯.只见他手里抱着一盆火鹤,脸上漾着微笑。火鹤的花朵配上墨绿色的大叶子.让人觉得它透着一股喜庆劲儿.而此时伯伯的脸上的笑意已经清楚明白地把他的心情告诉了每一个人.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他小心地搬着花向前走,还不时停下来弄弄叶子,那股小心呵护的劲儿,就像对待自己的孩子一样.看着那盆火鹤,再看那位伯伯,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我继续向家走着,心中的甜蜜久久不散.

学生阅读思考后回答.教师指导明确。

段落一:议论句:最后一句。形式:先叙后议。作用:点明了枕头中所蕴涵的亲情。段落二:议论句:“他的笑容充满着自豪,充满着喜悦”“我发现原来生活就像这火鹤一样美丽.” 形式:夹叙夹议。作用:第一句点明了伯伯笑的内涵。第二句揭示了我对生活的理解,点明了主题。

三.看看这些的错误:

1、同学们在日常作文中经常出现议论使用不恰当的现象。下面两段话中的议论都有毛病,请先指出毛病,再做修改。(教学材料见投影)

段落一:雨,尽情地下着。走出考场,我看到雨中走来了我的母亲,她很快汇入前来接考生的家长的人群。在考场楼前,在那一大群母亲中,她的个子是那么小,可她也象每一个母亲那样,挺起矮小的身子,急切地在那些从考场里涌出的孩子中寻找着我。她打着一把雨伞,可那伞哪是为了遮挡她的身体!她把伞的一大半用来遮挡手中的东西,那时我的衣服、雨鞋,还有蛋糕、汽水、饼干。我到了她眼前,

她眼泪汪汪的看着我,我一辈子也不会忘记母亲看到我时的.那种目光。那是难以用语言描绘的目光,那是母亲眼里特有的光华。

毛病:————————————————————。

修改:————————————————————。

段落二:妈妈非常的疼我。一天,天生瘦弱的我病倒了。母亲白天带我到医院排队、挂号、看病、拿药整整忙乎了一天,夜里又一直守候在我身边,生怕发生什么意外。可那时我完全不知道妈妈一夜没水,整整一夜,一直都在看护着我。第二天早晨,我慢慢的睁开双眼,朦胧中,我看到了母亲的脸,黯然无光,眼里布满了血丝。显然她已经疲惫不堪了。见我醒了,她用手轻轻的抚摸着我的前额,露出了欣慰的笑容。顿时我只觉得一股暖流涌上心田,啊!妈妈的经历是多么的充沛,意志有十多么坚强啊!我真为有这样一个精力充沛,意志坚强的妈妈而感到幸福。

毛病:。

修改:——————————————————————。

2、学生读材料后,交流讨论得出答案。

3、全班共同交流,学生回答自己是如何分析的。

4、教师明确:段落一毛病:结尾的议论空洞,不具体。修改:“那目光温柔、火热,像和煦的春风,像灿烂的阳光,蕴含着母亲对我的无限的关爱。” 段落二毛病:结尾的议论抒情句和记叙、描写的内容脱节,没有准确地揭示记叙、描写所要表现的内容。修改:“啊!妈妈是多麼的体贴、多麼的疼爱我呀。我真为有这样一个体贴、疼爱我的妈妈感到幸福。

5、小结:通过刚才我们的共同交流,同学们应认识到在记叙文写作中运用议论需注意的问题有两点:①、议论要具体、贴切。②、议论要和记叙、描写和谐统一。

四、我来试一试:

1、请学生读材料,按要求在下列文中的横线上加入恰当的议论句。注意刚才所提的两个注意问题。

①、下面这段话开头的横线上加一个能准确地领起下边记叙的议

论句。

—————————————————。每日爸爸下班,妈妈听到脚步声,总会在爸爸掏出钥匙之前跑过去开门,然后再接过爸爸的包,递上一杯热茶。阴雨天,妈妈刚一换衣服,拿包要出门,爸爸就已把伞递到她的手里。并叮嘱妈妈:“路上要小心。”

②、在下面这段话结尾的横线上,加入能揭示“我”感受和记叙内涵的议论句。

清晨,走在上学的路上,一片树叶飘落在我的肩上。一叶知秋,我将它拾起,仔细地端详。它那变化了的色泽,正在失去的柔软,以及开始卷曲的形态,向我展示了一个生命最后阶段的依恋与惆怅。—————————————————————。

2、学生阅读填写。

3、小组交流,推荐最好的学生发言。师生共同评议。

4、参考答案:

(一)1.爸爸妈妈的关系特让我羡慕。

2.我不知道别家的夫妻,关系是什么样的,但是我非常清楚爸妈之间那种平常又特别的关爱。

(二)它似乎在告诉我,生命是多么美好,时光又是多么容易流逝,珍惜这大好青春吧!

五、课堂小结:学生小练笔:写一段记叙中有议论的文字,200字以上。

【精选】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 怎样选材 教案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主课件配套教案 教学目标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学重点: 1.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2. 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并用之于写作实践。 教学难点: 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指导学生选材,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教法学法:讨论法,举例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上联:抓耳挠腮落笔愁 下联:胡编生套成文羞 横批:无米之炊 二、学习目标 1.了解作文在选材方面的具体要求。 2.引导学生分析作文选材常出现的问题。 3.掌握作文选材的方法和技巧,提高学生的选材能力。 三、什么是选材 选材,就是根据主旨的需要,有目的的选择恰当的材料来表现主题,使文章产生最好的效果。 那么,怎样围绕主题,很好地为一篇文章选材呢?结合平时的教学,我觉得应从以下四个方面入手: 三、经典回顾

《阿长与〈山海经〉》 1.阿长称呼的来历; 铺垫补充 2.元旦吃福橘说恭喜; 确 3.教我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定 4.“切切察察”的毛病; 详 5.“谋杀”我的隐鼠; 略 6.摆成“大”字的睡相; 依据 7.“长毛”的往事; 8.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 阿长不无愚昧,但她对“我”的无私关怀,永远让“我”感念。 一、依据中心,进行选材 .阿长称呼的来历; 2.元旦吃福橘说恭喜; 3.教我令人厌烦的种种规矩; 4.“切切察察”的毛病; 5.“谋杀”我的隐鼠; 6.摆成“大”字的睡相; 7.“长毛”的往事; 8.给我买心仪已久的《山海经》 依据下列中心,判断上述事情哪件该详哪件该略。 (1)表现旧社会劳动人民地位低下,不被人重视; (2)表现农村妇女生活虽苦,但仍有着对生活的美好向往和愿望的。 详写就是对能突出中心的事件或环节进行具体的描写或叙述,要敢于放手写,细致刻画,充分展现作者所观所想。 略写就是对次要的、与中心有关但联系不是特别紧密的内容,进行概括式的描述。 二、文章选材贵在新颖 所谓新颖,并非是那些轰轰烈烈的大事或一般人尚未知晓的新鲜事,也可以是日常生活中的平凡小事。滴水藏金,巧妙挖掘,就可以写出感人肺腑的佳作。 张中行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一文中: 叶圣陶先生为人宽厚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分析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记叙中穿插议论这种写法,是最为常见的写作技法之一。它的难点是,怎样在记叙中穿插议论。为解决这个难点,第一,我们先应了解为什么要在记叙中穿插议论。 一般来讲,记叙中的议论主要有如下作用: 1、表达作者的观点 2、抒发作者的情感。 3、表现人物形象 4、画龙点睛,深化的主题 5、严密的结构 6、增强的艺术感染力。 有的时候议论用得好,可以对上述这几种作用进行综合的表现。 第二,何时何处在记叙之中穿插议论? (1)要着重对最典型的事例进行议论。(2)要着重在最动人之处进行议论。(3)要着重在作者感情最激动的时候进行议论。(4)要着重在点示全文的意义时进行议论(5)要着重在对的结构起重要作用时进行议论。 我们在对作文进行构思时,就应该考虑到要不要穿插议论,就要考虑到这议论在文中的作用是什么,从而有的放矢地安排记叙中的议论。 第三,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掌握哪些方法; ①泼墨法:这是最常用的一种方法,是在的结尾处集中一大段语言文字进行议论,给人以“泼墨如雨”的感觉。如《藤野先生》,专门安排了课文的第段进行尽情的议论,以抒发作者对藤野先生的感激、怀念之情,深化主题。 ②点示法:即用很少、很精粹、很关键的文句,或在的开头,或在的结尾,或在的中间(主要是在的结尾)“点”一下,人们往往称这一“点”为“画龙点睛之笔”。如《紫藤萝瀑布》的结尾“花和人都会

遇到各种各样的不幸,但是生命的长河是无止境的……”。又如《狼》的结句是:“狼亦黠矣,而顷刻两毙,禽兽之变诈几何哉!止增笑耳”。前者表现出一种对生命的感悟,后者表现了一种嘲讽,都蕴含着理趣 ③穿插法 也就是以叙为主,边叙边议的方法,其笔法是在的一个一个的层次之中安排议论的内容。例《我的母亲》就是这样。在中间、结尾,反复出现对母亲进行抒情、议论的句子,不仅使全文的结构分外地严密,而且也不断地强化了对主题的渲染。 第四,在记叙中穿插议论,应避免滥发议论 在记叙中穿插适当的议论,往往可以使锦上添花,但如果使用不当,不知道记叙文是以记叙这种表达方式为主的,不知道文中的议论,应是在充分记叙的基础之上有感而发,于是随意点缀,勉强凑合,或者大发议论而又空洞无物,那么这就是滥发议论。我们要避免滥发议论,就要注意在穿插上下功夫,做到紧扣内容,衔接自然,灵活、简洁、适度地进行记叙中的议论。 记叙文中的议论 教学目标: 培养学生准确表述能力; 让学生认识议论在记叙文写作中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 明确记叙文写作中对议论的要求。 教学难点: 能在记叙文写作中准确恰当的运用议论。 教学过程: 一.导入:(复习导入)议论就是对客观事物进行评论,以表明自己的观点和态度。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的作用是什么呢?它有哪些形式? 记叙文写作中的议论一般对人、对事、对景、对物的看法,在文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它一般优先叙后议、先议后叙、夹叙夹议、先议后叙再议。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单元写作教案全套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全套写作教案 ●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的精神 ●第二单元写作>学习抒情 ●第三单元写作>抓住细节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第五单元写作>文从字顺 第六单元写作>语言简明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第一单元写作《写出人物精神》教案 主备人备课 成员七年级语文老师备课 时间 课型新授课上课 时间课题写出人物的精神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 1、尝试观察人物特点,了解人物精神。 2、学会选择典型事例,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 3、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过程与方法: 读写结合,从课文中学习写出人物精神的方法并运用到作文实践中。 情感态度价值观: 引导学生用心了解和理解身边的每一个人,捕捉美好的有趣的、有意义的瞬间,记录自己的感受和体验。 教学重点初步掌握人物肖像、语言、动作、心理描写方法。 教学难点 引导学生把握人物外在特点和人物内在精神的关系。 教学手段教案教材多媒体 教法与学 法 举例法,练习法,读写结合法。 教学过程修改意见

一、导入 1.看到他,你马上会想到关于他的哪些事?(出示多媒体图片)这些事件又表现了他的什么特点? (学生看图说话) 2.交流学生们的课前准备中的知识储备,说一说大家认为该如何写出一个有特点的人。 ——运用各种人物描写的方法,从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各个角度进行详细的描写。除了外在特点,还需要写出人物的内在精神,也就是人的思想、气质、品格、个性等等。 二、经典回顾 1.可以抓住典型事例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 出示《说和做—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回忆鲁迅先生》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 2.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 出示《邓稼先》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 3.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括。 4.写好肖像,以形传神。 出示《故乡》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 5.写好环境,以景写人。 出示《药》中的片段学生交流探讨 三、小试牛刀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并不难,但你还能写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四、范文引路 1.《争论》 2.《这样的人让我敬佩》 通过两篇范文和学生一起讨论其优缺点,让学生明白如何写出人物的精神。更好的利用到以后的写作中去。

人教版初中语文作文教材分析

人教版初中语文作文教材分析 七年级上册 第一单元从生活中学习写作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写作导引部分引导学生从生活中学习写作,告诉我们如何观察生活,感受生活,写自己熟悉的生活。 二、学情分析 写作时还不知如何观察感受生活,写出自己对生活独特的感受。 三、学习目标 1、在生活中学会观察、积累,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2、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正确认识事物,在作文中学会做人。 四、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一,观察秋天的花草树木,写200字左右的片段。 写作实践二,以与同学相识的瞬间为话题,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写作实践三,以家庭生活中的真实故事为素材,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第二单元教学计划说真话,抒真情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写作导引学生作文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不说空话、假话、套话。 二、学情分析 学生作文存在不少些空话、假话、套话现象,不能充分的抒发自己的真情实感,思想观念,写作水平都有待提高。 三、学习目标 1、联系自己的经历,写作时力求做到说真话,抒真情。 2、使用一些能够直接表达情感的词语或句子,直抒感情。 四、写作实践: 写作实践一,改写以往作文中的假话套话。 实践二,以《那一次,我真------》为题,写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不少于500字。 实践三,写自己感受最深的一次学习经历,题目自拟,以叙事为主,写一篇不少于500字的作文。 第三单元教学计划文从字顺 一、教材内容分析 写作部分文从字顺,导引学生作文时语言表达要准确,语句间要连贯,写完文章后,要多读改,争取到文从字顺。 二、学情分析 很多学生作文中存在很多病句,表达罗嗦,不够顺畅,不够干净。语言表达水平亟待提高。 三、学习目标 1、语句表达要准确,用词避免歧义。

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写作指导+优秀习作

部编初中语文七年级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单元写作目标: 选择自己亲身经历的,感受最直接、最真切,写起来得心应手的材料写作 写作实践要求: 1.写你熟悉的某条街道,先确定表达的中心,再根据中心列出需要选用的材料,注明详略安排。 2.以“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选择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若有多方面“牛”,要分清主次。 3.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选择你独有的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材料来写。 教师指导 下面有两篇教师写作指导文章,一篇是针对教材上三个写作实践要求而作的具体写作指导,另一篇是就记叙文的选材要求和要注意的问题进行指导。 指导一:教材上三个写作实践的写法指导 这次的单元作文,第一个写作实践很容易理解,也很容易实现写作目标。在实践中,要学生多体验几次,就会逐渐明白。如写街道一景,首先要确定中心,写街道的热闹还是冷清,写街道的狭窄,还是写街道的宽阔,确定了这一个意思以后,才能够去选材材料,才能够去观察与写作。不能够写了再说,写了再改。有了中心,又有了一大堆材料,就涉及到这些材料的分量,谁重谁轻的问题,依据这一点,才能够决定材料在文章中的详略问题。 1.可以为你熟悉的街道做素描,要注意选取能反映街道特点(清幽、热闹、环境优美、有地方特色等)的事物作为材料,如街道的环境、两旁的建筑、街上的行人等。 2.也可以记叙在这条街道上发生的事,记事时要写出街道的特色,展现事情发生的环境,这样才不会跑题。 3.要注意材料的真实、新颖,叙述或描写要生动、有趣。 教材的第二个写作实践,是由第一个相对的静景提升到写活生生的人,班上的牛人。可以写一位,也可以写一群。这样一来,学生必须学会对这些同学的材料进行选择。必须选择好写作的对象——人,选择这人的最能体现他“牛”的特点的材料,而不能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如果是这样,写出来的东西是没有多少价值的,是没有达到单元写作要求的习作。 1.可以只写一位“牛人”,选取最能表现其“牛”的材料,突出其特点;如果这个人很多方面都“牛”,就要注意分清主次、详略,合理安排。也可以写几位“牛人”,每位牛人只写一件事,但要突出他们各自不同的特点。 2.语言可以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会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第三个写作实践,写我的一天。这是学生从小学到初中,不知道写过多少次的题目了。如何进行材料的选择呢?每一天经历的事情很多,哪些写,哪些不写,的确事先一定要思考的,这里的取舍依据就是与中心的关系。通过这样的练习,学生应该对选择材料有了感性的认识与体会了。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你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 .写作时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

我的一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及点评_优秀作文

我的一天——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单元写作及点评我的一天 太和县桑营镇三店中学七(2)班朱云娜 “铃铃铃……铃铃铃……”,隐隐约约似乎听到了闹钟铃声,头脑昏昏沉沉,似有千斤重,想抬头怎么也抬不起来,好像粘在了枕头上。晕晕乎乎不知多大会,我挣扎着睁了睁眼,看看屋里已经大亮,确定刚才是真的听到了闹钟声。我忙朝闹钟瞥了一眼,六点半了,我直接从床上弹起来了,迅速穿好衣服,脸都没来得及洗就急忙向学校赶去,身后奶奶的声音响起了:“别慌,吃完饭再去啊。”我头也不回的答道:“不吃了。”怎能不慌,堂堂一班之长,如果去晚了,怎么面对全班五十四名同学啊! 我骑着电瓶车,开到最大码速,这时把老师天天唠叨的“骑车要慢、安全第一”也抛到脑后,心里一遍遍祈祷:千万不要迟到啊,千万不要迟到啊!终于,踏着铃声我进入了校门。等我把车放入车棚,同学们已进入操场正在跑步,我在众目睽睽之下尴尬的小跑着进入队伍,不禁后悔昨天没有早睡。我的同桌就跑在我旁边,小声问:“朱云娜,你今天怎么来这么晚?”我脸有点发烧,想起昨晚,不知哪根神经搭错了线,竟一时兴起,鬼使神差的看什么抖音,本想只看几分钟,等我想起来睡觉时,一看时间,竟到了十二点。我心虚的撒了一个谎:“昨天看一本小说太入迷了就睡晚了。”“切,看书你脸红什么!说话底气怎么不太足啊!玩手机了吧!”到底是同桌,撒个谎也

能看出来,唉! 早操后,回到班级上课。第一节课还好,第二节课开始,上下眼皮像两块磁石,一个劲地往一块碰,我努力睁大眼睛,用两只手捏着眼皮朝上拉,可手一松,上眼皮又不争气的落下来,感觉眼球都是硬的。地球引力的作用这时也充分体现出来了,我的脑袋一次次叩向地球,被我又一次次顽强的拽回。但头脑昏昏沉沉,老师讲课的内容从遥远的天际飘来,又飘飘渺渺的飘向另一边遥远的天际。最终,什么都不知道了。“朱云娜,朱云娜!”我猛一激灵,同桌正向我使眼色,顺着同桌的眼光,我看到老师面沉似水,眼神中含着剑光直射向我,我的困意顿时被斩杀殆尽。“朱云娜,你回答一下我刚才提的问题。”老师的话缓慢低沉,可撞到我的耳膜却像一声炸雷!“哦,天哪!……”结果可想而知! 经过上午的狼狈,困神并没有放过我,下午又不请自来,死死地缠上了我。睡又不敢睡,听课又听不好,我终于体会到什么是“度日如年”。 “娜娜,爸爸妈妈不在家,你要自觉点啊,学习要努力,千万不能玩手机啊!”妈妈的话又回荡在耳边。唉,真是不听老妈言,吃亏在眼前啊! “老班啊,还敢熬夜看‘小说’吗?”同桌故意把“小说”两个字拉得很长。“唉,再也不了。”我一边懊恼,一边在想怎样把今天的课补回来。还有,回去,要先把手机交给奶奶。 教师点评: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教学设计

部编七年级语文下册作文教学设计 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教材分析】 1.《怎样选材》在初中语文教材中的地位 读写结合,强化指导,力求“一课一得”,是部编语文教材的主要特点及创新设计。 首先,不同年级有不同的写作要求,尽可能与阅读配合又自成系统。 这套教材在写作的编排上力求调动学生的兴趣,改变学生害怕写作的现状,鼓励学生热爱生活,细致观察,了解细节;力求“一课一得”,避免笼统和大而无当,要写清楚,有感情;同时加强灵活性和指导性,提供方法技巧。 第一单元第二单元第三单元第四单元第五单元第六单元 七上热爱生活, 热爱写作学会记事 写人要抓 住特点 思路要清 晰 如何突出 中心 发挥联想 和想象 七下写出人物 的精神 学习抒情抓住细节怎样选材文从字顺语言简明 2.七年级语文写作安排: 其中带下划线的是记事写人能力,其他为一般写作能力,二者依

据学生的认知水平,分别编排在七年级上下两册,专题独立又相互配合,形成系统,循序渐进,提升写作能力。 【学情分析】 本文在教材第四单元,学到本文时应该已过第一学期的期中,经过整个七年级前一阶段的语文学习,多数学生积累了一定的写作知识,具备了一定的写作经验。 《怎样选材》是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主题,属于“一般写作能力”,是在七下的靠后的单元,因此,在教授本课时,既要学习新知“怎样选材”,更是对前面的知识能力的综合运用的实践。 【教学目标】 1.在阅读教学和既有写作积累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 2.拓展阅读,引导学生体会选材对于写作的意义,学习选材方法; 3.进行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真实新颖。 【教学重点】 进行写作实践,指导学生写作时从生活中选材,围绕中心选材,并努力做真实新颖。 【教学过程】 活动一:结合《藤野先生》和《音乐巨人贝多芬》的结构图,比较辨析间接材料和直接材料,并说说各自产生的不同效果。 《藤野先生》(部分)

七年级下册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语文的第四单元关键能力提升的作文

七年级下册学科素养与能力提升语文的第四单元关键能力 提升的作文 在语文学习中,“积累”是一项重要的任务。同时也明白了许多道理。人们常说: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知识和经验是靠点滴的积累获得的。今天我就来谈谈自己对“认识平行四边形”这方面的收获。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关键能力提升的作文:1、怎样认识平行四 边形一个完整的平面图形都有哪些基本特征呢?只需观察它的底和高,或者只看它的顶点数,从而找到一条最短的线段,把他连接起来,就会发现一组对边相等的两个三角形。但当你想进一步探究时,你却又往往找不出更简便的方法来。平行四边形也是如此,由于长度比较短,所以必须先从垂直方向开始研究,然后再逐渐过渡到对边间的距离上去。因为平行四边形的定义是用对边之间的距离来确定的,而且这种距离是任意可取的(除边外),即不论其间隔长短均不影响定义的正确性,所以,这个结论是具有普遍性的。这也告诉我们,思考问题时不妨大胆地跳跃一下,甚至在完全陌生的情况下打破常规思维,从某个奇异的角度去寻求解决办法,说不准会有惊喜的收获。 2、做一道判断题今天早晨,妈妈给了我一张数学试卷,让我检查。这次的数学测验,我真不该错!因为那几道题目实在太难了。好了,让我给你讲讲吧!首先来看第二题:找规律填空。第一个图形每 个图形分别与它周围的5个圆相交,共12个交点,据此写出前3个 图形。其中没有算出的部分,很显然应该放在第二幅图中计算。再来

看第4小题:最后一排的数字是7,那么,其余每一排的数字之和是:(9-6)÷4=4。这个图案的总数是12×4+3=42,最少是42÷3=8,最多是42×2+3=58。据此,列式为:8-6÷3=5,答案是:2。请你帮忙写出剩下的两道题目,并加以证明。再来看第六题,第一小题:中心点写出,上、左、右各是、、。下面的每一排左、右两边都写出,那么中心点是第五排。如果第五排写成、、,则上面有四个圈,第六排应写成,则第六排左边写成,那么这个图案共有5×6+3=21个。把这些数字按照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编号,每相邻两个编号间留空格。根据刚才的顺序表(注意括号中只有顺序,没有数值),列出另一个算式。可以发现,在总共24个算式中,相邻两个编号间留空格,共10个算式,所以原式是:、……=、。再算出原式减少一半所得的新的算式,最终得出结论。请你算一算。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怎样选材》教学反思(共二篇)

初中语文(七下)《写作:怎样选材》教学反思(一) 《怎样选材》是部编版七年级下学期第四单元写作的主题内容。选材,就是选择典型材料来表现中心。整个这节作文指导课,学生的参与度较高,学生也基本掌握了怎样选择材料的方法,学生的发散性思维得到一定程度地培养,最终完成了这节课的教学目标。 本课先引导学生回顾本单元课文中的选材,认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再通过分析《邓稼先》一文中选择的材料,让学生辨别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并了解两种材料结合运用的好处,进一步加深学生对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的认识。 本课旨在通过听故事、析经典、作比较三个小活动,让学生明确积累材料的方法就是对生活中的事件细心观察、用心感悟、筛选过滤。 巩固写作的选材方法,进一步提高学生写作时的选材能力,也为下节课的写作实践做好准备。 分析经典文章的选材,明确选材新颖的角度;一组材料实例的对比,明晰真实、新颖材料的特点;片段写作训练,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引导学生逐步掌握选择真实、新颖材料的方法。 当然这节课也存在一定的不足,如学生参与度还不太高,有待继续激发提高,少数学生对写作不感兴趣,课堂上表现出被动

接受。 本次习作,我让学生写自己朝夕相处的同学,而且要写出他们“牛”的一面。这就要求学生必须先确定好写作对象,再想好要体现的人物特点,最后围绕这个特点来选取典型材料。孩子们对身边的同学可以说是了如指掌,熟知他们的优缺点、生活习性、行为习惯、甚至他们的日常语言等,对于要写的对象有自己的看法,所以有话可说。有个别同学的习作确实比较成功,但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在选材时人云亦云,没有新意。比如这次作文中很多同学的写作对象都是姚正铧同学,而且所体现的特点都是“自恋”、在选材时都选取了“运动会期间拟口号”的事,很多作文有雷同的感觉,毫无新意。但是罗梦月同学在写他时另辟蹊径,写了这个同学不仅自恋,而且呆萌,还有乐于助人的一面,并且在体现他自恋的时候选取了他在桌子上写了一个大大的“帅”字这个细节,给我们刻画了一个性格比较多元的人物,形象较丰满。这节课,我个人感觉收获有三点,一是想要大面积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们就要善于放手,并引导学生,其实学生的潜力是无穷的;二是要让学生写自己的生活,这样他们才有话可说。三是作文在选材时要着眼细处,不能人云亦云。当然,要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题材,还需要大家留心观察生活、体验生活,做生活的有心人。

统编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怎样选材” 写作实践 教学设计

统编七年级下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怎样选材”写作实践教学设计 屏显:红色字体 【设计背景】 “怎样选材”是七年级第四单元的综合性学习主题。 七年级的学生对初中语文的学习还处于一个适应期。大部分学生对作文的格式要求有了较系统的训练,但是仍易陷入作文难写、千人一面的尴尬中,主要困难在于素材陈旧、无话可说。很多学生因缺乏观察,没有内在的写作欲望,导致作文言之无味、干瘪。针对这些现象,本节作文课旨在激发学生的写作表达热情,掌握选材的标准和方法,让作文生动有趣起来。 【设计思路】 七年级下学期,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交流,彼此比较了解了,此刻我们从“说说我们班的牛人”入手,创设“牛人榜”的情境,说说同学的特点,抖抖同桌的“糗事”,自然人人有话可说。接着我确定了本课的学习要点就是以不同角度进行思考,围绕主题选出新颖、真实、动人的材料。在内容支架的设计中我设置了图片、文字、表格、学案等,降低写作的难度。针对选材的方法,我设计了三个环节,积累素材、初选、精选,最终确定素材,展开写作。整堂课,通过课堂上创设的实实在在的、可观可感可触摸的生活情境,激发学生写作动机,产生非写不可的意愿,从而体会到写作表达的乐趣和现实意义。 【教学现场】 一、原题呈现 (屏显七年级下册“怎样选材”写作实践)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讲家”,善于表达;或是“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600字。 二、课堂实录 环节一:情境激发,确定对象。

师:同学们,咱们这个班集体已经成立一个学期了,相信大家已经彼此熟悉了吧!老师可听说咱们班“高手如云”,今天咱们就来搞个“牛人擂台赛”。 (屏显) 细细研究吾班班级日志,发现近来班上人才辈出,牛人四起,不妨把他们的江湖琐事抖出来行文一篇,还有“做一天班长”“与你最喜欢的老师合影”或“与好伙伴做一天同桌”“免做一天语文作业”等精彩大奖酬谢各路来稿豪杰。 师:大家想想,什么是“牛人”? 生:与众不同的。 生:有特点的。 生:某一方面有特长的。 师:好,这些人物设置都可以。再想想,我们班有哪些牛人?谁来说说你心目中的班级牛人是谁? 生:余同学,她成绩好,还是班干部。 生:黄同学,他唱歌很好听。 师:大家不妨看看,咱们周围有没有老师图片上的这类“牛人”? (屏显搞笑牛人、转笔达人、“睡神”“杠精”、模仿牛人等图片) 师:下面黑板交给大家,把你心目中的“牛人”的名字写在黑板上。不能随意写,我还要你说出他牛在哪里。(生写)我数了一下,黑板上有18个名字,有几个名字出现频率很高啊!咱们以举手表决的形式来确定前六个最想写的“牛人”入榜。 (生举手表决) 师:咱们牛人榜名单确定了。刚才推荐写杨同学的能不能给我说说推荐理由? 生:他很搞笑。 师:具体一些,哪些事让你觉得他很搞笑? 生:他很喜欢吃大蒜,经常满嘴蒜味却浑然不知,把周围同学熏得头脑发晕,他还总是很无辜的表情。 师:那你能给这位“牛人”像水泊梁山上的人一样,起个“诨号”吗? 生:就封他做“生化武器”吧! 师:那刚才推荐写武同学的能不能给我说说推荐理由?也起个封号。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训练——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部编七年级下册语文作文训练——第四单元《怎样选材》 【文题链接】 你们班一定有不少“牛人”吧?他们或是“读书迷”,知识丰富;或是“演说家”,善于表达;或是班里的“大管家”,热心集体事务;或许还有体育健将、乐器高手、智力超人……请以《晒晒我们班的“牛人”》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写作指拨】 这是一道全命题作文题目,以此题作文,应注意以下几点。 一、抓住关键,审清题目。这个题目中的关键词是“牛人”。所谓“牛人”系网络语言,作为形容词表现某人非常厉害,用来夸赞别人。或者做了一般人意想不到的事情,别人对此人表达的一种赞叹,佩服。根据题目前面的提示语可知“牛人”具体所指应包括“读书迷”“演说家”“体育健将”“乐器高手”等。“我们班”是限制“牛人”的范围,说明这些“牛人”必须出自“我们班”。 二、确定对象,精心选材。选材是作文的一项重要基本功。在明确了题目的要求,确定了中心思想以后,接下来就要选择适当的材料了。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无米无法做饭,没有材料就无从写文章。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要使文章写得丰满,就得精心选择有代表性的、能够表达中心思想的材料。那么,如何才能从生活中选出真实、典型、新颖的素材呢?我们可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1.材料积累。 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观察,多思考。赞可夫说:“应该打开窗户,让沸腾的社会生活,奇异的自然现象映入学生的脑海,借以丰富学生的感情经验,激发学生的感情。”生活发生着日新月异的变化,周围新人、新事、新物,随处可见。只要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善于发现和捕捉,善于思考和剪裁,新鲜材料就会滚滚而来。关注时事,关注热点,紧跟时代的步伐,把握时代的节奏,融入自己的真情,这样才能选出打动人心的材料。 2.材料选择。 (1)要围绕中心选材。文章的中心决定了材料的取舍以及详略的安排:跟中心无关的,舍弃不取;跟中心相关的要分清主次,选取最有利于表现中心的材料作为重点详细展开,其他可以略写。游离中心选用材料、或材料使用详略不当,都会影响中心的表达。 (2)选真实的材料。真实,就是说选择的材料应是实实在在的真事,而不是道听途说甚至无中生有编造出来的,最好选择自己亲眼看到的、亲耳听到的、亲身经历过的事情。要坚持从生活实际出发,选取自己最熟悉、感受最深、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材料。只有真实的材料才能使文章具有说服力和感染力,才能被读者接受和认可。 (3)选典型的材料。典型材料是指那些最能反映事物本质的、最能打动人心的、最能表现文章中心的、具有广泛代表性和强大说服力的材料。在选材时,要从可以表现中心思想的大量材料中进行选择和提炼,力争做到少而精,材料要以一当十、以质取胜,而不是以多求胜。 (4)选新颖的材料。新颖,就是说选择的材料要不落俗套,与时俱进,反映具有时代特色的精神风貌和时代精神。但是,选择新颖的材料并不意味着追求稀奇古怪的事情和曲折离奇的情节,而是应该透过这些新颖的材料表达新的想法与感受。 三、表述语言,生动有趣。“晒晒我们班的‘牛人’”这个题目本身就具备诙谐幽默的特点,因此介绍描述“牛人”的行为举止时,语言也应尽可能诙谐、幽默一些,甚至带点儿调侃的味道,这样可以增加文章的趣味性。 【佳作借鉴】 晒晒我们班的“牛人”

2019初中作文指导:人教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作指导【精品】

第四单元表达自己的看法写作指导写作要求 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点拨 一、审题指导 这次要求写一篇夹叙夹议的文章,要注意以下几点: 1、不要随意选一件事写,要写让自己确实有所感悟的经历。 2、结合记叙、描写表达自己的观点,写出自己独特的思考。 3、议论性的文字要简洁,重点在于讲清楚自己的体会,引起读者的进一步思考。 二、知识点拨 夹叙夹议是一种写作方法,它要求一面叙述某一件事,一面又对这件事进行分析、评论。这种方法的好处是:笔法灵活多变,生动活泼,还可以起到总起、提示、过渡和总结等作用。正是由于这种方法能够具体地记叙事件,充分地抒发感情,而且能直接揭示所写对象的意义,因而历为人们所重视。叙、议二者的关系是:叙是议的基础,议是叙的深化。换一种说法,叙是铺陈,议是点染。一般说,议的文字不宜太长,用语应精辟、凝练。

夹叙夹议主要有以下三种表达形式:一是先议后叙(概括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的篇首,主要作用是提示和点题。二是先叙后议(总结式)。这时的议论往往出现在文章或一段文字的结尾,其作用是总结全文、深化主题、画龙点睛、启迪思维等。三是边叙边议(包容式),即边叙述事实,边进行议论,以发表对所叙事实的看法。 夹叙夹议中,“议”是作者表达的一种认识。这种认识要富于哲理,还要富有激情。古人云:“立片言而居要,乃一篇之警策。”这正是对“议”最好的诠释。最后需要指出的是,议论要看准当口,选择时机,掌握火候,做到恰到好处。 不能写出油是油,水是水,叙与议不能有机有序结合,其要领可概括为“引、析、点、联、结”五步法。具体地说,就是:1引文章一开头:就把供料中最能提炼出观点、论点或最能加以引申和发挥的中心语句、关键语引入文中。或全引,或摘引,或意引,使文章内容成为“有之水”、“有本之木”,做到紧扣材料展开议论。 2析对所引用的材料,从不同角度--或正反,或今昔,或中外,或褒贬,进行一分为二的辩证分析,为亮出论点张本。但分析不宜过多、过长,以避免就事论事,喧宾夺主。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情点评四单元达标卷作文

七年级下册语文学情点评四单元达标卷作文 写作 世俗所谓不孝者五,惰其四支,不顾父母之养,一不孝也;博奕好饮酒,不顾父母之养,二不孝也;好货财,私妻子,不顾父母之养,三不孝也;从耳目之欲,以为父母戮,四不孝也;好勇斗狠,以危父母,五不孝也。——孟子 父母的教育使我们没齿难忘的教育。请以感恩父母为主线,自拟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不少于六百字 《感恩》 那一阵阵感人肺腑的呐喊声,那一件件朱朝晖真是的事情,那一句句感人肺腑的话语,使我受益匪浅。 就在那一次,我们学校邀请来了感恩教育万里行教育团的谭战讲师为我们讲课。 在操场上,四千多名学生.老师.家长济济一堂。大家有序的坐着,站着。谭老师围绕感恩父母,感恩老师两大方面演讲了一场感人肺

腑.催人泪下的讲座。谭老师的演讲唤醒了我们沉睡已久的感恩之心。 看!那些被点上主席台的同学都说出了自己在家不敢说的话与对父母的歉意。大家的呐喊声把气氛推向了高潮,场内翻滚着一股热浪。现场互动来大家发自内心的呐喊声中开始了,一名名同学跑过去紧紧抱住老师,而我在旁边看着眼泪就像调皮的小精灵蹦了出来。我又望了望其他同学他们都在小声哭泣呜咽 这时,我想起了二十四孝故事当中的黄香温席,卧冰求鲤等......就连古人都知道感恩 父母,我们为什么还做不到呢? 这一次活动使我明白了生活的真谛,那就是感恩。 鲜花可以枯萎,沧海可以变成桑田。但我们感恩的心不能变。让我们从一点一滴的小事做起,来感恩父母,孝亲敬老。 《感谢父母》 自打我第一次降临到这个世界上,第一次伸出稚嫩的小手,第一次睁开眼睛,迎接我的是你们—-爸爸妈妈。我第一次开口说话,说得是——爸爸妈妈。 当我躺在妈妈的怀里,坐在爸爸的肩上,我感到幸福无比。我为我有疼爱我的爸爸妈妈而高兴、快乐!以前,我总是对爸爸妈妈提出要求,每天早上都是妈妈早早的把饭菜做好,叫我起床。我还经

初中语文_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怎样选材》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义务教育教科书人教版 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训练指导课 教学设计 导入: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不少同学怕写作文,就是因为没有“米”,也就是没有写作的材料。文章是由材料组成的,没有材料,就像没有砌墙的泥沙。那么材料从何而来,我们如何选择材料呢?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讨这个问题——怎样选材。 学习目标: 1、了解文章材料的来源。 2、学会文章选材的方法。 雾里看花——写作容易出现的误区 阅读材料,说说下面的语段在选材上出现了什么问题? 语段一: 我记得在一次月考的考场上,我的笔突然坏了,那一次我只带了一支笔,我这时心跳加快,脸都红了,‥‥‥我隔壁的一位同学看到我很心急的样子,她问我发生了什么事‥‥‥她二话没说就把自己另外一支笔借给了我。当时我的眼泪夺眶而出‥‥‥后来我们成了最好的朋友。¡­¡­上学路上,我才发现作业忘记拿了,当时已经快要迟到了,但她还是陪我回家拿,这一次她再一次的让我感动。 谢谢你陪我走过了初三一年的时间,在这里留下了我们俩真诚的足迹。——《友谊的脚步》 语段二: 在灾区援助的武警战士们,你们辛苦了,你们让全国人民都知道,有你们灾难算不了什么。当我看到你冒着生命的危险,不顾自己的安危去重灾区搜救人员的时候,我被你们的行为所感动。 虽然你们牺牲了,但你们会永远留在每个中国人的心中,你们永远同我们在一起,你们所做的会铭记史册,我们会继续完成你们所需要做完的事情的‥‥‥ ——《轻轻的来,也轻轻的走》

温故知新 回忆以下课文内容,结合课文具体内容分析以下问题: (1)作者从哪里选材?(2)作者选择了怎样的材料? 课文:鲁迅《阿长与<山海经>》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 杨绛《老王》 胡适《我的母亲》 张之路《羚羊木雕》 要求:小组合作交流,可以选择其中的一篇 进行分析。 时间:3分钟 ——材料从何而来? (1)从生活中寻找(学校、家庭、社会)(2)从阅读中挖掘(文学作品、报刊杂志) 经典引领 请根据《阿长与<山海经>》的内容,思考下面的材料与中心关系的密切程度,以及作者相应的详略安排是否合适。 小结:围绕中心选材,真实、新颖。 慧眼识珠 1、围绕“母爱”这个话题,你选择哪些材料? 2、假如以“一个勤于思考的人”为题写一篇记叙文,你选择哪些材料? 小试牛刀

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表达自己的看法

新人教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作文指导 表达自己的看法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对同一事物,站在不同的角度去看它,得到的结论自然不同。生活中,我们读书看报,总不免要发表自己的看法,我们谈论事物,总不免要表达自己的观点,如何正确流利有理有据的表达自己的观点呢?这就需要我们学点议论的知识。 训练目标 学习议论的表达方式,用议论的表达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 学习夹叙夹议的写作手法,初步掌握夹叙夹议文章的构成。 记叙身边的事情并通过事件表达自己的观点。 文题设计 文题一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文题二选择一件你感兴趣的新闻事件,写一篇短文,叙述事件的经过并写下你的思考。 文题三写一篇文章,记叙一件在你身边发生的,令你受到深刻触动或引起你思考的事情,并写出你对这件事的看法。不少于500字 写作导航 文题一解析 写作要求 从课文或你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叙述或描写的段落,试着自己加上几句话,表明你从中读出的观点 写作点拨 审题指导 这个作文题是写一个片段,要求从课文或者课外阅读的作品中选择一个段落,写出自己的观点。如下面这段文字: 爱因斯坦成名之后,比利时国王和王后邀请他去做客。国王按约定的时间派了宫廷小汽车去火车站接她。火车来了,司机却找不到爱因斯坦,便空车回去向国王报告,说教授没有来。可是半小时以后,爱因斯坦身穿沾满尘土的破雨衣,脚着一双旧皮鞋来了。原来是司机只看衣冠不认人,爱因斯坦便自己步行而来。 从此材料中通过运用以上展开议论的方式可以找出以下几个观点: ①就事论事——接站,尤其是接不认识的人,应该约好联系方式,这样才不至于有国王司机的错误。 ②以小论大——由爱因斯坦衣着看出不摆名人架子平易近人。 ③引申生发——爱因斯坦专注于科学事业,成名之后也不追求个人享受。 ④类比对照——把爱因斯坦与科学家作类比,再与当代所谓名人做对比,良莠毕现。 ⑤反意为之——爱因斯坦衣着不整去做客体现对国王的不敬。 二、知识点拨: 读后感的写作方法 一篇读后感至少要有三个部分的内容组成:一是要介绍原作的篇名内容和特点;二是根据自己的认识对原作的内容和特点进行分析和评价,也就是概括地谈谈对作品的总体印象;三是读后的感想和体会。即一是说明的部分,二是要有根据评价作品的部分,三是有感而发,重点在“感”字上。 首要的一点是“读”。“读”是感的基础,“感”是由“读”而生。只有认真的读书,弄懂难点疑点,理清文章的思路,透彻的掌握文章的内容和要点,深刻地领会原文精神所在,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个人的实际,才能真有所“感”。所以,要写读后感,首先要弄懂原作。 其次要认真思考。读后感的主体是“感”。要写实感,还要在读懂原作的基础上作出自己的分析和评价。分析和评价是有所“感”的酝酿、集中和演化的过程,有了这个分析和评价,才有可能使“感”紧扣原作的主要思想和主要观点,避免脱离原作,东拉西扯,离开中心太远。 所以,写读后感就必须要边读边思考,结合历史的经验,当前的形势和自己的实际展开联想,从书中的人和事联系到自己和自己所见的人和事,那些与书中相近、相似,那些与书中相反、相对,自己赞成书中的什么,反对些什么,从而把自己的感想激发出来,并把它条理化,系统化,理论化。总之,想的深入,才能写的深刻感人。

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教学实录+2022—2023学年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

七下第四单元课堂教学实录 写作怎样选材 我们来一起上一节写作课,怎样选材?材料是文章的血肉,要写好作文,一定要学会选择选材。那么,写作的材料从哪里来呢? 环节一:了解材料的来源 大部分材料来源于日常生活经历,包括各类人、事、景、物等,我们对这类材料有切身感受,因而运用于写作时能够得心应手,更利于表达真情实感。这类材料可以称之为直接材料。材料还可以来自他人的叙述,书报杂志,影视节目等。这类材料我们称之为间接材料。 《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第3段 在《叶圣陶先生二三事》的第3段中,作者为了反映叶圣陶先生待人厚的特点,记叙了这样两个材料,先写了吕淑湘先生说过的一件事,就是叶圣陶给他的文章描标点,让他受到了教育,接着叙述了作者自己同叶圣陶先生一起修润课本时发生的事,叶老诚恳地请作者帮自己修改稿件,对于修润有不同意见的地方要反复再征得作者的同意,第一个材料是吕叔湘先生的亲身经历,但是对作者来说,这件事是他听吕先生转述的。记录下别人经历的事情来表达自己的感受,这就属于间接材料。至于第二件事是她和叶老交往中的亲历,自然是属于直接材料了。直接材料和间接材料都是写作所需要的,但对于初中阶段的同学来说,选材更应关注自己的亲身经历。一来亲身经历的材料可以保证真实性,书写内心的真情实感;二来便于从中选取印象清晰,感受深刻,触动心灵的材料,更好的表情达意。了解了材料的来源,接下来我们就以全命题作文为例,学习选材的具体方法。 环节二:唤醒积累,罗列素材 选材的第一步是要唤醒积累,罗列素材。同学们请注意,老师在这里说的是素材而非材料,素的本意是没有染色的丝,引申为本来的、原始的意思,素材可以理解为未经提炼和加工的实际生活现象,即写作的原始材料。素材包括生活中的人、事、物、景,这些人、事、物、景被写进作品为表达中心服务之后,我们就称之为材料,素材储存在我们的记忆仓库里,当某个契机来临,例如一个情景或者一道作文题,素材就能发挥作用了。在写作活动中,唤醒素材的往往是作文题,有的作文题可能暗示了写作的中心,或者直接指向了文章的中心。比如《黄河颂》,颂字明确了作者所想要表达的情感,这

以《我的一天》为题作文6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_优秀作文

以《我的一天》为题作文6篇——统编教材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写作《怎样选材》 你记录过自己一天的生活吗?在这一天中,哪些经历是你独有或者令你感触最深的?以《我的一天》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 1.可以写具有特殊意义的一天,围绕“特殊”选择恰当的材料,注意材料的新颖;也可以写平平常常的一天,但要写出生活的特点以及你对平凡生活的独特感受,选择的材料应真实、可信。 2.要突出重点,不能让材料游离中心,或把文章写成流水账。为了便于把握,可以先列出提纲。 3.可以运用多种表现手法,着力展现需要突出的部分;与要展现的生活特点没有紧密关系的部分,可以用概括式的描述。 【学生习作】 我的一天 刘家琪 飒飒秋风吹拂大地,带来几分凉意。枯黄的叶子铺满了一地,那光秃秃的枝干在风中肆意摇摆着。秋,带来了她的讯息。 但是,在这秋风肆虐的清晨里,我只觉得忧伤不已。紧攥着手中的卷子,再看看书桌上一摞摞厚厚的作业,我无力地趴在窗前。母亲推门进来了,给我带来一杯温水。我木然,母亲见状,说要带我去爬

山赏湖,放松一下心情。我本想推脱,但抵不过母亲企盼的眼神,只能答应一起去。 不过多久,我们就来到了山脚下。蓄势待发的我们,向着山顶进发。走在落满秋叶的小路上,脚下响起柔软而轻微的声响。枝叶在风的抚摸下发出沙沙的叫嚷声,好像在争先恐后地向秋风报喜。一切都被秋给包围住了。 可能因冷气进入肺腑的原因,也可能是许久没运动的原因,刚到半山腰,我们就累得气喘吁吁了。不一会儿,我们看到不远处有座小亭在那屹立着,十分耀眼。爸爸便提议道:“要不然我们去那休息会吧!”我们都一同答应了他。到了小亭里,我们把特意从家中带来的食物拿了出来,一齐补充补充体力。 休息完后,我们便继续向山顶前进了。爬着那崎岖的山道,听着一家的欢声笑语,伴着清脆的落叶声,我们终于看到了山顶的轮廓。我和弟弟不由自主地跑起来了,掸落飘在肩头上的落叶,擦了擦额头的汗珠,我终于成功达到顶峰了!在山巅,我们席地而坐,饱览美景,趣味无穷! 下山之路就非常简单轻松了。山下有一面湖,碧绿的湖面光滑得如同一面巨大的明镜,绿得有些不可思议。桥底下有群小鱼一直在这徘徊着,我们爬累了,便把剩下的干粮投喂给了它们,看着鱼儿们争先恐后地模样,真让人忍俊不禁! 秋天的山,别有一番趣味,而在山间度过的时光,更是让人回味无穷。

七年级语文第四单元写作思路要清晰教案

写作思路要清晰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明确使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2.学会拟写提纲,并体会列提纲的好处。 3。在写作实践中做到条理清楚、思路清晰. 【教学课时】 2课时 第1课时 【课时目标】 1。了解不同文体的基本结构和行文顺序。 2。明确使写作思路清晰的方法。 【教学过程】 一、例文导入,激发思考 师:同学们,阅读下面这个作文片段,从写作思路的角度评价其写得怎么样。 课件出示: 我的语文老师姓胡,我们在背后亲切地称他为老胡.初见他时,看他大约五十岁左右,长得一副老态龙钟的样子,心想这是一个好对付的老糊涂.谁知第一次听他上课时,我大吃一惊,他讲起课来,思路清晰,妙语不断。从他口中说出的成语,我们很少听说过,我不由得心生佩服。没办法,被他的魅力吸引,下课后我不得不恶补成语,查找资料,弄懂老胡提到的成语典

故的意思,并摘抄下来。老胡老胡,可真不糊涂啊! (生自由发言) 师:这段话使用了时间顺序,其中表明时间的关键性词语“初见他时”“听他上课时”“下课后”使得文章思路清晰、富有条理。我们在写作时要学会将文字按照一定的顺序串起来,就如同用绳子串起一颗颗珍珠让它变成一串耀眼的珍珠项链一样,清晰完整地呈现一篇美文. 【设计意图】由分析作文片段的写作思路,引导学生理解如何使一篇文章思路清晰,轻松自然地导入本课,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经典引路,探究方法 学生活动:回顾学过的写作知识,结合下面课件出示的名句,小组讨论什么是“思路”和怎样才是“思路清晰”. 课件出示: “思路是有一条路的,一句一句,一段一段都是有路的,好文章的作者是决不乱走的。"-—叶圣陶 (分小组交流,小组代表发言) 预设“思路”就是文章写作时思考的路径,思想从什么地方出发,怎样一步步向前走,最后达到终点,表达出想要表达的主旨。 “思路清晰”就是文章结构完整、层次分明,清晰交代文章先说了什么,后说了什么,主要说了什么. 1。分析文章思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