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

附表六:

闭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表

第组年月

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

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 【原创实用版4篇】 目录(篇1) 1.五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3.高程计算与调整的重要性 4.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的应用实例 正文(篇1) 一、五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五等水准测量是我国工程测量中的一项基本任务,它是指在工程建设中,对地面高程进行测量,以确定各个测站点的高程值。五等水准测量的要求包括: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小于 10mm;水准路线长度小于 16km;使用 ds3 仪器和双面水准尺;与水准点联测要往返各一次,环线或附合往一次即可。 二、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在五等水准测量中,闭合差是指测量结果中各测站点高程值的代数和与理论值之间的差值。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是:在平地上,采用水准路线长度(L)计算;在山区,采用测站数(n)计算。 三、高程计算与调整的重要性 高程计算与调整是五等水准测量中至关重要的环节。高程值的准确性直接关系到工程建设的质量和安全。通过高程计算与调整,可以检查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发现并改正测量误差,确保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四、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的应用实例 在实际的五等水准测量工作中,需要根据测量结果,计算闭合差,并

对高程值进行调整。为此,可以使用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该表以测站数(n)或水准路线长度(L)为依据,列出了各种可能的闭合差与高程改正数之间的对应关系。通过查表,可以快速、准确地完成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任务。 综上所述,五等水准测量是工程测量中的基本任务,闭合差调整与高 程计算是确保测量结果可靠性的关键环节。 目录(篇2) 1.五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2.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3.高程计算与调整的重要性 4.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调整与高程计算表的应用实例 正文(篇2) 一、五等水准测量的基本概念与要求 五等水准测量是一种常用的高程测量方法,其主要应用于城市建设、水利工程等领域。在五等水准测量中,要求每千米高差全中误差小于 10mm,水准路线长度小于 16km,使用 ds3 仪器和双面水准尺。此外,与水准点 联测要往返各一次,环线或附合往一次即可。 二、五等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在五等水准测量中,闭合差是指测量结果的误差。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取决于测量的地形条件,一般情况下,平地上采用 L 计算,山地采用 n 计算。具体来说,如果水准路线长度为 l,则闭合差容许值为 l/20;如果 测站数为 n,则闭合差容许值为 n/20。 三、高程计算与调整的重要性 高程计算是五等水准测量的核心任务之一,其精度直接影响到工程项目的质量和安全。在实际测量中,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测量结果往往会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 四等水准测量是用于测算地表高差的一种方法,其测量精度相对较低。这种测量方法通常广泛应用于工程测量、农业水利测量以及地理测绘等领域。在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来得到最终的成果。本文将介绍在四等水准测量中常用的计算表,以及如何进行计算。 首先,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通常由以下几部分组成: 1.测量基线信息:测量基线是在测量过程中所测的两个点之间的直线 距离。在计算表中,需要记录每个基线的编号、起点和终点的坐标、观测 方向以及距离等信息。 2.观测数据:观测数据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所得到的高差值。在计算 表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编号、观测到的高差值以及测量的次数。 3.高程计算:在四等水准测量中,需要通过观测数据计算每个点的高 程值。在计算表中,需要记录每个点的编号、观测到的高差值、已知点的 高程值、误差修正值以及计算得到的点的高程值。 接下来,我们将介绍如何进行四等水准测量的计算。 1.基线计算:根据测量基线的起点和终点坐标,可以计算出每个基线 的水平距离。通常使用坐标平差方法来进行计算,得到每个基线的水平距离。 2.高差计算:根据观测数据中的高差值,可以计算出每个观测点的高差。在计算过程中,需要考虑误差修正值、大气压力、温度、潮汐影响等 因素。

3.高程计算:根据已知点的高程值,可以通过高差计算得到每个观测 点的高程值。在计算过程中,需要修正大气压力、温度、基准高程差等因素。 4.精度评定:在四等水准测量完成后,需要对测量结果进行精度评定。通常采用误差理论来评定测量结果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四等水准测量成果计算表是进行四等水准测量过程中的重 要工具,用于计算基线长度、高差值以及最终的高程值。通过正确使用计 算表,可以提高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但需要注意的是,四等水准 测量存在一定的误差,所以在应用测量结果时需要考虑其精度范围。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表详细

二等水准测量计算表详细 一、引言 二等水准测量是地理测量中的一项重要工作,用于确定大地水准面上各点的高程差。在进行二等水准测量时,为了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需要进行一系列的计算和分析,最终得到详细的测量计算表。 二、测量计算表的目的和意义 测量计算表是二等水准测量的重要成果之一,其目的是对测量过程中所获得的数据进行整理、计算和分析,得出各测点的高程差和高程值,为后续的工程设计和规划提供依据。测量计算表的编制需要严谨的计算方法和规范的格式,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测量计算表的内容和结构 测量计算表通常包括以下内容: 1. 测量基本信息:包括测量日期、测量组织单位、测量人员等基本信息,以及测量路线和测点的详细说明。 2. 测量数据表:列出各测点的观测数据,包括起点、终点、测站高、观测高差、仪器常数等数据。观测数据需要按照一定的顺序排列,并标明每个数据的单位和精度要求。 3. 高程差计算表:根据观测数据,按照高程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

得出各测点之间的高程差值。高程差计算表应包括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单位和精度要求。 4. 高程值计算表:根据已知的起点高程值和高程差计算表中的数据,按照高程值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测点的高程值。高程值计算表应包括计算公式、计算过程和计算结果,以及相应的单位和精度要求。 5. 检查和校核表:对测量数据、高程差计算表和高程值计算表进行检查和校核,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检查和校核表应包括检查和校核的内容、方法和结果。 四、测量计算表的编制步骤 测量计算表的编制是一个复杂而繁琐的过程,需要按照一定的步骤进行,以确保测量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1. 数据整理:对测量过程中所获得的观测数据进行整理,包括数据的筛选、排序和标注单位。 2. 高程差计算:根据观测数据,按照高程差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测点之间的高程差值。 3. 高程值计算:根据已知的起点高程值和高程差计算表中的数据,按照高程值计算公式进行计算,得出各测点的高程值。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闭合导线平差计算步骤: 1、绘制计算草图。在图上填写已知数据和观测数据。 2、角度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闭合差: (2)计算限差:(图根级) (3)若在限差内,则按平均分配原则,计算改正数: (4)计算改正后新的角值: 3、按新的角值,推算各边坐标方位角。 4、按坐标正算公式,计算各边坐标增量。 5、坐标增量闭合差的计算与调整 (1)计算坐标增量闭合差。有: 导线全长闭合差: 导线全长相对闭合差: (2)分配坐标增量闭合差 若 K<1/2000 (图根级),则将、以相反符号,按边长成正比分配到各坐标增量上去。并计算改正后的坐标增量。

6、坐标计算 根据起始点的已知坐标和经改正的新的坐标增量,来依次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例题 ] 如图所示闭合导线,试计算各导线点的坐标。 计算表格见下图:

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的步骤: (1) 填写观测数据 (2) 计算高差闭合差 h f =∑h ,若h f ≤容h f 时,说明符合精度要求,可以进行高差 闭合差的调整;否则,将重新进行观测。 (3) 调整高差闭合差 各段高差改正数: i h i i h i L L f V n n f V ·· ∑-= ∑-= 或 各段改正高差: i i i V h h +=改 (4) 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闭合差(fh ) 水准路线中各点间高差的代数和应等于两已知水准点间的高差。若不等两者之差称为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支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附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闭合水准路线闭合差的计算方法 高差闭合差容许值 (n 为测站数,适合山地) (L 为测段长度,以公里为单位,适合平地) 水准测量中,消除闭合差的原则一般按距离或测站数成正比地改正各段的观测高差

地形测量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学习情境描述2-5 学习情境2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子情境:2-5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学习领域:地形测量总课时:110学时学习情境:图根高程控制测量——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项目载体:附合水准路线外业资料的整理和内业计算 课时:2 学习目标: 1.掌握附合水准路线成果内业计 算的方法 主要内容: 1.水准测量的外业资料整理 2.高差闭合差的计算 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分配 教学方法建议: 宏观教学方法:项目教学法 微观教学方法:讲述法,任务驱动法,实践操作法,小组讨论法 教学材料:1.作业指导文件 2.水准仪及其附件 3.水准测量内业计算表4.成果表5.评价表使用工具: 1.计算机 2.计算器 3.导线数据处理 软件 4.外业记录表 5.成果计算表 学生知识与能力准 备: 1.水准测量的外业资 料整理 2.水准测量的内业成 果计算 教师知识与能力要求: 1.能编制水准测量内业成果计算的 作业方案 2.熟悉水准测量的外业资料整理和 内业成果计算 3.熟悉三、四等水准测量的限差要 求 4.教学组织和设计的能力 考核方式: 每人独立完成一条附合水准路线的内业计算 成绩评定标准: 1.外业资料整理:10分 2.高差闭合差的计算:20分 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和分配:30分 4.改正后高差的计算:20分 5.各待定点高程的计算:20分 根据每位同学在各个作业位置和全组作业组织中的表现,由指导教师给出相应的分数。

学习情境2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子情境2-5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2学时)

工作任务书2-5 学习情境2 图根高程控制测量子情境:2-5 附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 任务要求计算闭合差并调整闭合差,最终求算出各个水准点的高程技术要求正确理解规范要求,确定限差和闭合差的调整方法 基本工作步骤(1)计算水准线路闭合差及其限差(2)确定闭合差的调整方法和计算公式(3)计算改正数和改正后的高差 (4)推算各水准点的高程。 仪器与工具计算表格、计算器、电脑、计算软件需提交的成果附合闭合水准路线内业计算成果表 示意图

2.4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课题:第二章 水准测量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课型:讲授 教学目的与要求: 1.了解支线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 2.理解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区别。 3.掌握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方法。 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方法;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区别。 难点: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方法;水准测量成果检核方法;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采用教具、挂图:多媒体课件。 复习、提问: 1.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计算公式的使用条件? 2.等外水准测量与一、二、三、四等水准测量高差闭合差容许值的技术标准相同吗? 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按相反数进行改正吗? 4.满足水准测量成果检核的条件? 5.闭合、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中有哪些计算检核? 课堂小结: 本次课主要学习了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应使学生重点掌握附合水准路线的成果计算方法;闭合水准路线与附合水准路线成果计算的区别。 作业:5、6 课后分析: 复习:1、简单水准测量与路线水准测量的区别? 2、简单水准测量施测步骤有哪几步?计算方法有哪几种? 1、 转点的使用条件及怎样使转点起到传递高程的作用? 第二章 水准测量 第五讲 水准测量的成果计算 一、水准测量的内业的概述 1、水准测量的内业的定义: 进行水准测量成果计算时,要先检查野外观测手薄,计算各点间高差,经检核无误,则根据野外观测高差计算高差闭合差,若闭合差符合规定的精度要求,则调整闭合差,最后计算各点的高程。以上工作,称为水准测量的内业。 2、不同等级的水准测量,对高差闭合差有不同的规定。等外水准测量的高差闭合差容许值规定为:平地公式L f h 40 ±=容 山地公式n f h 12 ±=容 式中:L —水准路线长度,

闭合水准测量实验报告

实验二 普通水准测量 水准路线一般布置成为闭合、附合、支线的形式。本实验通过对一条闭合水准路线按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进行施测,使同学们掌握普通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实验性质 综合性实验,实验时数安排为2?3学时。 二、目的和要求 ⑴练习水准路线的选点、布置。 ⑵掌握普通水准测量路线的观测、记录、计算检核以及集体配合、协调作业的施测过程。 ⑶掌握水准测量路线成果检核及数据处理方法。 ⑷学会独立完成一条闭合水准测量路线的实际作业过程。 三、仪器和工具 ⑴水准仪1台、脚架1个、双面水准尺2根、尺垫2个、木桩4~5个、斧头1把、记录板1块、测伞1把。 ⑵自备:铅笔、计算器。 四、方法步骤 ⑴领取仪器后,根据教师给定的已知高程点,在测区选点。选择4~5个待测高程点,钉木桩并标明点号,形成一条闭合水准路线。 ⑵在距已知高程点(起点)与第一个转点大致等距离处架设水准仪,在起点与第一个待测点上竖立尺。 ⑶仪器整平后便可进行观测,同时记录观测数据。用双仪器高法(或双尺面法)进行测站检核。 ⑷第一站施测完毕,检核无误后,水准仪搬至第二站,第一个待测点上的水准尺尺底位置不变,尺面转向仪器;另一把水准尺竖立在第二个待测点上,进行观测,依此类推。 ⑸当两点间距离较长或两点间的高差较大时,在两点间可选定一或两个转点作为分段点,进行分段测量。在转点上立尺时,尺子应立在尺垫上的凸起物顶上。 ⑹水准路线施测完毕后,应求出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以对水准测量路线成果进行检核。 ⑺在高差闭合差满足要求(()km 40L f h ±=容,单位mm )时,对闭合差进行调整,求出数据处理 后各待测点高程。 五、注意事项 ⑴前、后视距应大致相等。 ⑵读取读数前,应仔细对光以消除视差。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例题

闭合水准路线计算例题 水准测量是一种重要的地理测量方法,用于测量地球表面的高程。在水准测量中,闭合水准路线是一种常见的测量方法,它是指在一定范围内选择起点和终点,沿着一条闭合的路线进行高程测量,最终得到的高程数据应该是一致的。本文将以一个简单的闭合水准路线计算例题为例,介绍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和注意事项。 二、问题描述 假设我们要在一个小区内进行高程测量,测量范围为1000米, 起点高程为10米,终点高程为20米。我们在小区内选择了4个测站,测站1、2、3、4的高程分别为15米、12米、16米、18米。现在要求我们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改正数和最终的高程数据。 三、计算方法 1. 计算起终点高程差 首先,我们需要计算起终点高程差,即终点高程减去起点高程,即: 起终点高程差 = 终点高程 - 起点高程 = 20 - 10 = 10米 2. 计算闭合差 闭合差是指在闭合水准路线上,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的高程差,即: 闭合差 = 高程改正数之和 在本例中,我们需要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改正数,然后将它们相加得到闭合差。高程改正数的计算方法如下:

高程改正数 = 测站高程 - 实际高程 其中,实际高程指的是测站所在位置的真实高程,它由地形图或现场测量得到。 根据上述公式,我们可以计算出每个测站的高程改正数: 测站1高程改正数 = 15 - 13 = 2米 测站2高程改正数 = 12 - 14 = -2米 测站3高程改正数 = 16 - 14 = 2米 测站4高程改正数 = 18 - 14 = 4米 将它们相加得到闭合差: 闭合差 = 2 - 2 + 2 + 4 = 6米 3. 计算高程调整数 高程调整数是指在闭合水准路线上,从起点到终点再回到起点,每个测站的高程改正数累积值。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高程调整数 = 闭合差 / 测线长度×测站间距 其中,测线长度指的是起点到终点的距离,测站间距指的是相邻测站之间的距离。 在本例中,测线长度为1000米,测站间距为250米,因此可以 计算出高程调整数: 高程调整数 = 6 / 1000 × 250 = 1.5米 4. 计算最终高程数据 最终的高程数据是指在闭合水准路线上,每个测站的实际高程值。它的计算方法如下:

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4-5水准测量的内业计算 在水准测量的外业工作中,尽管对每个测站的各项限差进行了严格检核,并保证了每个测站的精度满足限差要求,但对整个水准路线来说,还不能说明路线的精度是否满足要求。例如同一路线土质不均匀,将导致每个测站的仪器、水准尺的升降速率不同;同一转点,相邻两站观测时,水准尺未放在同一点上,这时各站的高差计算都符合要求,但整个水准路线上却含有粗差,因此水准测量外业结束后,还需要按路线形式进行检核计算。只有当水准路线成果检核也符合精度要求后,才能按照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求出水准路线各点的高程。 一、附合水准路线 设某一附合水准路线从已知高程水准点A出发,经若干个待测水准点后附合于已知高程水准点B,由前面可知,如果观测时没有误差存在,则各段高差之和与两已知点高程之差相等。即有 (4-5) 由于测量误差的存在,实际所测各段高差之和不等于理论值,记其差值为,则 (4-6) 称为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 高差闭合差常用来衡量水准路线测量的总精度。如果闭合差超过容许值,则观测成果作 废,必须重测。有关闭合差容许值用表示,其规定如下: 四等水准测量(一般地区) (山地) 等外水准测量(一般地区) (山地) 上列各式中,{L}为水准路线全长度,以公里为单位。若闭合差在容许范围内,则测量成果符合要求。对于闭合差按规定采用平差的方法,将其调整到各段高差之上,使调整后的各段高差之和等于其理论值,在精度要求不高的条件下可按下列方法进行计算: 令(4-7)

式中称为高差改正数, ( ( 也称为高差平差值。高程平差值为: ,则=-

,高差容许值 ,, , 高差闭合差,用表示,则 ( 称为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其容许值、各段高差改正数以及平差后的高差的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水准测量内业计算 一、水准测量内业的方法: 水准测量的内业即计算路线的高差闭合差,如其符合要求则予以调整,最终推算出待定点的高程。 1. 高差闭合差的计算与检核 终端水准点的已知高程,和经水准路线观测、推算的高程之差值称为高差闭合差。 附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h f 为: h f = ∑测 h - (始终H H -) (2-8) 闭合水准路线高差闭合差为: h f = ∑测 h (2-9) 为了检查高差闭合差是否符合要求,还应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即其限差〕。一般水准测量该容许值规定为 平地 容h f =L 40±mm 山地 容h f =n 12±mm (2-11) 式中,L ―水准路线全长,以km 为单位;n ―路线测站总数。 2.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假设高差闭合差小于容许值,说明观测成果符合要求,但应进行调整。方法是将高差闭合差反符号,按与测段的长度(平地)或测站数(山地)成正比,即依下式计算各测段的高差改正数,加入到测段的高差观测值中: ⊿i h = - i h L L f ⋅∑ (平地) ⊿i h = - i h n n f ⋅∑ (山地) 式中, L ∑―路线总长;i L ―第i 测段长度 (km) (i =1、2、3...); n ∑―测站总数;i n ―第i 测段测站数。 3.计算待定点的高程 将高差观测值加上改正数即得各测段改正后高差: h i 改=hi+⊿h i i =1,2,3,…… 据此,即可依次推算各待定点的高程。 如上所述,闭合水准路线的计算方法除高差闭合差的计算有所区别而外,其余与附合路线的计算完全相同。 二、举例

1.附合水准路线算例 下列图1所示附合水准路线为例,已知水准点A 、B 和待定点1、2、3将整个路线分为四个测段。 图1 附合水准路线测量成果示意图 测段号 点 名 测站 数 观测高差/m 改正数 /m 改正后 高差/m 高 程 /m 备注 1 2 3 4 5 6 7 8 1 BM1 8 +8.364 -0.014 +8.350 39.833 1 48.183 2 3 -1.433 -0.005 -1.438 2 46.745 3 4 -2.745 -0.007 -2.752 3 43.993 4 5 +4.661 -0.008 +4.653 BM2 48.646 ∑ 20 + 8.847 -0.034 +8.813 辅助 计算 h f =+ 0.034m 容h f =2012±= ±54mm 1〕将点名、各测段测站数、各测段的观测高差i h 、已知高程数填入表2-2内相应栏目 2、3、4、7(如系平地测量,则将测站数栏改为公里数栏,填入各测段公里数;表内加粗字为已知数据)。 2〕进行高差闭合差计算: h f = ∑测 h - (始终H H -) =8.847-(48.646-39.833)=+ 0.034m 由于图中标注了测段的测站数,说明是山地观测,因此依据总测站数n 计算高差闭合差的容许值为: 容h f =n 12±=2012±= ±54mm 计算的高差闭合差及其容许值填于表2-2下方的辅助计算栏。 3〕高差闭合差的调整 f h ≤f h 容,故其精度符合要求。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