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幼儿陶艺课程计划

泥是大地的元素。泥本身是孩子们喜欢的自然物,农村孩子有条件可以天天与泥打交道,挖地坑、搓圆子、堆小山、可城市孩子很少有机会接触泥。在五、六十年代幼儿园的美工作业中包括了泥工课,让孩子通过搓团、捏、粘接等技能来造型各种有趣的东西。也不知何时开始就销声匿迹了。以后替代的是各种彩色的橡皮泥,自制的彩色面团,以满足孩子的需要。其实玩泥本身既是孩子喜欢的又有利于幼儿增强脑与手的配合,在制作过程中又能培养幼儿动手能力,发展其想像力以及认真态度,幼儿们在玩泥巴的实践中学会参与、合作、克服困难,在良好的艺术熏陶环境中陶冶情操、锻炼性格,提高他们的自信心,让他们有一种成就感,目的在于让孩子们开心玩耍,增长知识。

每个孩子水平不一样,而且孩子本身有自己独特的饿、思维方式和理解水平,为此可分为年龄的大小来教玩泥,首先中班的孩子他们对泥的特性很难掌握,得一步步来,从最基本的可开始共分为四个阶段。

一、最基本法:团圆,注意提示什么样的物体是圆形的,如皮球、汤圆、地球、太阳,

作品:小雪人、七星瓢虫、毛毛虫。搓泥条,怎样利用手心把泥条搓长而不断,掌握干湿度,作品:蜗牛、拼装主体图形,几何图形,蛇。

二、手捏法:掌握以学过的基本技能,运用左右手协调动作制作自己所喜欢的作品,如:

小碗、小杯子、小花篮,让孩子充分发挥大脑想像力捏出各种形态生动的动物造型,如:小鸭子、小天鹅、小鱼、小蜘蛛、小蜻蜓、小刺猬等,掌握动物形态结构,泥的分配以及运用,使其作品做的更大,更生动活泼。

三、泥条盘柱法:在前阶段所学过的搓泥条的基础上,掌握运用泥浆粘合技术,使泥条

与泥条之间粘接牢固,平整光滑,做出各种的主体造型,如:花篮、笔筒、小垫子、小竹排、小竹凳。

四、泥板成型法:运用擀面杖把一块泥压扁成一块泥板,厚薄一致,做出形态不一的作

品,如:泥板刻字、刻画,基本圆柱体,小杯、笔筒、小方盒、长方盒、望远镜。

大班:因大班比小班的年龄来的大一点,所做的作品也较难,提高的速度也要快,作品要求较高,可分为四个阶段进行。

一、手捏法:小茶壶、高脚杯、恐龙、鲨鱼、海豚、章鱼、企鹅、大象等动物造型。

二、泥条盘柱法:立体笔筒、花瓶、小水缸、茶杯。

三、泥板成型法:花瓶、方形器、简易方盘、组合长方碟、自由形容器、猫头鹰、大嘴鱼、

叶形盘。

四、泥条泥板组合法:脸谱、泥板堆画、花瓶装饰、水果盘、小挂钟、壁饰、动物造型、分

组结合体、人物造型等。

以上每阶段结束举行一次综合练习,通过活动培养兴趣,放手让孩子自己操作,在操作的过程中不能按成人的想法去强加于幼儿,不要求结果怎样完美,而是在孩子操作中结合必要的目标,肯定、赞扬、适度的帮助。要十分尊重孩子,不能伤害了他们的自尊心,多一点鼓励,少一点批评,更不能责怪,让孩子在欢乐的环境中快乐成长,玩的更好更开心,让孩子把你当成自己的伙伴、朋友和指导者。

陶瓷部分

陶艺是陶瓷艺术的简称,它即是物质的产品,又是精神的产物,既是一门古老的艺术,又是一门现代艺术,它的发展是一个推陈出新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承先启后,其文化内涵不断地扩充。从原始的彩陶到清代的粉古彩,不仅反映了陶瓷发展的过程,更凝结了劳动人民的审美历程。

陶器和瓷器是两种不同的工艺制品,这种不同之处主要在于两者的胎体质量不同,前者是用可塑性较好的粘土制胎,后者则是用瓷土或瓷石制胎,然而两者都有一个共同的属性,即通过一系列工艺手段使其完整成器。

1、由于陶窟的改进和新粘土的使用,在商代便烧了原始瓷器,即我们现在制作工艺品

的瓷土(高岭土),河南省安阳一代发明,它为我国的瓷器发展奠定了基础。

2、秦汉时代的陶器艺术的重大突破就是能够烧制成熟的青瓷器,由原始陶器发展为瓷

器,是在制瓷原料的工艺改革,窑炉结构的进步、釉的发明与条件下获得的。

3、魏晋南北朝时期,青瓷得到迅速发展,其中越窑青釉制品闻名于世,同时黑瓷和白

瓷也相继出现。

4、唐代的陶瓷业(南青北白),南方是越窑青瓷,北方是邢窑的白瓷,它们分别代表

当时制瓷业的最高成就,长沙铜官窑的釉下彩装饰工艺也独具特色,唐三彩更代表

了盛唐时期的艺术风貌。

5、宋代是中国陶瓷发展史上的一个繁荣时期。按各地方陶瓷工艺,釉色,造型与装饰

的特征,大致分为六大瓷窑体系(定窑、耀窑、均窑、瓷州窑、龙泉窑、景德镇青

白瓷器)景德镇窑因周真宗景***年间,公元1004~1007年,朝廷派官员来此监造

瓷器,底皆需书“景德年制”四字,使其原名昌南镇易名改称景德镇。

6、元代除了继续延续宋代的名瓷外,更大的成就就是青花釉里红瓷器烧制成功。青花

是指用钴料在瓷坯上描绘文样所表现出来的品相,它的特点是着色力强,明净素雅,具有中国传统水墨效果。

7、明代社会繁荣,工场手工业大力发展,也使景德镇制瓷业得到大力发展,丰富的制

瓷原料,优越的自然条件,使景德镇处在全国的瓷业中心,古有中国瓷都之美称。

其中永乐年间和宣德年间的青花以其胎釉精细,青色浓艳,造型多样,装饰优美而

久负盛名。

8、清代陶瓷艺术产地较广,有宜兴、石湾、德化等,但中心仍在景德镇除元,明以来

青花釉上彩,高温釉及斗彩等品种继续发展外,康、雍、乾三朝代的制瓷工艺又成

为中国陶瓷发展历史上的一个高峰。中国瓷器发展到明清两代,进入了辉煌时期,

窑瓷器历来受到收藏家,收藏爱好者的青眯,无论是青花,斗彩,五彩,粉彩,单

色釉瓷器,都显示出高贵、成熟、至善至美的境地,其艺术价值和经济价值都是有

目共睹的。

9、民国时期是我国陶瓷发展史上最为晦暗时期,其突出的特点就是没有经历一个与明

清两代瓷器生产相同的由恢复,发展,全盛到衰退的全过程,而是一直在低谷中挣

扎直到消亡。民国瓷器大体可分为仿古瓷,日常生活用瓷两大类,仿古瓷以前代青

色,五彩,粉彩器为模式而生产多为达官贵人所定制。日常生活用瓷多为质地粗松

的青花,五彩和粉彩等日常生活器皿,彩绘也较前朝有独到之处,题材有人物、山

水和花鸟类,如字、龙、凤、松鹤、八仙、三国故事,梅兰竹菊,吉祥如意等。

以上所介绍的从东汉晚期瓷器开始,经过宋代时期的繁荣期,明清时代的高峰期,到民国时期的低谷期,从各方面反应了我国陶瓷事业的发展过程。

第一节:揉泥是人们做陶前的热身准备活动,是寻找泥感的一种最基本的方式,是陶艺学习者必须掌握的一门技术。其目的是使未经真***练过的泥变得更密实,要做到切开后里面没有气泡。揉泥较普遍的方法有两种:一是羊头形揉泥法,二是菊花形揉泥法,我们所揉泥的方法是羊头形揉泥法。

1、用双手握住泥的两头;

2、用力均匀地推压泥;

3、双手使泥滚动起来;

4、揉泥过程中,使泥呈羊头形状;

5、最后将泥揉成团。

第二节:拉坯法。

拉坯是利用拉坯机旋转的力量,配合双手的动作,将拉坯机上的泥团拉成各种形状的成型方法。拉坯在陶艺制作中是较常用的一种方法,但由于它的技术要求较高,所以练习者需要花较长的时间才能掌握。拉坯可以制作碗、杯、罐、盘等简易的造型,也可利用拉坯成型后再进行切割,组合成各种复杂的造型。拉坯是体验泥性,感受泥性的最直接的方法。这种方法能在顷刻间展现出旋转的魅力和成就感,所以得到越来越多的人喜爱。

1、放正泥团,利用左右手的配合使其定在中心;

2、用大拇指分泥团向上提;

3、双手配合从底部挟泥往上提,(右手中三指向左手掌心***泥)并注意坯体垂直向上提拉,使其达到一定的高度和薄度;

4、拉***瓶的基本形体;

5、调整坯体的肩部,使瓶体造型基本显现出来;

6、拉出花瓶的颈部和瓶口;

7、调整瓶口,用大拇指处理瓶体外围,完成***瓶的拉坯。

第三节:修坯:

1、使坯体定中心位置;

2、先修出器底,确定底足的大小形状;

3、将坯的底部修薄,以指弹音定厚薄;

4、逐步进入精细修坯阶段,调整坯体的形状;

5、修整瓶口及瓶口内径。

彩绘:

彩绘分釉下装饰和釉上彩绘两种,釉下彩绘即在生坯上绘好装饰式

图画,施釉覆盖后入窑高温烧成,包括青花,釉里红,铁锈花等。釉上彩绘也称釉上装饰,是指在烧好的陶瓷上进行彩绘,再低温烘而成,包括新彩,古彩,粉彩等。彩绘的特点是绘画感强,色彩鲜明且表现力强。在掌握颜色的料性后,更能体现创作者的功底。

五、施釉:

施釉的方式是否得当,也关系到一件陶艺作品的釉面效果。施釉主要是指颜色釉作品,此法通过吹,刷,荡,滴,洒等手法,使釉在生坯上,经烧成后,显示出釉色特质。它还可以与刻坯,色釉加彩等方法综合事业。颜色釉装饰效果有自然天成之感。采用哪种办法,可作品大小,釉的种类及设计效果而定。

1、吹釉是常用的方法,通常要用喷枪,转台,空气压缩机等,吹效

果一般适用于大件和批量作品使用。2、淋釉是把色釉由上而下

地淋在生坯上,它具有较强的流动感。3、荡釉一般是用在瓶全

部较多,将釉倒入内部做旋转式倒出,使其内部均匀粘上釉即

可。4、刷釉是用笔或刷子粘釉涂在坯体上,制作者可以根据造

型要求创意图刷釉。

第五节:满窑:

满窑可愤怒上下层,要色坯体和白色坯体之分,大小坯体放得是否合理与多少密切相关,上下之分主要是窑体内火路结构而定。

第六节:烧窑:

炉门需留一条10分左右的缝,使其湿度充分散发。

点火——湿坯烧450读,干坯烧到380度时关闭窑门,烧氧化气调节煤气阀门于通风闸门,保持温度上升,烧到960度调节风门于风闸板烧还原气,烧到1340度关闭所有出火点及总开关。待温度降到100度开窑门取出作品。(处湿期,氧化期,还原期,降温期)四个过程。

早在8千年前的新石器时期,我们祖先就已经会制作和使用器,他们把土掺水湿润后,塑造成一定的形状,干燥后,用或加热到一定的温度,烧制成坚硬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标志着新石器时代的开始,由于地域的差异和各地区制陶原料的不同,陶器的工艺发展方向也不同,于是便有了素陶,彩陶与黑陶为代表的(仰韶、马宗窑、大汶口,龙山,河姆渡)文化等,这些集中反映了我国远古时期陶器艺术的辉煌成就,古代陶艺造型之美,装饰之妙到令人叹服。

1、从原始社会的母系时期,距今七千至五千年之间,发明

了用陶土制作出鸟兽,人首蛇身壶盖(1921年在河南省

仰韶村发现),西安市半坡遗址出土的两个陶塑《口哨》,

据查实属最早的乐器之一,是至今发现较早的捏塑代表

作。父系时期距今三千至五千年之间,山东省泰安大汶

口发现的陶塑《狗规》,河南省龙山出土的《陶祖》等都

反映出原始社会的陶塑创作处于萌初阶段。

2、随着“禅让”制度废除,“世袭”制的确立,人类迈进了

夏、商两大朝代的奴隶社会,前后共计大一千余年。夏

代的陶塑爵、叫角等礼品发现。盛行于商代早、中事情

的陶塑品质有河南出土的陶龟,陶羊头和陶蛤蟆等。按

阳发现的男女陶佣等作品,其简炼传神的艺术手法,在

以后的陶塑创作中得到继承和发展。

3、周朝陶塑应用范围扩大到建筑装饰上,如浮雕瓦、虎头

壮排水口等。春秋时期陶塑都是动物形状,陶佣也有一

定的数量。战国事情丧葬制发生变化,称为“明器”的

陶塑《佣》制作业得到迅速发展,并导致它在我国陶艺

发展史上,教长一段时间占据着主导地位。

4、秦汉时期是我国陶瓷雕塑史上起中承前启后、继往开来

的重要作用时期,1974年被国际友人堪称“世界第八奇

观”的秦陶塑《兵、马、俑》应属于我国目前出土的最

大陶塑精品,高度均在1、78~11、98之间,(陕西省临

潼县皇陵东侧出土)。这批陶塑的创作是采用泥摸与手捏

相结合分段制作的,所用原料为灰陶。汉代出土的不光

是人物,差不多一切生活用品几乎全被陶塑复制出来,

特别是1957年在四川省成都市天回山墓出土的一件画

稿53厘米的陶塑《说书佣》其造型极为生动感人,是众

多文物考古学家为之倾倒的罕世珍品。

5、隋唐时期是我国封建社会中文化灿烂的时代,也是陶塑

发展昌盛的高峰,其出土量众多,表现广泛,形象完美

等均是前朝任何时期都无法比拟的。它整体造型简洁,

自然洒脱,色泽鲜明,神情生动,逼真地再现了唐朝妇

女服饰的时尚特征。

6、两宋时期的陶塑,多方面吸收了泥塑,石刻等姐妹艺术

之长处,进而提高了它自身技艺水平,正式揭开了国际

贸易往来及陶瓷雕塑外销的壮观序幕。制作精湛的陶瓷

艺术的名声也随之传送海外。随着社会的进步,陶塑的

发展,瓷器和陶器雕塑的相继发明,元朝手工业得到了

很大的重视,在作品的制作上采用接、雕等多种方式,

使其理想地达到和谐和统一,清新雅致的效果。

7、明代民间手工业有了显著的发展,陶塑,陶瓷雕塑的制

作生产,也达到技艺水平的新高峰,民窑则有数百座之

多,福建省德化窑、山西省阳城窑生产的陶塑瓷雕逐渐

声震中外,如神佛像,观音、关羽、达摩、西山母、罗

汉等,具有任务传神,底纹简练,线条流畅的艺术风格,

广东石湾的艺术陶器,回炙人口的“石湾公仔”即成于

此时。

8、从原始新石器时代算起,到汉、唐、宋、元、明清(前

期)漫长的各个不同时期,都盛开着绚丽多姿的艺术之花,陶塑石湾的传神,古朴苍劲,雕塑德化的慈祥,衣纹流畅和婉转,景德镇的色彩斑斓,富丽堂皇、造型简练,和富于装饰性等,都显露出各地特征的日见成熟。他们以塑造自己对生活的善与恶,美与丑的评价,寄托对生活道德和审美理想的手段,以上所讲的不同年代陶塑即是不同时代的象征,也是不同时期民族文化发展的标志之一,同时还让大家明白,以室内摆设为主的陶塑、陶瓷所持有的社会功能,是其它任何艺术都无法代替的,它在有限的空间里,藏有无限的施展才华天地。

陶艺课程教案

陶艺课程教案 Revised by Liu Jing on January 12, 2021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对于陶艺课程的一点心得

很早开始就向往着陶艺课了,大一在金石滩校区没能修读这门课感觉很遗憾,这个学期开始两个月之后,我们终于迎来了陶艺课。经过两个星期的陶艺课的上课过程,我在理论和实践方面都对陶艺开始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 理论方面首先是技法,其次才是创造力。第一个星期的操作都是围绕技法的。所以我想总结下在技法方面我个人认为比较重点的几点。 首先,我觉得是耐心。在这个礼拜的操作中,无论是泥雕、盘泥条还是拉坯,我都显得缺乏耐心,总是在做了一点点之后觉得没有达到自己预想中的效果或者说没有手感,就开始失去兴趣,失去耐心。这是在以后的操作中最需要注意的一点。 看到视频里的制作过程感觉做的还挺简单,可是当自己真正着手去做的时候,有时候又觉得无从下手。徒手捏制法、泥板成型法和泥条盘筑法这3种方法是最基本的方法,可是想熟练掌握并不简单。 其次,是要动脑思考,把握好感觉。做陶艺,很重要的一点就是手感,手感好才能做出好东西。把握手感靠的是理解,要动脑思考,要充分地了解泥巴的特性和规律,只有这样才能让手跟泥巴融为一体,才能做出好的东西。 刚开始的时候总是觉得好玩才很喜欢去做一些东西,随便捏一些形象造型,在经历了2个星期的学习之后,我发现里面还是有很大学问的,想真正做好一个作品并不会像说的那样简单。有些东西能想出来,但真正实施去做的时候才发现有很多问题困扰着自己,很难得到解决,那些问题往往又是自己当初并不觉得它是个问题的情况下却真正出现了。 两个星期的学习是很短暂的,总觉得时间或多或少有些不够,但是经过这短短两个星期的学习我的收获还是很丰富的。动手能力和思维能力都得到了一定程度的提升,这些对于我们设计的学生来说是非常宝贵的,值得深思的。 最终因为手受伤没能顺利的完成作品,所以只有尽量多得在理论上补充这门课的遗憾。 陶艺是中国的传统古老文化。中国的英文名称叫China,意思是陶瓷.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瓷器是中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世界各国的制瓷技术多是从中国传入的。在古代,外国人称中国为“瓷器之国”。直到现在,英语中的“china”一词的另一个含义就是“瓷器”。中国的英文:China,这个名称来至于景德镇的原名:昌南镇,因为谐音所以就有了现在的英文名。 陶艺是一种人工形态。陶瓷形态的基本材料是土、水、火。人只有掌握了水土揉合的可塑性,流变性,以及成型方法和烧结规律,才能促成陶艺形态的产生和演化,使陶瓷器物产生美的形式。同是注重造型与装饰的有机结合,通过人们敏锐的灵感和创新意识,捕捉并揭示泥土的塑性美、柔韧美以及表现活力,这样就出现了全新陶艺形态,为智慧的人所掌握、发展、创新。任何艺术发展到一定阶段,都会形成完整的技巧。 陶瓷艺术在中国发源年代久远,样貌繁多,在世界历史上中国的陶瓷艺术一直是具有相当的代表性,也由于传承年代久远,技术不断更新,加上历经朝代更迭,不同民族性与生活方式影响了中国陶瓷的发展方向,若要加以分类,就非单一条件所能完整涵盖,所以有人以年代、用途、釉色、技巧或是产地来加以分类。 随着朝代及制陶技术的演进,陶瓷品在人类的生活中已不再只有实用的价值,同时因为文化的演变,陶瓷渐渐成为一项重要的艺术文化,多样化的风格及不同的型态用途,所代表的是人类审美观及生活品质的改变。 生活陶艺-陶艺类生活用品如,花器、餐具、茶具…等。 传统创新-运用传统技法,釉彩表现现代精神、瓶、罐、等容器或功能性得实用作品。

陶艺特色教学介绍

陶艺特色教学介绍 陶瓷艺术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深厚的传统文化底蕴。对于小孩来说,做陶、玩泥巴是最惬意不过的游戏,一团团泥土在他们手中变换着,是创造也是游戏。开心的同时又开发了智力。 随着国家新课程改革的深化,校本课程的开发和使用,我们有必要在小学阶段开设陶艺课程、编写陶艺校本教材。我们启明小学也将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把陶艺渗透到课堂的教学之中。 2、学生活动安排 根据学生年龄特点把学生分为低、中、高三个层次进行活动研究。 (1)低年级(一、二年级)课程内容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制作陶艺的各种工具,尝试、体验陶艺的简单的制作方法,寻求多种表现形式捏制简单的造型,体验成功地感受,以激发学生对陶艺的兴趣。学习内容有: ①认识陶艺的工具(拉坯机,练泥机,泥板机,泥条机,电窑,雕塑台,陶艺工具,陶泥,釉料,喷釉壶,展示架等)并演示怎样安全使用工具。 ②初步了解陶泥的制作方法(1、泥条盘制法2、泥板成型法3、徒手捏制法4、拉坯成型法等等) ④尝试用团、搓、压、切等方法简单地捏塑熟悉物体的粗略特征。 ⑥能够用短句简单地介绍自己的作品并评价别人的作品。 ⑦培养学生爱护工具,学习收拾与整理。 (2)中年级(三、四年级)课程内容主要是以欣赏陶艺作品为主,学习尝试运用各种工具制作各种各种较复杂的陶艺造型。学习内容有: ①让学生能够运用陶艺活动所需的常用工具(小木刀、木片、木椎、圆棒等)并了解其用途。 2欣赏优秀的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色彩美及作品的造型美,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3能欣赏、感受自己或他人的作品美。有初步的想象力,与同伴共同制作陶艺作品。 4学习用盘条、捏拉、拼接等方法捏塑生活中的简单造型。 5探索常用工具的使用方法并尝试使用简单的辅助物。 6能用较连贯地语言表达自己对作品的想法并评价他人的作品。 7培养活动前后做好准备和整理工作的习惯(如:衬板、袖套,小刀等)。

陶艺课程教案

学习必备欢迎下载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幼儿园教育(心得)之浅谈幼儿陶艺教育

幼儿园教育论文之浅谈幼儿陶艺教育 一、幼儿陶艺教育的必然性 当今时代,开展幼儿陶艺教育是历史的必然,是新《纲要》对幼儿发展需求的新理念。 首先,陶瓷艺术作为艺术的一朵奇葩,属于世界性的艺术语言形式。国外陶艺发展非常快,他们都走在我国曾是“陶瓷大国”之前。中国作为陶瓷古国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近半个世纪发展日新月异,我们有理由也有责任让这门艺术在我们的孩子手中得到继承和发扬,只有让幼儿扎根于民族文化传统,才能维系着文明的进程。 其次,陶这种艺术充满了纯天然的气息和生命力,对孩子亲近、回归自然的诱惑是不言而喻的,我们应当发展幼儿使用原始材料的本能,在陶艺活动中寻找自己,发展自己,塑造一个个全新的幼儿心理世界。 再次,陶艺的制作与欣赏对幼儿动脑和动手能力具有一定的协调作用,对智力开发具有很大的促进作用,不仅能训练他们的视觉、触觉和动觉之间的配合,还可以激发他们的想象力、创造力和思维力,充分体现素质教育的目的和本质,是美育的生动体现,对提高整个国民的文化素质也有着深远的意义。 最后,教育部相当重视:2000年教育部颁发的《九年制义务教

育全日制小学美术教学大纲指出:“有条件的学校可增加陶艺的教学内容”;教育部长陈至立曾多次指出:“陶艺是我们民族的瑰宝,历史悠久,技艺精湛,扬名寰宇,并且以物载道,蕴含着深厚宏博的中华文化精神,陶艺教育可以让学生直观地、生动地了解自己国家的灿烂文化,培养学生对自己民族的自尊心和自豪感,同时,创作陶艺的过程,是学生通过自己双手将自己想象变成具体成果的过程,这是学生所学知识的展示,是他们观察力和创造力的展示”。 二、国内外幼儿陶艺教育的现状 1 国外幼儿陶艺教育现状 现如今,陶艺教育在世界上可谓是遍地开花。许多先进的国家早在二、三十年前都已把陶艺列入大中小学及幼儿园的教学课程里。美国在普及陶艺教育方面,走在了前面,不同年龄段的教学内容安排是循序渐进的,从幼儿园到大学,由浅入深地形成了一个有机整体。全国有近千所大学和学院设有陶艺专业,社区幼儿园、中小学和各种活动中心开设陶艺课程的就更多了;欧洲诸国,社会和学校都有幼儿陶艺教育的良好拓展环境,并在幼儿教育和人才素质培养中,占有相当大的空间和时间,而且教学的计划措施、物质条件和研究机构都较完善,形成了学校教育和社会文明互动的良好发展趋势;日本文化素以善于包容外来文化,创造自己的新鲜血液而著称,它最早从朝鲜传入陶艺技术、吸取中国的烧制方法,制作出本民族的闻名于世的“京烧”。如今它从幼儿园

陶艺课程第一课

陶艺课程第一课 走进泥巴的世界 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陶艺课程第二课 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幼儿园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

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 中班美术活动手的联想教案主要包含了活动目标,活动准备,活动建议,活动过程等内容,能用陶泥创作各种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说出喜欢他人作品的理由。适合幼儿园老师们上中班美术活动课,快来看看幼儿园中班美术陶艺活动手的联想教案吧。 幼儿园中班美术教案陶艺活动:手的联想 活动目标: 1.能用陶泥创作各种手的造型,并在此基础上进行大胆想象、添画。 2.大胆表达自己的观点,能说出喜欢他人作品的理由。 3.体验创造性陶艺活动带来的快乐和成就感。 活动准备: l.投影仪、屏幕,关于手影的幻灯片。 2.陶泥及操作工具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播放幻灯片,激发幼儿兴趣。 (l)教师将手影幻灯片投射到屏幕上,启发幼儿想象。 教师:大屏幕上面有些什么?你发现上面的小秘密了吗?(小兔子、小狗、孔雀等手影形象) ●以幻灯片的形式展示范例,使幼儿感到很新奇。幼儿发现原来那么多有趣的的形象,都是自己平时一直在玩的手影游戏的不同表现方式。这使他们很兴奋,也蠢蠢欲动,急于想用泥塑的方式进行表现。此处的幻灯片不仅充分调动了幼儿的兴趣和积极性,而且将幼儿的注意点转移到了手影变形上来。使教学环节紧凑而流畅地发展。 2.师幼共同探索手的不同造型。

(1)幼儿玩手影游戏。 (2)教师:变一变,看一看,小手变成了什么?(海螺、热带鱼、老鹰、小草、鸭子等) ●第一环节充分激发了幼儿的兴趣,因为在这个环节中,幼儿创造的积极性更高了。他们十分投入地创造手影,产生了很多从没有出现过的形象。此环节达到了十分理想的效果,这为后面的创作提供了充分的经验基础。 3.演示创作过程。 (1)教师展示手形。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会变成什么?还能变成什么?(刺猬、孑L雀、大树、金鱼、扇子等) 教师:手掌可以变成刺猬的身体,手指就是它的刺。 (2)教师继续展示手形,鼓励幼儿大胆想象。 教师:想一想,这个手形添上什么会变成什么?(公鸡、小船、卡车等) ●该环节同样利用幻灯来展示手形作品的创作过程,使得作品的变化快速而清晰,好像变魔术一样,让幼儿感到神奇且愉悦。而幼儿层出不穷的想象,又使活动在师幼互动的过程中进入高潮。 (3)教师示范用陶泥做手形。 教师:先在泥板上摆好要画的手形,用工具从最外面的手指开始,仔细地沿着手的形状走,一直画到最后一根手指,把手、笔移开,泥板上就会出现要画的手形。添上花纹图案或使手指变化,漂亮有趣的手形作品就出来了。 ●在幼儿的想象力得到充分的激发后,教师通过手形制作方法的演示,让幼儿学习并掌握创作的技能,就好像给了幼儿一把通往成功殿堂的钥匙,让每个幼儿都能将自己的想象变成触手可及的真实画面。 4.幼儿创作,教师指导。

儿童陶艺教育教学

儿童陶艺乐玩儿童陶艺课程介绍 儿童陶艺的好处: 一培养孩子的动手能力 二提高孩子的审美能力 三培养孩子的耐心,养成良好的习惯 四兴趣教学,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五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 六促进亲子感情 七………… 爱因斯坦说过:“想象力远比知识更重要,因为知识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着世界上的一切并推动着进步,想象才是知识进化的源泉。”可见想象力的培养在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要性。 陶艺是简单的,但是我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是无限的,乐玩陶艺以“学中玩玩中学,寓学于乐”为理念,一直致力于丰富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孩子的动手动脑能力,在教学过程中竭力营造一种轻松自由的艺术气氛,让孩子们享受“学中体验乐趣玩中提升能力”的快乐旅程。 自成立以来,乐玩陶艺一直主打《儿童陶艺》课程,精心准备、力求创新,努力探索新课题,不断开发新创意,让孩子们在我们的指导下挣脱思想的束缚、释放潜在的创造力,每一次课程都能让孩子获得快乐的心情和成功的体验!他们的作品绝对让我们有个意外的惊喜。 乐玩儿童创意的目标:让孩子在轻松的学习中体验到动手、想象和创造的乐趣,让孩子在乐玩的每一次体验都快乐而充实! 【办学理念】“玩中学学中玩寓学于乐培养动手能力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教学氛围】快乐、自由、积极向上的艺术氛围

【教学目标】从纯天然的陶泥和瓷泥制作中体验真正动手的乐趣,寓教于乐,让孩子们能够独立制作出一系列精美的陶艺作品,还原孩子对中国传统手工艺和文化的兴趣和热爱,增强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提升其发展性思维能力和高尚的审美能力。 【课程说明】 儿童陶艺课程共分为4期课程,每期16节课,每次课程1小时。每两期为一班,共分为四个班级。每周为一节或两节课程,每一期课程都是滚动进行上课,可以随时插班,不影响学习进度。 一、儿童陶艺启蒙班(小班到中班) 教学目标:运用手捏法制作,掌握各种几何形体的制作方法以及拼接能 力,引导儿童进行想象,创造出与众不同的陶艺作品。 二、儿童陶艺成长班(中班到大班) 教学目标:运用泥条盘筑法,手捏制作各种动物、器皿,通过制作各种 陶艺作品,激发儿童对艺术作品的审美能力及装饰能力。 【儿童陶艺作品展示】孩子们的作品很有灵性。 乐玩陶艺前5位:021 61 后六位55 2862 扣前面5733后面615!探讨儿童陶艺教育教学!

陶艺课总结.

2014-2015学年度第二学期 小学陶艺教学工作总结 一年的陶艺教学,使我认识到各年龄段学生在陶艺学习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低段小学生,可爱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愿意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兴趣面很广,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技巧技能、动手能力比较弱,判断力不是很强。 中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对事物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新的选择,想象力很丰富,探索能力很强,动手操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开始对陶艺的知识技有了要求,渴望学到更多的陶艺方面的知识。 高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学习,主动性变得弱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积极性很高,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搭理。所以我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短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课题,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保证每次课学生人人都有作品,都能够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制作,部分学生都能够厂做优秀作品。具体的方法如下介绍: 一、教学方面 1、学习态度 陶艺课,是非常神奇的课,是非常有特点的课,是非常活跃的课。对学生而言,是开心、快乐的课,是幸福,是自我满足,是充满微笑的课,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课。所以在陶艺课中学生往往会认为是玩的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玩,我不反对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玩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部分,但玩得好与不好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玩得好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好的帮助,玩得不好,又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陶艺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我要求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中端正自己的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陶艺的独特魅力,艺术价值,艺术素养。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黄新豪的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呆到五年级,在这段期间,他的变化很大。起先我发现这个写生对陶艺课的理解有些歪曲,不懂这门课程,认为陶艺课是随意玩,想怎样就怎样,学习态度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和她面对面的沟通,主动找她聊天,主动去了解它的各方面的情况,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发现他开始转变了,上陶艺课不那么浮躁了,开始认真听讲了,我暗暗高兴,接着我利用兴趣班学习时间,给他看一些优秀的学生陶艺作品,欣赏一部反大师们制作的作品,鼓励他尝试着做一些,模仿或是创作都可以,作的质量好不好不要紧,最要紧的事去做,后来我惊喜的发现他真的爱上了陶艺,而且爱上了陶艺老师。在他的部基本中我清楚地看到它是这样写的“我以后要成为陶艺老师”。作为老师,看到自己学生有这样大的变化,有说不出来的高兴,我相信只要用心做,声么事情都能够做得好。 2、学习积极性 学生的积极性是我们上课最主要的环节问题,学生积极性不高或没有,那我们这节课就不用上了,是很失败的课,所以怎样调动孩子们创作的积极性是我上课的头等大事。有一个叫杨子华的学生,他是一个很乖巧的男孩,尚可纪律很好,认真听讲,一直我都示他为班级的好榜样,但我渐渐发现,这个小孩虽然听话,但他不愿意创作作品,其实他的陶艺作品做得很不错,很有想法,就是没有积极

(完整版)少儿陶艺课程介绍

少儿陶艺教育课程介绍 一、常规基础班 常规基础班是功夫小瓷专业而系统的儿童创意陶艺课程,美容涵盖了各种专业陶艺技法,包括捏、搓、拍、盘、压、印、画等,全民增强儿童的动手能力。通过主题性、趣味性的课程设计,培养儿童早期的艺术素养,充分激发孩子的想象力、创造力。在潜移默化的学习中,加深儿童对陶艺文化底蕴的兴趣,让艺术回归生活(按年龄划分为5个班级) A、美陶启蒙班(3—4岁) 以故事或情景角色扮演贯穿的形式,从自然和生活中美的事物为切入点,学会通过各个角度来观察对象,运用类比的方式,学会抓住事物的主要特征。结合自己生动有趣的作品能够基本完整的讲述自己的想法或表达情绪情感;初步合作、欣赏、交流、评价自己或他人的作品。 B、美陶启智班(5—6岁) 通过各种活动形式和一些探索实验的游戏,体验不同的材料、技法的综合运用,培养兴趣和探究精神,找出事物的特点以及生活中的简单原理,运用到作品的创作中,使作品呈现出儿童对生活的态度,展现丰富多样的作品形式。理解、欣赏他人作品,用简单的口头语言或表情动作来描述和评价自己对作品的看法。 C、美陶创造班(7—8岁) 通过观察生活和自然界中熟悉的事物,对其进行造型特点等引发思考、展开联想,并夸张表现。结合不同的美术形式,欣赏与自然或生活元素相关的艺术作品,初步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与自我表达能力,并学会运用陶艺的语言来表达自然和艺术作品带给我们的感受。D、美陶梦想班(9—10岁) 学习观察、分析生活及周围熟悉的校园活动以及生活场景等,以写生、观察再回顾等形式为主,对表达对象进行较为细致的表达和深入刻画,较客观、完整地进行作品呈现,感受其所带来的生活趣味。带领学生通过对适合用陶艺进行表现的中国传统文化进行探索,并进行传承学习和创意设计,感受它的艺术特点和文化魅力。 E、美陶探索班(11—12岁) 以学生能理解和表现的社会现象、精神建设、人文关怀等题材为切入点,能较为自主地选择适合的材料、工具、技法进行记录、表现主题构思和创作,能在作品中较好地传递学生思想和情感,感受陶艺与生活的关系。进而更准确的表达自己的理解,培养学生的艺术美感和修养。 二、主题特色班 主题特色班是综合积累的表现课程。从孩子兴趣主题入手,综合技术与艺术、二维与三维,用双手创造出系列性、主题性艺术作品。例如玩具总动员、陶艺小博士、绘本陶艺等。

幼儿园大班陶艺活动教案(五篇)1

大班陶艺活动:有趣的泥巴 【设计意图】: 陶艺在我国有着浓厚的文化底蕴,几千年前就走在世界艺术的前列,如秦朝的“兵马俑”让世人惊叹。而现代陶艺让艺术的门槛大大的降低了,并深入到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使创作不再是陶艺家的专利。“玩泥”是孩子的天性,是最自然不过的事,而陶艺又是一种具有深厚内涵又易于掌握、便于普及的艺术形式。这么简单的活动却能启发孩子们的创造性思维和想象力,培养孩子一种终身受用的高尚志趣,让孩子们开始懂得美,开始喜欢艺术。在幼儿期进行陶艺教育不但有教育意义,更是孩子们快乐的载体,所以陶泥是孩子游戏中的宝贝。在这个活动中,教师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让幼儿能够感受陶艺的魅力,并结合课件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2.以局部展示陶艺品的方式,拓展幼儿的想象力。 3.培养幼儿对陶文化的热爱。 准备:陶泥陶艺课件陶艺实物陶艺工具若干背景音乐 【活动过程】: 一、幼儿听音乐入活动室。 二、教师逐一出示课件,幼儿欣赏并进行发散性思考。 1、出示课件一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像什么?(幼儿自由回答) 2、.出示课件二 现在又像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3、出示课件三 现在有变成什么了呢?(幼儿自由回答) 它是装饰在什么物体上的呢?(陶罐上的) 那么它会有什么样的罐口呢?是罐脖子长长的;大大的;还是小小的呢? 教师小结:哦,原来陶罐上还可以装饰这么漂亮的花纹啊!

三、引导幼儿学习欣赏精美陶艺作品,感受陶艺的魅力。 1、出示部分陶艺实物,让幼儿去看;去触摸;去欣赏。 小朋友们,你们看这儿有很多的陶艺作品,我们一起来看看。 师:你最喜欢哪个作品?它是什么样的?(引导幼儿从形状和花纹去观察和欣赏) 2.出示陶艺课件,幼儿欣赏精美的陶艺作品。 你们瞧,我这儿还有更多的陶艺作品。(教师介绍个别作品) 四、幼儿创造性地装饰陶艺作品(加背景音乐) 1、师:我有好多未完成的作品,现请你们来装饰一下,让它们变的更漂亮! 2、幼儿分组合作装饰陶艺,教师鼓励幼儿用上陶艺工具。 活动结束 你们真棒,作品太美了!现我们拿着我们的作品请其他小朋友来欣赏! 自评: 优点: 1.教师给幼儿提供了一个自由想象和表达的空间,幼儿们在本活动中能尽情地想象、猜测、描述、表达。 2.本活动的各环节都很清晰,层层递进,让幼儿们从欣赏图片到欣赏事物到欣赏大师作品再到动手操作。陶艺的魅力不断影响着幼儿,从而培养了幼儿对陶文的热爱。 3.课堂气氛较好,幼儿、教师、陶文很自然和谐的融合在一起。 不足之处: 1.由于准备不是很充分,将欣赏大师作品这一环节漏掉了,所以只能将它移到最后一环节。 2.大师作品的图片不够丰富与美观。 3.装饰材料不够丰富。 建议: 可收集制作陶罐过程,将它与欣赏陶艺作品相结合。

陶艺课程教案

第一课走进泥巴的世界教学目标: 1、了解陶泥的基本特性、认识陶艺制作的基本工具及使用方法。 2、通过启发、实践体验来陶艺制作的基本技法。 3、让学生感受“玩泥巴”的乐趣,鼓励学生用自己的手创造美。 教学重点: 感受玩泥巴的乐趣。 教学难点: 体验陶艺制作的各种技法。 教学准备: 教师:陶泥、教学课件 学生:陶泥、各类制作工具 教学过程: 一、泥巴变一变: 1、触摸,感受老师送给大家的特殊“礼物”。 与孩子们交谈,送给他们一份礼物,让他们进行触摸,感受泥土特有的柔软,并说说自己的感受。 2、泥巴真听话:一分钟让泥巴变、变、变 聊一聊有没有玩泥巴经验,比如撮一撮、切一切,揉一揉、捏一捏等。并用一分钟小游戏的形式,给学生把泥巴变个样的机会,看谁变的花样多。 3、小结导入:

(1)小结玩泥巴的方法,并板书。(如:搓、压、切、印、捏等) (2)导入:让我们一起走进泥巴的世界。 二、认识工具: 1、课件一一出示各种工具,并介绍用途。 2、想一想: 我们身边的哪些小东西可以替代这些工具。 三、欣赏: 1、简要介绍陶艺的发展。 2、欣赏学生陶艺作品,边欣赏边让学生说说制作的内容,并简要分析其中的制作方法。 四、体验: 用手中的陶泥自由制作,体会玩泥巴的快乐! 五、总结: 说说玩泥巴的感受!! 第二课手捏动物 知识目标:了解并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表现技法、步骤。 技能目标:运用泥塑动物的基本表现技法,塑造动物形象。

情感目标:培养动手能力,创造力,提高审美情趣,增强热爱大自然、保护动物的意识。 教学重点: 掌握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基本技法、步骤,灵活运用。 教学难点: 抓准动物的基本形,对动物的细部特征进行深入刻画。 教学准备: 陶泥及制作工具,课件 课前安排学生搜集动物的图片,观察生活在我们周围的小动物。 实施过程: 导入:欣赏秦俑、汉俑图片(动物),引出制陶的产生和发展。 产生:人类制陶始于新石器时代,约有八九千年的历史。它是人类进化过程中具有划时代意义的伟大创造。 发展:早期的制陶是人类以生活中实用的陶器(饮器、食器、炊器、盛贮器等)为主,随着生产力的不断发展,人类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制陶逐步向美化生活环境的观赏性、装饰性泥塑艺术发展。 教师示范陶艺创作手捏成型的成型方法(鸭子):

陶艺课程教案

陶艺课程教案利津县实验一校

小学生陶艺教案 玩是孩子的天性,在每一个孩子的眼里,世上的万物只分好玩与不好玩的,而软陶陶艺无疑属于好玩的行列。 软陶陶艺是一门综合性创作艺术,在创作的过程中孩子需要经历观察、思考、操作、欣赏、再操作、再欣赏的过程,这样的反复过程中,能帮助孩子完善对事物的认识,丰富孩子的创作灵感,只有发现才能创造美,正是在这样的培养过程中,艺术欣赏能力得到了提高。 教学目标 通过玩软陶可以培养孩子的兴趣,使孩子们产生创造性的动力,同时在不断的学习和动手实践过程中,在不断将设计概念变为具体实物的过程中,增加他们的设计能力,培育他们基本创作力的直觉,成为日后创作力的来源。 教学内容 首先老师拿出本节课需要孩子们完成的作品,让孩子们通过自己的想象,动手制作完成此作品。 手捏法。可以锻炼孩子的左右手协调能力,大脑对手的控制能力以及手眼、脑协调能力。通过学习提高孩子的观察力,认识

日常生活中常见的物体,比如水果、小动物。通过制作过程,学会分解物体,懂得复杂事物都是由简单物体组合而来的,体会到物体间大小比例关系。 1、饰物类:各种手链、项链、挂饰,好做又好玩。 2、造型类:各种动物、花草、人物等,可以任由发挥创造。 3、相框类:可以发挥想象,做出自己心中喜爱的相框样子。 软陶制作过程中的最后一步是定型,这是很有技巧的一步,也是很重要的一个环节,你作品是否成功在此一举,如果定型失败,先前制作过程中付出的努力就全部功亏一篑。那如何给软陶作品定型呢?那就需要通过烤箱的烤制来给作品定型。 每节课学生们做完作品,由老师带回,放进高温窑炉或烤箱烧制完成全部制作作品。 在愉快的陶艺制作中,让孩子们有效的疏解精神压力,培养出乐观进取、敢于尝试的精神,成为快乐有自信的孩子。 授课老师:于萍萍

幼儿园优秀教案陶艺:好吃的巧克力

温州五幼王媛蓓 一、活动目标: 1、通过学做巧克力,培养幼儿对陶艺的兴趣,提高孩子们的动手能力。 2、复习常见的几何图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三角形)。 二、活动准备: 1、每人一盒陶泥、陶艺板、各种印花工具(小雪花积塑、带有凸凹不平花纹的小玩具等)、几何图形模具(酸奶瓶剪成的圆形小圈、牙膏盒剪成的方形小框、朴克牌折成的小三角形等)、各种形状的巧克力。 2、课前让幼儿观察三角形、圆形、长方形、正方形、椭圆形的巧克力图片。 三、活动过程: 1、小朋友,你们喜欢吃巧克力吗? 2、你们吃过一些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呢? (老师逐一出示食物巧克力;我们吃过的巧克力上有没有花纹呢?) 3、今天我们就来学做巧克力,好吗?请小朋友先看看老师是怎么做的: a、先把陶泥捏一捏,团一团,团成圆形; b、把团好的陶泥放在泥工板上压扁; c、在陶泥上用印花工具印上自己喜欢的花纹; d、用几何图形模具将陶泥切割下来,变成一块圆形、方形或椭圆的巧克力,将边上多余的陶泥去掉。这样一块巧克力就做好了,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在盘子里,多余的陶泥放在盒子里。 4、小朋友自己来学做巧克力......。(放一点音乐) 5、请小朋友把做好的巧克力放到中间的桌上来,让大家都来参观,比一比谁最能干,做得最好。 6、评讲幼儿作品: a、从形状上看:这些巧克力多美呀!有圆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椭圆形; b、从数量上看:小朋友都很能干,做出了这么多的巧克力,真棒!

7、品尝巧克力:你们觉得自己做的巧克力好吃吗?我们大家来尝一尝吧,你喜欢什么形状,就拿什么形状的巧克力吃,尝一尝是不是香香的、甜甜的。(洗手、吃课前准备的巧克力) 四、活动延伸: 将陶泥、印花工具、几何模具放在活动区,让幼儿自己玩;老师也可准备一些小动物模具,教小朋友用同样的方法做其它的东西,如;小鸭、小鸡等。

陶艺教学简介

陶艺教学简介 正阳小学是市艺术教育特色学校,校美术教育在区进修和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近几年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2002年3月学校开设了陶艺课程,以此推动广大学生创造性思维和动手能力的培养,提高美育知识,并对祖国传统文化有一个全面的认识和掌握。 通过一学期的陶艺课程教学,摸索出了一条小学陶艺教学的方式方法,现学校拥有一间独立的陶艺教室,内设20台电动拉坯机,43台手转轮,并铺设了上下水道,和作品展示台,已完全具备陶艺校本课程的教学条件。学校参与教学的四名教师于2001年10月份在长春市中小学教师手工(陶艺)教学培训基地学完教学规定课程,成绩优异,并获得陶艺教学证书。 在校领导的支持下,美术组着手编写陶艺校本课程教案,首先形成了《走进陶艺》的陶艺课程简介,并在2002年下学期教学中编写出了本学期的课程简案,有信心走出一条适合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道路。 2002年6月27日,在绿园区教师进修学校的组织下,全区中小学美术教师听取了正阳小学曹宇、高妍、邬季阳三位老师的陶艺汇报课,其间三位教师分别讲述手陶、彩陶和机陶三节公开课,引起了区内广大美术教师的极大兴趣和赞许,并为2002年下学年开设校本课程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2002年6月,曹宇老师辅导学生的作品发表于《中小学书法、美术导刊》6月号上,有力地推动了学生对陶艺课程的兴趣。 成绩非常有限,一切刚刚开始,为了美术教育事业、为了孩子、为了明天,我们将倍加努力,将陶艺校本课办成绿园区乃至长春市的特色教学课程。 2002.9.18

1、陶的历史演变与进化 2、手工成型法——制作陶罐 3、泥条盘柱成型法——制作陶罐 4、综合运用:造型奇怪的鱼 5、综合运用:鞋的想象 6、综合运用:百变面具 7、机陶:定中心练习(1) 8、机陶:定中心练习(2) 9、机陶:纸筒的制作(1) 10、机陶:纸筒的制作(2) 11、机陶:圆球形的制作(1) 12、机陶:圆球形的制作(2) 13、机陶与颜色

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 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 在引导幼儿观察的过程中,教师要对物品的特点做详细介绍,帮助幼儿把已有的经验迁移到陶泥制作上来。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欢迎查看,希望帮助到大家。 篇一: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活动目标: 1、进一步巩固搓圆、压扁、连接等技能。 2、组合表现花朵造型,并运用添画的方法丰富作品。 3、能大胆创作,进一步提高动手能力。 活动准备: 1、组织幼儿参观幼儿同里结构清晰的花朵。 2、花朵图片多幅,白纸、水彩笔。 3、陶泥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1、出示花朵图片,引起幼儿兴趣。 (l)教师出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花朵的形状。 (幼儿讲述) (2)教师画出花朵的轮廓,让幼儿了解花瓣的形状及组合。 2、集体探索,学习制作花朵。

(1)教师:我们可以用陶泥做出一朵漂亮的花。想想,我们可以怎么做? (幼儿讲述) (2)教师对幼儿的想法给予肯定,同时介绍花朵的制作方法:用搓圆、压扁的方法组合成一朵花。 幼儿已经有了搓圆、压扁的经验,因此教师可以先给幼儿仔细思考的空间和余地,鼓励他们勇于思考、大胆想象。 (3)教师示范、讲解,提醒幼儿注意圆泥片之间的连接并进行添画。 3、幼儿制作。 (1)引导幼儿用泥球、泥片在白纸上制作花朵,注意花瓣之间的连接。 (2)用水彩笔添画出花朵的茎、叶子、小草等,注意画面的布局。 篇二:幼儿园小班陶艺课教案活动目标: 1.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2.体验制作小鱼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 能用手捏、贴画等技法创作各种各样的鱼,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活动难点:

表现鱼的动态特征。 活动准备: 陶泥、操作工具等。 活动过程: 一、回忆海底世界中的鱼师:小朋友们,你们看到过海底世界吗?里面的`鱼成什么样子的呀?(大胆用语言表述自己看到的鱼的外部特征及它们在水中的动态特征) 二、制作可爱的鱼 1.你们也想来制作一条小鱼吗? 2.教师示范制作可爱的鱼师:用手捏鱼的身体,然后翘翘的尾巴和张开的嘴巴。然后用另外的泥捏一捏,捏成一小片一小片的,贴在鱼身上,最后贴上眼睛。 3.你准备做一条什么鱼呢? 4.幼儿动手操作,制作小鱼教师指导个别操作困难的幼儿。 三、参观“海底世界”师:哇!我们海底世界里有这么多小鱼,你最喜欢哪一条呀?为什么呢?你觉得这条小鱼好看在哪里?

珠江五校陶艺校本课程简介

《少儿陶艺校本课程》简介 全书共分三篇十三章六十四小节一百五十三个课例六万余字,是一本阐述从少儿陶艺课程开发到课程实施的基础艺术教育专著。由沈阳市劳动模范、教育专家佟宁芳组织的教育研发团队历经四年孜孜不倦的探索和积累,刻录下珠江五校师生努力探索、追求梦想的一段心路…… 前言部分从陶艺课程的资源开发、教师的专业成长、教室的功能建设、教学的有效开展、教材的理想架构五个方面探讨小学陶艺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第一篇以我们辽宁所地处的红山文化为切入点,通过对新石器时代的新乐文化遗址的考察,探索其中古陶器的形制和特点。从认知远古陶器的名称、功用到探讨古陶的制作技法。本章内容不仅是对古陶制作技艺的传承,更有培养学生探索精神、树立民族文化自信的深意。 第二篇是本书的重点,探索儿童在陶艺实践操作中,有四十余种成型方法和装饰技法。每种方法运用三个难易程度不同的案例加以阐释。本篇虽然以探索制陶技法为主线,但是书中展现的千余件陶艺作品会让你发现我们珠江五校学生的童真与趣味。 第三篇是通过欣赏现代陶艺家富有个性美的作品,拓展学生的艺术视野。其中以了解中国本土陶艺家为主,突出中国元素和红山文化特征。同时也兼顾了美日欧的一些陶艺作品,意在帮助学生理解文化的多元特征。 “突显鲜活的儿童情趣与鲜明的本土文化;融汇艺术实践、科学探索与文化体验于一体,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巧妙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这是珠江五校劳模创新团队对这本教材的编撰理念。 校本课程的建设目标: 1、课程开发与师生成长同步; 团队精神、创新理念、整合意识、实干作风、实现路径。 2、课程资源的有效整合 艺术协会、艺术展馆、科研机构、研训基地、民间艺人、文化遗址 3、教师的专业成长 教学研修活动促进专业成长,有教有学重科研;校园文化建设促进专业成长, 成就特长突显专业价值;社会艺术实践促进专业成长,资源整合添活力。 4、教室的功能建设 根据教学的需要规划教室布局,分别为泥料储备区、陶艺制作区、泥坯干燥 区、素坯彩绘区、成品展示区、生物养殖区、网络采集区、阅读拓展区、清 洗防尘区九个功能区的布置。 5、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 课前准备、分组实践、复式活动、欣赏交流、作品展示、卫生清扫 6、教材的理想架构 突显鲜活的儿童情趣与鲜明的本土文化;融汇艺术实践、科学探索与文化感 悟于一体,有效整合学校资源与社会资源、巧妙沟通传统文化与现代艺术观 念、融合传统技艺与现代科技。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

附录1 《陶艺设计与制作》课程标准(试行) 课程名称:陶艺设计与制作 课程代码: 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 适用专业:艺术设计专业(旅游工艺品设计与制作方向) 学时:144课时 学分:8学分 一、课程性质 《陶艺设计与制作》是艺术设计专业学生的专业必修课程,授课对象面向高职艺术设计专业学生。 二、设计思路 随着旅游业的迅猛发展,各少数民族地区旅游工艺品的开发与游客的实际需求矛盾加大,旅游工艺品的开发已经远远不能满足市场需求,作为拥有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众多的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众多的手工技艺类项目面临保护与发展的压力,而傣族慢轮制陶就是其中最具代表性的一项,西双版纳职业技术学院以就业为导向,面向社会、面向市场办学,以发展地方经济为己任,同时也肩负着传承、保护、发展民族传统文化的重任,非物质文化遗产与高职教育相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是最有价值的办学模式探索,为少数民族地区高职教育办学提供了积极的实践。陶艺设计与制作以实践性教学为主,向学生系统介绍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陶艺欣赏等陶艺设计与制作的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傣族慢轮制陶这一民间传统工艺在课程中贯穿始终;强调学生立足本地旅游经济,开发特色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贯彻学生作品就是产品的产、学、研结合教学管理模式。 三、课程培养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课堂理论教学、校内实训基地实训教学、民族村寨慢轮制陶体验教学,陶艺欣赏教

学,

使学生了解陶艺的概念、陶艺造型设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陶艺制作、陶艺装饰、陶艺烧制等知识,能熟练掌握陶艺设计与制作的方法,具备开发陶艺旅游工艺品的能力。 (二)具体目标 1.了解陶艺的发展概况,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傣族慢轮制陶的基本情况;了解陶艺设计与制作的基本流程和方法。 2.掌握陶艺造型设计的规律、方法、步骤。 3.掌握计算机辅助陶艺产品设计的流程和方法,熟练运用3Ds MAX、Photoshop设计软件进行陶艺产品设计。 4.掌握陶艺制作的成型方法,运用泥条盘筑、拉坯、泥板成型、慢轮制陶传统工艺等成型方法制作陶艺产品。 5.掌握陶艺装饰的基本手段,运用多种方法对陶艺产品进行装饰,掌握利用传统纹样对现代陶艺产品进行装饰的方法与理念。 6.掌握燃气窑、傣族平地堆烧两种陶艺烧制方法。 7.通过陶艺欣赏了解现代陶艺发展状况,了解云南民间陶艺面貌。 8.掌握并贯彻民族元素在陶艺产品开发中的应用。 四、教学内容、教学要求及课时分配

关于陶艺课学习心得

关于陶艺课学习心得 陶艺课学习心得1 一年的陶艺教学,使我认识到各年龄段学生在陶艺学习中表现出各自不同的特点。 低段小学生,可爱活泼,对新鲜事物充满着好奇,愿意接受挑战,不怕失败,勇于尝试,兴趣面很广,想象力非常丰富,但技巧技能、动手能力比较弱,判断力不是很强。 中段学生,具有一定的思想,对事物有了一些新的理解,新的选择,想象力很丰富,探索能力很强,动手操作也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开始对陶艺的知识技有了要求,渴望学到更多的陶艺方面的知识。 高段学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会根据自己的喜好选择性的学习,主动性变得弱了,对自己感兴趣的课题积极性很高,不感兴趣的甚至有一些学生不愿搭理。所以我根据学生不同年级短的特点,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计划,学习内容、学习要求及针对学生的不同兴趣制定了不同的学习课题,同时也运用了不同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保证每次课学生人人都有作品,都能够有自己感兴趣的课题制作,部分学生都能够厂做优秀作品。具体的方法如下介绍:

一、教学方面 1、学习态度 陶艺课,是非常神奇的课,是非常有特点的课,是非常活跃的课。对学生而言,是开心、快乐的课,是幸福,是自我满足,是充满微笑的课,是没有任何压力的课。所以在陶艺课中学生往往会认为是玩的课,可以根据自己的性子玩,我不反对学生有这样的认识,玩是一个人一生中很重要的部分,但玩得好与不好又是一个严肃的问题。玩得好对学生的发展会起到好的帮助,玩得不好,又会造成不良的影响,所以陶艺课是一个具有挑战性的课。我要求学生在玩中学,在学中玩,在保持好良好的心态中端正自己的学习的态度,让学生不断地体会到陶艺的独特魅力,艺术价值,艺术素养。在我任教的班级中有一个叫黄新豪的学生,从四年级一直呆到五年级,在这段期间,他的变化很大。起先我发现这个写生对陶艺课的理解有些歪曲,不懂这门课程,认为陶艺课是随意玩,想怎样就怎样,学习态度不端正。针对这种情况,我首先是和她面对面的沟通,主动找她聊天,主动去了解它的各方面的情况,久而久之,我渐渐的发现他开始转变了,上陶艺课不那么浮躁了,开始认真听讲了,我暗暗高兴,接着我利用兴趣班学习时间,给他看一些优秀的学生陶艺作品,欣赏一部反大师们制作的作品,鼓励他尝试着做一些,模仿或是创作都可以,作的质量好不好不要紧,最要紧的事去做,后来我惊喜的发现他真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