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狭义:外部动作广义: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心理活动

医学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创立了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华生恐惧实验):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理论意义: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特点: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2、操作条件反射: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

理论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

类型: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

理论意义: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

4、示范作用: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过程、强化过程

5、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强调机体本身的各种因素,如期望、认知评价以及信念、人格等

因素在行为学习过程中的作用。认为当发生环境刺激作用时,个体总是根据自己的认识评价等活动做出不同的反应。SOR

二、精神分析理论

医学意义:强调个人的早期生活经验对人格发展的影响。认为被压抑在潜意识的心理冲突(主要是幼年时期的精神创伤和焦虑情绪体验)可以通过某种防御机制以病态方式表现出来。精神分析治疗方法。缺乏实验室证据。

1、心理结构理论:心理活动分3个层次:意识(人能认识自己和认识环境的心理部分,在人的注意集中点上的心理过程都属于意识层次。)、潜意识(无意识,是人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包括原始冲动和本能,以及一些不被社会标准、道德理智所接受的被人压抑着的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的事件)、前意识(指目前未被意识到,但在自己集中注意或经过他人的提醒下可以被带到意识区域的心理活动和过程)【潜意识的欲望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理论:本我(唯乐)、自我(现实)、超我(至善)

3、性心理发展阶段理论:根据“力比多”的发展讲个体的性心理发展划分为五个阶段:口腔期、肛门期、俄狄浦斯期(注意两性差别)、潜伏期、生殖器性器

三、认知理论

认知:个体对“感觉信号的接受、检测、转换、简约、合成、编码、储存、提取、重建、概念形成、判断和问题解决等信息加工的过程

兴起:1967年,Neisser U 出版《认知心理学》,标志着心理学领域又增添了一个分支。

医学意义:强调个体的认知对其情绪和行为的影响作用,由此而发展了认知治疗。结合行为学习理论和方法,形成认知行为疗法。

1、艾利斯ABC理论,会引发连锁反应,ABC之间可相互影响。

2、贝克的逻辑错误基模理论:心理障碍的产生并不是激发事件刺激的直接结果,而是通过认识的加工(一种反应的基本模式),是在

那些具有逻辑错误的思维的影响下促成的。贝克认为抑郁的主要特征是三组消极认知,即自我、对世界和对未来的消极看法。逻辑错误思维即认知歪曲,有任意的推断、选择性概况,过度引申,夸大或缩小,“全或无”的思维。

四、心理生物学理论:以生物学的方法探索心理过程和心身相关的规律。

五、人本主义理论:是对精神分析和行为学习的反动。强调研究正常人,强调人的潜能。

医学意义:个体成长受阻是因为他在成长的过程中遭受的是“条件性积极关注”,迫使他歪曲自己真实的感觉,并不自觉地将这些本属于父母或他人的价值观念内化,变成自我人格结构的一部分,以至于渐渐地出现“自我意识”不良以及“现实自我”与“理想自我”的差距,这往往是心理疾病的根源。创立了人本主义疗法。对自我体验、自我导向的信任也使以人为中心的思想扩展到教育、培训、团体机构发展、人际甚至国际冲突的解决等方面。

1、马斯洛的自我实现论:自我实现就是一个人力求变成他能变成的样子,即“变成你自己”。需要层次: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自我实现

2、罗杰斯的人格自我心理学理论

对于潜能:人都具有自我实现和自我理解、维持自我健康成长的潜能。当环境阻碍自我实现时便产生各种心理障碍和疾病。

自我理论:“自我”是罗杰斯人格理论的核心,也是他关于心理失调理论的基础。人的行为是基于他对自己的看法而定的。理想自我和现实自我之间的差距能够作为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指标。现实自我和理想自我的差距是心理问题的根源。

第一章心理学基础(脑基础和社会学基础)

心理现象:心理过程个性(心理特征上的差异。能力、气质、性格)

心理过程:认知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情感过程(情绪和情感)意志过程(需要、动机、挫折)

1、脑基础

脑的三个基本机能系统(联合作用完成正常活动):调节张力和觉醒状态的系统(脑干网状结构的上行纤维,对大脑皮层的激活起决定性作用,从而保证完整的心理过程和实现有目的、有组织的指向性活动);接受、加工、储存信息的系统(大脑外层的中央沟后部,一级区用于接受特异信息,产生感觉功能;二级对信息进行加工和特征提取,形成知觉;三级进行更高级抽象的加工和存储);计划调节和控制复杂心理活动的系统(大脑外侧面的中央沟前部,负责运动计划、调节和控制的系统,这种有意识、有目的、有计划的调节机制是在言语的参与下进行的)

大脑两半球机能的不对称性:左脑(分析的、抽象的、继时的、理性的和主题的特性。在语言的和与语言有关的概念、抽象、逻辑分析能力上占优势。)右半球(具有全息的、具体的、同时的、直观的和同格的特征。在空间知觉、音乐绘画等整体形象、具体思维能力上占优势)

2、心理的社会属性

社会化:指特定的社会背景与文化生活环境中,个体形成适应该社会的人格特征、行为模式的过程。影响因素:家庭、学校教育、社会文化信息

3、认知过程

认知:指个体对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等心理活动。基本特征:选择性、理解性、整体性、恒常性

感觉: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在人脑中的反映。(感觉是知觉的基础)

知觉:当前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及其外部相互关系在人脑的反映。

记忆:人脑对过去经历的事物的反映。是人脑对外界信息的编码、存贮和提取的过程。与学习密切相关。基本过程:识记(无意识记和有意识记)、保持(动态变化过程)、再认与再现(记忆的两种表现

形式)按信息论观点,记忆的形成是信息加工过程,分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三个阶段。

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回忆,或者表现为错误的再认或回忆。艾宾浩斯遗忘曲线。规律是先快后慢。遗忘的原因:衰退说、干扰理论、提取失败理论(线索依赖性遗忘)、压抑说(动机性遗忘理论)

思维:人以已有的知识经验为中介,对客观现实概括的和间接的反映。重要特征:概括性、间接性。过程:分析与综合(基本过程)、比较与分类、抽象和概括化、体系化和具体化

问题解决:由一定的情景引起的,按照一定的目标,应用各种认知活动、技能等,经过一系列的思维操作,使问题得以解决的过程。过程:认识、分析问题、提出假设、验证假设

注意:心理活动对某种事物的指向和集中。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特征: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4、情感过程

情绪(emotion)是人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包括内心的体验和伴随的心身变化。生理性需要是否满足、情景性、冲动性、外显性。

情绪的内容:内部体验,表情(情绪的外部表现),生理反应

原始情绪:快乐、悲哀、愤怒、恐惧

情绪状态:心境(一种带有某种倾向性的、微弱而持续的基础情绪状态)、激情(一种猛烈、短暂、爆发的情绪状态)、应激(机体受到出乎意料的巨大精神或躯体压力所引起的情绪状态)

情感(feeling)则是情绪的高级形式,侧重对社会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出现的态度的反映。

高级社会性情感:道德感(衡量人的行为是否符合人的道德需要和道德观而产生的情感体验)、美感(事物是否符合个人审美需要而产生的体验。)、理智感(个人对智力活动的需要和意愿是否得到满足而产生的情感体验)

情绪理论:詹姆斯-兰格理论(由环境激起的内脏活动导致情绪。

强调植物神经系统在情绪产生中的作用);坎农-巴德理论(外界刺激通过传入神经传到丘脑,再由丘脑同时向上反馈至大脑皮层,产生情绪体验;向下激活交感神经系统,引起一系列生理变化);情绪认知理论(强调认知过程对情绪产生的作用)情绪认知生理理论(沙赫特提出,认知、生理唤起和环境三因素说)

情绪脑机制:网状结构激活学说、情绪边缘系统学说(边缘系统与情绪的植物神经系统反应和情体验关系密切)、多种神经递质与情绪有关、情绪的外周生理变化(是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躯体功能三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似乎缺乏特异性)

情绪的意义和健康:适当的紧张情绪状态往往可以维持人们对任务的兴趣和警觉,有利于工作效率的提高。在人际交往中,表情是重要的非语词信息。许多社会功能障碍患者,实际上情绪问题是其问题的核心。情绪最根本的意义在于适应。

情绪的调节:目标(建立理想与现实尽可能一致的目标)、认知、环境、应对(注意转移、行动转移、心理释放)、自我控制

5、意志:自觉地确定目的,并根据目的来支配、调节自己的行动,克服各种困难,从而实现目的的心理过程。意志与认知、情感和个性密切相关。

意志过程:采取决定阶段、执行决定阶段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坚韧性、自制力

意志的培养:正确的观念和崇高的理想、脚踏实地点滴做起、在克服困难中表现锻炼培养意志、养成自我锻炼的能力和习惯

6、个性

定义:指一个人的整个精神面貌,即具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特征:稳定性、独特性、整体性、社会性

结构:个性倾向性(人行为活动的基本动力,主要包括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和世界观等)、个性心理特征(在心理活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比较稳定的成分,包括能力、气质和性格三方面)、自我意识(在认识方面包括有自我感知、自我分析、自我观念和自我

评价等;在情感方面包括自我体验、自尊、自信、自豪等内容;在意志行动方面包括有自我监督、自我命令、自我控制等)

个性的形成:标志是自我意识的确立和社会化的完善。影响因素有生物因素、环境和教育、个人生活实践。

个性的内容:

需要:个体对生理的和社会的客观需求在人脑的反映。需要是个体的心理活动与行为的基本动力。

动机(motivation):由需要所推动的、达到一定目的的行为动力,具有激发、调节与维持和停止行为的作用。动机冲突:双趋冲突(两个目标对个人具有相同的吸引力,二者必选其一)双避冲突(两个威胁或厌恶事物,但必须接受一个,才能避免另一个)趋避冲突(对单一的事物一方面是好而趋之,一方面又恶而避之)

挫折:动机受到干扰阻滞、被迫暂时放弃或完全受阻所导致的需要不能满足的情绪状态。

能力:直接影响人的活动效率,并使活动的任务得以顺利完成的最必需的个性心理特征。智力指一般能力或认知能力,包括观察力、记忆力、注意力、思维力、想象力和语言能力等。

气质:个人心理活动的动力特征的总和,主要指心理过程的速度、强度、指向性和稳定性的特点。四种气质:多血质、粘液质、胆汁质、抑郁质。

性格:一个人对客观现实稳固的态度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习惯了的行为方式。特质论:个性是由个性特质构成的。个性特质可以作为个性分析和个性测量的单元。

自我意识:个体对自己作为主体和客体存在的各方面的意识。特征:社会性、能动性、同一性。是由自我认识、自我体验、自我控制组成的自我调节系统,控制这个体的心理活动和内容。

第二章心理应激

1、应激

最早用“应激”这一术语来代表严重威胁机体内稳态的任何刺激所产生的影响,将引起应激的刺激称作应激源。塞里的“GAS”模型:

机体面临不同的有害刺激却表现出相同的、非特异性的生理生化反应和相应的病理生理变化。包含警戒、抵抗和衰竭三个阶段

医学心理学对心理应激的定义:个体在实际上或认识上的需求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的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或多因素作用系统)。5个要点:应激源、中介因素(认知评价、应对方式、社会支持、个性等,认知评价在其中起关键作用)应激反应(生理、心理、行为反应)、各应激有关因素概念之间相互存在内涵上的交叉、应激的本质(个体对内外环境的需求的适应。结果有二:适应或不适应)

与健康的关系:将心身健康的变异情况(如情绪反应、心身症状)作为应激作用过程的结果或应激反应来看待,应激理论为病因学以及治疗、干预和预防提供了一个框架思路。应激是把双刃剑,它对健康具有双重影响:积极或消极。适当的应激可提高机体的适应能力。过强的应激,不论是积极应激还是消极应激,都会使适应机制失效,从而导致某些功能障碍甚至导致疾病。应激可能与疾病的发生直接相关。应激可能与疾病的发生间接相关。应激可能加重已有的疾病。

2、应激源(生活事件)

定义:指向机体提出适应要求、可造成心理应激并可能进而损害个体健康的生物性、心理性、社会性和文化性的刺激。

定量研究:霍尔姆斯(Holmes)和雷赫(Rahe)编制了《社会再适应评定量表》(SRRS),设置了生活变化单位(life change units,LCU),用以检测生活事件对个体的心理刺激强度。

与健康的关系:应激源的数量太多对健康不利。消极的、不可控制的、涉及生活核心部分的、过分强烈的应激源,会造成更强的应激反应,对健康的损害也更大。

3、应激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

应激的心理反应:涉及“知情意个性”各方面。

生理反应:在大脑皮层的协调和指挥下,通过植物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进行调节的。以神经解剖学为基础。既是躯体对应激源的适应过程,又是某些情况下导致疾病的生理基础。

心身中介机制:心理- 神经中介机制(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心理- 神经- 内分泌中介机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心理- 神经- 免疫中介机制

4、认知评价:应激作用过程的关键性中介因素

初级评价:通过认知活动判断其是否与自己有利害关系。三种可能的结果,即:无关的、积极的或消极的(消极的经认知性再评价分为伤害、威胁、挑战)。

次级评价:对自己的应对能力和资源条件的评价过程,主要对个体是否可以克服应激性事件所带来的“伤害”、“威胁”或“挑战”做出评估。

5、应对方式

定义:个体对生活事件以及因生活事件而出现的自身不平衡状态所采取的认知和行为措施。概念的把握:应对是针对应激性事件采取的任何认知和行为的措施,从遇到或预期将要遇到应激性事件开始,个体就已经在作应对。应对的涵义很广。应对的努力有两个方向,要么改变环境,要么改变自身。应对方式可能是健康或不健康的。目标是心身重新达到平衡。应对是认知和行为的措施,所以有效的应对策略是可以学会的。

分类:

根据应对的指向:分为问题关注应对与情绪关注应对,并区分出了8种应对策略:面对应对(问题关注)、有计划地解决问题(问题关注)、寻求社会支持(问题关注或情绪关注)、自我控制(情绪关注)、保持距离(情绪关注)、承担责任(情绪关注)、积极重新评价(情绪关注)、逃跑/回避(情绪关注)

根据应激系统中的因素与环节:针对生活事件:计划、回避、面对、分散、升华等。针对认知评价:自责、幻想、淡化等。针对社会支持:如求助、倾述、隔离等。

6、心理防御机制(属精神分析概念)

概念:当个体潜意识中本我的欲望与客观条件发生矛盾而造成潜意识心理冲突时,个体会出现焦虑反应,而心理防御机制则起到减轻

焦虑的作用。如果防御机制被频繁地应用,个体形成了回避现实的人格,这就会导致心理异常。有自恋型、幼稚型、神经症型、成熟型。

常见的机制:压抑(Repression):压抑是把意识所不能接受的,使人感到痛苦的冲动、欲望、思想或经验,不知不觉地压抑到潜意识中,从而表现为不能觉察或回忆。否认(Denial):否认就是歪曲或否认那些已经发生的令人痛苦的事实,以避免心理上的不安与痛苦,这是一种无意识的防御机制。退化(Regression):个体面对压力时,心理活动退回到前面的发展阶段,运用以前是恰当的但现在却是不成熟的、幼稚的行为来应付,以获得别人的同情和照顾,避免面对现实问题或内心的痛苦,这就是所谓倒退。转移:个体不能把被压抑的负性情绪,如焦虑、愤怒等,发泄到真正的目标上,因为这样不安全,于是只能把自己的情绪转而发泄到可能很安全的其它目标上。不适当的转移可能也是造成变态行为的原因之一。合理化:又称作“文饰作用”,个体找出借口来解释,以减轻焦虑、减少失望。葡萄酸机制、甜柠檬机制。投射:在潜意识中把自己所不喜欢的或无法接受的欲望、态度、感情、思想等转移到别人身上,认为是别人有这种欲望、冲动或想法。以避免焦虑,获得心理的平衡。有些具有被害妄想的人总疑心他人要害自己,实际上是自己内心对他人的憎恨(攻击驱力)的一种投射。抵消:用某种象征性的活动来抵消不能被意识接受的欲望、冲动、观念或行为,以减少负罪感和焦虑。强迫性仪式行为。反向形成:个体为了回避无法接受的冲动或欲望而以与冲动或欲望相反的行为表达出来。一个内心极度自卑的人,可能会过分炫耀自己的优点。转换:是将潜意识的内心冲突转变成躯体化的一种防御机制。这些躯体症状均由于心理冲突、情绪紧张焦虑变换而来,没有相应的疾病为基础,但可以帮助病人摆脱暂时的困境、以求心理平衡。升华:把一些意识所不能接受或不能容忍的本能的冲动或欲望,修饰成能被社会接受的行为或净化转换成某种高尚的追求。幽默:以诙谐的语言行为应对尴尬处境,使自己摆脱困境,维持心理上的稳定。

7、社会支持:又称社会网络,是指个体来自社会的精神上和物质上的帮助和支援,反映了一个人与社会联系的密切程度和质量,具有

减轻应激的作用。

缓冲作用假说、独立作用假说。

8、与应激相关的人格

有利于适应:坚韧人格、感觉寻求着人格、乐观主义人格、幸存者人格

不利于适应:A型人格(时间紧迫感、过强的竞争性、高度的敌意和攻击性)——冠心病。C型人格(内向、高度社会顺从、追求完美、情绪不稳定)——癌症(更容易遭受应激事件、长期应激导致免疫力下降)D型人格(消极情感、社会压抑)——冠心病

第三章心理评估

1、常用方法:观察法、晤谈法、调查法、问卷法、心理测验法

2、心理测验:根据客观的标准化了的程序来测量个体的某种行为,以判定个别差异的工具。

3、心理测量种类:能力测验(智力测验、发展量表)、人格测验(明尼苏达多相人格测验(MMPI),艾森克人格测验和卡特尔十六种个性因素测验(16PF))、神经心理测验(HR成套神经心理测验)、评定量表(90项症状量表(SCL-90)、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生活事件量表、社会支持量表、应对量表)、职业咨询测验(职业兴趣问卷)

4、标准化心理测验工具的条件:有效的问卷项目、一定的信度和效度、各种必须的常模、实施方法标准化(严格规定的实施方法、指导语、内容、答案和计分方法)

5、常模:某种心理测验在某一人群中测查结果的标准量数。常见的表示方法:均数、标准分(Z分、离差智商、T分常用与人格测验、标准20)、划界分

6、信度与效度

信度:可靠性,这是指重复测验的一致性,也就是指测验的稳定度。检验方式:重测信度、分半相关、正副本相关

效度:有效性,这是指测验实际上测量些什么,是否符合测验的目的。检验方式:效标效度(即将测验结果与某一标准行为进行相关

检查)、内容效度(测验项目反映所测量内容的程度)、结构效度(反映编制此测验所依据理论的程度)

7、智力测验:比率智商、离差智商

8、人格测验:问卷法、投射法

明尼苏达多相人格调查表(MMPI):分成4个效度量表(Q被试者不能回答的题目数、 L掩饰、F效度、 K校正分)和10个临床量表艾森克人格问卷(EPQ):包括E(神经质高分反映情绪不稳定,易焦虑)、N(内-外向高分反映个性外向)、P(精神质高分反映孤僻、挑衅、不适应环境。)、L(掩饰,低分反映朴实、天真;国外高分反映掩饰。)四个分量表。

卡特尔16项人格因素问卷(16PF)

9、评定量表:90项症状自评量表(SCL-90)含较广泛的心身症状内容;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

第四章心理治疗

1、心理治疗:以医学心理学的各种理论体系为指导,以良好的医患关系为桥梁,应用各种心理学技术包括通过医护人员的言语、表情、行动或通过某些仪器以及一定的训练程序,改善病人的心理条件,增强抗病能力,从而消除心身症状,重新保持个体与环境之间的平衡,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心理治疗的性质:自主性、学习性、实效性

心理治疗的原则:和谐性、针对性、计划性、综合性、保密性、灵活性、中立性、回避性

适用范围:综合性医院有关的病人(急性病人焦虑抑郁,用精神支持疗法、松弛疗法;慢性用心理支持疗法和行为疗法;心身疾病病人针对治病生活事件、心理因素、疾病病理过程)、精神科及相关病人、各类行为问题、社会适应不良(支持疗法、应对技巧训练、环境控制、松弛疗法、认知改变等)

基本过程:问题探索阶段、分析认识阶段、治疗行动阶段、疗效评价阶段、结束巩固阶段

2、精神分析疗法

原理:潜意识中早年时期的心理冲突在一定条件下(如精神刺激、素质因素等)可转化为各种心身症状。通过耐心的长期的“自由联想”等内省方法,帮助病人将潜抑在潜意识中的各种心理冲突,带入到意识中,转变成为个体可以认知的内容和进行疏导,从而能使病人重新认识自己,并改变原有的行为模式,可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般内容:自由联想、阻抗、移情(是指病人将过去的情感转移到医生身上,一般可分为:①正性移情,如依赖、顺从、爱恋等;②负性移情,如气愤、憎恨、攻击、不信任等。)、发泄、释梦、解释适应症:神经症病人以及心身疾病的某些症状

3、行为治疗

原理:以行为学习理论为指导,按一定的治疗程序,来消除或纠正人的不良行为的一种心理治疗方法。

原则:循序渐进式、确立靶行为、实践或练习

内容:系统脱敏法、满灌疗法、厌恶疗法、正强化法或操作条件法、示范法、自我管理方法

系统脱敏法原理:建立与不良行为反应相对抗的松弛条件反射。使不良行为在与引起这种行为的条件刺激接触中逐渐消退(脱敏)。步骤:松弛训练、划分焦虑等级、脱敏训练。适应症: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

满灌疗法:原理:让病人一下子面对最恐惧的情景,甚至过分地与恐惧的情景接触。由于恐惧刺激的“泛滥性”的来临,个体面对过分的恐惧刺激,恐怖反应逐渐轻,甚至最终消失。适应证:各种恐怖症或强迫症;情景性焦虑或躯体症状。

厌恶疗法:操作条件反射中的惩罚作用。分厌恶刺激和付出代价两种。适应症:矫正各种不良行为。

正强化法或操作条件法:通过正强化(使用奖励)过程塑造新的社会行为模式。适应症:建立良好的行为模式,以矫正某些社会行为障碍,如孤独症、慢性精神病人社会适应问题、某些慢性躯体疾病病人的习惯性病卧等。

示范法:社会学习理论中的示范作用。生活示范(live

modelling)、替代示范。适应症:不良行为的矫正,社会技能的训练,以及消除临床病人所表现的焦虑反应。

自我管理方法:建立前提操纵(控制导致不良行为的前提条件)、建立行为契约、记行为日记、运用自我指令、自我实施奖励和惩罚。适应症:校正不良行为或不良生活方式

4、认知疗法

原理:认知过程影响情感和行为。

内容: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贝克的认知疗法

艾利斯的理性情绪疗法:通过治疗者与非理性信念辩论,使患者在治疗中学习到的合理的思维方式得到强化,以理性信念面对现实生活,最终达到改变负性情绪和不良行为的目的。基本目标是说服患者理性情绪分析、识别非理性信念、向患者揭示如何质疑非理性信念、将质疑的学习推广到未来的自我治疗。三个阶段:描述A判断C、探讨B、说服和直接对质用理性替代非理性。

贝克的认知疗法:强调心理问题与情绪相联系的异常认知因素即认识歪曲。治疗措施有认知技术、行为技术等。

适应症:抑郁症、焦虑症、恐怖症(特别是社交恐怖)

认知疗法更注重患者的认知方式的改变和认知-情感-行为三者的和谐(与行为疗法相比);重视目前患者的认知对其身心的影响而不是潜意识的冲突(与精神分析疗法区别)

5、来访者中心疗法

原理:主张对个体采取了一种积极的观点,认为人们趋向于自我完善。自我不协调是心理失调的原因。

特点:以人为中心、把治疗看成一个转变过程、非指令性技巧

基本治疗方法:无条件积极尊重和接纳、同情和理解、和谐关系

适应症:适应不良和神经症的学生、儿童与父母,各种慢性精神病缓解期咨客和各种心理障碍者

6、森田疗法

理论:森田认为神经症是具有特殊素质的人的一种特殊心理反应。这种特殊素质是一种表现为内向型的、强烈的自我意识,过度的追求

尽善尽美及过分渴望生活完美的神经质即森田神经质。精神交互作用具有森田神经质的人,往往求生、求全的欲望强,内省力也强,常为自己的健康担心,把一般人在某种场合下可能产生的感觉误认为是病。因而恐惧、紧张、注意集中在这些“症状”上。感觉越是过敏就越感到焦虑,“症状”也就越严重。反过来又加重恐惧感而形成恶性循环。

治疗原则:“顺其自然”(让病人承认并接受症状的现实,不把症状当作自己的心、身的异物)“为所当为”(把注意力集中在行动上,即忍受痛苦也要接受症状并努力做应做的事)

步骤:绝对卧床阶段、工作治疗阶段、生活训练阶段

适应症:森田神经质引起的神经症

7、暗示与催眠疗法

暗示(Suggestion):以间接的、含蓄的信息方式对人的心理与行为产生影响的过程。

暗示性测试:嗅觉法、平衡法、手臂法

适应症:对于暗示性高的病人效果较好。临床上主要用于神经症、疼痛、瘙痒、哮喘、性功能障碍、口吃、失眠等心理行为障碍。

8、松弛疗法

原理:心、身和内脏(皮层、随意神经和植物神经)三者是相关的。可以以肌肉放松为中心建立松弛条件反射。

适应症:心理紧张性焦虑、交感神经引起的头痛、心率过速等

9、支持疗法:心理应激理论。适应症为某些遭受挫折或感到环境严重压力和紧张或者灾难。

10、生物反馈疗法:通过生物反馈出来的活动变化的信号加以认知和体验,学会有意识的自我调控,从而达到调整机体功能和防病治病的目的。

理论基础:内脏操作条件反射、信息论、控制论

方法:选择生物反馈仪、病人和环境的准备、治疗过程

第七章临床心身问题

1、心身疾病

定义:介于躯体疾病与神经症之间的一类疾病。狭义定义:指心

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例如原发性高血压、溃疡病。广义定义:指心理社会因素在发病、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性障碍。

DSM诊断标准:有心理因素引起的躯体症状,心身有时间相关;躯体有器质性变化或明确的病理性过程(如呕吐);符合躯体疾病及神经症的诊断。

发病机理:心理动力理论(潜意识心理冲突)、学习理论(社会环境刺激引发个体习得性心理和生理反应)、生物学理论(神经、内分泌、免疫)

诊断原则:确定躯体症状。寻找心理社会因素并明确其与躯体症状的联系。关注疾病症状与心理压力反应的相似性。排除躯体疾病和神经症的诊断。

诊断程序:病史采集、体格检查、心理学检查、综合分析

防治原则:心理干预目标(消除心理社会刺激因素、消除心理学病因、消除生物学症状);心、身同治原则;心身疾病的心理学预防应从早做起,并兼及心、身两方面。

2、内科心身相关问题

病因:社会文化环境因素;病前人格(A型与冠心病);情绪;心理压力(负性生活事件、实验应激、社会支持缺乏);生活方式与不良行为;心力憔悴(情绪枯竭、人格解体、个人成就感降低)常见临床问题:情绪障碍、认知功能损害、人格改变、住院产生的心理问题、心理防御机制、生活质量下降

心理干预:一般性的心理支持和咨询;行为治疗;放松疗法

3、肿瘤科的心身相关问题

病因:负性生活事件、应对情绪反应、人格特征(C型)、生物学机制

癌症病人的心理问题:心理反应阶段(休克-恐惧期、否认-怀疑期、愤怒-沮丧期、接受-适应期);情感压制(常进入慢性的抑郁和痛苦中)支持治疗、转移机制等

第八章异常心理与不良行为

1、异常心理

定义:个体失去常态,心理活动发生与众不同的改变,无能力按社会公认的方式行动,对本人或社会都不适应的后果。

判断标准:经验标准(个体的主观体验、观察者自己的经验)、统计学标准(如心理测验)、医学标准(症状和病原学标准)、社会适应标准(社会常模)

理论模式:医学理论(生物学因素)、心理动力学理论(精神分析学说,潜意识中的冲突是心理异常的动力性原因)、人本主义理论(潜能遭受挫折和干扰)、行为理论(后天学习得到)、社会文化理论、生物-心理-社会理论、认知理论

2、焦虑性心理障碍

焦虑定义:是因受不能达到目的或不能克服障碍的威胁,预感到不祥和担心而形成的一种紧张不安及带有恐惧和不愉快的状态。

焦虑功能:信号功能;动员机体和调整行为;学习和积累经验。

焦虑分类(弗洛伊德:现实性焦虑、神经症性焦虑(来源是潜意识的本能)、道德性焦虑

心理干预:培养健全人格、认知行为治疗、精神分析与分析性心理治疗

4、抑郁性障碍

概念:持久的心境低落,多伴有焦虑、躯体不适感和睡眠障碍,属情感性障碍。具有较强的隐蔽性。

病因:生物学因素(遗传、生化、内分泌,5-HT和儿茶酚胺,去甲肾上腺素);心理学病因(心理分析理论愤怒转向自我、习得性无助、认知理论负性认知和认知歪曲);社会因素(生活事件与诱因导致抑郁的产生)

5、人格障碍

概念:从童年或少年期开始,并持续终身的显著偏离常态的人格。人格发展的畸形与偏离状态,表现出持久的适应不良行为。

特征:心理特点紊乱,人际关系差;面对困难或对自己不利,归咎于他人;没有责任感、罪恶感;对周围的事物仇视、猜疑和偏颇的

看法。

反社会性人格障碍:行为与整个社会相背离,忽视社会道德规范、行为准则和义务,对自己的行为不负责任,对他人漠不关心,没有同情心。

心理社会因素:父母离异或被父母抛弃;家庭环境;社会文化。

第九章临床其它心理问题

1、睡眠障碍:失眠、睡眠过度和觉醒障碍

慢波睡眠:又称非快动眼睡眠(NERM),没有快速的眼球运动,全身肌肉仍保持一定的张力。慢波睡眠期间以副交感神经活动占优势,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胃肠蠕动增加。

快波睡眠:又称快眼动睡眠(REM),眼球快速水平方向运动;80%此期醒来的人述说鲜明生动的梦;全身肌肉松弛,肌张力消失。体温升高,代谢率升高,心率、血压、呼吸均有明显变化。

失眠类型:入睡困难型、保持睡眠困难型、早醒型

2、疼痛的心理生物学

疼痛概念:是一种心理生理现象。同样的损伤,不同的人所感受的疼痛体验不同;一些焦虑症、抑郁症伴发各种各样的疼痛而无任何躯体性原因,还有幻肢痛更是不存在疾病器官的疼痛。

痛觉特征:刺激范围很广、多种多样,常和其它感觉并存、刺激与痛觉之间不存在必然的关系、是病人自己主观的、高度个体化的经验、具有积极和消极双重意义。

反应:心理反应、行为反应、生理反应

传导途径:Aδ纤维将痛信号经脊髓丘脑侧束上行(快痛)、传导慢痛的是C类纤维

影响疼痛的因素:社会学习、理解(对痛刺激的含义理解不同,可以产生不同的疼痛体验)、注意、情绪状态(焦虑常引起痛阈降低)、信仰、人格特征、性别人种

3、慢性疼痛

习得性无助:当动物或人长期暴露于不可回避的和不定时的厌恶刺激下,个体会逐渐失去回避动机,转而表现出一种失助、失望、消

极和被动挨打的行为模式。

第十四章病人心理与医患关系

1、社会角色与病人角色

社会角色:是与人的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一整套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一个人可以同时或相继扮演不同的社会角色。

角色冲突:在角色转换过程中,随着角色的变化,个人行为不符合角色要求。分为:个人期望与角色要求发生矛盾;个人身兼多种角色,不同角色要求之间的矛盾;不同的人对同一社会角色的角色期待不同的矛盾冲突。

病人的角色适应:角色行为冲突、角色行为缺如、角色行为减退、角色行为强化、病人角色恐惧

病人的心理需要: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刺激、尊重、自我实现需要

2、人际关系的理论基础

概念:在社会交往过程中所形成的、建立在个人情感基础上的人与人之间相互吸引与排斥的关系,反映人与人之间的在心理上的亲疏远近距离。包含认识、情绪、行为。

社会认知:个体对他人的心理状态、行为动机和意向作出的理性分析与判断的过程。特点为社会认知行为的一致性、选择性、文饰性。影响因素为客观因素(认知对象的特点、认知环境的特点)、主观因素(生活经验决定个人认知结构的简单或复杂)、人格特点、个人需要。

社会认知的偏差:首因效应(第一印象)、晕轮效应、社会固定印象

人际吸引:人与人之间产生的彼此注意、欣赏、倾慕等心理上的好感,从而促进人与人之间的接近并建立感情的过程。规律为相近吸引(由于时间及空间上的接近而产生的吸引。在空间距离上邻近的人容易产生吸引与喜欢,尤其在交往的早期更是如此。)、相似吸引、互补吸引、相悦吸引、仪表吸引、敬仰性吸引。

医患关系模式:主动—被动型模式、指导—-合作型模式、共同参

与型模式

临床医学中的人际交往交谈的原则:尊重病人、有针对性、及时反馈;非言语交往:面部表情、身段表情、目光接触、人际距离与朝向、语调表情

绪论

1、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有关健康和疾病中的心身相关性,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行为问题。

2、学科性质:交叉(基础、临床、预防等学科的交叉)、基础(医学生的一门医学基础课程)、应用(医学临床及心理门诊中的专业应用)

3、医学模式:指医学的一种主导思想、是某时代的各种医学思想的集中反映,包括疾病观、健康观。影响着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方式,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果。

4、医学模式改变的动因:疾病谱发生变化;心理、社会、行为因素与目前导致人类主要死亡的疾病有关;对心理社会因素与躯体疾病的中介机制有较深入的了解和认识;压力对人的健康的影响;对心理健康的需求不断增加;

5、新的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整体观(是一个完整的系统);心身统一观(人同时有生理活动和心理活动);人与环境的密切联系观;主动调节和适应观(心理因素有能动作用)

6、心理学的研究方法:按手段分:观察法、调查法(晤谈、访问、座谈或问卷)、心理测验法、实验法;按开展时间分:纵向研究(前瞻性研究、回顾性研究)、横向研究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梳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 第1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概念 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体健康和患病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的作用及规律,并利用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预防、诊断和治疗疾病的科学。 2、医学心理学的研究任务 1)研究心理因素在各类疾病发生、发展和变化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2)研究心理因素特别是情绪因素对机体各器官生理、生化功能的影响 3)研究人格心理特征在疾病发生和康复中的作用 4)研究如何通过人的认识第心理功能支配和调节自身的生理功能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 医学心理学研究方法分为观察法(包括自然观察法和控制观察法)、调查法(包括晤谈法和问卷法)、测验法和实验法;根据所研究的对象多少,还可分为个案法和抽样法;根据所研究问题的时间性质,可分为纵向研究和横向研究。 第2章心理学基本理论 一、精神分析理论(心理动力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基本内容可概括为五个方面:潜意识理论、人格结构理论、性心理发展理论、焦虑与心理防御机制和释梦理论。 1、潜意识理论 弗洛伊德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三个层次 Ⅰ意识:能被个体察觉到的心理活动(感觉、知觉、情绪、思维) Ⅱ潜意识:无法被个体感知到的那部分心理活动(动物性本能、冲动,经验,欲望,动机) 1)潜意识是人类活动的原动力所在 2)潜意识是精神分析理论的重要概念之一,理解潜意识对行为特别是对变态行为的影响,是理解精神分析思想的关键。 Ⅲ前意识:介于意识与潜意识之间 前意识保持对欲望和需求的控制,使其尽可能按照外界现实规范的要求和个人 道德来调节,是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区。 潜意识中的心理活动只有经过前意识的审查、认可才能进入意识。 2、人格结构理论 弗洛伊德认为,人格由本我、自我和超我组成。本我、自我和超我之间的矛盾冲突和相互协调构成了人格的基础。本我追求本能欲望的满足,是生存的原动力;超我监督、控制个体按照社会道德标准行事,以维持正常的人际关系和社会秩序;自我则调节本我和超我的矛盾冲突,使个体适应环境。 Ⅰ本我:与生俱来的、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存在于潜意识的深处,代表人的生物性本能和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和破坏欲。遵循“享乐原则”,本我冲动永远存在。 Ⅱ自我:个体出生后在与现实接触中由本我发展分化而来,大部分存在于意识中,代表着理性与审视。遵循“现实原则”,自我的成熟水平决定个体的心理健康水平。 Ⅲ超我:个体成长过程中所形成的道德化的自我,是个体在长期的社会生活中,将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第内化的结果,属于道德、良心的部分,是人格的最高形式和最文 明的部分,遵循“至善原则”。

医学心理学名词解释-实用整理

一、名词解释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是根据我国医学教育发展 的需要而建立起来的新兴交叉学科,它既关注心理社会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也重视解决医学领域中的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或行为问题。 2.通情:又叫换位思考、神入、共情,指站在对方立场设身处地思考的一种方式,即与 人际交往过程中能够体会他人的立场和感受,并站在他人角度思考和处理问题。主 要体现在情绪失控、换位思考、倾听能力及表达尊重等与情商相关的方面。 3.病人角色:又称病人身份,是一种特殊的社会角色,是处于患病状态中同时有求医 的要求和医疗行为的社会角色。 4.人格障碍:之人格特征明显偏离正常,使病人形成了一贯的反映个人生活风格和人 际关系的异常行为模式。 5.心身疾病:或称心理生理疾病,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的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 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功能障碍。有广义和狭义之分(P122) 6.心理评估:是依据心理学的理论和方法对人的心理品质及水平所做的鉴定。心理品 质包括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等内容。 7.心理应激:是有机体在某种环境刺作用刺激下由于客观要求和应付能力不平衡所产 生的一种适应环境的紧张反应状态。 8.心理治疗:是由受过专业训练的治疗者,在一定的程序中通过与患者的不断交流, 在构成密切的治疗关系基础上,运用心理治疗的有关理论和技术,使其产生心理、 行为甚至生理的变化,促进人格的发展和成熟,消除或缓解其心身症状的心理干预 过程。 9.医患关系:是指医生和患者在健康与疾病问题上建立起来的真诚、信任、彼此尊重 的人际关系,是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 10.行为治疗:是依据条件反射学说和社会学习理论,以减轻或改善来访者的症状或不 良行为为目标的一类心理治疗技术总称。 11.心理评估:同T6题 12.心理评估:同T6题 13.药物成瘾:是滥用药物的后果,指习惯于摄入某种药物而产生的一种依赖状态,撤 去药物后可引起一些特殊的症状即戒断症状。又称药物依赖性。 14.病人:患有各种躯体疾病包括生理功能障碍、心理障碍或精神性疾病的个体,不论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1、医学心理学的定义: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它研究社会心理因素在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解决医学领域中有关健康和疾病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脑是心理活动的器官。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2、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模式转变: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3、现代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4、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人。 范围:①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②研究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③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④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⑤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5、学科性质:交叉学科、基础学科、应用学科(简答) 7、心理学的研究方法的分类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心理现象结构示意图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食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2、感觉是知觉形成的基础,知觉是感觉的进一步深化。感觉反应事物的个别属性,知觉是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虽以感觉为基础,但是知觉不是各种感觉的简单集合或总合。 3、知觉的特性:知觉的选择性、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的理解性、知觉的恒常性。 4、注意的品质:①注意的广度;②注意的稳定性;③注意的分配;④注意的转移

7、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思维的种类: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8、情绪与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是否符合自身需要所产生的态度的体验。 情绪情感的区别与联系:首先,从产生原因来看:情绪是由生物性需要是否得到满足而引起的体验,如饮食、安全等需要引起的偷快或不愉快、恐惧等体验; 而情感则是由社会性需要的体验,如尊重、交往等需要引起的体验。因此,情绪是低级的,是人和动物所共有的;情感是高级的,是人类所特有的。其次,从情络与情感的发生来看,情绪出现得早,情感出现得晚。在个体发展过程中,最先出现的是情绪反应,之后随着个体发展,有了社会性需要,才有情感体验的出现。再次,从情绪与情感的表现来看,情绪具有较大的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它往往随着情境的改变和需要的满足而减弱或消失。情绪发生时,总是伴随着强烈的生理变化,具有较强的表现性,如高兴时手舞足蹈,愤怒时暴跳如雷等。而情感则具有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等特点,如爱情、良心、自豪等,它更深沉、内隐,不易外露,旦形成便成为相对稳定的结构。 虽有区别,但密不可分。首先,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离不开情感。其次,情绪离不开情感,是情感的具体表现。 9、情绪状态的分类:心境、激情、应激。 10、情感的分类:①道德感②理智感③美感 11、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治性、坚持性(选择题) 12、人格:是指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即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性的,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13、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的需要②安全的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尊重的需要⑤认识需要6、审美需要7自我实现的需要。 14、气质的概念:是指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和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14、气质类型:分为胆汁质(热情直率,精力旺盛,缺乏耐心,冲动)、多血质(活泼好动,反应迅速)、黏液质(反应慢,动作迟缓,态度稳重,实干精神,情绪不外露)、抑郁质(不善交际,多愁善感)。 15、性格的概念:是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制。 第三章心理应激 1、心理应激的概念:是指由心理刺激引起的个体非特异性生理和心理反应,是机体对外界刺激的适应过程。 2、一般适应综合征(GAS)的三个阶段:警戒期、阻抗期、衰竭期 3、应激的生理反应:神经-神经中介机制;神经-内分泌中介机制;神经-免疫系统中介机制。 4、心理防御机制常见类型:压抑、投射、否认、退行、反向、认同、转移、幽默、升华。 5、心理应激作用过程示意图(认知评价是应激中介机制最关键的品质) 应激源应激中间(介)变量应激反应 社会支持 生应对方式心理反应 活行为反应健康疾病 事 件 6、应激源的分类:(选择) 躯体性应激源心理性应激源社会性应激源文化性应激源自然性应激源 7、人格与特定健康的关系 A型行为模式:生活节奏快,缺乏耐心,不安于现状,具有很强的竞争意识和攻击性,很难处于放松状态。与冠状动脉疾病、心血管疾病关系更为密切 C型行为模式:内向、退缩、情绪不稳定、不表达负性情绪,核心特征:过度社会化、压抑、自我克制、不表达负性情绪、过分耐心、过度合作、屈从让步,不知拒绝。与癌症关系更为密切 第四章心身疾病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医学心理学(重点知识总结)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变量与健康和疾病变量之间的关系,研究决定医学领域中的健康和疾病的心理行为问题,他有助于临床上“重治轻伤”“只见病,不见人”的不良倾向,为医学提供心理学的研究和干预手段,并改善病人生活质量、改善医患关系。 2、心理学研究任务:心理行为因素在人类的健康和疾病中的作用规律;心身相互作用的规律和机制;如何保持健康和预防疾病;各种疾病对人的心理行为的影响规律,如何加强医患沟通,改善医患关系。 3、心理测量法是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心理测验和评定量表研究心理行为的一种方法,结果能够数量化。 4、医学心理学的基本观点:身心统一的观点;社会影响的观点;认知评价的观点;主动调节的观点;情绪作用的观点;个性特征的观点。 5、行为主义理论:华生;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精神分析理论:佛罗尹德 6、心理过程包括:情绪过程;意志过程;认知过程。人格或个性包括:人格倾向 7、认知过程是客观世界的认识和察觉,包括感觉、知觉、记忆、想象、思维和注意。 8、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9、记忆的基本过程:识记、保持和遗忘、再认和再现。 10、情绪与情感的区别:情绪与生理需要是否满足相联系;情感是与社会需要有关,;情感比情绪更稳定。 11、意志的特征:意志行动是有自觉目的的行动、是以随意运动为基础的、总是与克服困难相联系。 12、需要层次论:由人本主义家马斯洛提出的。由高到低分:生理需要、安全需要、爱喝归属的需要、尊重和自我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13、气质的意义:气质没有好坏之分,但是气质类型与职业匹配的人容易获得成功。 14、A型行为表现为“雄心勃勃、竞争性强、易于激动、好争执、敏捷但缺乏耐心、语声洪亮和时间紧迫感”。——为冠心病发病,其发病率比B型行为的2.37倍。 15、心理卫生一词是1943年斯惠特提出来的。 16、3岁是语言发展的关键时期,7岁前是智力发展的关键时期。 17、心身疾病:是指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过程中起重要作用的躯体器质性疾病和躯体性功能障碍。 18、心理应激:指个体在觉察需求与满足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整体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的多因素作用的适应过程。 19、心里紧张刺激与高血压、溃疡病、脑血管意外、心肌梗死、癌症等发病率的增高有关系。 20、精神分析学家Dunbar认为,至少8种如冠状动脉梗赛、高血压心脏病、心绞痛、心律失常、糖尿病等和人格特征有关。 21、如果生活变化过大、过多、过快和持续过久,就会造成适应新的困难,引起严重的心理应激,甚至损害健康。22、心理评估:是运用多种方法所获得的信息,对个体某一心理现象作全面、系统和深入的客观描述的结果。 23、心理测验按功能分为:智力测验、特殊能力测验、成就测验和人格测验。按组织方式分:个体测验、团体测验。 24、智力测验量表为法国比奈—西蒙1905年编制。 25、人格测验——艾森克人格问卷(EPQ),MMPI是世界上使用频率最高的心理测验由麦金利等编制,包括10个分量表和4个效度量表。洛夏测验由10涨墨迹图组成,主题统觉测验由20张有主题的图片(其中一张为白卡)组成。 26、心理治疗的特点:自主性、学习性。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小结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的交叉学科,研究心理因素在疾病中的规律,应用规律来维护健康和防治疾病。 健康与现代医学模式的关系:健康不仅是指没有疾病和虚弱,而应包括躯体、心理和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现代医学不仅要保证躯体健康,而且还要促进精神愉快和社会功能完好,两者是相符一致的。 医学模式:是指一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总体认识,并成为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 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主要特征:1.承认心理社会因素是致病的主要原因;2.关注与心理社会有关的疾病日趋增多的趋势;3.全面了解患者,尤其是其心理状态,是诊断、治疗的重要前提;4.心理状态的改变为机体的功能改变提供早期信息;5.应用心理治疗和心理护理是提高医疗质量的重要措施;6.良好的医患关系可以提高治疗效果 第二章基础心理学知识 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从低到高分为五个层次:生理性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需要:个体因缺乏或追求某种需求所引起的不平衡状态。 动机:一种由需要所推动的,引发和维持个体行为的内在心理倾向,是行为的直接动因。其核心作用是满足需要,使机体与环境保持平衡。 冲突:又称动机冲突,心理学上指个体心理上同时存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动机但不能同时满足,发生冲突并产生相应的挫折感和负性情绪状态。 挫折:指个体动机性行为由于主客观因素的影响遭到阻碍,同时伴有不悦、烦恼、沮丧等负性情绪的出现。 趋-避冲突:个体对同一对象既想接近又想回避,但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双趋冲突:个体对两个同时出现的动机均想接近,主观条件只能选择其一,由此而产生的心理冲突,伴有负性情绪。 第三章心理健康与病理心理 心理健康(心理卫生):以积极有益的教育与措施,维护和改进人们的心理状态,去适应当前和发展的社会环境。特点是:对象的广泛性、内容的广涵盖性、途径的多样性、目标的长远性。 病理心理:病理心理体现在三方面的失调:1.心理活动与社会环境的失调2.心理活动内部的失调3.心理活动稳定性的失调 第四章心理应激 应激:各种刺激作用于个体,使其生理或心理的内稳态受到干扰时,个体在多因素作用下出现的努力维持内稳态稳定的过程。应激是一种刺激/反应/过程。 心理应激:人对外界环境有害威胁、挑战经认知、评级后产生的生理、心理、行为反应。是个体在实际或认识上的要求(或需要)与满足这些需求的能力不平衡时倾向于通过心理和生理反应表现出来的作用过程。 GAS全身适应综合征:应激是机体对紧张刺激物的一系列非特异性的适应反应,主要局限于生理、生化方面的改变,称之为全身适应性综合征。 应激源:引起应激的因素,包括各种来自外界物质环境、人体内环境和心理社会环境等方面的因素。 应激的生理反应分期:警戒期、抵抗期、衰竭期 应激的心身中介机制:神经系统、神经内分泌系统、中枢神经递质系统、免疫系统 应激与疾病:心血管疾病、免疫相关障碍、溃疡和消化道疾病、癌症和神经元变性障碍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知识点总结

医学心理学【问答题】 1.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美国人本主义心理学家马斯洛提出需要的层次论。认为每个人都存在一定的内在价值。这种内在价值就是人的潜能或基本需要,人的需要应该得到满足,潜能应该得到释放。 ⑴生理的需要:生理的需要是个体生存必不可少的需要,具有自我和种族保存的意义。生理的需要在人类各种需要中占有最强的优势,当一个人被生理需要所控制时,其他的需要均会被推到次要的地位。 ⑵安全的需要:当人的生理需要获得一定程度满足之后,随之便产生新的需要,即安全的需要,以求免受威胁、免于孤独、免受别人的侵犯,满足需求获得安全感。 ⑶归属和爱的需要:归属的需要就是参加一定的组织,依附于某个团体等。爱的需要包括接受他人和给予他人爱的需求。归属和爱的需要缺失会抑制人的健康成长和影响到人的潜力的发展。 ⑷尊重的需要:尊重的需要是个体对自身价值的认同,包括自我尊重和他人尊重两个方面。一个人在人际交往中,如果得到社会认同,受到他人的尊重,就会产生自信、自强的心理体验,反之则会产生自卑、虚弱和无梦的感受。⑸自我实现的需要:在前四种需要获得满足的基础上产生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指个体的潜能和天赋得到充分的发挥。对于大多数人而言,自我实现的需要是人们追求奋斗的目标,只有少数人才能达到真正的自我实现。 2.现代心理生物学理论发展? 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发展,发展迅速的分子生物学和各种成像技术使人们对心理学的生物学基础有了更为直观和精细的认识。 ⑴遗传学的研究:早就已经表明很多精神疾病属于多基因遗传病,如抑郁症和精神分裂症。虽然基因治疗在精神疾病中的应用还处于非常初期的探索阶段,但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它有可能成为对付精神疾病的重要手段。 ⑵神经内分泌的研究:心理行为与神经内分泌调节之间的关系十分密切,其中由下丘脑、垂体和靶器官构成的几个轴起到了重要的调节作用。 ①下丘脑-垂体-甲状腺(HPT)轴:由下丘脑所释放的激素TRH对神经选的兴奋性和神经递质的调节,特别是对黑质-纹状体DA系统、中枢隔和海马带胆碱能系统的调节作用有些直接作用。 ②下丘脑-垂体-肾上腺(HPA)轴:由下丘脑释放的CRH,垂体释放的ACRH和外周器官肾上腺皮质释放的皮质醇都与应激调节有关。脑对应激的调节主要通过以下两条途径Ⅰ兴奋下丘脑-腺垂体-肾上腺皮质轴从而增加糖皮质激素的合成和分泌Ⅱ激活脑干青斑核交感神经-肾上腺髓质轴而释放儿茶酚胺。同时,脑边缘系统,如海马、内嗅皮质等也参与应激的调节。 ③下丘脑-垂体-性腺(HPG)轴:由HPG轴释放的性激素在个体出生后与心理和社会因素共同作用于性的发育。 此外生长激素GH,催乳素RRL,缩胆囊素CCK,血管紧张素VAP等也具有重要的神经内分泌功能,可能影响正常与异常的发生发展过程。 ⑶中枢神经递质的研究:目前研究证明Ach,NE,DA,5-HT,谷氨酸,GABA等经典的神经递质在正常和异常的心理活动中发挥了作用。 ⑷神经免疫学的研究:心理因素和神经-内分泌-免疫系统有很密切的关系。 ①神经内分泌系统对免疫功能起调节作用,尤其在机体应激过程中。神经激素和神经调节激素在应激的作用下影响着免疫功能的不同方面。 ②心理因素对免疫系统的影响很大:负性生活事件使恶性肿瘤发病率升高;很多重性精神疾病也常伴有免疫功能的改变;使用精神药物也可使免疫细胞数量和功能发生改变,对免疫功能起着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 ⑸脑影像技术:目前用于脑定位、脑功能及脑代谢研究的脑影像技术在认知神经科学、临床心理学和临床医学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⑹心理应激测试术MST:主要用于各系统的心理生理研究。 3.应激生理中介相关成分? ⑴交感-肾上腺髓质系统: 机体面对急性应激时,交感神经末梢释放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髓质释放去甲肾上腺素和肾上腺素,后者与受体结合引起器官功能和激活水平的变化。 ⑵自主神经系统: 经由下丘脑的调节,通过交感神经和副交感神经的平衡调节机体的放松和应激水平。没有紧急情况时副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紧急情况下交感神经活动处于优势。 ⑶下丘脑-垂体-肾上腺皮质轴: 受中枢神经系统调控。无应激情况下,肾上腺皮质激素对下丘脑释放促肾上腺皮质激素有直接的负反馈效应而达到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医学和心理学相结合而发展、建立的新兴交叉学科,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的关系。 健康: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品质的良好状态,健康的对立面就是疾病。 医学模式: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一定时期内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是哲学观在医学上的反映。 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范围: 研究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 研究心身相互作用关系及其机制。 研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 研究各种疾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 研究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心理学的主要流派: 精神分析学派:弗洛伊德 行为主义学派:华生、斯金纳 人本主义学派:马斯洛、罗杰斯生理、安全、归属与爱、尊重、认识、审美、自我实现认知心理学:奈瑟、西蒙 心理学基础 心理学:研究心理现象和活动规律的科学,主要研究人的心理现象。 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注意 心理过程情感过程基础情绪和情感活动 心理现象意志过程确定目标并克服困难 人格人格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信念、观念 人格心理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感觉与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应)知觉的特性: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注意的品质:广度、稳定性、分配、转移 情绪与情感的区别与联系: 区别:情绪:生物需要,低级的,人和动物,出现早,情境性、外显性、冲动性情感:社会需要,高级的,人,出现晚,稳定性、深刻性、持久性 联系:情绪是情感的基础,情绪是情感的具体表现,互相离不开。 意志的品质:自觉性、果断性、自制性、坚持性 人格:一个人的精神面貌,具有不同遗传素质的个体在不尽相同的社会环境中形成的,带有一定倾向的、比较稳定的心理特征的总和。 气质:表现在心理活动的强度、速度、灵活性等方面的典型的、稳定的动力特征。 希波克拉底:多血质、胆汁质、黏液质、抑郁质 性格:指人对现实典型的、稳定的态度和行为方式等方面的心理特征。 心理应激

医学心理学 考试复习要点

考试复习要点 考点: 一、医学心理学在现代医学中的地位 1、医学模式的转变 2、预防疾病战略转变 3、临床医疗工作的需要 4、改善医患关系 二、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和研究方法 1、研究对象是研究心理因素在人的疾病和健康及其相互转化过程中所起的作用 2、研究任务是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将心理学的理论与方法应用于医学,已达到防病治病和增进健康的目的 3、医学心理学的研究方法观察、实验、测验、评定评估等 心理测验法与评定量表法的优点和缺点有哪些? 【例题】关于医学心理学实验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正确的是 A只在实验室中完成B只以人为实验对象C只记录生物学指标D只在有目的的、控制某些条件进行E只使用现代仪器答案是D 三、医学心理学的发展历史及其学派 1、精神分析基本理论弗洛伊德将人的心理活动分为三个层次,即意识、前意识和潜意识。 正常人的心理活动大部分都是在潜意识中进行,因其不能进入意识领域,所以都得不到满足。他认为童年时压抑在潜意识中的心理冲突是引起各种心理障碍、心身疾病的根源。治疗原则是通过自由联想、释梦、催眠、移情等方法挖掘出其压抑的潜意识冲突,予以解释并在意识领域消除。 2、心理生理学理论坎农等认为心身是统一的,心理因素对健康及疾病产生的影响必须通过生理活动作为中介机制,生理中介是指通过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三个调节系统而对人体健康发生影响,如抑郁、愤怒、焦虑、紧张等负性情绪、不良认知或不健全人格将首先通过影响三大调节系统的活动而影响各内脏功能,产生各种心理障碍的躯体症状,或引起心身疾病。 3、行为学派理论巴甫洛夫、华生等认为,人一切行为、习惯、生活方式都是对外界刺激S的反应R,即通过学习得来的,又称学习理论,学习有三种类型:经典条件发射、操作和条件反射、社会观察学习。 行为学派理论认为,各种心理疾患和心身疾病的产生都是通过错误的学习而学习的条件反射。治疗的原则是通过不强化而使已建立的错误反射消失或消退。 4、人本主义理论马斯洛等认为,行为学派只研究行为,并把行为看作是对刺激的反应,只强调环境影响,而不重视对人的本性的研究,他认为人的本性是善的,是向上的,是要自我实现的。自我实现即是发挥个人各种潜能,如创造性、友爱、自尊、理想及对真善美公正价值的追求动力。自我实现即指人的这些潜能的充分实现。他们认为人的各种心理障碍和心身病症的产生都是自我实现受到环境的阻碍而不能实现的结果。治疗原则是降低期望值,增强应对环境的能力。 【例题】下列有关心理、行为障碍论述的观点中,符合精神分析理论的是 A错误的信念B错误的学习C潜意识中的冲突D三大生理中介紊乱E自我实现受阻答案是C 【例题】行为主义理论认为,行为、习惯、生活方式源于 A本能B潜意识C学习D人格E情趣答案是C 【例题】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认为A心身是统一的B在健康和疾病问题上应将人视为一个整体C心理因素、社会因素和生物因素都影响人体健康和疾病的发生D以上都

(完整版)医学心理学知识点[第四至六章]

第四章:主要理论流派 第一节:精神分析理论 精神分析学说又称心理动力理论,由奥地利维也纳的精神病医生西格蒙德?弗洛伊德在19世纪末创立。弗洛伊德经典精神分析理论的最重要的发现是潜意识,把人的心理活动分为意识、潜意识和前意识三个层次。 知识点:潜意识的相关概念 意识:是心理活动中与现实联系的那部分,能被自我意识所知觉。 潜意识:是指个体无法直接感知到的那一部分心理活动,主要内容是不被外部现实、道德、理智所接受的各种本能冲动、需求和欲望,或明显导致精神痛苦的过去事件,如已经被意识遗忘了的童年时期不愉快的经历、心理上的创伤等。 前意识:是指当时意识不到但随时可以意识到的那些心理要素,是意识与潜意识之间的缓冲地带。 知识点:人格的相关概念 精神分析学说认为,人格是由本我、自我和超我三部分构成。 本我:存在于潜意识深处,是人格中最原始的部分,代表人们生物性的本能冲动,主要是性本能(又称力比多)和攻击本能,人格的本我遵循“快乐原则”。 自我:是人格中最重要的部分,其活动遵循“现实原则”。“自我”在“本我”和“超我”之间起协调作用,使两者之间保持平衡。如果两者之间的矛盾冲突达到“自我”无法调节时,就会产生各种精神障碍和病态行为。 超我:类似良心、良知、理性。是在长期社会生活过程中,社会规范、道德观念等内化而成。其特点是能辨别是非、分清善恶,因而能对个体的动机行为进行监督管制,使人格达到完善的程度。它遵循“至善原则”。 知识点:性心理发展理论 精神分析理论认为,人的心理在性本能驱动和环境影响下,经历了五个发展阶段,形成了一些与各阶段相关的心理特点。心理的性指的是口腔、肛门、肌肉、生殖器和皮肤等部位的躯体感觉,不同的发展阶段,快感集中在不同的部位。 性心理发展的五大阶段为:口欲期(又称口腔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周岁之前)、肛欲期(又称肛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2—4周岁)、性器期(又称性蕾期,人格形成时间为4—6周岁)、潜伏期(又称活动期,人格形成时间为6—10周岁)、生殖期(又称青春期,人格形成时间为10—20周岁)。 知识点:自我防御机制 自我防御机制:是自我为了对抗来自本能的冲动及其所诱发的焦虑,保护自身不受潜意识冲突困扰,而形成的一些无意识的、自动起作用的心理手段。 压抑:是最基本的防御机制,就是通过压抑这些本能的冲动来保护自己,即强迫某些具有威胁的情感进入潜意识层面。 反向作用:通过采用某种与本能冲动的本来面目完全相反的行为,来伪装自己。 置换作用:是指将不能自我接受的欲望转移到其他各种各样的人和物身上,从而使原始冲动伪装或隐

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章绪论 掌握: 1、医学心理学:是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2、医学模式:是指医学的主导思想,包括疾病观、健康等,并影响医学工作的思维及行为 方式,使之带有一定倾向性,也影响医学工作的结局。 3、医学心理学的主要研究方法:1)观察法2)调查法3)心理测量法4)个案法 5)实验法6)相关研究法 熟悉: 1、医学心理学的开设目的: 1)培养医学生的整体医学观2)掌握一些医学心理学研究和实践方法 3)掌握应对和处理个人可能出现的人生难题的方法 2、几种医学模式的主要内容: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 模式。 3、医学模式转变的原因:1)死亡顺位与疾病谱的变化2)预防战略的转变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第一节认知过程 掌握: 1、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2、知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3、记忆:是人脑对过去经历过的事物的反映。 4、思维:是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识的高级形式。 5、感觉的分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嗅觉、味觉、皮肤觉 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6、知觉的分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错觉 7、记忆的分类: 按记忆的内容分类:形象记忆、逻辑记忆、情绪记忆、运动记忆 按信息加工方式和保持时间长短分类:感觉记忆、短时记忆、长时记忆 8、注意的分类:无意注意、有意注意、有意后注意 9、遗忘:对识记过的事物不能再认或再现,或是错误的再认或再现,称为遗忘。 10遗忘的规律:1)遗忘进程先快后慢2)遗忘的多少与记忆材料的性质和长短有关3)遗忘的多少与个体的心理状态有关4)遗忘与个体的学习程度和学习方式有关 11、思维的种类:根据思维方式:动作思维、形象思维、抽象思维 根据思维探索答案的方向:聚合思维、发散思维(求异思维) 根据思维的独立程度:常规思维、创造性思维 熟悉: 1、感觉的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2)感觉后像3)感觉的适应4)感觉对比 5)联觉6)盲人感觉的补充 2、知觉的特性:1)知觉的相对性2)知觉的整体性3)知觉的组织性4)知觉的理解性 5)知觉的恒常性 3、注意的特征:1)注意的广度2)注意的稳定性3)注意的分配4)注意的转移 了解: 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16页 2、思维的过程:20页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概要

医学心理学复习要点 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医学心理学 :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和疾病关系的学科。 心理现象 :包括人们的心理过程和人格特征。 健康 :WHO 把健康定义为人们身体、心理、社会适应和道德良好的状态,而健康的反面就是疾病。 生物医学模式:在医学发展的某一时期,医学界主要采用自然科学的“证实加推理"认识论和方法论来认识疾病和健康,因此,医疗活动也往往反映出明显的生物科学属性,故有人称其为生物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基本研究方法 : 观察法:通过对研究对象的科学观察和分析,探讨心理行为变化规律的的一种方法。调查法 :通过晤谈或问卷等方式获得资料,并加以分析研究。 心理测量法:一心里测验或评定量表作为心理或行为变量的主要定量手段,采用经过信度、效度检验的测验工具或量表已达到医学心理学临床和和科研工作的要求的一种方法。个案法:对单一案例的研究。 实验法:在控制的条件下观察、测量和记录个体行为的一种方法,是科学研究中因果研究的最主要方法。 相关研究方法:是考察两个变量之间是否有联系的一种研究方法与统计技术。 认知过程 :是心理过程中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 它是指人们获得知识或应用知识的过程, 或信息加工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它包括感知觉、记忆、思维、想象和语言等.

感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是个体最简单、最初级的心理活动. 知觉 :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 知觉的特性:相对性、整体性、理解性、恒常性. 知觉的种类:空间知觉、时间知觉、运动知觉. 错觉:在客观事物刺激作用下产生的对刺激的主观歪曲的知觉,是不正确的知觉。 思维 :人脑对客观现实概括的、间接的反映,是认知高级形式。 思维方式的分类: 动作思维:以实际动作或操作来解决问题思维,即思维以动作为支柱,依赖实际动作解决具体直观的问题。 1~3岁幼儿的主要思维方式. 形象思维:是利用具体形象解决问题的思维,思维活动依赖具体形象和已有表象。 3~6岁儿童的主要思维方式。 抽象思维:以抽象的概念的理论知识来解决问题的思维,是人类思维的核心形式。 想象 :人们对脑中已有表象进行加工改造并创造出新形象的过程。 意志 :人们自觉地确定目标,有意识地支配、调节行为,通过克服困难以实现预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马洛斯的需要层次理论: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自我实现的需要。 动机:引起和维持个体的活动,并使活动朝着一定目标的内部心理动力。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整理 第一章医学心理学主要理论 一、行为学习理论 行为:狭义:外部动作广义:外部动作、内脏活动、心理活动 医学意义:人类的个性可以被理解成是一系列习得性行为的综合。异常行为和正常行为一样,是通过学习获得,那么也可以通过学习而矫正,进而达到治疗的目的。创立了各种行为治疗方法。 1、经典条件反射(华生恐惧实验):某一中性环境刺激反复与非条件相结合的强化过程,最终成为条件刺激,引起原本只有非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行为反应。理论意义:一个中性刺激通过与无条件刺激配对,最后能引起原来只有无条件刺激才能引起的反应,这就是条件反射的形成。强调环境因素对行为的影响。 特点:强化(环境刺激对个体行为反应产生的促进作用)、泛化(反复强化使某些与条件刺激相近的环境刺激也引起条件反射)、消退(取消强化,条件反射可逐渐消失) 2、操作条件反射:某一种行为出现以后立即受到一种刺激,则该行为会因这种刺激的作用而发生相应的增强或减弱变化。 理论意义:操作条件反射重视行为结果对行为本身的作用 类型:正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积极刺激增加,则该行为增强)、负强化(行为的结果导致消极刺激减少,则该行为增强)、消退(行为的结果使积极刺激减少,从而使行为减弱)、惩罚(行为的结果使消极刺激增加,从而使行为减弱) 3、内脏操作条件反射:操作条件反射在内脏功能方面的体现 理论意义:通过内脏学习过程可获得对内脏的意识控制。 4、示范作用:人可以通过对—个具体模型(榜样)的行为活动的观察和模仿,学会这一种新的行为类型。具体过程:注意过程、保持过程、行为过程、强化过程 5、认知行为学习理论:将认知心理学和行为主义心理学理论相结合。强调机体本身的各种因素,如期望、认知评价以及信念、人格等

医学心理学章节整理版

医学心理学 第一章:绪论 熟悉:医学心理学概念、医学模式概念、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 主要特征 了解:西方医学与生物医学模式 第二章:心理发展与心理卫生 掌握:心理卫生的概念、心理健康的概念、乳儿期的心理卫生、婴儿期心理卫生、幼儿期心理 卫生、童年期心理卫生、少年期心理卫生、 青年期心理卫生、 熟悉:婴儿期的心理发展、胎儿期的心理卫生、幼儿期心理发展、童年期心理发展、少年期心 理发展、青年期心理发展、独生子女心理卫 生 了解:重要的学者、理论和代表性的作品、心理卫生的起源、心理卫生工作的特点、心理特征、 中年期心理卫生、更年期心理卫生、老年期 心理特征、老年期心理卫生、残疾人心理卫 生、妇女心理卫生、 第三章:心理需要、动机与挫折 掌握:需要层次理论、心理冲突、挫折的概念、防御机制的概念 熟悉:需要的概念、分类、动机的概念、诱因的概念、动机的分类、引起挫折的原因、挫折情 境下的心理反应、防御机制分类、常见防御 机制 了解:防御机制注意事项 第四章:应激以及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 掌握:应激的概念、全身适应综合征、心理应激反应的表现、日常努力、应激时的努力 熟悉:应激的基本过程、应激原的概念、应激原的强度评估、生理应激、心理应激、应激与健 康的关系、应激原、应激主体、应对的概念、 补充:认知的初级评价、次级评价、问题集 中性应对方法、情绪集中性应对方法、应激 性障碍的概念、与应激相关的心理障碍的概 念、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应激原的分类、应激的转归、应激性疾病、应激环境因素、应对的功能、常见的应对方 式、心理防御机制与应对的关系、心理防御 机制应对策略与健康的关系、应激性障碍的 鉴别诊断、治疗 第六章:心身疾病和心理生理障碍 掌握:心身疾病的概念、从生理反应到心身疾病的发展过程 熟悉:心身疾病与神经症的区别、心身疾病的心理因素、身体器官的脆弱性、心身疾病的预防、 心身疾病的诊断、心身疾病的治疗、原发性 高血压人格特点、冠心病危险因素、A型人格了解:心身疾病范围、患病率、心身疾病的研究途径、当前心身疾病研究的特点与主要观点、 从生理反应到心身疾病的变化途径、原发性 高血压防治、冠心病防治、消化性溃疡、支 气管哮喘、糖尿病、肥胖症、紧张性头痛和 偏头痛、癌症、胃肠道功能紊乱、功能失调 性子宫出血、皮肤病 第七章:进食障碍 掌握:进食障碍的概念 熟悉:进食障碍的多因素模型、神经性厌食病因、临床表现、诊断、神经性贪食病因、临床表 现、诊断、神经性呕吐临床表现、诊断 了解:神经性厌食流行病学、治疗、预后、神经性厌食鉴别诊断、治疗、预后、神经性呕吐鉴 别诊断、治疗 第八章:睡眠与睡眠障碍 熟悉:睡眠障碍的概念、正常睡眠的时相和特点、睡眠的生理意义、失眠的概念、失眠的原因、 临床表现、诊断与鉴别诊断、治疗、睡眠呼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整理 第一章绪论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新兴的交叉学科,它结合了医学和心理学的知识,研究心理现象与健康、疾病之间的关系,解决医学领域中的心理和行为问题。心理是脑的机能,是客观现实的反应。 医学模式是特定时期内人们对疾病和健康的基本看法与态度,是医学发展的指导思想。模式转变经历了神灵主义医学模式、自然哲学医学模式、生物医学模式,最终转变为现代的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 现代医学模式是以生物、心理和社会三个方面相互作用为基础的医学模式。 医学心理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研究范围包括心理或行为的生物学和社会学基础及其在健康和疾病中的意义、心身互相作用及其机制、心理社会因素在疾病过程中的作用规律、各种疾

病过程中的心理和行为特征及变化规律、以及如何将心理学原理及技术应用于人类的健康促进及疾病防治。 医学心理学是一门交叉学科,既是基础学科,也是应用学科。 心理学主要有精神分析学派、行为主义学派、人本主义学派和认知心理学派等不同的理论流派,代表人物包括XXX、XXX、XXX等。每个流派都有自己的观点和理论。 心理学的研究方法包括实验法、观察法、问卷法、访谈法等。 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感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而知觉是对感觉的进一步深化,反映事物的整体属性及外部联系。知觉的特性包括选择性、整体性、理解性和恒常性。

注意是人脑对一定客观事物的集中反映,注意的品质包括广度、稳定性、分配和转移。 记忆是信息在人脑中储存的过程,根据储存时间的长短可以分为感觉记忆、短时记忆和长时记忆。感觉记忆只能储存几秒钟以内的信息,短时记忆可以储存1分钟以内的信息,而长时记忆则可以储存更长时间的信息。 不受心理障碍和疾病的影响,能够积极应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压力。 3、心理障碍的概念:指由于心理、生物、社会等多种因 素引起的心理功能异常,表现为情感、认知、行为等方面的异常,影响个体的生活和社会功能。 4、常见的心理障碍: ①抑郁症:情绪低落、失去兴趣、自责、无助感等。 ②焦虑症:紧张、害怕、恐惧、不安等。 ③强迫症:强烈的、不合理的想法或行为,导致个体无法控制。 ④创伤后应激障碍:经历过创伤事件后,出现反复的回忆、梦魇、恐惧等。 ⑤精神分裂症:幻觉、妄想、言语和情感的混乱等。

医学心理学知识点总结

第一次第二章心理学基础 一、心理学概述 第一节、认知过程第二节、情绪和情感过程第三节、意志过程第四节、人格 (一)心理学与心理的概念 1. 心理学 ●心理学是阐释灵魂的学科。●心理学是研究心理活动的科学。●心理学是研究行为的科学 ●心理学是对行为与心理历程的科学研究,是研究心理现象发生、发展和活动规律的科学。 2.心理 (1)心理是脑的功能:现代科学研究表明,脑产生心理现象的方式是反射。反射是有机体借助神经系统对内外刺激的有规律的反映。大脑是通过神经系统的活动对人的心理、行为进行控制的。 (2)心理是客观现实的主观反映:所谓客观现实,是指不依赖主体而存在的一切事物,包括自然现实和社会现实。其中,社会现实对人的心理具有决定性的制约作用。心理学研究表明,人之所以有人的心理是因为人生活在人类的社会环境之中;如果脱离了人类的社会生活,即使有健全的人脑,也不可能产生人的心理。 心理学研究的对象:◆心理活动●心理过程:◇认识过程——感觉、知觉、记忆、思维等;◇情感过程◇意志过程 ◆个性:◇个性倾向性——需要、动机、兴趣、理想、信念;◇个性特征——能力、气质、性格 第一节认知过程(cognitive process) 认知过程是心理过程中的最重要和最基本的部分。是指人们获得或应用知识的过程,是情绪、情感过程和意志过程的基础。 一、感觉与知觉 (一)感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的反映。 感觉的作用包括:(1)感觉为人们提供了内外环境的信息;(2)感觉保证了机体与环境的信息平衡;(3)感觉是一切较高级的较复杂的心理现象的基础 2.种类:外部感觉——视觉、听觉、味觉、嗅觉、皮肤觉;内部感觉——运动觉、平衡觉、内脏感觉 3.特征:(1)感受性和感觉阈限 感受性:感觉的敏锐程度,是感觉器官对刺激的感觉能力。感觉阈限:衡量感觉能力的客观指标。 每种感觉都有绝对感受性与绝对感觉阈限以及差别感受性和差别感觉阈限。 绝对感受性:人们对最小强度的刺激的感觉能力。绝对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绝对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差别感受性:刺激物之间最小差异量的分辨能力。差别感觉阈限:刚刚能够引起差别感觉的最小刺激强度。 差别感觉阈限越小,则感觉越灵敏,感受性越高。 感受性←→感觉阈限,绝对感受性←→绝对感觉阈限,差别感受性←→差别感觉阈限(反比关系) (2)感觉后像当刺激作用于感受器停止以后,感觉并不立刻消失,而是逐渐减弱,这种感觉残留的现象叫做感觉后效。在各种感觉中,痛觉后效特别显著,视觉的后效也很显著。视觉的后效即是视觉后像。一般来讲,刺激的强度越大,时间越长,后像的持续时间也越长。 (3)感觉的适应由于刺激物对感受器的持续作用使感受性发生变化(感受性提高或降低)的现象,就是感觉的适应。 •如:明适应和暗适应;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入鲍鱼之肆久而不闻其臭。 (4)感觉对比(感觉的相互作用) 同一感觉器官由于不同刺激物的作用,会使感觉在强度上和性质上发生变化,这种现象叫做感觉对比。 (5)联觉当一种感觉器官受到刺激而产生一种特定感觉的同时又产生另外一种不同的感觉。 (6)感觉补偿当人们的某种感觉缺失后,其他的感觉会高度发展起来弥补其缺失的感觉功能,这种现象叫做感觉的补偿。(二)知觉 1.定义:是人脑对直接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整体属性的反映。感觉——组织——辨认与识别 2.特性:(1)组织性(2)恒常性(3)知觉定势 (1)知觉的组织性——对感觉信息进行组织加工的过程。1)知觉的整体性2)知觉的选择性3)知觉的理解性 1)知觉的整体性知觉系统具有把感觉到的个别特征、个别属性整合为整体的功能,这就叫知觉的整体性。 “主观轮廓”:人们倾向于将缺损的轮廓加以补充使知觉成为一个完整的封闭图形。 在客观上并不存在而由主观认识产生的轮廓称为主观轮廓 2)知觉的相对性(知觉的选择性) 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由于经验的作用,人们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知觉对象,即知觉的选择性。 3)知觉的理解性:在对感觉信息的整合过程中,人们往往借助经验辅助对当前信息的理解,以便形成清晰、完整的知觉。在知觉事物时,不仅依赖于当前的信息,还要根据自己过去的知识经验来理解它,给它赋予一定的意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