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

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6.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应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导管的正确连接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通过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规范操作,做好监护,加强环境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患者因为人为原因而发生的意外。严格执行机械通气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机械通气管理制

度,并严格执行。包括规定机械通气的适应症和禁忌症、机械通气导管的选择和固定方法、护理措施等。同时,医务人员要加强对机械通气的培训,熟悉机械通气的操作技巧,提高护理质量和安全意识。

定期检查机械通气设备:定期检查机械通气设备的连接件、管道和固定带的状态,确保其正常运转,杜绝因设备故障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同时,医务人员要及时更换或修复使用状态欠佳的设备,保障设备的完好性和安全性。

加强患者的心理疏导:机械通气患者由于失去自主呼吸功能,可能会感到无助、焦虑和紧张。医务人员应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向他们解释机械通气的必要性,提供心理疏导,稳定患者的情绪,减少患者出现自行拔管的行为。

提供适当的镇静与镇痛:机械通气患者可能会面临疼痛和不适等问题,这可能会增加患者试图拔管的意愿。因此,医务人员要根据患者的状况,进行适当的镇静与镇痛,缓解患者的疼痛和不适感,增加患者的耐受性,减少不必要的拔管行为。

合理固定导管:导管的固定是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手段之一。医务人员应根据患者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方法,如使用导管固定带、闭孔法等,并定期检查固定带的松紧情况,确保固定效果良好。

严密监测:机械通气患者应进行严密的监测,包括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心率、血压等指标的监测。医务人员应密切关注

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机械通气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的评估对于发现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很重要。医务人员应定期评估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如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等,并及时记录。同时,要密切关注患者的意识状态,如意识清醒度、焦虑、疼痛等,并通过必要的措施来减轻其不适感。

定期进行导管的检查和置换:机械通气导管的检查和置换是非常重要的,可减少导管损坏或脱落造成的非计划性拔管。医务人员应定期检查机械通气导管的完整性,并在必要时进行置换,确保导管的安全可靠性。

总结: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中的常见并发症,会对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为此,医务人员应加强对机械通气患者的护理和管理,建立完善的机械通气管理制度,提供适当的心理疏导和镇静镇痛措施,加强设备的检查和维护,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和意识状态,定期检查和置换机械通气导管,加强与患者及家属的沟通等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保障患者的生命安全和护理质量。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其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插管被意外拔除。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引发呼吸暂停、缺氧和心血管事件等危险并导致患者生命威胁。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认识到可能导致该现象的多种原因,以便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原因和非机械原因两类。 机械原因是指与插管设备或操作相关的原因,常见的有: 1. 不适当的气管插管:插管过深、过浅或插管固定不当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在插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插管的深度合适, 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固定插管。 2. 患者活动导致拔管:有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的咳嗽、呕吐或意识不 清等情况,这些活动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拔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引起拔管的活动,如控制咳嗽、维持意识清晰等。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固定带并按照正确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定期检查 固定带的状态,及时调整。 2. 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例如气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声带水肿或声带闭合不 全等,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如定期吸痰、及时处理声带 水肿等。 3. 患者自行拔管:患者由于不适、疼痛或意识不清等原因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 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医护人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进行规范的插管操作: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掌握适当的插管技术 和操作规范。 2.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固定状态: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及固定带的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松动或脱出的情况。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目前临床使用的管道种类繁多,包括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和胸管等。这些管道具有不同的功能,常用于治疗和观察病情,被称为“生命的管道”。作为临床护士,我们必须管理好这些管道,尽可能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司其职。 非计划性拔管(UEX)是指任何意外或被患者有意拔除管道的情况。通常包括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以及因导管质量问题和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拔管。今天,我们将讨论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和综合性管道。供给性管道通过管道将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和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命管”。例如,深静脉置管由于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

通路,因此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和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通过专用管道引流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和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和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ICU非计划拔管原因及防范措施

.ICU非计划拔管原因及防范措施 一工作人员应急能力不强 (1)原因:1.缺乏工作经验,专业理论及基础知识,对危重病人的评估能力差. 2.不能熟练地使用抢救仪器,救护技术不熟练. (2)预防措施:1.新进ICU工作的护士应进行短期规范化培训,使其掌握各种仪器的使用方法,常见疾病的观察要点与方法,危重病人的抢救技术等. 2.高年资护士做好传,帮,带工作. 3.护士长督促低年资,新进ICU的护士加强专业理论和基础知识 方面的学习,要求她们苦练基本功. 4.经常组织护士学习新知识,新业务,新技术,并定期对她们进行 理论,监护水平,护理技能,应急能力的考核. 二.窒息 (1)原因:1.气管插管病人湿化不够,吸痰不及时,痰痂堵塞. 2.喉头痉挛. 3.无力咳嗽. 4.大量咯血. 5.呕吐物误吸. (2)预防措施:1.充分湿化气道,吸痰及时,方法正确. 2.大量咯血时病人头侧向一侧,如血压稳定,取头低足高位,及

时除去血块,血液. 3.病人呕吐时头侧向一侧,及时清除呕吐物. 4.床边备吸引器及其相关用物. 5.正确判断窒息原因,对因处理,如血痂,痰痂等引起的气管插 管堵塞,可用气管插管内芯条疏通,再吸引,无 1.法疏通者更换气管插管.如其他原因引起者,则头侧向一 侧,紧急吸引,保持气道通畅.必要时行气管切开. 三.口头医嘱多 (1)原因:1.抢救病人多,医生来不及开书面医嘱. 2.医生不在科室,电话口头医嘱. 3.夜间护士呼叫值班医生,但医生不愿意起床开医嘱. (2)预防措施:1.抢救时口头医嘱,护士必须复诵一遍,抢救结束后,护士应督促医生及时补开医嘱. 2.一般情况下不执行口头医嘱. 四监护仪器故障 (1)原因:1.设备不合理. 2.电源未接上. 3.元件损坏,保险丝断,机内积灰多. (2)预防措施:1.熟练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合理设置报警范围.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

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6.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应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导管的正确连接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通过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规范操作,做好监护,加强环境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患者因为人为原因而发生的意外。严格执行机械通气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机械通气管理制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荐读】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聊城市第二人民医院 目前临床常用的管道有很多,例如胃管、尿管、深静脉置管、各种外科腹部引流管、胸管等。它们分别具有不同的功能,常作为治疗和观察病情的手段和判断预后的依据, 被称为“ 生命的管道”。作为临床护士,必须要做到管理好这些管道,尽量降低非计划拔管的发生率,使其各置其位,各司其责。 非计划性拔管(UEX)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今天,我们就来聊一聊非计划拔管的原因分析及预防措施。 临床上常见的管道可以大致分为以下四类:供给性管道、排出性管道、监测性管道、综合性管道。 供给性管道是指通过管道把氧气、水分或药液补充到体内。如:静脉输液管道、氧气管、鼻饲管、深静脉置管等。在危重病人抢救时,这些管道被称为“生

命管”。如:深静脉置管由于它保留时间长、输液种类广泛、导管弹性好,以及能在短时间内建立安全、迅速、可靠的血管通路,所以在临床输血、补液、完全胃肠外营养(TPN)、中心静脉压(CVP)监测、危重患者抢救等方面被广泛应用。 排出性管道是指通过专用性管道来引流出体内的气体和液体等,常作为治疗和判断预后的指标。如:胃肠减压管、胸腔闭式引流管、留置尿管、各类外科手术引流管等。例如:胸腔闭式引流管可以引流胸膜腔内的积气、积液、重建负压、促进肺复张;同时观察引流液的量、性质和颜色可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依据。 监测性管道是指放置在体内的观察哨和监护站,监测病情变化的管道。如:上腔静脉导管、有创动脉置管等。例如:上腔静脉导管不仅可快速补充液体,还可用来测量中心静脉压,表明右心前负荷,对指导补液和调节输液滴速有重要的意义。 综合性管道是指具有供给性、排出性和监测性功能,在特定情况下发挥特定的功能。如:胃管有三重作用:1.在昏迷或下颌骨折时,可作为鼻饲管喂饲;2.在胃肠手术后, 可作为胃肠减压管,吸出胃肠内的气体和液体,减轻病人的腹胀、腹痛等不适;3.当上消化道出血时,胃管可监测引流液量、性质和颜色可判断出血的速度和量。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插管;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不良事件原因分析及整改措施 一、主要原因: 1、低年资护士风险评估意识不足。 2、护士评估不到位,导管滑脱预见性差。 3、导管固定方式不妥当。 4、患者及家属的健康宣教依从性差。 5、患者及家属对导管滑脱的危害认识不足。 6、患者烦躁不安,配合度差。 7、患者年龄大,导管置入后导致舒适度差。 二、整改措施: 1、导管小组联络员每月对科内导管护理质量进行一次质控并在科内小组会议上反馈,实现质量持续改进。 2、及时发现患者的心理因素并给予及时的疏导,加强家属的宣教,提高依从性。 3、提高家属的依从性以及责任心,特别是陪护人员要重视。 4、妥善固定导管,尤其做好导尿管及胃管的二次固定,发生导管不良事件及时上报大科及护理部。 5、神志不清患者可以与医师交流,给予适当的镇静。 6、正确进行导管风险评估,导管滑脱高危人群的床位要悬挂“防导管滑脱”警示标识,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防滑脱措施。 7、充分评估病人,对有躁动倾向的病人提前做好保护性约束或防拔管手套使用,必须经过护士同意后方可解除。 8、每一班护士交接班时要不厌其烦向患者宣教各导管的重要性及导管滑脱的危害性,使患者及家属能主动配合。 9、导管标识上记录导管刻度(置入刻度或外露刻度),并将刻度纳入床头交接班的内容,发现刻度与上一班不相符及时汇报医生并遵医嘱处理。 10、护理导管拔出后要在护理记录单上记录“遵医嘱拔除xx导管,导管完整。” 11、告知患者家属(留置导管者)必须24小时陪护在患者身边,尽量留年轻人防护,若有事要离开患者,必须留有护工陪护并告知护理人员。 12、巡视工作落到实处,尤其是夜间要勤巡视,提高防范意识。 13、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的能力,提高其预见性,及时采取防范措施,避免不良事件的发生。 14、病人出现病情变化与医生沟通及时处理。

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ICU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插管意外脱落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除,也包括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导致拔管。非计划性拔管一旦发生,可能造成患者损伤、住院天数延长、费用增加,甚至危及患者生命;还使重新插管率增加,也增加了院内感染的机会。探索护理人员应认真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防范措施,确保患者置管安全。探索ICU患者气管插管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及护理措施方法:对我科非计划性拔管临床资料进行回顾. 标签:ICU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护理防范 1 基本资料 我院ICU病房2014年1月-2014年8月共发生非计划性拔管20例。 2 总结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1)意识不清躁动不安,此为患者拔管的重要原因。 (2)缺乏充分镇静。 (3)缺乏有效固定,患者面部油脂汗渍,使胶布粘性减弱。 (4)缺乏有效约束,可通过移动身体,摇晃头部,挣脱约束带而拔管。 (5)医护人员操作不当,解开约束带翻身时患者瞬间将导管拔出。翻身时带机患者,呼吸机管路没固定好,外力牵拉,导管滑出。 (6)机械通气不合理。 (7)健康宣教不到位。 (8)护理人员临床工作经验不足 護理措施 (1)为患者提供舒适的治疗环境病房温湿度适宜,操作时动作轻柔,降低监护仪器的报警音量,及时查找报警原因并消警。夜间在不影响治疗护理的前提下关闭吊灯。 (2)合理有效的使用镇静止痛剂术后疼痛患者积极给予止痛处理。对经口气管插管或留置胃管、烦躁不安的患者,根据情况适当给予镇静剂,以减轻插管对咽喉部的刺激所引起的不适。

(3)合理的导管固定经口气管插管的患者,用纱布包好牙垫,先将牙垫和气管插管用丝绸胶布缠绕2-3圈,然后用两根丝绸胶布分别固定与脸颊,必要时用敷贴贴与脸上,如躁动可用带子固定绕头部固定与耳后。胶布每日更换,如有油渍、潮湿及松脱应及时更换,每班检查记录插管深度。定期检查连接是否紧密. (4)有效的约束对有拔管倾向的患者适当的肢体约束十分重要。约束时应向患者及家属做好解释,说明约束的原因、目的及重要性,以取得理解与配合。约束的肢体应处于功能位,松紧适宜。 (5)规范操作程序在执行医疗护理操作时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对使用呼吸机的患者,翻身时需两人配合,先将呼吸机管路从支架上取下,动作不宜过猛,做到翻身前固定,翻身后检查。 (6)根据需要选择正确的呼吸机模式。 (7 )有效的心理沟通对入住ICU的患者,耐心向其介绍环境,减轻病人的生疏恐惧感。对无法用语言交流的,可用点头、眨眼、写字、手势等方式进行,而且本科室还制作了图片、画板、带哨音的小玩具,取得患者的信任,使其更好地配合治疗。 (8).加强业务培训与管理对ICU护士特别是年轻护士,新入科后都要进行预防意外拔管的相关知识培训,规范技术操作,掌握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技巧 4 小结 ICU非计划性拔管是临床风险管理不可忽视的重点问题之一,它直接关系到患者的安全和有效治疗。提高护理质量,护士在护理过程中加强责任心气管插管患者的护理和监护工作,降低从置管率,减少护理医疗纠纷,确保患者的生命安全。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导管意外脱落、患者未经医护人员同意将导管拔除、医护人员操作不当所致的拔管,分为自行拔管和意外脱管。在我国,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达到15.5%。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可能造成病人机体组织损伤、增加病人痛苦、增加医患矛盾、增加护患矛盾、延长患者住院天数、增加患者经济负担,甚至会危及病人生命,所以非计划拔管已成为临床必须重点监控与防范的安全指标。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夜间,当班护理人员年资较低,患者自行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分析 患者自身因素 绝大多数非计划性拔管出现在夜班和晚班,出现这种情况有部分原因是夜间患者的迷走神经较为兴奋,患者进入心率下降、呼吸减缓的睡眠状态,患者意识也较为模糊。同时,部分患者依从性较差或情绪焦虑,认为插管不舒服、没必要,而进行自行拔管。 导管放置不当 气管插管等导管的放置过程需要穿过患者的咽部、气管、食管等部位,如果操作手法不细致,容易划伤这些部位

的黏膜,让患者痛苦,从而出现消极情绪,不利于后续治疗。 导管固定不当 临床上常用的导管固定方法为医用胶带固定、透明贴固定等,这些方法虽然易于操作但也存在如下弊端: ①黏性不足,在患者活动时易被扯落。 ②某些医用胶带长时间贴于患者皮肤,引起过敏,导致患者瘙痒、疼痛。 ③胶带黏贴部位错误,易被患者的呕吐物、分泌物污染。 护理人员因素 ①夜班、晚班等出现非计划性拔管数较多的时间段,往往值班护士年资较低,缺少临床经验,无法对某些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因素进行正确的预估及处理,也无法正确判断哪些患者是非计划性拔管的高危病人。 ②夜晚班值班护士较少,没有办法照顾到每一位患者。 ③护理人员较疲惫,工作热情不高涨,容易忽视患者的拔管行为。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对策分析 患者方面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施

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分析与整改措 施 分析非计划拔管不良事件的原因并提出整改措施 患者及家属因素: 患者可能会因为舒适度改变而自行拔除导管,特别是65 岁以上的老年患者和陪护人员,他们对防拔管宣教的依从性差,不能充分认识意外拔管的危害性。晚夜班家属处于熟睡状态,对患者看护连续性中断。烦燥不安的患者可能会无意识控制并自行拔管。家属为了促进患者舒适,可能会自行放松约束。 护士因素: 意外拔管发生时段主要集中在晚夜班及中午繁忙时段,小夜班时段相对繁忙,凌晨时段相对疲乏,测体温较多,有巡视不到位现象,不能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健康宣教力度不够,对宣教效果缺乏跟踪,未使患者及陪护人员充分认识到管道留置的重要性。约束带使用松紧不适宜,效能降低。导管固定欠妥,易滑脱。防拔管手套未充分使用,增加患者自行拔管机会。操作流程执行不规范,如导尿操作前未检查气囊有无漏气、气囊

注水操作不规范等,致导尿管自行滑脱。部分护理人员晚夜间自律性不够,心理上自我放松对患者的巡视观察,致患者夜间意外拔管频率增加。护士对意外拔管高风险患者预警不足,未进行动态评估,尤其是对家属陪护不力的患者,未重点交接,缺乏预见性护理。 管理因素: 晚夜间及其它非办公时段工作督查不到位。对病区重点患者缺乏预见性管理。管道质控组督查力度有待加强,病区管道小组联络员未充分履职。导管护理培训不到位。 其他因素: 导尿管等材质可疑存在问题。 整改措施: 1.引流导管处置: 记录导管刻度,并将刻度纳入床头交接班内容,发现刻度与原始记录不相符及时汇报医生并处理。妥善固定,包括引流袋、负压吸引球等,预防受重力作用引起滑脱。重视患者不适,

非计划性拔管原因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患者方面a意识不清b患者病情c患者年龄d患者心理e疼痛应激f其它因素 2.医护方面a忽略舒适的插管途径b缺乏有效的肢体约束c缺乏有效的导管固定 d护理操作不当e镇静剂使用不当f护理人员编制不足g缺乏拔管的评估意识 3.时间方面 4.导管方面 非计划性拔管的护理对策: 1加强技术的培训 2.制订管理方案: 1、镇静。烦躁患者按医嘱给与适量的镇静剂,进行镇静评分,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但是,单纯的镇静镇痛又难以保证始终处于一定的镇静深度,反而会使医护人员对UEX 的发生放松警惕。 2、约束。用约束带适当约束病人双手,有效的肢体约束,防止病人自主拔管。我们还要改良现有的约束带。单纯的约束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会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而且约束很难保证患者完全丧失拔管的能力,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但许多患者采取头高位,患者可以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 3、宣教 大多置管的患者是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的。我们应尽可能通过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对其进行相关宣教以及相关措施,从患者角度了解可能存在的拔管因素并及早预防拔管。向患者置管的目的,说明配合治疗的重要性,鼓励并增强病人的信心,减轻患者的心理压力,指导患者配合。 4、在进行护理操作:翻身、搬运时,先进行评估,避免意外拔管。在各种护理、治疗操作处置、检查时应有专人妥善保护导管, 操作完毕均要将 管道固定牢靠才可离开。 5、各种管道的标识、刻度。有刻度的记录刻度,没刻度的用油笔做个标记或度量外露长度。及时发现管道有无脱出。 6、管道的固定方法。尿管不要固定在躁动侧,应选择偏瘫侧。用多条胶布固定。固定管道留有一定的活动空间, 防止患者燥动时导管发生滑脱。呼吸机支架固定: 呼吸机管道连接气管导管后要有一定的移动度, 避免患者头部大幅度活动时将导管拔出。支架与呼吸机管道的固定衔接处应尽量靠往呼吸机方向,以保证呼吸机管道应在一定范围内能随患者头部活动而动。 7、交接班 正确固定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每日检查并及时更换,固定用胶布或固定带。每班护士交接班时应注意检查管道的插管深度和导管的固定状况,对烦躁或意识不清的患者应特别关注 3加强护患沟通

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 概述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医疗护理过程中,患者的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意外脱落或者被他人误操作所导致的拔管。这种意外情况可能造成患者窒息、缺氧甚至死亡等严重后果。为了有效预防和应对非计划性拔管,健康机构和护理人员应采取适当的措施进行保护和监测。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 非计划性拔管可能有多种原因,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激动或不安:患者身体不适、情绪波动或使用镇静剂过量可能导致患 者移除气管插管或气管切开导管。 2.误操作:由于医护人员的疏忽或非专业人员的误操作,可能不慎拔除 插管或导管。 3.设备故障: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导管的材质和固定方式可能有缺陷, 导致意外脱落。 4.意外碰撞:患者可能因为摔倒、撞击等意外事件导致拔管。 5.特殊情况:如痰液粘稠、痰栓、呼吸道梗阻等特殊情况,可能导致患 者用力咳嗽或突然挣扎,从而拔出导管。 防止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以下是常见的保护措施: 1.定期检查:定期检查患者的插管或导管的牢固性,特别是在移动或者 转身时,要留意是否松动或错位。 2.监测设备:使用适当的监测设备,如呼吸机、氧气饱和度监测仪等, 及时发现异常信号或指示,以便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3.家属宣教:向患者的家属详细介绍插管或导管的作用、风险以及如何 妥善照顾患者,加强对家属的意识教育。 4.镇静剂管理:针对焦虑激动的患者,使用适当剂量的镇静剂,以减少 插管或导管脱落风险。 5.设备维护:保持插管或导管设备的完好状态,定期检查设备的使用寿 命和固定装置,发现问题及时更换或修复。 应对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如果发生非计划性拔管,以下是一些建议的应对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没有得到医疗工作者充分评估和决策的情况下,患者因为各种原因而被拔掉呼吸机的情况。非计划性拔管有时会导致患者自救呼吸能力下降,进而导致严重的呼吸困难和死亡。因此,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是医疗工作者需要重视的问题。本文将分析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1.患者的行为原因 患者的行为是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患者可能会拔掉呼吸管来维持他们对自身控制权的感觉,或者因为精神状态不好,不理解或不愿接受治疗,或者因为意外地被医生误诊为可以拔管了。 预防措施:在接受治疗前对患者的合理评估是非常重要的。医护人员要对患者进行详细的交流,了解他们的情况和需求,并适当地向他们解释治疗的必要性和风险。此外,医护人员应该定期检查患者的呼吸状态和精神状况,以及洞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如果患者需要拔管了,则应在医护人员的指导下进行正常拔管,以减少不必要的风险。 2.呼吸机设备和管路原因 呼吸机设备和管路可能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呼吸机开关故障、呼吸机管路脱落、气囊破裂等故障都有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措施:在确保呼吸机设备和管路可靠性的基础上,通过对呼吸机设备的监测和定期维护,以及增强呼吸机使用者对管路有效性的认识,可以避免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3.医疗因素 医疗因素,包括诊断、治疗和病情监测等方面,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错误的诊断和治疗方案,甚至是缺少严密的病情监测,都可能导致患者呼吸状态的恶化,最终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预防措施:强调对患者病情的严格监测和追踪,以及患者治疗方案的定期评估,是避免非计划性拔管带来的后果的基本途径。医护人员应该根据患者的症状和化验结果及时调整诊断和治疗方法,及时调整治疗计划。此外,为了及时发现患者病情的变化,医护人员应该依靠科学的病情监测工具并严格遵循治疗计划。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对于减少患者死亡率和缩短住院时间都有着重要的作用。医护人员应该深入了解非计划性拔管的各种原因,并依据实际情况,积极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提高患者治疗效果和医疗质量。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引言 在医院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中,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常见但严重的并发症。非计划性拔管指的是患者在未经医疗人员允许的情况下,意外地或因其他原因导致气管导管或人工气道拔出。这种情况会给患者带来严重的危害,甚至可能威胁生命。对于手术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其原因,并制定有效的预防措施,以减少这一并发症的发生。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1 患者因素 患者因素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重要原因之一。患者可能因为焦躁不安、烦躁或意识不清而主动拔管;或者咳嗽、呕吐、窒息等意外事件导致气管导管拔出。 1.2 医疗设备因素 一些医疗设备的问题也会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比如气管导管位置不佳、气囊漏气、气囊充气不足等;在患者移位或翻身过程中,错误的操作也可能导致气管导管意外拔出。 1.3 护理操作因素 护理操作的不当也是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之一。护理人员操作疏忽,没有注意到气管导管的异常情况;或者在气管导管固定带的固定不够牢固,患者随意移动时导致气管导管脱落。 1.4 应激和疼痛 手术后患者身体疼痛和精神压力较大时,会出现焦躁不安、烦躁不安的情况,从而增加了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 1.5 人为因素 一些医护人员操作不当、值班疲劳等因素也可能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二、预防措施 2.1 加强患者观察

在手术患者气管导管拔管后,要特别注意患者的精神状态和呼吸情况,一旦发现患者焦躁不安、烦躁或出现窒息症状,及时进行处理。 2.2 定期检查气管导管 定期检查气管导管的位置是否正确、气囊是否漏气、固定带是否牢固等,确保气管导管的正常使用。 2.3 安全固定气管导管 在手术过程中要增强气管导管的安全固定,选择适合的固定带,并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固定。 2.4 加强患者宣教 对于手术患者,要加强气管导管使用的宣教,告知患者气管导管的重要性以及不允许私自拔管的危害,提高患者的自我保护意识。 2.5 减轻疼痛和焦虑 手术后要积极控制患者的疼痛感和焦虑情绪,尽量减少因此引起的焦躁不安和烦躁情况。 2.6 强化医护人员培训 加强医护人员的相关知识培训,提高操作技能,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 2.7 加强团队配合 在手术室和重症监护室,要加强团队协作,密切配合,共同关注患者的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异常情况。 结论 非计划性拔管是一种严重的手术并发症,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我们需要深入分析导致该情况发生的原因,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尽量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通过加强患者观察、定期检查气管导管、安全固定气管导管、加强患者宣教、减轻疼痛和焦虑、强化医护人员培训和加强团队配合等措施,可以有效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保障手术患者的安全和健康。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