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 UEX)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导管、T 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置管等;另外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所有带管患者入院或转入后2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初始评估,填写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单(见附表1)。评分≥15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

(二)评估时间及频次:对留置各种管路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风险初始评估:评分<10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低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低危”警示牌,没有病情变化无需再评;评分11~

14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中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中危”警示牌,每周至少评估1次;评分≥15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床头放置“防脱管高危”警示牌,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患者有特殊情况和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

(三)患者转科时此表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继续填写记录。

三、制定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1、一旦出现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告知患者根据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患者得分处于哪一种危险状态,引起家属重视。

2、护士长在24 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

3、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非计划脱管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4、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管路的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

(二)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措施

1、各种管路均应妥善固定,根据管路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路固定敷料,保证连接处连接紧密。

2、做好管路标识:患者置管后,并在标识贴上填写管道名称、

置管日期、置管长度等信息,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3、做好管路护理的健康教育: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保护导管、防止意外脱出的方法及注意事项,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相关内容并配合。

4、护理人员为患者翻身、移动时,做好管路的保护,避免过度牵拉。

5、做好管路观察和护理并做好记录。

6、合理用药、有效约束:对于意识障碍、烦躁不安、术后麻醉未清醒、语言表达不清的高龄患者或对导管极不耐受患者,必要时给予有效约束,注意观察约束部位皮肤情况。遵医嘱正确合理应用镇静剂,并进行镇静评分,选择合适镇静方案,达到理想的镇静水平。

四、非计划拔管的登记上报

(一)发生非计划拔管后,要遵照安全第一的原则,迅速采取补救措施,避免或减轻对患者身体健康损害或将损害降至最低。

(二)当事人需上报护士长并登录护理不良事件报告系统进行上报,护士长审核后报总护士长,总护士长审核后上报护理部。

(三)护士长要组织科室人员认真讨论,提高认识,不断改进工作。

(四)发生非计划拔管的科室或个人,有意隐瞒不报,一经发现将严肃处理。

(五)护理部组织有关护理专家,进行分析。

附表1

XX附属医院

患者导管风险评估及预防措施表

床号: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登记号:

使用说明:

1.专科管道由各专科根据患者留置的专科导管性质进行评分,按照导管的重要性以及脱出后的风险性分为3分、2分、1分(分值越高、风险度越大),同时留置多个专科导管的按照各导管的总评分填写。

2.评估时机及频次:入院、转入、手术当日、术后第一天及初次置管的患者,责任护士均需使用导管风险评估表对其实施评估,低度风险患者若无病情变化,不需再评:中度风险患者评估每周评估一次,高风险患者每天评估,病情变化随时评估。

3、风险判断:低度风险:合计评分≤10分,有发生导管滑脱的可能;中度风险:合计评分11~14分,容易发生导管滑脱;高度风险≥15分,随时会发生导管滑脱。

4、风险防范:根据评估结果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就是衡量护理质量得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得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得或被患者有意造成得拔管。其实质就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得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得导管;各种原因导致得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得拔管。(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与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得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与手术得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与食道术后得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得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得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得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得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得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得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得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得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得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与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得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合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手术患者的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其手术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导致气管插管被意外拔除。非计划性拔管可能会引发呼吸暂停、缺氧和心血管事件等危险并导致患者生命威胁。 为了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医护人员需要认识到可能导致该现象的多种原因,以便 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可以分为机械原因和非机械原因两类。 机械原因是指与插管设备或操作相关的原因,常见的有: 1. 不适当的气管插管:插管过深、过浅或插管固定不当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在插管过程中严格按照操作规范进行,确保插管的深度合适, 并使用适当的方法和设备固定插管。 2. 患者活动导致拔管:有些患者在手术过程中可能出现剧烈的咳嗽、呕吐或意识不 清等情况,这些活动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拔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理状态,及时处理患者可能引起拔管的活动,如控制咳嗽、维持意识清晰等。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选择合适的固定带并按照正确的固定方法进行固定,定期检查 固定带的状态,及时调整。 2. 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例如气道分泌物无法有效排出、声带水肿或声带闭合不 全等,可能导致气管插管松动或脱出。 预防措施:医护人员应及时处理气管插管相关的并发症,如定期吸痰、及时处理声带 水肿等。 3. 患者自行拔管:患者由于不适、疼痛或意识不清等原因导致自行拔除气管插管。 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医护人员还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1. 进行规范的插管操作:医护人员应接受专业的培训和指导,掌握适当的插管技术 和操作规范。 2. 定期检查气管插管的固定状态:医护人员应定期检查气管插管及固定带的状态, 及时发现并处理松动或脱出的情况。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1~3 分为低风险;4~ 6 分为中风险;≥ 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能帮助护理人员有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 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 6 分为中风险;≥ 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与预防措施 随着医疗水平的不断提高,机械通气作为重症患者呼吸支持的重要手段,广泛应用于临床,但是常常面临非计划性拔管的问题。非计划性拔管是指人为外力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或者自行拔出,严重时可能导致呼吸功能停止,给患者的生命安全带来严重威胁。本文将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 一、常见非计划性拔管的原因分析: 1. 意外碰撞:医院内人员、器械的移动或者碰撞可能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例如,护士在给患者翻身或者拍背时,不小心碰到了导管,或者患者的床边有器械被误碰。 2. 管道松动:机械通气导管的管道松动也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的一个常见原因。可能是导管固定带松动或者脱落,导致导管脱出。 3. 患者行为:部分患者会出现意识不清、焦虑或者疼痛等情况,使他们试图自行排除导管,导致非计划性拔管。 4. 部分断开:机械通气导管可能在管道连接处发生脱落或者断裂,导致气道受阻或者通气不畅。 5. 置换错误:患者在进行自主呼吸试验或者导管置换过程中,医护人员操作失误,导致机械通气导管脱开。 二、预防措施: 针对非计划性拔管的常见原因,我们可以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以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具体措施如下: 1. 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对患者和家属进行机械通气的相关知

识普及和教育,增强患者的合作意识和理解,告知可能出现的危险和风险,避免患者行为引起非计划性拔管。 2. 导管固定:确保机械通气导管的固定带稳固可靠,定期检查固定带的紧固情况,避免出现松动或者脱落的情况。 3. 导管安全措施:使用可靠的导管固定带,避免摩擦产生的磨损,导致导管脱落。同时,注意管道连接处是否牢固,避免部分断开导致机械通气的中断。 4. 做好监护:护理人员应严密监测患者的情况,特别是焦虑、疼痛和不适等症状的变化,及时做好相应的处理,减少患者因为不适而试图拔管。 5. 安全环境:当患者接受机械通气时,应确保周围环境安全,避免人为的碰撞,减少外力导致导管脱出的可能。 6. 规范操作:医护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避免操作错误导致非计划性拔管。同时,应提高操作技能水平,确保导管的正确连接和安全使用。 综上所述,非计划性拔管是机械通气过程中常见的并发症,严重时可能导致患者的生命危险。通过加强患者和家属教育,规范操作,做好监护,加强环境安全等措施可以有效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在临床工作中,医护人员应进一步提高自身的安全意识,从而减少患者因为人为原因而发生的意外。严格执行机械通气管理制度:医疗机构应建立完善的机械通气管理制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预防非计划拔管的措施 1、导管置入 置入导管时要考虑到预防UEX的相关因素,选择合适的导管和置入位置,避免操作手法粗暴,研究并采取可靠而较为舒适的固定方法;对有可能发生UEX 危险的进行醒目标记提示医护人员对该患者特别关注。 2、体位、镇静、约束和宣教 置入导管的病人采取适当的体位,适当地限制活动及约束,适宜深度的镇痛镇静治疗,与家属及清醒病人充分交流、进行宣教。 很多时候会认为约束和镇痛镇静可以降低UEX发生,而近期越来越多的研究提出单纯的约束和镇痛镇静可能会起到负面的效果。因为单纯的约束在患者不适的基础上会更加激怒患者及增加患者的恐惧、绝望心理,而且约束很难保证患者完全丧失拔管的能力。 有效的约束要保证患者双手距离导管至少20cm,许多患者采取头高位,患者可以采取曲颈等方法拔管;单纯的镇静镇痛又难以保证始终处于一定的镇静深度,这些措施反而会使医护人员对UEX的发生放松警惕。 因此一些研究者将镇痛镇静归为药物约束,并认为药物和物理约束应结合应用。大多置管的患者是可以与医护人员交流的,即使是气管插管的患者,很多也可以通过点头、书写或指示等办法表达不适。 医护人员应当尽可能与之交流了解患者的感受并对其进行安抚和相关宣教以及相关措施处理,这样可以从患者角度了解可能存在的拔管因素并及早预防拔管;对患者的表达意愿不予理会可能加重患者的烦躁、不安和恐惧。这些方法应该基于对患者状态的评价而综合实施。

3、护理人员配备及相关制度保证合适的护士/患者比例 护士的相关培训、每班选配经验丰富的护理人员、合理安排作息时间、针对性的交接班制度、实行ICU床头交班制及UEX预警制度等,进行针对性护理干预可以显著减低UEX的发生率。 4、针对性方案制订建立合理的针对导管的监查制度,以便对已经发生的UEX能够最早时间发现。 重新置管并不是UEX发生后的必定措施也不是UEX后的唯一方案,预先针对UEX制定评价及补救方案,在UEX发生时能尽快合理补救UEX,减轻发生后所造成的后果。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南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指南 非计划性拔管是指在患者无法自主呼吸或需要机械通气支持时,将气道导管从患者呼吸道中拔除。这种情况可能导致严重并发症, 甚至危及患者的生命。为了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以下是一些 指南和策略。 仪器使用和监测 - 在进行气管插管和使用其他气道导管之前,操作医生和护理 人员应接受充分的培训,并熟悉相关设备的使用方法。 - 气道导管的外露部分应定期检查,并保持清洁和无损。 - 对于使用气囊的导管,应定期检查和调整气囊的充气压力, 以确保合适的封堵。 - 监测患者气道压力和呼吸频率的机器应保持准确,并进行定 期校准。 临床实践

- 在插管前,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包括呼吸系统、神经系统 和消化系统等方面。 - 遵循合适的操作步骤,确保插管过程中最大限度地减少患者 的不适和并发症风险。 - 使用更可靠的气囊导管,例如低压、高通气流速和可见标记 的导管,以提高预防非计划性拔管的效果。 - 定期评估患者的气道情况,并根据需要调整气道导管的位置 和插管深度。 - 在可能的情况下,为患者提供适当的镇静和镇痛治疗,以减 轻不适和焦虑。 团队协作和沟通 - 医务人员应遵循标准化的操作流程和沟通协议,以确保信息 的准确传递和团队的协同工作。 - 在进行气道导管插拔等操作时,要有足够的人员在场,并保 持有效的团队沟通。 - 定期进行团队培训和演练,提高团队成员的技能和协作能力。 患者教育和家属参与

- 向患者和家属提供相关教育,让他们了解气道导管的作用、可能的并发症和预防措施。 - 鼓励家属积极参与患者护理,提供必要的支持和监督。 总结 预防非计划性拔管需要医务人员的专业知识和团队协作精神。通过合适的仪器使用和监测、临床实践的规范、团队的协作和沟通以及患者教育的全面参与,我们可以最大限度地降低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提供安全和高质量的护理。

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防范非计划性拔管的措施 1、进行评估 认真做好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患者入院、置管及发生病情变化时及时进行风险评估。 根据风险程度进行每天一次、每周一次、每周两次的评估。还要根据病人意识、管道固定情况、耐受及不同部位置管对病人的影响进行评估。 2、放置标识 床头卡内放置预防非计划性拔管警示标识,标识醒目,提醒值班护士注意观察,各班严格床头交接班。 3、做好宣教 对家属及患者做好宣教,告知患者及家属留置导管的目的和重要性,达到患者及家属知晓并积极配合。 4、有效固定 管路固定良好是防止意外拔管、脱管的重要保障。做到有效固定管道,改进固定方法,每班检查并及时更换需要更换的固定胶布,保证固定管路的胶布粘性好,通透性好,固定有效。 5、适当约束 对小儿、意识不清、老年、有拔管倾向的患者应特别注意导管的防护,必要时选择合适的约束保护,经常检查约束带有无松散,防止自行解开,并注意约束带压疮的发生。 6、药物应用 烦躁患者按医嘱给与适量的镇静剂,以减轻患者的不适,缓解焦虑、恐惧等

一些负性、不愉快的情绪,使患者保持适当的镇静程度。 7、加强巡视 加强巡视,尤其是重点时段,比如夜间护士少时段、忙碌时段、来重患者的时段,低年资护士值班时段,这些时段要增加巡视与观察的次数。 8、心理护理 清醒患者主动介绍置管的重要性及自行拔管的可怕后果,取得患者的理解并配合。 9、重视质量 重视因管路质量问题出现的脱管,与设备科沟通,购置高质量的导管,减少因为质量问题造成的脱管。 10、每班记录 制定管路防滑脱检查记录表,每班交接记录留置管道深度,注意查看管路固定是否牢固,及早发现管道是否脱出,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的应急管理 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率越来越高,成为医疗工作者面临的常见问题之一。一旦发生非计划性拔管,患者可能面临着生命危险及严重并发症。因此,如何应对非计划性拔管事件,成为目前的紧急管理事项之一。 一、非计划性拔管的定义 非计划性拔管,指在呼吸机治疗或插管期间,由于患者因自身行为或不当操作等原因而导致呼吸机导管或气管插管脱落、滑出或拔出的情况。非计划性拔管导致气道阻塞、低氧血症、窒息等危及生命的情况,并可能导致喉头水肿、声带损伤、肺挫伤、胸膜炎、肺炎等一系列严重的并发症。 二、应急管理措施 针对于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应急管理分为四个方面:预防措施、緊急處置措施、风险评估与反馈措施、教育和培训措施。 1.预防措施 (1) 严格的护理操作,如定时清洗、更换导管,检查导管 的固定情况,观察患者的呼吸情况和氧饱和度。 (2) 引导患者积极配合,如进行理疗、做深呼吸等,避免 因咳嗽、呕吐等行为发生非计划性拔管。

(3) 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医护人员的操作水平,实际操作中避免快速脱机、快速拔管等错误操作。 (4) 完善医疗管理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风险评估体系,并在拔管风险高的患者上加强监测和操作。 2. 緊急處置措施 (1) 立即抢救患者,维持呼吸道通畅和供氧。 (2) 确认气管插管或呼吸机导管的位置,及时进行再次插管或导管并调整吸入氧气流量。 (3) 处理并发症,如喉头水肿、声带损伤、肺挫伤、胸膜炎、肺炎等。 (4) 进行系统循环和呼吸功能支持,监测病情变化和指征。 3. 风险评估与反馈措施 (1) 对发生非计划性拔管的患者进行风险评估,了解其相关病史及操作人员情况等信息,以便准确分析原因和制定相应的预防措施。 (2) 按照风险等级对拔管风险高的患者进行重点监管,加强护理,提高拔管、导管的紧急处置能力。 (3) 在非计划性拔管事件发生后,要立即进行事件受理和报告,并开展相关安全检查,深入分析原因,制定措施并跟踪执行效果,以避免同类事件的再次发生。 4. 教育和培训措施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精选合集)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精选合集) 第一篇: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 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 摘要:目的:探讨ICU患者非计划性拔管的危险因素及风险管理。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重症医学科2014年1月—2014年12月期间住院患者非计划性导管拔除的发生率,分析可能存在的原因。结果:ICU内非计划性拔除各种导管的比例为2%,其中氧气鼻导管、尿管、胃管的比例最高,分别为27%、27%、16%,其次为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导管和中心静脉导管,均为10%。结论:ICU内非计划拔管发生率较高,应引起医护人员足够重视,采取针对性措施如加强固定,有效约束,适当镇静,加强观察与巡视,加强心理护理,严格遵照护理操作规范,注重护理人员的技术培训和管理,提高防范能力等,降低非计划拔管事故的发生。 关键词 非计划性拔管 危险因素 风险管理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是指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自行拔出,或者其他原因造成的插管脱落,又称意外拔管,是ICU病房的常见问题之一。[1]实际上,UEX即指为患者治疗需要而留置在患者体内的各种导管无意被拔除。在ICU有着很高的发生率,涉及到的导管有:胃管、气管插管、气管切开套管、头部引流管、氧气鼻导管、保留导尿管、中心静脉置管、外周静脉导管、鼻空肠管少见。非计划性拔管容易导致一系列并发症,可造成病情加重,如果处理不当会给患者带来非常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使病死率增加。1.临床资料 回顾2014年1月—2014年12月,我院ICU共收治留置管路患者453例,男性387例,女性66例,平均年龄51.5岁,留置尿管453例,胃管55例,气管插管26例,气管切开34例,中心静脉置管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防范管理制度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乂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nUEX )发生后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导管、T 管、脑室引流管和动静脉置管等;另外根据疾病和手术的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发生后不会导致患者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吸氧管、普通胃管等。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一)所有带管患者入院或转入后2小时内由责任护士对患者进行风险初始评估,填写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单(见附表1)。评分>15 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 (二)评估时间及频次:对留置各种管路的住院患者,责任护士均应进行风险初始评估:评分<10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低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低危”警示牌,没有病情变化无需再评;评分11〜14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中度风险患者,床头放置防脱管中危”警示牌,每周至少评估1

次;评分>15分的患者为导管滑脱高度风险患者,每24小时评估1次,床头放置防脱管高危”警示牌,同时采取相应的预防措施。患者有特殊情况和病情变化时应随时评估。 (三)患者转科时此表随护理记录一并移交新科室继续填写记录。 三、制定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拔管风险防范管理措施 1、一旦出现非计划拔管高危患者,责任护士应及时对患者进行全面评估,立即向护士长汇报,并将评估结果向患者及家属讲解清楚,告知患者根据非计划拔管风险评估表患者得分处于哪一种危险状态,引起家属重视。 2、护士长在24小时内查看患者,组织护士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详细周密的护理计划。 3、责任护士根据护理计划,积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从而将非计划脱管发生率降低到最低限度。 4、科室护理质控小组把管路的护理纳入护理质量管理的范畴,从而进行有效的护理质量监督。 (二)非计划拔管的预防措施 1、各种管路均应妥善固定,根据管路特点和患者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管路固定敷料,保证连接处连接紧密。 2、做好管路标识:患者置管后,并在标识贴上填写管道名称、 置管日期、置管长度等信息,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

非计划拔管防范措施

非计划拔管防范措施 一、非计划性拔管UEX 指患者留置的各种管路意外脱管或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将插管拔出,也就是非医务人员计划范畴内的脱管。 二、六个意外拔管、脱管的案例 案例一、患者男,87岁,胃癌根治术术后第四天,自行将胃肠减压管和鼻肠营养管拔出。 案例二、患者女,回盲部恶性肿瘤,护士巡视病房,发现患者胃管脱出近三分之一。患者感觉带胃管不舒服,有意将胃管拔除。 案例三、患者女,47岁,子宫切除术后,患者翻身时不慎踩到尿管,致尿管脱出。 案例四、患者男,70岁,患者夜间睡梦中自行将PICC导管拔出,查看导管完整。 案例五、患者男,66岁,前往高压氧室行高压氧治疗,返病房途中未及时约束,患者将胃管自行拔出。

案例六、患者男,47岁,脑出血,气管套管部分脱出切口。检查所见:气管套管固定带打结处松动,立即给予处理。 三、临床上常见的各种导管: 一、供给性导管:又称生命管道火进行生命支持的管道。 1、给氧管:如人工气道、气管插管等。 2、静脉滴注管:如中心静脉置管、PICC等 3、胃肠营养管:如鼻胃管、空肠造瘘管等。 二、排出性管道:包括各种引流管如尿管、胸腔及腹腔各种引流管等。三、监测性管道:包括动脉置管、心电监测管道等。 4、诊疗性管道:如造影用的导管、化疗用的导管等。 四、非计划性拔管四大危害: 1、增加患者痛苦,如发现不及时或处理不当,可能成为患者的致死原因,发生后需要重新置管的患者病死率增加。 2、重新置管率增加,增加院内感染的机会,延长患者住院时间,增加患者费用负担。

3、给护士造成心理压力:当班护士懊悔自己未能及时阻止意外的拔管、脱管,怕造成严重医疗纠分,担心被处分。 4、给患者造成心理影响,担心自行拔管后病情减轻,造成心理暗影。 五、UEX四大原因: 一、医护方面: 1、管路评估本领不足,护士宣教、观察、巡视不到位。 2、未采用科学的镇静方式 3、未满足患者舒适需要 4、对不合作的患者未采取有效的肢体约束 5、管路固定欠有效:连接处不紧密。 2、患者方面: 1、患者对置管的目的和紧张性不理解,不克不及有效配合,趁家人熟睡及护士巡视终了将管拔出。 2、患者管道自我护理知识缺乏,不愿意带管。 3、家属重视程度不够。 4、患者意识障碍、烦躁不安,躯干和四肢活动无意识拔管。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 (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1~3 分为低风险;4~ 6 分为中风险;≥ 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稿)(总4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 --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讨论 稿) 非计划性拔管发生率是衡量护理质量的重要指标之一,为减少非计划性拔管的发生,应对住院患者留置管路期间进行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评估,并采取预见性医疗护理措施。 一、定义及相关概念 (一)非计划性拔管 非计划性拔管(Unplanned Extubation,UEX) 又称意外拔管(Accidental Extubation, AE),指任何意外发生的或被患者有意造成的拔管。其实质是指医护人员非计划范畴内的拔管,通常包含以下情况:未经医护人员同意患者自行拔除的导管;各种原因导致的非计划性拔管;因导管质量问题及导管堵塞等情况需要提前的拔管。(二)导管分类 依据拔管对患者病情或预后影响程度可将导管分为高危导管和非高危导管。 1.高危导管:UEX发生后导致生命危险或病情加重的导管,如气管导管、胸引管、T 管、脑室引流管等;另外各专科由于疾病和手术的特殊性,可根据其特点列出专科高危导管,如胃和食道术后的胃管及鼻肠管、前列腺及尿道术后的尿管等。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

住院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与安全管理制度(总4 页) 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 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

2.非高危导管:UEX 发生后不会导致生命危险或对病情影响不大的导管,如普通导尿管、普通胃管等。普通吸氧管、外周留置针不作为UEX评估范围。 二、评估工具及风险分级 利用各种工具预测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程度,能帮助护理人员有效识别非计划性拔管的风险。近年来,因病情需要在体内留置导管或多根导管的患者数量逐年增多,但临床上并无系统、科学的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查阅大量国内外文献资料,结合山东省质控中心发布的指导意见及本院试用情况,推荐使用《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表》(见附件)进行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估。总分 1~3 分为低风险;4~6 分为中风险;≥7 分为高风险。 三、评估与记录 (一)评估对象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的患者; 2.住院期间留置管道的患者。 (二)评估时机 1.新入或转入的留置管道患者,在入院评估单上“带管情况”一项,填写患者非计划性拔管风险评分。住院期间评分结果记录于风险评估表。 2.低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1 次;中风险患者每周至少评估 2 次;高风险患者每班评估 1 次,并放置“防脱管”警示标识。

3. 置管后、手术后、拔管后(非单一导管患者,包括计划性和非计划性拔管)需再次评估。 4.入住重症医学科的患者自动列为高风险患者。 四、预防护理措施 (一)有效固定:各种导管均应妥善固定,连接处连接紧密,选择合适的导管固定材料和方法。 1.导管固定原则为固定有效,保证引流通畅。 2.导管固定用敷料具有皮肤友好性:无浸渍、低敏、低残胶、高通透性,避免导致器械相关性压疮。 3.操作便利,患者舒适。 4.导管固定材料更换原则:当固定材料出现污染、潮湿、粘性下降、卷边甚至脱落等不能有效固定管道时,应及时更换。 (二)导管标识:患者置管后,应在第一时间由责任护士选择正确的管道标识贴,并在标识贴上填写管道名称、日期,常规贴于距离各管道末端 5~10cm 处,如标识出现污染或破损,应及时更换。建议高危导管采用红色标识,非高危导管采用黄色标识。 (三)低、中风险患者执行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做好留置导管患者“七巡视”(包括:依从性、固定、通畅、引流液、敷料、标识、压力)。 低风险非计划性拔管标准预防性干预措施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