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校志篇

校志篇

校志篇
校志篇

第一编学校管理

概述

1、基本情况:学校位于范坡镇彭庄乡,目前将近有200名学生,15名任课教师,实行校长负责制,推行民主管理。每周五会由校长主持,全体教师参加的例会,总结本周工作,传达上级会议精神,安排未来两周工作。

2、管理理念:(1)从重视物向重视人转移,树立以人为本的管理理念。知识经济时代的学校管理,应是一种人性化的管理,人的因素必须成为有效管理活动的核心因素。通过有效的学校管理活动反过来促进管理者的自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2)从“控制”向“服务”转型,树立服务于人的管理职能观念。德育是学校工作的灵魂,教学是学校工作的中心,学校管理必须服务于这两项工作,“管理育人、服务育人、教书育人”正是此义;学校的管理要为教师和学生的发展服务,要为学校的教育教学工作服务,更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服务。(3)从“封闭”向“开放”转变,树立开放的管理理念。现代的学校管理要求我们站在整个社会、整个世界的高度寻找学校的发展,树立民主意识,承认人的个体价值,相信和运用集体的智慧和力量。(4)从“经验”向“科研”转变,树立创新的管理理念。

3、教师主体:依据新课程改革,学校树立以教师为主导,学生为主体的教育理念。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这是教师最明显、最直接、最富时代性的角色特征,是教师角色中的核心特征。其内涵主要包括以下两方面:(1)教师是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者。教师不仅传授知识,而且重在检查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激发着,各种能力和积极个性的培养者。(2)教师是学生人生的引路人。这要求教师不仅仅向学生传播知识,更要引导学生沿着正确的道路前进,并不断在他们成长的道路上设置不同的路标,成为学生健康心理和健康品德形成的促进者、催化剂,引导学生学会自我调适、自我选择,引导学生向更高目标前进。

4、坚持德法相辅,推进民主治校。从学校和教师角度来说,要坚持依法执教。具体说来,遵守《宪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等相关法律法规。坚持对学

生进行德育教育,用德育感化学生。

第一章 行政组织 校长

彭庄小学历任领导班子成员情况统计 职务

姓名 性别 学历 职称 政治面貌 籍贯 任职时间 离职时间 现状 校长

彭少志 男 初中 无 党员 范坡镇 1968 1983 去世 校长

王乃孟 男 初中 无 范坡镇 1983 2002 去世 校长

赵朝阳 男 中专 一级 党员 范坡镇 2002 2013 退休 校长 李红超 男 党员 范坡镇 就职

第二章 管理体制

第一节 校长负责制

所谓“校长负责”,是指校长对外是学校的法人,对内作为学校最高行政领导,在党委领导下全面主持学校的教学、科学研究和其他行政管理工作,依法行使职权。

根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政策规定和“权责对等原则”,校长应具有以下权利:(1)决策指挥权.在国家法律、法规、政策允许范围内,校长有权对本校教副校长(教学)

副校长(后勤) 教导主任 财务专员

育教学和行政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2)学校改革权。校长有权根据政府和教育行政部门的规定,结合本校实际,实行教职工聘任制、岗位责任制等学校内部劳动、人事、分配制度的改革和教育教学改革。但改革方案和措施需经过学校党组织的讨论,并经教职工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报上级主管部门批准,才能由校长组织实施。(3)教职工奖惩权。校长有权按照有关规定和程序对教职工进行奖惩。对教职工的重大奖励或行政处分需听取学校党组织和工会的意见,按有关规定,报上级教育部门批准。(4)经费和固定资产使用权。校长有权按国家有关政策和规定合理支配、使用教学经费、校舍和仪器设备。保证校长实施以上权力,是实行校长负责制的前提。

在民主氛围下,校长依据法律、法规、政策合理、有效的实施自己的权利,承担相关责任。根据学校实际情况,对本校的教育教学工作进行决策和统一指挥;对学校经费和固定资产的使用也采用“透明化”、“阳光化”。其中典型案例就是,为了全面提高教学质量,校长采用物质激励制,对在范坡镇教学评比中能够取得名次的教师,使用学校固定经费来进行激励,以此调动教师教学的积极性。

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并不矛盾,二者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民主发挥得充分,有利于校长负责制目标的实现;而校长负责制也只有在充分发扬民主的基础上才能取得成功确认和处理好校长负责制与民主管理的关系,校长的领导作风要民主化,要善于走群众路线。校长要善于倾听教师和学生对学校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要尊重集体领导,要使领导班子中每一个成员的才能都得以发挥;校长还要自觉地定期向学校教职工代表大会述职,充分发挥教代会在学校民主管理中的职能,主动争取教代表的民主监督,尊重教职工的民主权利。学校的重大决策要得到教代会通过,真正从组织上保证民主管理的实施。

第二节目标管理

美国著名管理学家德鲁克在上世纪50你那带提出目标管理思想。所谓目标学校管理,是学校管理者根据一定时期内学校事业发扎的方向确定总体目标,然后将总目标层层分解,逐级展开,通过上下协商,制定出各层次,以致每个人的分目标,是总目标指导分目标,用分目标保证总体目标,从而建立一个自上而下层层展开、自下而上层层保证的目标体系。最终把目标的达成情况,作为考评管

理成绩和效果的依据。从而形成全员参与、全程管理、全面负责、全面落实的管理体系。目标管理是当前学校管理的主流模式。因此,研究目标管理,掌握目标管理理论,已成为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必备的理论修养;推行目标管理,发展目标管理理论,是每一位学校管理者必备的实践历程。

具体实施:

1、领导机构:学校成立安全工作领导小组,配备安全管理人员。有切实可行的安全工作计划和实施方案。

2、安全教育:高度重视安全教育,有计划、有措施,认真抓好各项安全教育活动,牢固树立师生安全意识。并把安全教育贯穿于学校课堂、体育活动之中。

3、活动:学校还专门开展了防火演练,训练学生安全、有序撤离火灾现场。并通过这次活动,促使学生有自救和救人意识。

第三节校务会议制度

校务会议制度是由校长主持,党、政、工、团、对负责人参加,主要内容是讨论上级党政有关指示的贯彻落实事宜、讨论学校重大事项,讨论制定或修改规章制度,讨论有关教职工福利、奖惩等。不定期召开,一般每学期2次。

一、议事程序:1、校务会召开前,校长应就待议的问题与书记进行沟通,达成共识。议题确定:(1)校长提出的要提交校务会议定的事项;(2)分管校长根据工作需要向校长提请的待议事项;(3)学校重大重要事项。

2、校务会议所议事项,分管校长要在召集部门负责人认真研究、充分酝酿的基础上,提出初步意见或方案,报校长后方可在会议上研究。会议研究讨论期间,校长或分管校长要根据学校发展和实际,实事求是的反映问题,并提出解决的初步办法或意见,然后让大家充分讨论,发表意见。

3、与会人员应充分发表意见和建议,会议在广泛听取意见和建议的基础上,对意见和建议进行梳理后,提交党政联席会研究决定。涉及教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问题,应提交职代会审议。

4、做好会议记录,并准确归档。同时办公室负责将应当公开的结果在校务公开栏公示。

二、校务会议的贯彻与督办:1、校务会议形成的决定和意见,由校长按职责分工,抓紧落实。对一些重大事项的落实,责任领导要协调相关部门认真研究,制定切实可行的实施方案。校长要随时指导并督促。

2、各部门对承办的工作,要在一定时间,按程序和具体要求抓紧办理,并将情况及时报告校长或分管校长。

3、办公室建立工作考核簿,对各项工作完成目标情况进行登记、考察、评价,协助领导加强督办。

第三章管理制度

(一)学生安全管理制度

1、学校成立安全管理机构,明确一名副校长主抓安全工作。

2、贯彻“谁主管、谁负责”的原则,把安全工作纳入学校各级领导的职责范围,实行安全工作领导负责制,工作人员岗位责任制,把安全工作任务落实到各部门、责任落实到每个教职员工,与岗位职责挂钩,使全校上下形成合力,把各种安全工作制度、防范措施落到实处,努力创建平安校园。

3、全校师生要严格执行国家教育部制定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养成良好的思想、道德、学习和生活习惯,确保学校健康、安全、稳定的发展。

4、经常开展安全教育,提高学生安全意识和防范能力。同时,要加强对学生的文明卫生习惯教育和纪律教育,使他们能自觉遵守学校各项规章制度,确保校园安定。

5、切实加强住校生的生活、卫生、安全的管理,严格执行《住校生守则》、《寝室管理规定》、《卫生保健制度》、《安全保卫制度》。住校生要高度重视安全工作,做到防火、防盗、防毒、防破坏,责任落实到人。生活指导教师要具体、全面负责住校生的生活、卫生、安全的管理和教育工作。要深入寝室,具体指导,耐心教育,经常检查,发现问题,及时教育,提高学生的防范意识,并为学生提供安全、舒适的学习环境。严禁外来人员随意进出学生宿舍,以防事故发生。

6、严格执行《食品卫生法》,确保食堂、餐厅、小卖部、供水处等生活场所的饮水、饮食的卫生安全。饮食安全工作要指定专人负责,责任到人、奖罚分明。总务处对食堂、餐厅、小卖部、供水处每月检查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7、学校卫生管理要严格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执行。学校保健员按规定定期对学生进行体验,建立学生健康档案。要定期对学生进行健康知识教育。不得以预防和健康等名义自行组织学生集体服用药品和保健品。

8、各年级按计划确需组织学生集体外出参加活动时,事先要写书面报告,经政教处核实报校领导审批后方可。组织学生集体外出活动,负责老师要事先实地勘查,制定安全方案,要有领导有组织的带领学生外出活动。对安全措施不到位、不落实的场所不得前往。遇到参加各种比赛活动需外出,领队老师一定要切实负责,安全措施到位,教育参赛学生,一定要提高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以防万一,保证顺利返校。

9、学校校舍维护及公共设施的维修与管理由总务处负责实施,要求定期检查,及时维修,排除隐患,确保安全。

10、加强对学生进行安全教育,每周一次安全检查,每月一次安全汇报会,每年分上、下半年向区教育局安全办书面报告学校安全工作情况。

11、坚持排路队放学,选取好路队长,严禁在马路上追跑打闹。

12、严禁私自到江、河、池、塘游泳,严禁爬树、爬围墙、爬车。

13、不准在走廊、楼梯间互相追逐、推撞、嬉戏。

14、不准玩火、弄农药、火药、生电、煤气炉等危险东西。

(二)教师考勤制度

1、考勤应本着实事求是的原则,按照学校规章制度认真考勤,认真记录。

2、由行政值周领导与值勤老师考勤,教师必须按规定时间到办公室签到。

3、探亲、节育、产假、婚丧假等,按上级规定条文执行。

4、病假需持医院证明,按病假给予考勤。

5、事假原则上不准,情况十分特殊者,一周天以内由校长批准,一周以上由校务会集体研究,由教办室批准。

6、寒、暑假未按规定时间返校的,按旷工处理。

7、事假、病假、旷工、迟到、早退者均按有关规定给予扣发出勤奖或工资。

8、教务处记总出勤情况,填写出勤表一式三份,一份作为学校工作总结的附件,一份作为评优评职的依据,一份教务处自存。

三、教职工请假制度

教职工因事因病需要请假的,应填写《教职工请(销)假审批表》(表样附后,单位自行翻印)一式两份,按管理权限审批,请假期满,必须按时返岗,并及时向学校销假,所在单位在一周内向区教育局人事股销假。

1、事假

(1)凡请事假必须事前办理请假手续,经批准后方能离校。两天以内由校长审批;三天以上含三天由教办室审批。。

(2)一般事假一学期累计满五天扣发一个月奖金;累计满十五天扣发半年奖金;累计超过三十天扣发全年奖金,年度考核不能评为优秀,超过半年的年度作不考核处理。

(3)对于既无正当理由,又无办理请假手续.而超假的,单位应敦促本人及时返回单位。

如本人坚持不回的,按旷职论处。从超假之日起即扣发工资,一年内累计超过三个月的即按自动离职处理。

2、病假

教职工请病假,一周内由校长审批;一周以上一个月以下由教办室审批。请病假需一个月以上由市(县)教育局审批。

3、结婚假、分娩假、探亲假、丧事假按有关文件规定执行。违反计生政策的,其婚、产假按事假论处。

附:请假制度补充意见

1、请假的类别及期限

(1)病假:教职工因病无法坚持正常上班,得提出请病假。请假期限根据实际病情而定、凡请病假一周以上者必须附上病历卡及县级以上医院医生诊断证明。

(2)事假:教职工有私事应尽量安排在公休日,若确有急事需请假应事先提出。

(3)公假:教职工根据上级有关部门通知或本单位指派外出参加有关会议、学术讲座(交流)、理论学习或业务培训以及出国出境学习考察等公务活动,可

凭文件或通知请公假。

(4)婚假:教职工结婚凭结婚证提出请婚假。达到法定婚龄结婚,婚假1-3天。职工结婚时双方不在一地工作的,可根据路远近给路假。

(5)产假:女教职工分娩,可向学校请产假,并报教办室审批。已婚职工正常产假93天。请分娩假的教职工,应提供准生证、孩子出生证明复印件。

(6)探亲假:教职工需要探亲者(包括往境外探亲),原则上安排在寒暑假进行。若非寒暑探亲,一律按事假处理。

(7)丧假:教职工的直系亲属(父母、岳父母、配偶或子女)死亡时,可以请丧假、根据具体情况,由本单位领导批准,最多给予三天的丧假。若在外地需路程假者,可根据路程远近另给路程假。

2、旷工旷职的界定和处罚

(1)虽有正当的请假理由,但无办理请假手续或自行请他人代为顶岗,未经领导批准的,均视为旷职。

(2)该请事假而请病假的,经发现查实,当旷职处理。

(3)请假批准期限已满,凡未再办理续假报批手续而超假的以旷职论处。

(4)对旷工旷职的教职工,学校应依照有关规定予以经济处罚,并进行批评教育。

(5)教职工擅自离开工作岗位,自离岗之日起停发其工资(包括职务标准工资,津贴、补贴等)学校应敦促其本人及时返回工作岗位。如其本人坚持不返校,离岗连续超过一个月或一年内超过三个月者即按自动离职处理。

此外,本校还依据当地实际情况,通过民工酝酿,教工讨论,制定出了具有本校特色,解决本校实际情况的规章制度,并得到切实的实施。

学校管理制度的作用主要有以下四方面:

维持正常的学校工作秩序,从学校自身来说,它是一个正常的管理组织,它所制定的各项规章制度能调控师生员工的行为规范,学校的各个部门师生只有遵守这些规章制度,学校的教育活动才能正常那个进行下去。

(1)提高学校管理效率

由于学校内部各个组织机构担负着各不相同的工作任务,赋有各自的管理职能,容易从本部门的利益出发考虑问题,因此在工作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矛盾摩

擦甚至相互推诿的现象。为了保证各机构之间在管理活动中的协调配合,就需要依靠科学而合理的制度进行调节。

(2)保证学习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现代学习教育活动日趋复杂,学校与社会以及社区的关系日益密切,客观上需要有一些规章制度来调节学校内外各部门及各项工作之间的关系,这样才能保证学校内外各项工作的协调一致。

第三编教学

概述:我校对学生进行德智体美劳多方面的教育。除了开展有语文、数学、英语、体育外,还有美术、音乐、科学、品德与社会的课程。对于课程与教学,采用主副结合,多方面发展。教学是学校教育的中心工作,学校教育工作必须坚持”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它既是由教学本身的性质决定的,也是多年来教育工作经验的总结。但这并不意味着可以轻视甚至忽视其他工作。

第一章课程设置

课程是指学校学生所应学习的学科总和及其进程与安排。广义的课程是指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及其进程的总和,它包括学校所教的各门学科和有目的、有计划的教育活动。它是学校培养人才蓝图的具体体现,是教师从事教育活动的基本依据,是学生吸取知识的主要来源,是评估教学质量的主要依据和标准。

周一周二周三周四周五8:30-9:05

9:15-9:50

9:50-10:15 课外活动

10:15-10:50

10:55-11:30

14:10-14:50

15:00-15:40

15:50-16:20

第二章教学计划

教学工作计划表学生知识现状分析

本学期主要

教学任务和目标

教材重点和难点

本学期提高

教学质量的措施

优生名单和措施

落后生名单

和辅导措施

教学进度表

周次教学内容课时量

六年级升学备考计划

1、对毕业班工作,不只是校长一个人重视,也不只是分管领导一个人负责抓,全校老师都要重视,人人动起来,形成合力。所有老师要明确学校的质量目标,共同研究教学方法和复习策略。

2、学校要求毕业班自各科任老师团结协作,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互相关心,互相支持。认真总结前段工作,对所有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细致的分析,制定合理的复习计划,上好每节复习课,做到复习目标明确,重点突出,容量适当,例题典型;重视课堂小结,题型分析,强调归纳、梳理,形成知识网络结构。

3、充分用好复习资料,把资料和课本结合起来,不以资料代替课本,克服随意性、盲目性,严禁“放羊式”的训练和以讲代练。做好“练、查、讲、改”四个环节。

4、确保辅导到位。尊重学生,承认个体差异。根据班上实际情况,列出优生、中等生和学困生,按“保质量——扶掉队——拉临界”的要求,重点辅导临界合格生和临界优生,对学困生多鼓励,多夸赞,挖掘闪光点,肯定其进步。

5、加大模拟考试力度,从五月份开始,每2周进行一次模拟考试,分析模拟考试情况,针对存在问题,采取新的措施,加以解决。

6、召开家长会,向家长通报学生学业成绩,身体状况和行为表现等情况,共同探讨备考工作,争取家长对备考工作的支持。

7、学校领导和老师与学生多接触,多交流,帮助学生解决心理、生活、学习问题,让学生全身心投入备考。

第三章教学管理

一、常规教学

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因此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过程管理的方法,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教师教学常规是落实学校教育教学任务的中心环节,是提高学校教学质量的重要保证,是规范教师教学行为的主要依据。教师教学常规主要是:备课、课堂教学、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课外辅导、实验、考试(测验)、教学研究等。(一)备课

备课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要通过备课程标准(教学大纲)、备教材、备学生、备方法、备过程、备资源,做到心有目标,眼中有学生,手中有方法,体现课程改革和素质教育的目标和任务。

1、教学目标明确

认真研究课程标准(教学大纲),明确国家教育目标、本学科的总体目标和分阶段教学目标,制定每学期学科教学计划和实施方案。通读教材,了解教材编写意图、思路及其在学段中的地位和作用,结合学生实际确定新学期学科教学在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等方面所应达到的基本要求。课时教学目标重点突出,定位合理。

2、资源开发充分

要根据课程管理政策和课程设置要求,积极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课程资源。教师要通过对教材内容的认识、实践和反思,把课程内容(教材内容)按照学生实际需求加以组织、整合,实现教材内容的再创造。合理计划并发挥图书馆、实验室、专用教室、各类教学设施及实践基地的作用,提高学校设施、设备使用效益、要广泛利用校外各种社会资源及丰富的自然资源。积极开发信息化课程资源。

3、教材钻研透彻

深入钻研教材,把握教材内容的内在联系、知识体系和逻辑结构,明确教材中的重点章节和学习要求,理解和掌握教材中所规定的教学内容。注意补充现代社会科学和自然科学的新成果等资料,整合教学资源,做到思路清晰,容量恰当,难易适度,重点突出,详略得当,贴近学生。

4、主体地位突出

了解所教学生在知识和技能水平、兴趣爱好和需要、思维特点和学习能力、思维状况和学习习惯等方面所存在的共性特点、个性差异,从学生的实际出发,按照打好基础、发展智力、培养能力、各有所得的原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增强教学的针对性和有效性,确保各个层次的学生都得到发展。

5、教法合理有效

根据教材和学生的特点研究教学内容与培养学生双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关系,精心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模式。选择教学方法应符合学生的认识规律,有利于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利于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有利于学生的知识积累和能力提高,实现在教师组织知道下有效学习。

6、过程设计缜密

精心设计教学程序,注意课堂操作的方式和步骤,对情景、例题、基本训练题、演示实验、教具使用、提问内容、板书设计、布置作业等都要周密思考,注意层次、坡度、密度、难度,具有启发性和思维价值,形成突出重点和突破难点的手段和方法,以达到优化教学过程的目的。

7、教案规范完整

教案内容一般包括: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现代教育技术),板书设计,教学步骤,练习反馈,作业布置,教学后记(随笔)等。每节课、每种课型均应有完整的教案。青年教师应备详细教案,重在规范;有经验的中老年教师应有教案,重在创新。

(二)课堂教学

课堂教学是课程实施的中心环节。教师要通过课堂教学这个主渠道,表达正确的教学理念,展示必须的教学艺术,选择合理的教学方法,表现适应课堂教学的基本功,使课堂教学目标明、“双基”实、过程优‘方法好、效果显著。

1、教学目标明确

每节课都应有清晰而恰当的教学目标,教学的各个环节都必须紧扣教学目标。

2、教学内容准确

教学要讲究知识的科学性、系统性,善于挖掘思想方法,合理使用教学资源,内容丰富,重点突出,难度适当。

3、教学方法科学

教师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实际和自身特点,科学地选择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兴趣,关注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提供充分的时间和空间。教师讲课时间不能多于学生活动时间。要通过教案或学案的使用有效指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要处理好讲与练的关系,做到讲有中心,练有目的,分析透彻,注重实效。要适时适度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并通过教学手段的优化提高课堂效率。

4、信息反馈及时

教师要善于观察和分析学生的学习情绪、思想动态和知识生成状态,注重有效信息的收集,适时适当调控教学过程,使学生弥补在知识、技能上的缺陷。

5、教学行为规范

教师在课堂上应做到仪表端庄,语言规范,板书设计合理,书写工整,试验操作正确熟练。要严格按学校课表上课,不得擅自调课、停课,不得擅自推销教辅资料,准时上下课,并举行必要的仪式;上课不得无故离开教室,不做与教学无关的事。要尊重学生,不讽刺挖苦学生。严禁体罚与变相体罚学生,严禁在学生中传播有害身心健康的信息。

6、教学艺术精当

教师教学中要讲究教态的艺术、语言的艺术、实验的艺术,学会倾听,学会设问,学会交流,学会欣赏,学会用必要的肢体语言表情达意,使学生得到多方位的启示和感受。要根据教学情景机智巧妙地运用教学策略,逐步形成具有自己特色的教学风格。

(三)作业的布置和批改

作业是课堂教学的延伸,是教师了解学生获取知识的程度、掌握技能的水平和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的重要途径。有效的作业布置与批改,有利于调节、改进教学工作,及时地进行矫正和补漏,巩固课堂教学效果。作业原则上应该“有留必查,有查必改,有改必讲,有错必究”。作业的布置和批改要有针对性,做到精心布置,细心批改,反馈及时,方法有效。

1、作业设计精心

作业设计要根据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兼顾知识技能和过程方法,准确、全面覆盖相关知识点,突出重点。精心选择具有代表性、典型性、综合性的内容,使学生能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提倡根据不同对象设计不同程度和数量的作业,提倡贴近生活适时适量设计一些具有研究性、实践性、综合性等多样化的课外作业。

2、作业布置适当

作业布置要坚持“少而精”的原则,在精选作业的前提下,合理控制作业数量,保证学生每天有一定自由支配的时间。作业要符合学科特点,对完成作业的形式、时间和书写要求要有明确要求。凡布置给学生的作业,教师都必须提前做。严禁布置惩罚性作业。

提倡分层、分类布置作业,以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要。

3、批改反馈及时

作业批改必须及时,重在找出作业中的问题和学习中的不足,及时调整教和学的要求。作业要统一批改等第,正确使用各种批阅符号,注明批改日期、作业订正的要求等。可采用标明正误、加注批语和评语、集中讲评等形式反馈给学生,作业本必须在下次作业前处理好发给学生,不得几次作业一次处理。批改作业后,应区别情况及时讲评,及时督促学生纠正作业中的错误或不规范的问题,提供平行性矫正的作业或指导学生总结经验,重视对学生规范意识和良好习惯的培养。

提倡教师“面批精批”,提倡教师用激励性语言对学生的作业和作品进行评价,提倡教师收集、整理学生作业中的错题,建立学生“错题册”。

(四)课外辅导

课外辅导是贯彻因材施教原则的重要措施,是确保学生夯实基础和拓展延伸必不可少的一环。课外辅导要注重差异,分类指导,精心实施,讲究成效。

1、规范辅导要求

教师要根据教学要求开展课外辅导活动,不得随意占用学生的自习课;

要明确辅导的对象和任务,研究辅导策略,确定辅导重点,制定辅导计划,满足不同群体和个体发展的需要,增强辅导的针对性。

2、强化分类推进

教师要根据因材施教的原则,在分析学情的基础上,坚持分类指导。对学有余力或具有某种特长的学生,应加强有针对性的指导和培养。借助课外阅读指导,开设学科讲座等形式,为他们提供超前学习或发挥特长的条件,促进他们脱颖而出;对学生困难的学生,应通过针对性训练弥补基础性缺陷,帮助其克服困难,增强学习效果。

3、重视个别辅导

对个别学生中存在的特殊问题,应及时地给予有针对性的帮助,尤其要注意非智力因素对学习的影响。不仅要关注学业上的问题,更要关心学生的心里感受。要多给他们一份关爱,多给他们一些读书、思考、答问、演练的机会,教会其学习方法,培养其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要让他们在学习活动中不断体验学习的成功感,增强学习的信心和兴趣。要善于组织并引导学生合作学习,互相帮助,共同提高。

(六)考试(测验)

考试是教学控制系统中的重要环节,是对教师教学活动的有效性和学生知识能力发展状况的综合评价,对教师掌握教学情况,诊断教学问题,监控教学质量,改进教学工作等都有重要意义。教学测评要做到测试及时,命题科学,评价多样,方法合理。

1、科学组织考试

要按照学科特点和有关规定组织考试,明确考试目的,科学合理的进行考试。要严格检测的过程管理,加强平时的检查和提问。按要求参与市、县组织的调研性检测或学业考试。提倡为诊断课堂教学目标达成而组织的随堂测试。

2、改进考评方法

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教师进行考试评价研究和实践,关注学生的成长过程,建立学生的成长记录。提倡口试、开(闭)卷考试、实验操作评价、综合性学习的考察、调查报告等多种考评方式,提倡学生、家长、同行、学校、社会共同开展(评教评学)活动。努力构建评价主体多元化、评价形式多元化的评价体系,使评价与考试成为促进师生共同发展的过程。

3、认真进行命题

命题是教师的任务之一,命题应严格按照课程标准和教材的要求,全面考察学生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智力发展水平,体现教育性、教教学常规管理是实施素质教育,提高教学质量和效益的保证。学校教学管理包括教与学两部分,主要通过制定相应的规章制度,并借助教与学过程管理来实现。

因此构建学校教学常规管理制度,研究过程管理的方法,落实教学常规的要求,有助于提升学校教学管理的水平,有助于落实以教学为中心的目标要求,有助于加快课程改革的步伐,有助于实现素质教育的任务,有助于形成良好的教风、学风和校风。

二、三课活动

三课活动的意义:

1、为教师展示教学风采和互相学习搭建了一个平台。每人参与到集体备课,课标研读,课堂展示活动中来,既是每个教师展示自己的窗口,又是老师间相互

学习借鉴,取长补短的好时机,好的教学方法,先进的教学思想,大家相互切磋、借鉴,有利于共同发展。

2、为教师成长和发展搭建了一个平台。教师的成长,发展需要支持,要有良好的环境锻炼。开展三课活动,有利于教师发挥自己的主观作用,在良好的环境中展露才华和技能,打造品牌,扩大教师的影响,提高公众认可度。

3、为教师间的教研和交流搭建了平台,以“三课”活动为契机,教师在准备“三课”过程中查阅资料,研讨教法、学法,收集了很多有用的信息和资料,扩大了视野,丰富了教学内容。课后的研讨,进一步明确了今后的教学的方向。

“三课”活动取得的成绩:

1、全体教师积极参与。虚心学习,交流研讨,共同进步,基本上四个组教师都参加了活动。“教学相长”,“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每个人在教学上至少有一个长处可资借鉴。

2、教师得到了锻炼,心理上更加成熟。有些教师,特别是青年教师,有人听课压力大,经过这次活动,为他们壮了胆子,心理得到锻炼,教学本领得到提高。

3、培养了向上意识和团队合作意识。大家都努力做好自己的工作,通过一节课,我们看到了积极进取的意识。

“三课”活动存在的问题

1、有的课型确立的不正确。

2、不能充分有效和利用课堂时间,下课前几分钟无事可做,有的提前下课。活动后的思考:

1、这次活动结束了,但学无止境,教无定法。在平时的课堂教学中要不断探索,总结。教到老,学到老,探索到老,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常改常新。

2、教师要靠高尚的品德和才学赢得学生尊重。“唯才唯德能服于人”。现在的学生难以管教,但对他敬仰的教师则是言听计从,所以同一个班级,教师获得学生的尊重程度是不一样,不是学生的原因,是教师自身的原因,教师必须加强自身修养,增才干,博得学生的喜欢。

4、虚心学习。要有学而不厌的精神,向自己身边的人学习是要有勇气的,不能固步自封。学习别人的胸怀,使自己成为宽广的人,学习别人的态度,使自己成为快乐的人,学习别人的经验,使自己成为有作为的人。

三、质量评估:

第四章教学研究

第一节教材研究

教材是根据学科课程标准系统阐述学科内容的教学用书,它是知识授受活动的主要信息媒介,是课程标准的进一步展开和具体化。教材可以是印刷品(包括幻灯片。电影片、录音带、录像带、光盘等)。教科书是教材的主体,是学生获取系统知识的重要工具,也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

新课程将教材视为“跳板”而非“圣经”。新的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为教学活动预留了充分的空间,视教材为案例,开放教材,鼓励教师充实并超越教材。

教科书的编写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

(1)科学性和思想性相统一。教科书的内容必须是科学、可靠的知识,是经过实践检验的客观真理。教科书的科学性是基础,教科书的思想性应寓于科学性之中,使学生从科学的内容中掌握正确观点,使他们能够把理论、事实、观点与材料紧密结合起来,在思想上有所提高。

(2)强调内容的基础性与适应性。基础教育重在知识的普及,其教科书应力求基础,所以在编写时要选择社会需要、适于学生学习、难易适度的本门学科的基本事实材料、基本概念、基本原理,阐明学科基本结构。

(3)知识的内在逻辑与教学法要求的统一。每门学科都有自身内在的逻辑性,因此必须把科学知识的系统性和教学法的要求统一起来,使科学知识在叙述和逻辑上得到合理的安排。

(4)理论与实践统一。要处理好理论与事实、观点与材料、知识与技能的关系,教科书内容要更加接近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加强实用性,使学生能较好地学习和运用知识。

学校校志凡例

凡例 一、本志以历史唯物主义和辩证唯物主义为指导,坚持实事求是的原则,力求客观、真实地反映南阳市第七小学各个历史时期的面貌。 二、本志上限1960年2月,下限2009年8月(此后至成书之前,其间重要的人和事扼要续录),详近略远。 三、本志按内容分十三章,章内设节、目,以历史发展为经,以内部结构为纬,横排竖写。各章节所记交叉之内容,选择不同视角、不同侧重点记之。 四、采用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体裁,以志为主。 五、志中数量使用阿拉伯数字和国际通用公制单位。采用公元纪年。 六、对人物直书姓名,不加褒贬,必要时冠以职务。过长的词组或使用全称,或使用公认的简称。 七、简介之人物,为在七小离退休的领导、现任领导和教职员工,一般按到校工作时间先后为序。 八、本志为记述文体,使用规范的简化汉字。 九、本志统计数字以档案资料为准。 十、制度、职责皆附于各章节之后。 体例 结构:章节体,每章节一般采用“通纪”形式,从起始到完稿,即1960年2月~2009年7月。大的结构已经确定(篇章的设置、排序按刚才讨论过的),每章中的组成部分可参考有关材料,并结合学校实际情况构思确定。 体裁:述(概述)、记(大事记)、志(全书主要部分,如实记录)、传(本书只安排人物简介)、图(地图、绘画、照片等)、表(各章节

后附“综括”统计表,以方便省览)、录(附录,含学校大综合的、放在任何章节都不适宜的统计表,以及有价值的资料、文献)。 章法(原则):与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保持一致,坚持辨证唯物主义、历史唯物主义原则,实事求是。上限为一九六零年二月(即建校时间),下限为二零零九年七月(即今年暑假),采用记叙文体,叙而不论,从实而书,远略近详,尤其近十年(2000年以来)的要详写、要重点写,重要事件一件不漏,所记内容要交代清楚,如:人物、事件、时间、地点、原因、结果等,措辞用字要规范,行文要流畅。 各篇章几乎都要有机构沿革,有内容述要。先内容叙述,后附上有关表格。 人物直呼姓名,统计数字通用阿拉伯数字,计量单位采用国家法定单位,采用公元纪年,地名使用标准称谓,语言文字、标点要正确规范。 一些资料来源、考证、使用等需要作出说明或注明出处的,均在当页末注明。 采用横排竖写结构方式——横排分类,竖写发展过程写。

关津乡初级中学校志

关津乡初级中学校志 简称关津中学,(它的前身是建于1938年的关津小学),位于106国道的东侧,新蔡县城南5公里处,风景秀丽的汝河之滨。这里有着丰富的文化积淀,先哲孔子曾在这里留下足迹,那“子路问津处”的古迹至今犹存。它激励着一代又一代关津教育人,不顾“路漫漫其修远”,为百年大计之本而上下求索,殚精竭虑,奋斗了愈半个世纪。关津中学自从伴着母亲的阵痛坠地的那一刻起,便开始了在困苦中挣扎,在挣扎中求索,在求索中开拓,在开拓中前进的艰辛历程。一路走来,他越过崎岖,踏荆棘,穿越迷雾,走出风雨,终于走进一个春光明媚而又生机盎然的春天。 一、坠地 关津中学的前身——关津小学,建于1938年,时值抗日战争爆发的第二年,它犹如一个在母亲劫难状态产下的畸形儿,限定营养不良,校舍简陋,师资匮乏,学生也参差不齐。以后,更是单板请帖,心被无偿,一直持续到解放前夕。全县文盲充斥,少数富家子弟也多到外地求学。 二、新生 1949年10月1日,新中国诞生了。当家做了主人的关津乡人民,也着欣喜的心情,并关津小学进行了重建。关津小学也获得了新生。在“教育必须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必须为工农开门”的精神的指导下,全乡大批贫下中农子女走进了学校的大门。1949年到1952年,三年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学校有了一个良好的开端,从改造旧式教育到创建新式教育,为发展大规模国民教育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53年学校贯彻上级教育工作方针,以教学为中心,实行“五分记分法”,探索新教法,建立了听课、观摩、备课制度,继续采用苏式教学理论。1954年至1960年,因“左”的指导思想的影响,学校由校长纳入各级党委领导,办学方向上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这是学校教育受到一些影响。1961年至1965年期间,是关津小学建校以来发展最快的一段时期,纠正了““我”的错误,围绕着一“教学为主,提高教学质量”的目标,教学质量很快回升,学校各方面都呈现一派生机的景象。 三、劫难 正当关津小学稳步发展的时候,“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开始了,关津教育工作也遭到了空前的浩劫。1967年学校成立了“革命委员会”,1968年小学改为5年制,中学改为“二·二制”,学校课程门类减为一半。1969年,提出学制要缩短,关津小学在原来基础上增设了初中班,随后又增设了高中班,随即关津中学、小学分开。学校更名关津高中,初中班称“初中部”,直至1982年取消的高中班,学校正式更名为“关津乡初级中学”,简称“关津中学”。关津中学在10年动荡中,历尽劫难。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掀起高潮,教师停教,学生停课,学校停办。1970年至1972年,根据上级精神,学校组织教师学习“一

德育示范学校创建方案

德育示范学校创建方案 我校是蜀河镇所辖的一所完小,学校一直坚持“以德立校,德育为首”的方针,不断探索德育工作的新方法、新途径,教育、引导、激励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了“科学育人、全面育人、严格育人、自主育人”的新格局,德育工作逐步走上了科学化、制度化的轨道,社会声誉日益提高。 一、组织机制 1、建立校长全面负责、党支部为核心作用的的德育领导机构。 2、德育队伍健全。校长、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少先队大队成员、班委会、学生自主管理组织等德育队伍健全,有职责,有分工。 3.德育工作制度行之有效。我校的德育工作制度在借鉴兄弟学校的经验基础上,建立和完善了《校长职责》、《班主任岗位责任制》、《文明学生行为规范条例》、《学生一日常规》等。 4.德育工作档案健全。德育工作档案包括:德育管理、德育计划、德育工作总结、少队活动,班主任工作;困难生转化;安全档案;学生自主管理工作;学生意外伤害工作;留守儿童工作等。各种德育资料均有详实记载,分类保存。 二、德育常规工作 1、积极组织老师学习《教师职业道德规范》、新《义务教育法》等,要求每人撰写学习体会。组织观看师德典范光盘、影视

节目,学习典型事迹,并撰写心得体会,通过学习提高了教师的德育理论水平。 2、以班主任工作培训为中心,加强以班主任为主的德育队伍建设,组织教师学习《班主任工作实务》等有关班级管理方面的知识内容,开展校内班主任班会交流、班主任经验交流等活动。 3、充分利用班报、板报、红领巾广播站、宣传窗口等德育基地的作用,开展综合实践活动和警校共建活动。增强了家校携手共建和平安谐校园的积极性、主动性。开学初,学校邀请蜀河公安人员、上级校领导来校进行安全教育,使师生受到了良好的教育和培训。 4、为了提高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积极倡导改革课堂教学,明确德育教学目标。坚持以思品课、班会课、法制、安全课为德育主要课程,积极利用现代信息技术作为教育手段进行教学。坚持充分发挥学科教学渗透德育的功能,挖掘教材中德育因素,有目的地在学科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教育。 5、抓好每周一的升旗仪式和国旗下讲话,结合重要节庆日、纪念日,组织宣传教育和实践活动,引导学生弘扬民族精神,爱家、爱校、爱国,提高道德素养。我们教育学生从身边小事做起,激发了他们热爱学校、热爱家乡、立志美化学校、建设家乡的自觉性。 6、每月进行一次班报评比,利用班报宣传法律知识、自救

学校校志后记

后记 2010年2月,南阳市第七小学建校五十周年。2009年4月,李彦虎校长提出准备编写校志,由王新红副校长具体负责。 2009年5月,搞出整个校志内容序列,召集所有参编人员,正式启动这项工作。 参编人员皆为现职员工,惟业余时间可以利用。其间,因一些重要、急迫的事情(如对原十八中的接管改造等),使得编写工作一度停顿两个多月。2009年暑假拿出初稿的计划未能实现。 10月底,各章初稿成型,谬误之处甚多。遴选部分参编人员,进行大幅度修改,个别章节基本重写。 2010年2月19日(农历正月初六),所有修改稿汇拢一体,由一位同志进行通审通改,于3月下旬定稿,交付出版传媒公司作后期处理。 学校历史上曾四次遭受水灾,档案资料损失严重,前三十年的基本空白。时间、人员双度紧张,外出调查、外出采访实不可能,主要靠组织座谈、查阅校内现存档案、电话访谈来获取信息。有些内容先请当事人回忆,再相互印证记录下来,只能“相对准确”。 连年开展的活动,各章节则根据需要选择记述。例如,“白鸽之旅”活动已连续开展了八年,选2002年的,或选2006年的记述,相互并不重复、并不矛盾。诸如此类,一并敬告,免生疑惑。 2009年8月份,宛城区教体局决定,七小与东校区(即二十五小)分离,同时接管第十八中学校园及小学部学生,称为“东校园”。这一变化处于初稿将成之际,对涉此两处的内容有删有增,但删增程度不尽相同。 《人物》一章,系依各自撰写的个人简历凝缩而成,所录细节,不能完全。其它个人材料,亦多为本人提供,来不及逐一核实,不免有所疏漏,还望谅解。

悠悠五十载,值得记述之事几百页文字岂能涵盖,没有查阅到、访谈到的,惟有遗憾与抱歉了。 李彦虎校长自始至终亲自参与,每一个关键步骤,都悉心指导、把关、定夺。已退休的魏玉娥校长、邢君章书记等老干部、老教师和在职的各处室负责同志,都主动提供素材,帮助核实原委,对本志的编写倾注了极大的热情。殷殷情怀,令人感佩。 参编人员在几个月内,完全靠业余时间(只张西云同志曾停过一段课)熬夜加班,呕心而成,其辛劳程度可想而知。具体执笔情况如下: 概述:张西云张国成大事记:张西云 第一章:徐晖周梅第二章:王新红朱玫梅 第三章:张西云第四章:万晓艳 第五章:贾艳梅第六章:胡继红 第七章:范海云王新红第八章:张国成 第九章:赵鑫第十、十一章:张西云 第十二章、附录、后记:王新红 通审:王新红 定稿:李彦虎 本志编写人员虽殚精竭虑,但时间紧迫、水平有限,疏漏谬误之处在所难免,真诚期待各位读者的批评指正。 编者 2010年3月

黄流中学校志

黄流中学校志 黄流中学创办于战火纷飞的1947年,开始设在乐东县九所镇的九所粮所内,原名崖县第二中学,1949年9月从九所粮所迁至黄流村现址继续创办。黄流中学创办至今已走过了六十六个春秋。 前言 邢文雄 黄流中学创办于战火纷飞的1947年,开始设在乐东县九所镇的九所粮所内,原名崖县第二中学,1949年9月从九所粮所迁至黄流村现址继续创办。黄流中学创办至今已走过了六十个春秋。 六十年来,黄流中学经过几易校名,先后共有二十届校长。在历任校长及老师们的辛勤耕耘下,学校由最初的几个教学班

一百多个学生,发展到今天成为一个拥有68个教学班5000多名学生的大型完全中学,成名一所中国名校。 对于海南岛内各县文化教育的发展状况,历来有“北文昌,南乐东”的说法。文昌县由于地处沿海,开发早,文化教育事业一向发展迅速。乐东县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除了乐东汉区原有的文化积淀外,主要是得益于黄流中学的创办和发展、壮大,从黄流中学走出去的数万名毕业生,既在全国各地为社会做奉献,也为发展乐东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卓越贡献。这也是中国共产党致力发展文化教育事业的伟大成果。 早在1958年黄流中学就开始创办高中,文化大革命前被命名为乐东县中学,是乐东县的重点中学。虽然在文化大革命中遭受挫折,后来又受到撤消重点中学称号的干扰,但是,具有深厚文化教育底蕴的黄流中学,在上级教育行政部门的指引下,在县委和县人民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依然乘风破浪、奋勇前进。 六十年来,从我校走出去的数以万计的毕业生,已经在祖国各地的各个领域里取得了辉煌成就,我们为拥有这批众多的校友而感到自豪和骄傲。 黄流中学培养出的众多校友中,有中国著名的语言学家、华中师范大学教授邢福义。他被国务院确定为有突出贡献的专家,从2000年起,他担任教育部百所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之一—华中师范大学语言与语言教育研究中心主任。被选为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规划语言学科组副组长,教育

校志序言

序言 勐汞完小创办于1908年,至今已有一百余年的办学历史。一直以来,关于勐汞完小的办学历史,人们只能从现实中去推测考究。对于这样一所百年老校,应该对勐汞完小的未来留下很多有价值的东西,不应该留下遗憾。2008年9月,原勐汞中心校被撤并到德党中心校,勐汞完小也重新组建了新的领导班子,就有了收集勐汞完小的校志之意。通过学校领导班子的讨论,决定把勐汞完小过去的功勋与现实的决策编写在一起。于是在和教育局杨正发老师探讨之后,学校决定由高云良老师执笔并负责收集相关勐汞完小的历史资料,走访老教师,探访老领导,于2011年10月开始启动校志的编写工作,历时近两年,勐汞完小的历史逐渐浮出水面了。学校出书后主要留为学校存档资料,少部分也赠与从勐汞完小走出的、乐意收藏的学子。 如今的勐汞是一个拥有1310户的大自然村,在外工作人员比比皆是,在各个领域岗位中做着不同程度的贡献。学校教育的兴衰成败可以直接影响到地方的发展,包括文明的传播。随着党和国家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我们有决心在党的新教育方针的指引下,在当地政府的大力支持下,进一步完善学校的硬、软件投入,让学校更好、更快地得到发展,我们“不求一日成功,但求每日进步”;学校以“迎着朝阳当思如何努力,踏着晚霞要问是否进步”为校训,来促使我们每个师生行动起来,共同打造未来的勐汞完小。 由于本人水平有限,不能精辟概括,但求开卷有益,并显示其“继承历史,反映现实,服务社会,有益人民”的功能。勐汞完小的历史能基本呈现,让我欣慰,学校委托我为出书写序,也算做了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在接下来的时间里,我将一如既往地关注校史校情,让学校真正能发展起来,让百年老校更加绽放异彩。 对于编写出来的内容存史价值是前所未有的,可算是勐汞完小的百年史书,也是教育人的借鉴,编写志书是艰巨而细致的工作,也是有益于教育发展的大事,在此,我衷心地感谢在编写工作中付出辛勤劳动的各位老师。 刘正康 2012年6月

德育示范学校的申报材料

立德树人永远在路上 ——兰州市永登县新城区小学德育示范学校申报材料我校创建德育示范校的主要做法是: 一、加强领导,完善措施,建立德育管理机制。 学校坚持“以德治校,德育为先”的办学思想,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建立德育工作管理网络,强化管理,落实全员全程育人措施。 一是积极构建德育网络。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副校长为副组长,德育处、教导处、少先队负责人以及各班班主任、科任教师为成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确定学校学生思想道德建设的目标内容,积极探索开展德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方法。学校建立和完善德育工作评价考核制度,使学校德育工作有机构管、有制度促、有专人抓,形成政教处、班主任、任课教师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机制。 二是完善各项管理制度。学校始终将德育列入整体工作规划,根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

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制定了完整的德育工作三年规划和学期计划。学校在开学初及学期末均召开德育领导小组会议。依据上级精神,结合本校实际,部署、调整、总结学校德育工作。每个月召开一次德育专题会议,研究学校每月德育工作内容和措施,并确定每月的教育重点,做好详细记录。学校还完善了各项管理制度,如《班主任德育工作量化条例》、《班级管理制度》、《学生德育量化管理方案》、《优秀班集体评选办法》等规章制度,把教师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与工作绩效挂钩,纳入评优争先和年终考核,增强了德育工作的实效性。各班还建立了适应素质教育要求的、操作性强的学生综合素质评价机制,组织学生及家长认真填写《学生素质评价手册》,完善了学生成长记录袋,使学生评价呈现多样化。 三是加强家长与学校联系。每学期学校组织召开家长会,与家长达成共识;要求教师平时及时与家长取得联系,定期不定期进行家访,安全排查,将学生在校和在家的表现交流反馈;召开家长座谈会,倾听家长对学校的意见和建议,

学校修志方案及分工

附件1 区地方志办《校志编修参考篇目(纲目)》概述 第一章建置沿革(从置校起,分时期记述学校的变迁、规模含村校的发展变化。) 第二章学校的机构 第一节党群组织 一、党支部(或党总支) (一)政治思想工作 (二)组织建设 (三)历任书记 二、群团组织 (一)工会 (二)教代会 (三)共青团少先队 (四)妇代会 (五)退休协会(小组) 第二节学校行政 一、党支部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 二、校长负责制 三、学校管理 四、历任校长 第三节内设机构 一、教导处(工作职能、各教研组工作) 二、德育处(工作职能) 三、后勤处(工作职能) 第三章教学工作

第二节课程设置(各个时期) 第三节教学方法(应试教学向素质教育转变) 第四节特色教学 第五节教研教改成果 第六节课外活动(各种兴趣小组) 第七节教学设备 第八节图书资料管理 第九节“普六普九”“两基普实” 第十节教学效果(入学率、普及率、及格率、优生率等横向比较情况) 第四章德育工作 第一节办学理念、校训、校歌 第二节学生校规校纪(学生守则的贯彻) 第三节思想品德教育活动 第四节好人好事 第五章体育工作 第一节体育课 第二节国家体育锻炼标准达标情况 第三节课外体育活动 第四节传统体育项目(体育训练基地) 第五节运动会(单项体育比赛) 第六章卫生工作 第一节教室环境卫生 第二节健康知识教育 第三节疾病防治 第七章师资队伍建设 第一节师资培训(思想、业务培训)

第三节教师资格考核 第四节职称评定 第八章后勤工作 第一节学校基建 第二节经费管理 第三节师生福利 第九章安全保卫 第一节安全教育 第二节门卫保安 第十章人物 第一节人物传 第二节英雄劳模 第三节成功人士 第十一章获奖情况 第一节集体 第二节个人 附录 后记 永川区朱沱镇跃龙小学校志编修工作实施方案根据永川区教委、区地方志办《关于开展中小学校志编修工作的通知》(永教办〔2011〕31号)的要求和我校创建重庆市重点中学的需要,为了真实地再现学校的发展历史,保存学校丰富的教育文化资源,彰显学校办学内涵和特色,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站在教育发展的角度,全面客观地反映学校的历史进程和发展现状,做到思想观点正确,体例科学严谨,资料翔实可靠,内容客观全面,特色鲜明突出,文辞朴实规范、构件完整有序。立足现在,回顾历史,展望未

曲阜市罗庙中学校志

曲阜市罗庙中学校志 罗庙中学校志编写组 组长:孔令锋 副组长:范洪波 成员: 孔凡昌尚传启孔祥泰 一、学校沿革 罗庙中学的前身是罗庙小学。 罗庙小学座落在陵城镇辛庄村东南角。学校设在由一个罗姓护法助建的、修道之士寄居的庙宇之中。学校因此而得名。 罗庙小学负责辛庄、蓝庄、东村、官寨、古路套、后学、朱庄和马家庙,八个自然村的适龄入学儿童的教育工作。 1950年,开始招收识字班,设立小学。 1954年,完成了初级小学(1——4年级)的建立。 1956年,完成了一至六年级完全小学的组建。 1968年春,罗庙小学改招两年制初中班,罗庙小学也因此更名为罗庙联中。 罗庙联中的招生范围,也在原罗庙小学招生范围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红庙村、大小鲍庄村的小学毕业生,也纳入了罗庙联中的招生范围。学校服务人口达到一万多人。 1971年冬季开始,罗庙管区领导研究决定,拆除学校两排老旧的土坯房(教室),新征土地4700多平方米,建四幢八间宽敞明亮的青砖瓦房作教室,1972年春季工程正式完工。校园面积由原来的不足2500平方米,一下子扩大到7200多平方米。

由于政治的原因,原本应该在1973年年底毕业的初中二年级学生,被迫推迟到1974年7月毕业。 1974年初一新生的招收工作,在同年8月份进行。 1975年8月,学校招收首届两年制高一新生1个班。 1976年8月,学校招收第2届两年制高一新生2个班。 1976年8月,学校自筹资金,聘任木工、铁工师傅,对有学习技术意愿的学生,进行技术培训。首批招铁工学徒2名,木工学徒4名(因铁工的社会需求量不大,只招了一届;木工培训一直持续到1988年)。 1977年春,罗庙管区的领导,再次动员辖区内的10个村,出资出力,在校园内新建了四幢九间红砖瓦房,其中五间作教师的办公用房,四间作备用教室(为以后罗庙中学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 1977年,国家恢复招生考试制度。同年7月,罗庙联中3个初中毕业班,参加了陵城教育组组织的统一升学考试,优秀学生升入小雪三中,学习高中学业。其余学生在本校就读两年制高中。 1978年春季开学,学校将一九七七年招收的两个高中班,转为初三毕业班。罗庙联中完成了,两年制初中向三年制初中的过度。 1978年7月,罗庙联中首次组织应届毕业生参加国家统一组织的升学考试。 1987年秋,学校被正式命名为罗庙中学。 1995年春,罗庙中学在原来的基础上,新征辛庄村的土地14000多平方米,同时拆除校园中两排老旧的校舍,新建2幢综合实验楼,1幢10间教工宿舍,1座水塔,1间锅炉房,1间传达室,同时,为学校

西街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西街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Report materials of moral education demonstration sch ool of Xijie primary school 编订:JinTai College

西街小学德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小泰温馨提示:汇报材料是向上级或群众报告、口头或书面陈述、反 映情况、提出意见或者建议。本文档根据经验材料内容要求展开说明,具有实践指导意义,便于学习和使用,本文下载后内容可随意修改调 整及打印。 首先,我代表学校,代表学校校委会,代表全校师生对 各位领导莅临我校检查指导工作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洪洞县xxx小学环境幽雅,整洁怡人。现有40个教学班,113名教职工2200多名学生。学校设备先进:图书室、仪器室、阅览室、多媒体教室一应俱全,还配有美术室、舞蹈室、电子阅览室和活动室,每个教室配有彩电,这里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梦想启航的港湾,也是教师展示自身才华、智慧的舞台。 近三年来,我校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更新教育理念,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德育工作为灵魂,坚定一个信念:求真务实,创办一流学校;坚持三个结合: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三结合,坚持三个统一: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的三育人的统一,以达到养德、启智、崇美、强身、

静心的目的。努力实践着我们的德育示范方向:养成教育净化学生心灵、校园文化促进学生健康发展。 构建德育管理网络,做好德育工作的龙头 学校是培养人的道德情操的策源地。要培养具有高尚的 道德文明素质的跨世纪新人,学校必须首先强化自身科学的、现代化的德育管理,这是创建德育示范学校的前提。为此,我们着重抓了以下几项工作: 加强领导班子建设没有一个德才兼备的领导班子,就不可能 有一所文明向上的学校。学校成立了校长负责-政教处主抓-学生干部参与的三位一体德育管理网络,政教、教务、总务三大处分别以管理育人、教书育人、服务育人为重心,配合少先队大队部、年级组组成一个严密的管理体系;既责任到人,又密切合作。 精细化的管理,激发了大家的聪明才智,发挥了领导班 子的整体效能,使大家心往一处想,智往一处聚,力往一处使,继而使全体师生员工能够协同一致,相互配合,精诚团结,形成合力。为加强领导班子的德育建设,近年来我们坚持做到“五不”:“嘴不歪”(对师生成绩不夸大,缺点不缩小,要求全体成员树立全局观念,不利于团结的话不说,不利于团结

学校管理工作校志

第一章学校管理 第一节教育宗旨 建校初,学校遵循毛主席所指出的“我们的教育方针应该是使受教育者在德育、智育、体育几方面都得到发展,成为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劳动者”的教育方针,确立了“面向工农,普及小学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教育宗旨。在这段时间内,学校重视教育质量的提高,加强学校管理,在条件艰苦的情况下进行学校建设,扩大学校规模,满足学生上学之需。 文革期间,在磨得一手老茧就是毕业证的思想指导下,学校着重于“教育与劳动相结合”,师生走出课堂进行劳动,与教育相结合,脱坯、打墙、搬石、翻土堆。同时,“工宣队”、“贫宣队”进驻学校,学生大部分时间花在劳动与闹革命上,学校管理混乱,教学质量严重下滑。但在此情况下,学校仍奋力自筹,修建校舍,添置桌凳,扩大招生,尽最大努力使学校周边适龄儿童能够有学上。 1976年粉碎“四人帮”后,中共中央拨乱反正,提出了“抓纲治国”的方针,教育战线提出了“抓纲治校”的口号。学校师生深入批判“四人帮”反革命集团在教育领域的歪理邪说,深入批判“两个凡是”,扎扎实实抓教学,“文革十年”造成的混乱局面得到扭转,学校教学秩序逐步走向正常化。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党中央又明确指出“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建设服务”,遵照新的教育指示,开创了我校教育工作新局面。 1983年10月,邓小平为景山中学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学校把这个题词写在“工”字房的墙壁上,作为学校教育发展的指导思想。 1985年1月,邓小平在全国科学工作会议上提出了“五讲”“四美”和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育人目标。学校开展了“学习雷锋”、“五讲四美三热爱”、“学习当代保尔张海迪”等活动,深入贯彻《小学生守则》,向学生宣传社会主义新道德、新风尚,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

金安区先生店乡先生店初级中学校志

金安区先生店乡先生店初级中学校志 金安区先生店乡先生店初级中学初中位于先生店街道西端,北距312国道4公里,交通便利. 学校占地面积20580平方米,建筑面积4476平方米。有学校本部和为先生店乡硖石村境内的住宿区两部分组成。 金安区先生店乡先生店初级中学始建于1974年。1975年春期先生店小学的“戴帽初中”的学生移至我校就读,当时只有6个教学班,370名学生,18位教职员工。学校占地15650平方米,有18间砖瓦结构平方和24间土墙瓦顶平房。 1985年春,经当地政府的协调,将公路南面的700平方米的土地和24间土墙瓦顶平房出让给个体户,从校园北面征收2300平方米土地,并新建了两幢砖瓦结构教师和一幢师生食堂。 1992年秋期,学校开始招收三个平行班的学生,学生数增加至480余人,教职工26人。校舍也发生变化:在先生店乡政府的直接安排下,校园整个西边和南面西段临公路11米宽的土地开发出让,总面积1200平方米;同时从校园北面征收1280平方米土地作为学校操场用地;并在校园四周建成2.5米高的砖墙。 1995年在先生店乡政府的协调下,学校与本乡硖石村协商,在“二先路”西侧,先生店道班后面征购4000平方米土地作为住宿区。1997年和1999年,在住宿区兴建两幢计18间砖瓦结构平方,并在四周建围墙,出口建门礅,院内建40米长中心水泥路,兴建厕所一座,水井一口。

1998年学校增至13个教学班,在校生846人,教职工46人。秋学期学校成立“先生店乡农民文化技术学校”和“先生店初中家长学校”,担负起对先生店乡先生店片的青年农民的文化技术辅导学生家长的教育。 2004年,在教育局和乡政府的批准下学校将南面大门两侧临街路段750平方米土地开发出让,同时,被教育局作为寄宿制学校,上拨项目资金60万元,兴建一幢三层砖混结构的教学楼,建筑面积1481平方米,现成为学校的教学和办公用房。从而大大改善了学校的办学条件。 2005年起,根据区委区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的要求加强了对未成年思想道德的建设工作。成立领导组、制定制度和实施方案,开展活动,形成了对未成年人教育的学校、家庭和社会网络体系,为确保我校未成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奠定了基础。 2007年我校被确定为金安区农远工程项目建设学校,现已建立了计算机教室,配备教师机和学生机30多台,建立了多媒体教室,配备了投影仪远程IP数据接收设备等,为我校现代化教育提供了较为优越的条件。 自建校起,学校先后培养了5000多名合格毕业生,为提高当地人口素质、传播现代科学文化知识、造就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人才和发展家乡经济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目前,由于农村小学“5改6”的影响,加之当地择校风甚烈,我校学生数减少很多;近几年,教师也只出不进。学校师生规模相对缩小。现有7个教学班,429名学生,

德育示范学校汇报材料

创建“省级师德师风示范学校”申报材料 九江市都昌县徐埠中心小学 近年来,徐埠中心小学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要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科学发展观。学校在坚持依法办校、依法施教、集中精力抓教改课改的同时,把德育治校、德育立校摆在首要的突出位置,以提高教师思想政治素质、职业理想和职业道德水平为重点,大力加强师德师风建设,通过弘扬高尚师德,潜行师德规范,强化师德教育,优化制度环境等措施,努力打造“师德高尚、素质全面、业务精湛、爱岗敬业、开拓创新”的教师队伍,带动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上新台阶。学校先后被评为“九江市德育示范学校”,“九江市三星学校”“九江市农村课改示范学校”、“九江市绿色示范学校”、“九江市优秀少先队集体”、“都昌县青年文明号”、“都昌县优秀党支部”、“都昌县校园文化长廊先进学校”、“都昌县信息报道先进单位”、“都昌县小学质量评估优胜单位”、“都昌县清洁工程先进单位”、“都昌县常规教育教学质量活动月知识竞赛先进单位”、“都昌县素质教育示范学校”、“都昌县学生与学校安全工作先进单位”、“徐埠镇人民满意单”。 一、加强领导,确保师德师风建设工作深入有序的进行。 学校建立了由校长余烨任组长,分管领导万波泉任常务副组长,学校其他行政任成员的师德师风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并把责任目标落实到各处室及责任人,党支部负责思想政治和理论学习工作,工会负责师德师风组织实施和考核工作,教导处负责教师业绩管理和考核工作,总务处负责师德师风建设经费保障工作,政教处负责教师对学生

教育管理工作,真正形成了师德师风工作组织机构健全、部门齐抓共管、目标责任落实、制度计划完善、工作措施有力的组织保障体系。 二、制定完善的德育规章制度,建立师德师风建设的制度保障体系。 1、重视师德师风教育,健全师德师风建设的学习培训制度。 一方面,把依法治教和以德治教结合起来,努力提高教师的政治理论素质和师德修养水平;另一方面,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教师职业理想教育、职业道德教育、法制教育、心理健康教育、学风和学术规范教育。完善新教师岗前培训制度,每年对新聘教师进行专门的岗前师德教育;同时,每年对新上岗的班主任进行1-2次师德教育专题培训。精心选择一部分德高望重、业务精湛的中老年教师担任青年教师的指导教师,从思想、品德、工作等方面帮助青年教师提高素质,引导青年教师快速、健康成长。 2、严格考核管理,完善师德师风建设的考核评价机制。 学校将师德师风建设贯穿于学校教育管理的全过程,把师德师风纳入教育工作目标管理和考核,学校结合实际,制定了《徐埠中心小学师德师风考核方案》,建立了教职工师德师风考核档案。从劳动纪律、政治理论学习、思想道德素质三大块对教职工进行学期考核,学校根据个人考核情况载入教师个人业务档案,这一举措充分体现了抓实过程,注重终端的师德管理思路,全校上下形成了“部门联动,齐抓共管”的良好氛围 3、强化民主管理监督,建立师德师风监督评价体系。 强化学校民主管理。健全教代会各项制度,学校坚持每年召开一

教育志和校志的撰写

教育志和校志的撰写 一、如何理解教育志和校志 志:记述。教育志,就是对教育的记述。是教育各个方面的历史和 现状的科学的资料性著述。 地方教育志建立在校志的基础上,写好教育志必须做好各学校的素材收集和校志的编写工作。 “志”记录的是一个时代或一段时限的历史,体裁有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属篇章结构,是一种介于资料汇编和学术专著二者之间的资料性著述。从此语意出发,“学校志”是地方志的一种延伸,简称“校志”,他是各级教育志的材料基础。 作用,一部优秀的学校志,不仅可以作为今天兴校的参考、后人办学的借鉴,而且是向广大师生进行爱校、开展传统教育的好教材,可以帮助家长和社会全方位地了解学校,在现代社会,不失为学校打造自身形象的一种举措。 显然,这种语意下的“学校志”,不属于我们通常意义上的教育研究,尽管从广义上讲,各种校志当中对具体历史条件下的学校各方面状况的描摹,可以帮助后世的人们对当年的教育获得一种相对真切的体悟,但,编志的目的主要意图不是为了探究学校现实存在的问题,也很少对学校各种教育现象与措施进行合理、合法性的追问。编写这

样的学校志一般不需要教育理论工作者加入,属于纯粹的实践立场。 写志和写史不同,因为志不同于史,它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围的不同。前人说:志者,一方之史;史者,天下之志。这是从围上的不同,志,记述的是地方,围小,史,写的是天下之事,围广。 2、记述容的同和不同。相同之处都是记述,史和志都有善。而“史”有恶,志有善而无恶。也就是说“志有褒无贬”,只记述善的一面。 3、产生的影响不同。方志不如史书影响大;有后世修史当代修志之说,流传围也小。 4、记述方法的不同。史以议论为主,而志以记叙为主(所谓史重探索历史规律,而志只反映历史规律)。所以,史和志不能混同,修编校志不能说成修编校史。 志与史很容易让人混肴,在编写过程中难度相当大,很难把握,有人总结的很恰当“修志难于修史”。 二、教育志的性质、功能、特点 1、性质:资料性的著述,是后人参阅的史料,了解前人教育状况或借鉴前人经验的资料。 2、功能(作用):是教育作为主政的历史借鉴和制定决策的参考依据,是留给后人的一份历史资料,通过阅读当地的教育志,增强

南张中学校志

南张中学校志编撰委员会成员主任:邵长君 副主任:贾涛陈存志张德胜 成员:姜秀林穆海亭曹学臣周长运姚兴勤 郑重斌刘猛陈瑞柱吴鹏刘祥军 张忆秋 编撰组组长:张忆秋 成员:曹学臣刘猛苏海泓玄安玉姜秀林 目录 第一章引言 第二章学校沿革 第三章学校制度、方针 第四章学校管理 第五章教育教学工作 第六章学校建设 第七章附记 一、学校历任正负校长一览表 二、后记 第一章引言 任城区南张镇中学座落在大运河畔,济宁市区西北5公里,327国道北侧,济梁公路南首,南张镇驻地,学校始建于1969年。

学校最早为高中,学制二年。上世纪八十年代中期改为初中,后逐渐演变为现在的任城区南张中学。该校有着较长的历史,由建校初的1个班,6个教职工,发展到现在能容纳24个教学班,1200名在学生,学校服务区内辖53个自然村,总人口51000人。建校初,学校只有两排18间教室,现在拥有教学楼、实验楼、办公楼、学生公寓楼、餐厅报告厅等建筑7100平方米。有当时的高中发展到现在的全日制寄宿制初中,无论在办学条件、教育体制、管理体制等日趋完善,教师素质、教育教学质量、学校声誉等不断提高,为祖国建设培养、输送人才做出了贡献。真可谓年年桃李、岁岁芬芳。 第二章学校沿革 1969年秋学校开始筹建,校址在南张大王村北。1970年开始招生,为高中教育,在全公社设有联中。 1979年,学校更名为济宁县九中,仍为高中,学制二年。 1984年,全市学校统一校名为济宁市第二十二中,开始招收初中学生,高中教育阶段结束。 1994年,学校更名为任城区南张中心中学,沿用至今。 第三章学校制度和方针 学校建校初,学校体制为高中,学制二年,施行德育、智育、体育全面发展的教育方针,培养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

德育示范校汇报材料

德育示范学校”复验汇报材料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专家、同志们:您们好!请允许我代表我校全体师生对前来我校进行德育示范校验收的各级领导及各位专家表示衷心的感谢和热烈的欢迎!此次德育示范校复查是对我校德育工作的又一次全面检查与指导, 也必将有效促进我校 德育工作迈上新台阶,为我校带来新的发展机遇。现在,我将我校的德育工作开展情况汇报如下: 第一部分:学校基本情况 我校成立于2007 年7月。现有教学班41 个,1346名学生。教职工总数87 名,现有专职教师81 名。目前,学校占地面积为27869.4m2,总建筑面积为5572m2,学校绿化面积3988 〃,占总面积的21..7 %。 学校基本设施齐全,设有微机室、实验室、师生图书阅览室、体育器材室、劳动器材室、心理咨询室、少先队活动室、美术室、音乐室、远程教育室、监控室、录播室、多功能书法教室、红领巾广播室等、校园内基本实现了信息化管理。教师 80%能熟练使用计算机,制 作多媒体课件,并能熟练操作多媒体设备。学校拥有250 米跑道的标准田径场2 个,2 个标准篮球场4 个排球场;师生活动场所充足,布局合理。 学校实行党组织领导下的校长负责制,坚持以德治校和依法治校相结合。主要结构设置为政教办公室、行政办、安全办公室、工会、、少队办公室、教务办、教研室、财务室、后勤室为一体的校级组织,各职能部门制度规范,责任明确,分工协作,相互配合,发挥着良好的作用。 第二部分对“德育示范校“工作落实汇报 一、德育工作队伍建设 (1)加强组织领导,建章立制,强化常规管理学校建立健全以校长为首的德育管理体系,成立了由校长室、政教办、教务办、教研室、少先大队部等共同组成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德育工作的规划和德育目标的制定。

创建德育示范校工作方案

创建德育示范校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 坚持以胡锦涛书记关于德育工作讲话为指导,坚持“五育并重,德育为首”的工作方略,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文件精神,努力提高中小学德育工作的针对性、实效性,不断深化和扩展德育的内涵和外延。加强学生思想道德建设,创建和谐校园,切实提高德育工作的全面性、针对性和实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和谐发展。 二、组织机构 领导小组: 组长:尚顺忠 副组长:赵昌松、陈支顺、刘智生 工作小组: 组长:赵昌松 成员:黄明烽、兰玉卿及各班班主任 三、工作目标及要求 (一)组织领导 1、明确办学思想。 贯彻党的教育方针,执行教育法律、法规,依法治校,依法治教。制定学校长远期发展规划、学校工作计划。 2、完善机构设置 成立领导工作小组,明确职责,落实责任。少先队组织健全,能按章程开展工作。 3、拟定学期德育工作计划。 (二)条件保障

1、队伍建设 成立一支师德高尚,整体素质好,管理能力强的年级组长和班主任队伍。建立教师成长袋,及时掌握教职工思想动态。 2、制度建设 有比较健全、完善、操作性强的德育工作管理制度。按教育部颁发的《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制定师德检查、考核、奖惩制度。 3、教育经费 提供进行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开展常规德育活动所需经费。有奖励经费,用于学生和德育队伍的表彰奖励。 4、育人环境 充分利用广播、板报等宣传媒体,构筑校园爱国主义宣传教育阵地,营造健康向上,活泼有序的校园文化氛围。 5、“党的教育方针”、“教师职业道德”、“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标语悬挂于校园醒目处;教室中悬挂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图案和张贴中国和世界科学文化、教育发展史上杰出人物的画像、名言警句等;校园净化、绿化、美化。 (三)方法途径 1、主渠道作用与学科渗透。按国家教育部和省教育厅的规定,开足开齐小学思品课,教材配套完整,保证师资及授课时数;结合国情和本地实际,开展形势政治教育、法制教育,每学年不少于2次;各学科教学能有机渗透德育内容,学校对教学过程实施监督并作记录。 2、专题教育与道德实践活动 坚持规范的升降国旗制度;经常性地开展《小学生守则》、《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等教育活动,每学年不少于2次;重视学生良好个性心理品质的培养,针对学生年龄特点开展青春期教育,每学年不少于1次。

三中校志编写方案

《大冶市第三中学志》编纂工作实施方案 值临大冶市第三中学建校60年之际,经学校研究决定编纂出版《大冶市第三中学志》。计划于2016年6月底定稿。因时间紧、任务重,为保证材料及时到位和编纂工作顺利进行,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 本志编纂坚持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实事求是地记载建校以来(1956-2016)学校的历史和现状,以“资政、教育、存史、传承”为目的,力求思想性、资料性与科学性相统一,为学校今后的发展提供真实、详尽的材料。 二、组织领导 校志编纂设计学校工作的各个方面,必须加强领导,明确分工。为此,学校决定成立以校长为组长的编纂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如下:组长:汪中强 副组长:王江平刘立强柯贤生段灿如 成员:石树林姜新水彭火明樊启佳石文柯红卿 下设办公室 主任:段灿如 副主任:石树林石文李卫兵 成员:王国祥李儒法方子文陈学证陈治广陈金荣 方英华吴国良祝太平 为了便于工作,落实好责任,促进编志工作的有效开展,学校领导进行如下分工: 汪中强校长全面负责校志的编纂工作;工会主席段灿如具体负责大冶三中校志的编纂工作和与工会、行政办公室、后勤基建、少年宫相关的工作;王江平副校长具体负责与学校安全、学生管理相关的工作;刘立强副书记具体负责与党支部、团委相关的工作;柯贤生副校长具体负责与教务处、教科处相关的工作; 三、编纂时限

本志以1956年初建为上限,以2016年6月底为下限。按照略古详今的原则,记述内容侧重于进入本世纪(2000年以后)学校的发展变化、突出成就,以体现时代特点。 四、体裁 囊括述、记、志、传、图、表、录等,以志为主。 五、进度计划 第一阶段:材料准备 2015年3月25日——9月30日,各处室及个人提供材料。 2015年10月1日——2016年2月29日,编志人员审定材料。 2016年3月1日——6月25日,查缺补漏,完备材料。 第二阶段:编辑初稿 2016年6月26日——7月25日,编写初稿。 2016年7月26日——8月10日,采访、搜集、校正、补充,出版第二稿,印发各位领导、处室主任及有关人员,征求修改意见。 第三阶段:定稿出版 2016年8月11日——8月25日,完成修订稿,向主管部门领导、老领导和离退休职工征求修改意见。 2016年8月26日——9月10日,修改、完成第四稿。 2016年9月11日——9月20日,校对、润色、定稿、出版。 六、几点说明 1、本志的时间跨度为1956年至2016年,所以各小项材料提供者必须体现内容的历史过程,时间、地点、参与人要准确,大事、要事要记录详细,重要成果尽量突出记述。 2、所有材料的提供(照片除外)要以时间为序,不缺不漏(过程或变化),装订成册后务必于2015年9月1日前交校志办方子文老师,过期不交者,请向分管领导说明情况。 3、2010年前的材料各部门要重点准备。 校志编写工作,既是一所学校发展到一定阶段的总结回顾,更是一所学校文化的积淀、精神的升华,功在当代,利在后人。成功的编

省级德育示范校申报材料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新)

以人为本立德树人全面发展 ----永昌县第五中学德育示X校事迹材料 迎着教育现代化的春风,踏着立德树人的坚定步伐,永昌县第五中学的各项工作焕发出无比昂扬的生机与活力。这里环境幽雅,整洁怡人。学校设备先进,学风浓厚。这里是孩子们学习成长的摇篮,是孩子们梦想启航的港湾,也是教师展示自身才华、智慧的舞台。 几分耕耘,几分收获。回顾近年来,学校顺应时代的发展,努力更新教育理念,确立了实施德育教育的基本策略,以德育工作为灵魂,以教育教研为先导,以现代化教学设备为保证,以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以全面提高全体师生素质为目标,追求和谐中的竞争,竞争中的和谐,学校德育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 一、学校概况 永昌县第五中学是一所新建的初级中学,位于县城东关大道南侧,现有教学班48个,学生2373人,教职工185人,其中中学高级教师24人,中学一级教师122人。学校自办学之时就坚持“基础扎实、学有所长、全面发展、个性优良”的办学目标和“为每一位学生终身发展奠基,为每一位家长殷切期望铺路”的办学理念。在“博、雅、勤、健”校训的感召下,学校致力于“敦品砺学、求是创新”的校风,“爱

生、敬业、求真、笃行”的教风,“尊师、好学、明理、乐群”的学风和“勤勉、务实、、团结”的作风建设,坚持“以人为本、树人重德、依法治校、科研兴校、科学管理、全面发展”的治校方针,积极推行教育改革,创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在上级部门的指导、关心和支持下,永昌五中坚持德育工作同计划、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同总结。全校党政工团各负其责,密切配合,形成了齐抓共管,全员参与,共同推进的良好氛围,有力地促进了学校德育工作的健康发展。 学校先后获得“全国德育管理先进学校”、“XX省两基先进学校”、“XX省交通安全示X学校”、“XX省五四红旗团委”、“金昌市先进学校”、“永昌县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 二、德育工作主要成绩与经验 (一)组织有力,统筹布局德育工作 学校高度重视德育工作,始终把德育作为事关办学方向、学校美誉度和人才质量的生命线工程。为此,学校成立了以党支部书记、校长为组长,以两位分管副校长为副组长,以学生处、团委、年级组、班主任、德育教师为组员的德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公室设在党政办公室,负责日XX 育工作的布署和开展。 德育工作领导小组定期组织召开德育工作专门会议,研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