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正确认识我们当前所处的时代,是国家制定外方针、政策的基本出发点之一,也是搞好国防和军队现代化建设,进行未来战争准备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列宁曾指出,“只有首先分析了一个时代转变为另一个时代的客观条件,才能够了解我们面前发生的极其重大的历史事件”(《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3 页);只有“首先估计到区别不同‘时代’的基本特征,(而不是个别国家历史上的个别情节),我们才能够正确地制定自己的策略。” (《列宁全集》第21卷第124页)所谓时代,就是社会形态发展的一定历史阶段。它是按照一定历史时期的某个阶段在政治活动中所占据的地位,以与依据各阶级的经济、政治、文化等状况来划分的社会各个发展阶段,它是国际社会各种矛盾运动的客观反映,决定着历史发展的主要容和方向。马克思主义的时代观具有鲜明的阶级性,是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理论观点。同样,关于对当今时代的有关论述和观点,不仅是其新时期军事思想的重要容,而且也是其具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基本理论观点。

就时代而言,时代的基本容和性质,在这一时代没有完结之前是不会发生质的变化的。然而,它的具体容却必然随着时代的发展而不断发生变化。同一时代的不同发展阶段,呈现出不同的特征,有着不同的矛盾和主题。就当前的时代看,列宁提出的帝国主义和无产阶级革命的时代并没有发生实质性的变化,一些社会的主要矛盾也没有彻底得到解决。然而,这一时代基本矛盾的外在表现、运动形式、力量对比和具体容却随着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而显示出明显的阶段性来,比如60年代以前,帝国主义战争和蓬勃发展的革命运动是当时世界的主要历史潮流,阶级斗争主要是通过激烈的对抗形式表现出来的;进入80年代以来,和平与发展问题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基本问题;世界总的形势趋向缓和,对话多于对抗;各个国家都把发展经济;增强综合国力作为自己的急务等等。这些情况的出现主要是因为:一是战后形成的社会主义阵营已不复存在,尽管不同的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矛盾投有消失,但其表现形态已不是过去两大阵营的联盟对抗了。目前,在某种意义上说,两种社会制度基本上进入了共处与竞争的相持阶段,斗争方式也由过去的武力对抗为主转变为以和平竞争为主上来。二是由于生产的社会化、国际化的进一步发展,使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之间在经济上、政治上的相互依赖因素超过了相互矛盾因素,因此,他们之间的矛盾主要表达为经济上的又对抗又联合,而不是军事上的直接抗衡。三是由于资本主义国家部生产力的发展和生产关系的某些调整,以与他们对劳动人民统治和剥削手段的不断改换,客观上使两大阶级之间的对抗矛盾有所缓解。四是由于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逐步获得独立,以往那种帝国主义国家对殖民地国家赤裸裸的侵略行径也有了某种程度的变化,代之以突出的是经济上的渗透、控制,掠夺。这些变化势必使时代的特征与主题发生变化。

经过多年的观察和深思熟虑,高瞻远瞩地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

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6页)的这一概括,抓住了当今世界的主要矛盾,指明了今后较长时间人们的奋斗目标,即把主要精力由过去的战争与革命转到和平与发展上来。从而在理论上丰富和发展了列宁关于时代特征的思想。

一、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

所谓“和平”,就是指国际行为主体之间非战争的政治关系状态。世界和平就是指未爆发世界性战争的历史状态。

纵观人类发展的历史,自进入阶级社会以来,由于私有财产和阶级的存在,几千年来各种战争连绵不断,不仅使数以亿计的生灵涂炭,而且使人类自身创造的物质文明遭到了极大破坏,给世界各国人民带来了难以抹灭的巨大创伤。千百年来,世界各国各阶层的人民特别是亿万劳动人民,总把追求和平、消灭战争作为自己的美好理想,并为此进行了不屈不挠的努力。早在中国古代,就有“小康”、“”的传说;到了近代,世界各国大都把维护国际和平作为国际政治的中心问题。为了维护和平,19世纪50至60年代,欧洲连续召开了4次和平大会,并发出反对战争、争取和平的号召,世界和平运动由此发端。19世纪末20世纪初,世界上开始出现了一批和平组织,像1883年瑞士成立的“和平与仲裁委员会”,1907年在芬兰成立的“和平联盟”等等。这些组织的出现,使世界人民维护和平的自发斗争变为有组织的运动,也使各国部人民的斗争发展为世界人民的共同事业。就是在两次世界大战前夕,世界人民反对战争、制约战争、争取和平的运动也一直没有中断。这些运动尽管没有完全制约大战的爆发,但在当时对于打击法西斯的嚣气焰,不同程度地延缓战争的爆发,以与为取得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动员群众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难以估量的重要作用。当然,在世界和平运动兴起的同时,也伴随出现了一些和平主义的思潮。但是和平运动与和平主义是两个不同质的概念,决不能混为一谈。对此,我们应该有着清醒的认识。

人类历史上空前的两次世界大战,吞噬了近1亿人的生命,直接物资损失在l万亿美元左右。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还没完全完毕的时候,人类头上又笼罩着新的更加残酷的世界战争的阴影。1945年8月,美国在日本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从而揭开了核时代的序幕。人们开始意识到,新的世界战争将以核武器来进行。根据世界核弹头的拥有数量,有人对其威力和后果进行了估算,核当量可以将地球上的生命毁灭数十次,核大战一旦爆发,就不可能有胜利者,即使存在所谓名义上的胜利,实际上也是失败。这就是说,核武器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已经大大超过了人类社会自身的承受能力,战争已不是解决政治问题的最后的和唯一的手段。因此,反对核战争,维护世界和平,是关系到人类在地球上所创造的一切文明能否保存和人类社会能否延续下去的大问题。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现代常规武器的性能也有了成倍增长和质的飞跃,也使现代技术特别是高技术常规战争变得空

前紧,激烈和残酷。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大国之间乃至世界围爆发一次常规大战,其后果要远远几倍超过第一二次世界大战所造成的后果。

维护和平成为当今世界一个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和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世界爱好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力量的增长。但是战争的因素还在不断增长。正如指出的那样:“世界战争的危险是存在的。由于两个超级大国正在进行军备竞赛,战争因素还会发展。但是人民是要求和平、反对战争的,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将超过战争力量的增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112页)事实也正是如此。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新的世界战争虽未爆发,但局部的热战和东西方的冷战时断时续。殖民体系已经土崩瓦解,而侵犯主权、武力征服的事件屡有发生;大小国家本来一律平等,而强权政治仍在国际关系中发生作用;种族隔离政策虽然遭到举世谴责,但南非当局倒行逆施变本加利;人类创造的财富有了无数倍的增长,但南北之间的贫困鸿沟反而更加扩大等等,都使我们的世界充满着矛盾和对抗、动乱和冲突,存在着许多不安定的因素和令人忧虑的现象。一方面是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核武器和高技术常规武器不断积累,象一把利剑悬在世界人民的头上;另一方面是国际局势动荡不安,随时有可能因种种事件把悬挂利剑的细线碰断。一方面人类智慧创造出来的核武器和现代化的常规武器作为现代文明的结果不断涌现;另一方面,这些成果又反过来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文明的延续,变成人类的克星。地球蕴藏的丰富资源,人类具有的聪明才智,以与不断加速增长的社会财富,是用于战争,毁灭人类,还是用于发展,造福人类,世界各国善良勤劳的人民在关系自身根本利益的十字路口作出了正确的选择:世界人民要生存,要发展,只有反对战争,维护和平,才能为发展提供良好的国际环境,让人类以自己的聪明才智创造更加美好的明天。为此,人类为维护和平,反对新的世界战争的爆发又进一步作了大量的不懈努力。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以社会主义代替资本主义斗争为目标的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代表着争取和平、争取社会进步各种斗争的核心力量,尽管国际共运在前进的道路上有着一些严重曲折的历程,但对其代表人类社会发展方向的历史功绩不能完全抹杀。因为现代和平运动,谋求的是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而社会主义的目标是铲除战争的根源——私有财产和阶级,以最终消灭战争。而要最终消灭战争,只有通过制止当前的具体战争才能逐步实现。在这个意义上说,争取社会主义的斗争与争取和平的斗争,无论是在目标上还是在斗争对象上都有着许多共同点和联结点,而且,争取和平的斗争完全应该而且可能纳入争取社会进步的洪流之中,而不应该把二者割裂开来。从战后世界各国维护和平斗争的实践看,维护和平的斗争和争取社会进步的斗争,正在汇聚成汹勇澎湃的洪流,有力地推动着世界政治的向前发展。同志也正是主要从这个意义上说明世界和平的力量将超过战争力量增长这一论—断的。他在1985年会见日本商工会议所访华团的谈话中又进一步说明了这个问题,他指出:“总起来说,世界和平的力量在发展,但是战争的危险还存在。核武器谈判、外层空间武器谈判,看不出有什么进展。所以,我们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的危险。但是,现在我们的观点有点变化。我们感到,虽然战争的危险还存在,但是制约战争的力量有

了可喜的发展。日本人民不希望有战争。欧洲人民也不希望有战争。第三世界,包括中国,希望自己发展起来,而战争对他们毫无好处。第三世界的力量,特别是第三世界国家中人口最多的中国的力量,是世界和平力量发展的重要因素。”(《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5页)这一论述在一定程度上告诉我们,当今世界历史的主题已经从战争向和平位移,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的理论已经开始走出过去那种战争与革命的理论模式,必须将当代的战争与和平理论更直接的建筑在谋求和平、维护和平的基点上。这是我们在把握维护和平是当代世界人民的共同愿望这一观点时所应注意的。

二、促进发展是当代世界面临的核心问题

当今世界,是东西矛盾、南北矛盾相互交叉、对立统一的世界。和平问题、发展问题是国际关系中的大坐标,只片面强调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辩证唯物主义的态度。只有把二者辩证的统一起来,以和平和发展总揽世界的全局,才能真正从根本上认清国际事务中各种具体问题的实质和基本趋势,也才能全面把握战争与和平思想的真谛。发展问题同和平问题一样,是当今世界经济和国际关系中影响全局的、非常重大的战略问题。它直接关系到世界所有发展中国家和地区的人民的生存与经济发展,关系到整个世界和平的一系列伟大斗争。可以说,它是当今世界面临的、各种政治力量与各国人民普遍关注的核心问题。

从时代背景看,发展问题的提出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由广大发展中国家组成的第三世界作为一支新兴的、独立的力量屹立于国际政治舞台。这些国家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和国家的主权,为各自民族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繁荣开辟了广阔的前景,也提供了更加广泛的可能性。这些国家要改变历史所造成的长期贫困落后面貌,要巩固已经取得的政治独立和国家主权,很大程度上必须依赖于民族经济的迅速发展和社会的不断进步。这是因为:一个第三世界国家仅仅取得了政治上的独立,而缺乏经济上的独立作为依托,可以说其政治上的独立也是非常不牢固的,根本不能承受帝国主义随时而来的各方面的压力。同时,一个民族、一个国家,如在经济上长期依附于帝国主义、霸权主义和发达资本主义国家,既不可能建立起自己独立强大的民族经济,也不可能使人民群众摆脱国际垄断资本的剥削与压榨。因此,第三世界国家要摆脱经济上被剥削被奴役的状况,谋求发展就理所当然地成为他们在新的历史阶段的一项根本任务。尽管这些国家在60—70年代为改变经济和社会不发达的状态也作了许多举世皆知的艰苦努力,并取得了一些有目共睹的成效。然而,就整体而言,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水平仍然是很低的,其贫困落后的面貌并没有根本的变化,也使其中一些国家陷入了“经济增长危机”之中。80年代以来,发展问题已逐渐得到整个国际社会的认同。解决发展问题和解决与发展相关的问题,也已成为近年来联合国各种会议的主要议题之一。把发展问题提到世界战略的高度来认识,即同志所指出的“南北问题是核心问题”,不仅在发展中国家是如此,就连西方发达国家也从他们的自身利益出发看到发展问题具有“牵一发而动全身”的作用。国际学术界许

多专家都有一个共识,即第三世界和不发达国家的发展问题在未来研究中应占优先地位,因为脱离了人类绝大多数的发展前景,研究未来就没有任何实际意义。近年来,像“新发展哲学”、“国际发展新环境”等一系列口号和概念的出现,不但反映了第三世界发展问题的迫切性,而且也是包括发达国家在的人类社会前进的重要问题。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明确指出:第三世界“大部分国家仍处于极其贫困的状态,他们的经济问题不解决,第三世界的发展,发达国家的继续发展,都不可易。”(《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6页)这就是说,人类的未来取决于南北双方是否能够就发展问题达成谅解,取决于穷富两个世界是否能真正意识到在共同劳动和生活中的相互依存与互助互

利。

从世界全局看,发展问题关系到全人类经济的共同繁荣。根据目前世界上比较统一的说法,发展问题主要指南北问题,即发展中国家同发达国家之间的关系,这种概括虽同地域有关,但又不单是一个世界地理概念,而是一个世界经济政治概念。南北问题是世界经济政治发展的核心问题。同志明确指出:“总之,南方得不到适当发展,北方的资本和商品出路就有限得很,如果南方继续贫困下去,北方就可能没有出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97页)与此同时,同志还把发展问题看成是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看成是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这就是说,发展问题主要指南北问题,然而又不仅仅如此,它是一个世界性的问题,是全人类经济振兴、社会进步的大问题。

当今世界,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都十分重视本国经济的发展或再发展。社会主义国家为了进一步显示其社会制度的优越性,都在普遍进行着经济体制的改革、经济发展战略的调整、经济结构的改善和对外经济的扩大等一系列工作。发达资本主义国家为了使其经济得到再发展,也在千方百计地进行经济调整,以解决长期存在的经济低速增长、高赤字、高利率、高失业率等难以克服的痼疾。广大的第三世界国家也在采取措施,亟待改变和摆脱饥饿与贫困落后的状况。这些情况说明,发展经济已成为在目前形势下世界各个国家的急务,其中最关键的问题是发展中国家的经济振兴.尽管在70年代以来,经济生活的国际化有了很大加强,国际经济关系更加密切,各种不同类型的国家之间经济联系日益紧密,但是在相互依存的世界经济中,占人类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的南方经济得不到发展,势必会造成连锁反应,影响和制约其他类型国家的经济发展乃至整个世界经济的繁荣。也正是在这个意义上,同志高瞻远瞩地深刻指出:“南方问题不仅是落后国家的发展问题,实际上是整个人类的发展问题”(《人民日报》1986年4月10日)。这主要是因为:其一,南方问题关系到北方国家的继续发展。广大发展中国家在当今形势下仍然是西方发达国家生存和发展的基本前提条件。北方国家的经济再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原料产地仍然是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销售市场仍然是南方国家;北方国家的重要投资场所也仍然是南方国冢。这就是说,在现代化经济的大发展时期,即使是发达国家也不可能关起门来自我发展,也不可能独具经济发展的资金、劳动力、资源、技术和市场等五大要素。尽管北方国家在资金和技术上占据优势,但离开

南方国家的劳动力、资源和市场作为依托,北方的优势也就很难得到正常发挥。事实进一步证明,发达国家的经济稳定与增长,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发展中国家即南方经济的停滞与贫困基础之上。其二,南方问题也关系到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与繁荣。社会主义国家同绝大多数南方国家的经济关系,就实质而言是新型的平等互利的合作关系。这既有利于南方国家开展反对北方国家控制与剥削的斗争,也有利于社会主义国家扩大对外经济往来和经济发展。其中有些社会主义国家本身就是南方国家,在发展问题上更是休戚与共的。60年代以来,南方国家与社会主义国家的双边贸易发展迅速,双方的多方位经济技术合作关系日益加强。到80年代初,我国已同近120个南方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

济贸易关系,贸易额达90多亿美元,占我国贸易总额的近1/4.由此可见,社会主义国家经济的发展愈来愈需要在同南方国家的合作中实现,同样也不可能建立在大多数南方国家的停滞与贫困的基础之上。促进经济的发展,首先是促进南方国家的发展,这既是南方国家的迫切需要,也符合社会主义国家经济发展的利益。可以说南方问题不解决,整个人类的发展将是非常困难的。

从发展问题的实质看,发展问题既是经济问题又是政治问题,目前在世界围,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呼声越来越高,充分反映了民族解放运动在国际经济领域的延伸和发展,这本身就具有重大的政治意义。一方面,占人类3/4的南方各国人民,强烈要求在国际间进行平等互利的交往,要求独立自主地开发利用本国的资源,以改善生存环境,进而在政治上、经济上、文化上成为自己的主人,这一斗争的巨大历史意义丝毫不亚于第三世界国家的政治独立。否则,不仅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得不到发展,而且民族解放运动的成果也有得而复失的危险。因此,南方国家谋求发展的伟大斗争,明显地具有反对国际垄断资本的意义,是在世界围的国际经济关系领域进行的最实际的反帝、反殖和反霸的斗争。另一方面,南方国家的经济发展,涉与到改革不平等、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涉与到整个国际经济关系的巨大变动和不同类型的国家、不同的阶级、不同的集团的切身利益,特别是也涉与到帝国主义、霸权主义、殖义和强权政治的利益围和势力围,比较敏感地触与了它们的经济和政治利益,这必然会不可避免地遇到来自各方面的压力和阻力,这种情况也同时要求世界各国人民在进行一系列经济斗争的时候,不得不进行反对强权政治和霸权主义的政治斗争。这两种斗争的相得益彰,必然会进一步增强第三世界反帝反霸的力量,增强南北对话的实力后盾,完全符合全民族的愿望和要求。这也正是把南方的发展问题看成是核心问题的最本质的出发点。所以,对发展问题既要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充分肯定建立国际经济新秩序的革命性和进步性,又要从发展的总趋势,从无产阶级的觉醒和壮大,从世界围为彻底推翻帝国主义;资本主义制度创造条件等方面去认识南方国家促进发展的巨大政治作用,还要从第三世界国家的发展,对于保持世界稳定、维护世界和平的角度去把握其历史意义。

从当前的情况看,广大第三世界国家破旧立新、促进发展的斗争,必须紧紧围绕同贸易保护主义的斗争、同债务问题进行的斗争、同初级产品价格下跌进行的斗争这三个突出的问题而展

开。这三个方面是关系到目前发展中国家能否摆脱经济困难的“热点”。当然,随着南方国家经济的日益发展,南北之间的经济关系只会越来越密切相连,这也必然会带来双方之间斗争的进一步复杂尖锐。唯一的出路就在于国际经济新秩序的建立,舍此是不可能使南北关系得到根本改善的。

总之,和平与发展是紧密联系、相互作用的。没有一个和平的环境,任何国家的高速发展都是不现实的。反之,没有发展,和平也就因失去基础和实力而很难保持。所以,一定要正确认识二者的关系,把二者辩证地作为全球性的战略问题加以处理。

三、以和平方式解决国际争端

马克思主义认为,无产阶级革命在世界的胜利,不排除以和平方式实现的可能性,但推翻国资产阶级的统治,反抗国际帝国主义的民族压迫,最积极、最有效的方式是走暴力革命的道路。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暴力革命的理论,曾主“用战争消灭战争”、“用革命制止战争”等以战止战的持久和平的思想。两次世界大战时期社会主义革命在欧、亚一些国家胜利的事实,充分证明了这一思想的正确性。在社会主义时期,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都曾尝试过以和平方式,以与按照和平共处的原则,解决不同社会制度国家之间的争端,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就总体而言,由于长期“冷战”的国际局势,那种“以战止战”的形式成了社会主义国家解决国际争端、争取世界和平可供选择的重要途径。在当今条件下,世界各种基本矛盾都呈现出与过去相比许多不同的特征。如何解决国际争端、维护世界和平,是继续沿用“以战止战”的手段,还是用其他非暴力的手段,成了马克思主义者如何继承和发展无产阶级战争与和平思想的重论和实践的新课题。同志根据战后国际局势的发展变化,创造性地提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有可能主要依靠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以抑制战争爆发的新思想。他在1984年会见美国乔治城大学战略与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代说明确指出:“世界上有许多争端,总要找个解决问题的出路。我多年来有个想法,用什么方法来解决这种问题,不用战争手段,用和平方式.我们提出大陆与统一的方式是合情合理的。统一后,仍搞它的资本主义,大陆搞社会主义,但是是一个统一的中国。”(《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8页)用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是当今社会发展的趋势,符合全世界所有爱好和平人民的共同愿望,也是对马克思主义关于战争与和平思想的重大发展。

以和平的方式解决国际争端之所以是当今社会发展的历史趋势,主要是因为,在当今时代,影响和制约战争的世界政治、经济、军事、科技等基本因素出现了许多新的情况和新的变化,由此而带来的战争的社会功效发生了重大变化。几十年来的社会实践使人们越来越感到,战争在当代并非是实现政治目的的最正确选择,把以发展经济为主要容的和平竞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选择已经有了比较广泛的可能性。具体表现:一是战争的经济效益已明显下降。历史上的战争尽管多种多样,但就其本质来说,无非是为了获取各自的经济利益,所以,作为实现一定政治和经济目的的战争,任何一方就不得不考虑其经济效益。为此,在过去相当长的历史阶段里,战争发动者以战争的手段掠夺

“生存空间”,争夺销售市场和原材料产地与投资场所,以垄断资本弁取暴利。历史上一切帝国主义的暴发户,无不是靠战争发家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许多情况发生了重大变化,随着旧殖民体系的瓦解,靠武力实现资本的对外扩路子越来越窄。尽管有些国家以武力夺占了一些落后地区,但结果往往“失”大于“得”。相反,战后日本、西德、意大利在相对和平的发展中,却得到了当年他们在战争中所不能得到的东西,经济出现了奇迹般的快速增长。战后的历史说明,战争和扩军备战的结果只能阻碍经济的发展。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战后经济的衰退,正是军备竞赛不断升级和超承受能力的对外军事负担所造成的必然结果。此外,由于科学技术对经济的推动力加强,现代经济发展所依赖的主要不是传统的劳力、资金、原材料等“硬资源”,而是科学技术等一些“软指标”。为此,战争作为实现政治目的的一种可能途径越来越不是最正确的选择。二是运用暴力所付出的代价已经出现了超过政治目的价值的可能性。历史上的各朝代统治者之所以重视以战争手段解决问题,主要是因为,暴力手段具有强制性的特点,它可以在条件许可围能比较迅速而有效的实现政治目的。这种情况在科学技术高度发展的今天,由于大规模杀伤武器的效应在一定程度上超出了自身的极限,从而使战争的手段和战争的政治目的产生了矛盾,这一点在核战争中更为突出。多年来,超级大国的霸权主义相互之间竞争激烈尖锐,但双方都不敢冒然诉诸武力,不能不说是“核均势”在起着一定的重要作用。为此,双方都在限制核武器,并不断把以军事斗争为主的单一竞争开始转向以科技为先导、经济为基础、军事为威慑的综合国力的全面竞争上。当前国际形势进一步趋向缓和,一些地区冲突也开始出现政治解决的转机;一些已经爆发的战争还没有完全完毕就罢手言和;一些长期敌对的国家双边关系实现了正常化等等,都说明采取非暴力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和冲突的趋势正在发展。因为暴力随着武器的进一步高技术化,其摧毁力有可能超过运用暴力政治目的的价值,解决国际争端不一定必须运用流血的暴力手段不可,而社会的发展为实现政治目的的手段开辟了更加广阔的选择围。

同志继承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关于国与国之间和平共处的思想,坚持实事的思想路线,根据多年对国际形势发展变化的观察思考,提出了“在当今世界上要解决各种国际争端,就要有新的方法”,“总要从死胡同里找个出路”,“世界上一系列问题都面临着用和平方式来解决还是用非和平方式来解决的问题。总要找出个方法来。新问题就得用新方法来解决”。“否则始终顶着,这样僵持下去,总会爆发冲突,甚至武力冲突。”(《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4页、38页、48页)这些论述的着眼点是,解决国际争端的基本方法,要力求使有关各方面都能承受。用和平的方式解决矛盾,“能向人民交待,局势可以稳定,并且是长期稳定,也不伤害哪一方。”(《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8页)这一用非对抗性手段解决对抗性矛盾的思想,是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的灵活的运用和发展。关于处理国与国的关系,同志认为:周恩来提出的“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应该成为解决国际政治问题和国际经济问题的准则”(《人民日报》1989年9月2日),并且认为,“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是最好的方式。其他方式,如‘大家庭’方式,‘集团政治’方式,‘势力围’

方式,都会带来矛盾,激化国际局势。总结国际关系的实践,最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就是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4页)在用和平方式处理国际事务的理论和实践中,根据时代的特点,把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具体化,提出了一系列切实可行的具体方法。主要包括:一是实行“一国两制”。同志明确指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在国际上是一种新的构想”。“我们提出‘一个国家,两种制度’的构想,也考虑到解决国际争端应该采取什么方法。因为世界上这里那里有很多疙瘩,很难解开。我认为有些国际争端用这种方法解决是可能的。我们就是要找出一个能为各方所承受的方式,使问题得到解决。过去,好多争端爆发了,引起武力冲突。假如能够采取合情合理的方法,就可以消除爆发点,稳定国际局势。”(《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64页、58页)这一构想在解决我国历史遗留的和澳门问题上得到了成功的验证,并且也为解决问题和其他争端问题提供了重要经验。实践证明,实行“一国两制”,符合民族发展的潮流和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也受到世界各国的高度重视。美国兰德公司的高级智囊们曾指出,“一国两制”的构想,对世界战争的抑制能力,从战略上看,超过了美国的“星球大战”计划,当代世界上最重大的事件,不是里根的“星球大战”,而是同志的“一国两制”.撤切尔夫人说,“这是天才的创造,令人神往的构想”。欧美的理论界也认为,这是20世纪世界战略史上从来没有攀登过的高峰,为未来的政治哲学开创了一个新纪元。这些评价充分说明,“一国两制”的构想表达了我们共产党人的远见卓识和宽大胸怀,是对国际政治学在理论上的一大突破,也是对马克思主义战略策略思想的重大发展,在已经或正在解决国际争端方面为许多国家所仿效,并发挥出越来越大的作用。二是进行“共同开发”。对于国际上许多争端和热点双方,往往在对利害关系的认识上差距过大。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寻找双方的共同点而缓解矛盾,是以和平方式解决争端的又一特点。如在领土争端问题上,认为,如果双方认识差距悬殊,可以采取把主权问题“先放起来”或是留给后人去解决的方法。当然,把主权问题先放起来,决不是不要主权,而是为了从政治上,寻找共同点以消除热点,稳定局势,暂时把主权先放到第二位;留给后人解决,也绝不是不负责任、不解决,而是通过多方面努力,逐步创造解决问题的条件,待条件成熟后,再寻求彻底解决问题的途径。这样可以避免双方兵戎相见,回到武力解决问题的老路上去。为此,同志主:“有些国际上的领土争端,可以先不谈主权问题,先进行共同开发。”(《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39页)他明确指出:“好多国际争端解决不好会成为爆发点,我说是不是有些地方可以采取‘一国两制’的方法,有的地方还可以用‘共同开发’的方法。不只是‘一国两制’一个方式,还有‘共同开发’的方式。”(《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72页)领土争端,是当今国际争端的又一个重要而敏感的问题。进行共同开发,就从经济角度提出了解决争端的新方法。其实质是以经济合同为中心手段,解决那种主权归属一时难以谈拢,并且有丰富资源可供双方利用的争端问题。这对于双方的经济发展,以与‘热点’的消除和局势的稳定都是非常实际的举措,也是在国际关系领域灵活运用矛盾转化原理的成功尝试。三是经济合作与发展。非常

重视国际间尤其是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对制止世界战争、维护世界和平的作用。他认为,第三世界的经济合作与发展,可以解决许多问题,一方面可以推进南北对话,缓解南北矛盾;另一方面也能够从根本上增强维护世界和平的力量。为此,同志十分重视第三世界国家的合作,明确指出:“现在世界上北方发达、富裕,南方不发达、贫困,而且相对地说,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南方要改变贫穷和落后,北方也需要南方发展。南方不发展,北方还有什么市场?资本主义发达国家遇到的最大问题是发展速度问题,再发展问题。所以,南北合作还有一个意义,可以推动南北合作。”(《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83—84页)。四是和平对话。认为,对话多于对抗、代替对抗是当今时代出现的新现象。他主通过双边或多边谈判达成裁军或削减核武器的协议,进而实现解决国际争端、稳定世界局势、维护世界和平的目的。对于国际间的经济争端,指出:南北问题,“在目前十分突出。发达国家越来越富,相对的是发展中国家越来越穷。南北问题不解决,就会对世界经济的恢复和发展带来障碍.解决这个问题当然要靠南北对话。我们主南北对话。不过,单靠南北对话还不行,还要加强第三世界国家之间的合作,也就是南南合作。”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增订本第43—44页)加强对话,并配以其他方式,避免矛盾激化,有利于国际争端的解决。

总之,关于以和平的方式解决争端的思想容十分丰富,既包括政治上的“一国两制”,又包括经济上的“共同开发”,也包括缓解矛盾的合作与对话。其目的都是为了避免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明智的合理的能够被大多数国家承受的务实的方法。这种新构想,不仅使我国在对外交往中获得巨大的主动和成功,而且也正在引起世界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的关注、拥护和效仿。

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xxxxxxxxx班 0xxxxxxxxx xxx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多极化趋势在全球或地区范围内,在政治、经济等领域都有新的发展,世界上各种力量出现新的分化和组合。大国之间的关系经历着重大而又深刻的调整。各种区域性、洲际性的合作组织空前活跃。广大发展中国家的总体实力在增强。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有利于世界的和平、稳定和繁荣。各国人民要求平等相待、友好相处的呼声日益高涨。要和平、求合作、促发展已经成为时代的主流。 进入新世纪,国际局势正在发生冷战结束以来最为深刻的变化.我们今天面对的世界,同过去相比确实已经并还在继续发生许多重大的变化,不稳定、不可测因素增多,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事业面临着一系列新的挑战.正如邓小平同志所说:世界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至今一个也没有解决。但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冷战结束后,影响和平与发展的因素在不断增加,恐怖主义危害上升,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霸权主义又有新的表现,南北差距进一步扩大,因边界、宗教、领土导致的局部冲突时起时伏。但是,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决定事物的性质和发展的基本趋势.看问题要看主流,不能看支流;看总体和全局,不能为局部和支流所迷惑。当今世界,虽然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一个都没有解决,但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乱;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世界局势的基本特点,所以,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世界的时代主题. “9·11”事件和“打恐”战争爆发后,国际形势发生了深刻变化。世界格局处于向多极化过渡的重要时期。各大国既相互合作又相互竞争,既相互借重又相互制约。围绕单极还是多极的斗争仍是各种力量较量的主线,围绕国际秩序的矛盾和斗争继续发展。国际安全形势更趋复杂,非传统安全问题与传统安全问题相互交织,地区热点问题此起彼伏,恐怖主义活动猖獗。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经济全球化和区域合作深入发展,世界经济保持较好增长态势,产业转移和经济结构调整步伐加快,但风险和隐患依然存在。当前国际形势的特点可以用三个总体、三个局部和三个继续来概括.那就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当前的国际矛盾主要还是美国、中国、俄罗斯、欧盟、日本、印度和巴西这几大国的关系演变,在这几个主要大国的关系中,美俄关系第二,中美关系上升到第一.所以当前的国际形势主要围绕在中美关系的演变中展开.世界和平、发展潮流继续发展,世界多极化、全球化趋势继续推进,对大多数国家而言,国际形势中机遇大于挑战的态势继续存在. 纵观G20,大体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美国,二是欧盟,三是以中国牵头的“金砖四国”.因为有了“金砖四国”加入,才令世界趋向“一超多强”的局面。 世界正在走向多极化,这是当今国际形势的一个突出特点。无论是在全球还是在地区范围,无论是在政治还是在经济领域,多极化趋势都在加速发展。极少数大国或大国集团垄断世界事务、支配其他国家命运的时代,已一去不复返了。大国关系不断调整,多个力量中心正在形成。广大发展中国家总体实力增强,地位上升,成为国际舞台上不容轻视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类区域性组织日趋活跃,显示出强劲的生命力.世界多极化格局的形成尽管还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但这种趋势已成为不可阻挡的历史潮流,对促进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目前霸权主义仍是当今世界动荡不安的主要根源,国际恐怖主义反弹强烈,国际反恐斗争形势严峻,全球性军事战略深入调整,但随着“冷战”的结束,和平

和平与发展最早是谁提出的

和平与发展最早是谁提出的 答:和平与发展是邓小平提出的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平问题讲的就是政治问题,发展问题讲的就是经济问题,和平与发展是互为条件,相互联系,相互影响。 和平与发展之间的关系可以表现为: 和平是发展的前提和基础。只有在和平的国际环境中,世界各国才能保持正常的经济交往和顺利实现本国的发展计划。战后世界经济的发展就是得益于世界相对和平的国际环境,战乱和冲突则是经济发展的重大障碍。战乱不仅使参战国消耗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而且导致交通运输瘫痪,国际贸易中断,给世界经济的发展造成严重的影响。 发展经济是维护世界和平的有力保障。和平事业需要一定的物质基础,而经济贸易往来则能增进各国人民的友好往来。具体地说世界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国际分工,增进了各国间的交流和联合,有可能抑制世界战争的爆发;经济的发展有助于消除世界不稳定的因素,减少发生军事冲突的可能性;世界经济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有利于世界和平力量的壮大。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邓小平同志对当今时代特征的科学判断 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的重要依据。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

革命,深刻地改变了当今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首先,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引起的经济全球化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其次,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 邓小平根据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敏锐地把握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由战争与革命转变为和平与发展,及时提出和平与发展已经成为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的科学论断。邓小平对时代主题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第一,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我们有可能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环境。正是基于这样的判断,我们党才作出了以经济建设为中心,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战略决策。 第二,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带有全球性的战略问题。邓小平指出,当今世界有很多问题,但有两大问题非常突出,即和平与发展问题。 第三,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要矛盾的集中体现。首先,当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一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经济全球化迅猛发展,科技革命日新月异,世界各国的竞争越来越表现为以经济和科技为主的综合国力的竞争。 ?二是总体和平、局部战争,总体缓和、局部紧张,总体稳定、局部动荡,是当今国际局势发展的基本态势。 ?三是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全球总体上保持和平稳定。 世界还很不安宁,和平与发展这两大问题还没有得到根本解决,求和平、谋发展、促合作仍然是时代的主旋律。 1. 当前我国自然资源和生态环境的现状和危害 2.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概述 3.促进经济社会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 4.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 5.中国应对全球气候问题的主张 教学重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思想的发展 教学难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建设的根源和意义 引入:环境污染引发的生态危机 《后天》、《阿凡达》、《2012》所表现的场景引人深思,电影中描述的场景真的预言了人类社会的未来吗?近年来的极端全球气候频发,泥石流、沙尘暴、海啸,不仅造成了巨大的经济损失,还有惨痛的人员伤亡。2004年12月26日,印尼亚齐地区发生里氏7.9级地震并引发印度洋大海啸,造成沿岸国家20多万人死亡,50多万人无家可归。2011年全球经济受到自然灾害重创,年初的洪灾给澳大利亚造成的经济损失达到130亿美元,大地震和海啸给日本带去的经济损失达到2100亿美元,东南亚洪灾给泰国造成的直接经济损失近422.4亿美元。据此,德国慕尼黑再保险公司的研究报告指出,2011年将是迄今为止史上“最昂贵” 的灾害年,而按照该报告统计结果的可比性推理,2011年全球自然灾难造成的经济损失至少达4500亿美元。 马尔代夫,是印度洋上一个岛国,由1200余个小珊瑚岛屿组成,马尔代夫亦被誉为“上帝抛洒人间的项链”,“印度洋上人间最后的乐园”。平均海拔1.2米。海平面正以每年2厘米上升。预计该国家在往后50年左右将消失。 2009年10月18日,马尔代夫举行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马尔代夫总统穆罕默德·纳希德当日召集12名政府内阁成员身穿潜水服,在该国海域一处4米深的海底召开了为时30分钟的世界上首次水下内阁会议,以呼吁各国减少温室气体排放。 这些都让我们不得不思考一个问题,生态环境与人类社会发展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人类社会应该怎样发展?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主题 当今世界正在发生深刻复杂变化,和平与发展仍然是时代主题。1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文化多样化、社会信息化持续推进,科技革命孕育新突破,全球合作向多层次全方位拓展,新兴市场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整体实力增强,国际力量对比朝着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方向发展,保持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具备更多有利条件。中国将继续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旗帜,坚定不移致力于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 (一)世界格局日益走向多极化,促进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 在世界多极化长期复杂的发展过程中,各种力量分化组合,此消彼长,都在加快自身的发展。未来一个时期,在世界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的作用下,单极与多极将围绕称霸与反霸、遏制与反遏制、控制与反控制展开激烈较量,从而为未来多极格局的形成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和强大的内在动力,使得促进和平的力量不断增强。 1. 其他战略力量的新发展有力牵制了霸权主义,增强了和平的力量 冷战结束后,原来意义上的东西方矛盾向“一超”与“多强”的矛盾、“单极”与“多极”的矛盾演变。这个矛盾的实质仍然是争霸与反霸的斗争,是维护还是破坏世界和平与稳定的斗争。美国虽然成为世界上唯一的超级大国,其综合实力超过了其他力量,但其他战略力量相对快速增长,不断缩小与美国的差距。而且由于美国处在世界各种矛盾的中心位置,在经济、政治、军事的各个领域受到不同力量的挑战。因此,从总体上和长远发展趋势看,美国的力量实际上更加分散。尽管多极化的道路还要经历曲折和反复,但美国力量总体下降、多极力量总体上升的趋势不会改变。和平力量对战争力量继续具有强大的制约作用。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削弱超级大国的霸权气势,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仍然是威胁世界和平与稳定的重要根源。美国推行“先发制人”战略,给世界和平稳定造成了极大危害。回顾两次世界大战及冷战历程,不难看出,军事对抗,时局动荡,其重要原因就是一两个实力超群的国家或国家集团肆无忌惮地推行称霸世界的侵略扩张政策,世界人民又无足够力量削弱以至制止这种政策的实施。因此,多极化趋势的发展,既是超级大国霸权实力相对削弱的结果,又是对超级大国称霸战略的有力牵制。 多极化趋势的发展将能更好地反映世界要和平、谋稳定、促合作、求发展的 1《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人民出版社2012年版,第46页。

高中政治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知识点

三一文库(https://www.doczj.com/doc/c419074293.html,)/高二 〔高中政治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 的知识点〕 1、理解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问题 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二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同时,当今世界仍很不安宁。霸权主义和强权政 治仍然存在,局部冲突和热点问题此起彼伏。世界人民争取和维护世界持久和平的任务依然十分艰巨。 (2)发展问题 发展问题是指世界经济的发展,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①二战后,世界经济有了很大的发展,发展的规模和速

度超越了以往的历史。世界经济发展趋于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②当今世界仍是贫富悬殊的世界,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不公正、不合理的国际经济旧秩序还在损害着发展中国家的利益。全球发展的最突出问题是南北发展不平衡。 2、维护和平、促进发展的有效途径是什么? 坚决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改变旧的国际秩序,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 3、中国政府关于建立国际新秩序的主张有哪些? (1)政治上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共同推进国际关系民主化; (2)经济上相互合作、优势互补,共同推动经济全球化朝着均衡、普惠、共赢方向发展; (3)文化上相互借鉴、求同存异,尊重世界多样性,共同促进人类文明繁荣进步; (4)安全上相互信任、加强合作,坚持用和平方式而不是战争手段解决国际争端,共同维护世界和平稳定; (5)环保上相互帮助、协力推进,共同呵护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家园。 4、如何理解世界多极化在曲折中发展?

谈谈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两大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是邓小平理论的科学论断。科学观察和分析时代的特征,正确估量和把握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国际形势发展的总体趋势,直接影响到我们党制定正确的路线、方针和政策,也决定着我国的外交战略的选择和确定 正文 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主题,这是世界各种矛盾发展变化和世界抑制战争因素不断增长的合力作用的结果。 两次世界大战的浩劫给人类留下深重灾难和沉痛教训,世界大战是20世纪前半期留给我们的时代印记。20世纪以前,人类从未有过“世界级”的大战,但是1914年爆发的第一次世界大战却将30多个国家卷入其中。这场从欧洲开始的冲突,使约185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3000亿美元,被当时的人们称为“结束一切战争的战争”。然而,仅仅过了20年,大战再次爆发。第二次世界大战使全世界的独立国家几乎无一幸免,约6000万人死亡,经济损失超过40000亿美元,数千年的人类文明几乎毁于一旦。二战后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冷战对世界的危害也是不可忽视的,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经济、军事实力空前增强,走上了世界权力的顶峰,向世界各地大肆扩张,成为超级大国,充当资本主义世界的霸主。它先后提出杜鲁门主义、马歇尔计划;建立北大西洋公约组织;实行“第四点计划”,与许多国家签订了一系列军事同盟条约,建立海外军事基地。50年代发动侵朝战争,60年代参加越南战争,80年代则出兵入侵格林纳达和巴拿马。谋求全球利益是美国对外政策的主旨。

苏联作为超级大国也对外推行霸权主义政策:出兵捷克斯洛伐克、入侵阿富污、向第三世界扩张、攫取战略要地;在中国边境集结重兵、制造事端;支持越南侵略柬埔寨等。在全球范围内,苏联打破由美国独霸世界的局面,在军事、政治、经济、科技等各个领域同美国展开激烈的争夺。超级大国争夺世界霸权的激烈斗争,造成了国际局势的动荡和紧张。大规模的军备竞赛和争夺霸权是对世界和平与各国安全的严重威胁。 经历了那么多的战争,世界人民慢慢的认识到了和平与发展的重要。两次战争让世界人民认识到了和平的可贵,世界人民对和平的追求十分强烈,这就对霸权主义和世界大战形成越来越大的遏制力量;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世界出现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深刻地改变了当代经济社会生活和世界面貌。新科技革命和经济全球化浪潮,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各国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能真正实现。同时,各国之间又充满了矛盾和激烈竞争,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与此同时,世界政治格局也发生了重大变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大阵营都开始出现分化,矛盾趋向缓和,世界多极化的趋势逐渐显现,国际形势总体上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尽管世界并不太平,局部地区的战争仍有发生,但制止战争的因素也在逐步增长,在较长时期内不发生大规模的世界大战是有可能的。总之,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成为时代的潮流。这就是世界人民

初三政治备考知识:时代的主题

初三政治备考知识:时代的主题 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收集整理的初三政治《时代的主题》的备考知识点,相信这些文字会给你带来有用的帮助。 初三政治备考知识:时代的主题 1、当今时代的主题是什么?它受到哪些因素的严峻挑战? 答:当今时代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当今世界,局部战争和地区冲突不断,霸权主义和强权主义依然存在,新的不安全因素在增加,全球贫富分化在加剧,贫困和疾病仍在困扰着发展中国家,人类的和平与发展事业面临着不容忽视的严重挑战。 2、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什么?这对世界的和平与发展有什么影响? 答:经济全球化、世界格局多极化是当今世界的发展趋势,是任何国家、任何个人都不可能改变的。它促进了世界的和平、稳定与发展,给广大发展中国家创造了许多新的机遇,也带来的严峻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积极利用当前国家环境,趋利避害,谋求本国快速发展。 3、为什么说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答:战争曾给人类带来了太多的不幸和灾难,饱受战争之苦的世界各国人民渴望世界持久和平,渴望过上稳定安宁的生活,渴望世界各国共同发展和繁荣,共创人类美好的未来。世界要和平、人民要合作、国家要发展、社会要进步,是不可阻挡的时代潮流。 4、如何认识我国在世界格局中的地位? 答:我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成为具有全球影响的地区性大国,我国潜力巨大、前景光明,是一个正在和平发展的大国。 5、我国在世界经济、政治发展中有什么作用? 答:我国是世界商品的销售市场,是世界上吸引外资最多的国家,是推动世界经济持续发展的重要动力。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世界的主题是和平与发展 和平与发展仍是当今时代的主题。世界多极化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在曲折中发展,维护和平、制约战争的因素不断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国际环境和良好周边环境是可以实现的。同时,当今世界又处于大变动、大调整时期,国际形势继续发生深刻复杂变化。我们必须冷静观察和科学判断国际形势的发展变化,审时度势,因势利导,趋利避害,不断提高新形势下应对国际局势和处理国际事务的能力和水平。 当代国际问题纷繁复杂,各国都面临着一系列与人类共同命运有关的难题,如资源枯竭、生态失衡、毒品贩卖等,种种问题困扰着世界的发展与进步,而集中反映了当代世界的主要矛盾、影响和决定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全球性根本问题是和平与发展两大问题。和平发展已成为各国人民的普遍要求。 和平是相对于战争而言的。它是指没有战争的一种社会状态,它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和平可划分为不同的等级,有世界和平、地区和平、国家间和平以及国内和平等,因为和平的威胁来自战争,所以在国际关系中,和平问题是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战争使人类付出了惨重的代价。特别是人类进入20世纪以来,已经经历了两次灾难深重的世界大战,先后有几十个国家卷入战争,几千万人死于战争,4亿万美元的社会财富毁于战火;但二战后,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出现了核武器这样的大规模毁灭性武器,如果爆发新的世界大战,无疑将给人类造成更加惨重的浩劫,使人类的文明面临毁灭的危险。因此,世界战争与和平问题成为战后各国共同关心的重大问题。 当前,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正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而团结奋斗。为了实现我们确定的宏伟目标,不仅需要切实做好国内改革发展稳定的各项工作,而且需要切实做好对外方面的各项工作。我国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在经济、政治、文化、安全等方面同国际社会建立起前所未有的密切联系,我国内政外交的关联性进一步增强。加强和改进外事工作,是我国同国际社会关系发生重大变化的必然要求,是抓住和用好重要战略机遇期、更好地应对挑战和化解风险的必然要求,是新形势下外事工作发展的必然要求。 爱好和平、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民族在对外交往中,崇尚亲仁善邻,主张和而不同,追求普遍和谐。具有五千年悠久历史的中华文化是中国外交取之不尽的智慧源泉。孔子在两千多年前提出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被誉为处理国家间关系的“黄金法则”,镌刻于纽约联合国总部大厅。中国走和平发展道路有利于维护世界和平和促进共同发展,中国的发展将为人类的进步作出新的贡献。但实现世界持久和平和共同繁荣仍任重道远。在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的历史条件下,中国走和平崛起之路是客观的理性选择.中国的和平崛起机遇和挑战并存.为此,必须进一步深化改革,扩大开放,为和平崛起创造坚实的内部和外部条件.中国坚定不移地走和平发展道路,永远不称霸,既通过维护(3000世界和平来发展自己,又通过自身的发展来促进世界和平,努力实现和平的发展、开放的发展、合作的发展、和谐的发展。 中国认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是人类社会的共同遗产和走向昌盛的宝贵源泉,应努力加以维护。各国人民根据本国国情自主选择发展道路是不可剥夺的权

高中政治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知识点

高中政治关于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的知识点 (实用版) 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 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 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 序言 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教育资料,如幼儿教案、音乐教案、语文教案、知识梳理、英语教案、物理教案、化学教案、政治教案、历史教案、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 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educational materials for everyone, such as preschool lesson plans, music lesson plans, Chinese lesson plans, knowledge review, English lesson plans, physics lesson plans, chemistry lesson plans, political lesson plans, history lesson plans, and other sample texts.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stay tuned!

《时代的主题》核心知识总结

第四课和平与发展 第一框时代的主题 [知识清单] 一、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1.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发展问题。 2.和平问题 (1)含义: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战争的问题。 (2)重要性:世界和平是人类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本条件,维护世界和平可以给各国经济发展和其他全球性问题的解决创造必要的前提。 (3)现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形势总体稳定,和平因素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争取较长时期的和平的国际环境具有了现实的可能性。 3.发展问题 (1)含义:指世界经济的发展问题,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经济的发展问题。 (2)特点:世界经济发展的规模和速度超越了以往任何时期。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的一个基本特征;世界经济发展更加注重提高质量,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经济可持续发展日益受到关注。 4.和平与发展的关系 (1)和平是发展的前提。人类社会的共同发展,需要国际社会保护持久和平的环境,为各国正常发展和政治经济的往来提供保障。 (2)发展是和平的基础。发展是解决一切问题的总钥匙,只有释放各国发展潜力,实现世界各国的共同发展,才能够为国际社会的持久和平提供坚实的物质基础。 二、促进和平与发展的因素 1.经济全球化发展加深了各国相互依赖程度。国家间日益增强的贸易往来,增进了彼此间的交流。各国相互依赖程度不断加深,经济上的共同利益不断扩大,共同维护和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意愿不断增强。 2.不同力量中心之间相互制衡。发展中国家力量不断增强,新兴经济体实力提升,壮大了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力量。科学技术的进步,极大地改变了国际关系和战争面貌。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对时代特征和总体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是马克思主义的一个重要理论问题,也是实践中的社会主义国家确立正确的外交战略的重大现实问题。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有一个和平的国际环境,而要创造和维护这一国际环境,必须正确认识和把握我们所处时代的基本特征。 1.新科技革命对世界经济发展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发生了近代以来的第三次科学技术革命,即新科技革命。它对世界经济的发展以及国际经济政治关系的变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1)新科技革命使世界经济关系发生了重大变化。新科技革命引起的国际分工和经济高度国际化的发展,使世界各国的生产、流通、投资等日益联结为一个整体。无论是发达资本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还是社会主义国家,其经济发展只有在相互依存、相互渗透的条件下才得以真正实现。当今世界又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激烈竞争的世界,而矛盾和竞争的核心是经济问题,或者说是发展问题。面对这样一个既充满矛盾和竞争,又相互依存和制约的世界,经济发展越来越成为各国的共同要求。 (2)新科技革命和世界经济的发展,使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重大变动。从本世纪初到70年代,以战争与革命相交织的时代主题持续了半个多世纪。在这一期间,资本主义世界充满了激烈的对抗和争斗,由此引发的两次世界大战,使人类蒙受了巨大的灾难和牺牲。战争推动了世界革命形势的发展,并实现了社会主义在一国的突破和多国的胜利。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以雅尔塔会议所安排的势力范围的划分为基础,世界政治形成了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个阵营对峙的格局。但从70年代开始,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多极化趋势的加强,资本主义阵营开始分化,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矛盾开始趋向缓和,整个国际形势和世界政治格局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国际间出现了相对和平的发展趋势。 2.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新判断 面对世界经济与政治发生的重大变化,邓小平敏锐地觉察到时代的主题已开始转换,即和平与发展问题超越了战争与革命,成为时代的主题。邓小平对国际形势的科学判断包含以下几方面的基本思想。 (1)世界大战是可以避免的。 60年代到70年代,由于美国扩大对越南的侵略战争,原苏联对我国的军事威胁日益增加,我们一度认为世界战争不可避免,而且迫在眉睫。我们强调对美、苏可能发动的大规模战争,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准备他们早打、大打,打常规战争,甚至打核大战。我们好多决策,包括一、二、三线的建设布局,‘山、散、洞’的方针在内,都是从这个观点出发。因而,我们各方面的工作始终处于临战状态,经济建设受到很大影响。 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们党对国际形势进行实事求是地科学分析,对战争与和平问题做出了新的判断。邓小平在80年代初多次讲到,我们改变了多年来一直强调战争危险的观点,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和平与发展仍然是当今时代主题

政策的根本依据。而时代主题的转换,从根本上说,是生产方式矛盾运动的结果,其直接原因是阶级力量对比或者说矛盾双方力量对比的变化。随着世界矛盾和形势的变化,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正确认识和把握时代主题,是各国政府制定国内外政策的基本依据,也是马克思主义国际战略理论的重要内容。 (二)时代主题的转换 时代主题从来不是一成不变的,随着世界基本矛盾的运动和发展,时代主题也会发生变化。20世纪70年代是和平与发展取代战争与革命成为世界两大问题的转折期。 1. 战争与革命的时代主题 19世纪末20世纪初至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的很长一段时期内,战争与革命一直是当时世界的主题,世界历史的主要内容和潮流是帝国主义战争和无产阶级革命。 2. 和平与发展是当今时代的主题。 和平问题主要指维护世界和平,防止新的世界大战发生的问题。发展问题主要是指经济的繁荣与进步。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形势发生了巨大变化,特别是70年代中后期以来,和平与发展成为当今时代的两大主题。这是我们党在全面分析国际形势后作出的科学论断,也是我们制定内外方针政策的一个重要依据。 (三)时代主题转换的主要依据 20世纪80年代初期,邓小平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对当今世界的基本矛盾和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的分析与研究,敏锐地观察到世界的主题已经转换,即和平与发展已经取代了战争与革命,成为当今世界的主题.邓小平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代世界主题这一科学判断主要有以下几方面的依据: (1)战后世界政治的发展变化,总的来说就是世界和平力量的增长超过了战争因素的增长。两次世界大战给各国人民留下了及其惨痛而沉重的教训,无论是战胜过还是战败国,都在战争中付出了巨大代价。因此,反对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乃大势所趋,人心所向:一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政治力量的对比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结束了资本主义列强决定世界事务的历史,而出现了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国家、发展中国家三种类型的国家,它们之间的关系的问题构成了当今世界带有全球性的战略性问题,对世界经济政治和国际关系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成为制止战争、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主要力量。 (2)在经济上,世界经济一体化和区域集团化的发展,以及国际竞争的重点逐渐从军事转向经济和科技,都凸显了和平与发展的时代主题。战后新的科技革命的发展,对当今世界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它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迅速发展和世界经济的全球化,各国经济的紧密合作与竞争的扩展,形成了“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局面,从而成为制约新的世界大战的重要因素。 (3)在军事上,拿邓小平同志的话说,就是:“战后打世界大战只有美苏两个超级大国有资格,一个苏联,一个美国,而这两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