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氨基甲酸乙酯的危害及致癌机理

对氨基甲酸乙酯的研究早在20世纪中期开始。20世纪40年代,Nettleship 实验证明了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简称为EC)具有致癌作用。其可以引起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氨基甲酸乙酯是发酵食品(如面包,酸牛奶,乳酪、酱油等)和酒精饮料(如葡萄酒、苹果酒、中国黄酒和日本清酒等)的副产物。人体摄取氨基甲酸乙酯主要是通过饮用酒精饮料。调查显示,如果饮用氨基甲酸乙酯含量超过30μg/L的酒,人饮用后患癌的机率大大增加。根据加利福尼亚环保机构的一项统计数据得知,假设每个人的患癌症的机率为1×10-5,可推-断氨基甲酸乙酯的摄入量大约为0.7μg/d。可见氨基甲酸乙酯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自2002年以来,EC已经成为世界卫生组织重点监控物质之一,但受多方面因素的限制,到目前我国仍没有制定有关EC的限量标准,造成黄酒、葡萄酒等发酵酒中EC含量超标的问题非常突出。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酒饮料的消费也呈逐年上升趋势,尤其是黄酒、葡萄酒等营养丰富的酒精饮料更是人们喜爱的饮品,及酒类产品出口的需要,如何降低发酵酒中EC的含量正逐渐成为研究的热点。

自从发现EC的致癌性以来,许多研究者对EC的致癌机理进行了研究。对啮齿类动物,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多位点致癌物,可导致肺肿瘤、淋巴癌、肝癌、皮肤癌等疾病。2007 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IARC)再次对氨基甲酸乙酯进行评估,并把这种物质由第2B 组“( 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 组“( 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研究发现,EC在生物体内的代谢主要与细胞色素P450有关,其在生物体内的代谢途径为:(1)90%以上的EC被肝内的酯酶分解为乙酸、氨和碳水化合物等(这条途径是无毒性的);(2)0.5%左右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随后形成乙烯基-氨基-甲酸乙酯环氧化物,这种环氧化物在体内形成DNA加聚物,造成DNA双链的损坏,从而导致细胞癌变;(3)约0.1%的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为N-羟基-氨基-甲酸乙酯,该物质能够诱导Cu2+调控的DNA损伤。这种损伤多发生于胸腺嘧啶(T)和胞嘧啶(C)的残基上,具体作用机理

为:

Cu2+存在时,EC被细胞色素P450氧化的同时还会产生NO和O2-,由NO+O2-产生的过氧化氮能够导致8-二氢-2′-脱氧鸟苷(8-oxodG)的形成以及8-N-鸟苷酸的脱嘌呤作用。8-oxodG能够导致DNA双链复制时错配(即GC→TA的碱基颠换),从而造成基因的严重缺失或突变;同时,8-N-鸟苷酸的脱嘌呤作用形成的无嘌呤核苷酸也将潜在的诱导GC→TA的碱基颠换作用。因此,通常认为,Cu2+存在时8-oxodG的形成以及8-N-鸟苷酸的脱嘌呤作用是EC致癌的主要机理。

国外对饮料酒中EC限量的规定

氨基甲酸乙酯是一种具有基因致癌作用的物质,针对这一潜在危害,世界上多个国家已经对饮料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制定了限量标准。世界上多个国家已经对饮料中的EC制定了限量标准。1985年,加拿大卫生与福利组织规定了各类酒中的EC限量值:佐餐葡萄酒30μg/L,强化葡萄酒100 μg/L,蒸馏酒150 μg/L,烈性酒、水果白兰地400 μg/L,日本清酒100 μg/L。美国:佐餐葡萄酒15μg/L,餐后甜葡萄酒60 μg/L。2002年,联合国粮食及农业组织将其列为重点监控物质,并制定了国际标准,规定饮料EC的含量不得超过20 μg/L。2005年,日本学者对上百种清酒和烧酒中的EC含量进行了测定,普通清酒中EC平均含量为47 μg/L,最大含量为210 μg/L,储存3年以上的清酒中EC平均含量为183 μg/L,最大为1100 μg/L,烧酒中含量最大为37 μg/L。另外,德国、瑞士、丹麦、韩国等国家也纷纷对酒精饮料中EC含量进行了调查,并根据调查结果采取措施降低酒精饮料中的EC含量。

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方法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方法 【【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学习以对甲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制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苯佐卡因的合成涉及四个反应: (1)将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转变为相应的酰胺,其目的是在第二步高锰酸钾氧化反应中保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形成的酰胺在 所用氧化条件下是稳定的。 (2)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基。氧化过程中,紫色的高锰酸盐被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鉴于溶液 中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故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镁作为缓冲剂,使溶液 碱性不致变得太强而使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产物是羧酸盐,经 酸化后可使生成的羧酸从溶液中析出。 (3)使酰胺水解,除去起保护作用的乙酰基,此反应在稀酸溶液中很容易进行。 (4)用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反应式如下: 【实验试剂】 对甲苯胺、高锰酸钾、无水乙醇、95%乙醇溶液、乙醚、锌粉、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浓盐酸、18%盐酸溶液、浓硫酸、冰醋酸、10%氨水溶液、10%碳酸钠溶液 【实验器械】 数字显示熔点仪、电子台秤、电磁炉、磁力搅拌器、烘箱、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刺型分馏柱、接收器、蒸馏头、圆底烧瓶(100mL、50mL)、烧杯(500mL、250mL、100mL)、量筒(50mL、10mL)、锥形瓶、抽滤瓶、布氏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药匙、pH试纸、表面皿【实验装置】

图1 图2 图3 【实验步骤】 (一)对甲基乙酰苯胺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7g(0.1mol)对甲苯胺、14.4mL(0. 25mol)冰醋酸、0.1g锌粉(<=0.1g),搭建装置(图1)作为反应装置,加热,使反应温度保持在100~110℃,当反应温度自动降低时,表示反应结束。取下圆底烧瓶,将其中的药品倒入放有冰水的500mL烧杯中,冷却结晶,然后抽滤,取滤渣即对甲基乙酰苯胺。取2g对甲基乙酰苯胺(其它的放入烘箱中烘干)放入50mL圆底烧瓶中,再加入10mL2:1的乙醇—水溶液和适量活性炭,搭建回流装置(图2)进行重结晶,加热15分钟后趁热抽滤除去活性炭,再冷却结晶,抽滤得成品,用滤纸干燥后,取部分测熔点,并记录数据。将烘干后的对甲基乙酰苯胺与重结晶后的对甲基乙酰苯胺一起称重,记录数据。 (二)对乙酰氨基苯甲酸 在100mL烧杯A中加入7.5g(0.05mol)对甲基乙酰苯胺、20g七水硫酸镁,混合均匀。在500mL烧杯B中加入19g高锰酸钾(不可过量)和42 0mL冷水,充分溶解。从B中移出20mL溶液于100mL烧杯C中,再将A中的混合物倒入B中,加热至85℃,同时不停搅拌,直至溶液用滤纸检验时无紫环出现,再边搅拌边逐滴加入C中溶液,至用滤纸检验紫环消褪很慢时停止滴加。趁热抽滤,在滤液中加入盐酸至生成大量沉淀,抽滤,收好产品。 (三)对氨基苯甲酸 称量上一步产物,并测熔点,记录数据。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5. 39g对乙酰氨基苯甲酸和40.0mL18%盐酸溶液,小火回流(图2)30分钟。然后,冷却,加入50mL水,用10%氨水溶液调节pH至有大量沉淀生成(此时pH≈5),抽滤,干燥产品,称重,测熔点,记录数据。 (四)对氨基苯甲酸乙酯 在100mL圆底烧瓶中加入1.09g对氨基苯甲酸、15.0mL95%乙醇溶液,旋摇圆底烧瓶,使尽早溶解,之后在冰水冷却下,加入1.00mL浓硫酸,生成沉淀,加热回流(图2)30分钟。然后将反应混合物转入250mL烧杯中,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危害因素也可称为生产性有害因素。生产过程中的有害因素主要为:化学性因素,物理性因素,生物性因素。生产性有害因素对人体造成有害影响必须具备一定条件,主要为:有害因素的强度(剂量),人体接触有害因素的时间,个体因素和环境因素,以及几种有害因素的相互作用等。 我国早在20世纪80年代就由原劳动部和相关科研所陆续制定了《生产性粉尘作业危害程度分级》(GB5817-1986)、《有毒作业分级》(GB12331-1990),《噪声作业分级》(LD80-1995)等职业危害因素分级评价标准。这些标准是总结了建国以来劳动安全卫生工作的经验,经过科研人员进行大量的现场检测、毒理实验样本分析研究而制定的,是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非常适用的科学方法。目前,在开展安全评价、OHSMS、职业安全卫生现状管理工作中,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时,有一些单位使用危险因素评价方法,如《作业条件危险评价方法》(LEC法)是不适合的。职业危害因素与危险因素在作业现场中存在的形式、危险劳动者健康的表现方式,产生的风险都不一样,因此,对职业危害因素进行风险评价时应使用职业危害因素分级评价标准。 一、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的应用 职业危害程度分级标准是一种定性定量的管理评价方法,目前我国已颁分职业危害分级标准8项,其中部颁标准1项。分级标准将职业危害分为5个等级,即:0级危害(安全作业,可容许的风险)、Ⅰ级危害(轻度危害作业,可承受的风险:在加强个人防护的基础上,定期监测)、Ⅱ级危害(中度危害作业,中度风险)、Ⅲ级危害(高度危害作业,重大风险)、Ⅳ级危害(极度危害作业,不可承受风险)。针对不同的危害级别实行不同的监察管理办法。

药物中间体对胺基苯甲酸的合成及表征实验报告

药物中间体对胺基苯甲酸的合成及表征 实验报告 专业班级:高分子材料 学院:生化学院 2016年6月5日 摘要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以多步骤的综合性学生实验合成苯佐卡因(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并了解其物理、化学性质。同时也促进学生对重结晶,抽滤,熔点测试,分液等基本操作的掌握。苯佐卡因是一种白色针状晶体,无臭,味微苦而麻,遇光渐变黄色,易溶于乙醇、乙醚、氯仿等,难溶于水,临床上一般用作局部麻醉剂。本实验是以对氨基甲苯为原料,先与醋酸反应经酰化得对甲基乙酰苯胺,再与高锰酸钾反应经氧化得到乙酰氨基苯甲酸,然后加盐酸经水解得到对氨基苯甲酸,最后加乙醇经酯化得到产品。由于该有机合成实验步骤多及实验操作上的失误,使得最终产率较低,但经多种中间产物的熔点测定可以基本确定已成功合成了苯佐卡因,同时实验技能得到了一定锻炼。

引言 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制备对氨基苯甲酸,学习,了解和掌握氨基保护与脱保护,及官能团的选择性氧化。 对氨基苯甲酸性状:无色针状晶体。在空气中或光照下变为浅黄色。具有中等毒性。刺激皮肤及黏膜。接触皮肤后迅速用水冲洗。[1] 熔点:187~187.5℃[2] 密度: 1.374 g/mL at 25 °C 溶解性:易溶于热水、乙醚、乙酸乙酯、乙醇和冰醋酸,难溶于水、苯,不溶于石油醚。 主要用途: 用于染料和医药中间体。用于生产活性红M-80,M-10B,活性红紫X-2R 等染料以及制取氰基苯甲酸生产药物对羧基苄胺。对氨基苯甲酸可用作防晒剂,其衍生物对二甲氨基甲酸辛酯,是优良的防晒剂。 对氨基苯甲酸在二氢叶酸合成酶的催化下,与二氢蝶啶焦磷酸及谷氨酸或二氢蝶啶焦磷酸与对氨基苯甲酰谷氨酸合成二氢叶酸。二氢叶酸再在二氢叶酸还原酶的催化下被还原为四氢叶酸,四氢叶酸进一步合成得到辅酶F,为细菌合成DNA碱基提供一个碳单位。磺胺类药物作为对氨基苯磺酰胺的衍生物,因与底物对氨基苯甲酸结构、分子大小和电荷分布类似,因此可在二氢叶酸合成中取代对氨基苯甲酸,阻断二氢叶酸的合成。这导致微生物的叶酸合成受阻,生命不能延续。 细胞质中对氨基苯甲酸在葡糖醛酸基转移酶的催化下可逆转化为葡糖醛酸酯,因此植物中全部或大部分对氨基苯甲酸都发生了酯化,这可能是植物对对氨基苯甲酸的一种贮存和运输形式。 实验的流程如下: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UDC 613.632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44-1985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1 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 2.1职业性接触毒物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 3.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 和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性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TJ 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

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

告验报实对氨基苯甲酸的制备合成化学实验名称课程名称 2 实验次数姓名汪建红化学化工学院二级学院专业化学 18 日实验日期: 3 月 mmHg % 大气压验条件:室温℃相对湿度 一、实验目的、熟悉制备对氨基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1 、熟练掌握回流装置的安装和使用; 2 、熟练掌握真空泵的使用方法。3二、实验原理、对氨基苯甲酸的用途1PABA,磺胺药具有抑制细菌把的组成部分(PABA)对氨基苯甲酸是维生素B(叶酸)10作为组分之一合成叶酸的反应的作用。、对氨基苯甲酸合成涉及的三个反应2)将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变为相应酰胺,此酰胺比较稳定,这样可以在高锰酸钾1(氧化反应中保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高锰酸钾将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氧化成相应的羧基;由于反应中会产生氢氧2(反应产物羧酸盐避免碱性太强而使酰基发生水解;根离子,故要加入少量硫酸镁作缓冲剂,经酸化后得到羧酸,能从溶液中析出。)水解除去保护的乙酰基,稀酸溶液中很容易进行。( 3 、合成对氨基苯甲酸的反应式3O(CHCO)23NHCOCHCHp-CHCHNHp-CHHCHCO+ 3266443323NaCHCO 232KMnONHCOCHHp-CHC2MnO+HCO+Kp-CHCONHCOH+KOH+ 44363246232+KCOHp-CHCONHCH+HHCOp-CHCONHC26432634 HCOCp-NHHHHCOCONHCp-CHHCH++COOH 26422463232三、仪器与试剂,直型水冷凝管,烧杯,锥形瓶,酒精灯,铁架台,℃)(100仪器:圆底烧瓶,温度计布什漏斗,真空泵,抽滤瓶。供参考. 试样:对甲苯胺(A.R),醋酸酐(A.R),结晶醋酸钠(CHCOONa·3HO)或无水醋酸钠23(A.R),高锰酸钾(A.R),硫酸镁晶体(MgSO·7HO)(A.R),乙醇(A.R),盐酸(A.R),硫酸(A.R),24氨水(A.R)。 四、实验装置图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评价方法 该评价方法是以化工生产、贮存过程中的物质、物量指数为基础,用工艺、设备、厂房、安全装置、环境、工厂安全管理等系统系数修正后,得出工厂的实际危险等级。 1 评价程序 评价程序如图1所示。 图1 化工厂危险程度分级 2 各项系数选取原则

1)确定物质指数 将工厂按工艺过程或装置布置分成若干单元,先查出单元内危险物质的火灾、爆炸性指数(F)、毒性指数(P),然后求出物质指数M: M=F+P 物质火灾、爆炸性指数按物质的火灾、爆炸危险性指数表(表1)确定。 2)确定物质毒性指数(P)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44—1985)中分为4

级;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毒危害和轻度危害,其值分别为30,16,8,3。 物质的毒性指数,可根据表2确定。 3)确定物量指数(WF) 单元物质的物量指数是由物质指数、物质的质量和状态系数(表3)按下式求出: 3 1)(3i i W K i M WF ??=∑ 式中 WF ——物量指数; M i ——物质指数; K i ——物质状态系数; W i ——物质的质量,t ; i ——第i 项。 经计算得出的物量指数低于单元中可构成危险物质中最危险物质的物质指数时,则按该物质的物质指数计算值计。 4)确定求工艺系数量指数 工艺系数由作业方式、物料温度、操作压力、操作温度、操作浓度、作业危险度、明火作业、静电危害等8项修正指数按下式求出: 12345678 1100 1B B B B B B B B α+++++++=+ 式中 a 1——工艺系数; B 1——作业方式修正指数; B 2——物料温度修正指数; B 3——操作压力修正指数; B 4——操作流量修正指数; B 5——操作浓度修正指数;

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

氨基甲酸乙酯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专家称适量饮用无害 “黄酒风波”虚惊一场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 2012年06月21日09:04 来源:人民网-人民日报 数据来源:香港食物环境卫生署食物安全中心2009年发布的《本地发酵食物含氨基甲酸乙酯的情况》 制图:蔡华伟 近日,香港消费者委员会对36款东方风味的酒类饮品样本进行了测试,其中包括16款绍兴酒(包括花雕、女儿红、加饭酒、黄酒)、8款糯米酒及12款梅酒产品。结果显示,绍兴酒样本的氨基甲酸乙酯(EC)含量为每千克0.08毫克至0.26毫克;糯米酒样本为检不出至每千克0.07 毫克;梅酒样本为每千克0.01毫克至0.15毫克(1毫克=1000微克)。 2007年,国际癌症研究机构对EC评估,将其由第2B组(“或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改为第2A 组(“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所以,有人据此认为含EC的黄酒“致癌”。 EC究竟是什么物质?黄酒中存在EC正常吗?饮黄酒会致癌吗?记者对此进行了多方采访。

疑问一:黄酒中的EC含量过高吗? 【回应】黄酒EC含量低于相关酒类标准,应可认为属安全范围 在“黄酒致癌”风波发生后,国家黄酒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对酒类中EC 含量作了说明。据其介绍,EC为自然发酵产生,广泛存在于酒类及其它发酵食品如腐乳、面包、酱油之中。酒类中的EC含量只要控制在一定范围,并不会对人体产生伤害。 “对黄酒中含有EC成分不必过于惊慌。”江南大学黄酒研究资深专家、酿酒科学与技术中心赵光鳌教授介绍,酒类中EC含量有高有低,但普遍存在。国际上对食品及酒类的EC含量控制规定各不相同,目前各国都没有针对黄酒EC 的限量标准,如果以水果白兰地为例,加拿大要求EC小于400微克/升,法国、德国和瑞士的上限规定分别是1000微克/升、800微克/升和1000微克/升。参考现有的标准,媒体报道的黄酒中的EC含量远低于水果白兰地酒的限量标准,消费者可放心饮用。 香港食物安全中心介绍,加拿大是首个就多种酒精饮品订定EC最高限量的国家,由每升30 微克(葡萄酒)至每升400 微克(水果白兰地)不等。美国就当地生产的食品采取自愿订定EC安全含量标准的做法,并已告知所有出口葡萄酒到美国的国家必须制订计划以符合有关标准。欧盟目前没有食品所含EC最高限量的协调标准,但有些成员国已订出酒精饮品的EC最高限量。近年,韩国也制定了葡萄酒的EC最高限量,为每升30 微克。 疑问二:EC有害健康吗? 【回应】EC在发酵类食物中普遍存在,正常饮食摄入不会有害健康 赵光鳌介绍,国际上从1943年即开始关注EC。2007年,在里昂举行的世界卫生组织专家会议上,通过对EC纯品的风险评估,将EC归为2A类物质(即“可能令人类患癌的物质”)。 关于食物中的EC含量,目前香港没有特定的规管限量,为保障公众健康,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 5044-85 国家标准局 1985-04-02发布,1985-12-01实施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 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 分级原则 2.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 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 分级依据 3.1 急性毒性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慢性中毒后果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致癌性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物、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3.6最高容许浓度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按职业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表1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 ━━━━━━━━━━━┯━━━━━━━━━━━━━━━━━━━━━━━━━━━ │ 分级 指 标├──────┬──────┬─────┬─────── │Ⅰ│ Ⅱ│Ⅲ│Ⅳ │(极度危害) │(高度危 害) │(中度危害)│(轻度危害) ──┬────────┼──────┼──────┼─────┼───────急性│吸入LC50,mg/m^ 3│<200 │200- │2000- │>20000 毒性│经皮 LD,mg/kg │<100 │100- │500- │>2500 │经口 LD50,mg/kg │<25 │25- │500- │>5000 ──┴────────┼──────┼──────┼─────┼────── 急性中毒发病状况│生产中易发生│生产中可发生│偶可发生中│迄今未见急 │中毒,后果│中毒,预后良│

致癌物危害等级

潜在致癌剂的危害等 级 致癌性是筛选优先污染物的重要依据之一,下表列出了美国EPA公布的200种致癌剂的危害等级。其中的参数含义为: 1、证据的充分程度(Degree of Evidence) 化学品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之充分程度可以分为下列几类。 (1)证据充分,指致癌剂和人体癌症之间有因果关系。 (2)证据有限,指能提供一些可信的致癌性证据,但证据尚有限,还需作进一步补充。 (3)证据不充分,可能有3种情况,①能获取的致癌性数据很少;②与证据有关的研究尚不能排除偶然性、误差及混淆等情况;③研究结果无致癌性证据。 根据动物实验取得的致癌性证据的充分程度可分4级。 1级,致癌性证据充分。 2级,致癌性证据有限。 3级,致癌性证据不充分。 4级,无致癌性证据。 2、IARC标准分组 国际癌症研究所 (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简称IARC)将人类的肿瘤风险分为3组。 1组:列在此组内的化学品属致癌物,流行病学和暴露实验均已肯定,基致癌证据是充分的。 2组:化学品可能对人体有致癌性。其中有的对人体的致癌性证据几乎是“充分的”,另一类的证据不够充分。证据程度较高的为A组,较低的为B 组。例如,2A指对人体的致癌性至少存在着有限证据。当动物证据充分而人体数据不充分时,归入2B。

3组:列在本组中的化学品对人类没有致癌性。 3、潜力因素值F(Potency Factor Estimate) 潜力因素值F定义为1/ED 10。ED 10 等于10%终身致癌风险的致癌剂剂量。 F可以和致癌性的确认证据一起,用来划分化学品潜在致癌性的危险等级。 4、潜力因素分组(Potency factor Grouping) 由于潜力因素值F可表示致癌危险性的相对大小,因而,可将潜在致癌剂的相对潜力因素分为4组。潜力因素最高的化学品分在1组,中等潜力因素的为2组,低潜力因素的为3组,最低潜力因素的为4组。 5、致癌危害等级(Cancer Hazard Ranking) 根据人和动物试验所取得的致癌性证据,结合潜力因素分组数据,可将化学品致癌危害等级分为高、中、低3级。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摘要】 本试验阐述了局部麻醉剂苯佐卡因的制备方法。采用对甲基苯胺为原料。将对甲基苯胺先用乙酸进行酰胺化,以此来保护氨基,使其在第二步时不致于被氧化,然后将苯环上的甲基用高锰酸钾氧化成羧基,因为反应产物是盐,所以加入盐酸使其水解,从而得到对氨基苯甲酸,最后加入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酯化制得对氨基苯甲酸乙酯。期间,对每一步的产品进行称重和熔点测试,并对最后的产物——对氨基苯甲酸乙酯进行红外光谱测试。 纯的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其熔程为91℃~92℃,颜色状态是白色的晶体状粉末。实验最终得到对氨基苯甲酸乙酯0.26g,熔程为83.3℃~84.4℃,为奶白色晶体粉末。 【引言】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别名:苯佐卡因),白色晶体状粉末,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91-92℃。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其作用:1.紫外线吸收剂。主要用于防晒类和晒黑类化妆品,对光和空气的化学性稳定,对皮肤安全,还具有在皮肤上成膜的能力。能有效地吸收U.V.B 区域280-320μm 中波光线区域)的紫外线。添加量通常为4%左右。2.非水溶性的局部麻醉药。有止痛、止痒作用,主要用于创面、溃疡面、粘膜表面和痔疮麻醉止痛和痒症,其软膏还可用作鼻咽导管、内突窥镜等润滑止痛。苯佐卡因作用的特点是起效迅速,约30秒钟左右即可产生止痛作用,且对粘膜无渗透性,毒性低,不会影响心血管系统和神经系统。1984年美国药物索引收载苯佐卡因制剂即达104种之多,苯佐卡因的市场前景是广阔的。 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佐卡因,此方法是h.svlkowshi于1895年提出的,反应时将对硝基苯甲酸在氨水的条件下,用硫酸亚铁还原成对氨基苯甲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醇酯化,得到苯佐卡因产品。制备方法如下:在第一步反应中,在氨水的条件下,硫酸亚铁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硫酸亚铁还原生成的氨基苯甲酸,由于其羰基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而混于铁泥中不易分离,此外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活性比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低,故其第二步的酯化反应的效率也不高,产物的收率较低。 本实验以对甲苯胺为原料,通过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四个步骤,制取苯佐卡因。本制备方法所用的条件较温和,但反应步骤较多,收率低,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环节多而不易于控制,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产品。【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学习以对甲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制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苯佐卡因的合成涉及四个反应:

危险品场所的危险危害等级

危险品场所的危险危害等 级 Revised by Hanlin on 10 January 2021

危险品场所的危险危害等级 化学危险品场所是指生产、储运、销售、使用和废弃危险化学品所涉及到与安全卫生有关的地方。本节重点介绍在化学品中数量最大,事故最常见的可燃气体(蒸气)场所和有毒化学品的作业(场所)条件。其他例如放射物质等多种危险危害场所,不在讨论之列。 一、可燃气体(蒸气)爆炸危险场所划分 在环境中,可能形成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为危险场所。根据爆炸性混合气出现的频繁程度和持续时间,危险场所划分为三级区域,也即三个危险等级: (1)0级区域(简称0区):持续出现或长期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0区危险场所。 (2)Ⅰ级区域(简称Ⅰ区):在正常运行时,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Ⅰ区危险场所。 (3)Ⅱ级区域(简称Ⅱ区):在正常运行时,不可能出现而在不正常情况可能出现爆炸性混合气的场所,称为Ⅱ区危险场所。 在Ⅰ级或Ⅱ级危险场所,如果合理设置可燃气监测报警仪,可燃气体(蒸气)在空气中的含量接近其爆炸极限的20%和50%时,能可靠的发出两级报警信号,这个场所的危险等级可以降低一个级别。这在国标 GBJ58-83中有明确说明。

二、有毒化学品作业(场所)分级(见GB12331-90) 有毒化学品重点讨论对人体的危害,只有人员在现场才能发生。这种危害分急性中毒和慢性伤害两种情况,急性中毒是突发事件,大量有毒化学品侵入人体,其危害程度只与化学品危害程度有关。对人体的慢性伤害与三个因素有关:即化学品的危害程度级别,人员在现场作业时间和有毒化学品在空气中的含量。这三个因素分别用D、L、B来表示,作为计算有毒化学品作业分级指数C的三个指标。 即:D—有毒化学品危害程度级别权数; L—有毒作业劳动时间权数; B—有毒化学品空气中浓度超标倍数。 1、分级三个指标的确定 ①有毒化学品危害程度级别权数D 有毒化学品危害程度级别 D Ⅰ(极度危害) 8 Ⅱ(高度危害) 4 Ⅲ(中度危害)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50844-85)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GB 50844-85 本标准适用于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的分级。 1基本定义 职业性接触毒物系指工人在生产中接触以原料、成品、半成品、中间体、反应副产物 和杂质等形式存在,并在操作时可经呼吸道、皮肤或经口进入人体而对健康产生危害的物质。 2分级原则 2.1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是以急性毒性、急性中毒发病症状、慢性中毒患病状况、慢性中毒后果、致癌性和最高容许浓度等六项指标为基础的定级标准。 2.2分级原则是依据六项分级指标综合分析,全面权衡,以多数指标的归属定出危害程度的级别,但对某些特殊毒物,可按其急性、慢性或致癌性等突出危害程度定出级别。 3分级依据 3.1急性毒性 以动物试验得出的呼吸道吸入半数致死浓度(LC50)或经口、经皮半数致死量(LD50)的资料为准,选择其中LC50或LD50最低值作为急性毒性指标。 3.2急性中毒发病状况 是一项以急性中毒发病率与中毒后果为依据的定性指标;可分为易发生、可发生、偶而发生中毒及不发生急性中毒四级。将易发生致死性中毒或致残定为中毒后果严重;易恢复的定为预后良好。 3.3慢性中毒患病状况 一般以接触毒物的主要行业中,工人的中毒患病率为依据;但在缺乏患病率资料时,可取中毒症状或中毒指标的发生率。 3.4 慢性中毒后果 依据慢性中毒的结局,分为脱离接触后,继续进展或不能治愈、基本治愈、自行恢复四级。并可依据动物试验结果的受损病变性质(进行性、不可逆性、可逆性)、靶器官病理生理特性(修复、再生、功能贮备能力),确定其慢性中毒后果。 3.5 致癌性 主要依据国际肿瘤研究中心公布的或其他公认的有关该毒物的致癌性资料,确定为人体致癌物、可疑人体致癌、动物致癌物及无致癌性。 3.6最高容许浓度 主要以TJ-36-79《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中表4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最高容许浓度值为准。 3.7 按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依据见表1,分为极度危害、高度危害、中度危害和轻度危害四级。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检测广州市场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研究

酿酒科技2015年第2期(总第248期)·LIQUOR -MAKING SCIENCE &TECHNOLOGY 2015No .2(Tol .248) DOI :10.13746/j.njkj.2014317 基金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资助项目(201300000079)。收稿日期:2014-07-21 作者简介:王浩(1991-),男,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食品科学。 通讯作者:黄惠华,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教授,研究方向:农产品深加工。 优先数字出版时间:2014-10-10;地址:https://www.doczj.com/doc/bc15163126.html,/kcms/detail/52.1051.TS.20141010.1425.004.html 。 气相色谱-质谱联用内标法检测广州市场 饮料酒中氨基甲酸乙酯含量的研究 王浩1,刘丽斌1,黄秋婷2,丁怡2,彭程2,刘妙芬2,黄惠华1 (1.华南理工大学轻工与食品学院,广东广州510640; 2.广州市酒类检测中心,广东广州510640)摘 要:为研究和调查广州市场在售中低端酒中的氨基甲酸乙酯含量,采用固相萃取方式对酒样进行前处理, D5-氨基甲酸乙酯为内标,使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GC -MS )定量测定含量。结果表明,在20~200μg/L 浓度范围内线性相关系数为0.9996,检出限为0.0018mg/kg ,回收率在75.90%~103.23%之间,精密度在1.43%~3.95%。具有良好的重现性。所有样品中,啤酒和米酒未检出,其他各种酒精饮料中都含有一定量的氨基甲酸乙酯,平均含量大小依次为白兰地>梅酒>黄酒>白酒>药酒>果酒>葡萄酒。关键词:氨基甲酸乙酯;GC -MS ;内标法中图分类号:TS262.3;TS261.7;O657.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9286(2015)02-0110-04 The Measurement of Ethyl Carbamate Content in Alcoholic Beverage in Guangzhou by GC-MS with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NG Hao 1,LIU Libin 1,HUANG Qiuting 2,DING Yi 2,PENG Cheng 2,LIU Miaofen 2and HUANG Huihua 1 (1.School of Light Industry and Food Science,South China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 2.Guangzhou Testing Center for Alcoholic Beverage,Guangzhou,Guangdong 510640,China) Abstract :In order to measure the content of ethyl carbamate (EC)in low-end alcoholic beverage in Guangzhou market,gas chromatography-mass spectrometry (GC-MS)with 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was adopted in the experiments (solid phase extraction used for wine samples pre-treatment and D5-ethyl carbamate used as the internal standard).The results suggested that,the linear correlation coefficient was 0.9996within EC concentration range of 20μg/L to 200μg/L,the detection limit was 0.0018mg/kg,the recoveries and RSD were 75.90%~103.23%and 1.43%~3.95%respectively.Among all the alcoholic samples,no EC detected in beer and in rice wine,other alcoholic beverages contained EC more or less (the average EC content in brandy >in plum wine >in yellow rice wine >in liquor >in medicinal wine>in fruit wine>in grape wine). Key words :ethyl carbamate,GC-MS,internal standard method 自20世纪40年代起,氨基甲酸乙酯(Ethyl carba-mate ,EC )就被发现具有致癌性[1]。随后,世界各国学者 在酒精饮料、酱油、面包等发酵食品中都发现了或多或少的EC ,引起了各国对EC 含量的重视[2]。2007年2月,在里昂举行的IARC(International Agency for Research on Cancer ,WHO 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专家会议上,正式将氨基甲酸乙酯从2B 类致癌物提高为2A 类致癌物—— “很可能对人类有致癌作用”[3] ,即对人致癌性证据有限,但对动物致癌性证据充分,与丙烯酰胺同等危险。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酒精饮料的消费越来越旺盛。我国虽已经制定出口酒中氨基甲酸乙酯残留量检测方法 SN/T 0285—2012[4],以代替SN 0285—1993[5],但并没有 制定相关的限量标准来规范企业生产及保护消费者权益。本研究参考吉林省地方标准[6],采用固相萃取样品前处理手段,应用气相色谱-串联质谱技术,以内标法为定量方法,对75种酒样进行EC 残留状况调查,为酒精饮料中EC 的风险评估和制定限量标准提供数据支持。1 材料与方法 1.1材料、试剂及仪器 样品采集:本研究的样品来源于广州市天河区百佳、华润万家、世纪联华等大型超市中在售中低端酒类产品。共采集酒样75个,分为黄酒19个、白酒14个、葡萄 110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资料]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资料]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制备 对氨基苯甲酸乙酯(别名:苯佐卡因),白色晶体状粉末,无嗅无味。分子量165.19。熔点91-92?。易溶于醇、醚、氯仿。能溶于杏仁油、橄榄油、稀酸。难溶于水。 以对硝基苯甲酸为原料制备苯佐卡因,此方法是h.svlkowshi于1895年提出的,反应时将对硝基苯甲酸在氨水的条件下,用硫酸亚铁还原成对氨基苯甲酸,然后在酸性条件下用乙醇酯化,得到苯佐卡因产品。制备方法如下: 在第一步反应中,在氨水的条件下,硫酸亚铁在碱性环境下容易形成氢氧化物沉淀。硫酸亚铁还原生成的氨基苯甲酸,由于其羰基与铁离子形成不溶性沉淀,而混于铁泥中不易分离,此外对氨基苯甲酸的化学活性比对硝基苯甲酸的活性低,故其第二步的酯化反应的效率也不高,产物的收率较低。 本实验以对甲苯胺为原料,通过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四个步骤,制取苯佐卡因。本制备方法所用的条件较温和,但反应步骤较多,收率低,在工业生产中,生产环节多而不易于控制,一般用于实验室制备少量产品。 【实验目的】 1. 通过苯佐卡因的合成,了解药物合成的基本过程。 2. 掌握氧化、酯化和还原反应的原理及基本操作。 3.学习以对甲苯胺为原料,经乙酰化、氧化、酸性水解和酯化,制取对氨基苯甲酸乙酯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苯佐卡因的合成涉及四个反应: (1) 将对甲苯胺用乙酸酐处理转变为相应的酰胺,其目的是在第二步

高锰酸钾氧化反应中保护氨基,避免氨基被氧化,形成的酰胺在 所用氧化条件下是稳定的。 (2) 对甲基乙酰苯胺中的甲基被高锰酸钾氧化为相应的羧基。氧化过 程中,紫色的高锰酸盐被还原成棕色的二氧化锰沉淀。鉴于溶液 中有氢氧根离子生成故要加入少量的硫酸镁作为缓冲剂,使溶液 碱性不致变得太强而使酰胺基发生水解。反应产物是羧酸盐,经 酸化后可使生成的羧酸从溶液中析出。 (3) 使酰胺水解,除去起保护作用的乙酰基,此反应在稀酸溶液中很 容易进行。 (4) 用对氨基苯甲酸和乙醇,在浓硫酸的催化下,制备对氨基苯甲酸 乙酯。 反应式如下: 【实验试剂】 对甲苯胺、高锰酸钾、无水乙醇、95%乙醇溶液、乙醚、锌粉、无水硫酸镁、七水硫酸镁、浓盐酸、18%盐酸溶液、浓硫酸、冰醋酸、10%氨水溶液、10%碳酸钠溶液 【实验器械】 数字显示熔点仪、电子台秤、电磁炉、磁力搅拌器、烘箱、球形冷凝管、直形冷凝管、空气冷凝管、刺型分馏柱、接收器、蒸馏头、圆底烧瓶(100mL、50mL)、烧杯(500mL、250mL、100mL)、量筒(50mL、10mL)、锥形瓶、抽滤瓶、布氏漏斗、分液漏斗、玻璃棒、药匙、pH试纸、表面皿 【实验装置】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机理

黄酒中氨基甲酸乙酯的形成 经研究,氨基甲酸乙酯是由氨甲酰化合物与乙醇自发反应生成的,氨甲酰化合物主要有尿素、瓜氨酸、氨甲酰磷酸、氨甲酰天冬氨酸,尿膜素等。黄酒中以尿素为最主,90%的氨基甲酸乙酯是由尿素和乙醇反应生成的;其余的氨甲酰化合物含量都极微,生成的氨基甲酸乙酯也少。在黄酒贮存时,酒液中的尿素和乙醇继续反应,成品酒的尿素含量越多,贮存温度越高,贮存时间越长,则形成的有害氨基甲酸乙酯越多。随贮酒时间的延长,氨基甲酸乙酯的含量剧增,仅贮酒3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就是新鲜黄酒的4倍左右;贮酒9年,氨基甲酸乙酯含量是新鲜黄酒的12倍左右。 由尿素和乙醇生成EC的反应式如下: 黄酒酿造时,原料、辅料和水中会带入部分尿素,但最主要的还是在发酵过程中由酵母菌代谢产生的。酵母菌在生长繁殖和进行酒精发酵时,合成的大量尿素除了满足自身菌体需要外,多余的尿素被分泌到体外,从而使酒醪中的尿素含量增加,酵母菌细胞内的精氨酸酶的活力也会随之提高,进一步加速了尿素的生成。黄酒中尿素主要由精氨酸经酵母菌细胞内精氨酸酶- 尿酶(AU) 路径分解而来。(详见图1,图2): 图 1 酵母菌处于生长繁殖状态时精氨酸降解及尿素的形成(即AU 路径)

图 2 酵母菌处于酒精发酵状态时精氨酸降解时尿素的形成(即AU 路径) 在黄酒糖化醪及成品酒中,精氨酸含量都十分丰富,是主要氨基酸种类。从图1 和图2 中我们可以看出,精氨酸经由酵母菌体内AU 路径,降解成鸟氨酸及尿素等。黄酒醅发酵时,少量尿素开始与乙醇作用生成氨基甲酸乙酯,当黄酒压滤后,煎酒灭菌和贮酒陈化时,氨基甲酸乙酯的生成量会大幅度增加。Granchi 等认为酵母菌胞内精氨酸降解主要在pH4~5,温度25~33℃,这正是黄酒主发酵期的特征参数。虽然后酵期温度和pH 值均有所降低,但如果不慎染上杂菌(如乳酸菌) 则精氨酸将通过精氨酸脱亚氨基酶(ADI) 路径加速降解,从而生成瓜氨酸、鸟氨酸及氨甲酰磷酸等,其中的能量则耦合于细胞的生长及发酵(如图3)。现今普遍认为瓜氨酸是氨基甲酸乙酯形成的前体物。在乳酸菌胞内精氨酸降解过程中,一部分瓜氨酸被分泌到胞外,从而扩散入培养基中;另一部分在胞内继续参加生化反应。Liu 等发现乳酸菌胞内精氨酸降解主要在pH3.5~4,因此,黄酒污染杂菌后氨基甲酸乙酯的量增加也就是这个原因。

对氨基苯甲酸

掌握由对硝基苯甲酸还原制备对氨基苯甲酸的原理和方法。 进一步巩固机械搅拌装置的安装及其操作。 对氨基苯甲酸即PABA,是机体细胞生长和分裂所必需的物质叶酸的组成部分之一,在酵母、肝脏、麸皮、麦芽中含量甚高。它是由莽草酸途径经分支酸合成的。PABA属于维生素B族的一种,同时也是一种重要的化学合成中间体。 【中文名称】对氨基苯甲酸;4-氨基苯甲酸。 2.合成 【制备】由对硝基苯甲酸加氢催化加氢而得,产品含量高,杂质少,成色好。 3. 【外观】白色结晶性粉末。 【熔点】186℃-189℃。 【溶解】稍溶于冷水,易溶于沸水、乙醇和乙醚。 【质量】现行USP。 4.用途 1.工业上对氨基苯甲酸用于生产活性染料如:活性红M-80,M-10B,活性红紫等。 2.对氨基苯甲酸(PABA)可抵御日晒,保持健康润滑的皮肤,一般用于化妆品中,其延伸物对二甲氨基苯甲酸异辛酯EHA是优良的防晒剂,商品名称Padimate O。 3.PABA是最新发现的维生素B族之一,亦称为维生素Bx,牲畜动物食用后可使白发恢复到自然颜色,皮肤有光泽。 4.人体摄入适量对氨基苯甲酸(PABA)帮助合成人体内需性的物质叶酸,叶酸可延迟出现皱纹,并可改善记忆力。PABA可助毛发恢复到自然颜色,由于现代食品的精加工,食物结构中的PABA摄入量不及人体需求量,所以发到国家普遍额外摄入PABA,维持营养均衡。目前在欧美市场有PABA胶囊产品供消费者选购。 5.对氨基苯甲酸也是重要的化学合成原料,可合成如:对氨基苯甲酸乙酯,EHA,对氰基苯甲酸,对乙酰氨基苯甲维生素B的总数为11种,那是因为有2种被承认的维生素B还有孪生兄弟:即B3a(尼克酸或烟酰胺)和B5a(潘特生或双泛酰硫乙胺)。 第二:另有4种因得到医学和科学界的有限承认,可以考虑归入B族。它们就像被收养的孩子最后成了家庭生物学意义上的成员一样。它们是肌醇、对氨基苯酸(PABA)、潘氨酸(B15)和B—T(L—肉碱)。最后一种最受医生的青睐。 第三:营养学家认为这个家族值得怀疑的惟一一员的是苦杏仁苷(B17)。虽然营养学界轻视它并对把它作为维生素B这样的想法加以嘲笑,但《默克索引》这样的权威书籍却将其视之为有一些疗效且已得到承认的营养成分。

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的管理制度

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的管理制度 1 目的 为规范矿山生产全过程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理,降低矿山企业安全生产风险,坚持风险预控、关口前移,全面推行矿山安全风险分级管控,特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 露天非煤矿山安全生产风险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的管理。 3 职责 3.1安全科负责矿山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并建立风险点清单。3.2其他科室在其职责范围内对风险点划分和级别确定负责。 4内容和要求 4.1风险点确定 4.1.1风险点划分原则 4.1.1.1风险点划分应当遵循“大小适中、便于分类、功能独立、易于管理、范围清晰”的原则; 4.1.1.2矿山应按照设备设施、部位、场所、区域等划分风险点; 4.1.1.3矿山企业常规作业活动的风险归为相应的“设备设施类”风险点; 4.1.1.4矿山企业非常规状态的作业活动,如检维修、高处作业、临时用电、动火作业等特殊作业活动,单独划为“作业活动类”风险点。 4.1.2风险点确定方法

4.1.2.1矿山企业应组织采矿、机电、地测、安全等专业力量,发动全员参与,全方位、全过程对生产工艺、设备设施、作业环境、人员行为和管理体系等方面存在的安全风险进行排查,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4.1.2.2风险点的排查是基于现有安全知识、安全经验、法规及标准要求、事故教训等,由矿山企业负责人、安全生产管理人员、工程技术人员、职能部门人员、一线相关人员参加,在安全生产管理部门人员主持下,对风险点名称、覆盖范围、包含的危险源、潜在事故类型等做出的、达成共识的集体判断结果。 4.1.2.3矿山企业也可以聘请和征询外部专家人员意见。 4.1.3.1建立风险点排查台账 矿山企业应将排查出的风险点实施台账管理,台账内容应包括:风险点名称、风险点详细位置、可能导致事故类型、风险等级、管控责任部门及责任人等信息。 4.2风险点的级别 4.2.1按照风险点各危险源评价出的最高风险级别作为该风险点的级别。 4.2.2风险等级判定应遵循从严从高的原则。 危险源辨识及风险评价管理制度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