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

动设计

高考对于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高频考点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判读及应用,例如:(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模高考题)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

城库斯科(下右图)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

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

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下左图),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

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

读下图,回答下题。

照片拍摄时,当地地方时接近()。

A: 7时B: 11时C: 14时D: 18时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相关知识。

据图分析可知,该队员面向正北,影子朝向为东南,故太阳此时位于西北;

该日(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

北升、西北落,故拍照时应为下午。且图中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因此

当地地方时最接近14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一,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从日出到日落太阳方位又会有怎样的

变化呢?地物的影子会随太阳方位及高度角的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一般情况

我们利用PPT或者画图给学生讲解例如:(图片省略)

教师认为讲的很清晰,层层递进。大部分学生听懂了,碰到问题仍然不会做,老师再讲,学生懂了,碰到变化后的题型还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学生对于抽象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何谈应用。很多学生走出教室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地理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学生学

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或生产中,学以

致用,能够解释与之相关的现象及原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我们可以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之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测,通过观

测记录归纳总结规律,学生既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和应用。下面将活动步骤设

计如下:

一、活动准备

1、指南针一个(可以用手机中指南针)

2、30厘米——1米的杆子一根

3、n米的绳子一根

4、黑色和红色的粗笔各一个,白纸一张

5、手表一块

二、活动操作步骤

1、选一空旷水平空地,将白纸平铺在地面上,正中心点一个点,用指南针确定南北方向,后用笔画出东西方向。

2、将杆子垂直固定在中心点,并将绳子的一端钉在中心点。

3、观测日出时刻(北京时间),并画出日影方位

4、制定观测时间:伊宁市第三中学地理坐标(43°56′N 81°16′E),取81°E计算。目前观测时间为10月。伊宁市正午12点北京时间为14:36分。以北京时间14:36分为中心前后各推一小时观测一次,并进行记录,既观测时间为北京时间10:36、11:36、12:36、13:36、14:36、15:36、16:36、17:36、18:36。10:36——14:36分用黑笔画画出日影方位,将绳子拉直在影子的端点处打黑色点。用尺子可量出影子的长度。15:36——18:36分用黑笔画出日影方位,将绳子拉直在影子的端点处打红色点。用尺子可量出影子的长度。

5、观测日落时刻(北京时间),并画出日影方位

6、利用观测数据制图

三、活动规律总结

1、根据日出影子方位为西北,推断日出方位东南;日落影子方位为东北,推断日落方位西南。

2、日落时间-日出时间=昼长。总结规律:北半球昼短夜长时期(9月23-次年的3月21)日出东南日落西南。

3、日出-正午-日落影子方位的变化与太阳方位变化相反;影长与太阳高度角变化呈负相关。

4、观测发现绳子上黑色的点与红色的点是重合的,说明太阳高度角全天变化正午最高,以正午中心向日出日落递减。

四、拓展提升

连续观测一周或者一个月,会发现,10月份白昼渐短,日出方位越偏南。通过规律总结北半球冬半年,日出东南,日落西南;北半球夏半年日出东北,日落西北。

通过实践活动,学生总结1、学会了在实际生活中判断方位。

2、辨析地方时与区时,可以将地方时计算应用到生活中。

3、看太阳方位可以粗略估计时间。

4、理解与分析太阳视运动周日变化与物影的关系。

5、可以将地理知识渗透到生活中,尝试和发现应用地理知识解释部分生活中现象。

6、培养了大家的动口、动脑、动手和合作探究能力。

新课改课堂突出的是学生的主体地位,实践活动可以转换学生的角色,使学生成为活动的积极参与者,克服了课堂教学的单调乏味与呆板。实践活动可以把抽象的知识变得简单,在一步一步操作中既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又加深了学生对理论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行动永远比心动更接近梦想,在最好的年华里,不要辜负全力以赴的自己。欢迎更多的师生参与到实践活动中来。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星空观测学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新课标)高中地理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星空观测学案(含解析)湘教版必修1 地理实践力——星空观测 准备材料秋季星空图,手电筒,红色绸布 选择时间9月份的晚上20:00~22:00之间比较合适 选择场地灯光少、开阔的场地,学校操场比较理想 观察步骤 1.练习利用手电筒光柱指示夜幕中的某颗星,是在老师指引下认识星空的起点。练习使用红色绸布遮住手电筒白光,使用红色光线观看星空图,避免看纸质星空图时强光刺眼,影响眼睛对黑暗环境的适应,影响观看星空的效果。 2.认识北斗七星。 北斗七星由七颗亮星在天球上组成一巨大的勺形,在我国古代天文中占有及其重要的地位。北斗七星是大熊星座的主体,9月份的北斗七星在天空西北侧,接近西落地平线。注意观察北斗七星斗柄的指向,9月份斗柄指向西南侧。 利用斗柄方向判断季节,是我国古人认识自然、利用自然的智慧。《鹖冠子·环流篇》就总结出了规律:“斗柄东指,天下皆春;斗柄南指,天下皆夏;斗柄西指,天下皆秋;斗柄北指,天下皆冬。” 3.按照下图方法寻找北极星。 以勺头两颗星(天璇→天枢)的连线为长度单位,向勺口所指方向度量,大约五倍距离处那颗亮星,即为北极星。北极星是小熊星座的一颗亮星。目前的北极星基本上就是地球自转轴北端指向的位置,所以北极星的高度(从正北地平面向上的夹角)就等于当地的地理纬度,这也

是测定地理纬度的基本方法。北半球看到的恒星都围绕北极星按照逆时针方向转动。 4.认识秋季的其他星座和银河。 下图中的阴影条带就是银河。 秋夜星空主要的星座和位置概括总结如下: 秋夜北斗靠地平,仙后五星空中升。仙女一字指东北,飞马凌空四边形。 英仙星座照夜空,大陵五是变光星。南天寂静亮星少,北落师门赛明灯。 注意事项 1.提前做好规划,做好各项准备工作;留意天气预报,选取天气晴朗、繁星闪烁的时间最理想。初秋的昼夜温差较大,晚上观察需注意做好保暖工作。 2.借助星空图寻找、对照某个星座或者恒星时,必须用红色绸布遮住白色的手电筒光束,这样眼睛才可以及时适应黑暗的环境,有利于寻找比较暗的恒星。 3.避免在观星期间使用闪光灯拍摄照片,以免强光刺激眼睛,影响观星效果。 4.避开附近有强光污染的地带,避免强灯光遮掩了星光,影响观察。 5.提前学会星空图的使用。 (1)星空图上的方向与地图方向不同。 地图上,上北下南,左西右东;星空图上,上北下南,左东右西。 (2)活动星空图的使用。 要根据观察者所处的纬度位置正确选取星空图的观察范围;根据观察的日期,选择恰当的月

高中地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教案

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教案) 教学目标:地理核心素养目标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能绘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图 教学重难点:正午太阳高度角的时空变化规律 教学过程: 导入:出示学生测试日影的照片,从3月到4月正午日影变短说明了什么原因?为什么会发生变化? 学生回答,归纳总结:是地球运动的结果,地球自转形成赤道面和地球公转轨道面之间存在黄赤交角,大约是23、5度,黄赤交角的存在,使得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的不同位置是,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不同,从而导致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各地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随纬度和时间有规律的变化。而由于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纬度分布规律引起的太阳辐射能的纬度分布不均又是引起大气运动的根本原因,因而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是今后学好地理的基础,是整个高中地理教学重点,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关于正午太阳高度角这一内容其实也是选考内容之一。 出示幻灯片:历年地球运动专题真题考点

接下来校对学案,错误的地方请订正。 一、正午太阳高度角 1.正午太阳高度角:一天中,太阳高度角的最值出现在正午,即地方时为点的太阳高度角。 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大小是随着移动而变化的。 3.太阳直射点所在纬度的正午太阳高度角为度,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大;距直射点所在纬度越,正午太阳高度角越小。 4.同一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同一日期,距直射点所在纬线纬度差相等的两条纬线上正午太阳高度。 5.写出正午太阳高度角的简便计算公式:H= 例如:求北京(40°N)冬至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二、正午太阳高度角变化规律 仔细观察太阳光照图,总结正午太阳高度的时空变化规律(以北半球二分二至日为例),完成表格内容。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动设计

探索核心素养下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观测太阳周日视运动及物影变化实践活 动设计 高考对于地球运动地理意义高频考点是太阳周日视运动的判读及应用,例如:(2019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二模高考题)一队登山运动爱好者5月1日从秘鲁古 城库斯科(下右图)出发,乘车沿崎岖山路近5小时到达威尼坎加国家公园,然 后开始徒步登山。沿途景致优美,附近可见高耸的雪山。徒步约10公里后到达 海拔5050米的彩虹山(下左图),一名队员站在蓝天白云下享受被“彩虹”包 围的感动,且面向正北拍照留念。 读下图,回答下题。 照片拍摄时,当地地方时接近()。 A: 7时B: 11时C: 14时D: 18时 解析:本题考查太阳直射点的相关知识。 据图分析可知,该队员面向正北,影子朝向为东南,故太阳此时位于西北; 该日(5月1日)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全球各地(除极昼极夜地区)太阳东 北升、西北落,故拍照时应为下午。且图中影子较短,说明太阳高度较大,因此 当地地方时最接近14时。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C。

学习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一,大家都知道太阳东升西落,随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会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从日出到日落太阳方位又会有怎样的 变化呢?地物的影子会随太阳方位及高度角的变化发生怎样的变化呢?一般情况 我们利用PPT或者画图给学生讲解例如:(图片省略) 教师认为讲的很清晰,层层递进。大部分学生听懂了,碰到问题仍然不会做,老师再讲,学生懂了,碰到变化后的题型还是不会。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问题呢?学生对于抽象的问题没有真正理解,何谈应用。很多学生走出教室分不清东南西北,我们究竟要培养怎样的人才? 地理考试大纲中考核目标与能力要求有四点:“获取和解读信息”、“调动 和运用知识”、“描述和阐述事物”、以及“论证和探讨问题”的能力。学生学 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就是让学生把所学的知识应用到生活或生产中,学以 致用,能够解释与之相关的现象及原理。 不闻不若闻之,闻之不若见之,见之不若知之,知之不若行之,学至于行止矣。我们可以以理论教学为基础辅之学生实践活动,引导学生进行观测,通过观 测记录归纳总结规律,学生既容易接受,也容易理解和应用。下面将活动步骤设 计如下: 一、活动准备 1、指南针一个(可以用手机中指南针) 2、30厘米——1米的杆子一根 3、n米的绳子一根 4、黑色和红色的粗笔各一个,白纸一张 5、手表一块 二、活动操作步骤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探究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下高中地理教学设计探究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充分体现核心素养培养的理念,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授和学生的 能力培养,还要注重学生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培养。本文将以高中地理教学设计为例, 探究如何在具体的教学过程中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 在知识传授方面,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选择和组织教材内容,帮助学生掌握地理学科 的基本知识和基本概念。在讲解地球的结构和板块构造时,教师可以通过图片、动画等多 媒体手段展示地球的内部结构和板块运动的过程,帮助学生形成直观的认识。教师还可以 引导学生进行课堂小组讨论和知识分享,激发学生的求知欲和探究兴趣。 在能力培养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的地理思维能力和独立学习能力。在讲解环 境问题时,教师可以设计一些案例分析任务,引导学生分析问题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学生 可以通过查阅资料、采访专家等方式,获取信息和思考问题,最后形成自己的解决方案。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不仅能够运用地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还能够培养独立思考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在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培养方面,教师应该注重培养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爱好,以 及对地球和环境的珍视和关心。在教学环节中融入一些生动有趣的故事和实践活动,让学 生亲自体验和感受地球的美丽和脆弱性。在教学中也要强调地球和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引 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 高中地理教学设计应该注重知识传授、能力培养和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的有机结合。只有在这样全面的教学设计下,才能够真正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提高他们的地理思维能 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激发他们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同时也培养他们正确的情感态 度和价值观。这样的教学设计不仅可以提高学生的学科素养,也有助于他们全面发展和成长。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

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以及地理科技的进步,地理教育已经在中国发展迅速。高中地理教育正处于改革的最前沿,在课程设置、教学方法等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高中地理教育主要包括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两个方面,该教材擅长运用实际知识强化学生的理论知识。作为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也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了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的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方法。 首先,我们从理论角度讨论地理实践力的培养。根据美国肯塔基大学教授斯科特康拉德研究认为,地理实践力是一种认知能力,即采用形象抽象的方式对地理空间和自然环境进行思考,能够探究地理空间中人与自然之间复杂互动关系的能力。同时,由于地理是一门多学科的学科,在高中地理教学中,老师可以借助其他学科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比如地理学可以与政治学、社会学和经济学等学科有机结合,从而更好地培养学生对地理空间的认知能力。 其次,从实践的角度出发,探讨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途径。随着技术的发展,在当今的高中地理教学中,现代技术已经成为有效实现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有力工具。在实际教学中,我们可以利用地图软件及其他地理信息收集和传递工具,更好地深入学生,加深他们对地理问题的理解,激发他们思考空间现象,使他们更好地通过实践来获得空间信息,从而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力。此外,在实际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开展形式多样的地理实践活动,以满足不同学生不同需求。

比如,可以给学生布置一些实地考察任务,让学生进行实践调查,为进一步学习及研究奠定坚实基础。 最后,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需要有效的理论和实践指导,而且还需要加强与学生的交流沟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教师需要积极的引导学生进行地理学习,使学生对地理空间具有深刻的认知,进而提升他们的地理实践力。另外,在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不仅要教授理论和实践的知识,还要注重学习者自身的思考过程,帮助学生建立自主学习的能力,使他们能够在实践中经常发现问题,为自己提出具有地理实践力的解决方案。 综上所述,地理实践力是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技能。在理论和实践方面,应提出更多有效的方法来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进一步促进学生的地理学习,为国家提供更多高素质的地理人才。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一、地理实践力的概念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在地理学习中,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掌握并运用地理知识、技能、方法和手段,解决地理问题和地理实践活动的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地理知识和技能,更要求学生具备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能力。地理实践力的培养,需要注重学生的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通过真实的地理实践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升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 1. 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2. 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可以帮助学生全面发展,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思维能力。地理实践活动中,学生需要动手操作、观察实地情况,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思考和分析,这有助于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地理实践活动还可以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能力和创新思维,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 3. 增强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 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感受到地理知识的实际应用和实际意义,从而增强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爱。地理实践活动可以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实践,感受到地理学科的魅力,激发学生对地理学科的兴趣和热情,从而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1. 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 在地理教学中,要注重实践环节的设计,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和实践活动来探索和发现地理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可以通过实地考察、实验操作、模拟演练等方式,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实践,提高学生对地理学科的认识和理解。 2. 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 3. 鼓励学生自主探究 在地理教学中,要鼓励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可以提供适当的学习资源和指导,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求,进行地理实践活动的开展和探索,培养学生积极探究的态度和方法。 4. 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 在现代教育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已经成为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之一。通过地理实践活动,学生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地理知识,提高动手能力、观察能力和创新思维,增强学生

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教学策略探究

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教学策略探究 摘要:作为高中地理核心素养的重要内容,实践力的不断提高,能够促进学生地理核心 素养的全面提升。实践教学中,教师要与时俱进创新教学策略,着重加强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有效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动手学习习惯,不断提升实践力,助 力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培养目标的顺利达成。 关键词:高中地理;实践力;教学策略;地理核心素养 综合思想、人地协调观、地理实践能力、区域认知等四个方面构成了中学地理核心素养,四个方面紧密联系,不可分割。其中,地理实践能力的良好发展,对其它几个方面提高起到 了强力的支撑作用。地理实践力是一种极富实践性的素养,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学习和掌握地 理知识,从而提高自己学以致用的能力。下面结合教学实践,就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 地理教学策略进行探究,与同仁共勉。 一、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存在的问题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化,当前的高中地理教学已经较重视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培养,但与 地理核心素养整体培养教学要求还存在较大距离。一是部分教师对学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缺乏 重视,新高考更加使得实践教学的时间严重不足,促使教师重理论轻实践。同时因为顾虑安 全问题,使得地理实践力培养的力度和深度严重不足。二是受传统教学观念影响,部分教师 依旧采用原有的板书式教学模式,单一“填鸭式”教学无法激发起学生的学习兴趣。三是缺 乏完善的地理实践教学资源,尤其是缺乏紧密贴近高中学生认知的实验操作资料、器材、场 地等资源。 二、基于地理实践力培养的高中地理教学策略 (一)精心设置主题激发学生实践兴趣 兴趣永远是推动学生主动学习、独立思考、积极实践、提升自身综合素质与各项能力的 动力。高中地理教学中,教师要打破以往固有的教学思路和快节奏的教学“套路”,从多方 面进行实践教学的设计,不拘泥于课本,灵活设置实践主题,让学生置身于不同的环境,从 而帮助学生更加轻松地获取地理知识、理解地理知识、掌握地理知识。例如,教学“地球上 的大气”一课时,可结合大气热力性质相关知识进行模拟实验设计,让学生准备水杯、热水 和泡泡水,吹出泡泡后用装满热水的水杯接住泡泡,在热力作用下泡泡开始快速转动,颜色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

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研究 摘要:伴随着素质教育的发展和新课改的推进,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对学生 培养实践力成为人们广泛关注的焦点问题。新高考背景下教师需要完善和创新教 学模式,采取更加高效与科学的教学手段来进行课程设计,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 兴趣和热情,实现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的齐头并进。本篇文章通过对新高考背景 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意义进行分析和探讨,归纳总结出几点具体实施策略,以供参考。 关键词:新高考背景;高中教学;地理实践 引言:新高考背景下全新的3+3形式对高中教学工作提出新的挑战和需求。 教师既要结合学生的兴趣爱好等热点进行课程设计,彰显学生的教学主体地位, 又要在地理科目教学过程中注重对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地理具有较强的实践因 素和特性,因此受新高考影响较大,教师应该积极转化教学手段,让地理实践教 学更具有实效性,切实培养学生的实践力和创造力[1]。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意义 (一)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 地理实践活动强调以学生为教学主体,通过实践教学的形式培养学 生的实践力与动手操作能力,使其有效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现实中遇到的各类问题。良好的地理实践力需要学生对地理工具有着充分了解,并在实践活动中借助工具 的应用来保证实践数据的准确性,提升学习效率。因此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 实践力的培养具有至关重要的教育作用,可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能力和地理思维,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为日后的学习生活奠定坚实基础。 (二)符合新高考发展需求

新课标要求在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的核心素养进行 培养和塑造,其中地理实践力作为重要组成部分,教师应该在新高考背景下对其 保持高度重视,以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为教学目标,帮助学生从被动接受知识转 化为主动渴望知识,进而建立完善的地理知识体系架构,有效培养地理学科的核 心素养以及实践能力[2]。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的策略 (一)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高考背景下3+3的选科模式需要教师对学生的兴趣爱好和未来发 展方向更加注重,以发展学生的综合能力与核心素养为教学前提,科学制定教学 内容,确保学生的个性化发展。因此良好的学习兴趣成为学生进步的重要条件, 教师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进行课堂授课,不断完善和创新教学模式,激 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传统教学理念下地理教学具有一定枯燥性,教师通常 采取灌输式教学模式难以让学生保持高度集中的注意力,致使课堂教学质量低下。新高考背景下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和实验手段的运用来提升课堂教学氛围的生动性,让学生以饱满的热情进行课程学习,切实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例如新人教版 高中地理必修1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课程中,教师通过提前布置学生观察记 录一个月中月相的变化情况,上课时可以依据学生的观察记录让学生思考月相的 变化规律和规律形成的原因。这样教学不仅提升课堂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也 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意愿。另外在新人教版高中地理必修2第三章《实体商店何 去何从》课程中,教师可以结合当地商业的变化让学生进行实践调查活动安排, 利用合理的实践内容设计以及直观的课堂教学感受来充分提升学生的参与热情, 使其良好发挥主观能动性进行后续教学的学习,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二)小组合作学习模式 伴随着新课改的不断发展,学生的课堂教学主体地位得到不断凸显。因此高中地理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开展更加具有针对性的教学模式来培养学生的 个性化发展,通过小组合作学习模式来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有效应对地理 实践活动中大量的学习内容。同时教师需要在小组划分中充分保证公平客观,让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学生核心素养之地理实践力的培养 随着教育行业的不断变革与发展,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已经成为全球教育界的焦点。 其中,地理实践力是学生核心素养中至关重要的一部分。它不仅有助于推动学生掌握地理 知识、培养地理思维,还能够拓展学生的视野、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因此, 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成为了教育工作者们所需要面对的重要问题。 地理实践力是指学生运用所学的地理知识、技能与方法,实现对地理实际问题的认知、分析、应用和解决的能力。这种能力的培养需要依靠教师的全方位指导,以及学校和社区 资源的支持,同时还需要学生自身的积极参与和实践。具体来说,下面将从以下几个方面 探讨如何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 一、激发学生兴趣,提高地理实践动力 激发学生对地理的热情是培养他们地理实践力的先决条件。因此,教师需要采取多种 方式,如科普宣传、地理话题讨论、新闻报道、地理实践活动等,充分展示地理学科的魅力,引导学生了解并感悟地理学科对人类文明的重要作用,进而激发他们的兴趣。 在此基础上,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个性和特点,量身定制地理实践任务,推动他们积 极探索、实践,形成更高的地理实践动力。例如,对于感性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安 排野外探险活动、地理生态参观等实践任务;对于理性学习倾向的学生,教师可以安排数 据分析、模拟实验、地图制作等实践任务。 二、注重实践过程中的方法与技能培养 地理实践不仅仅是一种行动,还应当是一种方式和方法。教师应该在实践任务中注重 地理科学方法的引导和训练,帮助学生掌握地理思维方法的基本原则、能力和技巧,如分 析归纳、归纳演绎、比较研究、地图解读、地质剖面绘制等方面的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强调地理技能方面的培养,如电子地图制作、土地利用调查、地质剖 面制图、三维地球模型制作等技能。只有在技能和方法的水平得到提升的前提下,才能更 加深入地理解实践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形成更高的地理实践水平。 三、注重实践成果和应用价值的发掘 地理实践的最终目的是通过地理学科理论和实践的紧密结合,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因此,教育工作者们需要帮助学生将实践过程中解决的实际问题进行总结和归纳,进一步 探究其取得的成果和长期的影响力,同时帮助学生发掘其区域和全球的政治、经济、文化 和环境价值,使学生认识到地理实践具有与实际生活相关联的应用价值。 四、重视社会实践和跨学科合作

浅谈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浅谈高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 摘要:《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2020年修订版)指出,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十分重要。学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高低不仅仅影响学生对地理课程学习的兴趣,也会影响学生的全面发展。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达成提高学生地理素养的目的,教师要选择适合的教学内容和安排学生动手实践。本文笔者结合自身教学实践,分析高中地理教学中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策略,旨在培养学生的地理核心素养。 关键词:高中地理;核心素养;地理实践力 引言: 高考的存在,导致高中时期的教师与学生总是以成绩为目标,学习中的一切行为都在为高考服务,这样的教学理念导致学生变为考试的机器,严重影响了对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1]。自核心素养理念提出后,高中地理就围绕培养学生人地协调观、综合思维、区域认知和地理实践力四大素养进行课程改革。在四大素养中,地理实践力主要考查学生在地理调研等方面所需要具有的实践品质与实践能力。培养和提升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可培养高中生的意志力与认知能力,促进学生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有机融合,使学生全面发展。分析最近两年的高考地理题目可以发现,如今的地理考题不仅重视对课本内容知识的考查,也增加了对地理实践力的深入考查。因此,地理教师要重视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促进学生构建完整的地理知识网络体系。 一、地理实践力素养的意义 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对学生的全面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学生的兴趣和实践的意识、教学方式、教学设施、课程设置、考试方式、教学评价方式等都会对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素养的培养产生影响。地理核心素养教育强调要高度关注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养成快乐学习和主动学习的习惯,尊重学生

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教学观察与光学跟踪仪设计 .doc

太阳视运动轨迹的教学观察与光学跟踪仪设计 福建省厦门第一中学 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的学习,依据《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必修一对“行星地球”的教学要 求是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并要求运用教具、学具,或通过计算机模拟,演示地球的自转与公转,解释昼夜更替与四季形成的原因;观察某种天文现象,并查阅有关资料,说出自己的观察结果及体会。由于该内容复杂、抽象,是高中地理新课程中重点与难点兼具的学习内容。 一.太阳视运动轨迹光学跟踪仪在分析地球运动地理意义中的教学意义 教学过程中,通常可以从太阳的视运动轨迹图观察分析入手,引导学生以观测点为中心,循 太阳的视运动轨迹观察一地全年正Array午太阳高度、昼夜长短、日出日落 方向的变化,理解地球的公转及其 产生的地理意义。 但由于太阳的视运动轨迹是以 观测点为中心,与教材上以太阳为 中心的地球公转示意图差别较大。 而且由于黄赤交角的存在,导致地 球绕太阳公转时,在地球上观察到 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具有周年变化,有二分日、春分→秋分、秋分→春分的区别,教学过程和学生在判读时有一定的难度。仅以太阳直射北半球时情况而言,学生需要观察的内容如图1就有: ①赤道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1,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②北半球直射点与极昼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3,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南; ③南半球直射点与极夜圈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2,东北日出,西北日落,正午时太阳位于正北; ④极昼圈上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5; ⑤极昼圈与极点之间太阳视运动轨迹如图8曲线L4; ⑥北极点的太阳视运动轨迹为一个与地平圈平行的圆圈,太阳在正北方向日出,正北方向日落,正午位于正南,太阳始终不落,如图8曲线L6。 通过多年的教学探究,自己主要从两方面进行突破。一是为学生的深入学习提供必要的知识准备,如根据太阳视运动轨迹跟太阳直射点的位置的直接关系,要把太阳视运动轨迹弄清楚,首先要把教材上二分、二至日太阳照射图弄明白。 二是设法设计出一种能跟踪显示太阳视运动轨迹的简单仪器,帮助学生进行直观的观察和学

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实践

基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下的校本作业设计与实践 高中地理是一门涉及地球形成、地球环境和地球资源的科学,是一门既抽象又具体的 学科。而地理素养则是指学生通过学习地理课程所获得的一种能力,包括地理知识的掌握、地理思维的培养以及地理技能的提升。作为地理教师,怎样设计和实践符合高中地理核心 素养的校本作业呢?以下是我的一些想法。 一、校本作业设计 1.以“地理实践”为主题的调查报告。要求学生通过实地调查或网络调查的方式,选 择一个地理问题进行研究和撰写调查报告。比如调查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学生可以选 择实地调查所在地区的水资源分布、利用情况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撰写调查报告。这样的 作业既可以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的地理知识,又可以培养学生的观察和调查能力。 2.以“地图制作”为主题的小组作业。要求学生结合所学的地理知识,选择一个地区 进行地图的制作。学生可以根据地理要素的分布,制作地形图、气候图等,并要求在地图上 标注相应的地理信息。这样的作业既可以锻炼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又可以加深学生对地 理现象的理解。 3.以“地理研究”为主题的课题探究。要求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所学的地理知识, 选择一个地理课题进行深入研究。比如研究气候变化对当地农业生产的影响,学生可以通 过查阅文献、实地考察等方式,深入了解气候变化对农业的影响,并撰写课题报告。这样的 作业可以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创新精神。 1.可以组织学生参加“地理实践”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到当地的水库、河流等 地进行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身感受当地的水资源利用情况。通过这样的实践活动,学生不仅 可以巩固所学的知识,还可以增强对地理问题的认识。 2.可以邀请专业人士为学生进行“地图制作”的指导。学校可以邀请地理专业的老师 或者地图制作的专家,为学生进行地图制作的指导,指导学生如何选择地图要素、如何绘制 地图等。通过专业人士的指导,可以提高学生的地图制作技能。 3.可以组织学生开展“地理课题研究”的活动。学校可以组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 选择一个地理课题进行深入研究,并组织学生进行课题展示和交流。这样的活动不仅可以 培养学生的研究能力,还可以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教育科研规划课题申报书范例: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 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内容提要: 1、课题设计论证参考资料 2、课题设计论证撰写提纲 3、课题设计论证内容通用部分模板 《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研究》课题设计论证 一、课题背景及意义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深入推进,高中地理课程逐渐从传统的知识传授型课程向核心素养培养型课程转变。核心素养是指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形成的、具有终身价值的、能够适应社会发展需要的基本素质和能力。高中地理课程作为一门综合性、实践性较强的学科,其教学设计应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核心素养。因此,本课题旨在研究如何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策略,以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二、课题研究内容与目标 1. 研究内容

(1)分析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明确核心素养在地理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 (2)探讨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 (3)结合实际案例,对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进行实证研究,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策略。 (4)对实施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的效果进行评价和反思。 2. 研究目标 (1)明确高中地理课程的核心素养内涵,为教学设计提供理论依据。 (2)掌握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原则和方法,为教师提供指导。 (3)通过实证研究,提出具体的教学设计策略,为实际教学提供参考。 (4)通过对实施效果的评价和反思,不断完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地理大单元教学设计。 三、课题研究方法与步骤 1. 研究方法 (1)文献法:查阅相关文献资料,了解高中地理课程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发展现状。 (2)案例分析法:收集并分析典型的基于核心素养培养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12)太阳周日视运动图(教师版)

高考地理第一轮总复习(教师专用) 专题12 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 【学习目标】1. 理解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原理与图形特征。2. 掌握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类型与判定方法。 【重点和难点】各类太阳周日视运动图的判定方法。 【知识结构和课前预读】——独立思考,课前填写,落实基础 一、概念与原理 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自转,地球上的人们每天观察到的现象是太阳东升西落。实际上,太阳东升西落不是太阳围绕地球在运动,而是地球自转导致的太阳的一种视运动和相对运动。太阳的周日视运动是地球上的人们每天所观察到的太阳在天球上进行的自东向西的运动。 二、图形特征和分类 1. 图形特征 在太阳周日视运动(轨迹)图中,底面表示地平面,底面中心为观察者位置,底面外圈(标有方位或时间的圆圈)表示地平圈(地平面与天球的交线),竖立的半圆(或圆)表示天球面,其最高点是天顶,与地平圈相交的其它弧线表示太阳的视运动路线(即太阳运行的路径在天球上的投影)(注:有时画出的地平圈以下的虚线部分表示不可见的太阳视运动轨迹),它们与天球面的交点(即该弧线上的最高点)表示上中天,与地平圈的两个交点分别表示该日的日出与日落位置(东侧的交点为日出点,西侧的交点为日落点),底面中心与日出点连线和东西水平线的夹角表示该日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上中天点与底面中心点的连线和南北水平线的(≤90°)夹角表示该日的正午太阳高度角。 【提示】1)观察者面向北方,太阳视运动轨迹是逆时针方向;面向南方,太阳视运动轨迹是顺时针方向。 2)对于任何一个地区而言,不同日期的太阳周日视运动的轨迹都是平行的。 N W h 1 h 2 E 地平圈 S W 地平圈 E 2h °

地球公转的意义(第1课时)教学设计【高中地理】

第一单元地球运动的意义 第二节地球公转的意义 教材分析 本节课的内容结合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主要从以下几方面对地球公转的意义进行讲解。首先介绍了地球公转的特点:方向、轨道、周期、速度,增强学生对地球的认识,培养学生空间想象力。然后重点阐释了地球公转的意义: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描述了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原因(黄赤交角的存在)黄赤交角的存在以及运动规律。2.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详细介绍了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规律,通过活动探究,让学生认识地理在生活中的用处。3.昼夜长短的变化。分析了昼夜长短的判断以及变化规律。4.五带与四季的形成。介绍了五带的形成原因及划分,同时介绍了四季的形成原因以及不同地区四季的划分。教学目标 1.了解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速度和周期。 2.理解黄赤交角以及影响。 3.熟练掌握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的规律,提高判读光照图的能力。 4.学会运用地球公转的地理意义解决实际问题。 5.培养通过日常地理现象探究地理原理的意识,树立正确的宇宙观。 核心素养 1.人地协调观:认识太阳高度、昼夜长短变化、节气及季节变化等对人类活动的影响。 2.综合思维:从空间和时间综合的角度分析黄赤交角、昼夜长短、太阳高度及季节等产生及其影响。 3.区域认知:从区域视角认识区域所在时区及自然地理特点。 4.地理实践力:通过生活体验或户外活动,认识太阳日出日落的方位、昼夜长短变化规律、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等。 教学重难点 1.太阳直射点的移动规律。 2.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规律。 3.昼夜长短的变化规律。 课前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学案、投影仪等。

学生准备:结合学案课前预习。 教学过程 第1课时 【老师】导入:同学们家里是否装有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应该怎样安装?为什么?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老师】预知知答案,请听下面讲解 第一节地球公转的意义(板书) 【老师】首先我们一起看看本堂课的教学目标 展示:教学目标 【学生】听讲、划重点 【老师】提问:同学们知道地球是沿着什么方向公转的吗?首先先请同学们观看地球公转的视频演示,说出地球公转的方向和轨道形状。然后得出答案并举手回答。(播放视频) 【学生】观看、思考总结、举手回答 【老师】针对性的鼓励、表扬,并补充展示 一、地球公转的特点(板书) 1.地球公转的方向、轨道(板书) 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着太阳由西向东公转,其公转轨道为接近正圆的椭圆,太阳位于其中的一个焦点上。 【老师】提问:我们如何根据地球的公转轨道判断时间? 【学生】思考、自由回答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及评价方案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培养及评价方案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它不仅关乎我们的生活环境,还对我们的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有着深远影响。因此,对于高中生来说,培养他们的地理实践力显得尤为重要。这不仅能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地理知识,还能提高他们的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他们的综合素质。本文将探讨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及评价方案。 增强实践教学:学校应增加地理实践教学的比重,如组织野外实习、地理调查等活动,让学生有更多接触实际环境、亲手操作的机会。 模拟实践教学: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如虚拟现实、地理信息系统等,让学生在模拟环境中进行实践操作,以增强他们的实践能力。 提升教师素质:教师需具备丰富的实践经验和较高的实践能力,才能更好地引导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因此,提升教师的素质是关键的一步。过程评价:在实践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参与程度、合作精神、实践能力等进行实时评价。 结果评价:根据学生的实践活动成果进行评价,如调查报告、实习报告等。

综合素质评价:结合学生的理论考试成绩、实践活动成果、教师评价等进行综合评价。 高中生地理实践力的培养及评价方案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增强他们解决问题能力的重要手段。通过增强实践教学、模拟实践教学、提升教师素质等措施,可以有效地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实施过程评价、结果评价和综合素质评价等评价方案,可以科学地衡量学生的实践能力。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科技的进步,地理学科的重要性日益凸显。地理学作为一门涵盖环境、人口、资源、经济等多个领域的综合性学科,不仅要求学生掌握理论知识,更注重实践应用能力的培养。因此,如何培养高中生的地理实践力,以及如何评价这种能力的培养成果,成为了教育界的焦点。 在地理教学中,教师可以增加课堂实践环节,如地理实验、地理观测等,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深对地理知识的理解。例如,通过模拟降雨的过程,让学生理解地形、气候等因素对降雨的影响。 课外实践活动是培养地理实践力的有效途径。教师可以组织学生开展野外实习、社区调查等活动,让学生在实际环境中观察、分析地理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