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 太阳视运动与习题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 太阳视运动与习题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 太阳视运动与习题
高中地理地球地图 太阳视运动与习题

第四节 太阳视运动

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自转,同时绕太阳自西向东公转,这样在我们的眼里,太阳一天中东升西落,同时在一年中每天东升西落又有规律地产生一定的变化,我们把这些太阳在天空中运动的轨迹,称为太阳的视运动。

一、太阳出没的方位:

平常我们说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太阳只有在春分和秋分,即太阳直射赤道时才是严格意义上的东升西落,其余的时候太阳升落方向都向北或向南有一定的偏移。

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半球时,太阳升起的方位为东偏北,太阳落下方位为西偏北,即东北升,西北落,全球如此。观察点越偏北,太阳升落的方位就越偏北。同一地点,太阳直射点越偏北,即越靠近北回归线,太阳升落的方位也越偏北。太阳直射在南半球时,情况正好相反,即东南升,西南落。

太阳升落的方位可以从光照图的晨线上和昏线上读出,如图1.14。

二、正午太阳的方位:

夏半年,太阳从东偏北升起,从西偏北落下。冬半年,太阳从东偏南升起,从西偏南落下。但并不代表太阳正午一定跟着偏北或者偏南。

正午太阳的位置一定位于正南或者正北,但究竟是位于正南还是位于正北,这取决于太阳直射点与与观察者所处的纬度。直射点偏南,正午太阳则偏南,直射点偏北,正午太阳偏北。

我们还是举例说明正午太阳的方位。我国海南省海口市,大约位于20°N ,同样位于夏半年,当太阳直射点位于赤道附近时,则正午太阳偏南,当太阳直射点位于北回归线附近时,则正午太阳偏北。

还有一点需要说明,正午太阳的位置与地面上物体的影子方向始终是反的,即太阳位于正南,则影子在正北方向,太阳位于正北,影子在正南方向。

图1.15为北京在二分二至时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变化情况。春秋分时,太阳直射赤道,太阳从正东升起,正西落下,正午太阳高度约50°,正午日影偏北,此时昼夜平分。夏至时,太阳直

1.14 太阳升落方位图

1.15 北京(北纬40°)附近二分二至正午太阳高度和昼夜长短的变化

北 北

东 东 西 西

西

西

18点

19点30分

18点

16点30分

4点30分 6点 6点 7点30分

射在北回归线,太阳东北升、西北落,正午太阳高度约73.5°,正午日影仍向北,但日影较短,此时昼长夜短。冬至时,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太阳东南升、西南落,正午太阳高度角约为26.5°,正午太阳仍向北,但日影较长,此时昼短夜长。

三、极地地区太阳周日视运动:

太阳东升西落,而实际上其他的星星(大部分是恒星)也是东升西落,只是由于太阳的光芒太强,让我们经常忽略了其他星体的东升西落运动。

在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极上空观察地球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反过来,当我们站在地面仰望星空时,星空也作圆周运动:在北极附近看星空,星空呈逆时针方向转动,在南极附近看星空,星空呈顺时针方向转动。在星空里,太阳也是其中之一,特别是在极昼时期,太阳在天空中作圆周运动特别明显。这时我们观察到的太阳周日视运动,基本上是沿着地平圈上方运动,这时的地平圈同时也可作为时间圈。

在极昼的北极附近地区,太阳在子夜时位于正北方向,位置最低;过了子夜,太阳开始升起,到6:00到达正东方向;继续升高,正午12:00位于正南方向;然后开始偏西下落,到18:00到达正西方向;继续下落,到子夜0:00回到最低。这样,太阳完成了一个周日视运动,地平圈就成了时间圈:0时(正北)→(东北)→

6时(正东)→(东南)→12时(正

南)→(西南)→18时(正西)→(西

北)→0时(正北)。在北极附近地区

极昼时的太阳升落,可以说是正北升

起,正北落下。

在极昼的南极附近地区,与北极附近地区相似,只是天空中太阳视运动的方向相反:北极附近太阳作逆时

针方向转圈,南极附近地区作顺时针

方向转圈。比如我国南极中山站在极

昼时期的太阳视运动即是如此。我国的南极长城站位于南极圈外,没有极昼现象,只是在冬至附近有一个接近24小时的极长昼。

四、极昼时的太阳高度:

在极昼时,一天24小时都有太阳高度,正午最大,子夜最小。

以北极黄河站为例,北极黄河站在极昼时期,太阳沿着地平圈上空作圆周运动,正午时,太阳在正南方向,太阳高度最大;子夜时,太阳在正北方向,太阳高度最小。这最大和最小的平均值恰好等于极点上的太阳高度。极点上的太阳高度全天相同。

如图1.17所示,在80°N 地区,如图所示的时间,正午太阳高度为30°,太阳方位正南,子夜太

阳高度为10°,太阳方位正北,其平均值就是20°,

而极点的太阳高度就会等于这个平均值。从极点太阳高度与80°N 正午太阳高度比较,相差10°,这就是两地的纬差。纬差多少,正午太阳高度就会差多少。同时,我们还可从这个图上看出,太阳此时

正好直射在20°N 上,即极点太阳高度就是直射点所在的纬度。

总之,太阳的视运动需要从太阳日出日落方位、

正午太阳的方位、极昼时期太阳周日视运动和极昼时的太阳高度等方面加以仔细研究。

0:00

12:00 6:00 18:

00

1.16 北极附近地区极昼时太阳周日视运动

习题1.4

下图是我国科考队员在

黄河站(78°55′N,11°56′E)24小时内拍摄的照片,据此回答1、2题。

1.图中太阳高度最低时,北京(116°E)的地方时大约是:〖〗

A.7时

B.18时56分

C.6时56分

D.17时

2.拍摄时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最有可能在:〖〗

A.23°26′

B.11°05′N

C.1°05′S

D.赤道

下图为北半球甲、乙两地某日“太阳运动路线图”,圆○

为地平圈,箭头为太阳运动方向,∠1=∠2=22°,据此完成3

—5题。

3.甲地的地理纬度是:〖〗

A.23°26'N

B.66°34'N

C.22°N

D.90°N

4.乙地的正午太阳高度是:〖〗

A.22°

B.44°

C.11°

D.68°

5.悉尼该日太阳升起的方向是:〖〗

A.东北

B.东南

C.正东

D.正北

下图是北半球某地某日太阳视运动图,当太阳位于A

点时,北京时间为6点。读图回答6、7题。

6.观察地点的地理坐标可能是:〖〗

A.66°N,30°E

B.46°N,150°W

C.68°N,150°W

D.70°N,30°E

7.此日该地太阳升起的方向:〖〗

A.地平正北方向

B.地平东北方向

C.地平东南方向

D.地平正东方向

下图表示某地一天中两个不同时刻太阳光线与地面的夹角,据此判

断8—10题。

8.该地的纬度位置是: 〖 〗 A.70°N B.75°N C.70°S D.75°S 9.这一天,太阳直射点的纬度位置是: 〖 〗 A.15°N B.20°N C.15°S D.20°S 10.当太阳光线处在a 位置时,国际标准时间是20时,则该地的经度位置是: 〖 〗 A.120°W B.经度0° C.60°E D.经度180° 下列甲、乙、丙三图是地处不同纬度的三座房屋二至日的阳光照射情况(a 或b ),读图完成11、12题。

11.对三地位置判断正确的是:

〖 〗

A.三地都位于北半球

B.甲地位于赤道与北回归线之间

C.乙地位于北温带

D.丙地位于北温带 12.若甲图中a 代表的节气出现时: 〖 〗

A.巴格达为多雨季节

B.北京正午太阳高度达最大值

C.悉尼昼短夜长

D.巴尔干半岛南部出现多雨季节

读某地太阳视运动图(一年中最大正午太阳高度为73°26′,这一天日出的北京时间3:30,日落的北京时间18:30),回答13—16题。

北南

13.该地可能位于:〖〗

A.澳大利亚附近

B.俄罗斯附近

C.英国附近

D.加拿大附近

14.该地日出、日落的地方时分别是:

A.3:30,18:30

B.4:30,19:30

C.6:00,18:00

D.6:30,18:30

15.该地的经纬度是:〖〗

A.135°E,40°N

B.120°E,40°S

C.135°W,40°N

D.135°E,40°S

16.关于该地的叙述错误的是:〖〗

A.该地的昼长为15小时

B.太阳从东南升起,西南落下

C.一年中无太阳直射现象

D.与北京的气候类型相同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

作者姓名:杨学文:延庆县第五中学 张云霞:延庆县第三中学 课题:第一章宇宙中的地球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课标解读: 课标要求:分析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 课标解读:结合相关示意图分析地球运动及其产生的昼夜交替和时间差异,正午太阳高度角的变化,昼夜长短的变化,四季更替等。 学情分析:延庆五中学生在初中大部分为学校中等生,在进入高中时,属于较差质量的生源。但是,尽管生源质量差,他们的地理科学习基础却相差不大,仍然有希望在地理科的学习中获得较好成绩。这样的学生也有一点非常令人担心的毛病:那就是学习习惯非常不好,这样的现状导致了学生们学习成绩很难提高。因此,在日常授课过程中,教师们主要在两方面下工夫,一方面是在自己的专业知识方面下工夫,争取让教师自身成为有人格魅力,能够吸引学生的教师,另一方面,就是在授课的时候,狠抓学生的课堂常规,慢慢让学生形成好的习惯,最终,受益于好习惯。基于以上认识,教师在备课的时候通常是将知识化难为易,在课堂中穿插大量的与生活和知识有关的实例,引起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们认为地理有用而提高学习地理科的欲望。在本节教学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与实际生活有关的事例、现象,或者与课堂内容有关的小故事、flash等助学生容易地理解和接受本节教材的知识。 学习目标:1、学生能正确运用地球仪来演示地球的自转 2、学生通过观察说明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关注两者之间的相互关系 3、学生结合相关示意图概括地球自转和公转的基本特征 4、学生能运用图示来正确分析和解释黄赤交角的形成 5、学生能正确绘制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示意图,并用相关的图准确解析太阳 直射点的回归周期以及二分二至日太阳直射点的位置 6、学生能结合实例分析说明地球自转和公转对地理环境产生的意义 7、学生能联系实际解释时差、季节的形成原因,并了解时区、区时和日界线 等最基本的概念。 8、学生能形成正确的宇宙观并通过本节知识的学习更加激发了对科学的探索 的精神。 教材分析:本节是继前两节学习了地球所处的宇宙环境后,学习的内容从宇宙转移到地球,并且主要研究地球这颗行星的基本特征之一——地球的运动,主要讲解与人类关系最密切的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两种形式及其意义。地球运动部分是很难学的一部分知识,之所以难学是因为学生难以建立空间概念。化解这一难点的关键是尽量用地球仪演示,或者画立体图,还有就是电脑动画增加学生的感性认识,以帮助学生建立空间观念,想象地球运动的情况及产生的地理意义。在学习了两种基本形式以后,继续学习地球运动的地理意义。对于地球产生的地理意义,教材主要从两个方面进行讲述,一是地球自转的地理意义,二是地球公转的地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七年级上册地理第一章《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节地球和地球仪 1、地球的形状:球体。 2、运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说明地球是球形:(1)海边看到远处帆船驶来,总是先看到桅杆,再看到船身。(2)月食现象。 3、经纬线特点。 纬线经线 定义:与地轴垂直并且环绕地球一周的圆圈。定义:连接南北两极并且与纬线垂直相交的半圆。 指示方向:东西方向。指示方向:南北方向。 长度:长度不一,赤道最长。长度:所有经线长度相等。形状:除极点外,纬线圈都是圆。形状:所有经线都是半圆。

纬度经度 起止度数0度(0度纬线叫赤道)—90 度N/S 0度(0度经线叫本初子午线)—180 度 代号北纬—N,南纬—S东经—E,西经—W 如何区分区分南、北纬(两种方法):1、 赤道(0度纬线)以北为北纬N, 赤道以南为南纬S;2、纬 度向北递增为北纬N,纬度向南 递增为南纬S。 区分东、西经(两种方法):1、本 初子午线(0度经线)以东为东经E, 本初子午线以西为西经W;2、经 度向东递增为东经E,经度向西递增 为西经E。 半球划分赤道分南、北半球20度W和160度E分东、西半球 4、主要的经线:本初子午线、180°。主要的纬线:赤道、北极点90°N、南极点90°S. 5、东西半球的划分界线:20°W、160°E.

6、南北半球的划分界线:赤道(0°) 7、利用经纬网定位。 参照《地理填充图册》第7页,第5题。要会判断A、B两点的经纬度。 8 第二节地球的运动 1、地球的自转 地球绕什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

运动转面对赤道面对北极面对南极 自转地轴自西向东逆时针顺时针一天1、昼夜更替 2、时差3、日月星辰东升西落 2、地球的公转 地球运动绕什么转运动方向运动周期地理现象公转太阳自西向东一年四季的变化 春分日夏至日秋分日冬至日 日期 3.21 6.229.2312.22 太阳直射点位置赤道北回归线赤道南回归线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高考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经纬网图的判读及应用 1.常用经纬网图的判读 类型侧视图俯视图常见 演变简图截取一段纬线,在其上标注经度 截取一段经线,在其上标注纬度 截取极地投影图中的一部分 判读要领横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纬线,由南向北增大为北纬度,反之为南纬度 竖线(或弧线)一般代表经线,由西向东增大为东经度,反之为西经度同一幅经纬网图中相邻的两条经(纬)线之间经(纬)度差一般是相等的关注经纬线的表现形式:纬线为圆弧线,经线则是从圆心出发的射线。 判断圆心是北极点还是南极点,确定纬线是南纬度还是北纬度依据自转方向及经线经度值的变化特征,确定经线是西经度还是东经度。 2.经纬网的应用 定方向: (1)定南北:在南北半球的两点,北半球在北,南半球在南;同在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北;同在南半球,纬度值大者在南。 (2)定东西:同是东经度,经度值大者在东;同是西经度,经度值大者在西;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经度,则要看两点的经度和,若经度和小于180°,则东经的在东,西经的在西;若经度和大于180°,则东经的在西,西经的在东 定距离: (1)任一经线上: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约是111千米。 (2)任一纬线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的计算公式为:111千米·cosθ(θ为该经线的纬度数) (3)不同经线和纬线上:计算两点间距离时可进行估算。 一是可以先假设两点的经度相同或纬度相同,然后再根据实际情况扩大或缩小; 二是可以先算出比例尺,进而计算出两点间距离 定范围: (1)相同纬度且跨经度数相同的两幅图,其所示地区的面积相等。 (2)跨经度数相同的地图,中心点纬度数相同,则跨经纬度越广,所表示的实际范围越大,比例尺越小特别提醒:利用经纬网定“最短航线”地球上两点间最短航线为球面最短距离,即经过两点的大圆劣弧长度(注:所谓大圆指过地心的平面与球面的交线)。 (1)同一经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就在经线上(如图中弧)。 (2)同一纬线上的两点,其最短距离的劣弧线向较高纬度凸。 (3)晨昏线上的两点,由于晨昏线本身就是一个大圆,故两点最短航线就是两点之间的较短晨昏线(即劣弧线)。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专题练习题

1 地球的运动专题——选择题(一) 1、与诗句“坐地日行八万里,巡天遥看一千河”最吻合的地点是 A.90°W ,89°S B.80°E ,40°N C.10°E ,1°S D.180°,71°N 2、下图中,不能正确表示地球自转方向的是 3、每年“五一”期间,太阳直射点的位置及其移动方向是 A.北半球,向南移动 B.北半球,向北移动 C.南半球,向南移动 D.南半球,向北移动 4、下列地理现象,主要是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是 ①昼与夜 ②昼夜更替 ③长江入海的河道逐渐向南迁移 ④极昼和极夜 A.①③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5、关于太阳高度的正确叙述是 A.昼半球各地太阳高度都大于0度 B.晨昏线上,太阳高度小于0度 C.某一地点,一天中太阳高度不会发生变化 D.纬度高的地方太阳高度总是较大 6、在酒泉向正东方向发射的火箭,由于地球的自转,火箭实际飞行的方向会 A.向北偏 B.向南偏 C.向东偏 D.向西偏 7、如果黄赤交角变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极昼极夜的范围变大 B.热带范围变大,寒带范围变大 C.太阳直射点的范围变大 D.温带范围变大 8、天安门广场上五星红旗与旭日同升,一年中升旗时间最早的日期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某地有一幢楼,冬至日正午影长与楼房高度相同,据此回答下列9~10题: 9、该地正午太阳高度是 A.66°34′ B.23°26′ C.45° D.90° 10、该地纬度可能是 ①23°26′N ②21°34′N ③25°26′N ④68°26′S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11、下左图是一幅经纬网图,在ABCD 四点中,最早沐浴到新世纪阳光的是 A.A 点 B.B 点 C.C 点 D.D 点 12、下中图为昼长时间变化曲线图,4条曲线所代表的地区纬度从低到高的正确排列是 A.abcd B.cadb C.dcba D.bcad 13、下右图是一年中不同节气晨昏线图,在北半球按季节更替次序排列顺序与图幅相符的是 A.a 冬至b 秋分c 夏至d 春分 B.a 夏至b 秋分c 冬至d 春分 C.a 冬至b 春分c 夏至d 秋分 D.a 夏至b 春分c 冬至d 秋分

专题1-地球与地图知识框架与练习

专题01 地球与地图 【考点】地球的大小,东西半球的划分,南北半球的划分,高中低纬的划分,地球的形状,地轴、两极、赤道、经线纬线、经度、纬度,本初子午线,南北回归线,南北极圈、经纬网及意义;地图上的方向和比例尺、常用图例、注记、海拔、相对高度、等高线和地形图、地形剖面图。

【基础知识】 一、地球 1.形状:的椭圆形球体。 2.大小:平均半径。 二、地球仪 1.经线和纬线 纬线经线图示 概念地球仪上与平行的线地球仪上连接南、北两极的线 特点 线圈 形状 圆形;每一条纬线均可自成纬线圈,只 有能平分地球 半圆形;两条正相对的组 成经线圈,且每个均可平 分地球. 长度 从赤道向两极逐渐变短,赤道最长,约 _____万千米,两极收缩成一个点。南、 北纬度数相同的纬线长度。 所有的经线长度都 相互关系所有纬线都________。所有经线都相交于南、北两极点。间隔任意两条纬线间的间隔处处_____。 任意两条经线间的间隔,在 _________最大,向两极递减 指示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指示_______方向 纬度经度 实质 某地和地心的连线(即该地的地球半 径)与赤道平面构成的线面角 某地经线所在的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 面之间的二面角

图示 起始点_______ (0°纬线) ______________ (0°经线) 划分 方法 从赤道向南、北各划分90°,以北 为,度数增大,以 南为,度数增大 从0°经线向东、西各划分180°, 向东为,度数增大,向西为 ,度数增大 半球 划分 以为界,以北为北半球, 以南为南半球 为东半球, 160°E~180°~20°W为西半球 3.经纬网 (1)定义:在或地图上由和相互交织构成的网。 (2)意义:对地球上任一点的位置进行,确定其经、纬度坐标。 如图中A、B两点的经纬度分别为A(),B() 三、地图的三要素 1.方向 (1)一般定向法:。 (2)指向标定向法:指向标箭头所指方向是方。 (3)经纬网定向法: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2.比例尺 概念图上距离比实地距离缩小的程度 计算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地距离 表示方法、、三种

地球和地图.知识点

第一章地球和地图 1.地球的形状是----,---------环球航行证实了地球是个球体,---------照片确证地球是个球体。 2.能证明地球是个球体的生活实例:---食,海边看---,地平线呈-----,站得高看得----。 3.在地球仪上与南北极距离----的大圆圈叫------,所有与赤道-----的圆圈叫------,纬线都是----,-----相等,指示------方向;经线连接南北-----并与纬线-----,是----圆长度----指示------。 4.纬度的划分:以------为零度作为起始线,向南向北各分作---,赤道以北为-----,用---作代号,赤道以南为------,用---作代号,北极点的纬度是-------,南极点的纬度是-------。 5.三纬度的划分:---------为低纬度,----------为中纬度,----------为高纬度。 6.经度的划分:以通过英国------格林尼治天文台旧址的本初子午线,作为----度经线,向东向西个分作----度,合起来共---度,零度经线以东称为-----,代号-----,零度经线以西为-----,代号----。任意相对的两条经线组成一个经线圈,度数之和是-----,代号-------。 7.南北半球分界线是-----;东西半球分界线是----------,这个经线圈经过的陆地----。 8.西经19度在----半球,西经21度在----半球,0度在----半球,180度在-----半球,东经159度在-----半球,东经161度在------半球。东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小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小于东经----度。西半球的范围:西经度中大于西经----度,东经度中大于东经-----度。9.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180度经线以东为---经度,以西为----经度。东经16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西经20度以东为---半球,以西为---半球。0度经线和零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180度经线和0度纬线的交点在---半球。 10.在地球仪上,经线和纬线相互-----形成经纬网,利用经纬网可以确定每一个地点的------,地球表面任一地点的经纬度位置,就是某条经线和纬线的------。 11.地球自转的方向----------,周期-----,自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地球公转的方向----------,周期-----,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和-------------。 12.南北半球季节------。北半球春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夏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半球-----------;秋分是----月----日,太阳直射---------,全球昼夜-------;冬至是----月----日,太阳直射----------,北半球昼-----夜------,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南极圈及其以内出现------。 13.五带划分的依据是根据各地获得-----------,五带划分的界限是---------和---------,极圈属于-------,回归线属于----------;热带有---------现象,回归线上一年有----次阳光直射,赤道上有----次阳光直射;寒带有------------现象,温带-----------。 14.北回归线的纬度-----,南回归线的纬度-------,北极圈的纬度-------,南极圈的纬度-------。 15.地图的三要素------、-------、--------。比例尺表示----------比----------缩小的------。比例尺的表示方式有-------、-------、---------,数字比例尺看分母,分母越大比例尺-----。 16.比例尺大,划的范围就----,内容-----,比例尺小,划的范围就----,内容-------。 17.面对地图通常是----------,-----------;有指向标的地图,要按照------定方向,指向标一般是指---;在有经纬网的地图上要根据----------确定方向经线指示------,纬线指示------。 18.地面某个地点高出-------的-------距离叫海拔,某个地点高出------地点的-----距离叫----高度,我国测绘部门把-----验潮站(------海)多年平均海平面作为我国的水准零点。 19.在地图上把----相同的个点连接成就是----线,用等高线表示-----的地图叫等高线地形图,在等高线地形图上,坡陡的地方等高线-----,坡缓的地方等高线-----。 20.山脊:等高线的弯曲部分向海拔----处凸出;山谷:等高线的弯曲部分想海拔----处凸出;山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盆地:等高线闭合,数值从中间向四周逐渐------;陡崖:等高线------。 21.把海洋中深度相同的个点连接成线叫做----------,数值越大深度越------。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地球和地球运动

高中地理专题复习教案 地球和地球运动 一、高考展望 1、通过地球光照图及其变式,考查学生计算时间、判断昼夜长短等能力。 2、由单纯考查地球知识转向考查这些知识的应用,由单一视角切入向多视角综合考查转变。 二、知识总结 (一)地球知识 1.形状和大小。地球形状是一个两极部位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低纬、中纬和高纬。南北半球划分。 (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用20°W 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二)根据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的方法 利用经纬网可以准确地确定地球表面上任何一点的地理坐标,中学生常见的经纬网图(图1)有以下三种形式: 侧视图俯视图圆柱投影图 图1 ①确定纬线与纬度 在侧视图和圆柱投影图上,纬线为直线。纬度数值向北增大的为北纬,向南增大的为南纬;在俯视图上纬线为一组同心圆,若圆心为北极点,各纬线均表示北纬,且数值向北极点增大。 ②确定经线与经度 在侧视图上,经线是连接南北两极的线;在俯视图上经线是由极点向四周呈放射状的一组线段;在圆柱投影图上经线是与各纬线垂直的线段。不论在哪种经纬网上,东经度数值随着地球自转方向增大,西经度数值随地球自转方向减少。 (三)利用经纬网计算距离 在经纬网图上可以根据经纬度量算两点之间的距离。纬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即经线长度)大约是111km,赤道上经度1°对应在地面上的弧长大约也是111km,因此只要知道了任意两地间的纬度差,或者是赤道上任何两地的经度差,就可以计算它们之间的实际距离。 全球各地纬度1°的间隔长度都相等(因为所有经线的长度都相等),大约是111km/1°。 赤道上经度1°的间隔长度最大,约为111千米,由于各纬线从赤道向两极递减,南北纬

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1文档收集于互联网,已整理,word 版本可编辑. 《地球与地图》专题练习 第Ⅰ卷(非选择题,共50分) 一、单项选择题: 下图是地球经纬网示意图。读图判断1~2题。 1.图中各点位于北半球、西半球的是 A.③④ B.①② C.⑤⑥ D.③⑦ 2.图中④点位于⑧点的 A.东北方向 B.西北方向 C.东南方向 D.西南方向 读图2,回答3~4题。 3.在上图中画斜线的四块假想陆地中面积最大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③在④的方位是( ) A.东南 B.西南 C.西北 D.东北 读下列经纬网图,完成5~7题。 5.若bd 所在经线的经度为150°E ,则ab 、bd 、cd 、ac 四段经纬线的比例尺的大小关系是 A.ab>cd>ac=bd B.cd>abbd>ab>cd D.bd=ac>ab=cd 6.若a 点比b 点的时间早10小时,则 ①a 点在d 的西北方 ②a 点在d 的东北方 ③bd 的经度为90°W ④bd 的经度为30°W A.①③ B.②④ C.②③ D.①④ 7.在ac 经线上,若由c 点至a 点,各地日出的时刻越来越早,则 A.我国各地昼短夜长 B.天安门广场的升旗时间早于6点 C.南极地区有极昼现象出现 D.此时是9月23日至次年3月21日 读下图,回答8~9题。 8.上面四幅图中,表示实际范围最大的是( ) A.a 图 B.b 图 C.c 图 D.d 图 9.上面四幅图中等高距相同,则a 、b 、c 、d 四处坡度大小排列正确的是( ) A.a=b=c=d B.a>c>d>b C.b>d>c>a D.c>b>a>d 读等高线图,判断10~13题。 10.关于四个村庄所处地形区的名称正确的是 1150 1000 丁山 大王山 1050 800 900 900 600 500 李村 余村 1100 60° 10° c d b a 120°E ● ● ● ●

(完整版)高中地理地球与地图知识点

地球与地图 考点:1、经纬网的判读2、地图三要素3、等高线地形图 4、地形剖面图 一、经纬网的判读 (一)、经线 1、概念:地球仪上连接南北极点的线 形状:半圆不平行相交于南北极点 2、特征方向:指示南北方向 长度:约2万千米 实质:某地子午线平面与本初子午线平面之间的夹角(面面角) 3、经度 分布规律:东经的度数愈向东愈大;西经度数愈向西愈大 4、半球划分:东半球(20°W—160°E)西半球(160°E—20°W) 注:两条正相对的经线可组成一个经线圈。一直一条经线的度数可以求出对应经线的度数。 (二)、纬线 1、概念:地球仪上同赤道平行的线 形状:圆平行 2、特征方向:指示东西方向 长度:由赤道向南北缩短 实质:地表某点到地心的连线与赤道平面的夹角(线面角) 3、纬度 分布规律:北纬的度数越向北都数越大,南北的度数越向南度数越大 4、半球划分:北半球、南半球 (三)、经纬线的运用: 1、利用经纬网确定地理坐标(方法:确定经纬线;定经纬度;) 2、利用经纬网确定方向。(两点之间的位置关系(有图无图)) 3、最短航线的判定法(过地心大圆的劣弧最短) (1)、若两地经度差等于180°,过两点的大圆便是经线圈,最短航线过极点,方向分为三种情况: a、同在北半球,先向北,过北极点之后再向南 b、同在南半球,先向南,过南极点之后再向北 c、两地位于不同的半球,则看劣弧过哪个极点而做讨论 (2)、同一纬线,却不同经线上 a、同在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北—正东—东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北—正西—西南 b、同在南纬:若A在西边,B在东边,A到B最短航线:东南—正东—东北;若A 在东边,B在西边,A到B最短航线:西南—正西—西北 4、利用经纬网判定距离: (1)、两点经度相同,则两点纬度差乘110千米 (2)、两点纬度相同,则两点经度差乘110千米乘 (3)、两点不同经度,不同纬度

高考地理 必背知识点 地球运动专题(全国通用)

高考地理必背知识点:地球运动专题 2013年高考在即,小编整理了高中地理必背考点(地球运动专题)供大家学习参考。 1、天体的类别:星云、恒星、流星、彗星、行星、卫星、星际空间的气体、尘埃等。 2、天体系统的层次:总星系——银河系(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3、大行星按特征分类:类地行星(水金地火)、巨行星(木土)、远日行星(天、海)。 4、月球:(1)月球的正面永远都是向着地球,也有昼夜更替。 (2)无大气,故月球表面昼夜的温差大,陨石坑多,无声音、无风, (3)月球表面有山脉、平原(即月海)、火山。 5、地球生命存在的原因: 稳定的光照条件、安全的宇宙环境、适宜的大气和温度、液态水。 6、太阳外部结构及其相应的太阳活动:光球(黑子)、色球(耀斑)、日冕(太阳风)。 7、太阳活动--黑子(标志)、耀斑(最激烈),太阳黑子的变化周期11年。 8.太阳活动的影响:黑子--影响气候,耀斑--电离层--无线电通讯,带电粒子流――磁场――磁暴 9、太阳辐射的影响:①维持地表温度,促进地球上水、大气、生物活动和变化的主要动力。 ②太阳能是我们日常所用能源。 10.自转方向:自西向东,北极上空俯视呈逆时针方向、南极上空俯视呈顺时针方向 速度:①线速度(由赤道向两极递减至0) ②角速度(除两极为0外,各地相等)

周期:①恒星日(23h56m4s真正周期) ②太阳日(24时,昼夜更替周) 意义:①昼夜更替②不同经度不同的地方时③水平运动物体的偏移(北右南左) 11、晨昏线:沿自转方向,黑夜向白天过渡为晨线,白天向黑夜过渡为昏线(晨昏线上太阳高度角为0度)。 12、晨昏线与经线:晨昏线与经线重合-----春秋分;晨昏线与经线交角最大----夏至、冬至 13、时间计算:所求时间=已知时间±区时差+ 途中时间 14、时区=经度/15°(若不整除,则四舍五入) 区时差=时区差 15、世界时:以本初子午线(0°)时间为标准时,也称为格林尼治时间,也是零时区的区时。 16、日期分割:零点经线往东至日界线(180°)为地球上的“今天”,往西至日界线为“昨天”。 17、日界线:自西向东越过日界线(不完全经过180°经线)日期减一天,自东向西越过日期加一天。 18、卫星发射基地的区位选择: 自然因素(①气象条件需要天气晴朗②地球自转的初速度:取决于纬度和地势③地形平坦开阔); 人文因素(地广人稀,交通便利,符合国防安全需要)。 ①太原:技术力量强; ②酒泉:大陆性气候,晴天多; ③西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 ④海南文昌:纬度低,发射初速度大;海运便利。 19、公转速度:1月初--近日点—速度快,7月初--远日点—速度慢; 意义:①昼夜长短的变化②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③四季的更替④五带的形成

高一地理地球的运动练习题及答案

第三节地球的运动 5分钟训练 (预习类训练,可用于课前) 1.长江口泥沙不断堆积,若干年后,崇明岛将和____________________岸相连。 思路解析:此题考查有关地球自转产生地转偏向力的有关知识。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北半球水平运动的物体向右偏,南半球向左偏。因长江水自西向东流,所以长江水对南岸的侵蚀力大于北岸,最终岛屿将与北岸相连。 答案:北 2.下列由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 ①地方时②对地球形状的影响③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④黄赤交角⑤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⑥昼夜现象⑦昼夜交替现象 A.①②⑤⑦ B.①③④⑥ C.②③④⑦ D.①②④⑤⑥ 思路解析:由于地球自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昼夜交替现象;水平运动物体产生左右偏转;不同经度有不同地方时。由于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意义有:黄赤交角存在导致了正午太阳高度的变化及昼夜长短的变化,以及在其影响下产生了四季和五带。 答案:A 3.二分二至日指什么时间?二至日与近日点、远日点是不是相同的日期? 思路解析: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地球公转到近日点的时间为1月初,到远日点的时间为7月初。所以冬至日与近日点,夏至日与远日点时间上很近,但不相同。 答案:二分日指春分(3月21日前后)和秋分(9月23日前后);二至日指冬至日(12月22日)和夏至日(6月22日)。不同。 10 分钟训练 (强化类训练,可用于课中) (2010广东,11—13)图1-3-1中外圆表示纬线圈,N为北极点。读图回答1—2题。

图1-3-1 1.若AB弧表示夜弧,则D点的日出时刻是() A.21时30分 B.2时30分 C.8时00分 D.3时30分 思路解析:AB为夜弧,同一纬线上的ABCD夜长相等,为5小时,昼长相等,为19个小时,日出地方时为2时30分。 答案:B 2.若AB弧表示20XX年3月1日的范围,其余为另一日期。设B点为零时,则100°E的区时为() A.2月28日13时40分 B.2月29日13时40分 C.3月2日14时00分 D.2月28日14时00分 思路解析:新的一天从0时经线开始向东到日界线止,B点为0时,AB弧为3月1日,则BCD弧为3月2日,NA经线为日界线,NB经线为105°W,即西七区为0时,则东七区为3月2日的14时。 答案:C 读图1-3-2,完成3—4题。 图1-3–2 3.图中c代表的节气出现时,下列说法合理的是() A.此季节北京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B.此季节新加坡的昼长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C.此季节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大值 D.此季节北半球各地的正午太阳高度达到一年之中的最小值 思路解析:本题主要是考查以下两方面知识的掌握程度:(1)太阳直射点的回归运动,并能够根据图示判定出太阳直射点回归运动的规律和二分二至点的位置;(2)全球各地随太阳直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与地图【解析】

2020届高三二轮复习专题训练:地球与地图 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要求的。 读下列两图(莱索托为左图、安道尔为右图),回答1~3题。 1.与右图比较,左图所示 A.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小 B. 比例尺较大,表示的范围较大 C.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小 D. 比例尺较小,表示的范围较大 2.马塞卢位于安道尔的 A. 东南方向 B. 西南方向 C. 东北方向 D. 西北方向 3.根据地图估算安道尔的面积约为 A. 5000km2 B. 500km2 C. 50km2 D. 5km2 【答案】1.D 2.A 3.B 【解析】 1.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图幅相同,实地面积越大,比例尺越小,从图中可看出左图表示的实际范围较大,比例尺较小,D正确。 2.根据图中的经纬度位置可知马塞卢位于(27.5°E,29.5°S),安道尔位于(1.5°E,42.5°N),马塞卢位于安道尔东南方向,A正确。 3.从图中可知安道尔东西宽约,该纬线上经度相差1°实际距离约为111×cos42千米,图示经度差约为1/4°,约20千米,同一经线上纬度相差1°实际距离相差111千米,图示纬度差约为1/3°,约30千米,可算出面积约600 km2,B正确。 【点睛】 地球上距离的计算:地球为近似球体,所有的经线均为半圆,其长度约为赤道的一半,故可以得出同一经线上纬度差1°经线长约111千米;所有纬线均为圆,且长度向两极递减,任意纬线圈上经度差1°,其长度为111×cosα千

米。①若两点经度相同,只要算出两点之间的纬度差,在用纬度乘以111千米即可;若两点纬度相同,两点之间的距离约为111千米×β×cosα,其中β为两点之间的经度差,α为两点的地理纬度。 2017年11月7日,中国第34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乘“雪龙”号破冰船从上海出发,途经弗里曼特尔(32.1°S,115.8°E)、中山站(69.4°S,76.4°E)、长城站(62.2°S,58.9°W)和蓬塔(53.1°S,70.9°W),这是“雪龙”号的第二次环南极航行。读“雪龙”号环南极航行线路图,完成4~5题。 4. 长城站位于中山站的 A. 东北 B. 西北 C. 东南 D. 西南 5. 弗里曼特尔到蓬塔的最短距离约为 A. 2 300千米 B. 6 300千米 C. 10 500千米 D. 15 500千米 【答案】4. B 5. C 【解析】 4. 由材料可知,长城站位于(62.2°S,58.9°W),中山站位于(69.4°S,76.4°E),从纬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北面,从经度可以推断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面。故长城站位于中山站西北面。 5. 由材料可知,弗里曼特尔位于(32.1°S,115.8°E),蓬塔位于(53.1°S,70.9°W),两地经度相差173.3°,可推知两地大约位于同一经线圈上,两地沿经过南极点附近的大圆的劣弧距离最近。按照最短距离两地纬度相差约94.8°,距离约为94.8×111千米=10 522.8千米。故C选项正确。 读世界某海岛位置图,完成6~7题

高中地理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限时练

微专题106:地球运动及其地理意义 【重点、难点剖析】 一、时间的计算与日期的判定

1.巧用数轴计算时间 时间的计算几乎是每年高考的必考点,同时也是学生学习的难点。在计算时间时利用数轴进行计算可以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具体如下: 首先要弄明白数轴上的数与时区、经度的关系:数轴上的原点对应中时区中央经线即0°经线,+1到+12对应东一区到东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1到-12对应西一区到西十二区中央经线的位置,0到+12对应东经0°到180°,0到-12对应西经0°到180°。如下图所示: 实际操作方法: 第一,画一数轴,数轴上只需有原点(即中时区中央经线的位置)和正、负方向,刻度不用画。 第二,在数轴上表示出两个时区的位置,东时区在正方向,西时区在负方向。并计算出两时区在数轴上的距离(用S表示)。 第三,在两个时区之间画一箭头,方向由已知时间的时区指向未知时间的时区。如果箭头指向负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减去S。如果箭头指向正方向,就用已知时间加S。 2.日期的区分 地球上的日期分界线有两条,一条是国际日界线(人为日界线),即180°经线,该日界线的位置不变,但是时间在变化;另一条是0时经线(自然日界线),它的位置是变化的,但时间不变,且当太阳直射0°经线时,两条日界线重合,全球只有一个日期。除此之外,地球上有两个日期。如下图所示: 新的一天的范围是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向东至180°经线,旧的一天的范围是180°经线向东至地方时为0时的经线。由此可以得出如下结论:180°经线上的地方时是几时,新的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就是几小时;反过来,全球新一天的范围所占时间是几小时,180°经线上的地方时就是几时。

--以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球的运动》为例

基于核心知识分层原则的高中自然地理教学策略--以高中地理必修Ⅰ《地球的运动》为例 陈庆军 (福建省厦门集美中学,福建厦门 361021) 摘要:高中必修Ⅰ因为自然地理的理科属性和综合性,在知识构建、空间关系、逻辑过程、综合运用等方面对学生都有比较高的要求。高初中教材和教学方法的衔接落差,更增加了学习的难度。通过梳理教材和配套图册,依据课标、考纲和近年高考会考试题,理出核心知识,并根据其呈现形式、教学目标水平要求、相关学科配合程度、学生的熟悉程度、技巧层次等制定分层原则,相应采取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教师提供优化资源、和诸如如何构建思维导图、概念图、先行组织者等学习方法的辅助学习,课堂师生及时互动、主要由教师讲授等教学策略,落实“低起点、多层次、高要求”,努力达成爱学、会学、学会的教学目标。 关键词:高中自然地理;核心知识分层原则;教学策略;自主学习 实施新课程以来,高中自然地理(必修一)从体系、结构、内容、表现形式等诸多方面都体现了新教育理念。但因高初中地理内容和教法学法的巨大现实落差、数理化生相关学科知识教学严重滞后,或有迎合考试评价致讲授内容、教学方法取舍失衡等诸多主客观不利因素的叠加,学生普遍反映学习地理难度不亚于物理、数学,以致不少学生一开始就对地理学习失去兴趣和信心,并严重影响后续教学的正常开展。课堂教学方面,满堂灌、赶进度仍是普遍现象,学生学得苦、老师教得累。通过对教材的全面系统梳理,结合高初中课标和高中各阶段性目标如会考高考要求,根据学习内容特点和高中各阶段学生知识技能思维能力等客观实际,以及学生的层次差异和要求,对必修Ⅰ自然地理核心内容依据一定原则进行分层,通过教师引领下的课内外的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有机联系数理化生等学科内容,密切结合乡土时事等社会生产生活实际,最大限度发挥地理图析功能,教导学生构建思维导图、概念图,精简课堂教学,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凸显学科的现实意义、价值和趣味性,提高学生学习地理的积极性,为师生减负提质。 一、核心知识的界定 本文所述的核心内容是指《普通高中地理课程标准(实验)》(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人民教育出版社)(以下简称《课标》)中规定的学生必须掌握的核心知识,以及掌握上述知识所必需的相关知识。 本文所述的核心知识的具体内涵为地理的基本概念、原理、规律,其外在形式为历年会考、高考等试题涉及的具体考点。 二、核心知识的分层原则 1.根据涉及的关联内容的难度、多寡(即信息强度)分层 2.根据易混程度分层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地球地图知识点总结 (一)地球(形状和大小、纬度和经度) 1.形状和大小: 地球形状是一个赤道略鼔、两极略扁的不规则的球体。地球的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赤道半径6378千米,极半径6357千米。赤道周长约为4万千米。 2.纬线和纬度、经线和经度 (1)纬线:纬线都是圆,也称为纬线圈,长度不等。赤道最长,由赤道向两极逐渐缩短,最后成一点。纬线指示东西方向。 纬度:赤道是零度纬线。赤道以北的纬度,叫北纬,用“N”作代号;赤道以南的纬度叫南纬,用“S”作代号。北纬、南纬各有90°。 低纬、中纬和高纬:0°—30°(低纬),30°—60°(中纬),60°—90°(高纬)(2)经线:也叫子午线。经线是半圆,所有经线长相等。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经度:零度经线叫做本初子午线。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向西各分作180度,以东的180°属于东经,用“E”作代号;以西的180°属于西经,用“W”作代号。东西180°经线合为一条经线。 南北半球划分:用20°W和160°E的经线圈,将地球分为东、西两个半球。 南北半球的判断:度数后面跟N是北半球 度数后面跟S是南半球 东西半球的判断:小于20°,一定在东半球 大于160°,一定在西半球 大于20°,小于160°,看度数后面跟W在西半球,跟E在东半球 经纬网的应用:A利用经纬网定位 B利用经纬网判方向 地理方向确定的基本原则

①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经线上,距北极点近者在正北方,距南极点近者在正南方 ②两点若位于同一条纬线上,它们只有正东方或正西方的关系。具体比较时,应将两地置于经度差小于180°的范围(劣弧)内比较东西方向。 ③两点所在的经纬线均不相同:可将其先按纬度数进行南北方位比较、按经度和进行东西方位比较,然后叠加综合。 两地分别为东、西经时,若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在东,西经在西;若两地经度数之和>180度,则东经度在西,西经度在东 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判读方向 1、在以极点为中心的经纬网图上,离北极点近的地方为北方,从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南方;离南极点近的地方为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 2、根据南北极点,在图的边缘画出地球自转方向 3、箭头所指方向为东,箭尾所指方向为西 C利用经纬网确定两点的距离 赤道上经度1°的实际弧长约是111km 任意经线上纬度1°的实际弧长为111km 任意纬线上经度1 °的实际弧长为111×cos纬度km D利用经纬网确定对称点:1)关于赤道对称的两点:其经度相等,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2) 关于地轴对称的两点:其纬度相等,经度相对,和为180 3)关于地心对称的两点(对跖点):经度相对,和为180°, 纬度相反,数值相等。 E最短航线 原则:球面上任意两点间的最近(最短)距离,是过这两点大圆的劣弧。 明确两点:一、最短航线——球面大圆的劣弧段; 二、球面大圆——以球心为圆心的大圆 1)、若两地都在赤道上,赤道便是过这两地的大圆,最短航线,即为向正东或正西走。

培优地球和地图辅导专题训练

一、地球和地图选择题 1.唐诗“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所蕴含的地理知识是() ①地球的自转②黄河是外流河③地球的形状④地球的公转 A. ①②③ B. ②③ C. ①② D. ①②③④ 【答案】 A 【解析】【分析】解:“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反映出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现象,也说明了黄河是外流河;“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说明地球的形状,是个球体。 故答案为:A 【点评】(1)考查地球的形状大小,地球是一个赤道略鼓两极稍扁的不规则球体。认识过程从天圆地方到麦哲伦环球航行到现在的卫星地球,对地球认识过程不断深入。地球赤道周长最长为4万千米,表面积5.1亿平方千米,平均半径为6371千米。 (2)地球绕地轴自西向东的转动称为地球自转,从北极点上空看呈逆时针旋转,从南极点上空看呈顺时针旋转。周期:1个太阳日,即24小时。产生原因是地球不发光也不透明。地球自转产生了昼夜交替和地方时,即东边时间总是早于西边。 2.下图为地球公转轨道示意图,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甲处时,连云港正值() A. 春季 B. 夏季 C. 秋季 D. 冬季 【答案】 B 【解析】【分析】读图可知,当地球位于公转轨道甲处时,太阳直射在北回归线上,北极圈以内是极昼现象,是北半球的夏至日,属于夏季。连云港位于北半球,因此此时正值夏季。故B符合题意。 故答案为:B。 【点评】由于地球不停地绕着太阳公转,各地昼夜长短和正午太阳高度不断发生变化。以北半球为例,每年春分日(3月21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夏至日(6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昼,南极圈以内是极夜,白昼由北向南逐渐变短;秋分日(9月23日前后)太阳直射赤道,全球昼夜平分;冬至日(12月22日前后)太阳直射南回归线,北极圈以内是极夜,南极圈以内是极昼,白昼由南向北逐渐变短。而赤道则是全年昼夜平分。以北半球为例,3、4、5三个月是春季;6、7、8三个月

高中地理 微专题 地球运动专题练

微专题:地球运动及地理意义下图是“地球自转等线速度示意图”,R、T在同一纬线上。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1.该区域所在的半球位置和纬度位置是 A.南半球高纬度B.北半球中纬度 C.南半球低纬度D.北半球高纬度 2.R点地形最有可能是 A.丘陵B.高原 C.山地D.盆地 2019年12月16日,我国在四川省西昌卫星发射中心,以“一箭双星”方式成功发射第五十二、五十三颗北斗导航卫星。这标志着北斗三号系统核心星座在太空部署完成。据此完成下列小题。 3.北斗导航卫星成功发射后,将() A.绕日旋转B.不属于天体C.进入河外星系D.成为地球卫星 4.与甘肃酒泉卫星发射中心相比,西昌发射中心具备的优势有() A.晴天多,发射时间窗口多B.纬度低,发射获得初速度大 C.日照强,充分利用太阳能D.海拔高,发射节能效果佳 2018年双十一购物狂欢节于北京时间11月11日0:00开市,当天24小时累计下单金额达2135亿元,覆盖235个国家和地区。结合所学知识完成下面小题。 5.留学英国伦敦(零时区)的莎莎同学开始“秒杀”心仪特价商品的时间为当地时间()A.10日8:00B.11日8:00C.10日16:00D.11日16:00 6.“双十一”时,下列城市昼长最长的是() A.哈尔滨B.北京C.上海D.广州 广州(113°E)的陈先生到纬度大致相同的夏威夷(156°W)休假,飞机在北京时间5:30从旭日东升的当地机场起飞,降落到夏威夷时正值日落。据此完成下列问题。 7.陈先生乘坐的飞机大约飞行了( ) A.6小时B.7小时C.8小时D.9小时8.陈先生习惯在每天同时与分别在伦敦和悉尼(151°E)留学的两个女儿通过互联网进行交流,已知其在伦敦的女儿当地时间6~9时空闲,在悉尼的女儿当地时间18~21时空闲。则其到达夏威夷后与女儿们联系的时间是( ) A.当地时间22~23时B.北京时间19~20时 C.当地时间21~22时D.北京时间20~21时 青岛(120°E,36°N))的小明同学计划在今年五一期间到乌鲁木齐(88°E,44°N)探亲,下图示意小明打算预定的2020年4月30日车票信息(车票时间均为北京时间)。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9.从青岛北站出发及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看到两地的太阳方位分别是A.西南方向、东南方向B.西北方向、西南方向 C.西南方向、正南方向D.西北方向、正南方向 10.Z105列车到达乌鲁木齐车站时,小明马上给在青岛的妈妈打电话报平安,小明和妈妈手表显示的时间是 A.9:52、10:00B.10:00、10:00 C.10:00、12:00D.12:00、12:00 下图为以北极点为中心的部分地区投影图,图中阴影部分与非阴影部分日期不同。 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11.P 点的经度和地方时分别为() A.90°E,0:00B.90°W,0:00 C.90°E,18:00D.90°W,18:00 12.新旧两天分别用m日和m-1日表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m日占全球的1/4B.PN处于昏线上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