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史札记《史记·陈涉世家》

读史札记《史记·陈涉世家》

读史札记《史记·陈涉世家》
读史札记《史记·陈涉世家》

读书笔记

《史记·陈涉世家》

陈涉少时尝言“苟富贵,无相忘”佣耕之人笑其“若为佣耕,何富贵也”,而待到其称王以后,“故人尝与其佣耕者”来投,虽然门官不允,但是“陈王出,遮道呼涉”当时陈胜早已称王,此时一人敢拦王架,如果非陈涉故人,必然获罪,也许早已被侍卫斩杀。此人又敢直呼“陈涉”,而陈王不杀之,反而“召见,载与俱归”,何也。我认为有两种可能:第一陈涉应前时之言,富贵而无忘故人,也可见陈涉宽厚仁义,有容人之量;第二,是陈涉效仿前人如晋文公之徒,以此法收买人心。然而,后有人说陈王曰“客愚无知,颛其言,轻威。”之后陈王有杀了他,之后陈涉故人“皆自引去”,陈王随无亲者,可见陈涉目光不可谓之长远,也可知陈王得意图不在于收买人心,应该是第一种可能。

陈涉因为故人不知礼节而杀之,并非高见,告诫或是责罚他就可以了,何必杀了他,想必陈涉还是没有不够有远见卓识,这也是称王六月而亡的原因之一吧。

陈涉又言“燕雀安之鸿鹄之志哉”可见其少年已有大志,后来陈涉首倡大计也是他怀有大志的表现。

二世元年发闾左谪戍渔阳,始皇尸骨未寒,二世初立,又加之连年征战,天下初定,本应当大赦天下,修养生息,不宜再动刀兵,而二世却征发闾左,如陈涉,刘邦者应不在少数,此秦亡之兆也。

“会天大雨,道不通,度已失期,失期发皆斩。”此陈涉起义的直接原因。以此可见秦法之严苛,子曰“苛政猛于虎也”果真如是,有人曾说司马迁此言有误,过于夸大秦法严苛,果真如他们所言吗,由于我手中没有《秦律》无法验证,有介绍说秦律中无此记载,可是因为是“谪戍渔阳”,那么会不会是因军法而当斩。我也不知从何解释。还有天下大雨可让道路不通,其言是否属实呢?我特地查了地图,阳夏是河南周口市,渔阳是北京密云,而这两地均位于华北,季风气候即使是大雨怎么会阻碍道路,并且两地之间还多是平原,自然不会有泥石流之类的地质灾害,不过毕竟已经时过境迁,我也没有考虑当时到现在气候变化的问题所以我也不敢说司马迁的记载有误,不过我仍有疑问。

陈胜、吴广因为以上原由已有了造反之心,然后开始了一系列的密谋:第一,考虑起义的借口“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等死可乎?”;其次,考虑起义打出的旗号,因为扶苏、项燕顺应民心,于是就以其为号;第三,以迷信手段收服人心,树立威信。可陈胜、吴广两人谋划此事,为何要以陈胜为王,而不是吴广呢,是不是吴广不如陈胜,可是后文有言“吴广素爱人”吴广杀尉“陈胜佐之”费解;第四,准备工作齐备,吴广以苦肉计杀尉,这是选择时机。

陈胜言“王侯将相,宁有种乎”此一问真乃惊天一问,陈涉首倡起义,开天下起义之先河,果如贾谊之言“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汉初之王侯将相,果真如期所言,多起于草莽。

陈涉初得一隅之地而应三老之言,僭号称王。以为不妥,昔时,文王天下三而有二,仍向商纣称臣,而其后三国之时曹操、董卓之徒可操纵皇帝生死人不敢称帝,而袁术僭号称帝,建立成国招致诸侯共讨,死于非命。虽然,世殊事异,但是急于称王也必然首当其冲,遭到秦军章邯的镇压。

“行收兵,比至陈,车六七百乘,骑千余,卒数万人”可见天下之心意在诛杀暴秦,后文言道“诸郡县苦秦吏者,皆刑其长吏,杀之以应陈涉”,又言“楚

兵数千为俱者,不可胜数”也是天下人志在亡秦的体现。

前文称陈胜为陈涉,待其称王之后则称之为王,可见司马迁文章之严谨,就如同对于高祖的称呼一样,有多次变化。皆符合当时高祖的身份。

陈涉杀葛婴一事,可见陈涉对于虚名权力的贪欲。武臣,张耳,陈余自立赵国,激怒陈涉也是这一体现。不过有人劝谏陈王因此事,而册封三人,到是不失为高见,既在表面上维护了陈涉张楚政权的权威,声明赵国是听命于张楚政权的,又可以免去同室操戈的尴尬境地,防止其他势力的插入,防止秦人利用两下矛盾从中渔利,还可以收买人心。后来韩信自称为齐王,激怒了刘邦,张良也是如此建议的。不过这也表明起义军的目的与动机不在单纯的是为保全性命,讨灭暴秦,而是在攻伐之中,攫取利益,谋一己之私。可见义军也并非完全是正义的,他们也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的利益,而不是为了天下苍生,黎民百姓。后来的楚汉之争也是如此。后文各个义军头领的尔虞我诈,刀兵相向也是如此。

田臧等人密谋,杀害吴广,后来陈胜不杀田臧,缺奖励他,说明陈胜为了全力是可以牺牲自己以前与一起起义的战友的,可见陈涉当时也可谓是利欲熏心了,后文他杀掉与其佣耕的故人也是这一观点的体现。

文章结尾言道“陈涉王凡六月”那么陈涉旋踵而亡的原因是什么呢?在我看来原因有六:第一,称王过早,如此必然首当其冲,然而实力不足,清人姚苧田《史记菁华录》有言汉初,将相王侯多起侧微,其草野倨侮,应不减此。而独于涉传详之,一以应“怅恨”之时而自为摹写,一以见陈涉甫得一隅之地而惟以宫殿帷帐夸耀庸奴,惜其无远大之图,故忽焉殒命。

第二,起义军多为农民,见识短浅,缺乏深谋远虑,而且军力不强,敌不过身经百战,装备精良的秦军。第三,起义军众多而力量不能集中,缺乏统一的领导,陈胜军内部也有诸多争端,可谓各怀异心,并且还互相兼并,互相打击。第四,秦将章邯指挥得当,屡挫义军。第五,陈胜斩杀故人,以致“王故人皆引自去,由是无亲陈王者”。

我观陈胜此人并无大才,只图富贵,并无帝王之志,也无帝王之能,一言以蔽之“器小”,但是他首倡起义,并发出“王侯将相,宁有种乎”的惊天之语,义起反秦,天下响应,也可谓之千古一人了。

《帝国落日·晚清大变局》读书笔记

历史是一面镜子,晚清的衰败与中国文化的负面思想紧密相关。作者用自己的思想反思和探索了晚清的败局,正如作者在书中的扉页上写道:历史在哪里扭曲,就要在哪里突破。说真话,说自己的话。在本书中,作者根据自己独到的对历史的见解来为我们讲述了从鸦片战争到至甲午战争这50年间的思潮与人物,并且还提到了若干个重大的历史事件。“这个中国历史上前所未有的转型期给后人留下了无穷的困惑,而最大的困惑莫过于:为什么只留下屈辱,而一再让机遇轻轻飘逝?对此,史家们有过种种解说。然而,对这种种解说读后细思,在迭获教益的同时,又往往产生似信撕疑的新困惑。本书呈现在这里的就是一个不愿人云亦云的知识分子对这段历史的新探索。”作者在卷首献辞中这样写道。

本书共有十四个章节,上面也说了,书中写到的不仅是历史思潮,也有不少历史人物。其中提到了经世致用思潮和洋务思潮,人物有林则徐、郭嵩焘、魏源、徐继畬、洪秀全、洪仁玕、曾国藩、李鸿章、王韬、冯桂芬、郑观应、慈溪、康

有为等人,还有一些西方在华人士。所以我把本书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第一章,为这本书起了一个开头,也把当时的社会情况总结了出来。第二部分为人物部分。第三部分为经世致用思潮和洋务思潮。第四部分为第十四章,清末新政与20世纪中国社会变革。

书中第一部分写了中国传统文化与近代中国社会转型的困境的联系。本书名曰“晚清大变局”,那么何为大变局呢?乍一看,就觉得这个大变局指的就是清朝末期山河破碎、风雨飘摇、丧权辱国、百姓民不聊生等政治、社会上的惨烈局面。但是作者指出:“都说晚清是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这个变局的画面,无非是东方宗法专制国家向现代社会转型特别艰辛的记录。”

那么这样的局面为什么恰恰出现在当时的中国呢?作者在第一章就给我们做出了解释。这样的局面的,其根源应该从中国传统社会和传统文化的基本特点中去寻找。1644年清军入关,推翻了汉人的统治,在社会生活的不少方面都带来了新的改变。但是,随着统治阶级的汉化,这些改变都成了沧海一粟,中华民族五千年的传统生活和文化仍延伸着。众所周知,中国以前是一个超级大国,世界第一。但是从元朝中后期开始,实力一路下降,到了晚清时期更是变得任人宰割。这是为什么呢?就因为当时统治阶级的闭关锁国政策,这是绝大部分原因。例如,元世祖忽必烈在消灭南宋、统一全国后不久,便于1292年下令“禁两浙、广东、福建商贾航海者”;成宗铁木耳继位后,又于1299年“申禁海商”;1320年换了皇帝,旋即“罢市舶司,禁贾人下番”!朱元璋当了皇帝,建立大明帝国,就频频颁布“仍禁濒海民不得私出海”、“禁民入海捕鱼”乃至“禁民间用番香、番货”等等荒唐至极的禁令。到嘉靖年代(1522-1566),即西方正在海上锐意进取的时候,竟然蛮横地规定:“查海船但双桅者,即捕之,所载即非番物,俱发戍边卫。”

这种愚昧无知的制度带来的后果却令一个庞然大国慢慢变成了西方列强手中的玩物,任西方列强宰割。明朝时期的倭寇,就是这个错误国策的产物。谁说倭寇都是日本人,当时的倭寇还有大都数都是中国人,就因为“海禁政策”和贪官需索无厌和办事不公制造出来的;“海禁政策”还把中国孤立在了人类文明的潮流之外,许多西方先进的文明产物不得流进国内,而中国的文明则受到传统保守势力的牵制不得进步,反而原地踏步。

作者还拿英国和俄罗斯比较了当时的清王朝。大清帝国的建立与英国革命同时,而一代英主康熙皇帝执政(1669-1722)的后期恰好与俄国彼得大帝执政年代(1689-1725)重合。三个不同的文化体系,决定了三个国家不同的命运。

作者在第二部分提到了晚清时期的一些仁人志士,或者可以说是思想比较先进的人物。如林则徐和郭嵩焘,林则徐被誉为睁眼看世界的第一个中国人,郭嵩焘则是中国第一位驻外公使。在后世,“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林则徐被誉为民族英雄,而郭嵩焘却被说成了崇洋卖国的卖国贼。其实不尽然,在林、郭二人不同的遭遇背后包含着时代和历史的奥秘。中国传统文化哺育了林则徐的爱国主义情操,使他成为了当时的民族英雄。那么说郭嵩焘就真的不爱国了吗?当然不是,其实他也跟林则徐一样爱国。那为什么他就被人说成了卖国贼呢?或许是他认识西方、处理同西方的关系的做法和想法和别人不同的原因吧。他有自己的一套对外关系理论。他用情、势、理三字概括其要点:一,所谓“情”,就是要考求洋情。二,所谓“势”,就是要承认敌强我弱的现实,确定以和为主的战略方针。三,所谓“理”,就是摒弃愚蠢的蛮干,冷静地按照条约、法例和常理处理同外国和外国人的关系。总之,处理夷务必须情势理结合、以和为主、努力避战的主张,是郭嵩焘总结多年来在对外关系中因愚昧无知给国家带来重大灾难后提出的。郭嵩焘的爱国主张致力于除旧布新,改造原有的社会运行机制,从困境中挽救国家。由于这类爱国主义言行是对传统的挑战,且必然触犯某一社会集团的既得利益,因此往往遭到出自不同动机的訾议。

所以说,随着时代的变迁,人们的思想也在不断地进步。有的人,在他们心中传统思想根深蒂固。但是还有一些人,他们的思想受到西方文化的感染,有着不同于传统思想的看法。而这些人在当时被看做是异类,甚至是叛徒、卖国贼。在现在看来,这些只不过都是时代的产物,不能说谁对谁错,只能说他们的思想合不合当时的社会环境、国际环境。

第三部分写到了经世致用思潮与洋务运动。经世致用是儒学内部的一种思潮,它在遵守儒学根本信条的前提下致力于解决当时社会存在的问题。这个思潮不绝如缕,只要儒学被视作统治思想,几乎就可以找到它的影子。但它引起人们的关注,通常都是社会腐败现象特别严重的反响。在清朝,经世致用思想曾经两次兴起过。第一次是清初顾炎武等人总结前朝覆灭的教训,为反对明末空疏的学风而

倡导。第二次是进入19世纪,清政府腐败无能、帝国主义的侵略日益加深、社会的凋敝又一次触动了朝野有为之士的心弦,盛极一时的汉宋之学无力解决这些难题,经世致用思潮再度弥漫。1826年,魏源受贺长龄之托,仿照明代《皇明经世文编》的体例编就《皇朝经世文编》,反映了这一思潮在19世纪中国长盛不衰的状况。鸦片战争以后,内忧和外患交织,经世致用便成了统治阶层应付这个困境的基本思路。经世致用的特征之一是力求从实际出发解决当前的问题。

鸦片战争打乱了中外关系的基本格局,筹海防夷成了朝野上下关注的焦点,也为经世致用思潮增加了新的内容:第一,了解夷情。第二,整军经武。但是,当时的人,从皇帝到大臣都对西方的状况缺乏基本的了解,对中国落后于西方的严重现状确乏起码的认识。在这样的状况下,稍遇挫折便安于“悉如旧制”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所以,当时了解夷情了解的不够彻底。在说说军队的情况,八旗兵和绿营是清朝的基本军事支柱。可是,在道光、咸丰年间,不但八旗兵已丧失战斗力,绿营也已成腐木朽株。全国有绿营兵60万人左右,每年支出2000余万两,占全国财政支出的三分之一至近一半,但兵不足额已成公开的秘密,各级领兵官员普遍吃空额,贪污军费。军纪败坏也已经达到兵匪不分、无恶不作的地步。

那么说晚清时期,经世致用思想适应不适应当时的社会背景呢?用作者的话说“它就处在深刻的内在矛盾之中。”第一,它的内容与历史需要存在着矛盾。经世致用之学是个涵盖面很宽的概念,它包括治理天下的多种学科:行政、司法、财政、税务、贸易乃至交通、水利、农工等等,在这诸多方面都形成了许多被视为无可怀疑的观点和对策。可是,当时的历史任务是实现中国社会的转型,而由此所需的知识恰恰是经世致用思想所没有的。这是儒家文化自我封闭和清代闭关锁国政策的恶果。第二,从思维方法的角度去考察,这个思想本身也存在着深刻的矛盾。经世致用之士通常都自觉地以求实来反对空疏和迂执,致力于研究实际事务,有的且以实事求是相标榜,但这个思潮无非是儒家内部的一股潮流,其基本前提是通经,通经的本质是宗经,其极端是以经典词句为是非标准,而与求实精神背道而驰,有些经典上的思想且已转化为人们普遍接受的传统意识或先验观念。改革的缓慢,整顿的蹈空,从文化角度看正是这种思维方法内在矛盾的悲剧。但是,从魏源起19世纪中国所有先进的思想家,都是以此为中介去寻找新的救

国救民的真理、吸取国外先进文化的。所以实事求是是中国文化所蕴含的一份珍贵的遗产。

阶段。在洋务运动前期,清廷洋务派官员抱着“自强”和“求富”的口号在全国展开工业运动。后期又以“求富”为口号增加民用工业部门。在两次鸦片战争

果,引入译入了大量各类西方著作文献,培养了第一批留学童生,打开了西学之门;学习近现代公司体制兴建了一大批工业及化学企业,开启了日后中国的工业

第四部分写了清末新政及其给中国社会带来的变化。20世纪中国的开端,是以义和团事件和八国联军等奇耻大辱过后的清末新政为标记的。清末新政(1901-1911)是中国社会变革的非常可贵的开端,最值得重视的是它提供了一个东方传统中世纪社会向现代社会转型的典型。无论其成就或失败,都蕴藏着足以启迪后人的东西。清末新政的历史功绩可以概括为现代社会运作架构开始建立,其功绩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清末新政最大的成就是经济自由。就传统经济领域而言,中国人当然可以经营农业、商业和手工业,可是有个障碍迎面而来:财产所有权的限制。《大清律》承袭传统,明确规定:“凡祖父母、父母在,子孙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一百。若居父母丧而兄弟别立户籍,分异财产者杖八十。”理由是:“祖父母、父母在,子孙不得私财,礼也。居丧则兄弟犹侍乎亲也,若遂别立户籍,分异财产,均为不孝,故有杖一百、八十之罪。仍令合籍共财。”(沈之奇:《大清律辑注》第215页,法律出版社2000年北京。)这是严重压抑经营积极性的规定。但

是,1895年7月19日清政府发了一道上谕:“迭据中外臣工条陈时务……如修铁路、铸钞币、造机器、开各矿、折南漕、减兵额、创邮政、练陆军、整海军、立学堂,大约以筹饷练兵为急务,以恤商惠工为本源。此应及时举办。”(《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北京。)以这一圣旨为标志,清政府的经济政策从压制私人资本即剥夺国民的经济活动自由,转变为“恤工惠商”即力求保护和扶植私人资本。阻力和困难仍然不少,但大体是朝着这个方向前进的。

第二:现代法律体系和司法制度正在建立。清帝国原来实行的是三权合一的专制体制。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司法独立,并且法律必须与国际接轨。现代市场经济本来就是国际性的,不按照国际标准逐步建立符合要求的法律和司法体系,经济就无法正常运作,再加上洋人动辄以大清帝国的法律和司法不人道、忽视人权为治外法权存在的理由,成了朝野人士一大心病。要维护司法主权,废除治外法权,也不能不改革法律体系,建立现代的独立的司法制度。1901年1月,清廷下诏变法。翌年5月13日,一道“上谕”下达:“现在通商交涉,事益繁多。著派沈家本、伍廷芳将一切现行律例,按照交涉情形,参酌各国法律,悉心考订,妥为拟议。务期中外通行,有裨治理。”(《光绪朝东华录》,中华书局1958年北京。)中国法律现代化由此起步,几经反复,直至20世纪终结尚未完成。不过,基本架构已在晚清新政时期奠定。

第三:现代教育体系的建立,废除科举制。1901年清政府已着手改革科举,除立即废除武科外,下令从明年开始文科乡试、会试均试策论,不准用八股程式。与此同时,命选派人员出国游学,重开京师大学堂,将原有的书院分别改设为大、中学堂,并多设蒙养学堂,以期逐步取代旧教育系统。1902年制定了新的学制,翌年又加以修订,尽管有种种不足,仍不失为建立新教育体系的蓝图。这些措施促进了新式学堂发展,实际已将年轻一代的教育逐步转移到新的轨道上。废除科举,水到渠成。

第四:建立民主政制。1905年,清政府派员出国考察政治,设立考察政治馆(1907年易名宪政编查馆),并于11月谕政务处筹定宪法大纲,启动了政治体制改革向宪政前进的进程;1906年9月正式宣布预备立宪;1907年9月下令设资政院,10月命各省速设咨议局;1909年10月各省咨议局第一次会议开幕;1910年10月举行资政院会议。这些都是中国民主政治不可忘记的事件。

清末新政是清政府在义和团运动后为维护其封建统治,迫于国内外形势而采取的措施。因此,它不可能是一次有成效的改革。不过在当时民主革命高涨的条件下,其中一些措施在客观上对传播文化和民主革命思想,对发展工商业起了一定作用。而有些措施则激起人民反抗,扩大了清政府与汉族官僚之间的矛盾,客观上促进了辛亥革命的到来。晚清新政改革留给我们的历史启示还有:政治体制改革不但是中国社会变革的必经之路,而且更是当前进一步深化改革的当务之急。

从鸦片战争以后,中国一步步沦落为西方列强的殖民地。官僚制度腐败,百姓生活支离破碎,国家收入入不敷出,越来越多的人民奋起反抗,如太平天国、义和团等等。但是,几千年的奴役专制统治固若金汤,几千年来可以说是风吹不进、雷打不动,成千上万次的造反、起义、暴动,无数次内忧外患都不能动摇它磐石般坚实的基础。

虽然当时有些人为了改变目前的状况而进行一系列改革,但他们的改革不够彻底,对当时社会的认识不够全面。或者说,一场旨在维持黑暗的奴役专制统治、仅仅局限于上层官僚参与的社会运动,又怎么可能与中国现代化或者社会转型挂上钩?

吴思《隐蔽的秩序》

读了两遍吴思先生《隐蔽的秩序》,迟迟无法下笔。书中所提到的各种潜规则:贪污边界的变化从严格到宽松(皇帝对官员)、各种名目繁多的孝敬(官员对官员)、官员的合法伤害权(官员对百姓)、白员的滋生(不务正业的人对百姓)、土匪和黑帮的行规(流氓对百姓),等等,不一而足,看了之后触目惊心。以史为鉴,可以知今。中国两千年的封建意识,到现在仍然可以看到很多的遗留。以上种种,在当今的社会中,都可以找到对应的例子,让人沮丧不已。

而最另我震惊的是吴思先生关于公平的解释:公平也是有等级的。所谓第一等的公平,是民众本应享有的权利,就是臣民级的公平;而第二等的公平,就是被潜规则变化的公平,是奴隶级的公平;当"想当奴隶而不得"的时候,就是天下大乱的时候。

●“迷信”的积极功用(其实宗教的作用大体相当且形式上更文明)

“我们还没有建立一个能够保证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人间制度。……而“迷信”斩钉截铁地告诉你,天下的事情终究是公平的,天网恢恢,疏而不漏。善行必得善报,恶行必得恶报。现世不报来世报,活着不报死了报。……被压迫者就在这种关于来世的想象和期待中,对虚无缥缈的报应的信念中,得到了替代性的安慰。反过来,压迫者也感觉到了一些威胁和不安。”(P378)

想想以前在中学读书,在分析一些课文(尤其是明清小说)的中心思想时,总被要求批判一下文中表现出来的“因果报应的封建糟粕”。其实这样做何尝不是在鼓励坏人继续害人。

“如果我们企图将恶人心里的最后一点不踏实也铲除干净,却不能在现实生活中建立遏制恶行的机制,那你到底在干什么?”(P379)

——这在无神论盛行又处于市场经济的当今中国,实在是个要命的问题。

●农民起义军张献忠的大屠杀

十七世纪中叶,四川温江县在张献忠屠剿之后,“人类几灭”,全县仅存32

户,男31丁,女23口,“榛榛莽莽,如天地初辟。”张献忠在成都立过一块“七杀碑”,上边刻者他大屠杀的理由:

天生万物以养人,

人无一德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对于农民起义,在当今的意识形态领域里是持肯定的态度的,因为我们要构筑我们的“权力美学”。年初中青报“冰点”周刊事件不就是因为袁伟时的文章贬抑了义和团运动吗?

为什么一定要把历史上动机各异,结局不同的农民起义一概进行美化,这也真是可意会而不可言传啊。

●朱元璋删《孟子》

洪武三年(1370年),朱元璋“审查”孟子的著作,发现其中有许多对君主

不够尊重的地方,大发脾气,对人说“这老儿要是活到今天,非严办不可!”遂下令撤去孔庙中孟子配享的牌位,将孟子逐出孔庙。(后来有人替孟子求情,说他讲的道理基本上还是对皇帝有好处的,才恩准孟子回到孔庙。)

洪武二十七年,朱元璋特命老儒刘三吾编孟子节文,删掉了《孟子》中85条皇上不喜欢的内容(P384-385),如:

1,“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尽心篇)——把皇上不当正菜嘛!

2,“左右皆曰贤,未可也;诸大夫皆曰贤,未可也;国人皆曰贤,然后察之,见贤焉,然后用之。左右皆曰不可,勿听;诸大夫皆曰不可,勿听;国人皆曰不可,然后察之,见不可焉,然后去之。左右皆曰可杀,勿听;诸大夫皆曰可杀,勿听;国人皆曰可杀,然后察之,见可杀焉,然后杀之。故曰,国人杀之也。如此,然后可以为民父母。”(梁惠王)——当皇上的还要这不可那不可的,这皇上当得爽吗?

3,“桀、纣之失天下也,失其民也。失其民者,失其心也。”(离娄)——究竟这天下是天给的,还是民给的?

4,“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丑。”(离娄)——这不是在宣言造反有理吗?

……明朝的科举考试,用的就是删改后的《孟子节文》。

一些诗抄一些诗

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海子

从明天起,做一个幸福的人

喂马,劈柴,周游世界

从明天起,关心粮食和蔬菜

我有一所房子,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从明天起,和每一个亲人通信

告诉他们我的幸福

那幸福的闪电告诉我的

我将告诉每一个人

给每一条河每座山取一个温暖的名字陌生人,我也为你祝福

愿你有一个灿烂的前程

愿你有情人终成眷属

愿你在尘世获得幸福

我只愿面朝大海,春暖花开

1989.1.13

相信未来

食指

当蜘蛛网无情地查封了我的炉台,

当灰烬的余烟叹息着贫困的悲哀,

我依然固执地铺平失望的灰烬,

用美丽的雪花写下:相信未来。

当我的紫葡萄化为深秋的露水,

当我的鲜花依偎在别人的情怀,

我依然固执地用凝露的枯藤,

在凄凉的大地上写下:相信未来。

我要手指那涌向天边的排浪,

我要用手掌那托住太阳的大海,

摇曳着曙光那枝温暖漂亮的笔杆,

用孩子的笔体写下:相信未来。

我之所以坚定地相信未来,

是我相信未来们的眼睛——

她有拨开历史风尘的睫毛,

她有看透岁月篇章的瞳孔。

不管人们对于我们腐烂的皮肉,

那些迷途的惆怅,失败的痛苦,

是给予感动的热泪,深切的同情,

还是给予轻蔑的微笑,辛辣的嘲讽。

我坚信人们对于我们的脊骨,

那无数次的探索、迷途、失败和成功,一定会给予客观公正的评定,

是的,我焦急地等待着他们的评定。

朋友,坚定地相信未来吧,

相信不屈不挠的努力,

相信战胜死亡的年轻,

相信未来,热爱生命。

1968年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普希金

假如生活欺骗了你

不要悲伤,不要心急!

忧郁的日子须要镇静;

相信吧,快乐的日子将会来临。

心儿永远向往着未来,

现在却常是忧郁:

一切都是瞬息,一切都将会过去;

而那过去了的,就会成为亲切的怀念。

1825年

断章

卞之琳

你站在桥上看风景,

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

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

你装饰了别人的梦。

1928年

青青的衣裾

席慕容

我是一条清澈的河流

绕过你伫立的沙洲

在那个晴朗的夏日

有着许多白云的午后

你青青的衣裾

在风里飘摇

倒映在我心中

又像一条温柔的水草

带着甜蜜的痛楚

我频频回顾

我将流过不再重回

此生将无法与你相会

我知道

冬必将来临

芦花也会凋尽

两岸的悲欢将如云烟

只留下群星在遥远的天边

在冰封之前,我将流入大海

而在幽暗的孤寂的海底

我会将你想起

还有你那

还有你那青青的衣裾

也许是生活

如果炎热

请披上保暖的衣裳

那样我将不会寒冷

也许荒唐

置于温室之中

不是更好?

也许荒唐

我都知道我

希望的是凉爽

颠倒的逻辑看似可笑

我有时就像是小丑

演绎着独幕的马戏

为了讨巧

我选择了倒立

还有自欺的把戏

得到了欢呼和金钱

我是荣耀的幽默大师

如果这不是生活

只是单纯的工作

该有多好

不过我从不孤独

因为大多数人和我一样

活在颠倒之中

我知道很多人其实不想

耕牛

嗟尔耕牛,在祀与农,时维用之,不用废之。

嗟尔耕牛,步履艰重,挽犁挂棬,汗流膏垄。嗟尔耕牛,舐犊深情,刍菽不果,其力也穷。嗟尔耕牛,垂老龙钟,其子于田,伏栏于棚。嗟尔耕牛,四蹄趵趵,祀于庙堂,祭祖祭宗。

嗟尔耕牛,所求无丰,果腹而已,求其无终。嗟尔耕牛,所取无重,维栏维棚,愿其无风。嗟尔耕牛,其负难穷,人不爱之,以笞加之。嗟尔耕牛,其吼如宏,人不怜之,以棬系之。

嗟尔耕牛,其情如农,终日劳苦,无人悯农。嗟尔老农,如牛勤耕,粟养民众,无钱养农。

无题

如果我的文字掉进了酒里

会溶解吧!

在我喝酒的时候进了腹中

烂在肚子里。

可是如果我醉了

我就把他们全都吐出来

于是就成了一首恶心的诗

其实我不喜欢这样

我喜欢把文字搓成细沙

把他们扬进风中

和风一样自由。

考研政治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完整版)

【中国近代史大事年表】 年代重要事件 1838年底道光皇帝任命林则徐为钦差大臣,前往广东禁烟 1839年6月林则徐虎门销烟 1840年6月英军发动鸦片战争 1842年8月清政府与英国签订《南京条约》:1)中国割让香港岛给英国;2)赔款洋银2100万元;3)开放广州、厦门、福州、宁波、上海五处为通商口岸;4)中国进出口货物的关税税率须与英国 协商。 →《南京条约》影响:1)中国近代史上第一个不平等条约,给中国人民带来深重的灾难,开 创了列强以条约形式侵略和奴役中国的恶例;2)中国的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遭到破坏,逐步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3)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由地主阶级与农民阶级的矛盾,演变为帝 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主要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4)反侵略反封建成为 中国人民肩负的两大历史任务;5)中国逐渐开始了反帝反封建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1843年,中英《虎门条约》签订; 1844年,中美《望厦条约》、中法《黄埔条约》签订。 1841年5月三元里人民的抗英斗争,是中国近代史上中国人民第一次大规模的反侵略武装斗争。 1842年魏源编著《海国图志》,提出“师夷长技以制夷” 1846-1850年两广自然灾害 1851年1月洪秀全金田村发动起义,建号太平天国。1853年3月,占领南京,定为首都,改名天京,正式宣告太平天国农民政权的建立。颁布《天朝天亩制度》、天平军北伐 1856年英国利用“亚罗号事件”、法国利用“马神甫事件”发动第二次鸦片战争 1856年9月天京事变,严重地削弱了太平天国的领导和军事力量,成为太平天国由盛转衰的分水岭。1857-1858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一阶段 1858年1、清政府与英、法、俄、美签订《天津条约》:1)增开牛庄(后改营口)、汉口、九江、南京等10处为通商口岸;2)允许外国人到内地游历、通商、自由传教;3)外国军舰和商 船可在长江各口自由航行;4)外国公使驻京,并可在通商口岸设领事馆;5)赔偿英国 白银400万两,法国200万两。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北大营、三河镇大捷 1859年洪仁圩提出了一个统筹全局的改革方案《资政新篇》 1859-1860年第二次鸦片战争第二阶段 1860年1、英法联军攻占北京,火烧圆明园。清政府与英、法签订《北京条约》:1)《天津条约》完全有效;2)增开天津为商埠;3)割让九龙司地方一区,即九龙半岛界限街以南地区,归入 英属香港界内;4)赔偿英、法军费各增至白银800万两。 →《天津条约》和《北京条约》的影响: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二批不平等条约,进一步打开了 中国的门户,使中国丧失了更多的主权,中国社会的半殖民地化程度进一步加深。 2、太平军第二次攻破江南大营、进军苏南、上海近郊、退回苏州 1、19世纪四、五十年代,中国无产阶级诞生 2、19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的兴起。兴起早期维新思想:王韬、郑观应 3、19世纪60年代到90年代,掀起一场洋务运动 19世纪60年代洋务派以“师夷长技以自强”相标榜,开展历时30多年的洋务运动。洋务运动推动了中国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是中国近代化的开端,但洋务派办洋务的根本目的是为了维护清王朝 的统治,他们只是零星地学习西方的一些科学技术和工艺制造,却不愿意改革封建政体,不 可能实现富强的目标。此外,洋务企业在经营管理上也存在着很多弊端。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 The Modern History of Chinese Political System 课程编号:0223327 课程类别:专业课 适用专业:思想政治教育 先修课程: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 后续课程:中国现代政治制度史 总学分:2学分其中实验学分:0 教学目的与要求: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的发生、发展、演变的历史过程及其规律有一个基本的认识和了解,明确中国近现代不同时期不同政权政治制度的特点、本质、相会关系和区别。这对于中国正在进行的政治体制改革,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教学内容与学时安排

导言(2学时) 一、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研究的对象和目的 二、中国近现代政治制度史中的几个共同性问题 三、参考论文和书目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一章晚清政治制度(6学时) 第一节近代以前清朝的政治制度 清朝与中国其它封建朝代一样,实行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皇帝是至高无上的统治者,所有的行政、立法、司法的最高权力都在皇帝本人,皇帝实行世袭制。 (一)清朝的主要中央国家机构 内三院、内阁、六部、理藩院、都察院、南书房行走、军机处、宗人府和内务府。 (二)清朝的地方政权机关 省——巡抚——从二品 道——道台——正四品 府——知府——从四品 县——知县——七品 第二节1840年后清朝国家机关的变化 五口通商大臣、总理各国事务衙门、总税务司署、同文馆。 第三节清末新政和预备立宪 清末新政时设立的机构:外务部、商部、巡警部、学部、财政处。 预备立宪时《钦定宪法大纲》的颁布,中央资政院和各地咨议局的设立,皇族内阁的成立和破产。 本章重点:清末新政、预备立宪 难点:六部、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咨议局、资政院 教学基本要求:了解 第二章太平天国政治制度(2学时) 第一节太平天国革命的兴起和政治制度的建立 金田起义,永安建制,定都南京,天京事变,政权覆灭。 第二节太平天国中央和地方职官制度和乡官制度 天王是太平天国元首和最高领导,下设王、侯爵位,设军师、丞相、检点、指挥等职官。 天京事变前中央机关主要有天王府、东王府、北王府、翼王府等。天京事变和石达开出走后太平天国滥封王侯,设置六爵,职官、机关都有很大的变化。 天平天国采取省、郡、县三级制地方行政制度。 太平天国按军制建立“乡官制”基层政权和“寓兵于农”的乡兵制度。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义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 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史的意义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 原创:王端 初次拜读王立群先生的大作,大概是十年前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刚刚兴起的那阵儿吧。如果没记错的话,所读的王老的第一本书当是他在《百家讲坛》的扛鼎之作——品读《史记》系列中的品读汉武帝。 相比于有些玩世不恭的易中天和有故作深沉之嫌的于丹,在当年那批"爆红"的"学术明星"中,朴实谦逊的王立群先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位。那时正在上高中的我,可以说正是通过王老的品读史记系列丛书,才终于逃出了历史教科书的桎梏和各种小说演义的忽悠,初次窥见了真正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 光阴似箭,作为日前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点评嘉宾,王老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又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恰巧,我在某日闲逛书店时突然发现了一本王老的新作——《历史从未走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 说是新作,其实也是旧文。本书正是王老在2006年担任《百家讲坛》主讲以来,将十年间重读《史记》《宋史》的八十余篇读

史心得汇编而成的一部读史札记。在本书中,王老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朴实平易,而又不乏独到见解的讲史风格,他用浅近的白话将史书上文言记载的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故事活灵活现的重现在我等后学末进面前,最后再来上一两句轻松诙谐却又一语中的的评述,让我等读者在将历史故事一目了然的同时,也留有深思的余韵。 作为一个三脚猫的历史爱好者,我也曾不知多少次思考过我们今人再去品读历史,学习历史的意义。 记得在很多年前,大概是中学时当历史课代表那阵儿吧。那时觉得了解历史,说起哪个朝代,哪个人物总是自己知道的,仿佛是件很牛逼的事情:譬如倒背如流地跟好友们说着刘玄德的五虎上将的时候,譬如洋洋得意地告知小伙伴们梁山好汉第一百零八位乃是金毛犬段景柱的时候……如果每次历史考试还总是名列前茅的话,更觉得是一件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 后来,读书稍多一点了,我开始渐渐发现真正的历史和教科书上所讲的以及故事书上所说的原来并不一样。那时,探寻历史的真相,由其是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一些被当局刻意隐瞒的真相的时候仿佛如获至宝一般。于是,满足人类发自本能的偷窥欲又成了我不断阅读和了解历史新的动力。譬如看到陈独秀曾经竟然因为嫖妓被北大开除过,得知原来抗日战争期间我D不过是在"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的时候,便好似得窥贵妃出浴的那般满足和窃喜。 再后来,终于开始渐渐发现,原来历史上各个时代所发生的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专题四中国近代政治制度 一、温故知新 1、古代儒家思想的演变: 阶段时期代表人物主张地位 产生发展打击顶峰危机复兴2、战国时期儒家思想以外的各家的思想:学派代表人物主张地位总评 墨家 道家 法家 兵家 3、明末清初三大思想家 名称著作主张地位 4、近代中国的含义: (1)、起止时间: (2)、社会阶段: (3)、重要朝代: 二、本专题你需要理解的概念: 1、从1840年到194年,外国列强先后发动了哪些大规模侵华战争?说说其起止时间及结果? 名称 时间

结果 2、从1840年到1901年,丧权辱国是清政府的最大“政绩”,试问在这期间清政府都签订了哪些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 时间条约名称 1842 1843 1844 188 1860 189 1901 3、1840年到1949年的中国革命为什么被称为民主革命?它分哪两个阶段?在这两个阶段中各发生了哪些重大历史事? 阶段时间事 4、面对民族危机,中国社会各阶级都曾经提出过自己的救国方略。请问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各打算怎样救国?阶级地主阶级农民阶级资产阶级无产阶级 救国方略

三、本专题你需要背诵的知识: 1、中华民国中央机构的演变情况怎样? 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规定实行三权分立的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1914年,袁世凯废除《临时约法》,颁布《中华民国约法》,改内阁制为总统制,规定总统拥有皇帝一样的权力。 2、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情况怎样? 1912年春,孙中在南京颁布的《中华民国临时约法》。中华民国的主权属于国民全体;国内各民族一律平等;国民有人身、居住、财产、言论、出版、集会、结社、宗教信仰等自由;国民有选举和被选举的权力;确立行政、立法、司法三权分立的政治体制。约法特别规定实行责任内阁制,内阁总理由议会的多数党产生,总理对总统要办的事如不同意,可以驳回,总统颁布命令须内阁总理副署才能生效。临时宪法的颁布,标志着中国第一部资产阶级民主宪法的诞生。 3、统一战线是中国共产党取得革命胜利和建设成就的法宝。中国共产党先后建立过哪几条统一战线?起了什么作用? 1924—1927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一次合作,建立革命统一战线,开展国民大革命,基本推翻了北洋军阀的统治。 1937—194年与国民党进行第二次合作,建立抗日民族统一战线(由

读史札记:中央集权与中央集才

读史札记:中央集权与中央集才 作者:王怡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想起刘大生先生先前的一个观点,即废省废县,改五级政府为两级政府的宏愿。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发展,皇权对相权的侵蚀,都是与地方行政不断的繁复与膨胀、中央到地方的政权级别不断的增添成一正比的。明末以后,顾亭林在《日知录》中痛定思痛,认为但凡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反之则大乱。他说:天下大治,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大坏,则是大官多,小官少。如何是小官多,大官少呢,就是先要相当程度的地方自治。如何是大官多,小官少呢,则是节节高升的中央集权。 两级政府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秦汉以来,多数时候的政权是三级。比如汉代沿袭秦制,在中枢之下,用郡、县制。全国有一百余郡,每郡辖十到二十县,共计差不多一千一百至一千四百个县。县又分二种,万户之上称大县,牧官曰令。万户以下是小县,牧官曰长。好像今日之市级和县级县。汉代的地方政府自治权较大,郡太守就相当于是省部级了,和中枢的九卿同级别(二千石)。朝廷也只是任命郡县长官,整个地方政府其他人员的组成中央都是有所不为的,由太守县令去自行"辟署"(也就是组阁)。但即便是如此,这个名义上的三级政府由一个大官少的中枢来管理小官多的地方,还是捉襟见肘的。因此汉一代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大区,各派一个刺史,归三公中的御史中丞统辖,负责对地方的调查考核。这个刺史一开始只不过也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也不长驻地方,算一个特派稽查员。但我们看到,就是这个刺史制度,慢慢演变成了后来的行省。 汉代的地方政权,是最简约的。到了唐代,一方面中枢越来越繁复(大官多了),另一方面地方也繁复起来。唐的州县制,名义上也是三级政府。但州已经增至三百五十八个,全国共计是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也就是说县一级增加无多,而与中枢之间的纽带却增加了二倍有余(大官多了)。三百五十多个二级政府实在是管不过来,也就如汉一般,将全国划为十个道,各派一名监察御史,后来称为观察使。这时候的观察使已经不比当年的小刺史,小官慢慢成了大官,小鬼终于升了城隍。这时的观察使开始长驻地方,名义上是中央官员,实质上则成了州之上的一级政府。这时的地方政权事实上已经是三级政府了。地方政府级数的增多,也就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对于地方自治权力的慢慢收缩。官员的任命权开始集中于吏部,也不再允许地方长官自行辟署。不然要那些大官来做什么。 按钱穆先生的说法,地方行政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朝地方也是三级,最高一级称为"路",先是十五路,后来扩到二十余路。每一路有帅、漕、宪、仓四个长官。地方官需要巴结的人多,就越来越难做。再到金、元,事实上的省级机构进而一变,正式的行省制度终于确立。名正言顺之后,所谓行省慢慢也就成为坐省。所以刘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省级地方政权建制"其实是不确切的。再到明代,把全国划为十三个"省"(承宣布政使司),这个"承宣布政使司"的称呼作为地方最高一级的政权区划,实在是不伦不类的,后来就通称为省。省长就唤做"布政使"(从旁还有其他二司)。省以下又设"分司"(好像我们以前的地区行辕),而县以上又有府(好像我们的市),这样子光是地方政权就有四级,县、府、分司(清代称道)、和省。何况布政司之上还有总督巡抚。明代的总督巡抚还只是临时委派,一般不常设,派出的官员都带着都御史的头衔,表明是中央的特派监察员。而到了清代,总督巡抚便慢慢成了常驻机构,一个省一个巡抚,一个总督辖二三个省份。这样算起来,

中国近代史纲要(超精华版)

第一章 反对外国侵略的斗争 1、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给中国带来了什么?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造成中国近代的贫穷与落后。 近代资本——帝国主义列强对中国发动一系列侵略战争,迫使中国政府签订不平等条约,勒索大量战争赔款,直接割占中国大片领土。设立租界,强占租借地,划分势力范围。列强严重破坏了中国领土完整。严重破坏了中国的主权。 列强通过公使驻京直接向清政府发号施令,通过领事裁判权破坏中国司法主权,通过控制中国海关直接干预中国内政外交,他们还扶植收买代理人,共同镇压中国人民的反帝反封建斗争,从而把中国当权者变成自己的代理人和驯服工具。 列强通过不平等条约的特权,迫使中国开放通商口岸,通过协定关税,使中国在对外贸易中处于被宰割的地位,同过大规模的商品倾销和资本输出,使中国逐步沦为外国侵略者的商品销售市场和原料掠夺地,并操纵了中国的主要经济命脉。 列强还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一些传教士披着宗教的外衣,进行侵略活动,他们还宣扬“种族优劣论”,“黄祸论”,目的是为了帝国主义侵略有理论制造舆论。 所以,资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本国封建势力对人民的压迫,是中国落后、贫困的根本原因。 西方资本——帝国主义的入侵,组滞了中国近代化的进程。 虽然,列强在侵华的时候也充当了历史的不自觉的工具,把西方资本主义的及其技术带入中国,刺激了中国资本主义的发生。但是,其主观上并不希望中国成为独立自主富强的近代化国家。因此,总是千方百计的压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阻挠和破坏中国社会的进步。历史证明,只有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在中国的统治,中国才有可能走上独立富强的道路。 2、近代中国进行的反侵略战争具有什么意义? 第一,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沉重打击了帝国主义侵华的野心,粉碎了他们瓜分中国和把中国变成完全殖民地的图谋。 帝国主义列强一次次对中国发动侵略战争,绝不仅仅是为了通商,而是为了掠夺和扩大殖民地,为了他们自身的殖民扩张利益。每一次战争,都伴随着更大的贪梦目的和更多的利益要求。但每一次侵略都遇到了中国人民的反抗,使他们的狂妄野心无法得逞。正是中国人民的英勇斗争,表现了中国人民不屈不挠的爱国主义精神,也给外国侵略者以沉重打击和深刻教训,使他们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中国是一个很难征服的国家。他们虽然可以强迫清政府签订一个又一个不平等条约,但是始终无法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完全的殖民地。尤其是甲午战争以后,在瓜分危机的严重关头,中国各阶层人民救亡图存的努力探索和奋起抗争,使侵略者看到了中国人民中所隐含的不甘屈服的伟大力量,不得不放弃了瓜分中国的政策。 第二,近代中国人民进行的反侵略战争,教育了中国人民,振奋了中华民族的民族精神,鼓舞了人民反帝反封建的斗志,大大提高了中国人民的民族觉醒意识。 帝国主义的侵略给中华民族带来了巨大灾难,但没有哪一次巨大的历史灾难不是以历史的进步作为补偿的。列强发动的侵华战争以及中国人民反侵略战争的失败,从反面教育了中国人民,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人民的思考、探索和奋起直追。 1 2

《郑天挺明史讲义》(附详细目录)

《郑天挺明史讲义》(附详细目录) 出版信息 作者: 郑天挺著/ 孙卫国等整理出版社: 中华书局出版年: 2017-12页数: 1393定价: 258.00元装帧: 平装ISBN: 9787101125580 作者简介郑天挺(1899—1981),又名郑庆甡,字毅生,福建长乐人,生于北京。1924年起,任教 于北京大学。抗日战争爆发,任西南联合大学教授、总务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任南开大学教授、历史系主任、副校长。郑天挺在中国古代史,特别是明清史领域卓有建树,主持北京大学、西南联合大学、南开大学等校工作数十年,培养了大批文史人才,是著名的历史学家、教育家。 内容简介《郑天挺明史讲义》是根据郑天挺先生20世纪30年代—70年代在北京大学历史系、西南联合大学历史系、南开大学历史系开设“中国史下·元明清部分”“明清专题”“明清史讲座”等课程时的卡片、讲稿等资料整理而成。全书三册,140万字,体大思精,集中反映了郑天挺先生对明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人物以及边疆史地、民族关系的研究成果,同时体现了郑天挺先生对历史教学的深入思考。该书的出版必将大大推进中国的明史研究。目录整理说明 第一编绪论一、民族之解释二、国史教学 第一章明清史之特点一、明清史之特点二、近古

史与中古史之不同——吕思勉三、明清史与前代之异同四、明清两代对于近代之影响五、明清史在历史上之地位六、清史特点七、对于明清史应具之认识八、明清史中几个可注意的问题 第二章明清史之分段第一节明史分段一、明史分段私见二、明代十六帝三、明代版图四、年代、世系、制度,注意其因果关系 五、明史的教学与研究六、明代史目录第二节清史分段一、明清年代二、清之年代 三、清史之地位与难易四、近人研究清史之方法五、清史分段私见六、清史之分段——《孟森清史讲义》目录第三节为讲述便利之分段一、明清史分段私见二、明清史之分段——吕思勉《白话本国史》目录 第三章明清史之参考书第一节明史史籍 一、《明史》及《明史》源流二、纪传体明史 三、编年体明史四、纪事本末体明史五、明代实录六、明代政书、典章、宫史、典故 七、明人传记第二节明史史料一、诗文集及奏议二、私家记载三、国外著述《朝鲜实录》 第二编自元末至明武宗

【史料及解析】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

新瓶中的陈年老酒—中国近代政治的知识框架琐议 接触新课程的历史老师都知道,与以前中学历史知识结构相比,新课程的知识结构发生了颠覆性的变化。原来以编年为纲、地域为纬涵盖每一个历史发展阶段内容丰富、政治经济思想文化纳入一体的编年体和纪事本末体结合的编撰体例基本消失了。取而代之是政治、经济、思想文化三分天下,古今中外同类问题融于一炉的专题结构。原本丰富多彩、互相联系的历史整体被断为并行不悖、但难以联系的三个必修模块(一为政治、一为经济,一为思想文化),必修模块的下脚料则编成了几个选修模块。不仅如此,每一个专题的内容安排都发生了较大的变化,从而形成了不同以前的知识结构。新瓶之中不仅更换了包装,连瓶中的酒都变了味道。这些教过新课程的老师自会品出其中的甘苦。不过,由于新旧观念的交替,并非所有的新瓶中都会更换新酒,有时不小心会装上旧酒,甚至是陈年老酒,必修一中的中国近代政治就是装在新瓶中的旧酒。 我们不难发现,中国近代政治的单元内容安排与其它单元的内容在风格上有很大的出入。按照07版的教材目录,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分别涉及中国古代的政治制度,西方政治制度和西方近代的政治制度。每一单元都是重点叙述政治制度的沿革与特点,原来在政治史中的政治事件如王朝的更替过程,革命的过程都退居其次成为背景。虽然太多的历史上政治制度的相关名词弄得同学一头雾水,虽然历史老师有时感觉政治文明方面的历史教学不象教历史倒像为政治课打工,有时连政治课都不必讲的内容在历史课还要不胜其烦地学习,感觉历史不像历史,但是政治文明史第一单元到第三单元的编撰风格基本上还是保持一致、枯燥无比的。 不料到了第四单元,却是风格大变,原来的条分缕析的制度、法律被一个个事件所取代:鸦片战争,二次鸦片战争,太平天国,中日甲午战争和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抗日战争,一直到解放战争。这些事件构成了第四单元的基本教学内容,这样的编写风格使老师们对教材的感觉是既熟悉又陌生。 熟悉的是:这不就是原来的高中一年级的《中国近现代史》上下册教材中中国近代史的压缩版吗?这些事件除了写的更精练之外,在结构上与原来的教材相比没有什么大的变化嘛?只不过把原来的近代史不属于政治史的内容剔除把政治部分简写一下,与原来的教材的同样问题相比,真的更加简练,(笔者注:与之类似的还有第五单元从科学社会主义到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第七单元现代中国的对外关系,第八单元,当今世界政治格局的多极化趋势和第六单元的第22课祖国统一大业.)难怪老师们很熟悉。 再仔细阅读一下教材,却又有些陌生: 一则是因为,内容安排如此紧凑,紧张的有时透不过气来,教学中老师们普遍的感觉是时间的不够用。仔细一翻旧人教版的教材恍然大悟,原来一章的内容在这里变成一课了,原来一课学习一场战争都感到时间紧张,现在一课要学习两场战争,伟大的抗日战争以前最少需要四课时的才能完成教学任务现在被挤在一课之内,难怪课时紧张。熟悉的内容现在竟然因内容的安排而变的陌生了,老师们不知道是原来的内容安排真的不合理需要改革呢?还是因为需要教育改革而历史本身的体系并不重要呢?只是现在的课程安排时间紧是真的,内容安排完成起来有困难也是真的,原来熟悉的内容因课时的安排不合理而变的陌生也是真的。这种陌生的解决之道也并非没有,毕竟按照教材照本宣科地讲述下来完成任务也不算辱没了新课程,但是蜻蜓点水式的一课真的能把两场战争的问题弄清楚吗?抗日战争用一课的内容来学习,这样的时间安排真的合理吗?历史是否只有这样的变来变就适应了我们现在社会的需要呢?专家们会说,教师有充分的自主权来调节课程,安排时间,但是你的课程总量是不变的呀,我怎么敢在一个问题上花费那么多的时间呀。这样,即使教材内容是熟悉的,但是因为课时的安排,原来熟悉的教材也变的陌生了;二则,即使按照必修一第一第二第三单元一贯的编写风格,制度、制度还是制度,政治事件只是背景和花絮,老师们若以为政治的主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

中国历史文献学复习题整理 一、填空题 1.“文”之古义为文章,“献”之古义为贤才,孔子所谓“文献”意为礼以及熟悉礼、制 定礼的人;而“文献”今义则为古籍,既包括书本之记载、耆旧之言论,还包括甲骨文、金文、简牍、碑拓、文书、档案、契约、信札、手稿等文字遗存。 2.西汉刘向、刘歆父子撰《七略》(刘歆以其父《别录》为基修补而成)。 3.唐代孔颖达撰《五经义梳》、《五经正义》。 4.古籍版本可分写本(含稿本、钞本)、刻本两大类。 5.宋人的金石学后来成为现代中国考古学的前身。 6.现存最早的官修目录是《崇文总目》。 7.班马异同:内容之异同(汉书于承袭《史记》内容之外,亦有增改,体现于取消《项羽 本纪》,增立《惠帝纪》、《百官公卿表》,也在帝纪中增载诏令,列传中增载奏疏)、体例之异同(基本沿袭《史记》体例,亦有变更,如改书为志,并创《艺文志》、地理志》、《刑法志》)、文风之别(一豪放挥洒,一精细谨严)、思想之别(一好恶分明,一中庸正统)。 8.史记三家注即南朝宋裴骃《史记集解》、唐司马贞《史记索隐》、唐张守节《史记正义》 的合称。其中裴注重集释,司马注重考辩,张注重地理,各有千秋。 9.甲骨四堂为罗振玉(号雪堂)、王国维(号观堂)、郭沫若(字鼎堂)、董作宾(字彦堂)。 10.被称作史学双璧的是《史通》和《文史通义》。 11.西晋之荀勗的《晋中经簿》开四部分类之先河。 12.《四库全书总目》为清代目录学之顶峰。 二、名词解释 1.编年体:按年月日编排史实的史书体裁。目前可见最早的编年体史书为孔子所撰《春秋》。 编年记事为编纂历史之最初亦是最简之方法,其原因在于史料以岁次记注。其优点是便于考查历史事件发生的具体时间,易于了解历史事件之间的联系,并可避免叙述重复。

中国近现代政治思想史复习资料

政治思想史 1、解释“经世致用”。 就是关注社会现实,面对社会矛盾,并用所学解决社会问题,以求达到国治民安的实效。这一思想体现了中国传统知识分子求实、务实的思想特点,以及“以天下为己任”的伟大情怀。 2、龚自珍是如何揭露清末的“衰世”的? (1)对封建“末世”的揭露和批判 (2)揭露封建官僚的腐败堕落 (3)抨击了清代的汉学、宋学以及腐败的科举制度。 (4)把批判的矛头,直指封建君主专制。 3、试述龚自珍的改制思想在三大领域是如何进行的。 第一,在经济上,针对社会财富分配不均的问题,力图调整封建土地的占有状况,以缓和地主阶级的内部矛盾。《农宗》里提出按宗法家族授田的土地分配办法: 第二,在政治上,主张限制封建君主的权力,加重内外大臣的权力,并改变君臣相见的礼仪。加重大臣的权力;改善君臣关系;改变君臣礼仪;改变论资排辈的用人制度 第三,在思想文化上,提倡“经世致用”的学风,强调学术与政治的密切关系,主张学术为政治服务。 4、林则徐“民惟邦本”的思想包含哪些内容? (1)相信“民心可用,民力可恃”。注重水师训练和招募水勇作为辅助力量外,还鼓励人民群众自己组织起来。多次发出告示悬赏,奖励人民群众勇敢杀敌。 (2)重视人民生计,主张“藏富于民”。财政方面,他主张由官局先铸银钱,在民间流通使用;主张和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正常的贸易,允许华人出国经商,与洋商争利;漕运方面,提出“官督帮收”等办法以革除积弊外,又提出利用商人的“沙船”雇佣沿海渔民运送漕粮,使官运与商运并行;开发矿务方面,林则徐上奏建议允许商民开发矿山,以便“裕国足民” 5、解释“师夷之长技以制夷”。 通过学习西方国家的长技,来打败外国侵略者。“师夷”是手段,“制夷” 是目的。途径:设立译馆,专译西书。聘请西方技师。内容:军事技术。生产技术。 6、简述魏源的人才思想。 1、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人与法的比较: 人与才的比较: 人与武器的比较: 2、人才的标准: 第一,必须关心国家民族的命运,要能愤恨外国侵略者,忧国忧民。 第二,必须掌握先进的军事技术,要能适应反侵略战争的需要。 第三,必须具有求“实”的精神,勇于参加实践。 3、发现人才的方法:第一,必须要有爱才、求才的满腔热情。

河北省邯郸市2018届高三摸底考试历史试卷

第Ⅰ卷(选择题共48分) 本卷共24 小题,每小题2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史记》记载,黄歇(春申君)对楚王说:“淮北地边齐,其事急,请以为郡便。”又说:“复西取秦所拔我江旁十五邑以为郡,距(拒)秦。”据此可知当时 A.以郡统邑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B.郡一级的行政区划已成为定制 C.楚王善于纳谏确保了政治清明 D.郡制是特殊条件下的地方体制 2.下面是东汉崔塞的《四民月令》所记载的关于汉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内部交易情况的部分截图,该截图内容可以用来说明汉代田庄 正月……收白犬骨及肝、血 二月......可粜粟、黍、大小豆、麻、麦子。收薪炭 三月……可粜黍。买布 四月…可粜穰及大麦。收敝絮 五月…粜大小豆、胡麻。籴穬,大小麦。收敝絮及布帛 A.商品经济达到较高水平 B.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状态 C.手工业生产规模大 D.无需同外部市场发生联系 3.汉至隋唐,弹琴的儒者多是经过世族家教门风滋养、承续累世经学的贵族,“琴者,禁也”和“以琴正心”是他们追求的目标。这表明 A.儒者通过琴理以期提高个人素养 B.儒学实现了与时代精神的结合 C.理学整合了社会的价值观念 D.世家大族是传承经学的主体 4.在唐贞观、永徽时期,永业田只有五品以上勋官和“家贫卖供葬”及“狭乡乐迁就宽者”的一般百姓方 可货卖;开元二十五年(公元737年),《田令》又增补了“流移者(包括未经政府批准的流亡人户)” 也可货卖。这种变化反映出当时 A.流民问题日趋严重 B.阶级矛盾尖锐 C. 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5.有学者指出:“中国较早形成了一种早熟的政治体系,生活在这个社会中的人,其法律身份至少在名义 上是平等的,这就使得国家能够通过某种标准化的规则来选拔官员。像日本这样登等级森严、贵族势力强大的社会不可能引人科举制,引进了也无法运作。”该学者重在强调 A.科举制让世族彻底退出历史舞台 B.日本缺乏科举制的经济基础 C.科举制不利于社会阶层的流动 D.科举制与贵族政治极不相容 6.下面是公元997——1072年北宋两税(针对农民征收的税收,分夏秋两季征收)与政府的统计图(单位: 万贯)。对图中数据变化解析符合史实的是 A.北宋时期农业遭到严重破坏 B.商业税对国家财政的贡献上升 C.民族战争胜利补充大量岁币 D.政府“裁员节流”政策初显成效 7.随着经济地位的提升,明末工商阶层急于改变自身的社会现象、身份和地位,他们积极结交文人士大夫, 摹仿其文明、优雅的生活方式。面对此种社会情形,下层知识分子利用自己在文化方面的优势,为其提供文化方面的服务。这种互动 A.实现了工商业者自身的优雅化 B.改变了当时的阶级结构 C.推动了文化的商业化、世俗化 D.动摇了儒家思想正统地位 8.在近代,中国传统文化的忧患意识、变易观念、华夷之辨、民本思想等精神传统,通过现代诠释获得了 新的生命,转换为近代救亡意识、“变法——自强”思潮、革命观念以及近代民族主义、民主主义等。 这主要表明 A.西方思想影响着中国文化进程 B.政治变革丰富了传统文化的内涵 C.民族危机推动中国文化的转型 D.传统文化是近代革命的指导思想 9.民国时期,巴黎的时新服饰三四个月后就会流行于上海。一首流行俚语说道:“人人度学上海样,学来 学去不像样,等到学了三分像,上海又变新花样。”着主要反映出当时上海 A.已成为全国服饰制作中心 B.物质生活实现了西化 C.已成为中外文化交流中心 D.与世界的关系不断紧密 10.下面是中国早期的铁路工人斗争情况。这种变化可以用来表明

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复习资料 一.著作及作者简介 <一>.《左传》 简介: 1.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2、在体例上,《左传》依循《春秋》,以鲁四国君在位的年次为纲,依照周历(有时按鲁历),按时、月、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列举的重要历史事件,属编年体史书。3、在内容上,《左传》记事终止时间较《春秋》后延27年,并且通过经传相对照看,有的经有传无,有的经无传有。《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这不但从起止时间上能够看出来,而且具体内容上也是这样,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有材料就解释,无材料就从略,只要有可靠材料,即便经无,也会记载下来4、今本《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春秋》《左传》二书,原本单行,晋杜预为二书作注,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为整齐记事,因将《左传》原文分割,按年隶属《春秋》经文之下,先经后传,合为一书,而成今本。 《左传》的成就 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1)《左传》一改《春秋》的“正名”、“尊周”主旨,将周王室与诸侯国同等看待。(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左传》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表明殷周以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天命论观念己开始动摇,作者同那些进步的思想家一样,试图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3、《左传》关于战争的观点,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重战争的性质,争取与国的援助、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表明作者把战争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军事行动问题。《左传》在历史表达上以写战争、写辞令尤其突出。 4、《左传》新创了史论,将各种形式的史论组合交织于记事之间,较之《春秋》“书”、“不书”或于一字见褒贬之类,已是大有不同。 5、全书文字生动,在文学上价值也很高。《左传》内容丰富,篇幅为《春秋》的十倍,字数多达19万字之多。记述了不少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这是《左传》与《春秋》在详略上的差别。《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展,有集中记录一件事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课程主要参考书目 基本文献典籍: 《清朝文献通考》;《清朝续文献通考》;《清朝通典》;《清朝通志》;《大清会典》;《大清会典事例》;《清实录》;《东华录》;清代历朝各帝《上谕档》、《朱批奏折》;《中华民国档案资料汇编》;《中国近代史资料丛刊》; 学术著作 钱穆:《中国历代政治得失》,三联书店(生活、读书、新知),03年; 吴宗国主编:《中国古代官僚政治制度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04年; 白钢主编:《中国政治制度史》,(上、下)天津人民,2002年; 谢俊美:《政治制度与近代中国》,上海人民出版社,2002年; 李进修:《中国近代政治制度史纲》,求实出版社,1988年; 李剑农:《中国近百年政治史》,商务印书馆,1948年; 张德泽:《清代国家机关考略》,学苑出版社,2002年; 郭松义等:《清朝典章制度》,吉林文史出版2001年; 许大龄:《清代捐纳制度》,台湾文海出版社,1984年; 王德昭:《清代科举制研究》,中华书局,1984年; 刘子扬:《清代地方官制考》,北京紫禁城出版社,1994年; 瞿同祖:《清代地方政府》,法律出版社,2003年; 艾永明:《清代文官制度》,商务印书馆,2003年; 魏秀梅:《清代之回避制度》,台湾中研院近史所出版,1992年; 杨珍:《清代皇位继承制度》,学苑出版社,2001年; 邸永君:《清代翰林院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赵秀玲:《中国乡里制度》;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年; 吴福环:《清季总理衙门研究》,新疆大学出版社,1995年; 关晓红:《晚清学部研究》,广东教育出版社,2000年; 薛毅:《国民政府资源委员会研究》,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年; 刘梅生主编:《中国近代文官制度史》,河南大学出版社,1994年; 刘伟等:《中国近代政体发展史》,华中师范大学,1998年; 孔庆泰:《国民党政府政治制度史》,安徽教育出版,1998年; 钱实甫:《北洋军阀时期的政治制度》,(上、下)中华书局,1984; 徐矛:《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92年; 袁继成:《中华民国政治制度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1年; (美)施坚雅主编:《中华帝国晚期的城市》,中华书局,2000年; 魏丕信:《18世纪中国的官僚制度与荒政》,江苏人民出版,2003年; ([美]K·E·福尔索姆著《朋友·客人·同事——晚清的幕府制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2年; Fairbank,John K.,ed.Chinese Thought and Institutions.Chicago: University of Chicago Press ,1957. 费正清主编:《中国的思想和制度》,(美国)芝加哥大学,1957年; 期末考核的基本要求: 方式:书评或读书报告文稿一篇(不得少于3000字),(或在同一专题中选取

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复习

中国历史文选期末考试复习资料一.著作及作者简介 <一>.《左传》 简介: 1. 原名为《左氏春秋》,汉代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旧时相传是春秋末年左丘明为解释孔子的《春秋》而作。《左传》实质上是一部独立撰写的史书。它起自鲁隐公元年(前722年),迄于鲁悼公十四年(前453年),以《春秋》为本,通过记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说明《春秋》的纲目,是儒家重要经典之一。、 2、在体例上,《左传》依循《春秋》,以鲁四国君在位的年次为纲,依照周历(有时按鲁历),按时、月、日用史实说明《春秋》经文上所列举的重要历史事件,属编年体史书。3、在内容上,《左传》记事终止时间较《春秋》后延27年,并且通过经传相对照看,有的经有传无,有的经无传有。《左传》虽然为传释《春秋》而作,但与《春秋》经文并不完全一致,这不但从起止时间上能够看出来,而且具体内容上也是这样,有经有而传无的地方,有经无而传有的地方,有材料就解释,无材料就从略,只要有可靠材料,即便经无,也会记载下来4、今本《左传》是《春秋左氏传》的省称。《春秋》《左传》二书,原本单行,晋杜预为二书作注,分经之年与传之年相附,为整齐记事,因将《左传》原文分割,按年隶属《春秋》经文之下,先经后传,合为一书,而成今本。 《左传》的成就 1、《左传》对中国史学的最大贡献是保存了大量史料。全书18万字,材料丰富,有关于当时人民起义、战争、诸侯争霸,制军制改革,著名历史人物事迹的记载以及春秋以前的史料,是研究春秋时期甚至其以前历史的重要史书。《左传》反映了这一时期的民族交往的活跃和民族融和的进程。它大致记载了华夏族和华夏以外的各族的分布以及分支的情况;记载了这些民族在军事上的冲突,政治上的交往和联系,经济、文化上的交流以及广泛的通婚,展现出春秋时期各族 2、《左传》在思想观点上,较《春秋》有很大突破。 (1)《左传》一改《春秋》的“正名”、“尊周”主旨,将周王室与诸侯国同等看待。 (2)尤其值得注意的是《左传》较集中地反映了春秋战国时期“重人事、轻鬼神”的社会思想解放运动,表明殷周以来在社会上占统治地位的天命论观念己开始动摇,作者同那些进步的思想家一样,试图用无神论的观点来解释社会历史现象。 3、《左传》关于战争的观点,给当时以及后世的影响也是深刻的。《左传》描写人物细致生动,特别善于写战争。《左传》写战争不单纯地写军事行动,而是着眼于政治、注重战争的性质,争取与国的援助、战争的政治动员与思想准备,表明作者把战争首先看作是政治问题而非单纯的军事行动问题。《左传》在历史表达上以写战争、写辞令尤其突出。 4、《左传》新创了史论,将各种形式的史论组合交织于记事之间,较之《春秋》“书”、“不书”或于一字见褒贬之类,已是大有不同。 5、全书文字生动,在文学上价值也很高。《左传》内容丰富,篇幅为《春秋》的十倍,字数多达19万字之多。记述了不少生动的历史过程和人物的活动。这是《左传》与《春秋》在详略上的差别。《左传》在编撰上对编年体有很大的发展,有集中记录一件事的本末原委的,有集中写一个人的活动经历的。这不仅丰富了编年体史书在记事、记人方面的容量,也有助于弥补事件经过、人物活动被年代割裂的不足,增强了历史表述的艺术性。《左传》作者重视交待历史事件的原委,注意记录各种历史人物的政治主张,历史见解的宗教观点,《左传》特别重视战争活动的记录,它叙

中国当代成就最大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中国当代成就最大的历史学家有哪些 历史学家也称史学家,是指以撰写历史著作为职业或对历史学的创立、发展与应用付出努力的知识分子。以下是本人为大家整理的中国当代成就最大的历史学家,仅供大家参阅。 吕思勉 吕思勉(1884.2.27—1957.10.9),字诚之,笔名驽牛、程芸、芸等。汉族,江苏常州人。中国近代历史学家、国学大师。与钱穆、陈垣、陈寅恪并称为“现代中国四大史学 家”(严耕望语)。毕生致力于历史研究和历史教育工作,先后在常州府中学堂、南通国文专修科、上海私立甲种商业学校、沈阳高等师范学校、苏州省立第一师范学校、沪江大学、光华大学等校任教,曾担任光华大学历史系主任、代校长。早年还曾在上海中华书局、上海商务印书馆任编辑。1951年入华东 师范大学历史系任教,被评为历史学一级教授。吕思勉史学代表作品有《白话本国史》《吕著中国通史》《秦汉史》《先秦史》《两晋南北朝史》《隋唐五代史》《吕思勉读史札记》《宋代文学》《先秦学术概论》《中国民族史》《中国制度史》《文字学四种》《吕思勉读史札记》等。 翦伯赞 翦伯赞(1898年4月14日-1968年12月18日),湖 南常德桃源县人。中国著名历史学家、社会活动家,著名马克思主义史学家,中国马克思主义历史科学的重要奠基人之一,杰出的教育家。翦伯赞先生早年参加过“五四运动”,北伐战争。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翦伯赞历任中央人民政府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央民族事务委员会委员、燕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大学历史学系教授兼系主任、副校长,以及

中央民族学院教授,中国科学院哲学社会科学部委员,中国史学会常务理事兼秘书长,第一届全国政协委员、第一、二、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翦伯赞是马列主义新史学“五名家”(郭沫若、范文澜、翦伯赞、吕振羽、侯外庐)之一。他治学严谨,著作宏富,为史学界所推崇和颂扬,主要著作有《历史哲学教程》《中国史纲》(第一、二卷)《中国史论集》《历史问题论丛》等,并主编了《中国史纲要》。文革中遭受迫害,1968年12月18日,中央专案组以交代“有关刘少奇的问题”为名对翦伯赞进行逼供,时年70岁的翦伯赞与夫人戴淑婉服 用安眠药自杀,以死抗争。 陈寅恪 陈寅恪(1890.7.3—1969.10.7),字鹤寿,江西修水人。中国现代集历史学家、古典文学研究家、语言学家、诗人于一身的百年难见的人物,与叶企孙、潘光旦、梅贻琦一起被列为清华大学百年历史上四大哲人,与吕思勉、陈垣、钱穆并称为“前辈史学四大家”。先后任职任教于清华大学、西南联大、广西大学、燕京大学、中山大学等。陈寅恪之父陈三立是“清末四公子”之一、著名诗人。祖父陈宝箴,曾任湖南巡抚。夫人唐筼,是台湾巡抚唐景崧的孙女。因其身出名门,而又学识过人,在清华任教时被称作“公子的公子,教授之教授”。著有《隋唐制度渊源略论稿》《唐代政治史述论稿》《元白诗笺证稿》《金明馆丛稿》《柳如是别传》《寒柳堂记梦》等。 钱穆 钱穆(1895年7月30日—1990年8月30日),字宾四,中国现代著名历史学家、思想家、教育家,中央研究院院士,故宫博物院特聘研究员。中国学术界尊之为“一代宗师”,更有学者谓其为中国最后一位士大夫、国学宗师,与吕思勉、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