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读史札记之读

读史札记之读

读史札记之读
读史札记之读

题目:读史札记之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感学院:师范学院

专业:历史学

姓名:董亚薇

学号:200940906007

2010年6月1日

目录

一、总起介绍春秋战国时期大背景下的社会状况

二、介绍孙武、孙膑、吴起的个人生平简介及经历事

1、兵家鼻祖:孙武

①孙武生平

②孙武家世及与伍子胥相识被荐

③孙武“吴宫教战美姬”

2、身残志坚的军事名家:孙膑

①孙膑生平

②孙膑辅佐田忌,助齐称霸

3、悲剧的军事名家:吴起

①吴起生平

②吴起在鲁、魏、楚三国的作为

④对吴起之死悲剧的评价

三、司马迁提出的为人处世的观点

四、注释

五、参考文献

读史札记之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有感

中国古代的春秋战国时期⑴,是中国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大变革时期,更是中国社会有奴隶制向封建制过渡的时期。此时的中国,不仅周王室形同虚设,而且各个诸侯国也大权旁落,公卿士大夫阶层纷纷登上历史舞台,出现了“三孙走鲁”⑵、“田氏代齐”⑶、“三家分晋”⑷等标志性事件。分分合合,兼国并邦,此消彼长,国中有国,诸侯争霸,乱纷纷你方唱罢我方登场,攻伐争战,无休无止。在这无边乱

世中,也为人才的涌现提供了历史舞台,出现了百家争鸣⑸

的极至繁荣的文化景象。于是,这一时期出现了代表中国古

代杰出军事指挥家思想的兵家⑹思想。其中,孙武及其后世

子孙孙膑以及吴起为兵家典范。

孙武:兵家鼻祖

孙武,字长卿,齐国乐安人,春秋末期军事家,兵家流

派代表人物。后人尊称其为孙子,孙武子,兵圣,百世兵家

之师,东方兵学鼻祖,著有《孙子兵法》⑺一书。其主要的军事主

张为“知彼知己,百战不殆”。

孙武其曾祖,祖父均为齐国名将。原姓陈氏,后定居齐国之后,

由陈氏为田氏,又因立战功,齐景公赐姓“孙”氏。公元前532年,

齐国发生“四姓之乱”⑻孙武避乱至吴,隐居潜心研究兵法,在吴

国,孙武结识历史名相伍子胥⑼。据《吴越春秋·阖庐内传》载,

载诸侯争霸中,南方新兴吴国国君阖庐为图霸业,欲攻打楚国,然

一时难选出合适将领。伍子胥与吴王论兵,曾推荐孙武曰“其通韬略,有鬼神不测之机,天地包藏之妙,自著兵法十三篇,世人莫知其能。诚得此任为将,虽天下莫能敌,何论楚哉!”伍先后七次荐孙子,吴王终请伍子胥拜请孙武出山。

在《史记》中,司马迁对孙武的具体描写并不多,仅有短短的500多字,其主要记述的内容为“吴宫教战斩美姬”⑽的故事。这则故事记述颇为生动,有张有弛,情节生动曲折,引人入胜,扣人心弦,具有极强的戏剧性,以军事名家“教战美姬”表面上看似“儿戏”,其实并非“儿戏”。在孙武对这些妇人的训练中,在嘻嘻哈哈中同样蕴藏着军事家的策略法则,这同时也从侧面体现了孙武严肃认真、不苟言笑的性格,这让人不能不佩服司马迁的笔法高明。

孙子武者,齐人也,以兵法见于吴王阖庐。阖庐曰“子之十三篇⑾,吾尽观之矣,可

以小试,勒兵乎?”对曰“可”,阖庐曰“可以试以妇人乎?”曰“可”。于是许之,出宫中美女,得百八十人。孙武身为一名军事名家,军事家的价值在于运用策略取得战争的绝对胜利,以达到保家卫国的目的。然而,吴王却“以妇人试之”,而且者百八十人均为吴王最爱,这便让整个故事有了戏剧性。但是,孙子在“勒兵”的过程中,为巩固自己的地位,达到推销自己,树立自身绝对权威,赢得名声威望的目的,是绝对如何都不能示弱的,因此他必须证明其非凡的军事才能给吴王,这也决定了他必须靠制服这些平日涂脂抹粉,弱不禁风的妇女来实现,《太史公自序》中谈及本传作传原因“非信廉仁勇不能传兵论剑,与道同符,内可以治身,外可以应变,君子比德焉。”由此看来,军事家论重的不是“传兵论剑”而是“信廉仁勇”,而孙武正是用自己的谋略及“信廉仁勇”将这出“儿戏”变为“正剧”。

首先,面对这群特殊的演练对象,孙子降低训练标准,只要求“前,则视心;左,则视左手;右,则视右手;后则视背”,这极其简单的训练方式,只要端正态度即可掌握,这正是其“仁”的体现。其次,对于这群吴王的最爱,其出以耐心,“三令五申之”,严肃军纪,强调纪律性,希望以引起重视,完城操练,这仍是其“仁”的体现。然而,二宠妃恃宠而骄,“妇人大笑”,“妇人复大笑”,没有把孙武的“三令五申”放在眼里,操练效果并不理想。于是,“即已明而不如法者,吏士之罪也”,并要斩二宠姬,这是孙武治军严谨的表现,说明他并不是像其他人一样抱着游戏的态度看待这次操练。作为一名军事名家,当然首先最重军法,按照先前约定,不守军纪则受严惩,必须按照军法从事,但是面对的却是“吴王从看台上观,见且斩爱姬,大骇”为其二人求情,“非此二人,食不甘味,愿勿斩”,孙武必须做出选择。孙武若选不斩,则不能奠定其在吴国的地位、威望与声威,即使获得重用,在以后的带兵打仗中也难以伏人心,难以指挥。于是,孙武只能毫不犹豫的选择军法。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彰显了孙武的性格、言出必行、讲诚信,“大丈夫言必信”,不因对方是吴王宠妃而有所不同,勇敢果决,这也是“勇”“信”之体现。

孙武的这场“吴官斩美姬”让吴王乃至整个吴国都认识到孙武的大公无私,不偏袒,不畏惧,这深深使人信服,更牢牢树立了孙武在吴国的地位和权威,这同时也就实现了孙武演练的目的。“将在军,君命有所不受”确保了孙武可以更好的贯彻自己的用兵理念而不受君主所限,确保自己的胜利。另外,吴王因宠妃被斩而无心观看操练,孙武适时的指出批评:“王徒好其言,不能用其实”,使吴王认识到自己的错误,从而重用孙武,最终实现了国家富强。“于是,阖庐知孙子能用兵,奉以为将。西破强楚,入郢,北威齐晋,显名诸侯,孙子于有力焉。”而这一切都与孙子当初“吴宫教战”分不开。

对于孙武这样一位伟大的军事家,司马迁没有写具体的作战实例,因其兵法已广布于

世,毋庸赘述。而《孙子吴起列传》末尾,太史公曰:“世有多,故弗论”,其选择这样一个貌似“儿戏”的故事来表现孙武一丝不苟,全神贯注的态度,更让我们看到了孙武的“仁勇廉信”和军事智慧。

孙膑:身残志坚的军事名家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战国著名军事家和军事理

论家。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鬼谷子学习《孙子兵法》,

显示了其惊人的军事才能,著有《孙膑兵法》⑿一书。

据《史记》记载:“膑生阿鄄之间,膑亦孙武之后世

子孙也”,因曾受膑刑(去掉膝盖骨),故世人称之为孙

膑。孙膑主要活动于齐威王、齐宣王在位期间。而《史

记》亦记载了孙膑早年的事迹,“膑尝与庞涓⒀俱学兵

法,”青年时曾共学兵法于鬼谷子门下。庞涓,战国时期

魏国人,主要活动于魏惠王在位期间,是战国中期魏国的主要将领。庞涓早于孙膑出师,后至魏国任将军。因嫉妒孙膑的才能,将其诱至魏国,因“恐其贤于己”对孙膑加以迫害“以法刑断其两足而黥之”,想以此使孙膑湮没于众,不被君王发现以重用。司马迁用简短的语句,简单扼要的简述孙膑与庞涓之间的恩怨,为“马陵之战”齐大胜作下铺垫。后来孙膑借助齐使的力量,秘密逃至齐国,成为齐国统治集团的智囊人物。

孙膑至齐后,得到了齐国大将田忌的赏识和礼待,成为田忌的谋士。在田忌赛马这一历史典故中,他便充分显示了其卓越的军事智慧。孙膑献计于田忌:“以君之下驷与彼上驷,取君上驷与彼中驷,取君中驷与彼下驷”之计,使田忌在赛马中获胜得以千金。这更加加深了田忌对孙膑的钦佩,于是引荐齐王。而在齐国,孙膑一生的功绩主要是辅佐田忌,在桂陵、马陵两次大战中大败魏国,创造了“围魏救赵”⒁与“减灶诱敌”⒂两种战法的范例,为齐的霸业奠定基础。从此,魏国一蹶不振,“诸侯东而朝齐”,孙膑也因此名扬天下。

后魏国攻打赵国,赵向齐求救,这时孙膑便充分施展其深厚的军事才能。他主张率齐国军包围魏国国都大梁,以使魏军弃赵而回国救魏,从而一举解救赵国之围又坐收魏国自行挫败之效,此乃中国军事史上著名的“围魏救赵”。毛泽东曾评孙膑说:“围魏救赵,因败魏军,千古高手。”其后十三年⒃,魏赵又联合攻韩,韩起兵迎之并向齐求救,孙膑则再次献计于田忌曰:“彼三晋之兵,素悍勇而轻齐,齐号为怯,善战者因势而利导之。立法云,百里而趣利者,蹶为上将军。五十里而趣利者⒄,军半至。”利用魏军急躁冒进的特点,献诱敌轻进的减灶之计,是孙膑军事智慧的又一次体现。于是命全军后撤,第一天建十万灶,第二天

即为五万灶,第三天则减为三万灶,使庞涓见齐军军灶锐减,而产生错觉,认为“齐军胆怯,如吾地三日,士卒亡者过半矣。”于是,大意轻敌,只以轻车锐骑兼程进攻齐军。最终于马陵中齐军埋伏万箭齐发而大败,庞涓也羞愧自杀。至此,魏国遭受沉重打击,再也无力争霸。而孙膑也最终使报“膑脚之仇”,其军事才能更加得到肯定而名留千古。

司马迁通过桂陵之战⒅,马陵之战⒆将孙膑的军事才能描述的淋漓尽致,更表现出了一代军事名家身残志坚的不屈精神。

吴起:悲剧的军事名家

吴起,战国时期卫国人,战国前期著名军事家,改革家。著有

《吴起兵法》⒇一书,其著重军事理论研究,造诣颇深。

吴起是继孙子之后,既善于用兵又具有高深的军事理论的

第一人。历史上吴起作为军事家与孙武齐名,后世论兵莫不称

“孙吴”;作为政治家、改革家,他与商鞅齐名。吴起一生在

鲁、魏、楚三国出将入相,显示了卓越的军事才能,对后世用

兵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同时,他治军严明,能与士卒同甘共苦,

深得部众之心。然而,吴起“杀妻求将”及改投三国的行为,却一直

为后人所不耻。

《史记》中司马迁对吴起从其出于卫国后至鲁,杀妻以求将,到其亡

走魏,再到楚地以改革记述的较为详细。吴起虽三易国君,但其在鲁、

魏、楚的作为仍显露出他出色的谋略才能。他在鲁国先不说杀妻以博

取国君信任这一不让人赞同的观点,单看其军事作为,他治军严于己

而宽于人,用兵如神,齐人来攻,大败之。后事魏文侯,魏相李悝对

其赞曰:“其用兵司马穰苴(21)不能过也”,于是拜为将军。这一时期的吴起得到魏文侯的重用,他“曾与诸侯大战七十六,全胜六十四”“辟土四面,拓地千里”,使魏国成为战国初期强大的诸侯国。然而魏文侯死后,武侯偏信谗言,吴起不得重用,不得不弃魏投楚。在楚国,吴起精于领兵打仗,治军建军乃至治理国家的才能得以充分展示。在楚悼王的支持下,吴起严明法令,修明政治,整顿财政,惩罚贪官贵族,厚待战斗之士,加强军事训练及战争物质储备,选拔有真才实能的人加以任用。这些大刀阔斧的改革,使楚国很快称霸诸侯,成为富国强兵之邦。于是,楚国“南平百越,北平陈蔡,却三晋,西伐秦,诸侯患楚之强”。由吴起在此三国不论是领兵作战或者是政治改革都可以看出其确实是能够出相入将的卓越人才。

然而,太史公在《孙子吴起列传》中,对于吴起之死的评价为“吴起说武侯以形势不如德,然行之于楚,以刻暴少恩亡其身躯,悲夫!”然细读之,却觉得吴起之死并非其“刻暴少恩”,更确切地说,他的死应该与当时的社会环境有所关联,吴起之死也算是特定时代下的一个悲剧。

齐鲁相争,吴起率军败齐,立下大功,却引起群臣妒忌,在鲁君面前中伤其“事亲不孝,为人寡情残暴”,并且打败齐国,必然会引起其他诸侯国的不安,会使他们联合以对鲁,说吴起非但无功而且有罪。这些谣言却被鲁君听信,辞退吴起。在这种同僚中伤,国君不信任的险恶环境下,他只能离开鲁国。吴起投奔魏国后,虽得魏文侯信任,予以重用,但好景不长,文侯死后,魏武侯即位,对其信任程度大大下降。武侯曾乘船视察西河,得意忘形之际,感叹道“美哉乎山河之固,此魏国之宝也!”吴起当时身处西河太守之位,他以三苗氏、夏桀、商纣不修德行、不讲信义、不施仁政以至亡国的例子来提醒武侯,告诉其“魏国之宝,哉德不在险。若君不修德,舟中之人尽为敌国也。”(22)魏武侯虽表面称是,但内心仍有所不满,于是吴起虽尽心尽力为魏,却也只是被利用而未被重用,职不过西河守。后来,平庸无能的公叔靠裙带关系当上丞相,却害怕吴起才能威胁自己的地位,费劲心机想除去吴起以消心头之患,于是便进言魏武侯下嫁公主以试吴起之忠心,从而加深武侯对吴起的怀疑。在当时那种奴隶主君主专制统治之下,为避免遭受杀身之祸,吴起只得离开魏国,投奔楚国。然而,仓皇离开魏的吴起在楚国却受到楚悼王的热烈欢迎,并一步登上其在魏国二十余年求之不得的相国之位,于是他便雄才大展。“明法审令,捐不急之官,废公族疏远者,以抚养战斗之士,要在强兵,破驰说之言纵横(23)者”,改革变法以强国。但是,在阶级社会,作为上层阶级的楚国贵族在改革中被严重触犯了他们的既得利益,于是引起了以封建大贵族为首的保守势力的憎恨,欲置吴起于死地。当楚悼王一死,未等楚王入殓,便“乱箭以射之”,然吴起欲使作乱者有所顾忌,而“走之王尸而伏之”,若射我必中王,中王,则自然暴露他们是反叛之人。但是,吴起最终还是被乱箭射死,车裂而分尸。吴起最终的结局,也与战国时期楚国险恶的环境有关,作为战国初期军事名家,其一生终是以悲剧收场。

吴起一生的悲剧,不在于其三易其主,亦不在于其对功名利益的追求,正所谓“良臣择主而待,良禽择木而栖”,其一生对军事理论的执着追求,对功名的向往,也是当时特定环境所造成的。险恶的社会环境,抗争奋斗的一生,只能说明是人才的悲剧,更是时代的悲剧。

《史记》中,太史公对孙武,孙膑,吴起的兵法及军事地位并没有过多的言论,只是评论了他们生平行事所涉及到的情况。然而却指出来“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来评论三人,同时也起到了警醒后人的作用。能做的人未必能说,能说的人未必能做,正如

孙武吴宫教战,能够有信心、有能力训练好一百八十名美姬,却没有告诉吴王会斩杀美姬。又如孙膑,一生助齐称霸,计杀庞涓,军事行动英明,却预见不到自己会遭受膑刑的灾难,此乃“能行之人未必能说”之例。而吴起作为特定时代悲剧人才的代表,懂得告诉武侯国家之固在于对待人民施以恩德而非地势之险要,但在那个时代,在楚国进行改革却锋芒毕露,措施过于严厉,从而使大贵族对其产生怨恨,导致自身悲剧,这便是“能言之者未必能行”之例。《史记》中,司马迁用其敏锐的文学才能穿越千年,告诉了我们为人处世的正确之道。

读《史记-孙子吴起列传》,感受颇多,不但认识来孙武、孙膑、吴起三位中国古代历史上伟大的军事家、政治家,同时也懂得了时代造就人才,同样也会造成人才之悲剧,环境对人成长的重要性。另外“能行之者未必能言,能言之者未必能行”的处世道理对我们今后的学习、生活必将有重大作用,使我们受益匪浅。而《史记》这一伟大历史巨著,必将超越千年,名垂千古,其不愧为中国古代历史文学宝库中璀璨的明星!

注释:

(1)、春秋战国:奴隶社会的瓦解时期,也是封建社会的形成时期。历史上的东周分为春秋和战国两个时期。春秋时期(前770——前476),战国时期(前475——前221秦统一全国)。(2)、三孙走鲁:初秋末期,鲁国出现了孟孙氏、叔孙氏、季孙氏三家新兴地主贵族,后其三家势力不断增强,掌握鲁国政权,将鲁昭公逼走,逃至齐国,史称“三孙走鲁”。(3)、田氏代齐:春秋后期,齐国以田氏为首德新兴势力与以国君为首的旧势力斗争逐渐激化,公元前484年,齐景公死,田乞发动政变,自立为相,专齐政,自此军政大权落入田氏之手。田乞死,其子田常执政,后田常发动政变,杀齐简公及一些强宗贵族,完全掌握齐政权,公元前391年,田和废齐康王自立为王。公元前386年,田和被周王封为诸侯,仍用齐国国号,史称“田氏代齐”。

(4)、三家分晋:春秋中期,晋国公室日弱,卿大夫渐强,晋国政权被新兴势力代表韩、赵、魏、智、范、中行氏“六卿”控制。在同旧势力斗争的同时,六卿内部展开了激烈的斗争。公元前493年,范氏、中行氏与郑、齐、鲁、魏联合攻打韩赵魏。赵鞅得到人民支持,韩赵魏三家最终消灭范氏和中行氏。公元前403年,韩赵魏三家派使者朝见周天子,周天子正式

承认三家为诸侯。公元前377年,三家分晋,三分其地,史称“三家分晋”。

(5)百家争鸣:指春秋战国时期知识分子中不同学派的涌现及格流派争芳斗艳的局面。《汉书·艺文志》将战国主要思想流派分为十家——儒、墨、道、法、阴阳、名、纵横、杂、兵、小说。西汉人刘歆在《七略·诸子略》中,将小说家去掉,称“九流”。

(6)、兵家:指从事军事的智谋有识之士,总结军事方面的经验教训,研究制胜的规律,这一类学者,古称之为兵家。

(7)、《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吴孙子兵法》《孙子兵书》等,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中的璀璨瑰宝,是中国优秀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三大兵书之一,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作者为齐国人孙武。

(8)、四姓之乱:公元前532年,齐国新兴贵族田氏、鲍氏联合打败旧贵族栾氏、高氏,栾氏、高氏逃往鲁国,田氏掌管齐国大权。后田氏的胜利及官位遭鲍氏、栾氏、高氏嫉妒,三家联合对付田氏,齐国再次爆发内乱,史称“四姓之乱”。

(9)、伍子胥:春秋末吴国大夫,军事家,谋略家,名员,字子胥,春秋时期楚国人。其父兄为楚平王所杀,其逃至吴国。最终覆灭楚国,鞭尸楚平王,报杀亲之仇。

(10)、吴宫教战斩美姬:公元前512年,吴王阖庐读孙子兵法十三篇后,为试探孙子的军事才能,让孙武为其练兵,让孙武以妇女试之。于是出宫中美女180名。孙武严肃军纪,但美女恃宠而骄,不守军纪,操练效果很差。孙武便坚决斩杀两名吴王宠姬,以儆效尤。此后操练,所有动作操练符合标准,史称“吴宫教战斩美姬”。

(11)、《正义》,七録云,孙子兵法三卷,案十三篇为上卷,又有中下二卷。

(12)、《孙膑兵法》:又名《齐孙子》中国古典军事巨著,具有极高的军事价值。《汉书·艺文志》称《齐孙子》八十九篇,图卷四。其作者魏战国时期齐国人孙膑。

(13)、《索隐》,膑,频忍反。庞,皮江反。涓,古玄反。

(14)、围魏救赵:古代三十六计之一。公元前354年,魏国出军伐赵,赵向齐求救。齐采取孙膑之计,以齐军进攻魏国国都大梁,魏国主力远征国都空虚,军队疲于回师救国,遭齐军埋伏大败,解除赵国危急,史称“围魏救赵”。

(15)、减灶之计:同为军事上著名的三十六计之一。公元前342年,魏国和找过联合攻韩,韩向齐求救。孙膑献计,利用魏军急躁冒进的特点,诱敌深入,令齐军后撤。第一天建十万灶,第二天减少为五万灶,第三天则为三万灶,使魏军见齐军军灶锐减,产生错觉,以轻军锐骑兼程进攻齐军,最终中计大败,此乃减灶之计。

(16)《索隐》,王劭【按】:纪年云:“梁惠王十七年,齐田忌败梁于桂陵,至二十七年十二

月,齐田盼败梁于马陵”,计相去无十三年。

(17)、《解集》魏武帝曰:蹶,犹挫也。

《索隐》蹶,音巨月反。刘氏云,蹶犹毙也。

(18)、桂陵之战:梁惠王十七年,魏国以庞涓魏将军率军伐赵,兵围邯郸,赵向齐求救。齐以田忌为将,孙膑为军师,率军救赵。田忌采取孙膑“围魏救赵”之计,以主力埋伏于桂陵。当魏军回师救国时,至桂陵遭齐军痛击,全军几乎覆灭,这便是史上著名的“桂陵之战”。(19)、马陵之战:公元前342年,魏国联合赵国攻打韩国,韩遂向齐求救,齐威王采取孙膑“深结韩之亲而晚承魏之弊”的建议,出兵救韩。孙膑依然采取“围魏救赵”之计,兵锋直逼大梁。魏国鉴于桂陵之战的教训,遂撤韩国之围。孙膑为调动敌人,创造战机,引兵东撤。其采取减灶之计,造成齐军大量逃亡的假象,诱敌深入。魏军中计,以轻骑精锐追至马陵,遭齐军主力伏击,魏军大败,庞涓自杀,太子申被俘,此乃“马陵之战”。

(20)、《吴起兵法》:《吴起兵法》时吴起任西河守期间,根据多年作战经验所著。这是一部在我国军事史上与《孙子兵法》并列的古代军事著作。据《汉书·艺文志》载,《吴起兵法》有四十八篇,大部分已经流失,仅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变化》、《励士》六篇。

(21)司马穰苴:春秋时期齐国人,本姓田,著名军事家。曾率齐军击退晋、燕入侵之军,因功被封为大司马,世称“司马穰苴”。后因齐景公听信谗言,被罢黜,抑郁而终。其军事思想影响巨大,司马迁赞曰“闳廓深远,虽三代征伐,未能竟其义。”

(22)、《集解》,杨子法言曰“美哉言乎!使起之用兵每若斯,则太公何以加诸。”(23)、纵横:战国时期,齐、楚、燕、韩、赵、魏形成南北关系的纵线联合,用以抵抗秦国叫合纵;六国分别与秦形成的东西关系的联盟叫连横,合称纵横。

参考文献:

1、《史记》

史记是我国著名史学家司马迁撰写的一部纪传体史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原名为《太史公记》。该书是中国古代最著名的古典典籍之一,其编写

宗旨是“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成一家之言。”记载了上自上古传说中的黄帝时代,下至汉武帝元狩元年共3000多年的历史。与后来的《汉书》《后汉书》《三国志》合称“前四史”。史记包括十二本纪(记述历代帝王的政绩),三十世家(记诸侯国和汉代诸侯、勋贵兴亡),七十列传(记重要人物的言行事迹、主要叙述人臣),十表(大事年表),八书。本文为七十列传之一,史记卷六十五,地五篇。

2、《吴越春秋》之《阖庐内传》

《吴越春秋》为东汉赵晔撰,一部记述春秋时期吴、越两国的史实为主的史学巨著。

3、《史记·太史公自序》

司马迁为史记一书做的序文,最后一篇,也是司马迁的自传。全序三部分,第一部分叙述司马氏的世系及其父司马谈的论六家要旨。第二部分叙述司马迁自己的经历及做《史记》原因。第三部分对《史记》中每一篇做了非常简要的介绍。

4、《吴起兵法》图国,第一

5、史记三家注

《史记集解》刘宋,裴骃注

《史记索隐》唐,司马贞注

《史记正义》唐,张守节注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阅读点滴体会

授人以鱼,不如授之以渔——语文阅读点滴体会 发表时间:2012-12-11T09:34:18.810Z 来源:《教育创新学刊》2012年12期供稿作者:任晓辉 [导读] 总之,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指导。 任晓辉河北省平山县岗南中学 在“升学率”的重压之下,语文教师陷入了重教不重学的怪圈。为应付考试,不得不把学生变成“教参的翻版”,变成“长脚的书橱”。然而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向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教育应较少致力于传递和储存知识,而应更努力寻求获得知识的方法。看来教师的作用已不仅仅只是“传递、授业、解惑”而更应加强学法的指导。语文教学是基础教学,强调“学法”指导,重新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必将给令人窒息的现状带来很大的改观。下面本人仅就阅读方面列举几种较为可行的阅读方法。 一、框架阅读法 这是一种着眼于文章整体的阅读方法。根据某一类文体的内容特点和规律性,经过分析和归纳,形成一个个结构“框架”。在学习有关方面的内容时,便可按已有的“框架”去归纳和对比,迅速找到相应的内容,更好地把握记忆。如学习议论文《谈骨气》等即可采用此法。论文具有论点、论据、论证三要素,那么这三个要素就可以构成议论文的阅读框架。按这一框架,我们在读以上几篇文章时,就要看它们提出了什么样的论点,怎样提出来的,用了哪些内容作论据,是怎样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也就是使用什么样的论证方法。边读边考虑框架中所涉及到的内容,读完以后就会对这一类文体的内容和特点掌握得更清楚全面。当然,框架阅读法的关键在于制定出适合的“框架”。而且该“框架”要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广泛的适用性。一般教科书的知识体系,如记叙文的六要素,小说的三要素,就是现成的框架。具体的阅读依靠框架的引导,而框架又不断受具体阅读内容的补充、丰富和完善,这样便能使阅读既多快好省,又不失其灵活性。从而掌握的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越来越条理化,越来越巩固。 二、逆向阅读法 “逆向”是与“一般”“习惯”相悖的。即阅读时不按常规先阅读文章内容,而是看到文章标题或文章论点时,先考虑这样的标题,这样的论点让我自己来写该如何写。 如在阅读《中国人失掉自信力了吗》一文之前。同学们先围绕“在当今的社会中国人是否失掉了自信力”的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激发学生从两个方面来讨论这一问题,一部分人可能说不会失去自信力,一部分人也会给予反驳。在大量的个人观点发表后,教师给予适当的引导,让学生明白是否失去自信力,要考虑评价的范围,然后再引导学生去阅读课文,审查作者的论证思路,发现作者是从对方论证不严密的角度来层层驳斥“中国人失掉自信力”的观点。与刚才同学们自己的想法比较,其差别是明显的。这样的阅读对文章的理解会更深刻,留下的印象也更强烈。综上所述,我们可以归纳出逆向阅读法一般遵循的顺序是:问题──思考──求证──对照──彻底理解。同时也可以看出,这种阅读方法的核心是独立思考,只有强调善于独立思考,充分调动思维的积极性,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三、比较阅读法 “有比较才有鉴别”在阅读过程中对有关内容不断进行比较、对照和鉴别,既可以开阔眼界、活跃思想,使认识更加充分、深刻,又可以看到差别,发现矛盾,把握特点,提高鉴赏力。具体有同中求异比较法和异中求同比较法。 (一)同中求异比较法 在看似相同的内容中,仔细寻找细微差别,往往会有不到的收获。如在学习《孔乙己》一文时,大家注意到:写孔乙己到酒店喝酒受人嘲笑、奚落后,同样表现孔乙己死爱面子,自欺欺人的情景,在文中前后两处的描写却极不相同。 A、孔乙己睁大眼睛说:“你怎么这样凭空污人清白……”“什么清白?我前天亲眼见你偷了何家的书,吊着打。”孔乙己便涨红了脸,额上青筋条条绽出,争辩道:“窃书……” B、“取笑?要是不偷,怎会打断腿?”孔乙己低声说道,“跌断,跌,跌……”他的眼色,很像恳求掌柜,不要再提。 A处虽不可辩却硬要辩故意混淆“偷”“窃”的概念,迂腐可笑、自欺欺人。B处无法辩而不得辩。虽已写服辩但还是遭闷打,无可奈何,只能自欺欺人,谎称“跌断”。如果说A处的“自欺欺人”还能为孔乙己争回一点所谓“读书人的清高”的话,那么B处的“自欺欺人”已完全陷一种弱者的可怜的“哀求”。A到B处的变化,正显示了孔乙己从窘迫到穷途末路的生活轨迹,透露出悲剧的色彩。 (二)异中求同比较法 所谓异中求同就是从个别中寻找一般,在个性中寻找共性。如对《故乡》中闰土人物形象的分析,除了可以通过少年闰土和中年闰土的前后变化来分析,还可结合其它的人物加以比较来分析:如本文中的杨二嫂、《祝福》中的祥林嫂、《阿Q正传》中的阿Q。这些人,尽管他们所处时代不同、地域不同、身份各异,但他们都是旧社会下层人民群众的形象,他们同样热爱生活向往自由,但又同样愚昧麻木,最终被封建制度无声无息地吞噬,却又对自己的命运百思不得其解。找到这些共同特点,我们就会对鲁迅以“改造国民性的思想出发”揭示痛苦,引起疗救的注意和“哀其不幸,怒其不争”的写作动机有新的认识。 阅读方法的列举已此已告一段落,但还必须指出的是阅读的方法总是常规的,关键的不是法的知道于否,也不是对法本身的理解于否,而是在学生运用“得法”于否。同一方法同一老师相授,学生或得法或不得法,悟的能力,过程各不相同,不能悟者,授之以渔,又有何用?故此从“知法”→“得法”其路漫漫,教师要在整个过程中自始自终强调学生的自主参与。唯其如此才能真正实现从“学会”到“会学”的飞跃。 朗读教学的组织要有助于学生对文章的理解,读中有训练。教师当好导练角色,让学生以饱满的激情,在读中理解词句,训练他们的遣词造句能力;在读中掌握文章结构,训练他们理清文章层次的能力;在读中生疑,训练他们的创造能力;在读中领悟课文所表达的情感,训练他们知情、入情、抒情的能力;在读中理解课文中心,训练他们的总结归纳能力。 总之,朗读是阅读教学的一种重要形式,教师要精心设计,科学指导。让学生在放声朗读中张扬青春,放飞思绪,培养语感,解读文章,兴高采烈,神采飞扬。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实例

班,接待了来自全世界134个国家和地区的3726位官员。金院长特别提到了2010年6月举办的“莫桑比克部级官员经济特区研修班”:“莫桑比克是非洲一个重要国家。新政府开始执政后,把26位政府高级官员派过来参加研修班。商务部陈德铭部长给研修班定下了原则:量身定做,真正教给他们需要的东西。” 在研修班期间,中国商务部部长陈德铭亲自为莫桑比克朋友介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与实践。除此之外,国际商务官员研修学院还组织他们到澳门、深圳参观访问,不但与当地的官员进行会谈,还参观了很多成功的企业,对中国有了更多的了解。在研修班结业式上,莫桑比克内政部副部长若热曼德拉若热·曼德拉说,“上个世纪我们学习中国争取民族独立解放的经验,现在学习中国发展经济的经验。我们在研讨中获得了许多经验和信息,可以说…不虚此行?。” 中国的援外培训项目得到了许多机构和企业的大力支持。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澳门)常设秘书处秘书长常和喜先生说:“中国—葡语国家经贸合作论坛成立于2003年。自其在澳门创立以来,我们根据经贸合作行动纲领确定的合作领域全面开展工作,不断加强论坛在中国和葡语国家之间经贸关系中的服务平台的作用,并且十分重视人力资源领域的合作。近7年来,超过2100名葡语国家的官员和技术人员应邀参加了中方举办的200多项人力资源领域的研修或培训活动。这表明2006年中葡论坛第二次部长级会议确定的到2009年年底培训900人的目标已经提前并超额完成。” 据常和喜先生的介绍,研修和培训的内容涉及自由贸易区、汉语和葡语教学、商业、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旅游业、艾滋病防疗、广播电视技术、交通运输、基础设施建设和金融领域等等。通过这些活动,达到了深化了解、信息共享、促进合作、互补双赢、共同发展的目标。 湖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是一家成立于1998年的国有企业。自2008年开始承办援外培训项目。最近三年来,培训了亚非欧36个发展中国家的124名学员。湖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杨孚初先生认为,援外工作是企业应该履行的社会责任,把企业的文化与人类的文明结合起来,为人类的和平与共同发展,为构建和谐社会承担应有的责任。 杨孚初说:“援外工作应该是我们这样的大型企业的一个很重要的社会责任。中国企业应该承担帮助发展中国家的责任,应该以培训为基础,通过项目载体,把技术交流、物资援助和我们的管理经验捆绑以后输送到受援国,在更高层次上,提高工作效率,提高受援国独立发展的能力和水平,让受援国的老百姓尽快解决温饱问题并走上富裕的道路。” 今年6月至8月,湖南农业集团有限公司承办了葡语国家粮油作物及灌溉技术综合利用培训班,来自安哥拉、东帝汶、佛得角、几内亚比绍和莫桑比克的24位学员参加了培训。来自几内亚比绍农业部官员保罗先生说:“我

2020年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授之以渔摆脱依赖范文

授之以渔摆脱依赖 -------------------------------------------------------------------------------- 人活世上,总有自己的追求。总有自己的理想,想做大事业,想登上顶峰。然而,人性的深处,总有那么一丝慵懒。明知守株待不来兔,却总想天上掉馅饼。于是,长辈怜悯后辈奋斗不易者,总是千方百计给自己的后辈开辟前路,寻求捷径,殊不知,捷径尽头,总有一头猛虎,要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捷径易走,人生难求,滚滚红尘之间。许多人摆脱了对上辈的依赖,不懈地摸爬打滚,努力接近人生的巅峰。他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和汗水,却阅尽了世间沧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他们走过了崎岖艰险的人生之路,却览遍了大好河山,鸟语花香。一路的美好,皆尽收眼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在告诫为师者。引导学生前行时,要点到即止,指示一条明路,却要学生独自前行和摸索。最后得到属于自己的成果。为师者如此,为人父母者又何尝不是此道?母鹰总是毫不留情地将小鹰抛出巢外,老虎在年幼时便要惨遭父母遗弃。引到适宜处即放手。这是大爱,是情至深处似无情的大智慧。 倘若为人父母者毫无原则的溺爱,为子女亲手铺平开道。规划人生,子女一直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又怎能一展翅膀,搏击社会的风风雨雨,领略世道的苦辣酸甜?倘若为师者一路带领学生前行,帮助学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学生又怎能独立思考。独立去解决困难,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创新之路? 更甚者,就如那古代故事所说的饭来张口的儿子,母亲出远门前做一张饼挂在儿子的脖子上,儿子不会做饭,甚至不会用手举起饼来吃,只会啃到嘴边的食物,最后落得了个凄惨死去的下场。活在父母庇佑下的子女,倘若有一天,父母离去,无非就是坐吃山空,败光家业,落了个穷困潦倒干干净净。这并非耸人听闻,而确确实实是许多富二代的最终结局。一直走在老师的老路上的学生,最终不过是师长的一个复制品。没有自己的成就,那就只能活在老师的阴影下碌碌无为了。 捷径易走,而代价如此惨重,不如自己动手,求一场丰衣足食的人生。与其将后辈护在身后,亲历亲为地为他们开辟前路,不如放手,远观他们披荆斩棘,并在山穷水尽时给予明示。与其守着父母的丰厚家产,不如自己另立门户。享受一场属于自己的成功。比尔盖茨早早就散了自己的万贯家财,而儿女们无一垂涎这唾手可得的财富。都已

“授之以渔”的教育

“授之以渔”的教育 ——40中习题讲评课的解析 中学历史诸子百家茹立霞 习题是对教师教、学生学的效果的一个检验,也是落实学生各项素质的一个“阵地”。长期以来,习题讲评课一直未被我们所重视,主要问题表现在仅仅是流于订正答案,适当做一些解释。如果是这样的一种方式,并不能真正让学生学会思考问题。即使是教师的解释,因为是来源于教师自身的理解,而非是学生自己感悟出的,所以一旦面临新材料新设问时,学生会表现得很茫然,不知如何作答,而我们也不可能将所有的试题都进行充分的练习,所以我们就要教给学生“举一反三”的方法,即授学生于“渔”。只有这样才能使学生触类旁通,掌握解题技巧和规律,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解放”了老师,关于这一点,40中赵慈老师给我们上了一节很好的示范课,从中受益匪浅。 习题讲评第一单元《人民解放战争的胜利》,其中在讲到一则“图片材料题”时,(该题主要考查国共关系,共设有三小问)赵老师先引导学生回忆“整个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国共关系经历的变化?”(1924——1927合作;1927——1937分裂;1937——1945合作;1946——1949分裂)变化的结果?从中得出怎样的启示?这时全班同学共同复习有关内容,(结合初二上册已学内容)形成知识的小体系;再指导学生针对试题中问题提取中心语,与刚才的小体系中有关知识进行“对号入座”,得出结论。这一过程中赵老师不仅教给了学生思考问题的方法(回归课本,寻找本源→审题,确定解题突破口→规范答题思路和语言)同时也渗透了分析问题的方法。(首先要审清问题,抓问题或材料中的“中心语”,弄清问题的指向;其次要多角度、辩证的去分析);最后赵老师和学生们还一起总结了图片材料题的解题方法和技巧,将实践又上升到理论高度,总结了一系列规律性的东西,让学生记住。 学生是否掌握了这个方法了呢?接下来赵老师又出示了一则图片材料题,让学生试着用刚才总结的方法去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同学们都能很好的完成,由此可见学生对这一类题都能很好的掌握了。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与渔。鱼看中的是眼前的既得利益,而我们作

“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与“授人以渔” ——新课标下高中文言文“教与学”探讨 张阿春 福建省漳州市长泰一中(363000) “授人以鱼”亦或“授人以渔”?作为教师,我们深感责任重大,既想让我们的学生知识丰富,又想让我们的学生能力超强,如果能够鱼和熊掌兼而有之,那是我们教学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在实际教学中往往出现“填鸭式”、“满堂灌”,吃力不讨好,还备受他人的批评。为什么?“授人以鱼”而非“授人以渔”也!众所周知,再多的鱼总有吃光的一天,而拥有打鱼的方法却可以源远流长,解决生计问题,所谓“渔”者,是也。同样的道理,作为一名高中生,学习方法是否掌握即是学习能力高低的体现,也体现出作为高中生的素养。 下面,我就高中文言教学中某些问题,特别是学生学习难方面提出一点自己的看法,以求探索新课标下学生学习文言文的方法。 1解读《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与现实实践教学中的矛盾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中对高中生学习能力方面有这样的一段陈述:高中学生身心发展渐趋成熟,已具有一定的阅读表达能力和知识文化积累,促进他们探究能力的发展应成为高中语文课程的重要任务;重点关注学生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增强探究意识和兴趣,学习探究的方法,使语文学习的过程成为积极主动探索未知领域的过程。 这就说明高中语文学习不但在知识文化积累上要深、广、博,学习方法上更要掌握探究式的学习方法。而在现行中学语文教学过程(特别是初中教学)中,我们更注重学生的感性领悟,而淡化了语文语法教学,或者有要求(作为选学的内容出现)但不列入考试范围。这就导致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因为应试教学的需要,绝大多数的教师为了争取更有实效的教学,取得更为理想的成绩(从初中学生入学

高三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为题的议论文700字

高三以‘’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为题 的议论文700字 中国有句古话叫“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说的是传授给人既有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道理其实很简单,鱼是目的,钓鱼是手段,一条鱼能解一时之饥,却不能解长久之饥,如果想永远有鱼吃,那就要学会钓鱼的方法. 一个小孩,有人会叫他神童,但有人却说他自作聪明.一天,小孩来到河边,看到一个老翁在细柳下垂钓,在老翁的鱼箩里已经是满满的一箩,小孩很是喜欢,老翁看见小孩也很喜爱,决定将这箩鱼送给小孩,可是让我们想不到的是:小孩不要这箩鱼,那么你知道小孩对老 翁说了什么吗?他对老翁说:”把你的鱼竿送我吧!”. 古语曰:“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当我看到这一论题,就记起一次无意中翻阅了语文教师的《黄冈中考精典》,读 过这样一篇文章:中央电视台少儿节目里播出鞠萍姐姐和几个小朋友 唱的一首新儿歌,鞠萍姐姐唱道:“大雁为什么飞成一条线?”孩子们 争先恐后地回答:“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们怕回家迷路!”我惊讶极了:孩子们的想象力是多么的丰富奇妙呀!然而鞠萍姐姐唱道:“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我突然感到:一颗想象力的春芽被理性的成人 无情的扼杀了!鞠萍姐姐和孩子们仍在一问一答的唱着:“小猫咪为什么总爱舔爪子?”“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没有抓到老鼠害羞 了.”“气球为什么飞上天?我知道我知道,因为它要抓小鸟.”“为什 么吃饭的时候不能把书看?”“我知道!我知道!因为会把书儿一起吃掉了.”我一面惊讶孩子的奇特想象力,一面感慨着鞠萍姐姐每次都用同 样温柔的话语否定孩子们的回答:“回答得不好!回答的不妙!” 据说西方国家的学校在教育孩子时,总是想方设法发掘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而我国的教育则更多地要求学生循规蹈矩,进行理性的冷 静思考,以至学生常常在“正确答案”面前如履薄冰,举步维艰,生怕不小心便被老师斥为“回答的不好!回答得不妙!学习态度呆板,枯燥,学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

授之以鱼,教之以渔 引子(先听一个故事): 很久以前,有一个穷人,日子过得相当的困难,甚至很多时候只有向别人乞讨才可以过活。他附近住着一个善良的渔夫。 一天,穷人见渔夫捕获了很多鱼,已经很久没吃肉的穷人就向渔夫乞讨鱼。善良的渔夫很慷慨地给了他足够吃一天的鱼。当穷人吃到鱼肉时,他觉得鱼真是太美味了。一连几天,穷人对美味的鱼都念念不忘。终于,他为了再次吃到鱼,忍不住再向渔夫乞讨。这次渔夫还是满足了他的要求,而且还对他说:“想吃的时候,还可以再来。”穷人非常感激地离开了渔夫的家。在回家的路上,穷人想起渔夫的话,心想:话虽如此,但自己怎么好意思老向人家要呢?那怎么才可以不乞讨也能吃到鱼呢?我自己又不会捕鱼,要不……哦,是啦!我为什么不向渔夫学捕鱼呢?想到这里,穷人高兴地往渔夫家跑去。渔夫一看穷人又回来了,可手上还拿着刚才给的鱼,不禁有点疑惑了。于是就问:“你还有什么事吗?是不是鱼不够吃?”“不,不是。我回来是想拜师的,你教我捕鱼吧!我不能老向您要的,如果我学会了,就可以自己捕鱼吃了。”穷人非常诚恳地说。渔夫看到他那真诚的目光,心想:是啊,与其给他鱼,不如教他捕鱼的方法,这样不是更能帮助他吗?我又何乐而不为呢?于是,渔夫很爽快地答应了穷人。 在渔夫认真的教导下,加上穷人自己的努力,他很快就学会了捕鱼。在他第一次捕获到鱼时,为了报答善良的渔夫,他把鱼全都送给了渔夫。 此后,穷人凭着勤劳和不怕吃苦的精神,所捕获的鱼居然比渔夫的还要多、还要大。而且在他随时都可以吃到美味的鱼的同时,生活也改善了,摆脱了贫穷,终身受益了。 我之所以说这个故事,其实是因为这个故事告诉我们的道理跟我们的教育很相似。教师就好像是渔夫,当然学生不是穷人,而是寻求知识的灵奴。教师想要帮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不也是应该“授之以渔”而非“予之以鱼”吗?单靠教师的给予,学生得到的知识是有限的。学习是复杂的思维活动,是在教师引导下不断地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一个过程。只有让学生学会学习,才会有利于启发学生思考,才能让学生获取更多的知识。 主题正文: 电脑机器人活动是20世纪初国际发达国家风靡的一项青少年科技活动,是在青少年电子、信息技术不断普及应用的基础上,逐步兴起的一项青少年科普教育活动。中国青少年电脑机器人活动是以弘扬科学技术,突显创造与创新,强化团队贡献,培养科学素质,关联当今世界面临的问题与机遇为宗旨。组织青少年在参加电脑机器人的活动中,将现实世界的事物与“动手做”活动相结合,放手让青少年通过活动,去发现解决问题的方法,并获得那些当今科学家和工程师们所面对的机会,培养青少年的科技创新精神和动手实践能力,让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2 1世纪的科学技术发展的趋势;鼓励更多的青少年电脑机器人爱好者在信息、自动控制等高新科技领域,进行力所能及的学习、探索、研究和实践,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提高他们的科学素质,培养其信息素养。 我校从2004年开始参加机器人竞赛活动,在这几年时间里我充分感觉到知识就如浩瀚大海中的生物一样,是无穷无尽的。作为教师,希望学生可以得到更多的知识,但如果还是按照以往“教师讲,学生听”、“教师演,学生看”、“教师写,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授之以渔摆脱依赖

高考满分作文素材:授之以渔摆脱依赖 -------------------------------------------------------- ------------------------ 人活世上,总有自己的追求。总有自己的理想,想做大事业,想 登上顶峰。不过,人性的深处,总有那么一丝慵懒。明知守株待不来兔,却总想天上掉馅饼。于是,长辈怜悯后辈奋斗不易者,总是千方 百计给自己的后辈开辟前路,寻求捷径,殊不知,捷径尽头,总有一 头猛虎,要你付出更大的代价。 捷径易走,人生难求,滚滚红尘之间。很多人摆脱了对上辈的依赖,不懈地摸爬打滚,努力接近人生的巅峰。他们花费了更多的时间 和汗水,却阅尽了世间沧桑,收获了宝贵的经验。他们走过了崎岖艰 险的人生之路,却览遍了大好河山,鸟语花香。一路的美好,皆尽收 眼底。 古语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意在告诫为师者。引导学生 前行时,要点到即止,指示一条明路,却要学生独自前行和摸索。最 后得到属于自己的成果。为师者如此,为人父母者又何尝不是此道?母 鹰总是毫不留情地将小鹰抛出巢外,老虎在年幼时便要惨遭父母遗弃。引到适宜处即放手。这是大爱,是情至深处似无情的大智慧。 倘若为人父母者毫无原则的溺爱,为子女亲手铺平开道。规划人生,子女一直活在父母的庇佑之下。又怎能一展翅膀,搏击社会的风 风雨雨,领略世道的苦辣酸甜?倘若为师者一路带领学生前行,协助学 生解决他们所遇到的每一个困难,学生又怎能独立思考。独立去解决 困难,并从中找到自己的创新之路? 更甚者,就如那古代故事所说的饭来张口的儿子,母亲出远门前 做一张饼挂在儿子的脖子上,儿子不会做饭,甚至不会用手举起饼来吃,只会啃到嘴边的食物,最后落得了个凄惨死去的下场。活在父母 庇佑下的子女,倘若有一天,父母离去,无非就是坐吃山空,败光家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 张小玲“传道、授业、解惑。”韩愈此言影响了教坛一千多年,确实在很长的历史时间产生过积极作用,但在当今,其不适应性和负面效应越来越明显,他束缚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想象力及主观能动性。 我国现今正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一切事物必须在继承的前提下不断创新,才能不断发展,社会经济要发展,国家要富强,必须靠科学技术的不断创新。没有古人的创新精神,就不可能产生“四大发明”。如果我们没有创新精神,新的事物就不会产生,社会就停滞不前。同样,我们要通过教学培养出优秀人才,就必须创新。对此,陶行知早在《教学做合一》中就一针见血地批评说:“先生只管教,学生只管受教,好象是学的事体,都被教的事体打消掉了。论起名字来,居然是学校,讲其实在来,却又象教校。”这些都反映了一个问题:教师只会“授之以鱼”,不会“授之以渔”。 “授之以渔”就是要通过多方面的创新教学,让学生处于主导地位培养学生会学习、会创造的能力,切实提高课堂教学的质量、效率。 一、培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 教学是教师为了完成共同的教学任务而进行的双边活动,在此过程中,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发展的主体。但长期以来由于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教师只注重知识的传授,不考虑学生是否接受,而学生习惯于跟在教师后面亦步就趋,被动学习,导致学生一旦离开教师就寸步难行。要彻底扭转这种局面,迫切需要更新教育观念,跟上教育现代化的步伐,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就显得尤为重要。正如陶行知说:“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陶行知《教学做合一》)培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一方面能帮助学生顺利完成当前的学习任务;另一方面,能帮助学生在今后的学习和工作中不断学习新知识,跟上当今科技迅猛发展的步伐。因此,培养学习能力,教会学生学习体现了当今社

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 一、问题的提出 目前学生学习中存在的问题是:习惯差,方法死,文科知识背不过,理科知识学而不活,题目做了一大堆,遇到新题不会,遇到老题仍做不对。面对学生喊累,老师叫苦的教学局面,我们提出“授之以渔,而非授之以鱼”的教学法。 就拿数学教学来说吧。前面很长时间我对“学生学不会,老师教着累”的局面,苦不堪言。我不止一次的想:不是自己的业务不够博大精深,也不是学生的大脑不够聪明,那么,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现在这种现状呢?几经周折,反复琢磨,最后认定:学生没有真正从我们老师手中获得学习的金钥匙,只是为教题而教题,把知识使劲的往学生脑子里塞,既不去调动学生们的能动性,也不去用智慧武装他们的大脑,致使学生跳入“题海战术”的深渊。 我认真总结自己多年的教学工作,改变教学理念,变“要学生学为我要学”的学习方式,变“老师先教为学生先学”的学习模式,让学生的思维,在老师之前,即思维意识超前起来,思维状态动起来,思考活起来,学生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让学生敢于挑战老师,敢于挑战课本,勇于向权威挑战。 二、解决问题的策略及方法 1、“自主学习与小组合作结合”:拿到一个问题,老师先不要抢先解答,留给学生一定时间自行学习,然后小组内解惑,利用小组同学脑力资源共享优势,积极解决基本的困惑,,每人把解决的问题积累到集锦本上,还要写上自己获得知识的感想、体会,以及以后遇到同类问题,怎样考虑,怎样预防类似错误的发生。这个环节,主要是象医生诊断病号一样,寻求错题病因,找出医治处方,形成治疗方案,附加预防旧病复发的注意事项。这个环节时间20分钟。 2、“组际间合作”:组内也难以解答清楚的问题,小组间交流,即小组派代表走下座位,走到其他组中去,虚心取经,这时本组内的同学继续研讨其它问题,代表取到真经,回到组里,讲给其他同学听,实现组际之间的经验分享;尤其发挥组长及学科优势生的能动性,此时,学生的思维进入浮想联翩,思潮如涌,进入欲罢不能的解题竞技状态,此环节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才能,时间15分钟。 3、“师生间合作”:只有当学生真正无法搞懂的东西,老师才最后出马,点亮他们的智慧火花,启迪他们的思维,让不聪明的学生变聪明,聪明的学生变得更聪明,真正做到了智育上的升华。这环节用时10分钟。 老师在整个课堂上,表面上看是轻松了,实质上,对教师的思维能力要求更高,老师要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及时搜集来自学生方面的的各种信息。这种开放式的课堂,更需要老师高超的驾驭课堂能力,要求老师对问题的解决,了如指掌。就像孙维刚老师倡导的数学境界:“八方联系,浑然一体,漫江碧透,鱼翔

2012年安徽省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_高中生

2012年安徽省卷高考优秀满分作文: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 渔 某公司车间角落放臵了一架工作使用的梯子。为了防止梯子倒下伤着人,工作人员特意在旁边写了条幅?注意安全?。一次,一位客户前来洽谈合作事宜,留意到这个条幅,最后建议将条幅改成?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 事情虽小,却告诉我们一个朴实的道理: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即只有指给人们解决问题的根本方法,才能彻底解决问题。 那么,怎样才能做到授之以渔呢? 授之以渔,必须讲究科学的方法。就这个事情来说,写一个?注意安全?的条幅谁不会呢?但要想从根本上解决问题,光靠这个提示是很难做到的。殊不知窨井盖坏了,如果不及时更换,单靠一个?注意安全?的提示,照样会有人不小心掉下去;大雨滂沱,如果只是提示?小心淋雨?而不助以雨具,照样会有人淋雨生病;下班路上,人多车挤,如果只是提示?注意交通安全?而没有交警指挥交通,依然可能会发生交通事故。事实说明,只有讲究科学的方法,拿出解决问题的有效措施,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授之以渔,必须做到对症下药。 事物总是千差万别的。俗话说,一把钥匙开一把锁。只有做到对症下药,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梯子只有横放,才不会倒下伤着人,这就彻底消除了安全隐患。再拿我们学生来说,每一门功课的学习方法都不尽相同,每一个学生的性格和志趣也不尽相同,老师只有做到

对症下药,因材施教,才能使学生学到真正的本领,才能使学生在遇到问题时做到触类旁通、举一反三。如果只是采用填鸭式的教学方式,师生双方就是再努力,也不会有多大的收获。 授之以渔,还必须勇于实践。 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有时候,很多事情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而是需要经过反复实践才能提出切实有效的解决方案。而且,好的方法也只有经过实践的检验才能逐步得到完善。那位客户之所以要求把条幅改为?不用时请将梯子横放?,正是他在使用梯子的实践中摸索出的经验。人们总是嘲笑纸上谈兵的赵括,殊不知,造成其悲剧的根源在其父赵奢身上,根本没有给过赵括实践的机会。身为将军,赵括并没有经过亲身的实践,整日与父亲空谈理论,以致他根本没有从父亲那里学到真正的用兵之道。再加上他的轻率自负,兵败被杀就是很自然的事了。可见,如果不给学生实践的机会,再好的名师也很难教出高徒。 授人以鱼,三餐之需;授人以渔,终生之用。只有我们掌握了授之以渔的科学方法,才会有吃不完的?鱼?。 【疯狂点击】考生开篇概述材料,在读透材料的基础上,以一句名言?授之以鱼,不如授之以渔?作为文章的中心论点,显得典雅、蕴藉。接下来,考生从?怎么做?的角度把中心论点分解成三个分论点,从?讲究科学的方法??对症下药??勇于实践?这三个方面来论证,条理清晰。在论证过程中,不仅例证丰富,而且能够及时生发紧扣论点的议论,并不时回应材料,做到了材料与观点的高度统一,使得论述的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义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 义 导读:本文是关于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读史的意义,希望能帮助到您! 读史的意义 ——读王立群《历史从未走远》有感 原创:王端 初次拜读王立群先生的大作,大概是十年前央视《百家讲坛》栏目刚刚兴起的那阵儿吧。如果没记错的话,所读的王老的第一本书当是他在《百家讲坛》的扛鼎之作——品读《史记》系列中的品读汉武帝。 相比于有些玩世不恭的易中天和有故作深沉之嫌的于丹,在当年那批"爆红"的"学术明星"中,朴实谦逊的王立群先生是我个人最喜欢的一位。那时正在上高中的我,可以说正是通过王老的品读史记系列丛书,才终于逃出了历史教科书的桎梏和各种小说演义的忽悠,初次窥见了真正的历史究竟是什么样的。 光阴似箭,作为日前央视热播的《中国诗词大会》的文化点评嘉宾,王老在时隔多年之后终于又再次回到了公众的视野之中。恰巧,我在某日闲逛书店时突然发现了一本王老的新作——《历史从未走远》。于是便毫不犹豫地将其收入囊中。 说是新作,其实也是旧文。本书正是王老在2006年担任《百家讲坛》主讲以来,将十年间重读《史记》《宋史》的八十余篇读

史心得汇编而成的一部读史札记。在本书中,王老一如既往地保持了他朴实平易,而又不乏独到见解的讲史风格,他用浅近的白话将史书上文言记载的一个个晦涩难懂的故事活灵活现的重现在我等后学末进面前,最后再来上一两句轻松诙谐却又一语中的的评述,让我等读者在将历史故事一目了然的同时,也留有深思的余韵。 作为一个三脚猫的历史爱好者,我也曾不知多少次思考过我们今人再去品读历史,学习历史的意义。 记得在很多年前,大概是中学时当历史课代表那阵儿吧。那时觉得了解历史,说起哪个朝代,哪个人物总是自己知道的,仿佛是件很牛逼的事情:譬如倒背如流地跟好友们说着刘玄德的五虎上将的时候,譬如洋洋得意地告知小伙伴们梁山好汉第一百零八位乃是金毛犬段景柱的时候……如果每次历史考试还总是名列前茅的话,更觉得是一件值得骄傲和炫耀的事情。 后来,读书稍多一点了,我开始渐渐发现真正的历史和教科书上所讲的以及故事书上所说的原来并不一样。那时,探寻历史的真相,由其是机缘巧合之下读到一些被当局刻意隐瞒的真相的时候仿佛如获至宝一般。于是,满足人类发自本能的偷窥欲又成了我不断阅读和了解历史新的动力。譬如看到陈独秀曾经竟然因为嫖妓被北大开除过,得知原来抗日战争期间我D不过是在"七分发展,两分应付,一分抗日"的时候,便好似得窥贵妃出浴的那般满足和窃喜。 再后来,终于开始渐渐发现,原来历史上各个时代所发生的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家长学校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帮助孩子掌握适当的学习方法一、引:从谈话导入。 各位家长,咱们谁开过车?大家都有这样的感觉,不会开车时,觉得开车挺难,会开车了觉得开车很简单:“一踩二挂三转向四喇叭,一踩油门走”这是因为你掌握了驾驶的技术,所以难者不会会者不难。 魏书生做了这样一个比喻,说人的大脑就像汽车的发动机,而学习方法就像驾驶技术,只有掌握了驾驶技术,才能让汽车自由驰骋,这个比喻很形象,没有技术,再好的奔驰宝马你也开不动,有了驾驶技术即使是小QQ也能日行千里。有了好的学习方法,再笨的脑子也会转起来,不会学习方法,再聪明的大脑也白搭。 二、测:既然学习方法如此的重要,那么我们孩子的学习方法怎么样呢?咱们再次来一个检测。 我把书上的16条内容进行了归纳: 1、前边学后边忘,作业做完不检查,不复习。(复习方法) 2、学习没计划,课前不预习。(预习方法) 3、上课不专心,不爱举手,不记笔记。(听课方法) 4、作业出错、磨蹭、马虎。(知识运用) 通过自测,我们就能找出自己孩子的症结所在,然后就要帮助孩子找合适的方法;书上为我们提供了关鸿宇老师的六先六后学习法,大家可以借鉴。先计划后学习,先预习后听讲,先复习后作业,先调整心态后参加考试,先独立思考后请教别人,先打好基础后灵活思维。这是一个概括性的指导,也就是我们遵循的基本原则,那么具体到学习方法的落实和实施还需要我们细化到细节去做。 三、点:我结合书上的大作业对具体做法概括成以下几点: 1、定时间 首先跟孩子商量作息时间,制定一个作息时间表,然后让孩子严格遵守。 这里有一个小朋友的作息时间表:大家可以参考: 作息时间表 时间 6;30——6:40 起床,穿衣服,收拾被褥,整理床铺 6:40——6:50 刷牙,洗脸,梳头 6:50——7:10 吃早餐 7:10——7:40 上学(穿鞋,戴红领巾,背书包,上学路上) 7:40——11:40 在校上课 11;40——12:40 放学,吃午餐 12:40——1:40 午休 2:00——5:00 在校上课 5:00——5:30 放学 5:30——6:00 回家后洗手喝水吃零食稍微活动一下 6:00——7:00 写作业 7:00——7:30 吃晚餐 7:30——8:30 看课外书,玩游戏,做家务 8:30——8:45 洗澡,刷牙,找好第二天的衣服 8:45 就寝

授之以渔五八年级

授之以渔五:句子作用答全面 冰雪中的温情 干早了一冬的辽西大地,终于在2012年元旦盼来了雪。漫天飞雪掳了浮尘,润了麦苗,人们焦灼的目光顷刻变得湿润起来。 下午,等儿子补习完英语,已经6点多了。室外气温已降至-18℃,地面上的雪已结冰。亮着红色“空车”标志灯的出租车,面对我的招手没有停下。我爷俩被“拒载”。 迎着寒风我继续招手,仍旧是没车理我。“爸爸,我好冷呀。”儿子缩着脖叫唤。“把书包给我,快,蹦蹦就暖和了。”以我一提醒,儿子原地蹦了起来。学校到市郊的家还有近10里路,这大冷天走回去,感冒打针还未好的儿子怕又要遭罪了。 正在烦躁之际,一辆出租车闪着雾灯,慢慢地向我驶来。我顾不得危险,从人行道跑到马路中央,拼命地招手。还好,出租车积靠边了,前车窗随即打开。“你要到哪里去?”车里传出司机的问候。“去南大桥。儿子,快上车!”我一边应答,一边招呼儿子。车里开着暖风,车子又慢慢向前行驶。“我拦了十多辆车,没有一辆停下来,师傅你能送我们,真是太谢谢了。”听了我的话,司机说;“这雪都结冰了,一踩刹车要原地推磨,谁也不想停。我打老远就看你在招手,反正我车空着,就想顺便拉你爷俩一程。今天,我不打计价器,就一口价。”什么?一口价,看来今天是坐了“黑车”了,我不由得在心里暗暗叫苦。 快到家的时候我看了一下表,平时10分钟的路程竟然用了半个多小时。我指着路边一家商店告诉司机停车,从那再走2分钟就到家了。车慢慢停下了。“你给10快钱吧。”听了司机的要价,我不免惊喜,才要10快钱、这比平时只多要了5块,不算多。我赶紧掏出一张“老人头”。“找不开,有没有零钱?”听司机一说,我赶紧找,可身上的兜挨个掏了一遍,也没找到一分钱。我说:“这样吧,师傅你稍等,我去商店换一下。”我和儿子下车就以百米速度向商店里跑,我不能让司机等太久。进了商店,让儿女赶紧拿了一包他爱听懂的薯片,老板面对百元钞说;“不好意思,今天生意不太好,破不开。”没办法,我领着儿子又来到另外一家小超市,还是破不开。真倒霉,跑了四家竟然都找不——累得我满头大汗。 无奈,我跑回来。“师傅,钱没破开。这样你记下我的手机号,明天一定给你,请相信我。”司机听完我的话,令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面试演讲

有句古话叫“”,含义是与其传授给人知识,不如传授给人学习知识的方法。在教学中,我们不仅要传授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这里,结合个人几年从事小学教学工作经验所得,我认为该从以下几点入手: 一、学习未动,兴趣先行。 常言道: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孔子曾说过:“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兴趣是学习中最活跃的因素,是影响学习成绩的主导因素,决定着学习中的一切其他方面。 由于学生年龄小,控制力差,兴趣需要感染力来引导。教学的艺术不在于传授的本领,而在于激励、唤醒、鼓舞。因此,教师应充分运用启发式的提问、直观的演示,以及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这些动作容易使疲乏的学生又振奋起来,进入容易学习的状态。 二、巧妙的设疑,引导学生多动脑、多解疑。 孔子说过:“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疑是学习的开端,由于学生智力发展的特点,能够迅速吸收接受教授的知识是比较困难的。 因此,就需要老师在备课时,充分考虑巧妙的设计问题,在和学生的思维互动中,由浅入深传授教学知识。 三、讲究课堂上的评价技巧。 “优生”有缺点,“后进生”也有闪光点。不论哪个学生提出问题或回答问题后,总是希望得到老师的赞扬与肯定。因此,老师的评价尤为重要。 如当学生的回答远离标准完全不对,或根本没有价值时,就可以从他发言的声音、说话的口齿等其他的方面去鼓励。 教师要及时捕捉学生身上的“闪光点”,特别是对“差生”而言,一两次别开生面的赞赏就是沙漠里的绿洲、久旱的甘霖,将会激发他们身上的潜能。 四、善于发散学生的思维能力。 心理学通过实践证明,人们的思维有一种套用习惯的定式倾向,这种倾向愈强,思考问题的方式就越单调,思路就越狭隘、呆板。我们需要在教学中要多组织一些一题多解、多路思考的活动,看谁想的办法多就给予鼓励和肯定;当学生一时思路阻塞,跳不出定式的影响时,老师就要看准时机,巧妙地加以引导,挑起争论,激起波澜,让他们感觉乐趣无穷。 总之,兴趣是前提,质疑是基础,评价是技巧,发散思维是关键!要使学生们成为学习的主人,的确需要灵活的掌握“”的技巧!

读史札记:中央集权与中央集才

读史札记:中央集权与中央集才 作者:王怡 读钱穆先生的《中国历代政治得失》,想起刘大生先生先前的一个观点,即废省废县,改五级政府为两级政府的宏愿。中国历史上中央集权的发展,皇权对相权的侵蚀,都是与地方行政不断的繁复与膨胀、中央到地方的政权级别不断的增添成一正比的。明末以后,顾亭林在《日知录》中痛定思痛,认为但凡地方政治干得好,天下就太平。反之则大乱。他说:天下大治,则小官多,大官少;天下大坏,则是大官多,小官少。如何是小官多,大官少呢,就是先要相当程度的地方自治。如何是大官多,小官少呢,则是节节高升的中央集权。 两级政府在中国是不曾有过的。秦汉以来,多数时候的政权是三级。比如汉代沿袭秦制,在中枢之下,用郡、县制。全国有一百余郡,每郡辖十到二十县,共计差不多一千一百至一千四百个县。县又分二种,万户之上称大县,牧官曰令。万户以下是小县,牧官曰长。好像今日之市级和县级县。汉代的地方政府自治权较大,郡太守就相当于是省部级了,和中枢的九卿同级别(二千石)。朝廷也只是任命郡县长官,整个地方政府其他人员的组成中央都是有所不为的,由太守县令去自行"辟署"(也就是组阁)。但即便是如此,这个名义上的三级政府由一个大官少的中枢来管理小官多的地方,还是捉襟见肘的。因此汉一代把全国划分为十三个大区,各派一个刺史,归三公中的御史中丞统辖,负责对地方的调查考核。这个刺史一开始只不过也是俸禄六百石的小官,也不长驻地方,算一个特派稽查员。但我们看到,就是这个刺史制度,慢慢演变成了后来的行省。 汉代的地方政权,是最简约的。到了唐代,一方面中枢越来越繁复(大官多了),另一方面地方也繁复起来。唐的州县制,名义上也是三级政府。但州已经增至三百五十八个,全国共计是一千五百七十三县。也就是说县一级增加无多,而与中枢之间的纽带却增加了二倍有余(大官多了)。三百五十多个二级政府实在是管不过来,也就如汉一般,将全国划为十个道,各派一名监察御史,后来称为观察使。这时候的观察使已经不比当年的小刺史,小官慢慢成了大官,小鬼终于升了城隍。这时的观察使开始长驻地方,名义上是中央官员,实质上则成了州之上的一级政府。这时的地方政权事实上已经是三级政府了。地方政府级数的增多,也就意味着中央集权的加强,和对于地方自治权力的慢慢收缩。官员的任命权开始集中于吏部,也不再允许地方长官自行辟署。不然要那些大官来做什么。 按钱穆先生的说法,地方行政是一代不如一代。宋朝地方也是三级,最高一级称为"路",先是十五路,后来扩到二十余路。每一路有帅、漕、宪、仓四个长官。地方官需要巴结的人多,就越来越难做。再到金、元,事实上的省级机构进而一变,正式的行省制度终于确立。名正言顺之后,所谓行省慢慢也就成为坐省。所以刘先生说"在中国历史上,绝大多数时间里都没有省级地方政权建制"其实是不确切的。再到明代,把全国划为十三个"省"(承宣布政使司),这个"承宣布政使司"的称呼作为地方最高一级的政权区划,实在是不伦不类的,后来就通称为省。省长就唤做"布政使"(从旁还有其他二司)。省以下又设"分司"(好像我们以前的地区行辕),而县以上又有府(好像我们的市),这样子光是地方政权就有四级,县、府、分司(清代称道)、和省。何况布政司之上还有总督巡抚。明代的总督巡抚还只是临时委派,一般不常设,派出的官员都带着都御史的头衔,表明是中央的特派监察员。而到了清代,总督巡抚便慢慢成了常驻机构,一个省一个巡抚,一个总督辖二三个省份。这样算起来,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谈小学数学学习习惯的培养 从事小学数学教学工作十多年,由踏上讲台时的“教教材”到新课程理论下的“用教材教”?摸爬滚打!我时刻都在探索者,思考着??我们的数学教学到底改教给学生什么?让学生学会什么?教育家叶圣陶说:“教育是什么,往单方面讲,只需一句话,就是要培养良好的习惯”,“教是为了不教”。于是,我坚定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在数学教学中注重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收到了意想不到的效果。具体做法如下: 一、培养学生预习和复习的习惯 有的老师认为,只有语文文科才有必要让学生预习,可事实证明数学培养学生的预习习惯也是非常重要的。 我一般是这样安排学生预习的:第二天要上的例题,前一天下午就让学生回家预习。预习时要求学生用笔勾出数学概念和结论,书上该填的地方自己独立填好,如果遇到困难和不懂的地方,就写在书上,第二天到校后与同学探讨。预习完例题后,再看课后的练习自己会不会做,如果会做的独立做一做。 课后复习也是必要的,如果不复习,久了知识就容易遗忘。因此,我要求学生每天回家要把当天所学的知识温习一遍,该记住的要记住。 如果说课前预习对于优等生的效果会好得多,那么课后复习对于学困生来说是必不可少的。事实证明:课前预习和课后复习对于提高

学生学习成绩有很大的帮助。 二、培养学生认真听讲的习惯 听讲是课堂上接受信息的第一道大门。学生听讲能力强弱与否,是决定接受信息多寡的首要因素。课上我首先要求学生全神贯注地听老师讲课,主要采取正面引导的方法,看到某某学生听讲特别认真,我就适时的表扬。而看到个别不认真的学生,我就用目光加以暗示或制止。俗话说得好:“好孩子是夸出来的”。小学生很单纯,都爱受表扬,因此正面引导的效果会好一些。其次,我要求学生认真倾听伙伴们的发言。如果同伴发言正确,我们要给予肯定;如果有欠缺的地方,我们应该进行补充。如有一次遇到这样一道题目:“小红的前面有5个人,后面有3个人,这一排一共有几个人?”学生有的说是8个,有的说是9个,于是我请答案是8的一个学生说说自己的想法。他答道:“小红前面5个人,后面3个人,5+3=8,所以应该是8个人。”我就说,你们都听明白了吗?有没有补充的地方?这样答案是9的人纷纷举起小手。我又请了答案是9的学生说自己的解题思路,大家最后都明白应该是9个人。在我的课上,如果有学生部任职听讲了,那我就说:“认真倾听别人的讲话,是对别人最起码的尊重!” 小学生由于其特殊的年龄特征,其思维更具形象性。在具体教学中,我注意教学形式的多样化与直观性,尽量利用多媒体课件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突破重难点,采取多种游戏的方式进行练习,这样学生在课上就不容易“走神”,而把精力全部投入到学习中去。久而久之,就容易形成上课认真听讲的良好习惯。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