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八年级物理教学设计

m1 B.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调节天平平衡

C.把玻璃杯中的一部分盐水倒入量筒中,读出盐水的体积V D.取一只洁净的空玻璃杯,称出质量

m2 E.称出玻璃杯和剩余盐水的总质量m3

上述实验步骤中,必须的步骤的合理顺序

为(填实验步骤的序号)。根据你所选择的步骤中的物理量,写出被测盐水的密度表达式

解析:BACE

考点三:密度的应用

【例6】煤油的密度是0.8×103kg / m3,一个瓶子能装1kg 的煤油,至多能装kg的水。

解析:1.25

三、小结

定义

密度公式

单位

原理密度及应用

固体

密度的测量

液体

密度的应用

四、布置作业

动手动脑学物理.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课时:第1课时 时间:2020.4 【考点聚焦】 1.知道质量的单位。2.会调节天平的平衡螺母,会使用游码,会使用天平称质量。 3.理解密度的概念。4.会查密度表,知道水的密度。 5.会用量筒测体积,会用天平和量筒测体积 【知识结构】 考点一 宇宙和微观世界 1.宇宙是由物质组成的,物质是由分子组成的,分子是由原子组成的,原 子是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的,原子核是由质子和中子组成。 2.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最小微粒;但不是组成物质的最小微粒;分 子可以再分,但再分就不能保持物质原有的性质了。 3.分子之间有间隙,物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和气态。 4.纳米(nm )是长度单位,1nm=910 m 考点二 质量 1.质量:质量是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它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跟物体的 形状、位置和状态无关。 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kg ,1t=1000kg=g 610=mg 910 考点三 质量的测量 1.常用工具:杆称、台秤、电子称等。 2.实验室常用的测量工具:托盘托盘。 3.天平的使用 放:将天平放在水平台上; 拔:将游码移到横梁标尺左端零刻度处; 调:调节横梁右端的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左右摆动 幅度一样是,天平平衡。 称:左物右码,用镊子加减砝码,加砝码顺序时从大到小,砝码不能调平 时,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调平平衡。

读:物体质量等于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指示的示数。 注意:天平在使用的过程中,一定要注意操作规范,遵循“左物右码’原则,称量物体时,不能再调节平衡螺母来调节天平的平衡。 考点四 密度 1.定义:单位体积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用ρ表示。 2.单位:kg/m 3或g/cm 3;1g/cm 3=310kg/m 3 3.公式:v m =ρ 注意: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密度是相同的,与物质的质量和 体积无关。 考点五 密度的测量 1.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的密度。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固体的质量m 。(2)在量筒中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 的体积为V1。 (3)把固体浸没在量筒的水中,测出二者的体积为 V2。 (4)固体的密度1 2V V m V m -==ρ 2.用天平和量筒测量液体的密度。测量步骤: (1)用天平测出烧杯和液体的总质m1。 (2)把烧杯中适量液体倒入量筒中,用天平测出剩余液体和烧杯的总质量m2。 (3)读出量筒中液体的体积V 。 (4)液体的密度V m m V m 21-== ρ 1.给你天平、量筒和水,要测出金属块的密度, 判断是何种金属?写出实验步骤。 实验步骤:(1)用天平称出的质量m (2)将量筒内装入一定体积的水V 1 (3)把金属块放入量筒内,计下水面位置的读数V 2(4)算出金属块体积V 金=V 2-V 1,则ρ金=m 金/(V 2-V 1)(5)对照密度表判断是何种金属。 2.判断物体是“空心”还是“实心”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教科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知识点分析: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9.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求出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 考点分析:考查质量天平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知识的应用。 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 正确答案:6 考点分析: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 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一块冰全部熔化成水后,质量变小,密度不变 B. 把铜块碾压成铜片,质量与密度均不变 C. 把铁加热,质量变大,密度变小 D. 宇航员在太空处于完全失重状态,故质量和密度均为零 解析:首先 4个答案都涉及到“质量”,根据质量的定义,只要物体所含物质多少不变,质量就不变,所以可将答案A、C、D舍去。 那么答案B中涉及到密度,只要物质不变(没有发生化学反应),物质的“态”不变,密度也就不变。这里的“态”是指物质的三态:固、液、气。

质量和密度教案.doc

质量和密度教案 (一)质量1.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含有物质多的,我们说这个物体的质量大,含有物质少的,我们说它的质量小。质量用字母m表示。2.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单位是千克,符号为kg,常用单位还有吨、克、毫克。吨比千克大,符号为t,克和毫克比千克小,符号分别是g、mg。这些单位间的换算关系为:1 t=103 kg=106 g=109 mg。3.质量是物质的一种属性辨析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形状、状态、位置改变而改变。你玩过橡皮泥吧,一块橡皮泥不论被捏成什么形状,它的质量是不会改变的。冰化成水,虽然由固态变成了液态,状态改变了,其质量也是不变的。把一本书由北京带到上海,虽然书的位置发生了改变,但其质量是不改变的。因此,质量是物质本身的一种属性。4.质量的测量工具质量是一个可以直接测量的物理量。在实验室中,是用天平来测物体的质量的。生活中测量质量的工具有案秤、台秤、电子秤、杆秤等。 图2—7—15.天平的使用(1)天平的调节。首先,把天平放到水平台上,其次,要调节天平的横梁平衡。每台天平都有平衡螺母,调节前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左,或者你观察到的是左盘低右盘高,平衡螺母向右调;如果指针在分度盘的位置偏右,或者你观察到的是是右盘低左盘高,这时应该将平衡螺母向左调;当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上或是指针左右摆动的幅度相同时,天平就平衡了。你就可以放物体进行测量了。(2)称量过程。在左盘中放上物体后,估测物体质

量,按先大后小的顺序,用镊子向右盘中加减砝码,如果砝码添加后不能恰好使横梁平衡,再用镊子调节标尺上的游码,直到横梁平衡。这时你就可以知道物体的质量了。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的质量和游码在标尺上所处位置的刻度值之和。砝码上都标有质量数,读出相加即可。读游码在标尺上的刻度值时,需要你首先弄清标尺的分度值,读数时,应读游码最左边所对的刻度。游码的示数也要加入物体的总质量中。易混点平衡螺母和游码都可用来调节横梁平衡,但它们使用的时机不同,平衡螺母在天平调节时使用,游码在称量时使用,切不可混淆使用。 (二)密度 1.单位体积的某种物质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其计算式是p=m/v。 2.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千克/米3 (kg/m3),常用单位有克/厘米 3(g/cm3)。这两个单位之间的换算关系为lg/cm3=103 kg/m3。 3.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在讲质量时,我们说质量是物质的属性,而密度我们称之为物质的特性,为什么这样说呢? 比较特性是指某种物质所特有的,能够与其他物质相互区别的性质、形态、颜色、软硬等。物质的属性可以相同,但是特性一般不相同。质量是物质的属性,密度是物质的特性。同种物质的质量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但密度一定相同;例如,桃木桌子和桃木椅子的质量不同,但密度都是桃木的密度,是相同的。不同物质组成的物体,质量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密度一般不同,我们可以用密度来辨别各是什么物质。34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全集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教案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第1节质量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2.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空间位置的变化而变化的物理量.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重点难点】 重点: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难点:理解质量的含义,掌握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准备】 1.准备铁钉与铁锤、铝锅与铝勺等常见的生活物品. 2.天平、烧杯、砝码(根据分组情况确定数量). 3.关于天平结构与使用方法的教学挂图与课件. ┃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小结┃ 【板书设计】 第1节质量

质量???? ?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 单位:千克(kg );吨(t );毫克(mg )常见物体的质量质量的测量? ?? ??测量工具:天平使用方法 第2节 密度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密度的定义、公式和单位,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会查密度表. 2.会用密度的公式进行有关计算,会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过程与方法 1.通过实验探究活动,找出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成正比的关系. 2.学习以同种物质的质量与体积比值的不变性(物质的本身所具有的性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探究活动,使学生对物质属性的认识有 新的拓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在交流与讨论中所持的正确态度. 【重点难点】

重点:1.通过实验探究,学会用比值的方法定义密度的概念. 2.理解密度的概念、公式及其应用. 难点:在实验探究的基础上,利用比值定义密度的概念,理解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 教学准备 两个完全相同的小塑料瓶(分别装满水和花生油)、不同体积的铝块(长方体)、铜块(或木块)、天平及砝码. ┃教学过程设计┃

【八年级】八年级物理上册6质量与密度章节复习同课异构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关键字】八年级 6 质量与密度 一、教材分析本章概述与课程标准要求本章内容属于课程标准的科学内容中第一个主题“物质”下的一个二级主题。课程标准要求:(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尝试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问题。能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3)了解物质的属性对科技进步的影响。课本从日常生活常见的现象入手,带领学生走进多彩的物质世界。本章贯穿两个重要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通过学习质量的概念和天平的使用,探究密度的概念,以及开展密度知识交流会的活动,使学生对物质有了进一步的定量认识。在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中,应该着重让学生亲自经历各种探究过程,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学习知识,发展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本章重要实验仪器如下: 天平:是测量质量的工具。中学实验室常配备托盘天平,称量200g,感量0.5 g。 量筒:用于测量液体或固体的体积。常用量筒为500ml、250ml、100ml、50ml。 刻度尺:刻度尺用来测量长度。最小刻度一般为1mm。 二、学情分析初二学生在第一章已经学习了一些工具的使用,对于天平和量筒这两种工具的使用只要讲明白应该问题不大。学生对部分常见物体的质量有一定的了解,目前的问题主要是生活经验不足,对于比较常见的物体的质量了解不多,在生活中没有密度的概念,他们没有办法想象和了解密度。还有一些物质的尺度比较小或者比较大的话用基本单位来表示可能存在问题。 三、教学目标知识和技能:1、知道什么是质量,质量的单位及换算,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3、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状的固体和液体的的密度4、通过学习温度对密度的影响,知道密度对生产和生活的重要作用,并能解释简单的与社会生活相关的密度问题。 四、教学重点难 点重点 1、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理解密度的概念,知道密度 是物质自身的一种性质。 3、会查密度表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大小,知道水的密度。 4、会用量筒测量固体、液体的体积,并利用天平和量筒测量不同形

新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课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单元复习课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 . 第6章质量与密度复习教学设计 【复习目标】 1.学生能回忆并说出本单元的主要容。 2.学生知道质量的含义。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3.通过实验,理解密度的概念。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解释生活中一些与密度有关的物理现象。 4.通过复习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复习重难点】 重点:质量和密度概念的理解 难点:固体和液体密度的测量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环节(2分钟)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导入语:同学们,前面我们学习了质量与密度一章,这节课我们复习一下本章知识,请同学们看这节课的学习目标。 (二)出示复习目标课件展示学习目标,一名同学读学习目标。 过渡语:让我们带着目标、带着问题进入自主学习环节。 二、自学环节(25分钟) (一)知识回顾,构建知识体系(10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回顾本单元所学的主要知识,通过自学提示对学过的旧知识不断联想提取,再现脑海,进行系统回顾,在方框中勾勒出本单元的知识结构(可以另附纸)。 1.本单元有哪几节? 2.质量和密度的定义、单位分别是什么? 3.测量固体、液体密度的步骤是什么? 4.利用密度公式及其变型可以解决哪些问题? (二)复习检测(15分钟) 过渡语:请同学们合上课本做下面的检测,注意思考,独立完成。要求:完成自学检测题目,要求书写认真、规。 10 mg是() 1.在学校举行的元旦晚会上,物理老师出了一个抢答题: 2.5×7 A.一头象的质量 B.一名小学生的质 C.一只兔子的质量 D.一只蚂蚁的质量 2.(多选)关于质量和密度,下列说确的是() A.橡皮在使用过程中,质量减小,密度不变 B.将植物种子带到太空后,种子的质量变小 C.氧气瓶的氧气用掉一半,氧气的质量变小,密度变小 D.给自行车轮胎打气的过程中,轮胎气体质量增加,密度不变

人教版八年级上册质量与密度复习教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李广 一、质量 1、概念: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通常用字母m 表示。 3、单位换算:1 t = 1000 kg = 103 kg = 106 g = 109 mg 1 kg = g,1 g = mg 4、特点: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物体的质量不随它的而改变。 5、质量的测量工具——托盘天平。 二、天平的使用 1、使用方法: ①、放:将托盘天平放在水平工作台上; ②、移:将游码移动到标尺左端的处; ③、调:调节,使指针对准分度盘中央的刻度线; ④、称:放物体,放砝码,通过增减砝码和移动在称量标尺上的位置,直至横梁恢复平衡。在夹取砝码时,按照从大到小的原则; ⑤、记:被测物体的质量等于与游码在标尺上的之和。 2、注意事项: ①、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天平的称量。 ②、加减砝码时,必须用夹取。 ③、天平和砝码应保持干燥、清洁。 (注:1、①、“平衡螺母”是调节天平横梁本身平衡的; ②、“游码”相当于小砝码,是在测量过程中使天平横梁平衡的。 2、天平平衡的标志: ①、指针静止时,指在分度盘的中央刻度线上; ②、指针摆动时,其左右摆动的幅度相等。) 第二节密度

一、质量与体积的关系: (1)、同种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 (2)、不同物质,质量与体积的比值 一般不同 。 二、密度 (1)概念:某种物质组成的物体的质量与它的体积 叫做这种物质的 。 (2)符号: 密度用 ρ 表示,读做rou 。 (3) ①、公式: ρ = V m (密度 ρ 在数值上等于 物体单位体积的质量 ) ②、单位: a 、在国际单位制中,密度的基本单位是 千克每立方米 ,符号是: kg/m 3 。 b 、其它密度单位: 克每立方厘米 ,符号是: g/cm 3 。 c 、关系: 1 g/cm 3 = 1 × 103 kg/m 3 。 (4)公式变形: ①、已知:求密度:ρ = V m ; ②、求质量: ;③、求体积: 。 (注意:牢记水的密度:ρ 水 = 1.0 × 103kg/m 3 ) 第三节 测量物质的密度 一、量筒的使用 1、用途:量筒是测量体积的仪器,液体的体积和固体的体积都可以用量筒来测量。 2、单位:①、一般实验室里的量筒是用毫升(mL )为单位标度的(单位一般在量筒壁上标注)。 ②、1 mL = 1 cm 3 = 10-3 dm 3 = 10-3 L = 10-6 m 3 ; 1 dm 3 = 1 L ;1 L = 1000 mL 。 ③、量筒上相邻两条刻度线之间的距离所代表的体积为分度值。 3、使用: ①、在测量前应根据被测物体的尺度和测量精度的要求来选择合适的量筒。使用前,首先要认清量筒的量程和分度值。

《质量与密度》全章教学设计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 第1节质量 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 1、知识和技能 ??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及其单位。 ??通过实验操作,学会天平的使用。 ??学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2、过程与方法 ??经历“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过程,学习实验探究的基本思路和方法。 ??在天平的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规律,熟悉使用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中体会克服困难、解决问题、“发现”成功的喜悦。 ??通过阅读天平的使用说明书,培养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养成良好的思考习惯。 ??通过天平使用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二、重点与难点 本节的重点是质量的概念与单位,以及利用天平测量质量。 本节的难点是“质量是物体的属性”的探究。 三、教学过程 1.认识质量 在学习这部分知识的过程中,学生常出现的问题是:把“物质”与“物体”混为一谈;日常购物时常提到的“重量”与物理学中的“质量”的关系搞不清楚。教学中可以通过列举学生熟悉的几种物体,以及对实物的观察,明确“物质”与“物体”的概念;利用学生已有的“东西有多有少”的知识基础,引入质量的概念。 (1)物体与物质 课堂上让学生思考:课桌是用哪些材料制成的?学生能够回答出课桌是用木材制成的。课桌等是物体,木材等是物质。也就是说:课桌这个物体是由木材这种物质构成的。 (2)引入质量的概念 铁钉和铁锤含有铁这种物质的多少不同,桌子和凳子含有木材这种物质多少不同,塑料桶和塑料杯含有塑料这种物质多少不同,物理学里为了表示这一性质,就引入了质量这个物理量,质量表示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 质量是物理学中的一个基本概念,它是物体惯性大小的量度,质量又与能量相联系,这些知识将在以后学习。在初中,对质量的概念讲得很浅显,只是说质量表示了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应该明确,这不是质量的定义,教学中不要过分强调。 (3)认识质量的单位 讲过质量的单位后,可以告诉学生,日常生活中,我们购买粮、菜、糖、水果等物品时,常说它们的重量是多少斤或公斤,这里说的重量,实际是质量。因为售货员使用的台秤或杆秤,跟天平一样,属于杠杆类量具,只能测量物体的质量,另外公斤和斤都是质量的单位,斤和公斤是500克和1千克的别名,所以说,日常生活中所提到的重量实际上是质量。 2.测量质量 关于天平的使用,本书有两个原则:一是器材不局限于某种形式、某种规格(如托盘天平、物理天平、电子秤或其它自制天平),二是尽量让学生边思考边操作,自己摸索,从中学到规律性的东西。 从这两个原则出发,本书给出了托盘天平的使用说明,让学生对照实物(如果没有托盘天平,也可以用自制天平),认真阅读,熟悉天平的主要结构,调节与使用方法,引导学生

最新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学案2-教科版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知识点分析: 1. 质量(m):物体中含有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 质量国际单位是:千克(kg)。其他有:吨,克,毫克,1吨=103千克=106克=109毫克 3. 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 4. 质量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天平测质量。常用的天平有托盘天平和物理天平。 5. 天平的正确使用:(1)把天平放在水平台上,把游码放在标尺左端的零刻线处;(2)调节平衡螺母,使指针指在分度盘的中线处,这时天平平衡;(3)把物体放在左盘里,用镊子向右盘中从大至小加减砝码并调节游码在标尺上的位置,直到横梁恢复平衡;(4)这时物体的质量等于右盘中砝码总质量加上游码所对的刻度值。 6. 密度:某种物质单位体积的质量叫做这种物质的密度。计算密度的公式是ρ= m V; 密度单位是千克/米3。 7. 密度是物质的一种特性,每种物质在确定的状态和温度下都有确定的密度,不同种类的物质密度一般不同,根据密度公式和热胀冷缩现象,一般物质的密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 8. 水的密度ρ=1.0×103千克/米3 9. 密度知识的应用: (1)鉴别物质:用天平测出质量m和用量筒测出体积V,就可依据公式:ρ= m V求出 物质密度,再查密度表。 (2)求质量:m=ρV。 (3)求体积:V m = ρ。 【典型例题】 例1. 夏天,在天平左盘中放一敞口玻璃杯,杯中有一块冰,右盘中放有一定质量的砝码,这时天平是平衡的,过了几分钟后,天平失去了平衡,天平向__________倾斜了,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解答: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状态、位置和温度而改变。冰是裸露在空气中的,可以使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成水附着在冰块上,从而使左盘质量增加。 考点分析:考查质量天平的使用及物态变化知识的应用。 例2. 某钢瓶内所装氧气密度为8千克/米3,一次电焊中用去其中的1/4,则瓶内剩余氧气的密度为______千克/米3。 解析:本题可用特殊值解,即假设钢瓶的体积为1米3,则里面的氧气质量有8千克,当用去1/4即用掉2千克后还剩6千克,显然这时因质量等于6千克,体积1米3,它的密度就是6千克/米3。 正确答案:6 考点分析:考查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及公式的应用。 例3. 关于物质的质量和物质的密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物理人教版九年级 113质量密度复习课教学设计教案

教学简案 广州市第十八中学潘盛满 课题:《质量和密度》复习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知道质量的概念、单位。 2、知道水的密度。 3、理解密度的概念,能用密度公式进行简单计算。 (二)技能目标: 1、会调节天平,会使用天平测质量。 2、会用量筒、天平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三)情感目标: 1、培养学生对物理美的欣赏能力。 二、教学重点: 1、理解密度的概念。 2、测量密度。 3、密度公式的应用。 三、教学难点: 1、体积、面积等的特殊测量。 2、有关密度的计算。 四、教学方法:四步启发分层式目标教学。 五、教具:天平、量筒、烧杯、水等。 六、教学程序:认定目标→巩固基础→分层练习→反馈答疑 七、教学过程: (一)认定目标:启发提问学生归纳本章讲了几类问题,并分别指出重、难点。 (二)提问学生回忆知识网络、复习各知识点。讲解例题并完成知识点练习。 教师投影答案。 (三)分层练习:学生继续进行A、B、C层练习,教师个别辅导、收集信息、精讲点拨、反馈纠正。 (四)反馈答疑:提问学生还有哪些不太懂或哪类问题不太懂,特别要注意哪些,并解答学生提问。 (五)布置作业: A组:教材P111练习1,教材P113练习1、2、3 B组:教材P113练习4、6,《名师》P75

学习方案 课题:第七章《质量和密度》复习 一、回忆归纳知识网络及各知识点: 二、例题: 1、现有一铜球质量为89g,体积为20cm3,已知铜的密度为8.9g /cm3,问此铜球是实心还是空心的?用三种方法。根据上述条件,还能求出哪些物理量? 2、有一形状不规则的小矿石,请设计两个不同的方案,测出小矿石的体积。 解:(1) (2)

新人教版八年级上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备注: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好的钢尺、钢钉、铁片、铁锤,列举教室中的桌子、椅子等. 铁钉、铁锤是用什么做成的,教室里同学们用的桌椅又是用什么做成的? 钢、铁、木材都是制造物体的材料叫物质. 二、新课教学 1 ?质量 物理学中,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质量. 质量用“m‘表示.同 学们说我们刚才列举的那些物体中还有什么不同呢? 我们日常生活中哪里听说过质量这个词呢? 今天我们学习的质量和那些质量相同吗? 今天所学的质量表示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而生活中提到的质量表示品质的意思, 不可混为一谈. 首先,我们把尺子弄弯,质量发生变化了没有? 没有.因为尺子弄弯以后,里面所包含的钢这种物质是不会变的,而且钢的含量也 没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状的改变而改变. 如果我们给这把尺子加高温度,让它熔化掉,质量变了吗? 尺子熔化了,就是说这把尺子由固态变为液态,但里面所含钢的量不会有所变化, 因此质量不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形态的改变而改变. 把尺子交给同学,让大家往后传递这把尺子,在传递过程中,尺 子发生什么变化? 空间位置发生变化?尺子的质量变了吗? 没有,因为虽然尺子的空间位置发生了变化,但尺子本身所含的钢的量没有变,因而 尺子的质量没有变. 物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空间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综上所述,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它不随物体的形状、形态、位置的改变而改变. [师]大家总结得非常好?我们知道,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质量有大有小,既然有大小就会有比较,有比较就要有单位,那么质量的单位是什么呢? 在国际单位制中,质量的主要单位是千克,用字母“kg ”表示,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辅助单位:如克(g)、毫克(mg)、微克(卩g)、吨 ⑴. 1斤=0 . 5 kg 1 斤=10 两 3 3 3 1t=1000 kg=10 kg 1kg=1000g=10 g 1 g=1000 mg=10 mg 学生看109页小资料 2?质量的测量一一天平 生活中常用秤 (出示天平)同学们先来认识天平. [投影]托盘天平 天平的最下部分是底座;从底座向上看有一根横梁,在横梁的中间有一刀口把横梁支撑起来,使它可以自由摆动;在横梁的中间还有一个向上的指针;靠近指针尖端有一个分度盘;在横梁的右端有一个调节螺母;此外还有两个天平盘,用刀口和支架支撑在横梁的两端:每架天平还有自己的一套砝码. 同学们在使用天平测质量,操作之前必须熟记下面的要求. [投影] (1)每个天平都有自己的称量,也就是它所能测的最大质量?被测物体的质量不能超过称量. (2)向盘中加减砝码时要用镊子,不能用手接触砝码,不能把砝码弄湿、弄脏?因为手上有汗泥,将砝码弄湿、弄脏后会使砝码生锈、损坏,其质量会发生变化. (3)潮湿的物体和化学药品容易腐蚀天平托盘,不能直接放到天平的盘中. [实验]用天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1.天平应水平放置 天平在使用前必须先调平?首先将天平放在水平桌面上。 2.天平使用前要使横梁平衡。

质量与密度教学设计20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 第一节质量 教学设计 一.教学理念 1.体现注重全体学生发展的理念 全体学生参与到本节课的学习中(见学生分析和教学流程)。 2.体现从生活走向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的理念 从引入新课(“铁比木头沉”)到认识质量(许多包装袋标有质量)到测量质量的工具(介绍生产、生活中各种秤)几个环节都来自生活实例。 3.体现注重科学探究、学习方式多样化的理念 整个教学环节涉及到:科学探究、阅读说明书学习天平的使用、实验、讨论交流、信息技术的应用等多种学习和教学方式。 二.课标和教材分析 本节主要内容是质量的初步概念、单位和天平的用法三大部分。质量是生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十分重要的物理量,是学习后续重要物理知识的基础。教材从日常生活中的物品包装都标有质量出发,引入质量的初步概念,较浅显,因为《课程标准》要求“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课程标准》要求“会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所以学生使用天平应该达到较熟练的程度,对天平的使用方法,教材一改以往纯粹讲述的面孔,而是以“使用说明”、“小组讨论”和“实际操作”的形式展现给学生,学生就像学习使用电视机、手机等一样,亲切、轻松的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质量是物体的属性是本节难点,所以教材通过探究实验帮助学生感受质量与形状、物态和位置无关。 三.学生和学法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经常接触质量,所以对质量的初步概念容易认识,对此部分知识让学生阅读自学,小组总结的形式进行。学生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合作、探究活动,具备初步的合作、探究和自学能力,对天平的使用让学生通过阅读说明书、小组讨论、实际操作(测固体质量)、展示不规范操作(归纳学生操作不规范事例)和再操作(探究质量是物体的属性)一系列学习过程。 四.教学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的初步概念和单位。 2.通过阅读、讨论、实验操作等学会天平的使用。 3.通过实际操作,学会测量固体、液体的质量。 ◎过程与方法: 1.经历阅读说明书学习天平使用的过程,培养多种学习使用器材的方法。 2.在实际操作过程中总结天平使用规律。

第六章质量与密度教案

6.1《质量》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通过分析一些实例了解质量的初步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及其换算。 2.通过观察、实验,认识质量是不随物体的形状、物态、空间位置而变化的物理量。 3.通过实际操作,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学会用天平测量固体和液体的质量。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观察和操作,让学生学会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通过使用天平的技能训练,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与协作精神。 2.通过介绍杆秤等测量质量的工具,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教学重点】 1.质量的概念。 2.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难点】 托盘天平的使用方法。 【教学用具】 托盘天平和砝码多套,金属块、金属体等。 【教学方法】 1.讲解与示范结合,自学与讨论结合,探究与交流结合。 2.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 思考:请把以下物品:铁钉、铁夹子、图钉、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等进行分类;可以怎么分?请说出分类的理由。 铁钉、铁夹子、图钉一类,由铁组成,塑料刻度尺、矿泉水瓶、塑料桶是由塑料组成。 你可以得出什么结论呢?一切物体都是由物质组成的.是啊,大到天体,如太阳、月亮,小到人们的日用必需品,如水、衣服、食物、住房等,尽管这些物体形态各异,但都是由物质组成的。 设计意图:“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前提”.新课开始,我创设了学生熟悉的物体,分析它们的组成材料,完成分类,使学生对“物体”、“物质”的模糊理解顿时变得清晰明了,为学习新知识作好铺垫. 二、联系生活,学习新知 (一)巧妙设问,直奔重点——学习质量的概念. 课件显示汽车、自行车图片,比一比: 1.汽车轮胎用的橡胶与自行车轮胎用的橡胶谁的多?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汽车轮胎用的橡胶多 课件显示木尺、木桌子图片,比一比: 2.木尺与桌子那个用的木材多一些呢? 引导学生观察,归纳得出:桌子用的木材多 由以上你能得出什么呢? (师生)由此我们知道组成物体的物质有多有少的.物理学中把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做物体的质量.

人教版初中物理《质量和密度》优质课教案、教学设计

学习目标 课前复习 课堂复习 《质量和密度》复习导学案 1、记忆类知识:质量及单位、质量是物体的一种属性;密度的物理意义、定义、单位及换算关 系。 2、实验类知识:密度概念的建构、测量固体、液体的密度 3、计算类知识点:密度公式及变形式的应用。 4、经历建构知识体系的过程,了解知识的内在联系,形成系统化、整体性认识。 1. 定义: 质量是物体的一种 ,与物体的 、 、 所处的空间 变化无关. 一、质量 2. 国际主单位: 常用单位: 、 、 单位换算关系:1t= Kg= g= mg 3.测量工具: 1. 定义: 2. 定义式(测量式): 二、密度3.单位: 国际: 常用: 换算关系:1g/cm3= kg/m3 铜的密度是8.9 × 103 kg/m3,它的物理意义是 4. a.密度是物质的一种 ,同一物质密度的 大小与 、 无关 b. 每种物质都有一定的密度, 不同的物质 密度一般是 的 反馈练习 1 1、在地球上质量为 0.05kg 的手表随宇航员到达月球,在月球上这块表的质量是 g ;一桶水结成冰以后,其质量将 ;一块球形的橡皮泥压扁后,其质量将 ;给铁块使其温度升高, 其质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某物质的体积是 2cm 3,质量为 4g ,则该物质的密度为 g/cm 3,若将它截去一半,则剩余部 分的密度为 kg/m 3。 反馈练习 2 1.请将表格内容补充完整 过程步骤 ①用天平称出石块的质量 m ;②向量筒内倒入适量的水,测出水的体积 V 1;③ 把石块用线拴好浸没在水中,记下体积 V 2;④将 m 、V 带入公式中,算出石块的密度 ρ;⑤根据 V 1、V 2 算出石块的体积 V 。正确的操作步骤排序是: 。 数据 表格 50g 5g 0g 1 2 3 4 5 m /g V 1/ml V 2/ml V /ml ρ/( g /c m 3) 30 50 20 反馈练习 3 3. 小明想测量一杯食盐水的密度。 三、体积的测量工具 测量前:观察量筒的 和 读数时:视线应与 相平 单位: 国际: 换算关系: 1 m 3= dm 3= cm 3 常 用 : 、 四、实验: 测固体和液体的密度原理:用 和 测出物体的 和 , 根据公式 算出物质密度。 1. 如何测出一金属块的密度,写出 2. 如何测出一杯盐水的密度,写出 测量的步骤和密度表达式 测量的步骤和密度表达式 ② 中的测量情 ④ 中 的 测 量 情况 ① 中 的 测 量 情况 实验 器材 盐水、烧杯 、 实验 步骤 以下是打乱的实验步骤,则正确的顺序是 ①称出烧杯和剩余盐水总质量 m 2 ②在烧杯中盛盐水,称出杯和盐水的总质量 m 1③将m 、V 值代入公式 ρ=m/V 中算出 ρ④将杯中盐水倒入量筒中一部分,测出这些盐水体积 V ⑤算出量筒中盐水的质量 m 天平和量筒的测量

第六章 质量与密度 教案

第6章质量与密度 1.初步认识质量的概念,知道质量的单位。 2.了解天平的构造,掌握天平的使用方法。 3.理解密度的物理意义。 4.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5.会用天平和量筒简单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 6.了解密度在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价值。 7.会用密度公式进行一些简单的计算。 质量和密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应用广泛,后面的压强、浮力、功等几章的计算中都将用到它。对密度这一表示物质特征的物理量的理解,对以后学习比热容也有帮助。本章学习两个反映物质属性的物理量——质量和密度。在基本测量方面,学习使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和使用量筒直接测量液体的体积或间接测量形状不规则固体的体积,进而测量物质的密度。在实际应用方面,利用质量和密度的相关知识,分析和解决一些实际问题。本章在中考中占有重要地位,重点有质量的理解和测量,密度的理解、测量和计算。难点是对密度的理解和相关知识的应用。本章对学生的实验能力和运用知识的能力要求较高,新课标要求学生能灵活地分析和解决密度的实际问题,对密度的测量,不仅要懂得实验原理和测量方法,而且能根据实验原理设计实验、记录实验数据并得出实验结果。 质量单位在日常生活中经常用到,学生并不陌生,比较容易接受;由于小学学过体积,对于密度知识的学习,也没什么障碍。但学生对”质量和密度是物质的属性“很难理解;在单位换算中,数字大也给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另外,学生缺乏运用密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对应用密度知识产生障碍,讲解时,教师可利用多媒体,多举例分析,加强这方面的训练。 1.在引入质量、密度等概念时,教师应重视实例,重视分析实验结果,引导学生归纳总结,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 2.为了增加学生对千克和克的感性认识,可让学生了解”小数据“中列举的物质的质量的大小,并练习用天平测一些自己感兴趣的身边物质的质量,从而学会了天平的正确使用,又学会了估测一些常见物体的质量。 3.对于测量工具——天平的学习,可让学生结合前几章测量工具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进行分析、讨论、归纳出天平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最后亲自动手操作,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熟悉天平的使用方法。 4.在实验过程中,教师只要做好引导就好,让学生自己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满足学生的求知欲望,使学生体会成功的喜悦。 第1节质量 知识与技能

初二物理-质量与密度 经典教案

初二物理第四讲质量与密度 智能拓展 天体的密度。 经天文学家的努力,已经搞清了许多天体的密度:水星的平均密度是5.46g/cm3,金星是5.26g/cm3,火星3.96g/cm3,土星0.70g/cm3,太阳1.409g/cm3,月球3.341g/cm3。它都比不上地球,地球的平均密度是5.52g/cm3。 冬天的傍晚,可以在东南天空看到一颗很亮的星——天狼星。天文学家很早就仔细观测天狼星了,并且发现天狼星旁边还有一颗不太亮的星,人们就叫它“天狼伴星”。天文学家惊异地发现,天狼伴星的质量比太阳还大,它的半径却又比地球还小,它的密度高达3800000g/cm3,也就是每立方厘米有3.8吨! 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100多个象天狼伴星那样密度的恒星,这类星就叫白矮星。密度最大的白矮星,每立方厘米要有200吨呢! 1967年,天文学家利用射电望远镜又发现了一种天体——中子星。这种天体的直径仅有十几千米,它的质量却和巨大的太阳差不多。中子星表面层密度大到每立方厘米10万~1亿吨,中心密度达到每立方厘米10亿吨。科学家认为,那里的物质处于一种特殊的“中子态”,如果从中子星那里取下火柴头那么大的物质,可以和一艘万吨巨轮的质量差不多。要是拿中子星物质造一枚壹分硬币情况会怎样呢?咱们假定壹分硬币的体积是10mm3吧(实际比这大),它的质量就是1000万吨。把它放在地球上,几百个火车火拖不动它;要是装船,可以压沉十几艘当今世界最大的超级油轮。 知识点回顾 一、质量: 1、定义:物体所含物质的多少叫质量。 2、单位:国际单位制:主单位kg ,常用单位:t g mg 对质量的感性认识:一枚大头针约80mg 一个苹果约150g 一头大象约6t 一只鸡约2kg 3、质量的理解:固体的质量不随物体的形态、状态、位置、温度而改变,所以质量是物体本身的一种属性。 4、

教案精选: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教学设计

教案精选: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教学设 计 教案精选:初二物理《质量和密度》教学设计【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

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

质量和密度教案

第六章《质量和密度》 【复习目标】 知识与技能 1.知道质量是物体自身的属性; 2.从比较质量多少的方法中领悟质量单位的意义,知道国际单位制中质量单位“千克”的由来,熟悉常用的质量单位及其之间的换算,培养学生对常见物体质量的估测能力; 3.了解托盘天平的结构,会用托盘天平测量固体或液体的质量,会看产品说明书; 4.会正确使用量筒和量杯; 5.建立密度的概念,认识密度公式和单位; 6.了解常见物质的密度,记住纯水的密度; 7.会从密度表中查物质的密度; 8.运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估测物体的体积,估测物体的质量;了解密度知识在生产、生活和科学探究中的应用。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探究活动,了解质量是物体的一个基本属性,它与物体的状态、形状、所处的空间位置变化无关,能用科学抽象的方法建立质量的概念。 2.通过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熟悉科学探究的几个主要要素; 3.学习“比值”的方法定义物理量; 4.掌握用密度知识鉴别物质的方法。 情感·态度·价值观 1.帮助学生进一步认识物质的质量这一基本属性,树立唯物辩证法思想; 2.养成学生细心、耐心、认真和爱护仪器的良好品质; 3.通过亲身参与一系列科学探究的过程,在活动中大胆提出自己的猜想,能实事求是地记录数据,并根据实验数据提出自己的见解,养成与他人合作交流的习惯,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魅力和威力。 【复习重点和难点】 重点: 1. 质量、密度概念的建立; 2. 托盘天平和量筒两种基本工具的使用; 3. 通过实验探究的方法建立密度的概念。 难点: 密度概念的建立和用密度知识解决简单问题。 【学具准备】 天平、小磁酒杯、量筒、细线、大小木块、大小铝块等等及多媒体课件和学生导学稿。 【前置准备】利用多媒体展示本章思维导图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