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试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改变其中一个三角板的位置,如图(2),则第(3)小题的结论还成立吗?(不需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E=∠BCD,理由如下:

∵∠ACD=∠BCE=90°,∠ACE+∠ECD=∠ECB+∠ECD=90°,

∴∠ACE=∠BCD

(2)解:若∠DCE=30°,∠ACD=90°,

∴∠ACE=∠ACD﹣∠DCE=90°﹣30°=60°,

∵∠BCE=90°且∠ACB=∠ACE+∠BCE,

∠ACB=90°+60°=150°

(3)解:猜想∠ACB+∠DCE=180°.理由如下:

∵∠ACD=90°=∠ECB,∠ACD+∠ECB+∠ACB+∠DCE=360°,

∴∠ECD+∠ACB=360°﹣(∠ACD+∠ECB)=360°﹣180°=180°

(4)解: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证;

(2)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先求得∠ACE=∠ACD-∠DCE,再由图可得∠ACB=∠ACE+∠BCE,把∠ACE和∠BCE 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由图知,∠ACB=∠ACD+∠BCE-∠ECD,则∠ACB+∠ECD=∠ACD+∠BCE,把∠ACD和∠BCE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4)根据重叠的部分实质是两个角的重叠可得。。

2.如图(1),在△ABC和△EDC中,D为△ABC边AC上一点,CA平分∠BCE,BC=CD,AC=CE.

(1)求证:△ABC≌△EDC;

(2)如图(2),若∠ACB=60°,连接BE交AC于F,G为边CE上一点,满足CG=CF,连接DG交BE于H.

①求∠DHF的度数;

②若EB平分∠DEC,试说明:BE平分∠ABC.

【答案】(1)证明:∵CA平分∠BCE,

∴∠ACB=∠ACE.

在△ABC和△EDC中.

∵BC=CD,∠ACB=∠ACE,AC=CE.

∴△ABC≌△EDC(SAS).

(2)解:①在△BCF和△DCG中

∵BC=DC, ∠BCD=∠DCE,CF=CG,

∴△BCF≌△DCG(SAS),

∴∠CBF=∠CDG.

∵∠CBF+∠BCF=∠CDG+∠DHF

∴∠BCF=∠DHF=60°.

②∵EB平分∠DEC,

∴∠DEH=∠BEC.

∵∠DHF=60°,

∴∠HDE=60°-∠DEH.

∵∠BCE=60°+60°=120°,

∴∠CBE=180°-120°-∠BEC=60°-∠BEC.

∴∠HDE=∠CBE. ∠A=∠DEG.

∵△ABC≌△EDC, △BCF≌△DCG(已证)

∴∠BFC=∠DGC,

∵∠ABF=∠BFC-∠A, ∠HDE=∠DGC-∠DEG,

∴∠ABF=∠HDE,

∴∠ABF=∠CBE,

∴BE平分∠ABC.

【解析】【分析】(1)由角平分线定义得出∠ACB=∠ACE,由ASA证明△ABC≌△EDC即可.

(2)①由ASA证明△BCF≌△DCG,得出∠CBF=∠CDG;在△BCF,△DHF中,由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BCF=∠DHF=60°.

②由全等三角形的性质得出∠A=∠DEG,∠ABF=∠BFC-∠A, ∠HDE=∠DGC-∠DEG,从而得出∠ABF=∠HDE,∠ABF=∠CBE,即BE平分∠ABC.

3.在△ABC中,∠ACB=2∠B,如图①,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B=AC+CD。

(1)如图②,当∠C≠90°,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证明;

(2)如图③,当AD为△ABC的外角平分线时,线段AB、AC、CD又有怎样的数量关系?请写出你的猜想,并对你的猜想给予证明。

【答案】(1)解:猜想:AB=AC+CD.

证明:如图②,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AD为∠BAC的角平分线时,

∴∠BAD=∠CAD,

∵AD=AD,

∴△ADE≌△ADC(SAS),

∴∠AED=∠C,ED=CD,

∵∠ACB=2∠B,

∴∠AED=2∠B,

∵∠AED=∠B+∠EDB,

∴∠B=∠EDB,

∴EB=ED,

∴EB=CD,

∴AB=AE+DE=AC+CD.

(2)解:猜想:AB+AC=CD.

证明:在BA的延长线上截取AE=AC,连接ED.∵AD平分∠FAC,

∴∠EAD=∠CAD.

在△EAD与△CAD中,

AE=AC,∠EAD=∠CAD,AD=AD,

∴△EAD≌△CAD(SAS).

∴ED=CD,∠AED=∠ACD.

∴∠FED=∠ACB,

又∵∠ACB=2∠B,

∴∠FED=2∠B,

∵∠FED=∠B+∠EDB,

∴∠EDB=∠B,

∴EB=ED.

∴EA+AB=EB=ED=CD.

∴AC+AB=CD.

【解析】【分析】(1)首先在AB上截取AE=AC,连接DE,易证△ADE≌△ADC(SAS),则可得∠AED=∠C,ED=CD,又由∠AED=∠ACB,∠ACB=2∠B,所以∠AED=2∠B,即∠B=∠BDE,易证DE=CD,则可求得AB=AC+CD;

(2)首先在BA的延长线上截取AE=AC,连接ED,易证△EAD≌△CAD,可得ED=CD,∠AED=∠ACD,又由∠ACB=2∠B,易证DE=EB,则可求得AC+AB=CD.

4.已知BM、CN分别是△的两个外角的角平分线,、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如图①;、分别是和的三等分线(即,),如图②;依此画图,、分别是和的n等分线(即,),,且为整数.

图①图②

(1)若,求的度数;

(2)设,请用和n的代数式表示的大小,并写出表示的过程;

(3)当时,请直接写出 + 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解:,

∵、分别是和的角平分线,

(2)解:在△中, + ,

(3)解:

【解析】【分析】(1)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根据角平分线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即可;(2)先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求出 + ,根据n等分线求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出,代入求出即可.

(3)本题以三角形为载体,主要考查了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的性质、角平分线的性质、三角形的内角和是的性质,熟记性质然灵活运用有关性质来分析、推理、解答是解题的关键.

5.如图,点C在∠AOB的边OA上,过点C的直线DE∥OB,CF平分∠ACD,CG⊥CF于C.

(1)若∠O=40°,求∠ECF的度数;

(2)试说明CG平分∠OCD;

(3)当∠O为多少度时,CD平分∠OCF?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DE//OB ,∴∠O=∠ACE,(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

∵∠O =40°,

∴∠ACE =40°,∵∠ACD+∠ACE= (平角定义)∴∠ACD=

又∵CF平分∠ACD ,

∴ (角平分线定义)

∴∠ECF=

(2)证明:∵CG⊥CF,

∴ .

又∵)

∴ (等角的余角相等)

即CG平分∠OCD

(3)解:结论:当∠O=60°时,CD平分∠OCF .

当∠O=60°时

∵DE//OB,

∴∠DCO=∠O=60°.

∴∠ACD=120°.

又∵CF平分∠ACD

∴∠DCF=60°,

即CD平分∠OCF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得∠ACE=40°,根据平角的定义以及CF平分∠ACD ,可得到∠ACF=70°,然后求出∠ECF的度数;

(2)根据∠DCG+∠DCF=90°,∠GCO+∠FCA=90°,以及∠ACF=∠DCF,可得到∠GCO =∠GCD,即可证明CG平分∠OCD;

(3)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出∠DCO=∠O=60°,根据角平分线可得到∠DCF=60°,以此可得∠DCO=∠DCF,即CD平分∠OCF.

6.如图1,已知线段AB=16cm,点C为线段AB上的一个动点,点D、E分别是AC和BC 的中点.

(1)若点C恰为AB的中点,求DE的长;

(2)若AC=6cm,求DE的长;

(3)试说明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的长不变;

(4)知识迁移:如图2,已知∠AOB=130°,过角的内部任一点C画射线OC,若OD、OE 分别平分∠AOC和∠BOC,试说明∠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答案】(1)解:∵点C恰为AB的中点,

∴AC=BC= AB=8cm,

∵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DC= AC=4cm,CE= BC=4cm,

∴DE=8cm

(2)解:∵AB=16cm,AC=6cm,

∴BC=10cm,

由(1)得,DC= AC=3cm,CE= CB=5cm,

∴DE=8cm

(3)解:∵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

∴DC= AC,CE= BC,

∴DE= (AC+BC)= AB,

∴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的长不变

(4)解:∵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

∴∠DOC= ∠AOC,∠EOC= ∠BOC,

∴∠DOE=∠DOC+∠EOC= (∠AOC+∠BOC)= ∠AOB=65°,

∴∠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解析】【分析】(1)由点C恰为AB的中点,得到AC=BC的值,再由点D、E分别是AC

和BC的中点,求出DE的值;(2)由(1)得,DC= AC的值,CE= CB的值,得到DE的值;(3)由点D、E分别是AC和BC的中点,得到不论AC取何值(不超过16cm),DE 的长不变;(4)由OD、OE分别平分∠AOC和∠BOC,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得到

∠DOE=∠DOC+∠EOC=(∠AOC+∠BOC)=∠AOB,得到∠DOE=65°与射线OC的位置无关.

7.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另一边ON仍在直线AB 的下方.

(1)若OM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

(2)若∠BOM等于∠COM余角的3倍,求∠BOM的度数;

(3)若设∠BON=α(0°<α<90°),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COM.

【答案】(1)解:∵∠BOC=120°,OM恰好平分∠BOC

∴∠BOM=∠BOC=60°

又∵∠MON=90°

∴∠BON=∠MON?∠BOM

=90°?60°=30°

(2)解:设的余角为x°,

由题意得:,

x=15,

3x=45,

所以的度数为45°

(3)解:(0°< <90°).

【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的度数,再根据∠BON=∠MON?∠BOM,即可求出结果。

(2)设∠ C O M 的余角为x°,表示出∠COM的度数,再根据∠BOM=∠COM余角的3倍,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根据角的和与差计算即可。

8.如图,∠AOB=40°,点C在OA上,点P为OB上一动点,∠CPB的角平分线PD交射线OA于D。设∠OCP的度数为x°,∠CDP的度数为y°。

小明对x与y之间满足的等量关系进行了探究,

下面是小明的探究过程,请补充完整;

(1)x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2)按照下表中x的值进行取点、画图、计算,分别得到了y与x的几组对应值,补全表格;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

①描出表中各组数值所对应的点(x,y);

②描出当x=120°时,y的值;

(4)若∠AOB= °,题目中的其它条件不变,用含、x的代数式表示y为________。

【答案】(1)40°

(2)解:∵∠DPB=∠AOB+∠CDP=40°+ y°,∠DPB= (40°+ x°),∴40°+ y°= (40°+ x°),即y= x-20,

x=60时,y= x-20= ×60-20=10,

x=70时,y= x-20= ×70-20=15,

x=80时,y= x-20= ×80-20=20,

x=90时,y= x-20= ×90-20=25,

补全表格如下:

;(3)解:①②如图:

x=120时,y= x-20= ×120-20=40;

(4)y= (x-a)

【解析】【解答】解:(1)∵∠CPB是△COP的外角,

∴∠CPB=40°+ x°,∠CPB一定小于180°,

即40°+ x°<180°,x<140°,

∵PD平分∠CPB,

∴∠DPB= ∠CPB = (40°+ x°),

∵当∠DPB=40°时,DP∥OA,即∠CPB的角平分线与OA无交点,所以∠DPB一定大于

40°,即(40°+ x°)>40°,解得x>40°,

∴x的取值范围是40°

∴∠DPB= °+ y°,

∵∠CPB=∠AOB+∠OCP,∠AOB= °,∠OCP的度数为x°,

∴∠CPB= °+ x°,

∵PD平分∠CPB,

∴∠DPB= ∠CPB= ( °+ x°),

∴ °+ y°= ( °+ x°),即y= (x-a).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可得∠CPB=40°+ x°,∠DPB= (40°+ x°),当∠DPB=40°时,DP∥OA,即∠CPB的角平分线与OA无交点,所以∠DPB一定大于40°,且∠CPB是△COP的外角,一定小于180°,即可得出x的取值范围;

(2)根据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列出y与x的关系式,分别计算求值即可;

(3)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描出各点即可;

(4)根据角平分线和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9.以直线AB上点O为端点作射线OC,使∠BOC=60°,将直角△DOE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 处.

(1)如图1,若直角△DOE的边OD放在射线OB上,则∠COE=________;

(2)如图2,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OE平分∠AOC,说明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如图3,将直角△DOE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转动,使得∠COD= ∠AOE.求∠BOD的度数.

【答案】(1)30

(2)解:∵OE平分∠AOC,

∴∠COE=∠AOE= ∠COA,

∵∠EOD=90°,

∴∠AOE+∠DOB=90°,∠COE+∠COD=90°,

∴∠COD=∠DOB,

∴OD所在射线是∠BOC的平分线

(3)解:设∠COD=x°,则∠AOE=5x°,

∵∠DOE=90°,∠BOC=60°,

∴6x=30或5x+90﹣x=120,

∴x=5或7.5,

即∠COD=65°或37.5°,

∴∠BOD=65°或52.5°

【解析】【解答】(1)∵∠BOE=∠COE+∠COB=90°,

又∵∠COB=60°,

∴∠COE=∠BOE-∠COB=30°,

故答案为30;

【分析】(1)根据图形得出∠COE=∠BOE-∠COB,代入求出即可;(2)根据角平分线定

义求出∠COE=∠AOE= ∠COA,再根据∠AOE+∠DOB=90°,∠COE+∠COD=90°,可得∠COD=∠DOB,从而问题得证;(3)设∠COD=x°,则∠AOE=5x°,根据题意则可得6x=30

或5x+90﹣x=120,解方程即可得.

10.如图1,,点,分别在,上,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绕点顺时针旋转至便立即逆时针回转.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射线转动的速度是每秒度.

(1)直接写出的大小为________;

(2)射线、转动后对应的射线分别为、,射线交直线于点,若射线比射线先转动秒,设射线转动的时间为秒,求为多少时,直线直线?

(3)如图2,若射线、同时转动秒,转动的两条射线交于点,作,点在上,请探究与的数量关系.

【答案】(1)60°

(2)解:设灯转动t秒,直线直线,

①当时,如图,

解得;

②当时,如图,

,,

,,解得,

综上所述,当秒或秒时直线;

(3)解:和关系不会变化,

理由:设射线AM转动时间为m秒,

作,,,

,,

,,

,而,

即,

和关系不变.

【解析】【解答】解:(1)∵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故结果为:;

【分析】(1)根据得到,再根据直线平行的性质即可得到答案;(2)设灯转动t秒,直线直线,分情况讨论重合前平行、重合后平行即可得到答案;(3)根据补角的性质表示出,再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表示出,即可得到答案;

11.已知直线AB平行CD,直线EF分别截AB、CD于点E、F两点。

(1)如图①,有一动点P在线段CD之间运动(不与C,D两点重合),试探究∠1、∠2、∠3的等量等关系?试说明理由。

(2)如图②、③,当动点P在线段CD之外运动(不与C,D两点重合),问上述结论是否还成立?若不成立,试写出新的结论并说明理由。

【答案】(1)解:∠2=∠1+∠3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APQ+∠CPQ

=∠1+∠3.

(2)解:解:②∠2=∠1+∠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3 ∠1.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CPQ ∠APQ

=∠3 ∠1.

③∠2=∠1+∠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1 ∠3.理由如下:

如图,过点P作PQ∥AB,则∠1=∠APQ.

∵AB∥CD,PQ∥AB,

∴PQ∥CD.

∴∠3=∠CPQ.

∠2=∠APQ ∠CPQ

=∠1 ∠3.

综合②、③的结论,∠2= .

【解析】【分析】(1)∠2=∠1+∠3,理由如下:如图,过点P作PQ∥AB,利用平行线的判定与性质可得∠1=∠APQ,PQ∥CD∥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CPQ,由∠2=∠APQ+∠CPQ即得结论;

(2)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3∠1.理由:如图,过点P作PQ∥AB,利用平行线

的判定与性质可得∠1=∠APQ,PQ∥CD∥AB,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3=∠CPQ,由∠2=∠CPQ∠APQ即可求出结论;

(3)不成立,新的结论为∠2=∠1∠3.理由如下:同(1)可证∠1=∠APQ,∠3=∠CPQ,利用∠2=∠APQ∠CPQ即可求出结论.

12.

(1)①如图1,已知,,可得 ________.

②如图2,在①的条件下,如果平分,则 ________.

③如图3,在①、②的条件下,如果,则 ________.

(2)尝试解决下面问题:已知如图4,,,是的平分线,,求的度数.

【答案】(1)60°;30°;60°

(2)解:∵,

∴,

∵,

∴ .

∵是的平分线,

∵,

∴ .

【解析】【解答】解:(1)①由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得到∠BCD=60°;

②如果平分,则 =30°;

③如果,则 90°- 60°.

【分析】(1) ①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即可求解;②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求解即可;③根据互余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计算即可;(2)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和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CN的度数,再利用互余的两个角的和等于90°即可求出.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 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2)延长射线MN到C (3)延长线段MN到A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1 B.2 C.3 D.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线段CD和线段DC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 B.CD=BC

C.CD=AB-BD D.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在线段AB上 B.M点在直线AB上 C.M点在直线AB外 D.M点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 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三棱锥有_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____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___个点.

七年级上册数学 几何图形初步同步单元检测(Word版 含答案)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已知AM∥CN,点B为平面内一点,AB⊥BC于B. (1)如图1,直接写出∠A和∠C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 (2)如图2,过点B作BD⊥AM于点D,求证:∠ABD=∠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F在DM上,连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数. 【答案】(1)∠A+∠C=90°; (2)解:如图2,过点B作BG∥DM, ∵BD⊥AM,

∴DB⊥BG,即∠ABD+∠ABG=90°, 又∵AB⊥BC, ∴∠CBG+∠ABG=90°, ∴∠ABD=∠CBG, ∵AM∥CN, ∴∠C=∠CBG, ∴∠ABD=∠C; (3)解:如图3,过点B作BG∥DM, ∵BF平分∠DBC,BE平分∠ABD, ∴∠DBF=∠CBF,∠DBE=∠ABE, 由(2)可得∠ABD=∠CBG, ∴∠ABF=∠GBF, 设∠DBE=α,∠ABF=β,则 ∠ABE=α,∠ABD=2α=∠CBG,∠GBF=β=∠AFB,∠BFC=3∠DBE=3α, ∴∠AFC=3α+β, ∵∠AFC+∠NCF=180°,∠FCB+∠NCF=180°, ∴∠FCB=∠AFC=3α+β, △BCF中,由∠CBF+∠BFC+∠BCF=180°,可得 (2α+β)+3α+(3α+β)=180°,① 由AB⊥BC,可得 β+β+2α=90°,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α=15°, ∴∠ABE=15°, ∴∠EBC=∠ABE+∠ABC=15°+90°=105°.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先过点B作BG∥DM,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ABD=∠CBG,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CBG,即可得到∠ABD=∠C;(3)先过点B作BG∥D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F=∠GBF,再设∠DBE=α,∠ABF=β,根据∠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根据AB⊥BC,可得β+β+2α=90°,最后解方程组即可得到∠ABE=15°,进而得出∠EBC=∠ABE+∠ABC=15°+90°=105°. 2.如图1,点为直线上一点,过点作射线,使,将一直角三角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单元测试题

七年级数学单元测试题 一、精心选一选 1.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3cm B.A、B两点之间的距离为线段AB的长度 C.线段AB的中点C到A、B两点的距离相等 D.A、B两点之间的距离是线段AB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有(). (1)射线AB和射线BA是同一条射线(2)延长射线MN到C (3)延长线段MN到A使NA==2MN (4)连结两点的线段叫做两点间的距离 A.1 B.2 C.3 D.4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线段CD和线段DC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4,C是线段AB的中点,D是CB上一点,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A.CD=AC-BD B.CD=BC

C.CD=AB-BD D.CD=AD-BC 5.如果线段AB=13cm,MA+MB=17 cm,那么下面说法中正确的是( ). A.M点在线段AB上 B.M点在直线AB上 C.M点在直线AB外 D.M点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6.下列图形中,能够相交的是( ). 7.已知点A、B、C都是直线l上的点,且AB=5cm,BC=3cm,那么点A与点C 之间的距离是(). A.8cm B.2cm C.8cm或2cm D.4cm 二、填空 8. 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字,这说明了_________;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_________;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了一圆锥体,这说明了_____________. 9.如图,三棱锥有________个面,它们相交形成了________条棱, 这些棱相交形成了________个点.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 D .①②③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 A . B . C . D . 3.左边的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右边的( )。 A . B . C . D . 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 5.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 6.右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 7.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 A .长方体 B .三棱锥 C . 圆柱 D .圆锥 8.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A . B . D . 图3.1- 34 A B C D

A B C D 二、填空题 9.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10.图中的几何体由 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 成 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 个点。 11.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 ,B , …,F ,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 是 、 、 。 1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文字母,这说明了 ;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 ;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开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 。 13.观察图中的几何体,指出右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1)是 , (2)是 ,(3)是 。 14. 课桌上按照右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明从课桌前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图3.1.-13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请对这些图片按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 、 、 . 15.在桌面上摆有一些大小一样的正方木块,从正南方向看如图①,从正东方向看如图②,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多能用______正方体木块,至小需要_______块正方体木块。 10题 F A B C D E 11题 上面 (1) (2) (3)

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题(含答案)

七年级数学上册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题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由六个小正方体组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是() A. B. C. D. 2、如图1是一个几何体的实物图,则其主视图是( ) 3、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的表面展开图,则原正方体中与“建”字所在的面相对的面上标的字是() A.美 B.丽 C.云 D.南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直线AB与直线BA是一条直线 B.射线AB与射线BA是两条射线 C.射线AB是直线AB的一部分 D.射线AB比直线AB短 5、如图线段AB,延长线段AB至C,使BC=3AB,取BC中点D,则( ) A.AD=CD B.AD=BC C.DC=2AB D.AB:BD=2:3 6、经过同一平面内A、B、C三点可连结直线的条数为( ) A.只能一条 B.只能三条 C.三条或一条 D.不能确定 7、已知∠A=65°,则∠A的补角等于( ) A.125° B.105° C.115° D.95° 8、同一平面内三条直线互不重合,那么交点的个数可能是() A.0,1,2, B.0,1,3 C.1,2,3 D.0,1,2,3

9、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锐角的补角一定是钝角;②一个角的补角一定大于这个角; ③如果两个角是同一个角的补角,那么它们相等;④锐角和钝角互补. A.1 B.2 C.3 D.4 10、若∠A=32°18′,∠B=32.18°,∠C=32.3°,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B=∠C B.∠A=∠C C.∠A=∠B D.∠A<∠B 11、如图,OA的方向是北偏东15°,OB的方向是西北方向,若∠AOC=∠AOB,则OC的方向是( ) A.北偏东75° B.北偏东60° C.北偏东45° D.北偏东15° 12、如图,一副三角尺按不同的位置摆放,摆放位置中∠α=∠β的图形个数共有() A.4个 B.3个 C.2个 D.1个 二、填空题: 13、一个几何体的主视图和俯视图如图所示,若这个几何体最多有m个小正方体组成,最少有n个小正方体组成,m+n= . 14、如图,点C是线段AB的中点,AB=6cm,如果点D是线段AB上一点,且BD=1cm,那么CD= cm.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卷

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4章几何图形初步》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3分)分别从正面、左面和上面这三个方向看下面的四个几何体,得到如图所示的平面图形,那么这个几何体是() A.B. C.D. 2.(3分)从左面看图中四个几何体,得到的图形是四边形的几何体共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3.(3分)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3分)如图,对于直线AB,线段CD,射线EF,其中能相交的图是()

A.B. C.D. 5.(3分)下面等式成立的是() A.83.5°=83°50′B.37°12′36″=37.48° C.24°24′24″=24.44°D.41.25°=41°15′ 6.(3分)下列语句: ①一条直线有且只有一条垂线; ②不相等的两个角一定不是对顶角; ③不在同一直线上的四个点可画6条直线; ④如果两个角是邻补角,那么这两个角的平分线组成的图形是直角. 其中错误的有() A.1个B.2个C.3个D.4个 7.(3分)如图,已知直线AB、CD相交于点O,OA平分∠EOC,∠EOC=110°,则∠BOD 的度数是() A.25°B.35°C.45°D.55° 8.(3分)如图,∠1+∠2等于() A.60°B.90°C.110°D.180° 9.(3分)C是线段AB上一点,D是BC的中点,若AB=12cm,AC=2cm,则BD的长为() A.3cm B.4cm C.5cm D.6cm

初一上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培优

板块一、有理数基本加、减混合运算 【例1】 已知线段AB 的长度为a ,点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为AC 中点,N 为BC 的中点,求MN 的长。 【例2】 .已知,线段AB=10cm ,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 长。 【例3】 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 (1)求MN 的长; (2)若点C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k CB 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N 的长度为多少? 【例4】 如图,已知B 、C 是线段AD 上任意两点,M 是AB 中点,N 是CD 中点,若.,b BC a MN ==求 AD. 【例5】 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 4 1 3 1CD AB BD ==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的距离是12cm ,求AB ,CD 的长。 【例6】 在数轴上有两个点A 和B ,A 在原点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6,B 在原点右侧到原点的距离为4,M , N 分别是线段AO 和BO 的中点,写出A 和B 表示的数;求线段MN 的长度。 有理数基本运算 线段及其中点问题

【例7】(1)如图,点C在线段AB上,AC = 8 cm,CB = 6 cm,点M、N分别是AC、BC的中点,求线段MN的长; (2)若C为线段AB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3)若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BC = b cm,M、N分别为AC、BC的中点,你能猜想MN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A B C M N 【例8】已知线段AB=acm,点A1平分AB,A2平分AA1,A3平分AA2,……, n A平分 1 n AA - , 则 n AA=_________cm. 【例9】过两点最多可画1条直线(1= 2 1 2? );过三点最多可画3条直线(3= 2 2 3? );过同一平面内四点最多可画______________条直线;过同一平面内n点最多可画______________条直线; 【例10】在一条直线上取两上点A、B,共得几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取三个点A、B、 C,共得几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取A、B、C、D四个点时,共得多少条线段? 在一条直线上取n个点时,共可得多少条线段? 【例11】如图,P是定长线段AB上一点,C、D两点分别从P、B出发以1cm/s、2 cm/s的速度沿直线AB向左运动(C在线段AP上,D在线段BP上) (1)若C、D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2AC,请说明P点在线段AB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是直线AB上一点,且AQ-BQ=PQ,求 AB PQ 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D运动5秒后,恰好有AB CD 2 1 =,此时C点停止运动,D点继续运动(D点 在线段PB上),M、N分别是CD、PD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PN的值不变;② AB MN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C B A C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单元测试

A B C D 第1章《基本的几何图形》检测题 班级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分数____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 、两条直线不一定有一个公共点 B 、两点间的连线中线段最短 C 、点a 在直线l 上。 D 、反向延长线段BC 到D ,使BD=BC 。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延长直线A B B 、延长射线OA C 、延长线段AB 至C ,使AC=BC D 、反向延长线段AB 至C,使AC=AB 3、圆柱体是由哪个图形旋转而成的 ( ) A 、三角形 B 、长方形 C 、梯形 D 、五边形 4、圆锥的侧面展开图是( ) A 、长方形 B 、正方形 C 、 圆 D 、 扇形 5、如图,点P 与点Q 都在线段MN 上,则下列关系中不正确的是 ( ) A 、MN -PN =MQ -PQ B 、MQ -MP =PN -QN C 、MQ -PQ =PN -PQ D 、MN -PQ =MP+QN 6、如图所示,点A 、B 、C 在射线上AM 上,则图中有射线 条 ( ) A 、1 B 、2 C 、3 D 、4 7、点P 是线段AB 的中点,则下列等式错误的是 ( ) A 、AP=P B B 、AB=2PB C 、AP= 21 AB D 、AP=2PB 8、C 为线段AB 延长线上的一点,且AC=23 AB ,则BC 为AB 的 ( ) A.32 B. 31 C. 21 D. 23 9、将正方体的表面沿棱剪开,展成右面的平面图形,根据图案判断这个正方体是( ) A B C M M P Q N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专训

《几何图形初步》易错题专训 1.下列语句表述正确的是() A.直线m、n相交与点a B.画直线AB=3cm C.延长射线AO D.延长线段AB到点C,使BC=AB 2.如果线段AB=6cm,MA+MB=10cm,那么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点M在线段AB上 B. 点M在直线AB上 C. 点M在直线AB之外 D. 点M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之外 3.∠α=51.2°,∠β=51°2’,则∠α与∠β的大小关系是() A. ∠α=∠β B. ∠α>∠β C. ∠α<∠β D. 无法确定 4.甲看乙的方向是南偏西50°,那么乙看甲的方向是() A.北偏东50° B. 南偏东50° C. 北偏东40° D. 北偏西40° 5.如图1,将一个正方体纸盒沿着图中的粗线剪开,并展开成平面图形,则其展 开图的形状为() 6.从2时30分到2时55分,时针转过的角的大小为______,分针转过的角的大小 为______; 7.有公共端点的两天射线分别表示南偏东25°与北偏东35°方向,则这两条射 线所构成的角的大小为____ 8.A、B两个城市之间有铁路相连,一共设有5个站点,不同的区间需要不同的车 票(相同区间的不同方向也需要不同的车票),则共有____ 种不同的车票。 9.如图2,点A、O、B在同一条直线上,OC⊥AB,OD⊥OE, 则图中与∠1互余的角是____ 10.不透明的正方体的六个面上分别标有1至6六个整数,如图3 是我们从不同方向观察这个正方体所得到的三种情况,那么 与标有整数1的面相对的面上的整数是____,与标有整数5 的面相对的面上的整数是___ 11.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还少20°,求这个角。 12.如图,∠AOB=70°,∠COD=80°,求∠AOD-∠BOC的大小 13.将一张长方形纸片按照图中所示的方式折叠后,得到∠AOB’=70°,求∠B’OG 的大小 14.已知A、B、C三点在同一条直线上,M、N分别为线段AB、BC的中点,且 AB=30,BC=20,求线段MN的长度 图2 图3

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含答案)

(1) 15? 65? 东(5) B A O 北西南几何图形单元测试卷 一、填空题: 1.82°32′5″+______=180°. 2.如图(1),线段AD 上有两点B 、C,图中共有______条线段. (2) C B A O E D 43 2 1 (3) C B A O E D (4) C B A O E D 3.一个角是它补角的一半,则这个角的余角是_________. 4.线段AB=8cm,CJ 是线段AB 上的一点,BC=5cm,则AC=________. 5.如图(2),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OE 平分∠COD,则∠BOD 的余角______, ∠COE 的补角是_______,∠AOC 的补角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如图(3),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AOE=90°,从给出的A 、B 、C 三 个答案中选择适当答案填空. (1)∠1与∠2的关系是( ) (2)∠3与∠4的关系是( ) (3)∠3与∠2的关系是( ) (4)∠2与∠4的关系是( ) A.互为补角 B.互为余角 C.即不互补又不互余 7.如图(4),∠AOD=90°,∠COE=90°,则图中相等的锐角有_____对. 8.如图(5)所示,射线OA 表示_____________方向,射线OB 表示______________方向. 9.四条直线两两相交时,交点个数最多有_______个. 10.38°41′的角的余角等于________,123°59′的角的补角等于________. 11.如果∠1的补角是∠2,且∠1>∠2,那么∠2的余角是________(用含∠1 的式子表示). 12.如果∠α与∠β互补,且∠α:∠β=5:4,那么,∠α=_______,∠β=_________. 13. 根据下列多面体的平面展开图,填写多面体的名称 . (1)__________,(2)__________,(3)_________. 二、选择题: 14、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展开图,若在其中三个正方形A 、B 、C 中分别填入适当的 数,使得它们折成正方体后相对的面上两个数互为相反数,则填入正方形A 、B 、C 、中的三个数依次是 ( ) A 、1、-3、0 B 、0、-3、1 C 、-3、0、1 D 、-3、1、0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专题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专题 1. 已知线段AB 的长度为a ,点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为AC 中点,N 为BC 的中点,求MN 的长。 2 .已知,线段AB=10cm ,直线AB 上有一点C ,且BC=4cm ,M 是线段AC 的中点,求线段AM 的长。 3. 点C 在线段AB 上,AC=8cm ,CB=6cm ,点M 、N 分别是线段AC 、BC 的中点. (1)求MN 的长; (2)若点C 为线段AB 上任意一点,k CB AC =+,其他条件不变,则MN 的长度为多少? 4. 已知B 、C 是线段AD 上任意两点,M 是AB 中点,N 是CD 中点,若.,b BC a MN ==求AD. 5. 如图,已知线段AB 和CD 的公共部分,4 1 31CD AB BD ==线段AB ,CD 的中点E 、F 的距离是12cm ,求AB ,CD 的长。 6. 在数轴上有两个点A 和B ,A 在原点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6,B 在原点右侧到原点的距离为4,M ,N 分别是线段AO 和BO 的中点,写出A 和B 表示的数;求线段MN 的长度。

7. (1)如图,点C 在线段AB 上,AC = 8 cm ,CB = 6 cm ,点M 、N 分别是AC 、BC 的中点,求线段MN 的长; (2)若C 为线段AB 上任一点,满足AC + CB = a cm ,其它条件不变,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并说明理由。 (3)若C 在线段AB 的延长线上,且满足AC -BC = b cm ,M 、N 分别为AC 、BC 的中点,你能猜想MN 的长度吗?请画出图形,并说明理由。 A B C M N 8. 已知线段AB=acm,点A 1平分AB,A 2平分AA 1,A 3平分AA 2,……, n A 平分1n AA -, 则n AA =_________cm. 9. 过两点最多可画1条直线(1= 212?);过三点最多可画3条直线(3=2 2 3?);过同一平面内四点最多可画______________条直线;过同一平面内n点最多可画______________条直线; 10. 在一条直线上取两上点A 、B,共得几条线段?在一条直线上取三个点A 、B 、 C,共得几条线段?在一条直线 上取A 、B 、C 、D 四个点时,共得多少条线段? 在一条直线上取n 个点时,共可得多少条线段? 11. 如图,P 是定长线段AB 上一点,C 、D 两点分别从P 、B 出发以1cm/s 、2 cm/s 的速度沿直线AB 向左运动(C 在线段AP 上,D 在线段BP 上) (1)若C 、D 运动到任一时刻时,总有PD =2AC ,请说明P 点在线段AB 上的位置: (2)在(1)的条件下,Q 是直线AB 上一点,且AQ -BQ=PQ ,求 AB PQ 的值。 (3)在(1)的条件下,若C 、D 运动5秒后,恰好有AB CD 2 1 =,此时C 点停止运动,D 点继续运动(D 点在线段PB 上),M 、N 分别是CD 、PD 的中点,下列结论:①PM -PN 的值不变;②AB MN 的值不变,可以说明, 只有一个结论是正确的,请你找出正确的结论并求值。 C A

新人教版七年级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 1. 下列图形中为圆柱体的是( ). (A ) B ) (C ) (D ) 2. 如图所示,一个三边相等的三角形,三边的中点用虚线连接,如果将三角形沿虚线 向上折叠,得到的立体图形是( ). (A )三棱柱 (B )三棱锥 (C )正方体 (D )圆锥 3.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射线可以延长 (B )射线的长度可以是5米 (C )射线可以反向延长 (D )射线不可以反向延长 4. 把一条弯曲的河道改成直道,可以缩短航程,其中的道理可以解释为( ). (A )线段有两个端点 (B )过两点可以确定一条直线 (C )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 )线段可以比较大小 5. 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之间存在着一个奇妙的关系,若用F 、E 、V 分别表示正多面体的面数、棱数、顶点数,则有F +V -E=2,现有一个正多面体共有12条棱,6个顶点,则它的面数F 等于( ). (A )6 (B )8 (C )12 (D )20 6. 如图,OC 是∠AOB 的平分线,OD 是∠BOC 的平分线,那么下列各式中正确 的是( ). (A )∠COD=12∠AOB (B )∠AOD=23∠AOB (C )∠BOD=13∠AOD (D )∠BOC=23 ∠AOD 7. 如图所示,从O 点出发的五条射线,可以组成小于平角的角的个数是( ). (A )10个 (B )9个 (C )8 个 (D )4个

8.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大 (B )一个锐角的余角比这个角小 (C )一个锐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D )一个钝角的补角比这个角大 9. 操场上,小明对小亮说:“你在我的北偏东30°方向上”,那么小亮可以对小明说:“你在我的( )方向上”. (A )南偏西30° (B )北偏东30° (C )北偏东60° (D )南偏西60° 10. 已知∠1、∠2互为补角,且∠1>∠2,则∠2的余角是( ). (A )12(∠1+∠2) (B )12∠1 (C )12(∠1-∠2) (D )12 ∠2 二、填空(每题3分,共24分) 11. 长方形绕其一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直角三角板绕其一直角边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__________. 12. 如图,已知B 是AC 的中点,C 是BD 的中点,若BC=1.5cm ,则AD=________. 13. 钟面上9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所成的角的度数是___________. 14. 如果79°-2x 与21°+6x 互补,那么x ____________. 15. 北偏西35°与南偏东65°的两条射线组成的角为_________度. 16. 若线段AB=a ,C 是线段AB 上的任意一点,M 、N 分别是AC 和CB 的中点,则MN=_______. 17. 如图,∠AOB 是直角,已知∠AOC ︰∠COD ︰∠DOB=2︰1︰2,那么∠COB=__________. 18. 水平放置的正方体的六个面分别用“前面、后面、上面、 下面、左面、右面”表示.如右图,是一个正方体的平面 展开图,若图中的“似”表示正方体的前面, “锦” 表示右面, “程”表示下面.则“祝”、 “你”、 “前”分别表示正方体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 程 前 你 祝 似 锦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附答案

人教版初中数学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检测附答案 一、选择题 1.如图,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CE 平分ACB ∠,则AE AD 的值( ) A .35 B .34 C .45 D .67 【答案】D 【解析】 【分析】 根据角平分线定理可得AE :BE =AC :BC =3:4,进而求得AE =37 AB ,再由点D 为AB 中点得AD = 12AB ,进而可求得AE AD 的值. 【详解】 解:∵CE 平分ACB ∠, ∴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相等, 设点E 到ACB ∠的两边距离位h , 则S △ACE =12AC·h ,S △BCE =12 BC·h , ∴S △ACE :S △BCE = 12AC·h :12 BC·h =AC :BC , 又∵S △ACE :S △BCE =AE :BE , ∴AE :BE =AC :BC , ∵在Rt ABC V 中,90ACB ∠=?,3tan 4B = , ∴AC :BC =3:4, ∴AE :BE =3:4 ∴AE =37 AB , ∵CD 为AB 边上的中线, ∴AD =12 AB ,

∴3 6 7 17 2 AB AE AD AB ==, 故选:D.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角平分线定理的应用及三角函数的应用,通过面积比证得AE:BE=AC:BC 是解决本题的关键. 2.如图,直线a∥b,点B在直线b上,且AB ⊥BC,∠1=55°,那么∠2的度数是() A.20°B.30°C.35°D.50° 【答案】C 【解析】 【分析】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所以∠3=180°﹣90°﹣∠1=35°,再由平行线的性质可得到∠2的度数. 【详解】 解: 由垂线的性质可得∠ABC=90°, 所以∠3=180°﹣90°﹣∠1=35°, 又∵a∥b, 所以∠2=∠3=35°. 故选C. 【点睛】 本题主要考查了平行线的性质. 3.在等腰ABC ?中,AB AC =,D、E分别是BC,AC的中点,点P是线段AD上的一个动点,当PCE ?的周长最小时,P点的位置在ABC ?的()

【数学】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题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6分) 1.下列语句错误的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B.同角的余角相等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D.两点之间的距离是指连接这两点的线段 2.如图,建筑工人砌墙时,经常用细绳在墙的两端之间拉一条参照线,使砌的每一层转在一条直线上,这样做蕴含的数学原理是() A.过一点有无数条直线B.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线段是直线的一部分 3.如图,点A、B在线段EF上,点M、N分别是线段EA、BF的中点,EA:AB:BF=1:2:3,若MN=8cm,则线段EF的长是() A.10 cm B.11 cm C.12 cm D.13 cm 4.如图,从A地到B地有多条道路,一般地,为了省时人们会走中间的一条直路而不会走其它的路,其理由是() A.两点确定一条直线B.垂线段最短 C.两点之间,线段最短D.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5.小明看钟表上时间为3:30,则时针、分针成的角是() A.70度B.75度C.85度D.90度 6.已知∠A=55°,则它的余角是() A.25°B.35°C.45°D.55° 7.将一副直角三角尺如图放置,若∠BOC=160°,则∠AOD的大小为()

A.15°B.20°C.25°D.30° 8.如图,已知线段AB长度为a,CD长度为b,则图中所有线段的长度和为() A.3a+b B.3a﹣b C.a+3b D.2a+2b 9.一个角的补角比这个角的余角3倍还多10°,则这个角的度数为()A.40°B.50°C.140°D.130° 10.李明为好友制作一个(如图)正方体礼品盒,六面上各有一字,连起来就是“预祝中考成功”,其中“预”的对面是“中”,“成”的对面是“功”,则它的平面展开图可能是() A.B. C.D. 11.将长方形ABCD沿AE折叠,得到如图所示的图形,已知∠CEB′=50°,∠DAB′的度数是() A.40°B.60°C.75°D.80° 12.如图是一个长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纸片厚度忽略不计,按图中数据,这个盒子容积为()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A B D 。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教科书是长方形②教科书是长方体,也是棱柱③教科书的表面是长方形 A.①②B.①③C.②③D.①②③ 2.将一个直角三角形绕它的最长边(斜边)旋转一周,得到的几何体是() A.B.C.D. 3.左边的图形绕着虚线旋转一周形成的几何体是由右边的()。 A.B.C.D. 4.下列图形经过折叠不能围成三棱柱的是()。 A.B.C.D. 图3.1-34 5.下列平面图形不能够围成正方体的是()。 C 6.右面的立体图形从上面看到的图形是()。 A B C D 7.用平面去截下列几何体,不能截出三角形的是()。 A.长方体B.三棱锥C.圆柱D.圆锥 8.分别从正面、左面、上面看下列立体图形,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的是()

( 水 甲丙 A B C D 二、填空题 9.观察图中的立体图形,分别写出它们的名称。 10.图中的几何体由个面围成,面和面相交形 成条线,线与线相交形成个点。 11.如图,六个大小一样的小正方形的标号分别是A,B, …,F,它们拼成如图的形状,则三对对面的标号分别 是、、。 A B C D E F 10题11题12.笔尖在纸上快速滑动写出了一个又一个的英文字母,这说明了;车轮旋转时,看起来像一个整体的圆面,这说明了;直角三角形绕它的直角边旋转一周,开成一个圆锥体,这说明了。 13.观察图中的几何体,指出右面的三幅,分别是从哪个方向看得到。1)是,(2)是,(3)是。 上面 左面 正面 (1)(2)(3) 14.课桌上按照右图的位置放着一个暖水瓶、一只水杯和一个乒乓球.小明从课桌前走过(图中虚线箭头的方向),图3.1.-13描绘的是他在不同时刻看到的情况,请对这些图片按 照看到的先后顺序进行排序:正确的顺序是:、、、. 乒 乓 杯球 乙丁暖水瓶 15.在桌面上摆有一些大小一样的正方木块,从正南方向看如图①,从正东方向看如图②,要摆出这样的图形至多能用______正方体木块,至小需要_______块正方体木块。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

第二章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单元测试卷 一、选题(每题3分,共36分) 1.下面图形中为圆柱的是() A.B.C.D. 2.如图,图中共有几条线段() A 4条 B 5条 C 6条 D 7条 3.下列现象中,可用基本事实“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是 A.用两个钉子就可以把木条固定在墙上B.利用圆规可以比较两条线段的大小关系C.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 D.植树时,只要定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 4.下面四幅图中,用量角器测得∠AOB度数是40°的图是() A.B. C.D. 5.如图所示,下列表示角的方法错误的是() A.∠1与∠AOB表示同一个角B.∠β表示的是∠BOC C.图中共有三个角:∠AOB,∠AOC,∠BOC D.∠AOC也可用∠O来表示

6.如图,将△AOB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45°后得到△A'OB',若∠AOB=15°,则∠AOB'的度数是(). A.25° B.30° C.35° D.40° 7.若∠A=25°12′,∠B=25.12°,∠C=25.2°,则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A=∠B B.∠A=∠C C.∠B=∠C D.∠A=∠B=∠C 8.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有() ①经过两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②两点之间,直线最短; ③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④若AB=BC,则点B是线段AC的中点. A.1个B.2个C.3个D.4个 9.如图∠BCA=90,CD⊥AB,则图中互余的角有()对. A.1B.2C.3D.4 10.互补的两角中,一个角的2倍比另一个角的3倍少10°,这两个角是( ) A.104°,66° B.106°,74° C.108°,76° D.110°,70° 11.如果线段AB=5cm,BC=4cm,且A、B、C在同一条直线上,那么A、C两点的距离是() A.1cm B.9cm C.1cm或9cm D.以上答案都不正确 12.已知∠AOB=60°,其角平分线为OM,∠BOC=20°,其角平分线为ON,则∠MON 的大小为() A.20°B.40°C.20°或40°D.30°或10°

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含答案)

基本平面图形单元检测 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1.平面上有四点,经过其中的两点画直线最多可画出( ). A.三条B.四条C.五条D.六条 2.在实际生产和生活中,下列四个现象:①用两个钉子把木条固定在墙上;②植树时,只要定 出两棵树的位置,就能确定同一行树所在的直线;③从A地到B地架设天线,总是尽可能沿着线段 AB架设;④把弯曲的公路改直,就能缩短路程.其中可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来解释的现象有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3.平面上有三点A,B,C,如果AB=8,AC=5,BC=3,那么( ). A.点C在线段AB上 B.点C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 C.点C在直线AB外D.点C可能在直线AB上,也可能在直线AB外 4.下列各角中,是钝角的是( ). A. 1 4 周角 B. 2 3 周角 C. 2 3 平角 D. 1 4 平角 5.如图,O为直线AB上一点,∠COB=26°30′,则∠1=( ). A.153°30′ B.163°30′ C.173°30′ D.183°30′ 6.在下列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①钟表上九点一刻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②钟表上六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平角; ③钟表上十二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周角; ④钟表上差一刻六点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⑤钟表上九点整时,时针和分针形成的角是直角. A.1 B.2 C.3 D.4 7.如图,C是AB的中点,D是BC的中点,下面等式不正确的是( ). A.CD=AC-DB B.CD=AD-BC C.CD= 1 2 AB-BD D.CD= 1 3 AB 8.如图,C,D是线段AB上两点,若CB=4 cm,DB=7 cm,且D是AC的中点,则AC的长等 于( ). A.3 cm B.6 cm C.11 cm D.14 cm 9.A,B,C,D,E五个景点之间的路线如图所示.若每条路线的里程a(km)及行驶的平均速度 b(km/h)用(a,b)表示,则从景点A到景点C用时最少 ....的路线是( ). A.A→E→C B.A→B→C C.A→E→B→C D.A→B→E→C 10.如图所示,云泰酒厂有三个住宅区,A,B,C各区分别住有职工30人,15人,10人,且 这三点在金斗大道上(A,B,C三点共线),已知AB=100米,BC=200米.为了方便职工上下班, 该厂的接送车打算在这个路段上只设一个停靠点,为使所有的人步行到停靠点的路程之和最小,那 么该停靠点的位置应设在( ).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复习学案 知识点一:余角和补角的概念(思考什么叫互为余角,什么叫互为补角) 1.★若∠α=79°25′,则∠α的补角是() A. 100°35′B. 11°35′C. 100°75′D. 101°45′ 2 ★已知∠α与∠β互余,若∠α=43°26′,则∠β的度数是() A. 56°34′B. 47°34′C. 136°34′D. 46°34′ 3 ★已知α=25°53′,则α的余角和补角各是 4★★已知∠1=30°21’,则∠1的余角的补角的度数是() 知识点二从正面、上面、左面看立体图形 1★画出从正面、上面、左面三个方向看到的立体图的形状 2★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圆锥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 B.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 C.从正面、左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上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D.从正面、上面看得到的是三角形,从左面看得到的是圆和圆心 3★★下列四个几何体中,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圆的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 正方体 4★★一个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到的平面图形 如右图所示,这个几何体是() A 圆锥B圆柱C球D正方体

5★★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上面、左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6★★从正面、左面、上面看四棱锥,得到的3个图形是() ABC 7★★★如下图,是一个几何体正面、左面、上面看得到的平面图形,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这是一个棱锥B.这个几何体有4个面 C.这个几何体有5个顶点D.这个几何体有8条棱 8★★★如图是由几个小立方块所搭成的几何体的俯视图,小正方 形体的数字表示该位置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的图形是() 知识点三:度分换算 1度分 38.2°= 度分 22.55°=°′ 18.65°=°′ 2分度 79°24′=°29°48′=° 把56°36′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把37°54′换算成度的结果是 知识点四对直线、射线、线段三个概念的理解 1 ★图中有条直线,条射线,条线段

第四章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测试题(含答案).

D C B A 第1题图会社谐和设 建 D C B A β α 第3题图 七级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测试题(新课标) (时限:100分钟总分:100分) 一、选择题:将下列各题正确答案的代号填在下表中。每小题2分,共24分。

1. 如图是一个小正方体的展开图,把展开图折叠成小正方体后,有“建”字一面的相对面上的字是() A. 和 B. 谐 C. 社 D. 会 2. 下面左边是用八块完全相同的小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从上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图是() A B C D 3. 如图,四个图形是由立体图形展开得到的,相应的立体图形顺次是() A. 正方体、圆柱、三棱柱、圆锥 B. 正方体、圆锥、三棱柱、圆柱 C. 正方体、圆柱、三棱锥、圆锥 D. 正方体、圆柱、四棱柱、圆锥 4. 如图,对于直线AB ,线段CD ,射线EF ,其中能相交的是() 5.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画一条3厘米长的射线 B. 画一条3厘米长的直线 C. 画一条5厘米长的线段 D. 在线段、射线、直线中直线最长 6. 如图,将一副三角尺按不同位置摆放,摆放方式中∠α 与∠β 互余的是() 1乙甲 N M

C B A B ( D C A D C B A 第9题图B A 7. 点E 在线段CD 上,下面四个等式①CE =DE ;②DE =2 1 CD ;③CD =2CE ;④CD = 2 1 DE . 其中能表示E 是线段CD 中点的有() A. 1个 B. 2个 C. 3个 D. 4个 8. 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9. 如图是一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若AB =4,则该正方体A 、B 两点间的距离为() A. 1 B. 2 C. 3 D. 4 10. 用度、分、秒表示91.34°为() A. 91°20/24// B. 91°34/ C. 91°20/4// D. 91°3/4// 11. 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若∠AOB =2∠AOC ,则OC 平分∠AOB B. 延长∠AOB 的平分线OC C. 若射线OC 、OD 三等份∠AOB ,则∠AOC =∠DOC D. 若OC 平分∠AOB ,则∠AOC =∠BOC 12. 甲、乙两人各用一张正方形的纸片ABCD 折出一个45°的角(如图), 两人做法如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