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人教版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培优篇)(Word版 含解析)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在数轴上、两点分别表示有理数和,我们用表示到之间的距离;例如表示7到3之间的距离.

(1)当时,的值为________.

(2)如何理解表示的含义?

(3)若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求的最小值和最大值.

【答案】(1)5或-3

(2)解:∵ = ,

∴表示到-2的距离

(3)解:∵点、在0到3(含0和3)之间运动,

∴0≤a≤3, 0≤b≤3,

当时, =0+2=2,此时值最小,

故最小值为2;

当时, =2+5=7,此时值最大,

故最大值为7

【解析】【解答】(1)∵,

∴a=5或-3;

故答案为:5或-3;

【分析】(1)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1的点之间的距离是4,根据表示数a的点在表示数1的点的右边与左边两种情况考虑即可得出答案;

(2)此题就是求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

(3)此题就是求表示数a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及表示数b的点与表示数-2的点之间的距离和,而0≤a≤3, 0≤b≤3, 借助数轴当时,的值最小;当时,的值最大.

2.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个直角顶点叠放在一起(如图①),其中,, .

(1)猜想与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求的度数;

(3)若按住三角板不动,绕顶点转动三角,试探究等于多少度时,并简要说明理由.

【答案】(1)解:,理由如下:

(2)解:如图①,设,则,

由(1)可得,

(3)解:分两种情况:

①如图1所示,当时,,

又,

②如图2所示,当时,,

又,

.

综上所述,等于或时, .

【解析】【分析】(1)由∠BCD=∠ACB+∠ACD=90°+∠ACD,即可求出∠BCD+∠ACE的度数.

(2)如图①,设∠ACE=a,可得∠BCD=3a,结合(1)可得3a+a=180°,求出a的度数,即得∠BCD的度数.

(3)分两种情况讨论,①如图1所示,当AB∥CE时,∠BCE=180°-∠B=120°,②如图2所示,当AB∥CE时,∠BCE=∠B=60°,分别求出∠BCD的度数即可.

3.如图,EF⊥AB于F,CD⊥AB于D,点在AC边上,且∠1=∠2= .

(1)求证:EF∥CD;

(2)若∠AGD=65°,试求∠DCG的度数.

【答案】(1)证明:∵EF⊥AB于F,CD⊥AB于D,

∴∠BFE=∠BDC=90°,

∴EF∥CD.

(2)解:∵EF∥CD,

∴∠2=∠DCE=50°,

∵∠1=∠2,

∴∠1=∠DCE,

∴DG∥BC,

∴∠AGD=∠ACB=65°,

∴∠DCG=

【解析】【分析】(1)由垂直的定义,可求得∠BFE=∠CDF=90°,可证明EF∥CD;

(2)利用(1)的结论,结合条件可证明DG∥BC,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可得∠AGD=∠ACB= ,则∠DCG=∠ACB-∠2即可求得.

4.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若∠DCE=25°,∠ACB=?;若∠ACB=150°,则∠DCE=?;

(2)猜想∠ACB与∠DCE的大小有何特殊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2),若是两个同样的直角三角尺60°锐角的顶点A重合在一起,则∠DAB与∠CAE的大小又有何关系,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答】∵∠ECB=90°,∠DCE=25°

∴∠DCB=90°﹣25°=65°

∵∠ACD=90°

∴∠ACB=∠ACD+∠DCB=155°.

∵∠ACB=150°,∠ACD=90°

∴∠DCB=150°﹣90°=60°

∵∠ECB=90°

∴∠DCE=90°﹣60°=30°.

故答案为:155°,30°

(2)【解答】猜想得:∠ACB+∠DCE=180°(或∠ACB与∠DCE互补)

理由:∵∠ECB=90°,∠ACD=90°

∴∠ACB=∠ACD+∠DCB=90°+∠DCB

∠DCE=∠ECB﹣∠DCB=90°﹣∠DCB

∴∠ACB+∠DCE=180°

(3)【解答】∠DAB+∠CAE=120°

理由如下:

∵∠DAB=∠DAE+∠CAE+∠CAB

故∠DAB+∠CAE=∠DAE+∠CAE+∠CAB+∠CAE=∠DAC+∠BAE=120°.

【解析】【分析】(1)本题已知两块直角三角尺实际就是已知三角板的各个角的度数,根

据角的和差就可以求出∠ACB,∠DCE的度数;(2)根据前个小问题的结论猜想∠ACB与∠DCE的大小关系,结合前问的解决思路得出证明.(3)根据(1)(2)解决思路确定∠DAB与∠CAE的大小并证明.

5.已知,与两角的角平分线交于点P,D是射线上一个动点,过点D的直线分别交射线,,于点E,F,C.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如图2,若,请探索与的数量关系,并证明你的结论;

(3)在点运动的过程中,请直接写出,与这三个角之间满足的数量关系:________.

【答案】(1)解:∵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BAP=∠PAE= ∠BAM= ,

∠ABP=∠PBE= ∠ABN= ,

∴∠BPC=∠BAP+∠ABP= ;

(2)解:,理由如下:

∵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设,,

∵,

∴,

∵,

∴,

又∵,

∴,

∴;

(3)

【解析】【解答】解:(3)∵PA、PB是∠BAM、∠ABN的角平分线,

∴设,,

∵,

∴,

如图,当点P在线段BD上时,

∴;

如图,当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时,

,即,

∴,

即;

故答案为:.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即可求解;

(2)设,,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结合四边形内角和定理即可求解;

(3)分点P在线段BD上和点P在线段BD的延长线上两种情况讨论即可求解.

6.将一副三角板中的两块直角三角尺的直角顶点O按如图方式叠放在一起.

(1)如图(1)若∠BOD=35°,则∠AOC=________ .

如图(2)若∠BOD=35°,则∠AOC=________ .

(2)猜想∠AOC与∠BOD的数量关系,并结合图(1)说明理由.

(3)三角尺AOB不动,将三角尺COD的OD边与OA边重合,然后绕点O按顺时针或逆时针方向任意转动一个角度,当∠AOD(0°<∠AOD<90°)等于多少度时,这两块三角尺各有一条边互相垂直.(填空)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当________ ⊥ ________时,∠AOD = ________ .

【答案】(1)145°;145°

(2)解:∠AOC与∠BOD互补.

∵∠AOB=∠COD=90°,

∴∠AOD+∠BOD+∠BOD+∠BOC=180°.

∵∠AOD+∠BOD+∠BOC=∠AOC,

∴∠AOC+∠BOD=180°,

即∠AOC与∠BOD互补.

(3)AB;OD;30°;CD;OA;45°;OC;AB;60°;AB;CD;75°

【解析】【解答】解:(1)若∠BOD=35°,

∵∠AOB=∠COD=90°,

∴∠AOC=∠AOB+∠COD-∠BOD=90°+90°-35°=145°;

如图2,若∠BOD=35°,

则∠AOC=360°-∠BOD-∠AOB-∠COD

=360°-35°-90°-90°

=145°;(3)解:当 AB ⊥ OD 时,∠AOD = 30°.

当 CD ⊥ OA 时,∠AOD = 45°.

当 OC ⊥ AB 时,∠AOD = 60°.

当 AB ⊥ CD 时,∠AOD = 75°.

即∠AOD角度所有可能的值为:30°、45°、60°、75°.

【分析】(1)由于是两直角三角形板重叠,根据∠AOC=∠AOB+∠COD-∠BOD可计算出∠AOC的度数;根据∠AOC=360°-∠BOD-∠AOB-∠COD可计算出∠AOC的度数;(2)由∠AOD+∠BOD+∠BOD+∠BOC=180°且∠AOD+∠BOD+∠BOC=∠AOC可知两角互补;(3)分别利用OD⊥AB、CD⊥OB、CD⊥AB、OC⊥AB分别求出即可.

7.如图,已知CD∥EF,A,B分别是CD和EF上一点,BC平分∠ABE,BD平分∠ABF

(1)证明:BD⊥BC;

(2)如图,若G是BF上一点,且∠BAG=50°,作∠DAG的平分线交BD于点P,求∠APD 的度数:

(3)如图,过A作AN⊥EF于点N,作AQ∥BC交EF于Q,AP平分∠BAN交EF于P,直接写出∠PAQ=________.

【答案】(1)证明:∵BC平分∠ABE,BD平分∠ABF

∴∠ABC= ∠ABE,∠ABD= ∠ABF

∴∠ABC+∠ABD= (∠ABE+∠ABF)= ×180°=90°

∴BD⊥BC

(2)解:∵CD∥EF

BD平分∠ABF

∴∠ADP=∠DBF= ∠ABF,∠DAB+∠ABF=180°

又AP平分∠DAG,∠BAG=50°

∴∠DAP= ∠DAG

∴∠APD=180°-∠DAP-∠ADP

=180°-∠DAG-∠ABF

=180°- (∠DAB-∠BAG)-∠ABF

=180°-∠DAB+ ×50°-∠ABF

=180°- (∠DAB+∠ABF)+25°

=180°- ×180°+25°

=115°

(3)45°

【解析】【解答】(3)解:如图,

∵AQ∥BC

∴∠1=∠4,∠2+∠3+∠4=180°,

∵BC平分∠ABE,

∴∠1=∠2=∠4,

∴∠3+∠4=90°,

又∵CD∥EF,AN⊥EF,AP平分∠BAN

∴∠PAN= (90°-∠3),∠NAQ=90°-∠4,

∴∠PAQ=∠PAN+∠NAQ= (90°-∠3)+(90°-∠4)

=45°- ∠3+90°-∠4

=135°-(∠3+∠4)

=135°-90°

=45°.

【分析】(1)根据角平分线和平角的定义可得∠CBD=90°,即可得出结论;(2)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ADP=∠DBF= ∠ABF,∠DAB+∠ABF=180°,∠DAP= ∠DAG,然后根据出三角形内角和即可求出∠APD的度数;(3)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1=∠2=∠4,∠2+∠3+∠4=180°,即∠3+∠4=90°,根据垂直和平行线的性质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AN= (90°-∠3),∠NAQ=90°-∠4,则

∠PAQ=∠PAN+∠NAQ= (90°-∠3)+(90°-∠4),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8.如图四边形ABCD中,AD∥BC,∠BCD=90°,∠BAD的平分线AG交BC于点G.

(1)求证:∠BAG=∠BGA;

(2)如图2,∠BCD的平分线CE交AD于点E,与射线GA相交于点F,∠B=50°.

①若点E在线段AD上,求∠AFC的度数;

②若点E在DA的延长线上,直接写出∠AFC的度数;

(3)如图3,点P在线段AG上,∠ABP=2∠PBG,CH∥AG,在直线AG上取一点M,使∠PBM=∠DCH,请直接写出∠ABM:∠PBM的值.

【答案】(1)证明:∵AD∥BC,

∴∠GAD=∠BGA,

∵AG平分∠BAD,

∴∠BAG=∠GAD,

∴∠BAG=∠BGA;

(2)解:①∵CF平分∠BCD,∠BCD=90°,

∴∠GCF=45°,

∵AD∥BC,∠ABC=50°,

∴∠AEF=∠GCF=45°;∠DAB=180°﹣50°=130°,

∵AG平分∠BAD,

∴∠BAG=∠GAD=65°,

∴∠AFC=65°﹣45°=20°;

②如图:

∵∠AGB=65°,∠BCF=45°,

∴∠AFC=∠CGF+∠BCF=115°+45°=160°;

(3)解:有两种情况:

①当M在BC的下方时,如图:

∵∠ABC=50°,∠ABP=2∠PBG,

∴∠ABP=()°,∠PBG=()°,

∵AG∥CH,

∴∠BCH=∠AGB=65°,∵∠BCD=90°,∴∠DCH=∠PBM=90°﹣65°=25°,

∴∠ABM=∠ABP+∠PBM=( +25)°=()°,

∴∠ABM:∠PBM=()°:25°= ;

②当M在BC的上方时,如图:

同理得:∠ABM=∠ABP﹣∠PBM=(﹣25)°=()°,

∴∠ABM:∠PBM=()°:25°= ;

综上,∠ABM:∠PBM的值是或.

【解析】【分析】(1)根据AD//BC可知∠GAD=∠BGA,由AG平分∠BAD可知∠BAG=∠GAD,即可得答案.(2)①根据CF平分∠BCD,∠BCD=90°,可求出∠GCF的度数,由AD//BC可求出∠AEF和∠DAB的度数,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求出∠AFC的度数即可;②根据三角形外角性质求出即可;(3)根据M点在BP的上面和下面两种情况讨论,分别求出∠PBM和∠ABM的值即可.

9.已知:如图所示,直线,另一直线交于,交于,且,点为直线上一动点,过点的直线交于点,且 .

(1)如图1,当点在点右边且点在点左边时,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的度数;

(2)如图2,当点在点右边且点在点右边时,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交于点,求的度数;

(3)当点在点左边且点在点左边时,的平分线与的平分线所在直线交于点,请直接写出的度数,不说明理由.

【答案】(1)解:过点作 .

∵平分 .

∴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同理可证.

.

∴ .

(2)解:过点作 .

∵ .

∴ .

∵平分 .

∴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平分 .

∴(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

∴ .

(3)解:过点作 .

∵平分 .

∴(两直线平行等,内错角相等).

∴平分 .

.

∴ .

∴(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

.

【解析】【分析】(1)过点作,由角平分线定义可

得,利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

得,同理可得∠CPE=∠PCA= ∠DCA=25°,从而求出∠BPC的度数.

(2)过点作 . 利用邻补角定义可得∠DBA=100°,由角平分线定义可得∠DBP= ∠DBA=50°,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得∠BPE=130°.根据角平分线定义

及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角可得∠PCA=∠CPE= ∠DCA=25°,从而求∠BPC的度数.(3)过点作 . 根据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角可得∠DBP=∠DPE=40°,根

据邻补角可求出∠CPE的度数,由角平分线的定义可得∠PCA= ∠DCA=65°,根据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可求出∠CPE的度数,继而求出∠BPC的度数.

10.如图①,已知AB//CD, AC//EF

(1)若∠A=75°,∠E=45°,求∠C和∠CDE的度数;

(2)探究:∠A、∠CDE与∠E之间有怎样的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若将图①变为图②,题设的条件不变,此时∠A、∠CDE 与∠E之间又有怎样的等量关系,请直接写出你探究的结论.

【答案】(1)解:在图①中,

∵AB∥CD

∴∠A+∠C=180°,

∵∠A=75°,

∴∠C=180°-∠A=180°-75°=105°,

过点D作DG∥AC,

∵AC∥EF,

∴DG∥AC∥EF,

∴∠C+∠CDG=180°,∠E=∠GDE,

∵∠C=105°,∠E=45°,

∴∠CDG=180°-105°=75°,∠GDE=45°,

∵∠CDE=∠CDG+∠GDE,

∴∠CDE=75°+45°=120°;

(2)解:如图①,通过探究发现,∠CDE=∠A+∠E.

理由如下:∵AB∥CD,

∴∠A+∠C=180°,

过点D作DG∥AC,

∵AC∥EF,

∴DG∥AC∥EF,

∴∠C+∠CDG=180°,∠GDE=∠E,

∴∠CDG=∠A,

∵∠CDE=∠CDG+∠GDE,

∴∠CDE=∠A+∠E;

(3)解:如图②,通过探究发现,∠CDE=∠A-∠E.

∵AB∥CD,

∴∠A+∠C=180°,

∵AC∥EF,

∴∠E=∠CHD,

∵∠CHD+∠C+∠CDE=180°,

∴∠E+∠C+∠CDE=180°,

∴∠E+∠CDE=∠A,

即∠CDE=∠A-∠E.

【解析】【分析】(1)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可得∠C,过点D作DG∥AC,可得DG∥AC∥EF,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可得∠CDG,由∠CDE=∠CDG+∠GDE,代入数值可得结果;

(2)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和同角的补角相等得∠A=∠CDG,由角的和及等量代换可得;(3)利用平行线的性质定理和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可得结论.

11.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O,∠POM=60°,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

(1)如图1,∠BAO=70°,已知AE、BE分别是∠BAO和∠ABO角的平分线,试求出∠AEB 的度数.

(2)如图2,已知AB不平行CD,AD、BC分别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线,又DE、CE 分别是∠ADC和∠BCD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CED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其值.

(3)在(2)的条件下,在△CDE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请直接写出∠DCE的度数.

【答案】(1)解:∵∠POM=60°,∠BAO=70°,

∴∠ABO=50°.

∵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

∴∠EAB= ∠OAB=35°,∠EBA= ∠OBA=25°,

∴∠AEB=180°-35°-25°=120°

(2)解: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BC、AD交于点F,

∵点D、C分别是∠PAB和∠ABM的角平分线上的两点,

∴∠FAB= ∠PAB= (180°-∠OAB),∠FBA= ∠MBA= (180°-∠OBA),

∴∠FAB+∠FBA= (180°-∠OAB)+ (180°-∠OBA)= (180°+∠AOB)=90°+ ∠AOB,∵∠AOB=60°,

∴∠F=180°-(∠FAB+∠FBA)=90°- ∠AOB=60°,

同理可求∠CED =90°- ∠F=60°;

(3)∠DCE的度数40°或80°

【解析】【解答】解:(3)①当∠DCE=2∠E时,显然不符合题意;

②当∠DCE=2∠CDE时,∠DCE= =80°;

③当∠DCE= ∠CDE时,∠DCE= =40°,

综上可知,∠DCE的度数40°或80°.

【分析】(1)由∠POM=60°,∠BAO=70°,可求出∠ABO的值,根据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可得∠EAB和∠EBA的值,在△EAB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AEB的大小;(2)不发生变化,延长BC、AD交于点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

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可得∠F =90°- ∠AOB,∠CED =90°- ∠F,即可得出∠CED的度数;

(3)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12.如图,直线,点E、F分别是AB、CD上的动点(点E在点F的右侧);点M 为线段EF上的一点,点N为射线FD上的一点,连接MN;

(1)如图1,若,,则 ________;

(2)作的角平分线MQ,且,求与之间的数量关系;(3)在(2)的条件下,连接EN,且EN恰好平分,;求的度数.

【答案】(1)60°

(2)解:如图,

∵,

∴∠EMQ=∠AEF,

∵,AB∥CD,

∴MQ∥CD,

∴∠NMQ=∠MNF,

∵MQ平分∠EMN,

∴∠EMQ=∠NMQ,

∴ = ;

(3)解:设∠ENM=x,则∠MNF=2x,

∴∠ENF=3x,

∵AB∥MQ,

∴∠BEN=∠ENF=3x,

∵EN平分∠BEF,

∴∠BEF=2∠BEN=6x,

∵∠AEF=∠MNF=2x,∠AEF+∠BEF=180°,

∴2x+6x=180°,

解得x=22.5°,

∴,∠EFN=∠AEF=∠MNF=45°,

∴∠EMN=∠EFN+∠MNF=90°.

【解析】【解答】解:(1)∵AB∥CD,

∴∠BEF+∠EFD=180°,

∵ ,

∴∠EFD=30°,

∵,

∴∠NMF=90°,

∴∠MNF=180°-∠NMF-∠EFD=60°,

故答案为:60°;

【分析】(1)根据AB∥CD得到∠BEF+∠EFD=180°,由求出∠EFD=30°,

根据得到∠NMF=90°,再利用三角形的内角和定理得到∠MNF=180°-∠NMF-

∠EFD=60°;(2)根据得到∠EMQ=∠AEF,由,AB∥CD推出MQ∥CD,证得∠NMQ=∠MNF,根据角平分线的性质得到∠EMQ=∠NMQ,即可得到 =

;(3)设∠ENM=x,则∠MNF=2x,根据AB∥MQ得到∠BEN=∠ENF=3x,由EN平分∠BEF,证得∠BEF=2∠BEN=6x,再根据∠AEF=∠MNF=2x,∠AEF+∠BEF=180°,列式求出x=22.5°,即可求出∠EMN=∠EFN+∠MNF=90°.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

1、(10分)在研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10)=(+8)+(-10),由此概括出有理数的一个运算法则,这个法则是,用字母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 2、(10分)小红家粉刷房间,雇用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是150m 2 ,最后结算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计算,每个工30元(1个人干一天是1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_____付钱最合算. 3、(10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10分)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无法确定 5、(10分)图表示从上面看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 6、(16分)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 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下图),此图揭示了 (a+b)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 有关规律.例如: 0()1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 和为2; 222()2a b a ab b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系数和为4; 33223()33a b a a b ab b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系数和为8;…… 根据以上规律...... ,解答下列问题: 2 1 -5 1 1 1 1 1 1 1 2 3 3 … 1 2 1 2 4 3 第5题 A . B .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资料(精华)

七年级数学 上册 培优训练

第一讲 有理数(一)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 m n (0,,n m n ≠互质)。 4、性质:① 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 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 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 ||(0) a a a a a ≥?=?-≤? ② 非负性 2(||0,0)a a ≥≥ ③ 非负数的性质: i )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则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 ()()()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13248163264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 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1a b c a b c ++=,求 || abc abc 的值。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集训试题

九年义务教育数学培优辅导七年级讲义

公式活用 1.计算(2+1)(122+)(124+)(128+)(1216+)(1232+) 2. 计算 2(132+)(134+)(138+)(1316+)(1332 +)+4 1 3.已知的值求b a b a b a +=++-+,013642 2 4. 已知a 、b 、c 为三角形的三边,且满足,02 22=---++ca bc ab c b a 试判断此三角形的形状。 图式转化 5.六边形ABCDEF ,∠A=∠B=∠C=∠D=∠E=∠F=1200,AB=1、BC=3、CD=3、DE=2,求该六边形的周长 6.把ABC ?沿ED 折叠,当点A 落在四边形BCDE 内部是,则∠A 与∠1+∠2之间有什么数量关系?它会保持不变吗? 7.把长方形ABCD 对折,使点C 落在E 处,BE 与AD 相交于O ,写出不包括AB=CD 、AD=BC 的相等的边、角相等的结论 8.设x 、y 满足1933=-++y x y x ,2x +y =6,则x =、y = 5() 6() 7() C B A D C E B D E 9. 试探究111…1-222…2=2 () [特例理解-一般发现-总结方法] 2n 个1 n 个2

方程(组)与整体、化归、分类思想 1.解方程组① 883.47.41127.43.5=+=+y x y x ② 27 )3 2 (5)3(2020 )3 2 (5)3(8=++--=++--y x y x 提示:整体 2.已知代数式1163)23(++=++n x m x n m 对任何x 都成立,求n m 和的值 提示:任何 3. 已知 05 610321=--=++z y x z y x 试求x z z y y x ++的值 提示:整体、化归 4. 已知043=--z y x ,082=-+z y x ,求xz yz xy z y x 22 22++++的值 提示:整体、化归 5.一个六位自然数,把左端的数字移到右端,所得新的六位数是原数的3倍,求原数(提示:整体) 6.甲、乙、丙3人共解出100道数学题,每人都解出了其中的60道题;将其中只有一人解出的题叫难题,3人都解出的题叫容易题,试问难题多还是容易题多?多的比少的多几题? 图形转化与分类 7.AB ∥CD ,E 为AD 上一点,∠1=∠2,∠3=∠4,问 BE 与CE 有何位置关系,说试明之。 8.若平行直线EF 、MN 与相交直线AB 、CD 相交如图,则同旁内角有()对 A 4、 B 8、 C 12、 D 16 9.梯形ABCD 被对角线分成4个小三角形,已知⊿AOB 和⊿COB 的面积分别为25和35,求梯形的面积 10() 9() 8() N M F E D C B A 7() B C C 10.求⊿ABC 的面积 11.数轴上点P 0对应数1,将点P 0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300 得P 1,延长O P 1到P 2,使O P 2=2 O P 1,再将点P 1绕着原点O 逆时针旋转300 得P 3,延长O P 3到P 4,使O P 4=2 O P 3,类似如此下去,求P 12对应的数;你能否求出P 2003对应的数? [特例理解-一般发现-总结方法]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知识点

第二章 几何图形的初步认识 2.1从生活中认识几何图形 知识点: 一、认识几何图形 几何图形 二、几何图形的构成 1、面与面相交成___,线与线相交成___。 2、点动成___,___动成面,面动成___。 3、___、___、___是构成几何图形的基本要素,体是由___围成的。 4、面有___面和___面,线有___线和___线。 引申探讨:n 棱柱有几个顶点、几条棱、几个面 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 柱体 锥体 球体 台体 圆柱 棱柱 圆锥 棱锥 圆台 棱台

2.2 点和线 知识点: 1、点的表示: A B 用一个大写的字母,例如:点A、点B 2、线段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端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线段AB、线段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线段a. 3、射线的表示: 用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和其余任一点的字母(表示端点的大写字母必须写在前). 例如:射线AB 4、直线的表示: 方法一 :用表示任两点的两个大写字母(没有次序). 例如:直线AB、直线BA. 方法二:用一个小写字母.例如直线a. 5、线段、射线、直线的比较: 6、直线的性质: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记为: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7、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点在直线上(直线经过点);点在直线外(直线不经过点) 引申探讨:1、一条直线上有n个点,会有几条线段? 2、握手问题、票价问题、车票问题。

2.3线段的长短 知识点: 1、线段长短的比较方法:(两种) (1)度量法:是从数量的角度来比较 (2)叠合法:是从图形的角度来比较 另外了解估测法:依据已有的经验来判断 2、线段的画法: 3、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简记为: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引申探讨:蚂蚁爬行问题 2.4 线段的和与差 知识点: 一、线段的和与差的概念及作图方法 二、线段的和与差的计算 三、线段的中点 2.5 角以及角的度量 知识点: 一、角的概念 二、角的表示方法: 1、用大写英文字母表示 (1)用三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此时要把表示顶点的字母写在中间)。 (2)用一个大写字母表示(只有在某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而且这个字母必须用顶点的字母表示)。 2、用阿拉伯数字表示。 3、用小写希腊字母表示。 三、角的度量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完整版)七年级数学(下)培优试题

七年级数学(下)培优竞赛试题 1、已知直线AB 、CD 、EF 相交于点O ,∠1:∠3=3:1, ∠2=20度,求∠DOE 的度数。 2、如图所示,O 为直线AB 上一点,∠AOC=1 3 ∠BOC,OC 是∠AOD 的平分线。 ①求∠COD 的度数; ②判断OD 与AB 的位置关系,并说明理由。 3、如图,两直线AB 、CD 相交于点O ,OE 平分∠BOD ,如果∠AOC :∠AOD=7:11, ①求∠COE ; ②若OF ⊥OE ,∠AOC=70°,求∠COF 。 4、如图⑺,在直角 ABC 中,∠C =90°,DE ⊥AC 于E,交AB 于D . ①指出当BC 、DE 被AB 所截时,∠3的同位角、内错角和同旁内角. ②试说明∠1=∠2=∠3的理由.(提示:三角形内角和是1800) 5、如图是一个3×3的正方形,则图中∠1+∠2+∠3+…+∠9= 。 6,(安徽中考)如图,已知AB ∥DE ,∠ABC= 80 ,∠CDE= 1400 ,则∠BCD= . 3 21O F E D C B A O D C B A A B C D O E F 6 3 2 1 9 8 7 5 4

7、如图,BO 、CO 分别平分∠ABC 和∠ACB , (1)若∠A=60°。求∠Q (2)若∠A=100°、120°,∠Q 又是多少? (3)由(1)、(2)你发现了什么规律?当∠A 的度数发生变化后,你的结论仍成立吗? (提示:三解形的内角和等于180°) 8、如图所示,AB ⊥EF 于G ,CD ⊥EF 于H ,GP 平分∠EGB ,HQ 平分∠CHF ,试找出图中有哪些平行线,并说明理由. 9,(北大)如图所示,图(1)是某城市古建筑群中一座古 塔底部的建筑平面图,请你利用学过的知识设计测量古塔外墙底部的∠ABC 大小的方案,并说明理由,(注:图(2)、图(3)备用) (1) (2) (3) 10、已知点B 在直线AC 上,AB=8cm ,AC=18cm ,P. Q 分别是AB. AC 的中点,则PQ 为多少cm? (自己构造图) A B C D E F G H P Q

最新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 22 7 ,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 - 22 7是分数,0.033 .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 01.在7,0,15,- 1 2 ,-301,31.25,- 1 8 ,100,1,-3 001中,负分数为,整数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 1 9 , 2 15 ,- 13 8 ,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2007,并且是一个负数,故答案为- 1 2007 . 【变式题组】 01(湖北宜昌)数学解密:第一个数是3=2 +1,第二个数是5=3 +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是 . 02.(毕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则?填____. 03.(茂名)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规律,则第8个数为__ __ . 【例4】(2008年河北张家口)若1+ m 2 的相反数是-3,则m的相反数是____. 【解法指导】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错误!,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 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错误!是分数,0.033 . 3是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01.在7,0,15,-错误!,-301,31.25,-错误!,100,1,-3 001 中,负分数为,整数 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错误!,错误!,-错误!,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

七年级下册数学培优训练题5

七年级数学训练题5 姓名: 一、选择题 1、若14+x 表示一个整数,则整数x 可取值共有( ). 个 B. 4个 C. 5个 D. 6个 2、若|a|=4,|b|=2,且|a+b|=a+b, 那么a-b 的值只能是( ). B. 2 C. 6 或6 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两点之间的距离是两点间的线段; B.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 C.同一平面内,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 D.与同一条直线垂直的两条直线也垂直. 4、方程20082009 20083221=?++?+?x x x Λ的解是( ) 5、已知代数式2346x x -+的值为9-,那么2463 x x -+的值为( ) A.1- D.3- 6、下列属平移现象的是( ) A.山水倒映。 B.时钟的时针运转。 C.扩充照片的底片为不同尺寸的照片。 D .人乘电梯上楼。 7、对任意四个有理数a ,b ,c ,d 定义新运算:a b c d =ad-bc ,已知24 1x x -=18,则x=( ) A. 4 B. 3 C. 2 D. -1 8.同时都含有字母a 、b 、c ,且系数为1的7次单项式共有( )个 (A )4 (B )12 (C )15 (D )25 9.若单项式x x b a 52-和x b a -3223的次数相同,则x 的整数值等于( ) (A )1 (B )-1 (C )1± (D )1±以外的数 10. 乘积22221111(1)(1)(1)(1)23910 ----L 等于( ) A .125 B.21 2011.10 7 二、填空题 1.钟表上7点20分,时针与分针的夹角为 . 2.如右图,已知AB 、CD 相交于点O ,OE ⊥AB ,∠EOC=280,则∠AOD= °. 3.某商场经销一种商品,由于进货价格比原来预计的价格降低了%,使得销售利润增加了8个百分点,那么原来预计的利润率是 . 4.=++==c b b a b c a b 则若,3,2 . 5. 图中的□、△、○各代表一个数字,且满足以下三个等式: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练习

初一下册数学几何图形 练习 TYYGROUP system office room 【TYYUA16H-TYY-TYYYUA8Q8-

D C B A F E D C B A B A F E D C B A 初一数学几 何图形练习 一、选择题。 1、如图,对于 直线AB ,线段CD ,射 线EF ,其中能相交的 是( )。 2、C 是线段AB 上一点,D 是BC 的中点,若AB =12cm ,AC =2cm ,则BD 的长为( )。 A 、3cm B 、4cm C 、5cm D 、6cm 3.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A .经过一点的直线可以有无数条 B .经过两点的直线只有一条 C .一条直线只能用一个字母表示 D .线段CD 和线段DC 是同一条线段 4、如图所示,把一个长方形纸片沿EF 折叠后,点D 、C 分别落在点D ′、C ′位置,若∠EFB=65°, 则∠AED ′等于( )。A 、50° B 、55° C 、60° D 、65° 5、已知一个学生从点A 向北偏东60°方向走40米,到达点B ,再从B 沿北偏西30°方向走30米,到达点C ,此时,恰好在点A 的正北方向,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点A 到BC 的距离为30米 B 、点B 在点 C 的南偏东30o 方向40米处 C 、点A 在点B 的南偏西60o 方向30米处 D 、以上都不对 二、填空题。 6、若时钟2点30分时,分针与时针夹角 度。 7、已知线段AB ,延长AB 到C ,使BC =2AB ,D 为AB 的中点,若BD=2.5cm ,则AC 的长 为 cm 。 8、30°的余角是 ,补角是 。 (第9题图) (第10题图) 9、如图,若AO ⊥OC ,DO ⊥OB ,∠AOB ∶∠BOC=2∶1,则∠COD= 。 10、如图,三条直线AB 、CD 、EF 相交于同一点O ,如果∠AOE=2∠AOC ,∠COF=23 ∠AOE , 那么∠DOE= 。 三、解答题。 11、计算。⑴ (180°-98°32′24″)÷3 (2)34°25′×2+35°56′ 12、一个角的余角比它的补角的3 1 还少20°,求这个角。 65° C / D / F D C O D C B A O E D C B A

七年级上期数学培优试题

七年级上期数学培优试题 1、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 A.2a B.2a - D.2b 2、式子||||||a b ab a b ab ++的所有的可能的值有( ) 个 个 C. 4 个 D.无数个 3、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4、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为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3 C 6、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b a ,b 的形式,则20062007a b +的值为 7、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则||||||c a a b b c -+-+-的值为 ¥ 8、若|1|a b ++与2(1)a b -+互为相反数,则321a b +-的值为 9、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a b ,含23a b c +=,23a c x +=,23 c b y +=,请将,,,,a b c x y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0、已知2a b =;5c a =,代数式624a b c a b c +--+的值为 11、当多项式210m m +-=时,多项式3222006m m ++的值为 12、已知:当1x =时,代数式31Px qx ++的值为2007,当1x =-时,代数式31Px qx ++的值为 13、已知,a b 均为正整数,且1ab =,代数式11 a b a b +++的值为 14、已知一个数列2,5,9,14,20,x ,35…则x 的值应为:( ) 15、在以下两个数串中: 1,3,5,7,…,1991,1993,1995,1997,1999和1,4,7,10,…, 1990,1993,1996,1999,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数串中的数的个数共有( ) 个。 16、请你从右表归纳出计算13+23+33+…+n 3的公式,并算出13+23+33+…+1003 的值为 '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1.在直线m 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AB=10cm, BC=4cm,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为 ( ) A. 3 cm B. 7cm C. 3cm 或7 cm D.5cm 或2cm 2.小红的妈妈将一笔钱存入银行, 银行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 3.69%,三年到期时扣除20%的利息税后可取出5442.8元.若设小红妈妈存入银行x 元,则可列方程为( ). A. x ·3.69%×3×(1-20%)=5442.8 B.(x +x ·3.69%×3)·(1-20%)=5442.8 C. x +x ·3.69%×(1-20%)=5442.8 D. x +x ·3.69%×3×(1-20%)=5442.8 3. 已知射线OA,由O 点再引射线OB ﹨OC,使∠AOB=600,∠BOC=300, 则∠AOC 的度数是______. 4.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则原 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一个即可). 5.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但总有 少数同学不走边上的路而横穿草坪.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来说明他们这种错误做法的原因是 . 6.方程3(y -2)+1=5y -2(2y -1)的解是 7.化简求值:x 2-2(x 2-3xy)+3(y 2-2x y )-2y 2,其中x =2 ,y=-1. 8.小明每天早晨要到距家1300米的学校去上学,一天小明到校后发现忘了带数学书,于是打电话让爸爸给他送书.爸爸立即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同时小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往家赶,二人在途中相遇后,小明马上拿书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学校.问小明在取书过程中共花费了多少时间? 9.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 甲商场规定: 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 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84元 38元 教 学 楼 图书馆 草坪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在培优班成立后的第一节课,刚开始,焦主任给学生介绍这个班级的情况以及他们自身的情况,看得出来学生是特别重视的,后来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于三个班级,我便让学生们之间做了简单的熟悉,之后这节课剩下20分钟左右,我便对这20个同学进行了一个摸底测试,本来我是准备了6个题目,第1题(难度最大)和第6题(难度其次)相对较难,中间的2、3、4、5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属于强化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便让学生先做中间4个题目,到了下课时间,只有两三个同学完成,因此这次摸底试题我是在课下规定了一个时间让学生上交的,后来的经过我的批改,我发现学生完成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其中有一个题目全班没有一个人正确,而这个题目并不难,只是这个知识点学习的时间有点儿早,因此学生可能有所遗忘。其实这样也说明了,目前在我们这个培优班并没有真正的特别强大的尖子生。 三、具体计划: 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于培优工作,我目前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学生处于七年级,知识难度还不是特别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体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因此教

会学生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碰到不会的题目时,我会先让他们思考,如果实在没有头绪,我会一步步的去引导他们,慢慢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虽然教会学生思考的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我一直相信:慢慢来,才比较快。 (2)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思路的开阔与灵活。数学的巧妙很多时候在于对于同一道题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在我看来,有的时候一节课教会学生同一题的5种解法比教会学生5道题更有意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对于同一道题彻底弄懂弄透,那么下次再碰到类似题目的话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教什么会什么,不教就不会,说明学生的变通能力有待提高。 (3)讲练结合,知识内化。对于课堂,一直以来,学生才是主角,课堂是他们的主战场,我的角色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培优班的学生,我的想法是刚开始慢慢的培养他们、教他们,到后期慢慢的变成我看着他们上课,给他们出示问题,把课堂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分享知识的获得。这样的话,回到自己的班级,他们都能够成为一个个数学课堂的顶梁柱。 在培优的路上,其实我的经验也并不丰富,不过我会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用心去做这个事情,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能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起成就最好的我们!

初一数学不等式培优习题(难点分析题)

1、解不等式 (2)252133x -+-≤ +≤- 2、 求下列不等式组的整数解2(2)8 3373(2)82x x x x x x +<+??-≥-??-+>? 3、解不等式:(1) 0)2)(1(<+-x x (2) 0121>+-x x 4、对于1x ≥的一切有理数,不等式 ()12x a a -≥都成立,求a 的取值范围。 5、已知1x =是不等式组()()352,2 3425x x a x a x -?≤-???-<+-?的解,求a 的取值范围. 6、如果35x a =-是不等式 ()11233x x -<-的解,求a 的取值范围。 7、若不等式组841,x x x m +<-??>?的解集为3x >,求m 的取值范围。

8、如果不等式组237,635x a b b x a -的解在2x <-的范围内,求a 的取值范围。 11、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10x a x ->?? ->?,的整数解共有3个,求a 的取值范围。 12、已知关于x 的不等式组0321x a x -≥??-≥-?的整数解共有5个,求a 的取值范围。 13、若关于x 的不等式组2145,x x x a ->+??>?无解,求a 的取值范围。 14、设关于x 的不等式组22321 x m x m ->??-<-?无解,求m 的取值范围 15、若不等式组???<->a x a x 无解,那么不等式? ??<+>-11a x a x 有没有解?若有解,请求出不等式组的解集;若没有请说明理由?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 a=_______(含b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概念学习: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 如:222 ÷÷,()()()() 3333 -÷-÷-÷-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 ÷÷记作3 2,读作“2的3次商”,()()()() 3333 -÷-÷-÷-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个()0 a a≠相除记作 n a,读作“a的n次商”. (1)直接写出结果: 3 1 2 ?? = ? ?? ______,()42-=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 B.对于任何正整数n,()1 11 n- -=- C.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 D.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 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 () 4 3-=______ 6 1 5 ?? = ? ?? ______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试题

七年级数学培优班选拔试题 填空题(共25题,满分100) 1、有一只手表每小时比准确时间慢3分钟, 若在清晨4:30与准确时间对 准, 则当天上午手表指示的时间是10:50, 准确时间应该是。 2、将正方形纸片由下往上对折,再由左向右对折,称为完成一次操作(见下图).按上边规则完 成五次操作以后,剪去所得小正方形的左下角. 问:当展开这张正方形纸片后,一共有 个小孔

3、已知关于x的整系数的二次三项式ax2+bx+c,当x分别取1,3,6,8 时,某同学算得这个二次三项式的值分别为1,5,25,50,经过验 算,只有一个结果是错误的,这个错误的结果是 。 4、 下表记录了某次钓鱼比赛中,钓到n条鱼的选手数: n0123 (131415) 钓到n条鱼 95723 (521) 的人数 已知:(1)冠军钓到了15条鱼; (2)钓到3条或更多条鱼的所有选手平均钓到6条鱼; (3)钓到12条或更少鱼的所有选手平均钓到5条鱼;则参加钓鱼比赛的所有选手共钓到 条鱼。 5、如图,在一个正方体的两个面上画了两条对角线AB,AC,那么这两条对角线的夹角等于度。

6、一个木制的立方体,棱长为n(n是大于2的整数),表面涂上黑色,用刀片平行于立方体的各面,将它切成 个棱长为1的小立方体,若恰有一个面涂黑色的小立方体的个数等于没有一个面涂黑色的小立方体的个数,则n= . 7、把8张不同的扑克牌交替的分发成左右两叠:左一张,右一张,左一 张,右一张,……;然后把左边一叠放在右边一叠上面,称为一次操作。重复进行这个过程,为了使扑克牌恢复到最初的次序,至少要进行操作的次数是 。 8、一台大型计算机中排列着500个外形相同的同一种元件,其中有一只 元件已损坏,为了找出这一元件,检验员将这些元件按1-500的顺序编号,第一次先从中取出单数序号的元件,发现其中没有坏元件,他将剩下的元件在原来的位置上又按1-250编号。(原来的2号变成1号,原来的4号变成2号…)又从中取出单数序号的元件进行检查,仍没有发现…如此下去,检查到最后一个元件,才是坏元件。则这只元件的最初编号是。 9、已知, 则。 10、一个长方体的长、宽、高分别为9cm, 6cm, 5cm,先从这个长方体上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再从剩余部分上又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最后再从第二次剩余部分上又尽可能大的切下一个正方体,那么经过三次切割后剩余部分的体积为 cm3. 11、如图所示八角星中,∠A+∠B+∠C+∠D +∠E+∠F+∠H+∠G=_______度。 12、电影胶片绕在盘上,空盘的盘心直径为60mm, 现有厚度为0.15mm的 胶片,它紧紧的缠绕在盘上,共600圈,那么这盘胶片的总长度约为米(π≈3.14)。

七年级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整理

几何图形初步 一、本节学习指导 本节知识点比较简单,都是基础,当看书应该就能理解。 二、知识要点 1、几何图形 从实物中抽象出来的各种图形,包括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立体图形。比如:正方体、长方体、圆柱等 平面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个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它们是平面图形。比如:三角形、长方形、圆等 2、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中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3、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4、棱柱及其有关概念: 棱:在棱柱中,任何相邻两个面的交线,都叫做棱。 侧棱:相邻两个侧面的交线叫做侧棱。 n棱柱有两个底面,n个侧面,共(n+2)个面;3n条棱,n条侧棱;2n个顶点。 棱柱的所有侧棱长都相等,棱柱的上下两个底面是相同的多边形,直棱柱的侧面是长方形。棱柱的侧面有可能是长方形,也有可能是平行四边形。 5、正方体的平面展开图:11种

6、截一个正方体: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正方体,截出的面可能是三角形,四边形,五边形,六边形。 7、三视图,如: 、 物体的三视图指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 主视图:从正面看到的图,叫做主视图。 左视图:从左面看到的图,叫做左视图。 俯视图:从上面看到的图,叫做俯视图。 三、经验之谈 本节知识比较重要的是我们要对常见的立体图形有个概念性的认识,很多图形在小学就学习过,我们要巩固其相关求法。其次画立体图形的三视图的时候要小心,多在脑子里形成空间想象。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