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数学七年级上册 几何图形初步单元培优测试卷

一、初一数学几何模型部分解答题压轴题精选(难)

1.

(1)如图①,已知:Rt△ABC中,AB=AC,直线m经过点A,BD⊥m于D,CE⊥m于E,求证:DE=BD+CE;

(2)如图②,将(1)中的条件改为:△ABC中,AB=AC,并且∠BDA=∠AEC=∠BAC=α,α为任意锐角或钝角,请问结论DE=BD+CE是否成立?如成立,请证明;若不成立,请说明理由;

(3)应用:如图③,在△ABC中,∠BAC是钝角,AB=AC,∠BAD>∠CAE,∠BDA=∠AEC=∠BAC,直线m与BC的延长线交于点F,若BC=2CF,△ABC的面积是12,求△ABD与△CEF的面积之和.

【答案】(1)证明:∵BD⊥直线m,CE⊥直线m,

∴∠BDA=∠CEA=90°,

∵∠BAC=90°,

∴∠BAD+∠CAE=90°,

∵∠BAD+∠ABD=90°,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2)解:结论DE=BD+CE成立;理由如下:

∵∠BDA=∠BAC=α,

∴∠DBA+∠BAD=∠BAD+∠CAE=180°-α,

∴∠CAE=∠ABD,

在△ADB和△CEA中,

∴△ADB≌△CEA(AAS),

∴AE=BD,AD=CE,

∴DE=AE+AD=BD+CE;

(3)解:∵∠BAD>∠CAE,∠BDA=∠AEC=∠BAC,

∴∠CAE=∠ABD,

在△ABD和△CEA中,

∴△ABD≌△CEA(AAS),

∴S△ABD=S△CEA,

设△ABC的底边BC上的高为h,则△ACF的底边CF上的高为h,

∴S△ABC= BC?h=12,S△ACF= CF?h,

∵BC=2CF,

∴S△ACF=6,

∵S△ACF=S△CEF+S△CEA=S△CEF+S△ABD=6,

∴△ABD与△CEF的面积之和为6.

【解析】【分析】(1)根据BD⊥直线m,CE⊥直线m得∠BDA=∠CEA=90°,而∠BAC=90°,根据等角的余角相等得∠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则AE=BD,AD=CE,即可得出结论;(2)由∠BDA=∠BAC=α,则∠DBA+∠BAD=∠BAD+∠CAE=180°-α,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即可得出答案;(3)由∠BAD>∠CAE,∠BDA=∠AEC=∠BAC,∴∠CAE=∠ABD,得出∠CAE=∠ABD,由AAS证得△ADB≌△CEA,得出S△ABD=S△CEA,再由不同底等高的两个三角形的面积之比等于底的比,得出S△ACF即可得出结果.

2.将一副三角板放在同一平面内,使直角顶点重合于点O

(1)如图①,若∠AOB=155°,求∠AOD、∠BOC、∠DOC的度数.

(2)如图①,你发现∠AOD与∠BOC的大小有何关系?∠AOB与∠DOC有何关系?直接写出你发现的结论.

(3)如图②,当△AOC与△BOD没有重合部分时,(2)中你发现的结论是否还仍然成

立,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

同理:

(2)解:∠AOD与∠BOC的大小关系为:∠AOB与∠DOC存在的数量关系为:

(3)解:仍然成立.

理由如下:∵

又∵

【解析】【分析】(1)先计算出

再根据

(2)根据(1)中得出的度数直接写出结论即可.(3)根据

即可得到利用周角定义得∠AOB+∠COD+∠AOC+∠BOD=360°,而∠AOC=∠BOD=90°,即可得到∠AOB+∠DOC=180°.

3.如图(1),将两块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C叠放在一起.

(1)试判断∠ACE与∠BCD的大小关系,并说明理由;

(2)若∠DCE=30°,求∠ACB的度数;

(3)猜想∠ACB与∠DCE的数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4)若改变其中一个三角板的位置,如图(2),则第(3)小题的结论还成立吗?(不需说明理由)

【答案】(1)解:∠ACE=∠BCD,理由如下:

∵∠ACD=∠BCE=90°,∠ACE+∠ECD=∠ECB+∠ECD=90°,

∴∠ACE=∠BCD

(2)解:若∠DCE=30°,∠ACD=90°,

∴∠ACE=∠ACD﹣∠DCE=90°﹣30°=60°,

∵∠BCE=90°且∠ACB=∠ACE+∠BCE,

∠ACB=90°+60°=150°

(3)解:猜想∠ACB+∠DCE=180°.理由如下:

∵∠ACD=90°=∠ECB,∠ACD+∠ECB+∠ACB+∠DCE=360°,

∴∠ECD+∠ACB=360°﹣(∠ACD+∠ECB)=360°﹣180°=180°

(4)解:成立

【解析】【分析】(1)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即可求证;

(2)根据余角的定义可先求得∠ACE=∠ACD-∠DCE,再由图可得∠ACB=∠ACE+∠BCE,把∠ACE和∠BCE 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3)由图知,∠ACB=∠ACD+∠BCE-∠ECD,则∠ACB+∠ECD=∠ACD+∠BCE,把∠ACD和∠BCE的度数代入计算即可求解;

(4)根据重叠的部分实质是两个角的重叠可得。。

4.如图,直线m与直线n互相垂直,垂足为O,A、B两点同时从点O出发,点A沿直线m向左运动,点B沿直线n向上运动.

(1)若∠BAO和∠ABO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APB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出其值;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2)若△ABO的两个外角的平分线AQ、BQ相交于点Q,AP的延长线交QB的延长线于点C,在点A、B的运动过程中,∠Q和∠C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不发生变化,请求

出∠Q和∠C的度数;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

【答案】(1)解:不变化.理由:∵AP和BP分别是∠BAO和∠ABO的平分线,∠AOB=90°,∴∠APB=180°(∠OAB+∠ABO)=180° ×90°=135°

(2)解:都不变.

理由:∵AQ和BQ分别是∠BAO的邻补角和∠ABO的邻补角的平分线,AP和BP分别是∠BAO和∠ABO的平分线,

∴∠CAQ=∠QBP=90°,又∠APB=135°,

∴∠Q=45°,∴∠C=45°

【解析】【分析】根据角平分线定义和三角形内角和定理得到∠APB=180° ?(∠OAB+∠ABO);根据邻补角的平分线互相垂直,得到∠CAQ=∠QBP=90°,由∠APB的度数,求出∠Q和∠C的度数.

5.已知AM∥CN,点B为平面内一点,AB⊥BC于B.

(1)如图1,直接写出∠A和∠C之间的数量关系________;

(2)如图2,过点B作BD⊥AM于点D,求证:∠ABD=∠C;

(3)如图3,在(2)问的条件下,点E、F在DM上,连接BE、BF、CF,BF平分∠DBC,BE平分∠ABD,若∠FCB+∠NCF=180°,∠BFC=3∠DBE,求∠EBC的度数.

【答案】(1)∠A+∠C=90°;

(2)解:如图2,过点B作BG∥DM,

∵BD⊥AM,

∴DB⊥BG,即∠ABD+∠ABG=90°,

又∵AB⊥BC,

∴∠CBG+∠ABG=90°,

∴∠ABD=∠CBG,

∵AM∥CN,

∴∠C=∠CBG,

∴∠ABD=∠C;

(3)解:如图3,过点B作BG∥DM,

∵BF平分∠DBC,BE平分∠ABD,

∴∠DBF=∠CBF,∠DBE=∠ABE,

由(2)可得∠ABD=∠CBG,

∴∠ABF=∠GBF,

设∠DBE=α,∠ABF=β,则

∠ABE=α,∠ABD=2α=∠CBG,∠GBF=β=∠AFB,∠BFC=3∠DBE=3α,∴∠AFC=3α+β,

∵∠AFC+∠NCF=180°,∠FCB+∠NCF=180°,

∴∠FCB=∠AFC=3α+β,

△BCF中,由∠CBF+∠BFC+∠BCF=180°,可得

(2α+β)+3α+(3α+β)=180°,①

由AB⊥BC,可得

β+β+2α=90°,②

由①②联立方程组,解得α=15°,

∴∠ABE=15°,

∴∠EBC=∠ABE+∠ABC=15°+90°=105°.

【解析】【分析】(1)根据平行线的性质以及直角三角形的性质进行证明即可;(2)先过点B作BG∥DM,根据同角的余角相等,得出∠ABD=∠CBG,再根据平行线的性质,得出∠C=∠CBG,即可得到∠ABD=∠C;(3)先过点B作BG∥DM,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得出∠ABF=∠GBF,再设∠DBE=α,∠ABF=β,根据∠CBF+∠BFC+∠BCF=180°,可得(2α+β)+3α+(3α+β)=180°,根据AB⊥BC,可得β+β+2α=90°,最后解方程组即可得到∠ABE=15°,进而得出∠EBC=∠ABE+∠ABC=15°+90°=105°.

6.已知:如图1,点M是线段AB上一定点,AB=12cm,C、D两点分别从M、B出发以1cm/s、2cm/s的速度沿直线BA向左运动,运动方向如箭头所示(C在线段AM上,D在线段BM上)

(1)若AM=4cm,当点C、D运动了2s,此时AC=________,DM=________;(直接填空)

(2)当点C、D运动了2s,求AC+MD的值.

(3)若点C、D运动时,总有MD=2AC,则AM=________(填空)

(4)在(3)的条件下,N是直线AB上一点,且AN﹣BN=MN,求的值.

【答案】(1)2;4

(2)解:当点C、D运动了2 s时,CM=2 cm,BD=4 cm

∵AB=12 cm,CM=2 cm,BD=4 cm

∴AC+MD=AM﹣CM+BM﹣BD=AB﹣CM﹣BD=12﹣2﹣4=6 cm

(3)4

(4)解:①当点N在线段AB上时,如图1,

∵AN﹣BN=MN,

又∵AN﹣AM=MN

∴BN=AM=4

∴MN=AB﹣AM﹣BN=12﹣4﹣4=4

∴ = = ;

②当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如图2,

∵AN﹣BN=MN,

又∵AN﹣BN=AB

∴MN=AB=12

∴ = =1;

综上所述 = 或1

【解析】【解答】解:(1.)根据题意知,CM=2cm,BD=4cm,

∵AB=12cm,AM=4cm,

∴BM=8cm,

∴AC=AM﹣CM=2cm,DM=BM﹣BD=4cm,

故答案为:2,4;

(3.)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MC,

∵MD=2AC,

∴BD+MD=2(MC+AC),即MB=2AM,

∵AM+BM=AB,

∴AM+2AM=AB,

∴AM= AB=4,

故答案为:4;

【分析】(1)根据运动速度和时间分别求得CM、BD的长,根据线段的和差计算可得;(2)由题意得CM=2 cm、BD=4 cm,根据AC+MD=AM﹣CM+BM﹣BD=AB﹣CM﹣BD可得答案;(3)根据C、D的运动速度知BD=2MC,再由已知条件MD=2AC求得MB=2AM,所以

AM= AB;(4)分点N在线段AB上时和点N在线段AB的延长线上时分别求解可得.

7.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O点作射线OC,使∠AOC:∠BOC=1:2,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

(1)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2的位置,使得ON落在射线OB

上,此时三角板旋转的角度为________度;

(2)继续将图2中的三角板绕点O按逆时针方向旋转至图3的位置,使得ON在∠AOC的内部.试探究∠AOM与∠NOC之间满足什么等量关系,并说明理由;

(3)在上述直角三角板从图1逆时针旋转到图3的位置的过程中,若三角板绕点O按15°每秒的速度旋转,当直角三角板的直角边ON所在直线恰好平分∠AOC时,求此时三角板绕点O的运动时间t的值.

【答案】(1)90

(2)解:如图3,∠AOM﹣∠NOC=30°.

设∠AOC=α,由∠AOC:∠BOC=1:2可得

∠BOC=2α.

∵∠AOC+∠BOC=180°,

∴α+2α=180°.

解得α=60°.

即∠AOC=60°.

∴∠AON+∠NOC=60°.①

∵∠MON=90°,

∴∠AOM+∠AON=90°.②

由②﹣①,得∠AOM﹣∠NOC=30°;

(3)(ⅰ)如图4,当直角边ON在∠AOC外部时,

由OD平分∠AOC,可得∠BON=30°.

因此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60°.

此时三角板的运动时间为:

t=60°÷15°=4(秒).

(ⅱ)如图5,当直角边ON在∠AOC内部时,

由ON平分∠AOC,可得∠CON=30°.

因此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240°.

此时三角板的运动时间为:

t=240°÷15°=16(秒).

【解析】【解答】解:(1)由旋转的性质知,旋转角∠MON=90°.

故答案是:90;

【分析】(1)根据旋转的性质知,旋转角是∠MON;(2)如图3,利用平角的定义,结合已知条件“∠AOC:∠BOC=1:2”求得∠AOC=60°;然后由直角的性质、图中角与角间的数量关系推知∠AOM﹣∠NOC=30°;(3)需要分类讨论:(ⅰ)当直角边ON在∠AOC外部时,旋转角是60°;(ⅱ)当直角边ON在∠AOC内部时,旋转角是240°.

8.如图1,点O为直线AB上一点,过点O作射线OC,使∠BOC=120°.将一直角三角板的直角顶点放在点O处,一边OM在射线OB上,另一边ON在直线AB的下方.将图1中的三角板绕点O逆时针旋转至图2,使一边OM在∠BOC的内部,另一边ON仍在直线AB 的下方.

(1)若OM恰好平分∠BOC,求∠BON的度数;

(2)若∠BOM等于∠COM余角的3倍,求∠BOM的度数;

(3)若设∠BON=α(0°<α<90°),试用含α的代数式表示∠COM.

【答案】(1)解:∵∠BOC=120°,OM恰好平分∠BOC

∴∠BOM=∠BOC=60°

又∵∠MON=90°

∴∠BON=∠MON?∠BOM

=90°?60°=30°

(2)解:设的余角为x°,

由题意得:,

x=15,

3x=45,

所以的度数为45°

(3)解:(0°< <90°).

【解析】【分析】(1)利用角平分线的定义求出∠BOM的度数,再根据∠BON=∠MON?∠BOM,即可求出结果。

(2)设∠ C O M 的余角为x°,表示出∠COM的度数,再根据∠BOM=∠COM余角的3倍,建立方程求解即可。

(3)根据角的和与差计算即可。

9.已知:如图1,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A,B,E分别是x轴和y轴上的任意点.BD是∠ABE的平分线,BD的反向延长线与∠OAB的平分线交于点C.

(1)探究:

求∠C的度数.

(2)发现:当点A,点B分别在x轴和y轴的正半轴上移动时,∠C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若不变,请直接写出结论;若发生变化,请求出∠C的变化范围.

(3)应用:如图2在五边形ABCDE中,∠A+∠B+∠E=310°,CF平分∠DCB,CF的反向延长线与∠EDC外角的平分线相交于点P,求∠P的度数.

【答案】(1)解:∵∠ABE=∠OAB+∠AOB,∠AOB=90°,

∴∠ABE=∠OAB+90°,

∵BD是∠ABE的平分线,AC平分∠OAB,

∴∠ABE=2∠ABD,∠OAB=2∠BAC,

∴2∠ABD=2∠BAC+90°,

∴∠ABD=∠BAC+45°,

又∵∠ABD=∠BAC+∠C,

∴∠C=45°

(2)解:不变.

理由如下:∵∠ABE=∠OAB+∠AOB,∠AOB=90°,

∴∠ABE=∠OAB+90°,

∵BD是∠ABE的平分线,AC平分∠OAB,

∴∠ABE=2∠ABD,∠OAB=2∠BAC,

∴2∠ABD=2∠BAC+∠AOB,

∴∠ABD=∠BAC+ ∠AOB,

又∵∠ABD=∠BAC+∠C,

∴∠C=∠AOB=45°

(3)解:延长ED,BC相交于点G.

在四边形ABGE中,

∵∠G=360°﹣(∠A+∠B+∠E)=50°,

∴∠P=∠FCD﹣∠CDP=(∠DCB﹣∠CDG)

=∠G= ×50°=25°

【解析】【分析】(1)(2)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进行解答;

(3)延长ED,BC相交于点G,根据四边形形内角和为360°求得∠G的度数,再根据三角形外角的性质和角平分线的性质求∠P的度数.

10.课题学习:平行线的“等角转化功能.

(1)问题情景:如图1,已知点是外一点,连接、,求

的度数.

天天同学看过图形后立即想出:,请你补全他的推理过程.解:(1)如图1,过点作,∴ ________, ________.

又∵,∴ .

解题反思:从上面的推理过程中,我们发现平行线具有“等角转化”功能,将,,“凑”在一起,得出角之间的关系,使问题得以解决.

(2)问题迁移:如图2,,求的度数.

(3)方法运用:如图3,,点在的右侧,,点在的左侧,,平分,平分,、所在的直线交于点,点在与两条平行线之间,求的度数.

【答案】(1)∠EAB;∠DAC

(2)解:过C作CF∥AB,

∵AB∥DE,∴CF∥DE∥AB,

∴∠D=∠FCD,∠B=∠BCF,

∵∠BCF+∠BCD+∠DCF=360°,

∴∠B+∠BCD+∠D=360°,

(3)解:如图3,过点E作EF∥AB,

∵AB∥CD,∴AB∥CD∥EF,

∴∠ABE=∠BEF,∠CDE=∠DEF,

∵BE平分∠ABC,DE平分∠ADC,∠ABC=60°,∠ADC=70°,

∴∠ABE= ∠ABC=30°,∠CDE= ∠ADC=35°

∴∠BED=∠BEF+∠DEF=30°+35°=65°.

【解析】【解答】解:(1)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因为,所以∠EAB,∠DAC;

【分析】(1)根据平行线性质“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可得∠B+∠BCD+∠D∠BCF+∠BCD+∠DCF;(2)过C作CF∥AB,根据平行线性质可得;(3)

如图3,过点E作EF∥AB,根据平行线性质和角平分线定义可得∠ABE= ∠ABC=30°,

∠CDE= ∠ADC=35°,故∠BED=∠BEF+∠DEF.

11.已知,,点在射线上, .

(1)如图1,若,求的度数;

(2)把“ °”改为“ ”,射线沿射线平移,得到,其它条件不变(如图2所示),探究的数量关系;

(3)在(2)的条件下,作,垂足为,与的角平分线交于点,若,用含α的式子表示(直接写出答案).

【答案】(1)解:∵CD//OE,

∴∠AOE=∠OCD=120°,

∴∠BOE=360°-90°-120°=150°

(2)解:如图2,过O点作OF//CD,

∴CD//OE,

∴OF∥OE,

∴∠AOF=180°-∠OCD,∠BOF=∠EO'O=180°-∠BO'E,

∴∠AOB=∠AOF+∠BOF=180°-∠OCD+180°-∠BO'E=360°-(∠OCD+∠BO'E)=120°,

∴∠OCD+∠BO'E=240°

(3)30°+

【解析】【解答】解:(3)如图,

∵CP是∠OCD的平分线,

∴∠OCP= ∠OCD,

∴∠CPO'=360°-90°-120°-∠OCP

=150°- ∠OCD

=150°- (240°-∠BO'E)

=30°+

【分析】(1)先求出到∠AOE的度数,再根据直角、周角的定义即可求解;

(2)过O点作OF//CD,根据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可得∠OCD、∠BO'E的数量关系;(3)根据四边形内角和为360°,再结合(2)的结论以及角平分线的定义即可解答.

12.直线MN与直线PQ相交于O,∠POM=60°,点A在射线OP上运动,点B在射线OM上运动.

(1)如图1,∠BAO=70°,已知AE、BE分别是∠BAO和∠ABO角的平分线,试求出∠AEB 的度数.

(2)如图2,已知AB不平行CD,AD、BC分别是∠BAP和∠ABM的角平分线,又DE、CE 分别是∠ADC和∠BCD的角平分线,点A、B在运动的过程中,∠CED的大小是否会发生变化?若发生变化,请说明理由;若不发生变化,试求出其值.

(3)在(2)的条件下,在△CDE中,如果有一个角是另一个角的2倍,请直接写出

∠DCE的度数.

【答案】(1)解:∵∠POM=60°,∠BAO=70°,

∴∠ABO=50°.

∵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

∴∠EAB= ∠OAB=35°,∠EBA= ∠OBA=25°,

∴∠AEB=180°-35°-25°=120°

(2)解:不发生变化,理由如下:

如图,延长BC、AD交于点F,

∵点D、C分别是∠PAB和∠ABM的角平分线上的两点,

∴∠FAB= ∠PAB= (180°-∠OAB),∠FBA= ∠MBA= (180°-∠OBA),

∴∠FAB+∠FBA= (180°-∠OAB)+ (180°-∠OBA)= (180°+∠AOB)=90°+ ∠AOB,∵∠AOB=60°,

∴∠F=180°-(∠FAB+∠FBA)=90°- ∠AOB=60°,

同理可求∠CED =90°- ∠F=60°;

(3)∠DCE的度数40°或80°

【解析】【解答】解:(3)①当∠DCE=2∠E时,显然不符合题意;

②当∠DCE=2∠CDE时,∠DCE= =80°;

③当∠DCE= ∠CDE时,∠DCE= =40°,

综上可知,∠DCE的度数40°或80°.

【分析】(1)由∠POM=60°,∠BAO=70°,可求出∠ABO的值,根据AE、BE分别是∠BAO和∠ABO的角平分线,可得∠EAB和∠EBA的值,在△EAB中,根据三角形内角和即可得出∠AEB的大小;(2)不发生变化,延长BC、AD交于点F,根据角平分线的定义

以及三角形内角和可得∠F =90°- ∠AOB,∠CED =90°- ∠F,即可得出∠CED的度数;(3)分三种情况求解即可.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0

1、(10分)在研究运算(+8)-(+10)时,一学生进行了如下探索:因为(-2)+(+10)=+8,所以(+8)-(+10)=-2;另一方面(+8)+(-10)=-2,于是(+8)-(+10)=(+8)+(-10),由此概括出有理数的一个运算法则,这个法则是,用字母可以表示成__________. 2、(10分)小红家粉刷房间,雇用了5个工人,干了10天完成,用了某种涂料150升,费用为4800元,粉刷面积是150m 2 ,最后结算时,有以下几种方案: 方案一:按工计算,每个工30元(1个人干一天是1个工); 方案二:按涂料费用算,涂料费用的30%作为工钱; 方案三:按粉刷面积算,每平方米付工钱12元; 请你帮小红家出主意,选择方案_____付钱最合算. 3、(10分)如图,是一个正方体纸盒的表面展开图,请在其余三个正方形 内分别填入适当的数,使得折成正方体后相对面上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4、(10分)两个角大小的比为7﹕3,它们的差是72°,则这两个角的数量关系是( ) A. 相等 B. 互补 C. 互余 D. 无法确定 5、(10分)图表示从上面看一个由相同小立方块搭成的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小正方形中的数字表示该位置上小立方块的个数,则从正面看该几何体得到的平面图形为( ) 6、(16分)我国宋朝数学家杨辉在他的著作《详解九章 算法》中提出“杨辉三角”(如下图),此图揭示了 (a+b)n (n 为非负整数)展开式的项数及各项系数的 有关规律.例如: 0()1a b +=,它只有一项,系数为1; 1()a b a b +=+,它有两项,系数分别为1,1,系数 和为2; 222()2a b a ab b +=++,它有三项,系数分别为1,2,1,系数和为4; 33223()33a b a a b ab b +=+++,它有四项,系数分别为1,3,3,1,系数和为8;…… 根据以上规律...... ,解答下列问题: 2 1 -5 1 1 1 1 1 1 1 2 3 3 … 1 2 1 2 4 3 第5题 A . B . C.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资料(精华)

七年级数学 上册 培优训练

第一讲 有理数(一) 一、【问题引入与归纳】 1、正负数,数轴,相反数,有理数等概念。 2、有理数的两种分类: 3、有理数的本质定义,能表成 m n (0,,n m n ≠互质)。 4、性质:① 顺序性(可比较大小); ② 四则运算的封闭性(0不作除数); ③ 稠密性:任意两个有理数间都存在无数个有理数。 5、绝对值的意义与性质: ① (0) ||(0) a a a a a ≥?=?-≤? ② 非负性 2(||0,0)a a ≥≥ ③ 非负数的性质: i )非负数的和仍为非负数。 ii )几个非负数的和为0,则他们都为0。 二、【典型例题解析】: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则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 ()()()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13248163264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 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1a b c a b c ++=,求 || abc abc 的值。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初中数学七年级上培优 练习册全集(人教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初中数学练习册七年级(上)人教版 目录: 第一章有理数 1.1 有理数的概念 1.2 有理数的运算 1.3 近似数与科学计数法 1.4 单元测试 第二章整式加减 2.1 整式的加减 2.2 单元测试 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 3.1 解一元一次方程 3.2 列方程解应用题(一) 3.3 列方程解应用题(二) 3.4 单元测试 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 4.1 多姿多彩的图形 4.2 平面图形 4.3 单元测试 期末模拟试卷(一) 期末模拟试卷(二) 期末模拟试卷(三) 有理数 第一章有理数一、全章知识结构 2

3 二、回顾正数、负数的意义及表示方法 1、正数的表示方法:a>0, 2、负数的表示方法:a<0 三、有理数的分类 定义:整数和分数统称为有理数 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都是有理数而无限不循环小数却不是有理数 1、按整数分数分类 2、按数的正负性分类?????? ???????????????负分数负整数负数零 正分数正整数正数有理数. 3、在数轴上分类 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数轴的作用: (1)用数轴上的点表示有理数; (2)在数轴上比较有理数的大小; (3)可用数轴揭示一个数的绝对值和互为相反数的几何意义; (4)在数轴上可求任意两点间的距离:两点间的距离=|x -y|=|y -x| 四、有理数中具有特殊意义的数:相反数、倒数、绝对值、非负数 1、相反数: ?????????????????负分数正分数分数负整数零正整数整数有理数..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 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初一上册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总结】七年级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 一、目标与要求 1.能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得出几何图形,正确区分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能把一些立体图形的问题,转化为平面图形进行研究和处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 2.经历探索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之间的关系,发展空间观念,培养提高观察、分析、抽象、概括的能力,培养动手操作能力,经历问题解决的过程,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积极参与教学活动过程,形成自觉、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敢于面对学习困难的精神,感受几何图形的美感;倡导自主学习和小组合作精神,在独立思考的基础上,能从小组交流中获益,并对学习过程进行正确评价,体会合作学习的重要性。 二、知识框架 三、重点 从现实物体中抽象出几何图形,把立体图形转化为平面图形是重点; 正确判定围成立体图形的面是平面还是曲面,探索点、线、面、体之间的关系是重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比较两条线段的长短是一个重点,在现实情境中,了解线段的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是另一个重点。 四、难点 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之间的转化是难点; 探索点、线、面、体运动变化后形成的图形是难点; 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的尺规作图方法,正确比较两条线段长短是难点 五、知识点、概念总结 1.几何图形:点、线、面、体这些可帮助人们有效的刻画错综复杂的世界,它们都称为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为几何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在同一平面内,叫做立体图形。有些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叫做平面图形。虽然立体图形与平面图形是两类不同的几何图形,但它们是互相联系的。 2.几何图形的分类:几何图形一般分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 3.直线:几何学基本概念,是点在空间内沿相同或相反方向运动的轨迹。从平面解析几何的角度来看,平面上的直线就是由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的一个二元一次方程所表示的图形。求两条直线的交点,只需把这两个二元一次方程联立求解,当这个联立方程组无解时,二直线平行;有无穷多解时,二直线重合;只有一解时,二直线相交于一点。常用直线与X轴正向的夹角(叫直线的倾斜角)或该角的正切(称直线的斜率)来表示平面上直线(对于X轴)的倾斜程度。 4.射线:在欧几里德几何学中,直线上的一点和它一旁的部分所组成的图形称为射线或半直线。 5.线段:指一个或一个以上不同线素组成一段连续的或不连续的图线,如实线的线段或由长划、短间隔、点、短间隔、点、短间隔组成的双点长划线的线段。 线段有如下性质: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 两点间的距离:连接两点间线段的长度叫做这两点间的距离。 7. 端点:直线上两个点和它们之间的部分叫做线段,这两个点叫做线段的端点。 线段用表示它两个端点的字母或一个小写字母表示,有时这些字母也表示线段长度,记作线段AB或线段BA,线段a。其中AB表示直线上的任意两点。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解答题培优测试卷汇编经典

苏教版七年级上册数学 压轴解答题培优测试卷汇编经典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含b 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 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阅读理解)如果点M ,N 在数轴上分别表示实数m ,n ,在数轴上M ,N 两点之间的距离表示为MN m n(m n)=->或MN n m(n m)=->或m n -. 利用数形结合思想解决下列问题:已知数轴上点A 与点B 的距离为12个单位长度,点A 在原点的左侧,到原点的距离为24个单位长度,点B 在点A 的右侧,点C 表示的数与点B 表示的数互为相反数,动点P 从A 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的速度向终点C 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 秒. ()1点A 表示的数为______,点B 表示的数为______. ()2用含t 的代数式表示P 到点A 和点C 的距离:PA =______,PC =______. ()3当点P 运动到B 点时,点Q 从A 点出发,以每秒4个单位的速度向C 点运动,Q 点到 达C 点后,立即以同样的速度返回,运动到终点A ,在点Q 开始运动后,P 、Q 两点之间的距离能否为2个单位?如果能,请求出此时点P 表示的数;如果不能,请说明理由. 3.如图,数轴上点A ,B 表示的有理数分别为6-,3,点P 是射线AB 上的一个动点(不与点A ,B 重合),M 是线段AP 靠近点A 的三等分点,N 是线段BP 靠近点B 的三等分点.

(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 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 22 7 ,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0 ?? ? ? ? ?? ? ?? ?? ?? ? 正整数 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 - 22 7是分数,0.033 . 3是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 01.在7,0,15,- 1 2 ,-301,31.25,- 1 8 ,100,1,-3 001中,负分数为,整数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 1 9 , 2 15 ,- 13 8 ,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 1 2 ,- 1 3 , 1 4 ,- 1 5 , 1 6 ,…,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2007,并且是一个负数,故答案为- 1 2007 . 【变式题组】 01(湖北宜昌)数学解密:第一个数是3=2 +1,第二个数是5=3 +2,第三个数是9=5+4,第四个数是17=9+8…观察并猜想第六个数是 . 02.(毕节)毕达哥拉斯学派发明了一种“馨折形”填数法,如图则?填____. 03.(茂名)有一组数1,2,5,10,17,26…请观察规律,则第8个数为__ __ . 【例4】(2008年河北张家口)若1+ m 2 的相反数是-3,则m的相反数是____. 【解法指导】理解相反数的代数意义和几何意义,代数意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互为相反数.几何意义:在数轴上原点的两旁且离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互为相反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最新(人教版)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辅导讲义 第1讲与有理数有关的概念 考点·方法·破译 1.了解负数的产生过程,能够用正、负数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量. 2.会进行有理的分类,体会并运用数学中的分类思想. 3.理解数轴、相反数、绝对值、倒数的意义.会用数轴比较两个有理数的大小,会求一个数的相反数、绝对值、倒数. 经典·考题·赏析 【例1】写出下列各语句的实际意义⑴向前-7米⑵收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 【解法指导】用正、负数表示实际问题中具有相反意义的量.而相反意义的量应该包合两个要素:一是它们的意义相反.二是它们具有数量.而且必须是同类两,如“向前与自后、收入与支出、增加与减少等等”解:⑴向前-7米表示向后7米⑵收入-50元表示支出50元⑶体重增加-3千克表示体重减小3千克. 【变式题组】 01.如果+10%表示增加10%,那么减少8%可以记作() A.-18% B.-8% C.+2% D.+8% 02.(金华)如果+3吨表示运入仓库的大米吨数,那么运出5吨大米表示为( ) A.-5吨B.+5吨C.-3吨D.+3吨 03.(山西)北京与纽约的时差-13(负号表示同一时刻纽约时间比北京晚).如现在是北京时间15:00,纽约时问是_ ___ 【例2】在-错误!,π,0,0.033 . 3这四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 ) A. 1个B. 2个C. 3个D. 4个 【解法指导】有理数的分类:⑴按正负性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正有理数 正分数 负整数 负有理数 负份数 ; (2)按整数、分数分类,有理数?? ?? ? ? ?? ?? ? ? ?? ?? ? 正整数 整数0 负整数 正分数 分数 负分数 ;其中分数包括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因为π= 3.1415926…是无限不循环小数,它不能写成分数的形式,所以π不是有理数,-错误!是分数,0.033 . 3是 无限循环小数可以化成分数形式,0是整数,所以都是有理数,故选C.【变式题组】 01.在7,0,15,-错误!,-301,31.25,-错误!,100,1,-3 001 中,负分数为,整数 为,正整数 . 02.(河北秦皇岛)请把下列各数填入图中适当位置15,-错误!,错误!,-错误!,0.1,-5.32,123, 2.333 【例3】(宁夏)有一列数为-1,错误!,-错误!,错误!,-错误!,错误!,…,找规律到第2007个数是 .【解法指导】从一系列的数中发现规律,首先找出不变量和变量,再依变量去发现规律.归纳去猜想,然后进行验证.解本题会有这样的规律:⑴各数的分子部是1;⑵各数的分母依次为1,2,3,4,5,6,…⑶处于奇数位置的数是负数,处于偶数位置的数是正数,所以第2007个数的分子也是1.分母是

最新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

几何图形初步(一)几何图形练习题一、选择题 1.图1是边长为1的六个小正方形组成的图形,它可以围成图2的正方体,则图1中正方形顶点A、B在围成的正方休中的距离是() A.0 B.1 C. D. 2.要在地球仪上确定深圳市的位置,需要知道的是() A.高度 B.经度 C.纬度 D.经度和纬度 3.如图的几何体中,它的俯视图是() 4.如图1是一个小正方体的侧面展开图,小正方体从图2所示的位置依次翻到第1格、第2格、第3格、第4格,这时小正方体朝上一面的字是() A.北 B.京 C.精 D.神 5.(3分)如图,图案⑥是由①②③④⑤五种基本图形中的两种拼接而成的,这两种基本图形是() A.①⑤ B.②⑤ C.③⑤ D.②④

6.如图的立体图形可由哪个平面图形绕轴旋转而成() 7.如图是一个三棱柱的展开图.若AD=10,CD=2,则AB的长度可以是() A.2 B.3 C.4 D.5 8.下面四个几何体中,左视图是矩形的几何体是() 9.下列几何体的主视图是三角形的是()

10.如图,从左面观察这个立体图形,能得到的平面图形是() A. B. C. D. 11.明明用纸(如图)折成了一个正方体的盒子,里面装了一瓶墨水,与其它空盒子混放在一起,只凭观察,选出墨水在哪个盒子中() 12.以下各图均有彼此连接的六个小正方形纸片组成,其中不能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13.用一个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不能截得三角形截面的几何体是() A.圆柱 B.圆锥 C.三棱柱 D.正方体

14.在下面的四个几何体中,它们各自的左视图与主视图不一样的是() 15.用4个小立方块搭成如图所示的几何体,该几何体的左视图是() 一、解答题 16.小强用5个大小一样的正方形制成如图所示的拼接图形(阴影部分),请你在图中的拼接图形上再接一个正方形,使新拼接成的图形经过折叠后能成为一个封闭的正方体盒子. 注意:只需添加一个符合要求的正方形,并用阴影表示. 17.如图,把边长为2的正方形剪成四个完全一样的直角三角形,在下面对应的正方形网格(每个小正方形的边长均为1)中画出用这四个直角三角形按要求分别拼成的新的多边形.(要求全部用上,互不重叠,互不留隙). (1)长方形(非正方形); (2)平行四边形;

七年级上册数学培优试题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4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正确的,请把正确选项前的字母代号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π,﹣2,0.3,﹣,0.1010010001这五个数中,有理数的个数有()A.1个 B.2个 C.3个 D.4个 2.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绝对值等于它本身的数是正数 B.任何有理数的绝对值都不是负数 C.若线段AC=BC,则点C是线段AB的中点 D.角的大小与角两边的长度有关,边越长角越大 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2不是单项式B.﹣ab2的系数是﹣1,次数是3 C.6πx3的系数是6 D.﹣的系数是﹣2 4.把方程3x+去分母正确的是() A.18x+2(2x﹣1)=18﹣3(x+1)B.3x+(2x﹣1)=3﹣(x+1) C.18x+(2x﹣1)=18﹣(x+1) D.3x+2(2x﹣1)=3﹣3(x+1) 5.把一些图书分给某班学生阅读,如果每人分3本,则剩余20本;如果每人分4本,则还缺25本,设这个班有学生x人,下列方程正确的是() A.3x+20=4x﹣25 B.3x﹣25=4x+20 C.4x﹣3x=25﹣20 D.3x﹣20=4x+25 6.过正方体中有公共顶点的三条棱的中点切出一个平面,形成如图几何体,其正确展开图正确的为() A.B.C. D.

7.下列结论: ①若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是x=1,则a+b=0; ②若b=2a,则关于x的方程ax+b=0(a≠0)的解为x=﹣; ③若a+b=1,且a≠0,则x=1一定是方程ax+b=1的解. 其中正确的结论是() A.①②B.②③C.①③D.①②③ 8.按下面的程序计算, 当输入x=100时,输出结果为501;当输入x=20时,输出结果为506;如果开始输入的值x为正数,最后输出的结果为656,那么满足条件的x的值最多有()A.5个 B.4个 C.3个 D.2个 9.超市店庆促销,某种书包原价每个x元,第一次降价打“八折”,第二次降价每个又减10元,经两次降价后售价为90元,则得到方程() A.0.8x﹣10=90 B.0.08x﹣10=90 C.90﹣0.8x=10 D.x﹣0.8x﹣10=90 10.如图1,将一个边长为a的正方形纸片剪去两个小矩形,得到一个“”的图案,如图2所示,再将剪下的两个小矩形拼成一个新的矩形,如图3所示,则新矩形的周长可表示为() A.2a﹣3b B.4a﹣8b C.2a﹣4b D.4a﹣10b 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 11.2016年春节期间,在网络上用“百度”搜索引擎搜索“开放二孩”,能搜索到与之相关的结果个数约为45100000,这个数用科学记数法表示为. 12.为了倡导绿色出行,某市为市民提供了自行车租赁服务,其收费标准如下: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初一数学几何图形初步 知识点汇总 Pleasure Group Office【T985AB-B866SYT-B182C-BS682T-STT18】

方向教育《几何图形初步》1 一、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1、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图形: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1/2BM=AB,AB=2AM=2BM. 5、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6、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上册数学 期末试卷培优测试卷 一、选择题 1.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 .对顶角相等 B .两点之间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 C .等角的补角相等 D .不相交的两条直线叫做平行线 2.如图1是//AD BC 的一张纸条,按图1→图2→图3,把这一纸条先沿EF 折叠并压平,再沿BF 折叠并压平,若图3中24CFE ∠=?,则图2中AEF ∠的度数为( ) A .120? B .108? C .112? D .114? 3.无论x 取什么值,代数式的值一定是正数的是( ) A .(x +2)2 B .|x +2| C .x 2+2 D .x 2-2 4.下列几何体中,是棱锥的为() A . B . C . D . 5.下列各项中,是同类项的是( ) A .xy -与2yx B .2ab 与2abc C .2x y 与2x z D .2a b 与2ab 6.如图是正方体的展开图,则原正方体相对两个面上的数字和最小是( ) A .8 B .7 C .6 D .4 7.1 2 -的倒数是( ) A . B . C .12 - D . 12 8.如图正方体纸盒,展开后可以得到( )

A.B.C.D. 9.如图,已知射线OA⊥射线OB, 射线OA表示北偏西25°的方向,则射线OB表示的方向为() A.北偏东65°B.北偏东55°C.北偏东75°D.东偏北75°10.如图,将一段标有0~60均匀刻度的绳子铺平后折叠(绳子无弹性),使绳子自身的一部分重叠,然后在重叠部分沿绳子垂直方向剪断,将绳子分为A、B、C三段,若这三段的长度由短到长的比为1:2:3,则折痕对应的刻度不可能是() A.20 B.25 C.30 D.35 11.下列图形中,能够折叠成一个正方体的是() A.B.C.D. 12.如图,是一张长方形纸片(其中AB∥CD),点E,F分别在边AB,AD上.把这张长方形纸片沿着EF折叠,点A落在点G处,EG交CD于点H.若∠BEH=4∠AEF,则∠CHG 的度数为()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强化训练14新人教版 1.在直线m 上顺次取A ﹨B ﹨C 三点,使AB=10cm, BC=4cm,如果点O 是线段AC 的中点,则线段OB 的长为 ( ) A. 3 cm B. 7cm C. 3cm 或7 cm D.5cm 或2cm 2.小红的妈妈将一笔钱存入银行, 银行三年期(整存整取)的年利率为 3.69%,三年到期时扣除20%的利息税后可取出5442.8元.若设小红妈妈存入银行x 元,则可列方程为( ). A. x ·3.69%×3×(1-20%)=5442.8 B.(x +x ·3.69%×3)·(1-20%)=5442.8 C. x +x ·3.69%×(1-20%)=5442.8 D. x +x ·3.69%×3×(1-20%)=5442.8 3. 已知射线OA,由O 点再引射线OB ﹨OC,使∠AOB=600,∠BOC=300, 则∠AOC 的度数是______. 4.用平面去截一个几何体,若截面的形状是长方形,则原 几何体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只填写一个即可). 5.爱护花草树木是我们每个同学应具备的优秀品质,但总有 少数同学不走边上的路而横穿草坪.如图所示,请你用所学 的数学知识来说明他们这种错误做法的原因是 . 6.方程3(y -2)+1=5y -2(2y -1)的解是 7.化简求值:x 2-2(x 2-3xy)+3(y 2-2x y )-2y 2,其中x =2 ,y=-1. 8.小明每天早晨要到距家1300米的学校去上学,一天小明到校后发现忘了带数学书,于是打电话让爸爸给他送书.爸爸立即以每分钟180米的速度赶往学校,同时小明以每分钟80米的速度往家赶,二人在途中相遇后,小明马上拿书以同样的速度返回学校.问小明在取书过程中共花费了多少时间? 9.请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 (1)一个暖瓶与一个水杯分别是多少元? (2)甲﹨乙两家商场同时出售同样的暖瓶和水杯.为了迎接新年,两家商场都在搞促销活动. 甲商场规定: 这两种商品都打九折;乙商场规定: 买一个暖瓶赠送一个水杯.若某单位想要买4个暖瓶和15个水杯,请问选择哪家商场购买更合算,并说明理由. 84元 38元 教 学 楼 图书馆 草坪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七年级数学上册培优计划 在培优班成立后的第一节课,刚开始,焦主任给学生介绍这个班级的情况以及他们自身的情况,看得出来学生是特别重视的,后来由于这些学生来自于三个班级,我便让学生们之间做了简单的熟悉,之后这节课剩下20分钟左右,我便对这20个同学进行了一个摸底测试,本来我是准备了6个题目,第1题(难度最大)和第6题(难度其次)相对较难,中间的2、3、4、5相对来说难度不大,属于强化题。由于时间关系,我便让学生先做中间4个题目,到了下课时间,只有两三个同学完成,因此这次摸底试题我是在课下规定了一个时间让学生上交的,后来的经过我的批改,我发现学生完成情况并不是很乐观,其中有一个题目全班没有一个人正确,而这个题目并不难,只是这个知识点学习的时间有点儿早,因此学生可能有所遗忘。其实这样也说明了,目前在我们这个培优班并没有真正的特别强大的尖子生。 三、具体计划: 因此针对学生的情况,对于培优工作,我目前打算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入手: (1)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目前学生处于七年级,知识难度还不是特别大,逻辑思维能力以及空间想象能力的差异体现的还不是特别明显,因此从现在开始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助于学生后期的数学学习。数学是一门考查学生思维能力的学科,需要学生静下心来去思考,因此教

会学生思考,在数学学习中显得尤为重要,当学生碰到不会的题目时,我会先让他们思考,如果实在没有头绪,我会一步步的去引导他们,慢慢的让他们自己去探索,最终体会到成功的乐趣。虽然教会学生思考的这个过程会比较慢,但我一直相信:慢慢来,才比较快。 (2)注重教给学生解题思路的开阔与灵活。数学的巧妙很多时候在于对于同一道题目,会有多种不同的解法,在我看来,有的时候一节课教会学生同一题的5种解法比教会学生5道题更有意义。教会学生举一反三,对于同一道题彻底弄懂弄透,那么下次再碰到类似题目的话学生也能够通过自己的思考解决问题。而目前有相当一部分的学生是教什么会什么,不教就不会,说明学生的变通能力有待提高。 (3)讲练结合,知识内化。对于课堂,一直以来,学生才是主角,课堂是他们的主战场,我的角色其实就是引导他们在正确的道路上越走越坚定,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对于培优班的学生,我的想法是刚开始慢慢的培养他们、教他们,到后期慢慢的变成我看着他们上课,给他们出示问题,把课堂留给他们,让他们自己讨论、解决、分享知识的获得。这样的话,回到自己的班级,他们都能够成为一个个数学课堂的顶梁柱。 在培优的路上,其实我的经验也并不丰富,不过我会尽自己最 大的努力用心去做这个事情,希望在以后的课堂中我能够和学生共同学习、共同成长、一起成就最好的我们!

初一数学第四章几何图形初步知识点汇总

方向教育《几何图形初步》1

一、知识结构框图 二、具体知识点梳理 (一)几何图形(是多姿多彩的) 平面图形:三角形、四边形、圆等. 1、几何图形立体图形:棱柱、棱锥、圆柱、圆锥、球等. 主(正)视图---------从正面看; 2、几何体的三视图侧(左、右)视图-----从左(右)边看; 俯视图---------------从上面看. (1)会判断简单物体(直棱柱、圆柱、圆锥、球)的三视图. (2)能根据三视图描述基本几何体或实物原型. 3、立体图形的平面展开图 (1)同一个立体图形按不同的方式展开,得到的平面图形不一样的. (2)了解直棱柱、圆柱、圆锥的平面展开图,能根据展开图判断和制作立体模型. 4、点、线、面、体 (1)几何图形的组成 点:线和线相交的地方是点,它是几何图形最基本的图形. 线:面和面相交的地方是线,分为直线和曲线. 面:包围着体的是面,分为平面和曲面. 体:几何体也简称体. (2)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

(二)直线、射线、线段 1、基本概念 2、直线的性质 经过两点有一条直线,并且只有一条直线. 简称:两点确定一条直线. 3、画一条线段等于已知线段(1)度量法(2)用尺规作图法 4、线段的大小比较方法(1)度量法(2)叠合法 5、线段的中点(二等分点)、三等分点、四等分点等 5、 定义:把一条线段平均分成两条相等线段的点叫做线段的中点. 图形: 符号:若点M是线段AB的中点,则AM=1/2BM=AB,AB=2AM=2BM. 6、线段的性质:两点的所有连线中,线段最短.简称:两点之间,线段最短. 7、两点的距离:连接两点的线段长度叫做这两点的距离. 8、点与直线的位置关系(1)点在直线上;(2)点在直线外. (三)角 1、角:有公共端点的两条射线组成的图形叫做角,两条射线的公共端点叫做这个角的顶点, 这两条射线叫做这个角的边。或:角也可以看成是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而成的。 2、平角和周角:一条射线绕着它的端点旋转,当终边和始边成一条直线时,所形成的角叫 做平角。终边继续旋转,当它又和始边重合时,所形成的角叫做周角。 角的表示: ①用数字表示单独的角,如∠1,∠2,∠3等。 ②用小写的希腊字母表示单独的一个角,如∠α,∠β,∠γ,∠θ等。 ③用一个大写英文字母表示一个独立(在一个顶点处只有一个角)的角,如∠B,∠C 等。

初一上册数学培优练习题

有理数得运算提高题 一、选择题: 1、在2-、3、4、5-这四个数中,任意取两个数相乘,所得乘积最大得就是: A 、20 B 、-20 C 12 D 、10 2、1米长得小棒,第一次截去一半,第二次截去剩下得一半。如此下去,第六次后剩下得小棒长为( ) A 、 121 B 、321 C 、641 D 、128 1 3、不超过3 23?? ? ??-得最大整数就是: A 、-4 B 、-3 C 、3 D 、4 5、如果两个有理数得积为正数,与为负数,那么这两个数( )A 、均为正数 B 、均为负数 C 、一正一负 D 、一个为零4、如果两个数得与比每个加数都小,那么这两个数( ) A 、都就是负数 B 、都就是正数 C 、异号且正数得绝对值大 D 、异号且负数得绝对值大 6、数()211?-、()22211??? ???-、()33211??? ???-、()4 4 211?? ? ???-中,最小得就是( ) A 、()2 2 211??? ???- B 、()3 3211??? ???- C 、()211?- D 、()4 4 211?? ? ???- 7、a 为有理数,下列说法中正确得就是( ) A 、()2 1+a 得值就是正数 B 、12+a 得值就是正数 C 、()2 1+-a 得值就是负数 D 、 12+-a 得值小于1 8、如果两个有理数得与就是正数,那么这两个数( ) A 、一定都就是正数 B 、一定都就是负数 C 、一定都就是非负数 D 、至少有一个就是正数 9、在2010个自然数1,2,3,……,2009,2010得每一个数前任意添上“+”或“-”,则其代数式与一定就是( ) A 、奇数 B 、偶数 C 、负整数 D 、非负整数 10、乘积?? ? ?? -??? ??-??? ??-??? ??- 2222101141 1311211 等于( ) A 、 125 B 、32 C 、2011 D 、2 1 二、填空题: 1、计算:()=?? ? ??-+--÷3 22 2113537 ;2、1003得个位数就是 ; 3、小华写出四个有理数,其中每三个数之与分别为2,17,-1,-3。那么小华写出得四个数得乘积等于 ;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七年级数学上册上册数学压轴题培优测试卷 一、压轴题 1.在3×3的方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相等,我们把这样的方格图叫做“等和格”。如图的“等和格”中,每行、每列及对角线上的3个代数式的和都等于15. (1)图1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 a=_______(含b的代数式表示); (2)图2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可得a=__________,b=__________; (3)图3是显示部分代数式的“等和格”,求b的值。(写出具体求解过程) 2.概念学习: 规定:求若干个相同的有理数(均不等于0)的除法运算叫做除方. 如:222 ÷÷,()()()() 3333 -÷-÷-÷-等,类比有理数的乘方,我们把222 ÷÷记作3 2,读作“2的3次商”,()()()() 3333 -÷-÷-÷-记作()43-,读作“3-的4次商”.一般地,我们把n个()0 a a≠相除记作 n a,读作“a的n次商”. (1)直接写出结果: 3 1 2 ?? = ? ?? ______,()42-=______. (2)关于除方,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任何非零数的2次商都等于1 B.对于任何正整数n,()1 11 n- -=- C.除零外的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偶数次商都相等,奇数次商互为相反数 D.负数的奇数次商结果是负数,负数的偶数次商结果是正数. 深入思考: 除法运算能转化为乘法运算,那么有理数的除方运算如何转化为乘方运算呢? (3)试一试,将下列运算结果直接写成乘方(幂)的形式 () 4 3-=______ 6 1 5 ?? = ? ?? ______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1含答案

人教版初一数学上册几何图形1含答案 -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

4.1几何图形 一、选择题 1.如图所示的几何体,从左面看到的是() A B C D 2.将如图所示的直角三角形ABC绕直角边AB旋转一周,所得几何体从正面看为() A B C B C D 3.若一个圆柱体的高为8,底面半径为2,则截面面积最大为() A. 16 B. 32 C. 48 D. 20 4.下列图形中,恰好能与左图拼成一个长方形的是() A B C D 5.有一个几何体,是由若干同样的正方体垒成,从正面观察,从上面观察,从左面观察得到的平面图形都一样,如图所示,请问垒成这个几何体 用了()块小正方体? A.3 B.4 C.5 D.6 6.一个几何体从正面看和从左面看都是三角形,则这个几何体是() A. 三棱柱 B. 圆柱 C. 圆锥 D. 球 7.汽车的雨刷把玻璃上的雨水刷干净,是属于________的实际应用. () A. 点动成线 B. 线动成面 C. 面动成体 D. 以上答案都不对 8. 直棱柱的侧面都是() A. 正方形 B. 长方形 C. 五边形 D. 菱形9.下列图形中,不能经过折叠围成正方体的是()

A B C D 10. 在下列几何体中,从正面看是圆的是() A B C D 11.由7个大小相同的正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如图所示,则关于它的视图说法正确的是() A. 从正面看面积最大 B. 从左面看面积最大 C. 从上面看面积最大 D. 三个视图的面积一样大 12.观察下列几何体,从正面看、从左面看、从上面看都是长方形的是() C A B D 13.如图,有一辆小汽车,小红从空中往下看这辆汽车,小红看到的形状是下图中的() C D 14.某街道分布示意图如图所示,一个居民从A处前往B处,若规定只能走从左到右或从上到下的方向,这样该居民共有可选择的不同路线条数是() A.5 B.6 C.7 D.8 15.如图,立体图形由小正方体组成,这个立体图形有小正方体()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培优试题

七年级上册数学期末培优试题 1、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2、式子|||||| a b ab a b ab ++的所有的可能的值有( ) A.2 个 B.3 个 C. 4 个 D.无数个 3、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4、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为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A.2 B.3 C.9 D.6 6、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b a ,b 的形式,则20062007a b +的值为 7、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则||||||c a a b b c -+-+-的值为 8、若|1|a b ++与2(1)a b -+互为相反数,则321a b +-的值为 9、已知a 、b 是有理数,且a b p ,且23a b c +=,23a c x +=,23 c b y +=,请将,,,,a b c x y 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为 10、已知2a b =;5c a =,代数式624a b c a b c +--+的值为 11、当多项式210m m +-=时,多项式3222006m m ++的值为 12、已知:当1x =时,代数式31Px qx ++的值为2007,当1x =-时,代数式31Px qx ++的值为 13、已知,a b 均为正整数,且1ab =,代数式11 a b a b +++的值为 14、已知一个数列2,5,9,14,20,x ,35…则x 的值应为:( ) 15、在以下两个数串中: 1,3,5,7,…,1991,1993,1995,1997,1999和1,4,7,10,…, 1990,1993,1996,1999,同时出现在这两个数串中的数的个数共有( ) 个。A.333 B.334 C.335 D.336 16、请你从右表归纳出计算13+23+33+…+n 3的公式,并算出13+23+33+…+1003 的值为

初一上册数学培优提升练习

初一上册数学培优提升练习 第一讲 有理数(一) 1、若|||||| 0,a b ab ab a b ab +- f 则 的值等于多少? 2. 如果m 是大于1的有理数,那么m 一定小于它的( ) A.相反数 B.倒数 C.绝对值 D.平方 3、已知两数a 、b 互为相反数,c 、d 互为倒数,x 的绝对值是2,求 220062007()()()x a b cd x a b cd -+++++-的值。 4、如果在数轴上表示a 、b 两上实数点的位置,如下图所示,那么||||a b a b -++化简的结果等于( ) A.2a B.2a - C.0 D.2b 5、已知2(3)|2|0a b -+-=,求b a 的值是( ) A.2 B.3 C.9 D.6 6、有3个有理数a,b,c ,两两不等,那么,, a b b c c a b c c a a b ------中有几个负数? 7、设三个互不相等的有理数,既可表示为1,,a b a +的形式式,又可表示为0, b a , b 的形式,求20062007a b +。 8三个有理数,,a b c 的积为负数,和为正数,且 ||||||||||||a b c ab bc ac X a b c ab bc ac = +++++则321ax bx cx +++的值是多少? 9、若,,a b c 为整数,且20072007||||1a b c a -+-=,试求||||||c a a b b c -+-+-的值。

三、课堂备用练习题。 1、计算:1+2-3-4+5+6-7-8+…+2005+2006 2、计算:1×2+2×3+3×4+…+n(n+1) 3、计算:59173365129 132******** +++++- 4、已知,a b 为非负整数,且满足||1a b ab -+=,求,a b 的所有可能值。 5、若三个有理数,,a b c 满足||||||1a b c a b c ++=,求||abc abc 的值。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