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之令狐文艳创作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令狐文艳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

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

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常见原因有胎盘早剥、羊水栓塞、死胎及妊娠期急性脂肪肝等引起的凝血功能障碍,少数由原发性血液疾病如血小板减少症、白血病、再生障碍性贫血或重症病毒性肝炎等引起。

5.子宫内翻

少见,多因第三产程处理不当造成,如用力压迫宫底或猛力牵引脐带等。[1]

产后出血临床表现

产后出血多发生在胎儿娩出后2小时内,可发生在胎盘娩出之前、之后或前后兼有。阴道流血可为短期内大出血,亦可长时间持续少量出血。一般为显性,但也有隐性出血者。

临床表现主要为阴道流血、失血性休克、继发性贫血,若失血过多可并发弥散性血管内凝血。症状的轻重视失血量、速度及合并贫血与否而不同。短期内大出血,可迅速出现休克。需要注意在休克早期由于机体内的代偿机制患者生命体征如脉搏、血压等可能均在正常范围内,但此时仍需要严密监测,对风险因素进行早期识别,评估出血量并进行积极救治。临床中往往存在当失血到一定程度出现失代偿表现如脉搏增快、血压下降才引起重视,这样失去了最佳救治时机。此外,如产妇原已患贫血,即使出血不多,亦可发生休克,且不易纠正。因此,对每个产妇必须作全面仔细的观察和分析,以免延误抢救时机。

产后出血诊断

诊断产后出血的关键在于对失血量正确的测量和估计。临床上常用的估计失血量的方法有:容积法;称重法;面积法;休克指数等。出血量测量不准确将丧失产后出血的最佳抢救时机。突然大量的产后出血易得到重视和早期诊断,而缓慢的持续少量出血(如软产道裂伤缝合时间长)和未被发现的血肿常常是延误诊治的重要原因。

根据阴道出血时间、数量和胎儿、胎盘娩出的关系,可初步判断造成产后出血的原因。几种原因常常互为因果。产后出血治疗

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为针对病因,迅速止血,补充血容量、纠正休克及防治感染。

1.止血

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加强宫缩是最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

(1)去除引起宫缩乏力的原因改善全身状况,导尿缓解膀胱过度充盈。

(2)按摩子宫(3)宫缩剂①缩宫素为预防和治疗产后出血的一线药物。给药速度应根据患者子宫收缩和出血情况调整。静脉滴注能立即起效,但半衰期短,故需持续静脉滴注。(4)宫腔填塞以上治疗无效时,为保留子宫或为减少术前失血,可行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注意自宫底及两侧角向宫腔填塞,要塞紧填满,不留空隙,以达到压迫止血的目的。如出血停止,纱条可于24~48小时后取出。填塞后需用抗生素预防感染,取出前应注射宫缩剂。(5)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妊娠时90%的子宫血流经过子宫动脉,结扎双侧上、下行支及髂内动脉,出血多被控制。以上措施均可保留子宫,保留生育机能。

(9)子宫切除是控制产科出血最有效的手段。各种止血措施无明显效果,出血未能控制,为挽救生命在输血、抗休克的同时,即行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

2.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

在充分暴露软产道的情况下,查明裂伤部位,注意有无多处裂伤。缝合时尽量恢复原解剖关系,也应当进行缝合。血肿应切开,清除积血,缝扎止血或碘纺纱条填塞血肿压迫止血,24~48小时后取出。小血肿可密切观察,采用冷敷、压迫等保守治疗。

对完全性子宫破裂或不全性子宫破裂立即开腹行手术修补术或行子宫切除术。

3.胎盘因素所致出血

(1)胎盘滞留或胎盘胎膜残留所致的出血(2)胎盘植入或胎盘穿透已明确胎盘植入者,不要强行钳夹或刮宫以免引起致命行产后大出血。可以根据胎盘植入面积大小及所在医院条件选择宫腔填塞纱布压迫止血、水囊压迫止血、子宫动脉或髂内动脉结扎或栓塞止血,如果出血过多且经上述方法止血无效,为挽救产妇生命应及时选择子宫次全或全子宫切除术。

4.凝血功能障碍所致出血

应在积极救治原发病基础上确诊应迅速补充相应的凝血因子。5.防治休克

(1)发生产后出血时,应在止血的同时,酌情输液、输血,注意保温,给予适量镇静剂等,以防休克发生。(2)低血容量休克的早期诊断对预后至关重要。

(3)有效的监测可以对低血容量休克患者的病情和治疗反应做出正确、及时的评估和判断,以利于指导和调整治疗计划,改善休克患者的预后。

(4)在紧急容量复苏时必须迅速建立有效的静脉通路。液体复苏治疗时可以选择晶体溶液和胶体溶液。由于5%葡萄糖溶液很快分布到细胞内间隙,因此不推荐用于液体复苏治疗。

6.输血治疗

输血及输注血制品在低血容量休克中应用广泛。

产后出血预防

1.加强产前检查

2.产程中识别产后出血高危因素

3.积极处理第三产程

4.其他产后2小时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时段,密切观察子宫收缩情况和出血量,应及时排空膀胱。产后24小时之内,应嘱产妇注意出血情况。产后有出血量增多趋势的患者,应认真测量出血量,以免对失血量估计不足。[3](一)护理评估

1. 评估孕产史及健康史,了解分娩全过程;评估产后出血的诱因。

2. 评估患者的精神状态及生命体征。评估患者子宫收缩和

阴道流血情况。

3. 了解患者的心理状况。

(二)护理措施

1. 严密观察生命体征、子宫收缩及膀胱充盈情况,观察阴道流血的颜色及量,寻找出血原因。

2. 产后出血多者,应立即输液、输血,给予保暖。尿潴留者给予导尿。大出血者应特别注意预防感染给予抗生素。

3. 子宫收缩乏力者,遵医嘱使用宫缩剂,并按摩子宫;子宫收缩好,阴道流血为鲜红者,应行产道检查,如有裂伤行伤口缝合,并给予平卧或头低脚高位预防休克。

4. 凡多胎、双胎、晚期妊娠出血的患者,易发生产后出血,应遵医嘱给予宫缩剂。24小时内密切注意宫缩和阴道流血情况。

5. 嘱咐患者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尿潴留影响子宫收缩。嘱咐患者改变体位宜缓慢,防止直立性低血压。

6. 休克者按休克护理常规。

7. 给予心理护理和心理支持。

(三)健康指导

1. 针对产后出血的不同原因进行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树立积极应对的信心。

2. 指导患者按摩子宫以促进子宫收缩。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的病情观察及护理要点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Treitz)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胆道病变引起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引起的出血。上消化道出血是上消化道疾病的严重并发症,尤其是上消化道大出血,主要表现为呕血、便血和不同程度的周围循环衰竭,如处理不当可危及生命。临床护理在治疗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做好此类患者的护理,是促进疾病好转、延长出血周期、减少出血次数的重要措施之一。 【发病原因】 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原因通常有食管、胃及十二指肠的溃疡和黏膜糜烂导致的出血,占55%~74%;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占5% ~14%;贲门黏膜撕裂(Mallory2Weiss)综合征,占2% ~7%;血管病变,占2%~3%;肿瘤,占2%~5%。【临床表现】 消化道出血的临床表现取决于出血病变的性质、部位、失血量与速度,与患者的年龄、心肾功能等全身情况也有关系。急性大量出血多数表现为呕血;慢性小量出血则以粪便潜血阳性表现;出血部位在空肠曲氏韧带以上时,临床表现为呕血,如出血后血液在胃内潴留时间较久,因经胃酸作用变成酸性血红蛋白而呈咖啡色。如出血速度快而出血量又多。呕血的颜色是鲜红色。黑粪或柏油样粪便表示出血部位在上胃肠道,但如十二指肠部位病变的出血速度过快时,在肠道停留时间短,粪便颜色会变成紫红色。右半结肠出血时,粪便颜色为鲜红色。在空、回肠及右半结肠病变引起小量渗血时,也可有黑粪。 上消化道大量出血导致急性周围循环衰竭。失血量达大,出血不止或治疗不及时可引起机体的组织血液灌注减少和细胞缺氧。进而可因缺氧、代谢性酸中毒和代谢产物的蓄积,造成周围血管扩张,毛细血管广泛受损,以致大量体液

妇产科护理常规

妇产科常见疾病护理常规 一、围产期产后护理常规 产后护理 (一)评估要点 1.观察产妇面色、宫底高度、阴道流血情况、膀胱充盈及排尿情况。 2.观察产妇乳房泌乳、母乳喂养、会阴切口、恶露的量、色及气味。 3.评估产妇饮食及活动量、卫生、心理状态。 4.评估既往病史。 (二)护理要点 1.产后2小时给饮水>500 ml,产后4小时以内鼓励产妇排尿。 2.产后4小时内每半小时压宫底1次,注意阴道出血量。 3.保持外阴清洁,会阴护理每日2次。 4.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5.正常分娩半小时内新生儿开始早吸吮,多吸吮,按需哺乳。 (三)指导要点 1.告知产妇产后4小时内排尿的重要性,使其配合。 2.指导产妇进行母乳喂养,乳房护理、合理营养、适量活动。 3.指导产妇及家属进行新生儿抚触及一般护理。 二、剖宫产术护理常规 护理要点 (一)评估要点 1.术前评估宫缩、胎心、血压、羊水性状。 2.术前观察子宫下段有无压痛及病理缩复环。 3.术后观察生命体征、面色、心理状态。 4.术后观察伤口有无渗血、子宫收缩情况、阴道出血量、恶露的颜色、气味、量。 5.观察各类导管是否通畅,引流液的颜色、性质、量。 6.观察产妇乳房条件、泌乳状况。 (二)护理要点 1.做好术前准备。 2.备齐新生儿用物、新生儿抢救药品与复苏器械。 3.遵医嘱补液,应用镇痛剂。 4.择期手术者术前12小时禁食,4小时禁水;急症产妇立即禁食水。 5.做好心理护理。基础护理。 6.妥善固定引流管,记录引流量。 (三)指导要点 1.指导产妇做好术前准备。 2.指导产妇术后6小时床上活动,早下床活动。 3.饮食指导:术后6小时内禁食,排气后进食软食。

产后常规护理措施

产后常规护理措施 孕妇产后要做好护理,避免造成以后出现身体健康问题。那么产后的常规护理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学识网小编整理的资料,仅供参考,欢迎阅读。 产后常规护理措施 1. 产妇分娩后观察2小时送入病房。护士热情接待,并进行产后指导,注意保暖。 2. 给予高热量、高维生素、高蛋白、多汤的软食。避免辛辣刺激性及麦芽类食物。 3. 产后24小时内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流血情况,尤其是产后4~6小时,出血多者,按摩子宫压出积血,或注射催产素、麦角等。如发现会阴部疼痛剧烈,有排便感、下垂感要及时报告医生。 4. 产后4~6小时鼓励产妇排尿,如排尿困难可诱导排尿,无效时导尿。 5. 会阴擦洗一日二次,保持会阴部清洁。 6. 测体温、脉搏、呼吸每日三次,三日正常后改每日一次。体温超过℃以上者按常规测试。 7. 产后出汗多,勤换内衣,防止受凉,病室定期开窗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新鲜。 8. 指导产妇哺乳前洗手、清洁乳头,喂奶后将余奶挤空。凹陷乳头应经常牵拉,乳头皲裂处涂予后奶。

9. 注意阴道恶露量、性状、会阴部伤口等情况,如有异常及时汇报医生。 新生儿一般护理常规 足月新生儿是指胎龄满3742周,体重在2500g以上,身长大于47cm的新生儿。新生儿期是指从胎儿出生到满28天。此期是由胎儿依赖母体转为独立的适应阶段。由于各器官生理功能尚未完善,对外界适应能力差,抵抗力低,特别是新生儿早期(出生1周内),易受外界刺激而致病,死亡率高,故必须加强护理。 一:病室要求:新生儿窒应设在病房的尽头,远离感染病室。病室内以阳光充足,空气新鲜,室温2224℃,湿度6065%为宜,有条件应安置空调,以维持室温恒定。 二:维持体温恒定:新生儿体温调节功能差,体温不稳定,易随环境温度而变化,须每4小时测体温一次。体温低者,可用暖箱或热水袋保温,体温高者,可先松解包被或头部置放冷水袋,一般不用药物降温。 三:喂养:正常新生儿出生后即可吸吮母乳,以促进母乳早分泌,并预防低血糖的发生。为了保证母乳喂养的成功率,应坚持按需哺乳,不定时间及次数,不用奶嘴,不喂糖水,喂奶后应竖抱婴儿,轻拍背部,排出空气,取头高右侧卧位,观察片刻方可离开,不宜母乳喂养者可用牛奶。 四:皮肤护理:新生儿皮肤娇嫩,角质层薄而血管丰富,易擦伤及感染,故应做好皮肤护理,每日沐浴并更换衣被一次。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一、概念 上消化道出血,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病变的出血,以及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病变出血。出血的病因可为上消化道疾病或全身性疾病。 二、临床特点 呕血、黑便,常伴有血容量减少引起的急性周围循环衰竭。 三、护理评估 1.询问患者有无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如食管疾病、胃十二指肠疾病、门静脉高压症、肝胆疾病及血管性疾病等。 2.评估患者呕血与黑便的量、颜色和性状,判断出血的量、部位及时间。 3.评估患者体温、脉搏和血压,观察患者面色,评估有无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 4.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用药情况、工作性质,评估患者对疾病的心理反应。 四、治疗要点: ①补充血容量;②止血; 五、常用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4.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及其防治的知识。 五、护理措施 (一)体位与休息

少量出血(<70毫升)仅有黑便者,卧床休息,可下床上厕所;出血量>250毫升者卧床休息,活动有人帮助;出血量>1000毫升者,绝对卧床休息,保持安静,生活不能自理,需在床上大小便。宜取平卧,大出血时将下肢略抬高,以保证脑部供血。呕血时,头偏向一侧,防止窒息或误吸,保持呼吸道通畅,给予吸氧。必要时使用负压吸引器清理呼吸道。 (二)饮食护理 对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急性大出血伴恶心、呕吐者应禁食。出血停止后1~2天后方可进高热量、高维生素流质。对仅有黑粪者或无明显活动性出血者,可选用温凉、清淡流质。出血停止后改为无渣半流饮食,逐渐过渡至软食,开始少量多餐,以后改为正常饮食。不食生拌菜及粗纤维的蔬菜,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料,如咖啡、浓茶等。避免进硬食和带刺食物,如鱼、排骨、花生、核桃等,嘱病人细嚼慢咽,避免损伤食管黏膜而再次出血。 (三)病情观察 (1)病情观察内容:体温、脉搏、呼吸和血压;精神和意识状态;呕血、黑粪的量、性质、次数以及伴随症状;皮肤、指甲、肢端色泽与温暖,以及静脉充盈情况;24小时出人量,尤其是尿量 (2)出血量的估计 ①根据呕血与黑粪的情况估计:—般来说, 粪便隐血试验阳性提示每日出血量>5~10ml; 出现成形黑粪者,提示每日出血量在50~100ml; 胃内积血量达250~300ml可引起呕血。 ②根据全身症状估计:出血后15分钟内无症状,提示出血量较少;—次出血量

妇产科专业细则

妇产科专业细则 妇产科专业为临床医学学科,是一门专门研究妇女特有的生理和病理的学科,包括妇科和产科两大部分,具有较强的整体性,同时又涉及内科、外科、儿科等多门学科。在我国,妇科学还包括计划生育相关内容。产科和妇科既有一定的独立性,有密切相关,掌握好两大分支的基础知识是成为合格妇产科医师的必须条件。妇产科专业包括:妇科、产科、计划生育、辅助生殖等亚专业。妇产科专科医师培养阶段为3年,培训内容包括了产科和妇科的全部基本知识和技能,不同阶段培训,必须从低级到高级逐阶段完成。受训者通过培养并考试合格者方可进入妇产科亚专业的培养。 第一阶段培训(第1~3年) 一、培训目标 通过三年规范化培训达到: (一)能正确采集和书写妇产科门诊与病房病史,包括入院录、首次病程录、手术记录、术前小结、术后首次病程录、产科的孕期、分娩、产后记录等必须书写的各项记录。 (二)熟悉并掌握妇产科常见病的诊疗常规和操作技能。 (三)独立诊断和处理门诊常见病并指导实习医师进行临床实践。 (四)掌握计划生育相关知识和技能并独立进行计划生育常规手术。 (五)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进行剖宫产,附件手术及门诊常见小手术。 (六)在上级医师指导下能独立管理床位,包括:对病员心理治疗、家属谈话、病房宣教等工作。 (七)熟悉妇产科辅助诊断:妇产科B超、胎心监护、阴道镜、阴道细胞学检查等的操作,适用范围、阅读结果并了解其临床意义。 (八)书写妇科或产科一篇读书报告。 (九)结合临床病例进行国内外书籍和文献阅读,每周力争不少于10小时的理论学习。 (十)书写1~2篇文献综述。(要求阅读近10年中、外文献),通过文献综述培养查阅文献、综合分析能力和临床科研能力。 (十一)参加相关科室临床轮训(普外、泌尿外、麻醉、心血管内科),扩展并加深临床诊疗能力。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 产前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前护理 1.保持病室整洁、舒适、安全、适宜的温度和湿度,定时开 窗通风。 2.注意休息,保证足够睡眠,左侧卧位,适当活动,保持轻 松愉快的心情。 3.给与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饮食。 4.密切观察产兆及胎心变化。 5.定时计数胎动、吸氧。 6.妊娠晚期有阴道流血、流水者应保持外阴清洁,防止感染。 7.已正式临产者送产房并进行交接班。 二.产前健康教育 1.消除孕妇对于分娩产生的紧张、恐惧心理。 2.宣传母乳喂养的好处、方法以及母婴同室的规章制度,取 得理解配合。 3.讲解妊娠晚期进行胎儿自我监护的方法及意义。

二.产后一般护理常规 一.产后护理 1.严格交接班,了解分娩经过,核对产后医嘱。 2.做好心理护理,使产妇愉快接受自我角色转变。 3.给予营养丰富的流质、半流质清淡饮食,少食多餐。 4.适当活动,促进恶露排出及肠蠕动。 5.密切观察子宫复旧、宫底高度、阴道流血、膀胱充盈等 情况。 6.树立母乳喂养信心,帮助掌握正确母乳喂养方法,了解 母乳喂养效果。 7.督促产后排尿,如产后6小时不能自解应对症处理。 8.保持外阴清洁,观察会阴切口和恶露的性质、量、颜色、 气味等。 二.产后健康教育 1.讲解保持室内的适宜温度、定时开窗通风的意义。 2.注意与新生儿同步休息,坚持母乳喂养。 3.注意个人卫生,勤换内衣,防止受凉。 4.做好计划生育,产褥期禁止性生活。

三.新生儿护理 1.新生儿入室时,详细交接班,了解新生儿的全身情况并记 录。 2.认真核对新生儿手圈、性别、床号、母亲姓名。 3.观察新生儿吸吮母乳情况。 4.详细做好新生儿护理记录。 5.新生儿每日沐浴一次,观察全身情况,做好皮肤、脐带、 眼部的护理。 6.按要求测试体温,如有异常及时处理。 7.每日磅体重一次,如新生儿体重下降较明显,需观察24 小时大小便情况,了解哺乳效果。 8.新生儿按计划免疫程序接种乙肝疫苗和卡介苗。 9.有医学指征需要人工喂养的新生儿,根据医嘱喂奶。

产后出血诊疗常规

产后出血诊疗常规 早期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24小时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豪升者为早期产后出知。 (一)、预防 1、妊娠合并贫血及出血性疾病,产前应积极治疗,临产时应酌情 配合。 2、分娩时对有产后出血高危因素的产妇,第二产程应开放静脉, 在胎儿娩肩时预防性注射宫缩剂。 3、手术助产、急产或活跃期以后进展快的产妇,产后应认真检查 软产道,包括宫颈,及时主真缝合裂伤。 4、胎盘未剥离前,切勿过早揉挤子宫。胎盘剥离后,应尽快娩出。 胎盘娩出后,仔细检查,如胎盘可疑不完整或胎盘残留>1/3应及时处理,手取或清宫术。 (二)、诊断及处理:一旦发生产后出血,应立即寻找原因,针对原因及时处理。 1、宫缩乏力:最常见胎儿娩出前无出血或出血不多,胎盘娩出后 出血。特征是宫缩时出血量多,松驰时出血量少。腹部检查子宫体柔软,轮廊不清。 (1)按摩子宫,刺激子宫收缩。 (2)开放血管,静脉注入宫缩剂催产素或麦角或应用前列腺素。(3)腹部放冰袋或乙醚纱布刺激阴道穹窿。 2、胎盘因素: (1)胎儿娩出后,阴道出血多,应尽快娩出胎盘。 (2)预防性宫缩剂注射10分钟胎盘仍不能娩出,应消毒外阴换手套,入宫腔手取胎盘。 ①胎盘滞留:胎盘已全部剥离,但胎儿娩出后30分钟未排出可压宫 底,牵引脐带助娩胎盘。 ②胎盘嵌顿:胎盘已剥离,嵌顿于口处可宫颈注阿托品1mg,或安 定10mg静脉慢注,让宫颈松驰有助于娩出胎盘。

③胎盘粘连:部分胎盘已剥离,部分胎盘粘连于宫壁,经人工剥离 将胎盘完整取出后认真检查。若剩余部分多,则再次入宫腔剥离,若残留部分少,则可刮宫,必要时送病理。 ④植入性胎盘:徒于剥离胎盘时发现胎盘与宫壁关系紧密,界线不 清,难以剥离,应立即停止剥离,考虑行子宫切除术,若出血不多,可保守治疗。目前用甲氨蝶呤治疗效果甚佳。 3、软产道损伤:胎儿娩出后即有鲜红血流出,排除胎盘因素后, 应认真检查宫颈及阴道。若子宫瘢痕阴道分娩,或宫颈未开全或难产钳术后均应查子宫下段。宫颈及阴道如有裂伤应及时修补。 4、凝血功能障碍:产后出血一旦发生应注意观察是否有凝血块, 有无疑血机制异常(详见羊水栓塞章) 晚期产后出血 分娩24小时后,发一在产褥期的子宫大出血,为晚期产后出血。(一)、病因: 1、子宫复旧不全、胎盘残留、子宫膜炎、子宫过度膨胀或子宫肌 瘤等,均可影响子宫复旧。 2、剖宫产术后,子宫切口肌壁感染或组织坏死引起肌壁部分或全 层裂开,血管重新开放而发生出血。 3、子宫滋养叶细胞肿瘤,很少见,一旦发生预后不良。 (二)、诊断: 1、阴道分娩时产程长,阴道操作多,并有产后出血及感染的表现, 如恶露淋漓不尽,不同程度发烧,白细胞增加,或突然阴道大出血病人很快陷入休克。 2、剖宫产术中出血多,反复缝扎出血。阴道出血发生在术后3周 左右,应高度怀疑子宫切口裂开出血。 3、阴道检查,子宫大而软,宫口松驰,有鲜血从宫腔流出。(一)处理: 1、应用宫缩剂及抗生素对症治疗,查血色素、配血、必要时输血。 2、要排除胎盘残留: (1)有条件可行B超协助诊断。

【实用】-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失血量超过500ml,在我国居产妇死亡原因之首。 1.护理评估 1.1病史评估:评估产妇是否有诱发产后出血的高危因素。 1.2身体状况评估:评估产妇生命体征及有无休克表现;准确评估产后出血量。 1.3辅助检查:血型,血常规,凝血功能检查。 2.护理问题 2.1组织灌注不足 2.2有感染的危险 2.3恐惧 3.护理措施 3.1预防产后出血 3.1.1做好孕期保健:对有凝血功能障碍的孕妇应积极治疗后妊娠,不宜妊娠者应及时终止妊娠;对具有高危因素的孕妇,应加强孕期保健,提前入院治疗。 3.1.2正确处理产程:第一产程应防止产程延长,密切观察产妇的身体和心理状况,保证产妇充分的休息和饮食;第二产程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第三产程应注意观察胎盘、胎膜娩出情况。 3.1.3加强产后观察:产后两小时应密切观察产妇生命体征、子宫收缩、阴道流血及伤口情况。 3.2针对病因,迅速止血 3.2.1子宫收缩乏力:加强子宫收缩是迅速有效的止血方法:具体有按摩子宫;合理应用宫缩剂;无菌纱布填塞宫腔局部止血,24小时后取出;对于严重持久的产后出血可采取结扎盆腔血管,栓塞髂内动脉或子宫动脉;难以控制危及产妇生命的出血可切除子宫。 3.2.2胎盘因素:如因为膀胱过度膨胀影响胎盘排出,应导尿排空膀胱;如怀疑胎盘植入,应考虑手术切除子宫;若是胎盘残留则可进行刮宫术或钳刮术,胎盘粘连可行手剥胎盘。

3.2.3软产道裂伤:止血同时应按照解剖层次逐层缝合裂伤,如有血肿形成应切开清楚血肿然后缝合止血,必要时放置引流条。 3.2.4凝血功能障碍:应在积极止血的同时治疗原发病,根据不同病因,输入血小板、凝血酶原复合物、凝血因子、新鲜血浆等。 3.3密切观察病情变化、预防和纠正休克、观察阴道流血量、产妇一般情况和生命体征变化,建立静脉通道,及时补充血容量,配合医生进行抢救。 3.4心理护理:产后出血时,产妇及家属都会表现出担心、紧张、焦虑等情绪,这时需要护理人员主动关心产妇,减轻产妇心理压力;另外应注意与家属的沟通和交流,减轻家属心理负担。 4.健康教育: 4.1产后大出血后产妇一般身体较为虚弱,因此应与产妇和家属一起制定产后康复计划,适度活动有助于产妇身体恢复。 4.2保证充足合理的营养,注意多进食富含铁的食物,有利于纠正失血引起的贫血。 4.3指导产妇观察子宫复旧及伤口情况,如有异常及时就诊。 5.护理评价 5.1产妇血容量正常。 5.2产妇体温及血象正常,伤口及恶露无异常。 5.3产妇配合治疗。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

个案护理报告题目:上消化道出血患者个案护理报告姓名:赵志琳 专业:护理 科室:消化内科二病区 工号:5193

上消化道出血患者的个案护理报告 【病史介绍】 主诉:黑便两天 现病史:患者,女,已婚,两天前进食粗糙食物(瓜子、花生)后出现黑便,为糊状便,每次量约50-100个,一天三次黑便,伴头晕、乏力,无出汗、晕厥,无恶心、呕吐,无反酸、烧心,无心慌、胸闷,无发热,无咳痰、咳喘。遂就诊于当地医院,入院后给予抑酸,补液,营养支持等治疗,未见明显好转,今日又排三次黑便,当地医院考虑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建议到上级医院行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结扎术,遂就诊于我院,急诊以“上消化道出血”收入院。自起病以来,患者未进食,睡眠可,近期体重未见明显减轻。 既往史:患者一年前因腹胀,黑便,就诊于山东省立医院,诊断为“门脉高压,腹水,脾大,食管胃底静脉曲张”。高血压病史五年收缩压最高大 150mmHg ,自服降压药,控制血压,具体药物不详。否认“糖尿病”病史,否认“肝炎”、“肺结核”,否认重大手术外伤史,否认输血史,否认食物药物过敏史,预防接种史不祥。 个人史:出生长大于原籍,否认长期外地居住史,否认疫水疫区接触史,否认毒物放射物质接触史,否认烟酒等不良嗜好。 婚育史:月经史14 28 2654--50,26岁结婚,育有2女1儿,配偶及子女均体健。 家族史:父母已故,有一姐姐和一妹妹,均体健。 【初步诊断】 1、上消化道出血 2、门脉高压 3、高血压病 【治疗方案】 1、消化内科护理常规,一级整体护理,禁饮食。

2、完善相关检查:血常规、凝血五项、生化全项等。 3、给予止血,抑酸,降低门静脉压力,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 【护理诊断】 1、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2、活动无耐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3、有受伤的危险:窒息,误吸。 4、营养失调:与禁食、上腹部胀痛不适有关。 5、恐惧:与生命或健康受到威胁有关。 6、知识缺乏:缺乏有关引起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知识。 【护理目标】 1、循环良好,排便已正常。 2、活动耐力增加。 3、无窒息或误吸发生。 4、营养状况明显好转,无头晕、乏力。 5、焦虑较入院前有好转。 6、患者知晓有关上消化道出血的疾病和预防知识。 【护理措施】 潜在并发症:血容量不足。 1、迅速建立静脉通路,遵医嘱快速补充液体,立即配血,做好输血准备。 2、监测呼吸、心率、血压情况。 3、加强观察头晕,心悸,四肢厥冷,出汗,晕厥等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症状。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和管理规范指南规范.doc

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指南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加强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建设与管理,建立完善区域性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和救治网络,提高危重孕产妇救治能力和服务质量,保证救治服务的及时性和安全性,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制定本指南。 第二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设置应当充分利用现有医疗资源,原则上依托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医疗机构,或产科实力突出且与其他医疗机构建立了多学科诊疗协作机制的妇幼保健院或专科医院。 第三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承担辖区危重孕产妇的救治、会诊和转诊工作,并对下级救治中心开展技术指导和双向协作。 第二章区域组织管理 第四条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设置应当遵循统筹规划、择优确定、科学布局的原则。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在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的前提下,根据区域医疗资源情况和危重孕产妇救治需求对区域内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的数量和布局进行统筹规划,确定本级危重孕产妇救

治中心。省级应当建立若干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市、县两级均应当建立至少1个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 第五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综合考虑各级各类医疗机构功能定位、服务能力以及地方实际情况,建立危重孕产妇转会诊和救治网络。省级和市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依托产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三级综合医院、三级妇幼保健院或三级妇产医院设立;县级救治中心原则上依托已建有ICU病区,且产科实力和综合救治能力较强的二级以上综合医院、妇幼保健院或妇产医院设立。各级各类医疗卫生机构应当根据卫生计生行政部门确定的功能定位和职责任务,配合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会诊和转诊工作。二级以上综合医院重症医学科要保障危重孕产妇救治床位,二级以上妇幼保健院原则上要设立重症监护室。 第六条承担危重孕产妇救治任务的医疗机构,应当具备较强的危重孕产妇临床救治能力。各级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应当具备开展危重孕产妇救治工作所需的设施、设备、人员、服务能力等基本条件(危重孕产妇救治中心服务能力基本要求见附件1)。产科床位调整应当符合区域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规划,优先在医疗机构内部调剂。 第七条地方各级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应当建立由卫生计生行政部门分管领导牵头负责的保障母婴安全协调工作机制,

产科诊疗常规(DOC)

产科诊疗常规 前置胎盘 概述:是妊娠28周后胎盘覆盖于子宫下端或子宫内口处,其位置低于胎先露部。 分为:完全性前置胎盘、部分性前置胎盘、边缘性前置胎盘。 一、临床症状及体征 1症状:妊娠晚期无诱因反复出现无痛性阴道出血。 2体征:一般情况与出血量相关,因子宫下端有胎盘占据,影响先露入盆,先露部高浮,易并发胎位异常。临产时检查宫缩为阵发性,间歇期子宫完全松弛。 3超声可明确看到胎盘边缘与宫颈内口的关系,可确定前置胎盘的诊断和类型。 二、治疗方案及原则:抑制宫缩、止血、纠正贫血和预防感染。 1期待疗法:在保证孕妇安全的情况下尽可能延长孕周,以提高围生儿存活率。 ●住院,绝对卧床休息 ●纠正贫血,如失血过多可输血。 ●孕28-34周,地塞米松促胎肺成熟,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孕34-35周,出血量<200ml,宫缩抑制剂抑制宫缩。 ●反复出血或出血时间长,应给予止血药、抗生素预防感染。 2终止妊娠:如无活动性出血,中央性前置胎盘孕周已超过36-37周;一次性阴道出血>200ml。 ●剖宫产:中央性前置胎盘大量或反复出血,以剖宫产终止妊娠最为迅速。 ●阴道分娩:凡部分性前置胎盘或边缘性前置胎盘,临产后胎膜自行破裂,无活动性 出血者,在做好产后出血预防和处理的情况下,可经阴道分娩。 胎盘早剥 一、定义:妊娠20周后至分娩期,正常位置的胎盘在胎儿娩出前部分或完全地从子宫壁剥 离,称为胎盘早剥。 二、诊断要点: 1病史有妊娠期高血压疾病、外伤、羊水过多及多胎妊娠等。 2临床表现 1)轻型:常为显性型或混合型。 a)有少量阴道出血,有腹痛但轻微。 b)血压无改变,腹部检查无明显异常,胎心率正常。 c)产后胎盘检查可见胎盘母体面凝血块压迹。 2)重型:常见于隐性型 a)发病突然,腹痛明显。 b)恶心,呕吐,面色苍白,脉细速而呈休克状态。 c)阴道出血少或无出血,外出血与休克不成比例。 d)腹部检查:腹部呈板状,子宫强直收缩,压痛,胎位扪不清,胎心听不清。 e)若行破膜可见羊水呈血性,少数患者尿少或有凝血功能障碍的表现。 3辅助检查 1)B超检查:可明确胎盘位置,胎盘后有无液性暗区,借以与前置胎盘鉴别。 2)实验室检查: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doc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闭经的诊疗常规

闭经的诊疗常规 【病史采集】 (一)子宫性闭经 1.先天性子宫缺陷:从无月经来潮; 2.子宫内膜损伤:人流术、产后出血刮宫,造成子宫内膜损伤或炎症引起宫腔闭锁; 3.子宫切除或子宫腔内放射治疗。 (二)卵巢性闭经 1.先天性卵巢发育不全或缺如; 2.卵巢功能早衰:指40岁前绝经者; 3.卵巢已切除或组织已破坏; 4.卵巢功能性肿瘤。 (三).垂体性闭经 1.低促性腺激素性闭经:常发生于低体重妇女; 2.垂体梗死:产后大出血引起席汉综合征; 3.垂体肿瘤:压迫下丘脑或垂体发生高催乳激素血症或溢乳。 (四).下丘脑性闭经:中枢神经系统下丘脑功能失调影响垂体进而影响卵巢。如特发性因素、精神因素、体重下降、闭经泌乳综合征、多囊卵巢综合征及其它内分泌异常。 【体格检查】

一般情况较差,精神不佳,体重低于基本标准体重。 (一)妇科阴道双合诊:先天性子宫缺陷者盆腔子宫缺如。先天性卵巢缺陷性盆腔扪及不到卵巢。多囊性卵巢盆腔双侧可扪及增大的卵巢睾丸母细胞瘤、卵巢门细胞瘤可扪及附件实质性肿瘤。 (二)辅助检查 1.B超:先天性无子宫、无卵巢,无子宫及卵巢投影。卵巢功能性肿瘤,有肿瘤特异投影; 2.子宫输卵管造影:可确定子宫内膜结核,宫腔闭锁; 3.宫腔镜检查:可直视子宫内膜情况; 4.诊断性刮宫:可确诊子宫内膜结核; 5.X线或CT扫描:可确诊垂体肿瘤。 【实验室检查】 (一)卵巢功能测定 1.基础体温测定; 2.阴道脱落细胞检查; 3.宫颈粘液结晶检查; 4.血甾体激素测定。 (二)放射免疫测定:血FSH、LH、PRL。 (三)垂体兴奋试验:助诊席汉综合征。 【诊断和鉴别诊断】

产前顺产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产前顺产产前产后护理常规 1、孕妇入院后由护士接待,负责测量T、P、R、BP安置床位,作入院介绍,并通知负责医师。 2、每日测量T、P、R、BP四次,连测三天,T超过℃,每4小时测一次,,血压遵医嘱测量,每日听胎心2次,发现节律强弱异常立即通知医生。 3、高蛋白、高维生素、高热量饮食。 4、询问一般情况,了解大致病史及孕产次数,核对预产期。 5、指导孕妇左侧卧位休息,宫口开大3cm时,及时送入待产室。 6、工作人员应态度严肃认真仔细,对产妇关心体贴做好保护性医疗工作。 二、产后 1、产后由产房助产士观察2小时后送入病房,严格向护士交班,首先压宫底测量BP,特别注意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出血多时立即报告医师。 2、向产妇做母乳喂养知识宣教,指导并帮助产妇正确喂哺新生儿。 3、了解孕妇情况,有利于有针对性进行观察。 4、每30-60分钟巡视病房一次,产后2-4小时督促鼓励产妇自行下床小便,产后6小时仍不能自解小便者,应采取措施帮助排尿,如热敷下腹部,温开水冲洗外阴部,按摩膀胱,听流水声,肌注新斯的明,采取以上方法仍不能自解小便者应遵医嘱行导尿术,必要时留置尿管定时开放。 5、产后24小时内应卧床休息,24小时后鼓励下床活动。 6、饮食忌生冷辣等食物,食物中应有足够的蛋白质和维生素,易于消化,少食多餐为宜,应多食水果、蔬菜,防止便秘。 7、观察恶露性质、量、颜色、气味,有特殊情况及时通知医生。 8、指导产妇每天梳头、刷牙、洗脸。 三、会阴部护理 1、产后外阴部经常保持清洁,协助和指导产妇清洗外阴和勤换消毒会阴垫。 2、每日用%新洁尔灭棉块擦洗会阴2次,剖腹产和顺产擦洗3天,侧切者擦洗5天,有红肿者,用50%硫酸镁粉局部湿垫敷或红外线理疗。 3、知道有侧切口者侧卧位以保持伤口干燥。 4、重视病人主诉,警惕伤口感染。 四、乳房护理 1、哺乳前母亲应洗手,清洗乳头。 2、乳头若有皴裂可局部涂10%鱼肝油铋促使伤口愈合。乳头破损严重、疼痛,应暂时停止哺乳并指导产妇定时挤出乳汁。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急救护理常规及健康教育 上消化道出血是指屈氏韧带以上的食管、胃、十二指肠和胰胆等病变引起的出血,还包括胃空肠吻合术后的空肠上段病变所致的出血。 【护理常规】 1.体位及活动急性出血期给予侧卧位或平卧,头偏向一侧以防窒息,保持呼吸道通畅。休克患者平卧位床栏拉起。出血停止后以卧床休息为主,适当活动,避免头晕跌倒。床边悬挂防跌倒牌。 2.迅速建立静脉通路补充血容量(包括输液输血) (1)在配血的同时可先用右旋糖酐、5%葡萄糖、氯化钠、复方氯化钠,快速补充血容量。补液宜按先快后慢的原则,以免太多太快发生急性肺水肿,特别对肝硬化门静脉高压患者,过快易诱发再出血。必要时根据患者失血量和中心静脉压决定输液量和速度。 (2)如已有备血立即取血输注。宜输注新鲜血,因库存血含氨量高,对肝硬化并发大出血者大量输入库存血易诱发肝性脑病。库存血输注较多时,每输600ml 应静脉补充葡萄糖酸钙10ml。 3.备好急救药品物品如负压吸引器、三腔二囊管。同时给予高流量吸氧、保暖。 4.心电血压氧饱和度监测观察意识状态、血压、脉搏、肢体温度、皮肤和甲床色泽、周围静脉充盈情况、尿量等。 5.止血控制出血是急救是否成功的关键。应及时准确的估计出血量,遵医嘱给予止血药并观察用药后的不良反应。

(1)口服药物止血:冰的0.9%氯化钠溶液100ml+去甲肾上腺素8mg分次口服以收缩小动脉;或凝血酶2000U,2~4h 服用1次;或二者交替口服。 (2)静脉用药止血:质子泵抑制药奥美拉唑40mg+0.9%氯化钠溶液100ml静脉滴注,抑制胃酸分泌,促进止血。生长抑素,减少门静脉血流量,降低门静脉压,使内脏血管收缩而达到止血;静脉泵入时需注意药物的连续性、速度、不良反应,观察有无恶心呕吐等,并对症处理。 (3)血管扩张药物:在补足液体的前提下,如血压仍不稳定,可以适当地选用血管扩张药物(如多巴胺)以改善重要脏器的血液灌注。 (4)抗菌药物:活动性出血时常存在胃黏膜和食管黏膜炎性水肿,预防性使用抗菌药物有助于止血,并可减少早期再出血及感染,提高存活率。对于非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配合医师联合使用质子泵抑制药(PPI)、生长抑素和抗菌药物。入院 48h内,急性出血得到控制、患者血流动力学稳定的情况下,行急诊内镜检查以明确病因并进行相应的内镜下治疗。内镜治疗起效迅速,疗效确切,作为首选治疗。诊断明确但药物和介入治疗无效者,可考虑手术结合术中内镜止血治疗。静脉曲张出血的患者,应采取生长抑素与抗菌药物联合内镜治疗。气囊压迫止血可作为过渡,以获得内镜或介入止血的机会。 6.严密监测出血征象 (1)记录呕血黑粪和便血的频度颜色、性状、次数和总量。

产科诊疗常规

第一章产科 第一节孕产期管理 产科门诊常规 一、产前检查 (一)产科初诊在妊娠16—20用进行,填写产科专用表格,体查,产科情况及规定的化验。(二)产科复诊在正常情况下,妊娠28周以前每4周随诊一次;妊娠28—36周 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28—36周每两周检查一次;妊娠36周后每周检查—次,并教导孕妇自数胎动。 (三)产后检查在产后42天进行。 (四)产科初诊时发现骨盆异常或属高危妊娠应转高危妊娠门诊。 (五)在产检时发现有异常,估计有难产的可能性时.要对孕妇分娩力式提出意见,以便作好思想准备并与家属商量。 (六)建立围产卡并详细填写每次检查情况。 二、产前初诊及复诊 (一)产科初诊应在16—20周开始。 (二)按产科初诊表询问病史,进行全面体检及产科情况的检查。 (三)查血、尿、白带常规,血清转胺酶,乙肝三对及丙肝,血型、出凝血时间及血小板,血AFP,β-HCG,孕妇查G—6PD及血红蛋白全套分析。 (四)产检过程最好作两次B超检查,第一次在16—18周,第二次在30-32周。 (五)发现有妊娠期并发症或有内外科合并症者,应转高危妊娠门诊。 (六)如发现血型不和可开中药退黄汤药服。 (七)每两周检查尿常规一次,如有高血压及水肿则每次(每周)验尿常规。 (八)如发现胎动减少或胎动频繁或听胎心音有异常,应立即进行胎心监护NST,如有必要收住院治疗。 产科接诊(急诊) 一、凡在本院作产前检查者,均应持有准生证,围产保健卡、产前检查表,接诊时注意产前检查表内特注并发症及合并症。 二、测血压、磅体重、量腹围及宫高,检查胎位、胎心,胎先露及先露高低,初产妇者测量骨盆。 三、如为先兆临产或临产.除外前置胎盘部应进行肛查了解宫口开大情况有无胎膜破裂。 四、疑有胎膜早破,应用PH'试纸检本,确定胎膜已破应收住院处理。 五、如阴通有多于月经量的血液出,应收住院观察及进一步处理.并作B超检查除外前置胎盘。 六、无异常情况的先兆临产孕妇.可暂观察至正式临产时收入院。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常识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55084664.html,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及常识 作者:周红伟 来源:《健康必读(上旬刊)》2019年第09期 【中图分类号】R19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83(2019)09-0036-01 通常情况下孕妇分娩后,阴道有少量出血是正常情况,若在24小时内,分娩者出血量达到500mL甚至更高,说明产妇出血量过大,异常产后出血会危及产妇生命。可见生完孩子的女性还未度过危险期,必须做好日常观察和护理,才能降低出血概率,最大程度的保证女性健康。对于很多农村、山区来说,医院设备比较落后,这会增加产后出血机率,因此一定要将产后护理重视起来,不能拿自己的生命开玩笑。 1 什么原因导致产后出血? 生产过程相当痛苦,有些女性产后出血在生产过程中就埋下诱因,导致产后出血现象的发生,产后出血原因可分为如下几类。 1.1 宫缩乏力。临床上有70%的女性产后出血都是宫缩乏力导致的,子宫肌纤维的收缩能力影响产妇出血情况,当生产过程完成,纵横交错的纤维肌对周围血管有压迫,纤维肌乏力情况下,血管受到的压迫消失,若此时产妇子宫血管还未完全愈合,就极易发生出血症状。导致宫缩乏力的原因包括:女性情绪过度紧张,害怕进行阴道分娩,在生产时容易出现乏力现象,乏力也与麻醉药剂量有关,有的人生产后麻药在短时间内并未消退,宫缩乏力情况随之产生;产科因素。即常见的难产,生产过程并不顺利,每次宫缩持续时间短,分娩时间过长,等到生产结束产妇完全脱力,导致宫缩乏力现象;产妇子宫本身就不健康,子宫异于正常女性,导致宫缩乏力,进而引发产后出血。 1.2 胎盘因素。有的产妇生产过程异常顺利,胎儿生出后并未仔细检查胎盘胎膜娩出是否完整。这可能使胎盘滞留在子宫内,影响产后女性进行正常宫缩。或者宫缩剂使用不当、医生错误使用按压方式让胎儿被动娩出都可能导致胎盘滞留,虽然胎盘已经脱离子宫,但在宫腔内迟迟不出来,这样会严重影响子宫的收缩,导致产妇产后出现出血现象的发生。 1.3 软产道裂伤。出现裂伤说明生产过程已经伤及软产道,子宫下段有明显撕裂伤,或者阴道有裂伤。由于阴道周围软组织弹性较差,导致软组织出现不可逆性撕裂。出现此现象可能是宫缩过强、分娩较急、用力过大导致的。后期检查忽略了阴道软组织的检查,未及时发现损伤,未进行全面止血。产后伤口愈合缓慢,产妇动作幅度过大就会导致出血。 1.4 凝血功能障碍。分娩者血液中血小板含量减少,生产时出现的伤口长时间不能愈合,影响产妇正常活动,产后出血几率较大。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建议收藏)

上消化道出血护理常规 (一)定义 上消化道出血是临床常见急症,指屈氏韧带以上的消化道,包括食管、胃十二指肠、胰腺、胆道等病变引起的出血。由于出血来势凶险,常伴休克发生,可危及病人的生命。.。。.。.文档交流 (二)临床表现 上消化道出血的患者的临床表现为: 1、出血:上消化道出血可表现为急性的上消化道大出血或因溃疡侵蚀血管引发渗透性出血,称之为显性出血。而隐性出血则通常经由大便的隐血检查中呈阳性反应。。.。.。。文档交流 2、呕血:是指呕吐物中含有鲜红色的血液,多来自于幽门以上的部位,如出血与胃酸接触后可形成黑色或咖啡色液体。如出血大量且未与胃酸充分混合或接触,则呕血可呈鲜红色。.。...。文档交流 3、黑便:上消化道出血后在通过消化道后呈柏油样粘稠发黑便称之为黑便或血便。 (三)护理诊断∕护理问题 1、焦虑、恐惧与患者出血、对疾病的发展及担心预后等因素有关. 2、知识缺乏缺乏预防上消化道出血的相关知识有关。 3、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禁食水、体液引流有关. 4、体液不足与上消化道出血有关。 5、有感染的危险与出血、机体活动受限有关。 6、活动无耐受力与失血性周围循环衰竭有关

7、有潜在性受伤的危险与出血、食管胃底粘膜长期受压、治疗囊管压迫气道、血液或分泌物反流有关。 (四)观察要点 术前 1、观察神志和生命体征情况。 2、监测、记录24小时出入水量。 3、记录呕血与黑便的量、次数、性状。 4、观察皮肤颜色及肢端温度变化. 术后 1、观察病情变化。 2、监测神志和生命体征、尿量。 3、做好各种管道的护理。 4、观察病人有无术后并发症的发生. (五)护理措施 术前 1、心理护理上消化道出血病人因呕血、便血而感到恐惧,精神紧张、焦虑、悲观.护理人员在认真做好抢救工作的同时,应加强心理护理,耐心向患者说明精神因素与病情发生、发展、治疗有密切关系,减少对病人的不良刺激,稳定患者情绪,消除其紧张恐惧感,使病人积极配合治疗,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同时,病人取舒适卧位,谢绝探视人员。.。...。文档交流 2、饮食护理出血期恶心、呕吐时应禁食.禁食可避免因进食而刺激

产科质量自查情况表

产科质量自查报告 一、业务用房 1.产科门诊:设有产前检查室(含高危门诊)、妇科检查室、健康教育室(可与候诊室合用),每室面积不少于15平方米,检查室内有洗手池。是否(没有的打钩) 2.产科病房:根据住院分娩需要,设置相应数量的床位;床位数_____.实行母婴同室,每组母婴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室内安静、清洁、舒适。根据情况设置高危监护室,抢救室(可与高危监护室合用)。是否3.待产室:设1—2张待产床,每床净使用面积不少于6平方米,;室内环境安静、采光、通风良好。是否 4.分娩室:面积应大于20平方米,每增加一张产床增加使用面积12平方米;分娩区内应设置隔离分娩室(床);分娩室内地面、墙壁、天花板应便于清洁;设有冲刷排水地漏;门窗严密,装有纱窗、纱门,光线充足,通风良好。室内应有调温设备,温度宜保持在 24 – 26 ℃、湿度50 - 60 %,新生儿微环境温度在30 - 32 ℃。是否(没有的打钩) 5.产房布局:产房应设在病区的一端,远离污染源。设有更衣室、卫生间、缓冲间(带)待产室刷手室、分娩室隔离分娩室、污物处理间。是否(没有的打钩) 6.手术室:按照医疗机构手术室基本条件设置。是否 7.有条件的医疗保健机构可开设新生儿沐浴室、高危新生儿观察室。是否 8、分娩区总使用面积_______________m2 (应80㎡以上);分娩区空气、光线、地面等环境条件:较好一般差;分娩区个屋门是否为自由门:是否;分娩区设有足够量电源接口:是否;母婴同室床位使用面积: ≥6 ㎡≤6㎡。 二、基本设备 1.产科门诊:备有产科诊查床、妇科诊查床、多普勒胎心听诊仪或胎心监护仪、成人身高体重秤、血压计、体温计、骨盆测量器、软尺、氧气瓶(袋)、器械台、听诊器、臀垫、手套或指套、石蕊试纸、窥阴器、滑润剂、长镊子、外阴

2020年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作者:非成败 作品编号:92032155GZ5702241547853215475102 时间:2020.12.13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