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摘要目的:探讨产后出血的病情观察、护理方法和效果。方法:对53例产后出血的患者进行病情观察,围手术期护理和心理护理。结果:本组53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23例,死亡1例。结论:加强围产期病情观察和护理,及时选择正确的治疗方法和抢救措施,可提高治愈率,减少并发症,降低产妇死亡率。

关键词产后出血病情观察护理措施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超过500ml以上者为产后出血。产后出血是分娩期的严重并发症,是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占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其发病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其中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短时间内大量失血,迅速发生失血性休克,严重危机产妇生命。休克时间过长可引起脑垂体缺血坏死,继发严重的腺垂体功能减退-稀汉氏综合征[1]。临床上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有子宫收缩乏力、胎盘因素、软产道损伤及凝血功能障碍。

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2006~2009年收治产后失血53例,年龄23~40岁,平均31岁。软产道裂伤6例,胎盘因素14例,宫缩乏力29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部分性前置胎盘3例。手术治疗29例,保守治疗23例,19例入院时以出现休克症状。

护理

观察:产后出血的主要临床表现是阴道流血过多。对于产后出血量在500ml 以上的产妇,及时查明出血原因。产后子宫高浮松软,收缩乏力可致大出血;如胎盘残留、胎盘胎膜剥离不全、胎盘部分植入等;软产道、宫颈裂伤出血色鲜红、凶猛,按摩子宫、使用缩宫素无效;凝血功能障碍者孕前或妊娠期已有出血倾向,出凝血时间、凝血酶原及纤维蛋白测定改变,可表现为全身不同部位弥漫性出血。

预防:产后出血以预防为主。①第1产程:密切观察产程进展,防止产程延长,保证产妇需要,避免产妇衰竭,必要时给予镇静剂以保证产妇的休息。②第2产程: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使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头、胎肩娩出要慢。胎肩娩出后立刻肌注或静脉点滴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减少出血。③第3产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测量出血量。胎盘未剥离前,不可过早牵拉脐带或按摩、按压子宫,待胎盘剥离征象出现后,及时协助胎盘娩出,并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剥离完整。④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需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因为80%的产妇出血是发生在这一时间。要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血压、脉搏、体温、呼吸。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量。注意保暖。

⑤对可能发生出血的高危产妇,注意保持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80%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晚期产后出血是指分娩24小时以后,在产褥期内发生的子宫大量出血,多见于产后1~2周。产后出血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是导致孕产妇死亡的四大原因之一。在我国产后出血近年来一直是引起孕产妇死亡的第一位原因,特别是在边远落后地区这一情况更加突出。产后出血的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由于测量和收集出血量的主观因素较大,实际发病率更高。 病因 产后出血的发病原因依次为子宫收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凝血功能障碍。四大原因可以合并存在,也可以互为因果。 1.宫缩乏力 是产后出血最常见的原因,占70%。正常情况下,胎儿娩出后,不同方向走行的子宫肌纤维收缩对肌束间的血管起到有效的压迫作用。如果出现子宫肌纤维收缩无力即宫缩乏力则失去对血管的有效压迫作用而发生产后出血。常见的因素有:①全身因素:产妇因对分娩过度恐惧而极度紧张,尤其对阴道分娩缺乏足够信心则可以引起宫缩不协调或宫缩乏力。此种情况在临产后可能需要使用镇静剂及麻醉剂等将引增加产后宫缩乏力而引起产后出血;②产科因素:产程过长造成产妇极度疲劳及全身衰竭,或产程过快,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羊水过多、巨大儿及多胎妊娠使子宫肌纤维过度伸展,产后肌纤维缩复能力差,多次分娩而致子宫肌纤维受损,均可引起子宫收缩乏力。子痫前期(重度)、严重贫血、宫腔感染等产科并发症及合并症使子宫肌纤维水肿而引起子宫收缩乏力;③子宫因素:子宫肌纤维发育不良,如子宫畸形或子宫肌瘤等。 2.胎盘因素 占产后出血原因的20%左右。根据胎盘剥离情况,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部分胎盘和/或胎膜残留均可影响宫缩,造成产后出血。胎盘滞留:胎盘在胎儿娩出后30分钟尚未排出者称胎盘滞留。可能与宫缩剂使用不当或粗暴按摩子宫等,刺激产生痉挛性宫缩,在子宫上、下段交界处或宫颈外口形成收缩环,将剥离的胎盘嵌闭于宫腔内引起胎盘滞留;宫缩乏力或因膀胱充盈压迫子宫下段,也可以致胎盘虽已剥离而滞留于宫腔。如胎盘滞留妨碍正常宫缩则引起产后出血,且血块多聚于子宫腔内,进而引起宫腔增大致宫缩乏力,如果不及时处理则形成恶性循环并导致严重后果;胎盘粘连发生的原因主要与操作手法不当有关。如胎儿娩出后过早或过重按摩子宫,干扰了子宫的正常收缩和缩复,致胎盘部分剥离,剥离面血窦开放而出血过多;也可由于既往多次刮宫或宫腔操作使,使子宫内膜损伤而易引起胎盘粘连或植入。 3.软产道裂伤 软产道裂伤包括会阴、阴道及宫颈及子宫下段裂伤。常见因素:外阴组织弹性差,外阴、阴道炎症改变;急产、产力过强,巨大儿;阴道手术助产;软产道检查不仔细,遗漏出血点。缝合、止血不彻底等。 4.凝血功能障碍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子宫腔内渗血量超过500毫升的出血现象。由 于产后出血可能导致产妇出现严重并发症甚至危及生命,因此产后出 血护理的重要性不可忽视。查房是产后护理中的重要环节之一,通过 对产妇的身体情况和出血情况进行观察和评估,可以及时采取相应的 措施,确保产妇的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护理查房的目的是监测产妇的血液情况,及时发现和处理 出血问题。在进行查房前,护士需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职责,保证操 作规范和效果。下面将从不同方面介绍产后出血护理查房的内容和注 意事项。 一、生命体征观察 1. 血压监测:血压的升高或下降可能是产后出血的征兆之一。护士 应当准确测量血压,并与产妇的基础血压进行对比,及时发现异常情况。 2. 心率观察:心率的增快可能暗示出血量过多或心脏负荷加重。护 士应当详细记录产妇的心率,并与正常范围进行比较,及时引起警觉。 3. 呼吸观察:平稳的呼吸有助于维持产妇的血氧饱和度,而呼吸困 难可能与过多出血引起的贫血有关。护士需要观察产妇的呼吸频率和 深浅,并及时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 二、阴道流血观察

产妇的阴道流血情况是评估产后出血的重要指标之一。护士需要观 察产妇阴道出血的颜色、量和性状,并及时记录和报告给医生。在观 察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几点: 1. 血液颜色:新鲜鲜红的血液可能意味着产妇正在出血,而淡红色 或棕色的血液可能是正常恶露。护士应当区分开二者,及时判断是否 需要采取进一步的护理措施。 2. 血液量:护士可以通过观察产妇使用的产妇垫或血液吸收垫的湿 度来初步判断产妇的出血量。如果产妇经常更换湿润的垫子,那么很 可能是出血过多,需要及时处理。 3. 血块存在:产后出血引起的血块可能堵塞阴道或子宫颈口,导致 阻塞和感染。护士需要观察产妇阴道是否排出大量的血块,并及时进 行处理。 三、子宫硬度观察 产后子宫的硬度可以反映子宫的收缩情况,通过触诊子宫可以初步 判断产妇是否存在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下垂。具体观察过程如下: 1. 子宫位置:护士需要观察和记录子宫的位置,正常情况下子宫应 该位于脐部或稍下位置,如果子宫位置较低可能存在子宫下垂的问题。 2. 子宫硬度:护士可以通过轻柔地触摸和按压产妇的下腹部来感受 子宫的硬度。本来软塌的子宫逐渐恢复硬度则表示子宫正常收缩。 四、体温观察

产后出血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护理措施 1.预防 1)加强孕期保健,全面了解孕妇健康情况,对贫血,血液系统疾病或其他全身性疾病要及时纠正,对有妊娠合并症,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孕妇应择期住院待产。已确诊为胎盘早期剥离或死胎者应及早处理,并注意防止发生DIC.2)分娩期加强观察,正确的处理,护理三个产程,预防产后出血。 第一产程加强心理护理,解除产妇思想顾虑和恐惧心理,注意休息,睡眠,加强能量补充,保持精神愉快,避免体力过度消耗,严密观察产程,防止产程的延长,有诱发产后出血因素者,应做好输液,输血的准备,积极防治子宫收缩乏力。 第二产程宫口开全后,勿使胎头娩出过快,胎头娩出后不可忽略胎肩的缓慢娩出。以免软产道的损伤。助产手术时,避免操作粗暴,严格执行操作规程。 第三产程 ①对有诱发产后出血因素者,于胎儿娩出后立即静脉注射缩宫素10~20u. ②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正确判断胎盘剥离征象,在胎盘娩出前不应揉挤子宫或牵拉脐带,以免扰乱正常宫缩。引导适时娩出胎盘。 ③胎盘娩出后,要仔细检查胎盘及胎膜是否完整,有无遗缺。 ④仔细测量和认真估计出血量,特别对于少量持续出血者,以免延误病情。注意血液的凝固状态以便及早发现凝血障碍。 ⑤阴道手术助产后,应常规检查软产道有无损伤。 产后出血多发生于产后2h内,所以尤其在这段时间内要严密观察子宫收缩力及阴道出血量,出血的时间和出血的形式。膀胱充盈更引起出血量多。还应注意失血的全身症状。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 2.配合急救一旦发生产后大出血应沉着冷静,反应迅速,在针对不同原 因采取止血措施同时,立即通知医生,尽快地恢复血容量,维持各组织、脏器的正常功能状态。切勿惊慌失措。立即采取有效的止血措施,并观察止血效果。 1)子宫收缩乏力:立即以一手在耻骨联合上压制子宫下段,另一手按摩子宫底,压出宫腔内的积血和凝血块,给予缩宫素,肌内或静脉注射、宫底注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护理常规 [概述]产后出血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称产后出血。产后出血包括胎儿娩出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2小时以及产后2小时至24小时三个时期,多发生在前两期。产后出血的原因可分为宫缩乏力、软产道裂伤、胎盘因素及控制感染。 [临床表现]主要大量阴道出血和失血性休。 [护理诊断] 1、组织灌注量不足;与大量出血有关。 2.疲乏;与产后出血引起贫血,产后体质虚弱有关 3.恐惧;与阴道大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 4.有感染的危险: 与产后出血造成贫血,使用机体抵抗力下降阴道内或宫腔操作,如人工剥离胎盘、压迫止血、宫腔填塞等软产道裂伤等有关。 [护理措施] (一)一般护理 1.按产褥期护理常规。 2.按常规做好预防产后出血工作,做好产前,产时,产后出血的预防措施。 3.注意休息与营养支持。 (二)病情观察与治疗配合 1.查明出血原因,迅速建立静脉通道,抽血送检交叉、备血。遵医嘱查血常规、出凝血四项、HIV、HCV、TPPA。

2、严密观察宫缩及阴道出血,准确记录出血。每10~15分钟按摩宫底1次,连3次,如宫体质地硬。阴道出血少,改每半小时观察1次,连续3次。阴道少量流血后改为2~4小时观察1次,至产后24小时, 3.遵医嘱注射宫缩剂,给氧气吸入,必要时腹部置冰袋。 4.持续心电监护,每半小时记录1次血压、脉搏、呼吸至平稳,无出血倾向后每2~4小时记录1次至产后24小时。 5.持续导尿,注意尿色、尿量。 6.注意保暖,做好临床护理记录,加强心理疏导。 7.出现出血性休克,按出血性休克护理。 8.如在产房的产妇,宫缩良好无继续出血、血压稳定者可迁入产科病区,须和病区护士详细交班。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重视预防】 1、妊娠期:加强孕期保健,定期接受产前检查,及时识别并治疗高危妊娠,如妊高症、肝 炎、贫血、巨大儿、羊水过多等,有产后出血史的孕妇应提前入院。 2、分娩期:临产后,护士继续为孕妇提供精神心理护理,维持孕妇的正常营养及水电解质 平衡防止产程延长,避免产妇衰竭状态,必要时给予镇定剂以保证产妇的休息。第二产程注意科学接生,严格执行无菌技术,指导产妇正确运用腹压,适时适度做会阴侧切,胎儿娩出要缓慢,胎盘娩出后立即肌注或静点催产素,以加强子宫收缩,防止产后出血,必要时注射麦角新碱0.2mg,进一步促进子宫收缩。准确测量出血压,仔细检查胎盘、胎膜是否完整,软产道有无裂伤。如有裂伤应逐层缝合。 3、产后期:产后2小时内,产妇仍留在产房接受监护,因80%的产出生出血发生在这一阶 段。严密观察产妇出血较多应及时查找原因以便及时处理,督促产妇及时排空膀胱以免影响子宫收缩导致产后出血。对可能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危产妇,分娩时注意保护静脉通道充分做好输血和急救的准备。 【协助医师】 协助医师执行止血措施,遇到发生产妇出血的情况,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在确定原因的同时,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1、子宫乏力性出血:应立即按摩子宫,同时注射宫缩剂以加强子宫收缩,腹部持续按摩子 宫,清楚宫腔积血。如果按摩止血效果不理想时,及时配合医师做好介入治疗(经导管动脉栓塞治疗产后出血),必要时做好子宫切除术的术前准备。 2、软产道裂伤:止血的有效措施是及时准确地修补缝合。若为阴道血肿,在补充血容量的 同时,切开血肿,清除血块,缝合止血。 3、胎盘因素:根据不同情况作出处理,如胎盘剥离不全、粘连、滞留均可徒手剥离取出, 胎盘部分残留,徒手不能净取时,则用大号刮匙刮取残留组织,胎盘已经剥离而嵌顿,若是膀胱充盈所致,应行导尿术后按摩子宫轻压富底,促使胎盘娩出。若胎盘植入,则需做好剖腹切开子宫探查的术前准备。 4、凝血功能障碍:若观察发现出血不凝,会阴伤口出血不止等,立即通知医生,同时抽血 做凝血酶原,纤维蛋白质,3P实验等,急配血备用。 5、做好失血性休克的防治措施:出血多甚至休克者,注意为其提供安静的环境,保持平卧 吸氧、保暖,严密观察并详细记录患者的意识状态、皮肤颜色、血压、脉搏、呼吸及尿量。大量失血后严密观察产妇伤口的情况,严格做好会阴护理。观察子宫收缩情况,遵医嘱给予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产后出血,是大多数孕妇在分娩之后会产生的现象,那么该怎么处理呢?以下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欢迎阅读与收藏。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1 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阴道流血量,超过500mL者,称为产后出血。 [护理诊断] 1. 组织灌流量改变的危险:与阴道大量出血,不能及时补充,体内灌注血量减少有关。 2. 有感染的危险:与失血过多,抵抗力下降,反复检查,操作有关。 3. 疲乏:与失血性贫血,产后体质衰弱有关。 4. 恐惧:与阴道大量出血,有死亡逼近的压迫感有关。 5. 潜在并发症:出血性休克。 [护理目标] 1. 产妇不出现失血性休克临床表现。 2. 产妇不出现感染症状。 3. 产妇主诉疲劳感减轻。 4. 产妇主诉心理及生理上的舒适感增加。 [护理措施] (一)预防产后出血 1. 做好孕前及孕期的保健工作,不宜妊娠者及时终止妊娠。 2. 对高危产妇做好及早处理的准备工作。 3. 第一产程密切观察产妇的情况,第二产程重视处理过程,第三产程正确处理胎盘娩出和出血量测量。 4. 失血过多尚未有休克象征者,及早补充血容量。 5. 早期哺乳,刺激子宫收缩,减少阴道出血。

(二)迅速止血,纠正失血性休克,控制感染。 (三)心理护理: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加强与医务人员合作。 (四)生活护理:进食营养丰富,富含铁的食物,如瘦肉,动物内脏等,进食易消化食物,少量多餐;保持会阴清洁,干燥。 (五)症状观察: 密切观察产妇的子宫收缩,阴道出血及会阴伤口情况,定时测量T、P、R、BP。产后24小时后,仍应注意观察感染症状。 (六)卫生宣教:产褥期禁止盆浴,禁止性生活。 [护理评价] 1. 产妇没有出现失血性休克的.表现,无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速、血压下降。 2. 产妇没有感染,体温正常,白细胞数正常,伤口无脓性分泌物。 3. 产妇疲劳感减轻,生活能够自理,血红蛋白恢复正常。 4. 产妇心理,生理上的舒适感加强,亲子互动增加。 [健康教育] 1. 注意加强营养和活动。 2. 继续观察子宫复旧及恶露情况。 3. 明确产后复查的时间、目的和意义并接受计划生育指导。 产后出血的护理常规 2 1、采取积极有效的急救措施,医护人员必须密切配合,统一指挥,在确定病因的同时争分夺秒进行抢救。 2、协助产妇采取平卧位下肢略抬高,给氧气吸入、注意保暖、密切监测血压、脉搏、呼吸、神志变化。观察皮肤、粘膜、嘴唇、指甲的颜色,四肢的温度及尿量,及早发现休克的早期征兆。密切注意子宫复旧情况。 3、建立良好的静脉通路(可采取周围静脉留置注射两路输液,必要时腔静静脉插管),加快输液输血的速度,以维持足够的循血量。 4、置导尿管,保持尿管通畅,注意尿量及颜色。做好各种记录,特别是生命体征变化及出入量。

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监测与护理措施 1.资料与方法 一般资料选择20XX~20XX年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产后出血患者32例,年龄20~岁,孕周3541周;初产妇17例,经产妇15例;阴道分娩19例,剖宫产13例,均为单胎妊娠;出血原因:子宫收缩乏力18例,胎盘粘连、胎盘残留7例,软产道裂伤6例,凝血功能障碍1例。 产后监测产后2h是发生产后出血的高峰时段,80%的产后出血发生在此阶段,因此,胎盘娩出后产妇应继续留在产房观察1h.产后应密切监测产妇的生 命体,注意观察产妇的面色,神志、表情以及四肢感觉等情况,观察会阴侧切的产妇其切口有无血肿,尤其是产妇宫缩及阴道流血情况,警惕休克的发生_引。如果产妇出现面色苍白、四肢厥冷、烦躁、口渴,且心率加快、舒张压上升而脉压差缩小,则应考虑为休克早期。产后应准确收集和测量产后出血量,如产后2h阴道出血量超过200ml,则应立即向医生汇报,并协助医生查找出血原因给予相应的 抢救及处理。 产后出血的抢救及处理,产后出血的处理原则包括: (1)针对出血原因,迅速止血;(2)补充血容量,纠正失血性休克;(3)防治感染Ⅲ。依据上述处理原则,首先应迅速有效地建立两条以上的静脉通道以补充血容量,同时迅速查找病因,根据病因给予合理有效的止血措施。对于子宫收缩乏力的患者,可采取按摩子宫以加强宫缩,同时给予缩宫素、官腔纱条填塞进行止血,经上述措施不能够止血者,应根据情况予以结扎盆腔血管、子宫动脉栓塞甚至切除子宫。出血原因如为胎盘粘连,可行徒手剥离胎盘后取出,胎盘、胎膜残留者可行清宫术予以止血。软产道损伤则需迅速修补伤口以达到止血的目的。而在排除以上病因,确诊为凝血功能障碍者,则应积极进行抗凝治疗,尽快输新鲜全血,补充血小板、凝血因子等血液成分。无论是何病因的患者,如若出现出血性休克,需按休克的抢救措施进行处理,同时,注意感染的防治。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一般护理 体位:首先保持患者取平卧位,必要时可取头低足高位,以利于下肢静脉回流,并注意保暖,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医学教育|搜集整理;(2)吸氧:给予患者高流量吸氧(4~6L/min),必要时面罩给氧,观察面色、口唇等;(3)基础护理:严密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其面色、表情、四肢感觉、子宫收缩及阴道出血情况等,

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

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 产后出血临床观察及护理总结 一:引言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产妇阴道流血量达到500毫升以上的情况。产后出血是娩出胎盘后,子宫壁不充实、子宫收缩不良或子宫壁肌肉、血管损伤引起的血液大量流失。产后出血是产妇的一种常见并发症,如果不及时采取相关措施,可能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因此,对产后出血的临床观察和护理工作至关重要。 二:临床观察 2.1 产后出血的症状观察 产后出血症状主要表现为:阴道出血量增多,出血呈暗红色或鲜红色;产妇面色苍白、出汗、心慌、头晕等;血压下降,脉搏增快;产后疼痛明显。 2.2 产后出血的体征观察 产后出血的体征主要包括:子宫增大、质地松软、位置低,无明显收缩;阴道触诊血块、凝块;阴道血液渗液;巨大或增多型子宫收缩。 三:护理措施

3.1 产后出血的初级护理措施 3.1.1 维持患者体位:保持患者卧床休息,可提高下肢,使其 高于心脏水平。 3.1.2 监测血压和脉搏:每隔一段时间(根据产妇情况而定),测量一次血压和脉搏,并记录结果。 3.1.3 监测出血量:使用称重型纸尿布或坐垫,定时记录并称 量出血量。 3.1.4 给予氧气:根据产妇的血氧饱和度,酌情给予氧气持续 吸入。 3.2 产后出血的进阶护理措施 3.2.1 使用子宫收缩药物:根据医嘱使用催产素、奋乃静等药物,促进子宫恢复收缩。 3.2.2 确保导尿通畅:必要时给予导尿,避免尿液堆积引起膀 胱刺激影响子宫收缩。 3.2.3 血液输注:根据产妇的血液情况,必要时给予血液输注 以补充失血量。 3.2.4 手术干预:对于严重产后出血的病例,需要考虑进行手 术干预,如子宫切除术等。 四:附件

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患者的病情观察与护理【关键词】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失血量超过500 ml,是分娩期严重的并发症之一,其发病率占分娩总数的2%~3%,在我国产妇死亡原因中居首位。由于分娩时测量和收集失血量存在一定的困难,估计失血量偏少,实际产后出血发病率更高。2006年3月~2007年3月我院共收治产后出血产妇32例,经积极治疗和护理,取得较好疗效。 1 临床资料 32例产后出血产妇中,剖宫产15例,生理产17例,其中第二产程延长1例,早产3例,双胎3例,羊水过多1例,巨大儿者4例,妊高征者5例,镇静剂、麻醉剂使用过多者10例,妊娠合并贫血者1例,前置胎盘2例,胎盘早剥2例。32例均成功治愈,平均住院6 d。 2 观察与护理 2.1 一般护理患者休息时取平卧位,保证脑部血供;予氧气吸入,防止脑缺氧;抽血送交叉配型,做好输血准备;打开两条静脉通道,必要时行静脉切开;注意保暖,预防呼吸道感染。备好抢救药品及器械,及时记录,特别是记录液体输入量及输血量以及出量,加强

与医生的联系,避免输液过量导致心衰。

2.2 心理护理耐心宽慰产妇,亲切的言语及关怀的动作会取得产妇的信任,使产妇主动配合治疗。对产妇的亲属说明产妇的病情变化,取得家属的信任和配合,使治疗、护理工作能够顺利开展。 2.3 病情观察如遇手术产、巨大儿、急产,当胎儿娩出后即有新鲜血液流出,需立即作阴道检查,确诊有无软产道裂伤。若胎儿娩出10余分钟出现大量阴道出血,警惕胎盘滞留,需作宫腔探查,严防胎盘、胎膜残留;出血为阵发性,颜色暗红或鲜红,压迫子宫时有大量血块排出,子宫大而软,甚至轮廓不清,则为子宫收缩乏力性出血;若出血持续,血量渐多且不凝者,考虑凝血功能障碍性出血。正确估计出血量,用接血器垫于产妇臀部,估计出血量、性状,使抢救及时正确,密切观察生命体征,注意尿量。 2.4 止血护理激素可作肌注或静脉推注,也可经腹子宫壁注射,以子宫壁注射作用最快,紧急情况下可考虑子宫壁注射后再静脉滴注,作用快而持久。麦角新碱使子宫产生痉挛性收缩,但作用较慢,持续时间久,可以在注射激素后再用麦角新碱,以加强宫缩。近年来,临床上使用米索前列醇600 μg 口服,止血效果好,个别产妇可有寒战、怕冷等不良反应。如为凝血机制障碍所致,应考虑用止血药,如6氨基己酸、止血敏、纤维蛋白原等,应用过程中,密切观察血液中有无凝血块出现。必要时按摩子宫,甚至手术止血,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必要时应用抗生素预防感染。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目的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产妇分娩后由于出血而引起的死亡, 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威胁着产妇的健康和生命。胎儿娩出后24h内,阴道失血量 >500ml称为产后出血,是较常见的产科并发症之一,居我国产妇死亡原因的首位。产后出血多发生在产后2h内,如不及时处理,轻者影响产后身体恢复,重 者可危及生命或导致严重的后遗症。加强对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和心里护理是抢 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是促使出血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1、一般临床资料 我院自2009年共收治78人产科患者,产妇年龄19-42岁,其中产后出血6人,占住院人数的8%。其中剖腹产9人,足月自然分娩69人,至产后出血4人,都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因宫缩乏力引起出血4例,占出血总数的6%,胎盘因 素1例,占出血总数的1%左右,软产道撕裂伤致出血1例。所有产妇出血都发 生在本院,经过紧急处理和抢救都转危为安。住院3至6天后全愈出院。 2、原因 产后出血的原因是:(1)产后宫缩乏力:产程延长,子宫过度膨胀,如双胎、巨 大儿、羊水过多、膀胱充盈等导致子宫收缩乏力;(2)软产道裂伤:急产、子宫收缩 过强造成的宫颈裂伤和阴道撕裂;(3)胎盘滞留:胎盘粘连及植入,胎盘剥离不全, 胎盘剥离后滞留在宫腔;(4)凝血功能障碍:死胎、羊水栓塞,重症病毒性肝炎,(5)产妇情绪等。 3、观察及护理 3.1产后:准确估计出血量,一般可用备好的无菌盘或收集流出的血液或记算分娩前后无菌单的重量来估计出血量。观察出血的原因:(1)迅速及时查明出 血的原因。如胎儿娩出到胎盘娩出间出血色鲜红,由其是在急产或手术后,首先 应怀疑有软产道损伤,包括会阴、阴道、宫颈裂伤及子宫下段破裂,此时不必等 胎盘剥离应迅速检查,如有裂伤应立即缝合。(2)胎盘娩出后出血,仔细检查,确认胎盘,胎膜完整。但仍有阴道流血,按压子宫有大量血块排出,则应注意子 宫收缩情况,如子宫软,轮廓不清,可用手按摩子宫底部,并同时宫缩素20单 位肌肉注射。(3)胎盘因素引起的产后出血,包括胎盘剥离不全,嵌顿,滞留 及粘连部分植入。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部分残留可用手取。不能用手取出者, 可用大号刮匙刮取残留物。若徒手剥离胎盘时,手感分不清附着界限则切忌以手 指用力分离胎盘,因很可能是胎盘植入,此情况应剖宫切开子宫检查,若确诊则 行子宫切除术为宜。胎盘嵌顿在子宫狭窄环以上着,应使用乙醚麻醉,待子宫狭 窄环松解后,用手取出胎盘。(4)凝血功能障碍者,产后出血多,血不凝固, 其处理原则是配合医生及时转诊,输送新鲜血液。 3.2产妇产后出血首先要消除其紧张情绪,产后出血多,且子宫收缩好,无胎盘胎膜残留,无软产道撕裂伤,无凝血功能障碍。处理原则是积极给予止血剂的 同时,认真做好产妇及家属的安慰、解释工作,特别是对新生儿性别不满意的产 妇不能立即告知。使患者保持安静,使其与医护人员主动配合。允许家属陪伴, 给予产妇关爱及关心,增加安全感。严密观察血压、脉搏、呼吸、尿量等变化, 必要时吸氧。 3.3胎盘娩出后,产妇在产后2小时内留产房内严密观察,及时排空膀胱,必要时应予导尿。因产后出血约80%发生在产后2小时,故应重点监护,密切观察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作者:符利华作者单位:333000江西景德镇市第二医院 【摘要】产后出血是产科严重的并发症,产妇分娩后由于出血而引起的死亡,曾在相当长的时期里威胁着产妇的健康和生命。本文通过对48例产后出血的观察及其护理,加强对产后出血的应急处理和心理护理是抢救成功的重要环节,是促使产后出血的病人早日康复的重要保证。 【关键词】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资料与方法 2000~2007年收治经阴道分娩患者1 180例,其中发生产后出血48例,约为分娩总数的4%,其中宫缩乏力引起产后出血,导致子宫切除2例。产后出血的原因:子宫收缩乏力,胎盘滞留,软产道裂伤和凝血功能障碍,其中最常见的产后出血原因为子宫收缩乏力。 宫缩乏力: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常见于产程过长,难产所致产妇体力衰竭或精神紧张;孕期子宫过度膨胀如羊水过多,双胎或多胎妊娠、巨大儿等;子宫肌层的退行性变如多产,肌层有过感染和慢性炎症;胎位异常如横位、臀位、额位时,先露衔接不良而影响宫缩不好;大量应用镇静剂及解痉药抑制子宫收缩。妊娠高血压综合征、贫血、心脏病或其他疾病,使身体衰弱等也影响宫缩;膀胱尿潴留、直肠过度充盈、盆腔内肿瘤等均可影响子宫收缩。 胎盘滞留:胎盘胎膜剥离不全而滞留,胎盘嵌顿,胎盘粘连或植入性胎盘,均可影响子宫收缩,使开放的血窦不能闭合而造成大出血。 软产道裂伤:胎儿过大,宫缩过强,产程过快或手术助产可发生较严重的会阴、阴道、宫颈,甚至子宫下段的损伤,引起不同程度的出血。 凝血功能障碍:是产后出血较少见的原因,包括妊娠合并凝血功能异常性疾病及可引起凝血功能障碍的妊娠并发症,前者如血液病(白血病、血小板减少性疾病、血友病及再生障碍性贫血等)、重症肝炎引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 引言 产后出血是指产妇在分娩后持续或大量出血超过500毫升以上,严重时甚至达到1000毫升或更多。产后出血是产妇在分娩过程中的常见并发症,也是导致产妇 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因此,及时诊断产后出血并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至关重要。本文将介绍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及护理措施,以帮助护士有效应对产后出血的情况。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 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是通过对产妇的观察和评估,确定出血的原因和严重程度。以下是常见的产后出血的护理诊断: 1.风险诊断:凝血功能异常: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是凝血功能异 常,因此产妇有患有凝血功能异常的风险时,应给予相应的护理措施,如监测凝血功能指标,避免使用具有抑制凝血功能的药物。 2.风险诊断:子宫收缩不良:子宫在分娩后需要收缩以止血,但有时 子宫无法充分收缩,导致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包括监测子宫收缩情况,如子宫收缩时间、频率和强度等,及时采取必要的措施促进子宫收缩。 3.实际诊断:大出血:当产妇出血量超过500毫升时,应确立大出血 的护理诊断。此时,护理措施包括尽早启动大出血应急预案,迅速评估出血原因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 4.潜在诊断:感染:分娩过程中,产妇易受到感染。感染可以导致子 宫收缩不良和产后出血。因此,护理措施包括预防感染的传播,加强产妇和护士的手部卫生,定期更换产妇的卫生巾和内衣,并定期评估产妇的体温和白细胞计数。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 产后出血的护理措施应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以下是常见的护理措施: 1.密切观察产妇的生命体征:产妇的心率、呼吸、血压等生命体征应 密切观察,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采取相应措施。 2.监测出血量:定期估计产妇的出血量,可以通过测量产妇每小时或 每半小时的卫生巾重量来估计,若出血量超过预期范围应及时报告,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8-1879(2012)12-0257-02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其发生率约占分娩总数的2~3%[1]。80%以上发生在产后2小时之内,产后出血是分娩期非常严重的并发症,也是产妇死亡的主要原因之一。产后出血发病急,病情变化快,如不及时抢救,将危及患者生命。为了降低孕产妇死亡率,加强对产后出血的预防,护理工作显得非常重要。护士在抢救产后出血患者时应争分夺秒,认真观察病情,做到早发现,早处理。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共发生产后出血22例,现将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体会总结如下。 1 临床资料 1.1 一般资料。我院自2007年1月至2010年12月间住院分娩总数952例,其中产后出血22例,发生率 2.31%,年龄最小的20岁,最大的39岁,初产妇8例,经产妇14例,失血性休克6例。出血量最少为500ml,最多2500ml。宫缩乏力16例;软产道裂伤4例;胎盘粘连1例;前置胎盘1例。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21例;另外1例发生在产后24小时内。 1.2 结果。输血10例,22例均痊愈出院。 2 观察和护理 2.1 产前的预防和护理。认真做好孕前及孕期保健,有凝血功能障碍和相关疾病者,积极治疗后再孕,必要时在孕早期终止妊娠。

宣传计划生育,做好避孕宣教工作,减少人工流产次数。定期进行产前检查,向孕妇宣教妊娠生理,优生优育、孕期保健等知识,教会孕妇自我监测技能,提高孕妇的自我保健意识和能力,减少高危妊娠的发生。产前详细了解孕妇病史,对于有潜在出血原因者,如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巨大儿、双胎、羊水过多、产前宫缩乏力、滞产、疤痕子宫、贫血等予高度重视,积极治疗妊娠合并症,对有产后出血危险的孕妇,加强产前检查,督促提前到有抢救条件的医院住院分娩。临产后立即建立静脉通道,作好急救器械和急救药品的准备,严密观察产妇的一般情况和子宫收缩情况。产妇的过度紧张、焦虑和疲劳,可导致子宫收缩乏力,产程延长和出血量增多。还有一些家庭受重男轻女封建思想的影响,担心自己生女孩,使产妇产生心理压力,也是引起产后出血的主要原因之一。护理人员在产前检查中向孕妇提供妊娠、分娩、保健的相关知识,减轻孕妇在妊娠分娩过程中的焦虑恐惧心态。助产人员以精湛的专业技术,和蔼的态度,亲切的语言做好产妇的心理护理,以及相关的保健护理措施。 2.2 产程中的观察和护理。在待产过程中密切观察产程的进展情况,及早发现异常及时处理,防止产程延长、难产等。80%以上的产后出血发生在产后2小时内,出血的预后和出血量、出血速度密切相关,有急性大出血,也有持续不断的少量出血,前者易被发现,而后者易被忽略,从而延误抢救时机,因此必须正确地估计失血量。护理人员在胎儿娩出后认真观察产妇的阴道出血情况,积极正确处理第三产程,正确应用缩宫素,使产后出血明显减少。胎盘娩出后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的急救与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产后24小时内,腹中无胎盘、胎膜等残留物,但出血量超过500毫升的情况。严重的产后出血可能导致妇女生命威胁,因此急救与护理非常重要。本文将详细介绍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和护理方法。 一、产后出血的急救措施 1. 立即呼叫专业医疗人员:在发现产后出血的情况下,首先要立即呼叫专业医 疗人员,告知病情并请求急救。 2. 保持患者平卧位:将患者平卧在床上,保持头部稍微抬高的姿势,有助于减 轻血液回流至心脏的压力。 3. 按压子宫:用力按压患者的下腹部,以促使子宫收缩,减少出血量。可以使 用双手或者用力按压子宫的底部,持续按压直至专业医疗人员到达。 4. 给予输液:在急救过程中,可以给患者输注生理盐水或者其他适当的液体, 以保持血容量,减少失血引起的休克。 5. 使用止血药物:根据医生的指导,可以使用止血药物如妇科止血药或其他药 物来控制出血情况。 6. 准备手术:如果以上急救措施无法控制出血,医生可能会建议进行手术治疗,包括子宫切除术等。 二、产后出血的护理方法 1. 监测患者生命体征:在护理过程中,要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包括血压、心率、呼吸等,及时发现异常情况并及时处理。 2. 观察出血情况:护理人员应该仔细观察患者的出血情况,包括出血量、出血 颜色和质地等,及时记录并向医生汇报。

3. 维持患者体温:保持患者的体温稳定,避免感染并提高患者的舒适度。 4. 提供心理支持:产后出血对患者来说是一种身体和心理的双重打击,护理人 员应该给予患者积极的心理支持和安慰,帮助她们度过这个困难时期。 5. 饮食调理:根据医生的建议,给予患者适当的饮食,包括高蛋白、高维生素 和高纤维的食物,以促进恢复和预防贫血。 6. 定期随访:产后出血的护理不仅仅是急救过程,还需要进行长期的随访和护理。护理人员应该定期与患者联系,询问她们的身体状况,提供必要的指导和支持。 总结: 产后出血是一种严重的并发症,对产妇的生命构成威胁。在急救过程中,及时 呼叫专业医疗人员、保持患者平卧位、按压子宫、给予输液和使用止血药物等措施是至关重要的。在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应密切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观察出血情况、维持患者体温、提供心理支持、饮食调理和定期随访等。通过合理的急救和护理措施,可以最大限度地保护产妇的生命安全和健康。

产后出血的观察和处理

产后出血的观察和处理 摘要】在我国目前产后出血是产妇死亡的首位原因,对其病因的掌握,产妇的 细心观察,及早发现,及时处理能降低其危害性,保证产妇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妇产后出血 一、产后出血 胎儿娩出后二十四小时内出血量超过500ml者为产后出血。它包括胎儿娩出 后至胎盘娩出前,胎盘娩出至产后两小时及产后两小时至二十四小时三个时期, 多发生在前两期,即第三产程和第四产程,而80%产后出血发生在第四产程。 二、原因及临床表现 1、宫缩乏力:有全身困素及局部因素,多第一、二产程中已有,延续至胎儿娩出后,也有例外。出血特点是胎盘剥离延缓,在未剥离前阴道不流血或仅有少 许流血,剥离后出血不止,流出的血液能凝固,出血未能及时减少者可出现失血 性休克表现为面色苍白、心慌、出冷汗、头晕、脉细弱及血压下降。腹部检查时 摸不到宫底,子宫轮廓不清。当宫腔有积血聚积,宫底位置高,阴道可表现为不 流血或较少,有时为血水性血液,按摩子宫底部可将积血压出。 2、软产道损伤;出血特点是出血发生在胎儿娩出后,流出的血液能自凝,若裂伤伤及小动脉血色鲜红。严重裂伤可形成腹膜后血肿,阔韧带内血肿至大出血。 3、胎盘因素:多为胎盘剥离不全,滞留及粘连等防碍子宫正常收缩而出血,多能及时剥离取出。 4、凝血功能障碍:一为妊娠合并凝血功能障碍性疾病,二为妊娠并发症导致凝血功能障碍,表现为血不凝,不易止血。 三、处理方法 针对原因,迅速止血 1、宫缩乏力出血: 1.1刺激子宫收缩,腹部按摩子宫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出血停止后,还须间歇性,均匀节律的按摩以防再度松驰出血。 1.2应用宫缩剂:根据产妇情况肌或静脉滴注缩宫素,也可宫体直接注射。 1.3无菌纱布填塞。 1.4结扎双侧子宫动脉上支行及髂内动脉,以上措施可保留生育机能。 1.5子宫切除。 2、胎盘因素所致出血,尽早清除滞留胎盘或残留,胎盘植入血多作子宫切除准备。 3、软产道损伤所致出血,立即行清创缝合,若为阴道血肿所致需切开清除血块止血再缝合。 4、凝血功能所致出血,针对不同病因,病种进行治疗,血小板减少病,再障等输入新鲜血或成份血,如DIC,行抗凝与抗纤溶治疗,全力抢救。 止血同时酌情输液、保暖,给予适量镇静剂,防体克发生,若发生按失血性 休克抢救,迅速输液、输血、输血量及速度根据病情而定。失血多机体抵抗力下降,多有经阴道宫腔操作,易发生感染,预防性应用抗生素,加强营养纠正贫血。 四、观察 1、监测血压、脉博、心率呼吸面色、神志及尿量等 2、胎盘娩出后常规检查胎盘是否完整,宫颈、阴道是否有擦伤、裂伤、血肿。 3、观察子宫收缩情况,触摸宫底高度,子宫轮廓,出血速度、时间、出血量、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体会 摘要:目的对产后出血进行临床观察并总结护理体会。方法:对40例产后出血患者进行护理干预,严密观察病情,做好心理、饮食护理,各种急救处理准确规范,并有效防范感染的发生。结果全部患者均抢救成功,无一例死亡。结论提高护理质量是降低产后出血并发症发生率和产妇病死率的有效措施。 关键词:产后出血;临床观察;护理体会 产后24 h阴道出血量达到或超过500 ml者为产后出血,是产科常见而且严重的并发症,可危及产妇健康甚至生命,是我国产妇死亡四大原因一。因此,降低产妇死亡率,加强产后出血的观察和护理至关重要。现将本院收治的40例产后出血患者的护理工作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自2013年2月至2014年10月份,住院分娩总数1800人,其中40例发生产后出血,发生率为 2.8%,年龄20~41岁,平均年龄(28.50±7.25)岁;此40例均为足月分娩,初产妇15例,经产妇25例。 1.2 出血量采集将分娩后所用的敷料称重,减去分娩前敷料重量为失血量,(失血比值为 1.05g=1ml)或将血液浸透的面积按10cm×10cm为10ml计算。 2 临床观察 2.1 宫缩乏力,特别是产妇疲乏,产程时间诞长的产妇,容易出现宫缩乏力,根据产程进展情况,产妇情况,积极做好防范措施,胎盘娩出后常规按摩子宫,并静脉滴注缩宫素,并腹部沙袋压迫,在此期间,用弯盘放于产妇臀下收集流血量,严密观察阴道流血情况,如经上述处理仍流血不止,宫腔填塞纱条,特别是产后留观送到病房后,在此期间少量持续的流血不容易引起注意,容易忽略,除严观生命征外,还需加强巡视,换下的会阴垫留下观察,如发现频繁的更换会阴垫应及时处理,按摩子宫,加压沙袋,静脉滴注缩宫素,经上述处理,杜绝了产后大失血。 2.2 软产道裂伤产妇不会用力,很容易是软产道裂伤,或胎儿过大,在宫口开会,不能用力过猛,间断用力,慢慢扩张,有一定的韧性,如产妇忍不住用刀,嘱产妇大口哈气,缓慢用力,让胎头慢慢着冠,保护会阴不能太用力,用力适度,让胎儿慢慢娩出有效地杜绝了软产道裂伤而导致的产后失血。 2.3 胎盘因素如胎儿娩出30分钟后,顺时针方向轻拉脐带,胎盘仍不娩出应手取胎盘不能用手指剥离,用掌侧面沿胎盘剥离的一侧慢慢剥离,这样避免了胎盘残留而导致产后失血,如手取胎盘感觉不干净,应进行清宫,在此期间严密观察出血量,如仍大量出血不止,应立即开通静脉通道,做好术前准备,准备子宫切除。 2.4 疑血功能障碍通过化验室检查报告单,积极做好准备,尽早开通静脉通道,备好急救药品,备好血液,一旦出现出血先兆,积极处理。 3护理 3.1 严密观察病情密切观察产妇的意识,表情及生命体征等变化。正确估计、识别产妇大出血发生休克的症状如头晕眼花、面色苍白、出冷汗、脉搏细弱、血压下降[1]等。本组病例出血量大者均有不同程度上述症状,提示休克发生的可能性。产后子宫收缩乏力时,阴道出血也可不向外流,而储存于宫腔及阴道内,此时宫底逐渐升高,这种隐性出血易被忽略,因此在观察阴道出血量的同时,应仔细检查子宫底高度。如发现宫底在脐上且宫腔增大时,应立即按摩子宫,挤出宫腔内的血块及血液,促进子宫收缩,以达到止血的目的。 3.2 心理护理安置产妇于安静、舒适的环境,耐心给产妇及家属讲解出血的原因,使产妇增加对病情的了解;热情、细心地给予生活关照,使患者感到温暖,增加康复的信心;抢救中应保持冷静,不慌乱,谨言慎行,使产妇对医护人员信任,以保持一个稳定的心态,积极配合抢救。 3.3 急救护理:一旦产妇出现产后大出血,应去枕平卧,采取有效止血措施,并建立2条以上的静脉通道,迅速有效地补充血容量。注意给予产妇保暖,保持呼吸道通畅,及时有效地吸氧,吸氧过程中密切观察吸氧效果,如面色、唇周、指甲是否红润,呼吸是否恢复通畅、

浅谈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浅谈产后出血的观察及护理 摘要本文主要探讨产后出血的观察要点及护理措施,通过对妇产科产后出血患者进行系统的治疗及护理,以便最大限度地减少产后出血,保障产妇的生命质量及生命安全。 关键词产后出血;观察;护理 产后出血是指胎儿娩出后24 h内产妇阴道出血≥500 ml者。主要临床表现为产妇产后阴道出血量偏大,并且较急,同时产妇伴有头晕、浑身乏力、腹泻、乳汁不通等症状,如果治疗不及时产妇可发生贫血、垂体功能下降等,严重威胁产妇的生命安全及预后效果[1-3]。通常护理人员给予产后出血患者全面的护理措施,可极大限度地减少产妇产后的出血量,保障产妇的生命质量及生命安全。 1 基础护理 1. 1 一般监护护理人员对于急性产后出血并发休克的产妇,一定要等待休克好转后才可于床上慢慢进行移动,防止突然坐起,引起产妇体位性休克。产妇应安置在安静、清洁、便于抢救的房间里。同时,护理人员给产妇取平卧位卧床休息,待贫血基本纠正后做适应性起床活动。应给予产妇增加高蛋白、富含铁质及维生素的食物,以补充产后机体需要及纠正贫血。产妇产后出血因流血较多造成会阴部极易被血污染。而血是细菌良好的培养基,容易造成上行性感染[4,5]。 因此,护理人员做好外阴清洁为预防产后感染的重要护理 措施。 1. 2 癥状监护 1. 2. 1 出血及休克的护理产妇大量出血可引起出血性休克。休克时应设专人护理,严格执行休克护理原则。 1. 2. 1. 1 严密观察病情做好护理记录,详细记录病情变化及液体出入量,着重观察以下几个方面。①意识与表情:因血流灌注不足,中枢神经处于缺氧状态,表情淡漠、烦躁、意识模糊或者昏迷,神志恍惚,早期休克的患者需要做好心理护理,使其配合治疗及护理。②皮肤色泽及肢体温度:休克时面色苍白、皮肤湿冷、口唇发白、四肢冰凉。如果产妇皮肤有出血点或瘀斑,提示可能进入弥散性血管内凝血阶段。③血压与脉压:通常血压<10.6 kPa,且伴有毛细血管灌流量减少症状,如肢端厥冷、皮肤湿冷等[6]。④护理人员应用鼻导管给患者吸入氧气时,通常氧流量设置为6~8 L/min,同时,注意要保持呼吸道湿润,防止呼吸道黏膜干燥。⑤体温:出血性休克时患者体温均会偏低,护理人员在给患者做各项护理操作时要注意保暖。因为,低温会影响血流速度,增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观察与护理 简介 产后出血是指分娩后24小时内流出500ml以上的血液。宫缩乏力是产后出血 最常见的原因之一。当子宫不能充分收缩时,产后出血的风险就会增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需要尽早发现并及时处理,才能有效避免产后出血带来的危险。 原因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原因包括: 1.胎盘未完全剥离。如果胎盘剥离不完全,子宫无法充分收缩。 2.子宫肌肉松弛。如果子宫肌肉无法充分收缩,就无法止血。 3.多胎妊娠。多胎妊娠可能会增加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的风险。 4.长时间宫缩。如果宫缩时间过长,可能会导致宫缩乏力。 观察 医护人员应及时观察产妇的体征变化,包括: 1.血压。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血压下降。 2.脉搏。产后出血可能会导致心率加快。 3.体温。高热有时会导致子宫肌肉松弛,增加产后出血的风险。 4.阴道分泌物。产后出血后,阴道分泌物可能会变得较多、较红。 当产妇的上述体征出现异常变化时,应及时进行处理。 除了观察产妇的体征变化,医护人员还应及时记录的信息包括: 1.出血量。每小时记录一次。 2.留置尿管。留置尿管可以帮助医护人员了解产妇的尿液情况,以及估 算出血量。 3.输液量。记录输液的总量以及输液速度,确保产妇足够补液。 护理 对于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护理措施包括: 1.手动合并胎盘。如产妇的子宫无法收缩,手动合并胎盘可以协助子宫 收缩。 2.使用药物。如产妇无法手动合并胎盘,可以选择使用药物,如催产素, 协助子宫收缩。

3.输液。输液可以帮助产妇补充足够的液体,避免低血容量和血压下降。 4.注意休息和保暖。产妇需要充分休息和保暖,避免出现体温过低现象。 5.监测出血情况。每小时记录产妇的出血量,及时处理出现异常情况。 请注意,以上措施仅供参考,实际护理需要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结语 宫缩乏力性产后出血是一种危险的状况,需要及时诊断和治疗。医护人员需要 密切观察产妇的体征变化,在出现异常情况时采取及时措施。同时,照顾产妇的情绪和心理状态也同样重要,尤其是对于初为人母的产妇来说。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