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东方文学概述4

东方文学概述4

第一讲东方文学史概述

东方是文化概念,包括亚洲、非洲、拉丁美洲。亚洲主要有东亚中国文化圈、南亚印度文化圈、西亚伊斯兰文化圈,拉丁美洲古代有印第安文化圈、近现代有西班牙语文化圈。非洲有北非阿拉伯语文化圈、东非与南非英语文化圈、西非与中非法语文化圈。(世界宗教主要形态:多神教、主神教、一神教)

东亚中华文化圈:主要指中国及其深受中国影响的三个国家:日本、朝鲜、越南,主要宗教有中国的儒教、朝鮮的萨满教、日本的神道教等。儒学特征:关注现实的理性精神、文以载道的教化传统、写意手法与中和之美。(多神教与主神教)

南亚印度教与佛教文化圈:印度、巴基斯坦及东南亚各国,宗教是印度教、佛教。主要特征:多种宗教的浓重气氛、影响深远的种姓制度、繁复深邃的思想方法。(主神教)

西亚伊斯兰教文化圈:主要是西亚各国,包括阿拉伯半岛各国、伊朗、土耳其、伊拉克及中亚国家,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主要特征:多民族文化的融合(古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印度、希伯来),以伊斯兰教为主导。(主神叫、一神教)

拉丁美洲原始宗教与天主教文化圈:十五世纪前是印第安文化,分为中美洲以墨西哥城为核心的玛雅文化和阿兹特克文化,南美洲以秘鲁的库斯科城为核心的印加文化;西班牙人进入美洲后,拉丁美洲形成西班牙语文化圈,主要宗教是天主教。(主神教与一神教)

非洲原始宗教、伊斯兰教、基督教文化圈:上古时代,北非以埃及为核心的古埃及尼罗河文化,主要宗教是古埃及宗教。中世纪,北非是阿拉伯语文化,东非是斯瓦西里文明,中非与南非是班图文明,西非是豪萨文明;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原始宗教。十五世纪以后,北非阿拉伯语区文化,包括埃及、利比亚、阿尔及利亚、突尼斯、摩洛哥等国家,主要宗教是伊斯兰教;英语区文化包括南非、东非坦桑尼亚等国,主要宗教是原始宗教与基督宗教;中非卢旺达与西非喀麦隆为代表的法语区文化,主要宗教也是原始宗教与基督宗教。(多神教与一神教)

世界宗教和谐

宗教对话:不同信仰的人们希望彼此了解,发现彼此的不同,理解和欣赏对方丰富的文化传统。宗教之间的联系方式:(1)排他主义:我们的宗教是唯一的真理。(2)包容主义:认为自己的宗教足以包容其他宗教,并且试图创建一个世界性的宗教。(3)多元主义:坚持自己的信仰,同时关注和了解其他宗教,以开放的心态,发现和接受其他宗教对终极实在的表达。

宗教黄金规则:1993年,在芝加哥的世界宗教大会上,数百名不同宗教的知名领袖共同签署《世界道德伦理宣言》:数千年来,人类的许多宗教和道德传统建立并坚持这样的准则:你不想要的,不要强加给他人;(孔子语录:己所不欲,

勿施于人。)从另一方面说就是:你希望得到的什么,就把什么给他人。这一原则是用于生活的所有领域,家庭、社会交流和民族、国家、宗教之间的关系。

联合国宗旨的诗意解读:中古波斯(今伊朗)诗人萨迪《蔷薇园》:

亚当的子孙是一个肢体上的四肢,

原来是来自同样的一种物质,

这一支如果受到压迫与痛苦,

其他各肢也难安享幸福。

你不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

你就算不得亚当的后裔。

古巴比伦王国(今伊拉克)

巴比伦:在今伊拉克的首都巴格达附近,位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底格里斯河与幼发拉底河之间的区域,希伯来文称两河之间的土地,与希腊文的美索不达米亚的含义相同。在公元前4000年中叶,西亚两河流域南部的苏美尔地区和北非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地区,率先逐步进入文明时代,当时是两个基本上独立发展的地区。公元前3500年,苏美尔人建立了世界上最古老的城邦国家,发明了楔形文字,苏美尔人用削成三角形尖头的芦苇杆当笔,在泥版上刻字,落笔之后自然形成楔形。公元前2300年,阿卡德人取代苏美尔人。公元前1850年,阿卡德人战败,巴比伦王国建立。巴比伦王国第六代国王继承苏美尔和阿卡德文化体系,创立《汉谟拉比法典》,这是世界上第一部成文法典。

巴比伦阿卡德人神话《埃努玛-埃立什》

巴比伦阿卡德人的创世神话《埃努玛-埃立什》创作于公元前2200年左右,至今保存完好在七块泥板文书上,约有一千行诗。生动地描述了宇宙万物的诞生,神的谱系、人类的起源。创世神话歌颂了巴比伦主神马尔杜克,他本是巴比伦城的守护神,随着城邦地位的提高,他逐渐成为诸神之王。创世神话记录了巴比伦从多神教向主神教的宗教转变历程。

主神马尔杜克的高大上形象:(第一块泥板)

四只眼睛,四只耳朵,

嘴唇一动,火就燃烧起来,

四只耳朵都很大,

眼睛同样也能洞穿万物。

他在诸神中身材高大,姿容超群,

他的四肢出奇的长,身体强壮。

马尔杜克(淡水神)在议政厅的演讲:(第二块泥板)

诸神之主啊,

如果我为你们报了仇,

捉住了蒂阿玛特(咸水神),保全了你们的性命,

就召集大会,提高我的地位,授予我主宰万物的天命吧。

马尔杜克杀死蒂阿玛特后创造天地:(第五块泥板)

在天的两边开了太阳的门,

东门和西门加上了牢固的门栓;

让天之光(月神)夜里放出光辉,

将其决定为告知白昼的装饰。

将蒂阿玛特(咸水神)的头固定,

在上面筑起了壮丽的山峰;

开掘泉眼使水流成河,

她的两肋成为幼发拉底河与底格里斯河的源头。

马尔杜克创造人类:(第六块泥板)

我打算以血造骨,

造出最初的人,名字就是人。

诸神的劳役要有人来承担,

他们会是心甘情愿的。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

古巴比伦史诗《吉尔伽美什》:起源于苏美尔王国时代,经历代人们传诵,至巴比伦时期(公元前1800年)编定成书。史诗共3000多行,用楔形文字记述在12块泥板上。故事情节可分为六个部分:

吉尔伽美神与恩启都结交:吉尔伽美什王残暴地统治乌鲁克城,天神接受市民的祷告,造出气力非凡的野人恩启都,两位巨人在城市中心广场交战。胜负未分却结成好友。正当吉尔伽美神站稳了身子,企图举起恩启都时,他心头的怒火突然烟消云散;恩启都也在这刹那间变得温和顺从,承认吉尔伽美神战胜了自己。双方都被对手的气度所折服,相互敬慕,从此,两人结成了形影不离、患难与共的好朋友。(第1、2号泥板)(城市与牧野的冲突与和谐)

征讨杉妖芬巴巴:杉妖芬巴巴的嘴可以喷出烈火,吼出洪水,威胁人世间。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在太阳神的帮助下,杀死了杉妖芬巴巴。(第3、4、5号泥板)

天神将听从吉尔加美神的祷告,

朝杉妖芬巴巴刮起风暴。

北风、南风、旋风,

暴雨的风/凛冽的风/炙热的风,

八种风朝着芬巴巴呼啸,

直冲着他的眼睛横扫。

吉尔加美神手执板斧向芬巴巴砍去,

他的朋友恩启都把杉树的守护神芬巴巴打翻。

整个拉伯南的山川在震颤。

吉尔加美神放倒了杉树,

恩启都挖断了树根。

夜里英雄们在宫廷举行了祝捷的典礼,

恩启都也睡下来,他又做了梦。

恩启都起身讲述了他梦中所见,

大神们为什么要召开会议?

女神伊什妲尔的求爱与迫害:女神伊什妲尔向吉尔伽美什王求婚,被拒绝后放天牛降灾人间。吉尔伽美什与恩启都联手杀死天牛,女神发出诅咒。(第6号泥板)

吉尔加美神刚戴上冠冕,

大女神伊什妲尔萌生情意。

做我的丈夫吧,

我给你装有宝石和黄金的战车。

王公大臣都将在你的脚旁屈膝,

他们将山野的物产作为贡物向献礼。

天牛喘息着朝恩启都扑去,

恩启都躲开了它的冲击。

他跳起来抓住了天牛的犄角,

吉尔加美神将剑刺进牛颈与角中间。

他们取出天牛的心肝,

奉献于天神的祭坛。

恩启都之死与吉尔伽美神的悲悼:众神会议决定杀死天牛的英雄必死一个。于是恩启都患病12天后死去;吉尔伽美什王悲痛不已,扯碎了身上佩带的各种珍宝饰品。(7、8号泥板)

我为恩启都,我的挚友哀号恸哭,

我的哭声如丧子的母亲在悲咽。

他是我身边的斧子,手中的弓箭,

他是我腰间的匕首,护身的铠甲,

他是我心中的喜悦,节日的盛装。

可恶的妖魔从我手中把他夺去,

这是什么样的睡眠啊,竟制服了你的身心!

你被黑夜所笼罩,再也听不到我的呼唤声!

吉尔伽美神远游,探求生命的奥秘。挚友的死使吉尔伽美什王决心去寻找人类的始祖乌特那庇什提牟,始祖讲述了天神引发洪水毁灭人类,自己受到特赦造大船幸免于难。不过,在海底有棵生命之草,可使人长生不老。吉尔伽美什王入海取得了生命草,不料回城途中却被蛇叼走了。他只好空手而归。(9-11号泥板)

吉尔伽美神与恩启都亡灵的对话。这一部分是后续的。(12号泥板)

主要人物形象:吉尔伽美神是城邦英雄,拥有广场的乌鲁克王;恩启都是牧野英雄,代表野蛮状态的游牧部落文化。他们之间的决斗与和解,是苏美尔人的城市文化与阿卡德人的游牧文化的冲突与融合的缩影。城邦神庙里的神妓把开化与文明带给与兽为伍的半野人,使恩启都奇迹般地完成了进化中的超升;山野之中古朴善良的原始美德,使城市暴君转变成建功立业的民族英雄。

古波斯帝国(今伊朗)

公元前1000年,兴起于伊朗高原的波斯帝国征服了两河流域的巴比伦帝国,尼罗河流域的埃及帝国,印度河流域的旁遮普及其以西地区等三大文明中心,并且接近了第四个文明中心希腊的边缘。它建立了一整套维系和管理帝国的成熟制度:行省制度、赋税制度、铸币制度、驿道制度、军事制度、宗教政策以及被征服地区的统治政策。从技术发展史来看,埃及帝国是青铜器鼎盛时代的帝国,巴比伦帝国是铁器开始使用的帝国,波斯帝国是铁器广泛使用和传播时代的帝国。

古波斯史诗《阿维斯塔》

在古波斯的阿契美尼德王朝,先知琐罗亚斯德(公元前630-553年),创立琐罗亚斯德教,善神阿胡拉·玛兹达,恶神安格拉·曼纽。崇拜火,神明用火进行审判,又称拜火教。寂寞塔天葬,尸体被放在塔顶被老鹰啄食以免污染大地。教义《阿斯维塔》史诗包括颂神诗《伽萨》、神话《亚斯纳》、英雄传说《亚什特》。公元九世纪,琐罗亚斯德教被排挤出波斯,他们来到印度,受到印度教徒的欢迎。

颂神诗《伽萨》

真诚与虚伪、智慧与愚昧都在高呼

善与恶两大本源在召唤各自依靠的信徒。

何去何从?动摇者将得到神的佑助。

来自邪恶本源的众迪弗,

以邪恶的思想和言行欺骗民众,

在世界七个国家中早已臭名昭著。(伊朗居中心,六国环绕)以善恩、善言和善行取悦神主,

向玛兹达神顶礼膜拜。

为使者传教开辟前进的道路,

将在永恒的天国享受清福。

神话《亚斯纳》

琐罗亚斯德开始祷告,

只见苏摩出现在眼前。

神采焕发的使者,

你是谁?

我在世上还不曾见过。

我是益寿延年的苏摩,(奉神的圣草)

你可以把我制成饮料。

颂扬我吧,

伟大的先知索什扬特。(末日审判的先知)

纯洁的琐罗亚斯德,

出身于普鲁沙斯布家族。

与众妖魔针锋相对难调和,

你是伟大正教的使者。

英雄传说《亚什特》

领有辽阔原野的梅赫尔-亚什特,(光明与誓约大神)

为庇护正教徒从辉煌的天国下凡。

驾驭着金镶玉嵌华丽无比的彩车,

并驾齐驱四匹雪白的神马。

领有辽阔原野的梅赫尔-亚什特,

上面备有千根精致的长矛。

锋利的长矛以思想的速度,

飞向妖魔鬼怪的头颅。

用黄金打制成的狼牙棒,

是克敌制胜的利器特别坚固。

所有暗藏的妖魔鬼不寒而栗,

所有伪信者无不感到恐惧。

总之,古代世界第一个地跨欧亚非三大洲的波斯帝国的兴起,打断了西亚北非原有的古代文明独立发展的进程;而波斯帝国在公元四世纪末叶被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所取代,则标志着西亚北非古代文明的终结。代之而起的亚历山大帝国及其后继者罗马帝国,无疑从波斯帝国中吸取了不少有益的传统。因此,波斯帝国既为西亚北非的古代文明作了总结,又为后来的希腊罗马古典文明提供了借鉴,起了承前启后的桥梁作用。

中古波斯史诗《王书》

在中古波斯的萨曼王朝,诗人菲尔多西(940-1020),代表诗作《王书》,全诗长达21万行,主要讲述公元651年萨珊王朝以前的波斯帝国的历史传说,其中包括50个国王统治的兴衰历史过程,被后人誉为古代波斯社会生活的百科全书。全诗分五十章,三大部分,1、神话传说,波斯国王法里东将世界分给他的三个儿子,萨拉姆分得西方的罗马帝国,图尔分到东方的土兰国与中国,伊拉治得到勇士之乡波斯。2、勇士故事,勇士鲁斯坦姆忠于国王,赴汤蹈火前去解救遇难的国王。在战场上,他误伤了未曾见过面的儿子,请求国王拿出珍藏的妙药挽救苏赫拉布的生命。但是,国王不能容忍身边有两名无敌的勇士,那样会威胁他的统治地位,竟见死不救,拒绝给药。3、萨珊王朝历史。

歌颂祖国

我们与伊朗休戚相关,

愿为伊朗而决一死战。

保卫国土和子子孙孙,

保卫妻儿骨肉至亲。

人人甘愿献出生命,

决不把祖国拱手让人。

勇士啊,你若光荣地献出生命,

强似忍辱屈身事人。

赞颂理智

理智是君王的王冠,

它增加贵人的尊严。

理智是永燃不息的火焰,

是生活不竭的源泉。

确立波斯语

谁若有理智、见识和信念,

我死后,他会把我热情颂赞。

不,我是不死的,我将永生,

我已将波斯语的种子在大地上撒遍!

文化贡献:菲尔多西恢复并确立了波斯语在伊朗语言的地位,在公元七世纪,阿拉伯人入侵伊朗期间,推行阿拉伯语化,“波斯语已从宝座上跌落下来,是他把波斯语重新扶起。”诗人菲尔多西属于伊斯兰教的什叶派。

中古波斯诗人(伊朗)诗圣萨迪(1203-1292):

诗集《蔷薇园》:

红红的花枝挂着露水的珍珠,

好像愠怒的美人面颊上的泪滴。

我胸中泛起一片柔情,心潮波涛汹涌,

悼念时分,壁龛中时时浮现出你的面容。

在我的身体化为尘土之后,

我的诗文将会继续留存。

世间旳一切都会变动不停,

我的绘画将会留下永远的记忆。

文集《帝王的规劝》:

一天晚上,,有一位友人来访,我急于欢迎他,从座位上站起来的时候,我的袖子竟把灯盏扑灭了。那位友人坐下来后,便责问我说:你见我进来,为何把灯盏扑灭了呢?我回答说:我以为太阳进来了。

苏美尔楔形文字

古巴比伦王国

汉谟拉比法典

蒙古宗教与文学

一、《蒙古秘史》是记录成吉思汗先祖系谱、传说、事迹,成吉思汗、窝阔台汗事迹的早期历史《脱卜赤颜》秘藏于蒙元内廷中,不准任何人阅读。蒙古文本失传,现存中文音译本。俄国学者评价:“如果说在中世纪没有一个民族像蒙古人那样吸引史学家们的注意,那是因为没有一个游牧民族保留像《蒙古秘史》那样形象地详尽地刻画出现实生活的纪念作品。”

1、成书年代:《蒙古秘史》成书于1251年,。根据中外史料记载,1251年夏至1252年春,蒙古帝国举行最高国事会议(也喀忽林格勒),推举蒙哥为大汗,议决惩办窝阔台汗、察哈台两系宗王及其党羽的措施。因此,书中美化蒙哥的父亲拖雷,贬低窝阔台汗、察哈台及其子孙贵由汗的情节。

2、主要内容:铁木真先祖的系谱、传说故事,铁木真的诞生及幼年订婚,其父也速该的事迹,后来他被塔塔尔人毒死。铁木真幼年时期生活艰难,少年时被泰亦赤兀惕人掳走,后来逃回;全家遭到蔑儿乞惕人袭击,其妻孛儿帖被掳走。铁木真借助王汗、札木合的兵力击溃蔑儿乞惕部后,投附札木合;脱离札木合后,其父也速该旧部众陆续归来,他被乞颜氏贵族推戴为汗。铁木真对抗札木合的十三翼之战,与王汗助金击溃塔塔尔人,击溃札木合为首的诸部联军,征服泰亦赤兀惕部。铁木真与王汗的关系破裂,消灭塔塔儿部、客列亦惕部、乃蛮部,追歼蔑儿乞惕残部,札木合死。1206年铁木真被蒙古诸部尊为成吉思汗,封赐功臣,扩建护卫军,并制定具体的轮值制度。成吉思汗征服森林部落、秃马惕部,合儿鲁惕部、维吾尔部归顺。成吉思汗南征金国,西征西夏、回回国,凯旋蒙古地区,确定窝阔台为皇位继承人。征灭西夏,1227年,成吉思汗病逝。窝阔台即位,征灭金国,长子拔都西征,重申护卫轮值制度。

3、札木合的豪迈形象:他接到铁木真、王汗请他发兵出征蔑儿乞惕人的传话后,说了一段话,不仅描写了当时骑兵的武器装备和他们出发作战的情状,而且刻画了札木合快人快语的豪迈个性、英雄形象。

我祭了远处能望见的大旗,

我敲起了黑牤牛皮的响声鼕鼕的战鼓,

我骑上乌骓快马,

穿上坚韧的铠甲,

拿起钢枪,

搭上用山桃皮裹的利箭,

上马去与蔑儿乞惕人厮杀。

4、铁木真四员猛将的勇悍形象:乃蛮太阳汗看见铁木真的骑兵驱赶着乃蛮的骑兵,冲到乃蛮的中军阵前,他就问身边的札木合:“那些如狼入羊群,驱赶羊群直到羊圈的人,是些什么人?”札木合答道:这是铁木真用人肉喂养,用铁链拴着的四条猛犬:者别、忽必来、者勒蔑、速别额台。

额似铜铸,嘴似凿子,舌如锥子;

有铁石一般的心,那环刀当鞭子;

饮用朝露解渴,骑着疾风而行。

在厮杀的日子里,吃的是人肉;

在交战的日子里,以人肉为行粮。

5、成吉思汗的宿卫:我们感受到浓郁的草原气息,仿佛见到了800年前的草原宫帐,周围忠勇地守卫着成吉思汗的宿卫,在深夜里、风雪中、暴雨里、战场上。成吉思汗歌颂宿卫的圣旨:

在有云的夜里,

围卧在朕的有天窗的帐庐周围的

宿卫们,

使朕得以安静地睡眠,

使朕得以登临大汗宝座。

在飘摇的风雪中,在令人颤抖的严寒中,

在倾泻的大雨中,站立未曾稍歇,

在朕的有编壁的帐庐周围,

守卫着至诚的宿卫们;

使朕得以心安,

使朕得以登临安乐的宝座。

在汹涌而来的敌群中,

朕的忠诚可靠的宿卫们,

在朕的帐庐周围,

不眨眼地守卫着。

朕的桦皮箭筒稍一响动,

朕的健步如飞的宿卫们,

就立即赶来。

朕的吉庆的宿卫们,可称为老宿卫!

二、蒙古萨满教(博教):是蒙古族古老的原始宗教,崇拜自然神“长生天”。萨满巫师称博,主要祭祀活动是跳神舞蹈。为蒙古帝国的“国教”。萨满教是原生性宗教,其信仰是万物有灵论:万物都是活的、万物都相互关联、万物皆为神圣。

1、自然崇拜:拜火。火源于天界,最神圣、洁净、亲切,能涤除一切污秽、驱赶魔鬼、卜问平安等,在宗教礼仪上要献祭品给火神。拜山。山曾是部落祖先的居所或起源地,并主宰各类禽兽。各部落的首领到祖先栖息过的山洞杀牲祭祀,称为祭山。拜日月星辰、风雨雷电。

2、祖神崇拜:这是萨满教崇拜的主体,祖神多是氏族内已亡故的曾祖父以上的男祖先。氏族部落的萨满是被祖神看中的人,宗领氏族的主体祖神,举行宗教仪式时,要恭请祖神降临附体;同魔鬼交战时,须凭借祖神的力量。

3、偶像崇拜:萨满教供奉的神灵偶像用石、骨、木等材料刻削或草扎、兽皮毛编结而成,也有彩绘在兽皮或纸上的,大多类似人形;制作完成后,偶像须经过祭祀方具有神圣的性质。

4、圣主成吉思汗就是个虔诚的萨满教徒,“成吉思汗”这个号就是名叫阔阔出的博(萨满巫师)敬献的。阔阔出,蒙古人称他为“帖卜·腾格里”(通天的使节)。他平日常说:“神在和我谈话,我在天上巡游。”他对圣主说:“神命你为普世的君主,你是长生天的代表,你的所作所为都是长生天的意志。”可以说,成吉思汗之所以具有强大的号召力,很大程度上借助了蒙古族人对萨满教的忠诚信仰。

成吉思汗对博非常推崇,每逢征战杀伐必请博占卜吉凶,庆功宴会也要由博来主持庆贺祭典,其麾下能征善战的勇将中就有兼任博(萨满巫师)的。

5、藏传佛教:蒙古帝国建立后,由于统治范围日益扩大,各族人民的宗教信仰各有所异,为达到“因其俗而柔其人”的统治目的,除供养萨满外,也赡养基督教徒、伊斯兰教徒和佛教僧侣。忽必烈创建元朝后,虽然继续奉行先朝的政策,但已偏重于佛教,由此藏传佛教盛行一时,萨满教被挤出了上层社会。后来,俺达汗制定《卫拉特法典》,宣布博为非法,予以杀戮清除。

影视片:印度、土耳其、印加文明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