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含最新模拟、试题改编)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含最新模拟、试题改编)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含最新模拟、试题改编)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函数及其表示教学案(含最新模拟、试题改编)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

第三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7~8页)

1. (必修1P 24练习5改编)若f(x)=x -x 2,则f ????

12=________,f(n +1)-f(n)=________. 答案:1

4

-2n

2. (必修1P 29习题8改编)若函数f(x)和g(x)分别由下表给出:

则f(g(1))=____________,满足g(f(x))=1的x 值是________. 答案:3 1

解析:f(g(1))=f(2)=3;由g(f(x))=1,知f(x)=2,所以x =1.

3. (必修1P 31练习4)下列图象表示函数关系y =f(x)的有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①④

解析:根据函数定义,定义域内任意的一个自变量x 的值都有唯一一个y 与之对应. 4. (必修1P 31练习3改编)用长为30cm 的铁丝围成矩形,若将矩形面积S(cm 2)表示为矩形一边长x(cm)的函数,则函数解析式为____________,其函数定义域为______________.

答案:S =x(15-x) x ∈(0,15)

解析:矩形的另一条边长为15-x ,且x>0,15-x>0.

5. (必修1P 32习题7改编)已知函数f(x)=???1-1

2x ,x ≥0,1

x ,x<0,

f(a)=a ,则实数a =

________.

答案:2

3

或-1

解析:若a ≥0,则1-12a =a ,得a =23;若a<0,则1

a

=a ,得a =-1.

1. 函数的定义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数集,如果按照某种对应法则f ,对于集合A 中的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的一个元素y 和它对应,这样的对应叫做从A 到B 的一个函数,通常记为y =f(x),x ∈A .

2. 函数的三要素

函数的构成三要素为定义域、值域、对应法则.由于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决定的,所以如果两个函数的定义域和对应法则完全一致,我们就称这两个函数是同一函数.

3. 函数的表示方法

表示函数的常用方法有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 4. 分段函数

在定义域内不同部分上,有不同的解析式,像这样的函数通常叫做分段函数.分段函数的定义域是各段自变量取值集合的并集,值域是各段上函数值集合的并集.

5. 映射的概念

一般地,设A 、B 是两个非空的集合,如果按某一个确定的对应关系f ,使对于集合A 中的任意一个元素x ,在集合B 中都有唯一确定的元素y 与之对应,那么就称对应f :A →B 为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一个映射.

[备课札记]

题型1 函数的概念

例1 判断下列对应是否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1) A =B =N *,对应法则f :x →y =|x -3|,x ∈A ,y ∈B ;

(2) A =[0,+∞),B =R ,对应法则f :x →y ,这里y 2=x ,x ∈A ,y ∈B ; (3) A =[1,8],B =[1,3],对应法则f :x →y ,这里y 3=x ,x ∈A ,y ∈B ;

(4) A ={(x ,y)|x 、y ∈R },B =R ,对应法则:对任意(x ,y)∈A ,(x ,y)→z =x +3y ,z ∈B.

解:(1) 对于A 中的元素3,在f 的作用下得到0,但0不属于B ,即3在B 中没有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

(2) 集合A 中的一个正数在集合B 中有两个元素与之对应,所以不是函数.

(3) 由y 3=x ,即y =3

x ,因为A =[1,8],B =[1,3],对应法则f :x →y ,符合函数对应.

(4) 由于集合A 不是数集,所以此对应法则不是函数. 备选变式(教师专享)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______.(填序号) ① 函数是其定义域到值域的映射;

② 设A =B =R ,对应法则f :x →y =x -2+1-x ,x ∈A ,y ∈B ,满足条件的对应法则f 构成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

③ 函数y =f(x)的图象与直线x =1的交点有且只有1个;

④ 映射f :{1,2,3}→{1,2,3,4}满足f(x)=x ,则这样的映射f 共有1个. 答案:①④ 解析:②中满足y =x -2+1-x 的x 值不存在,故对应法则f 不能构成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③中函数y =f(x)的定义域中若不含x =1的值,则其图象与直线x =1没有交点.

题型2 函数的解析式

例2 求下列各题中的函数f(x)的解析式. (1) 已知f(x +2)=x +4x ,求f(x); (2) 已知f ????

2x +1=lgx ,求f(x);

(3) 已知函数y =f(x)满足2f(x)+f ????1x =2x ,x ∈R 且x ≠0,求f(x); (4) 已知f(x)是二次函数,且满足f(0)=1,f(x +1)=f(x)+2x ,求f(x). 解:(1) (解法1)设t =x +2,则x =t -2,即x =(t -2)2, ∴ f(t)=(t -2)2+4(t -2)=t 2-4, ∴ f(x)=x 2-4(x ≥2).

(解法2)∵ f(x +2)=(x +2)2-4, ∴ f(x)=x 2-4(x ≥2).

高中数学论文: 导数教学反思

高三数学复习中对“导数的应用”的教学反思 新教材引进导数之后,无疑为中学数学注入了新的活力,它在函数的单调性、极值、最值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还可以证明不等式,求曲线的切线方程等等。导数的应用一直是高考试题的重点和热点之一。本学期笔者上了一节市公开课,经课前准备和课后调查,发现学生在导数的应用中疑点较多,本文对几类常见问题进行剖析和探究,以期引起大家的注意。 问题⑴:若0x 为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吗? 答:不一定,缺少一个条件(可导函数)。反例:函数x y =在0=x 处有极小值,而)(0x f '不存在。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为可导函数f(x)的极值点,则)(0x f '= 0 问题⑵:若)(0x f '= 0, 则函数f(x)在0x 处一定有极值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有)0(f '= 0,而f(x) 在0=x 处没有极值。 正确的命题是:若)(0x f '= 0,且函数f(x)在0x 处两侧的导数值符号相反,则函数f(x)在0x 处有极值. 问题⑶:在区间),(b a 上的可导函数f(x),)(x f '>0是函数f(x)在该区间上为增 函数的充要条件吗? 答:不一定。反例:函数3x y = 在),(∞+-∞上为增函数,而)0(f '= 0。 正确的命题是:(函数单调性的充分条件) 在区间),(b a 上,)(x f '>0是f(x)在该区间上为增函数的充分而不必要条件. (函数单调性的必要条件)函数f(x)在某区间上可导,且单调递增,则在该区间内)(x f '≥0。 另外,中学课本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与高等数学(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不一致。数学分析上函数单调性的概念有严格单调与不严格单调之分。 问题⑷:单调区间),(b a 应写成开区间还是写成闭区间? 答: 若端点属于定义域,则写成开区间或闭区间都可以。若端点不属于定义域,则只能写成开区间。 问题⑸:“曲线在点P 处的切线”与“曲线过点P 的切线”有区别吗? 例1(人教社高中数学第三册第123页例3):已知曲线33 1)(x x f =上一点P

(全国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引领+技巧点拨)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3课时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3课时 函数模型及其应用 第三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33~36页 ) , 1. (必修1P 110练习1)某地高山上温度从山脚起每升高100 m 降低0.6 ℃.已知山顶的温度是14.6 ℃,山脚的温度是26 ℃,则此山的高为________m. 答案:1 900 解析:(26-14.6)÷0.6×100=1 900. 2. (必修1P 71习题10改编)已知某种产品今年产量为1 000件,若计划从明年开始每年的产量比上一年增长10%,则3年后的产量为________件. 答案:1 331 解析:1 000×(1+10%)3 =1 331. 3. (必修1P 35练习3改编)已知等腰三角形的周长为20,底边长y 是关于腰长x 的函数,则该函数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5,10) 4. (必修1P 110复习10)在不考虑空气阻力的情况下,火箭的最大速度v(单位:m/s)和燃料的质量M(单位:kg)、火箭(除燃料外)的质量m(单位:kg)的函数关系式为v =2 000ln ? ?? ??1+M m .当燃料质量是火箭质量的________倍时,火箭的最大速度可以达到12 km/s. 答案:e 6 -1 解析:由2 000ln ? ?? ??1+M m =12 000,得1+M m =e 6,所以M m =e 6 -1. 5. (必修1P 100练习3改编)某商品在近30天内每件的销售价格P(元)与时间t(天)的函 数关系为P =? ????t +20,0

同济第六版《高等数学》教案WORD版-第02章-导数与微分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教学目的: 1、理解导数和微分的概念与微分的关系和导数的几何意义,会求平面曲线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了解导数的物理意义,会用导数描述一些物理量,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的关系。 2、熟练掌握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熟练掌握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了解微分的四则运算法则和一阶微分形式的不变性,会求函数的微分。 3、 了解高阶导数的概念,会求某些简单函数的n 阶导数。 4、 会求分段函数的导数。 5、 会求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一阶、二阶导数,会求反函数的导数。 教学重点: 1、导数和微分的概念与微分的关系; 2、导数的四则运算法则和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3、基本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4、高阶导数; 6、 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函数的导数。 教学难点: 1、复合函数的求导法则; 2、分段函数的导数; 3、反函数的导数 4、隐函数和由参数方程确定的导数。 §2. 1 导数概念 一、引例 1.直线运动的速度 设一质点在坐标轴上作非匀速运动, 时刻t 质点的坐标为s , s 是t 的函数: s =f (t ), 求动点在时刻t 0的速度. 考虑比值 000) ()(t t t f t f t t s s ??=??, 这个比值可认为是动点在时间间隔t ?t 0内的平均速度. 如果时间间隔选较短, 这个比值在实践 中也可用来说明动点在时刻t 0的速度. 但这样做是不精确的, 更确地应当这样: 令t ?t 0→0, 取

比值 0) ()(t t t f t f ??的极限, 如果这个极限存在, 设为v , 即 0) ()(lim t t t f t f v t t ??=→, 这时就把这个极限值v 称为动点在时刻t 0的速度. 2.切线问题 设有曲线C 及C 上的一点M , 在点M 外另取C 上一点N , 作割线MN . 当点N 沿曲线C 趋于点M 时, 如果割线MN绕点M旋转而趋于极限位置MT , 直线MT就称为曲线C有点M处的切线. 设曲线C 就是函数y =f (x )的图形. 现在要确定曲线在点M (x 0, y 0)(y 0=f (x 0))处的切线, 只要定出切线的斜率就行了. 为此, 在点M 外另取C 上一点N (x , y ), 于是割线MN 的斜率为 0000) ()(tan x x x f x f x x y y ??=??=?, 其中?为割线MN 的倾角. 当点N 沿曲线C 趋于点M 时, x →x 0. 如果当x → 0时, 上式的极限存 在, 设为k , 即 00) ()(lim 0x x x f x f k x x ??=→ 存在, 则此极限k 是割线斜率的极限, 也就是切线的斜率. 这里k =tan α, 其中α是切线MT 的 倾角. 于是, 通过点M (x 0, f (x 0))且以k 为斜率的直线MT 便是曲线C 在点M 处的切线. 二、导数的定义 1. 函数在一点处的导数与导函数 从上面所讨论的两个问题看出, 非匀速直线运动的速度和切线的斜率都归结为如下的极限: 令, x →x 0相当于?x →0, 于是0 0) ()(lim 0 x x x f x f x x ??→ . , 当自变量x 在x 0处取得增量?x (点x 0+?x ?y =f (x 0+?x )?f (x 0); 如果?y 与?x 之比当?x →0时的极限存在, 则称函数y =f (x )在点x 0处可导, 并称这个极限为函数y =f (x )在点x 0处的导数, 记为0|x x y =', 即 x x f x x f x y x f x x ???+=??='→?→?)()(lim lim )(00000,

(全国通用)2014届高考数学总复习(考点引领+技巧点拨)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2课时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2课时 函数的定义域和值域 第三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9~10页 ) 1. (必修1P 27练习6改编)函数f(x)=x +1+12-x 的定义域为________. 答案:{x|x≥-1且x≠2} 2. (必修1P 27练习7改编)函数f(x)=(x -1)2-1,x ∈{-1,0,1,2,3}的值域是 ________. 答案:{-1,0,3} 解析:f(-1)=f(3)=3,f(0)=f(2)=0,f(1)=-1,则所求函数f(x)的值域为{-1,0,3}. 3. (必修1P 31习题3改编)函数f(x)=2x 5x +1 的值域为____________. 答案:? ?????y|y≠25 解析:由题可得f(x)=2x 5x +1=25-25(5x +1).∵ 5x +1≠0,∴ f (x)≠25 ,∴ 值域为? ?????y|y≠25. 4. (原创)下列四组函数中的f(x)与g(x)表示同一函数的有________.(填序号) ① f(x)=x 0,g(x)=1x ; ② f(x)=x x ,g(x)=x ; ③ f(x)=x 2,g(x)=(x)4; ④ f(x)=|x|,g(x)=? ????x ,x ≥0,-x ,x<0.

答案:④ 解析:两个函数是否为同一函数,主要是考查函数三要素是否相同,而值域是由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所唯一确定的,故只须判断定义域和对应法则是否相同,④符合. 5. (必修1P 36习题13改编)已知函数f(x)=x 2-2x ,x ∈[a ,b]的值域为[-1,3],则 b -a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2,4] 解析:f(x)=x 2-2x =(x -1)2-1,因为x∈[a,b]的值域为[-1,3],所以当a =-1 时,1≤b ≤3;当b =3时,-1≤a≤1,所以b -a∈[2,4]. 1. 函数的定义域 (1) 函数的定义域是指使函数表达式有意义的输入值的集合. (2) 求定义域的步骤 ① 写出使函数式有意义的不等式(组). ② 解不等式组. ③ 写出函数定义域(注意用区间或集合的形式写出). (3) 常见基本初等函数的定义域 ① 分式函数中分母不等于零. ② 偶次根式函数、被开方式大于或等于0. ③ 一次函数、二次函数的定义域为R . ④ y =a x ,y =sinx ,y =cosx ,定义域均为R . ⑤ y =tanx 的定义域为{x|x≠k π+π2,k ∈Z }. ⑥ 函数f(x)=x a 的定义域为{x|x≠0}. 2. 函数的值域 (1) 在函数y =f(x)中,与自变量x 的值对应的y 的值叫函数值,函数值的集合叫函数的值域. (2) 基本初等函数的值域 ① y =kx +b(k≠0)的值域是R . ② y =ax 2+bx +c(a≠0)的值域:当a>0时,值域为[4ac -b 24a ,+∞);当a<0时,值域为? ???-∞,4ac -b 24a . ③ y =k x (k≠0)的值域为{y|y≠0}. ④ y =a x (a>0且a≠1)的值域是(0,+∞). ⑤ y =log a x(a>0且a≠1)的值域是R . ⑥ y =sinx ,y =cosx 的值域是[-1,1]. ⑦ y =tanx 的值域是R . 3. 最大(小)值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存在实数M 满足: (1) 对于任意的x∈I,都有f(x)≤M(f(x)≥M); (2) 存在x 0∈I ,使得f(x 0)=M ,那么称M 是函数y =f(x)的最大(小)值. [备课札记]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习题汇总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内容提要】 1.导数的概念 设函数y =f (x )在x 0的某邻域(x 0-δ,x 0 + δ)(δ>0)内有定义,当自变量x 在点x 0处有改变量Δx 时,相应地,函数有改变量00()()y f x x f x ?=+?-.若0→?x 时,极限x y x ??→?0lim 存在,则称函数y =f (x )在x =x 0处可导,称此极限值为f(x)在点x 0 处的导数, 记为 )(0x f '或)(0x y '或0|x x y ='或 0|d d x x x y =或0|d d x x x f = +→?0x 时,改变量比值的极限x y x ??+ →?0 lim 称f(x)在x 0处的右导数,记为)(0x f +'。 -→?0x 时,改变量比值的极限x y x ??- →?0 lim 称f(x)在x 0处的左导数,记为)(0x f -'。 2.导数的意义 导数的几何意义:)(0x f '是曲线y =f (x )在点(x 0,y 0)处切线的斜率,导数的几何意义给我们提供了直观的几何背景,是微分学的几何应用的基础。 导数的物理意义:路程对时间的导数)(0t s '是瞬时速度v (t 0) 。以此类推,速度对时间的导数)(0t v '是瞬时加速度a (t 0)。 3.可导与连续的关系 定理 若函数)(x f y =在点x 0处可导,则函数在点x 0处一定连续。 此定理的逆命题不成立,即连续未必可导。 4.导数的运算 定理1(代数和求导法则)若u (x )和v (x )都在点x 处可导,则 v u v u '±'='±)( 定理2(积的求导法则)若u (x )和v (x )都在点x 处可导,则 v u v u uv '+'=')( 定理3(商的求导法则)若u (x )和v (x )都在点x 处可导,且v (x )≠0,则 2v v u v u v u ' -'= ' ?? ? ??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反思

《定积分的概念》教学反思 渭南市吝店中学曹茹军 本节课是高二新授课,是选修2-2第四章第一节的内容:《定积分的概念》课程内容安排为一课时。 此内容要求学生在充分认识导数的基础上,通过运用积分手段解决曲边梯形的面积问题,从而借助于几何直观体会定积分的基本思想,了解定积分的概念,能用定积分法求简单的定积分.理解掌握定积分的几何意义和性质;认识到数学知识的实用价值。 新课标要求我们在教学过程中要着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发现、创新等方面的能力。学习的全过程需要学生的参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和中心。围绕这个宗旨,我在课堂内容的编排上作了一定的思考。在内容编排上,我基本遵循由易到难的过程,从最基本的,学生所熟知的前课知识开始引入,由浅入深的引导学生加以足够地探究,使学生的发现变得自然而水到渠成。同时对于学生可能的探究结果留有足够的空间,充分肯定学生的创新发现,对于学生考虑不到的地方加以补充、引导、完善,并留出一定课后思考得余地。在问题设置上,尽量让学生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探索独立完成,通过独立思考展示与合作探究展示相结合,让其承担起引导思考与解释的重任。 我想,一堂好的示范课,不应该只是一次简单的表演与展示,如果在上课之前反复编排到一词一句,会让学生疲惫,听课老师觉得虚假而没有了讨论与交流的兴致,这其实也是对听课老师的一种不尊重的表现。因此我按照正常的教学进度,以便学生在课堂上有充分的暴露与发现的机会,当然这样一来对于老师的临场应变要求会更高,我想这也应该是一个合格教师的基本素养吧。 当然这节课还有一些不足之处,由于没有在课前提前向学生透漏问题,想要在课堂上反应学生的真实水平,因此学生回答问题时不够全面,导致学生回答的次数较多且有些同学比较拖沓,出现了上课前松后紧的遗憾。我觉得这样的课堂模式导学案的设置是很重要的,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不断的完善自己的教学技能,提高自己的业务水平。 最后为了上好这堂课,背后凝聚了我们全组老师集体的智慧与力量,大家在一起共同研究与探讨,出了许多好的主意,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2014年全国高考数学分类详解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 一、函数及其表示 14.、[2014·安徽卷] 若函数f (x )(x ∈R )是周期为4的奇函数,且在[0,2]上 的解析式为f (x )=? ????x (1-x ),0≤x ≤1,sin πx ,1

(完整版)第二章.导数和微分答案解析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一 导数 (一) 导数的概念(见§2.1) Ⅰ 内容要求 (ⅰ)理解导数的概念及其几何意义,了解函数的可导性与连续性之间的关系。 (ⅱ)了解导数作为函数变化率的实际意义,会用导数表达科学技术中一些量的变化率。 Ⅱ 基本题型 (ⅰ)用导数定义推证简单初等函数的导数公式 1. 用导数定义求证下列导数公式,并记忆下列公式(每题4分) (1)0)(='C (2)21 )1(x x - =' (3)x x 21)(=' (4)x x sin )(cos -=' (5)a a a x x ln )(=' (6)1 )(-='μμμx x (ⅱ)确定简单基本初等函数在某点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2.(6分)求x y ln =在)0,1(点处的切线方程及法线方程。 解:x y 1' = ,1)1(' ==k y ,所以 切线方程为1-=x y 法线方程为1+-=x y 3.(6分)求x x y = 在)1,1(点处的切线方程。 解:4 3 x y =,41 ' 43-=x y ,4 3)1(' ==k y 切线方程为1)1(43+-= x y ,即4 143+=x y (ⅲ)科技中一些量变化率的导数表示 4.填空题(每题4分) (1)若物体的温度T 与时间t 的函数关系为)(t T T =,则该物体的温度随时间的变化 速度为 )(' t T (2)若某地区t 时刻的人口数为)(t N ,则该地区人口变化速度为 )(' t N Ⅲ 疑难题型 (ⅰ)分段函数在分段点处的导数计算 5. 讨论下列函数在0=x 处的连续性与可导性 (1)(7分)|sin |x y =

高考数学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2课时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2课时 导数在研究函数中的应用 第三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30~32页 ) , 1. (选修22P 28例1改编)函数f(x)=x 3 -15x 2 -33x +6的单调减区间为______________. 答案:(-1,11) 解析:f′(x)=3x 2 -30x -33=3(x -11)(x +1),由(x -11)(x +1)<0,得单调减区间为(-1,11).亦可填写闭区间或半开半闭区间. 2. (选修22P 34习题3改编)若函数f(x)=e x -ax 在x =1处取到极值,则a =________. 答案:e 解析:由题意,f ′(1)=0,因为f′(x)=e x -a ,所以a =e. 3. (选修22P 34习题8)函数y =x +sinx ,x ∈[0,2π]的值域为________. 答案:[0,2π] 解析:由y′=1+cosx ≥0,所以函数y =x +sinx 在[0,2π]上是单调增函数,所以值域为[0,2π]. 4. (原创)已知函数f(x)=-12x 2 +blnx 在区间[2,+∞)上是减函数,则b 的取值范 围是________. 答案:(-∞,4] 解析:f′(x)=-x +b x ≤0在[2,+∞)上恒成立,即b≤x 2 在[2,+∞)上恒成立. 5. (选修22P 35例1改编)用长为90cm 、宽为48cm 的长方形铁皮做一个无盖的容器,先在四角分别截去一个小正方形,然后把四边翻折90°角,再焊接而成,则该容器的高为________cm 时,容器的容积最大. 答案:10 解析:设容器的高为xcm ,即小正方形的边长为xcm ,该容器的容积为V ,则V =(90- 2x)(48-2x)x =4(x 3-69x 2+1080x),00;当10

高考数学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3课时函数的单调性

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3课时函数的单调性第三章(对应学生用书(文)、(理)11~12页) 1. (必修1P54测试4)已知函数y=f(x)的图象如图所示,那么该函数的单调减区间是

________. 答案:[-3,-1]和[1,2] 2. (必修1P 44习题2改编)下列函数中,在区间(0,2)上是单调增函数的是________.(填序号) ① y =1-3x ;② y=-1x ;③ y=x 2 +1;④ y=|x +1|. 答案:②③④ 3. (必修1P 44习题4改编)函数y =f(x)是定义在[-2,2]上的单调减函数,且f(a +1)2a , 解得-1≤a<1. 4. (必修1P 44习题3改编)函数y =(x -3)|x|的单调递减区间是________. 答案:???? ??0,32 解析:y =(x -3)|x|=?????-x (x -3),x<0,x (x -3),x ≥0, 画图可知单调递减区间是??????0,32. 5. (必修1P 54测试6改编)已知函数f(x)=mx 2 +x +m +2在(-∞,2)上是增函数,则 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________. 答案:???? ??-14,0 解析:当m =0时,f(x)=x +2,符合;当m≠0时,必须?????m<0,-12m ≥2,解得-1 4≤m<0.综 上,实数m 的取值范围是-1 4 ≤m ≤0.

1. 增函数和减函数 一般地,设函数f(x)的定义域为I: 如果对于定义域I内某个区间D上的任意两个自变量的值x1、x2,当x1f(x2),那么就说函数f(x)在区间D上是单调减函数.(如图(2)所示) 2. 单调性与单调区间 如果一个函数在某个区间M上是单调增函数或是单调减函数,就说这个函数在这个区间M上具有单调性(区间M称为单调区间). 3. 判断函数单调性的方法 (1) 定义法:利用定义严格判断. (2) 利用函数的运算性质. 如若f(x)、g(x)为增函数,则:① f(x)+g(x)为增函数;② 1 f(x) 为减函数(f(x)>0); ③ f(x)为增函数(f(x)≥0);④ f(x)·g(x)为增函数(f(x)>0,g(x)>0);⑤ -f(x)为减函数.

2015届高考数学总复习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课时训练

第二章 函数与导数第1课时 函数及其表示 1. 下列对应f 是从集合A 到集合B 的函数有________个. ① A =N ,B =N *,f :x →y =|x -2|; ② A ={1,2,3},B =R ,f(1)=f(2)=3,f(3)=4; ③ A =[-1,1],B ={0},f :x →y =0. 答案:2 2. 已知函数y =f(x),集合A ={(x ,y)|y =f(x)},B ={(x ,y)|x =a ,y ∈R },其中a 为常数,则集合A ∩B 的元素有________个. 答案:0或1 解析:设函数y =f(x)的定义域为D ,则当a ∈D 时,A ∩B 中恰有1个元素;当a ?D 时,A ∩B 中没有元素. 3. 若f(x +1)=x +1,则f(x)=___________. 答案:x 2-2x +2(x ≥1) 解析:令t =x +1,则x =(t -1)2,所以f(t)=(t -1)2+1. 4. 已知函数φ(x)=f(x)+g(x),其中f(x)是x 的正比例函数,g(x)是x 的反比例函数,且φ????13=16,φ(1)=8,则φ(x)=________. 答案:3x +5 x (x ≠0) 解析:由题可设φ(x)=ax +b x ,代入φ????13=16,φ(1)=8,得a =3,b =5. 5. 已知函数f(x)=3x -1,g(x)=? ????x 2-1,x ≥0,2-x ,x<0.若x ≥1 3,则g(f(x))=________. 答案:9x 2-6x 解析:当x ≥1 3 时,f ()x ≥0,所以g(f(x))=(3x -1)2-1=9x 2-6x. 6. 工厂生产某种产品,次品率p 与日产量x(万件)间的关系为p =? ?? 1 6-x ,0c (c 为常数,且0c 解析:当x>c 时,p =23,所以y =????1-23·x ·3-23·x ·32=0;当0

2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答案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答案 第一节 导数概念 1.填空题. (1) ()'f 0= 0; (2) (2, 4) (3) 1 . (4) =a 2 ,=b -1 . 2.选择题. (1)B ; (2)B ; (3) C ; (4)D ; (5) B ; (6)B 3.解 令)(t v 表示在t 时刻的瞬时速度,由速度与位移的关系知 ()().5)21(lim 2 ) 22(lim 22lim )2()2(22222' =++=-+-+=--==→→→t t t t t s t s s v t t t 4.设()? x 在x a =处连续,()()()f x x a x =-?, 求()'f a ;若)(||)(x a x x g ?-=,()x g 在x a =处可导吗? 解(1)因为()? x 在x a =处连续, 故)()(lim a x a x ??=→,所以 ()()()).()(lim 0 )(lim lim )('a x a x x a x a x a f x f a f a x a x a x ???==---=--=→→→ (2)类似于上面推导知 ()()()),(0 )(lim lim )(' a a x x a x a x a g x g a g a x a x ??=---=--=++ →→+ ()()()).(0)(lim lim )(' a a x x a x a x a g x g a g a x a x ??-=----=--=--→→- 可见当()0=a ?时,()0)(' ==a a g ?;当()0≠a ?时,())(' ' a g a g -+≠, 故这时()x g 在x a =处不可导。 5.求曲线y x =-43在点()12,-处的切线方程和法线方程. 解 根据导数的几何意义知道,所求切线的斜率为 ,4|4|131'1=====x x x y k 从而所求切线方程为 ),1(4)2(-=--x y 即 64-=x y .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本节课由于提前撰写了教学设计,并且经过了精心的修改,通过课堂教学的实施,能够把新课标理念渗透到教学中去,体现了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的作用发挥的比较到位,学生能极思考,思维敏捷,合作学习氛围浓厚,是一堂成功的教学设计课。 2. 注重探究方法和数学思想的渗透 教学过程中教师指导启发学生以已知的熟悉的二次函数为研究的起点,从图像上发现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函数单调性的关系,再从理论上探究验证,这个过程中既让学生获得了关于新知的内容,更可贵的是让学生体会到如何研究一个新问题,即探究方法的体验与感知。同时也渗透了归纳推理的数学思想方法。培养了学生的探索精神,积累了探究经验。 3. 突出学生主体地位,教师做好组织者和引导者 教师在整个教学过程一直保持着组织者与引导者的身份,通过抛出的若干问题,促使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维。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学生在动脑、动口、动手的活动中掌握知识和方法,提炼规律。并体验发现规律的喜悦感,激发热爱数学的积极情绪。 4. 现代信息技术的合理使用 多媒体的使用,第一,在教学上节省了时间,让学生有更多时间去探究。第二,利用几何画板的优势,使原本不能画出的图像都通过几何画板画出,直观的验证了函数的导数的正负与单调性的关系。帮助学生发现规律。使探究落到实处。 二、本节课存在的不足之处是: (1)课件中有些漏掉的部分。 (2)作业部分未展示。 (3)复习导数概念时,由于学生说不清楚,教师没及时中断,导致引入时间有点长。 三、改进思路: (1)加强学习现代信息技术,提高制作多媒体技术的水平。 (2)在设计教学时,在考虑全面一些,是教学过程更符合学生实际水平。 《导数与函数的单调性》教学反思 一、本节课的成功之处: 1.注重教学设计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导数的概念(起始课)”的教学设计、反思与点评 1教学预设 1.1教学标准 (1)通过情境的介绍,让学生知道导数的实际背景,体验学习导数的必要性; (2)通过大量的实例的分析,让学生知道平均变化率的意义,体会平均变化率的思想及内涵,为后续建立瞬时变化率和导数的数学模型提供丰富的背景; (3)通过实例的分析,让学生感受平均变化率广泛存在于日常生活之中,经历运用数学描述刻画现实世界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来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感悟数学的价值; (4)通过问题探索、观察分析、归纳总结等方式,引导学生从变量和函数的角度来描述变化率,进而抽象概括出函数的平均变化率,会求函数的平均变化率. 1.2标准解析 1.21内容解析 本节是导数的起始课,主要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变化率、导数的概念、导数的几何意义.实际上,它们是理解导数思想及其内涵的不同角度.首先,从平均变化率开始,利用平均变

化率探求瞬时变化率,并从数学上给予各种不同变化率在数量上精确描述,即导数;然后,从数转向形,借助函数图象,探求切线斜率和导数的关系,说明导数的几何意义.根据教材的安排,本节内容分4课时完成.第一课时介绍平均变化率问题,在“气球膨胀率”、“高台跳水”两个问题的基础上,归纳出它们的共同特征,用f(x)表示其中的函数关系,定义了一般的平均变化率,并给出符号表示.本节内容通过分析研究气球膨胀率问题、高台跳水问题,总结归纳出一般函数的平均变化率概念,在此基础上,要求学生掌握函数平均变化率解法的一般步骤.平均变化率是个核心概念,它在整个高中数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是研究瞬时变化率及其导数概念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注意特殊到一般、数形结合等数学思想方法的渗透. 教学重点在实际背景下直观地解释函数的变化率、平均变化率. 1.22学情诊断 吹气球是很多人具有的生活经验,运动速度是学生非常熟悉的物理知识,这两个实例的共同点是背景简单.从简单的背景出发,既可以利用学生原有的知识经验,又可以减少因为背景的复杂而可能引起的对数学知识学习的干扰,这是有利的方面.但是如何从具体实例中抽象出共同的数学问题的 本质是本节课教学的关键.而对本节课(导数的概念),学生

高考数学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7课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

第二章函数与导数第7课时指数函数、对数函数及幂函数 (1) 第三章 (对应学生用书(文)、(理)20~21页) , 1. (必修1P63习题2改编)用分数指数幂表示下列各式(a>0,b>0):

(1) 3a 2 =________;(2) a a a =________; (3) ??? ?3a 2·ab 3 =________. 答案:(1) a 23 (2) a 78 (3) a 76b 3 2 2. (必修1P 80习题6改编)计算:(lg5)2 +lg2×lg50=________. 答案:1 解析:原式=(lg5)2 +lg2×(1+lg5)=lg5(lg2+lg5)+lg2=1. 3. (必修1P 80习题12改编)已知lg6=a ,lg12=b ,则用a 、b 表示lg24=________. 答案:2b -a 解析:lg24=lg 144 6 =2lg12-lg6=2b -a. 4. (必修1P 63习题6改编)若a +a -1 =3,则a 3 2-a -3 2 =______. 答案:±4 解析:a 32-a -32=(a 12-a -12)(a +a -1+1).∵ (a 12-a -12)2=a +a -1 -2=1,∴ (a 1 2- a -1 2 )=±1,∴ 原式=(±1)×(3+1)=±4. 5. 已知实数a 、b 满足等式? ????12a =? ?? ??13b ,下列五个关系式: ① 0<b <a ;② a<b <0;③ 0<a <b ;④ b<a <0;⑤ a=b. 其中所有不可能成立的关系式为________.(填序号) 答案:③④ 解析:条件中的等式?2a =3b ?a lg2=b lg3.若a ≠0,则lg 2lg3b a =∈(0,1). (1)当a >0时,有a >b >0,即关系式①成立,而③不可能成立; (2)当a <0时,则b <0,b >a ,即关系式②成立,而④不可能成立; 若a =0,则b =0,故关系式⑤可能成立.

导数部分教学反思

第 1 页 共 1 页 《导数及其应用》教学反思 高考对“导数及其应用”这部分的要求是:了解其背景,掌握其定义和几何意义,熟记求导公式和求导法则,利用导数知识解决函数中的有关问题:如有关曲线的切线问题,高次函数的单调性问题,极值或最值问题,恒成立或存在性问题等等。在高考中相应的试题频频出现,因此我们要十分重视本章的教学,在“导数及其应用”的教学中,我体会到应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一、函数()y f x =在0x 处的导数()'0000()()lim x f x x f x f x x ?→+?-=?中,x ?可正可负,但不能为零。学生不好理解,第一次学习,老师应结合图像或动画给出解释,帮助学生透彻理解。 二、函数()y f x =在0x 处的导数()'0f x 与其在开区间(),a b 内的导函数(简称导数) () 'f x 不同, () 'f x 是一个与 () f x 有关的新函数,可用极限或求导公式求得,而 () '0f x 是一个与0 x 对应的唯一确定的值,而且,当() 'f x 中的x =0x 时,则 () 'f x = () 0'f x ,所 以要求 () '0f x ,可先求 () 'f x 再代人0x 即可。 在变速运动中,若位移函数() s s t =,则瞬时速度 ()'() v t s t = 关于求曲线()y f x =过某点的切线问题,我认为教材的处理不是很好,两个例题都是求曲线过某点 00(,) p x y 的切线,第一个是点 00(,) p x y 在曲线上,直接求此点的斜率 '0() k f x =,再由点斜式得切线方程,这种情况下只有一条切线。第二个是点00(,) p x y 不 在曲线上. 三、在利用导数求函数的单调区间,极值,最值时,一定先考虑函数的定义域。 虽然本章的重点是导数的应用:求函数的切线方程,单调区间、极值、最值。难点是导数概念的产生。教学中我打算使学生体会导数的演变过程,感受导数的思想和内涵,所以我在第一节课没有赶进度,而是慢慢地让学生理解函数的平均变化率,平均速度,为下一节的瞬时速度和函数的瞬时变化率即导数打下基础。我想只要学生理解了思想,掌握了方法,再加快训练的步伐应该不成问题。而且后面的重点并不难。

导数与微分练习题答案

高等数学练习题 第二章 导数与微分 第一节 导数概念 一.填空题 1.若)(0x f '存在,则x x f x x f x ?-?-→?) ()(lim 000 = )(0x f '- 2. 若)(0x f '存在,h h x f h x f h ) ()(lim 000 --+→= )(20x f ' . 000 (3)() lim x f x x f x x ?→+?-?=03()f x '. 3.设20-=')(x f , 则=--→)()2(lim )000 x f x x f x x 4 1 4.已知物体的运动规律为2 t t s +=(米),则物体在2=t 秒时的瞬时速度为5(米/秒) 5.曲线x y cos =上点( 3π,2 1 )处的切线方程为03 123=- -+π y x ,法线方程为 03 22332=-+ -π y x 6.用箭头?或?表示在一点处函数极限存在、连续、可导、可微之间的关系, 可微 ? 可导 <≠ ? | 连续 <≠ ? 极限存在。 二、选择题 1.设0)0(=f ,且)0(f '存在,则x x f x ) (lim 0→= [ B ] (A ))(x f ' ( B) )0(f ' (C) )0(f (D) 2 1 )0(f 2. 设)(x f 在x 处可导,a ,b 为常数,则x x b x f x a x f x ??--?+→?) ()(lim 0 = [ B ] (A ))(x f ' ( B) )()(x f b a '+ (C) )()(x f b a '- (D) 2 b a +)(x f ' 3. 函数在点0x 处连续是在该点0x 处可导的条件 [ B ] (A )充分但不是必要 (B )必要但不是充分 (C )充分必要 (D )即非充分也非必要 4.设曲线22 -+=x x y 在点M 处的切线斜率为3,则点M 的坐标为 [ B ] (A )(0,1) ( B) (1, 0) (C) ( 0,0) (D) (1,1)

导数的概念说课稿

《导数的概念》教学设计 【课题】导数的概念(第十五章第一节) ——滁州三中:王瑞一、教材分析: 导数是微积分的重要部分,是从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需要中产生的;同时,又促进了生产技术和自然科学的发展。它不但在天文、物理、工程技术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在日常生活及经济领域也日渐显示出其重要的功能。 二、学情分析: 1、现有知识储备:(1)物体运动的速度;(2)电流强度;(3)函数的极限等。 2、现有能力特征:具有一定归纳、概括、类比、抽象思维能力。 3、现有情感态度:对导数这一新鲜的概念具有强烈求知欲和渴望探究的积极情感。 三、本节课教学内容: 共三部分。 一是物理学中的两个实例:非匀速直线运动物体的瞬时速度和非恒定电流的电流强度;二是导数的定义;三是根据导数的定义,求已知函数的导数。 用两个引例是为了引出导数的概念,加深对导数概念的理解。 四、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实例的分析,理解变化率的概念,与已有概念建立联系; (2)通过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了解导数概念的实际背景,体会导数的思想及内涵; (3)通过观察和动手实践培养学生的分析、比较和归纳的能力,并感悟到极限思想. 2、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问题的探究,体会逼近、类比、以已知求未知、从特殊到一般的数学思想方法; (2)通过问题的探究,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和探究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导数概念的学习,体验“有限和无限对立统一”的辩证观点,接受用运动变化的辩证唯物主义思想处理数学问题的方法; (2)通过了解导数产生的实际背景及现实意义,认识学习导数的必要性,从而激发学生学习导数的兴趣. 五、教学重点:导数的概念及计算;. 教学难点:导数概念的形成过程及导数概念的内涵理解。 重难点突破措施: 1、创设情境:“二例”开题,丝丝入扣,层层探究,形成概念。 2、数形结合:通过直观、形象展示,突破重、难点。 3、分层提高:利用分层训练和分层作业达到因材施教的效果。 【依据】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学生未来的发展要求。 六、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等(略). 七、教学方法:引导探究法:设疑——点拨——引导——探究。 八、设计理念: 以学生为本,以问题为主线,遵循从特殊到一般,从具体到抽象的原则,让学生亲历知识的形成过程了,经历了“质疑—探究—建模—形成概念”的过程学习,使得教学思路一脉相承、水到渠成。 九、教学构想: 提高学习动 t→0时,平均变化 并由此 熟悉求导的 在应用中巩固提高并

导数的几何意义优秀公开课教案(后附教学反思)

导数的几何意义教案 一、【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使学生掌握函数)(x f 在0x x =处的导数()0/ x f 的几何意义就是函数)(x f 的 图像在 0x x =处的切线的斜率。(数形结合),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切线的斜率 (2)会利用导数的几何意义解释实际生活问题,体会“以直代曲”的数学思想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探索、观察、反思、讨论、总结,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从而达到培养学生的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应用能力和创新能力的目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导数的几何意义能够很好地帮助理解导数的定义,达到数与形的结合;同时又是知识在几何学,物理学方面的迁移应用。培养学生学数学,用数学的意识。 【教学手段】采用幻灯片,实物投影等多媒体手段,增大教学容量与直观性,有效提高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课型】探究课 【教学重点与难点】 重点:导数的几何意义及“数形结合,以直代曲”的思想方法。 难点:发现、理解及应用导数的几何意义 二、【教学过程】 (一) 课题引入,类比探讨: 让学生回忆导数的概念及其本质。(承上启下,自然过渡)。 师:导数的本质是什么?写出它的表达式。(一位学生板书),其他学生在“学案”中写: 导数)(0/x f 的本质是函数)(x f 在0x x =处的瞬时变化率.....,即: ()()x x f x x f x f x ?-?+=→?) (lim 000 0/ (注记:教师不能代替学生的思维活动,学生将大脑中已有的经验、认识转换成数学符号,有利于学生思维能力的有效提高,为学生“发现”,感知导数的几何意 义奠定基础) 师:导数的本质仅是从代数(数)的角度来诠释导数,若从图形(形)的角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