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解读舒位的济世思想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解读舒位的济世思想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解读舒位的济世思想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解读舒位的济世思想

多中心治理理论视角下解读舒位的济世思想

多中心治理理论起源于西方的经济管理领域,之后的研究逐渐蔓延至文化、政治治理等领域。最早提出'‘多中心”这一词语的是出生于匈牙利的社会学家卡尔?博兰尼。对多中心治理理论与人类社会公共管理关系进行实证研究并得出相关理论的是2009年10月被瑞典皇家科学院授予诺贝尔经济学奖的美国政治学学者文森特?奥斯特罗姆和埃莉诺?奥斯特罗姆夫妇。'‘在《多中心》一文中,奥氏提出民主社会的重要特质是决策权能广泛分散,个人有充分的裁量权或自由,政府官员的行为受到有效且常规的约束,民主社会的活力取决于社会治理中存在着实质的多中心因素。与多中心秩序对立的是指挥秩序为一元化的单中心秩序。在指挥秩序中,下级便会扭曲信息,取悦上级,信息丧失和扭曲会导致失控,绩效与期望岀现差距。”笔者在阅读清中叶著名诗人舒位的作品时,发现其对政治的构想已涉及到多中心治理理论知识,故藉此理论解读清中叶著名诗人舒位的济世理想。

舒位(1765-1816 )是清中叶著名诗人,字立人,号铁云,与王昙和孙原湘两人并称“江左三君”,又称“乾隆后三家”,王英志先生在其著作《性灵派研究》中将他列入“性灵派”得力干将。铁云自小勤奋读书,十四岁面见安南使者赋《铜柱》,得“中国才子” 之名。其自小胸怀大志,锐意进取,高唱“东山著屐人,但为苍生起”;(《读史一首奉怀慧翁先生并送出宰青海》卷三)渴望有机会投笔从戎为国家建功

立业,“我时倘投笔,定可勒铭还”;(《昆仑关作》卷一)决心为了实现自己的济世理想,就算要“翻身入虎穴”

(《古剑篇赠人》卷二)也在所不惜。

一多中心共同治理太平盛世的理想

明君、贤臣、勤民是舒位济世理想中的三个主要因素,明君居首。舒位深受儒家学说的影响,故其理想中的君王是既有古代圣贤尧舜的英明,又具备“天心”和“仁爱”,“至尊尧舜君,屡诏振聋耳贵。皇极是训行,天心乃仁爱”(《寄陈笠帆中丞》卷十六)。舒位所说的"天心”指的是上天的意愿,即要求君王遵循上天的意愿,多做有利于社会发展、顺应家国民生的事情,同时要对民众有仁德厚爱之心。他在《新里行》诗中云:“梁人筑新里,梁人不能有。秦人不自哀,乃为新里守。国家之守守在德,不在池深与城厚。新里新,梁国奔。长城长,秦国亡。” 一针见血地指出国家的存亡不在于城墙的深厚、长短以及是否坚固,而在于君王能否以德治国、以德服人。其次,是贤臣。舒位《寄挽沈松庐先生》(卷九)中记录的贤臣代表沈启震是浙江桐乡人,历官山东运河道,嘉庆四年,启震养病禾中却因诏带病治河并且“治水奏河平” 0然而,第二年当朝廷授启震山东河道备兵时,“解节敦移疾,抄方验养生。出山传诏促,治水奏河平。地尚留棠憩,官应比济清。东方千骑在,肠断写铭旌”,这位长于治水的循吏却因为治水病情加剧而与世长辞。然后,是勤劳的民众。舒位认为勤劳的民众是建立和维持封建盛世的又一重要因素,面

对恶劣的地理环境,他经常会想起燕地旱涝灾害、贫乏的水利设施、辛勤劳作的百姓却颗粒无收的痛苦;面对纷纷扬扬的大雪,他常想起那些勤耕细作的农民“令我忽忆南亩之农夫,黄蓑绿笠

纷耕锄。平田漠漠播牟多,崇墉楷楷思黍秫。叱牛穷巷劳牧竖,养蚕阖屋愁小姑”《雪珠》(卷二)。在舒位建构的政治理想中,只要有开明圣听的君王、贤良勤政的臣子以及辛勤耕作的民众通力合作就能共建太平盛世。

从多中心治理理论的角度来看,要建立一个和谐的太平盛世,就需要三个主体因素的共同努力:即皇帝要根据民众的切身

利益制定合理的政策制度,这些制度能确保皇帝、官员与下层民众形成长期稳定的和谐关系。为了维持这种上下、官民的和谐关系,皇帝还需根据不同时期不同地区,调整赋税、兴修水利、赈灾救灾、抵御侵略等利民政策;贤臣则需上能领会圣旨,下能体察民情并积极引导民众进行农业生产;身居底层的民众需勤劳勇

敢、精耕细作,还要注意环境的保护……当作为封建社会主体的帝皇、臣子、民众三个中心因素围绕着和谐的政治理想而付出的努力都得到了相应的回报,长治久安的太平盛世将能够长久维持。从这个角度上来看,舒位建构的明君、贤臣、勤民三者只要通力合作就能共建封建太平盛世。然而事实并不如此!

二残酷黑暗的现实

首先君不仁。在中国,封建社会实行的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的地主阶级专政政权。这种专制政权的基本特征是"把国家一切政治权利,诸如行政权、军权、司法权、立法权、财政权、监察权、选拔用人权等,高度集中到中央政府,最后集中到封建国家的最高统治者和代表一一皇帝的手里,形成最高的、唯一的、绝对的政治权力即皇权。皇帝任命各级官僚机构的人员,令他们秉承皇帝的旨意办理政事、统治人民。”居于这种政权金字塔最上方的统治者一方面要压迫、剥削、镇压人民,另一方面要组织管理社会公共事务。在这个管理机构中,强权是其最基本的治理方式,地方政府和官员对皇帝负责,皇帝可随时任命罢免官员、处置百姓。由于皇帝权力的高度集中,其个人政治品质的优劣往往就决定封建中央集权制度行使的优劣。清朝是中国封建社会中央集权制发展到顶峰的时期,此时清政府入主中原,为了钳制汉人,震慑汉族知识分子,史称“康乾盛世”两朝的天子大兴文字狱,仅乾隆一朝,就有130左右起。统治者动辄诛杀文学作品的作者,重者株连九族。清政府的高压政策使得民不聊生,阶级对立日呈尖锐,各地农民纷纷举起起义大旗:乾隆三十九年山东王伦领导当地的农民起义;乾隆四十六年哲合忍耶回民起义;乾隆五十一年林爽文领导台湾农民起义;乾嘉年间川陕楚白莲教掀起了大规模的起义;嘉庆二年贵州苗民起义

自身的遭遇和残酷的现实使得诗人深深的失望与愤慨,这种失望、感慨和济世之心糅合在一起,成为一种忧患意识,这种忧患意识包括政治忧患和自然忧患,它使得舒位处于一种出世与入世的矛盾之中。而由于时局的限制,他的政治忧患意识更多的表现为一种“忧叹”,而这种

'‘忧叹”则又进一步反映了他契而不舍的入世精神。此时的舒位载运心灵

搏动、直面世道人生的血性文字较少,

“忧生之嗟”的文字亦不敢直面当朝统治者,只能借写古事发今

愤,如“仕宦朝中如酒醉,英雄末路以诗传”(《向读文选诗爱此数家不知其人可乎因论其世凡作者十人诗九首》卷八),严迪昌在其

《清诗史》中评价舒位以"论古人之世,实即讽自身所处之现实。这

是一种天理不公的格局,昏嗾之徒踞于中朝,'英雄末路'只能'以诗传'!”古代臣子为君王鞠躬尽瘁,而君王一

旦事成疯狂杀害贤臣。对此,伤时忧国却身居下层的诗人舒位只能借凭吊古人而痛苦地发出悲叹"君不见夜斩大蛇作天子,晨听牝鸡杀猛士。天子万岁猛士死,大风萧萧吹不止”(《歌风台》卷十三)。

其次臣不贤。正如史上流行的话语“一年清知府,十万雪花银”"千里为官只为钱” 一样,那些拥有特权的官吏为了保住自己的政治、经济特权对上惟命是从,对下巧取豪夺。如舒位在《象生花》

(卷三)中所描绘的:皇族中的皇妃、公主、达官贵人的妻妾均把

“象生花”镶嵌于帽子上作为身份的标志,地方官员为

了取悦皇族,强行在民间征收“象生花”赋税,“一枝花当十户赋,

几朵云收数乡税”,凝聚着民众辛勤血汗的税收变成了开在贵妇人头

上的花朵,而花开瞬间即“滑落委泥沙”;在《捉虎行》

(卷一)他又写道“鬼门关前”,“猛虎捉人如捉鬼”,官吏们却熟视无睹、无动于衷,深受虎害的人们将老虎打死后却战战兢兢,担心“县官来收虎皮税。官来收税尚犹可,吏食尔虎如食菜,尔有虎皮何处

卖?”

三民不勤

清朝皇族、官员、地主利用自身的特权疯狂兼并土地,他们占有土地却不直接经营,而是分散给农民租种收取地租,苛捐杂税均由租种的农民负担,耕种土地农民实际所得根本无法满足个体家庭生活所需,故而失去劳动的积极性,“有田不耕,有机不织,坐俟三冬之雪,仲春之雨”。(《附丹阳道中寄孟楷》卷十七)其直接后果就是土地无人耕种,农业歉收,给圭寸建国家带来深刻的政治和经济危机。

正所谓"位卑未敢忘国忧”!这位饱读诗书、九次科考却终无法跻身仕途的诗人,在目睹帝皇的荒淫残暴、众多官吏的贪婪与凶残的现实后,济世理想不灭,忧国忧民之心依旧。他终生幕游,踏遍大半个中国,每到一处,都极为关注当地的地理形势、水利设施、体察当地的民风民情,提醒和告诫自己所追随的官员们和那些已跻身仕途的朋友们要勤于政事、关心民生疾苦;少居

燕云时,他详细考察了燕云的地理水文情况,查阅了诸多古今文献并深入分析和研究,积累了大量有关治河、兴修农田水利的经验并无私的将之献给有幸跻身士林的晚生后辈“夫古之王者在西北,黍稷桑麻,未尝不备,则以其得水利也。今虽井田既废,屯田可行,屯田兴而水利出焉。仆又知燕云十六州之地,又无处不可屯田也”;

(《附丹阳道中寄孟楷书》卷十七)嘉庆二年正

月,贵州苗民在韦朝元、王囊仙的带领下起义,

嘉庆帝命令河间太守

王朝梧和云贵总督威勤侯勒保率师镇压,时舒位为王朝梧幕僚,随同前往,他力劝太守和威勤侯要善待被俘的起义者,要“以美言甘降者”。太守威勤侯听其言而“降者遂不叛”,爱民之心见之于言行;他对起义农民深表同情,矛头直指当朝统治者“谁驱民做贼?乃以吏为师”,(《纪事诗六首》卷十六)"形成若

豺虎,奸更甚狼狈……莠民故丧心,残吏尤汗背”(《寄陈笠帆中丞》卷十六);起义平息之后,舒位却发现贵州西部民众有种植吸食罂粟的陋习,他对此痛心疾首,感叹道“青霞一口吐深夜,那知屋底炊烟孤。切勿呼龙种瑶草,转缘南亩勤春锄”,(《兰州烟水篇》卷三)同时奔走于官府与民间,劝诫人们放弃种烟、吸烟的陋习,改种农作物,爱民之切,感人肺腑!

舒位的济世理想是如此的美好!然而,这种美好的济世理想只有在今天的民主社会里,在“多中心”中各因素享有一定的决策权、裁量权和人身自由,在政府制定出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法律和制度约束官员、民众的行为,而民众和官员亦可以对政府做出的决策提出异议,各因素通过协商来共同解决所有问题的社会里才可以实现。在以帝皇、臣子、民众等多个中心形成的治理结构中,如果他们之间是多元、平等、合作与共同协调的,亦即皇帝不能凌驾于臣民之上、官不欺民、民拥君臣,这个金字塔才能稳固。从以上分析来看,居于金字塔顶端的封建皇帝,非但没有致力于构建权力平等、秩序公正的制度来实施各种政

策并协调社会矛盾,而是为了维护自己的专制大肆挥舞屠刀滥杀无辜以震慑士人

和平民;居于中上层地位的官吏,除极个别的循吏之外,绝大多数的均为虎作侏,借助手中的权力欺压百姓、掠夺民众的财富和土地等资源;辛勤耕种的农民,承受着来自官僚的镇压、自然的侵扰,衣不蔽体,食不果腹,流离失所,最终不得不掀起了一次又一次反抗封建统治的起义……所有这些不仅动摇了清朝政府的专制统治,也粉碎了忧国忧民的诗人舒位美好的济世理想!他只能慨叹''白云如衣,不能御寒。明月如饼,无以加餐。王道易易,何如行路难?”(《行路难二首》卷十三)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元治理得基本内涵包括:一就是治理主体得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就是指第三部门与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二就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得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得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得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得多元化手段转变;三就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得“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得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得互动与合作得关系。 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得思维模式,指出有效得管理得应该就是多元主体间得合作与互动得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得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与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得力量。它主张除市场与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得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得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与共识得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得同时,就政府得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得身份,政府得职责不仅仅局限于最高绝对权威得行使,而就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得多元主体

间得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得大方向得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得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得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得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与社会得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得关系,实现责任、资源与权力得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得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得主体不仅就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与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与公众等。至此,所谓得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就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与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得公共问题而形成得治理结构得总与。(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标准得自由裁量权过大。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符合“经济人”得假设。因此,在这一模式下,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为达到经济利益目得,无视法律严肃性,以罚代管、以权谋私、交钱放行等不规范行为更就是时有发生、(3)对企业、公众与第三部门等主体力量重视不够 现行治理模式,政府主体地位贯穿超限治理始终,除了承担着决策者与执行者角色,外,也就是治理成果得评价者与监督者。政府得这种绝对

国家治理_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_王浦劬

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 基本含义及其相互关系辨析 王浦劬 内容摘要: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是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和总部署的关键性范畴。基于中国国情、政情、社情,准确理解和把握这些基本范畴的内在含义,辨析其间相互关系,是贯彻落实全面深化改革设计,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认识基础。为此,本文基于中国共产党治国理政理论和中国的国情,分析解释了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的基本含义,在此基础上,分析阐发了其间的包容性关系、交集性关系和区别性联系。 关键词: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基本含义;相互联系 一、问题的提出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决定》指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①。为此,国家治理体系及治理能力现代化建设,将成为我国全面深化和推进改革历史进程的定向南针。 在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决定》中,“治理”是关键性概念,从国家治理、政府治理、社会治理,到事业单位法人治理、公司法人治理、学校内部治理、社区治理,“治理”概念在《决定》中被明确直接提及24次之多。不过,从总体上来看,这些不同层次上的“治理”概念,主要涉及治理活动的三个基本概念,即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与此同时,国家治理现代化被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而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则成为《决定》所确定和阐发的重要改革内容。因此,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及其相互关系,实是正确把握全面深化改革战略和内容的关键环节。 然而,国家治理、政府治理和社会治理作为21世纪初在我国学术界兴起的学术概念,其学术定义和内涵认识呈现多样性,迄今尚未形成普遍认同和共识。在全面深入推进国家治理现代化的深刻历史进程中,基本认知的歧意却可能成为改革共识的思想困结,从而使得全面深化改革实践面临路径选择和实施方案 作者简介:王浦劬,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所长,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和吉林大学“国家治理协同创新中心”联合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政治学理论与方法、当代中国政治与治理。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浅谈社会治理现代化应该具备的六个内涵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是“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鲜明地提出了“创新社会治理体制”,并明确阐述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笔者认为,治理能力现代化应当至少具备六个特有内涵。 一、全面突出以人为本的导向 从人类社会发展的进程看,社会力量长期处于不对等阶段,普通个体意识受到压制,无法正常表达自己呼声,权利得不到维护。随着社会文明发展,物质条件逐步丰富,个体意识的强烈觉醒,社会需求按照马斯洛需要层次论进化,要求平等、公正权利的呼声越来越强烈。进入现代社会,尤其是网络信息和资讯技术的发展,信息曝光度的增加,个人有更多的渠道表达声音和主张权利,对政府治理形成了倒逼压力,而信息普及和获取门槛降低,以及我国网络舆情监测系统逐步完善,也使现代化治理具备了可能性。治理现代化要求政府关注点日益转向各个具体阶层甚至个人,人民合理表达诉求的权利得到保障,不再需要采用抱团结社来增强自己的声音,更不需要用暴力和极端形式引发社会关注以寻求解决的方法。每个群体的合法权益和诉求都可以理性表达,都能得到平等有效回应,并且在一定条件下有可能上升为国家政

策或者法律。这是政府治理回归人本位、以人为本的象征,更是政府职能由管理向服务转变的一个重要里程碑,它表明政府的社会治理能力有了极大的进步。判断治理是否达到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准就是看是否一切为了人民,一切政策和管理的出发点都是看是否有利于人民,是否代表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 二、全面加强精细化管理能力 衡量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标志之一就是看能否实现精细化管理。就是要更加突出细节,综合统筹、协调管理和兼顾各方利益,避免一刀切的僵化管理模式或者出现太左、太右现象。尤其是在中国这样一个幅员辽阔,发展不平衡的国家。体现在国家施政战略上,就是从全局和长远出发,在致力于抓好经济建设的同时,还能够统筹推进政治、生态、社会和文化,实现“五位一体”布局建设;表现在具体区域治理上,既能够合理统筹分配中央和地方关系和资源,又能因地制宜、实行一区一策;在针对具体群体和阶层的管理上,既能够根据不同的群体,制定不同的管理政策,考虑大多数的同时,又能兼顾少数群体,始终在法律和政策条款上为少数群体留有一席之地。精细化管理核心是点中要害、对症下药,使各项政策和措施更加有针对性和实用性,本质是以务实的态度解决问题,要点是实施有效精确管理,花更少的资源和精力办成更多的事。精细化管理,要要实现资源分配更加均匀和公平,也意味着要集中精力、收缩阵线,实现该管的要管,不该管的要及时让渡。能否实现全面精细化管理是对现代政府的一次重

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和谐社会建设和社会治理 和谐社会建设已经作为一种政治话语和政治实践成为当前中国社会改革的关键问题。其实,和谐社会建设最核心的要务是打破原有的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社会治理模式,建立起以政府管理为主导,社会各部门、各群体参与,民众自我约束和管理的一种多元化社会治理结构。在这样的治理结构中,实现国家权力和社会团体、个人权利的和谐共生,从而促进社会整体及其各部分之间的可协调发展。 1迈向一种新社会公共性 中国社会原有的社会治理模式是一种政府管理社会的一元化模式,这个模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中国社会传统上是一个以自我为中心而形成的“伦理本位”的社会结构,人与人之间形成的是“差序格局”的交往纽带。在这样的社会结构中,人们主要关心的是血亲关系网络,而对于血亲之外的社会公共领域内的事情缺少足够的参与。但是,一个社会的构建最需要的恰恰是这种超越了简单血亲关系的交往格局,政府便承担起了维系社会生活公共领域的职责,即政府是社会公共性的最重要的承担者。 在这种情况下,政府成为了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公共领域的唯一承担者。一方面,政府财政面临巨大的压力,使得养老、医疗、教育等领域的改革面临经费不足,管理缺位等诸多难题;另一方面,政府在这些领域获得了过多的控制权,不利于相关社会组织群体充分发挥能动性,参与更为广泛的社会实践,降低了管理的效率和针对性,甚至造成了一种政府管理越位的情况。种种情况汇集到一起,就构成了现实中不和谐的情况。 因此,和谐社会建设必须打破原有的社会一元治理模式,打破政府作为社会公共性唯一承担者的地位,广泛吸收社会群体参与社会公共性建设,充分发挥各群体的积极潜能,使得社会公共性的主体朝着多元化的方向发展。在具体事务中,政府要主动的、有选择地逐步退出一些领域,引导相关的社会群体积极地进行自我治理。 具体而言,新公共性有以下基本的内涵:1、公共性是一种描述现代政府活动基本性质的重要分析工具。政府作为人民权力的授予者和委托权力的执行者,应按照社会的共同利益和人民的意志,从保证公民利益的基本点出发,制定与执行公共政策。2、公共性是一种现代行政公共精神。它包括民主的精神、法的精神、公正的精神、公共服务的精神四个方面。3、公共性是一种现代价值理念。它强调了政务公开和公民参与,强调公共部门运作要体现人民主权和政府行为合法性,克服追求私人利益和部门利益,强调政府行为的制度公正性。4、公共性是一种公平与正义的社会理想。它要求政府尽量响应公众要求,负有社会责任感,让公民有平等的参与权与机会,体现社会公平与正义。5、公共性代表着一种社会理性与法制。把公共性作为一种理性和道德,强调公共舆论的监督和批判作用。 可见,新公共性建设的核心要求是政府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建立一种新的“政府—社会”关系格局。政府不能直接掌控社会群体和个人的利益和命运,要进行合理放权。在财政权、人事权、决策权等方面给予社会更高的主体地位,政府更多的是承担起服务保障的职责,将目标集中在公共服务和社会基本建设等方面,破除原有的政治统治模式,全力打造新型的公共服务型政府模式。 2强而小的政府模式 中国改革开放取得巨大成功有一个重要的基本经验:一个强有力的政府对于提高改革效率、抵御改革带来的风险、维护社会公平具有重要的意义。东欧国家在转轨过程中曾经出现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社会治理创新

国家公务员申论范文:社会治理创新 【申论范文】 从社会治理的相关理论和内涵可以看出,与社会管理的最大不同之处是社会治理强调的是政府和其他的社会组织共同管理社会事务。因此,对于社会治理创新的考察,很有可能会从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这一角度切入。以文章为例,预测如下: 随着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社会组织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请结合对全篇材料的理解,围绕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中的作用这一话题,自拟题目,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要求:中心明确,语言流畅,逻辑清楚,800-1000字。 【基本内涵】 社会治理,就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诸行为者,通过平等的合作型伙伴关系,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规范和管理,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参考范文】 把权利放出笼子 ——发挥社会组织作用推动社会治理创新 当前,我国社会正处于转型的关键时期,各项改革正如火如荼地进行着。对社会治理的改变和创新正是顺应了社会变革,适应了人民群众的新期待。把权利放出笼子——要求在社会治理中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赋予其应有的权利。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仅一字之差,却更突出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社会组织是为了实现特定的目标而有意识地组合起来的社会群体,既不同于政府,又承担了以往政府承担的许多职能。李克强曾说:“强调用社会的力量办好社会的事情,是推动社会体制改革、加强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可见,社会组织在改革中的重要作用,因此,要充分发挥社会组织在社会治理创新中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不断进步。

发挥服务社会的作用。社会治理的核心目的是为广大群众服务,社会治理水平的高低,关乎民生、发展和稳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它的第一个职能就是服务社会。任何一个社会组织要生存和发展,都必须要给特定的社会群体或者在特定的社会领域提供一定的服务。比如工会服务工人群体,为工人群体表达诉求;环境保护组织,为环保事业提供服务等等。因此,在社会治理过程中,应该充分发挥社会组织的服务作用,为各个阶层,各个领域提供不同的服务,起到协助政府提供服务的作用,真正的促进社会治理的创新中公教育。 发挥表达诉求的作用。在社会治理中总会遇到各种利益诉求,也总会不可避免的遇到不满的诉求,仅仅依靠政府的力量去处理这些利益诉求,一方面可能会力不从心,另一方面可能会出现对政府的不满意情绪,损害政府形象。在处理广大群众的诉求时发挥社会组织的作用,可以通过所在的社会组织来向政府反映情况,由社会组织与政府通过谈判、协商的方式来维护成员权益,表达成员的诉求,这样既可以增加表达诉求的渠道,也可以有效地维护群众的利益。 发挥有效监督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离不开社会组织和广大人民群众的监督和督促。在社会治理中社会组织可以监督企业是不是按照要求生产合格的产品,防止出现一些生产假冒伪劣产品的企业,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同时,社会组织还可以监督政府,监督官员,督促官员和政府公平地制定政策,更好地履行政府的职能,更好的为人民群众服务。 社会组织有着与政府和企业不同的基层性、多元性、利他性和公共性等性质特征,sxoffcn 能够在社会治理中发挥独特的作用。政府要在社会治理中着重关注社会组织的作用,给予其相应的权利,让社会组织真正地发挥服务、表达诉求以及监督的作用,推进社会治理的创新,促进社会和谐。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是指第三部门和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二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的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的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的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的多元化手段转变;三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的“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的互动与合作的关系。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的思维模式,指出有效的管理的应该是多元主体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和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的力量。它主张除市场和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的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就政府的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的身份,政府的职责不仅仅局限

于最高绝对权威的行使,而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的多元主体间的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的大方向的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的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的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的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和社会的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责任、资源和权力的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的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的主体不仅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和公众等。至此,所谓的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的公共问 题而形成的治理结构的总和。(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规定处罚标准的自由裁量权过大。从公共管理学角度分析,在市场经济下,政府符合“经济人”的假设。因此,在这一模式下,执法人员滥用行政处罚自由裁量权,权力寻租现象严重,为达到经济利益目的,无视法律严肃性,以罚代管、以权谋私、交钱放行等不规范行为更是时有发生。 (3)对企业、公众和第三部门等主体力量重视不够

社会治理相关概念

社会治理相关概念 一、社会治理 社会治理的定义较为广泛,大体上可以分为三种。第一种是从字面意思来理解,社会治理就是对于整个社会的管理。社会是人的社会关系的总和,过程管理是协调活动的其他功能,如通过实施计划、组织、领导、协调、控制,以与其他既定目标的实现成为可能。整个社会而言的管理,不仅包括政治、经济、教育等方面的内容,更是一种与自然社会相对应的广义的社会。这一种阐释往往会忽略社会治理的主体、目的、方式等具体内容。 第二种定义是与建设社会共同理解社会。这类定义指出了社会治理的主体是政府,并且对社会治理的过程进行了具体分析,社会治理的具体内容显得更为清晰。这是从过程进行探索的,结果并不一定可以说明过程,这个过程是十分重要的。 第三种是社会治理是指人们根据共同的价值观解决社会问题和提供社会服务。这种定义将民众加入了社会治理的主体之中,社会治理的目的就是为了维护社会的稳定,构建和谐社会,让民众在政府的引导下自己有能力去解决矛盾,处理矛盾,从而减少政府负担。 从社会治理的定义可以看出社会治理的功能就是为了建立社会秩序与建立现代公共规则。封建主义时期,民众更多的是依靠政府来解决问题,但是在封建主义时的政府是难以维持民间的公平正义的,古时的“清官难断家务事”正也有这种意思。民众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道德约束规则,在法律以外的地方由道德来进行约束,孔子的儒家思想影响了中国上千年,这也是我国最早的民族精神写照。但是在如今,社会发展的速度是十分迅速的,古时建立起的道德约束机制不一定适用于现在的人们,尤其是我国的国情,并不能对一些规则照搬照抄。从老人摔倒是否该扶引起的热点问题如今还是一个难点,这更加依赖民众的自治能力,在政府有意的引导下民众自发的去维持社会的公平正义,社会的和谐稳定。 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是在党委、政府统一领导下,在充分发挥政法部门特别是公安机关骨干作用的同时,组织和依靠各部门、各单位和人民群众的力量,综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内涵之变

从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内涵之变 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要改进社会治理方式,激发社会组织活力,创新有效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体制,健全公共安全体系。这昭示着中国的治理模式正在发生深刻变化。 社会治理意味着在一个日益复杂的世界如何决策?如 何引导社会沿着正确的方向前进,避免曲折,避免危机?这,需要新的治理模式。治理是关于政府与其他社会组织的互动以及他们如何连接居民的活动。治理是指一系列的价值、政策和制度,通过这些,一个社会可以来管理它的经济、政治和社会进程。它是一个国家开发经济和社会资源过程中实施管理的方式。它同时也是制定和实施决策的过程。治理还被界定为限制和激励个人和组织的规则、制度和实践的框架。所以,治理不仅仅局限于政府,也包括多元角色的互动。 治理理念的高度升华 就世界范围而言,治理一词出现于20世纪90年代,现已广泛应用于各个领域,不仅包括组织治理,也拓展到问题治理,不仅拓展到地方和国内问题的治理,还拓展到全球问

题治理。治理是一门驾驭和引导社会和组织的艺术。治理是决定权利如何应用,决策如何做出,居民或利益相关者如何参与的结构之间、过程之间以及传统之间的互动。治理不仅决定走向哪里,而且也决定谁应当参与决策和以什么样的资格参与。对于加拿大的经验研究表明,公共对话与政府的信任度之间有明显关系,公共参与可以提高政府的信任度。对于意大利的研究发现,公共对话能够提高经济运作。 社会治理是指一种导致公共理想的社会和经济效果的治理模式。人们逐渐认识到制度结构或关系不只是政府内部的制度结构和关系,还包括社会部门的结构和关系,对决策产出发生重要影响,人们越来越认识到政府对于公共事务的影响只是众多因素中的一个因素,事情越复杂,政府的局限性越明显。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人们开始相信,公共关心的重要问题,包括环境问题、信息和通讯技术发展问题非常复杂以至于不能由政府单独决定。关于这样的例子可以列举很多,恐怖主义的威胁、核武器扩散、大规模杀伤性武器扩散、局部战争已经不是一个主权国家可以控制的,必须在全球范围内展开合作。能源合理开发利用、生态保护必须南北世界共同协商,未来可能发生的情况是发展中国家的赶超模式与发达国家的高消费模式产生严重冲突,要么发生战争,要么人类在过度利用资源和生态恶化中走向终结。一个持续发展的人类亟须一个全球的社会治理机制――发达国家与

社会治理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治理包括哪些内容 社会治理的概念: 社会治理是指社会治理是政府、社会组织、企事业单位、社区以及个人等多种主体通过平等的合作、对话、协商、沟通等方式,依法对社会事务、社会组织和社会生活进行引导和规范,最终实现公共利益最大化的过程。 社会治理的内涵: 从运行意义上,“社会治理”实际是指“治理社会”。或者换言之,所谓“社会治理”,就是特定的治理主体对于社会实施的管理。由“社会管理”到“社会治理”不仅仅是概念上的变化,而且蕴含着理念、方法、手段和制度等多个层面的深刻变革。 “社会治理”与“社会管理”的区别集中在三个方面: 1、覆盖的范围不同,“社会管理”在实践中往往被理解为无所不包,涵盖的领域过于宽泛,在实践中不容易把握、很难界定;“社会治理”则聚焦于激发社会组织活力、预防和化解社会矛盾、健全公共安全体系等。 2、“社会治理”相比于“社会管理”,更突出地强调“鼓励和支持各方面的参与”,强调更好地发挥社会力量的作用,而不是政府的管控。 3、“社会治理”更加强调制度建设,特别要用法治思维和法治

方式化解社会矛盾,社会治理体系可以说是国家治理体系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要研究政府、市场、社会三者之间可能出现的冲突与合作方式。 社会治理的内容: 创新社会治理,必须着眼于维护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最大限度增加和谐因素,增强社会发展活力,提高社会治理水平,全面推进平安中国建设,维护国家安全,确保人民安居乐业、社会安定有序。(1)改进社会治理方式。坚持系统治理,加强党委领导,发挥政府主导作用,鼓励和支持社会各方面参与,实现政府治理和社会自我调节、居民自治良性互动。坚持依法治理,加强法治保障,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社会矛盾。 坚持综合治理,强化道德约束,规范社会行为,调节利益关系,协调社会关系,解决社会问题。坚持源头治理,标本兼治、重在治本,以网格化管理、社会化服务为方向,健全基层综合服务管理平台,及时反映和协调人民群众各方面各层次利益诉求。 (2)激发社会组织活力。正确处理政府和社会关系,加快实施政社分开,推进社会组织明确权责、依法自治、发挥作用。适合由社会组织提供的公共服务和解决的事项,交由社会组织承担。支持和发展志愿服务组织。 限期实现行业协会商会与行政机关真正脱钩,重点培育和优先发展行业协会商会类、科技类、公益慈善类、城乡社区服务类社会组织,

思路决定出路 四种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思路决定出路四种思维推进社会治理 思维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推进现代社会治理,是实现全面深化改革总目标的一道必答题。正确解答现代社会治理考题,需要树立科学的解题思维。 一要树立民主思维。马克思主义政党夺取政权和执政的根本目的,就是要实现广大人民当家做主。马克思主义的民主思维,决定了我国现代社会治理的本质是国家政权运行的民主化。社会是基于人的活动而构成的关系总和,协调好社会关系的主体也只能是人本身。在阶级社会,因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是一对不可调和的矛盾关系,只能将统治阶级的共同意志交由统治阶级的工具即国家代为履行,并运用国家机器实施强权统治,以维护统治阶级的利益和社会秩序。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直接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进入社会主义社会。在阶级意识深重的历史条件下夺取政权并开始执政的中国共产党,其执政方式基本沿着统治——管制——管理的权统思维摸索前行,体现在社会秩序维护上主要依靠国家行政权力或行政手段。随着我国经济文明、政治文明、社会文明和文化文明的持续发展,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有了更为清晰地认识,党的执政方式也跟着不断地创新发展,特别是以人为本、执政为民政治理念的确立和实践,将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由理论变成了现实,极大地激发和保障了广大人民参与国家政治实践的热情。党的十八大报告要求加快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化、规范化、程序化,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坚持用制度管权管事管人,让人民监督权力,让权力在阳光下运行。这些庄严宣示,既是我国政治民主的制度化,也是党的民主思维在政治和社会领域的广泛实践,有力推动了我国由权统社会向民主社会转型,社会治社已成为当代中国的历史潮流和显著特征。回应历史呼声,做实人民关切,应遵循现代社会治理的内在规律,切实克服阶级社会权统思维的惯性,树立社会主义社会民主思维的权威,让广大人民群众真正回归到保障国家政权和社会秩序协调发展的主人翁位置上来,释放人民群众是历史创造者的无穷力量,用人民社会人民管,管好社会为人民的民主实践,来凸显社会主义社会人民做主的特质,展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的优越性。

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及战略意义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b012002843.html, 国家治理与社会治理现代化的理论创新及战略意义 作者:王曼 来源:《奋斗》2017年第03期 从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正式提出“加强社会建设和管理,推进社会管理体制创新”到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提出“推进社会治理精细化,构建全民共建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十几年来,我们党对国家建设、社会建设的思路和规律的认识逐渐由自发走向自觉、从被动走向主动、从局部推进走向全面系统建设,对国家管理和社会管理的战略布局日趋科学、理性。国家治理现代化和创新社会治理的思想和战略,从实践层面看,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重大战略调整;从理论层面看,是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新贡献,是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践行,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和道路的丰富、发展和开拓。 一、国家治理现代化理论要义符合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观的精神实质 我国所处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恰如马克思对巴黎公社运动中新政权建设思想的阐述:是在消灭了资本主义的阶级国家而走向阶级和国家都将逐渐消亡的、通往共产主义的过渡征途之中。按照马克思的构想,在这一阶段,要逐步实现“社会把国家政权重新收回”。而如何把国家的政权收回社会,则是要把“旧政权的纯属压迫性质的机关予以铲除,而旧政权的合理职能则从僭越或凌驾于社会之上的当局那里夺取过来,归还给社会的负责任的勤务员”。也就是说,首先要消除国家的阶级压迫性,逐步消除国家的政治统治属性,然后把之前由国家所掌管行使的、任何社会正常运转都必需的公共管理职能逐步地转交或归还给社会。 社会主义新中國已经消除了国家的阶级压迫性质,而现在需要做的就是逐渐地把“旧政权的合理职能”逐步地“归还给社会”。这种“归还”的过程,其实质就是政府要与社会分享管理或 治理国家及社会的权力。政府要逐步地让渡权力给社会,让社会各方更多地参与到国家的治理中来,实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的治理,让社会拥有越来越多的自治能力和权力。当然,首先,政府让渡权力和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治理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其次,必须阐明的是,当前我国所倡导的国家治理和社会治理中的治理主体的多元化,是以党的执政地位和政府的主导作用为前提基础的,决不等同于“多元政治”。 由此可以预见,未来随着参与国家治理的社会主体不断增多及其能力的不断提高,社会自治能力将不断增强,国家的政治职能也将日益被社会所取代。 循此可以理解,对于治理理念,马克思主义有着丰富的理论资源。“治理”理论的要义与经典马克思主义国家发展观的精神实质是一致的,也可以说二者一脉相通。从另一角度说,治理理念开启了一个从治理角度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新视角,对于马克思主义的与时俱进与发展创新必将产生深刻而持久的影响。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讲解学习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 包括

多元治理的基本内涵包括:一是治理主体的多元性。主张除政府外,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等可以参与公共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其中市场主体主要包含企业、社会主体则是指第三部门和公众。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进行合法运作,积极参与公共事务管理,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二是治理手段多样化。治理在依靠政府权威的同时,也可以依赖于市场化的手段,考虑新技术及工具的应运,治理手段应由以强制性为主向以平等对话、合作为主的多元化手段转变;三是治理目标多元化,即一改传统的“善政”治理目标,转变为“善治”治理,具体来说,治理目标应由单纯追求效率向公共利益最大化的实现转变,以最终达成国家与公民社会间的互动与合作的关系。 显然,多元治理理论主站打破了国家与公民社会、公共部门与私人部门等传统两分法的思维模式,指出有效的管理的应该是多元主体间的合作与互动的过程,以此试图建立起全新的公共事务管理新范式。具有如下特征。 (1)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格局,重视和关切来自私人或民间的力量。它主张除市场和政府外,还有来自社会的力量,如志愿性团体、非政府组织、社区等组织,它们亦可以参与维持秩序、政治、经济与社会事务的管理与调节。同时强调这些主体应在“法制及制度框架内合法运作,参与决策和共识的建构,积极参与共同管理”。

(2)关注治理主体多元化的同时,就政府的地位给予了重新定位。主张政府在管理网络中承担“长者”的身份,政府的职责不仅仅局限于最高绝对权威的行使,而是肩负着建立指导参与共同管理的多元主体间的共同准则、确立稳定行为主体的大方向的重 (3)主张以多元主体为核心,各种治理主体在协作的基础上相互拾遗补缺,通过多样化互动模式,形成政府主导下网络式的治理格局。同时,在多元治理的网络格局中,政府与来自市场和社会的主体间形成既独立运作而又相互依存的关系,实现责任、资源和权力的共同分享,形成合作伙伴式的主体关系。 在多元治理理论启示下,超限运输治理的主体不仅是政府,而应引入市场主体和社会主体,这就包括私人部门(公路运输企业)、第三部门和公众等。至此,所谓的超限运输多元治理模式是指政府、企业、第三部门和公共等多元主体为治理超限运输这一危害社会的公共问题而形成的治理结构的总和。(本文以下简称多元治理模式)。 历程回顾 (1)治理主体自由裁量权大 现行治理模式下,治理主体权力高度集中,呈自上而下单向运行。在具体运作上,政府集决策者与执行者于一体,就相关法律、法规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