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

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如对此

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

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

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在基质无土栽培中,生育期长的作物在后期或生长在重复利用的未经处理的旧基质中,会出现营养失调。

1.4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引起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表现为某一离子地存在,会抑制另一离子地吸收。如磷过多会引起缺铁、缺镁症;钾离子过多会影响对镁、钙、锰的吸收;铵、钾、镁离子过多,会抑制对钙的吸收;钾不足和磷、铜、锌、锰过量,都会产生缺铁症;硼缺乏会造成缺钙;缺钙时会引起缺钾等等。

1.5 栽培基质方面的原因基质的种类不同,其化学成分、化学稳定性、酸碱性(pH 值)、盐基交换量、缓冲能力及碳氮比等理化指标也不同。而这些理化指标又都与作物的营养供给密切相关,对作物生长具有影响。如由石灰石、白云石等碳酸盐矿物组成的基质最不稳定,会产生钙、镁离子而严重影响营养液的化学平衡;新鲜稻草、甘蔗渣等,含有较多易被微生物分解的糖、淀粉、半纤维素、纤维素、有机酸等碳水化合物,使用初期会由于微生物活动而引起强烈的生物化学变化,严重影响营养液的平衡,最明显的是引起氮素的严重缺乏;石灰质的砾石富含碳酸钙,供液后溶入营养液中,使pH 值升高,使铁发生沉淀,造成植物缺铁等等。

实验土壤作物营养诊断

实验土壤作物营养诊断

————————————————————————————————作者:————————————————————————————————日期:

实验二土壤与作物营养诊断 在农业生产中,营养诊断正如医学上的临床化验诊断一样,通过土壤养分速测,可以大致摸清某个生产单位各种田块土壤养分的基本数量及其供应养分的能力,作为作物布局、轮作倒茬、肥料合理分配以及以户定肥、按地投肥等科学用肥的参考,作物从土壤养分供应不足或施肥过多,致使作物的营养失去平衡,产生缺素或者毒害症状,通过对作物生长过程中的营养状况观测与分析,为作物合理施肥提供依据。 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有形态诊断、化学诊断和对比营养诊断法等。作物在生长期内由于营养失调而使植物的外部形态发生变化,如叶子的颜色和形态的改变,出现特有的斑点或暗色点,植物生长延缓等,通过肉眼观察作物的外部形态判断养分丰缺的方法,称为形态诊断,在作物的不同生育期,取其特定部位,用化学方法测定某种养分元素的浓度,用以判断该元素的丰缺水平,叫做植物养分的化学诊断。用所需的营养稀溶液注射到树干分枝或喷洒在叶部,经过7~10天后比较叶子颜色、形态和植物生长状况的变化,用以诊断植物营养方法,称为对比营养诊断法。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是综合的方法,化学诊断必须与土壤调查、作物的生长发育和形态观察、气候条件、农业技术措施等结合起来,才能做出正确的诊断。 植物营养化学诊断的速测方法具有操作简单而快速的特点,用以测定植物组织中未被同化的无机养分,适用于田间,可通过多次重复来获得相对可靠的结果。 判断植物组织速测结果时,必须考虑全面,一般地说,植物组织中某元素含量多少,能反应土壤中该元素的供应水平。但是必须注意植物由于某一营养元素严重缺乏而使生长受到抑制时,另一元素的含量反而会增高,这就容易导出错误的诊断,例如在肥力较低的地块,植物组织中严重缺磷时,硝酸盐的转化受到阻滞,结果会造成组织中NO3-—N的积累,这不能说明土壤有效氮供应充足;又如土壤中氮中磷都缺乏时,组织速测的NO3—N含量很低,而P含量则相对较高,此时,如果施用氮肥,组织中NO3-—N增高,而P降低了。在干旱情况下,土壤中的养分不容易被吸收,致使植株内养分含量下降,这并不能说明土壤中缺乏有效养分;相反,寒冷和缺光等条件会使养分在植物体内积累。此外,中耕切断一些根系,病虫的侵袭等也能影响体内养分的含量。因此在进行化学诊断时必须考虑如下三条原则: 1、化学诊断结果要和植物的产量(或生长量)相比较是判断植物需肥结论的首要原则; 2、营养元素之间在植物体内存在相互作用,故需同时测定N、P、K三种以上的元素; 1、正确选择植物的器官和部位进行测定。 一、土壤营养诊断 (一)土壤样本的采集与处理 在一个生产单位范围内,应根据不同土壤类型、地形、历史情况、田块界限与不同的肥力状况分别采集样本,一般在20亩以下的地块可以采集一个混合样本,超过20亩地块可以根据具体情况增加样本数目。采样可以采取对角线法或蛇形法多点采集等量土样,然后充分弄碎混匀用四分法对角淘汰。最后取土0.5 kg作为一个样本。采样深度以耕作层深度为准(一般为20 cm)。样本袋标签注明采样地点、深度、时间、地块前茬、施肥水平、产量水平、采样人等,袋内外各一标签。 采回的样本及时风干,剔除根茬、枯枝落叶以及石块等混杂物然后,研碎通过1 mm筛孔,备用。 在田间进行土壤养分速测时,都是采用新鲜样本,但由于土壤水分含量变异很大,为了统一计算基础,均以烘干土计,因此必须测定新鲜土样水分含量,然后计算应称湿土重。同时也为判断作物营养条件时,作为水分是否适宜的参考。现介绍田间土壤水分速测法——酒

植物病理学实习心得体会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学院:资源环境学院年级:2008级 专业:植物保护微生物工程组别:第三小组姓名:戴泽翰学号:200830200508 指导老师:李敏慧、刘琼光、周国辉、徐大高、杨媚、 谢辉、何艺郡 目录 一、前言--------------------------------------------------------3 二、实习目 的与意义----------------------------------------3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3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4 实验二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8 实验三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12 实验四植物病 原线虫的分离及形态观察------14 实验五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15 四、实 习(验)结果与分析------------------------------18 五、收获与体会 ----------------------------------------------19 六、参考文献 -------------------------------------------------20 植物病理学实习总结报告 戴泽翰 200830200508 08植保微生物1班 一、前言 植物病理学是主要研究引起农作物病害发生的各种生物与非生物引子及其致病机制、病 原物与寄主间相互关系和控制病害发生、减轻发病程度、减少病害所致损失的原理及具体措 施的一个重要农业学科。学习基本的植物病理学、流行学知识,掌握常见农业病害鉴别和病 原物采集、分离等技能,是对作为高等农科院校植保专业学生提出的要求。为巩固和印证所 学的植物病理知识,增强学生对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直观认识,我校资环学院 为植保专业安排了植物病理学课的实习,以加强学生理论结合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 题的能力, 二、实习目的与意义 (一)巩固和印证所学植物病理学基础理论知识 (二)熟练掌握植物病理学实验操作技能 (三)通过室内外观察,认识本地区主要作物及主要植物病害的形态特征 (四)加强理论联 系实际,提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实习内容与方法 (一) 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二) 植物病原的分离与培养 (三) 植物病原真菌玻片标本制作 (四) 线虫病害标本的采集、分离与鉴定 (五) 植物病毒(香蕉束顶病毒)检测 实验一植物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及常见病害鉴定 一、实验目的 植物病害标本是植物病害及其分布的事务性记载,有了标本即可在室外观察的基础上, 开展室内各方面的工作,特别是病害诊断和病原物的分离鉴定工作,没有合格的标本更无从 谈起。因此,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是植物病害研究和实验的基本建设工作,植病标本的采 取和制作是植保人员必须掌握的的基本技术之一。通过本次标本采集和制作实践实习,学习 标本采集和制作的常用方法 二、实验步骤 (一)标本采集 1、外出实习地点 (1)华农大农场 (2)华农大增城宁西基地 (3)广州白云区蔬菜地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 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如对此

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 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 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在基质无土栽培中,生育期长的作物在后期或生长在重复利用的未经处理的旧基质中,会出现营养失调。 1.4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引起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表现为某一离子地存在,会抑制另一离子地吸收。如磷过多会引起缺铁、缺镁症;钾离子过多会影响对镁、钙、锰的吸收;铵、钾、镁离子过多,会抑制对钙的吸收;钾不足和磷、铜、锌、锰过量,都会产生缺铁症;硼缺乏会造成缺钙;缺钙时会引起缺钾等等。

植物营养诊断

作物营养诊断 一、名词解释 1. 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养分。无 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2. 共质体运输途径:矿质营养元素首先经根质外体到达根细胞原生质膜吸收部位,然后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跨膜进入 细胞质,再经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运输,或通过质外体运输到达内皮层凯氏带处,再跨膜转运到细胞质中进行共质体运输。 3. 根际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4. 有益元素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或对某些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元素 5. 离子间的协同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6. 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 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7. 植物养分最大效率期指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8.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9. 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的养分随 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0. 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最敏感时期。 二、填空题 1. 需硫元素较多的植物主要有(十字花)科和(百合)科 2. 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SOD酶含有铁、(铜)、(锰)、(锌)。 3. (钴)-有益元素对豆科植物有特殊作用,甜菜是需要有益元素(钠)的栽培植物。 4. 根际微区养分分布的状态有(养分积累)、(养分亏缺)、(养分持平)。 5. 钙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壁的(中胶层和质膜外表面) 6. 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含有(铜),硝酸还原酶含有(钼),而碳酸酐酶却需要 (锌)使之活化。 7. 有益元素-(硅)对水稻有特殊作用和(硒)对绣球花的颜色变化起作用。 8. 矿质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韧皮部)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蒸腾作用) 来沟通 三、简答题 1、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含量丰富,为什么有些植物仍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并举出 3 种典型植物典型缺钙症状?p57 植 物由于生理性缺钙也会造成上述病症。由于钙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常常依赖于蒸腾强度的大小,因此,老叶中常有钙的富集,而植株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的蒸腾作用很弱,依靠蒸腾作用供应的钙就很少。同时,钙在韧皮部的运输能力很小,所以,老叶中富集的钙也难以运输到幼叶、根尖或新生长点中去,致使这些部位首先缺钙。 白菜出现叶焦病;西瓜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和水心病。 2、钾为什么被称为品质元素?P48 答: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许多植物需钾量都很 大,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钾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植物适应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它有品质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称。 3、什么是根分泌物? 说明根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p94 95 答: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根分泌物与养分的有效性: (1).增加土粒与根系的接触程度(2).对难溶性养分的活化作用:①还原作用;②螯溶作用。(3).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 此外,植物根表的酸性磷酸酶既可以活化根际有机态磷,促进有机态磷被有效吸收,又可以解吸土粒所吸附的一些无机态磷,提高无机态磷的有效性。 4、钾与植物主要抗性的关系?p51 答: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5、缺锌造成“小叶病”的主要原因?p81 答:锌能促进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而色氨酸是生长素的前身,因此锌间接影响生 长素的形成。缺锌时,作物体内吲哚乙酸(IAA )合成锐减,尤其是芽和茎中的含量明显下降,作物生长发育即出现停滞状态,其典型表现是叶片变小,节间缩短等症状,通常称为“小叶病” 。 6、植物体内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哪些?为什么油料作物中含磷较高?p43 42 46 答:植物体内含磷有机化合物有核酸、磷脂、核苷酸、三磷酸腺苷(ATP)等。 脂肪代谢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原料,而糖的合成,糖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 A 就是含磷的酶。实践证明,油料作物比其他种类的作 物需要更多的磷。 四、论述题 1、某菜场以尿素作氮肥种植生菜,收获时采样测得生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为1500 mg/kg ,请问生菜体内的硝态氮从何 而来?假设该含量已超出了食用安全标准,从植物营养学原理角度出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控制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归还学说: 最小养分率: 矿质营养学说: 肥料:农业生产中主要投入的物质,是指任何有机的或无机的、天然的或合成的,适用于土壤中或地上部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物质。 最大律:随着土壤中最缺乏的养分的不断增加,作物产量也逐渐增加,当养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作物产量非但不再增加,反而下降。 施肥依据:植物的营养特性、不同土壤的供肥状况。 合理施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生态友好、造福人类。 平衡施肥:均衡地或平衡地供应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原则。 平衡施肥方法: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测土配方-养分平衡法。 植物营养诊断:以植物营养状况与生物积累或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判明植物的营养状况,明确导致营养不适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矫治方法和施肥措施。 形态诊断、分析测试诊断、施肥诊断、生物培养诊断、叶色诊断、代谢诊断、养分平衡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植物养分综合管理系统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以植株、土壤分析结果,判断作物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一直沿用“临界值”法。即以分析结果与事先经过验证而拟订的临界值(包括缺乏、适量、过剩等)进行比较,基本上是单-元素的丰缺判断。 作物发生元素缺乏的一般原因:1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2土壤反应(pH)不适3营养成分的不平衡4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5不良的气候条件 营养诊断的概念:营养诊断是研究作物形态、生理、生化变化以判断作物营养状况的技术。 是利用生物、化学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的一种重要手段。 柯赫法则的应用:作物体内该元素缺乏时浓度低,相反过剩时则浓度高;在该元素缺乏或过剩的状态下再现相同的症状;再现相同症状的作物体内该元素的浓度与原来显示缺乏或过剩症的作物体中的浓度相同。 营养诊断的任务:1)查明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为制定施肥计划提供依据;(2)判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作物营养失调现象和生理病害,以决定追肥或采取其他措施;(3)检验某种肥料的施用效果;(4)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植株的营养动态和规律;(5)研究某种作物品种的营养特点,作为施肥的依据。 植株诊断主要依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植株内的养分状况,及其与作物生长、产量等的关系,来判断作物的营养丰缺,作为确定追肥的依据。 植株养分含量的诊断:由于植株内养分浓度的改变早于外部形态的变化,因此,测定植株中养分浓度,可以在缺素征状出现前或不明显时就能发现潜伏缺乏现象,从而起到诊断的预测、预报作用。某种营养元素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但外部形态尚未表现出症状的阶段,称为作物的潜伏缺素期。 作物体内养分含量可以分为:缺乏范围是指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临界浓度之前,作物产量随元素补给而上升的范围;适宜范围是养分含量超过临界水平后,作物产量不再随养分含量提高而上升,即作物积累的养分不起增产作用,故又称之为奢侈吸收;毒害范围是养分含量超过适宜范围,进入了过剩阶段,使作物生育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营养诊断主要是指出某种养分是缺乏或者过剩,即进行缺素诊断或过剩诊断。此外,对多元素平衡状况的综合诊断也很重视。 植物养分诊断的临界值:诊断临界值,即养分临界浓度的含义:当作物正常生长开始受到影响时的养分浓度。或者刚刚能充分满足作物养分需要时的浓度。或者刚刚出现养分缺乏症状时的浓度或者当从最高产量下降5~10 % 时的养分浓度。 植物营养诊断的程序:确定诊断目的;选择诊断方法;按该方法规程采集物或土壤样品 观察或分析测定;结果分析;制定防治措施 形态诊断定义:根据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异判断营养丰缺的方法。 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在生理代谢异常的反映,这是形态诊断法的依据。形态诊断凭视觉形象判断。 缺素症诊断: 作物处于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时,与某元素有关的代谢受到干扰而紊乱,生育进程不正常,就会出现异常的形态症状,即为作物缺素症。 过剩症诊断: 作物吸收元素过多超过其适宜范围或忍耐限度,导致生育失调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症状,由于元素作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的不同其表现也各异。 大量元素除氮外一般很少直接引起过剩或中毒症状;重金属元素的中毒,地上部大多出现黄化症状,因为重金属大多伤害根系,并阻抑对铁的吸收。也有不少元素过剩、中毒表现出某些特有或典型症状。 A、响到全株或局部的老叶,特别表现在下部老叶: 1.影响到全株老叶明显变黄和死亡: a、叶浅绿色,植株矮也茎细,有的裂开,叶小,下部时浅绿色,黄色后转为褐色而枯死…缺氮 b、叶暗绿,生长慢,有时叶脉(尤其是叶柄)黄色且带紫色,落叶早……………缺磷 2.经常局部影响较老的和下部的叶: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简介 植物营养学是研究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运输,转化和利用的规律及植物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和能量交换的学科。目的是提高作物产量和改良产品质量。 植物营养学的主要任务是阐明植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营养物质交换和能量交换的具体过程,以及内营养物质运输,分配和能量转化的规律,并在此基础上通过施用合理肥料的手段为植物提供充足的养分,创造良好的营养环境,或通过改良植物遗传特性的手段来调节植物体的代谢,提高植物营养效率,从而达到提高作物产量和改善产品品质的目的。 发展历程 我国农业生产的历史悠久,在施用肥料促进促进植物生长方面积累了非常丰富的经验,但对植物营养科学理论的探索,最早是从西欧开始的。 尼古拉斯(Nicholas,1401-1446)是第一个从事植物学营养研究的人,他认为植物从土壤中吸收养分与吸收水分的某些过程有关,200年后,

海尔蒙特(Van Helmont,1577-1644)于1640年在布鲁塞尔进行了著名的柳条试验,得出柳树的增重来自水而不是来自大气和土壤的结论。虽然这个结论是错误的,但他成功的把科学的试验方法引入了植物营养的领域。 1804年,索秀尔(de Saussure)采用了精确的定量分析方法测定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以及在二氧化碳含量不同的空气中所培养的植物体内碳素不同,证明了植物体内的碳来自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植物同化作用的结果。而植物的灰分则来自土壤;碳,氢,氧来自空气和水。 19世纪初期,德国学者泰伊尔(Von Thaer,1752-1828)提出腐殖质营养学说。他认为,土壤肥力取决于腐殖质的含量,腐殖质是土壤中唯一的植物营养物质;而矿物质只是起间接作用。 布森高(Boussingault,1802-1887)法国农业化学家是采用田间试验方法研究植物营养的创始人。他采用索秀尔的定量分析方法,研究碳素同化和氮素营养问题。 植物营养学 植物营养学 李比希(Justus von Liebig,1803-1873)国际公认的植物营养科学的奠基人。他提出了植物矿质营养学说,养分归还学说和最小养分律。 植物矿质营养学说指出:植物的原始养分只能是矿物质。否定了当时非常流行的腐殖质营养学说。植物矿质营养学说也是植物营养学新旧时代分界线和转折点。

(完整word版)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

农作物营养失调症的诊断与防治 作物营养失调症发生的原因很多,既受到作物本身营养特点的左右,同时也受到土壤、天气等环境的影响。营养失调诊断是通过外形、土壤分析、植株分析或其它生理生长指标的测定,对植株营养状况进行客观判断,用以指导施肥或改进其它管理措施。本文重点就通过外形诊断来判定农作物营养失调证,并提出相应的施肥对策(重点介绍氮、磷、钾、锌、硼五种营养元素)。 一、农作物氮素失调症 (一)症状 1、缺乏症。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枝、分蘖少;叶绿素含量降低,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且易脱落;茎叶常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花和果实均少,果实籽粒不饱满,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各种作物所表现的缺氮症状不尽相同,现分述如下:水稻和小麦缺氮,植株生长缓慢,个体矮小,分蘖减少;叶绿素合成受阻,叶色褪淡,老叶黄化,早衰枯落;茎叶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根系细长,总根量减少;幼穗分化不完全,穗形较小。缺氮不十分严重时,结实虽然良好,籽粒与秸秆的比值也有所提高,但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抗病、抗倒伏能力有所增强。玉米缺氮,植株生长缓慢,株型矮小;叶色褪淡,下部老叶从叶尖开始呈现“V”字形黄化;中下部茎杆常带有红色或紫红色;果穗变小,缺粒严重,成熟提早,产量和品质下降。油菜缺氮,植株生长缓慢,茎杆细弱,分枝少;叶片小,叶色褪淡;茎叶呈现红色或紫红色;角果少而形短,产量和品质下降。马铃薯缺氮,茎叶变小,叶色褪淡、黄化。茶树缺氮,叶自下而上均匀黄化。烟叶缺氮,叶色褪淡,下位叶黄化。

2、过剩症。作物氮素过多,抗病、抗倒伏能力减弱;植株贪青迟熟,籽粒不充实,导致减产和品质下降。水稻氮素过多,植株体内含氮有机化合物含成猛增,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细胞大而壁薄,含水量增加,长势过旺,引起徒长;叶面积增大,叶色加深,造成郁蔽;机械组织不发达,易倒伏,易感病虫害;结实率和千粒重下降,谷草比减小,产量降低。玉米氮素过多,植株生长过旺,引起穗长;叶色深浓,叶面积过大,田间郁蔽严重;茎杆肥大脆嫩,易倒伏和易感病虫害;结实不良,减产明显。油菜氮素过多,植株生长过旺,分枝过多,叶色加深,茎杆嫩弱,易倒伏;成熟期延迟,籽粒成熟度不整齐,含油量降低。 (二)防治 1、作物缺氮症的防治:(1)培肥地力,提高土壤供氮能力。对于新开垦的,熟化程度低的,有机质贫乏的土壤及质地较轻的土壤,要增加有机肥料的投入,培肥地力,以提高土壤的保氮和供氮能力,防止缺氮症的发生。(2)在大量施用碳氮比高的有机肥料如秸秆时,应注意配施速效氮肥。(3)在翻耕整地时,配施一定量速效氮肥作基肥。(4)对于地力不匀引起的缺氮症,要及时追施速效氮肥。 2、作物氮素过剩的防止:(1)根据作物不同生育期的需氮特性和土壤的供氮特点,适时、适量地追施,应严格控制用量,避免追施氮肥过晚。(2)在合理轮作的前提下,以轮作制为基础,确定适宜的施氮量。(3)合理配施磷钾肥,以保持植株体内氮、磷、钾的平衡。对于水稻,氮过量不十分严重时,可通过排水搁田及追施钾肥等措施进行矫治。 二、农作物磷素失调症 磷过量对作物生长发育直接的不良影响在生产上较为少见,这里主要介绍作物营养缺乏的症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

植物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与改善 营养元素过剩的症状 氮——叶色浓绿,叶片大而柔软,少花,徒长 磷——易引起锌及铜缺乏症状,易引起铁缺乏症状,下部叶出现红斑 钾——易造成钙及镁缺乏症状,叶尖焦枯: 钙——土壤易成中性或碱性,引起微量元素不足(铁,锰,锌),叶肉颜色变淡,叶尖红色斑点或条纹斑出现 镁——叶尖萎凋,叶片组织色泽叶尖处淡色,叶基部色泽正常 硫——盐害,叶缘焦枯 铁——易引起缺锰症 硼——先叶尖,叶缘黄化后,全叶黄化,并落叶,由成熟叶开始产生病症 锌——叶尖及叶缘色泽较淡随后坏疽,叶尖有水浸状小点 锰——异常性落叶 铜——叶肉组织色泽较淡呈条纹状 1、氮的过剩症状 如果氮素过剩,因物质营养失调也会出现不良症状,氮素过多时,植物枝叶茂盛,通风透光不良,体内碳水化合物消耗过多时,使茎杆细弱,容易倒伏;再就是体内可溶性含氧化合物过多而易遭病虫害危害,植物营养生长期延长,碳氮代谢也不协调,结实率下降,产量降低,施氮过多,对产品品质也有不良影响。施硝态氮过多时植物体内NO3ˉ含量增加,如果光照不足NO3ˉ还原不彻底,易积累NO2ˉ而使人畜中毒,所以食品中NO3ˉ含量规定不得超过50PPM,施氮过多,还会使产品中亚硝酸氨类含量增加,人畜使用这种产品对健康不利。 2、磷的过剩症状 作物含磷量过高时,由于吸收作用过强,养分大量消耗,也会发生不良症状。由于磷的吸收过多而减少作物对锌、铁、锰和硅的吸收,会使作物产生这些元素缺乏症状。 3、钾的过剩症状 叶子萎蔫、植株死亡,这正是带碱土地、庄稼死苗的基本特点之一。 4、氯的过剩症状 高氯含量对植物的影响为第一降低叶绿体含量和光合强度;第二氨基酸增加而有机酸减少;第三脂肪饱和度下降;第四角质层加厚;第五生长和开花延迟。 植物受氯毒害的症状为叶尖呈灼烧状,叶缘焦枯,叶子发黄并提前脱落,其症状的点似缺钾。但氯的过量,会增加渗透势,减少水分的吸收;当浓度很高时,根尖要死亡,生长受到严重抑制。

蝴蝶兰的营养不良症状诊断与治疗

蝴蝶兰的营养不良症状诊断与治疗 蝴蝶兰(学名:Phalaenopsis)是一种常见的兰花品种,以其美丽的花朵和长时间的开花期受到广大园艺爱好者的喜爱。然而,在蝴蝶兰的养殖过程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营养不良的症状,如黄叶、萎蔫等。本文将介绍蝴蝶兰常见的营养不良症状及其诊断与治疗方法,帮助园艺爱好者更好地养护蝴蝶兰。 一、黄叶症状 蝴蝶兰的黄叶症状通常表现为叶片逐渐变黄并最终枯萎。黄叶症状可能是由多 种原因引起的,如光照不足、水分不足、营养不良等。因此,在诊断和治疗黄叶症状时,我们需要综合考虑多个因素。 1. 光照不足:蝴蝶兰是喜阴植物,但也需要适量的光照来进行光合作用。如果 蝴蝶兰长期处于光照不足的环境中,叶片会逐渐变黄并枯萎。解决方法是将蝴蝶兰放置在有充足光照的位置,但避免暴露在强烈的阳光下。 2. 水分不足:蝴蝶兰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果长期缺水,叶片会出现黄化现象。因此,及时浇水是预防黄叶症状的关键。在浇水时,要确保充分湿润土壤,并避免积水。 3. 营养不良:蝴蝶兰的黄叶症状也可能是由于营养不良引起的。在养殖蝴蝶兰时,我们需要注意提供适量的养分。可以选择专门的兰花肥料,并按照说明进行施肥。另外,定期更换培养基也是保证蝴蝶兰养分供应的重要措施。 二、萎蔫症状 蝴蝶兰的萎蔫症状通常表现为叶片松软、弯曲或下垂,并伴有叶片变黄和凋落。萎蔫症状可能是由多种原因引起的,如水分不足、病虫害等。

1. 水分不足:蝴蝶兰对水分的需求较高,如果长期缺水,根部会受到损害,导 致植株萎蔫。解决方法是增加浇水频率,确保土壤湿润,但避免积水。同时,可以考虑使用保湿剂或增加相对湿度来提高环境湿度。 2. 病虫害:蝴蝶兰容易受到一些病虫害的侵袭,如蚧壳虱、蚜虫等。这些害虫 会吸食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受损并引起萎蔫症状。预防和治疗病虫害的方法包括定期检查植株、清除害虫、使用杀虫剂等。 3. 温度适宜:蝴蝶兰对温度要求较高,过高或过低的温度都会导致植株萎蔫。 在养殖蝴蝶兰时,我们应该注意室温的控制,保持适宜的温度范围。 综上所述,蝴蝶兰的营养不良症状主要包括黄叶和萎蔫。在诊断和治疗时,我 们需要综合考虑光照、水分、营养、病虫害和温度等因素。通过提供适宜的环境条件、合理施肥、及时浇水和预防病虫害,我们可以有效预防和治疗蝴蝶兰的营养不良症状,保持植株的健康生长。希望本文对园艺爱好者们在蝴蝶兰养殖中有所帮助。

最新植物病理实习心得

植物病理实习心得 一、实习目的: 本次教学实习是《植物病理学》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几种重要作物病害症状的特点及病原物形态特征,了解病情调查、病害标本的采集和制作、病原的鉴定以及病害的田间诊断调查研究的常规方法,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病害的能力。 二、指导教师:高克祥李安娜 三、实习时间: 20xx年5月30日——5月31日; 6月6日——6月7日 四、实习地点: 1、山农大南校区实验田 2、徂徕山林场 五、实习内容: 5月30日,我们XX年级农药专业的同学们来到山农大南校区实验田,开始了为期4天的教学实习之行。 (一)、南校区实验田里收获多 上午,高老师在实验室里为大家介绍了本次实习的安排和方法。即以田间调查、集中采集为主,结合室内病害诊断鉴定,根据课堂讲授内容和田间病害发生具体情况,重点进行病情调查,学习采集、制作和初步鉴定植物病害标本的方法,了解当地植物常见病害种类、症状特征和发生情况,为识别植物病害,安全保存植物病害标本奠定基础。随后,高老师和李老师带领我们去了山农大南校区实验田,了解了杨树皱叶病、苹果锈病、小麦叶锈、条锈、纹枯、丛矮等大田作物病害。下午,按照计划,我们小组对大田作物病害的标本材料进行了补充采集和压制整理。在采集标本时,我们把标本夹、标本纸、锯子、剪刀、小刀、等工具准备好。针对植物病害的特点,我们采取了一下采集方法: (1)采集具有典型症状的病害标本,尽可能采集到不同时期、不同发病部位的标本。 (2)采集有病征的病害标本,以便进行病原物鉴定工作。真菌病害的病原一般有无性、有性两个阶段,应尽量在不同的时期分别采集。有些真菌的有性子实体

植物缺素症状大全

作物缺素症大全 玉米 一、缺氮,幼苗矮化、瘦弱、叶丛黄绿;叶片从叶尖开始变黄,沿叶片中脉发展,形成一个“V”形黄化部分;致全株黄化,后下部叶尖枯死且边缘黄绿色;缺氮严重的或关键期缺氮,果穗小,顶部籽粒不充实,蛋白质含量低。 二、缺磷,嫩株敏感,植株矮化;叶尖、叶缘失绿呈紫红色,后叶端枯死或变成暗紫褐色;根系不发达,雌穗授粉受阻,籽粒不充实,果穗少或歪曲。 三、缺钾,下部叶片的叶尖、叶缘呈黄色或似火红焦枯,后期植株易倒伏,果穗小,顶部发育不良。 四、缺镁,幼苗上部叶片发黄。叶脉间出现黄白相间的褪绿条纹,下部老叶片尖端和边缘呈紫红色;缺镁严重的叶边缘、叶尖枯死,全株叶脉问出现黄绿条纹或矮化。 五、缺锌,严重的幼苗出土后在2周内显症,叶片具浅白条纹,后中脉两侧出现1个白化宽带组织区,且中脉和边缘仍为绿色,有时叶缘、叶鞘呈褐色或红色。 六、缺硫植株矮化、叶丛发黄,成熟期延迟,与缺氮症状相似。 七、缺铁,上部叶片叶脉间出现浅绿色至白色或全叶变色。 八、缺硼,嫩叶叶脉间出现不规则白色斑点,各斑点可融合成白色条纹;严重的节间伸长受抑或不能抽雄及吐丝。 九、缺钙,当土壤缺钙时,幼苗叶片不能抽出或不展开,有的叶尖粘合在一起呈梯状,植株呈轻微黄绿色或引致矮化。 十、缺锰,幼叶脉问组织慢慢变黄,形成黄绿相间条纹,叶片弯曲下披,别于缺镁。 缺素病因:一、缺氮,是因有机质含量少,低温或淹水,特别是中期干旱或大雨易出现缺氮症。 二、缺磷,低温、土壤湿度小利于发病,酸性土、红壤、黄壤易缺有效磷。 三、缺钾,一般沙土含钾低,如前作为需钾量高的作物,易出现缺钾,沙土、肥土、潮湿或板结土易发病。 四、缺镁,土壤酸度高或受到大雨淋洗后的沙土易缺镁,含钾量高或因施用石灰致含镁量减少土壤易发病; 五、缺锌,系土壤或肥料中含磷过多,酸碱度高、低温、湿度大或有机肥少的土壤易发生缺锌症。

柑橘种植的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致富早班车] - 水果种植技术

柑橘种植的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致富早 班车]-水果种植技术 1、主持人:听众朋友、农民朋友们,早上好!我是节目主持人杨林。欢迎您收听今天的《致富早班车》节目。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讲的是柑橘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 柑橘具有贮藏营养的特性,当外界养分供应不足时往往在柑橘外观长势上可能不会立即表现出来,这时养分缺乏已对植物生长产生影响,等到柑橘出现养分缺乏症状时,养分缺乏对柑橘生长造成的影响已经严重。因此,有必要及时了解柑橘树体的营养状况。对于果树来讲,评价它的营养状况最有效手段就是进行叶片营养诊断。那怎么来有效的进行营养诊断呢?今天我们非常荣幸的请到了全国农业技术推广中心研究员李莉老师来来给大家做一些讲解和指导,让能够助力农民朋友们很好的运用这些技术。现在李老师已经来到了我们的演播室,和听众朋友们打个招呼吧。 专家:听众朋友们,农民朋友们,大家好! 2、主持人:欢迎您,李老师,今天我们主要和大家讲的就是有关于柑橘营养诊断配方施肥技术。在说施肥技术之前,咱们先来说说

它是如何来进行营养诊断? 专家:通过叶片营养诊断的研究已有80多年的历史,目前它已经成功应用于欧美、日本等国柑橘的养分管理,为指导柑橘合理施肥、节省能源、提高产量、改进品质做出了巨大贡献。我国这项工作起步较晚,但在重点产区和重点县已经开始这项技术的应用。 叶片营养诊断是通过诊断桔园叶片养分含量,确定柑橘树到底哪些营养元素有缺素或多素,哪些营养元素间的比例不平衡,与正常柑橘叶片养分含量的标准值进行比较,对柑橘树养分状况作出评价,进而制定施肥建议。叶分析法是当前多数果树简单易行的营养诊断方法。它是用仪器分析法对叶子的全量进行分析,分析结果包括了在植物组织中的成分和在植物汁液中的可溶性部分。 3、主持人:我这有个疑问,就是,为什么要用叶分析来表示果树的营养状况? 专家:一是叶片是进行光合作用的基地;二是施用不同的肥料时,能在叶片营养元素组成上表现出来;三是在一个特定的时期,这种变化显得特别清楚;四是叶片测定结果与树体反应(如结果、生长和外观)上有明显的相关回归关系;五是取样的叶子只是树体的很小部分,不致影响果树的正常生长。

植物病症的诊断

植物病症的诊断要判断是什么因素损坏了一株植物,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把所有细节结合在-起.得出植物损坏的原因,精确的诊断是付诸纠正行动的第-步。 仅仅依靠一两条线索或症状来得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完全不同的因素作用于同一株植物上可以产生相似的症状,仅仅依靠一个症状进行判断 状来区别是病菌还是昆虫导致的。如果多种迹象表明是病菌引起的,我们就要找出证据来判断是真菌,细菌.病毒还是线虫导致的。如果迹象表明破坏因素是昆虫或其他动物所为,我们就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来判断是刺吸式口器还是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如果迹象表明破坏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我们就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来判断是否最初的破坏发生在根部还是地表以上部分。然后我们要试着判断是机械的,物理的(例如温度、光线、温度、氧气),还是化学的(例如化学毒素或者营养失调)因素导致的破坏。一旦我们确定了导致植物受病原因的范围,我们就可以通过参考书,植物病理学者、昆虫学者、园艺家和实验室分析员等专家的帮助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以证实我们的诊断。 描 植物的某些部分单一损坏模式通常是有非生物因素(机械的,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引起的。 3、描述损坏模式的随时间发展特征 A.从一株植物蔓延到其它的植物,或者覆盖整个地区的破坏表明是由有生命的有机体所导致的。

B.破坏不向其它植物或者本身的其它部分扩散。在遭致破坏和未遭致破坏的组织中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些线索表明病因是由非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4、断定导致植物遭受破坏的原因。提问题并收集信息。 A.生物因素的区分:1)病菌的症状和迹象;2)昆虫、螨虫以及其他动物的症状和迹象。 1、整株植物(主茎和枝干) A.正在生长的植物或植物的一部分突然死亡 (1)施肥后边缘变成棕色,通常在干旱的条件下--施肥过量。 (2)树叶提前换色,枯萎,土壤干燥并散发出难闻的气味--天然气泄漏。

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范文9篇

胸闷是一种主观感觉,即呼吸困难或呼吸不足。以下是为大家整理的关 于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的文章9篇,欢迎品鉴! 第1篇: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气胸的护理诊断方法比较多,比较常用的就是通过患者的生命体征来诊断,当患者出现胸闷气短、胸痛以及呼吸困难等症状,就可以考虑是不是气胸,再 加上肺部ct等影像学检查来确诊。气胸的处理措施,就是先进行穿刺抽气、 之后进行持续的闭式引流来缓解症状。 出现气胸之后,很容易引起咳嗽、胸闷而且呼吸困难等症状,而且还可以 通过影像学的检查来诊断,比如:胸片和肺部的CT等,都可以帮助确诊气胸。出现气胸一定要卧床休息,服用活血化瘀的药物来治疗。这些都可以帮助缓解 气胸所引起的症状。 正常来说气胸这种疾病的护理诊断主要是通过症状来看的,一般情况下, 气胸会出现呼吸困难,胸部出现疼痛,严重的还会出现休克的表现,这种疾病 一般可以通过CT,还有肺部的x光片进行检查的,在确诊以后一定要注意休息,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 得了气胸以后一般会出现呼吸困难的症状,而且呼吸也会比较急促,一旦 出现严重的气胸,还会出现胸痛和胸闷的症状,甚至还会造成休克,气胸这种 疾病一般要通过休息来缓解的,平常不要进行剧烈的运动,而且还要避免出现 咳嗽的情况,也要注意保暖。 第2篇: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对于胸闷患者的护理措施,要做到如下:首先,应该给予患者进行全程监护,例如心率、血压、脉搏、动脉血氧饱和度,并且认真做好护理记录。其次,胸闷患者应该积极进行氧气治疗,同时应该尽快完善动脉血气分析。然后,胸

闷患者要尽快完善其他相关检查,但是进行检查时必须密切陪同患者,一旦患者出现生命体征不稳定的情况,积极进行治疗。最后,对于胸闷的患者,一定要在护理中密切注意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要让患者尽量消除精神过度紧张等情绪,以免出现冠状动脉痉挛等危险。 第3篇: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胸闷的护理问题及措施如下: 1、如果患者出现胸闷时已经伴随呼吸困难、气促等症状,就应该及时吸氧,适当的进行氧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缺氧的情况。此外,还应该保持患者呼吸道的通畅,如果患者喉咙当中有痰的话,应及时排痰,以免造成呼吸道阻塞而加重胸闷。 2、患者不应该过于劳累,此时保持充分的休息可以避免因劳累过度而出现心脏负荷过大的现象,可有效的缓解胸闷。 3、在饮食方面,应该少食多餐,避免暴饮暴食,多食用含有丰富维生素以及纤维素的蔬菜、水果,提倡进低脂、低盐饮食,避免吃肥甘、厚腻食物,以免引起血压和血脂升高。 4、平时注意情绪稳定,不要有过激的情绪波动,因为这样也会导致血压升高,引起胸闷。 第4篇:营养失调的护理诊断及措施 营养失调: 一、营养失调:低于机体需要量——与咀嚼困难或吞咽困难有关 护理措施:

植物病症的诊断

植物病症的诊断 要判断是什么因素损坏了一株植物,需要通过细致的观察把所有细节结合在—起.得出植物损坏的原因,精确的诊断是付诸纠正行动的第—步。 仅仅依靠一两条线索或症状来得出正确诊断的可能性是很小的。完全不同的因素作用于同一株植物上可以产生相似的症状,仅仅依靠一个症状进行判断是不够的。 诊断植物损坏的症状有一系列的演绎步骤,上自大的、普通的情况,下至特殊的、个别的植物信息。通过这些系统的推理和排除诊断过程,就能够判断出导致植物生病的最可能的原因了。我们首先要确定这是一个什么问题,然后试着通过观察损坏的模式,模式随时间的变化和其它迹象来区分破坏因素来自于生物体还是非生物体。 导致植物受病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两个主要类别: 1、生物因素:活着的有机体,例如病菌(真菌、细菌、病毒、线虫)和害虫(昆虫、螨虫、软体动物、啮啮动物……)。 如果我们怀疑是生物因素导致植物生病,我们就要观察植物的征兆和症状来区别是病菌还是昆虫导致的。如果多种迹象表明是病菌引起的,我们就要找出证据来判断是真菌,细菌.病毒还是线虫导致的。如果迹象表明破坏因素是昆虫或其他动物所为,我们就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来判断是刺吸式口器还是咀嚼式口器的昆虫。 2、非生物因素:机械因素(例如折断、磨损等);物理的,周边环境因素(极端的温度、光线、温度、氧气、电闪)和化学因素(危害植物的毒物,营养失调等)。 如果迹象表明破坏是由非生物因素引起的,我们就要找寻更多的证据,来判断是否最初的破坏发生在根部还是地表以上部分。然后我们要试着判断是机械的,物理的(例如温度、光线、温度、氧气),还是

化学的(例如化学毒素或者营养失调)因素导致的破坏。一旦我们确定了导致植物受病原因的范围,我们就可以通过参考书,植物病理学者、昆虫学者、园艺家和实验室分析员等专家的帮助来获得进一步的信息,以证实我们的诊断。 诊断植物损伤的流程: 1、详细说明问题(确定问题真正存在) A.植物鉴定和特征。确定每年的同一时间正常的植物是什么样子的。描述异常的地方:症状和标记。 B.检查整株植物和它周围区域。确定主要问题以及最初遭致破坏的部分。 2、观察损坏模式:一类植物还是几类植物? A.非单—损坏模式(一类或少量几类植物上的零星损坏)通常表明是有生物因素(病菌、昆虫等等)引起的。 B.大区域范围内的单一损坏模式(出现在多个植物品种中),个别植物或植物的某些部分单一损坏模式通常是有非生物因素(机械的,物理的,或者化学的)引起的。 3、描述损坏模式的随时间发展特征 A.从一株植物蔓延到其它的植物,或者覆盖整个地区的破坏表明是由有生命的有机体所导致的。 B.破坏不向其它植物或者本身的其它部分扩散。在遭致破坏和未遭致破坏的组织中有明显的分界线,这些线索表明病因是由非生物因素所导致的。 4、断定导致植物遭受破坏的原因。提问题并收集信息。 A.生物因素的区分:1)病菌的症状和迹象;2)昆虫、螨虫以及其他动物的症状和迹象。 B.非生物因素的区分: (1)机械因素; (2)物理因素(a.温度;b.光线;c.氧气和湿度)。 (3)化学因素:a.分析其它植物和区域性的损坏模式;b.分析单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学实习报告

《植物营养与施肥》 实习报告

符合实际的现成参考文件。认真完成好这次实习,为完成好相关课程的全面掌握做好充分的准备,也为不久以后的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目录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4) 二、实习安排 (4) (一)实习时间 (4) (二)实习地点 (4) (三)实习人员 (4) 三、各实习地区实习的主要内容 (5) (一)、生菜的育苗 (5) (二)、营养液的配置 (5) (三)、生菜的移栽 (10) (四)、植物部分营养元素缺乏的典型症状 (11) (五)、当地施肥状况调查: (14)

四、实习心得体会 (16) 一、实习目的及意义: 教学实习是《植物营养与施肥》专业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课程教学实习,掌握植物营养元素缺乏症状的特点及当地施肥状况和改善措施,了解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和科学施肥的重要意义。提高学生诊断和研究植物缺素症状的能力。此次实习调查中,通过亲自种植生菜并配置各种营养液等方式了解植物主要缺乏症状,结合书本与实践对植物进行诊断,提高学生对植物缺失症的认识与了解,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方法,加深对植物营养与施肥理论课教学内容的理解和运用。 通过亲身观察、接触、体验熟悉常见作物的一些普遍缺素症分析其缺素原因、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掌握作物营养失调的诊断流程和基本方法增强感性认识从中进一步了解、巩固与深化已经学过的理论和方法将并将其与实践更好的融汇贯通提高发现问题、分析问题以

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实习安排: (一)、实习时间: 2012年12月 (二)、实习地点: 贵州大学南校区 (三)、实习人员: 农学院农业资源与环境专业10级a班全体25人 三、实主要内容: (一)、生菜的育苗: 1、取土 在老师的指导下,分别在学校松林坡去自然土壤于三个育苗箱中,并带回实验室。 2、装箱 将取回的土壤平铺在油纸面上,敲碎土壤并清理其中的石块及树根等杂物,之后在装入育苗箱中(占育苗箱三分之二体积即可)。 3、播种 将事先准备好的生菜种子均匀撒在育苗箱上,并将育苗箱至于适当温度环境中(本次试验因天气原因至于实验室中保温)。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