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养分吸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工作者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从而进行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当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植物营养诊断非常重要。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土壤分析法: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pH值等指标。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养分供应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施肥。

2. 植物组织分析法:通过对植物组织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植物体内养分的吸收状况,进一步指导施肥。

3. 营养液诊断法:在盆栽或水耕条件下,通过监测植物营养液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设施农业中的蔬菜和花卉生产非常有效。

4. 叶片诊断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可

以初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例如,叶片变黄可能表示氮元素缺乏,叶缘枯黄可能表示钾元素缺乏。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植物的养分状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光凭一个指标或方法往往无法准确评估植物的养分状况,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实现精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通过对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养分吸收状况进行分析和评估的方法。它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工作者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从而进行科学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植物的生长和发育需要各种营养元素的供应,包括氮、磷、钾等主要元素,以及铁、锌、锰等微量元素。当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或过量时,都会对植物的生长产生负面影响。因此,及时准确地进行植物营养诊断非常重要。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方法: 1. 土壤分析法:通过对土壤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土壤中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和pH值等指标。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的养分供应情况,从而进行合理的施肥。 2. 植物组织分析法:通过对植物组织样品进行化验分析,了解植物体内各种营养元素的含量。这可以帮助我们判断植物体内养分的吸收状况,进一步指导施肥。 3. 营养液诊断法:在盆栽或水耕条件下,通过监测植物营养液中各种营养元素的浓度变化,来评估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情况。这种方法对于大规模设施农业中的蔬菜和花卉生产非常有效。 4. 叶片诊断法:通过观察植物叶片的形态、颜色和纹理等特征,可

以初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例如,叶片变黄可能表示氮元素缺乏,叶缘枯黄可能表示钾元素缺乏。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实现精准施肥,避免养分浪费和环境污染。通过定期监测和分析植物的养分状况,我们可以根据不同作物的需求进行合理调整,提供适宜的养分供应。这不仅可以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节约资源和减少农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值得注意的是,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项综合性的工作,需要结合实际情况和经验进行综合判断。光凭一个指标或方法往往无法准确评估植物的养分状况,因此,我们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和指标,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果。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重要的农业技术,可以帮助我们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实现精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合理利用这项技术,我们可以实现可持续农业发展,促进农业的绿色、高效和可持续发展。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研究与应用第一章: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概述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指通过对植物营养状况进行检测和分析,来评估植物对养分吸收的需求以及判断植株中缺失或过量的营养元素,从而提高植物产量和品质。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现代农业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技术,可帮助农民提高农业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产品质量,对环境保护、节约资源等方面也具有积极推动作用。 第二章: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分类 1. 土壤检测法 土壤检测法是指通过对土壤中的养分含量进行检测和分析,来评估土壤肥力状况,判断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异同及缺陷元素含量是否超标,从而调整施肥措施。 2. 水培法 水培法是将植物根系浸泡在无土营养溶液中,以在没有土壤的条件下评估植物的营养状态。这种方法在研究微量元素吸收、酸碱度对植物养分的效果等方面非常有用。 3. 叶片检测法

叶片检测法是指通过收集植物叶片样品进行分析和检测,来评 估植物对养分的需求,判断植株内部是否存在营养元素的欠缺或 过量。 第三章: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 1. 诊断营养缺乏或不足 通过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确定植物体内缺乏的元素种类及 其程度,从而精准调整施肥措施来满足植物对养分的吸收要求。 2. 调整施肥配方 通过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根据植物体内营养状况,调整施肥 配方。这不仅可以减少不必要的施肥,节约成本,还可以提高农 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3. 更好的控制农药使用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判断植物是否缺乏特定的营养元素,从而预测可能发生的病害和虫害。这种避免性的方法能够更好地 控制农药使用,减少对环境的污染,提高农产品质量。 第四章: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发展趋势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项正在不断创新与发展的技术。目前, 该技术的发展趋势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多元化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它们为我们提供了食物、氧 气和美丽的景观。为了保证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合理的营养供应是至 关重要的。然而,虽然我们对植物的需求有所了解,但很难准确判断 植物是否缺乏某种营养元素。为解决这一问题,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应 运而生。本文将介绍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原理、应用和未来发展。 一、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原理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通过对植物体内特定营养元素的含量进行测定,来判断植物是否缺乏该元素或过量摄取。它基于植物营养元素之间的 相互作用和平衡原理。当某一种营养元素缺乏时,其他元素就会出现 相应的变化,进而导致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异常。植物营养诊断技术通 过分析植物体内的这些变化,可以快速、准确地判断植物所缺乏的营 养元素,从而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措施。 二、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和园艺管理中。在农业方面,通过对作物的营养状态进行监测和诊断,可以减少植物对肥料的 依赖,提高施肥的效益,降低成本和环境污染。在园艺管理方面,植 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帮助园艺师更好地管理植物营养,使植物长势更 加健康,提高产量和品质。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不仅限于农业和园艺,也可以用于城市绿化、植物保护和环境监测等方面。例如,在城市绿化中,通过诊断植

物的营养状况,可以及时调整施肥方案,确保城市中的植物能够健康 生长。在植物保护方面,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帮助识别植物的病害 和虫害,从而提供更有效的防治策略。在环境监测方面,植物营养诊 断技术可以用于检测土壤和水体中的营养元素含量,帮助评估土地的 肥力和水体的质量。 三、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未来发展 尽管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已经取得了一定的进展,但仍存在一些挑战 和问题。首先,不同植物品种和环境条件对营养元素的需求有所不同,因此如何建立适用于各种植物的营养诊断标准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其次,当前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主要依赖于实验室分析,需要耗费时 间和金钱。因此,如何开发快速、便捷的现场检测方法是植物营养诊 断技术发展的重要方向。 未来,随着技术的进步,可以预见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将不断完善和 应用于更多的领域。传感器技术、遥感技术和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将为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提供更多的可能性。例如,利用传感器可 以实时监测植物的生长状态和营养状况,通过数据分析和模型建立, 可以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化管理。另外,遥感技术可以用于大范围的 植物营养状态监测,从而提供决策支持和资源优化。同时,人工智能 算法可以在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中发挥重要作用,帮助植物营养诊 断技术更加高效和准确。 总结起来,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有力的工具,可以帮助我们了 解植物的营养需求,实现精准施肥和智能管理。随着技术的进步和应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与矫治实验范文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与矫治实验》教学大纲 实验课时分配表 年级人数: 任课教师: 二〇一二年二月十日

一、果树常见缺素症的调查 (一)目的和要求 识别和调查农翠园栽培的桃、李、杏、枣、柿等主要果树树种和常见缺素症的发生情况,并提出可能的验证方法和相应的矫治措施。培养学生的实际思考解决生产问题的能力。 (二)主要内容或原理 进一步认识与熟悉果树不同元素缺乏症的田间表现,通过植株症状的具体发生规律,如发生的顺序、在叶片、果实上的具体症状表现,根据已知各种元素缺乏的发生规律(图1),初步判断可能缺乏的营养元素种类,并记录其发生特点和典型症状,分析其可能的原因,如栽培技术、环境条件、栽培模式等。同时,在生产实际当中,很多缺素症与旱害、病虫害、冻害和冷害等很容易混淆,注意鉴别和区分。 图1 常见果树缺素症外观诊断检索表 (三)地点及学生分组 老师带领学生识别常见的果树树种及品种,由5~6同学组成一个小组,调查农翠园常见的果树缺素症发生情况,并记录下来。

(四)成绩评定 根据布置的作业完成情况和课堂表现给予成绩评定。 实验课作业: 1、发生缺素症的树种有哪些,缺何种元素、表现症状是什么? 果树营养元素缺乏调查表 2、在生产实际当中,很多缺素症与病虫害不容易辨别,你认为应如何区别?(五)其它(实验报告要求、教材和参考资料等)

二、果园施肥技术 (一)目的和要求 合理施肥对于提高果品的品质和产量有着重要的作用,施肥不当不仅会造成产量和品质的下降,还很容易造成对农产品的污染,土壤板结、酸化、等一系列不良的反应,如何正确合理施肥要注意三个方面的内容,首先要掌握正确的施肥方法,正确的施肥方法可以提高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利用效率;其次是掌握好施肥时间,根据果树生长不同时期需肥的特点来及时补充土壤中养分的不足,来促进果树的正常生长;施肥量的大小对于果树的生长发育是至关重要的,肥料施入不足,生长发育不良,从而降低了果品的品质和产量,施入量过大,N、P、K等果树生长必须元素比例失衡,会导致缺素症的发生或肥害,对果树生长极为不利。(二)主要内容或原理 (1)施肥方法 1、穴贮肥水:在树冠外沿挖深35 cm、直径30 cm的穴,穴中加一直径20 cm、高30 cm的草把,低于地面5 cm,先用水泡透,放入穴内,然后灌营养液4 kg。穴的数量视树冠大小而定,一般每株树挖2~4穴,然后覆地膜,将穴中心地膜戳1小孔,施肥(加水溶解)、浇水通过小孔进行。 2、辐射沟法:距树干50 cm处向外开挖,里窄外宽、里浅(30 cm)外深(40 cm~50 cm),沟长延伸至树冠投影外20 cm,每株开沟4~6条。将肥料均匀撒入沟中并与土掺匀。 3、环沟法:在树冠投影处开挖宽50 cm、深40 cm~50 cm的环状沟。将肥料均匀撒入沟中并与土掺匀,以免烧根,切忌施用大块化肥。施后覆土浇水,也可雨后趁墒情好时施入。 4、全园撒施:此法适于根系布满全园时。将肥料均匀地撒入园内,翻入土中,此法因施得浅(20 cm左右),易导致根系上浮,降低根系对不良环境的抗性。最好与辐射沟法或环沟法施肥交替使用。 5、叶面喷肥:叶面喷肥是生长季节1种有效的辅助施肥方法(但不能代替土壤施肥),它具有吸收快、分配均匀的优点,可以在果树需肥的关键时期及时补充营养。 (2)施肥时期和施肥量 1、萌芽期施肥:在芽萌发,新梢开始抽出时施肥可促进新梢的生长,提高

植物营养诊断

植物营养诊断 概述 诊断为对一所予状态给与一个客观且可靠的陈述,或藉研究其征候或历史以测定及证明一病态的性质。由作物所呈现之外表征候,判断其营养状态称为植物营养诊断。影响植物(作物)生长的因子可以归为两类,其一为遗传上的,另一为环境上的,两者具有相同之重要性。环境是指外界条件与影响一个生物生命与发展的总称。在所有环境因子中,已知对植物生长影响较重要的有温度、水分、光照、光周期、空气组成、土壤构造与土壤空气组成、土壤反应、生物因子、无机营养、限制生长的因子不存在、土壤空气中的毒物质。有许多因子是互相关联的,如土壤空气与水分、土壤中的氧气与二氧化碳浓度等。 植物体中有50-100 g/kg (5.0-10.0%)为无机养分,即无机养分是植物之构成成分之一,因此,缺乏无机营养元素,植物也无法生长良好甚至无法生长。高等植物之必需元素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所不可或缺之元素。对高等植物而言,有十四个矿物必需元素(氮、磷、钾、硫、镁、钙、铜、锌、硼、锰、钼、氯、铁与镍)已经确立,但是氯与镍仅限于一些植物品种。当植物缺乏必需元素时,植物无法完成其生命循环;又由于元素在植物体内之功用无法由别的元素取代,因此,常会有特定之征候出现;无机营养过多时,也常有特定之征候出现。这些现象一般通称为营养障碍。营养障碍的发生可分为三个阶段,首先是植物体内之生物化学反应发生改变,其次是微细构造发生变化,最终则外表出现征候。所以当外表出现征候再行校正,其实已经是太晚了。 外表征候与判断之原理依据 植物必需元素的缺乏通常有特殊的征候出现,乃因元素缺乏时,影响生理活性。因此,根据元素的功用及移动性可做初步的判断。由外表征候诊断为最直接的方法,但是仍有争论,生产者无法预先处理,但此法有其优点。如可以当任何其它方法的补助、不需要太贵重或精密的仪器、可被生产者使用。 首先要确定此现象非由细菌、真菌或病毒等所引起的疾病或其它非养分的环境因子所引起者,如水分缺乏。一般而言,非疾病所引起的现象,不会传染。但是由元素所引起的效应,可以被其它生长因子作某些程度的修饰。事实上,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植物营养失调症状及其诊断技术实验心得 基质无土栽培是生产中常用的栽培方式。但是,不论是有机生态型的无土栽培,还是其他种类的基质无土栽培,都常常会出现作物营养失调的问题。作物营养失调症是由于其所需要的矿质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多,导致作物生理机能的失调,造成不正常的生长与发育,从而在作物外部形态,局部或整体表现出异常的症状。营养失调,轻者影响作物的生育进程,重者导致严重减产乃至绝收。准确地鉴别出营养失调症状并及时予以防治,是确保无土栽培成功的一个关键。 1 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要原因 1.1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 对养分均衡的疏忽是造成作物营养失调的主观原因。作物生长发育需要16 种营养元素:碳(C)、氢(H)、氧(O)、氮(N)、磷(P)、钾(K)、钙(Ca)、镁(Mg)、硫(S)、铁(Fe)、锰(Mn)、硼(B)、锌(Zn)、铜(Cu)、钼(Mo)、氯(Cl)。它们是作物体内糖、蛋白质、脂肪、纤维素、淀粉、维生素等多种重要有机化合物的组成成分,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各有各的生理功能,是同等重要和不可替代的。 同时作物生长发育需要一个数量合适、比例协调的营养环境。如对此

问题重视不够或者有所疏忽,在追施无机或有机肥料时存在盲目性、随意性,不按作物生长发育对营养的需求施肥,就容易造成作物营养失调。 1.2 营养液配方及营养液配制中的不慎操作 如营养液的配方选用不当;选用的肥料不当或杂质过多、溶解不好,或计算有误;营养液配制方法不当而造成某些营养元素的溶解度变小或形成沉淀,都会引起营养失调。 1.3 作物根系选择性吸收所造成 由于作物根系对矿质营养的吸收具有选择性,作物根系首先吸收它最需要的矿质盐类的离子,或对同一矿质营养的不同离子的吸收表现出明显差异,如作物吸收硫酸铵[(NH4)2SO4]中的铵离子(NH4+)多于硫酸根离子(SO42-),因而使基质中因硫酸根离子过多而呈酸性。又如作物吸收硝酸钙中的硝酸根(NO3-)多于钙离子(Ca2+),因而使基质中因钙离子过剩,导致基质呈碱性。在基质无土栽培中,生育期长的作物在后期或生长在重复利用的未经处理的旧基质中,会出现营养失调。 1.4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引起 离子间的拮抗作用,表现为某一离子地存在,会抑制另一离子地吸收。如磷过多会引起缺铁、缺镁症;钾离子过多会影响对镁、钙、锰的吸收;铵、钾、镁离子过多,会抑制对钙的吸收;钾不足和磷、铜、锌、锰过量,都会产生缺铁症;硼缺乏会造成缺钙;缺钙时会引起缺钾等等。

植物营养诊断

作物营养诊断 一、名词解释 1.最小养分律:植物的生长发育,需要吸收各种养分,但是决定植物产量的却是土壤中那个相对含量最少的有效 养分。无视这个限制因素,即使继续增加其他营养成分也难以提高植物产量。 2.共质体运输途径:矿质营养元素首先经根质外体到达根细胞原生质膜吸收部位,然后通过主动吸收或被动吸收 跨膜进入细胞质,再经胞间连丝进行共质体运输,或通过质外体运输到达内皮层凯氏带处,再跨膜转运到细胞质中进行共质体运输。 3.根际根际是指受植物根系活动的影响,在物理、化学和生物学性质上不同于土体的那部分微域土区。 4.有益元素为某些植物正常生长发育所必需,或对某些植物生长有促进作用的元素 5.离子间的协同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的存在有利于根系对另一些离子的吸收。 6.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 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 7.植物养分最大效率期指植物生长阶段中所吸收的某种养分能发挥最大增产效能的时期。 8.离子间的拮抗作用指在溶液中某一离子存在能抑制另一离子吸收的现象。 9.质流植物的蒸腾作用和根系吸水造成根表土壤与原土体之间出现明显的水势差,此种压力差异导致土壤溶液中 的养分随着水流向根表迁移,称为质流。 10.植物营养临界期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对某种或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最敏感时期。 二、填空题 1.需硫元素较多的植物主要有(十字花)科和(百合)科 2.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SOD酶含有铁、(铜)、(锰)、(锌)。 3.(钴)-有益元素对豆科植物有特殊作用,甜菜是需要有益元素(钠)的栽培植物。 4.根际微区养分分布的状态有(养分积累)、(养分亏缺)、(养分持平)。 5.钙主要分布在细胞的细胞器、液泡、(细胞质)和细胞壁的(中胶层和质膜外表面) 6.许多酶都含有微量元素,例如抗坏血酸氧化酶含有( 铜 ),硝酸还原酶含有( 钼 ),而碳酸酐酶却需要 (锌 )使之活化。 7.有益元素-(硅)对水稻有特殊作用和(硒)对绣球花的颜色变化起作用。 8.矿质养分在(木质部)的运输是单向的,而在(韧皮部)的运输是双向的。两部分之间的养分主要靠(蒸 腾作用)来沟通 三、简答题 1、石灰性土壤中有效性钙含量丰富,为什么有些植物仍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并举出3种典型植物典型缺钙症状?p57 植物由于生理性缺钙也会造成上述病症。由于钙在木质部的运输能力常常依赖于蒸腾强度的大小,因此,老叶中常有钙的富集,而植株顶芽、侧芽、根尖等分生组织的蒸腾作用很弱,依靠蒸腾作用供应的钙就很少。同时,钙在韧皮部的运输能力很小,所以,老叶中富集的钙也难以运输到幼叶、根尖或新生长点中去,致使这些部位首先缺钙。 白菜出现叶焦病;西瓜出现脐腐病;苹果出现苦痘病和水心病。 2、钾为什么被称为品质元素? P48 答:钾不仅是植物生长发育所必需的营养元素,而且是肥料三要素之一。许多植物需钾量都很大,它在植物体内的含量仅次于氮。钾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改善农产品品质均有明显的作用,而且还能提高植物适应外界不良环境的能力,因此它有品质元素和抗逆元素之称。 3、什么是根分泌物? 说明根分泌物如何影响土壤养分的有效性?p94 95 答:根分泌物是指植物生长过程中,根向生长基质中释放的有机物质的总称。 根分泌物与养分的有效性: (1).增加土粒与根系的接触程度(2).对难溶性养分的活化作用:①还原作用;②螯溶作用。(3).增加土壤团聚体结构的稳定性,改善根际养分的缓冲性能。 此外,植物根表的酸性磷酸酶既可以活化根际有机态磷,促进有机态磷被有效吸收,又可以解吸土粒所吸附的一些无机态磷,提高无机态磷的有效性。 4、钾与植物主要抗性的关系?p51 答:钾有多方面的抗逆功能,它能增强作物的抗旱、抗高温、抗寒、抗病、抗盐、抗倒伏等的能力,从而提高其抵御外界恶劣环境的忍耐能力。这对作物稳产、高产有明显作用。 5、缺锌造成“小叶病”的主要原因?p81 答:锌能促进吲哚和丝氨酸合成色氨酸,而色氨酸是生长素的前身,因此锌间接影响生长素的形成。缺锌时,作物体内吲哚乙酸(IAA)合成锐减,尤其是芽和茎中的含量明显下降,作物生长发育即出现停滞状态,其典型表现是叶片变小,节间缩短等症状,通常称为“小叶病”。 6、植物体内含磷的有机化合物主要有哪些?为什么油料作物中含磷较高?p43 42 46 答:植物体内含磷有机化合物有核酸、磷脂、核苷酸、三磷酸腺苷(ATP)等。 脂肪代谢与磷有关。脂肪合成过程中需要多种含磷化合物。此外,糖是合成脂肪的原料,而糖的合成,糖转化为甘油和脂肪酸的过程中都需要磷。与脂肪代谢密切有关的辅酶A就是含磷的酶。实践证明,油料作物比其他种类的作物需要更多的磷。 四、论述题 1、某菜场以尿素作氮肥种植生菜,收获时采样测得生菜体内的硝态氮含量为1500 mg/kg,请问生菜体内的硝态氮从何 而来?假设该含量已超出了食用安全标准,从植物营养学原理角度出发,可以采取什么措施控制蔬菜中硝态氮含量?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 两千多年前,《黄帝内经》中提出“上医治未病,中医治欲病,下医治已病”,即医术最高明的医生并不是擅长治病的人,而是能够预防疾病的人。园艺植物栽培管理,也需要防范于未然。怎样才能做到“治病于未病”呢?营养诊断就是一个很好的方法。 园艺植物营养诊断有哪些方法呢?有哪些注意事项呢?这一讲,我们就来学习以下植物营养的诊断。 我们将从以下四个方面来重点学习: 1.外观诊断 2.土壤分析诊断 3.组织分析诊断 4.指示植物诊断 首先,我们来了解园艺植物营养的外观诊断。 外观诊断不需要专门的仪器设备,主要凭目视判断,经验非常重要,但同时出现两种及以上元素缺乏时易误诊。园艺植物缺乏不同的元素,表现症状不一样。 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衰老组织先出现症状的原因。一是缺氮,生长受抑制,不易出现坏死斑点;植株浅绿,叶片薄而小,由老叶到新叶逐渐黄化、枯死;植株矮小,瘦弱,早衰。二是缺磷,生长受抑制,不易出现坏死斑点;叶形变小、暗绿,下部叶片呈紫红色,落叶;植株矮小,苍老,成熟延迟,果实。三是缺钾,易出现失绿或有条纹的

斑点或坏死病斑;叶片暗绿,老叶前端及边缘变黄并产生小黄斑,最后老叶叶缘、叶尖褐变焦枯坏。四是缺镁,易出现失绿或有条纹的斑点或坏死病斑;叶片略发黄,老叶叶脉及脉间失绿黄化,出现清晰网状脉纹,有色泽斑点或環。五是缺锌,易出现失绿或有条纹的斑点或坏死病斑;叶小而簇生,整叶脉间失绿,坏死黄色斑点由叶脉两侧向全叶扩展;生育期延迟。 接下来,我们来了解一下幼嫩组织先出现症状的原因。其一是缺钙,缺钙后幼嫩组织生长点枯死,幼叶变形和坏死;幼叶失绿,叶尖呈钩状、卷曲或相互粘连,不宜伸展。二是缺硼,缺硼的幼嫩组织生长点枯死,幼叶变形和坏死;幼叶皱缩、卷曲;老叶肥厚质脆,叶柄粗短、开裂,花器发育不良。三是缺锰,缺猛的幼嫩组织生长点不易枯死,幼叶缺绿或萎蔫。新叶叶脉间失绿黄化,黄绿界限不明显,叶面褪绿,叶面由黄褐色斑点。四是缺铁,缺铁的幼嫩组织生长点不易枯死,幼叶缺绿或萎蔫。顶芽及幼叶变白,叶脉深绿、脉间失绿黄化,黄绿相间明显。 最后,我们来学习根外追肥验证,就是将含有外观诊断怀疑所缺乏元素的营养液,喷施或注入植物体,使植物吸收,观察植株各器官的生长发育状况等是否得到改善等作出判。 学习完外观诊断,下面我们来学习土壤分析诊断。即通过分析植物根际土壤质地、有机质含量、pH值、全氮和硝态氮含量及矿质营养动态变化水平,选择适宜的肥料补充土壤养分不足。 接着我们来学习组织分析诊断。组织分析诊断是以植物组织中营

植物营养诊断

植物营养诊断 1、植物汁液和浸提液的制备 制取植株汁液的方法有三种:一是用压汁法将组织汁液挤压出来,然后稀释到一定浓度进行测定,这叫压液稀释法。二是用浸提剂浸提,制成速测用的浸提液,这可用热水浸提或冷水浸提。三是直接将汁液挤压在比色盘或试纸上进行速测。 1.压液稀释法 压出植株汁液需用特别压汁器,现介绍三种供参考。 (1)特制的压汁钳,这种压汁钳适用于玉米、棉花、麦子和汁液较多的作物。不大适用于水稻。使用费力,不易压出汁液但可将植物样品直接放在钳盘上压汁。 (2)金工用手虎钳压汁,同时要有一个软质塑料管(长10厘米,宽25厘米)。 将待测的组织洗清后,用滤纸内外擦干,放入塑料管中对折后再压汁。这种压液器力量较大,同时可防止混入铁锈影响测定。 (3)无压汁钳时可用木凳压汁法代替。取长棒一个,长凳一条,用绳索将棒捆绑在凳上,另取待测植株放于塑料套管内,折叠后,放在木棒之下压汁。此方法取材既方便又省力,适宜于推广使用。 混合植株样品用压汁器进行压汁,将压出汁液稀释20倍,即1滴汁液加19滴水,即成供测NO3—N、P、K之用的待测液。 2.水浸提法 将切碎的作物组织混匀后,称取0 5克放入小三角瓶或大试管中,加蒸馏水20毫升,塞紧,用力摇1分钟(上下摇动约200次)静止片刻,即可吸取上层清液供测定NO 3—N、P、K之用,如果溶液混浊,应先过滤再测定,浸提液不宜放置过久,在2~3小时内测定完。淀粉、氨基态氮的测定不用上述待测液而应另外制取。 2、试剂配制 (1)氮、磷、钾混合标准液 用分析天平准确称取烘干的分析纯试剂,磷酸二氢钾(KH2PO4)0.4393克,硝酸钾(KNO3)0.7217克,氯化铵(NH4Cl)0.3820克,硫酸钾(K2SO4)1.3247克,放入100毫升烧杯中,用少量蒸馏水溶解,无损地移入1000毫升容量瓶中,并用蒸馏水多次洗烧杯,洗液均并于容量瓶中,最后加水至刻度,摇匀。此溶液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磷(P)的浓度各为100mg/L,钾的浓度为1000mg/L,溶液中加甲苯5滴,可保存3—4个月。 二级混合标准液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用于评估植物营养状况的重要工具。它可以通过分析植物组织中的养分含量和其他相关指标,帮助农民和园艺师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并及时采取措施来纠正养分不足或过剩的问题。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主要基于两个原理: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布以及植物对养分缺乏或过剩的反应。营养元素的吸收和分布是植物正常生长和发育的基础,不同的养分在植物体内的含量和分布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如土壤pH值、养分浓度、土壤结构等。植物对养分缺乏或过剩的反应则包括形态学、生理学和生化学表现,如叶片颜色、根系发育、叶片形态、产量等。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常用方法包括土壤分析和植物组织分析。土壤分析是通过采集土壤样品,测定其中的养分含量,评估土壤的肥力状况。植物组织分析则是采集植物各部位的样品,测定其中的养分含量,评估植物的养分状况。这两种方法可以相互补充,提供全面的营养诊断信息。 土壤分析主要包括土壤样品的采集、样品的处理和养分含量的测定。在采集土壤样品时,应注意选择代表性的样品点,避免在深度和位置上的偏差。样品处理包括去除杂质、干燥和研磨等步骤,以保证测定结果的准确性。养分含量的测定可以使用化学分析、光谱分析等方法,根据不同的养分特点选择合适的测定方法。

植物组织分析的样品通常采集植物的叶片、茎和根等部位。采样时应注意选择正常生长的植物部位,并避免受到外界因素的干扰。样品处理和养分含量的测定方法与土壤分析类似。通过分析植物组织样品中的养分含量,可以了解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情况,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的应用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师合理施肥,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通过定期监测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状况,可以及时发现养分不足或过剩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进行调整。比如,当土壤中某种养分含量不足时,可以通过施肥来补充养分;当植物吸收某种养分过多时,可以减少施肥量或改变施肥方式。这样可以最大限度地满足作物的养分需求,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减少养分的浪费和环境污染。 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是一种有效的工具,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师了解植物的养分需求,监测土壤和植物的养分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来调整养分供应。它对于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保护环境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在实际应用中,我们应该结合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方法和指标,确保营养诊断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植物营养诊断技术,我们可以为农业生产和园艺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推动农业可持续发展。

大棚栽培中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大棚栽培中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大棚栽培作为一种常见的农业种植方式,已经在现代农业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然而,在大棚栽培过程中,植物的营养需求是一个关键的问题。如何准确分析和诊断植物的营养状态,成为农业生产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将介绍在大棚栽培中常用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 一、土壤分析 在大棚栽培中,土壤是提供植物所需营养的基础。通过对土壤进行全面的化学分析和物理性质测试,可以了解土壤的养分含量和pH值等指标。常见的土壤分析参数包括土壤有机质含量、土壤酸碱度、土壤氮、磷、钾等营养元素含量。通过土壤分析,农民可以针对土壤的特性和植物需求进行合理的施肥和调控。 二、叶片营养诊断 叶片营养诊断是大棚栽培中常用的一种技术手段,通过分析植物叶片的养分含量,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这种方法可以直接观察和检测植物叶片上的症状,如叶片颜色的变化、叶缘的焦枯等。通过采集一定数量的叶片样本,进行养分含量分析,可以更准确地了解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能力。常见的叶片营养诊断指标包括叶绿素含量、叶片中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 三、叶片渗透压测定 叶片渗透压测定是一种较为先进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可以用来分析植物细胞内水分和营养状况。通过测定植物叶片的蔗糖浓度或叶片

渗透势,可以间接反映出植物中的水分含量和营养状态。这种方法需 要使用特殊的仪器和设备,对于大棚栽培中的水分管理和养分追肥有 着重要的指导意义。 四、土壤水分监测 土壤水分是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至关重要的因素之一。在大棚栽培中,土壤水分的合理控制和监测非常关键。目前,已经有多种土壤水 分监测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大棚栽培中,如土壤水分传感器、土壤水势 测定仪等。这些技术可以实时监测土壤的水分含量和水势,并通过数 据分析和处理,实现对植物的精确灌溉管理和营养需求的掌控。 综上所述,大棚栽培中的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为农民提供了重要的指导和决策依据。通过土壤分析、叶片营养诊断、叶片渗透压测定和土壤水分监测等方法,农民可以更加准确地了解植 物的营养状况,有针对性地进行施肥和灌溉管理,最大限度地提高作 物产量和品质。在未来的农业发展中,植物营养诊断技术将继续发挥 重要作用,为农业生产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植物营养诊断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

植物营养诊断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随着全球人口的不断增长和对食品需求的提高,农业生产的可持续性成为一个重要的问题。植物的养分利用效率是影响农作物产量和质量的关键因素之一。因此,通过准确诊断植物的营养状况并采取相应的栽培技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对于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节约资源具有重要意义。 一、植物营养诊断的方法 在植物营养诊断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几种方法来准确判断植物的营养状况。 1. 土壤和植物组织分析 土壤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土壤中各种养分元素的含量。通过采集土壤样品并进行实验室分析,农民可以了解到植物所需的养分在土壤中的供应情况。同时,植物组织分析可以进一步确认植物自身对养分的吸收情况,从而更好地指导下一步的养分管理。 2. 叶片营养诊断 叶片营养诊断是通过分析植物叶片中的养分元素含量和比例来判断植物的养分状况。通过采集植物叶片样品,并将其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我们可以准确地判断植物所缺乏的养分元素,并进行有针对性的施肥。 3. 养分分类

将植物所需的养分元素按照功能或来源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了解 植物对不同养分的需求和吸收情况。常见的分类包括宏量元素(如氮、磷、钾等)和微量元素(如铁、锌、铜等)。根据植物对这些养分的 需求,农民可以进行相应的营养管理措施。 二、提高养分利用效率的栽培技术 除了准确诊断植物的营养状况外,农民还可以采取一些栽培技术来 提高养分利用效率,从而降低资源浪费和环境污染。 1. 合理施肥 根据营养诊断的结果和植物的需求,合理施肥是提高养分利用效率 的重要措施。农民可以选择合适的施肥时间、施肥方法和施肥量,尽 量减少养分的损失和浪费。此外,通过利用有机肥料和生物肥料,可 以增加土壤的养分供应和保持土壤的肥力。 2. 调整土壤pH值 土壤的pH值对植物的养分吸收和利用有着重要影响。不同的作物 对土壤pH值有不同的要求,因此农民可以通过增加或减少土壤中的酸 碱度来调整土壤的pH值,从而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效率。 3. 种植选择和轮作制度 不同作物对养分的需求和对土壤的影响有所不同。根据养分诊断的 结果和土壤的条件,农民可以合理选择适合当地土壤和气候条件的作 物品种,并进行轮作制度的安排,以达到养分平衡和养分循环的目的。

植物营养生长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植物营养生长障碍的诊断与治疗 植物是人类所依赖的重要资源之一,它们不仅提供了人类所需的食物,还有很 多其他的用途,例如制药、建筑和纺织。然而,如果植物的营养生长受到一定程度的障碍,那么这些用途的产出也会受到影响。因此,植物营养生长障碍的诊断与治疗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话题。 首先,了解植物的生长特性和生理需要是非常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植物的 营养生长障碍可能与感染病毒或病菌有关。但是除此之外,户外或室内栽培植物的营养状况也可能会对它们的生长造成影响。如果植物没有充足的阳光、水分和养分,那么它们的生长将会受到限制。因此,在诊断植物营养生长障碍之前,我们需要进行一系列的措施,以保证植物的合理生长。 第二个重要的方面是了解植物受损的迹象。它们可能在植物的叶、花或根部上 表现出来。例如,如果植物叶子的边缘变得枯黄或褪色,这可能意味着缺少氮、磷或钾等重要养分。如果植物的花朵变小或出现变异,那么它们的生长受到了某些限制,例如缺少光线或水分。对于根部来说,如果它们看起来不正常并且生长缓慢,那么这可能意味着它们需要更多的肥料或水分。 第三个方面是了解植物所使用的肥料类型。不同类型的植物需要不同类型的肥料。例如,水果和蔬菜通常需要较高比例的氮、磷和钾肥料,而其他植物则需要不同比例的其他养分。在诊断植物营养生长障碍时,了解植物需要哪些养分,以及什么类型的肥料最适合它们,是至关重要的。 最后,了解如何处理营养生长障碍也有助于防止它们的再次发生。处理方法包 括施肥、及时除草和保持土壤的适度湿度等。施肥的时机和量应该根据不同类型的植物和其当前状态而定。及时除草可以避免杂草和其他植物与所栽植物争夺养分和水分。保持土壤适度湿度可以帮助植物吸收营养,并避免太干或太湿对植物健康产生的影响。

植物生长中的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

植物生长中的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 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起到了极为重要的作用。它们能够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了解植物的营养状况,及时发现植物面临的问题,并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和改善。本文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植物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并探讨它们的应用价值和未来发展趋势。 一、土壤分析 土壤分析是植物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的基础,通过分析土壤中的各种物质以及pH值、电导率等指标,可以了解土壤的肥力 状况和植物所需的养分含量。通过土壤分析,可以得出植物生长所需的氮、磷、钾等元素的含量,并根据结果调整施肥方案,以提供植物所需的养分。 二、叶片养分分析 叶片养分分析是一种非常直观和快捷的检测方法,通过对植物叶片中各种元素的含量进行分析,可以判断植物的营养状态和缺乏的养分种类。通常采集的是植物的老叶片,因为它们能够更好地反映植物整体的养分状况。叶片养分分析可以用来判断植物是否缺乏某种养分,调整施肥措施,以提高植物的生长和产量。 三、光合参数检测 光合参数检测是通过测量植物光合作用的关键参数,来判断植

物对光和二氧化碳的利用效率。这些参数包括光合速率、蒸腾速率、气孔导度等。通过测量这些参数,可以了解植物的光合效率和水分利用效率,进而判断植物是否存在养分缺乏、水分不足等问题。光合参数检测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及时了解植物的生长状态和面临的问题,采取相应措施加以调整和改善。 四、组织活性检测 组织活性检测是通过测量植物细胞和组织的活性来判断植物的生理状态。常用的组织活性指标包括蛋白质含量、酶活性和抗氧化酶活性等。通过测量这些指标,可以判断植物是否受到了外界环境的影响,以及是否存在养分不足、病虫害等问题。组织活性检测可以帮助农民和园艺爱好者了解植物的生理状态,及时采取措施进行调整和治疗。 总之,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对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具有重要意义。通过土壤分析、叶片养分分析、光合参数检测和组织活性检测等方法,可以了解植物的营养状态和生理状态,发现并解决植物面临的问题。这些技术的应用为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提供了科学的依据和有效的手段,帮助他们养护植物,提高产量和品质。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植物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也将继续创新和完善,为植物的生长和发育提供更好的支持和保障。植物的营养生长检测与诊断技术在农业和园艺领域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们通过检测和分析植物的生长情况和养分状况,为农民和园艺爱好者提供准确的判断和指导,帮助他们调整施肥方案、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目前,常用的植物营养

植物营养诊断发展历史

植物营养诊断发展历史 自古以来,人类就开始研究植物的营养需求与诊断方法。古代农民通过观察植物的生长情况和试错的方式,逐渐积累了一些经验。直到20世纪初,对植物营养的深入研究才开始出现。 20世纪初,荷兰科学家库恩·库恩曼斯(Koornman)首次提出了“营养失 调”(nutritional imbalance)的概念。他认为,植物生长受制于土壤中某些元素的不足或过量。库恩曼斯的研究属于个别案例,没有形成完整的理论体系。 在20世纪40年代,施罗德(Schroeder)和库恩曼斯的学生朗达伯格(Lundberg)进一步研究了库恩曼斯的理论,并提出了植物缺素症(Marrow deficiency)的概念。这成为后来理解植物营养的基础。 20世纪50年代至60年代,农业科学家们开始使用化学方法来诊断土壤和植物中的营养物质含量。哈特根(Hartgan)和卢昂(Lown)提出了土壤和植物组织中的微量元素含量测定方法,成为植物营养诊断的重要手段。 20世纪70年代,科学家们引入了植物营养诊断的概念,提出了营养诊断指数(Nutritional Diagnosis Index, NDI),用于评估植物各种元素的供给与吸收情况。该方法仅仅基于土壤和植物的化学成分,无法提供准确的诊断结果。 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科学家们开始尝试利用数学模型来研究植物营养的复杂性。这一时期的研究成果为植物营养诊断提供了新的方法和工具。 21世纪以来,随着基因工程技术和大数据分析的快速发展,研究者们开始从基因水平上研究植物营养的调控机制。这为植物营养诊断提供了更加精确和全面的方法。 植物营养诊断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观察和试错到现代化学分析和数学模型,再到基因水平的研究,植物营养诊断越来越趋向精准和深入。将来还需继续研究和创新,以更好地满足农业生产对植物营养的需求。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植物识别与检测研究

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植物识别与检测研究 随着技术的不断进步,高光谱成像技术也逐渐成为了植物检测的重要手段。相 比于传统的视觉检测方式,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更高的精度和可靠性,可以帮助我们更加准确地识别和检测植物。本文将从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应用场景等方面来深入探讨基于高光谱成像的植物识别与检测研究。 一、高光谱成像技术的原理 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基于近红外光谱的成像方法,其原理是通过对植物反射 光谱进行测量,从而获取植物的生理和化学信息。具体来说,高光谱成像技术将植物反射光谱拆分成多个连续的波段,每个波段都对应着不同的生理和化学信息,如植物的叶绿素含量、水分含量、植物生长状态等。通过对这些波段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获取植物的复杂信息,进而实现植物识别和检测的目的。 二、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植物识别与检测中的应用 1. 植物病害检测 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实现植物病害的快速、准确的诊断。通过对受感 染植物的反射光谱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检测出植物在不同波段中的反射值,从而判断出其是否受到了病害的侵袭。同时,高光谱成像技术还可以分析植物在不同波段下的光吸收率和反射率,进一步了解植物生理状态的变化和病害程度的严重程度。 2. 植物品种识别 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识别不同种类的植物。每种植物都有自己独 特的反射光谱,这些反射光谱之间存在明显的差别。通过对植物反射光谱进行比对和分析,我们可以轻松区分不同种类的植物,进而为植物品种的识别和分类提供更加可靠的依据。

3. 植物营养诊断 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评估植物的营养状况。通过对植物反射光谱中的 各种光谱波段进行分析和处理,我们可以获得植物的营养信息,如植物的硝酸盐含量、叶绿素含量、氮含量、磷含量等。通过比较不同波段下的植物反射值,我们可以推测植物的营养水平,并针对性地进行调节和管理。 三、高光谱成像技术的优势和未来展望 高光谱成像技术相比传统视觉检测方式具有许多优势。首先,高光谱成像技术 可以检测和识别植物反射光谱中的微小变化,从而提高检测的精度和可靠性。其次,在大规模作物种植和检测中,高光谱成像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同时检测和识别多个目标区域,提高工作效率和准确率。最后,高光谱成像技术具有高度自动化和非侵入性,可以直接利用植物反射光谱进行检测,无需对植物进行损伤或干预。 未来,高光谱成像技术在植物识别和检测领域的应用将会越来越广泛。我们可 以将这种技术应用于各种植物检测和识别场景,如粮食作物、果树、蔬菜等作物的检测和诊断等。另外,我们也可以将高光谱成像技术与其他新兴技术相结合,如人工智能、机器学习等,进一步提高植物检测和识别的精度和效率。 总之,高光谱成像技术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植物检测手段,其在植物病害检测、 品种识别、营养诊断等方面都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和价值。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和应用场景的不断拓展,相信高光谱成像技术将会在未来发挥更加重要的作用。

作物营养诊断与施肥

归还学说: 最小养分率: 矿质营养学说: 肥料:农业生产中主要投入的物质,是指任何有机的或无机的、天然的或合成的,适用于土壤中或地上部为作物提供一种或多种必需营养元素的物质。 最大律:随着土壤中最缺乏的养分的不断增加,作物产量也逐渐增加,当养分增加到一定水平时,作物产量非但不再增加,反而下降。 施肥依据:植物的营养特性、不同土壤的供肥状况。 合理施肥: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保护环境、生态友好、造福人类。 平衡施肥:均衡地或平衡地供应各种必需营养元素的原则。 平衡施肥方法:养分丰缺指标法、肥料效应函数法、测土配方-养分平衡法。 植物营养诊断:以植物营养状况与生物积累或产量形成之间的关系为基本出发点,判明植物的营养状况,明确导致营养不适的原因,从而提出切实有效的矫治方法和施肥措施。 形态诊断、分析测试诊断、施肥诊断、生物培养诊断、叶色诊断、代谢诊断、养分平衡综合诊断施肥法(DRIS)、植物养分综合管理系统法、土壤养分状况系统研究法。 以植株、土壤分析结果,判断作物营养元素的丰缺状况,一直沿用“临界值”法。即以分析结果与事先经过验证而拟订的临界值(包括缺乏、适量、过剩等)进行比较,基本上是单-元素的丰缺判断。 作物发生元素缺乏的一般原因:1土壤营养元素的缺乏2土壤反应(pH)不适3营养成分的不平衡4土壤理化性质的不良5不良的气候条件 营养诊断的概念:营养诊断是研究作物形态、生理、生化变化以判断作物营养状况的技术。 是利用生物、化学等测试技术,分析研究影响作物正常生长发育的营养元素丰缺、协调与否的一种重要手段。 柯赫法则的应用:作物体内该元素缺乏时浓度低,相反过剩时则浓度高;在该元素缺乏或过剩的状态下再现相同的症状;再现相同症状的作物体内该元素的浓度与原来显示缺乏或过剩症的作物体中的浓度相同。 营养诊断的任务:1)查明土壤养分储量和供应能力,为制定施肥计划提供依据;(2)判断某些营养元素缺乏或过剩而引起的作物营养失调现象和生理病害,以决定追肥或采取其他措施;(3)检验某种肥料的施用效果;(4)研究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土壤、植株的营养动态和规律;(5)研究某种作物品种的营养特点,作为施肥的依据。 植株诊断主要依据作物的外部形态和植株内的养分状况,及其与作物生长、产量等的关系,来判断作物的营养丰缺,作为确定追肥的依据。 植株养分含量的诊断:由于植株内养分浓度的改变早于外部形态的变化,因此,测定植株中养分浓度,可以在缺素征状出现前或不明显时就能发现潜伏缺乏现象,从而起到诊断的预测、预报作用。某种营养元素少到足以抑制生长并引起减产,但外部形态尚未表现出症状的阶段,称为作物的潜伏缺素期。 作物体内养分含量可以分为:缺乏范围是指营养元素含量达到临界浓度之前,作物产量随元素补给而上升的范围;适宜范围是养分含量超过临界水平后,作物产量不再随养分含量提高而上升,即作物积累的养分不起增产作用,故又称之为奢侈吸收;毒害范围是养分含量超过适宜范围,进入了过剩阶段,使作物生育受阻,产量下降,甚至死亡。营养诊断主要是指出某种养分是缺乏或者过剩,即进行缺素诊断或过剩诊断。此外,对多元素平衡状况的综合诊断也很重视。 植物养分诊断的临界值:诊断临界值,即养分临界浓度的含义:当作物正常生长开始受到影响时的养分浓度。或者刚刚能充分满足作物养分需要时的浓度。或者刚刚出现养分缺乏症状时的浓度或者当从最高产量下降5~10 % 时的养分浓度。 植物营养诊断的程序:确定诊断目的;选择诊断方法;按该方法规程采集物或土壤样品 观察或分析测定;结果分析;制定防治措施 形态诊断定义:根据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异判断营养丰缺的方法。 作物外表形态的变化是内在生理代谢异常的反映,这是形态诊断法的依据。形态诊断凭视觉形象判断。 缺素症诊断: 作物处于某种营养元素缺乏时,与某元素有关的代谢受到干扰而紊乱,生育进程不正常,就会出现异常的形态症状,即为作物缺素症。 过剩症诊断: 作物吸收元素过多超过其适宜范围或忍耐限度,导致生育失调同样表现出一定的形态症状,由于元素作用方式和作用部位等的不同其表现也各异。 大量元素除氮外一般很少直接引起过剩或中毒症状;重金属元素的中毒,地上部大多出现黄化症状,因为重金属大多伤害根系,并阻抑对铁的吸收。也有不少元素过剩、中毒表现出某些特有或典型症状。 A、响到全株或局部的老叶,特别表现在下部老叶: 1.影响到全株老叶明显变黄和死亡: a、叶浅绿色,植株矮也茎细,有的裂开,叶小,下部时浅绿色,黄色后转为褐色而枯死…缺氮 b、叶暗绿,生长慢,有时叶脉(尤其是叶柄)黄色且带紫色,落叶早……………缺磷 2.经常局部影响较老的和下部的叶: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