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前言

1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

1总则

1.1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1.1.5“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得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8“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声明。

1.1.9“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1.1.11“周年日”系指对应于有关文件或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的每一年中的该月该日。

1.1.12“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2目标

1.2.1本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1.2.2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当包括:

1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2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以及

3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

1.2.3安全管理体系应当保证:

1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规则;

2对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级社和海运行业组织所建议的适用的规则、指南和标准予以考虑。

1.3适用范围

本规则的要求可适用于所有船舶。

1.4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

每个公司均应建立、实施并保持包括以下功能要求的安全管理体系:

1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确保船舶的安全营运和环境保护符合国际和船旗国有关立法的须知和程序;

3船、岸人员的权限和相互间的联系渠道;

4事故和不符合规定情况的报告程序;

5对紧急情况的准备和反应程序;以及

6内部审核和管理复查程序。

2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1公司应当制定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说明如何实现1。2所述目标。

2.2公司应当保证船岸各级机构均能执行和保持此方针。

3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3.1如果负责船舶营运的实体不是船舶所有人,则船舶所有人必须向主管机关报告该实体的全称和详细情况。

3.2对涉及和影响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的管理、执行以及审核的所有人员,公司应当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其责任、权力及其相互关系。

3.3为使指定人员能够履行其职责,公司有责任确保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4指定人员

为保证各船的安全营运,提供公司与船上之间的联系渠道,公司应当根据情况指定一名或数名能直接同最高管理层联系的岸上人员。指定人员的责任和权力应包括对各船的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方面进行监控,并确保按需要提供足够的资源和岸基支持。

5船长的责任和权力

5.1公司应当以文件形式明确规定船长的下列责任:

1执行公司的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2激励船员遵守该方针;

3以简明方式发布相应的命令和指令;

4核查具体要求的遵守情况;并且

5复查安全管理体系并向岸上管理部门报告其存在的缺陷。

5.2公司应当保证在船上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中包含一个强调船长权力的明确声明。公司应当在安全管理体系中确立船长的绝对权力和责任,以便做出关于安全和防止污染事务的决定并在必要时要求公司给予协助。

6资源和人员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履行其职责。

6.2公司应当保证根据本国和国际有关规定,为每艘船舶配备合格、持证并健康的船员。

6.3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保证涉及安全和环境保护工作的新聘和转岗人员适当熟悉其职责。凡须在开航前发出的重要指令均应当标明并以文件形式下达。

6.4公司应当保证与其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人员充分理解有关法规、规定、规则和指南。

6.5公司应当建立并保持有关程序,以便标识为支持安全管理体系可能需要的任何培训,并保证向所有相关人员提供这种培训。

6.6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使船上人员能够籍此以一种工作语言或他们懂得的其它语言获得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

6.7公司应当保证船上人员在履行其涉及安全管理体系的职责时能够有效地交流。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对涉及船舶安全和防止污染的关键性船上操作,公司应当建立制定有关方案和须知包括必要的检查清单的程序。与之相关的各项工作,应当明确规定并分配给适任人员。

8应急准备

8.1对船上可能出现的紧急情况,公司应当建立标识、描述和反应的程序。

8.2公司应当制定应急训练和演习的计划。

8.3安全管理体系应提供措施,确保公司有关机构能在任何时候对其船舶所面临的危险、事故和紧急情况做出反应。

9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9.1安全管理体系应当包括确保向公司报告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并对其进行调查和分析的程序,以便改进安全和防止污染工作。

9.2公司应当建立实施纠正措施的程序。

10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10.1公司应当建立有关程序,以便保证船舶按照有关规定、规则以及公司可能制定的任何附加要求进行维护。

10.2为满足这些要求,公司应当保证:

1按照适当的间隔期进行检查;

2任何不符合规定情况得到报告,并附可能的原因;

3采取适当的纠正措施;以及

4保存这些活动的记录。

10.3公司应当在安全管理体系中建立有关程序,以便标识那些会因突发性运行故障而导致险情的设备和技术系统。安全管理体系应当提供旨在提高这些设备和系统可靠性的具体措施。这些措施应当包括对备用装置及设备或非连续使用的技术系统的定期测试。

10.4 10.2所述的检查和10.3所提及的措施应纳入船舶的日常操作性维护。

11文件

11.1公司应当建立并保持有关程序,以便控制与安全管理体系有关的所有文件和资料。

11.2公司应当保证:

1各有关部门均能够获得有效的文件;

2文件的更改应由经授权的人审查批准;

3被废止的文件应及时清除。

11.3用于阐述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文件可称为“安全管理手册”。文件应当以公司认为最有效的方式予以保存。每艘船舶均应配备与之相关的全部文件。

12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12.1公司应当开展内部审核,以核查安全和防止污染活动是否符合安全管理体系的要求。

12.2公司应当根据建立的有关程序定期评价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必要时还应当对安全管理体系进行复查。

12.3审核及可能采取的纠正措施应当按文件规定的程序进行。

12.4除非由于公司的规模和性质不可能做到,实施审核的人员应当不从属于被审核的部门。

12.5审核及复查的结果应当告知所有负有责任的人员,以提请他们注意。

12.6负有责任的管理人员应当对所发现的缺陷及时采取纠正措施。

B部分审核发证

13发证和定期审核

13.1船舶应当由持有与该船相关的“符合证明”或符合14.1要求的“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营运。

13.2“符合证明”应由主管机关,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符合证明”的有效期由主管机关确定,但不超过5年。该证明应当被视为该公司能够符合本规则要求的证据。

13.3“符合证明”只对其载明的船舶种类有效。所载明的船舶种类以初次审核所认定的船舶种类为依据。其它船舶种类,只有在审核其公司的能力确已满足本规则关于此类船舶种类的要求时才能被载入。关于船舶种类,参阅公约第IX/1条的规定。

13.4“符合证明”的有效性应当服从于由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者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在周年日前或后三个月内实施的年度审核。

13.5如果没有申请13.4所要求的年度审核,或者有证据表明存在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时,主管机关或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签发证书的缔约国政府应当收回“符合证明”。

13.5.1如果收回“符合证明”,所有相关的“安全管理证书”、“临时安全管理证书”也应当收回。

13.6船上应当保存一份“符合证明”的副本,以便船长被要求时出示给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查验,以及用来接受公约第IX/6。2条规定的监督检查。该副本不必是签发的原件。

13.7在审核该公司及其船上的管理确已按照经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后,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者应主管机关请求的另一缔约国政府,应当向船舶签发有效期不超过5年的“安全管理证书”。该证书应当被视为该船舶符合本规则要求的证据。

13.8“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性应当服从于由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者是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实施的至少一次的中间审核。如果只进行一次中间审核,且“安全管理证书”的有效期为5年,中间审核应当在证书的第二和第三个周年日之间进行。

13.9 除了13.5.1的要求之外,如果没有申请13.8要求的中间审核,或者有证据表明存在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时,主管机关或应主管机关请求签发该证书的缔约国政府应当收回“安全管理证书”。

13.10尽管有13.2和13.7的规定,当换证审核在所持“符合证明”或“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之前三个月内完成时,新签发的“符合证明”或“安全管理证书”应当自完成换证审核之日起有效,且有效期自原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起不超过5年。

13.11当换证审核在所持“符合证明”或“安全管理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三个月前完成时,新签发的“符合证明”或“安全管理证书”应当自完成换证审核之日起有效,且有效期自完成换证审核之日起不超过5年。

14核发临时证书

14.1对于下列公司,为便利其初始实施本规则,在审核该公司业已建立的安全管理体系满足本规则1.2.3的目标要求后,可向其签发一份“临时符合证明”,但前提是该公司已做出在“临时符合证明”有效期内运行满足本规则全部规定的安全管理体系的计划:

1公司新成立,或

2现有“符合证明”新增船舶种类。

该“临时符合证明”应由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者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有效期不超过12个月。船上应当保存一份“临时符合证明”的副本,以便船长被要求时出示给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查验,以及用来接受公约第IX/6。2条规定的监督检查。该副本不必是签发的原件。

14.2下述情况下可向船舶签发“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1新造船交付使用;

2公司新承担一艘船舶的营运责任;

3船舶换旗。

该“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应由主管机关或主管机关认可的机构,或者应主管机关的请求由另一缔约国政府签发,有效期不超过6个月。

14.3特殊情况下,主管机关或应主管机关请求的另一缔约国政府,可以对“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做自其届满之日起不超过6个月的展期。

14.4“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应在审核下述情况后签发给船舶:

1“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覆盖了该船种;

2公司在该船实施的安全管理体系涵盖了本规则的关键要素并在为签发“符合证

明”的审核中已做评估或在为签发“临时符合证明”的审核中已表明;

3公司已做好三个月内审核该船的计划;

4船长和高级船员熟悉安全管理体系以及其实施的计划安排;

5已标明的重要指令在开航前已下达;

6已用工作语言或船上人员懂得的其它语言提供了有关安全管理体系的信息。

15审核

15.1本规则要求的所有审核,应当按照主管机关充分考虑国际海事组织制定的指南后认可的程序进行。

16证书格式

16.1“符合证明”、“安全管理证书”、“临时符合证明”和“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应当按照本规则附录所示格式制作。如果所用语言既非英文又非法文,证书文字应当包括其中一种。

16.2除了本规则13.3的要求,“符合证明”和“临时符合证明”中所载明的船舶种类可加以签注以反映安全管理体系所规定的对船舶营运的限制。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 规则)[£ 2007 年10月 、、. 1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大会通过的第A.443(幻)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 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大会通过的第A.680 (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 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 则和目标制定。 5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 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经MSC.104(73)号决议修正的大会 A.741 (18)号决议 12日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 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 各级人员的责任心、 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 部分 实施 总则 1.1 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 A 和B 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ISM )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 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 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 化的体系。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 运作的文件。 1.1.3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 1.1.5 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管理实用规则

国家标准《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分类规范》 (征求意见稿)编制说明 一、工作简况 1.1任务来源 《信息安全技术安全漏洞分类规范》是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10年下达的信息安全国家标准制定项目,国标计划号为:20100385-T-469。由国家信息技术安全研究中心主要负责进行规范的起草,中国信息安全测评中心、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国家计算机网络入侵防范中心、国家计算机网络应急技术处理协调中心等单位参与起草。 1.2主要工作过程 1、2010年6月,组织参与本规范编写的相关单位召开项目启动会,成立规范编制小组,确立各自分工,进行初步设计,并听取各协作单位的相关意见。 2、2010年7月,根据任务书的要求,规范编制小组开展考察调研和资料搜集工作,按照需求分析整理出安全漏洞分类规范的框架结构。 3、2011年4月,按照制定的框架结构,确定分类的原则和方法,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0。 4、2011年7月,课题组在专家指导下,积极采纳国外相关漏洞分类的原则,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1。 5、2011年8月26日,规范编制小组在积极采纳专家意见的基础上,对规范内容进行修改,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2。 6、2013年8月28日,安标委秘书处组织了该标准的专家评审,编制小组听取了专家意见,对标准文本的内容进行修订、简化,形成《安全漏洞分类规范》草稿V1.3。 7、2014年11月,安标委WG5工作组对《安全漏洞分类规范》标准草案稿进行了投票表决,通过了本标准。投票表决中相关单位和专家提出了一些修改建议和意见,标准编制组对意见进行了逐条分析和理解,对标准文本进行了完善,形成了《安全漏洞分类规范》征求意见稿及相关文件。 二、编制原则和主要内容 2.1 编制原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71169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 经MSC.273(85)和MSC.104(73)号决议修正的大会A.741(18)号 决议 (2010年7月1日生效) 目录 前言 A部分实施 1. 总则 2.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3.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4.指定人员 5.船长的责任和权力 6.资源和人员 7.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8.应急准备 9.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10.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11.文件 12.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B部分审核发证 13.发证和定期审核 14.核发临时证书 15.审核 16.证书格式 前言 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 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 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 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 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 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 1 总则 1.1 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 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 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 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 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 “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得并能被证实的有 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8 “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

ISM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ISM规则) 目录 前言 A.部分实施 l 总则 1.1 定义 1.2 目标 1.3 适用范围 1.4 安全管理体系的功能要求 2 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 3 公司的责任和权力 4 指定人员 5 船长的责任和权力 6 资源和人员 7 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 8 应急准备 9 不符合规定情况、事故和险情的报告和分析 l0 船舶和设备的维护 11 文件 12 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 B.部分审核与发证 13 发证和定期审核

14 核发临时证书 15 审核 16 证书格式

前言 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XI)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 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7 本规则中添加的脚注旨在提供参考与指导,不作为本规则的要求。然而,按照第1.2.3.2段要求,所有相关指南、建议等均应予以考虑。考虑到该文献可能已经被修改或更新的资料所取代,任何情况下读者都应使用文件脚注中提到的参考文献的最新版本。⑤

油轮安全管理规则

油轮安全管理规则 第一条为了确保油船安全生产,提高济效益,促进油运事业的发展,根据“安全质量第一”和“预防为主”的方针,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油船是重点保卫单位,必须严格执行治安保卫、防火、防爆、防污染、安全航行和安全装卸以及职工劳动保护等规定。 第三条要设置油船管理机构或专职人员对油船实行专业管理。油船船员上船前必须进行油船专业知识的培训,经考试、考核和取得有效证书后,才能从事油船工作。 第四条本“规则”是油船安全生产管理的基本规则。各航运部门应根据本规则的原则和要求,结合本部门、本单位的具体情况,制订有关实施细则,并报部备案。 第五条交通系统各港、航部门干部、职工对本规则及其实施细则,必须认真学习,严格执行。对模执行者予以表扬和奖励;违反者,视情况给予批评教育或纪律处分,直至追究刑事负责。 第六条油船除严格遵守本规则及其实施细则外,对非油船所规定的各项安全规章制度,仍应严格遵照执行。 第七条本规则适用于一切油轮、油驳以及运载石油的顶推(拖带)船队。 第八条保持船舶技术条件处于适航状态: 1、油船必须具有船舶检验部门签发的足以证明油船的布置、结构和设备均符合安全要求的检验合格证书,或入级证书和相应的安全证书,才能投入营运。 2、油船的布置、结构、管系及电气、消防和防污染设备等,未经船舶检验部门同意,不得擅自更改。 第九条信号: 1、船载货油,或油已卸完,但舱仍有可燃气体时,应按规定悬挂危险品信号。 2、要系泊和装卸作业时,除执行上款规定外,还应按港口规定显示慢车信号。

第十条船员和登船人员,必须严格遵守下列规定: 1、禁止随身携带易燃物品或火种(火柴、打火机等),不得在甲板上放置、使用聚焦的玻璃制品(蒸溜水瓶、放大镜、老花眼镜); 2、禁止在规定以外的场所吸烟; 3、禁止穿带钉的鞋、靴、; 4、禁止现场工作人员或值班人员穿着和更换尼龙、化纤服装。 第十一条在未经洗舱、除气、测爆和确认没有可燃气体时,不得在甲板及油舱附近进行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 第十二条装卸一、二级石油(注)、压载、洗舱、除气时,禁止下列作业: 1、一切电焊、气焊等明火作业; 2、使用明火炉灶; 3、敲铲铁锈; 4、无线电发报; 5、电瓶充电; 6、用电扇通风。 第十三条非装卸、压载、洗舱、除气作业时,一般不准进行明火作业,如因生产急需,非明火作业不可时,必须执行下列规定: 1、预先申报,经轮机长同意,船长批准; 2、测爆确认没有可燃气体; 3、凡能拆卸的管系、机件等焊补作业,必须在电焊间或工作间进行。在机炉舱焊接无法拆卸的管系、机件时,必须关闭邻近的阀门,确认已其它舱室隔绝,并清洗、除气、测爆,清除现场的易燃物品,备妥足够的消防器材,派专人指挥及看火。 第十四条防止灯具、电路电气设备等产生火花,要严格执行下列规定: 1、禁止使用明火灯具、悬挂彩灯和在通电情况下安装灯泡。 2、禁止在靠近油舱、泵间、油漆间、蓄电池间、未用隔离舱隔离开的物料间、输油管存放场所及主甲板,使用非防爆式灯具和可能产生电火花的电气设备。 3、必须使用封闭式电炉,并设在规定地点,用时要有人看管。 4、必须盖紧关严各水密插座、连结箱、继电器等设备,防止进水造成短路。

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 (交通部海事局2001年10月8日重新发布)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规定公司和船舶申请审核发证的条件,规范航运公司及相关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行为,明确审核方和被审核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依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对其适用的船舶及公司进行的审核发证及其管理活动。 第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是实施本规则的主管机关。 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事局及其指定的海事机构、授权或认可的其他机构为审核发证机构,按照主管机关确定的审核发证权限范围开展相应的审核发证工作。 第四条实施安全管理体系审核的人员必须持有主管机关认可的审核员证书。

第五条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公司审核和船舶审核,由审核发证机构按照《国际安全管理规则》或《国内安全管理规则》以及本规则的规定组织实施。 第六条审核发证机构分别对公司和船舶实施以下审核: (一)初次审核; (二)年度审核(公司); (三)中间审核(船舶); (四)换证审核; (五)跟踪审核(公司); (六)附加审核(公司); (七)临时审核。 公司初次审核和换证审核可分为预审和正式审核两个阶段。 第二章公司审核发证 第七条申请审核的公司应向主管机关指定的审核发证机构或其委托受理申请的机构提交申请材料。 第一节初次审核和发证

第八条申请初次审核的公司应具备以下条件: (一)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二)已建立文件化的安全管理体系; (三)安全管理体系已在公司岸上及相关船种的至少1艘船上运行3个月。 第九条初次审核申请应附送以下材料: (一)安全管理手册; (二)安全管理体系文件清单; (三)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评价报告或管理复查报告。 如申请审核的公司是船舶管理公司而不是船舶所有人,还应附送符合本规则第七十四条规定要求的船舶管理协议。 第十条审核发证机构或其委托受理申请的机构收到初次审核申请及所附材料后,应立即进行申请材料审查,以判断: (一)公司是否属于本机构管辖范围; (二)公司是否符合申请条件; (三)申请材料是否齐全; (四)安全管理手册是否已全面阐述公司如何实施安全管理体系;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ICS/ISF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国际海运联盟(ISF)是由40个国家的船东所自愿结成的组织,代表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商船吨位。 ICS 始建于1921 年,是航运业的一个商贸协会,其利益涉及海运事务铁饼是海上安全、船舶设计和建造、防止污染、以及海运法律等各个方面。 ISF 始建于1909 年,是航运业的一个顾主联盟,在国际上代表其成员有关劳工事务,人力及培训方面的利益。 ICS和ISF在此感谢英国"Global maritime ”的海事专家joseph m hughes在制定本指南的SMS 内审部分的帮助;并感谢国际船级社协会(ices)对本指南提供有益的说明。 以下几家参与了本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咨询,并原则支持半指南的应用。菠萝的海及国际海事理事会(bacon)国际干货船东协会(intercrop )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ocimf )国际气体运输船和码头经营人协会(sigtto)本指南的编写使用了目前所获得的最好资料,本指南仅作为一种指导,其应用责任由用户自负。ICS,ISF,及任何为指南提供资料、数据,进行编辑、出版、授权翻译和供销的个人,公司,企业或组织对本采用指南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后果,均不负任何责任。 目录 ICS/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1) 序言 (4) 第I部分引言 (4) 背景 (4) 安全管理体系(SMS) (5)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优越性 (5) 目的 (6) 使用术语定义 (6) 第n部分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般性建议 (7) 高层领导的承诺 (7) 充足的资源配置 (7) 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 (8) 实际的时间表 (8) 实施以后 (8) 第川部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 (8) 前言 (9) 1 .总则 (9) 第W部分SMS内审指南 (22) SMS 外部发证及评估过程 (23) SMS 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 (23) SMS 内部审核 (23) 附录 A (30) 安全管理体系内审计划样本 (30)

国际海事组织《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 目录 前言 A.部分-实施 l 通则 1.1 定义 1.2 目标 1.3 适用范围 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的基本要求 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 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 4 指定人员 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 6 资源与人员 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 8 应急部署 9 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 l0 船舶与设备的维护 11 文件管理 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 B.部分-发证与验证 13 发证与定期验证 14 临时审核 15 验证 16 证书格式 前言

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 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 1 通则 1.1 定义 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1.1.3主管机关:系指悬挂该国国旗的国家政府部门。 1.1.4 安全管理体系(SMS):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DOC):系指颁发给符合ISM规则要求的公司的证明文件。1.1.6 安全管理证书(SMC):系指颁发给船舶,证明公司及其船舶管理营运符合已批准的安全管理体系(SMS)的证书。 1.1.7 客观证据:系指根据观察、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且可证实的定性或定量的关于SMS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情况的信息、记录或事实的陈述。 1.1.8 观察结果(观察员):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期间所得出的并有客观证据所证实的陈述(观察结果)。它也可以是审核员对SMS提出的如不改正可能会导致不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ICS/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国际航运公会(ICS)和国际海运联盟(ISF)是由40个国家的船东所自愿结成的组织,代表了一半以上的世界商船吨位。 ICS始建于1921年,是航运业的一个商贸协会,其利益涉及海运事务铁饼是海上安全、船舶设计和建造、防止污染、以及海运法律等各个方面。 ISF始建于1909年,是航运业的一个顾主联盟,在国际上代表其成员有关劳工事务,人力及培训方面的利益。 ICS和ISF在此感谢英国“Global maritime”的海事专家joseph m hughes在制定本指南的SMS内审部分的帮助;并感谢国际船级社协会(ices)对本指南提供有益的说明。 以下几家参与了本指南制定过程中的咨询,并原则支持半指南的应用。 菠萝的海及国际海事理事会(bacon) 国际干货船东协会(intercrop) 国际独立油轮船东协会(intertanko) 石油公司国际海运论坛(ocimf) 国际气体运输船和码头经营人协会(sigtto) 本指南的编写使用了目前所获得的最好资料,本指南仅作为一种指导,其应用责任由用户自负。ICS,ISF,及任何为指南提供资料、数据,进行编辑、出版、授权翻译和供销的个人,公司,企业或组织对本采用指南内容而直接或间接导致的后果,均不负任何责任。 目录 ICS/ISF《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应用指南 (1) 序言 (4) 第Ⅰ部分引言 (4) 背景 (4) 安全管理体系(SMS) (5)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优越性 (5) 目的 (6) 使用术语定义 (6) 第Ⅱ部分建立和实施安全管理体系的一般性建议 (7) 高层领导的承诺 (7) 充足的资源配置 (7) 船上和岸上人员的参与 (8) 实际的时间表 (8) 实施以后 (8) 第Ⅲ部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相应的指南 (8) 前言 (9) 1.总则 (9) 第Ⅳ部分SMS内审指南 (22) SMS外部发证及评估过程 (23) SMS内部审查及评估过程 (23) SMS内部审核 (23)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

国内安全管理规则讲义 一、ISM规则的产生 1、机构简介: 国际海事组织(IMO)原名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IMCO),1948年联合国在日内瓦召开第一次会议,讨论建立一个新组织,专门负责国际海上运输特别是航行安全方面的事务,通过了《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公约》来建立这一组织,即政府间海事协商组织, 1958年海事组织公约生效,组织正式运转。1982年5月22日更名为国际海事组织。 国际海事组织机构设置:大会、理事会、海上安全委员会(MSC)、法律委员会、海洋环境保护委员会(MEPC)、技术合作委员会、便利委员会、秘书处。 2、SOLAS公约产生背景: 国际海事组织成立后,围绕着海上航行安全、海洋环境保护、技术合作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也制定了一系列的国际公约。在这些国际公约中,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一直被认为是有关商船航行安全最重要的国际条约之一。 SOLAS公约的产生背景:1912年由英国驶往美国纽约港的豪华邮轮“泰坦尼克”号在处女航中由于种种原因沉没,1512人丧身于大海之中。这次灾难性的事故引起了国际社会对航海安全的广泛关注。1913年底,在英国伦敦召开了首次国际海上人命安全会议,13年国家代表参加了会议并于1914年1月20日签订了第一个有关海上航行安全的国际条约——《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SOLAS)。在通过之后相当一段时间内,对公约进行了多次修下,又通过了1929年、1948年和1960年三个SOLAS公约,但于两次世界大战和其它一些原因,效果不好。直到1974年公约的出现,1974年SOLAS 公约采用了默认接受程序(规定某个修正案将在某个日期生效,除非在此期间有一定数量的缔约国明确表示反对),才使

安全管理规则条款实用性理解详解(五)

安全管理规则条款实用性理解详解(五) 6资源和人员 6.1公司应当保证船长: .1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 .2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以及 .3得到必要的支持,以便可靠地履行其职责。 【理解】船长持有相应的适任证书和培训证明,并不等于已具有“适当的指挥资格”。公司应当从资历、业绩、决策能力等方面进行考察,以确定船长的指挥资格。在体系文件中,公司应确定“船长适当指挥资格”的标准,应有具体的考核标准和办法,尤其是对聘用的船长进行考察和控制。 “完全熟悉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是对船长的特殊要求,以使其能够承担第5章规定的绝对权力和责任。“完全熟悉”,应着重船长对ISM规则的充分理解,对公司安全管理体系构成的了解,对体系运作特点的把握,主要管理程序、本公司特殊规定的熟悉等。本规则6.3要求的“新聘和转岗人员适当熟悉其职责”,虽然也包括新聘船长,但要求熟悉的内容不同。在具体要求上船长有别于其他船员。 完全熟悉安全管理体系的具体方法,可能包括:向船长提供公司的安全管理体系文件和足够的阅读时间;有关责任人与船长讲解和讨论;考试等。

“必要的支持”,可能包括:权力、人员、物资、技术和信息等各方面的支持。具体的支持方法应在体系文件中加以体现。船长指挥资格的考核内容: 是否熟悉ISM规则? 是否在实施SMS的公司/船舶上工作过? 是否熟悉船舶安全航行的程序和须知? 是否掌握了正常操作及应急操作? 是否了解季节性安全工作内容? 是否完全熟悉船长的责任和权力? 是否了解港口当局或PSC检查的有关要求? 是否了解事故处理与报告制度? 何时担任船长,在哪些船种上任过船长?实际担任船长的时间有多长? 担任船长有哪些航线经历,船长以前的航线经历情况; 是否熟悉防抗台操作内容? 以前是否自引过船舶(在哪些航线)? 是否熟悉ISPS规则? 对拟任类型的船舶技术和操作性能是否了解? 通过专业判断是否具备良好的素质和管理能力? 服务簿记录是否良好? 如何考核?标准如何确定?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船上见习记录簿附页(EXTRA PAPERS FOR ON BOARD TRAINING RECORD BOOK) 职能: 训练内容顺序号: NO. 日期: (FUNCTION): (NUMBER OF THE TASK): NO. (DATE): 训练内容:3.9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一、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产生背景和内容: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船舶海难事故频繁发生,全球全损船舶的数量和吨位以及人员伤亡均呈增长趋势。这些海难事故对船上人命、财产安全和海洋环境构成了巨大的威胁,造成的巨大损失引起了世界船舶保险业、海运行业性组织、各国政府、地区性组织以及IMO前所未有的关注。统计资料表明,船舶海损、机损及污染海洋事故的发生,约有80%是由人为因素所致,人为因素造成的事故中80%与管理不善有关,而管理不善的50%又与岸上公司的管理有关。1992年IMO提出了《国际安全管理规则》,1993年通过并采纳了该规则,将本规则《ISM CODE》纳入《SOLAS公约》,成为公约的第Ⅸ章,成为强制性公约。ISM规则要求船公司和船舶建立、实施、保持安全管理体系(SMS),并分别取得“符合证明”(DOC)和“安全管理证书”(SMC)。从规定的日期起,各港口国主管机关将对未执行ISM规则的船舶实施滞留或不准其进入港口。SMS的建立,也就成了船舶进入国际航运市场的“准入证”。ISM规则来源于ISO 9000系列质量体系,是船舶运输业的质量管理和质量保证体系。将规范的对象从海上延伸到岸上,从习惯上对船舶、设备、操作方面提出技术要求转变到对船公司的系统化管理。ISM规则要求所有船舶必须在2002年7月1日前满足规则的要求。ISM规则由13个部分组成,分别是:前言;总则;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公司的责任和权力;指定人员;船长的责任和权力;资源和人员;船上操作方案的制定;应急设备;不符合规定的情况、事故、险情的报告和分析;船舶和设备的维护;文件;公司审核、复查和评价;发证、审核及监督。ISM规则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海洋环境造成危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针对目标,规定了一系列的措施和指南。ISM规则规定船公司须取得“符合证明”(DOC),5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目录 A.部分-实施 l通则 1.1定义 1.2目标 1.3适用范围 1.4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2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 3公司的责任与权限 4指定人员 5船长的责任与权限 6资源与人员 7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 8应急部署 9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 l0船舶与设备的维护 11文件管理 12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 B.部分-发证与验证 13发证与定期验证

14临时审核 15验证 16证书格式 前言 1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13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 1通则 1.1定义 1.1.1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前言 1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 1总则 1.1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1.1.5“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 1.1.7“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得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8“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声明。 1.1.9“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1.1.11“周年日”系指对应于有关文件或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的每一年中的该月该日。 1.1.12“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2目标 1.2.1本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1.2.2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当包括: 1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2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以及 3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 1.2.3安全管理体系应当保证: 1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规则;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

目录 1 绪论 (2)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2)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3) 1.2.1 国外研究状况 (3) 1.2.2 国内研究现状 (3) 1.3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4) 2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与实施 (4) 2.1 安全管理体系实施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分析 (4) 2.2 解决问题的对策和建议 (5) 2.3 建立安全管理体系的步骤 (5) 2.4 安全管理体系的实施 (6) 2.5 安全管理体系的保持 (6) 3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性检查 (7) 3.1 安全管理体系运行有效性检查的内容 (7) 3.2 安全管理体系的有效检查程序与方法 (8) 3.2.1 检查程序 (8) 3.2.2 检查方法 (9) 4 结语 (9) 参考文献 (10)

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浅析研究 摘要:为了加强对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先后强制实施,根据规则的要求各航运公司陆续建立了安全管理体系,本文在研究《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和《国内安全管理规则》和一些航运企业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后。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探究如何建立船舶安全管理体系并实施。最后本文还对船舶安全管理体系有效性检查的内容及方法进行了概述。 关键词:船舶安全;建立;运行;有效性检查 Abstract:In order to strengthen on ship navigation safety and pollution prevention management, and promote chinese shipping industry overall quality and management level continuously improve,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has forced implementation, according to the requirements of the rules, the shipping companies began to build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In this paper, after the study of the internation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s and the local safety management rule and some shipping companies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present situation and the existence question. Put forward the countermeasures to solve the problem, explore how to establish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and implement. At last, the paper also summarizes the contents and methods of the ship safety management system. Keywords:ship safety; establishment; operation; validity check 1绪论 1.1研究背景及意义 目前我国沿江河海各地的船舶和航运公司如雨后春笋般兴起,它们为社会经济的发展做出了贡献,但也给安全管理带来了困难,为了加强对国内航行船舶的安全和防污染管理,促进我国航运业整体素质和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交通部在总结ISM规则实施的基础上,于2002年制定并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简称《国内安全管理规则》)。根据该规则的要求,负责国内船舶营运的公司和其所营运的船舶应建立起一套科学、系统和程序化的安全管理体系,并通过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机构的审核。由于船公司规模、体制不同,管理水平参差不齐,对规则的理解存在差异,导致了在执行规则,建立和运行安全与防污染管理体系的过程中还存在着一些不尽人意之处。面对这种现象,研究国内船舶安全管理体系的建立和运行十分必要。 为了促进技术标准的执行,减少由于人为因素导致的海难事故,要求公司建立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体系,且该体系必须符合公约、船旗国法规及相关技术标准,以提高船舶营运安全,避免或减少海上事故的发生。《国内安全管

国际安全管理规则

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 目录 A.部分-实施 l 通则 1.1 定义 1.2 目标 1.3 适用范围 1.4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基本要求 2 安全与环境保护方针 3 公司的责任与权限 4 指定人员 5 船长的责任与权限 6 资源与人员 7 船上操作计划的制订 8 应急部署 9 不合格、事故与险情的报告及分析 l0 船舶与设备的维护 11 文件管理 12 公司验证、评审与评估 B.部分-发证与验证 13 发证与定期验证 14 临时审核 15 验证 16 证书格式 前言 1 本规则旨在提供一个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A.443(XI)决议,请所有政府采取必要步骤保障船长在海上安全及保护海洋环境问题上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还通过A.680(17)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有适当的管理组织,以满足船上为达到和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高标准的需要。 4认识到没有两家航运公司或船东是相同的,而且船舶在处于差异很大的情况下营运,本规则系依据总的原则和目标制订。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不同层次的管理,无论是岸上还是海上,对所列事项将要求不同的知识和了解水平。 6 良好的安全管理基础是领导层的承诺。安全及防污染方面的最终结果取决于各级人员的承诺、能力、态度和动力。 A.部分-实施 1 通则 1.1 定义 1.1.1国际安全管理(国际管理规则)规则:系指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改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及防污染管理规则》。 1.1.2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任何其他机构或个人,诸如管理者或光船租赁人,他们已从船舶所有人处承担船舶经营的责任,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义务和责任。 1.1.3主管机关:系指悬挂该国国旗的国家政府部门。 1.1.4 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的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针所建立并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DOC):系指颁发给符合国际管理规则要求的公司的证明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SMC):系指颁发给船舶,证明公司及其船舶管理营运符合已批准的安全管理体系(安全管理体系)的证书。 1.1.7 客观证据:系指根据观察、测量或试验得到的,且可证实的定性或定量的关于安全管理体系要素的存在和实施情况的信息、记录或事实的陈述。 1.1.8 观察结果(观察员):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期间所得出的并有客观证据所证实的陈述(观察结果)。它也可以是审核员对安全管理体系提出的如不改正可能会导致不合格的陈述(观察项)。 1.1.9 不合格(不符合):系指有客观证据表明的不满足要求的观察结果。 1.1.10 严重不合格(严重不符合):系指可标识的对人身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ISM规则)经MSC.104(73)号决议修正的大会A.741 前言 1 本规则旨在提供船舶安全管理、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的国际标准。 2 大会通过的第A.443(Ⅺ)号决议,敬请各国政府采取必要措施,以保证船长在海上安全和保护海洋环境方面正当履行其职责。 3 大会通过的第A.680(17)号决议,进一步认识到需要建立适当的管理组织,使其能够对船上的某些需求做出反应,以达到并保持安全和环境保护的高标准。 4 认识到航运公司或船舶所有人的情况各异以及船舶操作条件的大不相同,本规则依据一般原则和目标制定。 5 本规则用概括性术语写成,因而具有广泛的适用性。显然,无论是在岸上还是在船上,不同的管理层次对所列条款需要有不同程度的了解和认识。 6 高级领导层的承诺是做好安全管理工作的基础。就安全和防止污染而言,各级人员的责任心、能力、态度和主观能动性将决定其最终结果。 A部分实施 1 总则 1.1 定义 以下定义适用于本规则的A和B两部分。 1.1.1 “国际安全管理(ISM)规则”系指由国际海事组织大会通过的,并可由该组织予以修正的“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 1.1.2 “公司”系指船舶所有人,或已承担船舶所有人的船舶营运责任并在承担此种责任时同意承担本规则规定的所有责任和义务的任何组织或法人,如管理人或光船承租人。 1.1.3 “主管机关”系指船旗国政府。 1.1.4 “安全管理体系”系指能使公司人员有效实施公司安全和环境保护方针的结构化和文件化的体系。 1.1.5 “符合证明”系指签发给符合本规则要求的公司的文件。 1.1.6 “安全管理证书”系指签发给船舶,表明其公司和船上管理已按照认可的安全管理体系运作的文件。1.1.7 “客观证据”系指通过观察、衡量或测试获得并能被证实的有关安全或安全管理体系要素存在和实施的量或质的信息、记录或事实声明。 1.1.8 “评述”系指在安全管理审核过程中做出的并由客观证据证实的事实声明。 1.1.9 “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客观证据表明不满足某一具体规定要求的可见情况。 1.1.10 “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系指对人员或船舶安全构成严重威胁或对环境构成严重危险,并需要立即采取纠正措施的可辨别的背离,包括未能有效和系统地实施本规则的要求。 1.1.11 “周年日”系指对应于有关文件或证书有效期届满之日的每一年中的该月该日。 1.1.12 “公约”系指经修正的1974年国际海上人命安全公约 1.2 目标 1.2.1 本规则的目标是保证海上安全,防止人员伤亡,避免对环境,特别是对海洋环境造成损害以及对财产造成损失。 1.2.2 公司的安全管理目标应当包括: 1 提供船舶营运的安全做法和安全工作环境; 2 针对已认定的所有风险制定防范措施;以及 3 不断提高岸上及船上人员的安全管理技能,包括安全及环境保护方面的应急准备。 1.2.3 安全管理体系应当保证: 1 符合强制性规定及规则; 2 对国际海事组织、主管机关、船级社和海运行业组织所建议的适用的规则、指南和标准予以考虑。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完整版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 审核发证规则 HUA system office room 【HUA16H-TTMS2A-HUAS8Q8-HUAH1688】

航运公司安全管理体系审核发证规则 颁布部门交通部安监局颁布文号 [1997]10号颁布时间 1997-01-06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保证《国际船舶安全营运和防止污染管理规则》(以下简称《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实施,规范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发证行为,明确审核方和被审核方的权利、责任和义务,规定公司和船舶申请审核发证的条件,制定本规则。 第二条本规则适用于主管机关根据《国际安全管理规则》对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国际航行船舶及其公司进行审核发证的管理活动。 第三条负责本规则实施的主管机关为交通部安全监督局。 第二章一般规定 第四条公司应按《国际安全管理规则》的要求建立、实施和保持安全管理体系,并按本规则的规定取得“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其营运的船舶必须取得“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 从下列日期开始,不具备有效的“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的公司,不得从事下列船舶的安全和防止污染管理业务;不具备有效的“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的船舶,不得从事国际航行: (一)客船,包括载客高速艇:1998年7月1日; (二)500总吨及以上的油轮、化学品船、气体运输船、散货船和载货高速艇:1998年7月1日; (三)500总吨及以上的其他货船和移动式近海钻井装置:2002年7月1日。

第五条安全管理体系的审核,包括公司审核和船舶审核,并分别由主管机关和经主管机关授权的中国船级社按照《国际安全管理规则》以及本规则的规定组织实施。 实施公司审核的审核员必须持有主管机关统一颁发的审核员证书。 第六条公司要求签发“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及其相关审核的申请,船舶要求签发“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及其相关审核的申请,统一由公司按本规则第三章、第四章的规定和以下要求提出: (一)要求签发“符合证明”或“临时符合证明”及其相关审核的申请材料一式四份,送主管机关指定的港务监督; (二)要求签发“安全管理证书”或“临时安全管理证书”及其相关审核的申请材料一式二份,分送中国船级社和主管机关指定的港务监督。 第七条审核机构分别对公司和船舶实施以下审核: (一)初次审核; (二)公司年度审核; (三)船舶中间审核; (四)换证审核; (五)临时审核。 公司初次审核和换证审核包括预审和现场审核两部分。 通过上述审核的公司或船舶,将取得主管机关或中国船级社的相应证书或签注。 第八条如果存在重大不符合规定情况,发证机构有权吊销“符合证明”或“安全管理证书”;“符合证明”的失效或吊销将导致与其相关的“安全管理证书”的失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