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完整word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完整word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等护理;高等助产总学时数:72 学时学分:4 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健康评估》课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健康评估》课程的组成:绪论;健康评估方法;身体评估;特殊年龄人群的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常见疾病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常用实验检查;诊断思维;健康评估记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的特点; (2)健康评估的内容; (3)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重点、难点重点:健康评估的概念。难点: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2)了解健康评估的特点,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熟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认识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4)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 1、教学内容(1)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 2、重点、难点重点: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难点: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功能性形态异常的变化.

(2)熟悉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 (3)熟悉会谈的注意事项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4)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5)掌握健康史的内容.

(6)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7)掌握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 第三章身体评估 1、教学内容(1)一般状态评估; (2)皮肤、淋巴结评估;(3)头、颈部评估; (4)胸部评估;(5)血管评估; (6)腹部评估;(7)脊柱和四

肢评估; (8)肛门、直肠和生殖器评估;(9)神经系统评估 2、重点、难点重点: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生命体征,皮肤评估的内容,肺部评估的内容及视、触、叩、听诊方法的正确运用;心脏评估的内容及视、触、叩、听诊方法的正确运用。血管评估的内容及方法,常见异常脉搏,周围血管体征。难点:肺部评估的方法;心脏评估的方法;血管评估的内容及方法;腹部评估的触诊方法。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颅神经检查,神经反射评估的内容和方法。(2)熟悉头部评估的内容及方法,颈部血管、甲状腺、气管的评估。脊柱评估的内容及方法,四肢关节及运动功能.肛门直肠评估的内容和方法. (3)掌握一般状态评估的内容,一般状态评估的方法,生命体征、发育与体型、面容与表情、体位、步态.皮肤评估的内容,浅表淋巴结评估的顺序及淋巴结肿大的临床意义。胸部的骨性标志及体表分区;正常及异常胸廓;乳房触诊;肺部评估的内容及视、触、叩、听诊方法的正确运用;心脏评估的内容及视、触、叩、听诊方法的正确运用。血管评估的内容及方法,常见异常脉搏,周围血管体征.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腹部评估的主要内容及视、触、叩、听诊方法在腹部评估中的正确运用。第四章特殊年龄人群健康评估 1、教学内容(1)小儿健康评估; (2)老年人健康评估; (3)增进与维护老年人的心理健康; 2、重点、难点重点:小儿身体评估特点;老年身体评估特点。难点:小儿体格生长评估;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老年人衰老表现;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量表的应用。

(2)熟悉小儿年龄分期;小儿体格生长评估;老年人生活质量评估. (3)掌握小儿身体评估特点;老年身体评估特点。第五章常见症状评估 1、教学内容(1)发热; (2)疼痛; (3)咳嗽与咳痰;(4)咯血; (5)呼吸困难;(6)发绀;(7)水肿(8)恶心与呕吐; (9)呕血与黑粪;(10)便血;(11)腹泻; (12)便秘;(13)黄疸;(14)意识障碍; (15)惊厥; (16)抑郁状态。 2、重点、难点重点: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呕血与黑粪、意识障碍的原因,健康史评估内容,各症状的临床特征。难点: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呕血与黑粪、意识障碍的原因,健康史评估内容,各个症状的临床特征。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发绀、恶心、呕吐、腹泻、便秘、黄疸、惊厥、抑郁的原因,健康史评估内容,各个症状的临床特征. (2)熟悉

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呕血与黑粪、意识障碍症状出

现后患者的身心反应。(3)掌握发热、疼痛、水肿、呼吸困难、咳痰、咯血、呕血与黑粪、意识障碍的原因,健康史评估内容,各个症状的临床特

征。第六章常见疾病及机体病变评估 1、教学内容 (1)呼吸系统常见疾病及病变; (2)循环系统常见疾病及病变; (3)消化系统常见疾病; (4)泌尿系统常见疾病;(5)神经系统常见疾病评估; 2、重点、难点重点:各种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难点:周围血管征;各种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重症肺炎;阻塞性通气障碍;铁锈色痰;门脉高压症;绞窄性肠梗阻;“三偏征”

的临床特点。 (2)熟悉:肺实变体征;桶状胸;周围血管征;急性左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特点;胃溃疡和十二指肠溃疡的节律性疼痛;阑尾压痛点;肠梗阻的分类;膀胱刺激征。(3)掌握各种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体征. 第七

章心理评估与社会评估 1、教学内容(1)心理评估;(2)社会评

估; 2、重点、难点重点:情绪的评估方法;压力的评估方法;角色功能的评估。难点:情绪的评估方法,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生活事件量表的使用;家庭关怀度指数问卷的应用。(2)熟悉家庭功能的评估;焦虑和抑郁自评量表的使用。(3)掌握情绪的评估方法;压力的评估方法;角色功能的评估. 第八章心电图 1、教学内

容(1)临床心电图基本知识; (2)心电图的测量和正常值; (3)心房

与心室肥大; (4)冠状动脉供血不足;(5)心肌梗死; (6)心律失常; (7)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与分析;(8)心电监护基础知识. 2、重点、难

点重点: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正常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

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

心电图特征。难点: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与正常值;

严重心律失常的心电图特征。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心电监护仪电极

的安放,心电监护仪上对几种高危心律失常情况的识别。(2)熟悉心电图

各波段的命名,常规心电图导联的体表连接部位;交界性期前收缩、二度Ⅰ

型房室传导阻滞、二度Ⅱ型房室传导阻滞、心室颤动的心电图特征;心电图的描记和临床应用价值. (3)掌握心电图的测量方法,正常心电图波形特点

与正常值;急性心肌梗死的特征性心电图表现;正常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

缩、室性期前收缩、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阵发性室性心动过速、心房颤动、三度房室传导阻滞的心电图特征。第九章影像学检查 1、教学内容(1)放射学检查; (2)超声检查;(3)电子计算机体层摄影; (4)其他影像技术的临床应用。

2、重点、难点重点:各项影像学检查前对患者的准备工作;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MRI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核医学检查前准备。难点:X线检查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各项影像学检查前对患者

的准备工作.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各项影像学检查的常用方法及临床应用. (2)熟悉各系统X线检查的正常表现;X线检查常见异常表现及临床意义。 (3)掌握各项影像学检查前对患者的准备工作;超声检查前患者的准备;CT检查前患者的准备;MRI检查前患者的准备;核医学检查前准备. 第十章常用实验检查 1、教学内容(1)血液检查;(2)尿液检查; (3)粪便检查; (4)常用肾功能检查;(5)常用肝功能检查; (6)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 (7)浆膜腔穿刺液检查;(8)脑脊液检查; (9)常用免疫学检查; (10)微生物学检查的临床应用。 2、重点、难点重点: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作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采集的方法与注意事项;医院感染的标本采集处理原则. 难点: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浆膜腔穿刺液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脑脊液检查的适应证、禁忌证及标本采集和临床意义。 (2)熟悉血液、尿液、粪便一般检查的正常参考值及临床意义;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的临床意义;肝、肾功能检查的临床意义;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的参考值及临床意义;常用免疫学检查项目的临床意义. (3)掌握各项常用实验检查的标本采集法;作微生物学检查的标本采集方法与注意事项;医院感染的标本采集处理原则. 第十一章诊断思维 1、教学内容 (1)临床思维方法;(2)临床诊断的方法、内容和格式;(3)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差异; (4)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 2、重点、难点重点:护理诊断的概念、陈述、种类、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法;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 难点:护理诊断的概念、陈述、种类、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法;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

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临床思维形式和

方法;临床诊断的方法和内容. (2)熟悉临床诊断思维的基本原则;合作性

问题的概念、陈述。(3)掌握护理诊断的概念、陈述、种类、功能性健康

形态分类法;护理诊断与医疗诊断的区别;护理诊断的思维方法和步骤. 第

十二章健康评估记录 1、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记录的基本要求; (2)

健康评估记录的格式与内容; (3)护理病程记录;(4)健康教育计划。

2、重点、难点重点:混合式入院护理评估单的格式和内容;一般患者护理

记录和危重患者护理记录的内容;首次护理记录。难点:健康评估记录的基

本要求;混合式入院护理评估单的格式和内容;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

者护理记录的内容;首次护理记录。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教

育计划的内容. (2)熟悉健康评估记录的基本要求;日常护理记录、手术

前后护理记录、出院、转科、转院护理记录、死亡护理记录的内容和方法。(3)掌握混合式入院护理评估单的格式和内容;一般患者护理记录和危重患

者护理记录的内容;首次护理记录. 三、建议学时分配表学时分配

教学内容章次理论教学实验上机讨论合计第一章绪论 1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 3 2 第三章身体评估 10 4 第四章

特殊年龄人群健康评估 2 第五章常见症状评估 8 第六章

常见疾病及机体病变评估 4 第七章心理评估与社会评估 2 第

八章心电图 6 4 第九章影像学检查 6 4 第十章常用

实验检查 8 2 2 第十一章诊断思维 2 2 第

十二章健康评估记录 54 18 72 总计四、实验内容与安排(若

本课程含有实验,则必须填写如下表格)实验项目名称内容提要章

节实验学时备注 2 第二章实验1:健康评估方法健康评估基

本方法练习

第三章实验2:身体评估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 2 第三章实验

3:身体评估医院病房见习阳性体征 2 或教学片 2 第八章实验

4:心电图机操作心电图机操作与读片第八章实验5:异常心电图异

常心电图分析 2 第九章实验6:临床见习影像科室见习(X线) 2

或实验室第九章实验7:临床见习影像科室见习(B超) 2 或实验室

第十章实验8:临床见习检验科见习 2 或实验室第十二章实验

9:临床见习健康评估记录 2 五、教材、教学参考书建议使用教材:

健康评估.诸葛毅主编.浙江科学技术出版社,2004 建议参考书:①吕探云主编.健康评估.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 ②姜亚芳,余丽君主编.健康评估.北京:中国协和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③吴光煜主编.护理评估.北京:北京医科大学出版社,2002 六、考核方式与成绩评定考核方式:笔试(闭卷、开卷或一页开卷等)、口试、操作考试等。各教学环节占总分的比例:实验、作业及平时测验:20%,期中考试:20%,期末考试:60%七、说明:实施《健康评估》教学时,理论密切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实验教学要合理安排。身体评估部分内容可安排在实验课上;注意安排去医院课间见习,尽早接触临床,练习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资料收集、临床思维。根据教学实际需要,教师可对教材内容进行取舍,有的内容可加以现场发挥,部分内容可安排学生自学.充分利用现有各种电化教学资源辅助教学,使教学活动更为丰富多彩。适当布置作业。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很久没有上传文档,最近发现了几个好文档,上传上去,和大家一起分享 《健康评估》本科教学大纲 一、前言: 1、《健康评估》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学科 是护理基础课程和临床专科护理课程间的衔接课程 通过理论与实践教学使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内容培养学生实践能力 使学生能正确地对护理对象从病史、症状、体征、心理社会方面、实验室及其辅助检 查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为学习专科护理打下坚实的理论和实践基础 2、教学内容:绪论、健康评估方法、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社会评估、心电图、化验诊断、影像学 总学时:114h 理论104h、实践10h 3、教学方法总体要求:应用现代教学手段:多媒体、CIA课件;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如:理论讲授与实践操作相结合 小组讨论、小讲课、病例介绍等多种方法 提高学生创新和自学、实践能力 二、具体内容及要求 第一章绪论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和健康资料 目的要求: 一、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二、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 三、掌握健康评估的方法、健康史的收集 教学内容: 一、健康评估的内容 二、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三、健康资料的来源 四、健康资料的类型 五、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 (一)会谈 (二)身体评估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的方法与内容 六、健康史的内容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与手段:理论讲授

第三章、常见症状的评估 第一节发热 目的要求: 一、掌握发热的定义、病因、临床表现、分度、评估 二、熟悉发热的发生机制、分型 教学内容: 一、正常体温 二、发生机制 三、病因 四、临床表现 (一)临床过程 (二)发热的分度和热期 (三)热型 五、护理评估要点 六、相关护理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 第二节水肿 目的要求: 一、熟悉水肿的发病机制、相关护理诊断 二、掌握水肿的病因与临床表现 教学内容: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与临床表现 (一)全身性水肿 (二)局部性水肿 三、护理评估要点 三、相关护理诊断 教学时数:2学时 教学方法和手段:理论讲授、病例介绍 第三节咳嗽与咳痰目的要求: 一、了解咳嗽、咳痰的发病机制 二、熟悉咳嗽、咳痰的病因 三、掌握咳嗽、咳痰的临床表现、评估要点 教学内容: 一、发生机制 二、病因 三、临床表现

(完整word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编号: 适用专业:高等护理;高等助产总学时数:72 学时学分:4 分一、本课程性质、目的和任务《健康评估》课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 《健康评估》课程的组成:绪论;健康评估方法;身体评估;特殊年龄人群的评估;常见症状评估;常见疾病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常用实验检查;诊断思维;健康评估记录.主要任务是使学生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能以护理程序为框架,以确定护理诊断为核心,以护理评估为重点,以医技检查为辅助,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二、课程教学内容及要求第一章绪论 1、教学内容(1)健康评估的特点; (2)健康评估的内容; (3)健康评估的教学方法和教学目标; (4)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2、重点、难点重点:健康评估的概念。难点: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教学基本要求(1)了解健康评估的学习目标。(2)了解健康评估的特点,评判性思维的重要性,护理专业学习健康评估的必要性。 (3)熟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认识健康评估在护理工作中的地位。(4)掌握健康评估的概念. 第二章健康评估方法 1、教学内容(1)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 2、重点、难点重点: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难点: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 3、教学基本要求 (1)了解功能性形态异常的变化. (2)熟悉功能性健康形态分类. (3)熟悉会谈的注意事项和非语言性沟通技巧. (4)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会谈技巧。(5)掌握健康史的内容. (6)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视诊、触诊、叩诊、听诊、嗅诊。 (7)掌握主观性资料;客观性资料;症状;体征的概念. 第三章身体评估 1、教学内容(1)一般状态评估; (2)皮肤、淋巴结评估;(3)头、颈部评估; (4)胸部评估;(5)血管评估; (6)腹部评估;(7)脊柱和四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修订版123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代码: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 适用层次:三年制适用专业:护理专业 1.课程性质和任务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人们对它的反应。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二、课程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本课程的内容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等。要求学生掌握本专业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 (二)能力目标 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人们对它的反应 (三)职业素质与态度目标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病史,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结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从护理的角度根据评估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做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三、课程教学内容和要求

绪论 【教学目标】 1. 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 2. 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 【教学内容】 1.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 2.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 3.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内在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 4.以护理为重点、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健康评估观念5.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与要求 第一章健康资料 第一节健康资料的类型与来源 【教学目标】 1.掌握健康资料的来源和类型 2.了解收集健康资料的内容及方法。 【教学内容】 1.健康资料的类型和来源 2.收集健康资料的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健康史评估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实验(实践)教学大纲 适用专业:护理专业、助产专业 实验时数:18学时 一、实验(实践)课的性质、目的和任务: 护理专业《健康评估》课程是以人的健康为中心,从护理角度出发,去评价评估对象的健康状态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为专业必修课。通过学习与护理专业密切相关的健康评估基本知识,具备以人的健康为中心,运用护理程序知识进行健康评估的能力,为临床整体护理的实施打下基础。实施《健康评估》实验(实践)课时,应当理论密切联系实际,验证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进行实践技能训练,尽早接触临床,进行课间见习,练习护理病历书写、健康资料收集、临床思维,掌握护理专业健康评估的基本能力和基本技能,如身体评估、心电图评估、影像学检查的患者准备工作、检验项目的标本收集方法等。 二、实验(实践)项目设置与内容提要 三、实验(实践)内容和要求 实验1: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 1、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身体评估基本方法及内容,心肺评估。 2、实验内容

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皮肤、淋巴结的评估方法; 正常头部和颈部评估; 心、肺评估。 实验2: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 1、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身体的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基本方法。 2、实验内容 腹部视诊、触诊、叩诊、听诊; 神经系统评估,神经反射评估方法。 实验3:身体评估基本方法练习(医院病房见习) 1、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问诊方法包括一般资料、主诉、现病史、既往健康史、用药史、成长发展史、家庭健康史等。 熟悉患者阳性体征。 2、实验内容 护理带教老师事先征得患者同意,学生分组到病房,在老师指导下,完成对患者独立问诊,观摩阳性体征,并简要记录。 实验4:心电图机操作与正常心电图读片 1、实验目的要求 掌握心电图机操作、记录方法。 熟悉正常心电图的图形特点和正常值范围。 了解心电图的阅读顺序、分析方法和心电图报告的书写格式。 2、实验内容 常规十二导联心电图的连接方法,包括3个标准导联(双极肢体导联)、3个加压单极肢体导联和6个胸导联。心电图测量,包括心率(律)、心电轴,以及各个波段的形态、时间、电压。心电图阅读顺序和分析方法。 实验5:异常心电图读片、分析 1、实验目的要求 2

健康评估教案电子版

健康评估教案电子版 一、课程背景与目标 随着社会的发展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越来越重视健康。为了更好地帮助人们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提高生活质量,我们推出了一门全新的课程——健康评估电子版教案。 本课程的目标是帮助学生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包括身体测量、生理功能测试、心理评估等方面。通过学习本课程,学生将能够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制定适合自己的健康计划,提高自我保健能力。 二、课程内容与安排 第一章:健康评估概述 1、1什么是健康评估? 2、2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3、3健康评估的方法和步骤 第二章:身体测量

2、1身高、体重、BMI测量 21、2血压、心率、呼吸频率测量211、3皮肤温度、湿度、颜色测量2111、4身体成分分析 第三章:生理功能测试 3、1心肺功能测试 31、2肌肉力量和耐力测试 311、3柔韧性测试 3111、4平衡能力测试 第四章:心理评估 4、1心理健康概述 41、2焦虑、抑郁、压力评估411、3人格特质评估 4111、4认知功能评估

第五章:健康计划制定与实施 1健康计划制定原则与方法 2健康饮食与运动计划实施 3健康生活习惯培养与维持第六章:健康评估实践与应用 1健康评估实践案例分析 2健康评估在社区卫生服务中的应用 3健康评估在个人健康管理中的应用第七章:健康评估的未来发展与挑战7.1健康评估技术的发展趋势7.2健康评估面临的挑战与机遇三、教学方法与评价本课程采用电子版教案,以线上教学为主,辅以线下实践。教师将根据学生的学习进度和理解程度,及时调整教学策略,确保教学质量。学生的学习成果将通过作业、考试和实践报告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估,以全面了解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和应用能力。四、教学资源与支持为了方便学生学习,我们将提供丰富的教学资源,包括视频教程、在线测试、案例分析等。同时,我们将为学生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解决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保障学生的学习体验。五、总结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自己的健康状况,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知识和技能,提高自我保健能力。通过电子版教案的线

健康管理师教材精编WORD版

健康管理师教材精编 W O R D版 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

绪论 第一章健康评估 第一节健康评估概念和意义(1-1) 一、健康评估的概念(1-1-1) 健康评估是一个新鲜的名词,但所包含的内容是早就存在的。如健康状况调查、饮食调查、热能消耗调查、营养缺乏症调查、实验室检查以及中医的望闻问切等,都在健康评估的范畴内。健康评估的对象主要是针对健康人群、亚健康人群、和慢性非传染性疾病(NCD)人群。 健康评估是健康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健康管理是通过专业人员的指导,改变生活中的不健康做法,从“源头”上预防疾病。健康评估是健康评估师根据咨询对象反映的情况和搜集掌握的资料,经过分析、评价、整理后,对咨询对象做出的健康状况的判断。评估过程就是健康评估师对咨询对象的健康状况从现象到本质,从感性到理性的认识,又从理性认识再回到实践中去的反复验证的过程。健康评估是健康评估师最重要也是最基本的实践活动之一。只有正确的评估,才可能给咨询对象以正确的指导和制定恰当的健康干预计划。 二、健康评估的意义(1-1-2) 1、健康的生活方式可减少70%的过早死亡(1-1-2-1) 国外研究表明,高超的医疗技术可以减少10%的过早死亡,而健康的生活方式可以“不花钱”或少花钱就可减少70%的过早死亡。也就是说,大多数人在健康管理专业人员

的指导下,通过自我保健可以达到健康长寿。国家“九五”攻关项目研究表明,如果我们在疾病的预防上投资l元钱,就可以节约8元钱的医疗费和100元钱的抢救费。 2、推行健康管理,改变生活方式(1-1-2-2) 现代人不仅要应付快节奏的学习、工作和生活,而且要处理好各种错综复杂的社会人际关系.面对越来越多的竞争和挑战,人们承受着很大的精神压力。根据美国有关专家的研究,重度的精神压力可以导致自由基数量明显上升,这是造成人体老化和出现病变的根源。长期压力过大最终会得癌症或者心脏病发作。同时,随着生活质量的提高,人类饮食组成不断改变,人们对营养问题越来越重视。但如何吃得科学、吃得符合饮食营养原则,并非人人皆知;如何科学健身、保护身体不受疾病的困扰,使自己的身体和心理更加健康等方面,大多数人都不太了解。不良的生活方式特别是饮食营养不够合理而导致的疾病与日俱增。近年来糖尿病、高血压及儿童佝偻病、缺铁性贫血、肥胖的发病率在持续上升。有关资料表明,中国人群中符合世界卫生组织健康标准者约占10%,各种疾病患者约占25%,而处于亚健康状态者却占65%左右。说明人们的营养水平尚处于低能状态。 3、预防胜于治疗,变“看病吃药”为“健康管理”(1-1-2-3) 世界卫生组织曾发布健康公式:健康=15%遗传+17%环境+8%医疗+60%生活方式。也就是说,靠看病吃药只能解决8%的健康因素,改善生活方式却可以解决60%的健康问题。 美国医学博土斯全德说:“截止目前,世界各国的医生所接受的教育是如何使用药物来治疗疾病。但是他们并不了解如何使用对你的健康最为有力的工具——营养和心理保健等,在这方面甚至他们是无知的,这是最大的不幸。因为当你被诊断为患有某种疾病时,一切已经来不及了”。他又说:“在美国只有不到6%的本科医生接受过正规的营养学培训!而我可以断言几乎没有医生在医学院内接受过关于营养补充方面的培训”。这说明,

《健康评估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技能》课程教学大纲 (执笔人:谢伦芳项茹审核人:章新琼教学院长:李惠萍)一、课程简介 (一)课程代码: (二)课程名称(含英文名称): 健康评估技能(Skills of Health Assessment) (三)课程类别: 专业基础课 (四)修读对象: 护理学专业 (五)总学时与学分: 18学时。1学分。 (六)相关课程: 《健康评估》 (七)内容提要(不超过200字) 健康评估技能是在护理问诊的基础之上,评估个体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技能。本课程侧重于指导和训练学生对身体各部分进行评估的技能以及心电图描记技术,并要求学生能够区分检查结果的正常与异常,为问诊资料的收集和判断作出必要补充,从而作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本课程教学以实用、规范为原则,强调学生利用课堂内外的时间认真练习各项评估技能,并通过技能考核。 二、教学目的和教学方法 教学目的: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学生可以熟悉淋巴结、头颈部、胸部、腹部、神经系统、脊柱与四肢检查的主要内容和方法,掌握临床常用的身体评估技能以及心电图描记操作技术。 教学方法:教师示教、视频教学、心肺腹多媒体模拟教学、学生配对练习。

三、教学学时分配 四、选用教材和主要教学参考书 1.选用教材: 吕探云,《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2年8月。 吕探云,《健康评估学习指导及习题集》,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2年8月。 2.主要教学参考书: 陈文彬,《诊断学》,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年3月。 Sharon Jensen,《Pocket Guide for Nursing Health Assessment: A Best Practice Approach》,Philadelphia: Lippincott Williams & Wilkins,2010年10月。 王绍峰,《健康评估》,科学出版社,2010年3月。 五、实验教学内容 实验一淋巴结、头面颈检查 主要实验内容: 1.浅表淋巴结检查方法、顺序与内容,正常检查结果的表现(掌握); 2.头面部和颈部检查的顺序、内容和方法,正常检查结果的表现(熟悉,其中甲状腺与气管位置检查需掌握)。

教学大纲格式 健康评估 高职汇编

云南新兴职业学院编写课程教学大纲的规范格式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课 【教学学时】 72学时 【讲课学时】 72学时 【实践学时】 0学时 【开课专业】护理 【开课学期】第二学期 【选用教材】刘成玉主编的《健康评估》(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第3版)为主要教材。 【参考教材】《健康评估》第3版,主编:吕探云、孙玉梅,人民卫生出版社于2012年。 【课程性质、目的】《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中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或潜在的健康问题以及生命过程反应的理论与临床密切相结合的一门课程。该课程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和影响,又阐述各种显示健康问题的基本身体评估方法和技能,及其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和人们对它的反应,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为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课程教学基本要求】重点内容:健康史收集及身体评估,通过理论与实践结合的教学,使学生能掌握这部分基础理论及基本技能操作,学会护理病历的书写;次重点内容:(1)心电图检查,要求学生理解原理、掌握基本知识并能初步应用;(2)实验室检查,要求学生熟知标本采集方法及检查的目的意义;一般了解内容:影像学检查。 【各章节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掌握:健康评估的定义、目的与任务。 熟悉: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与要求。 了解:健康评估的发展史。 教学内容:健康评估的地定义、目的与义务. 重点: 健康评估的地定义、目的与义务. 第一章健康资料【教学内容要点】 教学目的: 掌握:健康资料的类型与来源。 熟悉:健康资料的内容。 教学内容: 第一节健康资料的类型与来源 1.健康资料的类型 2.健康资料的来源 第二节健康资料的内容 1.健康史 2.身体评估结果 3.诊断性检查结果 重点与难点: 重点:健康资料的类型与来源。 难点:健康资料的内容。 第二章健康史评估 【教学内容要点】

(完整版)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介绍 一、课程简介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和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人们对它的反应。课程的目的在于了解个体在健康和生命过程中的经历,包括健康、疾病和康复;寻找促进健康评估或增进最佳身体功能的有利因素;识别护理需要、临床问题或护理诊断,作为选择护理干预方案的基础;评价治疗和护理的效果。 课程的内容包括健康评估方法、常见症状评估、身体评估、心理评估、社会评估、心电图、影像检查、实验室检查和护理病历书写等。 本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专科学生使用,以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委员会·卫生部规划教材·全国高等学校教材,刘成玉主编、人民卫生出版社第二版《健康评估》(供高职高专护理专业用)为主要教材。 二、总体要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病史,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结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从护理的角度根据评估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做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三、时数分配

绪论 学习目的和要求 熟悉课程的主要内容、学习目标、方法与要求; 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确立以护理为重点,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评估观念。 课程内容 一、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 二、健康评估的起源和发展 三、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的内在关系及其主要任务和重要性 四、以护理为重点、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整体健康评估观念 五、健康评估的内容、学习方法与要求 考核知识点 一、健康评估的概念、目的 二、健康评估的主要内容 三、健康评估的学习方法与要求 考核要求 一、熟悉健康主要内容、学习目的、方法与要求 二、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 三、了解健康评估主要任务和重要性 第一章健康评估的方法 学习目的和要求 掌握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会谈的目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课程内容 一、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会谈的目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二、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视、触、叩、听、嗅诊的目的、注意事项、临床适用范围 三、常见异常气味及其临床意义 四、叩诊部位与叩诊音的关系 五、Gordon的功能性健康型形态(functional health patterns,FHPs)作为收集资料和组织信息,得出护理诊断的评估框架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考核知识点 一、收集健康资料的方法,会谈的目的、影响因素与注意事项 二、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

专科《健康评估》第二版刘成玉主编

专科《健康评估》第二版(刘成玉主编) 一、名词解释 第一章《绪论》 P27症状、体征、P14主观资料(2006)、客观资料 第二章《问诊》 P15 主诉P29稽留热、弛张热、 P44呼吸困难(2006)、P45心源性呼吸困难、夜间阵发性呼吸困难、心源性哮喘(2007)、 P49咯血P52发绀P60上消化道出血 P57黄疸(2007)P75意识障碍(意识模糊2007) 第二章《体格检查》 P85被动体位、强迫体位(2006)P89蜘蛛痣 P104胸骨角、P106桶状胸P110潮式呼吸、间停呼吸 P123心前区震颤、P131舒张早期奔马律 肝颈静脉回流征(右心衰竭引起肝瘀血肿大时,用手压迫肝可使颈静脉充盈更为明显,称肝颈静脉回流征阳性,是右心功能不全的重要体征)P139交替脉 P149板状腹P156移动性浊音 P171肌力P172偏瘫、截瘫、交叉性瘫痪、肌张力 P176病理反射、脑膜刺激征 其他: P179自我概念(2007)P186压力 P278 P-R间期(指P波起点至QRS波起点间的水平距离,代表激动从窦房结传到心室所需的时间。正常为0.12-0.20S)P306肺野、肺纹理 P247管型镜下血尿(复习指导)P30无肌酐饮食(2006) 二、填空题 1、会谈(问诊)和身体评估(体格检查)是收集健康资料最常

用和最基本的方法,其最终结果是形成护理诊断。 2、健康资料包括主观资料和客观资料,两者都是构成护理诊断依据的重要来源。 3 (2006)、会谈是采集健康史最重要的手段,影响会谈的主要因素有双方关系、会谈技巧、交谈环境、文化差异、 年龄差异、被评估者的健康状况等。 4、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包括、、、、。P40 5、深部触诊根据检查目的和手法不同,有深部滑行触诊法、 双手触诊法、深压触诊法、冲击触诊法四种方法。P41 6、叩诊音有、、、、。P42 7、有机磷农药中毒时,病人呼吸大蒜味;糖尿病酮症酸中毒时有烂苹果味;尿毒症病人有氨味;肝昏迷病人有肝臭味。P43(2007) 8、现病史(目前的健康状况)包括起病情况、主要症状特点、病情的发展与演变、伴随症状、诊断治疗护理经过、 起病以来的一般情况。P6 9、心源性水肿的特点是水肿首先发生于身体下垂部位;肾性消肿首先发生于眼睑与颜面;肝源性水肿以腹水为主要表现;(2007)营养不良性水肿在水肿发生前常有消瘦、体重减轻等。 10、吸气性呼吸困难因喉或大气道狭窄与阻塞所致,表现为吸气时间明显延长,吸气显著困难,重者吸气时可见胸骨上窝、锁骨上窝、和肋间隙明显凹陷,称为三凹征。 11、呼气性呼吸困难因支气管、细支气管不完全阻塞或肺泡弹性减弱所致,主要表现为呼气时间延长或缓慢,呼气费力,可伴有哮鸣音。 12(2006)、刺激性呛咳是肺结核、肺癌的早期表现;支气管扩张或肺脓肿的咳嗽与体位改变有明显的关系;伴金属音的咳嗽应警惕肿瘤。

老年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老年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老年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老年健康问题日益凸显,老年健康评估成为了一项重 要的工作。为了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健康评估的认识和能力,制定一份全面而 系统的老年健康评估教学大纲势在必行。 一、背景与目的 老年健康评估教学大纲的制定背景是当前老年人口增长迅速,老年疾病和健康 问题日益突出。这一教学大纲的目的是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健康评估的认识和 能力,使其能够准确评估老年人的健康状况,制定个性化的健康干预措施。 二、教学内容 1. 老年人生理变化的认识 老年人身体机能逐渐衰退,包括心血管、呼吸、消化、神经等系统的功能下降。教学内容将重点介绍老年人生理变化的特点和对健康评估的影响。 2. 常见老年疾病的评估与诊断 老年人常见疾病包括高血压、糖尿病、骨质疏松症等。教学内容将介绍这些疾 病的评估方法和诊断标准,以及针对老年人的治疗方案。 3.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 老年人心理健康问题常常被忽视,但对其整体健康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将介绍 老年人心理健康评估的方法和常见心理问题的识别与干预措施。 4. 老年人营养与饮食评估 老年人的营养需求与年轻人有所不同,教学内容将介绍老年人的营养需求和饮 食评估的方法,以及针对老年人的膳食建议。

5. 老年人运动与体能评估 老年人运动能力的评估对于预防和改善老年人的健康至关重要。教学内容将介 绍老年人运动能力的评估方法和针对老年人的适宜运动方案。 6. 老年人社交支持与生活质量评估 老年人的社交支持和生活质量对其健康有着重要的影响。教学内容将介绍老年 人社交支持和生活质量的评估方法,以及提高老年人生活质量的干预措施。 三、教学方法 1. 理论讲授 通过讲授老年人生理变化、常见疾病、心理健康、营养与饮食、运动与体能、 社交支持与生活质量等方面的知识,提高医务人员对老年健康评估的理论认识。 2. 实践操作 通过实践操作,让医务人员掌握老年健康评估的具体方法和技巧,包括测量血压、血糖、骨密度等,进行心理评估和营养评估等。 3. 个案分析 通过讨论和分析实际案例,让医务人员了解老年健康评估的实际应用,提高其 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评估与考核 教学评估与考核将包括理论知识的考核、实践操作的考核以及个案分析的考核。通过评估和考核,检验医务人员对老年健康评估的掌握程度,提高其能力水平。 五、教学资源与支持 教学资源与支持将包括教材、教具、实验室设备等。同时,还要提供一定的培 训和指导,确保医务人员能够有效地运用教学内容。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word资料24页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学时:112学时(其中理论48学时、实习56学时、自学8学时) 《健康评估Ⅰ》教学大纲 学时:66学时(其中理论22学时、实习40学时、自学4学时)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 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心理社会因素与疾病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又阐述各种显示健康问题的基本身体评估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为做出正确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制定相应的护理措施提供依据。 健康评估这门课的主要任务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在已有的医学基础课及护理课程有关护理程序基本概念的基础上,掌握以病人为中心的,包括身体、心理和社会文化在内的健康评估的原理和方法,学会收集、综合分析资料,概括护理诊断依据,最终提出护理诊断,为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奠定基础。 二、相关课程的衔接 先修课程:《系统解剖学》、《生理学》、《病理解剖学》、《病理生理学》、《护理药理学》 并修及后修课程:《护理学基础》、《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妇产科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社区护理》 三、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教学,学生能独立进行问诊和身体评估,并能综合问诊、身体评估,做出初步护理诊断/合作性问题,写出完整的护理病历。同时具备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及危重病发生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与重点、难点 教学方法:采用课堂讲授、自学讨论、实验实习、角色扮演、病例讨论、音像教学、多媒体教学等多种手段。 重点:健康史内容,资料分析与护理诊断,胸部、腹部评估,神经系统评估,常见症状的评估难点:胸部、腹部评估,完整的健康评估病历的书写 五、建议学时分配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课程教学大纲 课程编号:12201110 课程名称:健康评估 / health assessment 学时:88学时(理论64,实践24)学分:4学分 适用专业:护理学开课学期:第4学期 开课部门:医学院 先修课程:基础医学课程 考核要求:实践课平时考核成绩(15%)+ 实践考试成绩(15%)+ 理论考核成绩(70%) 使用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吕探云主编,《健康评估》第三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6年 万学红,卢雪峰主编,《诊断学》第八版,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年 主译吕元等主编,《临床实验诊断学》,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 2004年 王鸿利主编,《实验诊断学(供七年制临床医学等专业用)》,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年 一、课程的性质和任务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研究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的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它既论述疾病的临床表现及其发生机制,个体对疾病的反应,又讲解问诊、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和技能,以及如何运用科学的临床思维方法去识别健康问题及其人们对它的反应。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 健康评估课程包括课堂教学和实习教学,总学时为88学时,其中理论64学时,实验24学时。教学任务是贯彻以人为本,理论和实践相结合,应用多媒体技术,使健康评估的教学有声有色,生动活泼的进行,并且健康评估内容亦应随着医学模式的改变而有所更新。 二、教学目的与要求

通过教学,培养学生从身体、心理、社会等方面收集病史,进行以人为中心的评估,结合实验室及其他检查的结果,从护理的角度根据评估对象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的反应做出护理诊断,及监测和判断病情变化的能力。 在健康评估的教学过程中,要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基本知识与基本技能训练相结合,教学中应深入浅出,并采用多种教学方式。除课程教学、多媒体教学、观看录像、示教室操练外,还要在医院进行,使学生能够:(1)运用相应的评估技巧与方法对护理对象进行主、客观资料的收集。 (2)识别正常人的体征特点及常见异常体征。 (3)解释常见症状的病因、发病机制、临床特点及评估要点,常见异常体征的发生机制及临床意义 (4)描述正常心电图的特点及意义,常用实验室检查项目的标本采集要求及临床意义,临床影像检查的不同特点及受检者的护理。 (5)按操作规程进行心电图检查。 (6)根据所收集的主、客观资料书写相应的护理记录。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说明 (一)课程性质、地位与任务 《健康评估》是护理学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是临床各科护理的基础。是一门介于基础课程和临床课之间的桥梁课程,要涉及大量的基础医学知识和人文社会知识。健康评估是研究诊断个体、家庭或社区对现存的或潜在的健康问题或生命过程反应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在学习该课程前应先学习基础课程如解剖学、生理学、病理学、药理学、微生物学、护理学导论、护理伦理学、护理心理学等。在学习该课程后应继续学习内科护理学、外科护理学、儿科护理学、老年护理学、急救护理学、社区护理学等课程。学习健康评估的目的是能运用健康评估的理论知识和实践技能,正确地评估病人的健康状况,确立病人的健康问题,为病人制定正确的护理措施和解决病人的健康问题提供保证。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心电图检查及实验室检查的标本采集要求、参考值及临床意义;熟悉其他辅助检查前的准备及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能独立通过问诊收集病史、独立进行体格检查,并能根据问诊、体格检查及辅助检查的结果,做出初步的护理诊断,书写完整的护理病历。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通过对服务对象因一种或多种健康问题或疾病产生的反应进行检查和逻辑分析、得出结论并提出相应的护理诊断或护理问题,确立护理目标,制定护理措施。 (三)课程教学改革 本课程建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来学习,在全面系统学习基本理论的基础上,必须重视实验课教学,认真进行体格检查、心电图的实践操作,从而更好地理解基本理论知识,并能基本掌握体格检查和心电图基本操作。同时注意基本理论在具体案例中的运用,能够对具体案例进行正确的护理评估,作出相应的护理诊断。 二、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 (一)课程理论教学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大纲(适用于护理学专业)

《健康评估》实训教学大纲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英文名称:Health Assessment 课程性质:必修是否独立设课:否 总学时: 96 其中实训学时28,见习学时4 总学分: 5.0 其中实验学分:2.0 适用专业:护理学专业(涉日护理方向) 开课单位:护理学院 实验项目数:10 必做项目数:10 选作项目数:0 综合性、设计性项目数:4 一、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 (一)教学目的 本课程实验课共分四部分,第一部分:体格检查方法的演示与学生分组验证练习;第二部分:心电图检查方法的演示与练习;第三部分:综合模拟训练;用Laerdal SimMan综合模拟病人进行情景教学与强化训练健康评估的全过程并进行考核;第四部分:临床见习,直接采集患者的健康资料、验证阳性体征,进行健康评估实践,最后完成一份护理病历。通过实验教学和临床见习,演示健康评估方法及过程并指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技能训练,使学生加深对理论教学内容和自身职业角色的理解,了解健康评估的全过程,掌握健康评估的基本方法和技能,增强临床逻辑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为临床实习奠定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 1.掌握健康史采集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2.掌握身体评估的基本方法及一般状态、皮肤粘膜、淋巴结、头颈部、胸腹部、神经系统的评估方法。 3.掌握心电图检查的方法。 4.熟悉护理病史的主要内容、书写记录格式及其要求。 二、主要实训设备及器材配置 手电筒、压舌板、听诊器、扣诊锤、体温计、皮尺、棉签、Laerdal SimMan 综合模拟病人、VitalSim生命体征模拟器、重症监护仪、血压计、心电图机、分规、录音机等。

四、考核方式 实训成绩总分20分。其中实训操作考核10分,实训报告5分,护理病历书写5分。 1.实训报告要求: 每位实训参与者都要独立完成一份实训报告,实训报告的编写应持严肃认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实训报告的一般格式如下: (1)实训名称、专业、班级、实训学生姓名、同组者姓名和实训时间。 (2)实训目的、实训方法、实训内容。 (3)实训设备及所用器材。 (4)实训报告应写在一定规格的报告纸上,保持整洁。 (5)每次实训每人独立完成一份报告,按时送交指导教师批阅。

(中职)健康评估全册电子教案完整版教学设计

健康评估全册电子教案

情景导入 患者,男,62岁,退休干部。因意识障碍、偏瘫1小时入院。患者入院前1小时大便时突然昏倒,右侧肢体活动障碍。高血压病史15年,近1周有头昏,四肢麻木表现。身体评估:体温38℃,血压168/100mmHg,双侧瞳孔等大,对光发射存在。 工作任务 1.如何收集被评估者的主、客观资料? 2.被评估者主要有哪些护理问题? 3.被评估者需要哪些辅助检查? 一、学习健康评估的重要性 健康评估是一个有计划的、遵循一定规律、使用一定方法、系统地收集评估对象资料,并对资料做出正确分析的过程。护士必须掌握健康评估的理论与技能,才能正确获得护理对象的第一手资料,从而对病人进行全面的身心护理。因此,学好健康评估是非常重要和必要的。 二、健康评估的内容 1.健康资料的采集健康评估是一个有计划、系统地收集被评估者的健康资料,要熟悉与被评估者交流、沟通的各种技巧,重点注意从被评估者对健康问题的反应和对护理的需求方面进行资料采集,为制定和实施护理计划及其评价提供依据。 2.常见症状评估症状(symptom)是指被评估者主观感受到的不适或痛苦的异常感觉或某些客观病态改变。症状一般是通过问诊获得的,是主观的感觉,如疼痛、眩晕等。症状是健康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被评估者提供的主观资料。 3.身体评估身体评估是评估者运用自己的感官或借助于一些简单的检查工具(如体温表、血压计、听诊器、叩诊槌、手电筒、压舌板、棉签等)来客观评估被评估者身体健康状况的一组最基本的检查方法。 4.心理、社会评估心理与社会评估是指评估者运用心理学和社会学的知识及方法对评估对象心理健康与社会健康所做的评估。作为临床护士除了具有医学基础知识外,还必须具备一定的心理和社会评估方面的知识和技能,才能为评估对象提供生理、心理和社会等方面的整体护理。 5.心电图检查心电图(electrocardiogram, ECG)是诊断心血管疾病的重要方法,也是监测危重病人、观察和判断病情变化的常用手段。心电图检查是一种常用的检查方法,不仅对心脏疾病,而且对其他疾病的诊断和病情判断,以及重症监护都具有很重要的作用,是健康评估重要的客观资料之一。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健康评估》教学大纲 一、课程基本信息 课程代码:Byh14 课程性质:护理学专业必修课 学分数:6学分 学时数:96学时 适用专业:护理学 二、课程地位和任务 《健康评估》(Health Assessment)是护理专业开设的一门必修的专业课程,是基础学科与临床学科之间的桥梁,是一门新型、交叉融合的应用学科,其理论知识丰富、临床实践性强,涉及护理学、心理学、社会学及行为学等多学科领域。随着整体护理和社区护理的全面展开,护士的健康评估知识与技能日显突出,健康评估在培养护理本科学员的全面素质和能力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是护士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和家庭护理必须掌握的基本理论、基本知识、基本技能。健康评估是从护理的角度研究诊断服务对象现存或潜在的生理、心理及社会等健康问题的基本理论、基本技能和临床思维方法的学科。该课程的学习为学生顺利过渡到临床各专科护理学课程学习,以及毕业后从事临床护理、社区护理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 三、课程教学目的和要求 (一)知识目标 掌握问诊、身体评估、实验室检查和辅助检查的基

本方法和基本理论知识;熟悉常见疾病的发病机制和病因;了解健康评估的概念、范畴和发展趋势。 (二)能力目标 能运用正确的资料收集方法,对不同疾病做出护理诊断;能监测病人病情变化,预测疾病发展;能运用有效沟通技术促进护患关系、加强医护合作、护护合作。(三)素质目标 具有良好的道德职业规范,有较高的人文、社会科学素养;具有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精神,团队合作意识,有慎独严谨的品行。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 第一章绪论 一、教学目的与要求 理解健康评估与护理程序内在的关系及其主要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