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终稿]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docx

[终稿]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docx

[终稿]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docx
[终稿]云南大学网络课程西南民族模拟试题.docx

、1918年,北京大学歌谣研究会成立,并于1922年创办了—周刊。这些学术活 动不仅使民俗学这个新的学术领域在屮国得以开辟,而且使/国民俗学作为一门 科学得以产生。

A. 《民俗》

B. 《风俗》

C. 《艺术》

D. 《歌谣》

我国古代不少学者对民俗概念冇过诸种解释,较冇代表性的冇等等。 3、西南少数民族的_,形成“山有多高、水有多高”的壮观景象。

A 、 刀耕火种

B 、 “号地”

C 、 精耕细作

D 、 梯田稻作

4、 生计民俗包含的内容十分丰富,丿力史也较为悠久,我们把它概括为_和_两个 方面。

A 、 生产民俗

B 、 信仰民俗

C 、 工商民俗

D 、 饮食民俗

5、 被称作“菌类之土”,营养价值高,味道鲜美,是名副其实的山珍。

A 、 仙人掌

B 、 鱼腥草

C 、 鸡枫

D 、 青苔

6、 鼓楼是_族人民休息娱乐和集会议事的场所,因置放意义重大的人木鼓而得名。

A 、 哈尼

B 、 侗

C 、 傣

D 、 普米

7、 传统社会最基木的社会组织形式是:_。

A. 家族

B. 社区组织

C. 社团组织

D. 帮会

2、 子姆了

孔汤荀老 ?

? ? ? A B c D

8、社团组织民俗的类型可分为:o

A.行业社团组织民俗

B.商会

c 帮会

D.民间社交团体组织民俗9、标志一个人生命中儿童时代的结束并将步入社交活动的人生礼仪应是:_□

A.出生礼

B.成年礼

C.青年礼

D.社交礼

10、春节的正月初五举行“葛根会”的民族是。

A、彝族

B、白族

C、壮族

D、布朗族

得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民俗:

2、游艺民俗:

3、民俗变迁:

4、传承场:

得分

三、判断题:(对的打“ V ”错的打“ X ”,每题1分,共20分)

1、全球化仅仅意味着一种世界经济体系的蔓延,与文化无关。()

2、马克思认为,生产方式的变迁促成了生产关系的变迁,经济生产的变迁,带动了其他社会机构及与其相关的价值,观念、规范准则的变迁。()

3、《水族为什么住木屋》是对水族住屋习俗的讲述,属于风俗传说。()

4、木面舞是在毛南族最隆重、最盛大的节H——哈节期间表演的民间祭祀舞蹈。()

5、生计民俗是人类生存文化的主体,它主要反映的是人与人之间的关系。()

6、壮族地区对捕鱼有这样的说法:“七上八下九归塘。”()

7、“溜索”是布朗族先民征服山川而发明的交通工具。()

8、作为学术或学科语词的“民俗”是在英国首先出现的,英国人汤姆斯在1946 年用“Folk”和“Lore”两个词合成的。()

9、中国西南IT占就是我国民族的聚居地Z—,西南地区生活着全国2/3以上的少数民族,具有“族群多、人口密度大”的特点。()

10、西南少数民族村落社会中的“习惯法”也是实现社会控制的村民口我管理、自我约束的一种行为规范。()

11、帮会和行会是一样的,都是以摹拟血缘家族的形式而结成的社团组织。()

12、少数民族社会中,葬礼仪式中大都有集体歌舞宴饮,是强调安慰亡者亲属,使其不耍过渡悲伤,鼓励生者好好继续生活,()

13、“升和尚”是瑶族男子的成丁礼。()

14、“库施”是布朗族的年节。()

15、毛南族的“南瓜节”,是在农历八刀八这天。()

16、珞巴人的“卧登杜阿哥”,也叫“学果巴”,意为庆功节。()

17、巫术,是指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超自然力量,通过一定的仪式对预期目标施加影响或者控制的活动。()

18、禁忌是以“不做”达到趋利避害目的,是一类积极的口我保护措施。()

19、信仰民俗是在特定文化传统屮,民间长期流传并广为知晓的一套神灵崇拜观念及其相应指导产生的一系列行为习惯和仪式制度。()

20、在[0野调查中,只要是忠实于事实木身的记录,可以不征得被访谈者的同意

而由调杳者公开发表。()

1、民俗的主要功能有哪些?请结合相关实例说明。

2、选择你熟悉的一项生产活动,描述其具体的生产过程。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学年上学期网络课堂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期末考试(开卷)试卷A (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任课教师:毛艳

一、 不定项选择题(每题1分,共10分)

1、Do

2、A.C.Do

3、Do

4、AC 。

5、C 。

6、B o

7、A 。

8、AD 。

9、B 。10、B 。

二、 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 民俗:即民间风俗,指一个国家或民族中广大民众所创造、享用和传承的生 活文化;也就是说民俗是群体内模式化的生活文化。

2、 游艺民俗:游戏娱乐民俗是一?种以消遣休闲和调节身心健康为主要廿的的民 俗活动。

3、 民俗变迁:民俗变迁是指民俗事象在其传播和延续的过程中或多或少发生的, 在内容、内涵、性质等方面不同于原來的现象。变迁是民俗的存在常态,既是民 俗的一个重要特征,也是民俗自身发展的一种运动规律。

4、 传承场:乃是指民俗生活得以萌生、栖息和发展的系统空间,可具体至特定 的得分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家庭、家庭共同体、村落或村落共同休。其屮,传承链是能实现传承场可持续性

存在的主体性因素,是指代际间的民俗主体(如手艺人、歌手等)通过知、情、

意等的纵向相传而建立的关系形态。

三、判断题:(对的打“厂错的打“x”,每题1分,共20分)

I、X。2、Vo 3、Vo 4、X。5、X o 6、J。7、X o 8、J。9、V o 10、J。

II、X。12、Vo 13、X o 14、X o 15、X o 16、17、V。18、X o 19、J。

20、X o

四、论述题:(每题25分,共50分)

1、民俗的功能,指它在社会生活与文化系统小的位置、民俗与其他社会文化因索之间的关系,以及它所发挥的客观效用。具体说来有:教育和模塑功能、规范功能、调节功能。比如从吃穿住行到婚丧嫁娶,从社会交际到精神信仰,人们都在不自觉地遵从着民俗的指令,这就是民俗的规范功能。

2、如基诺族的刀耕火种。刀耕火种是基诺族生计的最大特点,他们的刀耕火种技术是-套十分复杂的轮作过程,由于刀耕火种受水、肥料、土壤、种子、阳光、海拔等自然条件的影响十分突岀,对自然气候条件的依赖性很强,为了获得较稳定的收成,基诺族需要积累I?分丰富的经验并掌握一套复杂的耕作技术。其具体过程是:首先是砍树开荒,吋间大约在每年二、三月份之间,此吋的一役春风, 白花树满树繁花,漫山遍野的青草都已抽芽发育,砍山烧地的时节已经来临,基诺族村村寨寨忙碌着,要选吉利的日子;首先由村社长老代表各氏族或家族成员先砍三天,每天砍地之前都要各栽三塘姜和芋头。据说在女始祖阿蟆尧白吋代就开放种姜和芋头,而冃这两样东西还有驱鬼避邪的作用,所以这种习俗一直延续下来。村寨长老砍地三天后,全寨各家才开始砍地,各家在砍地之前同样要栽姜和芋头。砍地结束后约半月左右树木被晒干,便进入烧地阶段。烧地前会沿着地界砍挖岀一圈防火线,用以防止火势蔓延。这个过程也有一整套完备的祭祀仪式。用火烧过的山地俗称火烧地或火山地。烧地后烧出的灰烬做肥料,不挖不犁即用矛进行点种。撒种前都要由村寨长老先举行祭记仪式,念祷词,意思是请地神保佑庄稼长得好,请已逝去的父母守卫着庄稼,不耍让鸟雀来吃。播种的顺序是先

种棉花,后种稻谷。播种要选吉利的口了,播种时候男的打洞,女的撒秧。过去 一般种了一、两年就丢荒轮歇。几年后,这些地在亚热带地区的气候条件下,又 会长成大树密林,又可以再烧再砍。

1、 “田野调杳”的核心涵义是进入到研究对象所生存的—中,观察其原生状态, 从而达到对对彖的较深层理解。

2、 信仰民俗是在特定文化传统中,民间氏期流传并广为知晓的一套神灵崇拜观 念及其相应指导产生的一系列

3、 巫术,是指人们企图借助某种神秘的」通过一定的仪式对预期目标施加影响 或者控制的活动。

4、 民间诸神并无确定体系,也无一定的要素规范,有人形,有物状,而人们Z 所以对其顶礼膜拜,其心理机制大致缘起于两个观念:、

5、 图腾是北美印第安人语“totem"的音译,意为_。

6、 一般來说,西南少数民族的年节可分为两类:第一类为」第二类为_。

7、 泼水节是—族最重大的传统年节。

8、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中的成年礼俗要传达的文化内涵大致都包括:其一, 其二,_;其三,_。

9、 总体来看,服饰民俗一般冇五个方而的构成要素:即、、、、。

10、社会生活民俗包括:

1、 节日:

2、 年节:

3、 社会组织民俗:

4、 人生礼俗:

1、酥油茶是哪个少数民族的传统饮食习俗?其制作过程是怎样的?得分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得分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2、皿野调查的基木原则有哪些?

1、举例说明民俗的集体的模式性。

2、为什么说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是“穿在身上的百科全书” ?

云南大学职业与继续教育学院

****.****学年上学期网络课堂

《西南少数民族民俗》期末考试(开卷)试卷B (参考答案) 满分10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任课教师:毛艳

一、填空题:(每题1分,共20分)

1、 自然-社会环境。

2、 行为习惯和仪式制度。

3、 超口然力量。

4、 “万物冇灵”、“灵魂不灭”。

5、 “他的亲属”。

6、 为与汉族同节期的春节,既有类似,也有区别;本民族时间体系中的过年。

7、 傣。

8、 标示性成熟;意味着行为独立;要求开始乐担一定的社会责任。

9^质、形、饰、色、画。

10、社会组织民俗、岁吋节日民俗、人生礼俗。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0分)

1、节□:带有政治的、经济的、艺术的、宗教的、心理的、□然的等多种因素 的得分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综合性民俗生活事象。

2、年节:作为时间体系运转的起点,在各族民俗生活屮普遍存现,具冇除旧布新的意义。

3、社会组织民俗:一定人群在国家政权体制外的口发口主性社会调控方式,人们凭藉这些约定俗成的习俗惯制来建立并维系群体内的互动关系,开展群体活动。

4、人的一生中都要经历出生、成年、结婚、死亡,其社会屈性通过这些阶段而确立,为示区别、凸显其不同于日常生活的意义,在每个转折点上都耍按照一定的礼节而举行一定的仪式,此即所谓“人生礼俗”。

三、问答题:(每题15分,共30分)

1、聊油茶是藏民平时不可缺少的饮料。它是用酥油(类似黄油,是从牛奶屮提炼出來的)、砖茶和盐制成的。做酥油茶时,需用一个特制的茶桶。藏语称之为“冬莫”。茶桶细长,中间有一个上下能活动的木轴,顶端有一木制的活塞,桶上缀有金、银和铜的装饰品。做茶时,先把茶水煮好,滤去茶叶,把茶水倒进茶桶中, 然后加入少量的盐和酥油,有的述加入一些味精和牛奶。使茶桶略向胸前倾斜, 再用双手将木轴上下冲捣,使水和酥油交融在一起即成。此后,将打好的酥油菜倒入茶壶内,置于文火之上,随喝随倒。酥油茶不仅有滋补作用,而且能产生很大的热量,喝后既可御寒,乂可防止唇裂,是高寒地区的最佳饮料。据史书记载, 唐朝的文成公主人藏时,带去了内地的茶叶,文成公主又“使乳变为酪,使酪变为酥油”,从此才有了酥油茶。

2、文化整体观原则;“主位”与“客位”视角互补原则;田野伦理原则。

四、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

1、集体的模式性,指的是民俗具有相对稳定的结构和形式,能够被这种民俗所流行社区的人们在生活屮无数次地重复。比如年年相袭每年的岁时节令,周而复始,大年初一过春节,正刀十五闹元宵,五刀初五端午节,八月十五中秋节等等, 这是一种循环模式,年年相袭。

2、所谓服饰习俗,是指人们穿衣戴帽、佩戴各种首饰以及如何打扮自己的身体风俗习惯。服饰同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地理环境和民族之间的交往有着密切联系。西南少数民族服饰承载的文化内涵,各民族的服饰符号系统与相应的神话、传说、习俗的解释Z间形成了全面的阐释系统,从而使其文化内涵极为丰富,在此我们重点考察追根忆祖的历史文化内涵及具有彖征意义的服饰符号的文化内涵。任何一个民族服饰的形成与发展,既受该民族特定的生活条件和口然环境条件的制约,乂与该民族特定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发展的丿力史紧密和联。它从两个不同的视角发挥其阐释性的功能。一方面,服饰的质料、工艺、形制和该民族的生产技术水准相适应,与该民族生存的自然环境相统一,服饰的变迁与演变过程,在一定程度上记述着人类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和生活质量的一般情况。另一方面,在服饰形成和发展的动态历史过程中,由于始终以该民族的历史进程和审美意象为依凭,所以服装造型与形制、花纹与图案,就历史地沿袭着该民族不同时期的生活情景,起到了相当于“文字史书”的作用。比如苗族作为一个迁徙频繁、支系众多的民族,英服装上的花纹

图案也形彖地记录了苗族曲折的历史发展进程。苗族裙子的图案由上到下分为三组:第一组是由一些星点或十字组成的细花纹,它的中间镶嵌着一条口色的横带,这横带表示着苗族的祖先最早是生活在浑水河一带;第二组图案是细花纹之下有一条细长的横条,接着便是环形花纹,它象征着苗族迁徙到长江流域一带活动,白色横条代表长江,那些环形则表示平原地区;第三组图案是环形以下呈现宽阔的山形纹,这种山形纹图案表示云贵高原多山的地理特征,它标志着苗族先民进行第二次大迁徙的历程。

专业好文档精心整理欢迎下载

民族学专业

民族学专业 专业简介 学科:历史学 门类:历史学类 专业名称:民族学专业 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理论和基本知识,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信息 培养目标:本专业培养具备系统的民族学基本知识,有进一步培养潜能的民族学专门人才,以及能在国家机关、文教事业、新闻出版、社会团体和各类企事业部门从事实际工作的应用型、复合型高级专门人才。 培养要求:本专业学生主要学习民族学的基本理论,了解中国民族和族群、中国社会与文化的基本情况;掌握民族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受到体质人类学、语言学及考古学等方面的基本训练。毕业生应获得以下几方面的知识和能力: ◆掌握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和民族学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对有关的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掌握基本的民族学调查方法与分析方法,以及口头表达和文字表达能力; ◆具有一定的创造性思维能力和从事民族学研究的初步能力; ◆熟悉我国有关少数民族、社会文化方面的方针、政策和法规; ◆了解国内外民族学界最重要的理论前沿和发展动向; ◆掌握文献检索、资料查询、抽样调查的基本方法和手段。 主干学科:历史学、社会学。 主要课程:人类学、民族学导论、文化人类学、民族学、人类学史、生态人类学、民族学调查方法、中国民族概论、世界民族概论、民族考古学、民族经济学、族群与家族、宗教文化、民俗学、社会学、中国文化史、世界文化史等。 实践教学:包括参观访问、社会调查、社会公益活动、论文写作等,一般安排10周左右。 修业年限:4年。 授予学位:历史学学士学位。 相近专业:历史学、社会学。 原专业名:民族学、民族史、藏学、人类学、民族理论与民族政策。 就业数据 本专业2005年没有本科毕业生 表1民族学专业地区流向百分比(%)

云南大学各度排名情

2017年云南大学各年度排名情况 云南大学排名 云南大学简介 云南大学始建于1923年,时为私立东陆大学,1934年更名为省立云南大学,1938年改为国立云南大学,是我国西部边疆最早建立的综合性大学之一。1937年,著名数学家、教育家熊庆来出任校长,一大批著名学者受聘到校任教,奠定了学校较高的发展基点和深厚的学术底蕴,开创了云大办学历史上的第一个辉煌时期。20世纪40年代,云南大学已发展成为一所包括文、法、理、工、农、医等学科在内,规模较大,在国际上有影响的中国著名大学之一。1946年,《不列颠百科全书》将云南大学列为中国15所世界著名大学之一。 五十年代院系调整,部属云南大学一些重要而有特色的系科,如航空、土木、法律、铁道等被划出并入当时的北京航空学院、四川大学、西南政法学院、长沙铁道学院等高校;工、医、农等先后独立建校,并逐步发展为今天的昆明理工大学、昆明医科大学、云南农业大学、西南林业大学等高校。1958年,云南大学由中央高教部下放云南省管理。1978年,云南大学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88所重点大学之一。 改革开放后,云南大学获得了长足的进步。1996年首批列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大学,2001年列入西部大开发重点建设院校,2004年成为教育部和云南省人民政府重点共建高校,2006年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共19项二级指标全部评定为A,被教育部评为本科教学优秀学校,2012年成为国家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和中西部高校提升综合实力工程实施院校。 近年来,云南大学积极融入国家战略,主动服务云南经济社会发展,遵循立足边疆、服务云南、提升水平、办出特色的办学思路,按照高起点、超常规、跨越式的总体要求,以高水平大学建设为主线,以内涵建设为重点,以体制机制改革为动力,

【精编范文】迎接检查新闻稿-精选word文档 (3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迎接检查新闻稿 篇一:迎接复审新闻报道 省等级医院评审专家组对市二院进行等级医院复审 编辑日期:201X-12-16 作者/编辑:张凤阅读次数: 553 次 [关闭] 201X年12月15日下午,由省卫生厅医管处副处长阮浩带领省等级医院评审专 家组一行八人在市卫生局局长潘健、副局长沈永平陪同下,来市二院对该院 “二级甲等医院”进行复审。市卫生副局长、市二院党委书记杨阳、院长汪圣高、分管副院长及各相关科室负责人参加了汇报会。会议由市卫生局副局长沈 永平主持。 在评审工作汇报会上,潘健局长代表市卫生局致欢迎致辞,向专家组来二院 检查指导表示热烈欢迎。他说:市二院建院二十六年来,坚持发展为第一要务,医院领导班子带领全院职工共同努力,克难奋进,各项工作取得了长足的进步,创建工作取得显著成效,特别是新综合病房投入使用,医院实施设备进一步完善,特色优势进一步发挥,学科建设进一步加强,医疗技术水平和服务质量不 断提高,医院知名度和品牌形象明显提升。他要求,要抓住专家来院指导良机,虚心向专家请教,切实改进医院管理,持续提高医疗服务质量。评审专家组观 看了创建专题片,医院院长汪圣高向专家组详细汇报了二院创建工作情况并介 绍了医院建设发展规划。专家组按管理、临床、医技、护理和院感五个专业对 医院进行全面复审。 为期一天的评审工作中,专家组听取了医院工作汇报,对照安徽省(201X版) 二级甲等医院评审标准,通过翻阅资料、实地查看、理论 考核和现场抽查等形式,对我院医院管理、医疗质量、服务质量等各方面进行 了全面考核。专家们对二院的管理、质量、行风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给予充 分肯定并提出了改进意见。市二院将听取复审专家组提出的各项意见和建议, 认真整改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以此为动力,进一步加强规范管理,加强质量 和学科建设,加大人才和技术引进,提升核心竞争力,努力把医院建成技术一流、环境优美、服务优质的现代化医院,不断满足广大群众健康、保障服务的 新需求,极大地推动了医院的全面建设与发展。

中国民族学史复习资料1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与考古学家。她就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生于日本德岛县,卒于东京。鸟居龙藏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现于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除了在日本国内从事考古工作外,还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台湾等地进行调查发掘,研究东亚各民族、特别就是少数民族的古代历史与文化,晚年致力于中国辽代文化的研究。她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在1895年以后的50余年间,曾到东西伯利亚、库页岛、千岛、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南与台湾、内蒙古等地进行考察,对当地各民族的历史、体质、语言、宗教、习俗作了详细记录,写出多种调查报告与专著。她在1896—1899年先后4 次对台湾高山族进行调查,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鸟居龙藏坚持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通过考察古迹文物,广泛钻研中、日古文献,参阅英、法、德文有关资料并对风俗、习惯、语言、宗教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民族文化进行纵横分析。学术界认为她就是日本对东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创始人,为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开拓了道路。她对中国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及所写出的调查报告,深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她历任东京大学副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史前期的日本》《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东北亚人类学人种学问题》 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她被誉为中国社会学与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中国生育制度》 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福建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与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她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会学、

云南大学民族学博士研究生参考书目yuandang

云南大学 一、民族研究院各招生方向参考书目 招生方向一:中国文化人类学研究 导师翟明安招生人数1 报考人数10 考试科目 ①民族学理论与方法②中国文化人类学 参考书目 ①[美]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②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上),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④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⑤瞿明安主编,《当代中国文化人类学》(上下卷),云南人民出版社2008年版。 ⑥周光大、瞿明安主编,《现代民族学》(共四册),云南人民出版社,2009年 招生方向二:人类学与发展 导师马翀炜招生人数 1 报考人数13 考试科目 ①民族学理论与方法②发展人类学 参考书目 ①[美]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②庄孔韶主编《人类学经典导读》,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 ③王建民等《中国民族学史》(上),云南教育出版社,1997年版; ④王建民、张海洋、胡鸿保《中国民族学史》(下),云南教育出版社,1998年版。 ⑤龙远蔚主编《中国少数民族经济研究导论》,民族出版社,2004年版。 ⑥马翀炜、陈庆德著《民族文化资本化》,人民出版社,2004年版。 ⑦陈庆德等《发展人类学引论》,云南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⑧陈庆德、马翀炜著《文化经济学》,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年版。 ⑨[加]谢弗《文化引导未来》,许春山等译,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版。 招生方向三:民族政策与社会管理 导师:白志红招生人数 1 报考人数不详 考试科目 ①民族学理论与方法②民族政策与社会管理 参考书目 ①[美]赫兹菲尔德《什么是人类常识—社会和文化领域中的人类学理论实践》,邱泽奇译,华夏出版社,2005年版;

新生家长会新闻稿

新生家长会新闻稿 The latest revision on November 22, 2020

家校同心合作,共迎一年级新生蜕变成长 2016年8月28日,一年级我们来啦! 又是一个秋风飒爽的时节,清晨的阳光洒在北滘镇中心小学门口,学校全体行政早已站成整齐的队伍,迎接陆续到来的家长和一年级新生们。 随着一声声清脆响亮的“老师好!”,可爱的同学们在家长的陪伴下,踏进了校园,完成了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身份过渡。 首先,家长把孩子带到了课室,在正副班主任的亲切问候和组织下,孩子们逐渐安静下来,参加新生培训。随即家长离开,到达综合馆,参加中心小学2016学年度第一学期一年级新生家长会。 上午9点,家长会正式开始,会议由周主任主持,一年级全体新生家长及学校领导出席了会议。会议主要由三个议程进行。 会议的第一个议程是,余校长讲话。校长首先感谢家长们的信任,希望家长们继续支持学校工作,并介绍了近年来学校校园环境、硬件设施的变化。 紧接着第二个议程,是何校长对家长进行培训。何校同样首先表达了对家长的感谢和欢迎,进而介绍了学校基本概况、教师队伍及学校近年取得的成绩。并对家长在孩子上学时间、请假制度、学校规章制度、卫生习惯、校服等方面提出了多项详细的希望和要求;另外,就如何正确引导孩子培养良好的阅读习惯、行为习惯及安全方面与家长进行了交流。并希望家长与学校携手合作,共同促进学生成长。 会议最后一个议程,由马老师讲解学生资料的填写概况,并对家长提出的问题进行答疑解惑。 家长会在轻松热烈的氛围中圆满结束了,这次家长会加强了家长和老师的沟通,促进了家长对学校的了解,并确定了未来努力的方向。相信,在家校同心携手合作下,定能给孩子提供一个积极、乐观、向上的成长环境;期待着,孩子们,健康成长!

民族学与人类学史

民族学与人类学史 2014级民族学班 一、名词解释 1、人类学:是一门广泛地、综合地研究人类在不同时空条件下的生物特性和社会特性的实证科学。分为狭义和广义:广义人类学包括人类学的两大分支——体质人类学和文化人类学;狭义:第一种认为人类学专指体质人类学;第二种认为所谓人类学几乎等于文化人类学或民族学。 2、江村经济:这是一本由费孝通编写的描述中国农民的消费、生产、分配和交易等体系的书,是根据对中国东部,太湖东南岸开弦弓村的实地考察写成的。它旨在说明这一经济体系与特定地理环境的关系,以及与这个社区的社会结构的关系。 3、林村的故事:这是一本黄树明编写的关于1949年后的林村和林村的人的民族志著作,也是一本人类学中国研究的重要著作。全书以福建厦门农村党支部书记叶文德富于戏剧性的生命史为主轴,展现铺陈出一幅贯穿时空背景的社会文化变迁图像。 4、金翼:林耀华的小说民族志,该书以中国福建省闽江边乡村的两个农人家族兴衰为线索,描写和分析了19世纪末至20世纪30年代地方农业、商业、船运、政治、法律、教育、宗教、家族以及民俗等多方面的社会文化生活。 5、浊大计划:它是由张光直推动,研究浊水溪,大肚溪流域的人群如何适应当地的生物、生态和地理环境,意在突破村落范围和学科局限,探讨乡镇甚至更大空间内的文化作用和互动机制,构拟区域文化史。

6、祭祀圈:一般是指以一个主祭神为中心,信徒共同举行祭祀活动所属的地域单位。人们透过共同神明信仰,举行共同祭祀活动,将地方上人群整合起来,维系一体的意识与感情。 7、追踪研究:是人类学研究社会文化变迁的重要方法之一,既包括同一研究者在不同时期对同一地点的跟踪研究,也包含有不同学者在同一地点的后续研究。这类研究虽机缘各异,但描述社会文化变迁的轨迹是共同的主题。 8、中国功能学派:中国功能学派也称社会学的中国学派,以吴文藻、李安宅、费孝通、林耀华等为代表。功能学派强调人类学的应用性质,主张用人类学的观点和方法去研究和解决中国族群和社会的实际问题,研究主题也多以实际问题为主,注重田野调查方法的使用。 9、中国文化学派:中国文化学派重视文化研究,提倡将文化作为独立的研究对象,乃至以之为中国构建独立学科,以黄文山、孙本文为代表。他们的学术特点是重视学科体系的构筑,但其理论规划的成分多而实际田野工作少,其理论体系的说服力也因此不足。 10、中国历史学派:强调以“历史的方法”对于各民族的具体材料进行描述整理,注重史料的运用研究,他们以进化论作为主要的理论观点,对法国民族学派收集资料的方法有较多的利用,还吸纳了美国文化历史学派的研究框架和开展步骤。以凌纯声、马长寿、陶云逵、芮逸夫、卫惠林、杨成志为代表。 11、类型比较法:在对不同的、个别的微型社区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可以进行类型比较,从而逐步形成对全局和整体的认识。 12、魁阁:“魁阁”又名魁星阁,指的是我国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费孝通在二十世纪30年代末创立的国立云南大学、燕京大学社会学研究工作室。

民族学、人类学书目

民族学、人类学书目

————————————————————————————————作者:————————————————————————————————日期: ?

民族学、人类学书目 《人类学词典》吴泽霖总纂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91 Q98-61/6031 《贵州苗夷社会研究》吴泽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4 K281.6-53/6031 《吴泽霖民族研究文集》吴泽霖北京:民族出版社,1991 C91-52/6031/ 1#1《美国人对黑人、犹太人和东方人的态度》吴泽霖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92D 771.2/6031 《图腾艺术史》岑家梧上海:学林出版社,1986 J110.9/2234 《中国原始社会史稿》岑家梧北京:民族出版社,1984 K21/2234#1 《西南民族文化論叢》岑家梧广州:岭南大学西南社会经济研究所,1949 K280.7/2234 《岑家梧民族研究文集》岑家梧北京:民族出版社,1992 K28-53/2234 《严学宭民族研究文集》严学宭北京:民族出版社,1997 C912.5/1093 《决策和管理:在民族院校的实践与体会》白瑞西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4 G647/2611 《民族高校学生思想品德修养教程》韦思顼主编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1991 G641-53/5061 《中国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发展:实证分析与对策研究》陈达云, 郑长德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F127.8/7431 《民族院校学科建设战略研究》陈达云北京:人民出版社,2011 G758.4/7431 《少数民族大学生国家认同教育创新研究》陈达云等编著北京:民族出版社,2010 G759.2/7431 《以人为本人尽其才:西南民族大学学分制改革与探索论丛》罗布江村,陈达云,曾明主编成都: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2007 G758.4-53/6043 《中南民族大学校史》,陈达云、雷召海武汉:湖北人民出版社,2011 《邓小平民族理论研究》彭英明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9 A849.164/4246 《学步文集:民族理论与民族历史若干问题探研》彭英明北京:民族出版社,2003 C95/4246 《从原始群到民族:人们共同体通论》彭英明, 徐杰舜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91 C912.5/4246/ 1 《土家族文化通志新编》彭英明主编北京:民族出版社2001 K287.3/4246《新编民族理论与民族问题教程》彭英明主编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5 D 633/4246 《马克思主义民族理论与中国民族问题》彭英明主编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88 C912.5/4246 《民族新论》徐杰舜, 彭英明南宁:广西人民出版社,1987D633/2842 《京族简史》徐杰舜,王瑞莲,李然等,北京:民族出版社,2008 《中国民族院校发展史》唐纪南, 张京泽著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2 G758.4/0024 《中国少数民族英烈传》哈经雄主编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89 K820/6824 《中国少数民族高等教育学》哈经雄主编南宁:广西民族出版社,1991 G750/6824 《民族学人类学论坛》雷振扬北京:民族出版社,2006 C95-53/1055

欢迎新生新闻稿

似水流年,不知是时间见证了你们的誓言还是兑现了我们的承诺,可是不管咋样,绿树成荫,百花飘香,东林材料又一年的迎新工作还是顺利完成。 2013.8.28日,学校迎新工作正式启动,为了更好地服务于新生和保证注册工作的顺利完成。我院团委及学生会的工作人员及早的就坚守于各自的接待点,从哈尔滨火车站到学校门口再到学院注册点然后到新生宿舍,我们建立了接待新生的一条龙服务。 大约从上午开始,就有一些家长和新生已经陆陆续续的到来,我们迎新人员热情的接待到这儿来的每一位客人,并抢着替他们接过那些沉重的行李,然后迅速的带他们领钥匙,被品,进宿舍和指引他们完成注册工作。在去往宿舍的路上,他们和家长们学弟学妹们谈笑风生,学长学姐们也不厌其烦的为每一位新生解答他们的各种疑问,使他们能够更快的融入我们这个大家庭并感受到在这儿的温暖。 或许成长的道路注定少不了几许的挫折,正所谓“天公不作美”就在迎新工作刚开始不久,天空淅淅沥沥的雨水就下了起来,到傍晚时分,一场大雨倾盆而至。但这位不速之客并没有浇灭我们工作人员的热情,相反地,他们反而更加用心的投入工作中,然后我们很快搜集了一些爱心伞为没有带伞的新生和家长们。我们也常说“阳光总在风雨后,总会有彩虹”。我们的努力和行动学弟学妹家长们看在眼里也记在心上,他们脸上洋溢的笑容就是给我们最好的回报。记得有家长说,你们工作一定很辛苦吧,其实

现在我想说,我们累,但并快乐着。能为学弟学妹们做再多的事也是值得的。 学长学姐们热情周到的服务很快消除了新生们初来乍到的陌生感。一位办理完报到手续的新生说:“从一下火车站,热心的学长学姐就陪着我搬行李、领物品,给了我一种从未有过的亲切感。” 一位北方的家长表示,一开始担心小孩适应不了南方的生活,但是优美的环境、学姐们那热情的服务打消了他的顾虑,使他对小孩以后的大学学习生活充满期待。 我们用微笑温暖他们,让他们感觉离开家来求学的心并不孤单;我们用热情感染他们,让他们感受大学的生活是如此丰富多彩,活力四射;我们耐心地帮助他们,让他们尽快的熟悉学校的一切;愿他们能迅速适应大学生活,开拓自己的一片蓝天。相信2013届材料学子会为材料学院注入大量的精英血液,因为你们是材料的明天和希望,师兄师姐们期待着你们以知识腾飞梦想的那一瞬间。

新生干部培训新闻稿

计算机系学生干部培训 为使全体学生干部在思想意识上进一步明确自身职责,认真为同学们服务,外塑形象,内强素质,进一步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提生新干事综合素质和工作能力,计算机系与艺术设计系举办的学生干部培训大会。 在此期间,我系先后请蒋淮阳书记、陈维民书记及指导员方书论老师等为培训班上课,其间他们为我们同学讲解了“做学生干部的意义”、“学生干部应具备的素质”、“学生干部的光荣使命”等精彩讲说。全体学生干部参加了培训。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系于11月29日晚在JE202展开新干事培训会,此次培训会为期一周在一片掌声中,培训大会拉开了序幕。系主任朱士高从四个方面为新干事提出了一些要求及建议:学生干部应树立正确的自身价值观。严格要求自己,在各方面做同学的楷模,善于团结同学,听取和采纳同学中的正确意见。勇于接受同学的批评,勇于改正自己的缺点和错误。要以一颗“平常心”来对待。又从学生干部要学会如何工作。学生干部首先是学生,根本任务是学习。其次,学生干部是老师和同学们之间的桥梁,是领头羊,是学生骨干和学生活动带头人。同时系里有着二十多年教育经验的蒋书记也为我们学生干事送上了一场热情洋溢的讲座,他要求学生干部首先要端正任职动机,以锻炼自身、服务他人为根本动机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本次学生干部培训大会激励了大家的工作热情、责任心与自豪感,以及坚定了大家为我校工作的蓬勃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的决心。

我们相信在我们领导的精心关怀,正确指导下,我们的学生干事一定会上一个新的台阶。为了自己,为了财经的明天,我们将会以最饱满的热情对待工作,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形成一支优秀的干事队伍。祝财经明天更美好! 计算机技术与艺术设计系 团总支宣传部 2011年11月19日

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2008年1月 第25卷第1期 云南民族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Journal of Yunnan Nati onalities University Vol 125,No 11Jan .2008 【收稿日期】2007-11-10 【作者简介】和少英(1954-),男(纳西族),云南丽江人,云南民族大学副校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黄彩文(1970-),男,云南永胜人,云南民族大学副研究员,云南大学西南边疆少数民族研究中心博士生。 【民族学】 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看文化建设 和少英,黄彩文 (云南民族大学党政办公室,云南昆明650031) 摘 要: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建设列为与经济建设、政治建设以及社会建设同等重要的四大建设任务之一,并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的又一项重大理论创新。从民族学/人类学的视角,通过对该学科领域关于“文化”等关键性概念的系统梳理,结合云南省民族文化大省建设的实际,提出对当前加强文化建设的关键环节的初步认识:即应当更好地把握住世界观、价值观以及信仰等理念层面的因素,在保护和传承各民族优秀文化的基础上构建“和谐文化”,通过“文化自觉”这一根本途径引领其不断与“全球化”以及“现代化”的潮流相适应。 关键词:文化建设;和谐文化;云南民族文化;文化自觉;民族文化强省 【中图分类号】C95-0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67X (2008)01-0017-05 胡锦涛同志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提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 望。”[1](P32) 因此,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方向,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胡锦涛同志在报告中首次把文化建设列为与经济、政治以及社会同等重要的四大建设任务之一,并对如何加强文化建设提出了具体的目标和要求,这是我们党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进程中的又一项重大理论创新。 一 文化是人类社会文明进步的内在动力和重要标志,是一个民族得以生存发展的源泉。我国早在西汉时期就已出现了“文化”这一术语,著名学者刘向在《说苑?指武篇》中指出:“凡武之兴,谓不服也;文化不改,然后加诛”。这里的“文化”含有“文治”与“教化”之意。此后,众多学者围绕着“文化”概念及其相关问题又展开了全方位、多角度的探究。在西方,英文中的“文化”(Culture )一词源自拉丁文“Cultura ”, 包涵耕种、居住、练习、留心或注意以及敬奉神 灵等意思。[2](P321) 泰勒认为:“文化或文明是一个复杂的整体,它包括知识、信仰、艺术、道德、法律、风俗等等,以及人作为社会成员可以习得 的一切能力和习惯”。[3](P1) 20世纪30年代英国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B r onislaw M alinow ski )在其名著《文化论》中进一步发展了泰勒的思想,认为“文化是指那一群传统的器物、货品、技术、思想、习惯及价值而言的,这概念包容着及 调节着一切社会科学。”[4](P23) 之后,许多人类学家都对文化概念及其理论进行了探讨。据美国人类学家克鲁伯(A.L.Kr oeber )和克拉克洪(Clyde Kluckhohn )1952年的统计,当时关于文化的定义多达164种,他俩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自己关于文化的定义,即文化是“构成人类群体独特成就(包括表现于器物者)的模式,包括外显的和潜隐的模式,也包括属于行为或指导行为的模式,它是借助于象征来获得并进行传递 的。”[5](P6) 克拉克洪还在《人类之镜》一书中用大量的篇幅将文化依次定义为:(1)一个民族的生活方式的总和;(2)个人从群体那里得到的社 会遗产; (3)一种思维、情感和信仰的方式;(4)一种对行为的抽象;(5)就人类学家而言,是一种关于一群人的实际行为方式的理论;(6) — 71—

新生迎新新闻稿 (1)

信息学院新生入学工作小组温馨迎新9月2日,中南大学新生开始报到,前来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工作台前报到的新生络绎不绝。信息学院的迎新工作正式拉开帷幕。 学院领导很重视迎新工作,对迎新相关事宜作出重要指示,并让相关职能部门成立迎新工作小组,负责具体工作实施和监督,每一位工作人员在正式上岗前都经过专门的迎新培训,充分保障服务质量,以确保新生顺利入学。 微笑服务,注重人文关怀 长沙的夏天是炎热的,为此学院特意设立公共饮水机,方便新生及家长。面对新生们提出的诸多问题,工作人员不厌其烦地一个一个的解释,并且始终保持微笑,这不但让新生们倍感亲切,更体现出信息院学生的高素质修养。学院领导也多次前来看望、慰问新生、家长及工作人员。 创新服务,提升工作质量 为了应对新生人数众多这一问题,迎新工作各流程分工明确,细致周到,并且创新服务方式,为工作人员配备对讲机,相互沟通交流,极大的提升了工作效率和质量。迎新现场还配备了照相机,拍摄下新生们融入信息学院的第一张照片。“新生第一声”的留言墙上写满了同学们对大学生活的美好憧憬。 贴心服务,展示学院魅力 新生们对即将开始的大学生活充满了期待,对新校园里的事物十

分好奇。根据新生的这一心理特点,信息院专门设立相关的讲解人员,为新生及家长们答疑解惑。贴心的工作人员还在发给每位新生的资料袋里放了一份印有班导师联系方式的传单,便于学生和班导师联系。信息院的工作区前页设立了4块展板,向新生介绍学院的基本情况,专业设置,学术发展等信息,让大一新生们在入学的第一天就深深感受到信息学院的魅力所在。 (文/王睿)信息院2011级新生家长见面会成功举 办 为增进新生对学院了解,加快新生融入信息学院进程,9月4日上午10点30分,在南校区电影院举行了中南大学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2011级新生家长见面会。信息科学与工程学院党委书记王一军教授,副院长施荣华教授,各学科系主任出席该见面会,一同参加见面会的还有2011级辅导员老师和班导师,会议由院党委副书记易险峰主持。 见面会上,王一军书记首先向新生及家长们介绍了信息学院的基本情况,师资力量和专业设置概况。王书记对新生提出了大学四年生活的希望和要求,他指出大学是人生一个非常重要的成长阶段,大学生们要逐渐降低对父母的依赖程度,可谓是人生的第二次断乳期。他希望新生们能够加强自我约束能力,达到精神独立,人格独立,从而真正实现从一个懵懂少年到具备时代发展要求的优秀大学生的完美蜕变。王书记的讲话引经据典,博而能约,他告诫学生们:有原则不

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民族学专业博士生培养方案 (南方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方向) 段超 一、专业简介 中央民族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的前身可追溯到中央民族学院研究部,1952年在全国高等院校调整的基础上集中了原燕京大学、清华大学等单位的部分社会学、人类学、民族史等方面的专家学者建立了研究部。这是建国后创建最早的民族学科教学与研究中心,也是当时中国顶尖的社会学家、民族学家、民族史学家和人类学家最密集的地方。此后参与了民族识别工作、参与了中国少数民族社会历史调查、编辑出版了《民族问题译丛》及《中国民族问题研究集刊》。此后,由于国内政治形势的影响,民族学曾一度处于停顿状态。1977年后,民族学专业开始恢复,并于1978年在当时的民族研究所招收了第一届硕士研究生。1981年国务院学位办批准中央民族学院列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权单位,民族学专业获得了硕士学位授予权,1983年获得了博士学位授予权,1984年被国家教委批准认定为国家级重点学科,1995年经全国博士后管理委员会批准设立了民族学博士后流动站,2000年获得了民族学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民族学理论与方法、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历史文化、民族学与中国少数民族现代化问题的研究与教学,是本学科研究的重点,也是其主要特色。 二、培养目标 政治目标: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坚持党的基本路线,热爱祖国,关心集体,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团结合作精神和坚持真理的科学品质,积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服务。 业务目标:勤奋学习,刻苦钻研,具备严谨的治学态度和良好的学术作风,熟悉并

掌握民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熟练掌握一门外国语,初步掌握第二外国语,具有独立从事本学科科学研究、教学及其它相关工作的能力,具有较强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具备良好的身体素质和心理素质。研究生通过3年的学习,应当掌握民族学理论和研究方法,并至少在某一专业领域内有较为深入的研究,力求达到国内先进水平。除课堂教学外,要求研究生积极参加各类学术讲座、学术报告会、研讨会,关注学术发展动态。要求具备较好的文字和语言表达能力、实地调查能力、独立科研能力、自学能力,完成各门功课学习,达到规定课程学分,按时完成导师布置的作业和其他任务。在学位论文写作之前,通过开题报告会审查,广泛搜集资料,深入调查研究,以保证学位论文质量。要求外语成绩达到学校所规定的要求,能够使用外语较为熟练地翻译本专业资料。 就业目标:培养从事民族学专业及相关专业教学、研究及其他工作的高级专业人才。 三、授予学位:法学博士 四、研究方向:南方民族文化与社会发展研究 五、学制与学分 标准学制为三年。攻读博士学位研究生期间,需获得总学分不少于23学分,其中:公共必修课程9学分、学位核心课程9学分、选修课不少于4学分、实践调查1学分。 六、培养方式 大部分课程将采用研讨班形式进行教学,由主讲教授主持,学生在认真准备的基础上参与课堂教学过程。学生应认真阅读导师指定书目,按时完成读书报告、资料翻译、学术评论、学年论文等作业。在此基础上,应努力扩大阅读范围,建构良好的专业基础。学生在选定的与毕业论文相关调查时间不少于4个月,并在此基础上完成考察报告,学位论文必须有实证材料支撑。学生应积极参与导师承担的科研课题,在研究实践中提高从事专业研究的能力和水平。 七、论文撰写

新生报到通讯稿

又是一年迎新时,优质服务为“新人” 丹桂飘香,荷花满塘,又是一年迎新时。9月4日,我院迎新工作全面启动。为了做好2013年度学院迎新工作,确保新生顺利报到,学生处及早谋划,专门召开了迎新工作协调会,就迎新工作的各个环节进行了细致周到的安排部署。 按照迎新方案,今年学院在发放新生录取通知书的同时一并发放报到须知,明确新生入校需要办理的手续,公布各项事宜咨询电话。在高速路口和学院附近主要干道设立醒目的交通指示标示和服务站,方便家长问询。在市长途车站、飞龙车站和忠信车站设立新生接待点,专车接送新生及家长。在学院大门口设立简介展板,全面介绍学院基本情况。院领导和各教学系主要领导以及新生辅导员更是亲临服务台,协调新生接待工作,并与家长亲切交谈,询问新生家庭情况,勉励新生入学后好好学习,用优良的成绩回报家长和社会。院学生会成立“迎新生志愿服务队”,用师哥师姐的热情、志愿者的爱心去迎接每一位新同学的到来,从报名处到注册处,再到寝室,处处涌动着他们忙碌的身影,拉皮箱、搬被褥和铺床,忙得不亦乐乎。 为确保每位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能够顺利入学,学院在未来广场北侧设立了新生“绿色通道”,耐心讲解申请国家贷款的条件及注意事项,提供办理国家助学贷款的相关资料,帮助办理国家助学贷款及入学注册手续。迎新期间,140余名新生通过“绿色通道”办理了入学手续。 一张张热情的笑脸,一句句亲切的问候,一项项贴心的服务,欢迎着来自祖国各地的莘莘学子。迎新工作如火如荼,到处都是忙碌的身影,学院里人头攒动,秩序井然。各项工作的有序开展确保了新生顺利报到,全体迎新工作人员以热情周到的服务圆满完成了2013年迎新工作。篇二:迎新生通讯稿 迎接喜悦,传递感动 ——信息学院迎新工作 金秋九月,信息学院又迎来了一批莘莘学子,一股新鲜的血液又将注入信息学院。为做好迎接新生的工作,信息学院团工委、学生会、科技联盟共同组织了迎新队伍,充分做好迎新工作。 报道期间,信息学院院长 王命宇、党委书记孙振民、党 委副书记冀伟鸿、学工办主任 朱娣对迎新工作进行了视察 指导,为学生家长解答疑难, 使迎新工作更高效有序地进 行。 这次迎新工作,充分展现了信息学院强大的凝聚力与积极向上的精神面貌,为新学期的开始营造了喜悦温馨的氛围,加强了新生们对信息学院的归属感。相信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10级的新生们能够继承这一传统,延续喜悦,传递感动,尽情享受美好多彩的大学生活,为信息学院创造辉煌! 信息学院 2010/9/8篇三:新生座谈会通讯稿 新余学院新生座谈会通讯稿 10月24日下午3点,学校在行政楼3楼会议室召开了新余学院新生座谈会,共有分别来自14个学院的28名新生代表参加。会议就新生自入学以来学校所存在的不足和学校工作建设进行了讨论和总结。此次会议由胡校长主持,罗校长与有关部门处长共6位学校领导出席。

中国民族学史复习资料(1)

鸟居龙藏,生于1870年卒于1953年,日本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和考古学家。他是最早对中国少数民族进行调查研究的日本学者。生于日本德岛县,卒于东京。鸟居龙藏在学术上的成就,表现于将考古学与人类学相结合;除了在日本国内从事考古工作外,还在西伯利亚东部、千岛群岛、库页岛、朝鲜及中国的内蒙古、东北、云贵、台湾等地进行调查发掘,研究东亚各民族、特别是少数民族的古代历史和文化,晚年致力于中国辽代文化的研究。他非常重视实地调查,在1895年以后的50余年间,曾到东西伯利亚、库页岛、千岛、朝鲜,以及中国的东北、西南和台湾、内蒙古等地进行考察,对当地各民族的历史、体质、语言、宗教、习俗作了详细记录,写出多种调查报告和专著。他在1896—1899年先后4次对台湾高山族进行调查,很多研究成果发表在《人类学杂志》上。鸟居龙藏坚持历史与实际相结合的观点,重视通过考察古迹文物,广泛钻研中、日古文献,参阅英、法、德文有关资料并对风俗、习惯、语言、宗教等进行全面调查研究,对民族文化进行纵横分析。学术界认为他是日本对东亚民族的历史、文化、民俗进行调查研究的创始人,为民族学、人类学、考古学开拓了道路。他对中国民族所作的调查研究及所写出的调查报告,深为中国学术界所重视。他历任东京大学副教授、国学院大学教授、上智大学教授。《史前期的日本》《千岛阿伊努人》《苗族调查报告》《东北亚人类学人种学问题》 费孝通出生于江苏吴江。著名社会学家、人类学家、民族学家、社会活动家,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第七、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六届全国委员会副主席。他被誉为中国社会学和人类学的奠基人之一。费孝通在其导师马林诺夫斯基的指导下完成题为《江村经济》的博士论文,该书成为欧洲一些学院人类学学生的必读参考书,费孝通也因此在1981年获得英国皇家人类学会授予的人类学界的最高奖──赫胥黎奖。代表作品《江村经济》《乡土中国》《中国生育制度》 林耀华(1910年3月27日—2000年11月27日),福建古田人,著名的民族学家、人类学家、历史学家、社会学家和民族教育家。中央民族大学博士生导师、终身教授。1935年在北平燕京大学获硕士学位。1940年在美国哈佛大学获哲学博士学位。以文学体裁撰写的《金翼》一书(伦敦,英文版)成功地表现了中国南方汉族农村宗族与家族生活的传统及其变迁。1941年回国后,深入凉山地区,对凉山彝族社会结构与诸文化现象作了缜密的考察,写出《凉山彝家》一书。后来林先生又多次重访凉山,写下了很多相关的文章如《三上凉山》等,树立了回访研究的典范。 克洛德·列维·斯特劳斯(Claude Lévi-Strauss 1908年11月28日-2009年11月1日)法国著名的社会人类学家、哲学家,法兰西科学院院士,结构主义人类学创始人,法国结构主义人文学术思潮的主要创始人,与马凌诺斯基并称为结构功能主义之父。他所建构的结构主义与神话学不但深深影响人类学,对社

新生入学教育新闻稿

新生入学教育新闻稿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

我系召开2012级新生见面会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为了帮助大一新生开创一个良好的开端,也为了让他们尽快适应大学生活,同时为了增进师生间的相互了解,方便大一新生今后的学习生活,中文系团总支和学生会于2012年9月9日上午9点在综合楼学术报告厅举行了主题为“中文系新生入学教育”的师生见面会。 见面会受到了系相关领导的高度重视,中文系党总支书记刘付华老师、系主任费虹老师、副主任戴洁老师出席会议并发表重要讲话,09级同时也是12级的辅导员朱艳老师亲自主持会议,同时中文系学生会团总支以及隶属中文系的各社团负责人也来到会议现场与大一新生见面交流。费主任系统地为大一新生介绍了我们系的相关情况,并激励大一新生奋发图强,勇于争优。刘书记首先对大一新生的到来表示了热烈的欢迎,表达了自己对大一新生的美好祝愿和殷切期盼,并当场对大一新生提出了新的要求。朱艳老师从我系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的特点入手,结合大学生的实际,从学习、管理、全面锻炼、学生奖助学金及组织发展等方面为新生讲述了大学生的成长成才教育。讲话中把学生在校具体的注意事项、在大学阶段应注意的细节问题为新生做了详细解答。 见面会还邀请到了09级的优秀学生张婷、汪清华、余厚伟、刘芳四位同学以学长的身份为大一新生讲述自己的大学生活和学习征程。他们均结合自己的切身经历,声情并茂地给大一新生再现了自己的大学生涯和一步步实现梦想的坚毅步伐。并在学习和生活等诸多方面都给予大一新生很多很好的意见和建议。他们热情而充满亲和力的发言感染了在座的每一位学子,展示了中文系学生的良好素质和自信风采,增强了中文系学子的自信心及对梦想的无限向往。在场同学都听得津津有味,并不时发出阵阵掌声。

【先进事迹】云南大学:金牌民族学是这样炼成的

云南大学:金牌民族学是这样炼成的 2017年12月28日,教育部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发展中心公布的全国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显示,云南大学民族学学科以A+的成绩,与中央民族大学并列A+。 70多年来,云南大学致力于这门学科的本土化和国际化,在费孝通先生“从实求真”学风的引领下,培养出一大批国际国内学术界具有重要影响力的专家教授。几代人的探索,让这门学科薪火相传,建立起学科的精神殿堂,学科的研究成果也不断被政府所采纳。 “魁阁精神”引领下的学术高地 在云南大学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与任何一位老师聊天,他们都会提到“魁阁”两个字。 20世纪30年代末,从美国和英国留学归来的吴文藻、费孝通先生与燕京大学合作,在云南大学建立了“社会学实地调查工作站”。后因昆明遭日机轰炸,工作站搬到附近的呈贡县魁星阁。几年时间里,魁阁的研究团队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产生《云南三村》《乡土中国》《彝族简史》《傣族史》等一批学术经典;“魁阁研究”先后汇聚了费孝通、许烺光、陶云逵、林耀华、杨堃、江应墚、田汝康等享誉世界的学术精英,创造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的鼎盛时期。 与此同时,方国瑜先生在云南大学创办了“西南文化研究室”,发行《西南边疆》杂志,出版《西南边疆丛书》11种,奠定了云南民族学研究的基础,其研究成果与“魁阁研究”并驾齐驱。 “魁阁”给云南大学留下了深厚的学科积淀。“魁阁研究”的学风和学术规范,70多年来,仍然被云南大学所遵循。 “云南大学历任校长都十分重视民族问题的研究。学校每一任领导班子的更替,都没有影响、弱化这一学科的发展。”该校民族学与社会学学院党委书记赵春盛说。 1999年年底至2000年年初,云南大学整合全校各学科力量,对境内25个少数民族进行“跨世纪云南少数民族调查”,参与师生达130多人,出版了系列丛书。 此次大调查,不仅改变了中国民族学、人类学恢复重建之后对田野调查重视不够,“书斋”民族学和“摇椅上的民族学家”盛行的状况,也为云南大学培养

新学期新生报到新闻稿

新学期新生报道新闻稿 责任到人服务周全一切为了新生 9月14号,我院来自全国各地的11级新同学开始陆续到校报到,经过了周密的部署,我院工作人员已做好了各项准备。每天有工作组人员轮流上岗,责任到人,全天候值班。严谨细致、组织严密、相互协作、统一指挥,周全的服务确保新同学无论何时来校都能安全、方便的报到和住宿,为新生注册工作做好前期准备。 课题一: 可爱的志愿者们 “学长学姐你们辛苦了……” 9月15日十点,太阳似乎在考验大家的耐心,晒得大家满头大汗,但是大家的激情却有增没减。大概11点的时候,一位女同学拎了一袋橘子来到报到点,微笑地说道:“学长,学姐,你们辛苦了!这是我给你们买的橘子,你们一定要吃啊……”原来是昨天已经来报到登记的小学妹。可能是还没到橘子成熟的季节,橘子很酸,不过我们“酸在嘴里,甜在心里”。多少日夜的坚持与努力,终于换来了让人欣慰的笑脸。感谢小学妹,同时更要感谢我们的工作人员。

志愿者累并快乐着 在我们今年的新生接待工作当中,有130多位来自各系各班级的志愿者。那些胸前佩戴着志愿者徽章,戴着工作证,面带微笑的正是我们那些可爱的志愿者们。他们有的在门口接应,有的在接待处帮忙为远道而来的新生和家长端茶倒水,有的帮新生扛行李……当问起他们累不累时,他们有的说:累是累,但挺有意义的。还有的说:我们去年就是有学长学姐接的,那时很感动,现在我们成了学长学姐,接新生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迎新快讯:截止到15日12点,我系应到368新生中,已有244名在校注册,整个迎新工作的小高峰已经过去,希望我们的工作人员坚守阵地,用最饱满的热情和最周到的服务圆满完成整个迎新工作。 课题二: 开学报道:大学新生报到,家长送还是不送? 新学期开始,送新生报到的“亲友团”大军又出现在各大学校园里。对此,有人认为这是家长对孩子的溺爱,也给众多家长的出行带来了交通、住宿等诸多问题,给社会和学校造成负担;也有人认为,家长出于种种考虑送孩子报到,其心情可以理解,人们应客观、全面地看待此事。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