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_王勤美

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_王勤美

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_王勤美
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_王勤美

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

王勤美

(云南大学,云南昆明650091)

要:高峰彝族火把节,是最具民族特色的一个文化符号,它以祭祖祭天、祭火送火,驱邪

撵鬼为核心,以大刀舞、傩仪祭祀、狂欢歌舞等表现形式烘托节日气氛,是高峰彝族人民对天、地、神、火等原始崇拜的具象行为的世代传承。笔者于2011年7月对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县高峰乡大、小花箐村火把节祭火仪式中的大刀舞进行了调查,试图将大刀舞放在民族学视野中,结合相关理论进行阐释分析。

关键词:彝族;大刀舞;文化人类学理论;阐释中图分类号:K892.474.5

文章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7406(2012)04-0032-07

一、高峰乡的地理位置和人文环境高峰乡地处禄丰县西北部,距州府楚雄90公里,是楚雄州40个少数民族聚居乡之一。全乡总人口10678人,境内有彝族、汉族、苗族、白族4个民族,其中彝族分为

红、白两个支系,白彝族自称“格苏颇”

,红彝族自称“乃苏颇”

,彝族占总人口的89%,当地居民日常生活都讲彝语,他们

使用的彝语属于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的东部方言。高峰彝族较为完整地保存了彝族的各种传统节日,2008年,被国家文

化部命名为“中国民间文化艺术之乡”

。二、祭火仪式中的大刀舞

高峰乡海联村委会大、小花箐村和仓底等村寨被认为是大刀舞的发源地,每年的火把节数这两个地方最为隆重。2011年7月,笔者全程参与了大、小花箐的火把节祭火仪式。高峰火把节从农历六月二十四开始至二十七结束,前后历时四天。二十四日这天,各家各户在土主庙中杀鸡祭祖;二十五日举行祭天仪式,由火把队、傩神队、大刀队、旗队、乐队共计百余人组成

的队伍开展活动;夜间,全村男人不分老

幼聚在土主庙前,集体耍火把、跳大刀舞。欢度火把节期间,要举行各种隆重仪式,其内容丰富,程序严谨,整个过程包括祭祖、开光、祭天、耍火把、扫邪驱魔、送火把六个部分,其中表现战场嘶杀场景的“大刀舞”始终贯穿于整个火把节祭祀仪式。

(一)大刀舞简介

大刀舞历史悠久,是彝族群众喜迎“火把节”跳的一种较为原始的民族民间舞

蹈,大刀舞在彝语中称为“阿托皋”

,“阿托”是刀的意思

,“皋”即“玩耍”。大刀舞由耍火把和彝族棍棒舞演变而来,耍火把是火把节中的重头戏,原先的“耍”主要靠棍,所以有了棍舞。原始棍舞主要有两种:一是古人模拟集体狩猎场景的棍棒舞,其目的是提高集体狩猎的战斗力;二是巫术棍棒舞,其功能是驱逐妖魔鬼怪。由于高峰乡是古代贩盐的必经之地,盐商每天都经过彝族村寨,于是在不知不觉中把关羽的大刀套路传播进来,启发了彝族先民借用“关刀”取代棍棒,演变为今天

·

23·第二十七卷第四期楚雄师范学院学报

Vol.27No.42012年4月

JOURNAL OF CHUXIONG NORMAL UNIVERSITY

Apr.2012

*

收稿日期:2012-02-27

作者简介:王勤美(1986—),女,彝族,云南楚雄人,云南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

向:民族社会学。

表演彝族大刀舞所用的大刀。大刀长约1.2米,用木头制成,涂上银粉,形似关羽的青云偃月刀。

大刀舞的套路相传有72套,现传下来的仅有“亮刀”、“前门棍”、“蔡阳刀”、“簸箕转”、“四门打顶”、“四门花”、“大刀天地转杀”、“关公大刀”等八套。有抛刀跺地晃手、踢刀上臂抹刀、左右算刀弓步、上步跪蹲挑刀、刀步背刀招手、翻转、刀花等多种舞蹈动作。整个大刀舞表演过程变化多样:有圆阵围圈耍刀,有方阵对阵,有两人相互对杀等,与古代作战方式极为相似,场面较为壮观。

(二)三大傩面具:大刀舞的灵魂

高峰乡祭火仪式之所以独具特色,是因为大刀舞表演中的三大傩神面具为其增添了神秘色彩。三位主傩神作为祭祀的主角:黑脸的“庚英颇”圆睁三只巨眼,额上一只眼专门窥视鬼事,狰狞威武,不可一世,双耳垂两个小面具,名为“报耳神”;“伧司颇”面目赤红,紧咬下唇,不怒自威,伟岸英武;“艾目灵”巧目含笑,神采超凡。三位傩神身份之说有二:一说是三大面具受到三国的影响,红脸———关羽,使用大刀;白脸———刘备,佩戴双剑;黑脸———孟获,随身武器是长毛。其实火把节传统的表演中都使用这三样武器,但是双刀和嘎子(彝语,长毛)现已失传。另一说黑脸为土主,红脸为人祖,白脸为天神,即三傩神为天地人三神。副傩神(小纸面具)五具(一红、一黑、一白,两花脸),都是无名无姓的小鬼。在跳大刀舞的过程中,龙虎凤旗共四面,一龙、一虎、二凤,作为指挥旗。大刀表演队员画上红脸、黑脸、白脸、大花脸、小花脸、牛头脸、马面脸等各不相同的花脸。

(三)火把节祭祀仪式过程

大刀舞是火把节祭祀仪式的主要组成部分,贯穿于整个过程。

祭祖: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各家各户在村口土主庙内杀鸡祭祖。祖灵就是指彝族祖宗的牌位,是用彝话称为“莫”的竹子根制作而成。普姓人去世后,出殡的第二天,由毕摩带领孝子到山上找祖灵竹。毕摩念经后,孝子大叫三声“阿爹”!最先摇动的竹子被视为祖魂依附的竹,由孝子将竹连根挖出捧回祭场,毕摩用刀刻成人形,以银子点上眼鼻裹上五色布即成祖灵。

开光:二十五日下午约二时,土制铁火炮三响,户主们到土主庙集中。土主庙后面空地上撒一层松毛,三个傩神面具放在其上,庚英颇(黑脸孟获)居中,伧司颇(红脸关云长)在右,艾目灵(白脸诸葛亮)置左,龙虎凤旗、小面具、大刀插在两边。炮响三声,长号齐鸣,毕摩插上香火,供上白酒、白米、红烛、三对卦木,率众人对傩神面具跪拜祷告,老毕摩口中念念有词:“谨向庚英颇、伧司颇、艾目灵及各路大神大将在天之灵祷告,保佑我阖家平安吉祥,五谷丰登,六畜兴旺,金银满箱……谨请上界大神大将诸路神灵降临凡间,领受我们全族人的虔诚敬奉。起立!”众人起立后,再鸣炮三响,唢呐吹起,大号响起。老毕摩为三大面具“开光”,开光又称为“点眼”、“开眼”。只见老毕摩抖擞精神,左腋夹着大红公鸡,用右手指甲掐破鸡冠,挤出鸡血,首先为三大面具开光,先点眼睛,再点嘴、鼻、耳,边点边念祭辞:“一点眼睛看四方,二点耳朵听八方,三点嘴吃猪和羊,四点鼻子闻吉祥。”

开光后,毕摩右手举起一面大铜锣高呼:“噢!问波捏津临腰波捏津我———序!”其意是六月二十四、二十五日火把节开始。众人高呼:“玛哩玛瑙———呜!”即一鼓作气。

祭天:祭天是彝族火把节的一个重要内容,明末清初著名学者顾炎武《天下郡国利弊书》卷四十五说“罗罗巫号白马(即毕摩,彝语音译汉字),民间祭天为三台阶,白马为之祷。”各地彝族保留的祭天内容不同,大、小花箐村火把节有祭天内容,却无明显的祭天仪式和独立的《祭天经》。大花箐村后的山顶上存一庙残垣,叫天神庙,祭天就在天神庙举行。开光后,三声炮响,起堂祭天,三大傩神开道,龙

·

33

·

王勤美: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

虎凤旗紧跟,后面是两面大锣、乐队、副神、刀队、旗队,全村成年男人紧跟其后,冲向第一营盘,敲大锣者高呼“网哥!网哥!呜!”,意为大家围拢来。三大傩神成三角形站立,大刀队、乐队、旗队围着傩神成内外两圈并沿逆顺时针方向奔跑冲杀、跳大刀舞,三大傩神不断摇摆,左顾右盼,作统兵征战状。二、三营盘活动内容与第一营盘相似。最后,三声炮响,队伍冲进天神庙,撒上松毛,将三大傩神摆好,献上酒礼香火,众人跪拜磕头,毕摩用彝话唱诵祷辞。唱诵毕,磕头,三声炮响奏乐按原路回到大花箐村祭关帝。

耍火把:二十五日夜,男性不分老少聚在土主庙前大晒场围绕三大傩神耍火把、跳大刀舞,许多人都举着火把,不时对着火把撒把香面,火星飞溅,使舞蹈显现出一种特有的神秘与隆重气氛。

扫邪驱魔:农历六月二十六日,人们在土主庙集合,在三大傩神带领下为全村各家各户扫邪驱魔,唯死人未抬出门者不扫,生小孩不满月者不扫,家中有病人者被视为有鬼邪祸害,特意要认真扫邪。

送火把:二十七日送火把是火把节的高潮,送火把在火把山上举行,火把山在大花箐正东方,彝话称“邵波资戈都”,“邵波资”意为火把,“戈”即玩,“都”即地方。送火把的过程现今演变为征战冲杀的演练过程,途中,隐藏着的大刀队冲杀出来,在空地上跳一阵大刀舞,走一段跳一通,直至山顶,最后,将面具、龙虎凤旗丢进火里烧毁。火塘边等候的人们伸手到火中抢面具上的彩色纸,带回家烧成灰给娃娃吃,据说吃后娃娃不生病。这时毕摩对着火堆供上香火,开始祷告,鸣炮三响,至此,整个火把节宣告结束,青年男女则尽情地跳起“左脚舞”。

三、民族学视野中的大刀舞

(一)集“舞”、“武”、“巫”为一体的民间祭祀歌舞

“在人类早期部落年代,在最早的乐舞雏形形成之实际上是象征艺术的‘舞’和象征军事的‘武’以及象征祭祀的‘巫’之间有着同源关系。这种关系主要表现在国家或部落的祭祀与征战活动中。”舞蹈学家吴晓邦曾说过:“中国过去在历史上,巫、舞、武三字都有舞蹈的意思。”有的学者还进一步提出:“武术与舞蹈找到了一个共同的创造者,反映了武术与舞蹈自古相同的事实。”在历史典故中,譬如众所周知孔子所推崇的“乐则《韶》、《舞》中的‘舞’就通‘武’,即一种‘武舞’。在甲骨文里,‘舞’和‘武’为同一个象形字。”[1]高峰火把节祭火仪式中跳的大刀舞历史久远,已无法考证,是伴随着祭祀仪式而诞生的,表现古代彝族与周边各部族之间战事的场景。现任高峰乡纪委书记毕增堂是个彝族文化通,他告诉我们,追根溯源,大刀舞的“舞”应该写成“武”,因为整个舞蹈表达的是彝族部落被其他部族打败后撤退的场景,是战争的模拟。

从历史角度或从艺术起源的角度看,远在部落年代,乐舞和军事的融合就成为了部落生存的象征,因为这个时候的乐舞更多的是以生存的现实意义为基础的。如格罗塞所言:“除了战争以外,恐怕舞蹈对于原始部落的人是唯一使他们觉得休戚相关,同时也是对于战争的最好的准备之一。因为操练式的舞蹈有许多地方相当于我们的军事训练。”[2]但是这并不意味着部落年代的乐舞仅是一种技艺的存在,在部落社会中,由于“巫”的力量,人们总是在生与死等问题上,充满着虔诚的宗教精神和形而上的迷狂。“舞”与“武”通过和“巫”的结合,使“舞”在文化这一层面上具有了一种功能意义的存在。每当战争来临,总有盛大的祭祀活动,以求神灵保佑,在这样的活动中,巫师总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当这种习俗得以流传与保存后,即使在和平时期,祭祀在团结部落方面仍有重要意义。故而,“舞”或“武”所带给人的来自人类生命本身的冲动则是与人类原初情感紧密相连的。

(二)宗教仪式中集体意识的展现

杜尔干提出了“集体意识”的概念,

·

43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所谓的集体意识主要是指一个社会中的语言、道德、信仰、习俗、传统意识、甚至包括神话等。他还进一步指出:人有两种意识,一种意识是个人的,它表现了每个人富有特征的意识形态;另一种意识是整个社会集体共有的,他不会随着个体的主观意愿而改变或者消失。他把后者这种不是个人从直接经验中取得,而是由社会强加给个人的意识称为“集体观念”或者“社会事实”,一种社会事实只能用另一种社会事实来解释。祭火仪式中的大刀舞表演是彝族人民信奉天神、崇拜祖先的原始宗教集体意识的集中体现。杜尔干认为人类生活中的宗教现象,最基本的因素是信仰和仪式,前者是“思想”,后者是“行为”。他在《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一书中认为:“宗教观念产生的真正和唯一的渊源就是社会,图腾崇拜的对象或神圣事物只不过是社会力量的象征。因而,归根结底宗教是一种社会现象,社会是产生宗教的原因。就宗教的功能来说,杜尔干认为一切宗教观念都是将世界分为两个部分:世俗的生活,人们在其中从事与生计有关的活动;神圣世界,主要是精神上的活动。”[3]彝人每年都要在固定的时间段,即农历六月二十四日至二十七日聚集在一起举行祭火仪式,在这样的仪式上,人们通过杀鸡叫魂、开光请神祭天、扫邪驱魔、送火把等集体活动。在群体参与大刀舞的表演中,信仰被唤起,从而使集体意识得以保持和复兴,使社会成员免于陷入追逐自我、背弃集体观念的歧途。在杜尔干看来,宗教的核心不是教义而是仪式,宗教仪式能够强化一种价值和行为方式,如限制个人利益、为社会做出牺牲、顺从权威等。他还进一步分析了宗教对于整个社会和个体两个层次上的功能:在第一个层次上,宗教是规范社会关系的手段,它能够增加社会道德规范的权威,使人们产生向心力,加强团结;第二个层次上,宗教是集体情感与观念的沟通关系,在仪式上,人们发泄感情,交流思想,使个人更加坚定、更有信心。

(三)火把节祭祀仪式中的阈限

火把节祭祀仪式中的大刀舞表演体系如同盖内普的分析框架,“在盖内普的分析框架中,仪式的进程包括三个步骤:首先,与脱离日常的各种事物分离,这其中所涉及的是从经过门槛状态过渡到一个仪式的世界里,而这个世界脱离了日常的时间与空间概念;其次,对导致分离状态的危机的某些层面制定一个模拟的情形,进入表演情境之中;最后,重新进入日常生活的世界。”[4]而从仪式的形式和内容及其行为方式与彝族社会关系的层面上看,完全符合维克多·特纳用“结构”与“反结构”的辩证概念,进一步分析仪式行为和过程之后所认为的那样:“社会在平时大多处于人与人、群体与群体、阶层与阶层的等级关系和冲突中,等级关系和矛盾是社会的结构。在仪式过程中,社会的分裂和等级制一时得以化解,形成一种社区共庆的局面,过后参与同一仪式的人们又回到他们原来的社会地位和群体分化的状态,再回到“结构”,从象征上强化结构。

“仪式作为信仰、民俗观念与行为的集中体现。菲奥纳·鲍伊在《宗教人类学导论》一书中说:‘仪式实际上就是按计划进行的或即兴创作的一种表演,通过这种表演形成了一种转换,即将日常生活转变到另一种关联中’。在这种关联中,日常被神圣所取代,仪式参加者的角色也从日常状态转入神圣化状态。”[1]在大刀舞表演状态中,参加表演者在三大傩神的引导下,大刀队、红旗队、面具队都要画成红脸、黑脸、白脸、大花脸、小花脸、牛头脸、马面脸等各不相同的脸谱,头戴绣球,插上山鸡羽毛,表演者既像古代武士,又像舞蹈演员,完全掩盖了村民本来真实的面目和身份。村长可能只是跑龙套的小鬼,必须听候由年轻人扮演的大将的差遣,而十七八岁的小伙子们陡然变成将军,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利。乐舞作为一种仪式象征行为,使仪式参加者进入到某种与日常相分离的状态,即文化人类学中的“阈限”阶段———一种在人生意义上需要跨越的门槛。

·

53

·

王勤美: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

在火把节仪式活动中,大刀舞并未获得完全独立的地位,而是作为仪式活动的一部分而存在。结合仪式理论,我们可知,作为过渡阶段的“阈限”状态的主要表现形式通常和乐舞行为相关联,当然,这种“乐舞”行为已经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艺术乐舞”,而是一种“仪式乐舞”。仪式中的表演对象并不是通常意义上的“观众”,更多的情况下是神、鬼、祖先等,以毕摩为主导,成年男性为表演者们希望通过剧烈的、超常的表演行为来使自己及观众脱离日常社会身份而进入某种不可言状的神秘乃至神圣化的状态,并在此状态中完成人生的重大体验,从而获得“新生”。在这种非正常的状态中,宗教祭师与参与者一起进入“集体无意识”状态,或吟唱,或舞蹈。

(四)多重文化功能的大刀舞

功能主义的开创者布朗和马林诺夫斯基都主张文化是一个整体,任何文化现象都应该置于文化整体中去考察。“在每种文明中,一切习惯、物质对象、思想和信仰,都起着关键作用,有着某些任务要完成,代表着构成运转着的整体的不可分割的部分。”[5]“功能学派在使用‘功能’一词时至少有三种不同的指涉:(1)社区中的每个习俗彼此关联,彼此影响。(2)马氏主张习俗的功能在于通过文化的媒介满足个人的基本生理需求。(3)布朗则借用杜尔干的理论,认为每个习俗的功能就是它在维持社会系统的整体性中的角色。”[6]布朗作为杜尔干在英国的代言人,基本上接受了他的社会整体观,他指出一切文化现象都有特定的功能,无论是整个社会还是社会中的某个社区,都是一个功能的统一体。高峰火把节祭火仪式最终目的是促进该社会的团结与凝聚力。

1.情感归属的功能

远古时代由于生命的渺小和无奈,人们无法控制和掌握现实生活中的某些难以解释的现象,仪式和巫术便成为生活的需要。生活的苦难和困惑,使得人们在希望与焦虑、渴求与无能、愤恨与恐惧等矛盾的情感中备受折磨,所以,“仪式就成为特定族群在一定社会条件下通过幻想来弥补现实需求的手段。人在社会生活中的失意或悲惨就使它有了存在的社会价值和意义,成了人们寻求社会补偿和精神满足而不可缺少的东西。它对于人们内心世界的受挫和现实生活的不幸起着特别的安慰和补偿作用。”于是,每当火把节来临之际,人们就通过仪式活动把人间和超人间联系起来,他们相信自己所有的衣食住行都由自己的祖先(神、鬼)来掌控,所以,火把节的第一天,祭祖便成为必然。人们通过这种方式同神打交道,或求神帮助,或求神饶恕,从而达到心理需求的某种满足。祭祖仪式除了用一些贡品来换取神灵的同情、息怒、帮助和恩赐,还通过杀猪宰羊来释放它的灵魂。这种牺牲作为人与鬼神之间交往的媒介,在宗教仪式中占有重要的地位。人们通过提供祭品和牺牲物来表达对祖先的敬意,这被认为是一种孝顺的行为。

2.社会团结的功能

原始宗教信仰本身就是一种社会控制的手段,通过神圣的火把节祭火仪式,使得这些共同信仰祖先、天神、关公的人们集合在一起,这种同信仰的结合不仅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安慰,而且还能够把人们团结在一起,齐心协力共同完成一件事。大刀舞作为一种原始的集体性乐舞,需要仪式活动的主持人———毕摩来统领大局,另外傩神队、大刀队、面具队、红旗队、唢呐队,接近上百人的表演人员必须默契配合,统一行动。举行这样的一场祭祀活动需要政府给予资金支持,全村人群力群策,节前几天就开始准备,分工合作,量力而行,就算是平日有什么恩怨纠葛也要暂时放一放。在高峰有这样的传统,如果两人发生矛盾或是争执难下,被冤枉的一方无力抗拒时,二人就相约火把节时在“庚英颇”前磕头,赌咒,借以调解矛盾,这样的做法很具有权威性。

3.审美愉悦功能

艺术作为一种表达手段,既能升华与文化主旨相应的情绪,又能将这些情绪以

·

63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动人心弦的方式扩散开来。[7]彝族人民在大刀舞的表演中既作为表演者,也作为欣赏者,都同样可以获得一种审美愉悦,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在一些相对闭塞和贫穷的少数民族山寨,人们在酒后的狂欢中能够舒缓劳作的苦累和生活的艰辛所带来的愁绪和苦闷,甚至在节日的歌舞乐中得到狂欢的体验,感受个体的力量,体悟集体的意志。所谓“月琴一响,脚跟儿发痒”,正是一种审美愉悦引起的冲动。

大刀舞作为高峰乡彝族火把节过程中一个重要的展演环节,其阵容包括专司表演的大刀队、红旗队、面具队,配乐的唢呐队,以及身着盛装的毕摩,毕摩是整个大刀舞表演中的核心人物,所有的表演进度都得听从他指挥。大刀舞作为高峰彝族独有的原始民族民间舞蹈,具有以下特点。

(1)独具民族特色的表演服饰。无论是毕摩身着的神袍,颇为考究的帽子、神器,还是参演的每个队员画上的脸谱,服饰以及使用的道具都独具民族特色。表演者既像古代武士,又像舞蹈演员,给观众呈现出一种原生态的视觉享受。

(2)精湛的表演艺术。大刀舞是集刀法和肢体动作为一体的原始民族民间舞蹈,各种刀法和肢体动作都有一定的规律,其中的一些刀法套路与现代武术中的招式极为相似,表演时随音乐节奏而变化套路,只见大刀上下翻飞,特别是两人对跳时,配合较为默契,刀法及舞蹈动作对称一致,合二为一,既有原始舞蹈的特点,又有某些现代舞蹈的特征,包含了较高的表演艺术,极具观赏性。

(3)富有特色的伴奏音乐。大刀舞的伴奏音乐以唢呐为主,有专用的跳大刀舞的曲调,区别于一般的唢呐调。音乐节奏感强,音调激昂向上,具有鼓舞士气、增强斗志的力量,体现了大刀舞寓舞、乐为一体的独特表现形式。

(4)英勇善战的民族精神。彝族在古代经常遭受外族侵扰,彝族人民为保护自己的利益,以各种方式予以抵御。跳大刀舞不仅是彝族人民对火的原始崇拜的体现,也是高峰彝族人抗御自然、驱逐邪恶病魔的主要祭祀形式,以此从心理上得到慰藉,同时也具有震慑外族侵扰的意念。跳大刀舞讲求集体力量,舞步勇猛,动作敏捷,体现了彝族人民勤劳勇敢、英勇善战的民族精神,使得表演者和观众都感同身受,激情昂扬,振奋不已。

(五)唤起族群记忆的地方性民俗

人类学的视野中,艺术是一种文化表现形式,我们将其作为理解、把握、研究文化的路径之一,由艺术表现探询艺术与文化之间的相关性。格尔兹认为艺术是用来阐释社会关系、维护社会秩序、强化社会价值观而精心制作的产物。“格尔茨理论体系中的一个关键词就是‘理解’,而且是‘在解释之上的理解(understanding over ex-planation)’,即通过了解‘土著人的观点(native’s point of view)’来解释象征体系对人的观点和社会生活的解说,从而达到对形成地方性知识的独特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社会背景的理解。”[6]对人类学家来讲,理论的建构主要来自于田野工作和文化比较,田野工作是人类学研究的具体实践,通过这一实践,人类学家了解某一种文化,建构对人、社会、文化的理论。“在《从当事人观点》一文中,格尔茨对‘移情’提出了新的解释。他认为所谓的‘移情’并不是要人类学家变成当事人,而且前者也不可能变成后者。当人类学者在一个地方进行田野工作时,他们生活于其中,从中得到体会,有所体验,逐步通过这种体验接近当事人的生活世界,渐渐明白当事人所处的文化。但是,人类学者观点不可能等同于当事人的观点,同时也没有必要等同于当事人的观点。他认为,人类学者对异文化和当事人的观点的了解有‘经验接近(experience—near)’与‘经验远离(erperience—distance)’的程度差异。前者指用当事人的概念语言来贴切地描述出该当事人的文化建构;后者指用学术语言或我们自己的概念语言来描述所研究的异文化。对当事人文化的全面描述关键是经验接近与经验远离的并置。”[5]

·

73

·

王勤美:民族学视野中的禄丰高峰乡彝族大刀舞

火把节祭火仪式集中体现了彝族宗教、民俗、谱牒、历史、哲学等方面的文化内涵,是研究彝族传统文化的直观性资料。运用地方性知识的理论,我们可以对祭火仪式及行为背后所蕴藏的彝族傩文化进行深层“意义”的探讨,在仪式化表演情境中印证地方性知识和学者观念的交接,并试图做出合乎文化传统与文化认同的合理性人类学解释。

“德国扬·阿斯曼(Jan Assmann)在20世纪90年代首次提出:所谓文化记忆,就是一个民族或国家的集体记忆力。所要回答的是‘我们是谁’和‘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的文化认同性问题。文化记忆的内容通常是一个社会群体共同拥有的过去,其中包括传说中的神话也包括有据可查的信史。”[8]文字和仪式就是文化记忆得以传承的媒体,高峰彝族傩文化历史较为悠久,活动原始而古朴,内容极为丰富,普及范围广泛,并完整传承至今,已深深烙在了彝族人民心中。当地人对于火把节祭祀活动的热诚和笃信是如此的强烈,每年都在同一神圣的日子里唤醒和强化本民族的文化记忆。就像身份证对于我们现代人一样,仪式对于那个民族来说,也是一种身份的证明。各个民族通过自己的文字和仪式来唤起本民族的集体记忆,唤醒沉睡中的历史,复苏文化记忆,也在本民族的仪式中找到了自己的文化认同。高峰乡的火把节祭祀仪式,在彝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里,深深地渗透到了彝族的生产、生活中,对于高峰彝族的文化观念、审美观念和现代文化的形成,有着不可替代的历史作用。

参考文献:

[1]杨曦帆.藏彝走廊的乐舞文化研究[M].北京:民族出版社,2009.

[2](德)格罗塞.艺术的起源[M].蔡慕晖译.北京:商务印刷馆,1984.

[3](法)杜尔干.宗教生活的初级形式[M].北京: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1999.

[4]维克多·特纳.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序一)[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5]夏建中.文化人类学理论学派[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7.

[6]庄孔韶主编.人类学概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7](美)S·南达.文化人类学[M].刘燕鸣等译.西安:陕西人民教育出版社,1987.

[8]李建富.火把节仪式音乐中的文化认同[J].艺术音乐,2009,(5).

(责任编辑刘祖鑫)

On Yi Sword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logy

———A Case Study of Gaofeng,Lufeng

WANG Qin-mei

(Yunnan University,Kunming650091,China)

Abstract:The torch festival in Gaofeng is figural worship of heaven,ground,god and fire by Yi people there from generation to generation,and it is also the most national characteristics as a cul-tural symbol.It regards ancestor-heaven worship,fire worship and driving out evil spirits as its core.During torch festival,Yi people perform sword dance,Nuo(driving out goasts)ritual and other revelry dance.Based on related theory and the investigation of sword dance in fire ritual during the festival in Gaofeng,Lufeng,Chuxiong Yi Autonomous Prefecture,this paper analyzes the sword dance from the perspective of ethnology.

Key words:Yi nationality;sword dance;the theory of cultural Anthropology;expound

·

83

·

楚雄师范学院学报2012年第4期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任建龙)

“学前儿教育学?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单元教学设计 时间:2012年3、22上午1、2节 学生:学前教育系学前专业09级五专2班 地点:教学楼J—A510 执教老师:学前教育系任建龙 教学内容:模块七投身教育事业 项目一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 设计意图: 本次课内容是课程标准第七模块,项目一的部分内容。幼儿园教育工作的原则是幼儿教师在教育活动过程中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幼儿教师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认识、理解与运用直接关系到幼儿教师教育教学的能力和幼儿园保教质量。对于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掌握、运用是幼儿教师投身幼儿园教育事业必备的专业素养,鉴于这几条原则的整体性,执教教师将其作为一个单元来进行组织。 根据我校学前教育专业见实习情况了解到09级学生五专学生已有很多的幼儿园见习经验,因此,这两节课主要基于幼儿园教育活动相关案例,来逐一剖析这些原则,在教学过程中,通过学生对案例的讨论、分析和教师归纳提升的方式使学生能初步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重要,并掌握初步运用这些基本原则的能力,在这几条原则的讲解过程中,执教教师主要侧重于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体现“教、学、做合一”

的教学方式。此外,由于教材关于六条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解释较为冗繁,且略有重复,为了便于学生掌握,执教教师将其作以概括和归纳,使其更加的条理化,执教教师并根据书本讲解的不足之处,查阅了相关资料,并在参照《学前教育学》——李生兰版和《学前教育学》黄人颂版的基础上补充了相关的知识。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内容。 2、能力目标:掌握幼儿园教育实践中的注意事项,并初步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3、素质目标:锻炼理解、分析问题的能力,并知道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的重要性。 教学重点:对幼儿园教育工作基本原则的理解 教学难点:掌握运用幼儿园教育基本工作原则分析幼儿园教育活动的能力。 教学课型:理论课 教学学时:2课时 教材处理:将教材分为设计步骤的内容和技能项目训练的内容。简单讲学生已经孰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详细讲解幼儿教师目前在教育实践中常常出现误区和忽略的幼儿园教育工作原则。 教学方式:集中教学、分组讨论与个别试教的方式;采用案例分析、讲解归纳。 教学准备:

论彝族火把节的意义

论彝族火把节的社会意义 摘要:各民族传统节日的文化意义,来源于绚丽多彩节日背后浓郁的人文精神,及其深层凝聚和高度浓缩的文化价值。民族传统节日,既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也是民族审美的核心,富含深层价值观,蕴涵重要的文化意义。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川、滇、黔、桂各地彝族都要隆重欢度传统火把节。彝族传统火把节,具有祈求农作丰产,进行礼德教育,实施民间文艺传承以及整合彝区的文化意义。 我出生在云南大理,在这里遍布着很多的少数民族,其中彝族的火把节给我的印象最为深刻。作为汉族的我们也在过着火把节,但是我们当地过的是农历二十五,比彝族晚一天。但是火把节是一个属于彝族人民的节日,是他们的另一个春节。火把节对于彝族人来说具有不一样的意义。 一.祈求农作丰产 火把节,对于每一个彝人来说,是一个集祈丰、祭祖以及娱乐为一体的传统节日。其中,农业祈丰是其最为重要的核心内涵。它主观上采用敬天祭祖、转田、照岁、送火把等仪式,在客观上起到促进农业生产的作用。首先,火把节通过以一年为周期生产时序象征,来强化人们的农业生产和生活时间观念。火把节期间,每村每寨都要竖立高二、三丈的大火把,按平年扎十二台,润年扎十三台,象征一年的周期,这是一年时间的聚合符号,而且用火燃烧的象征手法表现出来,火将十二台燃尽表示一年十二月的结束,和太阳行使一个周期的时间秩序一致。漾濞彝族自治县鸡街乡过路巴村过火把节,“燃火把即以村寨为单位或是三、五户人家相约,在村前村后的路口上竖起火把。火把高大一、二丈,扎成台数,平年扎十二台,闰年扎十三台,在火把尖端插上纸做的升斗和彩旗,升斗四面写上‘五谷丰登’、‘六畜兴旺’、‘年丰人寿’、‘四季发财’等字样,火把上挂满了包有硬币的小包子和各种水果……除扎大火把外,各家各户还扎小火把,人少的扎一把,人多的扎数把,有的家庭一人扎一把。 其次,举行火把节各种祭祀仪式,在心理上采取进行自我提示和丰产祈祷。旨在说明火把节是万物成熟,日归星回的重要时刻,这个时刻是一年耕种即将收成的关键时节,一定

彝族烟盒舞简介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烟盒舞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巧妙运用,以优美的舞姿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烟盒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为当地各族群众喜爱,成为民族间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变迁,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起源 “烟盒舞”是一种传统的民族舞蹈。它的来源传说不一,较为普遍的的说法是彝族人民为了猎取野兽,往往披着兽皮混到兽群中间。后来渐渐把这种模仿野兽的动作发展成为舞蹈,于是形成了“三步弦”。另一种说法,认为三步弦是挑秧苗走路,上山下山的样子。总之,这都说明"烟盒舞"产生于彝族人民的劳动斗争生活。另外据说烟盒舞开始并没有道具,但因节奏不统一而跳不整齐就以拍手统一节奏,后来有人用装黄烟的烟盒弹着玩,发出悦耳的声响,于是就用弹烟盒代替拍手。经过世代相传,不断丰富,发展成为今天的"烟盒舞"。 艺术特点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 正弦为“母弦”,杂弦为“子弦”,按惯例,必须先跳正弦,然后才能跳杂弦。 正弦又叫“三步弦”、“簸箕弦”,这类舞蹈只有乐器伴奏,不唱。参加人数不限,最少二人,最多可达十几人。每套的命名均根据动作而来。如“三步弦”就由登步、过堂步、蹲步剪子口这三种动作组合而得名。正弦中有“三步弦”、“二步半”、“一步半”、“歪歪弦”、“斗蹄壳”等十多套组合。“歪歪弦”中有双脚交叉,左歪右歪的动作。“斗蹄壳”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学前教育学》教学设计 一?课程性质与地位 《学前教育学》作为学前教育专业的必修主干课程,是以《学前卫生学》、《学前心理学》《教育学》等基本理论及最新研究成果为基础,帮助学生掌握现代幼儿教育思想,全面理解幼儿园教育工作的一般规律,以达到提升学生教育理论素养素质,形成运用理论联系实际,分析教育现象,解决教育问题的能力为教学目标的一门教育应用学科,是理论性与实践性并举的基础理论课程。本课程在我院开设已有几十年的历史。 本课程最初称为《幼儿教育学》,是根据国家教育委员会颁布的《幼儿师范学校教学计划》和《幼儿师范学校幼儿教育学教学大纲(试行草案)》编写的。主要是供中专层次的幼师使用的教科书。随着幼教改革的发展,大家认为,使用《幼儿教育学》这一名称显然与学前教育的实际情况有很大的差距,因此,其名称被改为《学前教育学》,其内容体系也发生了相应的变化,由原来侧重于幼儿教育内容转化为更为0-6、7岁儿童教育内容。为了适应形势发展的

需要,综合学前教育学理论建设和实践性教学的设计思想,针对国内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缺乏适宜的《学前教育学》教材的现状,我们根据高职院校全日制学前教育专业人才培养需要,以构建高职高专层次学前教育专业《学前教育学》学科体系为目标,初步对《学前教育学》课程进行了涉及教材、教学方式、教学环节、教学手段等领域的改革,努力构建完整的课程体系。 学生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能初步掌握了本学科较为系统的知识和理论;学会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评价教育教学活动;能用所学的理论知识去观察、分析教学现象和幼儿学习活动。能帮助学生了解幼儿教育实际,培养他们热爱幼教事业的思想,学会审视、分析当前幼儿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具备从事幼儿园教育所必需的教育技能和综合应用能力。 二?课程沿革 多年来,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积极进行课程改革研究,在完善课程体系、选用合适的教材、改革实践教学和充分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等方面进行了有益的尝试和探索,使该课程的建设取得了明显的教改成果,使该学科成为一门受到学生喜爱的学科。 1、注意教学内容的更新,构建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 学前教育学是一门相对年轻的学科,由于建国以来我国长期实行两级师范教育体制,专科层次的学前教育学的教材建设相对来说是一个空白。鉴于这一情况,我们根据高职学生的特点,借鉴此前学前教育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和先进的实践经验,在教学中不断地尝试、探索,终于构建起了一个相对完善的学科体系,该学科体系容纳了当今国际、国内学前教育领域最新的教育理念、成功的教改经验和各具特色的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杨艳芳 彝族火把节民俗文化现象分析及展望 (1) 彝族火把节民俗现象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民俗基本分析................................................................................ - 1 - 彝族火把节为何为民俗以及所属类........................................................ - 1 - 彝族火把节存在的地域和藏于的人群.................................................... - 1 - 彝族火把节的基本形式............................................................................ - 2 - 彝族火把节传承情况................................................................................ - 2 - 内涵文化情况............................................................................................ - 3 - 彝族火把节民俗变异情况分析........................................................................ - 4 - 群众参与度变化........................................................................................ - 4 - 形式变化.................................................................................................... - 4 - 社会交往内涵变化.................................................................................... - 4 - 影响彝族火把节民俗传承变异的因素分析.................................................... - 5 - 受环境与人口的影响................................................................................ - 5 - 受文化的创新与移入................................................................................ - 6 - 文化的丧失................................................................................................ - 6 - 因人类价值观的改变................................................................................ - 6 - 我认为30年后的彝族火把节民俗的传承情况 ..................................................... - 7 - 将会继续保留、消亡及会保留但有所变异的习俗........................................ - 7 - 发生这些变化的原因........................................................................................ - 7 - 火把节的社会教化功能的扩大................................................................ - 7 - 由宗教性向经济功能的演变.................................................................... - 7 - 娱乐功能的扩大........................................................................................ - 8 -

彝族达体舞分解动作

彝族达体舞分解动作 彝族达体舞动作分解 ——彭震 一、跺脚 双手曲肘与肩齐,右脚开始向右迈两步,跺右脚两次,双手划小圈,同时,迈右脚,跺左脚;迈左脚,跺右脚。(请注意脚下的动作) 二、晃步 主要动作有: 1、双手在腰间画圈; 2.、向右走三步,撩左脚; 3、向左走三步,撩右脚; 4、退后四步,向前三步,双脚半蹲跳跺地。(请注意脚下的动作) 三、平跳 主要动作有: 1、向右侧身,双手五指扣着同伴的手,手在胯之间上下摆动。 2、向右走八步,退右脚,踏左脚,做两次。 3、同时,埋头,抬头。 四、掂歩 主要动作有: 1、向右侧身,手拉手; 2、双手上甩,曲肘下甩直; 3、同时,掂右脚,抬左脚,右脚在后自然抬起; 4、向圆心上右脚,双脚并拢跺脚,同时,双手曲肘与肩齐甩下,双腿屈膝,左脚向圈外退步;右脚靠拢,双脚跺脚;双腿屈膝,半蹲跺地;同时,双手曲肘与肩齐甩下。

四、对拍 主要动作有: 1、放手,双手半握拳与肩齐甩下; 2、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拍掌; 3、转身向前跳两步,对拍,右脚踏两下。 五、大家跳 主要动作有: 1、手拉手前后甩,原地拐腿两下,向左走八步,再跺抬脚。 2、向右方向再做一次,原地拐腿两下,弯腰向圆心拐右脚,左脚走八步,双脚蹲跺地一下,跳起,身体直立。 3、手牵手,曲轴前后推动。 4.、同时,左脚起,退后两步,上前两步,走十二步,然后面向圆心,右转四个方向拍手,双手向外翻,同时抬脚,向圆心原地站着拍手两下。(请注意手脚的动作) 六、踏步 1、互相拉手,肘与肩齐,划小圈,走八步,双手自然抛下。 2、跺右脚,收左脚,迈右脚,收左脚。 七、摇步 1、双手前后甩,身体轻摇。 2、同时,向右走三步,左脚踏地。 3、向左走三步,右脚踏地。 4、向圆心走三步,踏左脚。 5、向后退三步,踏右脚, 八、撩脚

彝族舞蹈——烟盒舞概况

烟盒舞概述 这是云南彝族支系尼苏泼的一种群众性民间舞蹈。流传于滇南个旧、石屏、建水、蒙自、开远、通海、元江等地的彝族聚居区。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舞蹈时,因每人两手各拿一个竹或木棉蝗烟盒弹跳起舞而得名。彝族亦称烟盒舞为" 跳弦"、"跳乐"、"跳三步弦"等。彝族人民极为喜爱烟盒舞,不论小孩和老人都爱跳。人们说:"听见四弦响,脚杆就发痒。" 石屏彝族烟盒舞又称“跳弦”、“垄偬”等, 流传于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石屏县的彝族村寨,元明时期趋于成熟,清代和民国时期达到鼎盛。 彝族烟盒舞包括正弦和杂弦两部分,形成了 山区和坝区两种风格和多种流派,舞蹈套路多达220套,目前仅搜集整理117套,其中正弦62套,杂弦 55套。其舞蹈形式有双人舞、三人舞和群舞等,舞者手持旧时盛火草烟的圆形木制烟盒,在四弦的伴奏下,弹击盒底击节作舞,节奏明快,气氛热烈。石屏彝族烟盒舞个性鲜明,技巧多样,著名的技巧动作有“仙人搭桥”、“蚂蚁搬家”、“倒挂金钩”等。这种富有特

色的民族民间舞蹈既可健身又可怡情,动作流畅潇洒,极富艺术感染力,深受群众喜爱,传播范围遍及城乡,现已发展成为集歌、舞、乐、竞技于一体的综合性舞蹈艺术。 烟盒舞作为滇南彝族最具特色的一个舞种,以独特的舞蹈语汇展现了彝族的历史观、道德观、价值观和思维方式,在民族学、民俗学、社会学领域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其丰富多样的舞蹈套路和深邃的舞蹈内涵表明彝族人民出众的舞蹈创作才能和艺术领悟能力。烟盒舞通过头、脚、身、手、腰等各个身体部位的巧妙运用,以优美的舞姿形象地表达了彝族特有的审美趣味,同时下腰连环翻滚等高难度的舞蹈技巧,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烟盒舞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广为当地各族群众喜爱,成为民族间加强团结、增进友谊的平台。随着时代的变迁,烟盒舞的人文环境发生巨变,传统的“吃火草烟”习俗已经消失,烟盒舞出现风格单一化、内涵浅显化的趋势,传统的韵味十足的烟盒舞经典套路濒临失传,亟待抢救。 起源

(完整版)幼儿教育学-陈幸军-教案完整版

第一单元学前教育学概述 教学目标: 1、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任务及作用;会运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学习学前教育学。 2、在了解本课程的性质、特点、地位与作用的基础上,初步形成对本课程的学习态度,并能根据本课程特点和自己的实际情况拟订学习计划,明确资料摘录和分类的方法,会做学习卡片。 教学重点:学前教育的意义 教学难点:学前教育学的地位与作用 教学课时:3课时 主题一什么是学前教育,什么是学前教育学 教学目标: 1、识记“教育”“学前教育”“教育学”“学前教育学”等概念;理解“学前教育”概念;掌握学前教育的意义。 2、了解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准备:学前园活动录像片段;CAI课件(古今中外教育家论教育,学前教育案例);各种版本的《学前教育学》教材。 教学重点:理解学前教育的含义 教学难点:掌握学前教育学的研究对象和任务 教学方法:讲授法、讨论法、归纳法、案例分析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教育和教育学 (一)教育——一种促进更和谐、更可靠的人类发展的主要手段 【经验陈述】 结合自己的经验和理解谈谈什么是“教育”? 【理论研讨】 教育史上,不同的人对“教育”有不同的解释。《教育学》对教育的解释有广义与狭义之分。 广义:有目的、有意识地对人身心施加影响并促进人向社会要求的方向发展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的任务就是把原本作为自然人而降生的孩子培养成合格的社会成员。包括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和学校教育。 狭义:指学校教育,如学前园教育,小学、中学和大学教育以及其他人们为了某种目的而特别组织的教育。它是教师根据社会的要求,对受教育者进行的一种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传授知识技能、培养思想品德、发展体力和智力的活动,使受教育者发生预期的变化,成为社会所需要的人。由专业的教师承担,教育的目的性、计划性、组织性、系统性很强,是一种可控性很强的、规范的教育,因此一般来说效率、效果也更好。 【观点辨析】

彝族刺绣文化研究

立项的必要性及国内外研究现状、发展趋势(300字以内) 彝族刺绣工艺,是彝族四大民间传统手工艺(漆器、金银器制作、服饰刺绣、擀钻)之一,是我国民族民间工艺的杰出代表。有了“刺绣”的装饰,古朴的彝族成为了世界民族服饰文化中最耀眼、最具有民族特色的经典之作。作为一种民族文化资源,彝族刺绣工艺有着自身独特的文化内涵和价值取向。在经济全球化与现代化以及我国改革开放与西部大开发的背景下,如何帮助彝族群众继承好“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70Ⅶ-13)”,实现彝族刺绣工艺文化的保护、传承与开发,是一个重要的研究课题,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主要的研究开发内容及研究路线(300字以内) 1、深入彝族刺绣文化与彝族群众生活习俗、审美情趣、色彩爱好、文化心态、宗教观念等之间的关系,深刻立即彝族刺绣文化内涵。 2、做好彝族刺绣能手的发掘和培养,克服彝族刺绣工艺后继无人的困难。 3、探索彝族刺绣品牌化路线的开发战略,做好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继承和发扬。 主要关键技术及经济指标(200以内) 关键技术:1、“黑、红、黄”三原色的运用;2、纹案象征:日月、山河、牛角、彩虹等等;3、工艺手法:垫绣、引绣、缠针、乱针、长短针等与挑、压、镶等工艺结合。主要手法有挑花、贴花、锁花、盘花等。 经济指标: 现有工作基础和条件(200字以内) 1、依托彝家新寨建设和乡镇成人技术培训学习,打造彝族刺绣文化基地; 2、彝族妇女富余劳动力; 3、市场对传统彝族刺绣的需求。 项目的创新性和先进性(300字以内) 彝族刺绣项目建设对于当地的人文经济将带来极大影响,不但能培养起一批彝族妇女绣手,解决就业问题,提高他们的收入和生活水平、生活质量,让彝族妇女实现不走出家门就能发展家庭经济;还能传承民族文化和民族传统,促进了民族文化的发展和民族团结、社会稳定,提高我区民族文化传播力。

论彝族文化的十大价值

论彝族文化的十大价值 彝族在悠久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无比灿烂的系统而独特的文化,它是一座丰富的历史文化金山,也是一笔巨大的社会财富。彝族文化有着历史、政治、经济、文化、旅游、收藏、艺术、使用、传承等多方面的价值。 历史价值。彝族的文字有几千年的历史;彝族在历史上建立过自己的国家;彝族社会的形成也有几千年的历史;彝族有着辉煌的科技史,彝族古代文明史是彝族现代文明的历史基础,彝族现代文明是对彝族古代文明的继承和发扬。彝文的历史记载为我们研究彝族文化提供了历史依据。因此,彝族文化具有重要的历史价值。 政治价值。中国共产党是由中国各民族的先进分子所组成,为各民族谋利益的党。我国宪法规定,各民族平等、团结、发展、繁荣。少数民族地区的党和政府应当贯彻党的民族政策,具体体现在领导当地各民族加强经济文化建设。在凉山来说,彝族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组成部分。因此,凉山州委、州政府提出了把彝族文化作为凉山五大资源之一开发,实现文化资源转化为文化资本的战略目标。研究、开发、使用彝族的优秀文化,是凉山近200万彝族人民的期盼。特别是加强彝族文化特色的系列工程建设,充分体现党的民族平等、团结政策,提高彝族人民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等传统优秀文化的水平,这是彝族文化的政治价值。 经济价值。彝族文化中的许多无形项目可以开发成有形的经济项目。例如:英雄史诗支格阿鲁射日月、彝族女杰普美丽依发明织布、彝族迁徙路线和灵魂回归路线图、洪水泛滥居木惹妞生命大营救记、毕摩苏尼功夫艺技、彝族崇拜天鹰地虎的图腾、毕摩插神技与天星座对应图、彝族八方加天地的十月太阳历图案、彝族法律执行程序图、彝族军队吹响牛角进军号抗击外来侵略战场地形图、彝族在历史上辉煌的科学技术成果、彝语与英语、彝文与英文联系对照表、彝族婚礼场面、彝族人生礼仪系列、彝族对中国文化和世界文化的主要贡献、彝族对中国革命的特殊贡献以及历史事件和典型人物塑像、彝文图书目录、彝族酒器、餐具、服饰、佩饰等仿制塑雕,彝族房屋式的建筑、彝族音乐、舞蹈、歌曲、彝族体育竞赛姿势图;彝族过年、火把节活动系列连环画图案等等。以上无形的彝族文化资源,

达体的意思

达体的意思 “达体”意为“踏地而舞”:其音乐融彝族传统音乐和现代音乐为一体,悠扬流畅,优美动听,飘逸潇洒;其舞蹈程式简练明快,热情奔放,深沉优美;其形式集参与性、自娱性、互动性为一体,易学易跳,男女老幼都宜,适合不同的场地和空间,少则数人,多则上万人同舞、同乐。“达体舞”是彝家心底的情、灵魂的歌,是彝民族古老文化的具现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新生,从中我们不难领略到民间艺术的永恒魅力,从而激发我们在人类表达文化的纵深光谱中认识并感受优秀民族文化的价值取向和民间艺术的美学观念。 世时间 “达体舞”问世已有十多年了,经过时间与岁月的考验,这株植根于民族民间文化丰土的艺术奇葩一直受到各民族人民的青睐,可谓根深叶茂,气韵生动。“达体舞”传遍了大小凉山、云贵高原和祖国的南北大地,还传到了亚洲和欧美的许多国家,影响深远,赢得了极其广泛的称誉。“达体舞”曾在“中国广场舞”比赛中获最佳舞蓉奖,还在国内许多比赛中多次荣获殊荣,被誉为“中国的交谊舞”。国内外的舞蹈专家和宾朋们称之“歌好舞美风格浓,是团结、友谊、文明的舞蹈,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中国著名的舞蹈家贾作光先生说:“达体舞朴实、优美、刚健、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团结和友谊的舞蹈,是国际舞的优美体现,是中国的交谊舞” 。 达体舞音响 彝语“达体”意为“踏地而舞”。这套集DVD/ VCD/CD为一体的音像制品,包括彝族达体舞的13个组合和阿诗且青年舞,经全新设计、录制、制作和再版,集成了悠扬的音乐旋律和优美的舞蹈演示。DVD/VCD中既有达体舞的场境化表演,又有舞蹈程式的教学示范;CD则是达体舞的背景音乐。我国著名的舞蹈家贾作光先生曾说:“达体舞朴实、优美、刚健、豪放,具有浓郁的民族风格和强烈的时代气息,体现了彝族人民的精神风貌,是团结和友谊的舞蹈,是国际舞的优美体现,是中国的交谊舞” 。1991年春,时任国家教委副主任王明达先生到凉山视察,他在联欢会上亲自参加跳达体舞后,高兴地说:“达体舞很好,很优美,很有特色。应该作为校园舞蹈,在全国大专院校、中小学校大力推广。”一位美国人类学家在谈到达体舞时也说:“在一个凉爽的夜晚,头顶星空,围着篝火翩翩起舞,是一种多么惬意的享受。”达体舞易学易跳,只要您从中掌握了这些基本的舞蹈组合,就能在悦耳动听的音乐节拍中迈开轻快潇洒的舞步。这套音影制品反映了中国民族民间文化的多样性,体现了中国少数民族舞蹈艺术的当代活力,也将为您开启一个中国彝族本土文化传统的缤纷天地。 五彩的服饰,画出瑰丽的音诗;瑰丽的音诗,邀约灵动的舞步。来吧,亲爱的朋友,让我们跳起彝家欢悦舒畅的达体舞,享受生活的美好,珍惜生命的赐度!

彝族舞蹈打歌的教案

彝族舞蹈打歌的教案 【篇一:《彝族舞曲》教案1】 《彝族舞曲》教案 教学目标: 1、通过欣赏民族琵琶独奏曲《彝族舞曲》,通过活动感受体验乐曲的音乐要素在音乐表现方面所发挥的作用。 2、分析曲式结构,在活动中培养学生想象、创造能力。 教学重点: 在活动中感受音乐要素在音乐中发挥的作用,引导学生展开积极的 想象,提高表现音乐的能力。 教学难点: 分析曲式结构,在音乐中感受作品表达的情感,提高理解音乐的能力。 教学器具: 多媒体,钢琴,琵琶。 教学过程: 一、乐曲赏析 1、a部分赏析 (1)、播放a部分。 (2)、分析a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等,什么乐器演奏? 师:请同学们哼唱下这段音乐中给你留下印象最深的乐句,这样完 整的乐句一共出现几次?那么,这段音乐一共有几句?(三句) 师:请同学们来概括下这段音乐的旋律、速度特点。(优美抒情的 慢板旋律,琵琶演奏,演奏时以推挽指法奏出柔美的滑音,旋律优扬,富于歌唱性) 2、b部分赏析 (1)、播放音乐,跟老师做律动(四种动作) 师:下面老师播放另一段音乐,请同学们跟着老师随音乐动起来 (四个乐句,每乐句一个动作)。 (2)、分析b部分的音乐情绪、速度特点,有几句组成? 师:老师刚才做了几个不同的动作?(生答:4个),所以,这部 分音乐一共有几句组成(生答:4句)。 师:同学们讨论下,这部分音乐在速度和情绪上有什么特点?(这 段音乐一、三句节奏欢快,刚劲有力,二、四句优美、抒情)。

(3)、学生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 师:现在,请同学们以组为单位,给每一句创编一种动作??(相互 讨论研究动作) (4)、根据自己组创编的动作进行表演放音乐,同学们进行音乐律动。 3、播放整体音乐,点出音乐题目《彝族舞曲》。(目的让学生知道 乐曲的整体结构)师:我们今天学习的这首曲子是一首少数民族音 乐《彝族舞曲》。 二、介绍作品 1、介绍作曲家 王惠然:柳琴、琵琶演奏家,作曲家。是一位集作曲、指挥、演奏、教育及乐器改造于一身,成就显赫的著名民族音乐家。曾创作琵琶 独奏曲《彝族舞曲》、《春到沂河》等乐曲,多次在解放军军文艺 会演和中国调演中荣获创作奖。在演奏法方面,他首创了琵琶“四指轮”技法,大大扩展了琵琶的表现力,并参与发明三弦柳琴、四弦高 音柳琴。 2、创作背景 王惠然在关于《彝族舞曲》的创作体会中这样写道:“那时(1956年),我们每天随着彝、苗族的马帮,一起跋山涉水,经常是脚踩云彩, 头顶蓝天,饱尝了十万大山的巍峨雄姿和风景如画的山寨美景。那 时我们还在半夜二四点钟出发赶路,一路上明月饺洁,夜色迷人, 与大地朦胧的景色竞相交辉。这些就是以后在《彝族舞曲》的‘引子’ 中所描写的意境。“在行军的路上,赶着马帮的老乡们常常为我们演 唱风格别致、丰富多彩的彝族民歌山歌,我们还留心观看他们的表演,学习了不少民歌和舞蹈。其中最感人的是彝族舞蹈《烟盒舞》(又名《烙上一个洞,绣上一朵花》),它那优美动人的舞姿,柔美动 听的旋律,轻快、富有弹性的节奏,给我们留下了终身难忘的印象。加上其他绚丽多彩的彝家音乐,为创作《彝族舞曲》提供了坚实的 生活基础,积累了丰富的音乐素材。经过多次修改,于1960年底定稿。乐曲问世后,很快流行全国,并被选为高等音乐院校的琵琶教材。 3、简单介绍彝族青年男女跳舞的场景 把学生前面的体验感受与老师讲述的情景形成对比,加深学生的理解。 三、结束部分

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分析

彝族民间舞蹈阿细跳月分析 阿细跳月也称“阿西跳月”、“跳月”。自称“阿西”、“撒尼”的彝族民间传统舞蹈。流行于云南弥勒、路南、泸西等地。青年男女社交娱乐形式。男舞者弹大三弦或吹笛子,女子合着节拍与男对舞。或者牵手围圈,左右摆动,拍掌踹脚,旋转而舞。彝族撒尼人和阿细人的民间舞蹈之一。流行于云南彝族地区。主要动作有三步一蹦跳、拍掌、跳转等。节奏鲜明,情绪欢快。又称跳乐。中国民族音乐家彭修文曾根据该舞蹈的音乐,写了民族管弦乐曲《阿细跳月》。 这种舞蹈最突出的特点就是男青年挎着一个大三弦边弹边跳。大三弦全长约135厘米,琴筒宽度约27厘米,长约33厘米,弦码处置有铁皮扣片,弹拨时“嚓、嚓”作响。男青年斜挎如此大而重的三弦,边弹边舞,显示出男性的矫健与豪放。伴奏曲多是五拍为一乐句,前三拍为主弦律,后两拍用力拨弦。舞者的步伐与此相吻合,前三拍进退、转身、跳跃,后两拍原地拍掌对脚。表演时,大家随着领舞者忽而形成两大横排,进退欢舞,如潮涨潮落,忽而又变为“二龙吐须”,双双对舞后,依次散开,如渠水分流而去。舞蹈的基本动律是左右晃身、摆胯。整个舞蹈热情奔放,大幅度的跳动和变化鲜明的图形,构成炽热的气氛,具有浓烈的野趣美。 自古以来,阿细山寨就流传着“活着不跳乐,白在世上

活”,“大三弦一响,脚底板就痒”等谚语。新中国成立后,“阿细跳月”正式搬上文艺舞台。多次出省、进京演出。1954年,“阿细跳月”作为中国的优秀民间舞蹈,到波兰华沙参加第三届世界青年联欢节,引起强烈的轰动效应;八十年代,“阿细跳月”乐曲被列为世界名曲之一;1992年2月,由弥勒县西山地区彝族农民组成的阿细跳月艺术团破天荒作为全国唯一的县级农民艺术团,列为第三届中国艺术节大型文艺表演者之一,在昆明人民胜利堂一展让人心动、诱人迷恋的“阿细跳月”风采,赢得了中外人士的赞誉。 中国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期间,弥勒县组织200人的“阿细跳月表演团”参加世博会开幕式和开园仪式、中国馆日、闭幕式演出,原汁原味的阿细跳月再度辉煌;新千年第一个春天,悠扬、欢快的“阿细跳月”旋律在音乐圣殿维也纳金色大厅作为全世界迎新春音乐会的开篇再次轰然奏响。它再次证明:越是民族的越是世界的。阿细跳月像一朵盛开在云岭高原上妍丽的山茶花,美丽着一方神奇的红土地。

教育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教育学课程教学设计方案 中央电大教学管理科 一、课程基本说明 1.课程的性质与教学目标 教育学课程是中央广播电视大学公共事业管理(教育)专业(专科)与小学教育专业(专科)的一门必修的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育目标是: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教学观、学生观,掌握教育领域中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命题,具备基本的教育理论素养,能初步运用教育理论观察、分析中小学教育现象和问题,并初步训练学生具有从事教育教学工作的基本实践能力。 2.课程的学时、学分、开设情况 “教育学”课程1999年秋开设,3学分,54学时。 由于“教育学”开设在我国颁布实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2001)之前,因此有关新课程改革的内容以及许多随之出现的新的教育观、学生观、评价观等都未能进入中央电大现行使用的教材内容中。在新的教育学课程改造完成之前,建议各地从事教育学教学工作的教师,在教学中注意两点: (1)要注意更新陈旧过时的教学内容,补充新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方法。如补充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内容,增加党的十六大报告中关于教育方针的新定义等。 (2)在教学中,注意以新的教育理念为指导,采用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采用自主、探索、合作与研究式学习方式等。 3.课程的基本特点 在教育管理及小学教育专业课程体系中,教育学课程同时也是学生将来从事教育工作的一门教育专业入门课程,具有基础性、理论性与实践性的特点。在与其他教育课程的衔接与配合上,教育学课程要根据它自身的特点以及在专业课程体系中的地位,一方面侧重于一般教育观念和原理的教学,使学生形成一定的系统知识结构,能从宏观上、整体上把握教育的概貌;另一方面,还有注意对学生教育教学及教育教学组织管理能力的培养;同时还要注意激发学生教书育人的热情,培养学生从事教师职业的专业精神和情感等。总之,通过教育学课程的学习为其他后续教育类课程的学习打好基础。 二、课程的内容体系及教学要求 (一)课程的基本内容

彝族达体舞

《彝族达体舞》的教学过程 一、跺脚 双手曲肘与肩齐,右脚开始向右迈两步,跺右脚两次,双手划小圈,同时,迈右脚,跺左脚;迈左脚,跺右脚。(请注意脚下的动作) 二、晃步 主要动作有: 1、双手在腰间画圈; 2.、向右走三步,撩左脚; 3、向左走三步,撩右脚; 4、退后四步,向前三步,双脚半蹲跳跺地。(请注意脚下的动作) 三、平跳 主要动作有: 1、向右侧身,双手五指扣着同伴的手,手在胯之间上下摆 动。 2、向右走八步,退右脚,踏左脚,做两次。 3、同时,埋头,抬头。 四、掂歩 主要动作有: 1、向右侧身,手拉手; 2、双手上甩,曲肘下甩直;

3、同时,掂右脚,抬左脚,右脚在后自然抬起; 4、向圆心上右脚,双脚并拢跺脚,同时,双手曲肘与肩齐 甩下,双腿屈膝,左脚向圈外退步;右脚靠拢,双脚跺 脚;双腿屈膝,半蹲跺地;同时,双手曲肘与肩齐甩下。 四、对拍 主要动作有: 1、放手,双手半握拳与肩齐甩下; 2、左手在下,右手在上拍掌; 3、转身向前跳两步,对拍,右脚踏两下。 五、大家跳 主要动作有: 1、手拉手前后甩,原地拐腿两下,向左走八步,再跺抬脚。 2、向右方向再做一次,原地拐腿两下,弯腰向圆心拐右脚, 左脚走八步,双脚蹲跺地一下,跳起,身体直立。 3、手牵手,曲轴前后推动。 4.、同时,左脚起,退后两步,上前两步,走十二步,然后面向圆心,右转四个方向拍手,双手向外翻,同时抬脚,向圆心原地站着拍手两下。(请注意手脚的动作) 六、踏步 1、互相拉手,肘与肩齐,划小圈,走八步,双手自然抛下。 2、跺右脚,收左脚,迈右脚,收左脚。

七、摇步 1、双手前后甩,身体轻摇。 2、同时,向右走三步,左脚踏地。 3、向左走三步,右脚踏地。 4、向圆心走三步,踏左脚。 5、向后退三步,踏右脚, 八、撩脚 1、手拉手,手从下往上平抛下,同时,迈右脚,左脚微抬勾脚,靠拢右脚。 2、右脚向前迈一步,踏右脚,双手自然下垂,迈右脚,收靠拢右脚,左脚尖点地,撩右脚。 九、拍手 1、甩手,拍手,同时,迈右脚,吸左腿跺地两下。 2、向前迈左脚,吸右腿跺地两下; 3、迈右脚,跺左脚,迈左脚,跺右脚,同时,手前后甩。 十、踏春 1、双手曲肘与肩齐,右脚开始向圆心走三步,左脚开始退三步。 2、向左埋头,上右脚迈一步,左右退两步,向右埋头迈一步,向右走两步。

漫谈彝族的文化特征

漫谈彝族的文化特征 彝族是中华民族最古老的一员,拥有渊远的历史、古老迷人的彝族风情。在悠远的历史河中,彝族人民养成了能歌善舞的特性,拥有丰富多彩的民族民间音乐舞蹈艺术,民族节目灿烂多姿。此外,他们还拥有独特的饮食、起居、婚丧、服装,待客及庆典礼仪尽可让人返璞归真,体验古老的文明之韵味。 彝族独具特色的饮食文化与风味美食,彝族人民凭借彝乡多彩的自然环境、丰厚的自然资源,用勤劳的智慧,创造着幸福美好的生活,传承着独具特色的饮食风俗,书写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彝族美食----养育一个民族,陶醉整个世界。当你吃着鲜嫩味香的坨坨肉,喝着甘香浓郁的杆杆酒,用着独树一帜,自成风味,给单调的腊肉汤、洋芋汤、鸡汤、鱼汤画龙点睛的圆根酸菜------想起了有一个好客的民族——彝族。让我们来了解以凉山州北部越西等地区的彝族饮食文化为主,适当兼顾其它彝族地区的饮食文化,收录整理了部分彝族地区较普遍的风味美食。 彝族居住的地区,地理环境和自然条件复杂,植物和动物资源极为丰富。居住在山区和半山区的彝族以种植荞麦、大麦、小麦、玉米、燕麦、洋芋为主;在溪谷和湖盆山区、平坝则以种稻谷为主,玉米和其它作物为辅。凉山彝族自治州大部分地区、滇西北小凉山彝族聚居区及贵州的威宁县一带,最古老的农作物为荞麦,次为燕麦、水稻、小麦、大麦、洋芋等。蔬菜以圆根为古老,其次才是萝卜、青菜、白菜等。畜牧业以猪、羊为主,同时畜养牛、马、鸡等。凉山、昭通、毕节这些地方的彝族多食用荞麦饼、米饭、玉米饭,无论猪、羊肉做成“砣砣”或大块肉都喜欢,喜欢喝用肉汤做成的酸菜汤。 彝族人的饮食文化,因为有特别的民族习惯,更具有山里的芬芳。回味无穷的风味小吃令人馋涎欲滴、乐而忘返。彝族是个好客的民族,是个好饮而痛恨酗酒的民族.彝族人最爱用的调味料有:辣椒、木姜子、花椒、盐巴等。彝族菜的特色是鲜、嫩、脆、香、既有油香味、又不油嘴,又不腻心,味美无穷。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喜种杂粮,以玉米、小麦、荞麦、大麦为主食。蔬菜、猪、羊、牛、鸡、野味是他们主要烹饪原料。彝族多居住在山区或半山区。山中森林茂密,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出产熊掌、鹿茸、麂、岩羊、野猪等山珍野味。奔腾于高山峡谷之中的大渡河、金沙江、南盘江、元江等大小河流又提供了鱼虾螺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与发展的有效策略1

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与发展的有效策略 “全员参与与持续发展”不仅是一个系统的办学思想体系,更是一套科学有效的实践策略。党的十八大提出:要均衡发展义务教育。提出了统筹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逐步缩小区域、城乡、校际差距等重要原则。现在城乡之间的教育配置差距越来越小,但要真正实现城乡之间的均衡发展,我们学校无论在办学理念、管理制度、环境布置、课程设置、教学组织和活动设计上都是为了体现和落实“全员参与”这一理念。落实好农村孩子的全员参与,将关系着农村孩子甚至农村今后的持续发展。在我看来,探究出一套“全员参与与持续发展”的有效策略,就是为“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自2012年国家文明委推行了乡村学校少年宫项目以来,全国陆续建起了许多乡村学校少年宫。这是一个福利彩票专项资金援建的公益项目,它遵循公益性、开放性、原则,依托学校现有教学设施设备和师资力量。为学生开设文艺性、体育性等多个项目。参与这些项目活动,大大提高了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 一个好的项目一旦落实,不能让它成为摆设的,否则就浪费了国家的资源,更重要的是,这么好的项目如果只有少数人得到学习和熏陶,那不是国家文明委的初衷,也不符合我校“全员参与,全面育人”的办学理念。于是我们课题组6人在学校领导的大力支持下申报了课题《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与发展的探究》,经过“设想→实施→反思→总结→再实施→再反思→再总结”的路径,我们得出

切实可行的乡村学校少年宫活动学生全员参与与发展的有效策略,现在与大家分享: 一、活动应该多样化,尊重学生个体差异。 起初,我们选定的项目有美术、阅读、舞蹈、棋艺、电子琴、书法、滑板、笛子、手工制作、科技、滑冰、影视、古筝、铁环、呼啦圈、经典诵读等28个兴趣小组和功能室供学生选择。满足学生兴趣的个体差异。全校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选定适合自己的活动项目。 二、在众多项目中选定一个实验项目,进行小范围内实验。 通常都选大班额的班级,有些班级甚至突破80人,这给少年宫活动项目全员参与的实施带来了很大的困难,如果仅凭几个老师手把手地去教的话,一方面耗时过多,另一方面教师工作量之大是难以预料到的,于是我们课题组成员集中讨论,研究得出以下方案: 1、我们课题组6个人必须全力以赴地把确定的活动项目学会。 2、在被确定的实验班选出10名好学且学习能力强的学生,由课题组的老师把他们教会。被抽到的学生应该被告知:“你们是老师精挑细选出来,好学而且学习能力非常强的学生队伍。”一般情况下,被抽出的学生都会受宠若惊,会尽心学习的。这一环节教师必须把握好,确保每一个被抽出的学生都学会,学到位。尤其是一些艺术性较强的活动项目。比如吹葫芦丝,吹巴乌等。 3、把实验班的其他学生分成10个组,分别由之前选出的10名学生当组长,鼓励他们把自己的组员教会。最好的学习方法就是教别人,

彝族民俗文化

彝族是中国具有悠久历史和古老文化的民族之一,有诺苏、纳苏、罗武、米撒泼、撒尼、阿西等不同自称,总人口约776万人(2000年)。主要分布在中国云南、四川、贵州三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彝族历史悠久,文化丰富多彩,古时候就对历法和宗教信仰有着深刻的研究,在常年的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的饮食和服装文化,经济也得到了发展。 彝族分布于云南、四川、贵州省和广西壮族自治区。彝族语言属汉藏语系藏缅语族彝语支,有六种方言。彝族有自己的文字,是中国最早的音节文字,其中比较通用的有1000多个。彝族文化艺术源远流长,用彝文记载的历史、文学、医学、历法等著作中,不乏价值极高的珍贵文献。流行的民间集体舞是“跳乐”。传统工艺美术有漆绘、刺绣、银饰、雕刻、绘画等。彝族主要从事农业,畜牧业是副业,手工业生产也相当发达。 习俗 民间素有“打羊”、“打牛”迎宾待客之习。凡有客至,必杀先待客,并根据来客的身份、亲疏程度分别以牛、羊、猪、鸡等相待。在杀牲之前,要把活牲牵到客前,请客人过目后宰杀,以表示对客人的敬重。酒是敬客的见面礼,在凉山只要客人进屋,主人必先以酒敬客,然后再制作各种菜肴。待客的饭菜以猪膘肥厚大为体面,吃饭中间,主妇要时时关注客人碗里的饭,未待客人吃光就要随时加添,以表示待客的至诚。吃饭时,长辈坐上方,下辈依次围坐在两旁和下方,并为长辈添饭、挟菜、泡汤.

婚俗 男女青年订婚之后,便要进行婚宴的准备。婚宴多用猪、鸡肉,一般不用羊肉(丧事则用羊肉)。滇南石屏彝族有在出嫁前邀集男女伙伴聚餐痛饮之习;滇西的彝族,凡娶亲嫁女,都要在庭院或坝子,用树枝搭棚,供客人饮酒、吸烟、吃饭、闲坐,民间把这种用枝搭的临时棚子称“青棚”。 彝族的婚恋奇特而有趣,最有趣的是,举行过“换裙礼”的少女,方可在“玩场”中与心上人结交恋爱,以及媒人说亲和吃酒定亲、让新娘挨饿、亲朋通宵哭嫁、向迎亲者泼水、抢背新娘、洞房博斗等传统婚俗。 宗教信仰 彝族宗教具有浓厚的原始宗教色彩,崇奉多神,主要是万物有灵的自然崇拜和祖先崇拜。自然崇拜中,最主要是对精灵和鬼魂的信仰。 ①彝族是个崇火的民族,认为火给人类带来了光明、温暖、熟食、摆脱了野兽的攻击等。彝族堂屋的火塘在人们生活中有着极为重要的作用,正因为他们一生都离不开火塘,于是便产生了对火塘的崇拜。彝族把火视为驱邪消灾和带来吉祥幸福的神圣之物,在节日里,人们烧起篝火,围火弹琴唱歌,踏歌起舞、尽情欢乐、对火的崇拜,还使他们离开人时,也要有火为伴。在火葬中让魂归祖宗发源地,而家人为死者设置的灵牌,则要安放在火塘旁边的正面墙上。 ②彝族还有崇拜黑虎的宗教信仰,并把黑虎视为本族的图腾和祖先。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