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软土路基沉降及水平位移观测方案

1 工程概况

中铁二十四局承建甬台温铁路工程Ⅱ标段有少部分路基地段属于软土地基,其里程为K89+413.57~+725、DK122+110~DK125+835.07、DK127+500~DK129+519、DK131+860.27~DK132+090、DK132+399~DK133+102,设计路基填土高度为3m~8m。上述路基工程地质属低山丘陵、堆积平原区,具有软土层厚度大,压缩性高、透水性差和强度低的特点。地基采用CFG桩、粉喷桩、搅拌桩措施进行加固处理。为确保路基的稳定性,应进行路基施工沉降观测。

2 沉降观测

2.1观测点位的布设

观测点布设在路堤中心(以距离中心线50cm左右为宜)及两侧路肩,一般软土路段每50m布设一观测断面,路基填筑至设计高程后,应按设计在路肩每50m设一观测桩。所有桥涵过渡段范围内的路肩上设臵3~4个沉降观测断面(含桥台和过渡段尾端),观测点离涵背约2m处。在CFG桩、粉喷桩、搅拌桩一般处理段、过渡段接头处,应在离开接头各10m以外的位臵分别设臵一组沉降观测点,以观测不同处理方案的沉降差异,距离相近、地质情况一致的可考虑统一布点。在地质情况明显变化的分界线两侧各10m处,应分别布臵一组沉降观测点。

2.2观测频率

在路堤填筑期间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突变的情况下,每天观测2~3次,当两次填筑间隔时间较长时,前2天每天观测一次,以后每3天观测一次。路堤填筑施工完成后,前15天内每3天观测一次,第15~30天每星期观测一次,第30~90天每15天观测一次,以后每个月观测一次至验交运营。设永久性观测桩软土路堤工点,运营后二年内每个月观测一次。当沉降速率变化大时,增加观测频率。

2.3观测精度

为保证测量精度,采用精密水准仪,仪器精确读数至0.1mm,估读至0.01mm。水准尺使用2.0m铟瓦钢尺,按二等水准测量要求进行。2.4观测方法

每次测量前,仪器i角均进行严格检查,在观测过程中,前后视距尽量相等,视线最低高度大于30cm,基辅分划尺读数之差小于0.4mm,基辅分划高差小于0.6mm,每次观测,水准测量应闭合,且观测路线基本相同,由于观测精度要求高,因此每次只用一根水准铟钢尺测量以消除零点差,观测人员、记录员和立尺员尽量固定。

2.5观测点的设臵

路基观测前按观测点布臵埋设沉降板。沉降板由一根直杆(直径=20mm~30mm的钢管或自来水管)和600mm×600mm×9mm的沉降钢板组成。直杆用三根斜钢筋焊接在沉降板上,沉降板埋设在路基的底面或砂垫层下。为了使沉降杆不受破坏,杆长应随填土升高而逐段接高。每段接管的长度为20mm~30mm,两端有螺纹接头与空心管紧绞连接。

2.6水准点的设臵

水准点应设在土质坚硬,牢固可靠且不容易破坏的地基或永久建筑物上,宜选择在老路有灌注桩的桥梁上,多年老房子的地坪上或岩石山体等处,其位臵应尽量满足观测时不转点的要求,每三个月用线路复测的水准网点作为基准点,对设臵的临时水准点进行校核一次。桥涵工程结束时,为了减少沉降观测由地面水准点传递到路面的高差影响,可将地面水准点转测到有灌注桩的桥头耳墙角上或涵洞帽石上。

3 水平位移观测

3.1水平位移点的布设

水平位移点布设在坡脚两侧或一侧坡脚外2m、10m(根据填土高度或滑弧影响范围确定)各设一排地表水平位移桩(边桩),纵向间距不大于50m。位移桩长度为100cm,为Φ10cm的园木打入地基内,采用混凝土包桩,并在桩顶钉铁钉作标志,作为永久性观测桩。在硬底横坡大的软土路堤,在最危险断面坡脚两侧或一侧反压护道顶及坡脚外2m、20m 应设永久性观测桩。

3.2观测及其频率

水平位移桩设臵好以后,采用钢尺量测位移桩之间的距离,量测钢尺的拉力为5kg,也可用红外测距仪或全站仪量测。观测工作在路堤填高超过极限高度时开始,其频率为每天观测一次,直至路堤填筑达到设计标高,观测稳定,通车运营2年。

4 不稳定状态的判断标准

路堤在填筑过程中,若路堤中心线地面沉降速率每昼夜大于10mm,或坡脚水平位移速率大于5mm时,标志着不稳定状态出现,应立即停止

填筑,待观测值恢复到限值以内在进行填筑。

5 资料整理与分析

根据观测结果整理(见表1、表2),汇总分析,并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见图1),分析土体的水平位移值及其发展趋势,判定地基的稳定性。竣工验交时,沉降观测设施和观测资料应与工程同时移交给工程接收单位,作为工后沉降评估的依据。

沉降观测成果表表1

水平位移观测成果表表2

图1观测点A的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

路基沉降监控量测专项办法

欢迎阅读 路基沉降监测专项方案 1、目的 路基沉降监控量测是路基施工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沉降观测对控制和保证高速铁路的工程质量,确保完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至关重要。通过系统连续、正确、完整地观测及分析,掌握、控制路堤观测可以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工程设计 2、 3、 4 4.1 备各种用表、埋设沉降标等工作。 观测计划内容包含观测工作人员名单、仪器的厂名型号、编号,水准尺类型编号(如无出厂编号的,可自行编号)及沉降观测点与水准点注记图。 4.2水准点的布设

水准点分地面水准点、桥上水准点、盖板箱涵上水准点三种。埋设要求如下:(1)地面水准点 地面水准点密度应满足沉降观测断面的要求,一般为每200m一个,保证一个测站视距不超过80m。水准点设在土质坚硬便于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地点,并埋设混凝土水准标石。标石标志应符合有关测量规范要求,编号应统一。 (2 1~ 4mm。(3 4.3 4.4 观测应使每次观测条件相同,以消除观测中的系统误差。为此应做到五固定:测站位置固定,仪器固定,观测人员(司镜及持尺者)固定、水准尺固定(置于水准点上的后视尺也应固定),若需转点也应固定。 4.4 外业手簿是长期保存和使用的基本资料,应做到记录认真,字迹清晰、整洁,

格式统一。记录不得转抄或涂改,若观测记录数据有误,应在观测记录时立即将错误数据用单线划去,在其上方写上正确数字,正确数字及被划去数字,均应清晰可辩。手簿及其他资料应由专人保管,以备查。 5、路基填筑期观测 路堤填筑期指经原地面处理或设计规定的地基处理后,开始填土至填土完成(非 5.1 铺5cm 2cm 附图: 为了使沉降板不受破坏,随着填土的增高,测杆和套管亦相应加高,每节长不超过50cm。接高后测杆顶面应略高于套管上口,测杆顶用顶帽封住管口,避免填料落入管内而影响测杆下沉自由度,顶帽高出碾压面高度不大于50cm。对被土压埋的

软土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方法

软土路基填筑沉降观测方法 软土路基上填筑路堤时,在边坡坡脚外设置边桩进行水平位移观测,在路堤中心线地面上设置地基沉降观测设备进行沉降观测。在路堤填筑过程中严格控制填土速率,控制沉降速率小于10mm/d,水平位移速率小于5mm/d。并根据观测数据推算地基的最终沉降量。必要时,调整设计使地基处理达到预定的工后沉降控制目标值。 边桩位移观测: 边桩设置:在路堤坡脚外侧2~10m范围内,按顺线路方向布置1~2排,桩与桩之间间距以10~20m为宜;每排位移边桩两端在不受荷载影响范围以外设置固定桩,用混凝土浇灌固定。边桩用100×100×1000mm的硬木制成,按设计要求打入土中,桩顶露出地面2~3cm,并在桩顶钉一小钉,以备观测之用。 位移观测:用精度较高的经纬仪、水平仪进行观测。测量精度准确到±1mm。一般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并绘制“填土高—时间—位移量”关系曲线图。每日上、下班时各观测一次,两次观测值之差除以观测时间(h)再乘以24(h)即可作为日平均沉降量、位移量。日平均水平位移量小于5mm,日平均垂直位移量小于10mm则是安全的。若平均位移量超过以上数值,必须停止填筑,必要时立即采取措施。 地面沉降观测: 地面沉降板的设置:在60mm×800mm×800mm的木底板上联40mm×40mm的方木观测杆,如下图所示,观测杆每杆长,上端包铁

皮接头,以便随填土的增大而接长。观测杆外面套一竹保护管,管端做成楔口形以便接长。安装沉降板前先将地面整平,以保持木底板的水平和标杆的垂直。在填土高度达到1m以后,根据填土部分的压缩量将竹套管上拨一定距离,以免由于填土部分的压缩而影响地面沉降数值。 地面沉降观测板 沉降观测:用水平仪观测,路基填土低于临界高度时,每两天观测一次即可;接近或超过临界高度时,每天观测一次,在沉降量急剧加大的情况下,每天观测次数不小于2~3次;精度准确到±1mm;同时整理绘制“填土高—时间—沉降量”关系曲线图,日平均沉降量在10mm 以内是安全的。

公路路基沉降观测方案总结

路基沉降变形观测专项方案 1.工程概况 *********工程起点位于**市外环路北端附近的国道321上,里程为K0+000~K6+624.054。K0+000~K1+400为市政道路,一般路基宽度为60m,跨***高速路的分离式立交桥宽为50米。在K0+700~K0+786.5处设置变宽段,此处压缩人行道和非机动车道的绿化带,渐变为50米宽,与桥梁宽度一致,车行道保持不变。K1+000 ~K1+200处设置渐变段,该路段内路幅宽度逐渐变化,路基宽度从50m渐变为24.5m。由于该路段正好处于圆曲线上,因此在K1+200~K1+400段设置过渡段,该路段范围内路幅宽度为24.5m,设计时速为60Km/h,过渡段后路段按一级公路设计,设计时速为80Km/h。线路通过区域有鱼塘、水田、菜地,地基沉载力较差,设计要求进行地基加固处理;路堑高边坡地段设计要求进行锚杆框架及方格浆砌片石防护处理。 为及时掌控路基填挖方的沉降、位移情况,指导路基施工过程,保证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和路基稳定性,有效控制路基工程质量,制定本方案。 2.编制依据 2.1《公路路基设计规范》 2.2《路基工程施工图设计》

2.3《工程测量规范》 2.4《公路路基横断面图》 3.路基沉降变形监测的目的 3.1控制和保证路基过程质量,确保工后沉降满足设计要求(一般地段不大于15cm,年沉降速率小于4cm/年,涵背过渡段不大于8cm)。 3.2.通过连续、正确、完整、系统的观测和分析,预测沉降趋势,验证和指导施工,正确控制路堤填筑速率,以确保路基和路面的完成时间。 3.3确保路基稳定和施工安全 4路基沉降变形观测方案 4.1 观测内容 根据设计及规范要求,确定观测的主要内容有:填方段的基底沉降观测、水平位移观测、路基本体沉降观测;挖方段的水平位移观测;路隧、桥涵、路堤的过渡段沉降观测。 4.2观测断面设置 4.2.1基底沉降观测 根据设计要求,沿线路方向每隔50m设置一个观测断面,路堤填筑施工前,在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线位置埋设一个沉降板,并进行首

沉降监测方案

兰新客运专线LXTJ4标 路基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四局兰新铁路三工区二项目队 2010-3-13

一、沉降监测简介 1、路基面沉降观测:是监测路基面的沉降,在路基面中心、路基面两侧布设沉降监测桩,从而对路基面沉降进行观测。 2、基底沉降观测:路堤填筑前,分别于基底地面的线路中心预埋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进行监测,并每隔一监测断面增设沉降板进行校核监测,各断面设1~2个测点。当路堤基底压缩层厚h>5m 时必须进行路堤基底沉降监测。 3、路堤本体沉降观测: 采用高精度智能型单点沉降计埋设于线路中心的路基基床表层底部,1个测点/监测断面。当路基采用改良土填筑时,应专门设置单点沉降计对改良土填筑部分的沉降进行监测,分别于基床表层底部、基床底层底部设置。 4、过渡段不均匀沉降观测:过渡段路基沉降监测可根据具体的地基条件,选择相应的监测类型,每处过渡段同当采用静力水准仪,沿纵向对沉降差进行监测。 5、软土、松软土路基地段的边桩位移观测:沿线路纵向每隔30~50m在坡脚外2m处设置位移边桩进行水平沉降监测,以控制软土地段的填土速率,2点/监测断面。 6、复合地基监测:为了测试深度覆盖层松软土地基采用刚性桩网结构及搅拌桩、旋喷桩、CFG桩加固时地基加筋土工格栅应力应变、桩顶及桩间土应力,对不同类型加固的典型工点进行监测。 7、路堑高边坡的变形监测在下列情况下进行边坡位移监测:滑坡、堆积体等不良地质边坡;白垩系、下第三系泥岩、炭质页岩等易

浸水软化的软质岩及软硬互层路堑,边坡设计≥20m;当存在顺层现象或受构造影响结构面发育、发育不利结构面,边坡高度≥15m;土质高边坡边坡高度≥15m。 二、沉降监测工艺流程 监测元器件的埋设监测观测资料整理数据分析三、监测断面的设置: 监测断面的设置根据路基工点的特点、长度、工程地质条件等因素确定监测断面数量,原则上每个工点不少于2个监测断面,监测断面间距≯50m;地质条件变化大、地形起伏大及过渡段范围适当加密,一般每20m布置1处监测断面,其中过渡段折角处必须布设监测剖面。 具体监测断面设置见路基设计工点图。 四、基准点、工作基点的布设: 基准点采用国家二等三角点,工作基点约10km布设一个,根据具体断面情况适当加密测量控制点。工作基准桩可采用废弃的无缝钢管或预制混凝土桩,埋设时要求打入地面深度大于10m,桩周顶部50cm 采用现浇混凝土加以固定,在地面上浇筑1.0m×1.0m×0.2m的观测平台,桩顶露出平台15cm,并在顶部固定好基点测头。 五、监测元件的埋设 1、沉降观测桩的制作及埋设: 沉降监测桩采用φ28mm,长1.2m的钢钎。待路基施工完成后,在监测断面通过测量打入埋置在设计位置,埋置深度 1.0m,桩周上部0.2m用混凝土浇注固定,完成埋设后采用水平仪按二级测量标准

软土路基检测方案

大理丽江铁路第五标段软软土路基检测方案 一、检测依据 《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414-2003)《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铁路工程地质原位测试规程》(TB 10041-2003) 《铁路工程基桩无损检测规程》(TB10218-99) 二、CFG桩检测 CFG桩检测项目包括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和桩体完整性检测。 (一)复合地基承载力检测 1、检测方法 采用复合地基静载试验。 2、仪器设备 本投标者拟采用RS-JYB静载荷测试系统,该测试系统每套由以下设备组成: ?油压千斤顶2000kN 1台; ?位移传感器4只; ?压力传感器1只; ?桩基静载荷测试分析系统1台; ?电动油泵1台; ?钢梁、承压板及其他附件若干。 3、检测数量 单位工程总桩数的0.5%-1%,且每个单位工程场地测点数不少于3点。具体桩号随机抽取或由现场监理确定。对施工有疑问的桩必须检测。

4、试验要点 (1)载荷装置 采用承重梁加配重反力装置,用千斤顶配合高压油泵施加反力,试验载荷装置见下图。试验补载、控制加荷量、记录沉降位移均由仪器自动控制。 配 重 钢梁 垫墩压力传感器 位移传感器高压油泵 RS-JYB型载荷试验仪 控制盒 油压千斤顶 现场试验装置示意图 (2)加载与沉降观测 1)试验加载量 采用了国标规定的慢速维持荷载法。试验的最大荷载大于设计要求值的两倍。 2)加载分级 加荷级差取最大加载量的1/8~1/12,第一级荷载加倍。 3)相对稳定标准 每加一级荷载前后均应各读记承压板沉降量一次,以后每半小时读记一次。当一小时内沉降量小于0.1mm 时,即可加下一级荷载观测。 4)静载荷试验加载过程中出现下列情况之一时,即可终止加载:

新~~软基处理沉降观测测量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 - 2 - 二、编制依据 ..................................................................................... - 2 - 三、路基沉降观测断面的布置原则 .................................................. - 3 - 四、路基沉降观测内容...................................................................... - 3 - (一)路基沉降总体要求...................................................................................................- 3 - 1、沉降变形测量等级及精度要求 ...........................................................- 3 - 2、沉降变形监测网主要技术要求及建网方式 .......................................- 3 - 3、沉降变形测量点的布置要求 ...............................................................- 5 - 4、沉降变形监测测量工作基本要求 .......................................................- 6 - 5、沉降变形观测具体要求 .......................................................................- 7 - (二)路基沉降变形观测...................................................................................................- 9 - 1、路基沉降控制标准 ...............................................................................- 9 - 2、一般规定 ...............................................................................................- 9 - 3、路基地段沉降观测技术要求 ............................................................ - 10 - 4、地基土深层沉降监测 ........................................................................ - 10 - 5、监测断面布置形式 ............................................................................ - 13 - 6、断面观测的基本要求 ........................................................................ - 15 - 7、执行标准 ............................................................................................ - 16 - 8、成果的重测和取舍 ............................................................................ - 18 - 9、观测频率 ............................................................................................ - 18 - 10、统计、汇总 ...................................................................................... - 19 - 11、观测中的注意事项 .......................................................................... - 19 - 12、测点保护 ...........................................................................................- 20 - 五、监测数据分析 ....................................................................... - 20 -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XXXX有限公司 XXXX铁路综合皿标 审批表 编制: 核: 复核:

XXXX有限公司专业资料. XXXX铁路CZTZH-川标项目经理部二?一三年三月 XXXX有限公司 XXXX铁路综合皿标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专业资料. XXXX有限公司 XXXX铁路CZTZH-川标项目部二?一三年三月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一、编制范围 XXXX铁路综合川标XXXX段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岩溶注浆等施工项目。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新建铁路XXXX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图集》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 号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专业资料 10751 -2010 三、工程概况 XXXX铁路综合川标XXXX段全线路基长度7km左右,客运专线设计,有砟轨道,作为变形控制十分严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四、路基沉降监测布置 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地势平坦、地基均匀良好的路堑与填高少于 5.0m的路堤,监测断面可放

宽至100m。地形地层变化处,地质条件最差,必须设置监测断面。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过渡段在距台尾2m、15m、30m等处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其中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构筑物中心位置应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分为地基沉降监测和路基面监测;正线路堑地段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土质或全风化岩质路堑监测断面仅在路基面设置监测点,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应设置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另外在软土、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个监测断面应在路堤坡脚外2m和8m 处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采用$ 20钢钎,埋深大于30cm。 1、基底沉降监测:一般监测断面为在线路中心埋置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但当压缩层厚度〉25m时,应在线路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板。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原则上应将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强风化层面,当基岩强风化层面埋深专业资料 很大,贝U单点沉降计的锚固端应埋设至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的深度处,路堤基底单点沉降计的顶面应至路基基底垫层地面。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采用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小于15m时,则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 岩面,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大于15m时,则沉降计的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编制说明 (2) 1.编制依据 (2) 2.编制原则 (2) 3.编制范围 (2) 三、监控测量组织体系机构 (3) 1.组织机构 (3) 2.监控量测管理 (3) 四、高填方路基位移与沉降观测 (3) 1.位置桩埋设及观测 (3) 2.水准点埋设及精度要求 (4) 3.观测频率 (4) 4.施工中观测控制标准 (5) 5.观测成果及成果整理要求 (5) 五、路基软基换填沉降观测 (5) 1.作业准备 (5) 2.技术要求 (6) 3.施工顺序 (6) 4.观测频率 (6) 5.测量成果统计及分析 (7) 六、高边坡沉降观测 (7) 七、观测实施流程 (8) 八、报警方法 (9) 1.稳定控制标准 (9) 2.报警流程 (10) 九、监测技术要求 (10) 1.人工巡视 (10) 2.裂缝监测 (10) 3.监测频率 (11) 十、监测设施保护 (11) 十一、安全管理 (11) 1.加强安全生产教育 (11) 2.做好监测施工现场安全措施 (12) 3.制定相关应急预案 (12)

高填方及高边坡位移、沉降观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本标段为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揭博段T7标段,路线起于五华县梅林镇梅新水库下游,起点桩号为K132+020,路线向西在梅林镇琴口村附近跨琴江,设琴江大桥,其后在告岭村附近设梅林互通与县道X003连接,路线向西经锡古塘至曾洞,经鹅公塘至官洞,设官洞大桥跨龙华路,设华阳互通与省道S120和龙华路连接,路线终点位于华阳镇古塘角村,终点桩号为K142+000,路线全长9.980Km。 本合同段内路堑高边坡共计25段,其中主线有15段,梅林互通5段,华阳互通5段;设置沉降桩共有78个,其中主线40个,梅林互通23个,华阳互通15个。高填方路基共25段,其中主线内有15段,梅林互通5段,华阳互通5段,设置观测桩94个,其中主线51个,梅林互通20个,华阳互通23个,且大部分高填方处于软基换填位置。为掌握高边坡及高填方施工中的安全和稳定,另一方面能正确预测工后沉降,使沉降控制在允许范围之内(详见附表)。 二、编制说明 1.编制依据 1.1《广东省汕头至湛江高速公路揭西大溪至博罗石坝段第七合同段两阶段施工图设计》; 1.2《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JTG F10-2006); 1.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第一册土建工程)》(JTG F80/1-2004); 1.4中交一公局多年高速公路施工经验。 2.编制原则 结合业主下发的设计图纸和本项目现场踏勘,充分满足工期、质量、安全、环保及文明施工等方面的规定和要求。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做到布局合理、突出重点、全面展开、平行作业、科学组织、均衡生产、以保证施工连续均衡地进行。严格遵守合同文件明确的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和质量评定与验收标准。 3.编制范围 本施工方案适用于汕湛高速揭博项目T7标K132+020~K142+000段高填方路基、高边坡施工。

公路工程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公路工程项目名称 路基沉降观测及变形观测实施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项目部 XXXX年XX月XX日

一、工程概况 XXXXXXXXXXXXXXX为新增国道主干线XXX胶南至海晏公路的重要关联路段,本项目起点位于XXX,终点位于XXX,路线全长XXXXkm,施工范围为:KXX+000~KXX+000,主线采用双向四车道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8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4.5米。桥涵设计汽车荷载采用公路-Ⅰ级。 本标段工程量主要有:路基主线XXXXkm、匝道XXXXkm,主线大桥XX座、通道桥XX座、匝道中桥XX座,涵洞XX道,分离式立交XX处,互通式立交XX处,服务区XX处。 二、编制及测量依据 1、《工程测量规范》(GB 50026-2007); 2、《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3、《国家三、四等水准测量规范》( GB/T 12898-2009); 4、《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11); 5、设计图纸; 6、设计院交桩成果; 7、控制点加密成果。 三、适用范围 适用于本标段所有高填深挖路段。 四、观测目的及范围 1、观测目的 为了确保工程施工质量,保证工程按预期目标顺利进行,必须对路基及高边坡进行沉降观测,以便充分了解边坡和路基的沉降值,沉降变化趋势和稳定情况,从而控制高填土和深挖方速率。在实际填筑中应严密监视各种埋设仪器的观测指标,及时进行综合分析而定。根据沉降量资料分析确定规定日期后沉降是否满足要求,根据沉降变化情况指导施工,确保全线施工质量。 2、观测范围 本标段的范围KXX+000-KXX+000,包括KXX+677-KXX+000,323M的高填土路基; KXX+000-KXX+659左侧深路堑;KXX+103-KXX+655右侧深路堑;KXX+755-KXX+019左侧深路堑;KXX+267-KXX+444左侧深路堑;KXX+469-KXX+589左侧深路堑; KXX+210-KXX+390左侧深路堑;KXX+703-KXX+906左侧深路堑;KXX+219-KXX+424右

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淤泥软土地基处理 一、工程概况及初步分析 某地区建筑场地拟建二层框架结构房屋,建筑平面,室外标高为8.4m(±0.000),根据地质资料,现有场地标高为1.64m,需填土6.76m,土层依次第一层为素填土,厚度0.5m;第二层为淤泥,厚度为11.4m,为高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1.73MPa,固结系数Ch=Cv=1.0x10-3c/s;第三层为粉质黏土夹碎石,厚度为 4.6m,为中压缩性土,压缩模量Es=4.96MPa;第四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2.5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五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5.4m,压缩模量Es=4.3MPa;第六层为淤泥质黏土,厚度为3.2m,压缩模量Es=1.85MPa;第七层为粗角砾土,厚度为2.2m,压缩模量Es=10MPa;第八层为粉质黏土,厚度为12.9m,压缩模量Es=4.8MPa.按《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对于高压缩性土地基,框架结构相邻柱基沉降差为0.003L(L为相邻柱距),经过初步估算,柱底内力标准值分别约为600KN和1000KN,柱距6米,容许的沉降差为18mm. 在施工主体结构基础前期,由于场地需要回填土而且较厚,在回填施工时期,回填土属于外加荷载,此时按荷载考虑计算场地的沉降,总沉降量达到1316.34mm.各层沉降量为:第一层淤泥沉降量为946.9mm,占总沉降量的71.9%;第二层淤泥沉降量为131.6mm,占总沉降量的10.0%;第三层淤泥沉降量为189.4mm,占总沉降量的14.4%;第四层淤泥沉降量为48.4mm,占总沉降量的3.7%.此过程为固结排水沉降过程,随时间的发展场地土趋于稳定。在沉降基本完成时,进行主体结构

高填方路堤监测实施方案

高填方路堤 变形监测方案

高填方路堤 变形监测方案 一、工程概况 K29+895~K30+070长175.0m右侧高填边坡,从路肩往下第一级边坡高8m,坡率1:1.5;第二级边坡高10m,坡率1:1.75;第三级及以下边坡高均为10m,坡率均为1:2.0,在第二、四级分级平台上设15米加宽平台,第六级分级平台上设20米加宽平台,加宽平台设10%向外的排水坡,其余分级平台宽均为2米宽并设4%向外的排水坡。路堤施工过程中每填筑2米进行一次冲击碾压补强处理。路堤右侧顶面预留1.2米宽的工后沉降加宽值,边坡均设置拱形骨架护坡防护,加宽平台及路堤左侧与新农村边坡接平处采用喷播植草灌防护。本段填方较高,神沟沟底应将表层松散土体清除至基岩面,沟两侧纵向填挖过渡段应开挖台阶,结合路堤填筑采用冲击碾压或重锤夯实。 二、监测项目及目的 1、监测项目 (1)地基沉降; (2)路堤分层沉降; (3)路堤顶面总沉降; (4)堤身内土压力; (5)深孔位移监测。 2、监测目的

(1)控制路堤填筑速度; (2)加强边坡稳定性监测,确保路堤稳定; (3)开展路堤顶面沉降监测,确定路面施工时机; (4)动态掌握堤身内的应力变化情况; (5)观测路基工后沉降量。 三、测点布设方案 1、沉降观测点 沉降观测点按以下方式进行布设,具体位置详见平面图。 (1)在K29+850~K30+100每隔20m在路基中心线设置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观测桩进行测试。 (2)在K29+960、K29+980、K30+000、K30+020、K30+040五个断面进行横断面沉降观测,每个断面3个观测点,分布在两侧设施带内侧和线路中心线,其中两侧的沉降观测点采用沉降观测桩,线路中心处的沉降测点采用CDI-100型多点组合式沉降观测仪,对地基沉降、路堤分层沉降和路堤总沉降进行观测,组合式沉降观测仪的测点沿深度方向由路基顶面往下间隔距离为10m,最后一个测点位于基底,观测断面布设详见图1。组合式沉降观测仪随路堤填筑进行埋设,与路基检测同步进行,从而不影响路基施工。

高填方路基沉降观测专项方案

京台高速公路南平段A10合同段 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专项方案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高填方路基沉降及位移观测 专项方案 施工单位:中交第二公路工程有限公司 编制: 审核: 审批: 中交二公局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项目部 2012年11月18日

目录 一、工程概况 (2) 二、相关技术要求 (2) 三、时间安排 (2) 四、施工观测内容 (2) 五、施工观测人员及设备 (3) 六、施工观测方法 (3) (一)、位移桩埋设及观测 (3) (二)、沉降管设置及观测 (4) (三)、基桩的设置 (5) (四)、观测的管理 (6)

一、工程概况 本合同段路基填方48.054万 m3,基底采用清淤换填透水性材料21450 m3,路基填方主要集中在K59+925~K60+135段,最大填土高度28.543 m,属高填方路基;路基填料主要采用隧道洞渣进行填筑,基底为粘质性淤泥,采用换填透水性材料(隧道洞渣)进行回填处理。 防护工程主要有:M7.5浆砌片石拱形骨回护坡1020.1 m3,浆砌片石挡土墙5316.2m3,三维土工网垫边坡防护7135.7㎡,TBS护坡12344㎡。 二、相关技术要求 1、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路基土建工程A10合同段招标文件、设计图纸、补遗书、答疑书等有关内容。 2、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10合同段路基部分施工图; 3、《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_F80-2004); 4、《公路工程施工技术规范》(JTJ 032)。 5、《公路路基施工技术规范》相关规定与《工程测量规范》; 三、时间安排 计划于该段软基处理结束后,路基开始填筑时预埋沉降检测管及位移桩,并在路基施工全过程进行观测,直至工程竣工。 四、施工观测内容 1、稳定性观测,在路堤趾部(距路堤坡脚4m处)埋设位移桩,观测其位移情况;

软土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监表A4专项施工方案报审表 项目名称:佛山市禅西大道(325国道改线)工程承包单位:汕头公路桥梁工程总公司

2、本表至少一式三份:经监理工程师审定后,监理机构留一份、报业主一份,退承包人一份。 目录 一、工程概括-------------------------------------------------------2 二、观测依据-------------------------------------------------------2 三、观测流程-------------------------------------------------------2 四、观测目的、内容、仪器及方法-------------------------------------3 : 五、现场施工观测作业计划流程---------------------------------------5 六、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5 七、观测项目的观测频率和报警值------------------------------------8 八、测点布置------------------------------------------------------9 九、观测资料整理与成果分析----------------------------------------9 十、质量保证和控制------------------------------------------------11 十一、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11 :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江津(渝黔界)经习水至古蔺(黔川界)高速公路 TJ9分部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批: 四川公路桥梁建设集团有限公司江习古高速TJ9项目 2015年11月

目录 【1】工程概况 (1) 【2】观测依据 (1) 【3】观测流程 (2) 【4】观测目的、内容、仪器及方法 (2) 〖1〗观测项目、仪具、目的 (2) 〖2〗观测方法 (3) 【4】观测仪器及观测方法 (3) 【5】现场施工观测作业计划流程 (4) 【6】测点埋设方法与要求 (5) 〖1〗位移观测边桩 (5) 〖2〗沉降板 (5) 【7】观测项目的观测频率和报警值 (5) 【8】测点布置 (6) 【9】观测资料整理与成果分析 (6) 【10】质量保证和控制 (8) 〖1〗最大限度减小测量误差 (8) 〖2〗观测点的保护 (8) 〖3〗质量保证 (8) 【11】文明生产与安全生产 (9)

路基高填深挖变形与沉降观测施工方案 【1】工程概况 本标段位于习水县境内,沿线途径习水东皇镇图书村、伏龙村和关坪,路线全长7.011511km,起点里程桩号K69+200,止点K76+200。主要工作内容为:路基挖土方23万方、挖石方245万方、三背回填5.15万方,换填片(碎)石9.2万方、利用石填方165万方、碎石桩1.25万米、防护和排水工程共3万方;主线大桥1126.5米/3座、主线互通桥106m/2座、水泥厂赔桥161m/1座,通道493米/11座,涵洞330米/9座;隧道单洞长1775m。 施工区域区内无大的地表水体分布。区内旱、雨季节分明,气候的水平和垂直分带明显。这种降雨集中、气候分带和本区固有的深谷地形、对地下水的交替循环有着明显影响。工程区内地下水按其赋存形式有松散堆积层孔隙水和基岩裂隙水两大类型,主要受大气降水所补给。 【2】观测依据 本工程观测内容主要参考规范如下: 1、江习古高速TJ9分部施工图设计文件;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 3、《孔隙水压力测试规程》(CECS55:93);

路基沉降观测方案..

目录 1、编制依据.............................................................................................................- 1 - 2、工程概况.............................................................................................................- 1 - 3、路基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1 - 4、监测方法及要求.................................................................................................- 6 - 5、过渡段工程沉降变形观测技术要求.................................................................- 7 - 6、观测断面和观测点的设置原则.........................................................................- 8 - 7、路基工程沉降评估........................................................................................... - 11 - 8、过渡段工程沉降评估...................................................................................... - 12 - 9、本施工段沉降观测范围.................................................................................. - 13 -附表 ........................................................................................................................ - 14 -

路基沉降监测方案

XXXX铁路综合Ⅲ标 审批表 编制: 复核: 审核: XXXX有限公司 XXXX铁路CZTZH-Ⅲ标项目经理部 二〇一三年三月

XXXX铁路综合Ⅲ标 路基沉降观测案 XXXX有限公司XXXX铁路CZTZH-Ⅲ标项目部二〇一三年三月

路基沉降监测案 一、编制围 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路基填筑、路堑开挖、岩溶注浆等施工项目。 二、编制依据 1、施工图 2、《新建铁路XXXX铁路路基工程设计总说明及详 图集》 3、《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 [2010]241号 4、《高速铁路路基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 10751-2010 三、工程概况 XXXX铁路综合Ⅲ标XXXX段全线路基长度7km左右,客运专线设计,有砟轨道,作为变形控制十分格的土工构筑物,施工中应进行沉降变形动态监测。 四、路基沉降监测布置 正线路堤地段一般每50m设一个监测断面。地势平坦、地基均匀良好的路堑与填高少于5.0m的路堤,监测断面可放宽至100m。地形地层变化处,地质条件最差,必须设置监测断面。过渡地段监测断面且应加密,一般过渡段在距台

尾2m、15m、30m等处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断面,其中涵洞等横向构筑物应在构筑物中心位置应设一个监测断面。每个监测断面分为地基沉降监测和路基面监测;正线路堑地段每50m设置一个监测断面,一般土质或全风化岩质路堑监测断面仅在路基面设置监测点,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应设置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另外在软土、松软土地段在路堤填筑施工过程中,个监测断面应在路堤坡脚外2m和8m 处设置位移观测桩,观测桩采用φ20钢钎,埋深大于30cm。 1、基底沉降监测:一般监测断面为在线路中心埋置一个单点数码沉降计,但当压缩层厚度>25m时,应在线路中心埋设一个沉降板。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原则上应将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强风化层面,当基岩强风化层面埋深很大,则单点沉降计的锚固端应埋设至附加应力等于0.1倍自重应力的深度处,路堤基底单点沉降计的顶面应至路基基底垫层地面。膨胀土、红黏土等特殊岩土路堑基底回弹变形观测点采用单点沉降计,单点沉降计的埋设深度: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小于15m时,则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至基岩面,基岩埋深距基床换填底面大于15m时,则沉降计的锚固端埋设深度为15m,沉降计的顶面至基床换填底面。 2、路基面沉降监测:一个监测断面共设3个监测点,分别在路基中心、两侧路肩各设一个沉降观测桩,于路基成型后设置。

高填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

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A9合同段高填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 编制 复核 审核 中铁二十三局集团 南平京台高速公路A9合同段项目经理部 2012年11月15日

高填路基稳定性监控观测方案 一、编制依据 1.1编制内容 (1)高填方路基的路肩在路基填土重力等的作用下的沉降量的监测方案。 (2)高填方路基的地表水平位移量和隆起量的监测方案。 1.2编制依据 (1)京台高速公路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两阶段施工设计图 (2)《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2007) (3)《公路勘测规范》(JTG C10-2007) (4)《福建省高速公路施工标准化管理指南》(路基路面) 1.3编制目的 (1)路堤的路肩沉降量观测——用于沉降管理。根据测定数据观测沉降趋势,预测稳定时间和工后沉降量;为土石方沉降量计算提供依据。 (2)地表水平位移量及隆起量——用于稳定管理。监测地表水平位移及隆起情况,以确保路堤施工的安全和稳定。 二、工程概况 京台线建瓯至闽侯高速公路南平段A9合同段起点桩号K53+900,终点桩号K57+825,路线总长长3.925km,为四车道高速公路,设计时速100km/h。本段线路处于闽北山区,总体地势属低山丘陵地貌,西北低东南高,地形起伏变化较大,项目区位于闽北山区,属沿海内陆山区,气候属亚热带季风气候。 本标段高填路堤共三处,分别为K54+620~K54+780、K54+940~

K55+135和K56+175~K56+304。K54+620~K54+780段高填路堤中心最大填土高度22.0m,K54+940~K55+135段高填路堤中心最大填土高度31.4m,K56+175~K56+304段高填路堤中心最大填土高度21.4m,且三段高填路基均处于软基地段。 三、监测断面及监测元件布置和埋设 3.1监测断面 本项目根据实际情况,拟设置1个监测断面,详见表3.1。

软土地基计算书

计算项目:凤凰大道建设工程 ============================================================================ 原始条件: 计算目标: 计算沉降、承载力和稳定 路堤设计高度: 5.880(m) 路堤设计顶宽: 43.000(m) 路堤边坡坡度: 1:1.500 工后沉降基准期结束时间: 180(月) 荷载施加级数: 2 序号起始时间 (月) 终止时间(月) 填土高度(m) 是否作稳定计算 1 0.000 6.000 3.580 否 2 6.000 9.000 2.300 否 路堤土层数: 2 超载个数: 0 层号层厚度(m) 重度(kN/m3) 内聚力(kPa) 内摩擦角(度) 1 5.000 17.000 17.000 35.000 2 0.880 22.000 17.000 35.000 地基土层数: 6 地下水埋深: 1.000(m) 层号土层厚度重度饱和重度地基承载力快剪C 快剪? 固结快剪竖向固结系 数水平固结系数排水层 (m) (kN/m3) (kN/m3) (kPa) (kPa) (度) ?(度) (10^-4cm2/s) (10^-4cm2/s) 1 0.600 17.000 20.000 100.000 25.000 5.000 15.000 0.00 0.00 否 2 2.900 18.900 19.500 140.000 39.000 11.000 15.000 15.00 15.00 否 3 14.300 19.300 19.933 250.000 73.000 15.000 15.000 15.00 15.00 否 4 1.400 17.000 20.000 240.000 25.000 5.000 15.000 0.00 0.00 否 5 8.300 17.000 20.000 500.000 25.000 5.000 15.000 0.00 0.00 否 6 23.100 17.000 20.000 650.000 25.000 5.000 15.000 0.00

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软土段路基沉降观测分析 发表时间:2010-05-26T15:45:24.810Z 来源:《赤子》2010年第2期供稿作者:杨震乾[导读] 从具有软土路基段沉降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测点中选取0013105L1的沉降观测点为研究对象杨震乾(中国中铁四局七分公司,安徽合肥 230022) 摘要:以某城际铁路DK13+015.6~147.4处软土路基处理为例,对CFG桩加固处理之后的沉降观测进行了分析。关键词:沉降观测;双曲线;软土路基;沉降曲线 1 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 选取该段4个沉降观测点,编号分别为0013026L1、0013080L1、0013117L1、和0013137L1。 根据现场实测数据,绘出“时间—填土高—沉降量”路基地表沉降的关系曲线图。它们代表典型软土段路基施工过程实测沉降曲线图,具有软土段路基沉降曲线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 通过对测点实测数据的整理,分类归纳出阶段性观测值,作为进一步分析的依据。 2 工后沉降分析和预测 路基填筑完工后,路基的施工荷载施加完成,根据实测值,可采用双曲线法进行沉降分析和预测,得出模拟值与实测值的差异以及沉降变化趋势。 2.1典型实测点数据整理 从具有软土路基段沉降的一般特征和典型基本形式测点中选取0013105L1的沉降观测点为研究对象。该点位于线路软弱土路段上,填筑高度5.306m。本段路基填筑材料为AB组填料,地基处理采用CFG桩加固。从2008年8月开始对该点进行观测,到2010年2月结束,历时18个月,累计观测110余次,施工期约每1天采集数据一次,路堤施工完工后半年内约5~8天观测一次,完工6个月后约30天观测一次。 2.2双曲线法 双曲线沉降计算具体过程如下: (1)确定起始时间T,路基填筑结束时T=0; (2)根据实测数据计算T/(ST-S施); (3)依据表2.4所列,绘制T与T/(ST-S施)的关系图; (4)确定系数A、B的值; 系数A为图2.7中拟合线与T/(ST-S施)轴相交值,系数B为拟合线与T轴夹角的正切值。 计算得,A=4.252366 B=0.04529 (5)将系数A、B代入公式ST=S施+T/(A+B×T)和S终=S施+1/B,可以由双曲线关系推算出沉降-时间曲线; ST=S施+T/(1.252366+0.04529×T) S终=S施+1/0.4529 S终=37.407mm S施=15.33mm 工后总沉降量S工后=S终-S施=22.077mm (6)路基工后模拟沉降量和实测沉降量对比。 根据分析结果,工后最终沉降量为22.077mm,小于规范规定:路基工后沉降不大于150mm,满足规范要求。 3 成果分析与预测结论 利用双曲线法预测后期沉降变形,其实测数据与相对应的预测曲线吻合度较好,客观地反映了路基沉降的动态发展情况,可以科学、准确的预测路基沉降量,从而估算工程的稳定性、更好地指导施工。参考文献 [1]崔希璋.广义测量平差[M].第2版.北京:测绘出版社,1992. [2]赵显富.变形监测动态图形系统[D].武汉:武汉测绘科技大学,1996.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