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商鞅改革成败论_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商鞅改革成败论_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商鞅改革成败论_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商鞅改革成败论_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第5卷第2期武汉交通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03年6月Vol.5 No.2Journal of Wuhan Communication Management Institute J un.2003

商鞅改革成败论:合法性危机的视角

曹 英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 管理系,北京 100038)

摘 要:商鞅改革因商鞅车裂、秦帝国覆亡而呈全败之局,其原因在于改革出现合法性危机:以弱民、苦民而达致富国强兵为目的,改革的正当性危机与暂时的有效性冲突使其出现特定支持的耗散、虚空;单一意识形态、完全排斥道德价值的重刑、酷刑主义的法律文化的建构,使改革必须的散布性支持无法生成;改革领袖个人品质的缺陷,又导致权威危机;各阶层利益冲突,因没有反馈机制的消解导致恶意情感的聚积,使改革危机首先在领袖、体制与共同体的危机层次中渐次展现出来,最终商鞅付出生命的代价、改革指导思想“商法”与强暴秦王朝彻底退出历史舞台均属必然,所谓“作法自毙”而已。

关键词:商鞅改革;合法性;合法性危机;特定支持;散布性支持;权威

中图分类号:D6/K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23146(2003)022*******商鞅改革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制度改革取得显著实效的事件,商鞅也是中国历史上少见的在体制内充分发挥自身才干实现理想抱负的平民知识分子,但史家对其人其事聚讼颇多,弹赞不一,本文拟从政治学合法性的角度对此进行分析,期求得到一个合理的结论。

一、合法性与合法性危机

合法性危机即合法性的产生、维持与再生产的危机。合法性(legitimacy)是政治学的核心命题之一,早在古希腊时代亚里士多德就以“公理”概念论述过城邦政治的合法性,卢梭亦以“人民主权”来规定政治合法性的本质属性,并明确提出了“合法性”这一概念。但学界比较公认的看法是,较早对合法性进行系统界定、完整论述并成为经典理论的学者是德国社会学家M?韦伯。韦伯从社会学的角度、以价值中立性的学术态度认定,合法性是促使某些人服从某种命令的动机,而不论这些命令是由统治者个人签发的,抑或是通过契约、协议而产生的抽象法律条文、规章或命令的形式出现的。韦伯所言的合法性是从经验研究的角度,从统治的稳定、既定事实的认定来论述,只关注其工具理性,不评论其价值理性,即只论证人们对享有权威者地位的确认和对其命令的服从,对这种权威本身权力的获得、权力行使的方式及一般民众权利的保障和道德伦理价值的体现则不予置疑。在此基础上,韦伯还提出了我们所熟知的三个合法性统治的基础:理性基础、“卡里斯玛”基础(个人魅力)、传统基础。

继韦伯之后,政治学界接受了合法性概念,并对其展开深入的研究,尤其是“二战”后这一概念得到广泛的研讨。所谓合法性,是指政治权威得到民众的认同、信仰、忠诚和服从,

收稿日期:2003203210

作者简介:曹 英,(19662),男,湖北蕲春人,中国人民公安大学管理系副教授,主要从事中国政治、政治思想史的研究。

这可以理解为,(1)权威基于自身的权力、地位为强化自身的控制而运用意识形态的、法律的和道德伦理的力量为自身所作的种种论证,是统治正当性的自我陈述;(2)民众对这种种论证的支持,自觉服从权威的统治,是对这种正当性的认同。包含为两个层面:制度的合法性和决策的合法性。合法性面对的是政治秩序何以持久的问题,而政治权力解决的是政治秩序何以可能的问题,其对政治制度与决策的意义一目了然。

那么,合法性资源又由何处获得呢?M?韦伯提出的合法性三种基础理论一般为学者所宗。当代政治学家D?伊斯顿则对韦伯的合法性基础类型作了细化处理,提出了更为具体的设计,颇有代表性。他把合法性的来源归于意识形态、结构和个人品质三方面。意识形态是为政治系统的合法性提供道义上的诠释,有助于培养系统成员对于政治权威和体制的合法性情感;结构作为合法性的源泉则意味着通过一定的政治制度和规范,政治系统的掌权者即可获得统治的合法性,亦即合法的政治结构能赋予其执政者合法的地位;而合法性的个人基础是指执政者个人能赢得系统中成员的信任和赞同。

伊斯顿进而以“特定支持”、“散布性支持”的不同支持类型的划分来论述合法性的生产与维持。所谓“特定支持”是指因政治体系的输出(主要为政策)而带来的给予体系成员的实惠如利益、需求的满足而引起的支持,主要是通过政府的有效性输出、统治绩效来获得,具有显著的功利性;“散布性支持”是与特定的政策输出、系统成员的利益获取、需求满足无关的支持,是对政治系统“善意情感”组成的支持蓄积的结果,是一种对政治系统的合法性信仰,是一种“无条件依附”,是对政治系统、当局、制度等的基于内心的体认后的支持,这是政治系统最重要、最需要的合法性来源。

二、商鞅改革特定支持的蚀耗

商鞅改革所以被认为是战国时期群起变法中的翘楚者,其改革取得的速效尤其是秦的迅速强盛是为主因。

所谓改革,就是重新调整利益分配格局,刺激社会成员主流的认可、支持动机,以期扩大价值生产,增值社会财富,使稀缺性资源的需求得以逐步满足,即所谓“蛋糕做大”;同时兼顾资源与价值的权威性分配,限制、调节、疏导、整合社会成员的利益关系,维护、增进政治秩序,即所谓“蛋糕切好”。商鞅以强国、尊君为唯一目的的改革,其初始也在社会财富总量的增加、利益的协调与分配等问题上取得了成功。

商鞅改革首要目的在强君,即扩大君主权威,尤其是增强其动用、控制社会财富、兵力等最主要资源的能力,这就是所谓“富国强兵”,最有效手段,即是增强君主控制社会资源尤其是税源、丁源的能力。与此同时,商鞅还推行鼓励军功、惟军为荣的强兵国策。以军功大小为贵族爵秩主要衡量标准,军人地位可以超越法律的界限,国家以其为社会的上层,主要目的就在于多力,争取战争的胜利,改革的结果是秦国出现举国全民好战的狂热情绪,造成“富贵之门必出于兵”、“民之见战也,如饿狼之见肉”的社会风尚。

但是,商鞅改革取得了相当的成绩,但又激起上下一致的排斥、抗拒,并最终断送了商鞅的性命,也最终使强大的秦帝国彻底倾覆,这又作何解呢?盖因改革的正当性在未得到民众认同的情况下,改革有效性的效果是有限的。

商鞅改革的合法性建立在强君强国,为此可以不惜一切代价,改革政体、经济、民俗、国防,都以此为目的。商鞅以为,国(君)强是民强的唯一条件,舍此别无选择,百姓初期以为不便,三五年习惯后则以为然,而且民之弱点是有利于强君政治。《史记》记载商鞅改革的初期成效似乎也印证了这种理论,“行之十年,秦民大说,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家给人足。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乡邑大治”。实际上,这只是一时之象,或者说是恐怖、酷法中的暂时局面。

商鞅改革之初,民众对于完全的风俗乃至家庭伦理的变故,特别是商鞅的严刑峻法苛酷政治,“百姓苦之”;改革中的资源国家垄断、与民争利、整饬税收等政策,亦遭到民众尤其是贵族的反对,改革开始一年时,上访、示威到国都栎阳“言初令不便者”的秦民以千数。反对改革的声浪也得到上层的回应,太子在其师傅公子虔、公子贾的支持下,触犯法令,挑战新政,当然这其中有旧体制既得利益阶层对改革的反抗,但商鞅改革遇到民众的抵抗确是不争的事实,商鞅也以铁血政策对持不同政见者大加挞伐、杀戮,先黥、刑太子师傅,天下惊肃,后对妄言改革的人物迁于边城,“其后,民莫敢议令”。“日绳秦之贵公子”七百余人,投于渭水,“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由此,天下只有一种声音,商鞅变法的声音,任何言论,不管是支持还是反对改革的都一概禁绝,无庸置喙。但是,商鞅的高压政策并没有杜绝反对新政的声浪,太子师傅公子虔在第二次改革中再次公开以身拭法;在改革10余年后,“宗室贵戚多怨望者”。商鞅自己也深知改革有艰险、多有不如意处,以森严警卫以防范自身安全,出行“后车十数,从车载甲,多力而骈胁者为骖乘,持矛而操戟者旁车而趣。此一物不具”,商鞅坚不敢出。处心积虑的防备实际上就是对自我的不自信、对改革的不自信。

后世常有人将太子与公子虔、公子贾的累次挑战说成是改革派与反对改革的保守派的斗争,实是误解与偏见。商鞅被惨杀后,由太子即位的惠文王并未废止商鞅的改革,只是略加修改,这种延续商鞅改革路线的国策一直为历世秦王所奉行,直至秦始皇帝的变本加厉,“商法未败”即是由此言之,商法虽行,却未有王为商鞅鸣冤叫屈,更遑论平反昭雪,说明诛杀商鞅是得到历代秦王的认同的。

在此可以看出,商鞅改革出现的合法性危机表明有效性并不能代表合法性。以利益分配而求得的特定支持很容易出现蚀耗、虚空现象,这是因为:

第一,以解决稀缺性资源为特征的经济改革,初始阶段有可能只是释放旧体制下被束缚的活力,使改革在旧体制框架下亦能贡献相当物质总量,但再深入进行,就易遭遇体制的反抗,从而消解改革成果;在深入政治体制改革时,必须进行利益的再调整,这时如没有其他合法性资源的协同,单方面依赖法律的突进,必然使改革受到既得利益者和以前的反对者双重对抗,改革阻力增大,反而又刺激改革者的雄心与魄力,加大改革的力度,更激起民之心理反弹。双向互动的结果,就会两败俱伤:改革者更加冒进,民众不能承受“改革之重”,改革自我倾覆,经济改革成果荡然无存,反对者则尽废新政,复辟(实为“改革的改革”)随之而来,社会出现剧烈动荡,“改革”反而成为葬送政治体制的催化剂。中国历史上的晚清改革最为典型。而且,改革者往往对这种有效性颇为自诩,总以其为动员民众支持、继续改革的主要依据,不断提升有效性的阀值,期求民众更大的支持,从而激发民众对以经济增长、改善生活为主要特征的改革寄予更高期望,二者互相因应,使得改革的冲动、速度无法得到理性的论证,在社会控制特别是舆论控制十分严密的情况下,改革就有如高速行使的列车,纵然前有万丈深渊,也“奋然前行”,无法刹止。

此即言之,片面的政治、经济改革都不能保证改革有效性的持久性,一旦改革者自得的改革成果出现短路或者有所降低时,就会大大加速改革的信誉度的损耗,甚至动摇改革的基本,改革反而成为社会发展的阻碍甚至政治体系瓦解的助力。

第二,以利益均沾为特征的改革有效性遵循“边际效益递减”的经济学法则,获利阶层对改革成果的分享抱有持久的希望,一时维持现状或暂时的困难都使改革的支持动摇,改革必须实现持续高速增长,稍有停滞甚或有所减缓都会引发不满,改革的难度因而呈现加速度式的“滚雪球”效应,排解起来极为困难,偶尔的、突发的事件都会激起不稳定的事变,改革的成本与代价,无以为计。

商鞅改革初期,确实民有得利,但商鞅改革终极目的却在剥夺百姓,富国穷民,强国弱民。民这一时得利只是商鞅强君改革的临时策略。

商鞅认为,民之特点在愚朴、穷困、胆怯,追名逐利,好逸恶劳,贪生怕死,“民之性,饥而求食,劳而求佚,苦则索乐,辱则去荣”。农事与战争并非人性的喜爱,只是迫不得已之行为。因为穷,可以利诱,不以农苦为苦;因为怯,惧怕国家严峻法律、重刑,就冒死以战,卖友求荣,卖亲为贵;因为愚蠢,所以易受君主控制,听凭国家的摆布。民有这样的缺点,正是君主可以而且必须利用的,所谓“法治”就是固守民之缺陷以弱民、治民,这正是商鞅思想的核心,即以法治民,商鞅改革的理想结局就是使民处于强君暴力统治之下,通过各种手段使民安心、尽心且死心。

因此,以商鞅看来,以下举动自属当然:在自然(“趋利避害”)人性论假设下,以重赏引诱好利之民,战争升官晋爵如是,农事发财致富亦如是;怕死贪生,以严刑迫之,时时处于酷刑峻法的笼罩之下,生不如死,不敢为非,只好跟随君主之剑,局限于土地之上,辛苦耕作,绑缚于战车之上,冲锋陷阵;欲使民永远随君、服法,就必须愚民,所谓“多禁以止能,任力以穷诈”,禁止民迁徙流动,因为交流激荡正是思想控制的天敌,禁止任何法家以外的思想、书籍传播,士宣讲其学说,于是“坑儒”、焚书就为不二选择,此正郭沫若所言“牛马以耕稼,豺狼以战阵,猎犬以告奸”。

民好利、趋利避害既是人性弱点,也是人性当然,求富、求安、免除穷困、摆脱恐惧,更是人类天然权利,贫民要求富贵、富贵之民(摆脱民身份的贵族)希望稳定,都是世之常情,可是改革只能使他们只是战争的齿轮,民之怨怼、拒斥与抗争必然爆起,因而又必须以高压、恐怖与暴力加以维持,商鞅改革建立的“法治秩序”就是如此,这就使得因利益调整带来的政治收益(特定支持的主要来源)化解于无形之中。因此商鞅改革愈至后来,阻力愈强,商鞅则愈以铁血手段,国家恐怖日甚一日,民众的不满、怨恨也愈强,商鞅最后惨死就是必然了。

三、散布性支持的缺失

商鞅以弱民、好战为基础的富国强兵的改革,以有效性企求特定支持,如前所述,上下结怨,并未成功,另一方面重建规范的努力即寻求以散布性支持而获得改革合法性的生产与维持更遭到严重的挫败。

秦历居西戎边境,与东方诸华夏主流诸侯国颇有文化、制度与道德的距离,学习东方文明特别是学习儒家思想、制度一直是秦人自觉的文化追求,“民贵学问,又贱农”,商鞅刚得到孝公信任时,就尖刻批评此种社会风尚,鼓吹建立一种彻底与传统脱节、与东方主流文化隔离、与儒家文化道德制度背道而施的社会价值文化,此即商鞅的法家世界新秩序———壹刑、壹教、壹赏的“壹”的世界。在改革实践中,极力推行专一的以刑为首要、祛除法家以外思想、建立惟一意识形态的“世界新秩序”,其特征有下列方面体现:一是法家一统,实行文化专制主义,推行单一意识形态,压制、排斥、打击知识分子。

商鞅之道,农战为先;致民农战,要在刑、赏二柄的使用,使刑、赏必行,行而必得所求,定分明法而已,即确立刑为本、赏为辅的治国路线,明确君主绝对核心的等级关系。商鞅改革,以民愚朴为其愚民、苦民、弱民政策的基本假设,民存在的唯一理由是为君主农战服务,其他思想、文化的影响(“干扰”、“腐蚀”)当是严禁、排除、打击之列,在思想文化领域全面专政就成为商鞅改革的迫切课题。

二是法律本位、重刑主义。

商鞅思想以法为治国的经纪、衡量社会各种价值标准的唯一尺度,反对儒家倡导的德治,尤其是重德轻刑、教化优先的治国方略,主张重刑轻德、惩罚至上的治国方针。关于

法地位的论述,《商君书》可谓累篇可拾。商鞅认为,法是防民、制民、用民的至宝,是调整改革中各种社会关系最有效的强制性规范,是判断功过、是非、利害推行赏罚的唯一标准。法之所以有如此地位,是因为商鞅赋法以公正、平等、公开等价值。商鞅以人性自私的假设创立学说、推进改革,认为最能制约自私人性的规范就是排除人性的“公法”,法代表以君主为象征的国家利益,祛除私益,具有适应各阶层普适性价值的公正性、平等性,明晓周知,推广天下,民不敢为非,吏难以作祟。上下依法行事,令行禁止,天下即为“治世”。但是商鞅之法,却只是惩罚之刑法(“律”),非限制政府权力以保证民之权利的“法”,是以确保君主利益无任何损害为前提,以“以暴制恶”手段的重刑、酷刑主义。尽管商鞅以刑赏为治国二柄,但认为应重刑轻赏,以赏助禁,赏只是刑的辅用手段。民好利恶害,可以赏诱;民自利而怯懦,可以刑迫,暴力使之以小苦耕为乐、以大苦战为常。赏于民贪得无厌,无法满足,且会助长民之气焰、削弱君之权威,民富、民强为国之敌;刑使民不敢为非,甘为君之牛马、鹰犬,国治的必须。必须刑多赏少,刑九赏一。

三是移风易俗,激烈改变民俗、道德和社会风尚,重新建立单一的价值秩序。

商鞅改革之初,即对秦人重视知识、轻视耕作、向往东方儒家伦理文化十分鄙视与不满,坚决要求严惩无用、无能之民,荡涤旧俗,全盘“法化”,重建新的文明价值体系———崇尚而且只能崇尚耕战、守法,不受一切欲望的蛊惑,反对道德伦理价值,专心务农,愚守耕种,好战善战。商鞅以犯天下绝大多数人之利益的“大无畏”精神认为,去德任刑,百姓虽然倍觉其毒苦,但为了“去刑”、强国,也在所不惜,“固犹曰吾爱民也”。

商鞅改革的价值观还包括“大公去私”,完全剥夺民之权利,竭力宣扬国家(君主)利益至高无上,民只是君主创造财富、提升国力、发动战争的犬马、奴隶,必须无条件服从君主利益,这就是最大的“德”,最好的伦理;而君主应该遵循何种道德规范,商鞅束之高阁,悬而不论。君主权势无垠、权力独大、权术诡诈,可无所不用其极,一代暴君也就呼之欲出了。

商鞅强调法的唯一性,君主利益的至高无上,君臣、君民之间只有利用关系,君必须掌握主动,卖爵禄(赏)、制惩罚(刑),迫使臣、民出卖智、力,供之驱使,道义原则、德性伦理、德行价值无生存必要,社会整合只需严刑峻法。君主无任何道义制约,法律只是其奴婢,其权威合法性来源惟有暴力。而且,商鞅无视政治社会化的任何作为,追求意识形态单一、以法为上、君主长官意志为权威唯一信仰,以高压、恐怖、雷霆万钧手段强行整齐划一社会秩序,完全抛弃家庭、学校及一切伦理道德、风俗习俗等道义、信念、价值的支持作用,仰赖高压、欺诈、威吓、恐怖,简单地贯彻“暴力的愚民”,结果必然是严峻刑罚、官吏残暴、赋税苛繁的“酷政”局面。君主好大喜功,以滥用民力、大兴土木、发动战争等为尚,以杀戮、酷刑、无德为荣,最终无法无天,纲纪荡然,法成为暴君酷政的推动器。商鞅改革刚有成效,即发动战争,出兵占领近邻魏国固阳,迁都咸阳。在建新都的过程中,商鞅改变孝公前崇尚简朴的传统,以三年时间,大筑冀阙,其规模可与当时著名都城鲁、卫宫廷媲美,遭到司马迁的批评:“相秦,不以百姓为事,而大筑冀阙,非所以为功也。”

战争固为秦生存需要,但其残暴、好战实在惊人。孝公之后,秦君用兵极为频繁,平均两年即有1次。秦兵有如虎狼,杀人无算。刘向在《新序?善谋篇》中对商鞅朝的暴虐评价说:“法严而酷。刑深而必。守之以攻。当时取强。……及孝公死,国人怨商君,至于车裂之。其患渐流,至始皇赤衣塞路,群盗满山,卒以乱亡。削刻无恩之致也。”在此,刘向还进一步批评商鞅说:“卫鞅内刻刀锯之刑,外深斧钺之诛,步过六尺者有罚,弃灰于道者被刑。一日临渭而论囚者七百余人,渭水尽赤,号哭之声动于天地,畜怨积仇必于山丘,所逃

莫之隐,所归莫之容身,死车裂灭族无姓,其去霸王之佐亦远矣。”这些当非无稽之论。司马迁也在《史记》中严厉指责了商鞅的“少恩”、“刻薄”、“卒受恶名”。

四、改革领袖的权威危机

韦伯指出,政治权威的合法性主要来源于三种支持,一是继承传统性资源,利用世袭家族势力影响和成员对其的忠诚转移,取得合法性;二是以建立新兴法律制度而取得非人格化的理性权威,成员对政治制度的忠诚,这种忠诚不是基于对个人、家族的忠诚,而是对命令、法律产生程序的普遍接受,对制度的正当性的认同;三是以超凡个人魅力为基础的权威,依赖领袖的个人素质、影响力,成员信仰其智慧、洞察力,迷信其意识形态或宗教,而成为矢志不渝的追随者。

在商鞅改革过程中,破除旧有价值系统,与传统彻底决裂,显然,继承传统性资源的合法性不存在;新的“壹世界”法律文化无法得到民众认同已如前述,其法理性权威合法性亦不成立,因此,改革领袖的合法性资源的利用就成为关键的因素,此时,改革伊始,旧体制已然破除、新体制仍未成型,社会界于转型时的失范状态,合法性往往聚于领袖个人,其品质的重要性会首先凸现出来。商鞅当此时,担当大任,却出现严重的性格缺陷,大大加速了改革的难度,也使其个人权威遭到很大的削弱,对改革的合法性危机转致到当局(领袖)身上,以此观之,商鞅命运当是必然。

商鞅的权威危机体现在:

第一,卑视他者,高视自我,妄自尊大,个人专制,不容异见。

改革尚未开始之时,商鞅即明言孝公:“疑行无名,疑事无功。且夫有高人之行者,固见非于;有独智之虑者,必见于民。愚者于成事,知者见于未萌。民不可与虑始而可与乐成。论至德者不和于俗,成大功者不谋于众。是以圣人苟可以强国,不法其故;苟可以利民,不循其礼。”藐视芸芸众生,必然迷信自我,商鞅在改革时,以救世者自居,闭目塞听,堵塞与他者的声息沟通,把不同政见全部视为挑拨、诬陷加以压制、打击,不思己过,以焚书、坑杀来镇压反对意见;但求取得实效,不顾及百姓、贵族感受,即使苦怨连天,亦以追求长远利益、为民求福而自慰,一往无前,独断专行,不计任何代价,以铁血手腕强行变法,使改革成为“扰民”、害民之举。官员为求自保,以邀功媚上、联手自欺为尚,欺压贪剥为改革之功,改革必然四面楚歌、怨声载道,商鞅对此浑然不觉,反洋洋自得,只有到临死之时,商鞅才恍然觉悟,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弊一至此哉!”

第二,无视道德,唯利是视。

商鞅以人性自私立论,在个人修为上也是不讲求信用,与人交往以追求利益为唯一原则。世人一直以商鞅在改革之初“徙木赏金”的典故来证明商鞅乃令政必行、取信于民之人,然而这只是商鞅重赏之下、必有勇夫的策略,商鞅实乃为达目的不择手段的绝对小人。

初,商鞅响应孝公求贤诏令,弃魏入秦。初来刚到,举目无告,商鞅为求孝公面见,不惜贿赂孝公宠臣(太监)景监,根本不顾及任何清议、舆论;此时,虽然列国争雄,礼崩乐坏,但朋友之交谊信义仍得到普遍尊重,出卖友人仍是不齿之举。商鞅诱杀旧交公子,为贪一时之功,卖友求荣,于国博得“无信”的声名,道德透支的商鞅于个人也种下恶果。

第三,作法犯法,腐败贪功。

商鞅推行法制改革,曾对其公正性有明确的宣扬,民对此也是充满期待,但商鞅因其威望、权势与道德的缺憾,在改革进入“高歌猛进”的分享改革绩效时,商鞅却作法犯法,失信于民。法则的破坏首先由改革者始,改革出现信仰“黑洞”,为其决口打开了甬道。

商法规定解散封建体制,收回贵族封地,使爵秩与封土脱钩,天下权力、财富集于君主,以达到君权一统、威盖天下的效果,但是商鞅在宗室贵族封地上缴时,却自受封爵,

领15城封土,南面称君,这种自我豁免、自享特权的专制做法,遭到时人的激烈批评。商鞅在改革过程中,为推行新法的方便,不惜以牺牲法制严肃性为代价,便宜行法,自改其制。商法一改当世“刑不上大夫”的成规,规定,法律上下同一,“刑无等级”,“王子犯法与庶民同罪”,不得因人废法,但是,商鞅面对太子以身拭法,却无力执行,只好以太子师傅充罪,后公子虔再犯约,商鞅也只是以劓刑处之,最后造成法“只行于下,难行于上”的局面。

第四,逾越礼制,自取灭亡。

商鞅命丧五马,直接起因为孝公新丧、新君初立时对他反叛的指控,一般史家对此都以商鞅蒙冤受屈作解。对这种“事出有因,查无实据”的疑案,争议繁多本属常情,但从商鞅改革的思想与作为看,商鞅得此下场,确实罪有应得,咎由自取。

法家思想以君权多寡为衡量国家安危、臣属忠奸的唯一尺度,与商鞅同一时期的慎到就明确提出“势不两立”的理论,指出,“臣有两位者国必乱,臣两位而国不乱者,君在也”。君主的权势高于一切,道德、才能、是非都是权力的奴仆,君主必须占有绝对的权力,实行独裁统治,忠臣、能臣是国家之害,只是君主使唤的工具,不能成为国家学习、效法、重视的榜样,否则,就是在民众中树立一个可能与君主抗衡的敌对力量,其害无异于无君。

商鞅是认同并贯彻这些思想的,但是商鞅在孝公后期,因权力膨胀,集敛了过多的威望、权力与势力,已成为新君极大危害。史载孝公临终有禅让之意,尽管此说传说成分多于事实,但说明商鞅此时权力之大已足威胁新君的统治。可是商鞅对此却习以为常,并不自敛,继续恃功自傲,贪位贪名。出门前呼后拥,超越礼制,炫耀威严,喧宾夺主;以不正当手段内建威权,外摄王令,造成满国只知商君、不知秦王、严重触犯秦王尊严的局面。“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反为臣也”。所以,当公子虔以“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的商鞅思想进言时,新君惠文王以为然,全国通缉商鞅。商鞅逃至关下,民以留宿客人犯连坐之罪而不收纳,商鞅在哀叹之余再出逃至魏国,魏人斥其背信弃义拒纳,商鞅再亡回国内的封地起兵造反,为惠文王捉拿而车裂、灭族,商鞅作法自毙,“秦人不怜”。

在改革过程中,企求以领袖个人权威、铁碗手段强行推进,如果改革本身的正当性即改革的公平与正义得到尊重,改革有可能取得相当成果,但是因为权威无法监督、改革仅仅倚赖权威个人策划与掌控,极易发生权威与改革的变异,绝对权力拥有者的堕落与腐败造成的恶果就会呈现加速度崩盘效应;与此相对应的,垄断权力的改革权威又只能迷信暴力压制异议、反对改革的声音和反对力量,继续制造权力的垄断,无法得到真实信息的权威只能听到顺从、阿谀、屈从“伪信息”,从而堵塞决策反馈的渠道,加大政治系统管理、统治的风险与成本,改革的正义性、正当性只会异质为“愚民”的手段而受到普遍的质疑,改革者成为民众革命的对象。商鞅在改革的进行中,因其权力、威望和个人性格,渐渐成为改革的象征,商鞅也因此自我欣赏、自我膨胀,变成使改革价值发生异化的首要因素,作为改革的象征符号,商鞅权威的危机动摇了改革的根基,必然须为改革中社会不稳定付出代价。

一般来说,合法性支持的层次,以伊斯顿的研究,可以按三个递进的层面展开,即对共同体的认同,通常表现为对国家的认同;对典则的认同,包括政治系统中价值、规范和权威结构的认同;对当局即主要领袖的认同。合法性危机的程度展现,则呈反方向运动,于改革而言,首先是对改革权威即主要掌权者的支持发生危机,不满集中于领袖层面,要求更换掌权者的呼声使得对改革的认同危机经常表现为对权力的争夺,由此,常被人们误认为是顽固派对改革派的反扑;其次是改革中确立的意识形态、体制和价值系统层面,旧体

制、思想、价值规范的重新恢复成为当然,即所谓改弦更张、复辟;再次是对国家的认同,对改革的持久否定会使对政治共同体的信仰发生动摇,加速社会分化,出现严重威胁政治系统的不稳定势力,改革,反改革,反反改革,加速国家政治资源的耗散,从而使国家控制力、权威信仰出现严重危机,改革带来或加速了政治系统的崩溃。

商鞅改革即出现了这种危机陷阱。商鞅首先成为改革的阻力,上下怨望的集中点,所以商鞅惨死无人同情,“无人怜之”,但商鞅改革的强国效应对处于列强争霸的政治格局中的秦王是当然选择,于是延续商鞅改革路线成为后世秦王既定国策,此谓“商鞅未败”,然而其合法性危机只是在战争状态即非常态的政治环境中得以掩盖,一旦外敌解除,在和平时期,对其改革合法性的诉求就成为王朝必须首先处理的难题,秦始皇不但不思改革(改革商鞅改革的弊政),反而在商鞅暴政的道路上越走越远,终于使改革三个层次的合法性危机一并爆发出来,秦王、商鞅思想为主体的法家治国路线、秦帝国同时退出政治舞台。

参考文献:

[1]D?伊斯顿.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M].华夏出版社,1999.

[2]苏国勋.理性化及其限制———韦伯思想引论[M].上海人民出版社,1988.

[3]李普塞特.政治人:政治的社会基础[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4]哈贝马斯.交往与社会进化[M].重庆出版社,1989.

[5]胡伟.合法性问题研究:政治学研究的新视角[J].政治学研究,1996(1).

[6]郑良树.商鞅评传[M].南京大学出版社,1998.

[7]李存山.商鞅评传———为秦开帝业的改革家[M].广西教育出版社,1997.

[8]周密.商鞅刑法思想及变法实践[M].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9]高亨.商君书注译[M].中华书局,1974.

[10]睡虎地秦墓竹简[M].文物出版社,1978.

[11]史记?商君列传[M].

[12]史记?秦本纪[M].

[13]蒋礼鸿.商君书锥指[M].中华书局,1986.

[14]吕氏春秋[M].

[15]战国策[M].

[16]韩非子[M].

[17]慎子[M].

[18]论语[M].

[19]孟子[M].

[20]盐铁论[M].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整合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影响 摘要: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商鞅变法;文化传统;功利主义;国家实力 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导致秦国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值得探讨的是,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实行变法改革的也并不是只有秦国。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等。这些变法改革,时间上有的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有的稍晚于商鞅变法,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总之,都没能把实施变法改革的各国带入富国强兵、最终能承担起统一大业的行列。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使秦国得以沿着他所制定的改革路线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本文将从从秦国的文化特点入手,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秦文化的特点 一个部族文化特点的形成,是这个部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秦部族早期特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秦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1、崇武尚战、勇悍坚韧的性格特点 秦部族在早期发展中,为了生存,不断向荒凉、空旷的西北地区迁徙,面对陌生而艰难的新环境,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气以及团结精神。西北地区尚处于游牧阶段的戎狄部落正处在富于掠夺性、侵略性的发展阶段,在势力强大时,侵略秦人的领土、掠夺秦人的财物,是这些部落自然的选择。因此,秦人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站稳脚跟,开创基业,必须也只有依靠武力,在战争中巩固并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中,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把为部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战视为光荣,把杀敌立功者视为英雄,就成了秦人的心理共识。

商鞅变法教材分析

二、教材分析与教学建议 1.知识结构 2.教材分析与建议 重点 商鞅变法使秦国富兵强。 难点 一分为二地看待商鞅变法的得失。 教材内容分析与建议 本课主要从三个方面向学生介绍了商鞅变法后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之死,富国强兵的秦国和变法的历史局限性。由于守旧势力的反扑,商鞅为变法献出生命,但“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使秦国一跃成为当时的先进国家,但它也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局限性。由于这段历史的文字与图片资料比较丰富,建议在教学时适当进行补充,增加学生对这段历史的感性了解,深入认识商鞅变法的历史意义。 本课引言由图片与文字两部分组成。图片展现了横扫六国壮观场面的秦陵兵马俑军阵。文字内容则重点指出,人们在肯定和赞颂秦统一六国的伟大贡献的时候,总是不约而同地把秦走向统一的原因上溯到一百多年前的商鞅变法。两部分内容旨在说明:商鞅变法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建议教师以图片与文字内容为素材,通过提问,引导学生阅读理解引言内容。问题一:通过观察本图片,你从中能够获得哪些历史信息?问题二:通过阅读引言中李白的诗,感受“秦王扫六合”的气势,你认为“秦王扫六合”奠定基础的是什么?在学生回答问题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进入本课学习。 第一目“商鞅之死” 教材从贵族保守势力对新法的抵制、破坏和反扑;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下令捕拿商鞅等几个方面介绍了商鞅之死的原因和经过。 (1)守旧势力对新法的抵制和破坏 商鞅变法对于沉寂的秦国社会不啻于一场巨大的政治风暴,沉重打击了世袭贵族的种种特权,高官厚禄、富贵荣华一如风卷残云而去。主持变法的商鞅成为王族贵戚的眼中钉。贵族保守势力伺机制造事端,向商鞅发难。他们唆使太子故意触犯新法,并在各种场合批评攻击商鞅的所作所为。在秦孝公的支持下,商鞅毫不退缩,动用严刑重法坚决打击。太子是君嗣,不好动刑,就严惩太子的老师和一些违法贵族,在渭水河畔镇压了七百多个破坏变法的旧贵族,并将另外一批不满变法的人流放到边远地区。从此,树立了变法的权威,没人再公开对抗。(2)商鞅之死 商鞅在秦国二十余年,屡建奇功,声名卓著,但时刻为守旧势力所嫉恨,遭受攻击,他们在暗中等待反扑时机。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即位,这就是秦惠文王。秦惠文王身边以前遭到商鞅惩罚的亲信向惠文王进谗言:“大臣权势太重则国家危险,左右太亲近就会使自家性命危险。秦国妇女儿童都知道商君之法,不谈大王之法,商君反为王,大王变成了臣子。”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闻讯出逃,一日,他到一旅馆投宿,店主称按照商鞅颁布的法令,必须验明身份,否则他就要受罚,最终拒绝了商鞅的投宿要求。商鞅走投无路,被迫在封邑起兵自卫,兵败被杀,尸体运回国都咸阳示众。一代雄才就这样为变法而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3)“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 商鞅虽死,但他推行的新法未废。商鞅变法兢兢业业二十余年,深入人心,妇幼皆知。虽然商鞅个人落了个悲惨的结局,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在他死后

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资料

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叶行昆 战国时代是我国封建领主制经济瓦解和封建地主制经济确立的 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所谓转型期,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发生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其中制度创新扮演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角色,它所留下的便是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路径或轨迹。而制度创新指的是能够使制度创新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的对现存制度的变革。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变法”即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便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战国时代诸侯列国的变法改制惊心动魄、缤彩纷呈的话,那么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则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动人心弦了,因为它把当时的各项变法改制溶汇于一体。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人类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制度的不断变迁、创新与完善的历史;是一个从制度的不均衡到均衡,乃至制度适宜的历史,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在制度变迁的初始化阶段,经济因素处于中心地位。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只要其收益大于零,且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中净收

益最大,这项制度便是最佳制度。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推行使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剧烈的兼并战争中那种以“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君书·更法》)为理论依据的国家制度遭到了不断破坏,人们逐渐脱离原来人身依附的束缚,私人开垦荒地即归私人占有、田宅或以买卖、地主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的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局面,这就必然要求对原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制度进行变迁与创新,以促进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取代贵族土地所有制。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献公在位时,虽已对内政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远不足以改变秦国的弱势,孝公即位时的秦国仍是战国七雄中最为贫弱、落后的国家,东方各强大诸侯不以礼待之,不让秦国参加诸侯之间的会盟。同时秦国内部的旧势力也仍然根深蒂固,对进一步改革形成严重阻力;新旧势力的斗争,各贵族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倾轧,使秦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模型提出:一国统治者总是存在对手,即与之竞争的国家或本国内部的潜在统治者。在此,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并不能“高枕无忧”,他们会时刻面临强有力的外在竞争力。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别的国家相比,在经济上处于劣势,或没有出现相对的经济增长,那么是由于该国的制度没有为发展经济提供激励机制,即是由于存在相对的制度不适宜,或是制度没有创新。由此可见,经济的落后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秦孝公是一位有作为、有气魄的历史人物,他即位后便“下令国中求贤者”,招请天下“有能出奇计强秦”的人才。商鞅闻讯由魏入秦,先

商鞅变法论文

品商鞅变法 前有易中天品三国,今有我们小组品商鞅。 商鞅,一个让人又敬又恨的人,为什么说他让人敬重又让人恨呢?下面就请跟着我一起通过品味商鞅变法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让人又恨又敬 在商鞅入秦国之前呢有一个故事,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学习刑名法术,也就是刑法,收到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公孙叔给会魏惠王说:“商鞅呢,年轻有才。可以帮忙治理国家,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投奔别国啊,但是呢,这个魏惠王认为公孙叔是说胡话呢,就没在意,也没下令杀掉商鞅,于是商鞅就走了,而当时六国都会,没有邀请秦孝公参加,秦孝公呢就觉得非常耻辱,说道这里呢,最近大家都看新闻没有,有一个人和秦孝公的性格特别像,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前段时间上市直接收获46亿美元,年轻的时候马云参加一场聚会,其中不缺乏各类名人,但是马云被冷落了,因为他穿的普通,长得还很那啥,没人乐意和他说话,他很难受啊,这是赤裸裸的耻辱啊,他前段时间说过一句话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结果呢这个就成功了,好了这个扯得有点远了,我们继续说回来,这个秦孝公呢和马云一样,立马就广招人才,发布求贤令,商鞅呢听到之后就投奔了秦国,商鞅呢,当时用了帝王之道和王道之术游说,秦孝公感到很无聊啊,然后他又用霸道之术又说孝工,这时的孝工是非常有精神啊,商鞅懂了,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根本不感兴趣,就喜欢霸道的,然后他就用霸道之术来辅佐秦孝公,当他颁布了很多法律之后啊,有的人不愿意,有的人不信,于是就有了南门立木,一部分人信了,但还有不愿意的啊,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是你能够说变就变的?这就要说到商鞅的冷血之处了,凡是反对的,一律斩了,只要你反对,我就斩你,一系列的铁血法律让百姓们害怕,所以啊,这之后强大的秦国是站在无数平民的尸骨与鲜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是让人恨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商鞅后面的变法是真的让百姓们又尊敬他,鼓励农桑,重农抑商,鼓励军工来提高军队战斗力,是秦国变得强大起来,但是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文王登位,他当时的奖励耕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土地,这下支持者们不愿意了,纷纷不支持他继续变法,商鞅失去了变法,却又遭到了那些旧贵族势力的陷害,只得逃亡,最后难逃一死,最可笑的是他是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当时的连坐罪无人敢收留他,我收留了他我也得死啊,所以没人愿意,尸体被运送回去还遭到了车裂,真是悲惨啊。但他的变法依旧实行了下去,为秦朝一统天下奠基了基础。 从上面品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呢我们可以知道商鞅这个人呢,功大于过,虽然铁血,但是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要懂得从这个商鞅的变法中吸取一些经验,比如说他的执法必严,赏罚分明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也有不好的,他的连坐之法,肉刑,还有焚烧诗书,企图压制人民的思想,这是很不科学的。最后一句话:

齐越节稿件商鞅之死

齐越节稿件商鞅之死 IMB standardization office【IMB 5AB- IMBK 08- IMB 2C】

齐越节——商鞅之死 勒死他,勒死他,用这马央勒死他!为什么为什么我一生下来我的亲生父亲就要勒死我因为巫说,你是五岳之子冲克 父母。巫为什么巫要我死我就必须死你难道还能成为人上之人,还能翻天覆地倒转乾坤吗为什么不 我不愿当畜牲,祖祖辈辈甘愿当畜牲,只会哀号不会反抗,我要问,我要问天,如今这浑噩的苍天,我来问你,为 什么有的人活着天定为人上之人,而有的人活着却如同一头 畜牲。商鞅,商鞅乃辛卯年五月七日亥时生人,五岳之子, 金质热烈,父母不堪将其受害,祖灭满门,五马分尸,这又 如何,绝后代,断宗祀,乃天下第一孤寡之人,孤寡之人, 这又如何? 我逃脱了驾驭生命的马央,活过来了,活了整整五十二年,五十二年!人之有为不在其身而在其志,生活在这个时代,你必须为自己争取一切,甚至是生的权利,任何时代都 需要英雄,因为英雄能改变这个时代,改变生活在这个时代 人的命运。我变法之所以成功正是因为遇上了这样的时代这 样的国家这样的子民,我要让山川移位乾坤倒转,要让奴隶 们见天日,令显贵们变脸色。 听,他们来杀我来了! 不要对我放箭,不要对我放箭,这箭矢曾是用来刺穿敌人胸膛的。我不死,我不能死。我这时要去哪了哪里不能去哪 里不是我的归宿 百姓们,奴隶们,我,商鞅,就是为你们而变法的商鞅,你们是秦国的子民,为了秦国的现在和将来,有谁为我说句 公道话啊?你们这些愚人!这四野的烈火正在熊熊的燃烧, 这是我亲手将它点燃的,而我将在这腾腾的烈焰中化为灰 烬,商君!你被自己点燃的火焰吞噬了。秦国,秦国你们的 商君将在这里永远的消失了,他将自己的生命浇铸进这秦国 的大鼎之中,他用自己的生命铸造起这里的辉煌,而今天他 却被自己拯救过的人们暴诛了!啊!

-商鞅变法教案

专题二商鞅变法 李海 一、课标要求: (1)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 (2)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二、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在课标中的要求是“了解商鞅变法的具体措施和内容,认识其特点,探讨商鞅变法的作用”,在考试大纲中明确为古代的重大改革的考试内容之一,通过教师讲授,学生探讨,使学生大致掌握商鞅变法的过程、措施等内容,培养学生改革创新的历史思维。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使学生理解商鞅变法的背景和变革的必然性,知道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培养学生思考问题的能力,加深对改革活动的认识。 2、过程与方法:通过学生自行梳理教材,加深对商鞅变法认识,并通过运用提问、讨论等方法引导学生形成分析商鞅变法的作用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通过体会商鞅变法前夕秦国的落后状况,培养学生进取创新的教育。商鞅为争取变法冲破重重阻力,却不得善终,使学生认识到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要有迎难而上的决心。 四、学情分析 商鞅变法是学生初中就学过的的内容,所以对于基础知识的掌握比较好,所以本节课针对学生这一情况,在巩固学生基础的同时,我主要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正确的情感价值观。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的具体内容。 难点:结合变法的时代背景,正确认识商鞅变法。 四、教学方法 教法:情景教学法、多媒体教学法、讲授法 学法:小组合作探究法、问题导学法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导言: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挥剑决浮云,诸侯尽西来。 ——李白公元前221年,秦王扫六合一统天下,建立了我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大秦帝国,这是一种何等的壮举,可是,我们都知道在其统一天下的100多年以前,秦国只是一个边陲小国而已,是谁让其成为人们心中的虎狼之国呢? (商鞅),请同学们把课本打开我们今天复习商鞅变法。 (二)讲授新课 情景一:初出茅庐 我叫卫鞅,生于公元前390年卫国一个没落的贵族家庭,从小我就聪明好学,并给自己立下了一个远大的志向,我要站在时代的潮流之上。长大后,为了实现我的理想,我决定追随我偶像李锂脚步来到了魏国,希望魏王能慧眼识珠。 问:根据材料并结合所学谈谈商鞅生活在怎样的一个时代? 这个时代的具体表现有哪些? 答:时代特征: 大变革: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大动荡:诸侯争霸,战争频繁 大发展:经济发展,文化繁荣,科技进步 表现: 政治上:分封制,宗法制被破坏,王室衰微,新型的地主阶级要求改革; 经济上:生产力飞速发展,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确立; 思想上:百家争鸣,私学兴起,法家思想成为变法的理论武器; 军事上:诸侯兼并,战争频繁。 情景二:大展拳脚 我满心欢喜的来到魏国,并屡次上书魏王,结果都不杳无音讯,我该怎么办呢?正在这时我听说秦孝公发布了一个“求贤令”,于是我果断的离开魏国来到了秦国,秦孝公接见了我,我们相谈甚欢,最终,他决定重用我:变法。我在做了一些准备之后于公元前356年开始了变法,我对秦国的政治、经济、社会生活等各方面做了全面的改革,秦国渐渐地由一个边陲小国变成了一个可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立木取信 商鞅任秦孝公之相,欲为新法。为了取信于民,商鞅立三丈之木于国都市南门,招募百姓有能把此木搬到北门的,给予十金。百姓对这种做法感到奇怪,没有敢搬这块木头的。然后,商鞅又布告国人,能搬者给予五十金。有个大胆的人终于扛走了这块木头,商鞅马上就给了他五十金,以表明诚信不欺。这一立木取信的做

法,终于使老百姓确信新法是可信的,从而使新法顺利地推行实施。 分析:“人无信不立。”一个人、一个团体,一个国家都是一样的,言而无信则自取灭亡。 话题:“人无信不立”“诚信”“证明” 李苦禅烧画

李苦禅是我国当代着名画家,他为人爽直,凡答应给人作画,从不食言。有一次,有位老朋友请他作一幅画,李苦禅因有事在身,未能及时完成。不久,当他接到老友病故的讣告后,面有愧色,即趋作画,画了幅“百莲图”,并郑重其事题上老友的名字,盖上印章,随即携至后院,将画烧毁。事后,对儿子说:“今后再有

老友要画,及时催我,不可失信啊!” 分析:真正的画家、艺术家都是些感情真挚而丰富的人。他的不虚伪造作,讲诚信,从不食言,真可谓画品如人品。 话题:“诚信人生”“重诺” 经营人心

清代乾隆年间,南昌城有一点心店主李沙庚,最初,以货真价实赢得顾客满门。但其赚钱后便搀杂使假,对顾客也怠慢起来,生意日渐冷落。一日,书画名家郑板桥来店进餐,李沙庚惊喜万分,恭请题写店名。郑板桥挥毫题定“李沙庚点心店”六字,墨宝苍劲有力,引来众人观看,但还是无人进餐。原来“心”字少写了一点,李沙庚请求补写一点。但郑板桥却说:“没有错啊,

你以前生意兴隆,是因为…心?有了这一点,而今生意清淡,正因为…心?少了这一点。”李沙庚感悟,才知道经营人生的重要。从此以后,痛改前非,又一次赢得了人心,赢得了市场。 分析:人心是一笔无形资产,是一笔不可忽视的巨大财富。对于企业、商家而言,经营人心是事业健康、持续发展的关键。此事亦可看出郑板桥的智慧与幽默。

商鞅变法(七年级)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大家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川教版《中国历史》七年级上册第二学习主题国家的产生和改革第八课《商鞅变法》。下面我将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说教材 1、课标要求:本课主要介绍的是战国时期秦国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影响等史实,进而认识战国时期的社会变革。 2、教材分析: 战国时期的两大特点:一个是“乱”;一个是“变”。《商鞅变法》一课上承第七课《战国争雄》,下启第九课《秦朝的统一》。商鞅变法之前,秦国相对于东方六国来说相对落后,秦孝公继位后深感落后就要挨打,故而广纳贤士、下诏求贤,此时在魏国不得志的商鞅来到秦国,君臣二人冲破旧贵族的阻扰,齐心协力,改革土地制度、重农抑商、奖励军功、迁都咸阳、推行县制、严明法令,终于使秦国社会经济得到发展、军队战斗力提高,为秦国灭六国,建立统一王朝奠定基础。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秦国一次重要的政治和社会改革,和之后的北魏孝文帝改革、王安石变法以及改革开放一样,都体现了社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代的变化要求进行改革,改革能促进社会进步,但每一次改革都不是一帆风顺的。课时安排:1课时。 3、学情分析: 初一学生刚有小学升入初中,年龄大都在11---13岁之间,生理和心理正在发生着巨大的变化。该阶段学生有一定生活经验和历史故事知识的积累,在智力方面,抽象逻辑思维能力有较快发展,但认识能力还不高,仍带有片面性和表面性;在个性方面,学生的自我意识有了迅速的发展,对未知事物从满了极强的好奇心,并且有很强的表现欲望。 4、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 记住战国时期生产力发展的标志; 商鞅开始变法的时间和主要内容; 理解商鞅变法的原因和意义。 (2)过程与方法: 培养学生从历史图像和历史文物中提取有用信息以说明历史现 象的能力; 1

浅论商鞅变法

浅论商鞅变法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韦润儒(选修课论文) 关键词:商鞅变法结果历史意义 战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发生的许多事情一直以来为许多人津津乐道。帝王将相轮番登场,各路豪杰纵横捭阖。战国初期,韩、赵、魏分据晋国,随后田氏带齐,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赵、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后来秦国却一统天下,这与商鞅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这样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经济和政治的基础。它让秦国拥有着当时最为管用的制度。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年经时候喜欢刑名之术,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公叔座重病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得不到魏惠王的认可,于是公叔座让商鞅离开魏国但是商鞅并没有立刻离开。 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颁布求贤令,于是便携《法经》投奔秦国。第一次朝见秦王时商鞅以帝道游说秦孝公但是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认为是狂妄之徒;第二次见孝公时商鞅以王道说之,孝公仍然不为所动,第三次商鞅拿出了霸道之术,虽然没有被立刻采用但是却的到了秦孝公的肯定,于是乎,商鞅在后来的会面中大谈富国强兵之道,孝公深为折服,不久之后重用商鞅。后人在看这段历史时,有人认为商鞅是一个和孝公一样的野心家,其实他一开始就想推销自己的霸道之术,但是在这之前他想试探一下孝公,以了解其内心想法。而孝公多次接见他说明孝公也认为来着不是这么简单。 孝公六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全权负责国家体制改革,对于商鞅这样一个外族人,孝公把行政大权交给他一方面可以看出孝公对商鞅的信任,另一方面则表露出孝公力图变法、富国强兵的不变信念。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准备在秦国推行变法,但是害怕招到国人的非议,危害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他召来群臣商议此事,为自己变法找到理论依据,使之名正言顺。果然,变法一提出,甘龙、杜挚就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就是人们提及的舌战群儒,商鞅的精彩表现为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自己赢得了舆论上的优势。 变法之争结束以后,秦孝公命商鞅实施变法事宜。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这一举动让百姓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可以信任。于是乎,商鞅以仅仅50金的代价就争取到了实行变法的群众基础,这实在是高。就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也高度评价,认为凭借着一点就足以“治四海,平天下了”。 一切就绪以后,商鞅奉命颁布了《垦草令》,由此开启了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的贵族加入到农业的生产中来、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在今天人的眼里看来,实行限制商业发展的方法似乎不是特别明智,但是如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站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看待问题的话就不是很难理解,而且还会对商鞅缜密的思维、严谨的逻辑产生钦佩。对于土地而言,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在看完农夫庄稼的长势后都可以大概估计出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应该向国家缴纳多少税。但是对于商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们虽然家在国内但是由于经商的特殊性常常出门在外,到各个国家去。至于年收入是多少,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几乎是不可

论商鞅变法重农抑商的必然性

论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的必然性 杨林聪 2009级商学院市场营销专业学号0911022228 摘要:战国时期的秦国发展到秦孝公上任前期一度衰落,直到秦孝公上台执政重用商鞅并且通过商鞅变法,才使秦国再度在中原大地上辉煌起来。而在商鞅变法中,“重农抑商”虽然不是变法的主要内容,但是其目的还是很明显而且非常奏效的——为长期战争做准备。“重农抑商”政策是主张重视农业而限制打击工商业的经济思想和政策。从如今社会的角度去分析重农抑商这一政策,不难发现还是有其必然性的。本文将从农业重要性、商业本身的危害、商业流通性特点三个方面来探讨。 关键词:商鞅变法重农抑商农业工商业 一 按照现代农业发展的观点来看,农业作为第一产业,是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基础,更是一个国家发展基础中的基础。如果当时不抑制商业发展的话,农业很难得以顺利地发展,农业没法得到提高,那么商鞅变法所提倡的其他内容就无法实施,为什么呢?因为没有基础生产资料,什么也做不了,更别提发展商业和增强国力了,因此,农业对于当时的秦国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当时那样一个农业社会中,最核心、最主要的生产资料是什么是土地;最宝贵的财富是什么也是土地,而在当时,其他诸侯也在变革,而在经济这一方面,特别是土地的分配和农业的生产,除魏国把一部分国家直接掌握的土地分给农民耕作以外,各国都采取了一个最简单也是阻力最小、最容易为奴隶主所接受的方法,那就是:就地转化,即原来由国君分封给哪个奴隶主管理的土地,变法后就直接变成了这个奴隶主私人所有的土地,奴隶主摇身一变成为了地主,原来在这块土地上耕作的奴隶

就地转化为地主的佃户。变法的大部分成果被以王室宗亲贵族为主的原奴隶主所占有,广大劳动人民并没有得到多少实在的利益,生产积极性也就没有得到多大的提高。虽然一部分农民通过垦荒或其他方式取得一部分土地成为中小地主或自耕农,但不据有主导地位。因此这些国家变法后形成的是以地主为主体的封建土地私有制。正是这些不彻底的土地变革,使得当时诸侯六国经济发展得不如意,商鞅当时也肯定注意到了这一点的。所以,在变法时由国家掌握调控土地资源,实行国家授田制,按一夫百亩的标准授予民众土地,在授定之后,设立阡陌封疆,不许私自更动,每个农户所授土地相同,负担同等的国家赋税,亦即所谓的“为田开阡陌封疆而赋税平”。通过授予民众土地并设立阡陌封疆,承认和保护民众的权益来发展农业生产。为了很好地实现这一目标,又颁布了户籍法和什伍连坐法。户籍法规定“四境之内,丈夫女子,皆有名于上”,“举民众口数,生者著,死者削”。《什伍连坐法》中还规定“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首同赏,匿奸者与降敌同罚”,同时规定“使民无得擅徙”,对人民群众进行强制性的人身编制、组织管理和地域控制。《授田制》、《户籍法》、《什伍连坐法》相互协调,一并实施,实现国家对土地资源和广大民众的直接控制与管理并且实现了土地资源和劳动力资源的直接结合,那么这样的结果肯定会促进农业的发展。同时,商鞅认为“夫地大而不垦者,与无地同”;“故为国之数,务在垦草”。秦孝公上任第三年,商鞅建议秦孝公颁布《垦草令》,推出了鼓励民众开荒种田的20多种办法,激励力度很大。荒地得到开辟,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无疑是发展农业生产的有效途径。所以,商鞅很聪明地从根本做起,一切以农业为主,全力发展农业。这样的话,农业上去了,战争有了粮食保障,那么国家强大起来也是迟早的事,到时再发展商业也不迟! 二 从一般得经济发展规律来看,“重本抑末”未免带有很大的片面性,但是在当时的秦国来看,却又是符合其实际情况的。当时秦国城市的商业活动相对于农业来说较为繁荣,商业的繁荣势必会影响到农业的发展,甚至对当时的秦国可以说是一种危害。其一:这主要体现在商业发展的本身,因为本身处于西戎之地的秦国地广人稀,荒山荒原,黄土高原上的资源又少且最为重要的是在农业方面粮食的生产还落后于中原其他诸侯国,而商业的发展是以较少的劳动去取得高额的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1[01知识点整理及重点题型梳理]商鞅变法

人教版高中历史选修一 知识点梳理 重点题型(常考知识点)巩固练习 商鞅变法 考点解读 考点提示 商鞅变法 知识经纬 知识清单 改革变法风潮与秦国历史机遇 【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专题之商鞅变法 369634 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1.春秋战国时期社会的剧烈变化 春秋战国是中国历史上大动荡、__①__的重要时期,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 (1)社会经济方面的变化 农业发展:铁农具和牛耕出现并逐步推广,兴修水利,农业生产有较大发展。 手工业技术进步:冶铸、纺织、漆器工艺等都有新成就。 商业日趋活跃:邯郸、临淄、宛、陶等城市成为繁荣的商业中心。 阶级关系变化:____②____确立旧贵族势力开始向新兴地主转变,出现自耕农等新的阶层。 (2)政治方面的变化 经济基础的变化,必然带来上层建筑的改革。战国时期,社会的发展要求废除奴隶主贵族政治制度,建立和强化封建专制。以选贤任能、奖励军功来改革世卿世禄,以实行俸禄制来取代封邑制,以中央集权制来代替君主与贵

族联合执政。达到这些目的的最有效途径是变法改革。 (3)军事方面的变化 春秋时期的战争以争霸为主;战国时期主要是兼并战争。为了在战争中把握主动,各国都致力于变法改革,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为达到富国强兵的目的,很多国家都进行了改革变法。 (4)文化领域的变化 在文化领域,私人讲学风气兴起,民间办学兴盛,打破了“学在官府”的格局。思想文化领域呈现繁荣景象,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学派陆续诞生,___③___出现的热烈局面。其中,提倡顺应形势进行变革,主张以法治国的法家学说,最合乎当时社会发展的需要,成为各国推行变法改革的思想理论武器。 2.风起云涌的改革和变法 (1)各国的改革与变法 a春秋时期的变革 齐国的管仲改革:大力发展农工商业,整顿和发展军备,改革赋税制度。采取“相地而衰征”的政策,承认了私人对土地的所有权。 鲁国实行“初税亩”,公开承认了___④___。 b战国时期变法改革潮流的出现 进入战国时期,各国统治者都希望通过变法改革实现富国强兵,达到对内巩固统治,对外争取兼并战争胜利的目的。于是变法改革成为一股强大的时代潮流,在各国蓬勃兴起。 c战国时期的重要变法有: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齐国、赵国和韩国等也陆续进行了变法改革。 (2)共同点 目的:___⑤___ 措施:承认土地私有,发展农业生产;强化国家职能 指导思想:法家 3.处在十字路口的秦国 (1)秦国的社会状况:偏居关中;文化落后;国君集权;民风质朴。 (2)秦孝公的励精图治。 “为秦开帝业”——商鞅变法 1.公孙鞅入秦 2.商鞅变法的措施 (1)经济措施:“废井田,开阡陌”;___⑥___,奖励耕织;统一度量衡。 (2)军政措施:___⑦___,按军功授爵;严禁私斗;废除“世卿世禄制”;建立户籍制度,实行连坐;推行县制;“燔诗书而明法令”;移风易俗。 富国强兵的秦国——商鞅变法的意义 1.商鞅变法的结局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秦惠文王即位。秦惠文王的亲信诬告商鞅谋反,惠文王下令发兵捕拿商鞅。商鞅兵败被杀,尸体在咸阳被车裂示众,为变法献出了自己的生命。 商鞅本人虽死,但他“废井田”、“开阡陌”、“重农桑”等改革措施却保留下来,新的生产关系和设县、什伍户籍等政治体制也在秦国确立,再也无法动摇了。 2.作用: 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开始了___⑧___建设;经济上,从根本上改变了旧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激发了劳动者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秦国的农业生产;军事上,极大地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对外兼并战争取胜和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总之,它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推动了秦国社会的进步、促进了经济的繁荣,壮大了国力,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了重要作用。 3.局限: 原因:商鞅变法处在一个新旧历史交替时期,新旧势力斗争异常激烈的历史特点和变法的阶级属性。 表现:轻视教化,鼓吹轻罪重罚;加重对人民的剥削与压迫;并未与旧制度、旧文化、旧习俗彻底划清界限(承

读《商鞅立木取信》有感

读《商鞅立木取信》有感 方若宇 古人云:“人无信不立,国无信不强。”是的,“诚信”这两个字是自古以来一个人成功的秘诀之一,这是不变的真理。一个人如果没有了诚信,按《大学》这本古书的理论来说,就是违背了天命。按自然的规律来说,就是火堆里没有了薪柴,鱼没有了水一样。想想看火没有了可燃物,就不能燃烧;鱼没有了水,就会死亡。同样的道理,人如果没有了诚信,就会像上面举的例子一样,那就是很难在这个社会上立足,甚至生存。 道理在哪儿?我讲一个故事——“商鞅立木取信”。这个故事差不多能说明这个道理:公元前361年,秦国新国君即位,称“秦孝公”。但当时秦国文化发展落后,在海外国家的眼里,那是一个野蛮的民族;国内,百姓对君王的信任度很低,国家急需救国人才,终于,一个叫卫鞅的人说出了变法强国的良策,同时卫鞅提出了一个能在实际里能真正强国的原则:诚信。为了让百姓拥护并遵守新政法,他在南城门那儿立了一根三丈长的木柱,并发了告示:谁能把这根木头抬到北门,就赏他五十万两黄金,一开始谁也不相信。因为按当时的常理,统治者使百姓如牛马,压榨不说,哪里会有奖赏?可有一个人壮了胆儿,抬着木头到了北门,真得了五十万两黄金,一文不少。从此,百姓知道,秦国有个商鞅,

说话当真,秦国的威信也树立起来了,百姓当然也是拥护秦国的新政法了。这个故事就说明了开头的问题,诚信可以让一个国家兴旺起来。 同时诚信也可以是一种武器。春秋时期,晋国国君晋文公是“春秋五霸”之一,他以“信”立国,所以晋国一天比一天兴旺起来。有一年,周朝天子把原国改封给晋文公,原国国君原伯贯不肯归服,造谣晋文公的军队杀人无数,百姓信以为真,决心死守城池。晋文公看百姓不肯归服,就当众宣布三天攻不下城就立即撤军。果然第四天清晨,晋军就撤了,百姓被感动了,就开门迎接晋军,原伯贯也下了降书。打仗凭借信用,可不战而胜;治国凭借信用,可得民心。可见信用的威力之大,它可以是美德,有时还是一种无敌的武器。 “失足,你可以马上恢复站立;失信,你也许永难挽回。”这是美国的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说过的话。生活中也有许多应验了这句话的事情:萧山地区的羽绒制品从大约80、90年代大量生产劣质羽绒制品,使中国羽绒出口业一落千丈,到2001年左右才完全恢复,并得到了市场的认可;温州皮鞋。1987年在杭州武林广场点起的那把大火,时称“星期鞋”“晨昏鞋”的温州皮鞋被付之一炬。温州皮鞋名誉扫地,温州人花了整整14年的时间才把当年一朝一夕所失去的信用重新捡起来。

商鞅

论商鞅 常青论商鞅: 姚说商鞅更在于制度改革,我不敢苟同,因为商鞅这个人,好刑名之学,欲变法,我仔细研读了资治通鉴中关于商鞅的变法内容,得出一个结论,此人强力执行了刑法,重赏重罚,言而有信罢了,不存在制度改革,如果实行了科举,或资本主义制度,等等,可以称为改革制度。商鞅不比百里奚伟大,因为秦始皇一个帝王就把秦国几百年的基业毁了,何来伟大?商鞅此人,刻薄小人罢了,何来理想?在我看来一个政治家的理想是国泰民安,在商鞅的治理下,秦国是一个白色恐怖的国家,通鉴上说“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我就问一句,民安了吗?长年征战,这是国泰吗?不要忘了,这是还有帝王的周朝。他的理想只是个人的征服欲罢了。他得罪的仅仅是权贵吗?还有很多普通百姓啊。商鞅心胸博大吗?小人,赵良在谏议之前,说请求商鞅无诛他及家人。赵良还说了一句:恃德者昌,恃力者亡! 公元前338年癸未 周显王三十一年 【原文】秦孝公薨,子惠文王立。公子虔之徒告商君欲反,发吏捕之。商君亡之魏;魏人不受,复内之秦。商君乃与其徒之商於,发兵北击郑。秦人攻商君,杀之,车裂以徇,尽灭其家。【白话】秦孝公去世,其子秦惠文王赢驷即位。因公子赢虔的党徒们指控商鞅谋反,便派官吏前去捉拿。商鞅逃往魏国,魏人拒不接纳,又将其遣返回到秦国。商君只好与其门徒来到封地商於,发兵北上攻击郑县。秦国军队进攻商鞅,将其杀死,之后又将其尸体车裂以示众,全家老小也全部被灭。 【原文】初,商君相秦,用法严酷,尝临渭论囚,渭水尽赤。为相十年,人多怨之。赵良见商君,商君问曰:“子观我治秦孰与五羖大夫①贤?”赵良曰:“千人之诺诺,不如一士之谔谔。仆请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关于商鞅变法的主要内容及意义是历史考试中常见的题型,下面是 小编整理的商鞅变法的背景、主要内容及意义。希望对奋战在历史考题里的 你有所帮助。 1商鞅变法的背景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 在这一时期,铁制农具的使用和牛耕的逐步推广,导致奴隶主的土地国有制,逐步被封建土地私有制所代替,地主和农民两大对立的阶级的产生。新兴军 功地主阶级随着经济实力的增长,要求获得相应的政治权利,从而引起了社 会秩序的变动。因此,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发展封建经济,建立地 主阶级统治。各国纷纷掀起变法运动,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战国初期,秦国井田制瓦解、土地私有制产生和赋税改革,都晚于其余 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落后于齐、楚、燕、赵、魏、韩六个大国。为了增强 秦国实力,在诸侯国的争霸中处于有利地位和不被别国吞并,秦孝公引进人才,变法图强。 1商鞅变法的内容秦孝公于公元前359年命商鞅在秦国国内颁布《垦 草令》,作为全面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 贵族加入到农业生产中、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方略。商鞅变法第一次 变法《垦草令》在秦国成功实施后,秦孝公于公元前356年任命商鞅为左庶长,在秦国国内实行第一次变法。其主要内容有:(1)颁布实行魏国李悝的 《法经》,增加连坐法法律,轻罪用重刑;(2)废除旧世卿世禄制,奖励军功, 禁止私斗,颁布按军功赏赐的二十等爵制度;(3)重农抑商,奖励耕织,特别奖励垦荒;规定,生产粮食和布帛多的,可免除本人劳役和赋税,以农业为“本

商鞅变法知识点梳理

一、历史背景: 1、政治:分封制、宗法制遭破坏,春秋战国时期社会转型(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 2、经济:铁器、牛耕的使用,提高了生产力,生产力得到发展(改革变法的根本原因) 3、军事(主观动力):争霸战争需要“富国强兵”(变法的直接推动力) 4、思想:1、春秋时期,百家争鸣,思想大解放。 2、法家学说成为改革的思想武器 5、有利的历史条件: (1)秦孝公支持 (2)国君拥有比较集中的权力,守旧势力相对薄弱 (3)法家学说受到秦国君臣民众的认同 (4)当地民风质朴,具有尚武精神 (5)各国变法为商鞅变法提供了经验和教训 根本原因:社会生产力的发展 二、变法的内容: 措施 内容 作用 以农致富的经济改革 1、废井田, 开阡陌【核心】 “为田开阡陌封疆”,废除井田制度,以法律形式承认土地私有,允许土地买卖。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提高了其发展农业的积极性 2、重农抑商,奖励耕织 鼓励农民努力耕织,生产粟帛多的,可以受到奖励,免除徭役,认为工商业是“末业”,凡从事工商业或者因懒惰而陷于贫穷的,都要受到惩罚,全家大小都投入官府充当奴婢。在封建社会初期对农业以及社会经济的发展,对新兴地主阶级政权的巩固起了积极的作用 3、统一度量衡 国家颁行标准的度量衡器,要求秦国人必须严格执行,不得违犯. 为人们从事经济文化交流活动提供了便利的条件 奖励军功,加强集权 1、奖励军功,实行“二十等爵制” 规定按军功的大小授予爵位,官吏从有军功爵的人中选用.人们按照爵位高低占有不同数量的田宅、奴婢严厉禁止私斗,凡擅自私斗者,视情节轻重处以不同刑罚. 2、废除“世袭世禄制” 宗室成员没有立军功者,要除掉其宗室属籍,剥夺其贵族身份,以此鼓励宗室贵族建立军功。 严格户籍制度,制定连坐法

历史故事:商鞅的故事_作文素材

历史故事:商鞅的故事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着名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为卫鞅,又称公孙鞅,后封于商,后人称之商鞅。在位执政十九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 生平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雄才大略,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宦官景监三见孝公,商鞅畅谈变法治国之策,孝公大喜。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 周显王十三年(前356年)和十九年(前350年)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变法内容为“废井田、开阡陌,实行郡县制,奖励耕织和战斗,实行连坐之法”。这时太子犯法,商鞅曰:“法之不行,自上犯之。”,刑其太傅公子虔与老师公孙贾。秦孝公十六年,太傅公子虔复犯法,商鞅施以割鼻之刑。变法日久,秦民大悦。秦国道不拾遗,山无盗贼。前340年,率秦赵军败魏国公子昂将军,魏割西河之地与秦,将人民迁居至大梁,此时梁惠王大忿:“寡人恨不用公叔痤之言也。”商鞅因功封于商十五邑。 商君之法太过刻薄毖恩,设连坐之法,制定严厉的法律,增加肉刑、大辟,有凿顶、抽肋、镬烹之刑。秦国贵族多怨。赵良劝说商君积怨太深,宜“归十五都,灌园于鄙”、“不贪商、于之

富,不宠秦国之教”,商鞅不听。前338年,秦孝公崩,惠文王太子驷即位,太子虔告商鞅谋反,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结果因未出示证件,店家害怕“连坐”不敢留宿,自是“作法自毙”;欲逃往魏国,魏人因商鞅曾背信攻破魏帅,亦不愿收留。后来商鞅回到商邑,发邑兵北出击郑国,秦国发兵讨之,杀鞅于郑国黾池,死后被秦惠王处“车裂之刑”于彤,灭商君之族。 公元前359年,正当商鞅辅佐秦孝公酝酿变法时,旧贵族代表甘龙、杜挚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礼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商君书·更法篇》《史记·商君列传》)。这是以历史进化的思想驳斥了旧贵族所谓“法古”“循礼”的复古主张,为实行变法作了舆论准备。课本上“商鞅舌战图”插图,是当时这次大辩论的写照。 商鞅变法 商鞅从公元前356年至前350年,大规模地推行过两次变法。商鞅第一次变法在公元前356年,而不是公元前359年,杨宽《战国史》185页有这样一段说明:“《史记秦本纪》说:秦孝公三年‘卫鞅说孝公变法修刑……孝公善之。甘龙、杜挚等弗然,相与争之,卒用鞅法,百姓苦之。居三年,百姓便之,乃拜为左庶长。’据此,秦孝公三年已‘用鞅法’,六年因‘百姓便之’,提升卫鞅为左庶长。但是《史记商君列传》说:孝公‘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据此则下令变法,应在秦孝公六年卫鞅任左庶长之后。

商鞅变法试题

《商鞅变法》试题 1.商鞅变法推行重农抑商政策的最主要目的是 A.吸引商人把钱财投人农业B.鼓励人民从耕织中求功名 C.防止商人和高利贷者兼并土地D.满足发动兼并战争的需要 2.商鞅变法奖励军功,建二十等爵制,使得 ①有军功的农民可以得到官爵成为中小地主②按军功定尊卑,废除世卿世禄制度 ③中央集权建立起来④贵族失去了通过军功加官晋爵的机会 A.①②B.③④C.③D.④ 3.下列关于商鞅变法推行县制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其目的是加强中央对基层的控制B.县制的推行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 C.商鞅是中国推行县制的第一人D.县的长官由国君直接进行委派 4.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宣传法家思想B.依法治国C.富国强兵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5.商鞅变法强制推行一夫一妻的小家庭政策,其主要目的是为了 A.革新中国婚姻制度B.增加政府财政收入 C.打击旧贵族势力D.发展农业生产 6.右图是1975年湖北云梦县睡虎地秦墓出土的武士斗兽纹铜镜,表现了商鞅变法后秦人形成的 A.法制意识 B.重农精神 C.娱乐意识 D.尚武精神 强化提高 7.商鞅把礼乐、诗书、修善、孝悌、诚信、仁义、贞廉、非兵和羞战统称为六虱,认为应该统统毁灭。其实质是 A.统一思想 B.加强中央集权 C.思想文化专制 D.打击旧贵族的势力 8. 商鞅变法的各项措施中,最明显、最直接触犯旧贵族利益的是A.废井田,开阡陌B.奖励军功C.建立县制D.禁止弃农经商 9.商鞅变法措施中对中国封建社会影响最深远的是 A.废井田,开阡陌B.实行县制 C.奖励耕织,废除贵族特权D.限制工商业者的活动 10.下列变法措施中有利于确立封建地主阶级政治地位的有 ①实行二十等爵制②实行连坐法③废除世卿世禄制④“燔诗书而明法令” A.①②③ B. ①③④ C. ①②④ D. ①②③④ 课外延伸 11.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卫鞅曰:“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故汤、武不循古而王,夏、殷不易礼而亡。反古者不可非,而循礼者不足多。”秦孝公曰:“善!”以卫鞅为左庶长,卒定变法之令。……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 轻重被刑大小。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 ——《史记?商君列传》 材料二商君治秦,法令至行,公平无私,罚不讳强大,赏不避亲近。法及太子,黥劓其傅。期年之后,道不拾遗,民不妄取。兵革大强……孝公已死,惠王代后……人说惠王曰:“大臣太重者国危,左右太亲者身危。今秦妇人婴儿皆言商君之法,莫言大王之法,是商君反为主,大王更为臣也。且夫商君固大王仇雠也,愿大王图之。”——《战国策?秦策一》 材料三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城,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请回答: (1)商鞅变法的理论基础是什么?变法法令得以推行的原因何在? (2)据材料二、三分析,商鞅变法产生了哪些主要的社会影响?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