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论商鞅变法的个人代价

论商鞅变法的个人代价

论商鞅变法的个人代价
论商鞅变法的个人代价

论商鞅变法的个人代价

10法学袁玉昕

内容摘要:

商鞅变法是一场全面彻底的封建化变法运动,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次成功的变法,对后世有着深远的影响,然而作为变法的主要倡导人商鞅,其自身为变法所付出的代价又是什么呢?本文从商鞅变法和商鞅的个人生平入手分析商鞅变法所付出的个人代价,从而延伸到社会和平革命个人代价的社会必然性。

关键词:社会革命、个人代价、社会必然性、和平革命

引言:

战国时期是一个变革的时代,秦国因商鞅变法而日趋强大,最终一扫六合而统一天下,变法者商鞅却为此付出了巨大的的代价。商鞅的个人代价其实就是变法者的代价,而针对如今中国社会的变革日趋明显,研究商鞅变法的代价对于当今社会和平革命所需的个人代价便具有了十分重要的意义。

正文:

一、社会革命大势的形成

(一)商鞅变法的历史背景

春秋战国时期是奴隶制崩溃,封建制确立的过渡时期,生产力的不断发展,铁制农具和牛耕的不断推广,导致井田制瓦解,私有制确立,从而形成了地主和农民两大阶级。

当时的秦国在春秋时期,社会经济的发展已经远远落后于关东各大国,而其邻国魏国自吴起变法以来便日益强大并不断蚕食秦国,至秦孝公即位时,仅剩下一小片国土。秦孝公决心彻底改革,下令招贤纳士,于是商鞅自魏国入秦,开始变法。

(二)社会革命的大势所趋

随着封建经济的发展,新兴地主阶级的经济和政治势力越来越强大。新兴地主阶级纷纷要求在政治上进行改革,经济上发展封建经济,从而建立地主阶级统治。当时诸侯国之间的竞争十分激烈,为了顺应封建经济发展和争霸的需要,各国竞相进行了富国强兵的改革,如魏国的李悝变法、楚国的吴起变法等。

实力度决定生存能力。在春秋战国这样动乱的年代,弱肉强食,适者生存的道理便显得尤为明显,因此,社会变革便成了大势所趋。

二、社会革命的承载者

(一)社会革命需要承载者

古往今来,社会改革、变法都需要有实施者,即变法的承载者。拥有具体的实施变法改革的人才能有效的组织变法,使变法高效的进行。

社会需要什么样的人才,相应的人才就必然会出现,这是一种必然的社会规律,也是一种必然的社会大趋势。当社会必须改变什么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时候,就需要进行改革变法,而变法需要有人来组织和领导,这样的人才变应运而生,从而成为了社会改革的承载者。

(二)承载者的个人代价

社会革命需要承载者,而社会革命革的是既得利益集团的命,既得利益集团为了守住其既得利益,必然会进行反攻,在这两相斗争的中间,双方必然都会受到伤害。所以,作为社会革命的领导者,作为变法的承载者,因为变革的深彻,其所付出的个人代价也必然是高昂的。

三、商鞅的出现

(一)商鞅的生平简介

商鞅(约前395年—前338年),卫国人,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以及改革家,是先秦的法家代表人物。卫国国君的后裔,公孙氏,故称卫鞅,又称公孙鞅。

商鞅“少好刑名之学”,专研以法治国,受李悝、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后为魏国宰相公叔痤家臣,公叔痤病重时对魏惠王说:“公孙鞅年少有奇才,可任用为相。”又对惠王说“王既不用公孙鞅,必杀之,勿令出境。”公叔痤死后,魏惠王对公叔痤嘱托不以为意,也就没有照做了。

公孙鞅听说秦孝公下令国中求贤者,欲收复秦之失地,便携同李悝的《法经》到秦国去。通过秦孝公宠臣景监,商鞅四见秦孝公,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霸道得到秦孝公的赞许,强国之道成为秦国强盛的根基。前359年任左庶长,开始变法,后升大良造。商鞅在秦国先后两次实行变法,孝公死后,受到秦贵族诬害以及秦惠文王的猜忌,死后被车裂。商鞅在秦执政约二十年,秦国大治,史称“商鞅变法”,并使秦国长期凌驾于山东六国之上,为后来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二)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及影响

商鞅变法进行了两次,关于商鞅变法的内容,在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商君列传》中是这样叙述的:“令民为什伍,而相牧司连坐。不告奸者腰斩,告奸者与斩敌者同赏,匿奸者与降敌者同罚。民有二男以上不分异者,倍其赋。有军功者,各以率受上爵;为私斗者,各以轻重被刑大小。修力本业,耕织致粟帛多者,复其身。事末利及怠而贫者,举以为收孥。宗室非有军功论,不得为属籍。明尊卑爵秩等级,各以差次名田宅,臣妾衣服以家次。有功者显荣,无功者虽富无所芬华。”

商鞅变法以法律形式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促进了封建经济的发展,肯定了封建土地所有制的合法性;打破了奴隶主贵族世袭的特权,确定了封建等级制度,发展和壮大了地主阶级政治势力;加强了中央集权,巩固了地主阶级对劳动人民的统治;使秦国经济繁荣,军事强大,人才汇聚,领土扩张,国力强盛。同时为后来秦统一六国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对后世的影响极为深远。

但是,变法也有其消极影响。首先变法中的燔儒书的措施使大量的儒家文化及其他名家学派著作被毁,禁锢了世人的思想;另外,重农抑商的政策导致生

产力发展缓慢,而搞专制中央集权也导致了国家逐渐僵化,失去活力。

四、商鞅的个人代价

(一)商鞅的个人代价的体现

商鞅变法一直是改革家们津津乐道的经典案例,因为它不仅是春秋战国时期诸多变法中最成功的范例,其主人公商鞅的悲剧性结局也令许多仁人志士和文人骚客扼腕流涕。即使在今天,以他的故事为蓝本所拍摄的电视剧《大秦帝国》也让很多观众为之或义愤填膺或黯然泪下。

那么,在商鞅变法中,商鞅究竟为了变法付出了什么样的代价而让人们心有戚戚然焉。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去世,太子驷即位,即秦惠王。公子虔等人为报夙怨,告商鞅有谋反企图,秦惠王下令逮捕商鞅。商鞅逃亡至边关,欲宿客舍,客舍主人不知他是商君,见他未带凭证,告以商君之法,留宿无凭证的客人是要治罪的。无奈,商鞅又逃入魏国,魏人因公子昂曾中其计而丧师,故拒不接纳。商鞅不得已而归秦,乃与其徒属发邑兵攻郑(今陕西华县),兵败被杀。其尸身被带回都城遭车裂之刑,并灭其族。

自古改革、变法似乎都注定着要有人为之流血牺牲,商鞅变法也不例外,一代杰出的改革家商鞅便为变法图强付出了生命的代价。根据史料记载,我们可以看出,在变法的末期即秦孝公死后,商鞅被诬陷谋反,最终被杀,并灭其族。这些都可以说是商鞅为了变法而做出的牺牲。

在《大秦帝国》中,商鞅和白雪之间超越生死的旷世绝恋也许是这部剧的一大看点,商鞅和白雪为了变法而作出的情感牺牲是巨大的,我们暂且不论其真实性如何,就看最后商鞅被车裂并诛族的史实这一点,便可以得知商鞅本人确实为了变法而耗费了巨大的心血,无论是肉体上的还是情感上的。

(二)商鞅个人代价的社会必然性

商鞅变法究其结局是成功的还是失败的,历来众说纷纭,但无论其成功与否,不可否认的是商鞅变法是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改革,而商鞅为此付出的代价也是不可否认的。商鞅的悲剧性结局让人唏嘘不已,面对这些我们不得不去思考这样一个问题,造成商鞅的悲惨结局的原因是什么呢?下面笔者就从各方面进行深度剖析商鞅悲剧性结局的原因。

商鞅变法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封建地主阶级的改革运动,所以,在变法的过程中必然触动了封建地主阶级贵族的利益,必然遭到了守旧势力的顽固抵制和破坏。但由于变法得到了当时的君主即秦孝公的支持,贵族阶级奈何不了商鞅,而矛盾就在这之间日积月累,在秦孝公死后,矛盾最终不可调和而爆发了。因此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商鞅最终的悲惨结局是具有历史的必然性的。

在封建制的国家里,一场变法改革如果不能够取得君主的支持,则必然会走向失败。在商鞅变法中,商鞅凭借自身卓越的才华取得了秦孝公的信任和大力支持,所以变法才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极大的促进了秦国经济和政治的发展,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同时也为后来的秦国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然而,正当变法轰轰烈烈的进行得如火如荼的时候,秦孝公却去世了,他的儿子也就是秦惠王即位。虽然秦惠王是秦孝公的儿子,可是古话说得好“一朝天子一朝臣”,秦惠王并不支持商鞅,加上公子虔等人的诬陷,商鞅便成了这场政治角逐中的牺牲品。

《史记·商君列传》中是这样描述商鞅的:“太史公曰:商君,其天资刻薄人矣。迹其欲干孝公以帝王术,挟持浮说,非其质矣。且所因由嬖臣,及得用,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亦足发明商君之少恩矣。”司马迁用“天资刻薄”来形容商鞅的为人,而且认为商鞅主张的法家学说是“浮说”。且不论司马迁在评论商鞅的时候是否带有主观色彩,是否有失偏颇,但从“刑公子虔”“欺魏将昂”“不师赵良之言”这些事实来看,也还是可以得出商鞅最终的悲惨结局与其自身的性格也是密不可分的。

商鞅除了自身性格的因素在变法中得罪了不少人以外,也没有注意团结应该团结的力量,缺乏群众基础,当新主上位,变法受到阻力的时候,没有得到群众支持,所谓得民心者得天下,缺乏民心做后盾的商鞅便走向了死亡的边缘。

有一个成语叫做“作法自毙”,意思是自己制作的法律最终反而使自己受害。《史记·商君列传》:“商君亡至关下,欲舍客舍,客人不知其是商君也,曰:‘商君之法,舍人无验者,坐之。’商君喟然叹曰:‘嗟乎!为法之敝,一至此哉!’”商鞅被处死后,按照商鞅的立法规定实行连坐的方法,商鞅的族人也没能逃过死亡的魔爪,被灭掉了整个族。当然这些并不能说明商鞅是死于自己的立法之下,但足以看出商鞅的立法是有缺陷的,加速了商鞅的死亡,并直接导致了其族人的不幸。

提到秦惠王,不得不说他也算得上是一位有为的君主,惠王朝在秦朝得到了大发展,秦惠王识人驭人的本事也是不可小觑,那么,他为什么要杀掉商鞅呢?从后来的“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可以看出秦惠王其实并非不是不支持变法的本身,那么,他要杀的便只能是商鞅这个人的本身。纵观全局,可以归结为以下几点原因:首先,商鞅因为变法而获得了很大的权利,所谓功高震主,而秦惠王杀掉商鞅便也只是符合历史发展中所遵循的必然规律。其次,秦惠王的名号为“王”,而不是按照礼法规定在周天子之下称“公”“侯”,这可以看出秦惠王是一个野心勃勃的人,有取天子而代之的意图,而当时的贵族阶级势力仍然十分强大,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商鞅已经成为了他取得霸业中的一块绊脚石,除掉商鞅成为了必然的选择。另外,还有一个原因,在变法的初期,年幼的秦惠王(当时是太子)触犯了法律,商鞅为此对太子的师傅公子虔实施了劓刑,对公子贾实施了黔刑,这让公子虔等人怀恨在心,后来直接导致了诬陷商鞅谋反的事情的发生。而对于秦惠王来说,这板子虽然没有打在自己身上,可也着实丢了自己的脸,所以秦惠王即位后第一个要对付的必然是商鞅无疑。

综上所述可以看出造成商鞅最终悲惨结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是政治斗争、历史规律、自身性格、变法缺陷、社会环境等等各种因素综合造成的,商鞅最终被处以车裂之刑的结局是无法避免的,具有历史的必然性。

五、社会和平革命的个人代价

和平革命是相对于暴力革命而言的。暴力革命以政权更迭为根本目的,而和平革命则以政权进化为根本目的。中国自古以来就有革命的传统,一般来说大都是暴力革命与和平革命杂糅而行,但在君主专制的政权之下,由于缺乏有利于和平革命的条件,所以最终都归于暴力革命。对于商鞅变法来说,它也是一场以暴力为基础的和平革命。

也许正印证了那条铁的规律,每一场社会革命都需要有人为之流血和牺牲,所以商鞅变法也不能例外,以商鞅和其族人的流血牺牲为代价,成就了这场轰轰烈烈的运动,也成就了后来的秦人扫六合而一统天下的伟业。

如今的中国,要想长期立足于世界民族之林,社会革命是必须进行的,而和平革命是社会的可能选择,所以在此之前研究社会和平革命就显得尤为重要,社会的经济、政治、知识精英的不断涌现为革命做好了准备,也成为了革命的承载者。暴力革命需要有人流血牺牲,而和平革命亦需要有人为之付出代价,变法者或者说社会革命的实施者自然首当其冲成为了牺牲品,为革命买单。

结语:

在漫长的历史岁月中,商鞅变法是一次最伟大、最彻底的改革,商鞅作为一位杰出的政治改革家,他以雷霆万钧之势改写了华夏历史的命运,奠定了华夏文明的基础,煌煌功绩,凿凿在册。虽然商鞅最终不能免祸,但却没有出现人亡政息的悲剧局面,“商鞅虽死,而秦卒行其法。”商鞅变法不仅使秦国强大起来,甚至对于以后历朝的改革运动都起到了很好的借鉴作用。所以不得不说商鞅虽然死了,他的思想却没有死,他的精神却没有死。

而对于以后历代的社会革命甚至中国今后的社会发展而言,商鞅变法又为此提供了许多借鉴经验和历史教训。商鞅为变法付出的是生命的代价,但是却使秦国实现了富国强兵,商鞅自己远大的政治目标也得以实现,并得到了后世人的敬仰和爱戴。所以作为改革家,不仅需要有渊博的知识,深远的见解,还要有过人的胆识和勇气,更要要具有为社会革命抛头颅洒热血的牺牲精神。

报告的最后,我衷心的感谢王老师的精心指导,报告仍有很多不足之处,希望大家指正,共同讨论,共同进步!谢谢!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浅谈韩非子的法治思想 ——基于《韩非子》的分析 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主要内容 (一)治国要崇尚法治 韩非子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两个方面的内容: 1.鲜明提出治国要崇尚“法治”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鲜明地提出治国要崇尚法律,以法治国。他的这一思想主要包含以下几点内容:(1)最高明的治国原则在于依靠法术而不依靠个人:“治法之至明者,任数不任人”。(《制分》P763)[1]可见,韩非子强调治国要崇尚“法治”而反对“人治”;(2)治国要崇尚法度而不依靠贤人:“上法而不上贤”(《忠孝》P741)[2];(3)要把法治作为统治民众的根本:“治民无常,以法为本”(P759《心度》)[3];(4)君主就应该依靠严守法治原则来建立功业:“人主者,守法责成以立功者也”(P516外储说右下)[4];(5)要以法律作为处理政事的唯一准则:“明主之国,令者,言最贵也;法者,事最适者也。言无二贵,法无二适,故言行而不轨于法令者必禁”(P612问辩)[5];(6)按法令办事,是君主治理国家的原则:“据法直言,循绳墨,诛杀奸人,所以为上治也”(P649诡使)[6] 2.详细分析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 在《韩非子》一书中,韩非子还详细分析了治国要崇尚“法治”的原因,主要由以下几点:(1)对于治国而言,法治对多数人有效,而德治只对少数人有效:“为治者用众而舍寡,故不务德而务法”(《显学》P735)(2)法律是统治天下百姓的根本:“法者,王之本也”(P758)(3)依法办事能使国家强大,反之会使它衰弱:“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P41《有度》)“治强生于法,若孪生于阿”(P504外储说右下)(4)实行“法治”能有效地管理大臣:“彼明法,则忠臣劝;罚必,则邪臣止”(P175《饰邪》) (二)、“法治”之立法 1.原则: (1)遵循自然顺天道 韩非子提出,立法要遵循自然的法则:“不逆天道”、“因自然”(P313《大体》)这就是说,立法要顺应天道,遵循自然的法则。“因道全法,君子乐而止大奸”(P314《大体》)这就是说,立法遵循自然的法则就能除暴安良。 (1)因时制宜应时势 韩非子认为,立法也要因时制宜:“论世之事,因为之备”。(P698《五蠹》)这就是说,治国要研究当代的实际情况,从而采取相应的措施。“事因于世,而备适于事”。(P700《五蠹》)这就是说,政事随着时代的变化而变化,而措施必须适应变化了的政事。“古今易俗,新故异备”。(P704《五蠹》)这就是说,古今的社会情况不同,因此新旧时代的政治措施也不一样。“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P759《心度》)这就是说,法律能随着时代而变化,国家就会治理好;治国措施能适应社会情况,就会有功效。 (2)权衡利弊讲实效 韩非子强调,立法也要权衡利弊讲实效:“法有立而有难,权其难而事成,则立之;事成而有害,权其害而功多,则为之”。(P673《八说》)这就是说,法制的设立若有困难,估计它虽有困难但事情能办成,那么就设立它;事情的成功弱爆含有害的一面,估计它虽有害处但功绩很大,那么就去做。“变与不变,圣人不听,正治而已。然则古之无变,常之毋易,在 [1] P763 [2] P741 [3] P759 [4] P516 [5] [6]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整合

论商鞅变法对秦文化的顺应与影响 摘要:秦国在早期的历史发展中,形成了崇武尚战、重功利而轻伦理、宗法观念相对淡薄、注重实际、讲求实效的文化传统。商鞅变法充分顺应了这种传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把秦国引向了日益发展壮大、最后统一全国的道路。商鞅还注重对秦国文化传统的改造与整合,把其中的积极因素上升为国家的统一政策,制订出具体而详尽的措施保证其贯彻执行;利用政权的力量抑制其消极、落后的内容,发扬其能够服务于新制度的内容,使新制度与新文化结合起来共同推动了秦国社会历史的发展。乘势而行、借势而进、因势利导,是商鞅变法成功不可忽视的因素。 关键词::商鞅变法;文化传统;功利主义;国家实力 商鞅变法的成功,是导致秦国最终实现统一全国的关键性因素。然而值得探讨的是,战国时期的变法运动并不起源于秦国,实行变法改革的也并不是只有秦国。例如魏国的李悝变法、赵国的公仲连改革、楚国的吴起变法、韩国的申不害变法、齐国的邹忌改革等。这些变法改革,时间上有的早于秦国的商鞅变法,有的稍晚于商鞅变法,都在政治上取得了一定成效。但是各国的变法运动或者持续时间不长,或者因为支持变法的君主去世而失败,或者影响有限,或者深度不够。总之,都没能把实施变法改革的各国带入富国强兵、最终能承担起统一大业的行列。只有商鞅的变法取得了真正意义上的成功,使秦国得以沿着他所制定的改革路线发展壮大,最终完成了全国统一。本文将从从秦国的文化特点入手,对这一问题展开讨论。 一、秦文化的特点 一个部族文化特点的形成,是这个部族在特定的生活环境和历史发展中形成的,秦部族早期特殊的发展道路,形成了秦人独特的文化内涵。 1、崇武尚战、勇悍坚韧的性格特点 秦部族在早期发展中,为了生存,不断向荒凉、空旷的西北地区迁徙,面对陌生而艰难的新环境,需要他们具有坚强的毅力和巨大的勇气以及团结精神。西北地区尚处于游牧阶段的戎狄部落正处在富于掠夺性、侵略性的发展阶段,在势力强大时,侵略秦人的领土、掠夺秦人的财物,是这些部落自然的选择。因此,秦人要想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空间,站稳脚跟,开创基业,必须也只有依靠武力,在战争中巩固并开拓属于自己的领地。长期处于战争的环境中,不怕失败,不怕挫折,把为部族的生存和发展而战视为光荣,把杀敌立功者视为英雄,就成了秦人的心理共识。

商鞅变法之比较

商鞅变法之比较 摘要: 秦虽二世,但终究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封建王朝,终结了春秋战国几百年的混战,实现了难得的统一。而秦在战国的崛起则要追溯到商鞅变法,其“不仅改变了战国时期的时代格局,也决定了其后中华帝国的基本政治和社会的格局”1,也正如李斯所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2本文不过多讨论商鞅变法措施,主要谈论法家与诸子百家的比较,重在比较儒家与法家,分析为何秦国变法要采用法家思想,法家思想的优缺点,以及讨论商鞅变法对现在中国的意义。 关键字:商鞅变法,诸子百家,流派, 1《大变革时代的立法者》,赵明,64页

正文: 一,儒法之争 春秋战国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崩坏,战争频仍,社会动荡不安。面对“周室微而礼乐废,《诗》《书》缺3”的社会现实,诸子百家站在自己的阶级或阶层的立场上,通过对礼乐秩序的反思和理解,纷纷提出了自己的救国主张,于是便有了百家争鸣的文化繁荣。 道家面对纷乱的社会现实,无力解决,逃避超脱,提倡“无为而治”,希望回到小国寡民的单纯时代;墨家代表手工业者和平民,提倡“兼爱”“非攻”;儒家认为,礼乐崩坏的原因是道德沦丧,人心不古,于是提出“克己复礼”“仁爱”希望恢复周礼,用道德规范人的行为;而法家则认为,礼乐崩坏在于分封制,君主对诸侯的控制薄弱,才会滋生叛乱。于是,他们提出君主权力的专制以及法治的约束,以加强君权,维护统治。 首先来分析道家和墨家为何没有被采纳。战国之世,战乱不断,战争又是极其耗费民力财力,若无为而治,不思变法改革,不知整顿吏治,不去解决问题,不对庶民征收赋税劳役,任其发展,那么军队无兵无粮,哪里有能力去防御别国进攻?哪里有能力保护人民不被侵犯?同样,兼爱非攻也不适合在这样的乱世采用,当兵临城下,满口的仁义道德显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云南省高二上学期历史开学考试试卷 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 一、选择题 (共20题;共40分) 1. (2分)下列有关历史情景的表述符合历史真实的是 A . 公元前230年的某一天,一官员上朝见到嬴政后高呼皇帝 B . 公元前220年,太仆张某奉秦始皇之命购买上等良马 C . 公元前216年某月,李某被任命为某郡郡守,负责该郡的民政、军事和监察 D . 公元前206年某月,身在咸阳的方某用楷书给家人写了封平安信 2. (2分) (2020高三下·金华月考) 黄宗羲在《自序》中说:“学问之道,以各自用得著者为真,凡倚门傍户、依样葫芦者,非流俗之士,则经生之业者。此编所列,有一偏之见,有相反之论,学者于其不同之处。正宜若眼理会,所谓一本万殊也,以水济水岂是学问?”这反映出黄宗羲() A . 批判君主专制,倡导天下之权 B . 批判学术僵化,倡导思想自由 C . 重视社会实际,倡导经世致用 D . 倡导朴实学风,反对思想统一 3. (2分) (2019高一上·翁牛特旗期中) 古代雅典城邦,会于每年冬天在每个部落提供的多名人选中选举产生一百多名官员包括步兵及骑兵指挥官、财政官员、及主管宗教事务的官员,之后会对这些官员进行职前训练及测试,以便古希腊仲夏新年时使这些官员顺利投入工作。这说明古代雅典() A . 坚持代议制民主原则 B . 注重部分官员的专业化发展 C . 带有贵族政治的色彩 D . 在城邦内部实行直接民主制 4. (2分) (2019高二下·河南月考) 麦迪逊认为美国1787年宪法“从严格意义上讲既不是国家宪法,也不是联邦宪法,而是二者的结合”。这种认识主要基于该宪法() A . 构建了三权分立的中央政府 B . 协调了联邦政府和州政府间的权力分配 C . 调和了大州与小州关于国会席位的矛盾 D . 达成了南方黑奴计算人口总数的方案 5. (2分) (2017高三上·泰州月考) 国有企业改革的第一阶段,是在所有权与经营权分离的前提下,进行放权让利;改革的第二阶段,跃进到产权变革,以及在股权多元化的前提下,进行现代企业制度建设;而在第三阶段,核心的变化则是从单个企业的改革转向整个国有经济的战略性调整和重组。可见,国有企业改革的特点是() A . 具有渐进性和阶段性

对于商鞅变法的一些思考

对于商鞅变法的一些思考 从战国形势图来看,当时华夏民族的主要活动范围西起渭水流域,东至黄河下游,南到长江中下游,北达蓟辽地区。在这广阔的地域上,分布着齐、楚、燕、韩、赵,魏、秦七个大国和一些小国。在这些诸侯国中,秦国偏处西方一隅,远离中原核心地带,恰恰是秦国最后统一了中国,开辟了历史的新纪元。秦国在群雄角逐中脱颖而出的根本原因,是它的改革最为彻底,从而为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当前我国面临的国际形势是综合国力竞争和各种力量较量呈现新的特点,国际安全环境面临新的形势,不稳定、不确定因素日益增多。这一切,不仅影响着当前国际局势的发展,也对中国周边形势产生巨大的影响。前几天中国划定防空识别区东海局势陡然紧张,日美的行为俨然就是对中国国防安全的挑衅。现在我国的科技水平和综合国力总体上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较大的差距,在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还处于劣势等等。在改革进行到关键时刻,十八届三中全会后《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彰显了我们民族进取的决心。在这个日益复杂的世界,我们求改革是为了得到发展,并不是当初如商鞅时期的争霸和兼并,我思索商鞅变法,不想影射什么,而是希望我们的改革需要智慧和思考。今天,我们重新研究商鞅变法,重要的是感悟商鞅变法的精神实质,并为我们当下的进一步改革开放和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提供思想的动力和养分。 一、对商鞅变法背景的思考 春秋战国时期的基本特征是大动荡、大变革、大发展,社会经济、政治、军事、文化等方面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从而使整个社会呈现出全新的面貌。为了实现富国强兵避免失败或成为别国兼并的对象,各国纷纷改革变法,努力发展生产,增加人口,扩充实力。秦国地处西陲,一向为诸侯各国所轻视,称之为“夷狄之邦”。秦国比中原各国的经济、政治和文化都要落后。改革的有利条件有国君权力集中,奴隶主贵族势力较弱;注重实用、讲求功利的法家学说容易得到认同;民风质朴,充斥尚武精神。据《吴子·料敌》载:“秦性强,其地险,其政严,其赏罚信,其人不让,皆有斗心,故散而自战。”急公斗勇的民风士气,只要有合理严格的制度约束,就能凝聚成统一的意志,形成强大的战斗力。也有非

商鞅变法论文

品商鞅变法 前有易中天品三国,今有我们小组品商鞅。 商鞅,一个让人又敬又恨的人,为什么说他让人敬重又让人恨呢?下面就请跟着我一起通过品味商鞅变法来看看究竟是怎样的让人又恨又敬 在商鞅入秦国之前呢有一个故事,商鞅年轻的时候喜欢学习刑名法术,也就是刑法,收到吴起等人的影响很大,公孙叔给会魏惠王说:“商鞅呢,年轻有才。可以帮忙治理国家,说完又补充了一句主公如果不用商鞅,一定要杀掉他,千万不能让他投奔别国啊,但是呢,这个魏惠王认为公孙叔是说胡话呢,就没在意,也没下令杀掉商鞅,于是商鞅就走了,而当时六国都会,没有邀请秦孝公参加,秦孝公呢就觉得非常耻辱,说道这里呢,最近大家都看新闻没有,有一个人和秦孝公的性格特别像,马云!阿里巴巴的创始人,前段时间上市直接收获46亿美元,年轻的时候马云参加一场聚会,其中不缺乏各类名人,但是马云被冷落了,因为他穿的普通,长得还很那啥,没人乐意和他说话,他很难受啊,这是赤裸裸的耻辱啊,他前段时间说过一句话今天你对我爱理不理,明天我让你高攀不起,结果呢这个就成功了,好了这个扯得有点远了,我们继续说回来,这个秦孝公呢和马云一样,立马就广招人才,发布求贤令,商鞅呢听到之后就投奔了秦国,商鞅呢,当时用了帝王之道和王道之术游说,秦孝公感到很无聊啊,然后他又用霸道之术又说孝工,这时的孝工是非常有精神啊,商鞅懂了,秦孝公意在争霸天下,对耗时太长才能取得成效的帝道,王道根本不感兴趣,就喜欢霸道的,然后他就用霸道之术来辅佐秦孝公,当他颁布了很多法律之后啊,有的人不愿意,有的人不信,于是就有了南门立木,一部分人信了,但还有不愿意的啊,老祖宗传下来的规矩,岂是你能够说变就变的?这就要说到商鞅的冷血之处了,凡是反对的,一律斩了,只要你反对,我就斩你,一系列的铁血法律让百姓们害怕,所以啊,这之后强大的秦国是站在无数平民的尸骨与鲜血上建立起来的。这就是让人恨的地方,但不得不说商鞅后面的变法是真的让百姓们又尊敬他,鼓励农桑,重农抑商,鼓励军工来提高军队战斗力,是秦国变得强大起来,但是秦孝公去世之后,秦惠文王登位,他当时的奖励耕战废除没有军功的旧贵族土地,这下支持者们不愿意了,纷纷不支持他继续变法,商鞅失去了变法,却又遭到了那些旧贵族势力的陷害,只得逃亡,最后难逃一死,最可笑的是他是死于自己制定的法律,当时的连坐罪无人敢收留他,我收留了他我也得死啊,所以没人愿意,尸体被运送回去还遭到了车裂,真是悲惨啊。但他的变法依旧实行了下去,为秦朝一统天下奠基了基础。 从上面品商鞅变法的整个过程呢我们可以知道商鞅这个人呢,功大于过,虽然铁血,但是却打造了一个强大的国家,我们要懂得从这个商鞅的变法中吸取一些经验,比如说他的执法必严,赏罚分明很值得我们学习,但是也有不好的,他的连坐之法,肉刑,还有焚烧诗书,企图压制人民的思想,这是很不科学的。最后一句话:

秦帝国带给我们的法治启示

大秦帝国带给我们的法治启示 ——读大秦帝国有感 秦国兴衰沉浮的五百多年(从秦立诸侯国到秦二世灭亡),是中国历史上最为自由奔放和充满活力的黄金时代。用当时的话说,那是一个“礼崩乐坏,瓦釜雷鸣,高岸为谷,深谷为陵”的剧变时代;用历史主义的话说,那是一个大毁灭、大创造、大沉沦、大兴亡的转型时代,他既是青铜文明向铁器文明的转型,也是隶农贵族经济向自由农地主经济的转型,更是封建制国体向中央统治国体的转型,他使中华民族在那个时代就达到了农业文明的极致。 春秋战国孕育的时代精神是“诸侯争霸,强势生存”。春秋三百年的纷争兼并,打碎了封建制的窒息封闭,天子权威削弱、铁器出现、商业活跃、井田制动摇、新兴地主与士人阶层涌现,整个社会的生命状态大大活跃起来。进入战国,这种纷争终于演变为强势生存的竞争。弱小就要灭亡,落后就要挨打,几乎成为没有任何回旋的铁血现实。通过变法来增强国家实力,成为每个邦国迫在眉睫的生存之道,由此引发的人才争夺逐渐变得白热化,无能的庸才被抛弃,昏聩的国君被杀戮,名士英才成为天下争夺的瑰宝,明君英主成为倍受拥戴的英雄。名将辈出,大才如云,英主迭起。经济、政治、军事、文化,举凡社会生活的所有领域,都在这场全面的大竞争中碰撞出最灿烂的辉煌。战争的规模,经济的改革,权力的争夺,文化的争鸣,创造的奇迹,涌现的伟人,

民众与国家命运的联系等等,所有这些,都是后来时代所无法相比,甚至是无法想象的。在这样历史土壤中成长起来的秦帝国,是那个伟大时代强力锻铸的结晶。他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包容了那个时代刚健质朴和创新图强的精神;他崇尚法治、彻底变革、统一政令,努力建设,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的努力追求,完成了一场伟大的革命,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时代。 中华民族的整个文明体系之所以能够绵延相续如大河奔涌,秦帝国开创并奠定的强势生存传统起了决定性的作用。这种强势生存精神,可以概括为五个方面:一是彻底的变法革命,以激发民众最旺盛的活力与国家最强大的实力为生存之本。二是崇尚法制,实行英才治国。三是实行“强力反弹,有限扩张”的战略,以全民族利益为根本,对蛮夷和愚昧文明进行冲击。四是构建统一的文明载体,使不同习俗的民族分支在同一文明载体下凝聚起来。五是兼容并蓄,消解融会外部流入的不同文明。这种强势生存的基本精神,已经融入了中国文明历史发展的血脉。否则,我们这个幅员辽阔、人口众多的国度根本不可能在历史长河中顽强地生存数千年而成为世界上仅存的四大文明古国。 秦孝公时的秦国贫穷积弱,世族贵胄拥权自重,国人私斗成风,臣民被划分为三六九等,贵族只赏不罚,奴隶只罚不赏,国人虽雄心勃勃,“血不流干,死不休战”,却无力改变秦国的穷困窘境,更面临被六国强行瓜分的危局。是什么促使秦国从弱小走向强盛,变成六国眼中的“虎狼之邦”?是“商鞅变法”。为

浅析韩非“以法代德”的伦理思想(一)

浅析韩非“以法代德”的伦理思想(一) 论文关键词:自利自为以法代德 论文摘要:韩非、先秦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通过对当时社会各种矛盾现象的冷静观察,激烈抨击儒家学说,在继承并发展荀子人性论及早期法家“法”、“术”、“势”的基础上,建立了以法代德的完整的法治思想体系,为当时社会的统一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并对当今“以法治国”战略提供了借鉴价值。 韩非(约公元前280年—前233年)战国末期韩国人,新型地主阶级激进派的思想代表,先秦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史记》说他“喜刑名法术之学,其归木于黄老。”(《史记·老庄中韩列传》)他目睹了当时社会的尖锐矛盾,亲历了韩国的政治斗争,数次书谏韩王建议变法,但均未见用,他因韩国变法不彻底,政治腐败,而自己又不能见用,于是“观往者得失之变”(《史记·老庄中韩列传》),总结以往变法的实践经验和理论,创立了一个法、术、势三者结合的法治理论,也正是这一理论,包含了韩非所特有的伦理思想。 一、韩非的法治思想产生的社会历史根源 春秋战国时期是社会大动荡、大变革的时代。韩非生活于战国末期,铁器的使用,牛耕的推广,标志着当时社会生产力水平己经有了很大发展,产生了新兴的地主阶级。新兴地主阶级为保证自己的政治、经济利益,不断地运用自己的实力和权利,改革传统的社会制度、社会观念、经济制度,使封建生产关系日益巩固和发展。政治上,西周时期周天子大一统的宗法统治开始动摇。各诸候国、封建领主之间为扩大领土、掠夺财富和建立霸权而展开激烈的兼并战争,各自成为名副其实的独立王国。“礼乐征伐自天子出”的局面己被“礼乐征伐自诸侯出”所取代。礼制己不能治理天下,法治观念逐渐兴起,并被各诸侯国所实行。随着封建大一统局面的逐步形成,社会矛盾错综复杂,最尖锐而集中的则是建立、巩固封建制同维护、复辟奴隶制的矛盾。它在政治上集中表现为各国的变法改革和夺权斗争。在这种急需加强君主集权,巩固封建制度的社会客观历史条件的呼唤下,韩非法治思想应运而生。 二、“自利、自为”的人性论基础 韩非师从苟子,其人性论虽受了苟子性恶论的影响,但并没有走苟子“化性起伪”的道路,正面提出自己的道德主张,而是主张“因”之立法,不是化之积德,从而走向非道德主义。他认为人的这种利己本性是不可改变的,即只能“因”之,而不能“化”之,这就是韩非人性论的从木炸点。正是3于人性“自为”的观点,在韩非眼里,人与人的关系无非就是赤裸裸的利害关系,买卖关系。 就君臣而言,韩非明确认为,君臣“利异”,因而“君臣异心,……害身而利国,臣弗为也:害国而利臣,君不为也”(《饰邪》)。这样君臣之间就只能是一种买卖关系。 在论述君民关系的时候,韩非反对把君主说成“民之父母”的说法。他说:“今学者之说人主也,皆去求利之心,出相爱之道。”这是不可能的事情。相反,“明主”对于人民“不养恩爱之心,而增威严之势”。“君上之于民也,有难则用其死,平安则用其力。”(《六反》)这就是说,君主爱民之说是不能成立的,因为君主统治人民的口的是要人民为自己“尽死力”。 就父子家庭关系而言,“为人婴儿也,父母养之简,子长而怨。又盛壮成年人,其供养薄,父母怒而谯之。父、子,至亲也,而或憔或怨者,皆挟相为而不周于为己也。”(《外储说左上》)更有甚者,父母“产男则相贺,产女则杀之,此俱出于父母之怀枉,然男子受贺,女子杀之者,虑其后便,计之长利也。故父母之于子也,犹用计算之心以相待,而况无父子之泽乎!”(《六反》)在韩非眼里,人类自有家庭以来的血缘伦理关系完全成了冷漠无情的计利关系。 韩非从人性“自为”这一根本观点出发,认为“利之所在”就是人们思想行为的唯一动机、目的和内容,韩非正是根据对人性和人际关系的这种看法,做出了以法代德,否定道德的作为。 三、韩非对儒家仁义“德治”的批判

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资料

论商鞅变法与制度创新 叶行昆 战国时代是我国封建领主制经济瓦解和封建地主制经济确立的 时期,是由诸侯割据称雄过渡到中央集权统一的时期。在中国的历史长河中,这是一个关键的转型期。所谓转型期,是指一个社会的政治、经济等制度发生变迁的过程。制度变迁是制度的替代、转换、与交易的过程。其中制度创新扮演着重要的承前启后的角色,它所留下的便是制度变迁与创新的路径或轨迹。而制度创新指的是能够使制度创新者获得追加或额外利益的对现存制度的变革。在国家体制转型过程中,“变法”即制度的变迁与创新便成为时代的主旋律。古今中外,莫不如此。如果说战国时代诸侯列国的变法改制惊心动魄、缤彩纷呈的话,那么秦孝公任用商鞅变法则显得格外耀眼夺目,动人心弦了,因为它把当时的各项变法改制溶汇于一体。商鞅作为新兴地主阶级的政治代表,坚定不移地对现存制度进行变革与创新,从而促进了战国时代的历史进程,改变了国家制度,创新了新兴地主阶级国家体制中各项政治、经济制度,反映了时代的潮流。 新制度经济学家们认为,人类文明史,在某种程度上讲就是一个制度的不断变迁、创新与完善的历史;是一个从制度的不均衡到均衡,乃至制度适宜的历史,制度的基本功能就是为经济提供服务。在制度变迁的初始化阶段,经济因素处于中心地位。一种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只要其收益大于零,且在各种可供选择的制度安排和制度结构中净收

益最大,这项制度便是最佳制度。战国时期,由于铁制工具的推行使用发展了社会生产力,在剧烈的兼并战争中那种以“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君书·更法》)为理论依据的国家制度遭到了不断破坏,人们逐渐脱离原来人身依附的束缚,私人开垦荒地即归私人占有、田宅或以买卖、地主数量不断增加,社会的经济结构出现新的局面,这就必然要求对原先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多项制度进行变迁与创新,以促进地主阶级的土地所有制取代贵族土地所有制。公元前361年,秦献公去世,秦孝公即位。献公在位时,虽已对内政进行了一些改革,但远不足以改变秦国的弱势,孝公即位时的秦国仍是战国七雄中最为贫弱、落后的国家,东方各强大诸侯不以礼待之,不让秦国参加诸侯之间的会盟。同时秦国内部的旧势力也仍然根深蒂固,对进一步改革形成严重阻力;新旧势力的斗争,各贵族利益集团之间的相互倾轧,使秦国陷入了内外交困的局面。新制度经济学的国家模型提出:一国统治者总是存在对手,即与之竞争的国家或本国内部的潜在统治者。在此,任何一个国家的统治者并不能“高枕无忧”,他们会时刻面临强有力的外在竞争力。如果一个国家在一定历史条件下,与别的国家相比,在经济上处于劣势,或没有出现相对的经济增长,那么是由于该国的制度没有为发展经济提供激励机制,即是由于存在相对的制度不适宜,或是制度没有创新。由此可见,经济的落后与制度因素密切相关。 秦孝公是一位有作为、有气魄的历史人物,他即位后便“下令国中求贤者”,招请天下“有能出奇计强秦”的人才。商鞅闻讯由魏入秦,先

试论述中国国防启示

试论述中国国防启示 1.强大的国防是国家、民族生存与发展的基本条件。 世界是一个弱肉强食的世界,没有强大国防的保障,国家和民族就无法获得安全环境来发展自己,永远只能生活在别人的武力威胁和侵略中,生存也就是空想了。国家是一个民族永远的依靠,只有强大的国家,才有强大的民族。国家想要发展,不被外界威胁而自强,则必须强大自己的国防。国防强大的基础体现在于国家的经济实力。 2 国防现代化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巩固的国防是国家安全和经济发展 的基本保证。国防建设和军队建设要同国家的经济实力相适应,在国家发展的总目标下进行规划和实施。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国防建设服从国家经济建设的大局。在集中力量进行经济 建设的同时,努力加强国防建设,使国防建设在国家财力增加的基础上不断有所发展。 3,科学技术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动力; 在新中国60周年国庆阅兵式上,最令人叹为观止的是各种新式武器装备集体亮相。在30 个装备方队和12个空中梯队中,有陆军的各类战车、火炮、防空导弹、卫星通信;海军的反舰导弹、岸舰导弹、舰空导弹、陆战队战车;空军的预警机、歼击机、新型雷达、空降兵战车和无人机;二炮的新装备包括常规导弹、核导弹和巡航导弹,其中近九成为首次参阅,这些新型武器都是我国科研人员利用科学技术来建设我们的国防,让我国人民信心大增,更让外界看到我国的强大。 4,人民群众是建设强大国防的力量源泉; 可以说武装部队完全来源于人民群众,科研人员也来自于人民群众,甚至领导人也来自于群众。只有人民一波接着一波不断涌现才有了今天的武装部队,,有了我们国家的领导人,有了战争的胜利。 5,坚持党的领导和建立一支忠于党、忠于人民的现代化革命军队是建设强大国防的根本保证。 军队是一个特殊团体,军人亦是一项身分特殊的职业,他们的言论、行事都受到严密的规范。 平时,军队将坚守行政中立为原则,尽可能避免干预政治,战时,军人需听命国家最高领导 人指挥,捍卫国家领土与民众安全。因为,军队的一切作为乃是维护国家利益为优先,捍卫 国家领土完整与全国民众安全。所以,更不应该沦为某特定人士或政党派系所拥有,形成掌 控政治局势变化的工具。 6.经济发展是国防强大的基础。 综合国力提升下,军事实力也要随之提升,国防建设,包括武器购买,武器生产,武器研究, 武器试验,军事人才陪养,加强国与国之间的军事交流,加强双方军事对话,加两国之间的 贸易,和平外交。 军事实力上怎样算安全水平:与国际平均军事实力相等。当人家有枪炮,你发明了战机与导 弹,你将是最安全的。当然这都需要资金研制。钱很重要,老百姓没钱,交的税就少,税少 了,研究费用也就少,如果税收调高,国内就会有反对的,要是有人反对了政府就快倒台了。 军队是国家的最后一道防线,外交是国家的第一道防线。不难看出,有钱就有朋友,如果把中国比做一个青年学生,美国比做一个石油巨头。美国朋友自然比我们这毕业生多,把GDP首位抢过来,朋友盟友自然多。别国都抢着跟你贸易,哪还还敢跟你打仗。

商鞅变法给我的启示

商鞅变法给我的启示 黄旭 商鞅,姓公孙,魏国人。战国时著名政治家。他劝说秦孝公变法图强,受到重用。 公元前356年,商鞅在咸阳城南门竖起一根木杆,贴上告示:“谁能把这根木杆扛到北门,赏‘十今’。”告示下聚满了人,议论纷纷,结果谁也不去扛。商鞅见没人响应,把赏金提高到“五十金”。观看的人更是疑惑了,不知这位新官葫芦里卖的什么药。这时,一个壮汉上前扛起木杆就走,一口气走到北门。商鞅立即赏他“五十金”。看热闹的人纷纷议论:“这位新官说话算数。”商鞅因此很快提高了威信。 上述徙木立信故事告诉我深刻的道理:做人做事必须要诚实、讲信用。 从此以后,商鞅着手开始变法,变法从信用入手,治理国家不一定只用一种办法,只要对国家有利,就不必效法古代的制度,开始大规模的变法。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废除井田制,承认土地私有,允许自由买卖,为地主经济的发展铺平道路;奖励耕战,提升国家的经济、军事实力,农业发展了,军队的战斗力增强了;废除分封制,建立县制,把市镇和乡村合并起来,组织成县,由国家派官吏直接管理,从而加强了中央政权的权力。 那么,我们在平时做人做事应该怎样进行呢? 比如,如果我购买一套商品房,资金不够。首先,预付三分之一房子的款项,与卖方订立合同,然后分十年还清欠款,月月按时去银行交纳按揭款项,从来没有拖欠一次按揭款项。十年时间一到,顺利拿到了房产证。这样房产公司和银行就会说我是一个守信用的人。我也用行为证明了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再如,我和几个朋友去酒店吃点东西,身上没有带现金。吃完后,先用信用卡还款,过了几天去银行现金交款。这样,酒店、银行说我是一个诚实、守信用的人。 诚实、守信用在我们日常生活中经常存在。我希望我们的吃、穿、住、用、行都在诚实和守信用中实施并执行。

韩非子法治思想

韩非子法治思想及其历史影响刍议 杨璞玉 滕海滨 (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宁夏银川750021) 摘要:韩非子是战国末期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提出以法为主,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思想体系。韩非子法治吸收了老子的道本论,继承了荀子性恶论思想,总结和发展了先秦法家思想,其法治思想在其特定的历史背景下,有着进步性和局限性两方面的历史影响,本文从韩非法治思想的内容、来源入手分析其历史影响,以期为今天和谐社会的发展提供方法。 关键词:韩非子法治理论来源历史影响 韩非子的法治思想是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自汉朝以来,虽然儒家思想开始占据社会政治的主导地位,但经董仲舒改造的儒家思想却呈现出了更为明显的儒法合流趋势,因此,法家思想并没有退出社会政治舞台,而是依托着儒家,通过儒法互补,在历史的长河中体现着其应有的思想理论价值,于今乃于历史发展的未来,都有着可资借鉴的启悟方面。当然,韩非子的法治思想也有其局限性,这就要求我们要具有珍重历史同创造未来相统一的品质,让有进步意义的优秀思想传承下去,以成为我们社会不断探求进步和发展的动力和方法。 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及其理论来源 (一)韩非子“法治”思想的基本内容 韩非子是法家思想的集大成者,他身处战国末期,诸国争雄,战乱不断的时代背景下,所以其思想的落脚点就是要富国强兵,最重要的方法就是要以法治国,这也是韩非子思想的核心内容,他认为“奉法者强则国强,奉法者弱则国弱”[1],突出表现了法治对于富国强兵的重要性。其法治思想基本内容就表现在以下三方面: 第一,“抱法”:法令乃衡量民众行为的客观尺度,它必须公开、详实、稳定,尤其强调要公开。韩非子认为“法者,编著之图籍,设之于官府,而布之于百姓者也”,要使“境内卑贱莫不闻知”,制定法令必须要“书约而弟子辩,法省而民讼简,是以圣人之书必著论,明主之法必详尽事”[2],并且法令要“法莫如一而固”。即法令必须要简省明确、内容详实、言以服人、稳定如一,这样民众守法就不会有争辩,儒生就不会钻空子,君主就可以用法令治理国家。 第二,“行术”:实行“刑赏二柄”,遵循“法不阿贵”的原则。韩非子说:“无威严之势,赏罚之法,虽舜不能以为治”[3]。他认为没有权势和赏罚规则,即使是圣人也无从治理国家,并且赏罚要遵循“赏不加于无功,而诛必行于有罪”[4]。君主利用好赏罚工具,就能使臣民忠实于他,这样就可以达到“制”民、“御”民的目的。在推行刑赏二柄时,不能有等级差别,即要“法不阿贵”。《韩非子·有度篇》曰:“刑过不避大臣,赏善不遗匹夫”,“诚有功则虽疏贱必赏,诚有过则虽近爱必诛。”[5]在韩非子看来,惩罚不能偏袒权贵,行赏不能遗漏百姓,君臣百姓之间要不避亲疏,不分贵贱,一断于法。 收稿日期:2010-12-29 作者简介:杨璞玉(1989-),女,汉族,宁夏吴忠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外国哲学硕士研究生,主要研究方向:东方哲学;滕海滨(1969-),男,汉族,山东烟台人,宁夏大学政法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中国哲学的相关研究。

浅论商鞅变法

浅论商鞅变法 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韦润儒(选修课论文) 关键词:商鞅变法结果历史意义 战国是一段波澜壮阔的历史,这里发生的许多事情一直以来为许多人津津乐道。帝王将相轮番登场,各路豪杰纵横捭阖。战国初期,韩、赵、魏分据晋国,随后田氏带齐,形成了齐、楚、燕、赵、韩、魏、赵、秦七雄并立的局面。后来秦国却一统天下,这与商鞅变法有着紧密的联系,可以这样认为,商鞅变法为秦国统一天下提供了经济和政治的基础。它让秦国拥有着当时最为管用的制度。 商鞅(约前390年—前338年),卫国(今河南安阳市内黄梁庄镇一带)人。战国时期政治家,思想家,著名法家代表人物。商鞅年经时候喜欢刑名之术,受李悝、吴起的影响很大。后来侍奉魏国国相公叔座,公叔座重病时向魏惠王推荐商鞅时得不到魏惠王的认可,于是公叔座让商鞅离开魏国但是商鞅并没有立刻离开。 公叔座死后,商鞅听说秦孝公在国内颁布求贤令,于是便携《法经》投奔秦国。第一次朝见秦王时商鞅以帝道游说秦孝公但是没有被采纳,反而被认为是狂妄之徒;第二次见孝公时商鞅以王道说之,孝公仍然不为所动,第三次商鞅拿出了霸道之术,虽然没有被立刻采用但是却的到了秦孝公的肯定,于是乎,商鞅在后来的会面中大谈富国强兵之道,孝公深为折服,不久之后重用商鞅。后人在看这段历史时,有人认为商鞅是一个和孝公一样的野心家,其实他一开始就想推销自己的霸道之术,但是在这之前他想试探一下孝公,以了解其内心想法。而孝公多次接见他说明孝公也认为来着不是这么简单。 孝公六年,秦孝公任命商鞅为左庶长,相当于今天的副总理,全权负责国家体制改革,对于商鞅这样一个外族人,孝公把行政大权交给他一方面可以看出孝公对商鞅的信任,另一方面则表露出孝公力图变法、富国强兵的不变信念。公元前359年,秦孝公准备在秦国推行变法,但是害怕招到国人的非议,危害到自己的统治,于是他召来群臣商议此事,为自己变法找到理论依据,使之名正言顺。果然,变法一提出,甘龙、杜挚就起来反对变法。他们认为利不百不变法,功不十不易器。“法古无过,循礼无邪。”商鞅针锋相对地指出:“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帝王不相复,何礼之循?”“治世不一道,便国不法古。汤、武之王也,不循古而兴;殷夏之灭也,不易礼而亡。然则反古者未必可非,循礼者未足多是也。”从而主张“当时而立法,因事而制礼”这就是人们提及的舌战群儒,商鞅的精彩表现为变法提供了有利条件,给自己赢得了舆论上的优势。 变法之争结束以后,秦孝公命商鞅实施变法事宜。商鞅变法的法令已经准备就绪,但没有公布。他担心百姓不相信自己,就在国都集市的南门外竖起一根三丈高的木头。发布告示:有谁能把这根木条搬到集市北门,就给他十两黄金。百姓们感到奇怪,没有人敢来搬动。商鞅又出示布告说:“有能搬动的给他五十斤金(古时的“金”实际为黄铜)。”有个人壮着胆子把木头搬到了集市北门,商鞅立刻命令给他五十金。这一举动让百姓们认为商鞅言出必行,可以信任。于是乎,商鞅以仅仅50金的代价就争取到了实行变法的群众基础,这实在是高。就连司马光在《资治通鉴》中对此也高度评价,认为凭借着一点就足以“治四海,平天下了”。 一切就绪以后,商鞅奉命颁布了《垦草令》,由此开启了变法的序幕,其主要内容有:刺激农业生产、抑制商业发展、重塑社会价值观、提高农业生产的社会认知度、削弱贵族、官吏的特权,让国内的贵族加入到农业的生产中来、实行统一的税租制度等改革。在今天人的眼里看来,实行限制商业发展的方法似乎不是特别明智,但是如果我们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一定的了解并且站在当时人们的眼中看待问题的话就不是很难理解,而且还会对商鞅缜密的思维、严谨的逻辑产生钦佩。对于土地而言,稍微有点经验的人在看完农夫庄稼的长势后都可以大概估计出今年的收成是多少,应该向国家缴纳多少税。但是对于商人就不是那么简单了,他们虽然家在国内但是由于经商的特殊性常常出门在外,到各个国家去。至于年收入是多少,在当时的管理体制下几乎是不可

高中历史(人教版选修一)课时作业:第二单元 商鞅变法 第3课

第3课富国强兵的秦国 [课标要求]探讨商鞅变法的历史作用。 一、商鞅之死和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之死 秦孝公去世后,秦惠文王下令捕杀了商鞅。 2.富国强兵的秦国 (1)商鞅变法的性质:是一次较为彻底的地主阶级改革运动。 (2)商鞅变法的作用 ①改革使秦国废除了旧制度,创建了适合社会经济发展的新制度。 ②改革为秦国的富国强兵和后来统一全国奠定了基础。 ③改革对秦国以至中国历史的发展都起到了重要作用。 (3)表现 ①政治上:打击并瓦解了旧的血缘宗法制度,健全了封建国家机器的职能,并开始建设中央集权制度,对后世影响深远。 ②经济上:废井田,开阡陌,从根本上改变了旧有的生产关系,确立了土地私有制,为秦国的农业生产带来了生机。 ③军事上:奖励军功,提高了秦国军队的战斗力,为秦国下一步的战略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名师点拨] 评论变法是否成功,要看它是否能推动生产力的发展,是否顺应历史的发展潮流。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从奴隶社会向封建社会过渡的时期。商鞅变法维护了新兴地主阶级的利益,取消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以致商鞅死后仍遭“车裂”。但新法顺应了历史的发展潮流,因而商鞅虽死,秦法未亡。 二、变法的历史局限 1.轻视教化,刑法严苛,鼓吹轻罪重罚。 2.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与压迫。 3.未与旧的制度、文化、习俗彻底划清界限。

[改革启示] 法家推行改革的方法和手段值得我们反省。一是改革手段以严峻著称,不尊重他人生命,动辄采用过激的流血手段,用血腥手段镇压改革的人。人为地激化了改革的矛盾与斗争。二是为改革不择手段的做法和牺牲式的改革精神不值得提倡。改革者不仅要长于推进改革,而且还要善于保护自己的性命,珍爱上天给予每个人只有一次的生命。改革需要义无反顾,但也不需要献身。 主题商鞅变法的历史影响 1.积极影响:对秦国而言,使秦国受到富国强兵之效,为后来秦国统一奠定了基础。对后世而言,奠定了秦以后两千多年中国封建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模式。 2.消极影响:对秦国而言,变法在一定程度上加重了广大人民所受的剥削和压迫。对后世而言,商鞅用法过峻,成为中国古代暴政思想的滥觞。开创的重农抑商政策,客观上阻碍了商品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材料一孝公用商鞅之法,移风易俗,民以殷盛,国以富强,百姓乐用,诸侯亲服,获楚、魏之师,举地千里,至今治强。 ——《史记·李斯列传》 材料二及秦孝公用商君,坏井田,开阡陌,急耕战之赏,虽非古道,犹以务本之故,倾邻国而雄诸侯。然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庶人之富者累巨万,而贫者食糟糠;有国强者兼州域,而弱者丧社稷。 ——《汉书·食货志》 (1)材料一、二对商鞅变法的评价有何共识? (2)材料二中“王制遂灭,僭差亡度”反映了什么历史事实?作者对此态度如何?你如何评价? 答案(1)变法使秦国富强。 (2)废除奴隶制,确立封建制。否定。作者的观点是错误的,因为商鞅变法顺应

简析韩非的“法治”思想

简析韩非的“法治”思想 皮力 (中国人民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100872) 内容提要:韩非是中国先秦时期伟大的思想家,法家学派的集大成者。他抨击儒家的道德教化思想,以人趋利避害的本性出发,认为统治者只有制定严酷的律法,掌握好赏罚二柄,才能有效的对国家加以管理并最终达到富国强兵。本文从“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和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方法两方面,对韩非的“法治”思想进行阐述。 关键词:韩非“法治”思想 “法治”的提出,最早见于《管子》一书。在《商君书》中又称“垂法而治”、“缘法而治”。“法治”中的“法”,指的是符合新兴地主阶级利益和要求的社会规范;“治”指的是以这种规范作为约束来治理国家、统一天下。这种“法治”的理念是法家法律思想的核心。[1] 韩非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其法律思想的核心也是“法治”思想。但韩非的“法治”思想在吸收了前期法家优秀思想成果的基础上,又有所创新和突破。韩非的“法治”思想基本上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另一部分是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方法。 一、“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 韩非“不务德而务法”的“法治”理论的形成,有两个必要的理论基础。一个是“法与时转则治”的历史观,一个是“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 韩非的历史观基本上继承了前期法家的衣钵,认为人类历史是进化发展的,不是今不如昔,而是今胜于昔。因此,他反对复古和保守。与此同时,他又认为根据时代的变化,国家的治国方法也应当相应变化,以适应新时代的要求。他批评儒家“克己复礼”的思想,认为如果在当今之世仍然“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那就是“守株待兔”的傻瓜。因此他得出结论:“故治民无常,唯治为法。法与时转则治,治与世宜则有功······时移而治不易者乱。”(《韩非子·心度》)韩非提出这种历史观的目的,显然是在为当时法家所推行的法治制造理论根据。因为“上古竞于道德,中古逐于智谋,当今争于气力”,社会风俗变了,政治制度亦应当变化。所谓“当今争于气力”就是用暴力解决春秋战国以来出现的社会问题。在这种形势下,古代的道德和儒家的仁义说教都已不合时宜,只能以严刑峻法来治理“急世之民”。 韩非的人性论继承了他的老师荀子“性恶论”的观点,并且将这种观点发挥到了极端的地步。韩非认为“人皆挟自为心”,人的这种趋利避害、自私自利的本性根本不可能通过后天人为的教化而改变,即不可能“化性起伪”。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和人的一切活动的动机与目的都是一种赤裸裸的利害比较。他以舆人和匠人为例:“舆人成舆,则欲人之富贵;匠人成棺,则欲人之天死也。非舆人仁而匠人贼也。人不贵则舆不售,人不死则棺不卖,情非憎人也,利在人之死也。”(《韩非子·备内》)不仅如此,韩非认为即使是亲子之间,也是“以计算之心相待”。从以上的观点出发,韩非根本不承认有什么不计厉害关系的仁义道德,也不承认有什么道德特别高尚的“圣人”。在他看来,人就是自私自利的动物,这种本性无法改变,因此所有的道德教化对人来说都是软弱无力的。对于统治者而言,为了达到维护统治和富国强兵的目的,应当且只能根据人趋利避害的本性,用严酷的刑法来制止民众做不利于国家的事情;用利益为诱饵,使民众做有利于国家的事情,简言之,就是以赏罚的手段来维护统治。 韩非根据他进化的历史观和“人皆挟自为心”的人性论,指出了道德教化的失败和实行“法治”的必要性,要求“不务德而务法”,从而比较系统的为“法治”思想提供了一套理论。

商鞅变法习题及答案

第二单元商鞅变法单元测试 一、选择题(每小题2.5分,共20题50分) 春秋战国时期改革变法风潮迭起。请回答1~5题。 1.这是春秋战国时期贵族使用的酒容器。这一容器的使用反映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与进步,与这一相关的是() A.铁农具 B.牛的使用 C.手工业技术的进步 D.商业的繁荣 2.相传孔子的学生冉耕伯牛、司马耕字子牛,这反映出() A.孔子的弟子注重务农 B.当时牛耕开始普及 C.当时牲畜是财富的象征 D.农本思想基本确立 3.齐国管仲“相地而衰征”和鲁国“初税亩”,实质都是要() A.建立地主阶级专政 B.发展封建经济 C.逐步承认土地私有 D.消灭奴隶制残余 4.在春秋战国时期,其思想符合当时统治者要求并被提倡的是() A.儒家 B.道家 C.墨家 D.法家 5.商鞅变法最根本的前提条件是() A.封建土地所有制发展 B.新兴地主阶级已形成一股强大的政治势力 C.秦孝公审时度势取变法强国之路 D.争霸战争的形势迫使秦国改革内政 商鞅变法是战国时期实行最彻底、最全面,为期最长久,影响最深远的变法。请回答6~10题。 6.商鞅变法哪些内容直接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特权() ①奖励军功②重农抑商③为田开阡陌封疆④废分封行县制⑤实行连坐法 A. ①③④ B. ①②⑤ C.②③⑤ D.②③④⑤ 7.商鞅变法中提到“燔诗书而明法令”,这一措施的实质是() A.宜传法家思想 B.以法治国 C.富国强兵 D.思想文化上的专制 9.商鞅推行变法,以立法形式确立的封建制度是() A.中央集权制 B.土地私有制 C.赋税制度 D.郡县制 10.商鞅变法中为加强对基层民众的管理与统治而设立的制度是()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世卿世禄制” C.行县制 D.连坐法 发展农业生产,增强经济实力是商鞅变法的主要措施之一。请回答11~12题。 11.下图是出现于商鞅变法之后的砖画,反映的内容与商鞅变法中哪一条相关() A为田开阡陌封疆 B.奖励耕织 C.统一度量衡 D.推行县制12.秦国商鞅变法提出“重农抑商”的主观目的是() A.确立土地私有制度 B.建立地主阶级统治 C.发展封建地主经济 D.限制旧贵族的权力 商鞅变法是春秋战国时期诸侯争霸战争在政治上的反映。请回答13~20题。 13.商鞅推行县制和秦始皇实行郡县制都具有() A.经济制度改革的性质 B.官制改革的性质 C.监察制度的性质 D.地方行政管理制度改革的性质 14.当时秦国出现了“民勇于公战,怯于私斗”主要是由于() A.实行连坐法 B.重农抑商 C.奖励军功 D.改革社会风俗 15.商鞅变法中儒家思想的地位() A.独尊的地位 B.禁止 C.与法家思想同等艰要 D.任其发展 16.商鞅曾对社会风俗进行改革,其中规定实行的一夫一妻小家庭政策,凡一户之中有两个儿子到立户年龄必须分开,并对其限制的措施是() A.加倍征收土地税 B.加倍征收户口税 C.加倍付劳役 D.加倍征收农业税 17.商鞅的一生与秦国关系密切相连,其中与他的一生关系较大的秦国的两个统治者是 A.秦穆公和秦献公 B.秦献公和秦孝公 C.秦穆公和秦惠文王 D.秦孝公和秦惠文王 18.下列关于商鞅变法的说法,叙述不正确的是() A.变法使社会生产关系得以改变 B.秦国的社会风俗有所改变 C.确认的制度有许多影响后世 D.奴隶制的残余荡然无存 19.支持商鞅变法的秦孝公死后,商鞅被施以车裂之刑。但是,“商鞅虽死,秦法不败”。上述现象说 明() ①商鞅变法顺应了历史发展的趋势②商鞅变法损害了奴隶主贵族的利益③变法者多数没有好结果④商鞅实行严苛的法律自食其果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② D.①②③④ 20.读下图回答:1975年出土于陕西西安市郊的秦杜虎符,上有铭文为“兵甲之符,右在君,左在杜。凡兴兵被甲,用兵五十人以上,必会君符,乃敢行之。播之事,虽毋会符,行殹”。这一现象的出现反映了秦国商鞅变法() A.促进商品经济发展 B.加强中央集权 C.废除了奴隶主贵族的世袭特权 D.为秦统一六国奠定了基础 21.秦国商鞅变法的根本原因是什么?变法的主要内容有哪几方面?其特点是什么?如何评价这一变法?(15分) 22、(2010年12月山西四校高三联考43题)(15分) 材料一公民大会选举或罢免不再以出身而是以财产的数量来划分公民的等级。……不同等级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