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

  • 格式:pdf
  • 大小:121.92 KB
  • 文档页数:4

下载文档原格式

  / 4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与发展

陈 才

(辽宁商业高等专科学校旅游系,121013)提 要 本文提出了环渤海旅游圈的概念及其宏观背景,分析了环渤海旅游圈的基

本特征及运行动力,并对其开展旅游协作提出建议。

关键词 环渤海旅游圈 旅游协作

1 环渤海旅游圈:概念的提出与宏观背景

环渤海旅游圈系指渤海地区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从区域的自然、经济、文化、交通和区位条件出发,合理配置旅游产业要素而形成的“旅游中心城市—区域”与“旅游市场—资源”共扼型的旅游地域综合体,其地理范围涉及京、津地区与辽东、山东两个半岛。

环渤海旅游圈并非凭空构想,而是在规模经济与比较优势的双重驱动下,顺应经济一体化、区域化的发展潮流而形成的“旅游经济圈”,其形成与发展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

1.1 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的迅猛发展,对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起到了重要的“催化”作用

伴随我国旅游业的飞速发展,环渤海地区已成为我国重点旅游区域之一。在国际旅游方面,1997年北京、辽宁、山东、天津接待海外旅游者分别为229.83万人次、38.80万人次、58.50万人次、28.043万人次[1],合计占全国16.7%。在旅游外汇收入方面,北京、天津、河北、辽宁、山东分别达224759.97万美元、17429.47万美元、9725.02万美元、25953.00万美元、20376.10万美元[1],合计占全国旅游外汇收入的22.4%。在国内旅游方面,环渤海地区城镇密集,景点众多,交通便利,各省、市、区互为客源市场,发展极为迅速。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环渤海地区作为我国旅游发达地区,旅游经济已开始从数量型扩张向效益型转变发展,这必然要求构建广泛的旅游协作,以实现旅游经济的持续发展。

1.2 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与繁荣为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环渤海经济圈作为我国沿海地带三大经济区域之一,其地理范围有狭义与广义之分。狭义上的定位指的是包括丹东、大连、营口、盘锦、锦州、葫芦岛、秦皇岛、唐山、天津、沧州地区、惠民地区、东营、潍坊、烟台、威海和青岛等十七个沿渤海湾环绕的地区和城市[2]。广义上环渤海经济圈泛指“渤海大经济圈”,包括京、津、辽、冀、鲁五省市。这五省市陆地面积51.45万K M 2,占全国的5.4%,1995年人口2.14亿,G DP1.043亿,分别占全国的17.7%和18.1%[3]。

环渤海地区三省二市以渤海为地理中心,地理位置优越,自然资源丰富,工业基础雄厚,交通网络密集,人才优势明显,在地域上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进入90年代以来,中国经济上的发展呈现出由南向北梯次推进的总体态势,环渤海地区也成为继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后我国又一具有巨大潜力的经济开发区。虽然环渤海地区较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尚存很大差距,但由于其雄厚的经济基础及在东北亚地缘政治、经济中的地位,使其发展前景广阔。作为高度依赖社会经济发展的旅游业,环渤海经济圈的崛起和繁荣为环渤海旅游圈的形成奠定了基础。

1.3 环渤海地区区域旅游协作组织的出现是环渤海旅游圈形成的重要标志和产物

第14卷 第2期1999年6月 人 文 地 理HUMAN GEOGRAPHY V ol.14,N o.2 Jun.1999 来稿日期:98—07—15;收到修改稿日期:98—11—24

16人 文 地 理14卷

在环渤海经济协作形成的同时,旅游协作也已经运作。北京、天津、辽宁、山西、河北、山东和内蒙古已组成了环渤海旅游协作区,共同探讨旅游产品和市场的开发,并拟接收河南、吉林、黑龙江三省加盟,形成中国北方旅游协作区。此外,小区域的旅游协作已日臻成熟和完善,如曲阜、泰安、徐州于1997年联手推出“一山、两汉、三孔”旅游黄金路线。

2 环渤海旅游圈的基本特征

环渤海旅游圈作为一个超大尺度的旅游经济地域综合体,其表现出的基本特征主要取决于其蕴育和发展过程中自身所具的独特要素,如旅游资源的特征与空间组合,区域城市群结构体系,交通网络体系以及社会、经济、文化复合性等。这些因素决定了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空间关系,基于以上因素,环渤海旅游圈在其运行中表现出以下基本特征:

2.1 整体性

环渤海旅游圈是一个相对完整的地域单元,其内部各种旅游经济要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通过自组织作用,形成一个有机整体,并产生整体效应。环渤海地区城市化水平高,自身产生巨大的旅游客流,加上来自旅游圈外的旅游流的注入,这些旺盛的旅游需求在密集的交通网络的运载下履盖整个区域。同时环渤海地区拥有北国少有的多种绮丽风景资源,海滨地带气候宜人,拥有大量优质海滩和自然风光。旅游需求与供给的相互重叠,决定了环渤海地区旅游发展具有关联性和整体性。

2.2 层次性

环渤海旅游圈已形成了以旅游中心城市为主体,带动其周边地区协同发展的层次清晰的旅游地域系统。这是由旅游流的运动规律,旅游资源的组合效应,旅游地的通达性及旅游市场形象定位在空间上的差异而决定的。从空间上看,环渤海旅游圈总体上看分为三大旅游板块、六大旅游中心。辽东板块包括以沈阳为中心的辽中旅游区和以大连为中心的辽南旅游区,京津板块包括以北京、天津为中心的京津旅游区,胶东板块包括以济南为中心的济南旅游区和以青岛为中心的青岛旅游区,三大板块和六大中心又是由众多小板块和旅游区组成,并保持着一定的层次结构。

2.3 优化性

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在市场机制的调节下,最终将形成旅游产业布局合理、旅游经济协调发展的旅游经济圈。而环渤海圈的构建无疑会大大加快其进程并减少旅游经济运行中的无序,使其得到优化。以旅游资源开发为例,环渤海旅游圈旅游协作的发展将有利于减少旅游资源的盲目开发和旅游景点的重复建设,如海滨浴场的建设、主题公园的布局,这将有效地避免前几年出现的“西游记宫”遍布渤海湾而产生的种种消极效应。

2.4 开放性

环渤海旅游圈不是一个封闭的系统,而是与外界保持着旅游客流、旅游信息等各方面的沟通。渤海圈在以自身优越的条件为基础形成旅游圈的同时,自然地形成与周边旅游区有相互渗透关系的旅游区域,不断向外扩散,业已兴起的以环渤海旅游圈为核心的北方旅游协作区的出现便是最有力的佐证。

3 环渤海旅游圈运行的动力机制

环渤海旅游圈是一个错综复杂并相互依存的旅游产业网络体系。它的形成与发展,不是在政府的行政干预下催生的,而是旅游经济开发的内在要求迈向自然联合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蕴含着两方面的基本动力:一是区域经济聚集的规模优势;一是旅游经济发展水平的趋同。

3.1 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聚集的规模优势。

聚集指的是旅游产业要素集中在区域内旅游经济发展条件较为优越的旅游地上,发展为旅游经济增长极,并带动区域旅游的整体发展。环渤海地区旅游经济的聚集主要体现在以下几方面:

3.1.1 旅游资源的聚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