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_赵全超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_赵全超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_赵全超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_赵全超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赵全超,汪 波,王举颖

(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天津300072)

摘 要:根据增长极理论、梯度转移理论和城市功能理论,构建了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体系,并运用主成分分析法和SPSS 软件对环渤海地区内的各城市进行了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在此基础上又采用系统聚类分析法得到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层级分布结构,最后根据研究结果和相关理论提出了环渤海地区区域经济非均衡发展的建议和策略。

关键词:区域经济;能级分布;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

中图分类号:F2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8106(2006)02-0028-05

Strategic Research on Grade Distribution of Energy Grade

Structure for Huan Bohai Sea Economic Region City Cluster

ZHAO Quan -chao ,WANG Bo ,WANG Ju -ying

(School of M anagement ,Tianjin U niversity ,T ianjin 300072,China )

A bstract :This article constructs the integ rated evaluation index sy stem of city energ y grade acco rding to the g rowing pole theory and g rads transfer theo ry .This article evaluates the energy g rade of the

cities in Round Bohai Area using the principal component analysis and SPSS .On the basis of these re -searches ,the article brings forth the layer g rade distribution structure of Round Bohai Area through cluster analysis and SPSS .In the end ,this article bring s fo rth some sig nificant advices and strateg ies acco rding to research results and correlative theories .

Key words :regional economy ;energy g rade distribution ;principal com ponent analysis ;cluster analysis

收稿日期:2004-11-25

作者简介:赵全超(1980—),男,山东枣庄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博士生。

汪波(1948—),男,江苏吴县人,天津大学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一、研究背景

区域经济圈是衡量一个国家或地区经济综合发展水平的重要标志。区域经济圈应当具备以下五个特征:密集的城市群和产业群;核心地区与外围地区

有密切的社会经济联系并对外围地区有着强大的辐射力和影响力;交通、通信、金融、文化、科技、教育发达;人口在2500万人以上;属于国家的核心区域,具有国际交往枢纽的作用。在中国的经济版图上,业已形成三大区域经济圈,即以广州、深圳为核心的

珠三角经济圈,得改革开放之先,借毗邻港澳之优

势,迅速发展;以上海为龙头的长三角经济圈,凭借其雄厚的经济实力、独特的区位优势与巨大的发展潜能,厚积薄发、日益崛起;由京、津领衔的环渤海经济圈以其强大的集聚力和辐射力,大有后来居上之势,而并列为全国三大区域经济圈之一。

环渤海经济圈主体包括以沈阳-大连为轴心的辽东半岛地区、以北京-天津为轴心的京津冀地区、以济南-青岛为轴心的山东半岛地区。这3条轴线地带,形成对华北、东北、西北地区的强大辐射网。

 

第5卷第2期2006年6月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Beijing Jiaotong U niversity (Social Sciences Edition )Vol .5 No .2

 Jun .2006

北方的重要的工业和制造城市,基本上都在环渤海区域内。以京津为中心的环渤海经济圈,是中国北方最大的经济核心区,也是经济实力最强的经济核心区,并拥有中国北方最大的工业密集区和全国最大的科技密集区。

目前,中国城市化浪潮正以前所未有的整合力度冲击着传统“计划”城市体制,城市转型、城市战略和城市竞争力成为中国城市化进程三位一体的核心所在,以大城市化转型为核心,以泛城市运动为突破、以新城市革命为动力,城市化运动在深度和广度上推动着中国城市的国际化步伐。但是在这种广泛而强烈的城市化热潮之下,片面的甚至偏执的大城市偏好有害无益,失去特色脱离实际的大城市浮躁更是遗患无穷。面对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浪潮,在我国区域经济的发展进程当中,必须选择城市群发展战略,提升城市综合功能与竞争力,在更大范围内优化配置资源,寻求地区整体协调发展,汇集区域的整体力量来增强在国际分工中的地位和控制能力,培育区域竞争优势,建设世界级城市群和大都市经济圈,并与以区域发展中心为特征的城市圈、以产业链为纽带的城市带相结合,形成结构合理、优势互补、整体效益最大化的大、中、小有机结合的区域经济体系,这是推动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提升城市综合竞争力的现实选择。

二、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

能级综合评价研究

(一)城市能级的概念

所谓城市的能级,是指一个城市的某种功能或诸种功能对该城市以外地区的辐射影响程度。城市功能对外辐射范围越大,则能级越高;对外辐射范围越小,则能级越低。也就是说,能级的高低与辐射空间的大小呈正比关系。一个城市的功能按其作用的方向可以分为内部功能和外部功能。内部功能指为城市本身服务的各种功能,外部功能指城市对外部服务的功能,也就是城市对外部区域的集聚和辐射能力。也可将城市的对外服务功能和对内服务功能分别称为基本功能和非基本功能。城市能级的高低主要由城市的外部功能(即基本功能)决定。

(二)城市能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根据城市能级的定义,我们认为城市外部功能主要体现在集聚功能(经济辐射力)、创新功能(科技创新辐射力)、扩散功能(交通与通讯辐射力)这三个方面,城市的内部功能主要反映在城市基础设施以及生活质量等内部服务功能方面。因此我们设计了经济发展水平、科技与教育、交通运输与邮电通信、基础设施与生活质量等4个子系统来综合评价城市的能级,每个子系统又包括若干具体的指标。

具体指标的选择是根据城市能级的内涵和要求,在城市功能系统分析和城市综合发展基本要素分析的基础上,遵循指标选择的完备性和针对性原则以及数据的可得性原则,采用频度统计法、理论分析法和专家咨询法综合确定的。该指标体系充分考虑城市能级评价的特殊性,同时也兼顾了城市功能综合评价的要求,充分体现对城市的集聚功能、扩散功能、创新功能、内部服务功能等综合的评价要求。城市能级综合评价指标具体包括四大类。经济发展水平指标:GDP、人均GDP、固定资产投资总额、财政收入总额、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实际利用外资金额、工业企业数、工业总产值、外商及港澳台投资工业企业产值、利税总额、第二、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第三产业产值占GDP比重;科技与教育指标:科学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教育事业费支出占财政支出比重、每百人公共图书馆藏书数量、高等学校数量、各类专业技术人员数量、高等学校学生数、高等学校教师数;交通运输与邮电通讯指标:客运总量、货运总量、民航客运量、邮政业务总量、电信业务总量、每百人拥有固定电话数、每百人拥有手机数、每百人互联网用户数、每万人拥有出租汽车数量、每万人拥有公共电汽车数量;基础设施与生活质量指标:城镇人均居住面积、城镇人均铺装道路面积、城镇人均可支配收入、城镇人均消费支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城乡居民年末储蓄余额、万人拥有医生数、万人拥有病床数、建成区绿化覆盖率、人均生活用电量、人均生活用水量。

上述的指标体系中绝大部分指标采用的是客观统计数据,从而尽量避免主观数据和判断对评价结果的影响,使分析和评价结果更加的客观和准确。客观统计数据的获取直接选自《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01~2003年),这些数据都是属于国家的标准统计数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和准确性。大部分的指标数据可以从年鉴中直接得到,但还有相当一部分的数据不能直接获得,需要通过适当的计算和处理才能得到。另外考虑到偶然因素对评价结果的影响,我们对3年的各项统计数据分别计算其算术平均值,然后运用各项指标的平均值进行运算和评价。

(三)环渤海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

评价方法选用主成分分析法(Principal Component

29

第2期 赵全超等: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Analysis)。主成分分析通过求协方差阵或相关系数矩阵的特征值与特征根的方法,按指定的贡献率从n 个原始指标中集中抽取m(m

运用统计分析软件SPSS11.0的主成分分析功能(Data Reduction功能的Factor过程实现),将有关的统计数据导入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和运算。计算城市能级评价指标的相关系数矩阵,通过相关矩阵得到特征值、特征值贡献率及其累积贡献率和主成分荷载矩阵。根据最初的几个特征值在全部特征值的累计贡献率大于或等于某一百分率的原则(本文选择累计贡献率达到90%),决定选取的主成分。假定前m个主成分分别为:Y1,Y2,…,Y m,输入各解释指标的统计数据,可以得到Y1,Y2,…,Y m的数值,然后根据这m个主成分对应的特征值进行加权求和即得到城市能级评价模型:Z i=F i1Y i1+F i2Y i2+…+F im Y im。其中Z i为城市能级系统某一功能子系统得分或能级系统综合得分,F i1,F i2,…,F im为前m个成分的方差贡献率,根据以上的计算数据可以进行城市能级评价的实证分析。本文运用主成分分析的基本思路是首先针对城市能级评价系统的四个子系统(经济发展、科技与教育、交通与邮电、生活质量)分别进行主成分分析,得出相应的分析结果和得分Z i(i=1,2,3,4);然后利用各城市在这四个子系统的各单项得分数据Z i,再次进行主成分分析法,得出各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得分和排名,评价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能级综合评价与排序结果

排名城市经济发展Z1科教发展Z2交通邮电Z3生活质量Z4综合得分T

1北 京210.9371226.1938194.0855178.2517268.66 2天 津134.298144.1629-2.04525.268155.47 3青 岛19.2028-11.310484.620932.157541.95 4大 连27.3602-27.566267.212227.711131.74 5济 南-1.165755.0174-31.631549.335626.87 6沈 阳16.204132.4557-12.1287-40.0449-4.47 7石家庄-37.5592-1.00831.2063-14.3740-16.75 8威 海-17.7916-41.8086-42.8230-3.0474-33.76 9烟 台-25.2894-26.1978-46.4249-15.7994-37.14 10淄 博-22.2231-23.7578-44.9074-29.3188-40.32 11鞍 山-28.8498-43.0873-9.6955-41.4460-42.04 12唐 山-56.8694-54.6582-16.8967-10.2654-44.02 13秦皇岛-62.0939-51.9919-9.5185-15.5400-44.43 14潍 坊-68.4550-26.3541-94.0875-39.0875-74.50 15保 定-87.7066-50.0867-36.9648-83.8004-87.27

三、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

能级的层级结构划分

(一)聚类算法的选择与指标处理

聚类分析(Cluster Analysis)是根据研究对象的特征对其进行分类的多元统计分析技术的总称。聚类分析是根据样品的多种指标的数据,选择一个适合的统计量用来衡量对象(样品或变量)间的相似性程度,按照相似程度的大小依次进行连结和聚类,从而绘制出谱系聚类图。本文采用系统聚类(分层聚类分析)法中的组间平均链锁法(between_groups linkage),相似性度量采用距离度量,距离采用欧氏平方距离。聚类分析一般有以下几个主要的步骤:确定待研究的问题;选择聚类用的距离或相似系数;选择聚类方法;确定类别的个数;评价聚类分析的效果;解释聚类分析的结果。

聚类分析所用变量应该具有以下特点:①和聚类分析的目标密切相关;②反映了要分类对象的特征;③在不同研究对象上的值具有明显差异;④变量之间不应该高度相关。

对于高度相关的变量有两种处理方法:一是在聚类前首先对变量进行聚类分析,从聚得的各类中分别挑选出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变量作为聚类变量;二是做主成分分析或因子分析,主成分分析和因子分析都可以用来降低数据的维数,产生新的不相关变量,然后把这些变量作为聚类变量。本文中采用第二种办法,在前面所做城市能级主成分分析的基础上,利用得到的各城市在能级子系统上的得分来

30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进行城市能级的聚类分析研究。

(二)基于聚类分析的城市群梯度分布结构划分在对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中,我们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得到了各城市在经济发展、科技与教育、交通与邮电、生活质量与基础设施

四个评价子系统的得分,利用这些评价结果做为聚类分析的数据,结合SPSS 软件的聚类分析功能对

环渤海经济圈的城市群的能级分布结构进行层次聚类分析,得到如图1所示的统计聚类分析结果。 通过分析上述聚类结果,

结合对环渤海经济圈

图1 环渤海经济圈各城市能级综合聚类分析的谱系聚类图

表2 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层级分布结构层 级城 市

能级得分范围

第一层级北京

268.66第二层级

天津、青岛、大连、济

南、沈阳

-4.47~55.47

第三层级石家庄、烟台、威海、唐山、秦皇岛、淄博、鞍山、潍坊、保定

-87.27~-16.75

各城市能级的综合评价和排序结果,并结合我们的综合分析和权衡,现将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的梯度分布结构划分为三个层次,划分结果如表2所示。需要说明的是沈阳在聚类分析的结果中属于第三层级,但由于考虑到沈阳的城市能级综合评价得分在第三层级城市中居于首位,而且与第二层级城市中的最后一位的济南得分差距并不大,加之沈阳做为辽宁的省会城市和工业基地的特殊地位,应当是与大连共同做为辽宁的双中心,因而将其也划入第二层级。

四、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

在一个相对完整的区域经济系统中,它应当包括核心城市、中心城市、一般城市等,应是一个比较完整的分工合理相互协作的层级结构或梯度结构。城市的功能定位和发展,不应仅从城市本身出发,而应当与区域经济整体的发展相适应,只有这样才可能取得经济发展的规模效应和集群效应。根据增长

极理论和梯度转移理论,不同能性、不同能级、不同

能位的城市要因地制宜、科学定位、合理分工,不同的城市在区域经济发展过程中有着不同的地位和作用,在城市化进程中应当协调发展,应力求实现区域空间结构和产业结构的优势整合,充分利用区域经济整合发展的优势和资源,找到符合自身实际的城市发展战略和途径,以实现“双赢”和“多赢”,而不是片面求大求全、各自为政、重复建设和内部恶性竞争。一个完整的区域经济系统应当包括城市群、城市圈、城市带三级结构。

对于环渤海经济圈内的位于第一层级的北京而言,它在环渤海经济圈的形成和发展中处于“核心”和“首位”地位。从我们的评价结果中不难看出,北京不仅在关键发展总量上处于经济圈内各城市首位、在空间地域上也处于都市经济圈内相对较为独特的区位。北京的发展定位应当是中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和经济决策中心,全球科技创新、文化交流、国际交往和国际事务的世界城市。北京的发展战略和定位应当是以城市群战略为重点和基点,构筑以其为核心,环渤海区域内各中心城市一体化整合,直接承接国际化全球化影响的城市群,使北京真正成为具有强大影响力、集聚力和辐射力的国际化大都市。城市群是区域经济系统的第一级次,它并不是众多大中小城市的简单相加,而应是多个强势城市圈的深度聚合。

31

第2期 赵全超等:环渤海经济圈城市群能级梯度分布结构与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研究

依托城市群,在城市群内形成由若干中心城市(即位于第二层级内的天津、青岛、济南、大连、沈阳)为辐射源的城市圈,它们是支撑整个城市群的支柱,而在城市功能上又分散和平衡城市群内部的压力,尤其是核心城市北京的压力。城市圈是城市群的战略支持,是承接城市群中核心城市辐射力和影响力,并向城市群末梢传递信息、产生带动效应的枢纽。应当建立京津城市圈,整合京津及冀北地区的大中小城市。天津作为第二层级城市中的首位城市,应充分发挥其作为商贸、海运、物流和加工制造中心的作用,分担首都的部分经济职能,支撑首都城市功能的充分发挥,尤其应当强调与北京的互补和互动,而不是形成一种竞争关系。此外,应分别以青岛和济南、大连和沈阳为中心建立相应的半岛城市经济圈,使圈内的城市之间能够优势互补,资源共享,尽快做强。从表1的评价结果可以看到青岛和大连的经济发展水平明显高于济南和沈阳,而教育与科技发展水平却比济南和沈阳低。因此青岛和大连的城市定位应当是各自半岛都市圈的经济增长极和经济中心,带动辐射周边城市的协同发展;而济南和沈阳则是各自省份的政治、文化、科技、教育、信息和经济决策中心,应当充分发挥自身作为省会城市的各种天然优势,大力发展信息、教育、科技、文化等,而不应当片面的强调其经济职能的发挥,甚至应当剥离部分经济职能,转移至周边中小城市。城市圈是区域经济系统的第二个级次,这个级次的基本特征不是大而是强,即强大的支柱作用和强大的辅助推动作用,它一方面产生规模效应,另一方面化解规模风险。城市圈的目标不在于规模扩张,而是充分利用城市群产生的规模效应和整合优势,将重点放在经济的深度整合和产业结构的优化配置,并反过来使城市群的规模效应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依托城市圈,形成了区域经济系统的第三个级次,即由一般区域城市(即位于第三层级内的石家庄、烟台、威海、唐山、秦皇岛、淄博、鞍山、潍坊、保定)依托城市圈的中心城市构成的城市带。城市带的主体是中小城市,这些城市应是以特色化的产业为支撑,进而形成特色化的城市风格和比较优势。对于中小城市来说,其城市化战略目标并不一定是大城市化,相反,而是小城市化或者说特色化。即甘愿做小,剥离和转移不必要的和不适合的功能而突出和形成自己的特色,不可一味求全求大。应注重依托城市群和城市圈,充分利用区域内核心城市和中心城市的各种资源和优势,减少不必要的重复建设,集中精力把城市做精做专做特。

环渤海经济圈应当实施以核心城市、中心城市为核心的区域经济一体化战略,使不同地区在整体上得以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通过区域政策法规一体化、区域基础设施建设一体化、区域产业结构调整和市场整合一体化等形式,从整体上改善区域经济运行环境,充分发挥一体化后的大市场效应。另一方面,一体化战略还有助于化地区分散优势为整合优势。不同地区在其内部分散着某些特定优势,这些特定优势往往由于比较单一,而未能得到充分利用。区域经济一体化使得不同地区的优势与单一地区的特定优势以及特定优势之间具备了整合的条件,从而化单一优势为综合竞争优势,增加了整个区域的竞争力。同时,统一市场体系的建立还有利于区域内的要素转移以及对域外投资的吸引。环渤海经济圈的区域经济一体化的主要策略有:第一,制定一体化发展规划;第二,构筑一体化共同市场;第三,订立有约束力的统一公约和法规;第四,组建半官方的协调仲裁委员会;第五,构建环渤海地区内快速交通网络;第六,建立区域内城市定期磋商和协作机制。

参考文献:

[1]连玉明.中国城市报告(2004)[M].北京:中国时代经济

出版社,2004.

[2]孙志刚.城市功能论[M].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1998.

[3]Richard A.Johnso n.实用多元统计分析[M].北京:清华

大学出版社,2001.

[4]郭文轩、郭军.区域经济协调与竞争[M].北京:红旗出

版社,2003.

[5]宋旭光.可持续发展综合评价方法的系统分析[J].社会

科学辑刊,2002,(6):82-85.

[6]王何、白庆华.我国三大都市圈发展比较研究[J].特区

经济,2003,(6):45-47.

[7]王明浩.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战略研究[J].现代城市研

究,2000,(5):17-19.

[8]王何.我国三大都市圈域中心城市功能效应比较[J].城

市规划汇刊,2003,(2):72-76.

[9]郑吉春、赵天杨.我国城市群梯度发展战略分析与评价

[J].中国软科学,2003,(10):120-123.

[10]国家统计局城市社会经济调查总队.中国城市统计年

鉴[Z].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

(责任编辑:张雅秋)

32北京交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6年

dy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布局现状(整理)

中国区域经济布局 中国经济“四大板块”: 东部率先、西部开发、中部崛起和东北振兴。 十六个国家重点建设地区 1、辽宁中南地区。重点发展钢铁工业和门类齐全的重型机电设备制造业等。 2、京津唐地区。加强机械电子工业和高技术产业的发展。 3、山东半岛。重点开发石油和海洋资源,加快石油化工和海洋产业的发展。 4、长江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三角洲地区。加快机械电子工业、石油化工、汽车等支柱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 5、闽南三角洲地区。以发展劳动资金密集型产业为主。 6、珠江三角洲地区。在目前接纳劳动密集型产业的基础上进一步升级。 7 、海南、北部湾沿海地区。具有对外开放的区位优势和一定的资源优势。 8 、红水河电力和有色金属基地。本区域可建成全国的有色金属工业基地。 9 、哈尔滨—长春地区。本区主要抓好石化、汽车、机电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 1 0 、以山西为中心的能源基地。重点开发煤、铝等资源,也是东部耗能产业的良好接纳地。 1 1 、长江干流中上游沿岸地区。本区水陆交通方便,水资源和矿产资源丰富,发展水电、钢铁、有色金属、磷和盐化工业。 1 2 、陕西关中地区。重点考虑机械电子工业的发展和技术水平的提高,同时是接纳东部地区纺织工业向西转移的理想地区。 1 3 、以兰州为中心的黄河干流沿岸地区。该区为开发新疆石油资源提供钻采设备,在接纳东部地区有色冶金、石油化工、化肥向西转移等方面有重要地位。 1 4 、以乌鲁木齐为中心的天山北坡地区。是东部地区石油加工、轻纺工业向西转移的重要接收基地。 1 5 、攀西—六盘水冶金、能源、化工基地。主要发展能源、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化肥工业。 1 6 、乌江电力和黔中铝、磷基地。主要开发水电,发展磷肥、炼铝工业。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四种模式 进入21世纪以来,在改革开放已近30年的中国内地,在长三角、珠三角、浙江以及福建沿海地区,区域经济的活力丝毫不弱于任何小“龙”小“虎”。 温州进入“凯恩斯主义”时代? 曾是中国民营经济发展教科书式范本的“温州模式”正在悄然发生转变。 温州这个令人惊叹的地方,生产出了占全国市场份额10%的服装、20%的鞋、60%的剃须刀、65%的锁具、80%的眼镜、90%的金属外壳打火机和90%的水彩笔。电器、泵、拉链、五金制品、汽摩配件、文教具等产业在国内也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986年,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教授以“小商品、大市场”6字概括了“温州模式”,称其重要意义在于激活了一个民间自发的、遍及全国的大市场,并直接在生产者和消费者之间建立起了流通网络。 近年来,温州盛名之下其实难副,“前面的标兵越行越远,后面的追兵咄咄逼人”,传统产业的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成为影响温州竞争力和成长性的重要因素。 “温州模式”扬名世界的三件“利器”也出现了钝化的迹象:一是温州价廉物美的轻工产品频繁遭遇国际贸易壁垒,出口受阻;二是温州资本难寻出路;三是温州第一代创业者的市场精神在第二代接班人中已难觅踪迹。 温州市政府在经济发展初期的施政理念为温州民营经济的自由发展开辟了道路,但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在“无为”的旗帜下受到削弱。 2005年之后的温州经历了政府职能的一次巨大转变,从一向奉行的“无为”到“有为”,从“不管”到“强管”,招商引资成为这个地级市的“一号工程”。温州市委书记王建满表示:“如果没有外来资金的投入,没有先进设备的引进,没有先进智力的引入,温州要实现又快又好发展,难度很大。” 凯恩斯主义的出现标志着西方自由放任经济时代的结束,温州在经过20多年的自由发展之后,是否也进入了某种意义上的“凯恩斯主义”时代呢?一个强势的政府又会将“温州模式”引入怎样一条道路? 苏州模式只长骨头不长肉? “只长骨头不长肉”,对于多年来中国最耀眼的城市经济明星苏州而言,可能是最具争议的一种评价了。 所谓“苏州模式”,实际上是类似于早年日本和韩国“政府主导型”的一种经济发展模式,但又有自己的特色。政府除了提供制度和政策环境外,还通过制定非常明确的发展规划和战略来吸引外资。有外商笑称,“在苏州办事,找厂长、经理没有用,要找局长、找书记”。

_“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收稿日期:2015-02-10 基金项目:2013年度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 “都市圈内中小城市功能提升的模式与路径研究”(13AJL014)作者简介:安树伟(1969—),男,山西沁县人, 经济学博士,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城市与区域发展。 “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及格局重塑 安树伟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城市经济与公共管理学院,北京100070) 摘 要:“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东快西慢格局仍然未变;受传统经济增长方式的制约 和国际经济周期性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在“一带一路”背景下,我国区域格局的总体态势将是东西两翼带动中部崛起,从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 关键词:“丝绸之路经济带”;海上丝绸之路;区域格局中图分类号:F120.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972X (2015)04-0001-04 “十二五”以来,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 对均衡时期,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成效显著。2010 2013年,东部地区第二产业增加值占全国的比重由52.1%下降到49.2%;中部地区和西部地区的比重分别由20.5%和18.5%上升到21.6%和20.3%,区域之间的发展差距呈现出缩小的态势,区域经济发展总体进入相对均衡时期。但是,受地理区位、资源禀赋、发展基础等因素影响,东快西慢、海强陆弱的格局仍未有改观;与此同时,由于受传统增长方式的制约和传统出口市场不景气因素影响,中国经济的持续增长乏力。 为了给中国的经济增长注入活力,并有效熨平传统出口市场的波动,中国在深耕传统市场的同时,积极开拓新的世界市场。2013年,习近平在访问中亚和东盟期间先后提出了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战略构想(简称“一带一路”)。“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就是要在提升向东开放水平的同时加快向西开放步伐,在推动东部沿海地区开放型经济率先转型升级的同时促进我国中西部地区和沿边地区对外开放,在实现东西互动过程中促进中部心脏地带的崛起,进而形成海陆统筹、东西互济、面向全球的开放新格局(高虎城,2014)。 一、“一带一路”对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影响 从中国经济所处的转型升级阶段来看,“一带一路”战略的提出恰逢其时,在短期内 ,“一带一路”可以帮助中国消化过剩产能,其中1单位的基建投资将拉动上游相关产业1.89单位的生产扩张;在较 长时期内,“一带一路”则有助于我国外储投资方向多元化,并会助力亚太经济一体化(俞平康,2014),从而促进我国区域经济更趋平衡和中国在亚太地区 的影响力更加深入。为此, 中国发起设立了亚洲基础设施投资银行,为“一带一路”沿线各国以及国内 相关区域的基建、能源和金融合作等提供融资支持。 (一)东部地区体制机制将更加开放 “十二五”以来,东部地区国内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0.3%(以当年价格计算,以下同),占全国的比重下降了1.9个百分点;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占全国的比重下降2.6个百分点,地区经济增长对于投资的依赖明显下降;随着产业转移的推进,第二产业所占比重下降2.5个百分点;在工业向其他地区转移的同时,服务业不断向东部地区集聚,第三产业所占比重上升了2.6个百分点,成为其产业结构调整和升级的主要原动力。 为促进“一带一路”建设,中国加强了与东盟的 经贸往来,并积极推进中国—东盟自贸区升级版谈 DOI:10.16011/https://www.doczj.com/doc/222503710.html,ki.jjwt.2015.04.001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摘要:目前,环渤海经济圈成为继长三角、珠三角经济圈之后中国经济新的增长极,发展潜力巨大。本文通过考察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发展的特点,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解决对策,以实现其产业结构的优化。 关键词: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对策 中图分类号:F740文献标识码:A 环渤海经济圈,指以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目前认可度较高的是“三省两市”,即:辽宁省、河北省、山东省、北京市和天津市。继珠江三角洲地区、长江三角洲地区这两大区域性经济圈的快速发展之后,环渤海经济地区已经成为我国的第三大经济贸易区,是我国北方经济最活跃的地区。《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提出要转型升级,提高产业核心竞争力,可见产业结构问题对我国经济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意义。就环渤海地区经济发展而言,我们认为,通过分析其目前产业结构特点,找出当前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面临的主要问题,最终提出相关的对策建议,这是促进环渤海地区产业结构调整、实现其协调发展的可行之路。 一、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的特点 (一)在产业分布上,形成了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平等竞争、相互依托的产业带,某些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的新型行业开始形成。 在京津冀经济带中,北京的知识密集度是全国平均水平的6倍以上,北京有全国最大的中关村电子信息产业科研、贸易、生产基地,集中了软件开发及信息技术的优秀人才。国务院2006年4月批准天津市滨海新区为全国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以来,天津已经成为全国最大的电子通讯设备、液晶显示器等生产基地。河北曹妃甸工业区在原有港口物流、钢铁、化工、装备制造四大产业的基础上,将高新技术产业纳入新型工业化基地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力发展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光电子、先进制造与智能化、电子信息等新兴产业。辽东半岛在原有的老工业技术基础上进行改造,而山东半岛也已成为全国重要的家电、电子生产基地。目前,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计算机、集成电路、智能机器人、新型材料、航空航天等优势产业。 (二)在产业结构上,呈现“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即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工业化程度较高 以2009年环渤海5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为例,可以看出,除北京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例偏高外,其他四省市的地区生产总值中,第二产业所占比重是最大的,均超过50%。环渤海经济圈的经济增长和产业结构变化主要是由第二产业的增长所拉动,这从各省市的支柱产业就可以看出:河北省的支柱产业为钢铁、冶金、煤炭、石油化工等产业,山东省的支柱产业以柴油机、推土机、重型变压器等重工业产品为主,辽宁省的支柱产业为装备制造、冶金、石化和农产品加工业。因此,从产业的发展状况看,环渤海经济圈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工业体系。 表12009年环渤海5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 资料来源:《中国统计年鉴》(2010) 二、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存在的问题 (一)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内部差异较大,经济发展不均衡 根据表1中的数据,我们可以看到,2009年北京年北京市的第三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已经达到75.5%,在环渤海经济圈中位居第一,而河北与山东分别只有35.2%和34.7%;从第二产业生产总值所占比重看,北京最低,只有23.5%,其他四省市都在50%以上;北京、天津已将第一产业生产总值比重分别降到1.0%和1.7%,而河北却高达12.8%,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根据表1中环渤海5省市地区生产总值构成比例,编制2009年环渤海五省市三次产业结构柱状图,如图1所示,渤海经济圈各省市的产业结构内部差异程度之大,足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现状分析 周韧 (辽宁鞍山广播电视大学,辽宁鞍山114000) 133 · ·

未来区域经济格局下的国土规划

未来区域经济格局下的国土规划贵州省遵义市第五中学韩忠彧 国土规划作为与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同级的顶层规划设计,肩负着统领区域规划和城乡建设规划以及许多专业规划的重任,其指导原则和方向选择显得尤为重要。2009年以来,中央陆续批复了多个区域发展规划,这些规划在一定程度上将改变中国未来的区域经济格局。2011年6月8日,国务院正式发布我国首个《全国主体功能区规划》,自此,我国经济进入打破行政区划的区域化发展时代。因此,研究区域经济格局和国土规划的关系,以及未来区域经济格局下的国土规划方向选择,对指导国土规划设计有重要意义。 中国区域经济格局现状 我国的区域经济发展格局是基于地理、历史、人文等多种因素有机组合而成的,是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国家区域发展战略影响着整个发展格局的演变过程,从“一五”计划开始至今,我国区域经济格局的演变大体经历了区域均衡发展——区域非均衡发展——区域协调发展三个阶段。 20世纪50年代初期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为区域均衡发展时期这一时期国家实施的一系列地区政策,加快了内陆地区社会经济发展步伐,缓解了生产力区域布局不均衡的状况。但也造成了资源空间配置效率低下、地区差距扩大,沿海的优势没有得以发挥、生态环境遭到不同程度破坏等现象。 改革开放初期至世纪之交,为区域非均衡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

主导思想是“允许和支持一部分人、一部分地区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先富起来,鼓励先富起来的帮助未富起来的”。1979~1991年间,中国区域经济格局出现了经济建设重心向东部沿海地区倾斜的显著特征,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迅速拉大。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加剧了地区产业结构趋同的趋势,同时也强化了地方利益,阻碍了国内统一市场的形成,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整体国民经济的持续和稳定发展。1992年以后,经济开放区范围不断扩大,尤其是经济技术开发区的大面积铺开,全方位对外开放格局逐渐形成。但东部地区依然是全国可持续发展能力最强的经济区域,中西部地区的落后对国家安全、社会安定和经济的可持续、协调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进入21世纪以来,为区域协调发展时期这一时期的主导思想是“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统筹城乡区域发展”。特别是“十一五”以来,我国区域发展取得了快速进展。一是东部领先、中部崛起、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等四大板块的发展不断深化,协调性有所增强。二是美国金融危机引发的全球金融危机,迫使中国不得不考虑刺激拉动经济增长的国内需求这驾“马车”,于是2009年以来在原有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京津冀三大经济圈格局的基础上,国家又推进了重点区域的规划制定。到目前,国家已出台了广西北部湾经济区、福建海峡西岸经济区、江苏沿海经济带、成渝经济区、陕西关中-天水经济区、广东横琴发展区、辽宁沿海经济带、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鄱阳湖生态经济区、甘肃省循环经济、中国图们江区域合作开发、青海省柴达木循环经济试验区、沈阳经济区全国新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 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版图清晰布局由陆地向海洋延伸 发布时间:2011-10-26信息来源:世纪经济报道 专访国家发展改革委地区经济司司长范恒山 2009年,这是个标志性的年份。 从这一年开始,中国前所未有地陆续出台了13个区域发展规划,并相继上升为国家战略,这些被选中的地区,担当起其新一轮改革探路者[17.01 1.01% 股吧研报]的角色。 其背后,是十年来区域经济发展思路的演进。 站在“十一五”与“十二五”的交接点,作为发展改革系统地区经济的负责人,范恒山更显忙碌,从各地调研到工作会议,与范的约访,几度被迫推迟。 新时期区域发展面临的问题和挑战在哪里?下阶段区域工作的重点领域是什么?这十年间区域发展思路的变化有哪些?范恒山对本报记者做出了详细的解答。 范恒山指出,虽然地区经济增长速度差距趋于缩小,但区域差距扩大的趋势没有根本改变,缩小区域差距的难度不断增大;以行政区为板块的发展仍然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地区间的无序开发与恶性竞争仍然存在;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体制机制还不完善。 “我们将坚持缩小区域发展差距这个主要目标,把缩小区域间人均生产总值、人均收入、人民群众所享受的基本公共服务水平等方面的差距,作为衡量区域协调发展水平的重要指标,切实巩固区域发展相对差距缩小的良好局面。”范恒山说。 而“十二五”期间,我国区域发展要在五个重点领域取得突破:一是形成主体功能区,二是推动重点地区加快发展,三是推进地区间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四是推动区域一体化发展,五是建立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制度架构。 东中西协调发展格局初步形成 《21世纪》:2000年西部大开发战略,正式拉开中国区域均衡发展的大幕,这十年间的区域均衡取得哪些进展? 范恒山:首先是中西部地区加快发展,区域增长格局发生重大转变。长期以来,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一直落后于东部。在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指引下,随着针对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和贫困地区区域政策力度的强化,中西部经济增长速度落后于东部的格局得到了扭转。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城市群的演变过程与中国城市群的发展 国土地区所课题组 进入二十一世纪,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特点是城市群的出现。国家“十一五”规划纲要明确:“要把城市群作为推进城镇化的主体形态;已形成城市群的发展格局的京津冀、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等区域,要继续发挥带动和辐射作用,加强城市群内各城市的分工协作和优势互补,增强城市群的整体竞争力;具备城市群发展条件的区域,要加强统筹规划,以特大城市和大城市为龙头,发挥中心城市作用,形成若干用地少、就业多、要素集聚能力强、人口分布合理的新城市群。”这是党和国家对促进城市化进程和区域发展的战略决策,对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必将产生重要而且深远的影响。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与界定标准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的演进,在一个区域内,资本、信息、资源、技术等逐渐形成一个相互依赖、相互作用的网络,城市便是支撑这个网络系统的关键节点。以大都市为核心的城市群已经成为经济最为活跃的区域并开始主导国家经济乃至全球经济。 (一)城市群的基本概念 城市群是在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区域空间形态的高级现象,能够产生巨大的集聚经济效益,是国民经济快速发展、现代化水平不断提高的标志之一。对城市群概念的表述,学者们莫衷一是,但认识在渐趋一致,即城市群是有很多城市组成的,彼此的联系越来越紧密,共同对区域发展产生影响。本文所谓的城市群是在特定的区域范围内云集相当数量的不同性质、类型和等级规模的城市,以一个或几个特大城市为中心,依托一定的自然环境和交通条件,城市之间的内在联系不断加强,共同构成一个相对完整的城市“集合体”。

(二)与都市圈、城市连绵区等相关概念的区别 和城市群相关的概念有很多,比如都市圈、城市连绵区、城市带、组团式城市等等。由于这些概念存在着一定的共性,有时将其混用。但其实,城市群与都市圈的概念是有区别的,城市带与城市连绵区也各有定义。 有关城市连绵区的研究相对深入、全面,它是城市群的一种特殊形态,指以若干个数十万以至百万人口以上的大城市为核心,与周围地区保持强烈交互作用和密切社会经济联系,沿一条或多条交通干线大小城镇连续分布的巨型城市一体化地区。 城市带是指在一条交通干线上分布了大大小小很多个城市。和城市群概念不同的是,城市带所强调的是城市分布的形态,但城市之间不一定存在密切联系,而城市群强调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及相互影响。 组团型城市和城市群极为类似,在经济联系、功能互补、交通发达方面都可谓典型的城市群,本质区别是,前者是一个呈分散状布局的城市,是现代大都市为避免交通拥堵和环境恶化通过建立新区形成的多中心格局,也有将周围的城市扩展进来,从而形成一个新的组团型城市。而城市群则是由多个城市组成的集合体,无论如何发展也不会成为一个城市。 都市圈一词出现和使用的频率极高。此概念起源于日本,日本在太平洋沿岸分布了京滨、阪神、名古屋三大都市圈,共同构成东海道城市群。因此,可以认为,每个城市群都有一个或多个都市圈。都市圈属于同一城市场的作用范围,一般是根据一个或几个大都市辐射的半径为边界并以该城市命名。 城市是一个区域的中心,通过极化效应集中了大量的产业和人口,获得快速的发展。随着规模的扩大,实力的增强,城市对周边区域产生辐射带动效应,形成一个又一个都市圈或城市圈。伴随着城市规模的扩大和城际之间交通条件的改善,尤其是高速公路的出现,相邻城市辐射的区域不断接近并有部分重合,城市之间的经济联系越来越密切,相互影响越来越大,就可以认为形成了城市群。城市群的出现是一个历史的嬗变过程。

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分析

2009-3-25 全球品牌网?陈柳钦我要评论 环渤海经济圈,是从全国、东北亚经济圈、太平洋经济圈的更大视角提出来的。环渤海经济圈狭义上指中国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京津冀为主的环渤海滨海经济带,同时延伸可辐射到山西、辽宁、山东及内蒙古中、东部盟市,整个大的范围占据中国国土的12%和人口的20%。环渤海经济圈是全国最重要的经济中心之一,有漫长的渤海、黄海海岸线,海洋资源、区位优势突出,港口星罗棋布,有天津、大连、青岛等大开放港口,并有得天独厚的人文、科技、旅游、经济资源,沿海分布着众多的城市,产业和人口集聚,具备了形成大区域经济圈所必需的发展条件和地理区位优势。 一、环渤海经济圈产业结构状况 从工业化发展的阶段来看,产业结构的演进可分为:前工业化时期、工业化初期、工业化中期、工业化后期和后工业化时期5个阶段。长三角、珠三角地区大多数城市经济发展正处于工业化中高级阶段,上海、广州、深圳、宁波、珠海、苏州、无锡、东莞等市已经开始向发达经济的初级阶段迈进,而环渤海地区工业化进程还很不平衡,5省市只有北京市的“后工业化”特征明显,因而使得总体平均值降低,其余4省市的工业份额与全国平均水平相当,还处于工业化初中级阶段。环渤海经济圈的产业结构特点,在三次产业结构方面,第二产业比例最大;区域结构上,形成了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板块;工业结构上,重、化工业比重大;所有制结构方面,国有经济比重高,是以重化工业为主体的国有大中型企业集聚和集中的地方。从近 10年的统计资料分析,环渤海地区经济结构一直呈现“二、三、一”工业化结构特征,即第二产业占主要地位,第三产业次之,第一产业位居第三位。在产业分布上形成了京津冀、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三个产业带。京津冀产业带是以石油化工、钢铁冶金、机械电子为主导的综合型工业带,,工业结构偏重于重工业。辽东半岛产业带是以重型机械、造船、化工等为主体的重型工业基地。山东半岛产业带是以电子、机械、石化、轻纺、食品等工业为主的轻型工业带。 下面从汽车产业、电子信息产业、海洋化工产业、金融业、物流产业和旅游产业等几大产业谈谈环渤海地区的产业情况。 1、汽车产业。从目前已经存在的长江三角洲经济区、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和环渤海经济区三个较大的经济区来看,汽车产业发展差异程度较大。长江三角洲的汽车产业发展最快,以上海和湖北的汽车产业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六省汽车产值几乎占了全国汽车产值的半壁江山。以广东和福建为首的珠江三角洲经济区内的汽车产业发展迅速,目前与环渤海地区汽车产业产值相当,但由于其底子较差,其发展速度显然高于环渤海地区。总之,从全国范围来看,环渤海地区汽车产业并没有明显的优势。仅就环渤海地区三省两市来看,各个省市都将汽车产业列作重点产业发展,但发展侧重点各有不同,相互之间也少有合作。 2、电子信息产业。从全国的电子信息产业布局来看,目前我国电子信息产业基地包括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环渤海地区、以西安为中心的西北地区和以成都和武汉为主的华中地区几部分。其中最有竞争力、最有规模的是珠江三角洲、长江三角洲和环渤海三大信息产业基地。伴随着环渤海地区经济力量的释放,作为该地区支柱产业的信息产业的发展前景凸显。专家指出,环渤海地区在未来信息产业创新发展中的潜力不可小视。京津冀作为环渤海的核心地区和联系最为紧密的三个省市将率先取得快速发展,作为两翼的以青岛、烟台为龙头的山东半岛以及以沈阳、

中国区域经济的布局问题

内容摘要:中国的经济地理特征和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是决定区域经济格局的基本因素。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已经从产业非均衡,转变为区域非均衡模式。由于人口流动因素的存在,区域不平衡格局还会进一步扩大。正确的战略选择,不是逆自然趋势而动,而是在淡水丰富的东部地区按照都市圈(带)的设想来推进城市化。因此,中央政府在区域经济发展问题上负有重要的协调、规划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关键词:经济地理非均衡人口流动城市化 研究区域经济布局问题,首先要搞清楚中国经济地理的整体特征,以及不同区域之间的关系。其次要明确中国目前所处的经济发展阶段,以及该阶段所具有的产业发展特点。第三是找出经济发展与各个地区经济地理优势之间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防止短期利益行为导致国家整体发展上的长期失衡。而要做到这一点,只靠地方政府的努力是远远不够的,中央政府必须承担起规划、协调和组织实施的责任。 一、中国经济地理的总体特征 中国的面积与美国或欧洲差不多大,但可耕地面积只有人家的一半。其原因是中国拥有世界上的“第三极”——青藏高原。它决定了中国的地势西高东低,“一江春水向东流”;它将东亚季风的作用限制于中国东部地区,导致了夏季雨热集中,年降水量从东南向西北递减。其北侧(河西走廊)则形成了常年的西风带,使得西北地区的蒸发量远大于降水量,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并造就了其东侧的黄土高原。工业化以来,尽管人类拥有的技术手段越来越先进,却改变不了这样一个事实:淡水资源的多少,依然是一个地区的人口和产业发展规模的决定因素。 中国古老的农业文明起源于黄河流域,但是随着人口的不断增长,经济中心逐渐向南迁移。其根本原因,是北方的降水量限制了该地区的农作物产量,从而限制了北部中国的人口规模。青藏高原和西部地区严酷的自然环境,则将该地区少数民族的人口,长期限制在极低的数量级上。明清以后,由于美洲高产作物(玉米、薯类)的引入,中国东部的人口迅速增加,很快超过了国土的承载力。辽宁曾经是一个森林密集,水草丰富的地区。清朝开禁以后,大量中原移民流入东北,至今不过一百多年。随着人口的增加和现代产业的发展,目前辽宁已经是河川断流,风沙遍地,生态环境的恢复与重建十分困难。 本文之所以一开始要扯这么远,是因为历史上我们许多搞规划的同志无视以上这些基本常识。以至于一搞三线建设,就敢在缺煤少矿、氧气稀薄的西宁搞什么“五七”钢厂;一说开发西部,就踌躇满志地要把新疆变成中国的加里福尼亚;一提南水北调,就想引雅鲁藏布江之水把河西走廊变成鱼米之乡。在大量资金投入的情况下,即使违反经济地理常识,很多建设规划短期内都能够“大见成效”,但长远代价却留给了子孙后代。由于中国的人均资源占有量远远低于世界平均水平,我们已经没有多少自然资源和环境容量供挥霍了。 二、我国目前经济发展阶段的基本特点 经过传统计划体制时期和改革开放以来两个阶段的持续努力,中国经济目前已经越过了罗斯托所说的工业化“起飞”阶段,进入了所谓“向成熟推进”的发展阶段。如果国际上和平与发展的总趋势不发生逆转,国内改革开放的政策得以继续保持,这一发展阶段将至少持续到本世纪的中叶。在这50年的时间里,中国的农业产值将下降到gdp的10%左右,农村人口将下降到全部人口的1/3左右。由于出口依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之一,制造业的产值不会明显低于服务业的产值,并且继续扮演着着经济增长领头羊的角色。新增就业的产业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分析 (一)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主要表现 1、沿海与内地经济发展的差距 2、东、中、西部经济发展的差距 3、省区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4、南北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5、城乡之间经济发展的差距 (二)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形成原因 1、历史基础 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的历史差异,是构成区域经济发展水平现实差距的重要 因素之一。 2、区位条件 区位条件是指一个地区与周围各种社会经济事物关系的总和,包括位置关系、地域分工关系、地缘政治关系、地缘经济关系以及交通、信息关系等。区位条件作为经济区域的成长基础,是一种重要的经济资源,它在实现工业化和经济起飞过程中,起着十分重要的甚至决定性作用。 3、制度因素 中国的改革,发展了市场经济,也同时造成了富裕的城市和东部地区更加 富裕,贫穷的农村和西部地区更加贫穷,贫富差距进一步扩大。 4、政策倾斜效应 政策的倾斜是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主要原因。 5、人力资源差异

区域间人力资源差异是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存在差异的另一个重要原因。有 思想文化因素和教育共同组成的人力资源是区域发展的基础条件。应当看到,中国东、中、西部地区以及城市与农村之间,由于历史和现实的种种原因,思想文化和教育存在着较大差异。 (三)对中国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评价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积极意义 (1)区域经济一定程度的发展差距是社会经济发展的动力源泉。 (2)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是区际竞争与合作的基础。 (3)区域经济发展的差距给落后地区造成一种压力。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的消极影响 (1)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制约国民经济的总体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2)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会损害落后地区自我发展的能力,加剧区域经济的矛盾。 (3)区域经济发展差距过大,不利于社会公平和共同富裕的实现。 (4)区域经济发展差距扩大,不利于社会稳定和民族团结。 (四)解决中国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的政策思路 1、在经济全球化时代背景之下,各地区经济都应融于世界经济体系之中。 2、遵循区域经济发展不平衡规律,继续允许和鼓励有优势的地区发展得更快、更好,以此引领全国经济发展。 3、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努力缓解区域经济差距扩大的趋势。 4、落后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的步伐,发挥自身优势,赶超发达地区。所谓落后地区,是指一定地域范围内经济发展水平处于低下层次的地区。它包括以下含义:① 落后地区是一个相对的地域概念。

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_雷仲敏

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战略思考 ○ 雷仲敏,吴 蕾 (青岛科技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山东 青岛 266061) [摘 要] 在对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的现状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就其在环渤海经济圈区域经济合作中的功能定位进行了研究,并从国际合作功能、产业互补功能、腹地延伸功能、生态环境优化功能等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证。认为该区域经济合作模式可选择互补型战略合作联盟的形式,具体可从下述三个方面展开:建立科技教育及劳务领域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教育资源共享、科技创新合作和人力资源合理流动;建立以优化港口资源、实现共赢发展为目的的互补型战略联盟,实现各港口之间的联合与合作;建立区域金融合作联盟,进一步提升中心城市的金融辐射和带动作用。 [关键词] 环渤海经济圈 ; 区域经济合作; 互补型战略合作 [中图分类号] B0-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8372(2007)03-0055-05 Strategic thinking on Shandong peninsula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LEI Zhong-min, WU Lei (College of Economy and Management,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Qingdao 266061, China)Abstract:On the basis of analyzing the current situ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the paper researches on the function allocation of Shandong peninsula participating in regionaleconomic cooperation of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 and the paper has carried out demonstration from four aspects such asinternational cooperation function, industries complementary function, hinterland extending function, environmental optimizationfunction. The paper suggests that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pattern can choose 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 in theform of the following three aspects: building the 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s on education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labor fields, sharing the educational resources, science and technology innovation cooperation and the rational flow of humanresources; establishing complementary strategic alliance taking optimizing harbor resource and achieving win-win developmentas the purpose, realizing the joint and cooperation of the ports; establishing regional financial cooperation alliance, improvingthe financial radiation and leading role of the center city further. Key words: the Bohai economic circle; regional economic cooperation; complementary strategy cooperation 山东半岛与辽东半岛相对,环抱着渤海湾。从历史上看,山东半岛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其他各省市,包括辽宁、河北两省和北京、天津两直辖市之间有着十分密切的经济交往与联系。自国家提出环渤海经济圈发展战略后,山东半岛地区与环渤海经济圈其他各省市之间的经济合作翻开了崭 新的一页。 一、山东半岛参与环渤海经济圈经济合作的基础 为实现建设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制造业强省总目标,山东省制定了建设制造业强省的发展纲要,推 [收稿日期]2007-08-07 [作者简介]雷仲敏(1952-),男,陕西韩城人,青岛科技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经济研究 Vol.23,No.3Sept. 2007 第23卷第3期2007年9月 青岛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Qingdao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Social Sciences)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城市圈经济理论的发展研究 【摘要】文章结合国内外城市圈理论研究与经济发展实例,对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界定标准和演进层次进行了综合分析,进而指出城市圈经济是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进程中的基本模式和重要载体。 【关键词】城市圈经济区域经济一体化 【资助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3BGL156);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12YJAZH121);长江学者和创新团队发展计划(IRT1173);西安工业大学科研创新团队建设计划。 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综述 国外关于城市圈经济的研究兴起于20世纪初,20世纪中后期日趋成熟和完善,成为区域经济理论的一个重要的分支和研究方向。我国对城市圈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于洪俊、宁越敏结合我国当时的经济发展水平,提出了巨大城市带的概念。1998年,高汝熹、罗明义对城市圈的发展过程进行重新定义。1999年,崔功豪又提出了城市圈的空间格局,即使城市的功能相互协调,形成一种圈层结构,以此来不断地拓展城市的发展规模。 城市圈经济的基本特征 根据国内外对城市圈经济的研究现状,可将城市圈经济的特征总结如下:⑴城市圈经济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经济体系

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并作为城市经济发展的核心。⑵城市圈经济有利于统筹城市经济圈的合理化布局,进而不断扩大中心城市辐射范围。⑶城市经济圈由多个城市组成,可以实现城市间信息的交流共享。⑷城市经济圈经济发展以核心城市作为中心,向周边城市进行辐射。 城市圈经济的界定标准 1954年,日本政府对“城市圈”的功能作出了详细的论述,明确了城市在发展过程中的主要职能,并提出了中心城市发展计划,以此带动其他周边城市的快速发展。1960年,日本又提出了“重大城市圈”的定义,重大城市圈人数必须达到100万。1990年,美国提出了城市中心至少所能容纳的人数,即人口总数不得低于5万。与美国、日本相比,中国城市化发展的步伐较为缓慢。但是由于人口基数较大,急需建立一批城市经济圈,以使中西部人口比例逐步趋于均衡。 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层次 按照地区基本特点、都市区域范围、枢纽城市数量、一体化程度的高低,城市圈经济的演进可分为一中心、两中心、多中心和大城市经济带四个层次: ⑴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一中心大城市群经济的经济枢纽城市具有唯一性。经济枢纽城市在人口数量、科技水平、市场化进程、经济水平等方面都保持领先,它是所划定经济区域内经济活动的推进性单元和原始动力。一中心大城市群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新中国背景下区域经济发展探索 关键词:区域经济发展模式分布格局 内容摘要:新中国成立60多年来,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经历了以下五个阶段的演化:“点状”分布格局—沿海“带状”分布格局—“弓”状分布格局—“井”状分布格局—“棋盘”状分布格局。中国的区域发展模式的演进是中央政府政策、各地区位优势等多方面因素共同催化的结果。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模式概况 (一)点状分布格局 从“一五计划”到“三线建设”期间,中国的发展重点主要集中在东北地区和中西部地区的数个大城市,如东北地区的沈阳、长春、哈尔滨,中部地区的唐山、太原、洛阳、武汉,西部地区的兰州、西安等大中城市。这段时期,中央政府主要从行政化的角度去考察中国工业化布局,使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若干个大城市异常发达,而其他非“一五计划”支持的地区异常贫困的区域发展局面。此时的中国区域发展格局呈现出典型的非均匀的点状分布状态。 从“三线建设”到改革开放,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依然没有摆脱非均匀的点状发展格局,但点状的区位却有了变化:通过三线建设使整个西南地区成为中国重工业集中地之一,重庆、成都等西南部城市成为国家发展的重点。 总之,从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中国的经济发展重点集中在一些重工业城市,中国的区域发展格局是典型的点状分布图。 (二)带状分布格局 改革开放后,中央政府的区域发展政策逐步从政治导向转为经济效益导向,发展的重点也逐渐从内地转向沿海。这一时期的中国东部沿海地区利用中央所出台的一系列的政策优势和所处的区位优势,大力发展外向型经济,使东部沿海地区成为中国最活跃的经济地带。从北到南依次出现大连、青岛、烟台、连云港、上海、宁波、温州、厦门、深圳、珠洲等沿海经济发达城市,这些大城市连结起来像一条玉带镶嵌在东部沿海,成为中国最为活跃、经济实力最强的发展区域。 (三)弓状分布格局 1985年,上海、南京、武汉、重庆四市在国家有关部委的支持下率先成立了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农经081 ) 摘要:“统筹区域发展”,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要求之一。当前,我国正在为到2020年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而奋斗,在此发展进程中,全国各地都有自己的区域发展特色。怎样正视我国东南西北地区的差距和发展潜力,是统筹区域发展的前提之一。 关键词:中国区域经济发展 1.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概述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实现经济和社会目标的需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相应的是:启动经济高速发展的车轮,实行非均衡发展战略;进一步加速经济发展,实行全局较均衡但局部不均衡的发展战略;保持协调发展、实现共同富裕,实行协调发展战略。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是走向共同富裕的需要。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是为了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需要,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特征。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精髓就是从“先富到后富再到共同富裕”。邓小平指出:“我们提倡一部分地区先富起来,是为了激励和带动其他地区也富裕起来,并且先富起来的地区帮助落后的地区更好的发展。”在视察南方讲话中,小平同志又一次强调了这个问题,他说:“走社会主义道路,就是要逐步实现共同富裕。”同时,他又指出:“如果富的愈来愈富,穷的愈来愈穷,两极分化就会产生,而社会主义制度就应该而且能够避免两极分化。” 区域经济发展的战略,其实质是顺应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允许而不是限制一部分地区先发展起来:而其最终目的则是实现共同富裕。中央对东部沿海地区与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关系高度重视,明确提出了加快中西部地区经济发展的战略方针,并进一步提出,“促进地区经济合理发展和协调发展。东部地区要充分利用有利条件,在推进改革开放中实现更高水平的发展,有条件的地区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中西部地区要加快改革开放和开发,发挥资源优势,发展优势企业”,要“从多方面努力,逐步缩小地区发展差距”。在“坚持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战略方针的指导下,党中央下决心加快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步伐。这将使我国地区经济结构发生重要变化,与此相适应,将逐步形成地区经济协调发展的新格局,并为最终实现全国的共同富裕奠定基础。 2.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的国情 2.1 我国是个大国,经济区域众多,条件千差万别,因而区域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状况有差异。

南方周末--环渤海经济圈前世今生

南方周末--环渤海经济圈前世今生 环渤海经济圈前世今生【经济】樊杰当年曾参与过国家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长期关注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是国内这一领域内的知名专家。日前,记者就环渤海经济圈的由来及现状,对樊杰进行了专访。 南方周末: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的提出,最早是在什么时候?后来国家实施环渤海经济圈的规划,又是出于何种背景? 樊杰:最早提出是在上世纪80年代中期,中科院地理 所副所长李文艳提出了大渤海地区的概念。不久,美国有个研究机构叫东西方研究中心,提出东北亚区域概念。当时核心区域就是日、韩和中国的大渤海地区。后来学术界就陆续就环渤海经济圈发表了不少文章。 环渤海经济圈概念热起来,与整个国家的开放格局有关。我国的改革开放先是从4个经济特区起步,后来紧接着开放14个城市。按照当时的思路,在中国未来开放的进程中,将有3个主要的经济支撑区域:长三角、珠三角和环渤海。环渤海将是中国北方的一个重要经济区域。 而且,在计划经济时期,国家比较重视行业规划,即条条规划。往往出现国家一旦重点发展某种工业,各地可能不顾自身条件,一拥而上。比如从早期各地争上棉纺厂,到现

在都上汽车项目,区域之间缺乏协调。国家后来也觉得这是一个问题,所以在1990年代初期,由原国家计委出面,组织了一批专家学者,在全国制订了七大片规划区,其中包括长三角、珠三角、环渤海和东北区等。 南方周末:当时规划环渤海时,对环渤海区域的界定以及产业分工是如何构思的? 樊杰:一开始提出环渤海经济圈,主要是指三省两市的范围,即北京、天津、辽宁、山东和河北。后来在具体规划过程中,山西、内蒙古东部地区都要加入到其中。不过,目前学界还是比较倾向于三省两市的划分。 整个环渤海的规划用了两年多时间,整个工作由原国家计委主持。 环渤海与长三角、珠三角不同,它长期以来就是我国原材料及重型制造业的一个基地,有着良好的工业基础。所以当时对环渤海的总体定位是,发展成为具有现代化水平的、能源原材料的重要基地和外向型经济的复合基地。 解放以后,环渤海地区的工业实际上向内陆推进。比如像天津与北京、大连与沈阳、青岛与济南,前者的工业基础在解放前都好于后者,但是解放后,情形正好反过来了。所以规划时提出的思路,是把工业布局整体向沿海推进,既有利于外向型经济的发展,也便于利用环渤海经济圈内港口众多的优势。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