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钟代华儿童诗歌浅析

钟代华儿童诗歌浅析

钟代华儿童诗歌浅析

冯俊锋

钟代华在其创作谈中这样说:“真诚地做孩子们的朋友,走进并深入他们。”“我的儿童诗力求挖掘儿童的本真,力展原生态的蓬勃、鲜活、苦恼、忧伤。”透过其作品《迎面而来》,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钟代华在创作中所做的诸多努力,它展现的是少年们迎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在青春期特有的忧伤与苦恼。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组悖论观点来浅析钟代华的作品《迎面而来》。

首先,儿童文学主题关于轻快与沉重的悖论。就传统的对于儿童文学的观点看来,儿童文学应该以写欢乐的主题为主,注重对欢乐的表现。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即使是写小女孩的死去,也写得那么唯美:她是欢快地投入最爱她的老祖母的怀抱的。安徒生在此将死亡的命题、哀婉的氛围竭力以诗意的笔触来温暖小读者的心灵。一直以来,成人们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少年儿童的心灵,试图以轻快的主题来充实小读者的心灵,使他们在成长中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伤。对于儿童来说,这固然是好的;但面对现实世界的沉重,要让儿童再在成人作家为他们营造起来的轻快世界里遨游是不大可能的了。由此,便有了对于反映现实的沉重主题的需要。

在《迎面而来》里,作者写出了花季少年在现实社会里不得不承受的一种独特的沉重:家庭矛盾给子女带来的痛苦。从一个方面来说,这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便是社会所给予子女的沉重的忧伤。《忧伤的小花》正是这样的现实问题的反映。全诗以一问句开篇“已经走进花季的女孩/为何经常在她的小屋里/悄悄开出一朵朵小小的泪花”。花季少女本应享受花季的美好与灿烂,然而诗中的花季少女却经常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哭泣,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便有了触目惊心的回答:“父亲和母亲又在吵架/拍桌子摔板凳/高一声低一声/月色下的宁静/被折腾得稀里哗啦”。家庭矛盾在现代社会里变得越来越普遍,即使成人想要尽力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这也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子女的沉重便不可避免。在钟代华的诗行里,诗作者没有绕开这个话题,而是深入少女的心灵深处,写出了在父母激烈争吵的背后花季少女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切的

渴望:“细细凝望是她羡慕不已的/楼对面那位同学的家/从未传出过大人的吵骂/真想给夜空/画上比星星还亮的眼睛/看透她与父母之间无法到达的/可以飞翔的心里话/或者画一朵不凋谢的鲜艳/佩戴成渴盼已久的发夹”。

《晚自习》是对学生们沉重的学业负担的真实抒写,当学生们上完晚自习回家,“鸟儿早已停止了歌唱/无心留意那阵清风/路灯冰凉而依稀/一步一步慢慢地/踏着回家沉重的阶梯/不知有多少天/没欣赏过那弯新月那点星光/没享受过那片黄昏那缕晚霞/妙龄花季”,在他们的妙龄花季里,他们本该有着欢乐的青春,灿烂的阳光;然而晚自习以后,他们有的,只是“无奈已有了疲惫和叹息”。虽然在后面的诗行里也有着对沉重的学业负担的质疑:“难道我们只是一条条虫子/在无休无止的题林书丛中/爬来爬去没有一丝快意”;但是他们更多的却是面对现实的无奈。《逃向梦乡》依然是对学生们面对学业负担的真实反映:“书山越来越高/题海茫茫”,第二节写出的是在灯下的题海里战斗的少年的无奈:“窗外夜风中的花朵/色彩悄悄地消失/却无法阻挡/那突如其来的暗香/蜘蛛踩着自己架设的钢丝/在规则的网上/表演着无人喝彩的绝技/谁能注意那惊险的荡漾/野虫争鸣/常常映亮一角草丛/映亮一方梦乡”。虽然现在的中国在急呼减负,但学生的负担却依然因为高考的压力而无法减下去,面对着茫茫的题海,他们无处躲藏,而只有“逃向梦乡/暂时拥有一处少年的远方”。这样的诗行真正道出了少年的心声,写出了他们的苦恼,他们的忧伤,他们的沉重与无奈。《小小精品屋》、《千纸鹤》虽是写买卡片送同学,在难得的空隙里折千纸鹤以释放心中的孤独与愁闷,却也透露着淡淡的忧伤。“暂时抛开紧张抛开单调/走进校园外的小小精品屋”(《小小精品屋》)这足可见出平日生活的忙碌与单调乏味。《千纸鹤》开篇即是“刚从学校回家/父母的叮咛期盼/紧接着又盖地铺天/呵好冷的温暖”连温暖都变得那么冷,那么少女的心呢,在诗行里有着如此揪心的回答:“心开始寂静地流浪/心事漂游如云/谁知少女的孤单”。此外,如《面子》这样的诗篇又写出了花季少年们在懵懂时期一种朦胧的“面子观”。他们希望父母给他们尊重与理解,希望父母能与他们进行平等的对话与交流,然而他们却弄不懂,“着急的大人们/为何总是以绝对高处的姿态/让我攀越/还不可能攀越的峰颠”。在这样的年龄里,他们有他们特有的敏感,“要是挨上一巴掌”,他们感受到的不仅仅是肉体上的疼痛,而是“那从外到里的疼痛/该怎样熬煎/真想下场大雨/即使窗外阳光灿烂/也难以撑

起一丁点儿的蔚蓝”。

象上述这些现实中绕也绕不开,少年儿童们每天都有可能接触到的独属于他们的沉重,成人们还能以自欺欺人的创作姿态去给孩子们营造一个虚假的空间吗?成人们还能在已经给了他们沉重的负担以后再去欺骗他们吗?在钟代华的诗行里,他那种直面现实的态度是值得肯定与发扬的。诗人们不能解决少年儿童的沉重,但用他们的笔将少年儿童们感知到的忧伤真实地写下来却是他们所应该做到的。

其次,涉及到儿童诗歌的简洁明快与繁复朦胧的悖论。同是巴渝儿童诗人的邱易东在其后来的儿童诗歌创作中,逐渐向繁复朦胧的方向发展,这在儿童诗歌读者那里也赢得了不少的认同,得到了不少评论家的赞同;但与此相对的对诗歌简洁明快的处理也依然可以赢得不少的儿童诗读者,依然可以赢得评论家们的赞誉。钟代华的诗歌便是以简洁明取胜。

钟代华的诗歌,大多篇幅短小,其诗行大多在四十行以内,语言简洁明快,如行云流水般抒写出少年时代的快乐与忧伤以及他们心底的秘密。如在《长相》里,诗人这样写道:“悄悄的对着小小的镜子/照一照自己的长相/仔细端详少年的模样/感觉美时/便甜得心花怒放/感觉丑时/便会开出伤心的泪花/便会忧愁茫茫”。诗歌就以如此简洁的笔法写出了少男少女心中的秘密,写出了他们在青春朦胧期对自己的长相的极大关注,让少年读者们一读即懂,即知道诗人所写的是他们真实的心灵世界。《青春的偷袭》笔力依然简洁明快,运用口语式的写作描述出了处于性萌动的青春少男少女放学后的交往。“那位爱装猫弄狗的男生/在几位手挽手的女生背后/用一声怪叫/突然发动一次偷袭/吓着谁啦/回应的却是一片轻松爽朗/然后几双目光如水/闪烁出清亮闪烁出芬芳/包围那位有点帅气/甚至有点可爱的男生/霎时刮起一股青春的旋风/花季好灿烂/没有一点尘沙与莽撞”,这一句句诗行里透露出的是青春少男少女们真挚纯洁的感情,正如诗句里对花季的赞叹“没有一点尘沙与莽撞”,有的是属于青春的目光如水的清亮与芬芳。再如《星座》,诗人以浅淡的语言写出了一个女孩朦胧的心思,道出了她心底最真的秘密。以“难得闲暇轻松/难得有份好心情/绣上淡淡的祝愿/绣上深深的自信/绣成属于自己的星座”开始,以极具诗美的语言写出了少女纤巧的十指与细腻的心思,“小小十字绣/一针一线的少年情结/在静悄悄地闪烁”,“绣几分明暗起伏/

绣几分独立神韵/在快要失去少年感觉的间隙/轻轻地映亮心中的花朵”。《我想画》一诗则更见简洁明快,寥寥几笔,勾勒出了少年儿童童稚的心灵和美好的想法:“只有心中有五颜六色/笔下就会带着清香味的绿风/纸上就会有迎接风筝的红霞”。最后以一句问话做结,更写出了童真之美“你猜猜,我能不能/画出我的这些想法”。即使是成人看到这样的句子,都不免回忆起自己童年的乐趣与天真。

在《迎面而来》这本诗集里还有着很多以简洁明快的笔触写成的诗句,这样的诗句不仅容易为少年读者们所理解,更见作者笔力的深厚。

最后,在文体上有关诗歌韵律化与散文化的悖论。文体是体现作家审美创造的载体,任何一个作家在进行创作时,都必得要选择一种或多种自己最擅长或最喜爱的文体进行创作。在用新诗进行儿童诗写作的过程中,人们又有着关于诗歌韵律化与散文化的悖论。儿童文学作家金波主张儿童诗歌应具有韵律感,并认为儿童诗歌的音乐性首先表现在押韵上,不似散文之连贯,而是跳跃式的,在篇章上构成整体。此外,音乐性还表现在节奏上,如在每行诗中安排音组、音部、音顿,安排声音的抑扬顿挫。郭沫若在《论节奏》一文中也认为“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与此相反的观点是主张诗歌的散文化,废名在《新诗应该是自由诗》里提出,新诗应把散文的造句和自由使用语言的风格糅合在在新诗的创作之中。在儿童诗歌的创作中,这两种创作倾向我们都应做适当的分析,在肯定诗歌的韵律化倾向的同时,也不能全盘否定诗歌的散文化倾向。

在实际创作中,钟代华的诗歌主要体现出来的是诗歌散文化特征。难得的是,钟代华并没有因其在诗歌散文化方面的努力而失去部分小读者,相反,他赢得的是他们的共鸣与赞同。钟代华的儿童诗歌创作,体现的是典型的散文化特征,诗人以散文似的笔调,描写出了处于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蓬勃鲜活而又色彩斑斓的世界。在具体操作中,诗人在词性活用方面极为纯熟。如《阳光女孩》中“水灵灵的眼神/闪动一片片清新”;《青春的偷袭》中“也许这次成功的偷袭行动/意味着春天的翠绿”;《小小精品屋》里“那一声声悦耳的清脆/如星星闪烁在你的窗前”,都将形容词“清新”、“翠绿”、“清脆”当作名词使用,极大地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同时,诗人还突破了语法的常规。如“阳光在流淌”,“放学的铃声/打开校园的闸门”,“行走的花朵”,“在匆匆的路上/自己的长相/会不会溅起人流中的一朵波浪”等等,诗人对这一类文字的运用无不丰富了语言的表现力,增加

了诗歌的艺术魅力。在诗人的诗行里,通感的运用更是娴熟,如《翅膀》里“天南地北时时刻刻/鲜艳的歌声都在开放”,歌声怎能开放?《叶片上的童话》里“还有那群蜜蜂/在枝头在绝壁/在任何小小的一角/都可以筑起春天/奏响一曲甜蜜”,甜蜜是无法奏响的,但如此一来,就更增加了诗歌的表现力,将运用正常手法所表达不出来的韵味表露了出来,青春期的少男少女们的鲜活与蓬勃朝气也历历如在目前。

钟代华是一个真正了解少年儿童做什么,喜欢什么厌烦什么,有什么样的理想烦恼忧伤,对学校家庭和成人社会又有什么要求看法的诗人。正是如此,他才能在诗行里真正写出少年儿童的心声,表达出他们的愿望,抒写出他们的情感世界。钟代华儿童诗歌的写作不但丰富了儿童文学创作界;也为少年儿童提供了难得的好的精神食粮。

参考书目:

[1]钟代华:《迎面而来》,重庆出版社,2005年版。

[2]彭斯远:《儿童文学导论》,天地出版社,1996年版。

钟代华儿童诗歌浅析

钟代华儿童诗歌浅析 冯俊锋 钟代华在其创作谈中这样说:“真诚地做孩子们的朋友,走进并深入他们。”“我的儿童诗力求挖掘儿童的本真,力展原生态的蓬勃、鲜活、苦恼、忧伤。”透过其作品《迎面而来》,我们可以深切地感受到钟代华在创作中所做的诸多努力,它展现的是少年们迎面而来的青春气息和蓬勃的生命力以及他们在青春期特有的忧伤与苦恼。笔者主要从以下几组悖论观点来浅析钟代华的作品《迎面而来》。 首先,儿童文学主题关于轻快与沉重的悖论。就传统的对于儿童文学的观点看来,儿童文学应该以写欢乐的主题为主,注重对欢乐的表现。如安徒生的童话《卖火柴的小女孩》,即使是写小女孩的死去,也写得那么唯美:她是欢快地投入最爱她的老祖母的怀抱的。安徒生在此将死亡的命题、哀婉的氛围竭力以诗意的笔触来温暖小读者的心灵。一直以来,成人们都以他们自己的方式保护着少年儿童的心灵,试图以轻快的主题来充实小读者的心灵,使他们在成长中多一些快乐,少一些忧伤。对于儿童来说,这固然是好的;但面对现实世界的沉重,要让儿童再在成人作家为他们营造起来的轻快世界里遨游是不大可能的了。由此,便有了对于反映现实的沉重主题的需要。 在《迎面而来》里,作者写出了花季少年在现实社会里不得不承受的一种独特的沉重:家庭矛盾给子女带来的痛苦。从一个方面来说,这反映了时代的进步,从另外一个方面来说,便是社会所给予子女的沉重的忧伤。《忧伤的小花》正是这样的现实问题的反映。全诗以一问句开篇“已经走进花季的女孩/为何经常在她的小屋里/悄悄开出一朵朵小小的泪花”。花季少女本应享受花季的美好与灿烂,然而诗中的花季少女却经常躲在自己的小屋里哭泣,这是为什么呢?紧接着便有了触目惊心的回答:“父亲和母亲又在吵架/拍桌子摔板凳/高一声低一声/月色下的宁静/被折腾得稀里哗啦”。家庭矛盾在现代社会里变得越来越普遍,即使成人想要尽力为子女营造一个和谐的氛围,这也是绕不开的话题,那么子女的沉重便不可避免。在钟代华的诗行里,诗作者没有绕开这个话题,而是深入少女的心灵深处,写出了在父母激烈争吵的背后花季少女内心最真实的感受和最真切的

五年级现代诗歌

1 三月的风 雷抒雁那是谁的手 温暖的手 拍着我们的肩膀? 那是谁在呼吸 充满花的芬芳? 三月的风 春天的风 是你来到人间 来到我们身旁 我们的星星火炬 在春风中燃烧 我们火红的队旗 在春风中飘扬 我们到田野去 我们到大街上去 鼓声冬冬,号声嘹亮 我们在春风中歌唱 春天啊 多美的季节

多好的风啊 吹着我们的双手 吹着我们的脸庞 吹着我们的胸膛 我们想爬上高高的山坡 向着奔驰的列车喊一声:喂!未来!未来!未——来喂!远方!远方!远——方…… 我们手挽着手 在春风里歌唱 我们想用双手 擦得蓝天一尘不染 我们想用双手 给荒山换上绿装 我们的歌声 会解除人民的烦恼 星星火炬 给我们力量 我们是春天的孩子 我们在春天里成长 我们是三月的和风

就像雷锋一样 哪里有我们 哪里就会融化冰霜 哪里有我们 哪里就会鲜花开放 因为雷锋叔叔 就站在我们身旁 队鼓冬冬,号声嘹亮 三月的早晨 队旗在春风中飘荡 三月的风鼓动着我们的理想我们在三月歌唱 我们为春天歌唱

2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佚名蔚蓝色的大海, 本来是海鸥的乐园, 可是巡弋的战舰和水雷 成了不速之客, 这究竟是为什么? 金黄色的沙漠, 本来是蜥蜴这究竟是为什么? 和甲虫的天下, 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 打破了它们的梦幻, 这究竟是为什么? 蓝得发黑的夜空, 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 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 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 这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这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3 南京民谣 鲁迅大家去谒陵, 强盗装正经。 静默十分钟, 各自想拳经。

钟代华:诗歌是生命的一种姿态

钟代华:诗歌是生命的一种姿态 作者:蒋登科 来源:《师资建设》 2010年第6期 口文/西南大学教授蒋登科 访谈对象:钟代华 采访时间:2010年4月19-23日 采访地点:重庆,牝碚一永川 采访方式:电子邮件,网络对话,问答为主,兼以对话 钟代华,生于1963年,重庆永川人。1 983年开始发表作品。1988年加入重庆市作家协会,1994年加入四川省 作家协会,1998年加入中国作家协会。现为民进永川区委主委、永川区文联副主席。系中国作家协会会员、重庆市作 家协会儿童文学委员会副主任。 已在《人民日报》、《当代》、《儿童文学》等报刊发表诗文近千首(篇)。出版抒情诗集《微笑》、《穿过那 段雨声》和儿童诗集((纸船》、《让我们远行》、《迎面而来》等5部。儿童诗集《让我们远行》荣获国家文化部、教育部、广播电影电视总局、共青团中央、全国妇联、中国作家协会、中国科协、宋庆龄基金会等共同主办的第六届“宋庆龄儿童文学奖”,并被《羊城晚报》及中国人民大学报刊复印资料《现当代文学》列为“近年来重要的儿童文学作品”。另荣获第13届陈伯吹儿童文学奖、第3届台湾薛林怀乡青年诗奖、建国40周年重庆文学奖、首届重庆儿童文学奖、“小天使”铜像奖、5次全国读者投票评选的上海《少年文艺》杂志年度“好作品奖”等多项文学奖。作品被收入《儿 童文学选刊》、《中国儿童文学》、《中国儿童文学60周年典藏·诗歌卷》、《感动孩子的100首童诗》等多种选刊、选集及《儿童文学教程》等多种大、中、小学语文读本。 共青团中央授予“乡村青年文化名人”称号;共青团重庆市委、重庆市青联授予第五届“五四青年奖章”提名奖;中共 重庆市委组织部、宣传部、重庆市人事局授予首批重庆市“五个一批”部门级文艺类人才称号;被重庆市作家协会聘为首 批文学评审、评奖专家库成员;永川市人民政府授予第三届“永川十佳青年”称号。 问:代华兄好,我从上世纪80年代就开始关注你的创作。我记得我们第一次见面是在1993年夏天,当’时我主编 的一套诗丛“中国跨世纪诗丛”承蒙你的联络在永川印刷,其后的半年里,几乎每一两周都去永川,住在你家里看稿、校对。在那以后,我们见面的机会一直很多。作为老朋友,今天又要给你添麻烦了。我想对重庆的一些诗人进行访谈, 借鉴田野调查的方式了解诗人的创作观念、主要作品和对重庆诗歌发展的一些看法。你是什么时候开始诗歌创作的? 最初的创作动力是什么?后来能够坚持创作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钟:1983年发表诗歌处女作《搓雪》,从此,我开始了诗歌之旅。最初的创作动力是想当一名大诗人。后来能够 坚持创作的主要原因是:写诗提升了我的生活品位,成为我真情流露的一种方式,甚至成为我生命的一种姿态。 问:你出版过多少部诗集?还出版过其他类型的著作吗?你的代表作是什么?你认为一个诗人的代表作的特点主 要有哪些,或者这些作品何以成为代表作?你认为拥有代表作是不是一个诗人获得艺术名声和艺术地位的基本条件? 钟:我已正式出版过抒情诗集《微笑》、《穿过那段雨声》和儿童诗集《纸船》、《让我们远行》、《迎面而来》等5部。 我的代表作是抒情诗《长城断想》、《无名河》,儿童诗《纸船》、《我们的六月》、《翅膀》、《攀比》等。 我认为,一个诗人的代表作的特点主要有:能够体现诗人的创作个性、创作风格;基本能够代表诗人一个时期的较高 创作水平;有较广泛的认同度和影响力;提升了诗人的知名度。应该说,代表作是一个诗人的艺术名声和艺术地位的 基本条件。 问:你认为你创作的高潮期是在什么时候?当时,重庆以及整个中国新诗的艺术发展情况如何?在你的创作时代,你的创作在整个重庆诗坛上处于什么水平和地位?你的诗歌在题材、主题和表达等方面的最突出特点是什么?

小学阅读活动中儿童诗阅读欣赏的一般方法 资料

小学阅读活动中儿童诗阅读欣赏的一般方法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的一种常见的文体形式。作为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儿童诗具有诗歌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因此,教师在指导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应结合儿童诗的特点,采用有别于其他文体以及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让学生在感受其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的同时,真正理解、欣赏和喜爱儿童诗。 一、饱含感情地反复诵读 儿童诗是“诗”,必然具有诗歌和谐流畅的韵律和节奏,要求押韵,讲究对仗,体现音乐性。诗歌存在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其声韵,这也是它与散文最本质的区别。就如同歌曲需要演唱一样,诗歌只有在朗诵中才能充分体现其诗韵、诗味。一个个音节就是流动的音符,声音的抑扬顿挫就是曲调和节奏,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诗歌的音乐之美作用于听觉,传达于心灵,学生由此理解了诗歌存在的意义和魅力,只有这样,才能使他们进一步在情感上对诗歌这种文体给予接受与认同。 当然,在对儿童诗的朗诵上,单纯由教师读而学生被动地听,与学生参与其中,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当教师作出阅读示范或播放多媒体朗读课件之后,让学生放出声音地反复诵读,这是儿童诗教学和阅读指导必不可少的一其效果也,苍白无力地读出声音与饱含激情地朗诵,此外个步骤。.

有明显的差异。读得准确、流畅并非诗歌朗诵的要义所在,透过 声韵、节奏的外在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在情感,这才是朗诵的精髓,这就涉及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问题。 二、在朗诵过程中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倾向 “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仅对儿童诗进行字面的解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只有让学生在反 复诵读的过程中去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倾向,设身处地地去感受 抒情主体的情感体验,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感情的交融、共鸣, 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请看台湾诗人谢武彰的两首儿童诗。 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阳光,在花上笑着,/阳光,在溪上流着,/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梳子 妈妈用梳子,/梳着我的头发;/我也用梳子,/梳着妈妈的头 发;/风是树的梳子,/梳着树的头发;/船是海的梳子,/梳着海的 头发。 前者以阳光为媒介,流动着的自然和洋溢着的母爱交相辉映, 相得益彰;后者以梳子为线索,将人伦之爱与自然之爱编织起来。两首诗的思路虽然不同,前者由自然之爱过渡到母爱,后者由母 爱推衍及自然之爱,但同样都是由具体到抽象,表达了爱与美的 体现了对母亲和自然万物的无限眷恋。,主题.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常识 儿童文学的特征 审美是本质 从形象分析入手 欢快、天真、幽默 儿童文学的民族特征 ?成因:一个民族特有的儿童心理、语言、环境、生活状况决定了儿童文学具有本民族自身浓郁的民族特性。 ?民族特征的具体表现 1、题材:作家从本民族儿童的审美角度选取、提炼、特定民族生活内容的题材 2、审美意象:作家笔下浸透浓重民族精神积淀的审美意象 3、民族形式:符合本民族儿童欣赏习惯,又能激发他民族儿童新鲜感的民族形式 民族形式包括: 1、民族语言:经过锤炼的具有独特风格的民族语言是儿童文学民族形式的第一要素(伏尔泰《论史诗》) 2、幻想:洋溢着民族审美意识的幻想是儿童文学民族形式的特殊表现形态(叶圣陶的“稻草人”和鲍姆的“稻草人”) 3、文学表现手法:作家为表现民族题材的需要而采用的文学表现手法也是儿童文学民族特征的具体表现(任德耀《马兰花》) ?少数民族的童话都是很美,相比于汉民族,他们的想像力更加丰富大胆,空间来得更加自由,对爱情的讴歌也更加大胆浓烈 《格林童话》 ?带有明显的德意志民族的特征,它不仅反映了德意志民族世俗化的生活和情感,也反映了人们超验性体验。两者有机地融合在一起,共同构成那个民族的精神世界。 儿童文学的艺术特征 一、题材与主题 ?儿童文学对题材的要求:新颖多样而且有明显的倾向性 ?儿童文学对主题的要求:培育儿童健康成长,明朗而富有意义 二、情节与结构 ?儿童文学情节:指儿童文学所描绘的人物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由此而衍生的一系列的生活故事 ?儿童文学对情节的要求:活泼、单纯、完整、统一,有浓郁的故事性 儿童文学的结构 ?指儿童文学作家根据为儿童创作的需要,从现实生活提取一定的题材,在酝酿作品主题的同时,组织人物与其环境的关系,安排情节的次序。 ?结构的要求: 1、服从主题 2、服从人物性格塑造的需要 3、符合作品完整、和谐、统一的艺术形式的基本规律 4、切合不同文体的需要 5、照顾民族欣赏习惯 6、考虑儿童的理解能力和接受水平

小学阅读活动中儿童诗阅读欣赏的一般方法-最新资料

小学阅读活动中儿童诗阅读欣赏的一般方法 儿童诗是儿童文学的重要体裁之一, 也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及课外阅读的一种常见的文体形式。作为现代诗歌的一个分支, 儿童诗具有诗歌的本质属性和内在规律, 因此, 教师在指导阅读和欣赏的过程中, 应结合儿童诗的特点, 采用有别于其他文体以及古典诗歌的鉴赏方法, 让学生在感受其音韵美、意象美、情感美的同时, 真正理解、欣赏和喜爱儿童诗。 一、饱含感情地反复诵读 儿童诗是“诗” , 必然具有诗歌和谐流畅的韵律和节奏, 要求押韵, 讲究对仗, 体现音乐性。诗歌存在的意义首先就在于其声韵, 这也是它与散文最本质的区别。就如同歌曲需要演唱一样, 诗歌只有在朗诵中才能充分体现其诗韵、诗味。一个个音节就是流动的音符, 声音的抑扬顿挫就是曲调和节奏, 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诗歌的音乐之美作用于听觉, 传达于心灵, 学生由此理解了诗歌存在的意义和魅力, 只有这样, 才能使他们进一步在情感上对诗歌这种文体给予接受与认同。 当然, 在对儿童诗的朗诵上, 单纯由教师读而学生被动地听, 与学生参与其中, 获得身临其境的阅读体验, 二者有很大的不同。因此,当教师作出阅读示范或播放多媒体朗读课件之后, 让学生放出声音地反复诵读, 这是儿童诗教学和阅读指导必不可少的一个步骤。此外,苍白无力地读出声音与饱含激情地朗诵, 其效果也

有明显的差异。读得准确、流畅并非诗歌朗诵的要义所在, 透过声韵、节奏的外在形式表现诗歌的内在情感, 这才是朗诵的精髓, 这就涉及对诗歌情感的把握问题。 二、在朗诵过程中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倾向 “诗者, 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 发言为诗, 情动于中而形于言”。仅对儿童诗进行字面的解释是没有太大意义的, 只有让学生在反复诵读的过程中去深入体会诗歌的情感倾向, 设身处地地去感受抒情主体的情感体验, 才能使他们真正实现感情的交融、共鸣,获得更高层次的精神交流。 请看台湾诗人谢武彰的两首儿童诗。 阳光 阳光,在窗上爬着,/ 阳光,在花上笑着,/ 阳光, 在溪上流着,/ 阳光,在妈妈的眼里亮着。 梳子 妈妈用梳子,/ 梳着我的头发;/ 我也用梳子,/ 梳着妈妈的头发;/ 风是树的梳子,/ 梳着树的头发;/ 船是海的梳子,/ 梳着海的头发。 前者以阳光为媒介, 流动着的自然和洋溢着的母爱交相辉映相得益彰; 后者以梳子为线索, 将人伦之爱与自然之爱编织起来。两首诗的思路虽然不同,前者由自然之爱过渡到母爱, 后者由母爱推衍及自然之爱,但同样都是由具体到抽象, 表达了爱与美的主题,体现了对母亲和自然万物的无限眷恋。 再来看台湾诗人林焕彰的《椰子树》。

五年级现代诗歌

1 三月的风 雷抒雁那是谁的手温暖的手拍着我们的肩膀?那是谁在呼吸充满花的芬芳?三月的风春天的风是你来到人间来到我们身旁我们的星星火炬在春风中燃烧我们火红的队旗在春风中飘扬我们到田野去我们到大街上去鼓声冬冬,号声嘹亮我们在春风中歌唱 春天啊 多美的季节多好的 风啊吹着我们的双 手吹着我们的脸庞 吹着我们的胸膛我 们想爬上高高的山坡 向着奔驰的列车喊一 声:喂!未来!未 来!未——来喂! 远方!远方!远—— 方•… 我们手挽着 手在春风里歌唱我 们想用双手擦得蓝

天一尘不染我们想 用双手给荒山换上 绿装我们的歌声会 解除人民的烦恼星 星火炬给我们力量 我们是春天的孩子 我们在春天里成长 我们是三月的和风 就像雷锋一样 哪里有我们 哪里就会融化冰霜 哪里有我们 哪里就会鲜花开放 因为雷锋叔叔 就站在我们身旁 队鼓冬冬,号声嘹亮 三月的早晨 队旗在春风中飘荡 三月的风煽动着我们的理想 我们在三月歌唱 我们为春天歌唱

2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佚名蔚蓝色的大海,本来是海鸥 的乐园,可是巡弋的战舰和 水雷成了不速之客,这究竟是为什 么?金黄色的沙漠,本来是蜥蜴这究竟是为什么?和甲虫的天下,可是轰隆隆的坦克和大炮打破了它们的梦幻,这究竟是为什么?蓝得发黑的夜空,本来属于星星和月亮,可如今频频发射的导弹把星星的家园搅得很不安宁,这 究竟是为什么? 绿茵茵的草地, 本该滚动着欢乐的足球,

可是如今散落这地雷碎片 阻挡着孩子们奔跑的脚步, 这究竟是为什么? 我们希望,我们祈盼—— 让战火中的孩子 有一张课桌,平稳的课桌, 不被导弹的气浪掀翻! 有一间教室,洁白的教室, 免遭炸弹的弹片击穿! 和我们一样在鲜花中读书, 和我们一样享受春天…… 鲁迅大家去谒陵,强盗装正 经。静默十分钟,各自想 拳经。 4、儿童和平条约

陈伯吹著作名:(内容可能有遗漏)

陈伯吹著作名:(内容可能有遗漏) 飞上屋顶的老公鸡、小蟹在篓子里吱吱地响、小鲫鱼和小水鸟、小耗子没听懂、小青虫考及格了吗、猫头鹰说话了、大老鼠和小座钟、山前山后好风光、甲虫的下场、井底的四只小青蛙、小毛驴愿意做什么、三只小喜鹊说的、鸡大嫂上菜市场、“鸦鸦乌”的故事、从算术国里来的小人儿、一个姓名保密的老头儿、瓷姑娘和慈姑娘、安琪儿夜游记、格林里的小红灯、一只想飞的猫、骆驼寻宝记、小火车头、一幕若有其事的喜剧、新年老人和圣诞老人、童话城的节日、阿丽思小姐、波罗乔少爷、落潮先生和涨潮先生、太阳公公和雨婆婆、风孩子、夜姑娘和白昼哥哥、火先生、雪妹妹、冰哥哥、木屑巨人、水下神枪手我拍手您听到了没有、好心眼儿、渔家的小男孩、骑着马跑回来、起点在“买糖上”、这样子走才有趣、两个小画家、没有绿的熊、在树林子里多玩一会儿、这条街长大起来了、海滨小勇士、门洞里的和平世界、月亮变样儿了、在喷水池边、美好的心愿、“请”就是好、小眼睛挺灵、从山冈上跑下来的小女孩子、摘颗星星下来、团结、照亮全世界、一辆机车拖了四时八节车皮、敬礼、美好的心愿、小妹的新品种、两个一年级的小学生、队教导我好、批评和表扬、协作和集体、我可不是蝴蝶、风吹不吹呢、特别考试、丁冬!丁冬!丁令冬!、阿霞姑娘好、我是一个普通的少先队员、代笔、小画家和老画家、小队长、中队来访、大队民主选举、看日出、青年战士和小八路、三门峡工地上两少年、好呀!义务劳动、“书节”、甜甜的笑声、小宝宝的小故事、布娃娃的好妈妈、小妹妹眼睛里下雨啦、帮妈妈画图纸、买大

是个新中国的孩子、爱的教育、我要做“红领巾”、看做游戏、幼儿园里迈出一支旅游队、讲故事的故事、房顶上面该有个烟囱、为社会主义好、时刻准备着、让红睡莲夜里开花、该添上两个字、吃得多香啊、牙齿也会好好地照顾我、老奶奶上北京、小合唱队、在“抢收”之前、为了一个字的争吵、干天上的事、中队旗在前面飘、车子像一支银色的箭、一群小画家、我画宝姐姐、猫的问题、南南理发、打野心狼、管住三条火龙、一个出色的小导演、海堤上遇见一群水孩子、米泔水、心灵美的一幕、干什么样的活儿好、雨中奇遇、一张美丽的蓝图、有趣味的生物课、争论在翅膀上、“欠”的戏剧性和艺术性、书柜前的“独幕剧”、海滨浴场风景、少年绿衣使者、船头上的对话、为国争光、回归祖国、凤凰城里的孩子们、一份真挚的心意、我和苏联小朋友、红领巾和蓝领巾的友谊、拉丽莎,祝福你、春光曲、樟树的童话、梅香和她的哈叭狗、一匹出色的马、小荷初绽嫩芽儿、雨天的画、山野笛声、小向导阿茵、海滨小哥儿俩、宣传小队意气雄、向大海索宝、胜利总是喜欢有勇气的人、“六一”节日的幻想曲、儿童节后有个童话节、荷塘盛会记、海滨一小学、多才多艺的少年朋友、“乐园”内外、这儿早晨亮得早、南昌,感谢您!、当我们再见的时候、旧江山迎来新气象、快哉浦江夜游、洛阳拖拉机厂、青岛分外青、松花江上太阳岛、巨人葛洲坝、莫干山话竹、好啊,《儿童诗》这朵花!、读书进步、和书做朋友、可贵的“征文选”、敬致文学青年、春在人间、光明的烛、希望之塔、巨人和铁马、车队的赞歌、胡葱精神、种花·养花与打杂、元旦闲话、我小时候的“系列片”我写作的第一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