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 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分 4 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开设学期讲授

+实训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课程类型纯理论课□ 理

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合

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审定编写编写2015-04-13 2015-9-20 安文静、李燕秦朋、李娅审定

日期负责人执笔人日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

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

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

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

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

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

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

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

象和设计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

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

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

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

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

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

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

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

教师示范、学生—1—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

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

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

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

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

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课程体系培养的能力最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设计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平面设计的能平面构成模块构图能力、排版能力力、

角色创意能力培养针对不同性质的作品选对于角色颜色合理搭配的能力色彩构成模块择色彩搭配的能力培养利用点、线、面、块等对展示设计、空间场景等工作项目进行创元素进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立体构成模块新设计及空间合理规划的能力力三、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

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

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一)能力目标1.能按

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

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

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

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二)知识目标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

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

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

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三)素质目标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

献的精神;—2—

2.具有进行排版、色彩搭配时的逻辑思维能力;

3.形

成对设计作品检查评价、解决复杂问题的分析判断能

力。 4.具有完成大型设计项目时的团结协作精神。四、课程内容根据能力培养目标的要求,本课程的主要内容是现代构成的形式美法则、秩序构成和非秩序构成、色彩的三要素、色彩的对比与调和、色彩的情感、立体构成的表现形式等。课程的实践教学部分,加强学生动手能力和创新意识培养,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以保证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为后续设计课程打好基础。具体内容和学时分配见表4-1。表4-1 课程内容与学时分配表学习情境学习任务学习内容学时分配名称子情境三大构成的概念构成概述熟悉三大构成的概念 1 情学习三大构成的目的和意义三大构境成概述构成的形式美法则构成的形式美法掌握三大构成的形式美 1 1 则法则构成案例分析平面构成的概念和特点 2 平面构成的概述了解平面构成概念情平面构点的构成设计境成的基平面构成的基本掌握点、线、面的构成设线的构成设计 6 2 本形式计形象面的构成设计秩序构成的含义、特征 2 秩序构成理解什么是秩序构成重复、渐变、特异、对比非秩序构成的含义、特征 1 情平面构非秩序构成掌握什么是非秩序构成境成的形空间、分割、重组、肌理构成 1 3 式实训1:分别以密集、特异、肌理、综合练习实训练习掌握构成形式对比、发射构成形式完成构成设计。 12 作业规格:20*20cm 熟悉色彩的成因色彩的成因情色彩构掌握色彩视觉生理特征色彩的心理特征境成的概色彩的分类2 4 述学习色彩的分类色彩的分类—3—

实训2:用色彩技法分别完成色彩调研方案策划、实施、总色彩的三要

素的纯度和明度对比练习。 4 结加色混合原色减色混合 2 情掌握概念特征色彩混境掌握空间混合方法做色中性混合合 5 彩构成设计色彩混合实训3:用空间混合方法做色彩构4成设计色彩对比了解色彩对比色彩的对比 2 情色彩特色彩调和了解色彩调和色彩的调和 2 境性 6 实训4:掌握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色彩对比和调和掌握在设计中的应用在艺术设计中的现实作用: 4 在设计中的应用作业规格20*20cm 色彩个性色彩的情感与心理 2 情色彩感觉色彩与文化色彩情用抽象的色块表示以下境感色彩情感。色彩联想国际流行色 2 7 色彩的印象表现主题性色彩设计 2 立体构成概念、形状情特点色彩立体构掌握立体构成的概念、特境肌理 4 成概述点以及构成要素。 8 空间立体构成的要素材料线立体线立体构成表现面立体 4 情面立体构成立体构熟悉半立体和立体构成境块立体构成成表现 9 块立体实训5:使用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做构成设计练习。完成面材的立体10 构成设计和块材的立体构成设计。平面构成应用三大构情成在设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2 欣赏优秀作品境色彩构成应用计中的的应用 10 应用立体构成应用—4—

五、课程实施(一)教学设计根据课程设计思路和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设计。在知识内容方面以多媒体讲授为主,在教学中采取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教学方法。在实践教学方面,为了使学生具备较强的动手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课程中重点、难点部分安排大量的设计练习,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型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表5-1 学习情境1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

学习情境1 三大构成概述参考学时:2 学习目标熟悉三大构成的概念;掌握三大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三大构成的概念 1.构成概念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学习构成的目的和意义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2.构成的形式美法小组讨论法则构成案例分析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1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准备一个流程图,让学生熟悉本课程的学习内容。教学准备考虑好学生的分组和如何讲述构成的形式美法则,强化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为学习本课程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表5-2 学习情境2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平面构成的基本形式参考学时:8 学习目标了解平面构成的概念;掌握点、线、面的构成设计。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 1.平面构成的概述三大构成的概念和特点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点的构成设计 2.平面构成的基本线的构成设计案例分析法形象面的构成设计—5—

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2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让学生更深刻的理解点线教学准备面的构成设计,加深对平面设计的印象。课堂上通过小组讨论来分析案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表5-3 学习情境3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平面构成的形式参考学时:16学习目标理解秩序构成和非秩序构成;掌握构成形式方式方法。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秩序构成的含义特征 1.秩序构成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重复、渐变、特异、对比非秩序构成的含义、特征 2.非秩序构成小组讨论法空间、分割、重组、肌理构成实训练习掌握构成形式 3.综合练习演示法考核标准学

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3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质量。作业:教学准备分别以密集、特异、肌理、对比、发射构成形式完成构成设计。作业规格:20*20cm 表5-4 学习情境4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色彩构成的概述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熟悉色彩的成因;掌握色彩视觉生理特征;学习色彩的分类。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色彩的成因1.色彩的分类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色彩的心理特征色彩的三要素2.色彩的三要素多媒体教学、案例分析各个部分概念、特点考核标准—6—

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4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多种教学方法结合提高学生课堂学习兴趣。作业:教学准备用色彩技法分别完成色彩的纯度和明度对比练习。表5-5 学习情境5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色彩混合参考学时:6学习目标掌握概念特征;掌握空间混合方法做色彩构成设计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加色混合 1.原色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减色混合中性混合 2.色彩混合演示法利用空间混合做色彩构成设计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5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在整个教学环节准备有特点的案例采用提问的方教学准备式让学生起来进行分析。加深学生的知识点。作业:用空间混合方法做色彩构成设计表5-6 学习情境6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色彩特性参考学时:8学习目标了解色彩对比;了解色彩调和;掌握色彩对比和色彩调和在设计中的应用。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

教学方法色彩对比的理解 1.色彩对比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情境学习色彩对比的案例分析色彩调和的概念理解2.色彩调和多媒体教学法、小组讨论色彩调和的案例分析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7—

按情境6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通过丰富的案例来辅助整个课堂教学过程,开阔教学准备学生的视野,作业:掌握色彩对比与色彩调和在艺术设计中的现实作用:作业规格20*20cm 表5-7 学习情境7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色彩情感参考学时:6 学习目标了解色彩的情感与心理;能够合理运用色彩。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1.色彩个性色彩的情感与心理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2.色彩感觉色彩与文化小组讨论法3.色彩联想国际流行色演示法 4.色彩的印象表现主题性色彩设计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教学准备按情境7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表5-8 学习情境8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立体概述参考学时:4 学习目标掌握立体构成的概念、特点以及构成要素。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形状、色彩1.立体构成概念特点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肌理材料 2.立体构成要素多媒体教学法空间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8—

教学准备按情境8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表5-9 学习情境9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立体构成表现参考学时:14学习目标熟悉半立体构成和立体构成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1.线立体线立体构成表现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2.面立体面立体构成小组讨论法 3.块立体块立体构成多媒体教

学法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9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作业:使用软质线材和硬质线材做构成设计练习。教学准备完成面材的立体构成设计和块材的立体构成设计。表5-10 学习情境10实施内容表(学习情境描述)学习情境1 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参考学时:2学习目标掌握三大构成在设计中的应用子情境学习内容建议使用的教学方法1.平面构成的应用多媒体教学法情境学习2.色彩构成应用欣赏优秀作品多媒体教学法 3.立体构成应用多媒体教学法考核标准学习场所多媒体教室按情境10进行备课,写教案并准备PPT。通过优秀作品欣赏让学生复习之前课程所学的教学准备内容,把上一届学生的优秀作品带到课堂上。—9—

(二)实施方法整个教学过程设计有三个基本点,重视思维的训练、过程的完整、设计效果的完美呈现。每一个学习单元教学分六步来进行: 1.资讯,教师下达工作任务,学生收集加工完成工作任务所需要的信息; 2.计划,制定完成工作任务的计划或方案; 3.设计预案,对制定的方案进行审核选优,确定一个可实施的最优方案; 4.实施,根据设计方案开展设计任务; 5.检查,在实践过程中,教师检查指导实施过程,完善和提高成果; 6.评价,在工作任务完成以后,按照预先制定的标准对实施结果和实施过程进行评价,进行成绩评定。具体实施过程以工作单引领方式来完成。 1.工作任务单。将学生分解成若干学习小组,给每个学习小组都要下发一个工作任务单,包含具体学习任务或工作任务有什么要求,需要做什么,时间怎么安排,要达到什么标准; 2.资讯单。下达资讯单,教师通过讲述的方式做资讯引导,明确完成工作任务,要

用到哪些知识,这些知识从什么渠道获得。学生根据资讯单的要求收集信息,具体方式包括网上搜索、案例分析、查资料、小组讨论等; 3.计划单。指导学生分组制定工作计划,通过分组讨论、计划展示的方式,在小组合作的前提下,制订各小组的工作计划或工作计划。 4.决策单。每个小组的同学各自列出自己所制订的计划,分析、比较、判断各自制定计划的优点与不足,分析可执行性如何,可靠性如何,然后修改成比较合理的方案,作为实施依据。 5.实施单。学生通过按照预定工作计划实施工作过程,并且在实施过程当中对进度,对质量进行有效控制,学生实时填写工作实施单。 6.检查单。对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包括组内进行自查,组间进行互查,与计划对比,有无偏差,何种原因造成偏差,并制定相应的纠偏措施,保证工作任务按照计划要求,按时、按标准完成。

7.评价单。通过学生和教师两方填写,学生要进行自评、互评,教师要对—10—

学生完成的过程及成果进行评价,评价单成为技能考核的手段。评价可以采取演讲、答辩、填写评价表、访谈、考核等方式来进行。 8.教学反馈单。学生对整个的工作与学习过程进行反思,学习内容是否满意,任务完成情况是否满意、教学方法是否满意,小组合作是否满意,可采用小组反馈、调查问卷等方法。六、课程考核考核过程是对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的考核,不仅只考核专业能力或知识内容,还要考核方法能力以及社会能力。知识考核渗透到技能考核之中,而技能

考核不光是对结果的考核,还包括对过程的考核。本课程的考核方式为过程考核占60%,结果考核占40%。过程考核和结果考核主要是通过对每一个教学单元中的实践项目评价和目标评价来实施。学生的最终成绩为教学单元中的各实践项目得分的平均值。表6-1 考核比例及要求考核方式考核内容分值(满分100分)考核目的到课率10 考核学生的创造性创意构思 20 思维能力;团队协作的能力;发现问题

与解决过程考核60分学生实践过程中的学习态度10 教学单元中问题的

能力;项目任务工作进度与质量 10 的执行能力。的各实践项过程中自查、互查及纠错能力10 目考核学生对项目任最终效果呈现15 务结果的展示、分析、15 结果考核40分表现技法及加工工艺评价能力,职业能力和

10 职业素养。作品汇报七、实施条件要求(一)师资队伍要求《三大构成》是艺术设计类专业非常重要的基础课程,要求授课教师对设计理论知识有较为深刻的理解和掌握;有丰富的设计经验和较高的审美水平。可聘请工作在企业一线的相关设计人员兼课,这样更有利于将职业能力的培养融合于整个教学过程。(二)教学场所要求1.教学环境多媒体教室。配备传统教具、多媒体设备等教学必需设施。—11—

2.设备要求制图桌椅每人一套,相关制图工具和材料可统一采购并发放。八、课程资源(一)建议教材本课程目前选用的教材是由史喜珍主编的、武汉理工大学出

版社出版的《三大构成设计》。本教材主要特点是提供的资讯比较详细,案例丰富,可操作性强,本教材自2009年出版以来,已经连续三次重印,使用效果良好。(二)参考资料1.《现代构成艺术》,主编陈敬良,哈尔滨工程大学出版社,2012年出版,版次:2; 2.《现代构成》,主编曹大勇,中南大学出版社,2009年出版,版次:2。(三)网络资源1.Arting365——中国艺术设计联盟; 2.中国设计在线; 3.中国平面设计在线。九、课程标准制定依据作为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程,《三大构成》课程标准的制定以艺术专业群各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为依据,以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基础知识为导向,服务于后续的专业技能课程。课程标准的制定参考国家对高等职业院校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以提升职业能力为出发点,以设计类职业岗位的核心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和动手能力的培养贯穿始终。在广泛开展社会调研和毕业生跟踪调查的基础上,紧紧围绕“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理念,使本课程起到艺术设计专业群专业基础课程的作用,起到对人才培养方案充实和支撑的作用,从而推动该专业群的建设与发展。—12—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必修的一门专业核心课程,是在《素描基础》《色彩基础》等课程基础上,开设的一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专业课程,其任务是让学生掌握构成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后续《广告设计》《包装设计》等课程的学习奠定基础。 二、学时与学分 72学时,4学分。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按照立德树人根本任务要求,突出核心素养、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兼顾中高职课程衔接,高度融合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知识技能的学习与职业精神的培养。 1.依据《中等职业学校美术类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指导性人才培养方案》中确定的培养目标、综合素质、职业能力,按照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突出学生构成设计与应用能力的培养,结合本课程的性质和职业教育课程教学的最新理念,确定本课程目标。 2.根据“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与制作专业‘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表”,依据课程目标和视觉传达设计人员、室内装饰设计师、家用纺织品设计师(助理)等工作的岗位需求,围绕构成原理及运用等关键能力,反映技术进步和生产实际,体现科学性、适用性原则,确定本课程内容。 3.以“构成原理、构成要素、构成形式、构成综合运用”为主线,设置模块和教学单元,并将相应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职业素养有机地融入,遵循学生认知规律,确定学习内容的顺序。 四、课程目标 学生通过学习本课程,掌握构成的基本规律和法则,能进行构成创作与创新,养成规范的操作习惯,树立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情感。 1.了解构成的基本概念及发展史,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构成形式及形式美法则,能将构成创新运用于实践。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字体和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字体与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与定位 本课程是广告设计与制作(平面广告)专业的行业通用能力培养课程,是校企合作开发的基于广告设计中视觉传达工作过程的课程。结合我院的办学理念,通过广泛的市场调研,确定了我院对广告设计与制作专业培养目标的定位为,培养学生适应广告行业服务第一线需要的,德、智、体、美全面发展,以平面广告创意、制作为核心能力,并兼具一定的广告策划和经营技能,可从事平面广告的策划、创意、制作、发布等工作岗位的高技能专门人才。 二、课程目标 总体目标:教学模拟真实场景,通过本课程的教学实施,学生应该能够根据市场设计需求,将自己或团队的创意策划意图,熟练的绘制草图,并运用相关软件表现出来,并且进行设计成品的完成。培养学生能够掌握文字与版式设计理论和设计技巧;熟练运用设计软件设计作品;制作标志设计完整稿及完成报告提

案。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学生具有团队协作,坚强的毅力和吃苦耐劳的精神;培养学生具有严谨,诚信的职业品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灵活应变的能力。 1、专业能力目标 (1)具有培养学生综合应用所学软件的能力的作用。 (2)培养学生的实践运用能力及创新精神,提高学生的设计创意能力。 (3)培养正确的设计理念、设计方法和设计实现能力。 (4)在引导学生学习各类设计风格的同时促进学生设计表达的发展。 (5)能够熟练掌握至少一种图形编辑软件。 (6)掌握基本知识、培养学生的职业生涯可持续发展能力。 (7)把握平面广告设计的各种创意与方法和表现手法。提高学生职业岗位适应能力。 2、方法能力目标 (1)制定广告字体设计方案能力。 (2)培养学生的个性发展,激发学生的创意思维能力和创新精神。 (3)设计定位、设计创意、设计能力的培养

环境艺术设计《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教学标准 一、课程简介 《三大构成》是按照由简单的二维空间到复杂的三维空间、由平面设计到立体设计划分为三个学习情境: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它们分别对应于平面设计、色彩设计和空间立体形态的设计.每个学习情境下又以具体工作任务不同划分为不同的学习单元,学习单元所有的学习内容都是靠具体的任务来支撑的,每个学习单元可能涵盖一 个或多个具体工作任务,每个学习单元构成一个基本的教学单位. 二、本课程的性质与任务 本课程的性质:本课程旨在通过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由浅入深的学习过程,培养学生平面设计、色彩设计、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技能,形成"室内外环境设计"的专业核心能力,并促进学生方法能力、社会能力的养成,为学生从事相应的岗位工作奠定良好的基础.通过课堂的理论讲授,作品分析,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造形观念,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造形方法及表现方法,以实际教学的形式,让学生借助每一个构成课题,以自已亲身的体验,实践与思考,启迪造形创作意念,发现构筑新形式的方法,从中提高创造能力,审美能力与表达能力。 本课程的任务:让学生掌握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的原理和构成方法,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平面设计能力、色彩设计能力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力; 使学生具备学习能力、动手能力、工作能力、团结协作能力以及健康的身心素质和良好

的职业道德素养。 三、课程教学目的要求 (一)知识目标 (1)掌握色彩的基础理论、构成方法和色彩艺术的创意思维; (2)掌握色彩基础理论主要包括色彩的物理、生理、心理、美学等科学原理。;(3)掌握构成方法主要解决色彩的对比与调和、构成的基本方法及形式美法则;(4)掌握创意思维对色彩的心理联想和创造性运用色彩的方法及规律; (5)根据实践案例、项目能独立完成设计 (二)能力目标 (1)初步具有徒手装饰作图能力; (2)具有根据不同条件完成项目图纸的能力; (3)具有灵活运用所学三大构成知识的能力。 (三)素质目标 (1)具有吃苦耐劳、踏实肯干的工作作风; (2)具有严谨务实、团队合作的意识。 (3)具有质量责任、安全及环境保护意识。 (4)具有身体健康、有创新创业的能力。

建筑装饰课程标准

建筑装饰课程标准文件编码(GHTU-UITID-GGBKT-POIU-WUUI-8968)

目录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2) 《装饰CAD制图》课程标准 (6) 《3DMAX效果图》课程标准 (11) 《建筑装饰工程预算》课程标准 (15) 《建筑设备》课程标准 (20)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25) 《人体工程学与家具设计基础》课程标准 (29) 《效果图渲染技术—Vray》课程标准 (32) 《手绘效果图》课程标准 (37) 《前台设计与接单》课程标准 (42) 《工程招投标及预算强化训练》课程标准 (46) 《装饰工程制图与识图》课程标准 (50) 《建筑装饰技术》课程标准 (54) 《手绘速写》课程标准 (59) 《装饰施工监理》课程标准 (65) 《施工图CAD绘图强化训练》课程标准 (72)

《人体工程学》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人体工程学》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设计、室内设计专业 1、前言 课程的性质 人体工程学是探讨人与环境尺度之间关系的一门学科。人体工程学通过对人类自身生理和心理的认识,并将有关的知识应用在有关的设计中,从而使环境适合人类的行为和需求。本课程为三年制中职建筑装饰设计、建筑装饰施工技术、室内设计专业的专业选修课。 设计思路 1. 课程设计理念 以适应建筑装饰设计专业人才需求为目标,以培养学生运用人体工程学的基本理论和方法解决实际设计中的人、机、环境三者之间协调关系 的能力为主线,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应用能力及“以 人为本”的设计与管理思想。 2. 课程改革思路 以实现应用型人才为培养目标,在必要的理论知识基础上,突出人体工程学的实用性和应用型;以人体工程学所涉及到的人、机、环境三要 素的核心问题为主,又考虑到建筑装饰设计专业应掌握的该学科基础知 识的特殊需要,来合理选择、安排教学内容;采用理论教学—实验教学—小课题设计—课程设计的教学链,在课程教学中始终贯穿与突出设计 主线,围绕设计课题来组织教学;采用参与互动式、现场教学、案例教 学法和项目实训法等的现代教学方法,强化实践性教学,提高教学效果 和质量;努力寻找和积累相关的设计案例,进行优秀室内设计分析,通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课程代码43042001 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总学时学分 4 学时 72 理论学时 36 实践学时 36 开设学期讲授 +实训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课程类型纯理论课□ 理 论+实践课√ 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 省级精品课□ 国家级精品课□ 院内一般课程√ 合 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 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审定编写编写2015-04-13 2015-9-20 安文静、李燕秦朋、李娅审定 日期负责人执笔人日期一、课程概述(一)课程 定位《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 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 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 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 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 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 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二)先修后续课程《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 象和设计理论基础。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

写》、《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 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 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 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课程设计思路根据本 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 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 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 教师示范、学生—1—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 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 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 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和评价方法。 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 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 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表2- 1 《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课程体系培养的能力最终职业能力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设计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平面设计的能平面构成模块构图能力、排版能力力、

构成设计 课程标准

《版式设计》课程标准 课程编码: 开课单位: 计划学时: 48 考核类型:考查 适用专业:数字媒体应用技术 开课学期:第三学期

目录 一、课程定位 (1) 二、课程目标 (1) 三、课程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2) 四、考核内容及方法 (2) 五、实施建议 (3) 六、其他必要说明 (4)

一、课程定位 《构成版式设计》课程为信息工程系数字媒体应用技术专业基础课程,首重育人,德化情操审美为体,生存工作能力为用。基础课既要满足专业课,也要满足社会的直接需求。确切地说,构成设计既为专业课打好基础,即双基(即创意基础、技能表现基础),也能满足社会的需求,即双技(通用技能、专业技能)。学生学了构成设计,能够帮助学生架构现代设计思维,为后续一系列设计课程提供扎实的基础。 与前导、后续课程关系 二、课程目标 构成设计,是现代设计开始以来的基础科目,三大构成的训练能够丰富学生的设计语言,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是适用所有设计门类的一门专业基础课,它基本上适用于所有设计的行业,是设计师入门的必学基础课程。 (一)总体目标 本课程通过大量的练习、作品欣赏、创作辅导等多种教学方式的灵活运用,以项目为主,大赛为辅。欣赏国内外优秀构成设计作品,使学生最大限度的接触构成设计的方方面面,使学生掌握三大构成的表达方式,并且锻炼其抽象思维能力和创新应用能力。使学生的理论知识、审美品味、鉴赏能力都得到相应的提高,为学生将来从事的数字媒体技术专业工作打下牢固的基础。 (二)具体目标 1、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学会设计和创新,提高审美意识;提高学生造型能力和抽象思维想象力。 2、知识目标 理解三大构成的表现手法;掌握将点线面作为设计语言基础,融入各个设计专业课程。 3、素质目标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43042001适用专业动漫设计与制作 总学时学时 72理论学时36实践学时 36学分4 开设学期第二学期授课方式讲授+实训 课程类型纯理论课□理论+实践课√纯实践课□ 课程层次院级精品课□省级精品课□国家级精品课□院内一般课程√合作济南十翼广告传媒有 课程承担单位信息工程学院教研室设计教研室开发企业限公司 编写 安文静、李燕编写 2015-04-13 审定 秦朋、李娅审定日期2015-9-20 执笔人日期负责人 一、课程概述 (一)课程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 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 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 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二)先修后续课程 《三大构成》的先修课程为《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动画速写》、《 Photoshop》、《原画设计》、《分镜头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 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课程设计思路 根据本课程的定位和后续课程的学习要求,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 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

实践),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 3 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1 )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 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 2-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课程体系培养的能力最终职业能力 平面构成模块 培养学生创造性思维能力、对设计项目进行创意设计、平面设计的能构图能力、排版能力力、角色创意能力 色彩构成模块 培养针对不同性质的作品选 对于角色颜色合理搭配的能力 择色彩搭配的能力 培养利用点、线、面、块等 对展示设计、空间场景等工作项目进行创 立体构成模块元素进行空间立体形态的创造能 新设计及空间合理规划的能力 力 三、课程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具体目标如下: (一)能力目标 1.能按照设计课题的要求,对设计课题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2.能对设计项目进行版式设计,并进行符合设计主题的色彩设计; 3.具备完成具体设计项目的信息交流和沟通能力。 (二)知识目标 1.掌握现代构成设计的概念、分类及形式美法则; 2.了解色彩的成因,并懂得用色彩进行色彩设计; 3.了解立体构成中的形状包括哪些要素、立体构成中材料的种类,掌握立体构成的技法。 (三)素质目标 1.具有热爱本职工作、爱岗敬业、乐于奉献的精神;

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

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 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定的。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基本原理,认识形与色的体系,实验构成的思维方法、配色方法及表现方法,并通过完成构成作业,创新构成形式。通过教学,扩大了学生的专业视野,对新的设计基础观产生了正确的认识,逐渐实现“厚基础、宽口径”的课程战略思想。培养基础较为扎实,善于创新,掌握实际技能的应用型设计人才。 (二)知识模块顺序及对应的学时 绪论:构成——现代设计的造型基础训练 第一部分:视觉传达设计基本原理 第一章造型与构成法则——平面设计的形式美学原理 第二章色彩设计原理 第三章图形知觉心理学

《三大构成》课程诊改报告

xxxxxxxxxxxxx学院 内部质量保证体系诊断与改进工作 2019-2020学年第一学期 《三大构成》课程诊改报告 2020年06月

三大构成》课程诊改报告 一、课程本年度诊改运行基本概况 (一)课程建设目标 依据《XXXXXXXXXXXXX学院课程建设标准》,充分考虑课程建设现状,在制定本课程建设方案时确定课程建设目标为校级合格课程。根据课程建设方案实施计划,2020年度课程建设目标为: 1.建设一支拥有较高教学水平和职业素养,结构较合理的师资队伍。 2.重视实践教学环节。实践项目拓展至10个以上,实践学时占比达50%,运用任务驱动式教学法,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注重对学生知识运用能力的考察。 3•每学期组织教研活动上5次;课程符合专业培养目标,知识结构合理,授课计划、教案等教学文件规范。 4•增强信息化教学,结合线上线下教学模式,学生评价结果合格。 (二)达标标准分别为课程团队成员5人,其中高级职称1人,中级职称2人、初级职 称2人;双师素质教师为3人、占比达80%。年龄及职称结构合理;教学文件完备,本学期组织教研活动10次;实践项目拓展至10个,实践学时占比为65%,项目开出率达90%以上;采用了理实一体化式、任务驱动式、项目式、翻转课堂等教学方法;布置作业次数16次,学生评教结果平均分为92。 (三)课程教学目标 本课程为我院数字媒体专业基础课,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艺术设计专业群的专业基础课。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

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把课程分为3个模块,并制定每模块应培养的能力(见表1-1)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模块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个模块都包含几项具有内在联系的设计课题,每一项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课题的完成情况。 表1-1《三大构成》各模块应培养的能力 四)达标标准分别为 这学期数媒专业2个班共计63人学习了这门课程,及格率为92%,最高成绩为95分,平均成绩达到78分;其中项目一直流电路的分析与技能操作完成度90%;项目二平面构成的表现形式完成度94%;项目三色彩混合完成度90%;项目四色彩特性完成度86%;项目五半立体构成完成度89%;项目六立体构成表现形式完成度90%。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职业素养得到显著提升、对教师评教平均分数为92。 (五)目标执行及达标情况根据课程建设及教学目标,课程团队分别采取了一系列措施确保目标的达成。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名称:《三大构成》 适用专业:建筑装饰专业、工艺美术专业、美术设计专业 1、前言 1.1课程标准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对于职业能力和职业素养的养成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它的任务是:使学生学习掌握平面应用、立体应用及色彩应用,并通过基础训练,开发学生的设计思维能力,最终应用于设计实践中。 1.2设计思路 本课程理念设计遵循任务驱动、工学交替、理实一体教学过程设计原理,紧扣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校企合作共同开发课程内容,进行教学载体设计,编写工学结合特色教材,制订课程评价标准;建设学岗相通,学做一体课程。 本课程的相关工作任务是以建筑装饰、美术设计、工艺美术、内容与过程作为主线进行划分和设计,以重点教学项目,按项目划分等逐步递进的工作任务来组织教学,有利于学生循环渐进地认识和掌握素描造型技巧要求。 2、课程目标 本课程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了解形态构成的基本理论知识,掌握构成的造型及组织规律,了解构成与实际应用的关系,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扎实的基础,同时培养学生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良好的职业道德。 2.1知识目标 (1)了解三大构成的理论知识; (2)掌握平面构成的理论知识; (3)掌握色彩构成的理论知识; (4)掌握立体构成的理论知识 2.2能力目标 (1)掌握三大构成在实际中的运用能力。 (2)能够按照设计项目的要求对具体设计内容进行从二维平面形象到三维空间形态的全面创新设计。

(3)能够对设计项目进行色彩设计。 2.3素质目标 (1)严谨认真、一丝不苟的工作态度; (2)服务意识,具有良好职业道德; (3)具有良好表达能力、团队精神、协作能力;(4)能自主学习新知识新技能的能力; (5)创新思维能力; (6)审美能力的提高。 3、课程内容和要求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设计构成》课程标准 1课程定位 《设计构成》是现代设计的基础理论,它的基本规律性问题适用于所有设计专业,它于上世纪80年代初传入我国,发展至今已成为高校中的一种现代设计教学的基础教育形式。本课程是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设计专业的一门实践性很强的专业基础课,它研究二维和三维造型手法,为工业设计、平面设计等设计专业提供一个创新联想、发散思维的思考和表现方法,它对于设计专业同学的设计和创作实践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 本课程教学内容的设计,基于传统媒体和新形态媒体的作业环境特征和行业一线岗位要求,注重设计基础理论教学与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应用实践的紧密结合,通过构成设计概述及造型基础知识、二维构成设计与方法运用、三维构成设计与方法运用、四维构成设计与方法运用、构成设计综合运用案例在数字化环境的构成设计创作实践教学模块,帮助学生建立系统性的构成设计专业基础认知,培养学生的构成设计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创造性思维能力以及艺术修养,学习基于构成知识和构成方法的综合设计创作技巧,引导学生善用新技术、新思路,探索新渠道和新模式,综合运用所学知识,结合市场、媒体和消费者的特征和需求,独立完成设计构成作品的后续广告创意设计应用,助力后续专业核心课程学习,奠定基础。2课程目标 2.1 知识目标 2.1.1熟知三大构成的概念、构成的基本原则、方法; 2.1.2掌握三大构成的造型要素、形式要素、表现手法; 2.1.3熟知立体构成的常用材质; 2.1.4掌握三大构成的正确应用方法。 2.2能力目标 2.2.1能对事物的特征、印象进行概括、提炼、综合表现; 2.2.2能熟练掌握课程中涉及的绘画工具,能灵活应用多种材质表达创意; 2.2.3能使用构成手法依据主题完成二维、三维、四维造型创意; 2.2.4能熟练将构成手法运用于简单广告设计。 2.3素质目标 2.3.1具备科学创新精神,大胆创新能力;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 三大构成学习心得 篇一: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的包括什么?三大构成的学习重点是什么?需要掌握什么? 三大构成课程简介及课程大纲(附作品) 一、平面色彩构成课程简介及大纲 1、本课程发展的主要历史沿革 视觉构成关系训练是所有各类设计的基础,这在全世界的设计教育基本取得了共识,这种训练就是时下在各个办有设计类专业的院校对低年级学生所开的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构成课”。这些课程作为设计类专业的共同 性专业基础课,是在上个世纪20—30年代在德国包豪斯奠 定的。这个课程体系经过在二战前包豪斯的开拓,二战中在美国的实践和战后德国的乌尔蒙设计学院的进一步发展,而成为今天在全世界范围内大多数工业设计教育院校的专业

基础训练的基本模式。 在我国,由于特殊的政治、文化和经济背景,真正意义的现代设计一直到1979年改革开放后才开始起步;而有关 包豪斯设计教育的系统性介绍首先是从日本人的书籍“转口”引进的,特别是三大构成方面的著作一开始差不多都是日本人编写的,而且相当一部分书籍是经台湾翻译的日文著作介绍进来的,甚至至今这些书籍在我国设计教育界都颇有影响,例如朝仓直已的两本构成著作,几乎成了许多教构成课的教师手中的主要教学参考书籍。因此,近来设计教育界不少人对此作了一些反思,认为,我国设计领域对包豪斯的接受,与其说是深层次设计理念的需要,不如说是设计教育从工具性层面上求变的一种行为。由此一来,“三大构成”几乎成 了包豪斯的同义语,在许多人的心目中,包豪斯就是“三大构成”,“三大构成”就是包豪斯。这不仅阻碍了人们去理解现代主义设计科学理性的精神内核;而且使“三大构成”课教学目的和宗旨也迷失在图像形态的技术性抽象化和构成 化的变幻之中。 2、理论课和理论(含实践)课教学内容 (一)课程定位与课程目标 通过此课程让学生利用手绘及电脑作为表达媒介,进行平面构成与色彩构成的学习。培养学生的造型创造能力、形与色调和能力、鉴赏能力与表达能力。掌握平面构成与色彩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 课程学分课程 学时 128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 适用 专业 图形图像制作专 业 合作开发 企业 执笔 人 审核人

规律,以及指导今后平面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平面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平面应用设计更具有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

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能够正确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4)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5)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 2、知识目标 (1)会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会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会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平面构成。

(4)会创意与设计。 3、素质目标 (1)提高学生对平面构成的认识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平面构成表现能力、并为以后的图形图像制作专业打下基础。 (2)培养学生良好的市场分析的能力。 (3)培养学生搜集资料、阅读资料和利用资料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 本课程总学时128学时,理论课58学时,实训课57学时。

中职《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工艺美术专业《构成基础》课程标准 一、前言 (一)课程性质 本课程是中等职业学校艺术设计类专业开设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基础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大部分,也称“三大构成”。它对造型艺术、视觉设计中所涉及的形态、色彩、立体空间以及材料、肌理、质感等课题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形态的组合规律、造型结构的组织原则、形式语言的表达进行研究,也称之为纯粹构成研究。主要培养学生的构成、色彩认知、审美、色彩语言驾驭等专业能力和方法能力,以及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规范和职业道德等综合素质和能力。使学生掌握平面设计的构成和色彩原理,并能独立进行多媒体设计,在就业时能够成为一个合格的人才。 先修后续课程:先修课程为《设计素描》《设计色彩》,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基础。 本课程的后续课程为《图案》、《Photoshop》、《CorlDraw》,《生活中的工艺美术》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二)设计思路 理念。本课程的设计思路主要应以教育部发布的本专业教学标准为依据,结合典型工作任务与职业能力分析结果,确定课程目标,设计课程内容。遵循能力本位职业教育思想,以工作任务和职业实践为主线,序化课程内容及结构,设计教育教学活动。 目标。本课程目的在于培养学生正确的理性艺术思维方法,丰富学生的艺术表现手段,通过系统的构成设计造型训练,使学生掌握形式美的构

成原则,能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抽象思维能力、设计创造能力和艺术思维能力。 内容。本课程从知识、技能和态度三个方面对课程内容进行规划与设计,以使课程内容更好地与工作岗位对接。要求学生具备售票服务、问询服务、值机服务、引导服务、要客服务、安检服务岗位的服务技能,系统掌握地面服务的基本知识,可以独立完成地面服务技能操作。 方法。本课程的教学内容是以构成训练为向导,以典型构成方法为基点,综合理论知识,操作技能和职业素养为一体的思路设计。通过完成各种学习情境的学习,学生不但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方法与色彩的专业知识和审美能力,还能够全面培养其团队协作、沟通表达、工作责任心、职业道德与规范等综合素质,使学生通过学习的过程掌握工作岗位所需要的各项技能和相关专业知识。 教材。本课程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于一体,依据中职学生的认知规律,结合当下设计岗位的实际情况与需要,系统完整地介绍了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的基本概念、构成形式、表现技法及构成在设计实践中的应用。全书图文并茂,运用了大量实例印证,理论联系实际,具有极强的说服力。通过学习,使学生能正确地理解与运用构成课程中的基本原理,培养学生对构成的形态、色彩、肌理等创造性的构思和造型能力,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创新精神,为今后的专业课程的学习和将从事的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本课程总课时为80学时。 二、课程目标 (一)总体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了解美的形式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形成解决实际应用问题的方法能力,并注意渗透思想教育,逐步培养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平面构成》课程标准 课程代码课程类别 课程类型课程性质 课程学分课程学时128学时 开设学期第一、二学期适用专业图形图像制作专业 合作开发企业 执笔人审核人 一、课程定位与设计思路 1、课程定位 平面构成是从20世纪80年代后在我国各美术及设计类院校广泛开设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是研究关于二维空间设计规律和设计方法的理论课程,祁阳县职业中专结合图像制作专业的需要开设平面构成课程。 因此本课程作为图像图形制作专业的专业基础课,通过平面构成基本内容:如平面构成的形态构成要素点、线、面,平面构成的图形,平面构成中的立体与空间,平面构成的造型与构图,平面构成造型与幻像,平面构成的基本构成形式,平面构成的作品创作与应用等方面的学习,可使学生在原有对图形感性认识的基础上,进一步从理论的角度了解平面设计中图形构成的一些基本原理,理性掌握平面设计的基本规律,以及指导今后平面设计创作的实际应用,增强平面创作的理性认知成分,使得平面应用设计更具有专业特点,更有针对性。 2、设计思路

平面构成是三大构成〔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教学中,最具有普遍意义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几乎适合所有设计类专业,对其所有的专业课都起到显著的基础性的作用。平面构成是一切应用类设计尤其平面设计的重要基础,它通过对平面中形态构成要素、立体与空间概念、图形与构图的分析,平面中三维、四维幻象的塑造,平面创作技法的研究以及平面构成的美学原理等内容作进一步的理性分析,从本质上理性地把握平面中构成的基本属性和应用规律,以为今后的各类专业应用设计作好准备。 平面构成的目的,在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基础造型能力,使其掌握理性和感性相结合的设计方法,拓展设计思维,为专业设计提供方法和途径,同时也为各艺术设计领域提供技法支持,为今后的专业设计奠定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目标 1、专业能力目标 〔1〕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概念与意义 〔2〕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3〕能够正确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4〕能够掌握平面构成的表现方法。 〔5〕能够熟练应用各种元素进行平面设计。 2、知识目标 〔1〕会运用平面构成的基本要素。 〔2〕会使用平面构成的形式美法则。 〔3〕会准确把握各种不同的平面构成。 〔4〕会创意与设计。 3、素质目标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三大构成》课程标准 表1 课程基本信息 1 课程性质和课程设计 1.1 课程定位与作用 1.1.1 课程的定位 《三大构成》这门课程包括“平面构成”、“色彩构成”、“立体构成”三部分内容,是工业设计专业的专业基础课。 1.1.2 课程的地位与作用 通过这门课程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基本知识和方法,应具备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学生后续课程的学习及将来从事相应岗位的工作,奠定良好的理论和技能基础。 1.1.3 与其他课程的关系 《三大构成》的前导课程为《产品设计手绘1》《工业设计概论》,该课程为本课程的学习奠定了空间想象和设计理论基础。后续课程为《平面设计(Photoshop)》、《产品设计执行1》、《产品快题设计》等课程。该课程的学习可为这些课程中的排版、色彩搭配、空间及立体形态创造等内容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养奠定良好的基础。

1.2 课程设计基本理念 本课程遵循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基本规律,序化教学内容,以各单元内容与工业设计专业设计中的应用为主线,以设计案例引导,实践练习为主。对学生进行理念性训练,使学生了解和掌握造型的构成方法,提高对构成设计中形式美的认识,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将课程思政深度融入知识传授,通过教、学、做有机融合,实现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同步,将理论学习与知识传授与价值观引领有机结合,为学生可持续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 1.3 课程设计思路 本课程需要向学生讲授平面和立体艺术设计中的形式美法则、布局、色彩运用等方面的基本知识和方法,在讲授知识的同时并通过技能培养并重的方法(例如案例实训、教师示范、学生实践、小组任务),培养学生平面、色彩、空间及立体形态等单项或综合设计的基本技能,增强艺术设计的创造性思维能力。为提高教学效果,把课程分为3个教学单元,并制定每教学单元应培养的能力(见表2)和评价方法。围绕三个教学单元中学生应达到的能力,制定实践教学环节,每一单元设计课题融理论知识、实践知识、职业态度等内容为一体,形成各自相对完整的系统。对学生的考核评价依据学生对每一项设计任务的完成情况。 表2 《三大构成》各单元应培养的能力 2 课程目标 2.1 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知识学习和技能培训,使学生掌握形式美法则,色彩的搭配关系,空间及立体形态的构成方法,进而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表现能力和创造能力,能够根据设计课题要求进行创新设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精神以及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

《构成艺术设计与训练》课程标准

(一)课程性质 构成艺术设计是视觉传播设计与制作专业的一门必修课,同时也是现代学徒制课程体系的专业技术技能基础课,它的主要任务是:从抽象形态入手,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以及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以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构成艺术设计由三大部份组成,即平面构成、色彩构成和立体构成。平面构成是造型的基础,主要是在二维空间中进行;色彩构成是探讨如何利用色采要素搭配出高审美价值的色采;立体构成是研究造型与空间的关系,通过各种材料将造型要素按照美的原则组成新立体的过程。构成艺术设计作为设计基础课,除了包括造型或者设计的入门知识外,还针对造型领域中共同存在的基础性问题进行探讨,所以学生在掌握了构成课程相关知识后可以应用到平面设计,室内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展示艺术设计等多个岗位工作中。 (二)课程基本理念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注重培养学生的设计思维。课程特殊强调启示、培养每一个学生正确的设计思维,激发他们学习构成艺术的兴趣,使他们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增强实践能力。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对形的敏感性和创造性,以及逻辑的、抽象的、理性的、多角度的思维能力。训练学生能用正确的设计观念和方法去分析,解决问题,以逐步完成从基础到设计的过渡。培养学生设计、创造能力。 构成艺术设计课程在目标设定、教学过程、课程评价和教学资源的开辟等方面都突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思想。课程实施应成为学生在教师指导下构建知识、提高技能、活跃思维、展现个性、发展心智和拓展视野的过程。 (三)课程设计思路 本《标准》主要由以下几个部份组成:概述、课程目标、内容标准、实施建议等。它们分别阐释构成艺术设计课程改革的课程性质、课程的基本理念和课程标准的设计思路;课程的总目标与具体目标;内容标准;教学建议、考核方式和评价方法建议、教材编写建议、课程资源开辟与利用建议、教学时间安排、实验实训场所设备配置建议。 本次课程改革,要改变单纯以学科知识体系构建课程的思路和方法,从促进学生设计思维发展的角度,根据构成学习活动方式来划分学习领域。因此,本《标准》划分了"平面构成"、 "色采构成"、 "立体构成"三个学习领域。三个学习领域的划分是相对的,每一学习领域既各有侧重又互相交融,密切相关,形成一个具有开放性的构成课程结构。 二、课程目标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