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关于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方法

关于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方法

关于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方法
关于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方法

琵琶快速弹挑技巧不仅是琵琶演奏中最重要的技法,同时也是琵琶演奏中最难以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下面是整理的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欢迎大家阅读。

1、手型关

据笔者多年的琵琶教学实践证明手型的正确如否,对琵琶演奏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的讲,手型对了,对学习琵琶来说就完成了一半。那么正确的手形应该怎样掌握呢?左右两手要呈半握拳状,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角度与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时眼睛看不见手心为宜。两只手的中、小关节都呈弯曲状。右手的大指、食指都要弯曲成半圆形,两个手指尖捏在一起,如同中间拈一粒黄豆,手户口呈圆形,也就是龙眼指法的形状。为什么要采取龙眼指法呢?因为龙眼指法两个指尖端距离近,运动行程小,弹挑动作快,转换时间短,对快速弹挑能构成有利条件,右手臂保持在稳定的紧张与放松状态。这样,只要大指和食指积极运动,紧密配合,弹挑的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快速弹挑为什么不可以采取鸡眼、凤眼指法呢?因为这两种指法的大指与食指的指尖距离较宽,,运动行程较大,弹挑动作转换较慢,明显影响快速弹挑的质量和速度,所以不适应快速弹挑的技法需要。

2、力度关

所谓力度,从力学上讲,就是用来抨击对方的重力。从客观上讲,人的手指处于人体构成的神经末梢,这就决定了两手指尖的无力状态,加之琵琶弹奏是反弹方向,不是往里抓弦,而是往外弹弦,因此手指的劲儿就更加软弱无力。所以,手指无力,速度就无从谈起。那么怎样增强两只手指的潜在力量呢?笔者认为,一般要从慢节奏的乐曲练习开始。因为放慢速度练习弹挑,手指准备时间充分,两手运筹力量充足,手指的松弛和紧张的转换得到有机的配合,指尖的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充电,两指的潜能和活力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二是要坚持经常练功。常言说得好,练琴练琴。顾名思义,琴是靠练出来的,不是靠耍小聪明能解决的。经验表明,学习琵琶演奏艺术,老师的指导仅占成功率的30%,而自己的勤学苦练却占成功率的70%。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深有感触的说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京剧大师梅兰芳说得好成功就在于重复。所以学习琵琶快速弹挑更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和重复。一般的讲,初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中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要保证3个小时,高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到勤听、勤看、勤思、勤练,不惜付出汗水和心血,弹挑的力度和速度就会日渐提高。三是要运用好速度和力度的辩证关系。速度和力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力度就没有速度。这是因为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停留时间长,冲击力就小,速度就慢;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越短,冲击力就越大,速度就越快。我们在演奏过程中的用力与放松,实际运作方式就是用力—放松—再用力—再放松的交替过程。但是,用力与放松又是相对的。只强调放松,手指就会松懈无力;只强用力,手指就会生硬紧张。所以,手指必须在触弦的一刹那间用力击弦,产生连续的爆发力,才能集中体现手指潜在的力度和速度。因此,

缺乏应有力度的手指,就不可能产生刚劲快速的弹挑质量和效果。

3、过弦关

过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演奏技术问题,它是由左右两手对弦数变化操作能力的挑战。其标准是,右手弹挑多条弦时就像弹挑一条弦的速度一样快捷。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一是右手的手虎口要保持规范的龙眼形状,形成驾驭弹挑四条弦的准备动作,为快速过弦弹挑创造充分的交替转换条件。二是要区分好顺向转换和反向转换的过弦走向关系。所谓顺向转换就是从第一弦向第四线运行排列;反向转换就是是从第四弦向第一弦运行排列;还有跨弦循环转换,即横向从第一弦跳到第三弦,或从四弦跳到第二弦等等,因此,跨弦转换指法是过弦难度较大的技巧,需要大脑指挥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手指和手臂的伸展和收缩。我强调的是,弹和挑起板的运动变化都要顺应快速过弦的需要。但一般的快速过弦弹挑,都是以弹弦在前,挑弦在后,无论是顺向过弦、反向过弦和跨弦过弦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挑弦起板只适应个别音型。四是左手指按弦运动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尤其第三指(无名指)和小指按弦要有足够的支撑力。换指的上下按指要有机交替,在同一个把位上,下音按指在上音按指未抬起前就要积极地按在下个音位上,下音按指不可在上音按指抬起后再按,否则就会延误按指时间和速度。五是指甲吃弦不要太深,标准的吃弦深度占指甲的二分之一,吃弦深了弹挑的阻力就会加大,阻力大了必然会减慢弹挑速度。六是食指指甲的胶布捆绑要科学。缠绑指甲时,第一圈胶布要把指甲后端的边楞压在底下,让胶布和指甲边楞形成平面,防止在演奏中出现刮弦故障,影响快速弹挑的节奏和质量。

4、换把关

换把是因为琵琶音位按照十二平均律设置排列所决定的,也是琵琶演奏变换幅度较大的连接动作。换把指法是由左手指、腕、臂垂直变换在相把位和四个品位之间的动作,它的音域上下与大提琴的音域一般宽。是由左右手协调配合完成的换把技术。怎样掌握换把方法呢?一是左手臂不管是上行换把还是下行换把,都要敏捷快达,干净利落,收放自如。上行换把手腕要孤起,下行还把手腕要凹下,这样可憎加上下换把的惯力。二是左手指换把按音走手要迅速,定位要准确。要学会并采用变通把位、移位替代换把、跳把和收缩动作及替代伸展动作等指法。三是指序设计要科学有序,充分发挥保留指、平按指、交叉指和伸缩指等指法,尽力减少重复按指动作和时间。手臂运动要适应上下换把的需要,注意加快上行还把的速度。四是要练习好跨把和跳把运动的基本功,左手指要胜任上把位最后一个音和下把位头一个音巧妙连接能力。要具备熟练地按音指序和大脑敏捷的反应能力。如以D调为例从相把位大跳到第三把位的头一个音是3,那么就由左手的第三指按音;如果是从相把位大跳到第四把位的头一个音是5,那么就由左手第一指按音等等。换把按音的能力要达到不用脑想眼看的熟练程度为宜。

5、耐力关

耐力大小是胜任琵琶快速弹挑的关键因素。这是因为有些琵琶独奏曲和练习曲篇幅比较长,尤其是演奏那些速度快、段落长的音乐片段,两手指没有足够的

耐力和潜在的能力是很难适应的。因此,具备持久的韧劲和耐力是胜任琵琶演奏的根本所在。怎样增强持久的耐力呢?一是要下意识的锻炼两手指快速弹挑的潜在能力。在练习琵琶快速弹挑的练习曲中,要坚持先慢后快的原则,只有放慢速度,练琴技术才能够从根本上得到增强和提高,手指力度才能够巩固和发展。在练习乐曲中手腕出现酸疼无力感时,这时不要停下来,要保持力量,坚持弹下去,直至酸疼感消失为止,可休息五分钟后再继续练习,这样有利于锻炼和积淀手指的潜在能力。二是要坚持做好练琴前的手操准备。即将两只手举到面部高度,手指伸直—握拳、再伸直—再握拳,连续运动100次,然后再开始练琴,以促进两手的灵活程度。三是要认真练习每分钟130拍左右的快速弹挑类琵琶练习曲。如音阶练习曲、过弦练习曲、换把跳把练习曲、半音密集练习曲、移指和变通把位练习曲等等。要重点练习《小指练习》、《音乐会练习曲》、《无穷动练习曲》、《音节琶音练习》、《流浪之歌》、《流畅练习》、《跳把练习》等优秀的琵琶练习曲(上述练习曲可从叶绪然编著的琵琶练习曲中查找)。演奏练习曲的时间要占每天练琴内容的50%。要从思想上跳出练习琵琶独奏曲就可以代替琵琶练习曲之功效的误区,只弹独奏曲是很难提高快速弹挑内在能力的。因此要通过反复练习这些难度大、速度快的琵琶练习曲,直至练到左手指尖磨起老茧子,琵琶品上磨出深沟沟,右手指在快速弹挑时产生较大的阻力感和反弹感为止,这才算真正达到了琵琶快速弹挑技术的目标和能力。

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

对《琵琶行》的赏析

对《琵琶行》的赏析 琵琶行 赏析 题解: 这首诗作于唐宪宗元和十一年(816)深秋。白居易 时年四十五岁,在江州任司马。州司马是州刺史的佐官,掌管军事,但白居 易此时是有虚职而无实权。白居易无辜遭贬江州司马后,开始还恬然自安,与三 五知己登山游水。一个偶然的机会,在浔阳江头,他遇到一位来自京都、漂泊江 湖的琵琶女,往还之际,顿生强烈的天涯沦落之感。这首长篇叙事诗,正是有感 而发。正如《唐宋诗醇》所说:“满腔迁谪之感,借商妇以发之,有同病相怜之 意焉。比兴相纬,寄托遥深,其意微以显,其情哀以思,其辞丽以则。” 读这首叙事诗,不能忽略序言。序言不仅交代了时间、背景和写作原因,而 且巧妙地点明了全诗的主旨,为我们准确把握全诗的思想内容起到了提示作用。 序云:“元和十年,予左迁九江郡司马。明年秋,送客湓浦口,闻舟船中夜弹琵 琶者。听其音,铮铮然有京都声。问其人,本长安倡女,尝学琵琶于穆、曹二善 才,年长色衰,委身为贾人妇。遂命酒,使快弹数曲。曲罢悯然。自叙少小时欢 乐事,今漂沦憔悴,转徙于江湖间。予出官二年,恬然自安,感斯人言,是夕始 觉有迁谪意。因为长句,歌以赠之,凡六百一十二言,命曰《琵琶行》。”实际 上,这首长诗共六百一十六个字,“二”当为“六”字的传刻之误。宋人戴复古 在《石屏詩集》卷一《琵琶行》里已经指出:“一写六百十六字。” 诗题又作《琵琶引》。琵琶,弹拨乐器,原流行于波斯、阿拉伯等地,汉代 传入中国。 发展到隋唐, 已成为非常流行的乐器, 上至宫廷乐队, 下至民间演唱, 都常有它。作为文化范畴内的琵琶,从它问世之日起,就往往与伤悲事件相联。 “行”和“引”,都是古乐府的诗体,与“歌”体相近,故常称歌行体。 句解: 浔阳江头夜送客,枫叶荻花秋瑟瑟 夜晚在浔阳江头送客人,秋风吹着枫叶和荻花,传来瑟瑟之声。开篇首句, 只寥寥七字,就把人物(主人和客人)、地点(浔阳江头)、时间(夜)、事件 (送客)全部概括其中,言简而意明。后一句作秋夜送客的环境烘染和渲染,使 诗一开头就带着凄冷苍茫的意味。“黯然伤神者,唯别而已矣”,在这里,秋夜 送客的萧瑟落寞之感,从景中委婉传出。“浔阳江”,是长江流经江西九江的一
1 / 12

琵琶的基本弹奏方法

琵琶的弹奏指法左手指法: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捺、带、擞:捺、带、擞都是用左手指发音,因音量较弱,故又称虚音。 虚音是与左手弹奏的实相对而言的。音量方面,实音较强,虚音较弱。如在乐曲某些地方恰当地运用了虚音与实音的有机结合,可使乐曲在音量方面增添对比。 这种虚音与实音组合进行的方法,在琵琶传统文曲中见用最多。现将有关捺、带、擞的演奏方法,分别介绍如下。 (1)捺捺,又称“捺打”、“印”等。演奏捺的方法,是在指关节的运动中,手指端取势将弦身击捺在相品位上,使得微声,捺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上行进行。 (2)带带,又称“带起”、“带音”、“放”等。演奏带的方法:当右手弹出前一按音之后,接着在相品位上作向左内方或向外方一拨,然后离开弦身,带起一个较弱或稍强的音来。带与前面一音大都成下行进行。带起的音,有散音与按音之分。带起散音时,须将按指向左内方或外方一拨,即可带出空弦散音来。带起按音时,则须把下行进行的后一个音先用食指(或中指)按在相品位上,然后再作带的动作。 (3)擞擞,又称“搔”、“搬”、“抓”、“粘”等。演奏擞的方法:用左手指将弦身按在相品位上,用中指或名指在下面搔弦发音(如用左手中指按弦时,则用无名指搔弦),这是擞按音的奏法;如擞空弦散音时,则可在左手食、中、名三指中选择一较方便的指头去搔弦即可。擞弦大都在同一条弦上进行。 右手指法:弹挑类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来。 弹挑类:包括弹、挑、夹弹、滚、双弹、双挑、剔、抚、飞、双飞,而弹挑是右手指法中最基础、最重要的指法。其他右手指法如夹弹、滚、分、摭、勾、抹、剔、飞等,都是由弹挑衍变而成。 而琵琶二字的命名,亦出自弹挑。刘熙《释名》和应劭《风俗通》中,都有“推手前曰枇(即弹),引手却曰杷(即挑,“琵琶”古作“枇杷”)的记载 。a.弹:是用右手食指指甲端(一般用与拇指相邻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左弹出发音。 b.挑:是用右手拇指指甲端(一般用大指外侧的指甲端)触弦,将弦向右挑进发音。弹挑类其他指法的演奏方法: c.夹弹:是用弹和挑在弦上作连续均匀而不很快的动,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四声,有的或作二声。 d.滚:演奏方法与夹弹相同。但在速度上则较夹弹快一倍,即每拍依曲调节奏的快慢,一般作八声,有的作十六声。 e.剔:是用中指甲向左将弦剔出。

浅谈幼儿琵琶教学

浅谈幼儿琵琶教学 琵琶是我国古典的民族乐器,它古朴、典雅,具有广泛的民族性和群众性。琵琶教学目前在幼儿园还是一个新课题。在近几年的琵琶教学中,我经过大胆尝试,逐渐摸索出了一套适合幼儿的琵琶教学法,促进了幼儿音乐素质的培养和琴艺水平的提高。 一、创设意境,激发幼儿的兴趣 学习琵琶对幼儿益处很多,不仅有利于开发他们的智力,而且能使他们手指灵巧,胆大心细。但幼儿学习琵琶并不那么简单,要使他们持之以恒就更不容易了。每次上课前,我演奏一段幼儿熟悉的、富有儿童情趣的曲子让他们欣赏,从中激发他们的兴趣,使其不知不觉地进入到乐曲的意境之中。如每次给新生上第一课,我都演奏《我们的祖国是花园》这首曲子。小朋友们听到熟悉的曲调后,都和着拍子轻轻地哼唱。弹完后,我就启发他们:要是这么美妙的乐曲,能由你们自己的小手弹出来,该多好!一下子,幼儿对琵琶就产生了兴趣。我又带着幼儿从玩开始,了解琵琶。如认识四根弦的高低音时,我模仿鸟鸣、牛叫声,让幼儿辨别。“鸟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是细细的、高高的。”“牛叫的声音是什么样的?”“是粗粗的、低低的。”幼儿从玩中记住了四根弦的音高和位置。学习音阶练习时,我又跟他们玩上楼梯游戏。这样从玩开始,幼儿就不会把学琵琶看成是一种负担,而是一种乐于接受的游戏。当他们在游戏中发现自己也能弹出好听的乐曲后,兴趣就会巩固并增强。 二、情感交融,培养幼儿的音乐感受力 音乐感受力,是指幼儿在听音乐时,不仅能感受音的高低长短,还能体验到音乐反映的情绪和思想情感,并由此产生共鸣的一种能力。在教学中,我非常注重情感交融,培养幼儿对音乐的感受力,让幼儿体验音乐,从而获得相应的音乐知识和琵琶弹奏技能。如我在示范演奏《小放牛》这首曲子时,就将放牛娃的童稚、顽皮,尽情地表现在脸上。演奏完后,我把乐曲编成故事讲给幼儿听,然后对照乐曲,告诉他们哪段是表现放牛娃可爱的,哪段是表现放牛娃顽皮的,让幼儿真正地理解曲子,并将这些感情融入到他们的演奏中。在《小猫钓鱼》的演奏中,我还因势利导,启发幼儿:学琵琶也跟钓鱼一样,如果三心二意,就永远没有收获。这样,幼儿不仅从演奏中了解了音乐,也学会了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因人制宜,制定不同的培养计划 幼儿在学习琵琶的过程中,由于各自的天赋不同,对琵琶技能技巧的掌握也就出现了明显的差异,有的进步很快,有的感到吃力。为了充分调动不同层次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我把他们按学习情况分成三个组,因人施教,并与家长密切配合,给每个幼儿制定了总的培养目标和各阶段具体目标。为了配合教学,我还编写了一本《少儿琵琶入门》教材,选编的练习曲目都是幼儿常听易记的,还根据不同幼儿的特点,编配了难易程度不同的曲目,使弹得好的幼儿能“吃得饱”,因而进步更快;对中下水平的幼儿,布置适当、适量的作业,使他们既消化得了,又有新长进。 此外,我还注意培养幼儿的舞台实践经验,定时召集家长举办一些小型的学习汇报演奏会,增强幼儿的表演意识,并让他们在表演中给自己找差距,从而学有方向、赶有目标。同时,在幼儿园和其他一些单位举办文艺演出会之际,我也要求幼儿积极报名,使他们从小树立竞争意识。 通过学习琵琶,不仅提高了幼儿对音乐活动的兴趣,培养了他们的音乐素质,而且陶冶了他们的性情,使其身心得到和谐的发展。 2019-2020学年

《琵琶行》网上教学心得

《琵琶行》网上教学心得 诗文,尤其是那些名篇名句,都是人生哲思、中华精神的体现。字不虚设,句有章法,学习古诗文不仅是文学样本的借鉴,人文历史地理知识的吸取,更是一种情感的民族性格的熏陶,这些诗文以优秀的文化的传承塑造着国人的品格。 然而由于字词的艰涩,内容与学生生活的脱离,大量的背诵和机械的翻译,让学生常常对古诗文敬而远之。 这次疫情所迫,网上授课成了一种普遍形式,网络的便捷和资料的丰富,为我们带来了一个改进的契机。高一语文组合作交流探讨,积极适应新形势,大家由不会直播到熟练运用,由单方面的老师传授到活跃的师生互动,课堂效率不断提高,我们对《琵琶行》这首古诗教学也有了新的尝试。 利用进直播间候课的时间,我给学生们放了去年网络上十分火爆的,由奇然、沈谧仁改编的高考必备篇目《琵琶行》歌曲,优美时尚的旋律一下吸引了学生,其实我放歌的目的就是让学生换一种形式,容易背诵。下课我又顺势留了一个作业:把自己录好的歌传给各位老师,下次上课时全年级直播分享。 我认为一个民族的文化靠传承,一个学校的文化也要传承。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氛围,要由一代一代的学生传承下来,才能形成一个学科乃至一个学校的校园文化。出于这个目的,下课后我收集了上届毕业生马伯昊和化美琪的作品,准备用它们示范激趣。

而这届00 后也真的让我有些刮目相看,他们自信,敢于表现自己,晚上我便收到了学生们用” 全民K 歌”配音演唱的作品,很用心,也很有水准。 这些回馈让我认识到,学生们不是不喜欢诗文,而是对传统的死板的学习形式没有兴趣,那我们是不是可以多一些形式来接触这些经典的诗文呢? 记得原先抖音上看过一些 《琵琶行》舞蹈视频,非常的优美古典,于是我去搜集。事情想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如汪洋的网上视频,想要找出唯美的,时长合适的,适合学生的,能够下载的视频太难了,一两个小时过去,可能也只能找到一两个能用的。但在学生认可的那一瞬,我觉得这都很值得。 我还认为诗歌的学习是日夜浸淫,熏陶渐染的。平时我就让儿子背些古诗文,让他感受古典文化优美的韵律和如画的语言。在学《琵琶行》前,我让他利用三天背诵了全文,所以我灵机一动准备了两个视频,一个是我任教的 2 班的背诵小达人张文润的2 分19 秒的背诵视频,一个是由我9 岁儿子当天录制的 2 分20 秒的背诵视频,我要让它们激发高一全体学生来速背挑战,以此来完成诗文教学的另一个目标 背诵 第二节课上课前,我把学长学姐以及同学们的作品和两个视频展示给同学们,学生们果然兴趣大增。对话面板上是学生们打上来的一行行的字,有的说:牛啊!好听! 有的说:我们班的。我也想试试! 有的说:我都念不溜,怎么那么快呀?我老了,现

如何掌握琵琶快速弹挑技巧

如何掌握琵琶快速弹挑技巧 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技巧的优劣,决定了演奏者对弹挑技术轻重缓急的控制与把握能力,而其中快速弹挑往往直接影响到琵琶演奏的音乐表现力与舞台效果,这是由于琵琶乐曲中许多重要的快速且富有激情的乐段一般都是由快速弹挑技巧来完成的。所以说,琵琶快速弹挑技巧不仅是琵琶演奏中最重要的技法,同时也是琵琶演奏中最难以掌握的重要技巧之一。 那么。演奏者如何掌握和提高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和能力呢?实践证明要达到这样的目的,琵琶学习者没有任何捷径可走,更不能拔苗助长,绕道速成,一就而就可以奏效的。这就必须在专业老师的指导下,掌握正确的训练方法,在经过长期循序渐进的刻苦练习,琵琶快速弹挑技巧才能够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笔者认为,要想很好的掌握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需要度过以下五个难关,供琵琶学习者与教学者共同探讨。 1、手型关。 据笔者多年的琵琶教学实践证明:手型的正确如否,对琵琶演奏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一般的讲,手型对了,对学习琵琶来说就完成了一半。那么正确的手形应该怎样掌握呢?左右两手要呈半握拳状,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角度与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时眼睛看不见手心为宜。两只手的中、小关节都呈弯曲状。右手的大指、食指都要弯曲成半圆形,两个手指尖捏在一起,如同中间拈一粒黄豆,手户口呈圆形,也就是龙眼指法的形状。为什么要采取龙眼指法呢?因为龙眼指法两个指尖端距离近,运动行程小,弹挑动作快,转换时间短,对快速弹挑能构成有利条件,右手臂保持在稳定的紧张与放松状态。这样,只要大指和食指积极运动,紧密配合,弹挑的速度就会自然加快。快速弹挑为什么不可以采取鸡眼、凤眼指法呢?因为这两种指法的大指与食指的指尖距离较宽,,运动行程较大,弹挑动作转换较慢,明显影响快速弹挑的质量和速度,所以不适应快速弹挑的技法需要。 2、力度关。 所谓力度,从力学上讲,就是用来抨击对方的重力。从客观上讲,人的手指处于人体构成的神经末梢,这就决定了两手指尖的无力状态,加之琵琶弹奏是反弹方向,不是往里抓弦,而是往外弹弦,因此手指的劲儿就更加软弱无力。所以,手指无力,速度就无从谈起。那么怎样增强两只手指的潜在力量呢?笔者认为,一般要从慢节奏的乐曲练习开始。因为放慢速度练习弹挑,手指准备时间充分,两手运筹力量充足,手指的松弛和紧张的转换得到有机的配合,指尖的力量能够得到有效的充电,两指的潜能和活力能够从根本上得到锻炼和提高。二是要坚持经常练功。常言说得好,练琴练琴。顾名思义,琴是靠练出来的,不是靠耍小聪明能解决的。经验表明,学习琵琶演奏艺术,老师的指导仅占成功率的30%,而自己的勤学苦练却占成功率的70%。伟大的科学家居里夫人深有感触的说:在成名的道路上,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鲜血;京剧大师梅兰芳说得好:成功就在于重复。所以学习琵琶快速弹挑更离不开辛勤的汗水和重复。一般的讲,初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少于2个小时,中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要保证3个小时,高级阶段的学生每天练琴时间不得少于4小时。只要在老师的指导下持之以恒,不懈努力,做到勤听、勤看、勤思、勤练,不惜付出汗水和心血,弹挑的力度和速度就会日渐提高。三是要运用好速度和力度的辩证关系。速度和力度是两个不可分割的统一体,没有力度就没有速度。这是因为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长短决定的,停留时间长,冲击力就小,速度就慢;手指甲在琴弦上停留的时间越短,冲击力就越大,速度就越快。我们在演奏过程中的用力与放松,实际运作方式就是:用力—放松—再用力—再放松的交替过程。但是,用力与放松又是相对的。只强调放松,手指就会松懈无力;只强用力,手指就会生硬紧张。所以,手指必须在触弦的一刹那间用力击弦,产生连续的爆发力,才能集中体现手指潜在的力度和速度。因此,缺乏应有力度的手指,就不可能产生刚劲快速的弹挑质量和效果。 3、过弦关。 过弦是一个难度较大的演奏技术问题,它是由左右两手对弦数变化操作能力的挑战。其标准是,右手弹挑多条弦时就像弹挑一条弦的速度一样快捷。那么怎样解决这个问题呢?我认为一是右手的手虎口要保持规范的龙眼形状,形成驾驭弹挑四条弦的准备动作,为快速过弦弹挑创造充分的交替转换条件。二是要区分好顺向转换和反向转换的过弦走向关系。所谓顺向转换就是从第一弦向第四线运行排列;反向转换就是是从第四弦向第一弦运行排列;还有跨弦循环转换,即横向从第一弦跳到第三弦,或从四弦跳到第二弦等等,因此,跨弦转换指法是过弦难度较大的技巧,需要大脑指挥的快速反映能力和应变能力。三是手指和手臂的伸展和收缩。我强调的是,弹和挑起板的运动变化都要顺应快速过弦的需要。但一般的快速过弦弹挑,都是以弹弦在前,挑弦在后,无论是顺向过弦、反向过弦和跨弦过弦都要遵循这个规律,挑弦起板只适应个别音型。四是左手指按弦运动要有较强的独立性。尤其第三指

琵琶演奏的技巧

琵琶演奏的技巧 琵琶演奏技巧相当丰富,但最最基本的指法无外乎按弦(对左手而言),弹挑和轮(对右 手而言)。其它的指法多是由这些基本指法演变而来。 建议在弹奏琵琶时,最好能对着镜子练。这样,就可以看清自已演奏的姿势,指法是 否有错,便于纠正,可使我们少走弯路,在相同的时间内,更有利于演奏水平的提高。 1、按弦中常见问题 按弦是左手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指法。在按弦中,最容易出现按弦不实、不准的现象。尤其是初学者,因手指无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按弦时,左手四指关节应自然弯曲呈孤状,不宜作平直的姿势。尤其中指和名指三个 指关节,在按弦时必须要向外突出,不可作平按作平凹状。在按弦时指端触弦的部位也应 严格要求:食指的按弦触点在指端中部的偏下侧,中、名、小指在指端中部的偏上侧,拇 指按弦触点在指甲的右侧。这样,在按弦时方不至于碰到相邻的弦而发出杂音。 按弦的准备动作是“抬指”。抬指是以指根关节为基点,将按指迅速抬至一定高度,然 后向按音点用一定的垂直弹性冲力打在弦上,将弦按实称为落指。落指的位置即触弦点必 须准确,正确位置应在紧挨相、品的上方,远了则弦不易按实,音准也难以把握。若直接 按在相、品上端或下端,则发出的是一种不明亮的而带“木”的音色,就不是乐音了。落指 时左手指所用的力度(按力),不宜过重或过轻,也不可将弦向左拉或向右推。按力过轻时,弦不易按实,由于弦未与相品密切接触而会产生噪音;按力过重或向作拉按或推按时,由于 弦身与相品位按触后又作了向内的“纵起”,或弦身离开了原来的垂直弦位,弦身都已增加 了一定的紧张度,&127;弦音会相应地增高,乐音就不准了。 子、中、老、缠四条弦的粗细并不一样,它们的张力亦不相同。子弦最细,张力最小;缠弦最粗,张力最大。所以按力在每条弦上各不相同,由子弦到缠弦张力相应要增大。 在按放动作上,应注意左右手的合作关系,一般应在右手弹弦前瞬间,左手指先将弦 按好;又在下一音的右手弹弦前之瞬间,左手指方可离弦。在按弦后,应根据所按乐音的长度,来决定应在什么时候离放。如所按乐音的长度较长,按指按在弦身上的时间亦须较长; 反之则短。因在按弹发音之后,按指仍然将弱按在品或相位上进,会有余音流出。如果不 管所按匀音的长度如何,都是按后即放,就会使所按的乐音都变成断音,而且还会带出轻 微的空弦音来。

琵琶右手技法符号与说明

琵琶右手技法符号与说明 右手指法表 分类指 部 符号名称简要说明 食指弹食指自右向左弹出。 双弹食指自右向左弹出,同时弹相邻两弦,如得一声。小扫食指自右向左弹出,同时弹相邻三条弦,如得一声。 扫食指自右向左弹出,同时弹相邻三条弦,如得一声。 抹食指自左向右抹进。 挂从里弦向外弦作一次慢弹的动作,如琶音。 大拇指 挑大指自左向右挑弦。 双挑大指自左向右挑相邻两弦,如得一声。 小拂大指自左向右挑相邻三条弦,如得一声。拂大指自左向右挑四条弦,如得一声。 勾大指自右向左勾弦。 临从外弦到里弦作一次慢挑的动作,如琶音。 中指剔中指自右向左弹出。中指抹中指自左向右抹进。 各指自 身指法结合K 摇指食、中、名、小各指均能用指甲偏锋或侧锋急速 来回拨弦,如“滚”奏,指序可用1、2、3、4 表明,旧谱摇指用大指。 食指与大拇指结合 分大指“挑”、食指“弹”,同时发声。 摭大指“勾”、食指“抹”,同时发声。 扣大指“勾”、食指“弹”,同时发声。 扣双大指“勾”、食指“双弹”,同时发声。 倒分大拇指“挑”外弦,中指“剔”里弦,两指作分。

滚急速连续弹挑,发音圆捷。(记写在符干上,简谱写在音符的右下方。) 食指与中指结合弹剔双食指“弹”,中指“抹”,同时发声。双抹食指“抹”,中指“抹”,同时发声。 食、中指与大拇指结合三分大拇指“挑”,食指“弹”,中指“剔”,三条弦同时发声。 三摭大拇指“勾”,食指“抹”,中指“抹”,三条弦同时发声。 三扣大拇指“勾”,食指“弹”,中指“剔”,三条弦同时发声。 分双大拇指“挑”,食指“弹”,中指“剔”,三条弦同时发声。 食、中、无、小四指结合大扫小、无名、中、食四指,由右向左扫出。 大拂食、中、无名、小四指自左向右将四条弦擞进。 轮指类轮食、中、无名、小四指依次弹出,大拇指“挑” 进,连得五声为“轮”。 也有以小、无名、中、食指依次弹出,大拇指“挑 进”,连得五声为“下出轮”。 长轮两个以上的“轮”连接在一起称“长轮”。 半轮食、中、无名、小四指依次“弹”出,连得四声(下出轮指序:小、无名、中、食)。 四指长轮1食、中、无名、小指依次“弹”出,循环两次以上,称“四指长轮”。 2食、中、无名指依次“弹”出,大拇指“挑” 进,连得三声,循环两次以上。 三指轮食指“弹”,中指“剔”,大拇指“挑”,连得三声

琵琶弹挑指法

琵琶弹挑指法 琵琶弹挑指是字母学习的,有很多的人想要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面整理了琵琶弹挑指法,供你阅读参考。 初练弹挑时,最容易犯的毛病是:弹出时前臂向下移动,挑进时前臂向上移动。一弹一挑前臂的活动,一上一下形如切菜,既难看又弹不好,对弹挑在演奏中的运用和发挥局限极大。另外对弹挑的派生指法会产生联锁反应,后患无穷。 练习弹挑指法时要注意手形姿势:手腕背面呈小量外突,手背面与面板呈斜状即小指侧处的腕关节作向外前方稍稍抬出(这时为了使拇、食指甲与弦身接触时,在横的角度方面易于相仿之故);拇、食两指的指甲尖端要一般齐(拇指短而食指长,要使两指一般齐,食指须呈微弯);不要把食指放在下面作左下方弹、拇指放在上面作向右上方挑(这种姿势叫“鸡眼”,两指发音量与音色差异很大),而要把拇、食指端捏成“凤眼”,因为用凤眼姿势演奏弹挑时,易于使拇、食两指指甲端在弦身的同一点上触弹,发音量及音色易于一致。 练习弹挑时,保持手形基本不动。初练时,尤其不要用前臂及腕部运力,而仅靠拇指和食的指关节运动。所以弹挑时必须首先练好拇、食指的指关节的运动与用力。因为弹挑时是用指甲尖端来触弹弦身,指关节离指甲尖端较近,手指的运动幅度较小,每作一次弹或挑所耗费的时间可以缩短,易于作快速的弹挑。同时,在练好指关节的用力

方法后,也能在动作非常快速、运动幅度极小的情况下作出强弱的变化来。特别是“滚”指,是在弦上作连续而均匀、迅速的弹挑,产生一种类似长音的效果,对弹挑音色、音量的一致性要求非常严格。所以在初练弹挑时,一定要做到音量一致,节奏均匀。 琵琶弹挑指法:弹挑指法技巧所以要先要第一步练好指关节的运动和灵活,这是很重要,假如说指关节没练好的话,是不行的,还有一个我们要听声音,我们学每一个指法都要听声音音响效果.因为每一个指法的音响效果都有要求的,比如:弹、挑弹挑的音量要求是一样,不要一个响一个轻,音色也要一样,不要一个柔和一个结实,这是说,我们一定要听音响效果,这个音响效果能够听得出来,要学的,听音响效果是要学的,没学过的,老师没教你听音响效果的话你就就不会听,不会听的话你蒙练,光练弹挑、轮指、结果音响效果不对的你还不知道,练得不对的以后要改,就麻烦了.所以一定要第一步学会听音响效果,第二步在听音响效果中间练弹挑,是不是听音响对了,音响不对为什么不对那么找出原因,更正。这是要注意的,不要盲目的练, 还有我们经常初学琵琶弹挑的弊病最多的.最多的弊病就是弹的时候音量很大, 挑的时候用量很小. 为什么? 就是我们手的生理条件造成的. 因为手的生理条件是食指长, 大指短. 食指容易往下, 大指容易往上, 那么我们知道往上往下一弹, 食指长,跟弦接触的时候角度比较小,指甲面和面板的角度比

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第一篇:琵琶演奏者的自我介绍 在人生这所学校中,挫折是一门必修课。 这门课增加了我们的勇气;增强了我们的意志;坚定了我们的信念,使我们更坚强、更勇敢、更乐观……我有这样的亲身体验。 我爱好民乐,喜欢琵琶。刚学它时,我遇到了许多大大小小的挫折。这些挫折几乎将我打倒,一度我准备放弃琵琶。当我心灰意冷时,一次成功的登台演出,使我得到了许多人的好评。 我笑了,这次成功使我懂得了挫折的美丽,明白了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生活就平淡得好似一杯白开水;如果生活中没有挫折,像一望无垠的沙漠,没有一点起伏,那么生活又有什么意义呢? 也许,你还在摇头,说这些并不能说服你,那么请看贝多芬。贝多芬双耳失聪,要知道,音乐家失去了听觉就像驾驶员失去了眼睛。但他却忍受着病痛的折磨,以一句“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决不让命运使我屈服”激励着自己,继续在音乐领域里奋斗,他创作出了不朽名曲《第九交响乐》。这不仅使他的生活有了美妙的旋律,也为全世界喜欢音乐的人们带去了精彩的生活与美的感受。 司马迁狱中写《史记》;吴承恩在科举中屡遭挫折,但他并没有放弃,写出了《西游记》;一生不得志,生活贫困的蒲松龄创作出了中国著名的文言短篇小说集《聊斋志异》;鲁迅在黑暗势力的迫害下,仍能写出众所周知的《彷徨》、《呐喊》……还有全身瘫痪的奥斯特洛夫斯基和他的《钢铁是怎样炼成的》;因患小儿 麻痹症而终身残疾的小提琴王子帕尔曼…… 当这一个个活生生的实例展现在你面前时,你还摇头吗?你还认为挫折仅仅是 阻挡你前进的障碍吗? 其实,生活似大海,挫折就似大海中的波澜,赋予大海以壮丽与神秘;生活如 蓝天,挫折如蓝天中的白云,星星点点,却布满天空;生活像一张白纸,挫折则像 一支支画笔,为生活这张白纸描绘出美丽的图画;生活是一个乐章,挫折则是这乐 章中一个个跳动的音符,奏响的优美乐章…… 假如你选择了蓝天,就不要渴望风和日丽;假如你选择了陆地,就不要渴望大 陆平坦;假如你选择了海洋,就不要渴望一帆风顺。让我们勇敢地面对挫折,生活 因为有了挫折而更加精彩! 第二篇:灵魂的演奏者-海上钢琴师影评 灵魂的演奏者 —《海上钢琴师》主人公分析 2014101116 09戏剧影视文学

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赏析

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赏析 年级六年级第一学期 课时一课时 教学目的 一.了解我国民族弹拨乐器琵琶,感受琵琶的音色特点及其丰富的表现力,激发学生对民族乐器的喜爱 二.欣赏琵琶曲《十面埋伏》,了解楚汉垓下之战的故事,了解琵琶各种演奏技法,熟悉乐曲各主题,感受乐曲描绘的各种战争场面。教学重点 乐曲《十面埋伏》的赏析,了解琵琶音色并熟悉乐曲各主题 教学难点 正确理解《十面埋伏》的音乐形象。 教学方法 采用讲授法、欣赏分析法、激发学生对乐器的兴趣、启发学生积极思考体会其音乐形象 教学思想 对于思维能力活跃、有一定想象力的六年级学生来说,最新颖的欣赏方法是发挥他们的创造力、想象力,让他们自己去感受、去体验、激发兴趣去感受琵琶丰富的表现力和高超演奏技巧。 教学用具课件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约5分钟) (课前请同学上网搜索有关于《十面埋伏》的资料) 师:同学们,之前我们已经搜集了一些有关于《十面埋伏》的资料,现在请大家一起来分享一下。 生:。。。。。 师:同学们都非常厉害,搜集了很多的资料来分享给大家,谢谢你们。没错,琵琶古曲《十面埋伏》描述的正是这一历史事件。公元前202年的“垓下大战”。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欣赏一首优秀的琵琶独奏曲《十面埋伏》。 二、新课教学 (一)简介乐器-——--琵琶(约5分钟) (出示图片、实物)师:在欣赏乐曲之前,我们先来了解一下琵琶这个乐器 琵琶是我国古老的乐器之一,半梨形音箱,琴颈向后弯曲, 钢丝尼龙弦,用人工指甲弹奏,空弦为A d e a 琵琶曲根据乐曲内容和风格分为文曲、武曲 文曲:节奏轻缓、抒情优美以描绘自然风光和内心情感见长。 武曲:节奏复杂多变。情绪激烈雄壮富于戏剧性。 三、乐曲赏析: (一)初步欣赏(约10分钟)

琵琶初学阶段的技巧与技法

琵琶初学阶段的技巧与技法 琵琶的演奏技巧技法丰富多彩,这些繁复且有难度的技巧技法在演奏中都有严格的要求,所以这就不可避免地涉及到教师本身的演奏基本功与教学方法。今天为大家带来琵琶初学阶段的技巧与技法,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琵琶初学阶段的技巧与技法一、弹挑 在初学阶段,首先接触到的指法就是“弹挑”,其重要性不言而喻。为了让学生在入门阶段就练好“弹挑”,教师首先要用正确的方法去教授,使之形成一个正确良好的“习惯”,其次教师还必须要求学生在音色上下功夫。我们知道,琵琶发出的音色分为“乐音”和“噪音”,其中“乐音”占主要位置,它是我们在弹奏中使用到的最基本的声音;“噪音”是在琵琶演奏中运用特殊技巧所发出的声音,如“绞弦”、“煞音”、“摘音”以及一些模仿打击乐的击板声等。我在“弹挑” 部分对初学者主要进行两个阶段的训练:第一部分为“固定弹挑”,第二部分为“手腕弹挑”。其目的是为了让初学者能更好的掌握此种演奏技法,并为干净、透亮的音色做铺垫,为今后演奏基本功的养成打下坚实的基础。下面我就分别来谈谈这两个阶段训练中容易出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方法。 1?固定弹挑 初学者在练习和运用这一技法时往往容易出现以下问题:手型未做好

就开始弹奏;大指与食指分开;弹奏时使用到手指的最后一个关节等等。这些问题的出现容易导致音色薄且硬的现象。下面我们就来看看如何正确地进行弹挑。 在弹的时候,首先将右手握圆,虎口呈龙眼状(圆形),然后将食指前两个关节打直向左边面板弹出,弹出后虎口呈凤眼状(长型),手指的指向应朝向面板,而不是往正前方。这样弹出的声音厚实、干净。弹完后手指收回,恢复弹前手型。 在挑的时候如要这样进行,右手在握圆的情况下,大指第一个关节打直触碰琴弦并发出声音,挑起后,大指触弦处不能超过第二根琴弦的高度。挑完后收回,恢复挑前手型。 以上介绍的是“弹挑”的基本技巧,除此之外还要特别注意:必须在连续练习时学会找到手指弹完后的松弛状态,而且在运用这一组合弹奏时指甲的触弦位置都应在指甲尖上,力点在手指尖上,并力求使所弹奏出的声音均匀丰满。 2.手腕弹挑 此技法的演奏是在练习好“固定弹挑”的基础上,加以手腕进行弹挑。“固定弹挑”发出的声音比较“死板”,而手腕弹挑所弹奏出的声音则清脆柔和。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学生经常会出现以下问题:在用手腕进行弹挑时的动作过大,并且指甲在琴弦上停留时间过长,手腕始终处于紧张用力的状态。这样,弹奏出的声音就达不到清脆柔和的效果。 手腕弹挑的正确弹奏方法是,手指的弹奏方法不变,但手腕需要处于

少儿琵琶入门兴趣的培养

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其丰富的演奏技巧与表现力,被誉为弹拨乐之“王”。它音域宽广、音色优美、技法繁多,流传至今已有两千多年的历史。现在广泛应用于专业民族管弦乐队及群众自娱自乐的业余活动中。随着我国社会物质文明建设的飞速发展,琵琶作为丰富群众精神文化生活的工具也越来越普及。 一、少儿学习琵琶存在的难点 伴随着素质教育的不断提高及影响力的推广,很多家长从孩子的学龄期开始培养孩子的艺术素质,不少家长选择了让孩子学习琵琶,开始学习时,往往受好奇心的影响,对乐器的形状、结构、音色、演奏方法等处处感觉新鲜,学习兴趣很高。但这种兴趣只能是昙花一现,不能持久。坚持不懈地练琴,这不仅需要学生有坚强的毅力,更要有一定的耐力,很多学生往往因为坚持不下去而自己淘汰自己。加之琵琶左右手技法繁多,特别是右手“弹、挑、轮指”等指法很难使学生对指法中“放松与用力”①熟练掌握。以及多数学生对音乐基础知识的不了解等问题,因此,要想让少儿坚持并喜欢学习琵琶不是件容易的事,所以如何采取一些积极有效的方法培养孩子喜欢学习琵琶,并对其产生兴趣,至关重要。 二、了解少儿心理,通过具体方法培养其学习琵琶的兴趣 (一)教师应具备的素质 我们今天所谈到的少儿琵琶入门也就是琵琶的启蒙教学,它是琵琶的基础教育。启蒙教育的好坏,直接影响今后的学习和发展,所以启蒙时的基础教学至关重要。②首先,教师要有一定的专业水平,并具有较正确的演奏方法,不然会“误人子弟”和“谬种误传”。第二,要有耐心,教师所面对的都是未成年的孩子,孩子们在这一时期所听到的和学过的语言及知识是极其有限的,而教师所掌握的知识及阅历是远远大于孩子们的,所以教师再讲授这些最基础的知识时面对孩子一定要热爱学生,诲人不倦,有耐心地讲解给学生。第三,教师要有赤子之心。“③赤子”即初生的婴儿。赤子 在这里就是形容那些活得很单纯、很简单、很好奇、很幼稚,童心的人。也就是说教师一定要让自己的心简单些,年轻些,融入到孩子们中。所以说教师的情感投入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重要手段。教师丰富的情感,是激发学生学习情趣的精神力量。如果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缺乏情感的投入,即使有过硬的演奏技能,也很难打动学生的心。课上要忘掉自己是一名教师,而是他们的朋友、他们中的一员、他们的小伙伴。学生对你没有一种敬畏,而是亲近,他们自然地牵着你的手,对你撒娇,下课时对你依依不舍,可见情感是教育与被教育者心灵的桥梁。教师只有用发自内心的真诚,以激动人心的情感投入时,才能真正使学生产生心理共鸣,达到“动之以情,以情激趣”的效果。另外,尝试与他们重新“开始”一起学习,重新学习也有利于教师站在孩子的角度,发现新问题,即所谓的“教学相长”,教师也得到了长进。第四,教师要具备一定的文学及音乐教学理论修养,可以更准确、生动的结合各种知识,表达自己的教学内容。 (二)如何激发孩子学习琵琶的兴趣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说“学习最好的兴趣是对学习内容发生兴趣”。学生对音乐是否有兴趣,很大程度取决于教师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是否有趣。要激发并保持学生学习音 乐的兴趣,就要使“趣味”贯穿教学过程的始终,让学生在参与中寻得乐趣。 (三)以审美为核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音乐艺术教育是具有审美功能的。教学形式和教学方法的运用一定要具有音乐审美的特点,结合孩子的年龄、心理、生理的特征,大量收集孩子们喜欢的儿童歌曲,如《小星星》、《铃儿响叮当》、《蜗牛与黄鹂鸟》等,网络时代的迅速发展,很多孩子也喜欢上流行歌曲,可以把它们改编成用琵琶指法演奏的乐曲,让孩子们在即爱听的同时又喜欢演奏。 (四)教学语言要生动 琵琶的教学语言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科学性语言,第二类艺术性语言,第三类感觉性语言。 ④ 我们通常对孩子 们采取的是艺术性语言和感觉性语言。例如:“在讲解‘弹' 浅谈少儿琵琶入门兴趣的培养 张琳 (吉林艺术学院,吉林 长春130021) 摘要:琵琶是我国历史悠久的民族乐器,在我国民族器乐发展史上,琵琶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琵琶入门学习演奏技法的重点在于右手的指法,右手演奏时如何放松,用力更是其难点。由于“琵琶上手难”以及琴童低龄化的特点,少儿入门学习存在不少困难,通过了解不同年龄段的儿童的心理特点,结合以审美为核心的教学目标,师生互动,运用多媒体教学等手段,激发少儿学习琵琶的兴趣,并使孩子们从学习琵琶的过程中带给他们的快乐。 关键词:兴趣培养;少儿心理;审美;趣味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2596(2012)01-0264-02 Vol.33No.1 Jan.2012 第33卷第1期2012年1月赤峰学院学报(汉文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Chifeng University (Soc.Sci )264--

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的技巧

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的技巧 演奏者如何掌握和提高琵琶快速弹挑的技巧和能力呢?今天为大家带来琵琶演奏中快速弹挑的技巧,希望能够帮到大家。 1、手型一般的讲,手型对了,对学习琵琶来说就完成了一半。 左右两手要呈半握拳状,手心是空的,右手背的角度与琵琶面板形成平面,演奏时眼睛看不见手心为宜。 2、力度关、客观的讲,人的手指处于人体构成的神经末梢,这就决定了两手指尖的无力状态,加之琵琶弹奏是反弹方向,不是往里抓弦,而是往外弹弦,因此手指的劲儿就更加软弱无力。 所以,手指无力,速度就无从谈起,缺乏应有力度的手指,就不可能产生刚劲快速的弹挑质量和效果。 3、过弦关标准是,右手弹挑多条弦时就像弹挑一条弦的速度一样快捷。 一是右手的手虎口要保持规范的龙眼形状,形成驾驭弹挑四条弦的准备动作,为快速过弦弹挑创造充分的交替转换条件。 二是要区分好顺向转换和反向转换的过弦走向关系。 4、换把换把是因为琵琶音位按照十二平均律设置排列所决定的,也是琵琶演奏变换幅度较大的连接动作。 换把指法是由左手指、腕、臂垂直变换在相把位和四个品位之间的动作,它的音域上下与大提琴的音域一般宽。 5、耐力关耐力大小是胜任琵琶快速弹挑的关键因素。

这是因为有些琵琶独奏曲和练习曲篇幅比较长,尤其是演奏那些速度快、段落长的音乐片段,两手指没有足够的耐力和潜在的能力是很难适应的本篇文章来自厚学网。 琵琶最最基本的指法主要有三种:按弦,弹挑和轮。 为大家介绍一下在琵琶初学阶段需要掌握的一些演奏技巧。 初练时,不要用前臂及腕部运力,仅靠拇指和食的指关节运动,所以弹挑时必须首先练好拇、食指的指关节的运动与用力。 2、扫拂运用“拂的技法时,先由双挑开始,依次变为三根弦、四根弦,在进行到四根弦时,右手要达到一定的力度和速度,往回拂时犹如“铁针刺手触痛般自然把手缩回,弹奏出的声音才会整齐、刚劲、有力。 在练习和运用此技法时千万不要把右手小手臂往前送出,这样会导致扫音不整齐,失去扫拂技法刚强的音响效果。 3、轮指在琵琶常用指法中是较难练习的一种,也是琵琶的特色技法,在初学者中往往较难达到5个手指力度和速度的平均。 4、摇指用小手臂的三分之一处压在琴右下方的圆角处,用以进行支撑和固定,手腕立起,右手自然下垂,右肩稍做往外倾斜的调整,福莱多食指稍用力顶起,靠手腕灵活的转动产生速度,着力点同样在手指上。 5、滚奏即快速弹挑,首先手腕不能扁平,要稍稍立起来,转动动作不宜过大;其次手指需要“站立起来进行弹奏,指甲触弦面积不宜过大,

琵琶演奏技巧

琵琶演奏技巧 琵琶演奏是很吸引人的演奏,那么琵琶有哪些演奏技巧?下面整理了琵琶演奏技巧,供你阅读参考。 按弦是左手最最基本也最最重要的指法。在按弦中,最容易出现按弦不实、不准的现象。尤其是初学者,因手指无力更容易出现这种情况。 按弦时,左手四指关节应自然弯曲呈孤状,不宜作平直的姿势。尤其中指和名指三个指关节,在按弦时必须要向外突出,不可作平按作平凹状。在按弦时指端触弦的部位也应严格要求:食指的按弦触点在指端中部的偏下侧,中、名、小指在指端中部的偏上侧,拇指按弦触点在指甲的右侧。这样,在按弦时方不至于碰到相邻的弦而发出杂音。 按弦的准备动作是“抬指”。抬指是以指根关节为基点,将按指迅速抬至一定高度,然后向按音点用一定的垂直弹性冲力打在弦上,将弦按实称为落指。落指的位置即触弦点必须准确,正确位置应在紧挨相、品的上方,远了则弦不易按实,音准也难以把握。若直接按在相、品上端或下端,则发出的是一种不明亮的而带“木”的音色,就不是乐音了。落指时左手指所用的力度(按力),不宜过重或过轻,也不可将弦向左拉或向右推。按力过轻时,弦不易按实,由于弦未与相品密切接触而会产生噪音;按力过重或向作拉按或推按时,由于弦身

与相品位按触后又作了向内的“纵起”,或弦身离开了原来的垂直弦位,弦身都已增加了一定的紧张度,&127;弦音会相应地增高,乐音就不准了。 子、中、老、缠四条弦的粗细并不一样,它们的张力亦不相同。子弦最细,张力最小;缠弦最粗,张力最大。所以按力在每条弦上各不相同,由子弦到缠弦张力相应要增大。 在按放动作上,应注意左右手的合作关系,一般应在右手弹弦前瞬间,左手指先将弦按好;又在下一音的右手弹弦前之瞬间,左手指方可离弦。在按弦后,应根据所按乐音的长度,来决定应在什么时候离放。如所按乐音的长度较长,按指按在弦身上的时间亦须较长;反之则短。因在按弹发音之后,按指仍然将弱按在品或相位上进,会有余音流出。如果不管所按匀音的长度如何,都是按后即放,就会使所按的乐音都变成断音,而且还会带出轻微的空弦音来。 按指要求左手各指关节的活动非常灵活有力,无琴时可作模拟练习:即先把左手腕部固定在桌面或大腿上,然后将左手各指次第作打下、提起的动作,动作须慢用力须强。还有,在换把、跳把时,很容易产生按音不准的现象,平常练习时应多作换把、跳把的练习。[小精严格的按弦需从抬指落指、指端触弦点、触弦点同相、品正确位置三方面去认真训练。但是在演奏中要使按弦得到良好拨弦音质的重要关键还在于左手按弦与右手拨弦在时间上能否做到同步配合。即左手的按弦准备与右手的拨弦准备能否在同一瞬间完成。左右手的互相配合只有在同步进行条件下,严格正确的按弦才能发挥其重要作用。

浅谈少儿琵琶教学心得

浅谈少儿琵琶教学心得 琵琶,是我国极其富有表现力的优秀民族乐器之一,据文字记载,距今已有近两千年的历史。琵琶演奏艺术有过黄金般的时代,现代琵琶演奏艺术更以其特有的艺术风格而饮誉世界乐坛。近几年,琵琶的普及教育蓬勃发展,我作为一名从事琵琶教学的教育工作者,在不断的教学中,结合自身演奏学习与教学实践,总结以下经验供大家参考,并希望批评指正。 一、培养学习兴趣,增进学琴动力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也是学习的源泉。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多给予学生鼓励,使他们产生成就感、自豪感,从而提高学生学琴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学习琵琶不仅能开发学生的智力,还能锻炼学生手指的灵巧性。但要使学生对琵琶的学习达到持之以恒,就不是一件容易的事了。为了达到这一目的,每次上课前我都会对学生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针对初学的孩子,我会弹奏一些他们熟悉的、欢快的、活泼的儿歌与他们一起欣赏,让他们不知不觉进入乐曲的意境中,激发他们的兴趣爱好,然后用启发性语言对他们说:“要是这么优美的乐曲能由你们自己的小手之间“飞”出来,该多好呀!”对于部分学生,他们往往会在学习中出现一些小毛病,我不

会一味的批评了事,而是对他们说:“如果这个曲子,你能够把几个不足的地方再加强一下就很好了,老师相信你下次一定能够做到的。”这样,学生就不会把学琴当成负担,也不会产生学琴恐惧感,从而就会坚持不懈的一往直前。 二、循序渐进、掌握科学的学琴方法 在中国传统乐器中,琵琶是比较难学的一种,要用琵琶演奏出优美的乐曲,需要学生熟练的掌握不同的手型、指法、技巧等。而这些指法、手型、技巧等也是学习琵琶的要点和难点,对初学者来说这些都是要必须掌握好基础。作为教师先让学生从手型、基本技法入门,让他们在不断学习的过程中逐步掌握要领,做到循序渐进、融会贯通。同时,科学的学琴与练琴方法也是非常重要的。教师作为学生的领路人,要让学生少走弯路,提高学习效率,做到事半功倍,让学生的琴艺不断进步。如《欢乐的日子》(快板)、《彝族舞曲》(六)都是快速段落,许多学生在慢速按弹中动作完成较为顺畅,可稍一加快速度就很难完成,音不清楚,停滞等现象马上接踵而来,左右手的配合就出现了问题。先让学生慢练,双手指端找到动作的同时感与同步感,动作与心理相互感觉,形成信号对位,动作形成与内心听觉和歌唱的统一,音的清晰程度就有所提高。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就可以在学琴过程当中体会音乐、感悟音乐、热爱音乐。 三、加强能力培养提高综合素质

谈琵琶演奏的艺术风格

龙源期刊网 https://www.doczj.com/doc/9a6956228.html, 谈琵琶演奏的艺术风格 作者:解放 来源:《文艺生活·下旬刊》2017年第05期 摘要:琵琶,最先出现在秦汉时期。据文字记载,该乐器出自西域,经由波斯传人新疆 后流人内地。琵琶在秦汉时被称为“秦汉子”或“琵把”,直柄梨型。琵琶起初记载是人骑在马背上弹奏的一种乐器,是西域的商客为了招徕生意而在马背献技的一种玩物,用敲、击、弹、奏等手法达到炫技之意。到了魏晋时期正式称为“琵琶”。 关键词:琵琶;演奏;风格 中图分类号:J632.3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5312(2017)15-0094-01 琵琶是唐朝九部乐、十部乐最主要的伴奏乐器。为了区别曲项琵琶与直柄琵琶这两种乐器,直柄琵琶后来经改进成为了今天我们所熟悉的“阮”,它的表现力略逊色于琵琶。 琵琶张四弦,由弦槽、弦轴、山口组成。琵琶由六个相、二十五品构成。四弦中的第一根为钢丝弦,二、三、四为钢尼龙缠弦。其定弦为a、c、d、A。琵琶的右手技巧主要有“弹”、“挑”、“双弹”、“双挑”、“勾”、“抹”、“分”、“摭”、“滚”、“扫”、“划”、“拂”、“轮”、“半轮”、“拍”、“提”、“摘”、“弹面板”等。左手的技巧主要有“泛音”、“吟”、“打”、“推”、“煞”、“绞二弦”、“伏”等。 琵琶的音量较大,音质清脆,是我国古代文人雅士最喜好的一种乐器,它表现技法高超,音色清脆明亮,常常用于抒发人的内心情怀。琵琶目前以演奏技法而分为“无锡派”、“平湖派”、“浦东派”、“崇明派”、“汪派”等派系。“无锡派”即“浙江派”,形成于清代初年,以陈牧夫为代表,其主要作品有《海青拿天鹅》、《十面埋伏》、《夕阳箫鼓》、《月儿高》。“平湖派”以李芳园为代表,主要作品有《将军令》。“浦东派”以鞠士林为代表,留有《闲叙幽音》手抄琵琶谱,主要代表作有《霸王卸甲》。“崇明派”发源于崇明岛,以蒋泰、黄秀亭为代表,代表作品为《昭君怨》、《鱼儿戏水》、《飞花点翠》。“汪派”也称“上海派”,以汪昱庭为代表,留有《琵琶演奏法》一书。除上述各派的经典琵琶曲外,目前大家所熟悉的还有《大浪淘沙》、《汉宫秋月》、《阳春白雪》、《草原小姐妹》、《高山流水》等。 一、琵琶独奏曲《狼牙山五壮士》 作品是20世纪50年代,吕绍恩根据抗日战争时期发生的真实事件而创作。乐曲的引子以悲壮有力的角调式主题音调在琵琶的中低音区反复呈现,强烈地渲染出一种令人肃然起敬的悲壮肃穆气氛。紧接着,琵琶奏出了坚定有力的旋律和类似军乐的雄壮音调,塑造了出没于山高林密的太行山区,顽强打击敌人的八路军战士的英雄形象。第二部分是全曲的主体,作者除借鉴传统琵琶武曲的扫拂、夹扫等演奏技法外,还运用了大量的不协和和弦、频繁的转调、三连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