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

●煤制天然气

●煤制烯烃

●煤制油

●煤制乙二醇

●煤制芳烃

1.煤制天然气

煤制天然气项目以煤炭气化为中心,包括前段备煤、空分装置以及后段煤气变换、

?NHD工艺技术

甲烷化

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下合成甲烷的反应叫甲烷化反应。煤制天然气的原理就是合成气的甲烷化反应,甲烷化工艺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类型。

?鲁奇甲烷化技术

?戴维甲烷化技术

?托普索甲烷化技术

硫回收技术

克劳斯法是为去除化石燃料燃烧及地热发电时生成的硫化氢所用的方法之一。原理是使硫化氢不完全燃烧,再使生成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而生成硫磺。

?传统克劳斯

?超级克劳斯

?超优克劳斯

废水处理

传统的煤化工是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即“三高一低”行业,这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污染环境、粗放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煤气化废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2.煤制烯烃

气化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基础,是通过煤直接液化制取油品或在高温下气化制得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取甲醇、合成油、天然气等一级产品及以甲醇为原料制得乙烯、丙烯等二级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

空分

简单地说,就是用来把空气中的各组份气体分离,生产氧气、氮气和氩气的一套工业设备。还有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等。

?杭氧

?普莱克斯

?法液空

?开封压缩机厂

净化

以煤为原料的化工生产中,粗合成气中含有大量的CO2、少量的H2S、COS等酸性气体,对生产不利,必须将其脱除和回收。煤化工行业代表性的的酸性气脱除技术有低温甲醇洗法(Rectisol)、聚乙二醇二甲醚法(NHD)以及变压吸附技术(PSA)

甲醇合成

煤制甲醇工艺技术主要是水煤浆与氧气在一定的温度和压力下,发生部分氧化和气化反应,产生以(CO+H2)为主的粗煤气,经两级文丘里洗涤器和旋风分离器分离,除去煤气中的飞灰、氨等杂质。再经部分冷凝器进一步冷凝脱除其中的氨、碳黑等杂质后,送入CO变换装置,通过变换和脱碳将H2、CO、CO2调整到合适的比例。

?技术发展方向

?鲁奇甲醇合成技术

?戴维甲醇合成技术

?Casale IMC 技术

?Topsoe 技术

MTO

甲醇制烯烃总体流程与催化裂化装置相似,包括反应再生、急冷分馏、气体压缩、烟气能量利用和回收、反应取热、再生取热等部分。烯烃的精制分离部分,与管式裂解炉工艺的精制分离部分相似。美国UOP公司和我国中科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分别在上世纪90年代各自独立完成了小型甲醇制烯烃试验装置。

?UOP公司MTO技术

?DMTO 技术

?S-MTO 技术

MTP

与甲醇制烯经同时生产乙烯和丙烯不同,甲醇制丙烯工艺主要生产丙烯,副产LPG和汽油;反应中生成的乙烯和丁烯返回系统再生产,作为歧化制备丙烯的原料。

?鲁奇Lurgi MTP技术

?FMTP 技术

PP/PE

聚丙烯(PP)是我国第二大消费合成树脂。目前聚丙烯产业整体呈现“两强争霸”

格局,因其上游属于寡头垄断行业,呈现以中石化、中石油为主,中海油、民营、合资企业及煤化工企业为辅的竞争格局。但近年来由于煤制烯烃装置的不断扩产对当前定价体系造成了一定冲击,虽然短期内石化厂的定价仍然是市场价格的风向标,但从长远看,“两强争霸”的格局将向“三足鼎立”转变。

?聚丙烯工艺介绍

?聚丙烯工艺综述

?聚乙烯生产技术比较与选型

3.煤制油

在已经确定的5个新型煤化工路径中,煤制油争议最大。反对者认为:煤制油能耗高、水耗大、污染重、产品全生命周期能量转化效率低,项目的经济、技术、环保风险都较大。煤制油(Coal-to-liquids, CTL)是以煤炭为原料,通过化学加工过程生产油品和石油化工产品的一项技术,包含煤直接液化和煤间接液化两种技术路线。

?煤制油2013年进展

?【全析】神华鄂尔多斯百万吨煤制油项目

?煤制油政策导向、经济性分析及技术进展

?坚守迎来“煤变油”春天

a)直接煤制油

直接液化指煤在氢气和催化剂作用下,通过加氢裂化转变为液体燃料的过程,又称煤的加氢液化法。直接煤制油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炭洗选单元,制氢工艺单元,催化剂制备单元,煤液化反应单元,加氢改质单元等。

b) 间接煤制油

间接液化指以煤为原料,先气化制成合成气,然后,通过催化剂作用将合成气转化成烃类燃料、醇类燃料和化学品的过程。间接煤制油项目工艺流程主要包括煤气化、变换净化、F-T合成、油品合成、精制等单元。

?项目经济性分析

?间接液化工艺技术介绍

(1)Sasol工艺

间接液化已有70多年历史,1943年F-T合成技术实现工业化,1956年在南非形成了规模化工业生产,是成熟可靠的煤液化技术。至今,在南非已建成了3个大厂,年耗原煤4600万吨,生产液体烃类产品760多万吨,其中油品近500万吨。Sasol已成为世界煤化工装置的典范。

(2)荷兰Shell公司的SMDS工艺

SMDS工艺包括造气、F-T合成、中间产品转化和产品分离4部分,主要产品是柴油、航空煤油、石脑油和蜡。1993年在马来西亚Bintulu 建成50万吨/年的工厂。

(3)Exxon-Mobil的MTG工艺

Mobil甲醇-汽油(MTG)间接液化工艺利用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

从煤或天然气中生产汽油。1984年Mobil公司在德国波恩附近的Wesseling建

成了一套100桶/d汽油的MTG工艺固定床示范装置,之后又建成一套同样规模

的流化床示范装置。新西兰建造了一座1.25万桶/d的商业化液化厂,处理从Maui 矿区生产的气体。尽管这座液化厂仍进行着生产,但是只生产甲醇,目前这样的经济性最好。

(4)德国伍德公司的MTG生产工艺

晋煤集团与中科院山西煤化所共同组建山西省粉煤气化工程研究中心,联合攻关,在粉煤、特别是劣质粉煤气化的关键技术方面寻求突破。项目建设过程中,他们与拥有国际先进技术的美国美孚公司和德国伍德公司紧密合作,交流学习,掌握了相关先进技术。项目的流程工艺是,采用拥有我国自主知识产权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将劣质粉煤气化造气,生成甲醇,再通过德国伍德公司的MTG生产工艺,间接生成油品。

晋煤集团10万吨/年甲醇制汽油项目于2009年6月试车成功,该项目配套的30万吨/年煤制甲醇项目所用的“灰熔聚流化床粉煤气化技术”试车成功。

(5)其它国外以天然气为原料的工艺

除了已经运行的商业化间接液化装置外,埃克森-美孚

(Exxon-Mobil),英国石油(BP-Amoco),美国大陆石油公司(ConocoPhillips)和合成油公司(Syntroleum)等也正在开发自己的费托合成工艺,转让许可证技术,并且计划在拥有天然气的边远地域来建造费托合成天然气液化工厂。

(6)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自主研发的催化剂和“煤基液体燃料合成浆态床工业化技术”(中科合成油技术F-T)

中国科学院山西煤炭化学研究所合成油工程研究中心(现中科合

成油技术有限公司) 完成了2000t/a煤炭间接液化工业试验。2001年ICC-IA低温催化剂的合成技术完成中试验证。2007年ICC-II高温催化剂的合成技术进行

了中试试验,开发了ICC-I低温(230-270℃)和ICC-II高温(250-290℃)两大系列铁基催化剂技术和相应的浆态床反应器技术,并分别形成了两个系列合成工艺,即针对低温合成催化的重质馏分合成工艺ICC-HFPT和针对高温合成催化剂的轻质馏分合成工艺ICC-LFPT。

(7)兖矿技术

2002年12月,兖矿集团在上海组建上海兖矿能源科技研发有限公司,开始开展煤间接液化技术的研究和开发工作。2004年3月5000吨级低温费托合成、100吨/年催化剂中试装置建成,并实现一次投料试车成功。2006年4月又开始建设万吨级高温费托合成中试装置和100吨/年高温费托合成催化剂中试装置,2007年初高温费托合成催化剂中试装置生产出高温II型催化剂,2007年6月高温费托合成中试装置一次投料开车成功生产出合格产品。

(8)中石化F-T合成RFI-1催化剂

中石化石科院于2004年开始进行费托合成的相关研究工作,开展了F-T合成的催化剂、反应工程、系统工程等方面的研究工作,开发出了第一代高性能的固定床F-T合成催化剂RFI-1。2006年初RFT-1催化剂通过中石化集团公司组织的中试评议。2006年6月在镇海炼化建设的中石化第一套3000t/a GTL 中试装置中使用

?

?伊泰间接液化示范项目全析

?项目经济性分析

?直接液化工艺技术介绍

?除间接液化工艺外,国外在煤炭的直接液化方面也相当活跃,德国、美国、日本等工业发达国家先后开发了十几种新工艺,其中几种先进技术完成了投煤规模为50-200t/d的大型中试。比较著名的有溶剂精炼煤法(SRC-l,SRC-2)、供氢溶剂法(EDS)、氢煤法(H-COAL)等。

?(1)德国IGOR工艺

?20世纪70年代,德国鲁尔煤炭公司与Veba石油公司和DMT矿冶及检测技术公司合作开发出了IGOR工艺,其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较苛刻(温度470℃,压力30MPa),催化剂采用炼铝工业的废渣,液化反应和液化油加氢在一个高压系统内进行,可一次得到杂原子含量极低的液化精制油。循环溶剂是加氢油,供氢性能好,煤液化转化率高。

?(2)日本NEDOL法烟煤液化工艺

?日本于20世纪80年代初专门成立了日本新能源产业技术综合开发机构(NEDO),负责组织十几家大公司合作开发出了NEDOL法烟煤液化工艺。该工艺的特点是反应压力低(17-19MPa),反应温度为455-465℃;催化剂采用合成硫化铁或天然硫铁矿;固液分离采用减压蒸馏的方法;配煤浆用的循环溶剂单独加氢;液化油含有较多的杂原子还需加氢提质才能获得合格产品。

?(3)美国HTI工艺

?美国HTI工艺是在H-COAL工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该工艺采用两段催化液化,悬浮床反应器和铁基催化剂。其主要特点是反应条件较温和

(440-450℃,反应压力17MPa);催化剂用量少;在高温分离器后面串联有在线固定床反应器,对液化油进行加氢精制;固液分离采用临界溶剂萃取的方法,从液化残渣中最大限度地回收重质油,从而大幅度提高了液化油收率。

?(4)神华煤直接液化技术

?我国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开展煤炭直接液化技术研究。

1997-2000年煤炭科学研究总院分别与美国、德国、日本等有关机构合作,完成了神华煤、云南先锋煤和黑龙江依兰煤直接液化示范工厂的初步可行性研究。神华集团在对国内外煤直接液化技术进行了认真比选的基础上,采用众家之长和成熟的单元工艺技术,开发出神华自己的煤直接液化工艺路线和催化剂合成技术。

以无水无灰基煤计,C4以上油收率为57%-58%,油品重馏分增多,更有利于柴油产品的生产。催化剂表现出非常高的活性具有生产流程简单、操作平稳方便、投资小、运行成本低等优点。

?

?神华百万吨直接煤制油项目全析

4.煤制乙二醇

煤制乙二醇在2009年初就被列入国家石化产业调整和振兴规划,目前建成、在建、拟建、规划的煤制乙二醇项目30多个,若所述装置全部按计划投产,我国煤制乙二醇产能将达到1270万吨,假设开工平均负荷在60%,则全年产量为762万吨,加上现有石油路线乙二醇装置,国内乙二醇产能完全能够满足国内市场需求。截至2014年6月,中国已建成7套合成气经草酸酯路线制乙二醇项目,产能共计110万吨/年。

?煤制乙二醇2014上半年进展及展望

?2014年中煤制乙二醇市场分析报告

?煤制乙二醇产业化推进难题

?【全析】通辽金煤20万吨煤制乙二醇项目

5.煤制芳烃

煤制芳烃(CTA Coal to Aromatics)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的合成。作为五大现代煤化工路径之一,煤制芳烃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正成为沸腾的煤化工产业中又一个庞大的资金池。

煤制芳烃技术核心为甲醇制芳烃(MTA)技术,其前段工艺与煤基烯烃基本一致,均包括空分、煤气化、变换、净化(低温甲醇洗)、甲醇合成等。目前国内除清华大学FMTA技术完成工业试验之外,其余技术尚处于小试、中试阶段。

?煤制芳烃技术经济性分析

?煤制芳烃2013年产业进展

煤制芳烃(CTA Coal to Aromatics)是指以煤为原料,通过煤气化技术进行芳烃的合成。作为五大现代煤化工路径之一,煤制芳烃前景被业内普遍看好,正成为沸腾的煤化工产业中又一个庞大的资金池。煤制芳烃技术是最近几年才受人关注的新技术;截至目前,多数处于中试阶段或实验室阶段,只有少数技术(如FMTA)进入工业化试验。

1、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

以煤为原料生产芳烃技术可分两大类:一是合成气直接制芳烃技术,二是合成气经甲醇再制芳烃的间接制芳烃技术。其中,合成气经甲醇间接制芳烃技术又分为:从甲醇起步,以生产芳烃BTX为目的的甲醇芳构化技术、以生产对二甲苯为目的的甲苯甲基化技术以及以生产烯烃为主联产芳烃的组合技术等。

合成气直接制芳烃的催化剂大致可以分为两类:第一类为F-T合成催化剂组分与芳构化催化剂复合而成;第二类为合成甲醇/脱水催化剂与芳构化催化剂复合而成。

该技术还处于试验室的研究阶段,主要有:

Mobil公司技术

采用的是固定床,催化剂为Zn-Zr组分与微孔硅铝分子筛复合的催化剂,分子筛的硅铝比大于12。

BP公司技术

催化剂为含Ga2O3或In2O3的组分与微孔硅铝分子筛复合的催化剂。

南京大学技术

采用Fe-MnO-ZnZSM-5催化剂,Fe-Mn0为F-T合成常用的F-T 合成活性组分,ZnZSM-5为烃类芳构化催化剂的活性组分。

山西煤化所技术

两段复合床合成气直接芳构化技术,上床层采用合成甲醇催化剂与脱水催化剂复合,下床层采用SAPO与NKF-5分子筛负载Zn、Ga等脱氢组分所构成的复合催化剂。

2、合成气经甲醇制芳烃技术

(1)、甲醇芳构化技术

沙特基础工业公司技术

采用稀土元素镧、铈改性的ZSM-5分子筛催化剂,固定床评价,在反应压力0.1MPa,反应温度450℃,甲醇WHSV=9h-1的条件下,总芳烃收率9%~19%,BTX选择性70%~80%,BTX产率7%~14%。

清华大学的流化床技术(FMTA)

清华大学在国际上首次开发了以流化床甲醇制芳烃(FMTA)工艺技术,包括连续两段流化床反应(双层构件湍动流化床技术)—再生、中低温冷却及变压吸附—轻烃回炼、液相芳烃非清晰分离—苯/甲苯回炼。

该技术将多段流化床反应再生系统成功用于FMTA过程,MTA 过程的转化率99.99%,FMTA全流程的甲醇到芳烃的烃基收率为74.47%。合3.07吨甲醇/吨芳烃,工艺废水中未检出甲醇和催化剂粉尘,再生烟气中不含SOx和NOx。单位甲醇原料催化剂消耗为0.20千克。

该技术已在陕西榆林建成了年处理甲醇3万吨的FMTA全流程工业化试验装置,工业试验持续运行443小时。甲醇到芳烃的烃基总收率74.47%(折3.07吨甲醇/吨芳烃)。

山西煤化所的两段固定床MTA技术

两个固定床反应串联,第一芳构化反应器的气相组分进人第二反应器继续进行芳构化。催化剂为负载脱氢功能的Ga、Zn或Mo组分的分子筛(ZSM-5或11)催化剂。

北京化工大学MTA技术

2010年6,河南煤化集团研究院与北京化工大学合作进行煤基甲醇制芳烃技术开发。

上海石油化工研究院技术

甲醇制芳烃催化剂及工艺的前期探索性研究。甲醇芳构化催化剂采用负载脱氢氧化物的分子筛(ZSM-5)催化剂。

(2)、甲醇芳构化催化剂研究进展

甲醇芳构化,即甲醇在催化剂的作用下,经脱水、脱氢、聚合及环化为芳香烃的过程,是轻烃芳构化的一个延伸。

甲醇芳构化,催化剂是关键环节。例如,甲醇在ZSM-5的催化作用下,虽有一定的芳构化活性,但在芳构化过程中伴有裂解、氢解、氢转移等副反应,产生大量的低碳烯烃,制约了芳烃选择性的提高,而以Ga、B、Fe、Sn、V、1n、Cr、Zr等杂原子同晶置换ZSM-5中的部分或全部硅或铝,对分子筛进行改性,将极有可能获得催化性能的分子筛催化剂。

甲醇在ZSM—5分子筛上芳构化的实现存在以下主要问题:ZSM-5分子筛表面酸性中心不但是反应的活性中心,同时也是积炭中心,这使得

这类催化剂不仅具有很高的催化反应活性,同时也很容易结焦失活。催化剂表面积炭可以毒化酸性中心、堵塞孔道,从而引起催化剂失活。另外,ZSM-5对单组分芳香烃的选择性不高,总芳烃收率低也是甲醇芳构化的难点之一。

不同结构沸石催化剂的甲醇转化反应显示,十元环的ZSM-5沸石的十元环的孔口尺寸与BTX轻芳烃的分子尺寸相当,有利于抑制重芳烃的生成,而且三维的孔道结构有利于反应物、产物的扩散与抑制积碳的形成,因而使其具有优异的甲醇芳构化性能。

在三种催化剂中,ZSM-5分子筛上的芳烃收率最低,而负载具有较强脱氢活性的Ag+与Zn2+后,ZSM-5基催化剂的芳构化活性有了显著提高。

(3)、甲苯甲基化技术

随着甲苯甲醇烷基化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芳烃市场的逐步

演变,该工艺竞争优势逐渐显现。越来越多公司或研究机构投人大量精力研究该课题,如ExxonMobil、GTC、沙特基础工业公司、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大连理工大学和中石化上海石化研究院等。但甲苯甲基化技术开发绝大多数仍处于实验室阶段,至今未有成功的中试经验,催化剂稳定性差、转化率低、反应放热剧烈等均是制约该技术应用推广的难题。

中石化甲苯甲基化技术

催化材料选用较高硅铝比的ZSM-5分子筛,改性方法包括金属/非金属氧化物负载和水蒸汽处理。改性后催化剂择形效果良好,对二甲苯选择性超过94%,而甲苯转化率接近20%。该技术在中国石化扬子石化已进行了侧线试验。由LPEC设计的20万吨甲苯甲基化制混合二甲苯工业装置于2012年底开车成功。

大连物化所的甲苯甲基化技术

目前完成中试并经过了评审。经过近10年的努力,大连化物所在甲烷低温选择氧化制甲醇和甲烷高温无氧芳构化制芳烃等方面取得了突破性进展。

煤化工工艺汇总

煤化工工艺汇总煤化工工艺路线图

煤制甲醇典型工艺路线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主反应: CO+2H2=CH3OH+102.5KJ/mol (2)副反应 2CO+4H2=CH3OCH3+H2O+200.2 KJ/mol CO+3H2=CH4+H2O+115.6 KJ/mol 4CO+8H2=C4H9OH+3H2O+49.62 KJ/mol CO2+H2=CO+H2O-42.9 KJ/mol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煤炭气化所得到的水煤气CO含量较高,H2含量较低,因此水煤气须经脱硫、变换、脱碳调整气体组成,以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CO变换反应

CO+H2O(g)=CO2+H2 (放热反应) 4、水煤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类气体组分(%) CO H2CO2CH4水煤气37.350.0 6.50.3甲醇合成气29.9067.6429.900.1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4+H2O=CH3OH+H2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 2.05~2.10,由于天然气甲烷含量较高,因此要对天然气进行蒸 汽转化,生成以H2、CO和CO2位主要成分的转化气。由于蒸汽转化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因此还要对天然气进行纯氧部分氧化

以获取热量,使得蒸汽转化反应正常连续进行,最终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蒸汽转化反应 CH4+H2O(g)=CO+H2(强吸热反应) 4、纯氧部分氧化反应 2CH4+O2=2CO+4H2+35.6kJ/mol CH4+O2=CO2+2H2+109.45 kJ/mol CH4+O2=CO2+H2O+802.3 kJ/mol 5、天然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类气体组分(%) CO H2CO2CH4天然气----------- 3.296.2甲醇合成气29.9067.6429.900.1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产品方案对比(生产烯烃)

如何对个股进行系统技术分析

如何对个股进行系统技术分析?——个股案例分析一则 9月20号笔者在微博中给战友们提出了一只个股的处理问题:给大家一个问题,000503今天该怎么处理?为什么?后市又怎么处理,看看大家现在到底水平如何。 很多战友针对此问题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策略,从中看出战友们水平的确参差不齐且差距较大,从战友们给出的答案中可以看出很多战友都被很多技术分析给缠着那,但技术分析工具一堆,工具并不决定炒股是赚是赔,关键是使用工具的人。所以,研判股票要有一个综合性的判断,根据判断对未来走势的可能性作出相应分析,针对可行性制定相应的策略,如此基本上可置于不败之地。那种一根筋的就知道傻着死多或死空,那种完全不知道什么叫技术分析、什么是操盘系统的,不赔钱实在对不起股市这个名字。 博文中曾经提到过相关内容,很多战友来信找不到相关内容,所以就借假期将微博中笔者22号的分析给发到博文中和战友们分享。图和文字都是22号当天原版从微博中摘出来的,图现在已经走出来了一些,战友们可以将当时的分析和后面这些天股票的走势对比一下,而且可以继续对比下去。这里能否赚钱的关键实际上并不在股票的走势,而在于个人根据走势所作的抉择是否正确,这才是最重要的。 说000503。图中,股票从上一轮下跌后,在密集交易区1位置横盘了 一周多破位,然后横盘走了一个三重顶,跌破颈线后根据《黄金游戏》除了倍量法外另一种从跌破颈线算起的方法最后走到了7.8见底。然后

在下面做了个小双底展开新的上涨。小双底颈线在8.6元,以此计算小双底后股票至少到9.4元。8月3号高点9.41。 结果第二天重新突破了9.4,这意味着小双底形成后很可能要走两倍量高度,但上面就是大的颈线在9.8元。根据压力高低先取低的原则,那么9.8就决定了后市能否继续上涨。但股票以涨停长阳方式突破颈线,突破确立,就差回踩。之后果然上面上冲止步于前面下跌时的第一个密集交易区高点,下落以颈线为支撑。 而且,突破9.8大颈线之后,按照小双底颈线两倍量计算目标价位是10.2元,结果股价冲高的高点是8月9号的10.35,与此误差不大。继续按照小双底向上计算,后面三倍、四倍量、五倍量的股价目标区域分别在11、11.8、12.6。但主力狡猾,最终是以收盘跌破颈线后再向下洗盘然后探底中阳线保守确认对颈线突破。 一下洗掉很多浮筹?但在围绕大颈线回踩的过程中还是形成了密集交易区2。突破大的颈线后,按照大的颈线的目标价位是11.8元,与小

股市的技术分析与心理分析

2013-09-14 来源:证券时报网作者:汤亚平 市场人士都明白,股市的技术分析只是对过往历史数据的一种整理。因此,传统的技术分析指标只是随行情起舞的曲线而已,并不绝对是一种“机会”的再现。也许碰巧来了个“机会”,而且小赚了一笔。但一旦刻舟求剑或对后市照葫芦画瓢,未必不会栽跟头。 于是,有人指出另一条路径,中短线侧重“技术面分析”,中长线侧重“基本面分析”,但不管是中长线还是中短线,都必须要学会“心理分析”,分析别人的心理,分析主力的心理。 这是因为股市有一种特殊的现象,即群众心理已远超过其他因素,成为左右股市的最大力量。 举例来说,“8·16”乌龙事件后,笔者最早提出这根史上罕见的“避雷针”可能演变成“仙人指路”。为什么?虽然这是一件坏事,但处理得好可以变成好事。因为从群众心理学来看,A股主板指数长期低迷,权重蓝筹一朝“王者归来”是人心所向。此外,过往大家都相信,“撬动”大盘蓝筹没有流动性逆转是不可想象的,可事实证明,关键不是资金而是信心。虽然大盘冲高回落,但客观上已经对大盘进行了压力“测试”。所以,只要管理层妥善处理好这个突发性事件,恢复市场信心,“避雷针”就演变成“仙人指路”。 还有一个例子是市场热点问题,我们知道,“股神”巴菲特一直强调投资自己熟悉的股票,不要追逐市场热点。这当然有他的道理。但是,如果投资者

放弃跟踪热点,对手中长期不涨的股票死抱着不放,至少在去年以来热点不断的行情中一无所获。 当然,追逐热点难免不跟风,这就会出现20世纪初的法国心理学家李本博士所描述的现象:当一群人聚集一起时,大家的个人意识形态会逐渐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个整体的情绪和意见。他们的整体行为与个人独处时的性格行为相异。他们的想象会受其他人影响出现偏差,想象多于实际,毫无逻辑。所以,最好的应对是,既要顺势而为,又不要盲目跟风。

生产装置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公司主要原料、辅料、产品的理化性质、危险特性、毒性辨识分析: 涉及的危险化学品有氢氧化钠、四氢呋喃。其中氢氧化钠属第8.2类碱性腐蚀品,四氢呋喃属第3.1类低 分析评价单元的划分 根据项目整体工艺条件、布置、功能综合考虑,分为生产装置、罐区、导热油炉、成品库房四个评价单元 一、生产装置单元 1、单元概况 本单元为公司主要生产单元,集中了公司主要设备设施、生产人员,原料1,4-丁二醇在催化剂作用下脱水生成四氢呋喃,再经精馏提纯、脱水、干燥等工序得到合格产品—四氢呋喃。 1.1主要设备 精馏塔、加热釜、催化反应釜、产品储罐、进料罐、搅拌器、沉降罐、脱浑罐、冷凝器、分子筛塔、各种机泵及附属温度表、压力表、液位计、流量计、管线、闸、阀等 1.2主要物料及产品 原料1,4-丁二醇;辅料氢氧化钠、催化剂、分子筛;产品四氢呋喃

1.3控制工艺指标 1.3.1压力:-0.05-0.08MPa —常压 1.3.2最高控制温度:225℃ 2、工艺流程 2.1反应机理 C 4H 10 O 2 催化剂 C 4H 8O+H 2O 2.2工艺流程: 2.3工艺操作过程简介 2.3.1原料精制:开原料真空泵,原料从储罐抽到原料罐加热滏中,控制加热滏液面低于65%-75%,控制加热滏温度110℃-120℃,轻组分自塔顶蒸出后进原料精馏塔精馏,控制精馏塔一定真空度,再沸器持续升温,控制塔底温度150℃,待回流罐见液面后,开启回流泵,建立平衡,平衡正常后,控制回流罐的液面50%-60%,塔内轻组分在气液分离器进一步分离出来,待回流罐采样分析合格后,开始自回流罐向反应器进料脱水。 2.3.2反应转化:提纯得1,4-丁二醇,自回流罐用泵打入反映其中进行脱水反应。反应器顶部温度维持在80℃,以110kg/h 的速度从顶部得到含有80%的四氢呋喃水溶液,进入四氢呋喃粗品罐。 2.3.3精制分离:粗品四氢呋喃用泵打入粗品精馏塔,控制塔底温度66℃左右蒸馏,控制塔一定真空度,回流罐见液面后建立回流,控制回流液罐面60%左右,开始自回流少量采出头馏分去粗品罐,待回流采出组分分析合格后,用泵送碱洗塔。 2.3.4碱洗:碱洗塔塔低加热,控制温度低于70℃快速蒸出。蒸出物经冷凝器冷凝后经泵送入固碱脱水搅拌器,进一步脱出游离水分,用泵送入沉降罐2-5hr,待分离后自顶层液面取得提浓的四氢呋喃,四氢呋喃进一步去精馏塔进行蒸馏,控制塔底温度65℃左右,控制塔一定真空度,塔顶蒸出的四氢呋喃进分子筛罐提纯后的成品四氢呋喃,成品四氢呋喃包装装桶,塔底碱液回收到碱洗备用。 3、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3.1工艺过程中的危险及控制失效影响

煤化工工艺流程95775436

煤化工工艺流程 典型的焦化厂一般有备煤车间、炼焦车间、回收车间、焦油加工车间、苯加工车间、脱硫车间和废水处理车间等。 焦化厂生产工艺流程 1.备煤与洗煤 工艺描述 原煤一般含有较高的灰分和硫分,洗选加工的目的是降低煤的灰分,使混杂在煤中的矸石、煤矸共生的夹矸煤与煤炭按照其相对密度、外形及物理性状方面的差异加以分离,同时,降低原煤中的无机硫含量,以满足不同用户对煤炭质量的指标要求。 由于洗煤厂动力设备繁多,控制过程复杂,用分散型控制系统DCS改造传统洗煤工艺,这对于提高洗煤过程的自动化,减轻工人的劳动强度,提高产品产量和质量以及安全生产都具有重要意义。

洗煤厂工艺流程图 控制方案 洗煤厂电机顺序启动/停止控制流程框图 联锁/解锁方案:在运行解锁状态下,允许对每台设备进行单独启动或停止;当设置为联锁状态时,按下启动按纽,设备顺序启动,后一设备的启动以前一设备的启动为条件(设备间的延时启动时间可设置),如果前一设备未启动成功,后一设备不能启动,按停止键,则设备顺序停止,在运行过程中,如果其中一台设备故障停止,例如设备2停止,则系统会把设备3和设备4停止,但设备1保持运行。

2.焦炉与冷鼓 工艺描述 以100万吨/年-144孔-双炉-4集气管-1个大回流炼焦装置为例,其工艺流程简介如下:

100万吨/年焦炉_冷鼓工艺流程图 控制方案 典型的炼焦过程可分为焦炉和冷鼓两个工段。这两个工段既有分工又相互联系,两者在地理位置上也距离较远,为了避免仪表的长距离走线,设置一个冷鼓远程站及给水远程站,以使仪表线能现场就近进入DCS控制柜,更重要的是,在集气管压力调节中,两个站之间有着重要的联锁及其排队关系,这样的网络结构形式便于可以实现复杂的控制算法。

山东省SDCORS系统技术分析

山东省SDCORS系统技术分析 在CORS出现之前,用户使用RTK的方法都是1个基准站+N个移动站的作业模式,基准站得自己架设,一般都是临时性的,而作业范围局限在十几公里以内。随着GPS定位技术和信息技术的综合发展,GPS定位模式已经发展到基于网络通讯条件下的大区域实时动态定位测量模式。山东省CORS系统(简称SDCORS)是利用现代卫星定位、计算机网络、数字通讯等技术进行多方位、高深度集成的成果。本文介绍了CORS技术的技术原理和山东省SDCORS系统的概况和特点。 标签:SDCORS CORS技术技术分析 1 CORS技术原理 连续运行卫星导航定位参考站系统CORS(continuous Operation Reference Stations)是由多个GPS基准站组成。系统主要通过因特网和无线通信网络向系统覆盖的服务区内用户提供基准站坐标和基准站GPS观测数据,用户通过因特网下载CORS若干基准站数据进行事后精密定位,也可以接收数据播发站对载波相位观测数据进行实时精密定位。 CORS系统是从“台站网”的思想演化而来的。上世纪80年代,加拿大提出“主动控制系统(Active Con2trol System)”理论是最早的台站网理论,其主要思想是在某一区域范围内建立永久性的参考站点组成主动控制系统,用于向用户提供改进后的预报星历和其他改正参数,进而提高流动站的定位精度。 在CORS出现之前,用户使用RTK的方法都是1个基准站+N个移动站的作业模式,这种作业模式叫做单基准站模式(Single-base),基准站得自己找点架设,一般都是临时性的,而作业范围都是十几公里,如果有个较大的测区,则需要多次的架设临时基准站。而CORS的特点之一通俗的讲,就是大的测绘部门架设几个或者几十个上百个永久的基准站,覆盖一个比较大的区域,那么下次出去做外业测量就不用再架设基准站了。 如果只是简单的的架设固定基准站,则相当于我们现在的信标台,拿着移动站走到哪里,只会接收距离最近的基准站发送的改正电文,则还是单站模式,而且作用距离会受到很大的限制,我们知道一台基准站的作业距离比如说是S公里,则两台基准站的距离就不能超过2S,而且,在中间会出现接收不到信息的盲区,这样的话,想控制一个区域,架站必然很密,费用必然很高,而且如果一台基准站的观测条件不好,则在一片区域里就无法测量了。 针对这两个问题,业界现在主要有两种处理方法,一种是天宝的VRS技术,另外一种是徕卡的主辅站技术,这两种技术都是同一种思想,就是将全网架设的所有基准站的数据发送到一个数据处理中心,经过解算,然后统一发送改正数据,也就不是单基准站作业模式了,这样可以让基准站间的距离增大,而且避免了一

生产过程风险分析

目录 一、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分析 二、生产过程危险辨识分析 三、生产设施、装置的危险评价分析 四、各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分析小结 五、具体评价方法及评价过程 六、风险评价 一、危险、有害因素评价分析 一、危险、有害因素 烟台昌霖工业有限公司是一家生产醇酸漆、工业防腐漆的化工企业。主要的危险场所有甲类原料储罐区、成品库等。从以下几个方面对其主要的危险及有害因素加以辨识和分析评价。 二、危险物质特性分析评价及本企业重大危险源辨识 根据GB12268-90《危险货物品名表》、《危险化学品目录》(2002年)和GB18218-2000、《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关于开展重大危险监督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等国家法律、法规和标准中规定的危险物质分类原则,对本企业使用的原料、中间产品、最终产品中涉及的危险物质进行分类、确认和分析,并按照生产和储存场所的情况进行重大危险源辨识和分析。 1)危险有害物质分布和特性评价分析 (1)危险物质的分布 按照本企业油漆生产工艺及配方的需求,油漆的生产过程主要应用的原材料为各类树脂、溶剂油、豆油、200#、二甲笨、甲苯等。主要产品为:醇酸清漆、工业防腐漆等。其中使用的原材料大部分属于乙类易燃液体,有200#、二甲苯。产品主要填料有:钛白粉(属非危险品)、滑石粉(属非危险品)、沉淀硫酸钡(属非危险品)及少量着色颜料。填料与颜料与上述有机溶剂混配而成为产成品,其火灾危险性分类为乙类或丙类物质。因此,火灾是本公司首要预防和回避的危险。 本公司在生产、储运过程中存在的主要危险物质和分布情况如下: A.易燃物质: 本公司用于涂料生产的原材料和产品主要属于易燃物质,具体的基本危险特性如下:

现代煤化工工艺路线总图

现代煤化工工艺路线总图煤化工工艺路线图

煤制甲醇典型工艺路线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主反应: CO+2H2=CH3OH+102.5KJ/mol (2)副反应 2CO+4H2=CH3OCH3+H2O+200.2 KJ/mol CO+3H2=CH4+H2O+115.6 KJ/mol 4CO+8H2=C4H9OH+3H2O+49.62 KJ/mol CO2+H2=CO+H2O-42.9 KJ/mol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煤炭气化所得到的水煤气CO含量较高,H2含量较低,因此水煤气须经脱硫、变换、脱碳调整气体组成,以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CO变换反应 CO+H2O(g)=CO2+H2 (放热反应)

4、水煤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类气体组分(%) CO H2CO2CH4 水煤气37.350.0 6.50.3 甲醇合成 29.9067.6429.900.1 气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H4+H2O=CH3OH+H2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天然气甲烷含量较高,因此要对天然气进行蒸汽转化,生成以H2、CO和CO2位主要成分的转化气。由于蒸汽转化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因此还要对天然气进行纯氧部分氧化以获取热量,使得蒸汽转化反应正常连续进行,最终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蒸汽转化反应 CH4+H2O(g)=CO+H2(强吸热反应) 4、纯氧部分氧化反应 2CH4+O2=2CO+4H2+35.6kJ/mol CH4+O2=CO2+2H2+109.45 kJ/mol CH4+O2=CO2+H2O+802.3 kJ/mol 5、天然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气体种 气体组分(%) 类 CO H2CO2CH4天然气----------- 3.296.2 甲醇合 29.9067.6429.900.1 成气 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产品方案对比(生产烯烃) 以天然气(或煤气)为原料的MTO技术流程

(工艺技术)制模工艺解析

制模工艺解析 1、1、对照样品:原形是否有与样品不相符的地方,测量样品和原形的高度,按收缩比例计算是否相符, 比例如白云土5%,半瓷土10%; 2、2、切附件:仔细检查判断是否有附件,可以不切下的或有的仅仅只有一点点卡模,是不是修一点就 可少分一片,说明:少切附件或尽可能的少分一片,并非偷懒,因为这小小的动作就会给注浆、修整减少很多的人力和物力,比如,注浆少脱一片模,修整就少刮一条模线,注浆少灌一个附件,修整就少接一个附件既节省人力又提高了效率,所以切附件是一个很重要的环节; 3、3、附件归类:要把空心的和实心的分开来分,这样有利于操作; 4、4、原形表面处理:表面用细水砂纸打光滑,纹路刻深,记号、编号写清楚; 5、5、分片:分片前先画线,以确保模线走向的准确度,然后就可以填泥巴,倒石膏浆,待石膏浆发热 后,用风枪或借用其它工具,比如木锤、橡胶锤把它从原形上取下来修好,便可开始第二片,周而复始,截止分完; 6、 6 、烤模试灌: 是为了在做KS前能有效的把问题控制,不至于以后工作中出现漏洞,使做出的KS模一而再再而三的修改,或报废的一种检查手段,待试灌确认没问题后便可进入KS工作;7、7、做KS: 做KS前要把模子反处理,然后缩夹心,以0。3MM为准,做KS用KS石膏,比例为1: 2.6 水与石膏; 8、8、修KS: 修KS 时也要对照样品,包括每一条纹路,都要仔细的对照,要把每一片模具的利角修出来,修好后涂上一层洋干漆,让其形成一层硬化膜; 9、9、保养与烤KS: 目的是为了把KS里面的水份烤干,以免敲模时模具石膏发热会把KS里面的水份蒸发使模具出现真空; 10、敲模: 敲模前要对KS,保养1 —2个小时,止KS光滑发亮时,方可灌石膏浆,石膏浆的比例为平台1:0。 75,高压1 : 0。乙石膏与水(单位KG); KS保养好后敲的第一模具拿去试产,保证大货能顺利生产,试产通过后方可大量敲模; 11、主要以手工制作, 但不免也要在生产中借用一些简单的工具或化学制剂来协肋完成, 比 如:我们所使用的打浆机, 它的主要作用是用来搅拌石膏与水配比后的搅拌作用, 同时又给提供一个真空环境, 把石膏里的空气全部抽空, 增加模具的脱模次数, 刮板的作用是在我们把石膏浆倒入KS后,过上约5分钟左右,石膏浆初凝时,用刮板刮去多余的石膏, 使模具形成一个平面, 第一, 增加模具美感与可观度, 第二, 能使模具摆放平稳, 木锤用来协助脱模, 待石膏终凝后用木锤敲打模具, 使其振动至松动, 最终达到脱模目的; 化学剂:有钾肥皂,也称脱模剂,在脱模前要用调好的加钾肥皂涂抹数次,使表面形成 油层来防止KS吸水,调制钾肥皂与水的参考值为 1 : 5; 注浆工艺解析 所谓注浆, 也就是产品成形的一个过程。它主要由石膏模具和泥浆两者结合而达到的一个效果。 、石膏模具对注浆的影响 1、1、模具的硬度如何将影响到它的吸水性 a.a.模具硬度大,则吸水性差;b.b.模具硬度适中则吸水性比较好 2、2、造型的复杂与否直接影响到注浆的操作。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资料

煤化工传统技术分析●煤制天然气 ●煤制烯烃 ●煤制油 ●煤制乙二醇 ●煤制芳烃 1.煤制天然气 ?西门子GSP气化技术 ?航天粉煤加压气化技术 ?KBR粉煤加压气化 ?华东理工多喷嘴干煤粉气化

?GE水煤浆加压气化 ?多喷嘴水煤浆加压气化 ?水煤浆水冷壁(清华炉)气化 ?康菲E-gas ?林德低温甲醇洗 ?鲁奇低温甲醇洗 ?NHD工艺技术 甲烷化 甲烷化技术是煤制天然气的关键环节,一氧化碳和氢气在一定温度、压力和催化剂下合成甲烷的反应叫甲烷化反应。煤制天然气的原理就是合成气的甲烷化反应,甲烷化工艺有两步法和一步法两种类型。 ?鲁奇甲烷化技术 ?戴维甲烷化技术 ?托普索甲烷化技术

硫回收技术 克劳斯法是为去除化石燃料燃烧及地热发电时生成的硫化氢所用的方法之一。 原理是使硫化氢不完全燃烧,再使生成的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反应而生成硫磺。?传统克劳斯 ?超级克劳斯 ?超优克劳斯 废水处理 传统的煤化工是以低技术含量和低附加值产品为主导的高能耗、高污染、高排放、低效益、即“三高一低”行业,这种对资源的过度消耗、严重污染环境、粗放的不可持续发展方式已难以为继。煤化工企业排放废水以高浓度煤气洗涤废水为主,含有大量酚、氰、油、氨氮等有毒、有害物质。废水所含有机污染物包括酚类、多环芳香族化合物及含氮、氧、硫的杂环化合物等,是一种典型的含有难降解的有机化合物的工业废水。 ?煤气化废水处理整体解决方案 2.煤制烯烃 气化 煤气化技术是现代煤化工的基础,是通过煤直接液化制取油品或在高温下气化制得合成气,再以合成气为原料制取甲醇、合成油、天然气等一级产品及以甲醇为原料制得乙烯、丙烯等二级化工产品的核心技术。 空分 简单地说,就是用来把空气中的各组份气体分离,生产氧气、氮气和氩气的一套工业设备。还有稀有气体氦、氖、氩、氪、氙、氡等。 ?杭氧 ?普莱克斯 ?法液空 ?开封压缩机厂

煤化工污水处理工艺综述

煤化工污水处理工艺综述 许明言 摘要:针对煤化工产生的废水特点及其处理难点进行了阐述。从煤化工废水处理的3个主要阶段,分别列举了目前国内煤化工水处理新工艺的应用情况及今后的发展方向。 关键词:煤化工污水处理工艺发展方向 煤炭是我国的主要化石能源之一,在我国能源生产结构中占据相当重要的地位,在目前各级能源消耗结构中,煤炭消耗占消耗总量的2/3。由于世界石油资源的紧缺,使得煤化工替代石油化工的发展趋势日益迅速。煤化工在我国是发展前途很大的一个产业,特别是新型煤化工将是“十二五”和更长时期的一个重要产业。 我国煤化工项目主要分布在内蒙古、陕西、新疆、山西、辽宁、河南等煤炭产地,而这些地区大多属于水资源匮乏的地区。水资源缺乏地区往往也面临地表水环境容量有限的问题,有些地区甚至没有纳污水体。但恰恰这些煤化工项目需水量巨大,也相应地产生了大量废水,且废水组成成分十分复杂。废水中主要含有焦油、苯酚、氟化物、氨氮、硫化物等对人体毒性极强的污染物,含量很高,且排放量巨大,对环境的污染十分严重。 目前,煤化工废水治理呈现“两高两难”的态势,即废水排放量大,处理难度大,污染物浓度高,运行成本高。为了促进工业经济与水资源及环境的协调发展,《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在化学需氧量和二氧化硫两项约束性指标的基础上又增加了氨氮和氮氧化物两项新指标。同时,随着一些地方政府的更为严格的废水排放标准相继颁布、实施,无论是从经济效益还是环境效益、社会效益来考虑,寻求处理效果更好、工艺稳定性更强、运行成本更低的废水处理工艺都将成为大型煤化工企业创新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1煤化工污水的特点 煤化工建设项目产生的污水主要污染因子为COD和氨氮,其它污染物相对较低,主要产生来源为煤的气化、气体净化和产品合成。一般污水COD浓度为300mg/L 左右, 氨氮浓度为100 mg/L左右,由于生产工艺和控制环节的不同,污染物浓度上会有较大不同。焦化污水成分复杂多变,有机物含量高,其组成取决于原煤的性质、炭化温度及焦化产品回收的程序和方法,污水中主要含有油、酚、氰、氨氮、苯及衍生物等污染物。 2煤化工污水处理工艺的现状及发展方向 目前,国内相关行业中所设计的煤化工污水处理系统,大都沿袭了前人的经验,采用相类似的工艺,即“物化预处理→生物处理→物化深度处理”的流程。近年来各个企业、高校、研究院所在煤化工污水处理上做了大量的研究和生产性试验,在每个具体流程工艺的选择上发展出了较多的适用性较好的技术。 2.1 物化预处理工艺 煤气化废水中酚、氨的浓度远远超过了生化处理的可承受范围,因此预处理的主要目的是脱酚除氨,以减轻后续生化处理单元的负荷,并保证生化处理的效果。 2.1.1 萃取脱酚 脱酚的方法主要有2种:蒸汽循环法和溶剂萃取法。蒸汽循环法脱酚效率可达到80% 以上,但由于煤气化废水中含尘量较高,会给酚水的深度净化带来难度,同时酚水中的焦油类物质易造成换热器堵塞,金属填料受腐蚀,所以它的应用受到一定的限制。而有机溶剂萃取法脱酚则没有上述缺点,而且脱酚效果很好,脱酚率可达到90%~95%,但是选择溶剂较为关键。酚水的萃取溶剂应具有萃取效率高,不易乳化,油水易分离,不易挥发,不能对水质造成二次污染,且价格便宜,易于再生等特点。因此,当前大部分萃取脱酚工艺的研究都集中在针对各类水质应选取何种萃取剂上。比如,通过研究不同萃取剂浓度、温度、pH值和萃取比对煤气化废水萃取脱酚效率的影响,发现磷酸三丁酯(TBP)煤油溶液是一种可以长期循环使用的工业萃取剂,并建立了以其做萃取剂的萃取体系;通过研究NaOH溶液浓度和反萃取比对反萃取回收酚类效果的影响,建立了NaOH 反萃取

煤化工工艺流程及化学反应方程式

煤化工相关化学反应资料 一、煤制甲醇 气化炉内主要反应: 2C + O2→ 2CO C + O2→ CO2 C + CO2→ 2CO C + 2H2O→ 2 H2 + CO2 合成甲醇: CO+2H2 CH3OH CO2+3H2 CH3OH+H2O 2050方净煤气——1吨甲醇 2吨原煤——1吨甲醇 1吨原煤——1000标方粗煤气 1450标方粗煤气——1000标方净煤气 开祥化工一期20万吨/年甲醇项目由中国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采用了国际先进的壳牌干法粉煤加压气化技术、低温甲醇洗脱硫碳工艺和低压甲醇合成工艺,关键设备由西班牙BBE公司制造,是当今世界上最先进的技术,具有工艺成熟可靠,运行平稳,效率高,消耗低,精甲醇纯度高等特点。

二、甲醇制二甲醚 采用国内外先进、成熟可靠的甲醇气相脱水制二甲醚生产工艺,生产燃料级二甲醚。甲醇蒸汽在催化剂和一定温度条件下进行分子间的脱水反应。主要反应方程式: 2CH3OH=CH3OCH3+H2O 1.42吨甲醇——1吨二甲醚 三、甲醇制1,4-丁二醇(BDO) 项目由中国五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设计,工艺采用炔醛法合成1,4丁二醇生产路线,主要以甲醇,氢气和乙炔为原料,经炔化合成、精馏、低压加氢、高压加氢和精馏一系列工序生产1,4-丁二醇,是目前世界先进的工艺技术。 1、干法制乙炔 电石加入发生器,遇水反应生成乙炔气和氢氧化钙,同时放出大量的热。因工业电石含有其它杂质,它们也能与水反应生成相应的气体,其公式如下: 主反应: CaC2+2H2O = Ca(OH)2+C2H2↑ 2、甲醇制甲醛 主反应: CH3OH + 1/2O2 CH2O + H2O 3、甲醛制丁炔二醇 2 HCHO + HC≡CH ——→HOCH2C≡CCH2OH 4、丁炔二醇制1,4丁二醇

数据挖掘系统设计技术分析

数据挖掘系统设计技术分析 【摘要】数据挖掘技术则是商业智能(Business Intelligence)中最高端的,最具商业价值的技术。数据挖掘是统计学、机器学习、数据库、模式识别、人工智能等学科的交叉,随着海量数据搜集、强大的多处理器计算机和数据挖掘算法等基础技术的成熟,数据挖掘技术高速发展,成为21世纪商业领域最核心竞争力之一。本文从设计思路、系统架构、模块规划等方面分析了数据挖掘系统设计技术。 【关键词】数据挖掘;商业智能;技术分析 引言 数据挖掘是适应信息社会从海量的数据库中提取信息的需要而产生的新学科。它可广泛应用于电信、金融、银行、零售与批发、制造、保险、公共设施、政府、教育、远程通讯、软件开发、运输等各个企事业单位及国防科研上。数据挖掘应用的领域非常广阔,广阔的应用领域使用数据挖掘的应用前景相当光明。我们相信,随着数据挖掘技术的不断改进和日益成熟,它必将被更多的用户采用,使企业管理者得到更多的商务智能。 1、参考标准 1.1挖掘过程标准:CRISP-DM CRISP-DM全称是跨行业数据挖掘过程标准。它由SPSS、NCR、以及DaimlerChrysler三个公司在1996开始提出,是数据挖掘公司和使用数据挖掘软件的企业一起制定的数据挖掘过程的标准。这套标准被各个数据挖掘软件商用来指导其开发数据挖掘软件,同时也是开发数据挖掘项目的过程的标准方法。挖掘系统应符合CRISP-DM的概念和过程。 1.2ole for dm ole for dm是微软于2000年提出的数据挖掘标准,主要是在微软的SQL SERVER软件中实现。这个标准主要是定义了一种SQL扩展语言:DMX。也就是挖掘系统使用的语言。标准定义了许多重要的数据挖掘模型定义和使用的操作原语。相当于为软件提供商和开发人员之间提供了一个接口,使得数据挖掘系统能与现有的技术和商业应用有效的集成。我们在实现过程中发现这个标准有很多很好的概念,但也有一些是勉为其难的,原因主要是挖掘系统的整体概念并不是非常单纯,而是像一个发掘信息的方法集,所以任何概念并不一定符合所有的情况,也有一些需要不断完善和发展中的东西。 1.3PMML

煤化工流程图

煤化工工艺路线图 煤制甲醇典型工艺路线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1)、主反应: C O+2H2=C H3O H+102.5K J/m o l (2)、副反应 2CO+4H2=CH3OCH3+H2O+200.2 KJ/mol C O+3H2=C H4+H2O+115.6K J/m o l 4C O+8H2=C4H9O H+3H2O+49.62K J/m o l C O2+H2=C O+H2O-42.9K J/m o l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煤炭气化所得到的水煤气CO含量较高,H2含量较低,因此水煤气须经脱硫、变换、脱碳调整气体组成,以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CO变换反应 C O+H2O(g)=C O2+H2(放热反应) 4、水煤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天然气制甲醇工艺流程图

1、合成甲醇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C H4+H2O=C H3O H+H2 2、甲醇合成气要求氢碳比f=(H2-CO2)/(CO+CO2)≈2.05~2.10,由于天然气甲烷含量较高,因此要对天然气进行蒸汽转化,生成以H2、CO和CO2位主要成分的转化气。由于蒸汽转化反应是强吸热反应,因此还要对天然气进行纯氧部分氧化以获取热量,使得蒸汽转化反应正常连续进行,最终达到甲醇合成气的要求。 3、蒸汽转化反应 C H4+H2O(g)=C O+H2(强吸热反应) 4、纯氧部分氧化反应 2C H4+O2=2C O+4H2+35.6k J/m o l C H4+O2=C O2+2H2+109.45k J/m o l C H4+O2=C O2+H2O+802.3k J/m o l 5、天然气组分与甲醇合成气组分对比 石油化工、煤炭化工产品方案对比(生产烯烃)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大型软件系统技术路线分析 纵观全球大型软件系统软件系统技术发展路线,历经了二十多年的时间,逐步从vb、.NET向J2EE java全面迁移,迄今为止,所有的集团客户和高端政府机关在大型软件系统技术的选择上,几乎清一色的选择JAVA品台,而且面向集团化的大型软件系统定位的企业,如九思软件、东软集团,也统统在此路线上完成系统的架构和功能设计。 在国外,JAVA技术已成为解决大型应用的事实标准,符合J2EE规范的应用服务器则是构建面向对象的多层企业应用的中间核心平台。因其具有易移植性,广开放性、强安全性和支持快速开发等特性,成为面向对象开发组织应用的首选平台。参照文档如下: 基于J2EE应用服务器支持EJB组件开发技术,包括消息队列、负载均衡机制和交易管理等。支持中大型网站和中大型组织应用等需要大规模跨平台、网络计算的领域。 软件构造有几个不可逆转的发展方向:XML数据结构、面向对象的构件技术、网络化应用。其中Java 因为与平台无关、安全、稳定、易开发、好维护、很强的网络使用性等, 而成为主流环境。 J2EE是企业级应用的标准。 J2EE平台提供了一个基于组件的方法,来设计、开发、装配及部署企业级应用程序,并提供了多层的分布式的应用模型、组件再用、一致化的安全模型以及灵活的事务控制机制。使之具有重用的能力,并集成了基于XML的数据交换一个统一的安全模式及灵活的事务控制。 J2EE应用程序由组件构成。一个J2EE组件是自包含的,与其相关的语气它组件通信的类及文件集成到J2EE应用程序的功能软件单元。J2EE规范定义了下面一些组件: 1)、运行在客户端的应用客户程序及小程序。 2)、运行于服务器网络的Servlet&Jsp组件。 3)、运行于服务端的企业逻辑组件。 J2EE组件用Java语言编写,通过相同的方法编译。J2EE组件与标准Java类的不同之处在于J2EE组件集成到了应用程序中,与J2EE规范兼容,并部署到负责运行、管理的J2EE 服务器上。 基于J2EE企业级应用服务器的结构 基于J2EE的企业级应用服务器是基于Web Services 的新一代应用服务器。在设计上突出了XML的应用,比如XML在本地化的存储及各种处理;通过SOAP与 .NET及通过IIOP 与CORBA的连接等。

适应气候的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分析

适应气候的建筑与传统建筑技术分析 发表时间:2018-09-18T19:07:00.303Z 来源:《基层建设》2018年第25期作者:魏志星[导读] 摘要:以往传统建筑主要是根据自然界中的相关因素来构建相应的地方建筑形式。 邯郸市邯三建筑工程有限公司河北邯郸 056000 摘要:以往传统建筑主要是根据自然界中的相关因素来构建相应的地方建筑形式。不过,在具体的建筑发展期间,还存在着一些因素,其中主要表现在气候方面,这一因素的出现对于建筑工程稳定发展产生了不利的影响,因此要加强分析力度,有效的解决。在本文中,主要分析了气候对于建筑产生的影响,并且论述了传统的建筑技术。 关键词:适应气候的建筑;传统建筑技术;产生的影响所谓传统建筑技术,主要是在遵循自然发展以及气候因素的前提下达到建筑和自然环境的协调性发展。从现有的情况来看,对于传统建筑而言,无论是在设计过程中,还是在物业管理阶段,都对周围环境有着一定程度的影响,并且环境也对建筑具有明显的影响。 1、环境和建筑之间的联系性 1.1环境对建筑产生的影响 当前,伴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高科技技术得到了广泛的应用,其在为人们带来较大方便的基础上也引发了一些问题,比如污染现象、温室效应以及水资源危机,这些都是存在的生态问题,危害极大,因此不容忽视。所以,在后期发展过程中,要严格遵循可持续发展理念,明确发展的长期性。并且,建筑和环境之间有着较深的联系性,在实施建筑工程的同时还要保护好周围环境,这是必然要求。 在1992年全球首脑里约热内卢通过的21世纪议程,1993年芝加哥第18届协会中提出的为持久未来而设计等,都将建筑以及环境放在了第一位置。英国建筑师师尼古拉斯.格宙姆肖对此评价为“在经历了两个世纪的痛苦之后,人类第一次开始对其所居住的这个星球表现出应有的尊重。” 1.2适应气候建筑以及建筑的地域性要求 现阶段,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技术和文化交流比较频繁,在这一现状下,各个国家的文化受到了较大的冲击。建筑本身是文化的一种,在发展期间,面临的问题较多,比如要在实现现代化的基础上保持地方特征,将地域性特点呈现出来。如果过度的依靠现代人工环境技术,那么必定会使得城市以及建筑地域特色之间不相符,从而形成不利的影响。所以,环境是建筑的一项标志,性能显著。 2、气候对于建筑产生的影响 2.1气候对建筑产生的相关影响 目前,在分析建筑影响因素的时候,一般情况下,是从室外环境温度入手。因为每个建筑物对于环境气流都会产生相应的影响,因此,在建筑群中,气流方向以及强度等方面和城市上空的气流呈现出明显的不同之处。在此阶段中,当气流运行速度过慢的时候,那么白天阳光辐射以及夜晚从地面和建筑物中扩散出来的长波射线便会对建筑内外温度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再加上平时地面温度变化程度较大,如此一来,不利于建筑物结点和嵌板相互连接到一起,最终对质量造成了不利影响。 2.2日照对于建筑产生的不利影响 因为建筑的地理维度原因,再加上日照强度、太阳高角度以及海拔高度有关,因此,以我国南方地区举例说明,其中夏季日照范围几乎达到了240°以上,高度角达到了80°,冬季日照范围达到120°,高度角大约为35°。当建筑物周围环境过于潮湿的时候,就会使得建筑装修受到损坏,从而腐蚀,出现质量上的问题。 2.3温度对于建筑产生的影响 对于建筑物较为密集的区域而言,迅速排除雨水,地面由于较为干燥,其温度明显高出城市郊区。并且,有关湿度的大小直接影响着建筑物的建筑材料、外围护结构内表面等。 3、适应气候的传统建筑技术 3.1结构 在以往传统建筑中,由于受到相关技术的影响,通常情况下,是以木结构和砖石为基本。因此,为了有效的把传统建筑和气候相互结合到一起,在我国干热区域以及寒冷区域中,采取的建筑材料为土,相对来说,建筑结构自身较厚。有的情况下,部分区域为了和当地气候相符合,经常使用与之相符的建筑设施,比如,在四川存在着各种各样捆绑结构的杆栏杆式建筑,陕北区域则是使用土坯来修筑窑洞。 3.2设计 在设计阶段中,要想实现气候和建筑的有效结合,应当从建筑布局、空间以及选址等方面入手,规范的进行处理。设计过程中,还要重点考虑日照、风速、风向以及降水等多个环节的因素,此外,全面的分析森林、合河流等引起的微气候变化情况。以炎热区域举例说明,要尽可能防止日晒。再者,以广东省某小画舫园设计举例,在这一设计过程中,主要是利用建筑物的高低错落形成的向阳面以及向阴面的热压差,然后加上迎风面以及背风面的风压差,进而在一定程度上形成自然通风路径。 3.3材料技术 以往传统建筑时长受到经济以及运输等因素的影响,一般情况下,都是使用就地取材的方式来实施工作,此种方式的应用,加深了建筑材料类型品质与当地自然资源之间的联系性。比如在迪庆藏式民居内,经常使用劈杉木成板做瓦为屋顶来排风降雪。 3.4构造技术 现阶段,我国幅员辽阔,从不同区域入手,可以将构造技术划分为多种类型,分别为保温技术、采光技术、通风隔热技术以及墙体技术等。从实际情况来看,建筑物自身能否具备相应的通风效果,是提升传统建筑居住条件的基本依据。在较为炎热的区域中,可以通过空气之间的循环流动将热量散发出来。对于较为寒冷的区域而言,必须防止建筑内部中有寒气流入,并且,在建筑内,还需要流通新鲜的空气。 平屋顶通风隔热技术构造形式特征大阶砖空气层一般是通过垫高架空,使屋顶层形成空气间层,如此一来,能够起到十分明显的隔热效果。再者,可以从相关需求入手,选择合适的上下层材料,在考虑气候变化因素的基础上对间层通风条件进行适当的调整。另外,还可以构建凉棚,凉棚产生的优势极高,其能够起到相应的隔热效果。蓄水隔热层可以利用水自身的热容量来降低室内热量。当气温处于较高的状态时,蓄水的蒸发可以带来较高的热量。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煤化工废水处理工艺优化研究 摘要:煤化工生产主要使用煤炭作为原材料,煤化工生产期间形成大量工业废水,这些废水污染物成分复杂,很难通过污水处理设施处理污水。清除污水中的化学成分,需要通过处理技术的优化,提高废水处理效率,进一步提高废水处理质量,保护生态环境。因此,本文先对煤化工生产废水来源、种类及特征进行简单分析,然后进一步研究了废水处理技术的优化,以期能有效提高废水处理质量,为控制环境污染问题做贡献。 关键词:煤化工;废水处理;优化 1煤化工废水的主要来源及种类 1.1煤化工废水的产生 煤化工主要是以煤炭为原材料进行加工、生产的,生产的过程中则会产出工业废水,废水中含有许多复杂的化合物质,如酚类、含硫物质以及难降解物质等污染成分。因此,应该对煤化工生产废水采取科学、合理的处理技术,尽可能降低其对环境的污染程度。 1.2煤化工废水的种类 1.2.1煤液化废水 所谓煤液化废水,就是指煤炭原料在油品转化加工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主要来源于加氢裂化、加氢精制、液化等生产环节,煤液化工艺主要有两种:直接液化和间接液化。这样的废水中含有酚和

硫类成分,含盐量较少但COD值较高,容易乳化且难以生化,成分难以彻底降解。 1.2.2煤气化废水 所谓煤气化,就是指原料煤或煤焦经过特定的压力、温度等生产条件,将其通过水蒸气、氧气等反应催化剂,使煤或煤焦转变为水煤气的过程。煤气化产生的废水中主要含有硫化物、氨氮物、氰化物等,可见,煤气化废水含有的污染物成分复杂且难以降解彻底。煤气化流程操作涉及到的水煤浆气化、粉煤气化以及碎煤加压气化工艺,不同的煤气化操作产生的废水类型也不同,其中污染物的浓度也是存在差异的。 1.2.3煤制甲醇、烯烃废水 煤制甲醇废水来源于气化废水,该类型废水的主要特征是氨氮含量高、CODCr质量浓度适中、可生化性较好,但是含NH3-N量较高,随意排放会严重危害到生态环境的平衡性。煤制烯烃废水就是煤制甲醇在合成烯烃的环节中产生的废水,含有大量的有害物质,因生化或直接燃烧处理成本较高,所以处理难度系数较高。 1.2.4煤焦化废水 所谓煤焦化,就是指煤炭原料在真空、高温的条件下,经加热分解,转变成焦炭、焦油、煤气以及粗苯等物质的过程。该废水含有大量的氨氮成分、COD成分以及其他的有机污染物,成分十分复杂,废水处理很难达到标准。 2煤化工废水的主要特征

工艺过程风险分析1

醋酸生产工艺过程风险分析 分析日期:年月日分析人员: 项目危害或潜在事件主要后果现有的控制措施 风险评价建议改进措施 可能性 L 严重性 S 风险度 R 工艺过程中的危险性(1)原料甲醇及其输送 ●机械伤害 供料输送系统的输送泵运动设备,如果操作不当、违规操作或防护设施缺陷、操作和巡检过程中无防范意识,可能发生机械伤害。 ●火灾事故 根据甲醇燃料的物理化学特性,比表面积越大,化学活性越强、燃点越低。空气中甲醇气体浓度达到一定浓度遇点火源可能会发生爆炸。 ●噪声危害 长期在泵等产噪设备的高噪环境作业且作业人员未穿戴规定的劳保用品、自我防护意识淡漠,可能发生噪声危害。 ●中毒 所有法兰、管线、泵等保持密封,若发生泄漏,如果作业人员防护意识淡漠,通过皮肤吸收,与眼和皮肤接触,可能发生中毒危害。 ●触电伤害 系统内运动设备驱动电机及相关电气、仪表受损,绝缘破坏造成短路且作业人员无防护意识,可能发生

触电伤害。 (2)醋酸生产操作过程 ●火灾、爆炸 ○合成工序反应釜在 2.92MPa、188o温度下,CO和甲醇在稀酸溶液下快速反应,产生大量反应热,要控制好系统的物料平衡和温度、液位,若是操作不当,反应釜超温超压,容易引起爆炸。 ○精馏工序和吸收工序、辅助工序要控制好温度和压力,若是操作不当,设备超温超压,容易引起爆炸。○醋酸车间所有工艺设备及输送管道之间,若密封失效泄漏,一氧化碳、甲醇、醋酸、丙酸等物质泄漏,与空气混合达到爆炸极限,遇点火源(如高温面、电火花等),可能引发火灾、爆炸事故。 ●毒物危害 ○合成醋酸采用原料气一氧化碳含量高达97%,如果输送系统存在缺陷或密封失效,致使周围一氧化碳气体含量超标且监控装置失灵,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无防护意识极易发生一氧化碳气体中毒事故。 ○隔膜压缩机采用原料气压缩至一氧化碳储罐,尾气压缩机回收各个系统的尾气,含有大量一氧化碳和其它易燃气体,如果输送系统存在缺陷或密封失效,致使周围一氧化碳气体含量超标且监控装置失灵,操作人员在巡检过程中无防护意识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