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节测试卷及答案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节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

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

2.1《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相关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

2.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钠、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展示图片)

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 、Na 2CO 3、Na 2SO 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授新

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

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

反应中丢失。

教师总结: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

思考讨论:教师:用镊子取一小块钠,用滤纸吸干表面的煤油后,用刀切去一端的外皮,观察钠的光泽和颜色,并注意新切开的钠的表面所发生的变化。(展示图片并向同学们演示该过程)

教师:这里要注意,不要用手直接接触钠,而要用镊子夹取。

新课讲解:钠的物理性质:

①质软,能用刀切割

②具有银白色金属光泽

③熔点:97.8℃

④沸点:883℃

⑤密度:0.971g/cm3

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

教师:用新切开的钠的光亮的表面很快变暗了,这是因为钠与氧气发生反应,在钠的表面生成了一薄层氧化物,这种氧化物是氧化钠。(展示图片中的反应方程)

思考讨论:教师:裸露在空气中的钠就能直接和氧气反应,钠的化学性质十分活泼。如果将钠加热,又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思考讨论:教师:将一个干燥的坩埚加热,同时切取一块绿豆大的钠,迅速投到热坩埚中。(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思考讨论:教师:继续加热坩埚片刻,待钠熔化后立即撤掉酒精灯,观察现象。注:不要近距离俯视坩埚(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氧气反应

教师:钠受热后先熔化,然后与氧气剧烈反应,发出黄色火焰,生成一种淡黄色固体。这种淡

黄色固体是过氧化钠(Na

2O

2

)。(边讲解边演示该操作)。

思维启迪:钠的化学性质:钠和其他非金属反应

教师:(1)在氯气中燃烧:现象:燃烧、产生白色的烟。

2Na+Cl

2

——2NaCl

教师:(2)与硫反应:现象:火星四射、发生爆炸。

2Na+S——2Na

2

S

思考讨论:教师:钠除了能与氧气、氯气等非金属单质直接化合,还能与水发生反应。钠和水发生会生成什么呢?(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从物质组成及氧化还原反应的角度,预测钠与水反应的生成物。会不会是钠

夺走氧变成氧化物?(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在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溶液,然后把一块绿豆大的钠放入水中。(展示图片)

思考讨论:教师:从钠在水中的位置、钠的形状的变化、溶液颜色的变化等方面观察和描述实验现象。(利用图片展示结论)

新课讲解:钠的化学性质:钠和水反应

教师:钠的性质非常活泼,能与水发生剧烈反应;反应时放出热量;反应后得到的溶液显碱性。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2H

2O——2NaOH+H

2

思考讨论:①金属钠会和酸溶液发生反应吗?

回答:会!钠与酸的反应比和水反应更剧烈。钠和水反应,实质上是跟水电离的H+反应。而酸中的H+浓度更大。例如:

2Na+H

2SO

4

——H

2

+Na

2

SO

4

思考讨论:②金属钠会和盐溶液发生反应吗?

回答:会!将一小块金属钠投入硫酸铜溶液时,金属钠会在水面上下浮动,极速游动变小,最终会有蓝色絮状物产生。反应式:

2Na+CuSO

4——Cu+Na

2

SO

4

思维启迪:钠的制取

教师:工业上制取金属钠主要是用电解熔融的氯化钠的方法:

2NaCl(熔融)——2Na+Cl

2

教师:熔融态的氯化钠通电后,生成的氯气在此条件下密度较小,就飘在熔炉的上层而生成的

钠也是以气体的形式存在,但密度较大,所以飘在下层。两种气体相邻的位置一接触就会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小液滴,小液滴越来越多,最后就把两种气体完全隔开了。再将两种气体分别抽出,再净化、冷却,就可以得到较纯金属钠了。

思维启迪:钠的用途

(1)制备高压钠灯

(2)制备钠的化合物

(3)制备某些金属(锆等)

(4)Na-K液态合金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

课堂达标:

1.填写下列钠的物理性质

金属钠:颜色_______;形态________;密度_______;熔沸点_________导电、传热性__________。解析:金属钠是银白色固体,密度小、熔点熔点低、导电、传热性好。

2.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燃烧时发出黄色的火焰

B.钠燃烧时产生氧化钠

C.钠具有很强的还原性

D.钠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只有1个电子

解析:钠的焰色反应为黄色,故A正确;钠燃烧生成过氧化钠,故B错误;钠易失去最外层电子,具有很强的还原性,故C正确;钠位于周期比第Ⅰ主族,最外层有1个电子,故D正确。3.下列关于描述中,不正确的是()

A.钠和水反应的方程式:2Na+2H

2O——2NaOH+H

2

B.钠在空气中加热的方程式:4Na+O

2——2Na

2

O

C.钠和盐酸反应的方程式:2Na+2HCl——2NaCl+H

2

D.钠和硫酸铜反应的方程式:2Na+CuSO

4——Cu+Na

2

SO

4

解析:钠在空气中燃烧时会生成过氧化钠,正确的反应方程式是:2Na+O

2——Na

2

O

2

,故选B。

4.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B.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

C.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

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

解析: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以化合态存在,没有游离态,故A错误;钠原子容易失去电子,而钠离子只能得到电子,所以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而钠离子没有,故B错误;C、钠和钛锆等金属盐溶液的反应是先和其中的水反应置换出氢气,不会置换出金属,故C错误;D、保存在煤油中的钠是银白色的固体,故D正确。

三、课堂小结

钠的物理性质:质软可切割,硬度比较小,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固体,电和热的良导体,密度比水小0.97g/cm3熔点低97.81℃,沸点882.9℃,纳保存在煤油中

钠的化学性质:能与非金属的反应,与水反应,与氧气反应,与酸溶液反应,与盐溶液反应。

钠的制取:电解熔融的氯化钠

钠的用途:制取Na2O2;钠钾合金导热剂;把金属从卤化物中还原出来;高压钠灯。

钠的存在形式:只有化合态:NaCl,Na2SO4,Na2CO3,NaNO3。

板书设计:

2.2《氯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课时是教材第二章第二节内容,这一部分内容是元素化合物知识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在高中阶段系统学习的第一种非金属元素,在高中化学学习中占有重要地位。教材选择氯气的性质、用途等内容进行比较全面的学习和研究,不但可以让学生了解典型非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而且对学习其他非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形成正确的观点、掌握学习的思路和方法起到引导作用。而且教材中涉及的食盐、漂白粉等含氯的化合物学生都相对熟悉,学习内容与日常生活比较贴近,学习时,容易使学生产生一种亲近感,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容易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望,有效地降低了学习的难度,较好的体现了一种人文关怀。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通过对化学实验现象的观察进行适度的推理,建立证据意识,能基于证据对物质组成、结构及其变化提出可能的假设,通过分析推理加以证实。

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通过完成氯气漂白性验证的相关实验,使学生了解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与一般方法,培养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

科学精神与社会责任:通过对于氯气性质及应用的研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能关注生活、关注社会,培养用科学知识去解决生活、社会中的一些现象与问题的精神,体会科学知识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教学重难点:

氯气化学性质。

课前准备:

学生预习本课内容;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和实验试剂及用品。

教学过程:

【引入】上课之前,我们一起来看一篇新闻报道。

【投影】播放氯气泄漏事故的视频。

【设疑】既然氯气是有毒物质,那么游泳馆为什么会有氯气呢?

【引入】带着上面的问题,我们来开始今天的学习。

【板书】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

【投影】氯及其化合物

一、氯气

【讲解】氯气的发现应归功于瑞典化学家舍勒。舍勒是18世纪中后期欧洲的一位著名的科学家。舍勒发现氯气是在1774年,当时他正在研究软锰矿(即二氧化锰),当他使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并加热时,产生了一种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这种气体就是氯气。

【演示实验】教师展示收集在集气瓶中的氯气,学生观察氯气的颜色。

【投影】氯气液化的视频;氯气溶于水的视频。

【讲解】根据上述的实验,同学们可以总结出氯气的物理性质:氯气是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遇氯气泄漏时,人员应该迅速撤离至上风处,且尽量居于较高位置。

【板书】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

【投影】1、物理性质: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可溶于水,易液化,有一定的毒性,密度大于空气

【过渡】上面的物理性质的研究,依然不能解决刚才的疑问,游泳馆中为什么有氯气,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气的化学性质,看看有没有收获。

【板书】2、化学性质

【投影】2、化学性质

【讲解】首先,我们还是从原子结构的角度出发,判断一下氯气的基本性质。因为氯原子的最外层有7个电子,容易得到1个电子达到8电子的稳定结构,所以氯气应该具有较强的氧化性。

【过渡】按照这种推测,我们来看一下,氯气能氧化什么物质。

【讲解】在之前金属钠的学习中,我们已经知道了氯气可以与金属钠反应,方程式为:2Na + Cl2 2NaCl。

【投影】播放氯气与铜,氯气与铁反应的视频。

【讲解】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如果金属有变价,一般得到高价态氯化物。

【板书】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Na + Cl2 2NaCl Cu + Cl2 Cu Cl22Fe + 3Cl2 2FeCl3

【投影】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Na + Cl2 2NaCl Cu + Cl2 Cu Cl22Fe + 3Cl2 2FeCl3

【过渡】以上是氯气与金属单质的反应,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气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演示实验】在空气中点燃氢气,将点燃的氢气深入盛有氯气的集气瓶中,观察现象。

【讲解】通过上面的实验,我们可以观察到的现象是:氢气在氯气中安静的燃烧,发出苍白色火焰,生成的HCl气体在集气瓶口与空气中的水蒸气结合,形成白雾。反应方程式为:H2 + Cl2 2HCl。工业上利用这反应制取HCl,生成的HCl溶于水,就得到了盐酸。

【设疑】同学们回忆一下,初中化学中学习的燃烧的定义是什么?(物质与氧气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化学反应)燃烧的条件是什么?(物质与氧气接触,达到着火点)根据刚才的学习,氢气在氯气中也能燃烧,说明初中的燃烧定义有失偏颇,燃烧需要的条件到底是什么呢?(燃料与氧化剂接触,达到着火点)燃烧的本质是什么?(燃料与氧化剂发生的剧烈的发光发热的氧化还原反应)

【过渡】前面我们已经知道了,氯气在水中可溶,溶解度大约为1:2,氯气溶于水得到的就是氯水。那么氯气溶于水时是否和水发生了化学反应呢?下面我们来研究一下氯水。

【演示实验】向试管中加入一定量的氯水,滴加硝酸银溶液观察现象。

【讲解】向氯水中滴加硝酸银观察到有白色沉淀,这说明氯水有一定量的氯离子,从而证明了氯气溶于水的时候应该与水发生了反应。

【板书】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与水的反应

【投影】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与水的反应

【讲解】氯气溶于水时,部分氯气会与水反应,方程式为:Cl2 + H2O = HCl + HClO。HClO 是次氯酸,是一种一元弱酸,该物质具有强氧化性,能够杀死水中的病菌起到消毒的作用,因此很多自来水厂会用氯气消毒杀菌。

【设疑】那么同学们是不是可以理解本节课最初的问题:游泳馆为什么会有氯气呢?(用氯气对游泳水进行消毒)

【讲解】近期有科学家提出,用氯气进行自来水消毒时会产生对人体有害的有机氯化物,因此国家规定了自来水中余氯含量的标准,同时也在积极研究新型自来水消毒剂(ClO2、O3等)。

【演示实验】向分别装有干燥红色布条和湿润红色布条的试剂瓶中通入氯气,观察现象。

【讲解】干燥布条保持红色,而湿润布条的红色褪去,这是因为氯气与水反应生成的次氯酸具有强氧化性,能使某些染料和有机色素褪色,因此次氯酸可以做为漂白剂使用。同学们就可以理解过氧化钠为什么具有漂白性了,我们再来观察一下氯气使鲜花褪色。

【过渡】上面研究的氯水的消毒杀菌和漂白能力实际都是次氯酸表现出来的,其主要原因在于次氯酸有强氧化性,那么我们为什么不使用次氯酸直接作为消毒剂,而是使用氯气消毒呢?

【投影】氯水光照的实验视频。

【讲解】因为次氯酸光照下分解(2HClO 2HCl + O2↑),所以生产生活中很难使用次氯酸直接作为漂白剂或者消毒剂。应该将其转化为较稳定的物质再作为漂白剂。

【板书】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与水的反应

(3)与碱的反应

【投影】2、化学性质

(1)与单质的反应

(2)与水的反应

(3)与碱的反应

【学生活动】根据氯气与水的反应,请同学们判断氯气与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方程式应该是什么。写出化学方程式,并改写为离子方程式,用双线桥分析其离子方程式。(Cl2 + 2NaOH=

NaCl + NaClO + H2O;Cl2 + 2OH-= Cl- + ClO- + H2O;)【讲解】这样将氯气通入氢氧化钠溶液会得到氯化钠和次氯酸钠的混合溶液,这样的混合溶液称为漂白液,其有效成分为NaClO。

【设疑】根据上面的反应推测,氯气与氢氧化钙溶液反应的方程式是什么?(2Cl2 +

2Ca(OH)2 = CaCl2 + Ca(ClO)2 + 2H2O)

【讲解】将氯气通入冷的石灰乳中会得到以次氯酸钙为有效成分的漂白粉,若氯气与氢氧化钙充分反应使次氯酸钙成为主要成分,就得到了漂粉精。次氯酸盐比次氯酸的稳定性强很多,同时次氯酸盐可以在溶液中转化为次氯酸,从而具有一定的漂白和消毒能力,所以漂白液、漂白粉、漂粉精都是常用的消毒剂和漂白剂。同学们就可以想到,其实上面讲的游泳池消毒,不应该用氯气,应该使用这种次氯酸盐消毒剂。

【投影】本节小结。

2.3.1《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物质的量是化学中常用的物理量,由它可导出摩尔质量、气体摩尔体积、物质的量浓度等物理量,这些物理量不但贯穿于整个高中化学阶段,而且被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中。因此,物质的量概念的教学历来被认为是重点和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 从已有的知识出发,使学生了解物质的量与微观粒子数之间的关系

2.通过“迁移应用”让学生明确物质的量、阿伏加德罗常数和微观粒子数之间的相互转化关系。

核心素养

1. 使学生认识到微观和宏观的相互转化是研究化学问题的科学方法之一,培养学生尊重科学的思想。

2. 调动学生参与概念的形成过程,体验科学探究的艰辛和喜悦。

教学重难点:

重点:物质的量及其单位——摩尔。

难点:物质的量概念的形成。

课前准备:

查阅物质的量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引入】已知一滴水大约是0.05ml,其中含有多少水分子呢?一滴水大约是0.05g,含有的水分子数让10亿人去数,每人每分钟数100个,日夜不停的数,需要3万年才能数完。微观粒子这么小,这么多,怎么和宏观物理量联系起来的?

【板书】物质的量

【阅读】下面请同学阅读教材,回答物质的量的涵义是什么?它的单位是什么?分别用什么符号表示?

【学生活动】学生阅读教材,回答问题。

【讲述】战国时期,各国的度量衡都不一样,老百姓进行物质交换时非常不方便,秦始皇统一了度量衡,便利了经济的发展。1971年,由41个国家参加的第14届国际计量大会上,

正式宣布了国际纯粹和应用化学联合会、国际纯粹和应用物理联合会和国际标准化组织关于必须定义一个物质的量的单位提议,并作出决议。从此,“物质的量”就成为国际单位制中的一个基本物理量,物质的量的单位为摩尔。同时规定0.012kg 12C中所含的碳原子数目作为1mol 的标准。

【投影】使用物质的量注意事项

【练习】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分子数目是多少?

【投影】解答过程

【练习】在0.5 mol O2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是多少?

【投影】解答过程

【练习】

1、1 mol C中约含有个碳原子。

2、0.3 mol H2SO4含有个硫酸分子。

3、 1.204 × 1024个H2O2分子的物质的量为。

4、1 mol Na2CO3中约含有___molNa+、___molCO32-离子,共含有离子的个数为

______________个。

【投影】解答过程

【讲述】实验中,如何取出1mol或2mol粒子、或更多物质的量的物质?假如每颗米的质量都一样,现知道每10000颗米的质量都为5公斤.那么要取10000颗米时,你用数的还是用称的?

【思考】请找出1mol物质的质量有什么规律?【练习】

【讲述】1mol任何粒子或物质的质量以g为单位时,数值上都与其相对分子质量(或相对原子质量)相等。

【练习】2molH2SO4的质量是多少?

【板书】解答过程

【练习】2molH2SO4中氧元素的质量是多少?

【板书】解答过程

【课堂小结投影】N,n,m之间的相互转化

2.3.2《气体摩尔体积》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本节教材是学习摩尔和摩尔质量概念的基础上,介绍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这对学生学习有关气态反应物和生成物的化学方程式的计算打下重要基础。本节主要内容有气体摩尔体积概念和阿伏加德罗定律,实际上是特殊概念和一般概念的关系,教材编写采用特殊到一般的顺序,也是符合认识的一般规律,认识总是从特殊开始的。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 使学生在了解气体体积与温度和压强有密切关系的基础上,理解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2. 学会从微观角度分析宏观问题,加深对气体摩尔体积概念的理解。

核心素养

1. 通过对本节的教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

2. 通过教学过程中的设问,引导学生科学的思维方法。

教学重难点:

重点:气体摩尔体积的概念

难点:从微观上解释相同温度和压强下,相同物质的量的任何气体所占的体积大约相同的原因。

课前准备:

查阅气体摩尔体积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思考与交流】1、1mol任何物质的质量,我们可以通过摩尔质量求出,若要通过质量求体积还要知道什么? 2、下面就请同学们计算填表:(气体是指相同状况下) 【提问】

分析上述两表,得出什么结论?

【讲述】

1、1mol不同固态或液态物质,体积不同。

2、在相同条件下,1mol不同气体物质体积基本相同。

【提问】那么不同状态的物质,体积大小跟哪些因素有关呢?

【举例】举一个例子:同学们在做操的时候,你们班在操场上所占的面积和哪些因素有关?

【学生反思问答】体积大小与粒子数目、粒子间距、粒子大小有关。

【投影】首先我们来分析1mol固态和液态物质体积为什么不同。

【讨论】讨论影响1mol固体和液体物质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讲述】粒子大小

【投影讲述】1mol固体或液体物质的体积只与构成这种物质的粒子大小有关,由于不同的物质粒子大小不相等,所以1mol不同的固体和液体体积大小不同。

【投影提问】下面我们来分析1mol不同气态物质在相同条件下体积为什么基本相同。将1mol液态水加热变成1mol气态水,体积将会发生变化吗?

【讨论】讨论:在相同条件下影响1mol不同气体体积的因素有哪些?

【回答】粒子间距

【投影分析】现在我们来分析一下温度和压强对气体体积的影响

【讲述】

结论:温度升高,体积增大,温度降低,体积减小

原因:温度升高,粒子间距增大,温度降低,粒子间距减小。

结论:压强增大,体积减小,压强减小,体积增大

原因:压强增大,粒子间距减小,压强减小,粒子间距增大。

影响1mol物质体积大小的因素:如果温度和压强一定,则微粒间的平均距离一定,体积也就一定。

【投影】气体摩尔体积,标况下的气体摩尔体积。

【提问】

在一定温度和压强下,并不一定是标准状况,1mol任何气体体积是否相同?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其粒子数。

在同温同压下,相同粒子数的任何气体,其体积。

在同温同压下,任何气体体积的大小与分子数目成()比。

【投影】气体摩尔体积

【课堂小结投影】

2.3.3《物质的量浓度》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是对物质的量浓度这一概念的具体应用,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实验技能之一,也是中学化学中有关计算和实验基本操作的重点内容之一。通过本节的探究,既巩固对“物质的量”的运用,又在初中化学的基础上扩充对溶液组成表示方法的认识,提高化学计算的能力。因此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教学目标与核心素养:

教学目标

1.理解物质的是浓度的概念,运用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进行简单的计算,学会配制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方法和技能

2.通过学习溶液的配制,培养学生理论联系实际的学习自然科学的思想。

核心素养

通过进行一定浓度溶液的配制实验,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逐步加强科学探究与创新意识。

教学重难点:

重点: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的配制方法

难点:溶液配制的实验操作及误差分析

课前准备:

查阅物质的量相关内容,预习课本。

教学过程:

[引入]:化学试剂瓶的标签上一般都有试剂含量的数据,化工产品和药品的说明

书中一般都标明主要成分的含量。你知道这些数据是如何得到的吗?如何表示溶液的

浓稀程度?在初中,我们学过一种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请问是怎样表示的?

请你设想一下,怎样来建立一个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要求能够用此物理量进

行“V(溶液)”、“n(溶质)”之间的换算。

【揭示】可以与溶液的质量分数进行类比,提出“物质的量浓度”的设想。

【过渡】下面我们就来学习另一种与溶液体积有关的表示溶液浓度的物理量------物质的量浓度

(一) 物质的量浓度

【问】物质的量和溶液的浓度有什么关系?什么是物质的是浓度?请大家阅读教材前两段,请大家用准确的语言叙述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并说出它的符号是什么?

【板书】1、定义: 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溶液B 的物质的量浓度,符号c(B)

【投影小结】注意:

1、单位体积的溶液不是溶剂

2、溶质是物质的量,不是质量

3、B 不但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的分子还可表示溶液中所含溶质电离出的离子

【讲】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我们也可以简化为一个代数示,应怎样表示? (物质的量浓度c(B)等于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n(B)与溶液的体积V 的比值)

【板书】2、公式 c(B)=

3、单位:国际单位:mol/m 3 常用单位 mol/L

【过】下面,我们根据物质的量浓度的概念来进行计算。

【例1】配制500 mL 0.1 mol/L NaOH 溶液需要NaOH 的质量是多少?

解:n(NaOH)==c(NaOH)·V[NaOH(aq)]=0.1 mol/L *0.5L=0.05 mol

m(NaOH)==n(NaOH)·M(NaOH)=0.05 mol*40g/ mol==2g

【板书】4、一定物质的是浓度的溶液中溶质的微粒数目

[思考]1、1mol/L 蔗糖溶液与1mol/L 酒精水溶液中溶质微粒浓度是否相等?

)aq (V )

B (n

(相等)

2、1mol/LHCl和1mol/LH

2SO

4

中,c(H+)是否相等?c(SO

4

2-)和c(Cl-)是否相等?

(否是)

3、1mol/L HCl和1mol/LHAc中,氢离子物质的量浓度是否相同?

(是)

【投影小结】

溶质的微粒个数比等于微粒的物质的量浓度之比:

1、溶质是难电离的物质时,溶质在溶液中以分子的形式存在。

2、对于易电离的物质,如AaBb的溶液浓度为 c mol/L,在溶液中AaBb的电离方程式为AaBb==a A b+ +b B a-;则溶液中 A b+的浓度为ac mol/L,B a-溶液为bc mol/L [点击试题]

1、1mol/LMgCl

2

溶液,c(Cl-)==__________

2、2mLMgCl

2

溶液,已知其物质的量浓度为2mol/L,则n(Cl-)=___,n(Mg2+)=___

3、0.1mol/LAl

2(SO

4

)

3

中,Al3+的物质的量浓度为__________

4、已知2LAl

2(SO

4

)

3

溶液,Al3+的个数为9.03*1023个,则SO

4

2-的物质的量浓度_____

【过】物质的量浓度与溶质的质量分数同是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之间存在联系也有差别,完成下列对比:

2019统编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含章节测试卷及答案

【2019版新教材】 统编版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全章节教案教学设计

2.1《钠及其化合物》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钠的制取和用途。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了解金属钠的制取和用途。 2.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钠的化合物,掌握钠的化合物的相关特点,了解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用途。 3.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引导学生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培养学生严谨求实、勇于探索的化学态度. 2.对知识进行分类的方法是简单易行的科学方法. 教学重点: 1.学习钠的物理性质。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的特点。掌握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1.掌握钠的化学性质 2.掌握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特点。 3.学习焰色反应的相关概念,学习通过焰色反应检验不同离子的方法,了解一些金属的焰色反应。 教学准备: PPT课件、钠、实验器材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教师:海洋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80多种元素。钠是其中含量较高的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展示图片) 教师: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如NaCl 、Na 2CO 3、Na 2SO 4等,钠的单质可以通过化学反应式制得。(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钠有哪些性质呢?(展示图片)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二、授新 教师提出疑问: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呢? 教师:从钠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层上只有一个电子, 该电子很容易在化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思考讨论:实验室中,通常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以隔绝空气。(展示被保存的钠的图片)

高一必修一人教2019《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高一必修一人教2019《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一.选择题(共15小题) 1.“侯氏制碱法”是我国化工专家侯德榜为世界制碱工业作出的突出贡献。某实验小组模拟“侯氏制碱法”的工艺流程及实验装置(部分夹持装置省略)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实验时先打开装置③中分液漏斗的旋塞,过一段时间后再点燃装置①的酒精灯B.装置②的干燥管中可盛放碱石灰,作用是吸收多余的NH3 C.向步骤Ⅰ所得滤液中通入氨气,加入细小的食盐颗粒并降温可析出NH4Cl D.用装置④可实现步骤Ⅱ的转化,所得CO2可循环使用 2.下列说法和理解正确的是() A.摩尔是国际单位制中七个基本物理量之一 B.3mol O2和2mol H2O所含原子数相等 C.2mol OH﹣的摩尔质量为34g/mol D.铜原子的摩尔质量等于它的相对原子质量 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常温常压下,14g一氧化碳所占体积为11.2 L B.等物质的量的Na2O2和Na2O中所含阴阳离子总数相等 C.NO的摩尔质量为30g D.常温常压下32g臭氧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比标准状况下22.4L氧气中含有的氧原子数目少 4.温度和压强一定时,气体体积取决于() A.分子数目B.分子间的平均距离 C.分子大小D.无法确定

5.下列溶液中c(Cl﹣)与50mL 1mol/L 氯化铝溶液中的c(Cl﹣)相等的是()A.150 mL 1mol/L氯化钠溶液 B.75 mL 2mol/L氯化铵溶液 C.150 mL 1mol/L氯化铁溶液 D.75 mL 1mol/L氯化亚铁溶液 6.阿伏加德罗常数约为6.02×1023mol﹣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4g重水(D2O)中所含中子数为0.2×6.02×1023 B.32g含有少量臭氧的氧气中,共含有氧原子1.204×1024 C.4.48LH2和O2的混合气体中所含分子数为0.2×6.02×1023 D.0.1molNa2O2溶解于足量的水中,转移电子数为0.2×6.02×1023 7.在体积相同的两个密闭容器中分别充满C2H4、C3H6气体,当这两个容器内温度和气体密度相等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两种气体的压强相等 B.C2H4比C3H6的质量小 C.两种气体的分子数目相等 D.两种气体所含的原子数目相等 8.与0.3molH2O含有相同氢原子数的是() A.0.3molHNO3B.0.2molH3PO4 C.3.01×1023个HNO3分子D.0.1molNH3 9.已知某固态物质M 受热分解的方程式为4M=3X+2NO2+8H2O,冷至室温,得到的混合气相对于氢气的密度为20,则M的相对分子质量为() A.344B.96C.63D.86 10.在不同温度、浓度的条件下,Cl2与NaOH溶液的反应,可以生成NaClO或NaClO3。 现将氯气缓缓通入冷NaOH溶液,测得ClO﹣、ClO3﹣;物质的量n(mol)与反应时间t (min)的关系曲线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高中化学全册必背章节知识清单(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教师版)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一、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1、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钠是一种 银白 色的固体,密度比煤油 大 ;硬度 小 ,在空气中很快 变暗 ,钠与氧气发生反应生成 Na 2O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Na +O 2===2Na 2O 。 (2)将钠加热,观察到钠先熔化成小球,然后剧烈反应,火焰呈 黄 色,生成了 淡黄 色固体,该固体物质是 Na 2O 2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Na +O 2=====△ Na 2O 2 。 (1)钠是非常活泼的金属,与O 2反应时,反应条件不同,现象 不同 ,产物 不同 。 2、钠与水的反应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原因解释 钠浮在水面上(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熔) 钠的熔点低 ,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四处游动,最后完全消失(游) 反应产生的气体(H 2) 推动小球运动 与水反应发出嘶嘶响声(响) 钠与水反应剧烈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色(红) 反应生成碱(NaOH) 实验结论: (1)钠与水剧烈反应生成NaOH 和H 2,反应中氧化剂是 H 2O ,还原剂是 Na ,反应的实质是钠与水电离出的H + 反应。 (2)反应方程式 ①化学方程式:①2Na +2H 2O ===2NaOH +H 2↑ ; ②离子方程式:2Na +2H 2O ===2Na + +2OH - +H 2↑ 。 3、钠露置于空气中的变化 (1)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 2CO 3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与现象:

(2)发生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O2===2Na2O ②Na2O+H2O===2NaOH ④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 ⑤Na2CO3·10H2O===Na2CO3+10H2O 二、钠的几种化合物 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的比较 2、Na2CO3与NaHCO3性质的比较

2.1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教案-2020-2021学年人教版(2019)化学第一册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 教学目标 宏观上通过实验探究、实验现象归纳钠的性质,微观上从原子结构上解释钠的性质,形成结构决定性质的理念。通过查阅了解钠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 重点难点 掌握钠的物理和化学性质,重点理解钠与氧气的反应。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教师】大海是很多人向往的地方,那里有令人向往的景色,还有让吃货们乐不思蜀的海鲜美食。 【投影】 海洋更是一个巨大的化学资源宝库,含有周期表中的大部分元素。钠便是其中的一种主要元素,也是典型的金属元素。我们日常接触到的手机,目前使用的是锂离子电池,但由于钠电池具有很多优良的特点,随着科学的发展和进步,锂离子电池正向着钠电池发展。因此我们更有必要学习钠的相关知识了。 二、讲授新课 【预习检测】 1、钠是银白色金属、熔点低、硬度大()

2、钠在加热的晚条件下生成白色的氧化钠() 3、钠很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学生】…… 【教师】钠很活泼,钠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物形式存在的,如NaCl、Na 2SO 4 、 Na 2CO 3 等。 【设疑】为什么钠会很活泼呢? 【教师】结构决定性质,钠是11号元素,原子结构示意图为,决定性质的是最外层电子,最外层有1个电子,<4,容易失去电子,所以表现出很强的还原性。因此,在自然界中都以化合物的形式存在。虽然自然界中没有单质形式存在的钠,但实验室中的钠单质可以通过电解熔融的NaCl而得到。下面就让我们来一睹钠的庐山真面目。 【投影】 【板书】1、钠的保存 金属钠单质保存在煤油中 【问题】钠为什么保存在煤油中? 【教师】欲知其原因,我们稍后分析。现在我们先一睹钠的真容,保存在试剂瓶中的钠单质为块状固体。 【设疑】钠什么颜色呢?是我们看到的淡淡的黄色吗? 【教师】眼见未必为实,绝知此事要躬行。我们取出一块,将其解剖。

新教材化学人教版必修第一册教案: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含解析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 教师活动 教师: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物质”。 教师:在自然界中除了以NaCl、MgCl2、CaCl2等 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 中。(展示图片) 教师:氯的单质氯气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大量

用于制造盐酸、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展示图片) 教师提问:氯有哪些性质呢? 教师:引出本节课学习内容 教师利用多媒体设备向学生投影出下面 思维启迪:18世纪70年代,瑞典化学家舍勒将软锰矿与浓盐酸混合加热,产生了一种黄绿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受当时流行学说的影响,舍勒未能确认这种气体。直到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才确认这种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氯气。(展示照片) 思考讨论:教师:从氯气的发现到氯被确认为一种新的元素,时间长达三十多年,其间经历了数位科学家的不懈探索。你从这一史实中得到什么启示? 教师:启示1:科学研究需要由正确的理论做指导,错误的理论只会浪费时间和精力。 教师:启示2:科学研究需要以大量事实为依据,只有大量事实才能推翻错误理论,建立正确的理论或推

动科学理论的发展。 教师:启示3:科学研究需要有热爱科学的思想和奉献科学的精神。 思维启迪:氯气的命名 1810年,英国化学家戴维以大量事实为依据,确认黄绿色气体是一种新元素组成的单质,并将这种元素命名为chlorine。这一名称来自希腊文,有“绿色”的意思。中文译名曾为“绿气”,后改为“氯气”。 新课讲解:氯气的性质 ①形态:气体 ②颜色:黄绿色 ③熔点:-101℃ ④沸点:-34.6℃ ⑤密度:3.214g/L(0℃) 思考讨论:①氯气能否和金属反应? 教师:从氯的原子结构来看,它的原子的最外电子层上有7个电子,在化学反应中很容易得到1个电子,使最外电子层达到8个电子的稳定结构。 总结:氯气是很活泼的非金属单质,具有强氧化性。 新课讲解: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化合,生成金属氯化物。例如,钠、铁、铜等都能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展示图片)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知识点【新教材】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一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钠 1.金属的物理通性有哪些? (1)金属在常温下的状态 除汞是液体外,其他在常温下是固体。 (2)金属的颜色、光泽 绝大多数金属都是银白色,具有金属光泽,少数金属是特殊颜色如铜是紫红色,金是金黄色。 (3)良好的导电、导热性。 (4)延展性 延性:拉成细丝的性质。展性:压成薄片的性质。 2.化学通性有哪些? (1)化合态金属元素只有正化合价 (2)金属单质易失电子,表现还原性 (3)易与氧气反应,得到氧化物 (4)活动性排在氢前的金属元素与酸反应得到盐和氢气 (5)与盐反应,置换出活动性弱的金属单质 3.金属钠的性质有哪些? (1)物理性质有哪些? 钠银白色、质软、熔点低、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2)化学性质有哪些? ①很活泼,常温下:4Na + O 2=2Na 2 O ★(新切开的钠放在空气中容易变暗) ②加热条件下:2Na+O 2 Na 2 O 2 ★(先熔化成小球,后燃烧产生黄色火焰,生成淡黄色固体Na 2O 2。) 钠在空气中的变化过程:Na―→Na 2O―→NaOH―→Na 2 CO 3 ·10H 2 O(结晶)―→ Na 2CO 3 (风化),最终得到是一种白色粉末。一小块钠置露在空气中的现象: 银白色的钠很快变暗(生成Na 2 O),跟着变成白色固体(NaOH),然后在固体表 面出现小液滴(NaOH易潮解),最终变成白色粉未(最终产物是Na 2CO 3 )。 ③钠与水的反应与H 2 O反应 2Na+2H 2O=2NaOH+H 2 ↑ ★离子方程式:2Na++2H 2O=2Na++2OH-+H 2 ↑(注意配平) a:将钠放入硫酸铜溶液中,能否置换出铜单质?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2203-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含解析)

高一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2203 一、单选题(共48分) 1.下列关于物质和变化的分类正确的是 A .强电解质:稀硝酸、烧碱 B .混合物:漂白粉、一水合氨 C .碱性氧化物:2Na O 、23Fe O D .物理变化:风化、焰色试验 2.以下叙述正确的是 A .酸性氧化物都是非金属氧化物 B .碱性氧化物都是金属氧化物 C .向沸腾的自来水中滴加饱和氯化铁溶液可得到氢氧化铁胶体 D .过氧化钠中阳离子与阴离子的个数比为1:1 3.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说法正确的是 A .2CO 气体使22Na O 固体变白,2CO 气体被还原 B .除去3NaHCO 固体中的23Na CO ,可以将固体加热至恒重 C .22Na O 吸收2CO 产生2O ,所以22Na O 可用作呼吸面具供氧剂 D .钠与水反应:Na+2H 2O=Na ++2OH −+H 2↑ 4.下列有关23Na CO 与3NaHCO 叙述中错误的是 A .相同状况下,等质量的3NaHCO 和23Na CO 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23Na CO 产生的2CO 气体体积小于 3NaHCO B .分别向等质量的23Na CO 溶液和3NaHCO 溶液中加入等量的稀盐酸,生成2CO 的物质的量之比一定为1:1 C .用pH 试纸测定等物质的量浓度的23Na CO 溶液和3NaHCO 溶液,23Na CO 溶液pH 大于3NaHCO 溶液 D .保持温度不变,向23Na CO 饱和溶液中通入2CO ,有3NaHCO 结晶析出 5.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A .浓盐酸与铁屑反应:2Fe+6H +=2Fe 3++3H 2↑ B .钠与水反应:2Na+2H +=2Na ++H 2↑ C .NH 4HCO 3与足量烧碱反应:HCO 3- +OH ﹣=CO 23- +H 2O

高中化学新教材同步教案必修第一册第2章第1节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__钠

下载最新免费模拟卷,到公众号:一枚试卷君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1课时 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核心素养发展目标] 1.能从钠原子的结构(微观)分析认识钠是一种非常活泼的金属,具有很强的还原性(宏观)。2.设计实验探究钠与氯气、水的反应,会分析钠与酸、碱、盐溶液的反应,促进“证据推理与模型认知”化学核心素养的发展。 一、钠的原子结构 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钠元素的原子结构及存在 2.钠与非金属单质的反应 (1)钠与氧气的反应 条件 常温 加热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新切开的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在空气中很快变暗 钠先熔化,然后剧烈燃烧,火焰呈黄色,生成淡黄色固体 结论 ①钠具有银白色的金属光泽,硬度小,熔点低,密度大于煤油,通常保存在煤油或石蜡油中 ②钠与氧气的反应(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常温下:4Na +O 2===2Na 2O ,白色 加热时:2Na +O 2=====△ Na 2O 2,其中O 为-1价 ③条件不同,钠与氧气反应的产物不同 (2)钠与其他非金属单质化合生成的化合物中钠只显+1价,如Na 与Cl 2在点燃条件下可反应,化学方程式:2Na +Cl 2=====点燃 2NaCl 。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CCl4中() (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 (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子数均相同() 答案(1)×(2)×(3)√(4)×(5)√ 1.在实验室中,为什么要把钠保存在石蜡油或煤油中? 提示钠密度比石蜡油或煤油大,能隔绝空气,防止钠被氧化。 2.等质量的两块钠,第一块在足量氧气中加热,第二块在足量氧气中(常温下)充分反应,失电子________多(填“第一块”“第二块”或“一样”,下同),生成产物的质量______大,试着写出你的理由。 提示一样第一块 二、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 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或解释 钠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 钠熔化成小球钠的熔点低,反应放热 小球在水面上迅速游动反应产生的氢气推动小球运动 与水反应发出“嘶嘶”的响声,逐渐 钠与水剧烈反应,产生气体 变小,最后消失 反应后溶液的颜色逐渐变红有碱性物质(氢氧化钠)生成 2.实验结论 (1)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知识梳理(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解析版)

第1节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一、钠的物理性质 1、结构: 2、银白色,有金属光泽的固体,质地柔软,熔点低(小于100 ℃),密度比水的小,但比煤油的大。 二、钠的化学性质 1、与氧气反应: (1)常温:4Na +O 2===2Na 2O (2)加热:2Na +O 2 Na 2O 2(过氧化钠) 2、与水反应:2Na +2H 2O===2NaOH +H 2↑ 【注意】金属钠着火时不能用水,也不能用泡沫灭火器,应用沙土盖灭。 实验探究:钠与水的反应 烧杯中加入一些水,滴入几滴酚酞,加入绿豆大小的钠,观察现象。 现象:浮—— 钠的密度比水小 熔—— 钠的熔点低,该反应放热 游—— 生成了气体,推动钠粒游动 响—— 反应剧烈,产生气体 红—— 生成了碱(NaOH ) 3、与酸反应:2Na +2HCl===2NaCl +H 2↑ 【注意】钠和酸的反应比水更剧烈,在酸溶液中,钠先和酸反应,酸反应完后,过量的钠会和水继续反应。 4、与盐溶液反应:如CuSO 4溶液, 2Na +2H 2O +CuSO 4===Cu(OH)2↓+Na 2SO 4+H 2↑ 【注意】千万不能误解为钠更活泼,而置换出铜单质。 5、钠的制取与保存 (1)制取:化学方程式为2NaCl(熔融)=====电解 2Na +Cl 2↑。 知识梳理 钠及其化合物

(2)钠易与空气中的O2、H2O反应,且钠的密度比煤油的密度大,不与煤油反应,故通常将钠保存在煤油中。 二、氧化钠和过氧化钠 物质氧化钠(Na2O) 过氧化钠(Na2O2) 组成Na+与O2−以2℃1 形成化合物Na+与2 2 O (过氧根离子)以2℃1形成化合物色态白色固体淡黄色固体所属类别碱性氧化物过氧化物 氧元素化合价﹣2(最低价态) ﹣1(中间价态) 生成条件在空气中(缓慢氧化) 加热或点燃 化学性质 与H2O反应Na2O+H2O===2NaOH2Na2O2+2H2O===4NaOH+O2↑与CO2反应Na2O+CO2===Na2CO32Na2O2+2CO2===2Na2CO3+O2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2Na2O2 + 4HCl===4NaCl+2H2O+O2↑氧化性较弱较强 主要用途强氧化剂、漂白剂、供氧剂保存干燥、封闭干燥、封闭 三、碳酸钠和碳酸氢钠 碳酸钠碳酸氢钠俗称纯碱或苏打小苏打 物理性质色与态 白色粉末 Na2CO3·10H2O白色晶体,易风化 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易溶(溶解度碳酸钠>碳酸氢钠) 化学性质 碱性同浓度,滴入酚酞,都变红色,碳酸钠溶液红色更深,碱性更强。 与H+ 反应 CO32-+2 H+ = CO2↑+H2O HCO3-+H+== CO2↑+H2O 相同条件下NaHCO3比Na2CO3反应放出气体快 与碱 反应 与NaOH 、KOH 不反应 与NaOH反应生成Na2CO3 离子方程式:HCO-3+OH-===CO2-3+H2O 与澄清石 灰水反应 离子方程式: Ca2++CO2-3===CaCO3↓ NaHCO3足量: Ca2++2OH-+2HCO-3===CaCO3↓+2H2O+CO2-3

高中化学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__钠和氯第二节氯及其化合物第课时氯气的性质学生用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第1课时氯气的性质 核心微网络 素养新要求 1.了解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 2.分析氯原子结构,掌握氯气的性质。 3.认识次氯酸的性质。 4.通过实验手段,学会分析有关物质的性质。 学业基础——自学·思记·尝试 一、氯元素的存在和氯气的用途 1.存在:氯是一种重要的“成盐元素”,以化合态存在,自然界中以NaCl、MgCl2、CaCl2等形式大量存在于海水中,还存在于陆地的盐湖和盐矿中。 2.氯气的用途:重要的____________,可用来制造________、有机溶剂、农药、染料和药品等,也可生产漂白液和漂白粉等。 二、氯气的发现和物理性质 1.氯气的发现 2.氯气的物理性质

特别提醒 低温和加压的条件下,氯气(Cl2)可转变为液态(称为液氯),二者都是纯净物。 三、氯气的化学性质 1.从氯原子的原子结构认识氯气的氧化性 Cl 得e− →Cl- (1)与金属单质的反应 氯气能与大多数金属发生化合反应,生成____________。例如,钠、铁、铜等都能与氯气在加热条件下发生反应: 特别提醒 (1)由于Cl2具有强氧化性,因此Cl2与变价金属反应时,生成高价态的金属氯化物。如Cl2与Fe反应生成FeCl3而不是FeCl2,而S与Fe、Cu反应,生成物为金属的低价硫化物(FeS、Cu2S),这说明Cl2的氧化性比S的强。 (2)常温下,干燥的Cl2与Fe不反应,故工业上常用钢瓶贮运液氯。 (2)与非金属反应的实验探究

燃烧结束后,纯净的H 2可以在Cl 2 中安静地燃烧,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H 2+ Cl 2 2HCl 特别提醒 (1)H 2与Cl 2混合,在强光照射下可能会发生爆炸。 (2)实际工业生产可利用H 2在Cl 2中燃烧的反应制备盐酸。 (3)为了保证实验安全,H 2在点燃之前必须先检验纯度,只有符合点燃纯度要求的H 2才能点燃。 (4)燃烧的条件是温度达到着火点、可燃物及助燃剂,从H 2能在Cl 2中燃烧的实验事实可知,助燃剂可以是O 2,也可以是其他气体,如Cl 2等。燃烧的本质是物质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 (5)化学现象中烟、雾的区别 2.从化合价角度认识Cl 2的歧化反应 (1)与水的反应 ①氯气能溶于水,在常温下,1体积水可溶解约2体积的氯气。氯气的水溶液叫________,氯水因溶有氯气而呈________。溶解的氯气部分能够与水反应,生成HCl 和HClO(次氯酸)。 Cl 2+H 2O===HCl +HClO ②氯水漂白性的探究(教材P 43·实验2-8)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019秋】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学业要求核心素养对接 1.能列举、描述、辨识钠、氧化钠、过氧化钠、碳酸钠、碳酸氢钠的重要物理性质、化学性质及实验现象。 2.能说明碳酸钠、碳酸氢钠之间的相互转化。 3.能说明钠及其化合物的应用。1.能根据钠和水反应的实验现象辨识钠和水反应的实质,以培养学生宏观辨识与微观辨析的素养水平。 2.根据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和碱性氧化物的通性预测氧化钠的性质,以培养学生证据推理和模型认知的素养水平。 [知识梳理] 知识点一钠的性质 1

2 钠元素为11号元素,它在我们生活中无处不在,如高压钠灯,食盐氯化钠等,那么钠单质究竟有什么样的性质,它又是如何保存的呢?请完成下列知识点: 1.物理性质 (1)钠是银白色有金属光泽,密度比H 2O 小,质软、易切割,熔点低的金属。 (2)保存: 少量的钠保存在煤油中,大量的钠保存在固体石蜡中。 2.化学性质 (1)钠与氧气的反应 ①常温下:4Na +O 2===2Na 2O 。课本实验2-1的现象是什么? ②加热或点燃时:2Na +O 2=====△ Na 2O 2。实验2-2的现象是什么? (2)钠与水的反应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 钠着火不能用水灭火,应用干燥的沙土来灭火。 知识点二钠的氧化物 1.氧化钠的性质 氧化钠属于碱性氧化物,具有碱性氧化物的通性。 写出下列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1)与水反应:Na2O+H2O===2NaOH; (2)与酸性氧化物(如CO2)反应:Na2O+CO2===Na2CO3; (3)与酸(如HCl)反应:Na2O+2HCl===2NaCl+H2O。 2.过氧化钠的性质实验2-3 3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核心知识讲解及重难点突破

人教版(2019)高中化学必修第一册核心知识讲解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第一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 核心知识一钠 1.钠与氧气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金属钠露置于空气中的主要变化 金属钠长期露置于空气中最终完全转变为Na 2CO 3 粉末,此过程中的主要变化 与现象有: 银白色金属钠(Na)――→ O 2 ① 表面变暗 (生成Na2O) ――→ H 2 O ② 出现白色固体 (生成NaOH) ――→ H 2 O ③表面变成溶液(NaOH潮解)

――→CO 2④白色块状物质(生成Na 2CO 3·10H 2O )――→风化 ⑤ 白色粉末状物质(生成Na 2CO 3) 发生的主要变化的化学方程式为 ①4Na +O 2===2Na 2O ; ②Na 2O +H 2O===2NaOH ; ④2NaOH +CO 2===Na 2CO 3+H 2O , 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 ; ⑤Na 2CO 3·10H 2O===Na 2CO 3+10H 2O 。 2.钠与水的反应 (1)实验探究 (2)钠与水、酸溶液、碱溶液和盐溶液的反应 ①钠与水的反应 化学方程式:2Na +2H 2O===2NaOH +H 2↑,还原剂: Na ,氧化剂:H 2O 。 ②钠与酸溶液的反应 a .钠与酸溶液反应时先与酸反应生成H 2。 b .如果钠过量,钠把酸消耗尽之后,再与水反应。 ③钠与碱溶液的反应实质就是钠与水的反应。

④钠与盐溶液的反应 钠与盐溶液反应时,首先与水反应生成NaOH,然后NaOH与盐发生复分解反应(若氢氧化钠不与盐反应,则只有钠与水的反应)。例如: a.Na与Fe 2(SO 4 ) 3 溶液的反应 2Na+2H 2O===2NaOH+H 2 ↑, 6NaOH+Fe 2(SO 4 ) 3 ===2Fe(OH) 3 ↓+3Na 2 SO 4 。 b.Na与K 2SO 4 溶液的反应 2Na+2H 2O===2NaOH+H 2 ↑(仅此一步反应)。 3.结合实验探究总结金属钠的物理性质 钠的化学性质非常活泼,所以自然界不存在游离态的钠;在实验室里,金属钠保存在煤油或石蜡里。 【典例】将一块银白色的金属钠放在空气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变化,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表面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气中的氧气反应生成了过氧化钠 B.表面“出汗”是因为生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气中的CO 2 在表面形成了溶液 C.最后变成碳酸钠粉末 D.该过程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 [思路启迪] 解决此题的关键是掌握钠暴露在空气中所发生的一系列反应及其反应类型。 [解析] 钠露置在空气中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 2反应生成了Na 2 O,Na 2 O 与水反应生成NaOH,NaOH又吸收空气中的H 2O和CO 2 ,生成Na 2 CO 3 ·10H 2 O, Na 2CO 3 ·10H 2 O逐渐风化脱水,最后变成Na 2 CO 3 粉末,只有钠与氧气的反应是氧化 还原反应,其他反应不属于氧化还原反应,故只有C项正确。 [答案] C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