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在数学中,数列是一种常见的概念,它可以通过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来

表示。本文将介绍数列的定义、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含义和应用。

一. 数列的定义

数列是一种有序排列的数字序列,常用字母an表示其中的每

一项。一般情况下,数列中的每一项都与前一项或多项之间存在

某种关系。数列通常用大括号{}表示,例如{an}。

二. 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确定数列中的下一项的公式。也可以称之为递归公式。递推公式包含了数列中各项之间的递推

关系。形式上,递推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f(an-1, an-2, ... , an-k),

其中an表示第n项,f表示递推关系的函数,an-1, an-2, ... , an-k

表示前一项或多项。

递推公式的具体形式取决于数列的性质和递推关系的特点。常

见的递推公式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和斐波那契数列等。

1. 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差都相等的数列。设数列的公差为d,首项为a1,则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1 + (n-1)d。

2. 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与其前一项之比都相等的数列。设数列的公比为q,首项为a1,则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1 * q^(n-1)。

3.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每一项都等于其前两项之和的数列。设数列的首两项分别为a1和a2,则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n-1 + an-2。

三. 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是指能够直接计算数列第n项的公式,也称为一般公式。通项公式将数列的第n项与n直接相关,而不需要通过前一

项来计算。通项公式通常用an表示。通项公式的形式取决于数列的递推关系和数列的性质。

通项公式的推导方法各异,根据数列的特点,可以通过数列的递推关系、求和公式、解方程等方法得到相应的通项公式。通项公式能够直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方便在数学中进行进一步计算和研究。

总结:

数列是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字组成的序列,可以用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来表示。递推公式描述了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或多项之间的递推关系,而通项公式则可以直接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掌握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的应用,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列的规律和性质,进一步推导和研究相关的数学问题。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在数学和其它领域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数列是数学中的一种常见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数所组成。数列的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是数列的两种重要表示方式,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计算数列。 一、数列的递推公式 数列的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推导出后一项的公式。一般来说,递推公式可以分为线性递推和非线性递推两种。 1.1 线性递推公式 线性递推公式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前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再加上另一个常数得到。一般可以用如下的形式表示:an = a(n-1) * r + b。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n-1)表示数列中的第(n-1)项,r和b 为常数。 例如,如果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a1和a2,且每一项都等于前一项乘以2再加上1,则该数列的递推公式为:an = a(n-1) * 2 + 1。利用这个递推公式,我们可以轻松求解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1.2 非线性递推公式 非线性递推公式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不能通过前一项乘以一个常数再加上另一个常数得到。非线性递推公式的形式较为多样,常见的有多项式递推和递归递推等。

以多项式递推为例,假设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a1和a2,而后续项满足如下规律:an = an-1^2 + an-2^2。在这种情况下,我们无法仅仅通过前一项或多项来计算后一项。此时,我们需要借助递归或其他更复杂的方法来求解数列中的每一项。 二、数列的通项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指通过数列的位置n来计算该位置上的数值。通项公式可以直接给出数列前n项的数值,而不需要通过递推关系一步步推导。通项公式也常被称为数列的一般项公式。 2.1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是最常见的数列之一,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n-1)d,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d表示公差。 例如,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为3,公差为2,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3 + (n-1)2。通过这个通项公式,我们可以轻松计算出等差数列中的任何一项。 2.2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也是常见的数列类型,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a1 * r^(n-1),其中an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a1表示数列的首项,r表示公比。 举例来说,如果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为2,公比为3,则它的通项公式为an = 2 * 3^(n-1)。通过这个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方便地计算出等比数列中的任意一项。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

数列的通项公式及递推公式 数列是按照一定的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字。在数学中,我们常常使用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来描述数列。 一、通项公式 通项公式是指能够给出数列中第n项的公式。也就是说,通过通项公式,我们可以直接计算出数列中任意一项的值,而不需要知道前面的所有项。 1.1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都是相等的数列。一般地,等差数列可以写作a,a+d,a+2d,a+3d,...,其中a是首项,d是公差(即相邻两项之间的差值)。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n-1)d,其中an是数列中第n项的值,a是数列的首项,d是数列的公差。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an = 2 + 3(n-1)。 1.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是指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都是相等的数列。一般地,等比数列可以写作a,ar,ar^2,ar^3,...,其中a是首项,r是公比(即相邻两项之间的比值)。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 * r^(n-1),其中an是数列中第n 项的值,a是数列的首项,r是数列的公比。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公比是3,那么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就是an = 2 * 3^(n-1)。 二、递推公式 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已知数列中的前几项来计算出下一项的公式。也就是说,通过递推公式,我们可以通过已知的前几项来求解后面的项。 2.1等差数列的递推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而言,递推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n-1 + d。 这个公式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等于它前一项的值加上公差d。 2.2等比数列的递推公式 对于等比数列而言,递推公式可以表示为:an = an-1 * r。 这个公式表示数列中的第n项等于它前一项的值乘以公比r。 举个例子,如果一个等差数列的首项是2,公差是3,那么数列的递推公式就是an = an-1 + 3 对于一个等比数列的首项是2,公比是3,那么数列的递推公式就是an = an-1 * 3 综上所述,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是描述数列的重要工具。通过这些公式,我们可以根据已知条件来推导出数列中的任意一项的值,或者通过已知的前几项来计算出后面的项。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前n项和公式

二、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前n 项和公式 一、知识点回顾: 1、递推公式定义: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任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来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就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2、数列前n 项和S n 与通项a n 的关系式:a n =⎩⎨⎧--1 1s s s n n 12=≥n n 。 在数列{a n }中,前n 项和S n 与通项公式a n 的关系,是本讲内容一个重点,要认真掌握之。 注意:(1)用1--=n n n S S a 求数列的通项公式时,你注意到此等式成立的条件了吗?(2n ≥,当1n =时,11S a =) ;若a 1 适合由a n 的表达式,则a n 不必表达成分段形式,可化统一为一个式子。 (2)一般地当已知条件中含有n a 与n S 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1--=n n n S S a ,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n a 或n S 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 3、数列的通项的求法: ⑴公式法:①等差数列通项公式;②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⑵已知n S (即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差法:{11 ,(1),(2) n n n S n a S S n -== -≥。一般地当已知条 件中含有n a 与n S 的混合关系时,常需运用关系式1--=n n n S S a ,先将已知条件转化为只含n a 或n S 的关系式,然后再求解。 ⑶已知12()n a a a f n = 求n a ,用作商法:(1),(1)() ,(2) (1) n f n f n a n f n =⎧⎪=⎨ ≥⎪-⎩。 ⑷若1()n n a a f n +-=求n a 用累加法: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 1a +(2)n ≥。 ⑸已知1()n n a f n a +=求n a ,用累乘法:121121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2)n ≥。 ⑹已知递推关系求n a ,有时也可以用构造法(构造等差、等比数列)。特别地有 ①形如1n n a ka b -=+、1n n n a ka b -=+(,k b 为常数)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待定系数法转化为公比为k 的等比数列后,再求n a 。 ②形如1 1n n n a a ka b --= +的递推数列都可以用倒数法求通项。 ⑺求通项公式,也可以由数列的前几项进行归纳猜想,再利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 二、题型例讲: (一)、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例1、求下列数列的通项公式 ①已知111,2n n n a a a -==+,求n a ; ②已知111,3 n n n a a a -==,求n a ; ③已知111,32n n a a a -==+,求n a ;④已知111,32n n n a a a -==+,求n a ; ⑤已知1 111,32 n n n a a a a --==+,求n a ;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的常用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与求和的常用方法 求通项公式 一.公式法:(高中重点学了等差数列和等比数列,当题中已知数列是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在求其通项公式时我们就可以直接利用等差或等比数列的公式来求通项,只需求得首项及公差公比) 1、等差数列公式 例1.已知等差数列{a n }满足a 2=0,a 6+a 8=-10,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2、等比数列公式 例2.设{}n a 是公比为正数的等比数列,12a =,324a a =+,求{}n a 的通项公式. 3、通用公式: (若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n S 的表达式,求数列{}n a 的通项n a 可用公式⎩⎨⎧≥-==-211n S S n S a n n n n 求解。一 般先求出a1=S1,若计算出的an 中当n=1适合时可以合并为一个关系式,若不适合则分段表达通项公式) 例3.已知数列}{n a 的前n 项和12-=n s n ,求}{n a 的通项公式.

二.当题中告诉了数列任何前一项和后一项的递推关系即:n a 和a n-1的关系时我们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采用下列方法 1、叠加法:(一般地,对于型如)(1n f a a n n +=+类的通项公式,且)()2()1(n f f f +++ 的和比较好求,我们可以采用此方法来求n a )即:1122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 +-1a +(2)n ≥; 例4.数列{}n a 的首项为3,{}n b 为等差数列且()*+∈-=N n a a b n n n 1.若则12,2103=-=b b ,则=8a ( ) A .0 B .3 C .8 D .11 例5.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2n n a a a n n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2、叠乘法:(一般地对于形如“已知a 1,且 n 1 n a a +=f (n )(f (n )为可求积的数列)”的形式可通过叠乘法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即:1 2 112 1 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 ⋅⋅⋅ ⋅(2)n ≥) 例6.在数列{n a }中,1a =1,()n n na a n =++11,求n a 的表达式. 3、构造法(当数列前一项和后一项即n a 和a n-1的递推关系较为复杂时,我们往往对原数列的递推关系进行变形,重新构造数列,使其变为我们学过的熟悉的数列(等比数列或等差数列)。具体有以下几种常见方法) 1.待定系数法(①、一般地对于a n =ka n-1 +m(k 、m 为常数)型,可化为的形式a n +λ=k(a n-1 +λ).重新构造出一个以k 为公比的等比数列,然后通过化简用待定系数法求λ,然后再求n a )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

数列求通项公式及求和9种方法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系列数值。求数列的通项公式和求和的方法是数列研究的基础,下面将介绍9种常见的方法。 一、等差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两个相邻项之间的差固定的数列。例如:1,3,5,7,9,……,其中差为2 1.1求通项公式 对于等差数列,可使用以下公式计算通项: 通项公式:a_n=a_1+(n-1)*d 其中a_n表示数列第n项,a_1表示数列第一项,d表示公差。 1.2求和 求和的公式为: S_n=(a_1+a_n)*n/2 其中S_n表示数列前n项的和。 二、等比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的两个相邻项之间的比值是固定的数列。例如:1,2,4,8,16,……,其中比值为2 2.1求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a_1*q^(n-1) 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a_1表示数列的第一项,q表示公比。 2.2求和 求等比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 S_n=a_1*(q^n-1)/(q-1) 三、斐波那契数列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斐波那契数列是指数列中的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之和。例如:0,1,1,2,3,5,8,13,…… 3.1求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_n=a_(n-1)+a_(n-2) 其中a_n表示数列的第n项。 3.2求和 斐波那契数列前n项和的公式为: S_n=a_(n+2)-1 四、等差数列的和差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对于等差数列,如果已知首项、末项和项数,可以使用和差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4.1公式

和差公式是指通过首项、末项和项数计算公差的公式。 已知首项a_1、末项a_n和项数n,可以使用和差公式计算公差d: d=(a_n-a_1)/(n-1) 4.2求通项公式 已知首项a_1、公差d和项数n,可以使用通项公式计算任意项的值:a_n=a_1+(n-1)*d 4.3求和 已知首项a_1、末项a_n和项数n,可以使用求和公式计算等差数列 前n项的和: S_n=(a_1+a_n)*n/2 五、等比数列的部分和求和公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对于等比数列,如果已知首项、公比和项数,可以使用部分和求和公 式求通项公式和求和。 5.1公式 部分和求和公式是指通过首项、公比和项数计算前n项和的公式。 已知首项a_1、公比q和项数n,可以使用部分和求和公式计算前n 项和S_n: S_n=a_1*(1-q^n)/(1-q) 5.2求通项公式 已知任意一项a_k、公比q和项数n,可以使用通项公式计算a_n:

(完整)数列常见数列公式(很全)

常见数列公式 等差数列 1.等差数列:一般地,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前一项的差等于同一个常数,即n a -1-n a =d ,(n ≥2,n ∈N +),这个数列就叫做等差数列,这个常数就叫做等差数列的公差(常用字母“d ”表示) 2.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 d n a a n )1(1-+= =n a d m n a m )(-+或 n a =pn+q (p 、q 是常数)) 3.有几种方法可以计算公差d ① d=n a -1-n a ② d =11--n a a n ③ d =m n a a m n -- 4.等差中项:,,2 b a b a A ⇔+= 成等差数列 5.等差数列的性质: m+n=p+q ⇒q p n m a a a a +=+ (m, n, p , q ∈N ) 等差数列前n 项和公式 6。等差数列的前n 项和公式 (1)2)(1n n a a n S += (2)2 )1(1d n n na S n -+= (3)n )2d a (n 2d S 12n -+=,当d ≠0,是一个常数项为零的二次式 8.对等差数列前项和的最值问题有两种方法: (1) 利用n a :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大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当n a <0,d>0,前n 项和有最小值可由n a ≤0,且1+n a ≥0,求得n 的值 (2) 利用n S :由n )2 d a (n 2d S 12n -+= 二次函数配方法求得最值时n 的值 等比数列 1.等比数列:如果一个数列从第二项起,每一项与它的前一项的比等于同一个常数,那么这个数列就叫做等比数列。这个常数叫做等比数列的公比;公比通常用字母q 表示(q ≠0),即: 1 -n n a a =q (q ≠0) 2。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 )0(111≠⋅⋅=-q a q a a n n , )0(1≠⋅⋅=-q a q a a m n m n 3.{n a }成等比数列⇔ n n a a 1 +=q (+∈N n ,q ≠0) “n a ≠0”是数列{n a }成等比数列的必要非充分条件 4.既是等差又是等比数列的数列:非零常数列.

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常见类型及解法

递推式求数列通项公式常见类型及解法 递推数列通项公式问题,通常可通过对递推式的变形转化成等差数列或等比数列给 予解决,由于递推数列的多变性,这里介绍总结一些常见类型及解法。 一、公式法(涉及前n 项的和) 已知)(n f s n = ?? ?≥----=-----=?-) 2() 1(11n S S n S a n n n 注意:已知数列的前n 项和,求通项公式时常常会出现忘记讨论1=n 的情形而致错。 例1.已知数列}a {n 前n 项和1322-+=n n S n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 解:当n=1时,411==s a , 当2≥n 时,14]1)1(3)1(2[)132(221+=--+---+=-=-n n n n n s s a n n n , 15114a ≠=+? ?? ?≥+==∴) 2(,14) 1(,4n n n a n 练习:已知数列}a {n 前n 项和12+=n n S ,求数列}a {n 的通项公式。答案:? ??≥==-)2(,2) 1(,31 n n a n n 二、作商法(涉及前n 项的积) 已知)(......321n f a a a a n =??? ?????≥----=----=?) 2() 1() () 1().1(n n f n f n f a n 例2.已知数列}a {n 中的值试求时53232,2,11a a n a a a n a n +=???????≥=。 解:当2≥n 时,由2321n a a a a n =????????,可得21321)1(-=????????-n a a a a n 则2 2 ) 1(-= n n a n 16 614 52 32 22 253 = + = +∴a a 三、累加法(涉及相邻两项的差) 已知)(1n f a a n n =-+112211)......()()(a a a a a a a a n n n n n +-+-+-=?--- 例3.已知数列{}n a 满足11211n n a a n a +=++=,,求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 解:由121n n a a n +=++,得121n n a a n +-=+ 则11232211()()()()n n n n n a a a a a a a a a a ---=-+-++-+-+ [2(1)1][2(2)1](221)(211)12[(1)(2)21](1)1(1)2(1)1 2 n n n n n n n n =-++-+++?++?++=-+-++++-+-=? +-+ 所以数列{}n a 的通项公式为2n a n =

数列通项公式方法大全

数列通项公式方法大全 数列是由一连串数字按照一定规律排列而成的序列。数列通项公式则是用来表示数列中每一项与项数之间关系的公式。在数学中,我们通过寻找数列的通项公式来推导和计算数列的各种性质,如数列的前n项和、数列的极限等。 本文将介绍数列通项公式的多种方法,包括等差数列、等比数列、二次数列等常见数列的通项公式推导方法。 1.等差数列通项公式: 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特点得到。设等差数列的首项为a1,公差为d,第n项为an,则有以下通项公式: an = a1 + (n-1)d 例如,数列1,3,5,7,9...是一个等差数列,其中首项a1=1,公差d=2,第n项an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1 + 2(n-1)表示。 2.等比数列通项公式: 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根据数列中每一项与前一项的比值相等推导得到。设等比数列的首项为a1,公比为r,第n项为an,则有以下通项公式: an = a1 * r^(n-1) 例如,数列2,4,8,16,32...是一个等比数列,其中首项a1=2,公比r=2,第n项an可以用通项公式an = 2 * 2^(n-1)表示。 3.二次数列通项公式:

二次数列的通项公式可以通过观察数列的特点和二次方程的性质得到。设二次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an^2 + bn + c,则有以下通项公式:an = an^2 + bn + c 例如,数列1,4,9,16,25...是一个二次数列,可以通过观察发 现每一项等于其对应项的平方,即a1 = 1^2 = 1,a2 = 2^2 = 4,a3 = 3^2 = 9、因此,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an = n^2 4.斐波那契数列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是一个特殊的数列,在数列中,每一项都等于前两项的和。设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为f(n),则有以下通项公式:f(n)=f(n-1)+f(n-2) 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前几项为1,1,2,3,5,8...,其中每一项 都等于前两项的和。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得到该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f(n)=f(n-1)+f(n-2)。 除了上述常见的数列通项公式推导方法外,还可以使用数列的递推关 系和递归等方法来推导数列的通项公式。另外,对于复杂的数列,也可以 使用数学工具和数学分析方法来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 综上所述,数列通项公式是表示数列中每一项与项数之间关系的公式。通过寻找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可以推导和计算数列的各种性质,进一步 研究和理解数列的规律和特点。

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

根据递推关系求数列通项公式的几种方法要求根据递推关系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其实是要求找到一个能将数 列的每一项都表示为n(项数)的函数的公式。在数学中,有几种方法可 以求解这类问题。 一、代数方法: 对于一些简单的递推关系,可以尝试使用代数方法来求解数列的通项 公式。这种方法通过观察数列中的模式,尝试将递推关系转化为代数方程,然后解方程得到通项公式。 例如,我们考虑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为:Fn=Fn-1+Fn-2,其中F1=1,F2=1 我们假设通项公式为Fn=k1a^n+k2b^n,其中k1、k2为常数,a、b为 待定数。 k1a^n+k2b^n=k1a^(n-1)+k2b^(n-1)+k1a^(n-2)+k2b^(n-2) 整理得: k1a^2-k1a-k2=0。 解这个方程,可以得到a和b的值,然后将a和b的值代入通项公式中,即可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二、特征根法: 特征根法是求解一阶线性递推关系(如Fn=aFn-1+b)的通项公式的 常用方法。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递推关系转化为一个一阶线性常微分 方程,然后解方程得到通项公式。

例如,我们考虑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满足的递推关系为:Fn=Fn-1+Fn-2,其中F1=1,F2=1 将递推关系转化为一阶线性常微分方程得到: y''-y'-y=0 其中y=Fn。 解这个方程得到的特征根为α1=(1+√5)/2,α2=(1-√5)/2 通项公式可以表示为: Fn=k1(α1)^n+k2(α2)^n 其中k1、k2为常数。 利用初始条件F1=1,F2=1,可以求解出k1和k2的值,进而求解出 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三、母函数法: 母函数法是一种求解递推关系的高效方法,尤其适用于求解求和问题。该方法的基本思想是,将数列视为一个幂级数的系数列,通过构造母函数 来解决递推关系。 例如,我们考虑求解斐波那契数列的通项公式。 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关系为:Fn=Fn-1+Fn-2,其中F1=1,F2=1 我们假设母函数为F(x)=F0+F1x+F2x^2+F3x^3+... F(x)=x(F(x)-F0)+x^2F(x) 整理得: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随着数学学科的日益深入和发展,数列递推公式及通项公式的研究也成为了数学学术研究的重要内容。数列作为一种独特的数学对象,其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的研究不仅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数学知识,还可以引领我们更深入地探究数学奥秘。本文便从数列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入手,探讨这两类公式之间的联系和联系背后的数学原理。 一. 数列递推公式的定义和作用 数列递推公式,简单来说就是通过已知的数列中前n项的值来推导出数列中第n+1项的值的公式。数列递推公式的定义可以用下述的数列来阐述: $a_1=1, a_2=2$ $a_n=a_{n-1}+a_{n-2}$ 可以得到: $a_3=a_2+a_1=3,a_4=a_3+a_2=5,a_5=a_4+a_3=8......$ 由此可见,数列递推公式是通过前n项数据计算出数列中第 n+1项数据的算法。而在实际应用中,数列递推公式有着广泛的应

用。例如在自然科学、金融管理、统计学等多个领域都有着重要的地位。例如Fibonacci数列,卡特兰数列都是具有重要的数学意义的递推数列,它们在自然界和金融市场上也有着重要的应用。 二. 数列通项公式的定义和作用 到了数列的通项公式部分,通项公式是根据前n项数据,导出数列中第n项数据的公式、表达式。用经典的等差数列来讲解, $a_n=a_1+(n-1)d$ (n为项数,$a_1$ 为首项,d为公差) 从递推公式到通项公式的计算,通常可以利用数学归纳法来推导。通项公式具有简明利于计算的特点,而且通项公式也可以应用到更广泛的领域之中。例如生态学、计算机科学等等领域中,通项公式都扮演者重要的角色。 三. 数列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的关系

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数列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为了求得数列的通项公式,我们首先需要了解数列以及递推公式的概念。 数列是指按照一定规律排列的一列数的集合。其中,每一项都有一个相对于上一项或前几项的关系,这种关系可以通过递推公式来表示。 递推公式是指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来计算后一项的公式。数列中的每一项都可以通过递推公式计算得到。例如,斐波那契数列的递推公式为:Fn=Fn-1+Fn-2,其中F0=0,F1=1 现在我们来具体考虑如何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在数学中,数列的通项公式也被称为递推函数或递归式。通项公式可以用来计算任意项的值,无需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的值进行递推。 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通常有两种方法:直接法和差分法。 一、直接法: 直接法是指通过观察数列中每一项的特点,推导出关于项数n的表达式,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找出其中的规律。这可能包括数列中的算术或几何性质,如递增或递减、等差或等比等。通过找到这些规律,我们可以猜测出数列的通项公式的形式。 然后,我们可以通过利用已知的数值或已有的数学定理和公式,来验证我们所猜测的通项公式是否正确。例如,我们可以代入已知的数值来计算通项公式中给定的项数对应的数值,如果和数列中的实际值相符,则我们的猜测通项公式的形式是正确的。

最后,我们需要证明我们求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这可以通过数学归纳法来完成。我们首先验证当n=1时,通项公式的正确性。然后,我们假设当n=k时,通项公式是正确的,即第k项的值能够通过通项公式来计算得到。最后,我们利用递推公式和已知条件来验证当n=k+1时,通项公式也是正确的。通过证明,我们可以确定求得的通项公式是正确的。二、差分法: 差分法是指通过计算数列中相邻两项的差值(或者更高阶的差值),找出差值之间的规律,从而得到数列的通项公式。 对于一个数列,我们可以计算相邻两项的差值(如一阶差分)、差值的差值(如二阶差分)等。然后我们观察这些差值之间的关系,可能发现它们之间也形成了一个数列,我们再次计算这个数列的差值。通过重复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找到差值数列的通项公式。 最后,我们将差值的通项公式与原数列的首项对应的差值相加(或累加),就可以得到原数列的通项公式。 需要注意的是,差分法适用于规律相对简单的数列,对于复杂的数列找到差值之间的关系可能比较困难。 综上所述,通过直接法和差分法,我们可以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具体的方法取决于数列的规律性质,需要观察、猜测、验证和证明。求解数列的通项公式是数学中一项有趣且有挑战性的工作,通过这个过程我们可以深入理解数列的性质和规律。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联系和区别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联系和区别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是数学中常见的两种表示数列的方法,它们之间 联系密切,但又各有特点。通项公式是指数列中的第n个数与n之间 的关系式,而递推公式是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数值推导出后一项的公式。在本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和意义。 1.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定义 通项公式是数列中的第n个数与n之间的关系式,通项公式能够直接 计算数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从而方便快速地求解数列中任意位置的 数值。而递推公式则是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数值推导出后一项的公式,递推公式更侧重于数列中相邻项之间的关系,通过不断迭代计算来得 到数列中各项的数值。 2. 联系和区别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在表示数列时有着密切的联系,它们都能够描述 数列中各项之间的规律和关系。然而,通项公式更侧重于直接计算数 列中任意一项的数值,而递推公式更注重于通过前一项或前几项数值 来计算后一项的数值。可以说,通项公式是递推公式的一种特殊情况,当递推公式具有一定规律性时,可以通过代数运算得出通项公式。通 项公式的计算效率高于递推公式,但在某些情况下,通过递推公式能

更清晰地展现数列中各项之间的关系。 3.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应用和意义 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在数学中有着广泛的应用和意义。通项公式在高 等数学中的级数求和、数学分析中的函数展开、微积分中的积分计算 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而递推公式则在概率论、统计学、离散数学等 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能够描述出现概率、分析随机过程、求解离散 型问题等。 4. 个人观点和总结 在我看来,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都是描述数列规律和关系的重要工具,它们各自有着不同的适用场景和特点,对于不同的数学问题和应用场景,可以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使用通项公式或递推公式,以便更加高效 地求解数学问题。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的联系和区别,使我们能够更 全面、深刻地理解数列中各项之间的规律和关系,进而在数学建模和 问题求解中得到更好的应用和推广。 通过本篇文章的详细讨论,相信读者能更清晰地认识到通项公式和递 推公式的联系和区别,以及它们在数学中的应用和意义。希望本文能 够对你在学习和应用数学中有所帮助。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在数学中 的应用非常广泛,它们不仅仅是在数学理论中有重要意义,还在实际 问题中有着丰富的应用。在工程、经济、物理等领域的建模和分析中,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都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

第2课时 数列的递推公式与通项公式 学习目标 1.理解数列的几种表示方法,能从函数的观点研究数列.2.理解递推公式的含义,能根据递推公式求出数列的前几项.3.会用累加法、累乘法由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知识点一 递推公式 思考 数列1,2,4,8,…的第n 项a n 与第n +1项a n +1有什么关系? 答案 a n +1=2a n . 梳理 如果已知数列的第1项(或前几项),且从第二项(或某一项)开始的任一项a n 与它的前一项a n -1(或前几项)(n ≥2)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公式表示,那么这个公式叫做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 特别提醒:(1)与所有的数列不一定都有通项公式一样,并不是所有的数列都有递推公式. (2)递推公式也是给出数列的一种重要方法,递推公式和通项公式一样都是关于项数n 的恒等式,用符合要求的正整数依次去替换n ,就可以求出数列的各项. (3)递推公式通过赋值逐项求出数列的项,直至求出数列的任何一项和所需的项. 知识点二 数列的表示方法 思考 以数列2,4,6,8,10,12,…为例,你能用几种方法表示这个数列? 答案 ①通项公式法:a n =2n . ②递推公式法:⎩⎪⎨⎪⎧ a 1=2,a n +1=a n +2,n ∈N *. ③列表法:

④图象法: 梳理数列的表示方法有通项公式法、图象法、列表法、递推公式法. 1.利用a n+1=2a n,n∈N*可以确定数列{a n}.(×) 2.有些数列难以用通项公式和递推公式表示,但可以用列表法轻松解决.(√) 3.递推公式是表示数列的一种方法.(√) 类型一数列的表示法 例1图中的三角形图案称为谢宾斯基三角形,在四个三角形图案中,着色的小三角形的个数依次构成一个数列的前4项,请写出这个数列的递推公式和一个通项公式,并在直角坐标系中画出它的图象. 考点数列的表示方法 题点数列的表示方法 解如题图,这四个三角形图案中着色的小三角形第(2)个是第(1)个的3倍,第(3)个是第(2)个的3倍,故有递推公式a1=1,a n+1=3a n,n∈N*,个数依次为1,3,9,27.则所求数列的前4项都是3的指数幂,指数为序号减1.所以,这个数列的一个通项公式是a n=3n-1.在直角坐标系中的图象为一些孤立的点(如图所示).

(完整版)递推法求数列通项

(完整版)递推法求数列通项 1. 引言 数列是数学中常见的概念,它由一系列按照特定规律排列的数值组成。求数列的通项是数学中重要的问题之一,它可以帮助我们对数列进行更深入的理解和研究。本文将介绍递推法求数列通项的方法和步骤。 2. 递推法概述 递推法是一种根据已知的前面几项数值,通过递推关系式推导出后续项数值的方法。在求数列通项中,递推法可以帮助我们找到数列中每一项与前面项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数列的通项。 3. 递推法求数列通项的步骤 步骤1:观察数列的规律

首先,我们需要观察数列的前几项,寻找数列中的规律。通过观察,我们可以尝试找到每一项与前面几项之间的关系,例如相邻项之间的差值、比值等。 步骤2:建立递推关系式 在观察数列规律的基础上,我们可以通过建立递推关系式来描述数列中每一项与前面项之间的关系。递推关系式可以是一个等式或不等式,它能够用已知的前面项数值表示出后续项的数值。 步骤3:利用递推关系式求解通项 利用建立好的递推关系式,我们可以通过迭代运算求解数列的通项。从已知的初始项开始,根据递推关系式逐步计算得到后续项的数值,直到求出指定位置的项。 步骤4:验证递推关系和通项的正确性

在求解出数列的通项之后,为了验证递推关系和通项的正确性,我们可以代入一些已知的项数值进行检查。如果递推关系和通项能 够满足已知的数值,那么可以确认求解结果的正确性。 4. 数列通项的举例 以下是两个常见数列的求解通项的例子: 等差数列 已知等差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 a1 和 a2,公差为 d。根据递推 法可以得到,等差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n - 1) * d,其中 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 等比数列 已知等比数列的前两项分别为 a1 和 a2,公比为 q。根据递推 法可以得到,等比数列的通项公式为 an = a1 * q^(n-1),其中 n 表示数列的第 n 项。

数列的十种典型递推式

1 十大递推数列求通项: (1)等差数列:a n =a n-1+d 例1: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a n-1+3,(n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3n-2. (2)等比数列: a n =a n-1q 例2: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2a n-1,(n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12-n . (3)似等差数列: a n =a n-1+f(n) 用叠加法。 例3: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n =a n-1+3n+1,(n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2 65n 3n 2-+. (4)线性数列: a n =pa n-1+q 构造等比数列。 例4:已知:数列{a n }中a 1=3,a n =2a n-1-1,(n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12+n . (5) 似等比数列: a n =a n-1f(n) 叠乘法。 例5:已知:数列{a n }中a 1=3,a n =na n-1,(n ≥2).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3n !. (6)三项递推: a n =pa n-1+qa n-2 设a n+1-xa n =y(a n -xa n-1),构造一个或二个等比数列再通过等差数列或解方程组求出。 例6: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3,a n =3a n-1-2a n-2,(n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2n -1. 例7: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3,a n =4a n-1-4a n-2,(n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n+1)2n-2. 例8:已知:数列{a n }中a 1=1,a 2=4,a n =4a n-1-4a n-2,(n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n2n-1. 例9:已知:数列{a n }中a 1=2,a 2=3,a n =5a n-1-6a n-2,(n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a n =3×2n-1-3n-1. 例10:已知:数列{a n }中a 1=a,a 2=b,a n =a n-1-a n-2,(n ≥3).求a n 的通项公式。 答周期为6. 例11 (2006年普通高等学校夏季招生考试数学(文史类)福建卷(新课程)) (22)已知数列满足 (I )证明:数列是等比数列;(II )求数列 的通项公式;(Ⅲ)若数列 满足 证明 是等差数列。 (7)似线性数列:a n+1=pa n +f(n) , 变为 1 11) (++++=n n n n n p n f p a p a ,即化为(3)型。 特别地①1n n a pa bn c +=++型,还可以令1(1)()n n a x n y p a xn y +-+-=--,待定系数x,y ,构造等比数列,要比通法简单。 ②1n n n a pa q b +=++型,还可以令11()n n n n a xq y p a xq y ++--=--,待定系数x,y ,

[高考数学]数列通项公式推导(超级详细)

专题二:递推公式求通项公式 题型一: ⑴.1n n a a pn q +=++(差后等差数列) ⑵1n n n a a b +=+ (差后等比数列) 题型二: 1n a +=λn a +M (相邻两项满足线性关系) 例.数列{}n a 满足1n a +=2n a +3, a 1=1求通项. 解:(1n a ++λ)=2(n a +λ) ∴λ=3 ∴ 1n a ++3=2(n a +3) 即{n a +3}成G.P 公比q=2首项a 1+3=4 ∴n a +3=4⋅21 n -∴n a =1 2 n +-3 题型三: 1n a +=n a λ+A.P .例:数列{}n a 满足1n a +=4n a +3n-2, a 1=1,求通项. 解:2n a +=41n a ++3(n+1)-2 1n a +=4n a +3n-2 因此有2n a +-1n a +=4(1n a +-n a )+3,令n c =1n a +-n a ,则1n c +=4n c +3 1n c ++λ=4(n c +λ)+3 ∴ λ=1 1n c ++1=4(n c +1) ,C 1+1=a 2-a 1+1=5 {n c +1} G.P 1n C +=514n -⋅, n c =514n -⋅-1∴1n a +-n a =514n -⋅-1 ∵1n a +-n a =3n a +3n-2 即51 4 n -⋅-1=3n a +3n-2 ∴n a =n 151 4n 33 -+-。 题型四: 1n a +=n a λ+G.P 例:数列{}n a 满足1n a +=3n a +2n , a 1=1,求通项. 1131,2222n n n n a a ++=+ 令n c =2n n a , C 1=1 2 1n c ++λ=32(n c +λ)∴λ=1 ∴{n c +1} G.P , C 1+1=12+1=32 1n C +=32n ⎛⎫ ⎪⎝⎭ ∴n c =32n ⎛⎫ ⎪⎝⎭ -1 n a =2n n c =3n -2n

数列 知识点总结及数列求和,通项公式的方法归纳(附例题)

⎩⎨⎧无穷数列有穷数列按项数 22 21,21 (1)2n n a a n a a n a n =⎧⎪=+=⎪⎨=-+⎪⎪=-⋅⎩n n n n n 常数列:递增数列:按单调性递减数列:摆动数列: 数 列 数列的考查主要涉及数列的基本公式、基本性质、通项公式,递推公式、数列求和、数列极限、简单的数列不等式证明等. 1.数列的有关概念: (1) 数列:按照一定顺序排列的一列数称为数列,数列中的每个数称为该数列的项. (2) 从函数的观点看,数列可以看做是一个定义域为正整数集N +(或它的有限子集)的 函数。当自变量从小到大依次取值时对应的一列函数值。由于自变量的值是离散的,所以数列的值是一群孤立的点。 (3) 通项公式:如果数列{}n a 的第n 项与序号之间可以用一个式子表示,那么这个公式 叫做这个数列的通项公式,即)(n f a n =.如: 2 21n a n =-。 (4) 递推公式:如果已知数列{}n a 的第一项(或前几项),且任何一项n a 与它的前一项 1-n a (或前几项)间的关系可以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即)(1-=n n a f a 或),(21--=n n n a a f a ,那么这个式子叫做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 如数列{}n a 中, 121n n a a -=+,其中121n n a a -=+是数列{}n a 的递推公式.再如: 121,2,a a ==12(2)n n n a a a n --=+>。 2.数列的表示方法: (1) 列举法:如1,3,5,7,9,… (2)图象法:用(n, a n )孤立点表示。 (3) 解析法:用通项公式表示。 (4)递推法:用递推公式表示。 3.数列的分类: 按有界性M M M >M n n n n + ⎧≤∈⎪⎨ ⎪⎩有界数列:存在正数,总有项a 使得a ,n N 无界数列:对于任何正数,总有项a 使得a 4.数列{a n }及前n 项和之间的关系: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