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试论中西哲学的区别

试论中西哲学的区别

试论中西哲学的区别
试论中西哲学的区别

试论中西哲学的区别

摘要:哲学比较研究是哲学发展的重要手段,中外哲学概莫能外。中西哲学比较,在一定意义上是历史与现实的一种对话。整个人类的哲学思想是一个整体,中西哲学比较方法虽然也涉及可比性问题,但更重要的是比较价值标准问题,看它为我们对客观世界的认识、为锻炼人类思维能力以及提高人的精神境界提供哪些有益的东西和理论。通过中西哲学比较,寻找不同民族、国家的哲学汇合点,为哲学共同发展开辟道路。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意义异同辩证逻辑

建筑0803 周鹏U200814653

一、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和意义

哲学比较,以哲学的自我认同为基础,既是不同哲学之间历史的和现实的对话与融通,更是哲学研究的重要内容和哲学创新发展的重要途径。哲学比较既包括不同民族的哲学、不同哲学派别的哲学和不同哲学家的哲学,以及不同哲学家的不同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共时性比较,也包括同一民族、同一哲学派别、同一哲学家不同时期、不同阶段上的哲学概念、命题和思想的历时性比较。哲学比较之所以可能。从共时性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任何真正的哲学都是自己时代精神的精华”,都是对自己时代声音的响应和对自己时代所面I临的一系列重大现实问题的终极性思考和回答。这既是其为哲学的内在根据,也是共时性比较研究之所以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哲学比较之所以可能,从历时性的视角来看,就是因为:任何哲学都是哲学历史发展过程中的一个阶段、一个环节,都是连续性和阶段性、传统性和创新性的统一。可以说,哲学发展过程的这种历史与逻辑的统一,既是历时性比较之所以可能的充分必要条件,也是历时性比较之所以可能的最真切的实践基础。

中西哲学比较研究的目的和意义,就是要通过比较:认同与反思、对话与融通、解构与建构,找回和挺立“中国哲学”乃至中华民族精神的“自我”;在超越中西哲学各自的“地方性”知识的局限性的同时,回归哲学作为人类精神“家园”的性质,充分发挥其应有的反思和批判、引导和提升人的精神境界的价值和功能;在深化对哲学的“自我”理解的同时,为中国哲学新范式和新形态的原创建构奠定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为逐渐生成的“当代世界的哲学”的原创建构提供丰厚的思想理论资源。

二、关于中西哲学比较的方法

这里说的方法,不是泛指一般的方法,而是对中西哲学比较时应该遵循的具体方法。这是哲学的比较研究中一个极其重要的问题。只有方法正确,才可能进行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水平的比较,得出科学的结论。中外有较高学术价值和水平的这类论著,莫不与此问题密切相

关。但是方法不是孤立的,它是伴随目的而来的,目的不同,方法也就各异。黑格尔说:哲学的方法与内容是同一的,也许就是这个意思。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中,作者可根据自己的意图,采用某一种方法,这是无可非议的。当然这并不是说方法可以是随意的,而是说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所以,我们在讨论中西哲学比较的方法时,首要一个问题就是要弄清楚中西哲学比较的目的是什么。我们认为,目的有两个:第一,是为了认识和掌握中西哲学发展的基本特征;第二,是为了认识和掌握中西哲学发展的基本走向。所谓“基本特征”是指中西哲学的主要倾向或普遍现象,而不是个别情况和局部现象。所谓“基本走向”是指中西哲学从古至今全过程的发展趋势,而不只是某一阶段的情况。也可以说,前者是从“空间”意义、后者是从“时间”意义上来讲的。由此目的出发,我们认为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应该同时运用总体论(整体论)和动态论(变动论)两种方法。

三、中西思维方式的异同

中国哲学表现一种思维方式,西方哲学表现另一种思维方式,彼此很有区别。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比较显著的特点就是注重分析,西方分析思维比较流行,比较占势力。从古希腊一直到近代,尤其近代西方哲学,分析方法很流行。恩格斯也讲过,在古希腊辩证法比较多,古希腊许多哲学家都是辩证法家。到了近代,恩格斯用了一个名词就是“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他说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就出现形而上学思维方式,辩证法不太受重视了,把事物看成孤立的、静止的。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这个名称是黑格尔提出的,事实上这个名称并不合适,因为形而上学还另外有一个意义,在马克思、恩格斯早年著作《神圣家族》里边也讲到形而上学,那就是另外一个意义,就是玄学、本体论的意思。后来,恩格斯采用黑格尔的用法,把英国培根、洛克以后的科学思维方法叫做形而上学思维方式,现在这个名词比较流行了。可是中国哲学从古代一直到近代,比较占势力的是辩证思维。可以说西方以形而上学思维方式为主;中国以辩证思维为主,这是大概讲讲。事实上中国也有分析思维,在中国有儒

家、墨家、道家,墨家是比较注重分析思维的,可是墨家到汉朝以后就断绝了,分析思维就不太占势力了。中国的辩证思维起源是比较早的,老子讲“正言若反”(《老子》第七十八章),就是说一句话看起来是反面的,其实有深刻的含义。他讲“反者道之动”(《老子》第四十章),老子特别强调这个“反”,这个“反”用黑格尔的名词说就是“否定性”,老子认为一切事物后来都归于否定。孔子讲“叩其两端”(《论语?子罕》),遇到什么问题,从两方面来考虑,问题就解决了。孔子的“叩其两端”也是辩证思维的一种表现。从老子、孔子开始,中国的许多思想家都有辩证思维,到宋朝张载,辩证思维尤其丰富,后来明清之际的王夫之,辩证思维也很丰富。在西方,也有丰富深刻的辨证思维,中国哲学讲的辩证思维比较注重对立的统一,特别注重统一、注重和谐,认为和谐、对立的融合是最重要的。

西方的思维方式:是A就不是非A,是非A就不是A,把肯定和否定分析得很清楚,这个就不是那个,那个就不是这个。在印度,说A不对,说非A也不对,把A否定了,非A 也否定了。你说这个东西是这个不对,你说这个东西不是这个也不对,根本就不能说,这是印度的思维方式。在中国,这个太极图表示阴阳互补,相反相成,相灭相生。巴姆认为中国的这个思想比较深刻。西方有个著名科学家波尔就非常欣赏太极图,他认为太极图两端互补这一思想非常深刻。中国古代哲学关于辩证思维、关于对立统一可以说有很多很深刻的思想,值得研究。西方的所谓形而上学思维方式,即分析思维方式,在历史上很起了作用,从十六世纪培根、洛克以后,西方自然科学发展起来了,西方自然科学就是靠所谓形而上学的思维方式,就是靠分析思维,通过分析、通过实验,自然科学就大大发展起来。

四、中国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胡适认为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切要的问题”,人生离了哲学,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学。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主题是关乎人生智能,

儒道的共同特点是重人生,重为道,而轻知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主张以“仁”为根本,“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为仁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六艺之本,诸德之帅,闻道、为道是人生之本。一部《论语》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训,是以仁为基础的人生之道。道家区别了为道与为学,并以“为道”是人生之首要义务。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主张“绝圣弃智”;虽然崇尚自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关于研究自然的著作,而是通过对自然之道的感悟获得人生之道。如从“水滴石穿”和“强风折树”中领悟了“贵柔”与“守雌”;从“海纳百川”中领悟了“谦和”与“无为”。人之道就是无为,顺其自然,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庄子以“道法自然”为指引,以自然解释人生,让人参透自然,悟透人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不仅认为追求知识,明辨是非没有必要,而且用个人的有限生命去否认追求无限知识的可能性。

西方哲学史上占主份地位的思想传统是重求知,重为学。西方哲学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理解为理性,西方哲学是主知的,它由此孕育并衍生出科学主义的知识论传统,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以“爱智”、求知为目标。早期的自然哲学家虽然以研究万物之本源或始基为己任,但是他们是用认识具体事物的方法去把握始基。柏拉图在其学院大门上书“不懂几何者请勿入此门”,可见他在招收学生时对知识重视;亚里斯多德更是把求知、理性作为人的本性,解读了人们对知识追求的所以然,“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的至理名言表达了他对知识的追求、真理的热爱放在高于一切的地位。西方近代哲学以重求知、重认识论为特征,是认识论哲学。西方近代开端文艺复兴时期是西方哲学自我觉醒的时代,人文主义精神使人们的思想从空幻的彼岸世界回到了现实的此岸,从清静的僧院走到了纷扰的尘旧,从而发现了自然,也发现了人自身。追求知识,渴望个人自由,要求个性解放,反对教会的桎梏,要求发挥人的主体性和创造性,这是当时人们的一般精神面貌。随后,无论是以培根、洛克为代表的经验主义

哲学,还是以笛卡尔为代表的唯理论哲学,他们有着共同的目标,就是对认识的本质、规律和方法的研究,重视对知识的探究,解答人们怎样探索自然、世界和获取知识,知识论成为西方近代哲学的中心问题。

五、中国哲学侧重于辩证思维,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

中西方哲学思维方式的差异主要体现在辩证思维与逻辑思维上。中国哲学侧重于辩证思维方式,西方哲学侧重于逻辑思维方式。中国哲学没有像西方那样经过从16世纪至18世纪自然科学的洗礼,没有受到像哥自尼、伽利略、开普勒和牛顿等创立的科学方法的影响,因而也没有产生像西方近代经验主义和理性主义的传统。中国哲学始终是沿着古代朴素辩证法的思维方式向前发展的。它注重从整体上、宏观上、联系上把握事物,而极少用逻辑推理分析方法。中国人的辩证思维包含着三个原理:变化论,矛盾论及中和论。变化论认为世界永远处于变化之中,没有永恒的对与错。矛盾论认为万事万物都是由对立而构成的矛盾统一体,没有矛盾就没有事物本身。中和论强调的是中庸之道,认为任何事物都存在着适度的合理性。因此,中国人偏重于整体的、辩证的思维,善于运用综合的方法,把事物看成是普遍联系的,习惯于从整体上看问题。这种思维方式有利于对事物进行总体上的把握和宏观上的概括,促进事物整体功能的发挥和事物之间的融汇与和谐。它的不足是缺乏对事物的复杂性、个性的认识,很少对事物进行细致入微的考察和分析,对自然现象的解剖研究尤其不够。这就导致了中国人的思维方式中形式逻辑和实证分析不足,从而影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正如爱因斯坦指出西方科学的发展是以两个伟人的成就为基础的,那就是西方哲学家发明的形式逻辑体系,以及通过系统的实验发现有可能找出因果关系。在我看来,中国的贤哲没有走上这两步。

西方人的思维是一种逻辑思维,这种思维强调世界的同一性,非矛盾性和排中性。同一性认为事物的本质不会发生变化,一个事物永远是它自己。非矛盾性相信一个命题不可能同时对

或错。排中性强调一个事物要么对,要么错,无中间性。因此,西方人的思维方式也叫分析思维,他们在考虑问题的时候,喜欢从一个整体中把事物分离出来,对事物的本质特性进行逻辑分析。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虽也有整体性思维,但占主导地位的是以个体思维、机械思维为特征的实证分析方法。它往往重视每一个事物的状况,在具体细节上穷极分析,善于从解剖个别具体事物中看问题。这种重个体、实证、重分析的思维方式,极大地促进了科学技术的发展。它的不足是容易孤立地、片而地、静止地看问题,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头痛医头脚痛医脚,不善于从总体上把握事物的联系和整体功能的发挥。由此片面夸人了科技理性的作用,忽视人文价值的功能。

六、中国哲学重群体与道义,西方哲学重个体与功利

中国古代把维护群体的协调,社会安定作为最高的伦理政治原则,把社会整体利益作为个人利益的出发点和归宿。个人对群体来说,义务重于权利,奉献大于索取。个体的价值只有在群体社会中才能得以实现。个人在义与利的关系上,偏重道义,看轻利益,突出刚健自强的个人修养。孔子认为,在人的生命中,恪守道德规范,将道义放在首位,人的生活才能充实。明确提出“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认为有德之君子追求的是道义,无德之小人追逐的是功利。人的生活目标不能简单地归结为追求富贵,虽然人人都想得到富贵,但是要加以限制,限制就是适义,即‘以义制利”,只有符合道义的富贵才可以取,不符合道义的富贵绝不可取。孔子说:“富而可求,虽执鞭之士,吾亦为之”。孔子主张人为道义而活,非为富贵而生,人生才有真正的价值,始终把功利置于道义之下,反对见利忘义,主张见利思义,义然后取。孟子的“舍生取义”,董仲舒的“正其义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宋明理学的“存天理,灭人欲”,无不表现出重视道义的特征。

西方文化传统奉行个人本位,以自我表现为中心,注重人格独立和尊严。早在古希腊,普罗泰哥拉就提出了“人是万物的尺度”的命题,肯定了人的主体地位,以个人的经验作为衡

量万物的标准。文艺复兴时期,人们再次重新正视人的存在。诗人但丁呼吁为了自己的目的而不是为了别人的目的而生存”。17世纪格劳修斯明确地把自由和财产规定为个人的权利。这些思想逐渐形成为西方的社会公理,即一个人首先关心自身利益是自然和合理的,谋求增进个人利益是增进社会整体利益的最佳途径。这一公理不仅适用于个人之间的财产关系,而且推及到个人与家庭,个人与国家等其它伦理关系和法律上,个人主义在西方文化史上取得了合法的地位。重视个体的价值取向有利于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推动了人们对物质世界的探求和对物质利益的追逐与享受;在促进西方社会经济飞跃发展的同时,又导致急功近利,物欲横流,道德水平下降,拜金主义弥漫享乐主义抬头,亲情冷漠,人际冷落,群体观念淡漠等社会现象。

七、中国哲学重政事,西方哲学重自然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上,中国哲学重政事,西方哲学重自然。中国文化传统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强调“顺天应物”、“天人合一”,人与自然相互依存,相互平等,“万物相育而不相害,众道并行而不相悖”。中国哲学谈自然是为了“究天人之际”,为了给人世的理想秩序找出“天上”的依据,最终还是为了解决人世的问题。中国哲学绝少有西方那样的纯哲学,绝少有像亚里斯多德的《形而上学》和康德的《批判》那样的专门的哲学著作。中国哲学几乎总是同政治主张揉合在一起,并以政治主张为归宿。中国哲学之道就是“内圣外王”之道,内圣强调个人的内在修养和精神境界,做到“明明德”、“新民”、“止于至善”,通过格物、致知、诚意、正心等修身养性的工夫,以达到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目的。哲学的功能侧重于政事,从而限制了人们对自然的探索,把生命的大部分时间花费在迎合周围的人事关系上,而不能像西方人那样注重从人与自然的关系中去寻找自身的创造力量和生命价值,形成了屈从于权威,为富贵利禄奔波的消极心理质量,后来发展为视科学技术为“奇技淫巧”,“行器之末”,阻碍了科学技术的发展。

西方哲学则强调人与自然的对立,主张人要征服自然,控制自然。西方思想中注重探究自然的科学精神有悠久的传统。古希腊哲学是从宗教信仰和神话的束缚中解脱出来并和科学同时诞生的,它从一开始便与科学接下了不可分割的亲缘关系,哲学家同时也是科学家。例如柏拉图说过“尊重人不应该胜于尊重真理”。亚里斯多德有一句名言“吾爱吾师,吾更爱真理”;培根提出了“知识就是力量”的著名口号,这些表明了西方哲人对真理的追求寓于对自然的探求之中。因此在古希腊时期就产生了伟大的数学家毕达哥拉斯,欧几里德,阿基米得;即使在宗教和神学统治下的欧洲中世纪最黑暗的时代,也扼制不住哥自尼、伽利略、布鲁诺等科学家对大自然的探索。文艺复兴后的欧洲在科学研究的内容上,开始从感性转向对事理和规律的探求,使西方近代自然科学获得了长足进步;借助新的科学技术,哥自尼发现新天体,哥伦布发现新大陆,麦哲伦的环球航行成功地证明了地球为球体,所有这此都增强了人们追求真理、探索大自然的奥秘和改造自然的信心和勇气。17-18世纪,自然科学进入了对自然界进行分门别类的研究和对各种事物进行分析解剖的阶段,运用了以实验和观察为基础的科学归纳法和数学演绎法,诞生了牛顿的万有引力学说和光学理论,创造了蒸气机这一伟大的发明,整个数、理、化、天文、地理、生物等自然科学领域都取得了新的发展,西方人在征服自然和改造自然的道路上迈出了一大步。而近代的中国由于受文化传统的束缚,在科学技术上开始落伍,这也是导致中国近代落后挨打、屡受外侮的重要原因。

中西方哲学是两种异质性的哲学,哲学的异质性使得我们在构建中国哲学的同时应该走出依傍西方哲学的传统;最后,两位学者还从各自的研究立足点出发,在中西哲学比较方面表现出了两种不同的比较进路,而正是这两种比较进路让我们更紧迫地认识到哲学在新的时代需要观念的更新。

参考文献:

黄启祥.比较即生成:中西哲学比较方法论初探(J1.江苏社会科学,2002,(2).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l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

孙景强.中西哲学比较中的几个关键问题:俞宣孟与于连的对话【J】.世界哲学,2006,余卫国.中西哲学范式比较研究的可能和意义[J1.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

中西比较哲学的意义

掀开英语背后的文化纱幕,了结百年误解 田辰山 北京外国语大学东西方关系中心主任 本文旨在提出一个在人文教育与英语教育关系上能够引起人们关注的议题,即:英语教学与“中国思想传统-英欧思想传统”比较的极其重要性;中西方思想比较应成为英语学习的必修课,原因是英语后面有一层纱幕尚未掀开。这是个具有深思远虑战略眼光的议题,中国英语教育朝着这个方向改革,势在必行。 生活中,人们之间由于语言沟通不畅发生误解十分常见。同样道理,国家民族之间由于语言不同发生误解更是不可避免。真正理解,往往需要很长时间。所以,在今天全球化条件下,不同国家民族空前频繁接触,为减少误解,对语言文化差异的意识,显得尤其重要。中西语言之间(如汉英语之间)存在需深刻理解的结构性差异,它就是那层始终尚未掀开的纱幕。 我自己的亲身感受是,我到美国后读了不少英文原著,发现西方、美国中国研究学者有许多,但真正将中国搞得比较准确的极少。我们急需将中国的思想文化传统比较准确地介绍出去。这种介绍必须是在

对中西方思想传统基本结构差异比较了解的情况下,才能作得可信、准确和适当。 约翰?霍布森(John Hobson)教授的发言包含着十分重要的意见,非常值得认真考虑。这就是他提出的“欧洲中心主义”这个概念。我注意到许多西方学者对这个话题已经讨论了很久。重要的是霍布森教授为这个话题提供了有意义的、实在的历史事实。 我是个政治学或政治理论学者。我的领域是中国和西方现代政治思想比较。文化比较作为英语教育的先决条件。这是我认为必须认真对待的题目。因为不管英语教学的目的是培养翻译人员,还是学英语的人将来会在他的专业和学术工作岗位派上什么用场,对中国与英欧思想传统的比较都极为重要,都应作为英语教学的必修课程。 正像许多中西方比较研究学者已认识到,而且越来越敏感,西方思想传统的结构性差异(特别是现代“欧洲中心主义”)起到的阻碍作用,给西方人对中国(和东方)了解的努力造成的误解和歪曲。这个问题不仅仅存在于西方对中国的理解,而且由于是强势的,它已经渗透到中国的很多话语当中,尤其是在人文和社会科学领域的话语。其中不仅包括中国对西方的认识和解读,也包括中国人对自己的“反思”。

中西哲学对比

中西哲学对比 在很多人的观念中,哲学是从西方传来的一个学科,而中国并没有真正的哲学。但这种看法是错误的,中国历史上其实也有很多出色的哲学思想,只是可能与西方哲学形式不太相像,而研究问题的重点有所不同而已。 一、西方哲学简介 公认的西方哲学史起源于古希腊时代,而最早的哲学家是泰勒斯,他的所有哲学观点基本可以用一句话来表述:万物是水。而且对于这个观点的论证也比较粗糙,但他被认为迈出了对这个世界作理性思考的第一步。之后,西方的哲学史大致可分为四个阶段:①公元前6~公元5世纪,称为古希腊哲学;②公元 5~15世纪,称为中世纪哲学;③15世纪中~19世纪40年代,称为近代哲学;④19世纪40年代以来,称为现代哲学。 [1] 西方哲学研究的问题主要可分为三类,即宇宙论——研究世界的道理(A Theory of World);人生论——人生的道理(A Theory of Life);知识论——知识的道理(A Theory of Knowledge)。此外还有一些别的分法,如孟太葛认为哲学的三部分是方法论,形上学和价值论。[2]但其实其中形上学与宇宙论内容相似,价值论与人生论相似,方法论与知识论类似。所以,西方哲学的内容大致可分为公认的这三个部分。 而在发展的过程中,涌现了很多不同的流派,他们的主张千差万别,在一些问题上有着截然不同的观点。 在西方哲学家中我了解的比较多的是柏拉图和尼采,读过《理想国》和《权力意志》。虽然好多地方都没有彻底读懂,但他们的观点在很多地方是截然不同的。但是,相同的是他们对于自己的观点都进行了逻辑严明的证明,这一点其实是西方哲学的一大特点,后文会详细论述。 二、中国哲学简介 正如前文所说,好多人认为中国根本没有哲学。的确,哲学这个词是从西方传过来的,而在这个词在中古出现以前,中国也的确没有自觉的哲学这一学科。但是,这并不代表中国没有哲学。中国古代其实产生过许许多多优秀的哲学思想,只不过中国哲学可能与西方哲学研究的重点不同而已。 中国的哲学可以说是起源于春秋战国时代,也就是当时的诸子百家的学说。此外,中国魏晋人所谓的玄学、宋明人所谓的道学以及清朝人所谓的义理之学研究的内容其实也与西方所谓的哲学大致相同。[3]这些都是中国的哲学。 比如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宇宙论,庄子和老子的学说中就有很多对于宇宙的认识与思考。庄子学说中最著名的一个观点就是事物的相对性,大小、远近、长短都是相对的,这一观点其实是对于主观认识和客观存在这两者的分离。此外,更深刻的观点还有对于宇宙规律的认识,如老子曾曰:天地不仁,以万物为刍狗。这句话的意思是天地是没有感情与道德标准的,在它的眼中包括人在内的世间万物都是完全相同的。这个观点其实就是唯物主义哲学的核心观点。 而对应于西方哲学中的人生论,其实中国哲学的大部分内容都在探讨这个问题。不论是儒家的克己复礼,墨家的兼爱非攻,农家的全民稼穑,实际上都是在探讨一个人应该以怎样的态度、怎样的行为准则去为人处世。 三、中西方哲学的主要差异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集团档案编码:[YTTR-YTPT28-YTNTL98-UYTYNN08]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试题纸 适用年级专业:各年级各专业考试形式:提交论文考试时间:随堂 ----------------------------------------------------------------一、课程论文(论题及答题符合下列要求,共100分)【得分:】(1)综述《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并谈谈学习该学科的实际意义; (2)联系实际,就《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某一讲),进行理解性论述; (3)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或认识论比较、或价值论比较…… 要求: 以上题材,任选其一,独立思考,自拟题目; 观点明确,力争论据有力,逻辑严密; 按范文格式,用A4规格纸打印或手书; 2000 字以上。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认识论概括地说是对人理性地对认识活动的反思形成的学问,也可以说认识论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通过对人的认识的本质、能力、结构、来源、途径、方法、普遍可靠性、限度、功能、规律等等的考量,对人获得和应用真理的认识活动给予支持。认识论也是通过哲学的“讲理”和“反思”才能成立。这种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从内容上看,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内容、方法、功能,以及认识发展的规律的学问。认识论研究的问题包括:如何界定认识及相关的认识的概念、源泉和标准,认识可能的种类和其确定性(正确性)程度,认识者和被认识对象之间的关系,知识的范围,基础和本性,认识的各种方式、真理的性质、以及知识和信仰的关系,甚至认识的社会条件等等。 认识论在构成大哲学的铁三角中是不可缺少的一角。哲学本体论和价值论要通过认识论才能理论地建构起来。认识论也把对本体和价值的认知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境界与实体——论中西传统哲学的一个差异(1) 在本文中,我首先试图讨论的观点 是:存在着超语言的思想--对这种思想而言,我们必须超越语言才可能获得对它的真正理解;所谓超语言,并非是指它与语言无关,而是说语言只能在某种程度上接近它,而无法真正地触及它,它站在语言的边上。在我看来,这里的“思想”一词的含义用中国哲学的术语说,就是“境界”。“境界”是中国哲学的核心概念。在此基础上,我将试图通过对西方哲学中“实体”概念的简略检讨,指出中西哲学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差异--境界论与实体论的不同。 一 冯友兰先生在“贞元六书”之《新原人》(1943年)中提出了境界说:“人对于宇宙人生在某种程度上所有底觉解,因此宇宙人生对于人所有底某种不同底意义,即构成人所有底某种境界。”【注一】“就大同方面看,人所有可能有底境界,可以分为四种:自然境界,功利境界,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注二】在我看来,冯先生可谓目光如炬,他对中国思想和宇宙人生之觉解也深湛,故其言之也透辟。叹服而外,我只好另寻他途来思考境界问题。在我看来,这种虚实交融、超名言之域的“境界”或“意境”是孔子以降中国哲人的“正眼法藏”。 “境”、“境界”、“意境”是中国古代文艺批评的基本概念,而且我以为是核心概念。王国维说:“言气质,言格律,言神韵,不如言境界。”【注三】就对象而言,有物镜,有情境,有心境。就性质而言,有实境,有虚境;有幻境,有妄境;有常境,有异境。就层次而言,有佳境,有妙境;有神境,有化境。就旨趣而言,有有我之境,有无我之境。【注四】就创作而言,有缘境,有取境,有造境。严格说来,“境”不是概念,我们对它可以描绘而不可以定义,因为境中所存在的是象--有气象,有景象,有意象,有兴象;可以体味而不可以分析,因为“境界”并不具备可供分析的结构--主客体的结构、逻辑映射的结构,等等;可以分析的是居于其中的一部分概念。我在下面将谈到,中国哲学的境界说与西方哲学的实体论是不同的思想方式和工作平台,在我们对它们分别作出较为清晰的描述之前,先不要随随便便地进行“对接”。首先让我们来讨论一下词义的演变。 境界或省作境,《诗·大雅·江汉》:于疆于理。郑玄笺:“召公于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西方哲学智慧与东方哲学智慧之比较 哲学真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智慧,但仍只是略懂皮毛,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哲学大家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思想仍然是不理解。西方那么多的哲学大家,他们的哲学思想又基本上不一样,想要通过这一个学期的哲学史课就把它理解通透我觉得那简直就是痴人说梦。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淡淡对中西方哲学智慧的看法。 一、中西方哲学的起源差异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并且经历过古希腊哲学、基督教哲学、近代哲学、现代哲学等阶段,在其长期的发展过程中,西方哲学所关注的哲学问题也在不断地变化,先后出现近代哲学和现代哲学的两次转向,近代西方哲学所探讨的问题主要集中在认识论方面,而现代西方哲学则开始向人本主义转变,尽管在古希腊之后的西方哲学发展不尽相同,但其承继的仍然是古希腊的哲学精神——都表现为对各种现象之后的原因的关注和对确定性的追求,追溯世界的本源,弄清楚“是什么”,并逐渐形成了逻辑思维,归纳,演绎。中国哲学的产生,并不象西方哲学那样可以找到明确的起点,也没有出现类似古希腊早期的哲学家试图截然与传统分开或创立新的传统。中国哲学主要表现在对人的关怀和规范,注重人与人之间的关系以求得身心内外和谐的价值取向,体现的是“天人合一”的重要思想。这些思想可以从老子和孔子的道家和儒家思想中看出。古希腊哲学的重点是“是什么”,而中国哲学的重点是“怎样做”。西方注重的是学以致知,我们注重的是学以致用。 哲学和宗教是密不可分的,哲学与宗教的共同点是为人的灵魂找一个安身之所,都是一种人生信仰。西方哲学离不开基督教和伊斯兰教,他们相信神是唯一的,他们追求的是现世的幸福,而中国的佛教和道教都是多神的宗教,多提倡现世吃苦修行以求得来世的幸福。宗教信仰的不同也是中西方哲学的发展也不同。 二、哲学的发展方向的差异

中西哲学比较期末论文

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之比较 摘要:孔子的中庸思想和亚里士多德的中道思想几乎产生于相同的历史时代,它们在理性精神、思想方法等观点上显示出高度的一致。但是,由于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处于迥异的历史文化背景之下,看似相通的中庸和中道思想又在诸多问题上有着各自不同的认知内涵。分析比较其中庸思想不但对于理解两人的思想,而且对于中西文化比较研究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关键词:孔子、亚里士多德、中庸、比较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分别生活在东西方两个不同的文明古国。一方面,大致相同的时代背景和生产生活方式,使得两人有着一些相同或相似的思想,中庸思想便是其中之一;另一方面,两民族生产生活方式的差异及两人不同的生活际遇又使得其中庸思想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无论是相同还是差异,中庸和中道思想作为中国和希腊传统道德的重要精神,两千多年间,深刻地影响和指导着东方和西方思想文化和社会的发展。他们一个成为中华民族的“至圣先师”,造成了长达数千年的历史影响;另一个被马克思、恩格斯称为“古代最伟大的思想家”、古代希腊“最博学的人物”,在西方思想界也产生了无与伦比的重要影响。分析比较他们的中庸思想不但对理解两人的思想不无裨益,而且对比较研究深受其思想影响的中西两种文化也有重要作用。 一、儒家“中庸”与亚里士多德“中道”思想的相同点 在孔子和亚里士多德看来,所谓中庸或中道,就是人们用理智来控制和调节自己的感情与行动,使之既无过度,也无不及,自始至终保持适中的原则。二人在对中庸和中道的理解上,有相当的一致性。 首先,理性精神的一致,即不走极端路线。 中庸或中道,都要求持中,不走极端,强烈地反映了人类的理性精神。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狂狷是相互对立的两个极端。孔子认为,人们在处理社会关系时,应当时时保持一种理性状态,既不偏于狂,也不偏于狷,于两端之间取其中。将行中道作为一种理性精神,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反映得更为明显。亚里士多德认为,人们对中道的选择过程,是主观和客观统一的过程。人们对中道的界限的认识是受人的主观状态影响的,因而按照中道控制情感和选择行为,也不是容易的事情。因此,行中道就必须具备相当的理性精神,不能凭感情行事。 其次,德性精神的一致,要求恰到好处。 孔子和亚里士多德都认为,“中庸”或“中道”的根本精神是要求人们的言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中西哲学的比较2000字_哲学论文集 虽然今年的毕业生已过了写论文,但是明年的毕业生还是需要写毕业论文的,下面请根据小编提供的仅供参考哦! 论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内容摘要: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 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但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中西方哲学智慧,内容以及他们的相同之处进行分析研究。 关键词:中西方哲学智慧 哲学可谓博大精深,虽然这个学期已经学习了一个学期的西方哲学,但仍只是略懂皮毛, 也可以说是只知道了一些大家都懂得的那些简单的哲学思想,对于那些复杂一点的哲学思想仍然是不理解。 现在就我的那一点理解来谈谈对中西方哲学的看法。 中华民族的哲学。 它致力于研究世界的本原和古今历史演变的规律,形成了自己独具民族特色的自然观、历史观、伦理观、认识论和方法论。 而西方哲学是拥有相同历史传统和统一概念体系的统一的哲学体系。

公元前5~3世纪,人类文化史上出现了一大奇观,中西方文明几乎同时达到了一个新高峰。 中方哲学以中国春秋战国时期的文化繁荣为标志,而西方哲学则以古希腊科学文化的昌盛为特征。 中西方这一时期的哲学和科学传统对于后来东西方文化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下面将从以下几方面谈谈中西方哲学的异同点。 一、中国哲学的神秘主义与西方哲学的理性主义 泰勒斯是西方自然哲学的开创者,也是第一个用理性的目光审视自然的先哲。 他认为自然界的万物总是由某种最基本的东西构成的,它就是世界的基始或本原。 泰勒斯对自然的解释是“水是生命的源泉,万物的基始是水”。 这个观点为人类认识自然开创了一条可贵的理性认识之路。 它引导人们从自然本身去解释自然界的万事万物,避免了用主观意志或凭个体好恶解释自然带来的任意性和神秘性。 虽然古代西方人对构成自然界万物的本原的认识有各不相同的看法,但他们都是通过理性方法来解读自然。 其意义在于人类对自然开始有了理性思考,推动了哲学思维和科学理性思维的发展,这对西方后来科学的发展,具有决定性的基础意义。 这就是我们所说的西方理性主义。 中国的自然哲学创始人是老子。 老子在《道德经》中说:“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 ”显然,在老子的道家学说中,“道”是构成万物的本原。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第 1 页 共 5 页 ………………………………… 装 … … … … ……………………订…… … … …… … ………线……… … …… ……………………………… ……… 此 处 不能书写 此 处 不能 书写 此处不能 书写 此 处 不能 书写 此处不能 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此处不能书写 北京理工大学珠海学院 2012~ 2013学年第一学期《中西哲学入门》期末试卷(A ) 试题纸 适用年级专业:各年级各专业 考试形式:提交论文 考试时间:随堂 ---------------------------------------------------------------- 一、课程论文(论题及答题符合下列要求,共100分)【得分: 】 (1)综述《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并谈谈学习该学科的实际意义; (2)联系实际,就《中西哲学入门》课程教学内容(某一讲),进行理解性论述; (3)中西哲学本体论比较,或认识论比较、或价值论比较…… 要求: ● 以上题材,任选其一,独立思考,自拟题目; ● 观点明确,力争论据有力,逻辑严密; ● 按范文格式,用A4规格纸打印或手书; ● 2000 字以上。 中西哲学认识论的比较 认识论概括地说是对人理性地对认识活动的反思形成的学问,也可以说认识论起源于人的理性对于自己的认识活动的反思。这种反思就是通过 对人的认识的本质、能力、结构、来源、途径、方法、普遍可靠性、限度、功能、规律等等的考量,对人获得和应用真理的认识活动给予支持。认识论也是通过哲学的“讲理”和“反思”才能成立。这种反思的目的,是提高认识活动的自觉性。 从内容上看,认识论是关于认识的本质、内容、方法、功能,以及认

中西哲学思想的差异

中西哲学的差异 中西方的哲学在漫长的历史过程当中,渐渐形成了迥然各异的文化精神,从总体上来讲,中国哲学思想上体现出来的传统中国文化,非常注重现实性道德修为和建功立业,主要强调学以致用,哲学上说就是有实用主义的倾向。而西方哲学上体现出来的西方传统文化,十分注重超越性的精神思辨和批判意识,主要强调学以致知,在哲学上它往往表现为具有一种超越现实生活而遨游于永无定论的形而上学 问题的倾向。 为什么我们中国可以保持几千年的先进,而在近一百多年却落后于西方世界呢?我个人觉得中西方哲学思想的差异可以对这个问 题作出相应的解释和回答。哲学是系统化和理论化的世界观,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与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我们都知道,西方哲学是来源于古希腊文化的,第一位哲学家、被称为“哲学之父”的泰勒斯就是希腊人,其中第一个能称得上是哲学观点的思想主张就是泰勒斯提出的“水是万物的本原”。当然,希腊哲学鼎盛时期的苏格拉底、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三位哲学家是希腊哲学的主要代表人物。苏格拉底从具体事物背后去寻求一般定义的做法,为西方哲学后来的研究方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也正是由于这样的原因,西方为学术而学术的思维方式和思想态度也得到了最好的诠释。当然,哲学它不是一成不变的东西,它会随着时代的变化而不

断发展,每一个现世的哲学家的哲学思想都是在前人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我们的中国哲学在思想观念上有一定的超脱和先进等特点,也许这正是我们没有像西方人那种“学以致知”和“为学术而学术”的求知态度的原因所在。如果我们站在客观的角度上看,我们中国哲学由始至终都追求着实用性,而且很明显地中国哲学和政治有着太密切的关系了。我们不可否认,西方人比我们中国人更适合搞学术,我们中国人比西方人更合适搞政治,所以我们中国哲学思想让我们在各方面的学习上少走许多弯路,但是最终正是因为我们少走了一些弯路,所以没有了西方人那种刨根问底的学习精神。我们中国哲学思想留给我们大众的是完完全全中国化了的哲学思维方式。比如说“中庸”,这个思想实实在在地影响着我们中国人的日常生活和工作,影响着我们的思考模式,同时还影响着我们做人和做事的过程。 西方哲学思想则不同,我们都知道,科学的逻辑性一直是西方哲学的主流,逻辑与哲学结合在一起,对于我们后人学习和理解哲学提供了很大的理论帮助和方法上的启迪。学过哲学的人都懂得哲学的本性在于爱智慧,哲学是有道理可言的,不是纯粹的诡辩。哲学是对爱智慧的热爱和追求,我个人认为这是没有任何值得怀疑的地方。从西方哲学史当中,我们可以知道,西方哲学的实践性方面,只是到了马克思主义哲学当中才真正成为了哲学的根本依据。西方哲学刚开始时并不重视实践,一直都是关注天上的事物,到了苏格拉底的时候才“从

中西哲学精神比较

浅析中西哲学精神 西方哲学起源于古希腊哲学,其内容丰富且历史久远,是几乎所有西方哲学的萌芽,而中国哲学也早在先秦时期发芽,与中国传统文化一同源远流长至今。中西方由于自然环境以及社会历史环境的不同使得中西哲学也具有不同的特点,它们共同体现了中西哲学家们的智慧,也反映出了独特的精神,为我们所学习,只有理解好中西哲学的基本精神,我么才能更好的学习和研究。 一.西方哲学崇尚“自然精神”和思辨精神 早起希腊哲学面对自然万物的兴衰开始产生了问题,哲学家们围绕“什么是世界的本原”展开了讨论:哲学家泰勒斯最先提出了“万物产生于水”,认识世界是一个统一体,万物由水构成或变换而来,这便否定了神决定一切的观点,冲破了神学的枷锁,世界由变化不断的混沌变成了由同一的不变的自然物质所决定。之后阿那克西美尼反驳了泰勒斯的观点并提出了“气是万物的本原”,赫拉克利特紧接着也否定了上述观点并提出了“火是万物的本原”,不管从水到气到火,到后来的结构性的自然观,早期希腊哲学在追问世界万物本原时都家关注点集中到了自然界,以“质料”作为构成世界万物的材料并是一切事物运动的原因,“这个自然原初的意指既是天,又是地,既是岩石,又是植物,既是动物,又是人类与作为人和神的作品的人类历史,归根结底是处于天命之下的神灵自身。”①到了古典哲学时期,对世界万物本原的探索已由具体的事物转变为抽象的事物,柏拉图的理念以及亚里士多德的实体,都是以探求绝对不变的、普遍的东西为主旨,这种形而上学的追问无疑是对本原或始基作了朴素的抽象和概括,依然都是从对自然本原的追问出发。从以上看来,西方哲学一个突出的精神便是追求“自然精神”,产生于对自然万物的追问,用自然具体事物作为万物本原探讨,即使是抽象的本原,仍然是对自然的思考。 与古代中国的环境不一样,古希腊城邦为哲学家们提供了更多的时间和经历去思考世界,城邦里的自由精神也使得哲学家们能够畅所欲言,面对面进行辩论进而思考世界。赫拉克利特认为火具自由、不可控性,是由自我决定的,但是其自身内在是不变的,本原被认为具有不变的本性,万物来源于它又复归于它。这种开端和起源,应该是逻辑的,而非实在的,这是一种自明的逻辑系统,它无需借助 ①海德格尔.形而上学导论[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

中西哲学精神的差异

一般说来,原始神话与中国古代哲学的发生有着密不可分的关联。中国神话与中国哲学的关系亦然。特别是创世神话,由于它所要回答的正是关于宇宙本源的哲学问题,可以称之为神话哲学中的本体论,因此与作为理性化身的哲学的发生,关系就更为密切。据神话专家考证,几乎地球上所有民族的原始先民都曾产生过太阳创世的神话。对于原始人来说,太阳的朝出夕落是他们藉以建立时空意识的最初坐标,从某种意义上说,正是太阳的存在和运行创造了原始人眼中的世界。因此,原始先民往往通过某些象征性的模拟太阳运行的歌舞仪式来表达自己对太阳神创造天地的膜拜,并希望借此促使太阳一如既往地保持其应有的光度与热度,从而惠及万物、造福人类。 中国古代哲学以强调"天人合一"为其主要特征,这一观念的形成正是源于原始神话的这一素朴的宇宙观。按照这种神话宇宙观建立自己的价值坐标,就是老子所谓的"道法自然",但因其取法自然的角度和方面不同,所以才产生了中国古代哲学的两大流派:即以实、有、动为价值取向的儒家哲学,它显然是以《春歌》和《夏歌》为其行为准则;以虚、无、静为价值取向的道家哲学,它显然是以《秋歌》和《冬歌》为其行为指针。原始神话把象征着宇宙的完美状态的圣数"七"留给了人类,并将其安排在六合之中的最佳方位,中国哲学中丰富的人文主义精神与此有关。原始神话以太阳运行和四季循环比附人事,使得儒家哲学和道家哲学均强调变易是自然和人事的千古通则,从而充满了辩证法的思想光辉。 “哲学”一词是距今两千五百年前的古希腊人创造的术语。意思是爱智慧,爱智慧这个动宾词组表述和界定的事情或事物,就是人类为了提高认识思维能力,为了更有智慧而进行的思想认识活动。古希腊时期的自然派哲学家被认为是西方最早的哲学家。不管他们认识世界的方式是否正确,但是他们的想法之所以有别于迷信的原因在于:这些哲学家是以理性辅佐证据的方式归纳出自然界的道理。苏格拉底、柏拉图与亚里斯多德奠定了哲学的讨论范畴,他们提出了有关形而上学,知识论与伦理学的问题,至今依然。某些现代哲学家认为,直到今日的哲学理论依旧只是在为他们三人做注脚而已,仍离不开他们所提出的问题。换言之即使数千年后,我们依旧在试著回答他们所提出的问题,这也代表着我们依然为这些问题或是这些问题所延伸的更多问题而感到困惑。 “哲”一词在中国起源很早,历史久远。如“孔门十哲”,“古圣先哲”等词,“哲”或“哲人”,专指那些善于思辨,学问精深者,即西方近似“哲学家”,“思想家”之谓。一般认为中国哲学起源东周时期,以孔子的儒家、老子的道家、墨子的墨家及晚期的法家为代表。而实际上在之前的《易经》当中,已经开始讨论哲学问题。但真正把中国哲学作为一门学

中西哲学比较初探

中西哲学比较初探 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多元文化的交融和会通成为文化自觉的表现。中西两大文化体系所孕育出来的哲学思想,各有长短,互有优势,并呈现出鲜明的特质。比较中西哲学思想各自特点,在把握和弘扬本土文化的精华之时,充分借鉴和吸收他国文化的精义,在相互借鉴中灵犀相通,从中获得有益启示。 标签:中国哲学;西方哲学;比较 世界哲学之源分东西两流,作为东方哲学重要组成部分的中国传统哲学与西方哲学之间,由于民族禀赋、地理环境、文化氛围、生产方式和生活条件等方面的很大不同,导致中西哲学既有共性和同一,又有诸多的个性和差异。共性和同一是双方需要互学互补的理由和动力。 一、中国哲学侧重于人生观,西方哲学侧重于知识论 胡适认为中国哲学是“关于人生切要的问题”,人生离了哲学,是无意义的人生;哲学离了人生,是想入非非的哲学。中国哲学把人不同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德性,中国哲学是主善的,由此孕育了伦理主义的人生论传统。以儒道为主体的中国传统哲学主题是关乎人生智慧,儒道的共同特点是重人生,重为道,而轻知识。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学主张以“仁”为根本,“君子学以致其道”,“笃信好学,守死善道”。为仁是孔子的一贯之道,是六艺之本,诸德之帅,闻道、为道是人生之本。一部《论语》是以仁为核心的道德教训,是以仁为基础的人生之道。在论语中,几乎不讲知识,甚至把学习具体知识看作是下等人的事情。道家区别了为道与为学,并以“为道”是人生之首要义务。老子认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主张“绝圣弃智”;虽然崇尚自然,主张“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但是《道德经》并不是一部关于研究自然的著作,而是通过对自然之道的感悟获得人生之道。如从“水滴石穿”和“强风折树”中领悟了“贵柔”与“守雌”;从“海纳百川”中领悟了“谦和”与“无为”。人之道就是无为,顺其自然,做到“少私寡欲”、“见素抱朴”、去伪存真、返璞归真。庄子以“道法自然”为指引,以自然解释人生,让人参透自然,悟透人生,达到“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真人境界。在对待知识的态度上,老子否认知识,反对追求学问,学得越多,离道越远,所谓“其出弥远,其知弥少”,“大道废,有仁义;慧知出,有大伪”,相反“不行而知,不见而名,不为而成”,只有“绝圣弃智”,“绝学无忧”,“常使民无知无欲”,方能无所不知;向往“使民有什伯之器而不用”、“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人复结绳而用之”的小国寡民社会。庄子说“吾生也有涯,而知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也。”不仅认为追求知识,明辨是非没有必要,而且用个人的有限生命去否认追求无限知识的可能性。 西方哲学史上占主导地位的思想传统是重求知,重为学。西方哲学把人区别于动物的特质理解为理性,西方哲学是主知的,它由此孕育并衍生出科学主义的知识论传统,古希腊哲学从一开始就以“爱智”、求知为目标。早期的自然哲学家虽然以研究万物之本源或始基为己任,但是他们是用认识具体事物的方法去把握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解析

中西方哲学差异的解析 “哲学”一词英文为philosophy,它源于希腊文,语根为philo及sophi a,原义为爱智慧(love of wisdom),或是对智慧的追求(strivefor wisdom)。“智慧”一词意义十分广泛,用现代的说话來说,它泛指一切人类理性的思考和反省活动。罗素把它总结为:“哲学是关于真理的学问”。现在中国官方的定义是:“哲学是世界观,哲学是方法论。”这应该是最为科学的定义。 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并机械的认为像数学和几何一样从已知的知识可以推出未知的结论。大家知道要进行逻辑思维首先要进行定义,可是定义往往难以精确,推理的过程也经常的与事实不符。这就是西方哲学的困境。因此英国哲学家罗素在他的《哲学问题》结尾这样说道:“哲学之所以应该学习并不在于它能对于所提出的问题提供任何确定的答案,因为通常不可能知道有什么确定的答案是真确的,而是在于这写问题的本身;原因是,这写问题可以扩充我们对于一切可能事物的概念,丰富我们心灵方面的想象力,并减低教条式的自信,这些都可能禁锢心灵的思考作用。”在这段话里罗素明白无误的告诉我们,西方哲学家要求精确定义的哲学是根本精确不了的。 先说西方哲学的困境:第一个层面,哲学的基础是定义和逻辑。而西方哲学家们发现就是对简单的1都难以科学的定义。例如一张椅子它由一些木头组成,而木头又由众多的纤维组成,而纤维又是由有机分子组成,有机分子又是由不同的原子组成。即使面对自然界最简单的物质氢气都难以定义“一”,因为氢分子由两个原子组成,而氢原子又由电子和质子组成,在推究还能到中微子、以至到超玄的结构。这就是西方哲学界的“哲学丑闻”。还有西方哲学赖以生存的逻辑也出现了问题,先是发现“主”、“谓”结构的推理会出现谬误和混乱,后来又发现逻辑悖论。第二个层面,传统西方哲学有三大主题:上帝(第一存在)、物质(自然界)和灵魂(精神界)。随着人们对世界认识的加深,上帝在哲学中占有的地盘越来越少,上帝只存在于宗教哲学里,可以说根本不是现代哲学的研究对象;随着自然科学的快速发展,哲学对自然世界的一般性原理和结论——即对物质的研究也被各相应的自然学科所替代;近代发展起来的精神分析、语言分析也独立成为了心理学科,它替代了哲学对精神的研究。因此说哲学面临失去研究对象的危机。 罗素在《哲学问题》中用‘2+2=4’的例子来说明问题,就是他用数理的概念来替代原来的主谓概念。它们应该比其他的事物具有更纯的逻辑性。即使是“2

中西艺术的差异

中西艺术的差异 1.中国传统艺术与西方古典艺术的差异及根源 总体来说,中国传统艺术是写意的--注重的是人与自然的关系,反映的大多是自然在人心里的感受。绘画多写意,音乐重感受,书法写胸臆,舞蹈讲合一;西方古典艺术是写实的--注重的是对自然的重现,反映的大多是自然的真实情况或运行理论。绘画多写实,音乐重和鸣,舞蹈表情绪。而这种区别与中西哲学的差异有关。中国的哲学思想是以中庸谦和为主,把天人合一,物我两忘推向极致;西方哲学主要是来源于希腊的数学和几何的逻辑思维,重视对事物的客观认识,概念化推理演绎剖析事物,推崇物我对立。所以,中国艺术以含蓄的手法来表现自己,西方艺术多以夸张的手法来表现自己。 中西方绘画之差异分析。东西方巨大的文化差异导致了以油画为代表的西方绘画和以水墨画为代表的中国绘画除在材料及工具的使用上的差异外,在创作方法和审美观念上也存在根本性的不同。西方绘画由于受到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摹仿说”的理论影响,故西方绘画一般重形似、重再现、重理性;而整中国画注重的是情感表现,注重“以形写神”,“气韵生动”。创作方法上西方绘画重写实、以块面塑造形体、强调焦点透视;中国绘画重写意、以线造型、追求打破

时空界限的散点透视。此外,中国画讲究将诗、书、画、印有机地组合在一个画面上,从而形成中国画独特的内容美和形式美。

中国传统建筑与西方古典建筑之差异分析。中西建筑文化的不同,从根本上应理解为中西文化传统的不同。一般认为:中国文化重人,西方文化重物;中国文化重道德和艺术,西方文化重科学与宗教;中国文化重融合、统摄,讲究并存与一体性,西方文化重不同时代的独特精神,凸显各种流派的个性特质等等。中西丰富多彩的建筑文化所蕴涵的建筑特色、艺术形式、发展源流以及人文理念等差异或不同,都能从历代建筑物以及流传下来的建筑学著作中得到印证和反映。中国传统建筑的特色集中体现了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而西方古典建筑的特色则体现了人与自然对立的“人神合一”的宗教观念。这两种观念体现了各民族文化内涵和民族审美价值的差异,衍生出迥异的审美风格。西方从古希腊神庙建筑到古罗马拜占庭建筑、中世纪哥特式建筑再到文艺复兴建筑、巴洛克建筑、罗可可建筑、新古典主义建筑,进而到包豪斯开创的现代建筑以及目前正方兴未艾的后现代建筑无一不具有鲜明的时代性。通过对比,则显现出强烈的民族性。总的来说,中国传统建筑多以土木结构为主,侧重于空间的群体组合和序列转换,注重环境气氛的营造意境含,追求和谐统一,柔中带刚,表现出强烈的是世俗理性精神和政治伦理观念;西方建筑多采用石质材料,气势恢宏,注重造型和空间的变化对比,刚中带柔,带有浓郁、神秘的宗教气息。

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有何意义

对中西哲学进行比较研究有何意义 夏乃儒 节选于夏乃儒主编《中国哲学三百题》,上海古籍出版社, 1988年9月第1版,2007年9月第6次印刷 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是世界哲学史中的两个主要部分。在很长一段历史时期里,两者是各自独立发展的。其间,也有互相交流、冲突和汇合。于是,便有比较研究。回顾历史,中西哲学的比较研究出现过四次热潮: 第一次,从明末至清中叶。随着耶稣会传教士来华,西方近代科学技术与哲学逐渐被介绍进来。同时,中国传统哲学的代表性著作(如《易经》、《四书》)也被介绍到欧洲各国。这一阶段,各自对对方还不甚了解。例如,诠释亚里士多德逻辑学的《名理探》虽已被译成中文,但是除了像李之藻这样的科学家之外,还鲜为人知。所以,此时的比较研究,带有许多臆测的成分。欧洲的一些启蒙思想家称颂孔子哲学,竟然把它当作是反对封建统治,鼓吹理性主义的思想武器。 第二次,从戊戌变法到辛亥革命。戊戌变法时期,围绕着西学与中学、新学与旧学之争,中西哲学比较研究再次形成高潮。在变法前夕,严复提出的“中之人好古而忽今,西之人力今以胜古”(《论世变之亟》)观点,反映了此次比较研究一开始就抓住了两种不同形态哲学的实质性问题。由于争论是在资本主义列强用枪炮打开中国禁闭的国门之后进行的,所以具有尖锐的对立色彩。可是,相信西学、新学能够救国的,也并没有真正找到救国救民的良药。这次比较研究的积极成果是西方进化论哲学被系统介绍进来,整整一代先进的中国人都被它所折服。他们试图以此来解释和推进社会历史的演变。当然,进化论不能科学地回答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 第三次,五四时期。当时出现了空前规模的中西文化的大论战,持续时间长达十余年。其比较、讨论的深度与产生影响的程度,也远远超过了上一次。这时期的比较、讨论是在新的情况下展开的。主张复古、固守“国粹”的,已不是对西方文化毫无所知的清末的顽固派,而是对西方文化已有相当了解,以学贯中西的大学者面貌出现。推崇西学的,已不以介绍进化论为满足,而是把形形色色的现代西方资产阶级哲学统统搬进来。其中以宣扬实用主义和伯格森哲学为影响最大。与此同时,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开始也作为西方哲学的一个流派传入中国,并广泛地传播开来。五四时期中西文化大比较、大论战的最积极的成果,是先进的中国人终于找到了马克思主义真理。中国向何处去的问题终于得到了科学的回答。

各所重点大学中西哲学史考研真题集锦

1996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解六府三事、天爵、四法界、德性之知、俱分进化 问答(五选三) 1、荀子对礼义和人性的看法 2、王弼对自然名教的看法 3、慧能“本性是佛”说 4、王夫之能所关系的论述 5、严复的认识论 1998北京大学西方哲学史(中国哲学方向) 1、费希特的自我发展的三个阶段:—— 2、——最早提出上帝存在的本体论证明 3、单子的预定和谐是——(国名)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4、培根提出的四假象是—— 5、——(哲学家)在——(著作)提出主奴意识 6——(哲学家)认为知识即是美德 7、芝诺否定运动的四个论证是—— 8、思想和广延都是神的属性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9思想是最大的优点,智慧在于说出真理,并且按照自然行事,听自然的话。是——(哲学家)提出的命题 简要解释下列概念或命题 5分 1、巴门尼德的存在 2、原子和虚空 3、四因说 4、流溢说 5、唯实论 6、我思故我在 7、物是观念的集合 8、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 分析题4选3 15分 1、柏拉图理念论的分有说及其困难 2、休谟的因果学说及其理论基础 3、康德的先天综合判断学说及其作用 4、黑格尔主体即实体的思想 2000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 1、《礼记》 2、谶纬 3、崇本举末 4、习及性成 5、体用一 简答1、郭象及支遁逍遥义的比较2、华严宗的“四法界”说3、戴震论理和欲的关系4、郭店楚简的发现及其意义 论述1、《易传》关于道的看法2、王阳明及朱熹格物学说的比较 2001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

一、解释下列哲学命题(每小题5分,共25分) 1、道常无为而无不为 2、以心原物 3、圣人体无 4、一故神两故化 5、物莫非指而指非指 二、把下面一段文字标点今译并给以分析评论(25分) 求向物于向未尝无责向物于今于今未尝有于今未尝有以明物不来于向未尝无故知物不去复而求今今亦不往是谓昔物自在昔不从今以至昔今物自在今不从昔以至今 2002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史考研试题 名词解释[不全]1 离坚白 2 淮南格物 3 万理具于一心 4 通为天下第一要义 《今年和去年都考了一段给原文标点,翻译和评述》先秦的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是者(巴门尼德);理念(柏拉图);唯名论;启蒙运动;单子...... 简答及论述毕达哥拉斯的数本原;亚里士多德第一实体及第二实体;笛卡尔的普遍怀疑;斯宾诺莎事物的次序即观念的次序;洛克第一性的质及第二性的质(为何提出此种区分);休谟的因果观;卢梭的社会契约论康德的哥白尼革命;黑格尔的实体即主体 2005北大中国哲学 名解及简答中庸;离坚白;以说出故;六理;四法界;能必副其所;四几论述 (选二共70分)比较孟子及告子的人性论(仅供留学生);比较韩非及老子的 道论;比较朱熹及罗钦顺的理一分殊;比较王守仁及王夫之的知行观标点翻译 (共20分)原文为《中庸章句序》文首至“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5年北京大学中国哲学 名词解释 20中庸,四法界,六理,四几二简答40离坚白,以说出故,崇本举末, 一物两体,能必副其所三问答70 国内考生前3题选2,外国考生4选2 1老子 及韩非道论异同 2罗钦顺及朱熹理一分殊3王守仁及王夫之知行观异同4孟子及告子人性论比较 四标点并翻译古文 20分中庸何为而作也?子思子忧道学之失其传而作也 。盖自上古圣神继天立极,而道统之传有自来矣。其见于经,则“允执厥中”者 ,尧之所以授舜也;“人心惟危,道心惟微,惟精惟一,允执厥中”者,舜之所 以授禹也。尧之一言,至矣,尽矣!而舜复益之以三言者,则所以明夫尧之一言, 必如是而后可庶几也 2007年北京大学 中国哲学部分 一、名词解释三表四端虚一静因内籀外籀人副天数神灭论太虚即气理一分殊四句教 二、论述题 试述朱熹、王阳明、王艮及颜元的格物思想。 现代西方哲学部分 二、论述题 1、论述柏拉图关于可见世界和可知世界的区分 2、从方法论角度分析笛卡儿的怀疑 3、分析洛克关于第一性的质和第二性的质的思想 4、分析黑格尔的哲学起点。2001年中山大学中国哲学试题 一、释词心斋;人副天数;独化;道统;格物;三世说;二、翻译(略)三、简答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中西方哲学比较与分析 摘要:学者们一般认为,西方哲学的主要特征是逻辑的、分析的,而中国哲学的主要特征是体验的、综合的。传统的中西方哲学比较研究也是基于这个认识的,而笔者认为对于中国哲学和西方哲学应当从哲学基本特征、哲学思维方式以度方法论进行比较研究。 关键词:中西哲学;比较分析 哲学是文化的核心问题,它是一个包涵宇宙万物理性的综合体。一个民族的哲学是文化的深层结构,具有持久性的稳定性。由于中西方文化背景、自然环境、社会制度以及历史进程发展的不同,导致中西方哲学在人类发展道路上的不同,深层次比较分析中西方哲学显得更为重要。 一、中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 中国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天人合一”,注重人情,偏向伦理,中国哲学侧重于社会和人生,与伦理、政治思想密切联系;而西方哲学的基本特征是分而析之的哲学,关注自然和科学。西方哲学侧重于科学和思维,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哲学本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但是不同民族由于自身的特点,在进行这种总结和概括时,往往有所侧重。与西方社会不同,中国社会跨入文明的门槛时,保留了氏族制的残余,统治者利用氏族血缘观念和亲情关系发展了宗法制。生长在宗法氛围中的中国哲学,必然以孝悌的伦理关系为依托,并着眼于解决宗法伦理问题。因而,中国哲学与伦理密切联系。此外,中国哲学倾心于现实政治,中国哲学家热衷于“究天人之际,通古今之变”,各家各派都“务为治”(《史记·太史公自序》),在哲学中侧重于研究社会和人生。而西方哲学则注重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联系,侧重于科学和思维。哲学所体现的是人类对于真、善、美的追求,即:求真的哲学,求善的哲学和求美的哲学。西方哲学是科学型的哲学,与自然科学的揭示和探索密切相联。以探求宇宙观、认识论为中心,同道德相区分。以认识和征服自然为目的,即使探求道德伦理也是为认识和征服自然服务。在西方人的眼里,哲学就是对真理的追求,通过学哲学使人变得聪明。 二、中西方哲学的思维方式 中国哲学注重直觉性,注重了悟,而西方哲学善于逻辑推理,注重论证。在思维方式上,中国哲人惯于直觉思维,西方哲人惯于科学思维。直觉思维富于想象,科学思维精确严密。西方哲学重实际、重科学,一丝不苟地进行论证,然后得出符合逻辑的结论,这种思维方式叫“科学思维”,它必须明确概念,恰当判断,正确推理,然后得出结论,这种思维方式的特点是逻辑的。西方哲学思考方式的这一逻辑传统是从古希腊的亚里斯多德开始的。亚里斯多德使逻辑详细和完善,使之成为了一门专门的学科,使之成为获取知识的重要工具。亚里斯多德的逻辑其实就是三段论,是一个公理系统和自然演绎系统。 三、中西方哲学的方法论 西方哲学关注主客二分,强调人与物的分离,认为人是获得了意识后,将世间万物作为自己的对象进行思考。由此发展成熟的认识论恰恰是符合自然科学的发展,这样一来,西方哲学不可避免地打上了自然科学特别是数学的印记,以致知性分析的方法一跃成为近代西方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西方哲学以“逻辑”为工具,其从古到今的一个明确特征就是以“逻辑”为工具来表述它的思想,这一特征深深地影响着西方人的思维方式和西方的文化特征。这种工具教会了人们一种方法,也就是人的思维和言语都要讲规则、要分析、要符合逻辑顺序,概念作为万物最关键的东西,一定要清楚、严密、明白,所有的知识都应该能够纳人到一个严密的体系中来。两千多年的西方哲学一向重分析、论证、推理,讲究严密和实证。而中国哲学的思想核心“天人合一”把自然和人伦看作是达到主体心理与宇宙本体的应合,看作是天意之显示与象征,并把通过自身的修养达到的主体心理与宇宙本体的应合看作是人生的一种至高境界,所以在方法上一般求助于神秘的直觉体验而不重视科学的分析,中国哲学不以“逻辑”为工具,而是带有更多的论断、宣布式的形式,往往以圣人

相关主题
文本预览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